数字经济话题报告范文(实用20篇)

  • 上传日期:2023-11-21 10:26:38 |
  • ZTFB |
  • 7页

撰写报告需要良好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以确保信息传达的清晰和准确。报告的撰写需要注意保护相关信息的机密性和隐私性。希望下面的报告范文能够激发你的写作灵感,并帮助你更好地组织和撰写报告。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一

摘要:南满州铁道株式会社是_主义侵略中国的据点。在其长久的活动中,为了达到侵略我国的目的,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山川、地貌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文字材料,即“满铁资料”。本文介绍了满铁资料的形成及满铁资料整理研究的现状、意义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满铁满铁资料史料价值。

1906年日俄战争后,日本设立了“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满铁”实际上是日本的重要情报机构之一,它通过调查中国物产和自然资源,为日本侵华政策提供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等情报。为了达日本侵占我国的目的,从1906年到1945年的四十年间,“满铁”设立了许多的调查机关,拥有庞大的调查队伍,专门从事社会调查、搜集情报资料等活动,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状况大肆搜集调查,形成和收藏了包罗万象的调查报告、图书文献和档案材料,史称“满铁资料”。“满铁资料”也可谓20世纪前半期世界上最大的情报文献资料。

一、“满铁资料”的特点。

这些在日本、中国等地出版、印刷的资料,从时间上看,出版年代久远。从版本上看,装帧形式多样。从文献体裁上看,有通讯报道、论述、调查资料、统计报告、地图、还有图表和各种统计数字等。既有正式出版物,也有很多非正式出版物;既有图书,也有期刊,这其中有许多文献已成为孤本或珍本。从研究角度上讲,这批资料价值珍贵,可填补历史空白。特别是这些文献是日本人亲笔书写的侵华史料,更能为日本当年侵华罪行提供铁证。

二、“满铁资料”的内容。

“满铁资料”涉及类目繁多,可谓包蕴百科。有政治、军事、经济、地理、历史、物产、移民、风俗习惯以及工业、矿产、水利、农村、商业、金融、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对农村的调查所包含的内容非常详细。综览这些“满铁资料”的内容主要集中体现在如下:一是经济类,涉及中国工矿企业、内外贸易、金融保险、海关税收、农林渔业、交通运输、矿产资源、财政货币等各个领域,同时这类文献纷繁多样,既有专题调查报告、定期经济年鉴年报、工矿企业要览,又有各地经济指南、各类统计资料汇编等,除此之外,这些资料中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地图和图纸等。如《中国经济年报》(昭和十五年版)对华北、华中的政治、经济西方列国对远东的政策进行了描述。在《华北纺织制粉工业调查报告》中,对华北的防止和制粉工业的政策、产地、生产状况、产量进行的调查。这些资料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行预测,是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材料。二是对中国资源情况的调查,涉及交通资源、河川湖沼、水文、地质、气象、矿产、电力、铁路沿线农业状况、农产品、农业设施、农村状况、林业和林产物、木材和木炭需要状况、森林与植被分布、土壤问题等。例如:在《青岛的水产概况》中对青岛的地势、海洋状况、渔业状况、水产组合、养殖业、市场等一一作了介绍;在《关于肥城桃的调查》中,调查了肥城桃的栽培历史、栽培区域和产地、品种等。在《华北棉花综览》中,对华北各省的棉花的生产、品质、用途、贸易、分布都做了详尽的描述。三是调查各地地方的资源类。例如:在标有“极密”字样的昭和16年3月(1941)满铁调查部编《青岛港经营现状的概要和对策案》中,就对青岛港设施的现状、港口管理、营运等对策做了调查;在《山东棉业调查报告》是调查山东棉业,涉及棉花生产、棉花的种类及质量、棉花的运输和销售、山东棉业的运输销售合作以及调查建议等内容。从这些资料中不难看出,日本侵略者制定的侵略方针,掠夺当地资源,并非盲目的、而是有计划、有预谋、全面开花的。四是期刊类的文献。这部分资料也十分丰富,它不同于上述的调查资料,独具特色。《满铁调查月报》、《满铁经济年报》、《时报调查》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实时报道。

三、不可多得的档案资料。

满铁调查部的调查资料,不仅为日本侵华决策层服务,也为他们的各级各地政府服务。这些调查报告内容繁多、数字详尽,史料详实,对于研究近现代中国遭受日本侵略和掠夺的历史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原始资料,通过对满铁资料的整理、研究、开发和挖掘,可进一步弄清日本侵略掠夺中国的真相,对于研究一战二战时的历史是任何其它资料所代替不了的。

四、满铁资料的研究意义。

因为“满铁资料”本身的特殊性,对其进行整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由于“满铁”资料的时间范围跨越了40年,且数量庞大,涉及内容的广泛、系统,是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历史的见证的原始资料,长期以来为研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人文科学的专家学者和修史编志人员所青睐。开发和发布这些文献的研究价值、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对了解当时的中国、日本乃至世界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现代史、国际关系史、地方史都能提供一定的信息和线索。在这些资料中,有关于日本侵华的一些重大事件的记载,可以揭露日本_的侵华罪行,还历史真面目。对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昭示着过去,也启迪着后人勿忘历史。同时,在满铁资料中,有相当数量是时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调查报告。他们所撰写的关于中国的城市、农村、道路、港口、矿产、森林、山川、地形、河流、水源、旅游的调查报告,有许多是至今仍有价值、值得开发利用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可以发掘对当今经济建设有用的信息资料,会对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建立“满铁资料”数据库,作好一、二次文献的编制工作。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二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以及省、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6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印发了关于开展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并于7至8月份,成立调研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友闻的带领下,实地视察了部分数字经济重点培育提升平台、重点培育提升企业和重点项目,走访了市经信局,召开部分镇街座谈会和部门座谈会,听取关于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从调研情况看,全市上下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实施,认真落实省、温州市以市委相关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和2019年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连续两年在全省排名第7位,2019年我市完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52亿元,占gdp的12.56%,列温州第一。数字经济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动能和创业创新的主阵地。一是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注重顶层设计,制订出台了《乐清市数字经济发展五年倍增行动计划》,提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和主要任务,成立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整合优化一系列培育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全市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二是数字产业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正泰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磐石云数据中心、智能电气创新发展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相继招引了益而益、罗曼斯、力太科技等一批带动性、引领性强的项目。三是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2019年完成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立项242个,今年1至8月份253个。乐清智能电气小镇、乐清湾电力科技小镇被列入省数字化试点园区,苏吕小微园、智能电气小微园、科技创业中心等率先开展了数字化园区建设。正泰、人民电器、金卡智能等企业试点示范成效明显,不断推动中小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提升发展。四是治理数字化得到不断推进。5g等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互联网+协同办公”等工作不断推进,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智慧城市、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农业等领域不断谋划和推进,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领域的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

从调研情况看,我市数字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有:

(一)数字经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我市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列全省第7位,但与省内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在拉大。产业层次偏低,我市数字经济统计入库项目主要以电气、电子、仪器仪表、电线电缆等传统制造业为主,相较已形成集成电路、高端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技术、人工智能设备等高新产业集群的杭州、宁波、嘉兴、金华等地存在明显代差。各乡镇(街道)之间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乡镇(街道)对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重视不够的情况。数字经济发展五年倍增行动计划缺乏分年度方案,有的部门在制定扶持政策和落实时缺乏充分调研。浙江云谷—磐石云数据中心、正泰(乐清)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等项目的推进和建设进度不如预期,通信管道建设推进缓慢。

(二)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不够。当前服务业数字化发展程度较高,一、二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缓慢。龙头企业缺乏,可供参考的数字化成功案例还较少,带动性不强,许多中小企业因数字技术改造投入大,转换成本高,认为数字化投入效果不可预知,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对数字转型发展存在一定顾虑,内生动力不足,“不敢数字化、不会数字化、不想数字化”的现象比较普遍。数字经济核心技术与我市现有制造业的融合度偏弱,在工艺、产线、产品、服务等层面的应用实践开展的不多。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当前能够紧扣制造业流程开发应用、深耕于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满足企业一体化升级、个性化改造的服务平台和服务商还偏少,支撑能力不足。

(三)数字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深度创新能力将决定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度,当前我市数字经济的科技创新投入总体不足,产学研结合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缺少有影响力、带动力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绝大部分企业存在路径跟随、标杆技术较少、品牌价值较低等问题。数字经济人才制约问题较为突出,目前既懂工业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引入困难,能同时提供产业应用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团队非常稀缺。各地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育才招才引才留才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

(四)治理数字化提升不足。相对数字经济领域平台化、个性化、网络化和跨界融合化的基本特征,政府部门监管手段较为单一,开放包容、协同有效的监管思维有待进一步增强。一些单位对公共数据开放不够重视,影响了“一证通办”“一件事”联办和后续数据分析,不利于数字政府效用的发挥。数据要素开发开放、共享共用程度还不高,数据鸿沟、信息孤岛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一些垂直业务系统还不能互联互通,巨量数据资源的价值未能充分挖掘,大数据开发利用仍处在起步阶段。(数字化场景应用)。

(一)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强化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强顶层设计,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认真分析研究我市数字经济产业的优势和短板,从战略布局、政策制定、招商引资、设施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并完善发展规划。抓紧制定出台新一轮扶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产业平台、项目和企业的扶持力度。在注重发挥龙头骨干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作用的同时,高度重视和支持有技术优势、成长空间、发展潜力的新生中小微企业。制定数字经济宣传方案,广泛开展宣传报道,提高全民的数字素养。把发展数字经济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的重要要求,同时注重提升企业家数字素养,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

(二)推动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数字产业能级。要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兴起和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培育一批标杆企业,打造若干数字产业集群。招引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的新型通讯、传感器等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大力推动企业“上云”向“用云”转变。加快现有小微园技术改造和提升,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制造转型,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鼓励具有数字化转型经验的大企业建立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从而带动下游中小企业协同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信息工程服务、工业设计等基础产业,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持。

(三)坚持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数字核心竞争力。要加大“软投入”力度,全力支持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更多的创新主体和创新项目集聚。更加注重发挥优势企业和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提升数字产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数字生活服务,推进网上超市、网上餐厅等数字商贸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鼓励智能营销新业态。实施更有力有效的人才政策,及时解决各层面育才招才引才留才方面碰到的具体问题,尤其要注重培养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本土人才,为数字产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四)聚力推进数字赋能,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大力打造数字政府,进一步破解消除数字鸿沟、信息孤岛,有效激活各类数据资源,持续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和创新应用。继续推进“一件事”“一网通办”,打造“掌上办”“网上办”“瓯e办”深度融合的政务服务平台。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5g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农业等行业发展,让大数据发展红利更多惠及企业、民众。组建成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平台公司,有序推进县域智慧化改造,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把增强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确保数据共享和安全保护并重。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三

数字经济是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壮大数字经济主体,提升产业发展能级,7-9月,由市政协副**林月和牵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组成专题调研组,通过走访座谈、实地调查、民意恳谈等形式,对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数字经济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又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业、专用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及其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数字内容及其服务业等7大类23个中类,前三个归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后四个归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产业数字化,具体分为融合型数字经济、效率型数字经济、新生型数字经济和福利型数字经济等四类。融合型数字经济的代表业态有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

(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近年来,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量规模不断壮大。2019年,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152亿元,占gdp比重12.6%,占比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中,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335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数的27.7%;实现工业增加值77.13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26.0%,占比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单位数和增加值总量分别占温州市的60.0%和51.0%。

(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行业集中明显。

根据《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统计分类目录》,我市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主要集中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通用仪器仪表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等5个中类行业,属于乐清传统的主导行业,行业集中明显。截至2019年12月全市共有335家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其中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118家,占35.2%;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87家,占26.0%;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业52家,占15.5%;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业31家,占9.3%;电子器件制造业23家,占6.9%。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创新投入与成效好于规上工业。2020年上半年,全市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研发费用5.5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8%,占比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产值69.67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46.6%,高于规上工业6.8个百分点。产品的更新带来效益的增加,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10.2%,增幅高出规上工业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

(四)制造业数字化进程不断提速。

通过“技改新八条”、传统技改和两化融合项目合并备案等举措,加大对智能化技改的扶持力度。同时,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县域经济特点,着力培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启动了乐清市数字化车间(工厂)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目前已有35家企业提交申报材料并已完成系统初步审查。

(一)核心产业层次不高,能级不强。

1.主要产品供给体系仍处于中低端。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中在低压电器、电线电缆、电子元器件等基础配套类行业,产品结构多处于中低端,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以低压电器为例,大体上分为四代,施耐德、西门子、abb三大国际巨头已开发出具有网络化、可通信等功能的第四代产品,我市企业却仍以生产二代产品为主,具有智能化功能的第三代产品占比较低,第四代产品更少。正泰、德力西虽然在规模上可以与施耐德、西门子、abb三大品牌相当,但产品仍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利润率低于中高端市场。在智能电网产业方面,我市近年来在信号和数据采集、传输、控制、嵌入式技术开发、软件开发等技术的应用积累不够,从事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企业较少,与国内同样从中压设备崛起后进入配电自动化设备领域的上海思源电气、石家庄科林电气、江苏大烨智能、南京大全等企业对比,还有不少差距。

2.新兴制造业集聚不足外迁严重。2020年上半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仅占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608.3亿元的2.8%,集成电路、物联网传感器、智能硬件等行业发展缓慢。同时,数字新兴产业的外迁现象也非常突出。如上市公司金卡智能早将经营主体搬迁到杭州,万控、曼德瑞等优质企业搬迁到了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还有一些企业虽在我市有生产基地,也因各种原因依托外地工厂生产智能化产品,如浙江力夫自控技术公司在乐清生产传统的压力开关等产品,而在杭州设立的关联企业则生产更为高端的电子传感器类产品。

3.配套产业链本地化标准化不够。我市智能重合闸、变频器、伺服驱动器等智能电器产品的关键零部件、软件绝大部分来源于外地或者进口,存在严重“卡脖子”现象,整机厂商利润微薄。2020年,我市在产业链供应链断链断供风险点的排摸中,梳理出了40家企业共140条可能存在断链断供的风险点,主要涉及国外进口的高端单片机芯片、晶振、电源芯片、铝电解电容、存储器、光耦和新材料。如正泰仪器仪表生产智能电能表、燃气表所需的晶振、贴片电容需要从日本、美国等地进口。一些非电气行业类如半导体、传感器、柔性线路板等企业缺乏配套企业支撑,所有环节、元器件都是由本公司生产或外地供应商提供,生产成本较高。此外,我市电器配套企业没有技术标准以及产品数据库,生产的零部件标准化程度不高,同一家企业同一个型号产品都会出现尺寸不一情况,容易导致自动化设备卡机,达不到智能制造精度要求。

4.核心产业服务业发展滞后。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基本以传统的电影院和快递服务为主。2019年全市规上数字经济服务业企业仅13家,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营业收入仅占温州的1.8%,同比增长2.3%,低于温州5.1个百分点。2020年上半年虽增加到14家,实现营业收入3.98亿元,但是营业收入最大的还是一家总部回归企业,目前仅开票,还未对本地数字经济服务业产生带动效应。在建的云谷大数据中心、京东云区域中心等项目投入运营后,虽然可以带动数字经济服务业发展,但是全市至今没有一家真正具有工业软件研发能力、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的本土企业,无法有效支撑我市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基础支撑条件缺乏,创新要素供给不足。

1.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要素不足,创新基础不牢。我市企业“人才难引、引进难留”现象仍然突出,科技人才总体数量较少,特别是智能电器、智能电网等企业所需的从事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电主站软件、芯片、载波模块、线路板等方面的研发人才尤其紧缺,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瓶颈。作为千亿级电气产业集群,近年来,我市虽以“科创飞地”等形式积极融入长三角,但是仍然处于创新的“困难高地”,承接“溢出效应”并不强,至今还没有建立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市企业研发机构层级低,省级认定机构仅占17%,一半以上为乐清市级认定机构。

2.区域创新氛围不浓,创新生态有待改善。我市企业专利以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为主,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的比率低。截至2019年末,全市累计发明专利4341件,仅占专利总数的7.1%。同时,我市区域内的技术研发共享资源机制不完善,技术专利在区域产业链内传导不够流畅,集群效应发挥不明显。我市企业技术创新被本地企业模仿快,很多企业因此也不得不将新产品的研发放在外地,额外的增加了企业成本。当遭遇专利侵权时,又碰到维权时间长、维权费用高、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大大挫伤企业投入研发创新的积极性。还有企业认为,我市知识产权侵权司法赔偿额度低于温州中院,导致其选择在温州起诉。

3.科创平台带动效应不强,运行机制不畅。我市虽已建立各类高能级创新平台、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科技飞地,但在助推我市传统电气等产业转型升级上,作用发挥还不到位。以智能装备科技加速器为例,虽已建成配套功能设施,但其功能发挥与实际需求还存在差距,难以与各高校形成联动,缺乏与大平台机构职能相匹配的沟通协调机制,还未成就真正的“独角兽”企业。而反观宁波的慈溪市,中科院慈溪医工所是其率先引进的综合科创平台,该所与企业共同研发医疗器械,使一批像“广慈医疗”一样的生命健康企业扎根慈溪,在数年之间就获得了快速成长。生命健康产业已成为慈溪经济新亮点,2018年实现产值101.6亿元,成为继三大传统行业后,又一个产值迈入“百亿俱乐部”的行业。

4.扶“小”帮“微”力度不够,扶持政策知晓度不高。一些企业反映,我市在扶幼、扶小、扶微助推科创企业成长方面力度不够,如我市2019年对257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研发后补助4600多万元,但是该项补助资金的申请对象必须是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中小科创企业享受不到该政策。还有企业反映,我市对参与企业技术改造的,按照共同研发设备销售价15%给予技术改造企业补助,但是该优惠政策在我市工业企业中知晓度并不高,导致我市从事“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生产的中小企业的营业额中本地市场所占比例反而不高。

(三)工业互联网落地困难,三大掣肘突出。

1.企业数字化改造积极性不高。我市大量设备尤其是中小企业设备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较低,需要通过加装传感器、通信模块、控制部件等实现设备联网和数据联接,导致改造难度大、成本高。在信息化软件方面,因我市中小企业较多,大部分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司的产品价格对企业而言普遍较高。在收益不明确的情况下,先投入巨大资金承担改造费用,是许多企业想要改造却迟迟不改的重要原因。如,2019年我市一家电器公司投资300万对车间和仓库现场进行了数字化改造,但也仅仅只完成了全厂生产区域20%的改造任务,由于短期投资回报率相当不理想,而后续投资还需要支付信息化规划设计费用、咨询费、项目实施费、后期系统维护费等大量费用,导致企业犹豫不决。还有企业反映,我市按第一批数字化车间(工厂)提升试点项目整体投入的6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而各个企业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软件应用等实际投入差异很大,建议应按企业实际投资额实行更加科学的梯次补助政策,并合理设定各梯次补助封顶金额,提升企业积极性。

2.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不足。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实体经济全要素连接枢纽、资源配置中心和智能制造大脑,但是我市工业互联网平台起步较晚,目前有乐清智能装备云、电气行业云两个区域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前者刚正式上线,目前仅2家试点企业,后者仅9家试点企业应用,平台商业成熟度低,难以更好服务本地的企业。此外,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同先进地区相比仍然滞后,如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研发应用需要完善的5g网络支持,但是我市存在站址难以获取、高速光纤铺设遇到管道瓶颈等问题,极大影响5g网络建设进程。

3.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深度不够。目前,我市一些企业只完成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但是企业内部的erp系统只是达成工业互联网目标中的小小一环,还有pdm(产品数据管理)、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mes(制造执行)、wms(仓库仓储管理)等众多企业信息化集成软件配套,才能保障企业工业互联网的顺利运营和开展业务。如德力西集团曾陆续投入4000万元来完成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改造,在2012年实现erp的上线运营,直到2019年和2020年才陆续安排公司内部的plm、mes、wms等众多企业信息化集成软件配套的辅导上线。同时,已完成工业互联网建设的企业反映,仍存在信息系统之间、机器设备之间、信息系统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严重不足等问题,或者只能实现部分装配车间的制程过程与mes、wms、erp的信息化集成互联,仍处于局部推广阶段,未能真正意义上达到智能工厂水平。

三、几点建议。

(一)专注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领军国产替代。

1.建立产品研发鼓励目录。建议我市设立智能电器产业年度重点产品研发鼓励目录,制订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第三代、第四代低压电器和智能电网设备研发,推动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抢占中高端市场,加快实现国产替代。如对已经研发和推广新产品的企业,要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对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给予奖励;对通过指定检测机构的试验产品给予一定补贴;对年度重点新产品获得国网、南网首次挂网或中标突破的企业给予奖励。同时,以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精密接插件为重点,推动传统电子产业提档升级。

2.精准布局新兴制造业。借鉴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设立阿里云机器人产业园区的做法,在乐清经济开发区、乐清湾港区、柳白新区开辟专门的新兴产业工业园区,打造产业生态系统化、功能服务精准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和运营发展智能化的智慧园区。专门建立新兴制造业重点项目库,对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实施监测,针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新产品产值率、劳动生产率等重点指标,建立以功能区为主体、职能部门为业务指导的联动服务工作机制,精准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3.补强智能电器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针对性的引进一批智能电器供应链空缺环节的配套企业,鼓励龙头企业、终端产品生产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设专业园区,加强龙头企业对配套产品质量把控,带动整个电器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面提升。

4.大力培育“离岸”信息服务企业。针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参照“科技飞地”做法,培育“离岸”信息服务企业,实行双线、离岸的模式,问题收集在本地,技术研发在外地,更快更好地服务我市本土制造业数字化智造。同时培养本地几家信息服务企业,着重于数字化改造后日常维护能力建设,为本地制造业企业提供更为优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二)营造区域差异化竞争优势,培育创新土壤。

1.强化创新财政政策供给。建立统一的市级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解决科技资金投入分散、重复交叉等突出问题。对数字经济基础研究项目、应用研究项目采取事前引导、无偿资助方式支持;对成果转化项目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方式支持。对于主要生产基地在我市的企业,在域外设立的关联研发机构发生的研发费用,享受我市政策红利。

2.营造知识产权创新生态。积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争取支持,成立中国乐清(电器)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开辟集快速确权、快速授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直通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绿色通道”,并向研发机构提供专利申请指导。建立完善我市包括商标、专利等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奖励制度,合理裁定知识产权侵权司法赔偿额度,保护市场主体的诉讼权益。

3.建立实体化市场化科创平台。借鉴宁波慈溪等地经验,招引科研创新能力强的高校、科研院所,制定出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力度更大的政策,有效推动科创大平台实体化运作。同时,参照国有企业的运行模式,推动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融合,理顺我市智能装备科技加速器等一些科创平台的管理运行机制。

(三)提速加档工业互联网发展,重塑产业新动能。

1.建立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专属扶持政策。用足用好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引导中小企业“借网”加快转型。经信等部门牵头打通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供需渠道,以“团购”形式降低单个企业软硬件采购成本。

2.**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平台掣肘。借鉴嘉兴经验,以开放的市场,吸引国内优秀云服务商加大在乐清的产品、服务供给,培育一批电器、电子元件、工具行业云平台,将软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共享到平台,供有需求中小企业使用,解决目前云产品不丰富、实用性不强等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低门槛、便利化的专业服务。对于经省认定,且吸纳、服务本地企业必须达到一定数量的云平台,给予相应奖励。同时,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探索打通“最多跑一次”的通信设施建设审批流程,在5g建设中优先利用公共资源空间等,帮助通信运营商加快5g网络nb-iot窄带物联网、ipv6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3.借势推动中小企业兼并重组。以实施工业互联网为契机,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原则,出台企业因兼并重组产生的纳税、过户费用等方面优惠政策,鼓励电器、电子行业内创新能力强、效率高、管理水平先进的优势企业开展兼并重组,解决一些中小企业在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中面临的资金、人才窘境,提速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步伐,形成以工业互联网为重要载体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格局。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四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数字经济的报告会,会议上讲述了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并分享了一些成功案例和经验。在整场报告会中,我受益匪浅,对数字经济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以下是我对这次报告会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报告会中我了解到,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经济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而传统产业在数字化转型之后,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果。举个例子,报告中提到的一家传统家具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之后,通过建立线上销售渠道和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不仅有效提升了企业效益和品牌价值,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购买体验。这个案例表明数字经济不仅可以创造经济价值,还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其次,数字经济的兴起也促进了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出现。在报告中,有一部分时间是用来介绍一些数字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比如共享经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这些新兴产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在一些重要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传统产业相比,这些新产业更加注重创新和效率,推动了经济的转型升级。不仅如此,这些新产业还为就业市场带来了更多机会,并培育了一批新一代创业者。在听取这些案例分享时,我感叹于数字经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机遇和变革。

进一步聆听报告会,我也深刻认识到数字经济的发展是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创新的推动。政策的支持是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报告中提到,一些互联网巨头正是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快速崛起,成为了全球领先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划和政策,为数字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数字经济的融合和创新。同时,创新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只有保持持续的创新和投资,才能不断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进程。政府和企业都需要深入思考如何通过创新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并为创新提供更加优秀的环境和机会。

最后,报告会中还强调了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数字经济的成功需要政府、企业、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合力推动。只有各方合作,才能有效解决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报告会中,与会嘉宾分享了许多合作案例,例如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企业与企业的合作等等。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合作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此,我也认识到合作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并为合作提供更多支持。

总结起来,这次数字经济报告会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迪和思考。数字经济不仅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也为社会带来了更多便利和创新。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创新的推动,也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我相信,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中,只要我们勇于创新、积极参与,就能够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并在这个数字经济时代中获得成功。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五

社会调查报告是调查报告的一种,目的是调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或某一现象,以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尽快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解决。社会调查报告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公众关心的社会经济与发展问题,它注重真实、具体、典型的事例与数据,注重分析事情产生的背景、成因,意义或危害性,也可适当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

二、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

本次社会调查报告内容必须结合专业内容进行选题、调查,同时也为毕业论文的撰写作前期的调查与收集工作。

三、社会调查的方法。

1、普遍调查2、重点调查3、典型调查4、抽样调查。

四、社会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

(一)标题:写明调查对象的名称及内容,如《关于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调查》、《关于重庆市社治安问题的调查》。

(二)导语:此为社会调查的开头部分,也称前言、导言。此部分需写明社会调查的意图、性质、时间、地点、对象,以及调查的范围和采用的调查方法。

(三)主体:这是社会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也称正文。

1、情况部分:介绍调查所得到的基本情况,应注重具体事实、统计数据、文字应简明、准确,条理分明,也可兼用数字、表格、图示说明。

2、分析部分:重点分析所调查事情或现象的产生背景、原因、实质,条分析缕,有事这有依据,抓住问题的实质、规律,揭示出其重要意义或危害性,给人印象深刻,提醒世人或领导注意。

3、建议部分:在有力的分析下,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有关部门恰当处理提供参考。

(四)结语:总结全文、深化主体、警策世人,也可在建议部分结束。

五、社会调查报告的结构方式。

(一)纵式结构: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如果是针对某一件事情,通常可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如《某某贩卖_的犯罪调查》、《某某公司不正当广告炒作的调查》。

(二)横式结构:根据材料的内容、特点、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处理,如果是针对某类社会现象,通常采用此种结构方式,如《关于中、小学实行强行补课的调查》、《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调查》,社会调查报告一般立足于某类社会现象,故这是常见的一种结构方法。

(三)纵横式结构: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但应确定以某一种结构方式为主,另一种为辅。

六、社会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写作前目的明确,认真选择调查对象,认真选择调查对象,认真制定调查计划,计划内容包括:

1、确定调查对象(范围、程度),选择公众关心、有调查价值、自己也有能力驾驭的社会现象。

2、确定调查目的、调查项目、调查方法。

3、准备调查需用的工具(如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经费,安排好调查日程。

(二)认真进行调查,搜集有关资料,注意材料的准确性、典型性。

(三)整理分析调查到手的材料,进行分类、鉴别、筛选,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四)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1、确立自己的观点、看法,但必须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

2、实事求是,不夸张、不隐瞒实情,如实将调查到的情况写出来,注意突出重点,不必面面俱到。

3、重点在于客观分析,在掌握的事实基础上分析,透过揭示其本质、规律。

4、讲求实效,贵在及时。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六

调查报告资料:《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涉及全国6000多名2006年毕业的本科生应届本科毕业生中,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的学生甚至愿意零工资就业。调查中仍有(34家)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还有(9家)认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比较务实了,甚至为了就业而降低了期望。

解读:

1.用人单位考虑:从公布的调查报告信息来看,这个报告似乎倾向于有影响力的高校毕业生。如,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报告显示用人单位还是认为就业者存在期望值过高的现象,我认为一方面跟就业者的名校情结有关,以为自己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实际上是,皇帝女儿虽然好,但用人单位怕娶不起。因为养媳妇,不仅仅需要考虑钱,更需要考虑新媳妇与婆婆与家人相处共事的环境,即新进人员的个性与固有的企业文化凹凸差的比重。

调查报告资料:在接受调查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不想马上就业的占,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

解读:

1.用人单位考虑: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这个数字没有明确说明什么意思。在实际就业成功率上,可能要比这个数字低数成。

2.就业建议:找工作就像谈恋爱,恋爱就是练爱,一见钟情定终生,是幼稚的表现。刚毕业的学生,不妨多创造面试的约会机会,这样至少可以减少怯场、不自信的弱点,提高娴熟得体沟通的技能和技巧。

调查报告资料:截止到5月底,在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中,有(12个)受访者承认招聘时有性别倾向,而有(32个)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招聘时没有明确的性别倾向,但会考虑工作的性质和岗位要求来招收不同的性别。

解读:

1.用人单位考虑:用人单位用人不考虑性别,那肯定是不实际的。

2.就业建议:男性就业者多选择基础性、技术性和市场业务工作考虑,熟悉单位环境和市场环境,才是第一重要的,尤其是学管理和法律专业的,尤其要考虑性别的差异。女性就业者,建议一般不要太强调能力,而要在与人接触、言谈举止等方面下功夫。

调查报告资料:课题组依据16所大学所在的区域,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区间,调查结果显示,东部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中部、西部和东北部高校则依次分别为、和。

1.用人单位考虑:一般而言,一方面经济活跃地区,新生的就业机会多,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和效率比中、西和东北部高。

2.就业建议:对有能力或想体验人生更多角度、多层面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就业者,应当跳开熟人圈和地域圈的限制,去寻找全新的机会。学历只是证明接受过系统教育的标签,趁年轻身体棒,精力好,有冲劲的时候,多积累经历、游历和行业认识资历,是一生的财富。

调查报告资料:此次调查根据法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历史学、农学、文学、医学和哲学等学科门类,调查结果显示,农学就业率最高,达到,而法学仅有;医学最低,仅为。而且通常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达到和。

解读:

1.用人单位考虑:(1)尽管法学专业的总体水平一直以来都不是很高,但并不说明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没有市场,对于大多数用人单位专业的法律人才都是稀缺的。关键的是一方面学校课程结构和学教方式需要做很大的改进,法律人才在中国不是过剩,而是太少,少得可怜到已有法律人才根本就不足以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2)农学就业率最高,就业期望值低不是主要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市场需求量,是卖方市场在起作用,其次是人的就业价值改变。

2.就业建议:(2)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要大胆打破专业限制,选择不同的行业就业;(2)就业者选择农业、农村、农商甚至农民,将是大有作为的事业天地。

调查报告资料: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的学生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其中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比例高达,而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则重点依托学校的推荐,相应的比例都在四成以上。

1.用人单位考虑:中国的人力资源市场,并不成熟和完善,用人信息将在熟人圈里流转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存在。

2.就业建议:(1)作为大城市人选择人际关系在就业,是适当的;(2)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就业者,只要您一毕业,就不是学生了,就是社会人。这个社会自一开始就不是公平的,没有熟人、亲戚和朋友帮忙,就是您所处的社会圈的社会实在,不要去抱怨,更不要去幻想。在此提2点建议:一是不要迷信学校的推荐,因为用人单位并非对您毕业的学校很了解或能在心理上认同;二是勇敢地选择人才市场的洗礼,因为市场就在您的心中,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七

【小引】关于调查报告,考生应主要掌握调查报告的定义、特点、类型和写作要求,其中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结构形式、表达方式是考查重点。

调查报告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是根据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按调查报告的性质和内容,一般可以划分为综合调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和专案调查报告三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知识与财富决定生活满意度与乐观度。

对中国人民基本生活满意度调查在2007年5―6月间完成。样本区分为――大城市5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中小城市5个:保定、宁波、绵阳、锦州、咸阳;农村县7个,分别位于:荆州、保定、宁波、绵阳、锦州、咸阳和江门。样本在各地区均使用等额给样的方法,每县市的预定抽样总量均为300人;使用多段随机抽样方法获得样本家庭,户内合格受访对象为18岁以上且其个人生日离访问日期最近的成年人。本次调查最终获得的成功样本为5584个,其中城市居民为3243人,农村居民为2341人。(调查样本基本构成情况:性别:男占女;受教育程度:小学以下占,小学占,初中占,高中/中专/中技占,大专占,本科以上占)

城乡居民中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度评价与未来生活水平预期的乐观度呈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对现在生活比较满意的人,对未来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样会更有信心,但如果对现在生活不太满意的人,他们对未来生活改善的信心也低(参见表1、2)。

交叉分析显示,性别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受教育程度、目前生活水平的档次、个人生活感受和预期的相关性影响则极为显著:小学文化程度对未来生活持悲观预期者为,持平预期者为,乐观预期者为,不确定预期者为,而在大专文化水平者中,悲观预期仅为,持平者为,乐观预期者为,不确定预期为;在自己报告属于低档生活水平者中只有的属于高乐观群体,而在自己报告属于高档生活水平者中达到的人属于高乐观群体。

表1:受教育程度与对于未来生活变化预期间的关系。(单位:%)。

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以上。

悲观。

持平。

乐观。

不确定。

表2:自我报告的个人生活水平与对于未来生活变化预期间的关系(单位:%)。

低档中偏低中档中偏高高档。

悲观0。

持平。

乐观。

不确定。

情绪指标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结果,在低于小学文化程度者中茫然(无聊/发愁)者与快乐(愉快/兴奋/浪漫/温馨)者之比为,小学文化水平者中为,初中为,高中为,大专为,本科以上为。在生活水平方面,自认属于低档生活水平者中茫然者与快乐者之比为,中偏低档生活水平者为,中档为11%:,中偏高档为,高档为。

在城乡居民总体中,每10个人里大约有4个人感到平静满足,有1个人感到愉快浪漫温馨,有1个人平淡冷漠,有2、3个会无聊、发愁、焦急和紧张,还有个别的会随遇而安。如将所有的情绪大致划分为积极的、中立的和消极的三种,则此三者间的比重约为5:5:。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人群在平静满足、平淡冷漠、紧张感方面的差距不是特别大,而最能体现差异的两类情绪是:无聊发愁和愉快浪漫温馨,这也就是我们在上面提及的茫然与快乐这两类情绪。在所有的情绪中,女性()比男性()更具平静满足感。城乡之间比较,更可见农村居民的平静满足感稍低于城市居民,而无聊发愁的人群者差不多2倍于市民(参见表3)。这与我国当前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差别是相关的。

表3:城乡居民当前情绪主要分类选项分布(单位:%)。

总体城市居民农村居民。

平静满足。

无聊发愁。

平淡冷漠。

愉快浪漫。

焦急紧张。

随遇而安。

调查结果说明:知识与财富决定生活满意度与乐观度。

【方法指导】针对调查报告文体的特点,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锁定开头,快速、准确地把握调查报告的主要对象、内容。通常在调查报告的开头会有一个类似于消息的导语,借以提示全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形成一个总的印象,以便于迅速把握全文的中心。从“对中国人民基本生活满意度调查在2007年5―6月间完成”一句,可确定本文的主题。

2.关注主体,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注意事件的细节。主体部分是调查报告的中心,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安排上一般采用纵式、横式和对比三种结构形式。

如果是按照调查报告的顺序、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那么这种结构就是纵式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比较简单,适合线索单一、内容集中的报告内容。特点是内容连贯,结构条例清晰。

如果把调查的内容分几个部分来加以叙述和说明,那么这种结构就是横式结构。它是比较常见的结构形式,即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侧面来表述问题,论述比较全面、透彻,适合表述的问题比较复杂、层次较多的报告内容。

如果是把两个不同对象对比来写,那么这种结构形式就是对比结构。这种结构形式让人们从自始自终的对比中认识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做法,以及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调查报告在结构安排上,不管采用什么结构形式,都要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以便于更好地表现主题。如本文就是横式结构,调查重点在“知识与财富是否决定生活的满意与乐观”,详略得当。

3.筛选调查者收集或总结的重要数据,精读调查者发表议论的部分,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精确的数字是用来直接说明观点的,可以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和实质,可以增强说服力。统计数字说明观点,精确性较强,且有明确的目的性。如本文三个表格中的数字,是得出结论的重要依据。

4.整合文中的信息,注意调查报告中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不论是一个材料还是几个材料,我们都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同时也要注意材料内部的逻辑关系,注意材料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说明观点的。

调查报告在材料运用过程中,有的是先摆材料后提出观点,有的是先提出观点再用材料加以说明。本文就是先摆材料后提出观点。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八

近年来,数字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为了了解和研究数字经济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我参加了一场数字经济报告会,非常受益。在这次会议上,我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前景和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方面的不足之处。

首先,在报告会上,我听到了许多关于数字经济的数据和案例,使我对数字经济的庞大规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世界上许多企业和国家都在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大。例如,报告中提到,中国的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经超过三成,数字经济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这些数据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看到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

其次,报告会还介绍了一些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和前沿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和社会。例如,报告中提到,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产效率。在与会的专家分享中,我了解到了许多人工智能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案例,比如智能客服、智能驾驶等,这让我对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此外,报告会上还重点强调了数字经济的风险和挑战。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比如数据隐私保护、网络安全等。专家提醒我们,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不能仅仅盲目追求数字经济的发展,而应该注重平衡数字经济的利益和风险,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和安全。

最后,报告会还提供了学习数字经济的机会和途径。在与会的专家分享中,他们强调了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数字经济是一个新兴的领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推动其发展。作为与会者,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数字技能,不断学习并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

总的来说,数字经济报告会让我对数字经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认识到数字经济的发展潜力和前景非常广阔,但同时也必须面对与之相关的风险和挑战。我决心努力学习和创新,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数字经济将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未来。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九

据现有数据显示,全球数字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其规模将达到23万亿美元。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能难以直接感受到数字经济的力量,但它的存在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最近的时事报告和自身的经验,谈谈我对数字经济的体会和思考。

首先,我认为数字经济正在逐渐改变着经济结构。传统领域的制造、采矿等产业正逐渐被数字经济所代替。例如,我们现在常用的共享单车、网约车、在线购物等服务,都是数字经济所创造的产物。数字经济的崛起也带动了新产业的诞生,例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这些新产业的兴起引领着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而数字经济已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基础。

其次,数字经济使得商业竞争更加激烈。数字经济的发展让企业间的竞争更加全球化、普惠化和多元化。能够利用数字技术更快、更准、更便宜地提供服务和产品的企业将会占据市场的制高点。而那些无法适应数字经济的企业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需要拥有更强的创新能力、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灵活的运营模式。

第三,数字经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手机App、智能家居、互联网金融等数字经济创造的消费方式正在改变人们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方式。消费者从过去的去实体店买东西转变为现在的线上购物、移动支付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消费体验。但是,这种便捷和新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数据泄露、信息被滥用等问题,需要各界共同努力去解决。

第四,数字经济给我们带来了更多工作机会。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新产业的兴起,也为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提供了动力。新技术、新业态和新产品的出现需要大量的人才和专业技能来支撑。就我所知,很多传统行业都在积极学习数字技术,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和工作方式,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新需求。

最后,我认为数字经济也需要我们重视数字安全问题。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网络和信息安全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数字经济中所涉及到的大量数据如果遭到窃取或利用,将会对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数字技术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以保护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利益的安全。

综上所述,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看待数字经济,把握它发展的机会和挑战,以此思考如何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数字经济的发展,让数字经济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福利和美好的未来。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十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数字经济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我参加了一场数字经济报告会,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启发和体会。在这篇短文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主要包括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创新技术的推动,千禧一代的消费习惯,数字时代的商业模式以及数字经济对就业机会的影响。

首先,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令人瞩目。报告会上,专家向我们介绍了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增长,并预测未来几年数字经济将持续壮大。数字经济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如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和经济增长。同时,数字经济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如数据隐私、网络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这使得政府和企业需要更加重视数字经济的监管和管理,以确保数字经济能够健康发展。

其次,创新技术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报告会上,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创新技术的应用案例,如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这些新兴技术将会颠覆传统产业,促使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机器具备了更高水平的学习和判断能力,可以在许多领域替代人类完成重复性的工作。区块链技术则使得交易过程更加透明和安全,并为金融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机会。云计算则使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和利用大数据,以及灵活地扩展和调整业务规模。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商机。

另外,千禧一代的消费习惯对数字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千禧一代是数字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他们在消费方面具有独特的习惯和需求。报告会上,我们了解到千禧一代更加注重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和高品质的产品。他们更善于使用数字技术和社交媒体,寻找和获取信息,并发表他们的消费意见和心得。这使得企业需要更加关注和适应千禧一代的消费需求,借助数字技术和社交媒体来进行精准定位和营销。同时,千禧一代的消费习惯也使得新兴行业如共享经济和在线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此外,数字时代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报告会上,专家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新型商业模式的案例,如共享经济、电子商务和网络直播等。共享经济通过平台的建立和用户间的资源共享,实现了资源的更加高效利用,并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电子商务则通过互联网的便捷性和丰富的商品选择,改变了传统的购物方式,提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网络直播则使得个人能够通过直播平台分享自己的才艺和经验,并通过粉丝的支持实现经济价值。这些新的商业模式推动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也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最后,数字经济对就业机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报告会上,专家向我们介绍了数字经济带来的就业增长,以及数字技术对就业需求的变化。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大量新的就业岗位提供了机会,并提高了就业创造。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改变了许多传统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技能需求。为了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个人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字技能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的就业需求。

总结起来,数字经济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通过参加数字经济报告会,我对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创新技术的推动,千禧一代的消费习惯,数字时代的商业模式以及数字经济对就业机会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深信,未来的数字经济将会继续蓬勃发展,并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领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们个人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适应,以抓住数字经济带来的机会,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十一

为深入贯彻xxxxx在xx、xx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数字中国、制造强国等重大战略部署和省、市委对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作出的一系列工作要求,省、市、县人大常委会将数字经济发展情况专项监督作为今年履职的重头戏。x月,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下发专项监督实施方案,对专项监督作出部署。x月,开展线上问卷调查,参与者xxxx多人次,征集xxx条意见和建议。x月,分别听取x个政府部门情况汇报,组织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委员、部分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共计xxx余人视频听取数字经济专题讲座。x月,市人大常委会各位领导带领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委员和市人大代表等xx余人组成专项调研监督组,分六组赴区县(市)开展调研,实地考察xx余家企业和研发机构,认真听取当地人大和政府情况汇报,广泛征求xxx多位人大代表、企业家、专家、行业协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市人大财经委进行了情况汇总和分析研究,现将形成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20xx年省委作出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着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取得了积极成效,有力推动xx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要素供给,构建发展新体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长为组长的xx市数字经济发展、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市)和市级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统筹谋划数字经济发展。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先后出台《数字xx建设规划(2018-2022年)》、《关于抢抓机遇加快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5g、软件、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构建比较完善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市县两级财政三年统筹上百亿资金支持智能制造,加大以数字经济为重点的产业项目扶持。三是着力平台建设。大力实施“栽树工程”,成功引进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浙大机器人研究院等xx家共建研发机构和高能级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集聚创新高,引进全职院士xx名,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业人才xx名,省领导型创新创业团队xx个。

(二)突出关键领域,积蓄发展新动能。一是突重点。数字赋能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xx家,居全国城市首位。集成电路和光学电子建成一批数字化产业集群,2019年,全市集成电路和光学电子产业实现产值分别同比增长xx%和xx%。二是补短板。积极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大力发展服务于智能制造的管理控制类软件、嵌入式软件、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软件,提高软件与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三是抓龙头。全面深化与华为的战略合作,xxxx产业园正式开园,着力打造基于xx计算的千亿级5g产业集群,xx为总部的“xx”服务器实现首发首用。与阿里巴巴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聚焦提升制造产业、港航物流、内外贸易、商业零售、城市治理的数字化水平,滚动实施一批具体项目。

(三)加快融合应用,推动产业新变革。一是工业数字化成效凸显。深入实施智能制造行动计划,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占全部技改项目的xx%以上,全市骨干企业装备数控率超过xx%,数字化设备联网率超过xx%,2019年,全市智能制造指数居全国城市第五位。数字化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高于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xx.x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数字化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形成多点支撑、多极集聚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x个,国家级电子商务众创空间x个。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国前列,网络零售额和居民网络消费额快速增长,分别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xx%和xx%,年均增幅都在xx%以上。三是农业数字化稳步推进。以建设省级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市为契机,积极探索数字平台、技术应用、发展模式,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融合。全市建成xxxx个农村电商服务站,吸纳农村就业人员x万人。

(四)打造数据平台,拓展政务新优势。一是政府数字化加快推进。在中国社科院发布《2019年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指数报告》中,我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在xx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四位。“一证通办”省和市定事项窗口端、电脑端、移动端实现xxx%。二是数据共享逐步提升。建成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和数据开放平台,提高数据交换覆盖面,实现全省范围内批量数据传输交换,落实部门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数据共享取得新的进展,共享体系初步形成。三是数字化治理不断拓展。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深化“无证明办事城市”建设,拓展数字化治理场景应用,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政府决策能力。

各级政府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中主动作为,效果逐步显现。但从调研情况看,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少短板和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数字经济体实力不强。从总量看,2019年,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xxx亿元,与xx的xxxx亿元差距明显。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xx%,低于全省x.x个百分点,低于xxxx个百分点。从占比看,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为xx.x%,远低于xxxx%的占比。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x.x%,低于全省x.x个百分点,落后xxxx.x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五位。从户均看,特别是数字经济服务业,我市企业户均资产规模、户均收入、户均利润分别仅为xx的xx.x%、xx.x%、xx.x%,企业实力明显偏弱。从效益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速落后全省x.x个百分点,居全省第x位;利润总额增速落后全省x.x个百分点,居全省第x位;亩均税收落后全省xx.x个百分点,处于全省第七位。从区域看,工业数字化改造主要集中于余姚、北仑,两地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为xx.x%,数字服务业主要集中在高新和鄞州,两地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为xx.x%,区域间数字化改造不平衡,区域内产业集聚度不够高。

(二)数字产业化培育滞后。一是优势企业严重缺少。xx数字服务业已经形成以软件开发、互联网信息服务为主导的产业格局,xx依然以传统的基础电信、广告服务和数字应用为主,缺少新兴领军行业。xx前三强的软件开发、互联网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集成,单个行业都超过xx数字服务业全部营业收入,数字服务业总营业收入不足xx的x%。二是软件开发短板突出。2019年,我市实现软件产业业务收入为xx的x/x、xx的x/x、xx的x/x,xx的x/x,xx和xx的x/x,居副省级城市第xx位。服务智能制造的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等软件开发运营服务企业处于起步培育和产品推广应用阶段,尚未形成较强的集群效应。三是电子商务创新不足。网络零售总额虽位列全省第三,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居全省第x。作为制造业强市,产品电商占营业收入比例仅为x.x%,居全省第x位。市场主体传统营销模式有待提升,特别对推进电商直播、网红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工作力度需要加强。

(三)产业数字化力度不足。一是带动作用弱。xx制造业体量大于xx,但数字制造业却弱于xx。2019年,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相当于xx的xx.x%,计算机、电子和通信制造业增加值仅为xx的xx.x%。数字化对制造业整体拉动作用不够显著,与xx作为全国先进制造业示范城市的地位不相匹配。二是转型意愿弱。面广量大的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不足,对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认知不够,智能化改造意愿不强。调研中不少企业反映,数字技术投入大、风险高、不确定性因素多,企业投不起、不敢投、不愿投现象较为普遍。三是技术支撑弱。数字化转型重要载体的工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发展不充分,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服务供给能力不足,难以发挥标准化、低成本、广覆盖的支撑优势。据问卷和实地调查,多数企业反映,能够紧扣制造业流程开发应用,深耕于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满足企业一体化升级、个性化服务的平台和服务商偏少。

(四)数字化技术创新乏力。一是人才制约极为突出。数字经济归根到底是人才经济。在当前人才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下,领军型复合型人才引进难,应用型操作型技工缺口大。高层次人才“招引留用”环境不如其他同类城市。以软件业为例,从业人员占全省xx.x%,远低于xxxx.x%的占比。据问卷和实地调查,多数企业认为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数字化改造整体规划型人才和系统运营维护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研发投入力度不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科研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x.x%,低于全省x.x%的平均水平;新产品产值率xx%,低于全省xx%的平均水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数仅为xx的xx.x%。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原创性、基础性技术成果少。三是核心技术攻克艰难。近年来引进多家数字经济研究院,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领域有一定突破,但在甬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重大研发平台等科技创新“重器”少,后续支撑力和原动力不够。领军研发机构和制造企业高端装备、核心原材料和关键元器件主要依赖进口,无法实现自主可控,存在较大的“卡脖子”风险。

(五)治理数字化亟待提升。一是政策数字化未能有效发挥。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各类扶持政策,逐步形成政策治理数字化,但针对性、适应性、有效性、稳定性还不够强,特别是迭代式开发和“数字工地”等有些服务平台缺少相应支持政策,个别地方还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二是数据价值化未能充分体现。尚未建立全市统一的大数据平台,企业上云积极性不高,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安全存在较大风险,数据汇集、比对、分析、利用难以真正实现,数据资源价值化任重道远。三是政务数字化未能全面整合。由于缺乏系统性顶层设计,智慧城市、城市大脑、政府数字化等工作职能分散在若干部门,导致管理职能交叉和重叠。政务服务和治理系统数字化存在碎片性重复性建设,“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等现象仍然存在,在线化、智能化、实时化社会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有效解决当前遇到的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聚焦顶层设计,增强发展合力。一要明确发展方向。认真分析研究我市数字经济的优势和短板,充分利用我市制造业基础好、民营经济发达、经济外向度高等特点,谋定发展战略,因地制宜确定数字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重点领域和实现路径,提出和打响“消费互联网看xx、工业互联网看xx”的特质品牌。二要强化统筹推进。围绕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发挥政府创造市场、服务市场的作用,开展前瞻性研究和系统性政策设计,从产业布局、融合重点、招商引资、设施建设、技术突破等方面统筹考虑、综合谋划,通过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有重点、有步骤引进和培育数字经济总部型、领军型和成长型企业,构建xx特色的数字经济企业梯队。三要提升数字素养。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拓宽发展数字经济视野和思维,激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服务能力。要着力提升企业家数字素养,积极组织企业家开展集中培训、典型示范、现场观摩、交流学习,增强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更好发挥企业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二)聚焦数字赋能,加快转型升级。一要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围绕发展“xxx”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梳理疫情期间制造业发展“堵点”,推动制造业物资生产调度、产业链协同、自动化操作等系列数字化解决方案。发挥龙头企业融合示范作用,搭建行业性数字化平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项目,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企业间的协同倍增效应。发展壮大特色软件产业,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畅通生产循环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xx软件园作用,积极培育一批软件服务企业,为促进产业升级提供新动能。二要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梳理数字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做好强链补链工作,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把优势产业提升为产业链优势。支持重大产业项目集聚,鼓励企业按照产业链环节与资源价值区段相匹配原则合理迁移、布局。引导各行业挖掘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单项冠军,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培育形成若干标志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三要培育提升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农村电商、传统产业垂直电商,积极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鼓励传统服务业向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慧康养、智慧家政、数字文旅等新兴领域拓展转型。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集成应用,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新经济业态。

(三)聚焦创新引领,攻坚核心技术。一要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要多措并举着力引进国家级研发平台“重器”和有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大力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创新服务综合体,加快产学研共建力度,为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检验检测、质量认证、人才培养等提供平台支撑。二要加紧各类人才集聚。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搭建完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政策体系,坚持引进高层次、领军型人才与培育本土高素质、实干型人才并重,及时解决各层面育才招才引才留才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营造一流人才创业生态环境。三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针对美国等一些国家技术打压和控制,组织开展全市“卡脖子”项目梳理和评估,建立对企业重要装备、基础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影响的预警和应急机制,积极发挥政府各类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瓶颈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硬核”实力,抢占数字经济竞争制高点。

(四)聚焦综合集成,提升治理水平。一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xg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规划引领,建立跨行业多规合一体制机制,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共建共享。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或产业基金投入,引领和发挥民间资本进入数字基建领域的撬动作用。二要激活各类数据资源。推动构建数据要素有效流通、高效利用的新机制,进一步破解消除数字鸿沟、信息孤岛,加快数据归集、推动数据共享、拓宽场景应用、强化数据安全,有效激活数据资源要素,实现数据价值化。三要提升治理数字化水平。打破惯性思维,创新监管模式,健全治理机制,坚持包容审慎,为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构建政企数字供应链,以数据流引领带动物资流、技术流、人才流、资金流,有力支撑城市应急、治理和服务,促进形成政企多方参与、高效联动、信息共享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十二

编者按:近年来,风险问题剧增,社会广泛关注。“7・23”温州动车事故即为典型。围绕该事件展开的各种话题,聚讼纷纭,需予以理性探讨和澄清。为此,本刊特约请若干青年学者,从不同视角展开多维度探讨,以期拓展风险与现代化背景中的法治主题。

在安全生产领域,数字化管理广泛应用。在日常认识中,按照数学的规则实施数字化管理或量化管理才是科学的管理。数字化管理容易理解,易于执行,便于考核,有时也能取得实效性。但方法取决于运用,运用得当,则会事半功倍,运用不当,则可能功败垂成。数字化管理不可简单化处理,而需与其他诸多因素相协调,形成一套合乎人性、行之有效的安全法系统。

第一,数字化管理要尊重生命的尊严。《“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以下简称为《调查报告》)没有指明事故发生后_的责任,_对于事故的责任更多的是事前的领导责任。但在事故发生后,现场处理或许是先收到了类似务必24小时恢复通车的命令,然后才有救援安置的安排。“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信了。”这种猜测也并非纯属空穴来风:一是_新闻发言人说预计7月24日15时恢复通车,这一预计的通车时间是如何计算、如何保障呢?二是_负债2万亿元,为了纾解自身的经济压力,政企不分的_对于迅速恢复通车具有迫切需求。当然,恢复交通本身也是一种公共利益。《铁路法》第57条规定,“发生铁路交通事故,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依照_和_有关主管部门关于事故调查处理的规定办理,并及时恢复正常行车”。《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铁路事故条例》)第19条也规定,“事故造成中断铁路行车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铁路正常行车”。但恢复通车的企业效益和旅客安全之间存在着冲突。“及时”、“尽快”的判断标准至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生命的价值不容忽视,营救人员、妥善安置遗体、遗物的现场处置需要时间。众所周知,在铁路部门停止桥下搜救后,又发现了一个生命的“奇迹”。遗体和遗物的处置不得等同于普通的物,而必须给予应有的尊重、妥善的安排。二是安全的价值不可缺位,要查清安全隐患,至少在这一铁路段查清楚以后再通车才有合理性。当然,查清原因不等于提交了《调查报告》。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9条规定,一般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按照《铁路事故条例》第27、28条规定,除技术鉴定或者评估所需时间外,特大事故的调查期限为60日。该期间设置是否妥当姑且不论,从成立调查组到发布《调查报告》实际共计180天。周期如此之长,无论是铁路部门还是货运、旅客等均无法承受。《调查报告》显示,7月24日23时30分后,_组织有关技术专家对桥梁主体结构进行了检测,确认具备安全行车的条件。7月25日9时31分恢复通车。应当说,除了桥梁状况外,尚应对铁轨状况、火车设备隐患等进一步检查。在作出初步的安全结论后,即可恢复通车,这是在通车安全与经济效益作出合理权衡后的选择。

第三,数字化管理不能取代人的作用。机械化、电子化在高铁、动车领域中有广泛应用,没有科技的高度发展,就没有铁道事业的快速进步。但这绝不能走到技术万能主义的极端。应当说,即使在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能够得到充分应用,仍然还要有人控制,人的能力要在其中发生作用。《调查报告》指出了上海铁路局及其下属单位在安全和作业管理及故障处置上的存在问题,车务系统、电务系统和工务系统存在诸多违规操作,管理、应急处置不力,最终酿成事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正如《调查报告》多处指出的那样,“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实践中,人类过于依赖技术的发达,而弱化甚至忽视了自身基本技能的培训。技能的训练不仅要有日常操作规程的训练(《调查报告》多处指出违反了操作规程),还应有突发事件的应对训练。但对于铁路这种特殊运营体制的机构,如何进行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的演练,在《铁路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并无专门规定,后者只是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第25条)。事故的发生往往就在瞬间,缺乏应变处置能力,就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减轻事故的损失。技术技能和安全作业的培训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当列入日常的考核标准之中。

第四,数字化管理的数值选取应当通盘考虑。对于事后的救济措施等,《调查报告》毫无涉及。在这次特大事故中,死亡的赔偿金由最初的万元,涨到50万元,最后是万元。天津的老大妈就说得好,你这是买大白菜呢,讨价还价。为何死亡的赔偿标准会如此波动不定呢?《铁路事故条例》第23条第1款规定:“事故造成铁路旅客人身伤亡和自带行李损失的,铁路运输企业对每名铁路旅客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15万元,对每名铁路旅客自带行李损失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2000元。”加上1992年修改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规定,赔付给旅客最高2万元的保险金,共计万元。但《铁路事故条例》与《侵权责任法》、《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与《保险法》的相关规定之间均存在冲突。最终确定了万元的赔偿额度。按照平等原则的要求,这一额度应当成为类似事故的赔偿标准,方为妥当。在制度设计上,考虑铁路的公用事业性质,适当提高《铁路事故条例》的赔偿标准,并将其作为侵权赔偿的特殊规定上升为法律,或许才是长远之计。特大事故的善后工作纷纷扰扰,我们对此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在善后过程中,还传闻有奖励提前签约者的激励措施,这实际上是在挑战人性的底线,让生者以死者为生财之道,理应予以谴责。我们应当对这种大规模侵权有个总体的方案,从善后组织与现场处置组织的分离设立、损害的调查和认定、保险和理赔的完善、赔偿标准的完善等方面从长计议。

安全法的制度设计应当有一个综合的视角和通盘的考察,数字化管理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应与其他机制合理地协调并相互补充。虽然法学包含诸多价值判断的成分,充满着不确定性,但这种价值判断却是数字化管理合理化运作的重要前提之一。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十三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以及省、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6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印发了关于开展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并于7至8月份,成立调研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友闻的带领下,实地视察了部分数字经济重点培育提升平台、重点培育提升企业和重点项目,走访了市经信局,召开部分镇街座谈会和部门座谈会,听取关于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从调研情况看,全市上下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实施,认真落实省、温州市以市委相关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和2019年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连续两年在全省排名第7位,2019年我市完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52亿元,占gdp的12.56%,列温州第一。数字经济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动能和创业创新的主阵地。一是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注重顶层设计,制订出台了《乐清市数字经济发展五年倍增行动计划》,提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和主要任务,成立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整合优化一系列培育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全市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二是数字产业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正泰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磐石云数据中心、智能电气创新发展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相继招引了益而益、罗曼斯、力太科技等一批带动性、引领性强的项目。三是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2019年完成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立项242个,今年1至8月份253个。乐清智能电气小镇、乐清湾电力科技小镇被列入省数字化试点园区,苏吕小微园、智能电气小微园、科技创业中心等率先开展了数字化园区建设。正泰、人民电器、金卡智能等企业试点示范成效明显,不断推动中小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提升发展。四是治理数字化得到不断推进。5g等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互联网+协同办公”等工作不断推进,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智慧城市、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农业等领域不断谋划和推进,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领域的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

从调研情况看,我市数字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有:

(一)数字经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我市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列全省第7位,但与省内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在拉大。产业层次偏低,我市数字经济统计入库项目主要以电气、电子、仪器仪表、电线电缆等传统制造业为主,相较已形成集成电路、高端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技术、人工智能设备等高新产业集群的杭州、宁波、嘉兴、金华等地存在明显代差。各乡镇(街道)之间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乡镇(街道)对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重视不够的情况。数字经济发展五年倍增行动计划缺乏分年度方案,有的部门在制定扶持政策和落实时缺乏充分调研。浙江云谷—磐石云数据中心、正泰(乐清)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等项目的推进和建设进度不如预期,通信管道建设推进缓慢。

(二)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不够。当前服务业数字化发展程度较高,

(三)数字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深度创新能力将决定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度,当前我市数字经济的科技创新投入总体不足,产学研结合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缺少有影响力、带动力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绝大部分企业存在路径跟随、标杆技术较少、品牌价值较低等问题。数字经济人才制约问题较为突出,目前既懂工业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引入困难,能同时提供产业应用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团队非常稀缺。各地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育才招才引才留才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

(四)治理数字化提升不足。相对数字经济领域平台化、个性化、网络化和跨界融合化的基本特征,政府部门监管手段较为单一,开放包容、协同有效的监管思维有待进一步增强。一些单位对公共数据开放不够重视,影响了“一证通办”“一件事”联办和后续数据分析,不利于数字政府效用的发挥。数据要素开发开放、共享共用程度还不高,数据鸿沟、信息孤岛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一些垂直业务系统还不能互联互通,巨量数据资源的价值未能充分挖掘,大数据开发利用仍处在起步阶段。(数字化场景应用)。

(一)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强化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强顶层设计,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认真分析研究我市数字经济产业的优势和短板,从战略布局、政策制定、招商引资、设施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并完善发展规划。抓紧制定出台新一轮扶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产业平台、项目和企业的扶持力度。在注重发挥龙头骨干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作用的同时,高度重视和支持有技术优势、成长空间、发展潜力的新生中小微企业。制定数字经济宣传方案,广泛开展宣传报道,提高全民的数字素养。把发展数字经济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的重要要求,同时注重提升企业家数字素养,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

(二)推动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数字产业能级。要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兴起和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培育一批标杆企业,打造若干数字产业集群。招引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的新型通讯、传感器等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大力推动企业“上云”向“用云”转变。加快现有小微园技术改造和提升,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制造转型,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鼓励具有数字化转型经验的大企业建立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从而带动下游中小企业协同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信息工程服务、工业设计等基础产业,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持。

(三)坚持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数字核心竞争力。要加大“软投入”力度,全力支持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更多的创新主体和创新项目集聚。更加注重发挥优势企业和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提升数字产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数字生活服务,推进网上超市、网上餐厅等数字商贸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鼓励智能营销新业态。实施更有力有效的人才政策,及时解决各层面育才招才引才留才方面碰到的具体问题,尤其要注重培养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本土人才,为数字产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四)聚力推进数字赋能,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大力打造数字政府,进一步破解消除数字鸿沟、信息孤岛,有效激活各类数据资源,持续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和创新应用。继续推进“一件事”“一网通办”,打造“掌上办”“网上办”“瓯e办”深度融合的政务服务平台。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5g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农业等行业发展,让大数据发展红利更多惠及企业、民众。组建成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平台公司,有序推进县域智慧化改造,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把增强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确保数据共享和安全保护并重。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十四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年监督。

工作计划。

的安排,以及省、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6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印发了关于开展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并于7至8月份,成立调研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友闻的带领下,实地视察了部分数字经济重点培育提升平台、重点培育提升企业和重点项目,走访了市经信局,召开部分镇街座谈会和部门座谈会,听取关于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从调研情况看,全市上下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实施,认真落实省、温州市以市委相关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和2019年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连续两年在全省排名第7位,2019年我市完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52亿元,占gdp的12.56%,列温州第一。数字经济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动能和创业创新的主阵地。一是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注重顶层设计,制订出台了《乐清市数字经济发展五年倍增行动计划》,提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和主要任务,成立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整合优化一系列培育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全市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二是数字产业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正泰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磐石云数据中心、智能电气创新发展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相继招引了益而益、罗曼斯、力太科技等一批带动性、引领性强的项目。三是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2019年完成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立项242个,今年1至8月份253个。乐清智能电气小镇、乐清湾电力科技小镇被列入省数字化试点园区,苏吕小微园、智能电气小微园、科技创业中心等率先开展了数字化园区建设。正泰、人民电器、金卡智能等企业试点示范成效明显,不断推动中小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提升发展。四是治理数字化得到不断推进。5g等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互联网+协同办公”等工作不断推进,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智慧城市、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农业等领域不断谋划和推进,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领域的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

从调研情况看,我市数字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有:

(一)数字经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我市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列全省第7位,但与省内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在拉大。产业层次偏低,我市数字经济统计入库项目主要以电气、电子、仪器仪表、电线电缆等传统制造业为主,相较已形成集成电路、高端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技术、人工智能设备等高新产业集群的杭州、宁波、嘉兴、金华等地存在明显代差。各乡镇(街道)之间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乡镇(街道)对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重视不够的情况。数字经济发展五年倍增行动计划缺乏分年度方案,有的部门在制定扶持政策和落实时缺乏充分调研。浙江云谷—磐石云数据中心、正泰(乐清)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等项目的推进和建设进度不如预期,通信管道建设推进缓慢。

(二)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不够。当前服务业数字化发展程度较高,一、二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缓慢。龙头企业缺乏,可供参考的数字化成功案例还较少,带动性不强,许多中小企业因数字技术改造投入大,转换成本高,认为数字化投入效果不可预知,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对数字转型发展存在一定顾虑,内生动力不足,“不敢数字化、不会数字化、不想数字化”的现象比较普遍。数字经济核心技术与我市现有制造业的融合度偏弱,在工艺、产线、产品、服务等层面的应用实践开展的不多。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当前能够紧扣制造业流程开发应用、深耕于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满足企业一体化升级、个性化改造的服务平台和服务商还偏少,支撑能力不足。

(三)数字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深度创新能力将决定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度,当前我市数字经济的科技创新投入总体不足,产学研结合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缺少有影响力、带动力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绝大部分企业存在路径跟随、标杆技术较少、品牌价值较低等问题。数字经济人才制约问题较为突出,目前既懂工业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引入困难,能同时提供产业应用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团队非常稀缺。各地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育才招才引才留才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

(四)治理数字化提升不足。相对数字经济领域平台化、个性化、网络化和跨界融合化的基本特征,政府部门监管手段较为单一,开放包容、协同有效的监管思维有待进一步增强。一些单位对公共数据开放不够重视,影响了“一证通办”“一件事”联办和后续数据分析,不利于数字政府效用的发挥。数据要素开发开放、共享共用程度还不高,数据鸿沟、信息孤岛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一些垂直业务系统还不能互联互通,巨量数据资源的价值未能充分挖掘,大数据开发利用仍处在起步阶段。(数字化场景应用)。

(一)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强化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强顶层设计,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认真分析研究我市数字经济产业的优势和短板,从战略布局、政策制定、招商引资、设施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并完善发展规划。抓紧制定出台新一轮扶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产业平台、项目和企业的扶持力度。在注重发挥龙头骨干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作用的同时,高度重视和支持有技术优势、成长空间、发展潜力的新生中小微企业。制定数字经济宣传方案,广泛开展宣传报道,提高全民的数字素养。把发展数字经济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的重要要求,同时注重提升企业家数字素养,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

(二)推动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数字产业能级。要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兴起和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培育一批标杆企业,打造若干数字产业集群。招引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的新型通讯、传感器等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大力推动企业“上云”向“用云”转变。加快现有小微园技术改造和提升,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制造转型,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鼓励具有数字化转型经验的大企业建立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从而带动下游中小企业协同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信息工程服务、工业设计等基础产业,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持。

(三)坚持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数字核心竞争力。要加大“软投入”力度,全力支持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更多的创新主体和创新项目集聚。更加注重发挥优势企业和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提升数字产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数字生活服务,推进网上超市、网上餐厅等数字商贸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鼓励智能营销新业态。实施更有力有效的人才政策,及时解决各层面育才招才引才留才方面碰到的具体问题,尤其要注重培养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本土人才,为数字产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四)聚力推进数字赋能,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大力打造数字政府,进一步**消除数字鸿沟、信息孤岛,有效激活各类数据资源,持续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和创新应用。继续推进“一件事”“一网通办”,打造“掌上办”“网上办”“瓯e办”深度融合的政务服务平台。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5g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农业等行业发展,让大数据发展红利更多惠及企业、民众。组建成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平台公司,有序推进县域智慧化改造,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把增强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确保数据共享和安全保护并重。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十五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今,无论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还是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数字经济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根据近期时事报告的内容,结合个人实践和观察,对数字经济进行一些心得和体会分享。

数字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数字化创造了大量的新就业机会,同时也催生了新企业、新行业的兴起;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纳和运用。数字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外商投资等方面的开放与合作,推动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第三段:数字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样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例如,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网络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需要相关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相配套,加强监管和管理。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研发、优化制度和法规,并进行合理合法的管理和监督。而数字经济所带来的机遇,更需要我们好好把握。我们需要创新发展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提高数字经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数字经济真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工具。

第四段:个人的实践体会。

作为一名数字经济从业人员,我深刻认识到数字经济对个人职业和生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正在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数字经济将为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中立足于市场、成事于业。

第五段:结语。

总之,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但同时,数字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善于应对。我个人认为,在数字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等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每个人也需要积极拥抱变化和创新、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经济素养和能力。这样,才能真正能够在数字时代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经济贡献的最大化。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十六

数字经济作为新时代的代表之一,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时事报告是我们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应用的一种方式。我在近期跟随着时事报告的报道,对数字经济产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通过时事报告了解数字经济,我收获颇丰,本文将分享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数字经济拥有多项优势,从经济、社会以及生活层面都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首先,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改变生产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其次,数字经济可以推进新型服务业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另外,数字经济还能提升人们生活品质,例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提高居住、出行、治安、环境等多方面的便利程度。

3.数字经济的面临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其短板,数字经济也不例外。发展数字经济既面临市场、技术、法律等众多因素的制约,也涉及数字监管、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近期时事报告对数字经济的问题和风险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报道,例如数字金融行业的合规难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安全隐患等。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解决,保证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4.数字经济的未来展望。

数字经济在未来将会继续高速发展,众多数字经济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数字经济行业的发展和变革,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同时,数字经济将会推进全球数字化进程,它将为全球合作、经济发展等方面带来更多机会和挑战。未来数字经济将会更加智能、个性化、低碳、高效,未来的数字世界也将更加宜居、宜业和宜人。

5.总结段。

通过时事报告的分享,我对数字经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数字经济在未来将会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改变和进步,但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其优势和面临的问题,积极探索和研究各种解决方案,推动数字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希望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十七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以及省、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6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印发了关于开展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并于7至8月份,成立调研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友闻的带领下,实地视察了部分数字经济重点培育提升平台、重点培育提升企业和重点项目,走访了市经信局,召开部分镇街座谈会和部门座谈会,听取关于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从调研情况看,全市上下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实施,认真落实省、温州市以市委相关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和2019年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连续两年在全省排名第7位,2019年我市完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52亿元,占gdp的12.56%,列温州第一。数字经济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动能和创业创新的主阵地。一是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注重顶层设计,制订出台了《乐清市数字经济发展五年倍增行动计划》,提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和主要任务,成立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整合优化一系列培育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全市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二是数字产业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正泰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磐石云数据中心、智能电气创新发展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相继招引了益而益、罗曼斯、力太科技等一批带动性、引领性强的项目。三是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2019年完成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立项242个,今年1至8月份253个。乐清智能电气小镇、乐清湾电力科技小镇被列入省数字化试点园区,苏吕小微园、智能电气小微园、科技创业中心等率先开展了数字化园区建设。正泰、人民电器、金卡智能等企业试点示范成效明显,不断推动中小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提升发展。四是治理数字化得到不断推进。5g等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互联网+协同办公”等工作不断推进,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智慧城市、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农业等领域不断谋划和推进,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领域的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

从调研情况看,我市数字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有:

(一)数字经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我市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列全省第7位,但与省内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在拉大。产业层次偏低,我市数字经济统计入库项目主要以电气、电子、仪器仪表、电线电缆等传统制造业为主,相较已形成集成电路、高端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技术、人工智能设备等高新产业集群的杭州、宁波、嘉兴、金华等地存在明显代差。各乡镇(街道)之间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乡镇(街道)对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重视不够的情况。数字经济发展五年倍增行动计划缺乏分年度方案,有的部门在制定扶持政策和落实时缺乏充分调研。浙江云谷—磐石云数据中心、正泰(乐清)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等项目的推进和建设进度不如预期,通信管道建设推进缓慢。

(二)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不够。当前服务业数字化发展程度较高,一、二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缓慢。龙头企业缺乏,可供参考的数字化成功案例还较少,带动性不强,许多中小企业因数字技术改造投入大,转换成本高,认为数字化投入效果不可预知,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对数字转型发展存在一定顾虑,内生动力不足,“不敢数字化、不会数字化、不想数字化”的现象比较普遍。数字经济核心技术与我市现有制造业的融合度偏弱,在工艺、产线、产品、服务等层面的应用实践开展的不多。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当前能够紧扣制造业流程开发应用、深耕于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满足企业一体化升级、个性化改造的服务平台和服务商还偏少,支撑能力不足。

(三)数字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深度创新能力将决定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度,当前我市数字经济的科技创新投入总体不足,产学研结合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缺少有影响力、带动力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绝大部分企业存在路径跟随、标杆技术较少、品牌价值较低等问题。数字经济人才制约问题较为突出,目前既懂工业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引入困难,能同时提供产业应用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团队非常稀缺。各地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育才招才引才留才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

(四)治理数字化提升不足。相对数字经济领域平台化、个性化、网络化和跨界融合化的基本特征,政府部门监管手段较为单一,开放包容、协同有效的监管思维有待进一步增强。一些单位对公共数据开放不够重视,影响了“一证通办”“一件事”联办和后续数据分析,不利于数字政府效用的发挥。数据要素开发开放、共享共用程度还不高,数据鸿沟、信息孤岛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一些垂直业务系统还不能互联互通,巨量数据资源的价值未能充分挖掘,大数据开发利用仍处在起步阶段。(数字化场景应用)。

(一)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强化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强顶层设计,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认真分析研究我市数字经济产业的优势和短板,从战略布局、政策制定、招商引资、设施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并完善发展规划。抓紧制定出台新一轮扶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产业平台、项目和企业的扶持力度。在注重发挥龙头骨干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作用的同时,高度重视和支持有技术优势、成长空间、发展潜力的新生中小微企业。制定数字经济宣传方案,广泛开展宣传报道,提高全民的数字素养。把发展数字经济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的重要要求,同时注重提升企业家数字素养,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

(二)推动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数字产业能级。要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兴起和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培育一批标杆企业,打造若干数字产业集群。招引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的新型通讯、传感器等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大力推动企业“上云”向“用云”转变。加快现有小微园技术改造和提升,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制造转型,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鼓励具有数字化转型经验的大企业建立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从而带动下游中小企业协同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信息工程服务、工业设计等基础产业,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持。

(三)坚持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数字核心竞争力。要加大“软投入”力度,全力支持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更多的创新主体和创新项目集聚。更加注重发挥优势企业和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提升数字产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数字生活服务,推进网上超市、网上餐厅等数字商贸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鼓励智能营销新业态。实施更有力有效的人才政策,及时解决各层面育才招才引才留才方面碰到的具体问题,尤其要注重培养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本土人才,为数字产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四)聚力推进数字赋能,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大力打造数字政府,进一步破解消除数字鸿沟、信息孤岛,有效激活各类数据资源,持续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和创新应用。继续推进“一件事”“一网通办”,打造“掌上办”“网上办”“瓯e办”深度融合的政务服务平台。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5g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农业等行业发展,让大数据发展红利更多惠及企业、民众。组建成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平台公司,有序推进县域智慧化改造,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把增强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确保数据共享和安全保护并重。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十八

数字经济是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壮大数字经济主体,提升产业发展能级,7-9月,由市政协副主席林月和牵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组成专题调研组,通过走访座谈、实地调查、民意恳谈等形式,对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数字经济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又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业、专用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及其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数字内容及其服务业等7大类23个中类,前三个归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后四个归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产业数字化,具体分为融合型数字经济、效率型数字经济、新生型数字经济和福利型数字经济等四类。融合型数字经济的代表业态有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

(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近年来,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量规模不断壮大。2019年,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152亿元,占gdp比重12.6%,占比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中,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335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数的27.7%;实现工业增加值77.13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26.0%,占比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单位数和增加值总量分别占温州市的60.0%和51.0%。

(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行业集中明显。

根据《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统计分类目录》,我市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主要集中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通用仪器仪表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等5个中类行业,属于乐清传统的主导行业,行业集中明显。截至2019年12月全市共有335家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其中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118家,占35.2%;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87家,占26.0%;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业52家,占15.5%;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业31家,占9.3%;电子器件制造业23家,占6.9%。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创新投入与成效好于规上工业。2020年上半年,全市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研发费用5.5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8%,占比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产值69.67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46.6%,高于规上工业6.8个百分点。产品的更新带来效益的增加,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10.2%,增幅高出规上工业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

(四)制造业数字化进程不断提速。

通过“技改新八条”、传统技改和两化融合项目合并备案等举措,加大对智能化技改的扶持力度。同时,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县域经济特点,着力培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启动了乐清市数字化车间(工厂)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目前已有35家企业提交申报材料并已完成系统初步审查。

(一)核心产业层次不高,能级不强。

1.主要产品供给体系仍处于中低端。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中在低压电器、电线电缆、电子元器件等基础配套类行业,产品结构多处于中低端,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以低压电器为例,大体上分为四代,施耐德、西门子、abb三大国际巨头已开发出具有网络化、可通信等功能的第四代产品,我市企业却仍以生产二代产品为主,具有智能化功能的第三代产品占比较低,第四代产品更少。正泰、德力西虽然在规模上可以与施耐德、西门子、abb三大品牌相当,但产品仍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利润率低于中高端市场。在智能电网产业方面,我市近年来在信号和数据采集、传输、控制、嵌入式技术开发、软件开发等技术的应用积累不够,从事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企业较少,与国内同样从中压设备崛起后进入配电自动化设备领域的上海思源电气、石家庄科林电气、江苏大烨智能、南京大全等企业对比,还有不少差距。

2.新兴制造业集聚不足外迁严重。2020年上半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仅占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608.3亿元的2.8%,集成电路、物联网传感器、智能硬件等行业发展缓慢。同时,数字新兴产业的外迁现象也非常突出。如上市公司金卡智能早将经营主体搬迁到杭州,万控、曼德瑞等优质企业搬迁到了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还有一些企业虽在我市有生产基地,也因各种原因依托外地工厂生产智能化产品,如浙江力夫自控技术公司在乐清生产传统的压力开关等产品,而在杭州设立的关联企业则生产更为高端的电子传感器类产品。

3.配套产业链本地化标准化不够。我市智能重合闸、变频器、伺服驱动器等智能电器产品的关键零部件、软件绝大部分来源于外地或者进口,存在严重“卡脖子”现象,整机厂商利润微薄。2020年,我市在产业链供应链断链断供风险点的排摸中,梳理出了40家企业共140条可能存在断链断供的风险点,主要涉及国外进口的高端单片机芯片、晶振、电源芯片、铝电解电容、存储器、光耦和新材料。如正泰仪器仪表生产智能电能表、燃气表所需的晶振、贴片电容需要从日本、美国等地进口。一些非电气行业类如半导体、传感器、柔性线路板等企业缺乏配套企业支撑,所有环节、元器件都是由本公司生产或外地供应商提供,生产成本较高。此外,我市电器配套企业没有技术标准以及产品数据库,生产的零部件标准化程度不高,同一家企业同一个型号产品都会出现尺寸不一情况,容易导致自动化设备卡机,达不到智能制造精度要求。

4.核心产业服务业发展滞后。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基本以传统的电影院和快递服务为主。2019年全市规上数字经济服务业企业仅13家,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营业收入仅占温州的1.8%,同比增长2.3%,低于温州5.1个百分点。2020年上半年虽增加到14家,实现营业收入3.98亿元,但是营业收入最大的还是一家总部回归企业,目前仅开票,还未对本地数字经济服务业产生带动效应。在建的云谷大数据中心、京东云区域中心等项目投入运营后,虽然可以带动数字经济服务业发展,但是全市至今没有一家真正具有工业软件研发能力、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的本土企业,无法有效支撑我市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基础支撑条件缺乏,创新要素供给不足。

1.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要素不足,创新基础不牢。我市企业“人才难引、引进难留”现象仍然突出,科技人才总体数量较少,特别是智能电器、智能电网等企业所需的从事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电主站软件、芯片、载波模块、线路板等方面的研发人才尤其紧缺,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瓶颈。作为千亿级电气产业集群,近年来,我市虽以“科创飞地”等形式积极融入长三角,但是仍然处于创新的“困难高地”,承接“溢出效应”并不强,至今还没有建立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市企业研发机构层级低,省级认定机构仅占17%,一半以上为乐清市级认定机构。

2.区域创新氛围不浓,创新生态有待改善。我市企业专利以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为主,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的比率低。截至2019年末,全市累计发明专利4341件,仅占专利总数的7.1%。同时,我市区域内的技术研发共享资源机制不完善,技术专利在区域产业链内传导不够流畅,集群效应发挥不明显。我市企业技术创新被本地企业模仿快,很多企业因此也不得不将新产品的研发放在外地,额外的增加了企业成本。当遭遇专利侵权时,又碰到维权时间长、维权费用高、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大大挫伤企业投入研发创新的积极性。还有企业认为,我市知识产权侵权司法赔偿额度低于温州中院,导致其选择在温州起诉。

3.科创平台带动效应不强,运行机制不畅。我市虽已建立各类高能级创新平台、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科技飞地,但在助推我市传统电气等产业转型升级上,作用发挥还不到位。以智能装备科技加速器为例,虽已建成配套功能设施,但其功能发挥与实际需求还存在差距,难以与各高校形成联动,缺乏与大平台机构职能相匹配的沟通协调机制,还未成就真正的“独角兽”企业。而反观宁波的慈溪市,中科院慈溪医工所是其率先引进的综合科创平台,该所与企业共同研发医疗器械,使一批像“广慈医疗”一样的生命健康企业扎根慈溪,在数年之间就获得了快速成长。生命健康产业已成为慈溪经济新亮点,2018年实现产值101.6亿元,成为继三大传统行业后,又一个产值迈入“百亿俱乐部”的行业。

4.扶“小”帮“微”力度不够,扶持政策知晓度不高。一些企业反映,我市在扶幼、扶小、扶微助推科创企业成长方面力度不够,如我市2019年对257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研发后补助4600多万元,但是该项补助资金的申请对象必须是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中小科创企业享受不到该政策。还有企业反映,我市对参与企业技术改造的,按照共同研发设备销售价15%给予技术改造企业补助,但是该优惠政策在我市工业企业中知晓度并不高,导致我市从事“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生产的中小企业的营业额中本地市场所占比例反而不高。

(三)工业互联网落地困难,三大掣肘突出。

1.企业数字化改造积极性不高。我市大量设备尤其是中小企业设备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较低,需要通过加装传感器、通信模块、控制部件等实现设备联网和数据联接,导致改造难度大、成本高。在信息化软件方面,因我市中小企业较多,大部分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司的产品价格对企业而言普遍较高。在收益不明确的情况下,先投入巨大资金承担改造费用,是许多企业想要改造却迟迟不改的重要原因。如,2019年我市一家电器公司投资300万对车间和仓库现场进行了数字化改造,但也仅仅只完成了全厂生产区域20%的改造任务,由于短期投资回报率相当不理想,而后续投资还需要支付信息化规划设计费用、咨询费、项目实施费、后期系统维护费等大量费用,导致企业犹豫不决。还有企业反映,我市按第一批数字化车间(工厂)提升试点项目整体投入的6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而各个企业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软件应用等实际投入差异很大,建议应按企业实际投资额实行更加科学的梯次补助政策,并合理设定各梯次补助封顶金额,提升企业积极性。

2.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不足。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实体经济全要素连接枢纽、资源配置中心和智能制造大脑,但是我市工业互联网平台起步较晚,目前有乐清智能装备云、电气行业云两个区域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前者刚正式上线,目前仅2家试点企业,后者仅9家试点企业应用,平台商业成熟度低,难以更好服务本地的企业。此外,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同先进地区相比仍然滞后,如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研发应用需要完善的5g网络支持,但是我市存在站址难以获取、高速光纤铺设遇到管道瓶颈等问题,极大影响5g网络建设进程。

3.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深度不够。目前,我市一些企业只完成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但是企业内部的erp系统只是达成工业互联网目标中的小小一环,还有pdm(产品数据管理)、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me、wm等众多企业信息化集成软件配套,才能保障企业工业互联网的顺利运营和开展业务。如德力西集团曾陆续投入4000万元来完成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改造,在2012年实现erp的上线运营,直到2019年和2020年才陆续安排公司内部的plm、mes、wms等众多企业信息化集成软件配套的辅导上线。同时,已完成工业互联网建设的企业反映,仍存在信息系统之间、机器设备之间、信息系统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严重不足等问题,或者只能实现部分装配车间的制程过程与mes、wms、erp的信息化集成互联,仍处于局部推广阶段,未能真正意义上达到智能工厂水平。

(一)专注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领军国产替代。

1.建立产品研发鼓励目录。建议我市设立智能电器产业年度重点产品研发鼓励目录,制订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第三代、第四代低压电器和智能电网设备研发,推动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抢占中高端市场,加快实现国产替代。如对已经研发和推广新产品的企业,要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对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给予奖励;对通过指定检测机构的试验产品给予一定补贴;对年度重点新产品获得国网、南网首次挂网或中标突破的企业给予奖励。同时,以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精密接插件为重点,推动传统电子产业提档升级。

2.精准布局新兴制造业。借鉴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设立阿里云机器人产业园区的做法,在乐清经济开发区、乐清湾港区、柳白新区开辟专门的新兴产业工业园区,打造产业生态系统化、功能服务精准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和运营发展智能化的智慧园区。专门建立新兴制造业重点项目库,对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实施监测,针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新产品产值率、劳动生产率等重点指标,建立以功能区为主体、职能部门为业务指导的联动服务工作机制,精准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3.补强智能电器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针对性的引进一批智能电器供应链空缺环节的配套企业,鼓励龙头企业、终端产品生产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设专业园区,加强龙头企业对配套产品质量把控,带动整个电器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面提升。

4.大力培育“离岸”信息服务企业。针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参照“科技飞地”做法,培育“离岸”信息服务企业,实行双线、离岸的模式,问题收集在本地,技术研发在外地,更快更好地服务我市本土制造业数字化智造。同时培养本地几家信息服务企业,着重于数字化改造后日常维护能力建设,为本地制造业企业提供更为优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二)营造区域差异化竞争优势,培育创新土壤。

1.强化创新财政政策供给。建立统一的市级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解决科技资金投入分散、重复交叉等突出问题。对数字经济基础研究项目、应用研究项目采取事前引导、无偿资助方式支持;对成果转化项目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方式支持。对于主要生产基地在我市的企业,在域外设立的关联研发机构发生的研发费用,享受我市政策红利。

2.营造知识产权创新生态。积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争取支持,成立中国乐清(电器)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开辟集快速确权、快速授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直通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绿色通道”,并向研发机构提供专利申请指导。建立完善我市包括商标、专利等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奖励制度,合理裁定知识产权侵权司法赔偿额度,保护市场主体的诉讼权益。

3.建立实体化市场化科创平台。借鉴宁波慈溪等地经验,招引科研创新能力强的高校、科研院所,制定出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力度更大的政策,有效推动科创大平台实体化运作。同时,参照国有企业的运行模式,推动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融合,理顺我市智能装备科技加速器等一些科创平台的管理运行机制。

(三)提速加档工业互联网发展,重塑产业新动能。

1.建立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专属扶持政策。用足用好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引导中小企业“借网”加快转型。经信等部门牵头打通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供需渠道,以“团购”形式降低单个企业软硬件采购成本。

2.破解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平台掣肘。借鉴嘉兴经验,以开放的市场,吸引国内优秀云服务商加大在乐清的产品、服务供给,培育一批电器、电子元件、工具行业云平台,将软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共享到平台,供有需求中小企业使用,解决目前云产品不丰富、实用性不强等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低门槛、便利化的专业服务。对于经省认定,且吸纳、服务本地企业必须达到一定数量的云平台,给予相应奖励。同时,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探索打通“最多跑一次”的通信设施建设审批流程,在5g建设中优先利用公共资源空间等,帮助通信运营商加快5g网络nb-iot窄带物联网、ipv6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3.借势推动中小企业兼并重组。以实施工业互联网为契机,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原则,出台企业因兼并重组产生的纳税、过户费用等方面优惠政策,鼓励电器、电子行业内创新能力强、效率高、管理水平先进的优势企业开展兼并重组,解决一些中小企业在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中面临的资金、人才窘境,提速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步伐,形成以工业互联网为重要载体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格局。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十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根据市第五次***专题调研工作部署,第十四调研组深入各县市区和部分开发区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调研座谈会,了解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成效、薄弱环节,征求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数字强国、数字强省战略部署,大力推进“数字x”建设,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单位共有179家,其中工业企业104家、服务业企业10家、商贸业企业65家,在在库企业中占比分别为6.4%、5.1%和16.7%。今年上半年,数字经济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77.6亿元、增加值16.2亿元,服务业企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2.1亿元,商贸行业企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7%、9.5%、16.9%、60.1%。宁国市被评为安徽省2019年度发展数字经济成效明显地区。

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形成x市pcb、宁国市电子元器件、x经开区光伏制造和锂电池产业集群。xpcb产业园现有规模以上企业51户,占全省pcb企业2/3以上,产值约占全省pcb产业的80%。宁国市电子信息产业园是省基础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cbb电容器生产基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正在兴起,以宛陵科创城、智谷软件产业园为产业集群,孵化出一批优秀企业;宇呈数据着力发展商业航天和大数据应用,研制出了国内首颗商业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创见未来被评为省重点软件企业,易测评“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入选省首版次软件。电商发展基础逐步夯实,绩溪、x、x跻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市活跃网店1.5万个左右,从业人员2.2万人,网络零售额500万元以上电商企业67家,其中5000万元以上电商企业5家。2018年以来新增电商经营主体2227个,培育年网络销售额超1000万元的农村电商企业38家、年网络销售额超100万元的农村电商品牌59个。今年1-6月,全市共有跨境电商企业50。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家,跨境电商交易额2.92亿元,同比增长384.97%。

工业方面,全市累计获得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和试点6个,省级智能制造专项5个,共79户企业获批国家两化融合贯标,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已达50个。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x分别入选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专业服务机构和标杆工厂目录。我市与x有限公司合作共建sap工业互联网创智中心,帮助皖南电机等8户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开展信息化、数字化评估;“x5g+特高压智慧换流站”项目填补了电力行业在全球5g+特高压建设应用的空白;x配电子通过软件技术重新定义制造业,打破了工厂间的界限,实现印刷电路板打样从原来的5-7天缩减到1天完成。联合x,推动苏皖合作示范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通过5g新技术和标识解析的结合,率先实现“苏皖合作区示范区”内企业互联、数据共享共用。农业方面,42家农业主体实现物联网和电商企业有机结合,农业互联网应用企业72家,其中省农业互联网示范点20个;今年二季度全市371家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网上交易额22.8亿元,同比增长23.69%。

“智慧x”建设积极推进,x城市大脑上线试运行,首批推出宏观决策、城市治理、政务服务、民生福祉、文化旅游等领域23个智慧场景;依托“1+7+n”云平台体系的宛陵大数据中心正在加快建设。教育信息化核心指标逐年提高,在全省率先完成联网攻坚任务,各县市区基本建成教育专网;全市普通中小学宽带接入率、校园网建有率、班级多媒体覆盖率均达到100%。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并实现域内互联互通;全市智医助理系统建设完成,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数字城管”覆盖城市规划区范围内390平方公里,实现主城区16平方公里城市管理动态监控。“互联网+政务服务”进入开放共享新轨道,建成政务云计算中心平台,已有37家单位38个信息系统入驻,电子政务网络实现省、市、县(市、区)、乡镇四级互联互通。公共资源交易、社会管理、社会保障、交通管理、生态环境监测等一批信息化系统投入使用,重点领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全市共新建5g基站1137个,已实现全市核心城区以及部分重点乡镇中心集镇的5g网络覆盖。省通信管理局对我市进行随机测试5g网络下载速率,测试值得到980kb/秒,居全省第6位。城市新建小区均具备千兆光纤接入能力,农村区域除极少数偏远且人口稀少自然村,均实现4g网络和光纤宽带覆盖,覆盖率达99.9%。积极谋划5g等信息化新基建项目,共摸排梳理5g基站、sap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x1号卫星等14个信息化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

市委市政府成立加快建设“数字x”工作领导小组、“智慧x”建设工作专项推进组、5g发展专项协调小组,加强统筹领导。先后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四新”经济的若干政策》《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5g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智慧x”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x市“万企上云”活动方案》等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宛陵聚才行动,各县市区也相继制定市县协同促进政策,有力推动了“数字x”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

尽管近几年全市数字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差距明显。

在库企业数量少,今年1-6月,数字经济规上工业企业、在库服务业企业、限上商贸业企业占比分别仅为6.4%、5.1%和16.7%;全市数字经济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低于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6.9个百分点,而且停减产企业达到21户,占比20.2%。县市区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工业企业为例,x市数字经济企业数量占比达到13.9%,x目前尚未实现零突破,x占比分别仅为2.6%、2.5%、6.2%、3.2%、3.6%。

数字产业发展方面,产业和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电子信息制造业以印制电路板、白色家电电容器等基础配件为主,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信息基础服务为主,绝大部分企业存在路径跟随、标杆技术较少、品牌价值较低、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与x及省内x等地区比存在代差,缺少5g、大数据、云计算等高附加值产业链下游的行业及大型企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两化融合方面,大部分企业信息化改造以简单的采买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为主,缺乏对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物流仓储等业务数字化转型;企业上云质量普遍不高,多以办公协同、财务管理等初级上云为主,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等深层次上云不多。

杭州市加强与阿里巴巴、中电海康、大华股份等大企业战略合作,持续带动信息软件、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核心产业做大做强;合肥市全力打造以京东方为龙头的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实现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而我市缺少能贡献原创性、基础性的技术成果并落地运营的企业,缺少真正具有影响力、带动力的龙头企业,科大讯飞、航天宏图在我市设立的公司刚刚起步,发展壮大还有待时日。工业互联网建设进展较慢,多数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以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改造为主,没有实现全要素、全价值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互联互通,缺少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没有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尚未制定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和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专项政策,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推进机制不够完善。数字经济的财政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投入总体不足,产学研结合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数字经济人才制约较为突出,高精尖人才、跨界人才,尤其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行业业务、既有互联网思维又理解制造业痛点的复合型人才短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仍显不足,县市区大数据中心尚未建设,集约化建设成果尚不明显,数据要素流通性差,壁垒多、烟囱多、孤岛多。各地虽建设了与数字经济产业相匹配的产业园、孵化平台,但承载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大型企业的发展需求。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关乎我市经济发展大局。《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全面推动数字化发展,加快建设新时代数字x”,“打造数字强市、智慧x,力争数字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迈入全国前列”,并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15%。为此,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有效解决当前遇到的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扎实推进“数字x”建设,加快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融合发展。

一是抓规划。围绕《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抓紧制定“数字x”“十四五”发展规划。认真分析研究我市数字经济产业的优势和短板,从战略布局、政策制定、招商引资、设施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编制全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的生态体系。二是抓监测。对照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加快建立数字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和月度动态监测体系,开展数字经济企业评定工作。三是抓促进。建立健全促进数字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支持政策和长效机制,加大财政金融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投入,加快数字技术与我市产业生态深度融合,催生一批具有x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把发展数字经济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的重要要求,注重提升企业家数字素养,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

一是加快企业集聚。以x经济技术开发区、x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和县市区数字经济园区(平台)为依托,加快数字经济企业集聚和高水平发展,努力打造数字经济主阵地。二是培育产业集群。以x经开区xx科技和xx等一批与5g关联的生产型企业为重点,培育5g产品、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依托xx创城和x智谷软件产业园,培育孵化一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企业和软件大数据服务外包企业或平台,培育软件开发业、数字服务业等集群。三是做大龙头企业。加强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引进工作,积极引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经济行业领军企业,引进一批数字经济“大好高”项目。加快xx等企业在x发展,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吸引更多大数据产业入驻x。

一是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将数字经济领域纳入全市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范围,组织行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单位,瞄准前瞻性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技术攻关。支持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在x组建核心技术攻关联合体等战略性、引领性产业创新联盟。二是加快平台载体建设。依托南部科教园区争创国家创新发展示范区,谋划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高性能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统筹推进制造业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推进宛陵科创城建设运营,加快智谷软件产业园发展,着力打造数字经济科创基地。三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推动数字经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一是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快推动sapx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和“工业大脑”建设,为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全面赋能。紧紧围绕我市十大产业链,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建设行业级企业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一批优秀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紧紧围绕十大特色产业,有重点的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企业,推动5g网络部署应用从生产外围环节向生产内部环节延伸,加快5g+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打造5g应用工业样板。二是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进一步加强“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建设,鼓励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支持“企业上云”,实现业务系统和工业生产设备上云平台,推动小微企业使用成熟的云存储、云桌面、云设计、云管理等应用服务。三是推进数字服务业发展。加快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商贸、物流及仓储等传统服务业与大型网络平台对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推进生活数字化,鼓励传统服务业向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慧康养、智慧家政、数字文旅等新兴领域拓展转型。进一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等工程,加快农业物联网建设,着力打造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培育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进一步加快“智慧x”建设,拓展数字技术在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生态文明、政务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探索以数据资源为基础的城市治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

一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5g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等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千兆全光网城市、高速泛在无线网络城市。强化规划引领,建立跨行业多规合一体制机制,加强政务信息化项目统筹规划建设,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共建共享。二是有效激活各类数据资源。深入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建设宛陵大数据中心,构建“1+7+n”一体化政务云体系,打造全市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实现“统一云管、统一运管、统一运维”,建立健全“数字x”标准规范体系,进一步破解消除数字鸿沟、信息孤岛,加快数据归集、推动数据共享、拓宽场景应用,充分发挥数据资源的要素作用。三是强化数字经济人才支撑。用好合工大、科大讯飞等优势资源和x职业技术学院、x市信息工程学院等院校资源以及x(上海)科创中心平台资源,强化数字经济管理人才、管理团队培育,尤其要注重培养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本土人才,为数字产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实施更有力有效的人才政策,健全“柔性引才”机制,大力推进“宛陵聚才”行动,及时解决育才招才引才留才方面碰到的具体问题,积极引进和扶持急需的数字经济人才、创新团队。四是切实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把增强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制定数据共享开放和数据权利义务的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信息资源、个人信息保护和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数据共享和安全保护并重。

数字经济话题报告篇二十

为深入贯彻****x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数字中国、制造强国等重大战略部署和省、市委对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作出的一系列工作要求,省、市、县人大常委会将数字经济发展情况专项监督作为今年履职的重头戏。x月,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下发专项监督实施方案,对专项监督作出部署。x月,开展线上问卷调查,参与者****多人次,征集**x条意见和建议。x月,分别听取x个政府部门情况汇报,组织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委员、部分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共计**x余人视频听取数字经济专题讲座。x月,市人大常委会各位领导带领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委员和市人大代表等**余人组成专项调研监督组,分六组赴区县(市)开展调研,实地考察**余家企业和研发机构,认真听取当地人大和政府情况汇报,广泛征求**x多位人大代表、企业家、专家、行业协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市人大财经委进行了情况汇总和分析研究,现将形成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20**年省委作出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着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取得了积极成效,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要素供给,构建发展新体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长为组长的**市数字经济发展、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市)和市级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统筹谋划数字经济发展。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先后出台《数字**建设规划(2018-2022年)》、《关于抢抓机遇加快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5g、软件、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构建比较完善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市县两级财政三年统筹上百亿资金支持智能制造,加大以数字经济为重点的产业项目扶持。三是着力平台建设。大力实施“栽树工程”,成功引进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浙大机器人研究院等**家共建研发机构和高能级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集聚创新高,引进全职院士**名,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业人才**名,省领导型创新创业团队**个。

(二)突出关键领域,积蓄发展新动能。一是突重点。数字赋能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家,居全国城市首位。集成电路和光学电子建成一批数字化产业集群,2019年,全市集成电路和光学电子产业实现产值分别同比增长**%和**%。二是补短板。积极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大力发展服务于智能制造的管理控制类软件、嵌入式软件、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软件,提高软件与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三是抓龙头。全面深化与华为的战略合作,****产业园正式开园,着力打造基于**计算的千亿级5g产业集群,**为总部的“**”服务器实现首发首用。与阿里巴巴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聚焦提升制造产业、港航物流、内外贸易、商业零售、城市治理的数字化水平,滚动实施一批具体项目。

(三)加快融合应用,推动产业新变革。一是工业数字化成效凸显。深入实施智能制造行动计划,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占全部技改项目的**%以上,全市骨干企业装备数控率超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超过**%,2019年,全市智能制造指数居全国城市第五位。数字化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高于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x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数字化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形成多点支撑、多极集聚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x个,国家级电子商务众创空间x个。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国前列,网络零售额和居民网络消费额快速增长,分别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和**%,年均增幅都在**%以上。三是农业数字化稳步推进。以建设省级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市为契机,积极探索数字平台、技术应用、发展模式,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融合。全市建成****个农村电商服务站,吸纳农村就业人员x万人。

(四)打造数据平台,拓展政务新优势。一是政府数字化加快推进。在中国社科院发布《2019年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指数报告》中,我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在**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四位。“一证通办”省和市定事项窗口端、电脑端、移动端实现**x%。二是数据共享逐步提升。建成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和数据开放平台,提高数据交换覆盖面,实现全省范围内批量数据传输交换,落实部门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数据共享取得新的进展,共享体系初步形成。三是数字化治理不断拓展。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深化“无证明办事城市”建设,拓展数字化治理场景应用,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政府决策能力。

各级政府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中主动作为,效果逐步显现。但从调研情况看,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少短板和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数字经济体实力不强。从总量看,2019年,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x亿元,与**的****亿元差距明显。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低于全省x.x个百分点,低于****个百分点。从占比看,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为**.x%,远低于****%的占比。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x.x%,低于全省x.x个百分点,落后****.x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五位。从户均看,特别是数字经济服务业,我市企业户均资产规模、户均收入、户均利润分别仅为**的**.x%、**.x%、**.x%,企业实力明显偏弱。从效益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速落后全省x.x个百分点,居全省第x位;利润总额增速落后全省x.x个百分点,居全省第x位;亩均税收落后全省**.x个百分点,处于全省第七位。从区域看,工业数字化改造主要集中于余姚、北仑,两地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为**.x%,数字服务业主要集中在高新和鄞州,两地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为**.x%,区域间数字化改造不平衡,区域内产业集聚度不够高。

(二)数字产业化培育滞后。一是优势企业严重缺少。**数字服务业已经形成以软件开发、互联网信息服务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依然以传统的基础电信、广告服务和数字应用为主,缺少新兴领军行业。**前三强的软件开发、互联网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集成,单个行业都超过**数字服务业全部营业收入,数字服务业总营业收入不足**的x%。二是软件开发短板突出。2019年,我市实现软件产业业务收入为**的x/x、**的x/x、**的x/x,**的x/x,**和**的x/x,居副省级城市第**位。服务智能制造的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等软件开发运营服务企业处于起步培育和产品推广应用阶段,尚未形成较强的集群效应。三是电子商务创新不足。网络零售总额虽位列全省第三,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居全省第x。作为制造业强市,产品电商占营业收入比例仅为x.x%,居全省第x位。市场主体传统营销模式有待提升,特别对推进电商直播、网红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工作力度需要加强。

(三)产业数字化力度不足。一是带动作用弱。**制造业体量大于**,但数字制造业却弱于**。2019年,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相当于**的**.x%,计算机、电子和通信制造业增加值仅为**的**.x%。数字化对制造业整体拉动作用不够显著,与**作为全国先进制造业示范城市的地位不相匹配。二是转型意愿弱。面广量大的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不足,对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认知不够,智能化改造意愿不强。调研中不少企业反映,数字技术投入大、风险高、不确定性因素多,企业投不起、不敢投、不愿投现象较为普遍。三是技术支撑弱。数字化转型重要载体的工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发展不充分,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服务供给能力不足,难以发挥标准化、低成本、广覆盖的支撑优势。据问卷和实地调查,多数企业反映,能够紧扣制造业流程开发应用,深耕于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满足企业一体化升级、个性化服务的平台和服务商偏少。

(四)数字化技术创新乏力。一是人才制约极为突出。数字经济归根到底是人才经济。在当前人才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下,领军型复合型人才引进难,应用型操作型技工缺口大。高层次人才“招引留用”环境不如其他同类城市。以软件业为例,从业人员占全省**.x%,远低于****.x%的占比。据问卷和实地调查,多数企业认为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数字化改造整体规划型人才和系统运营维护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研发投入力度不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科研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x.x%,低于全省x.x%的平均水平;新产品产值率**%,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数仅为**的**.x%。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原创性、基础性技术成果少。三是核心技术攻克艰难。近年来引进多家数字经济研究院,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领域有一定突破,但在甬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重大研发平台等科技创新“重器”少,后续支撑力和原动力不够。领军研发机构和制造企业高端装备、核心原材料和关键元器件主要依赖进口,无法实现自主可控,存在较大的“卡脖子”风险。

(五)治理数字化亟待提升。一是政策数字化未能有效发挥。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各类扶持政策,逐步形成政策治理数字化,但针对性、适应性、有效性、稳定性还不够强,特别是迭代式开发和“数字工地”等有些服务平台缺少相应支持政策,个别地方还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二是数据价值化未能充分体现。尚未建立全市统一的大数据平台,企业上云积极性不高,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安全存在较大风险,数据汇集、比对、分析、利用难以真正实现,数据资源价值化任重道远。三是政务数字化未能全面整合。由于缺乏系统性顶层设计,智慧城市、城市大脑、政府数字化等工作职能分散在若干部门,导致管理职能交叉和重叠。政务服务和治理系统数字化存在碎片性重复性建设,“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等现象仍然存在,在线化、智能化、实时化社会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有效解决当前遇到的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聚焦顶层设计,增强发展合力。一要明确发展方向。认真分析研究我市数字经济的优势和短板,充分利用我市制造业基础好、民营经济发达、经济外向度高等特点,谋定发展战略,因地制宜确定数字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重点领域和实现路径,提出和打响“消费互联网看**、工业互联网看**”的特质品牌。二要强化统筹推进。围绕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发挥政府创造市场、服务市场的作用,开展前瞻性研究和系统性政策设计,从产业布局、融合重点、招商引资、设施建设、技术突破等方面统筹考虑、综合谋划,通过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有重点、有步骤引进和培育数字经济总部型、领军型和成长型企业,构建**特色的数字经济企业梯队。三要提升数字素养。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拓宽发展数字经济视野和思维,激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服务能力。要着力提升企业家数字素养,积极组织企业家开展集中培训、典型示范、现场观摩、交流学习,增强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更好发挥企业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二)聚焦数字赋能,加快转型升级。一要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围绕发展“**x”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梳理疫情期间制造业发展“堵点”,推动制造业物资生产调度、产业链协同、自动化操作等系列数字化解决方案。发挥龙头企业融合示范作用,搭建行业性数字化平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项目,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企业间的协同倍增效应。发展壮大特色软件产业,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畅通生产循环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软件园作用,积极培育一批软件服务企业,为促进产业升级提供新动能。二要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梳理数字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做好强链补链工作,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把优势产业提升为产业链优势。支持重大产业项目集聚,鼓励企业按照产业链环节与资源价值区段相匹配原则合理迁移、布局。引导各行业挖掘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单项冠军,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培育形成若干标志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三要培育提升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农村电商、传统产业垂直电商,积极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鼓励传统服务业向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慧康养、智慧家政、数字文旅等新兴领域拓展转型。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集成应用,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新经济业态。

(三)聚焦创新引领,攻坚核心技术。一要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要多措并举着力引进国家级研发平台“重器”和有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大力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创新服务综合体,加快产学研共建力度,为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检验检测、质量认证、人才培养等提供平台支撑。二要加紧各类人才集聚。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搭建完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政策体系,坚持引进高层次、领军型人才与培育本土高素质、实干型人才并重,及时解决各层面育才招才引才留才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营造一流人才创业生态环境。三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针对美国等一些国家技术打压和控制,组织开展全市“卡脖子”项目梳理和评估,建立对企业重要装备、基础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影响的预警和应急机制,积极发挥政府各类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瓶颈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硬核”实力,抢占数字经济竞争制高点。

(四)聚焦综合集成,提升治理水平。一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xg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规划引领,建立跨行业多规合一体制机制,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共建共享。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或产业基金投入,引领和发挥民间资本进入数字基建领域的撬动作用。二要激活各类数据资源。推动构建数据要素有效流通、高效利用的新机制,进一步**消除数字鸿沟、信息孤岛,加快数据归集、推动数据共享、拓宽场景应用、强化数据安全,有效激活数据资源要素,实现数据价值化。三要提升治理数字化水平。打破惯性思维,创新监管模式,健全治理机制,坚持包容审慎,为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构建政企数字供应链,以数据流引领带动物资流、技术流、人才流、资金流,有力支撑城市应急、治理和服务,促进形成政企多方参与、高效联动、信息共享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