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懂感恩的古代范文(优质17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15:23:23 |
  • ZTFB |
  • 12页

爱心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它能够带来温暖和人类间的互助。写作需要锻炼,只有不断练习才能进步。以下是大师总结的时间管理技巧,帮你合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

懂感恩的古代篇一

1、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2、可怜天下父母心。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4、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5、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6、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7、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8、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9、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1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11、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12、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4、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5、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1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7、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18、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9、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20、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21、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3、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24、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5、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26、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27、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清)李毓秀《弟子规》。

28、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孝经》。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劝报亲恩篇》。

29、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劝报亲恩篇》。

30、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31、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32、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意思是: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33、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意思是: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34、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劝报亲恩篇》。

35、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36、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清)李毓秀《弟子规》。

37、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清)李毓秀《弟子规》。

38、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名贤集》。

39、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国志魏书》。

40、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意思是: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4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劝报亲恩篇》。

4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43、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明)《增广贤文》。

懂感恩的古代篇二

中国历来是一个讲究。

感恩。

的社会,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多年历史,关于感恩的故事非常多。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古代感恩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秦穆公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君王,他非常重视人才,启用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贤臣良将的辅佐,开地千里,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成大事者必有大气度,秦穆公曾经外出王宫,结果不慎丢失了自己的战马,于是,他亲自出去找,发现有人把自己的马杀掉了,一堆人围在一起正吃马肉。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这些人都惊恐地站起来。见众人吓得战战兢兢,而自己的马也不可能复活,秦穆公干脆好事做到底,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但不喝酒会有杀人的念头。”于是给他们酒喝。

盗马的人都惭愧地离开了。过了三年,晋国派兵攻打秦穆公,秦穆公被晋军团团围住,眼看就要战死沙场。这时,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说:“我们到了已经可以以死来报答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时候了。”他们率军奋勇杀敌,终于闯开了一条突围之路,后来秦穆公率兵打败晋国,并俘虏了晋惠公。

这就是“知恩图报”的历史典故,在中国的历史上,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的历史故事很多。西晋时期,大将祖逖身边有个胡族奴仆,叫做王安,祖逖十分宠爱他。然而王安身在西晋,而心系北方老母,多次向祖狄表达想回家照顾老。

母亲。

的想法。有一次,祖狄对王安说:“我怎能违拗你的孝心呢!石勒与你是同一种族,我也不在乎你一个人,你回家乡去吧。”祖狄不但放走王安,而且送给他很多财物。

回到家乡后,王安在后赵做官,因为勇敢能干,任左卫将军。祖逖死后,其弟祖约统领部众,却背叛朝廷投降后赵。此时东晋与后赵交好,协议互不接受叛臣,石勒于是将祖约全族数百口斩首。等到祖约伏诛时,王安叹息说:“我怎能让祖逖绝后呢!”于是前往街市观看行刑。祖逖姬妾所生的儿子祖道重,年方十岁,王安悄悄救出他带回家,把他藏匿起来,为他改换服装装作出家人。到石氏灭亡后,祖道重重新回归江南。

这是春秋末期晋国着名刺客豫让说的,强调感恩报恩。因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认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决心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第一次攻击。

失败。

以后,他用漆疮烂身体,吞炭弄哑声音,残身苦形,使妻子不识,然后寻找接近赵襄子的时机。第二次行刺仍以失败告终,但是被捕的豫让说:“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义。”他请求赵襄子借衣服让他砍一刀。赵襄子脱下了贵族的华服,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然后伏剑自杀。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听到后,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随后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二人因此结为知音,并约好来年再相会论琴。可第二年伯牙来会子期时,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伯牙痛惜,摔破了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懂感恩的古代篇三

1、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7、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8、名山如高人,岂可久不见?

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3、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14、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15、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1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7、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18、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19、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20、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21、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

22、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2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4、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2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6、凌冬不改青坚节,冒雪何妨色更苍。

27、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9、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0、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1、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32、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33、迎风桃李颜难驻,耐雪松篁味转长。

3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36、枫林叶坠红,荷沼波翻绿。回首归路遥,云山万重曲。

37、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38、前程万里,全要各人自去努力。

39、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40、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4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4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43、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44、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45、成败极知无定势,是非元自要徐观。

懂感恩的古代篇四

1)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3)用真诚浇灌友谊;用感激浇灌亲情。

4)我们可以通过感恩的桥梁,走向光明的未来。

5)忘记别人对不起你的,记住你对不起别人的。

6)不会宽容别人的人,就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

7)心中常存感激,心路才能越走越宽。

8)不要总是数着自己付出了多少,要记住从别人那得到了多少。

9)精彩完美的人生,是怀着感激的人生。

10)心存感激的人,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

11)学会怀抱感激,才会有人生的信念,生命的动力。

12)会感恩的人,才懂得珍惜;会珍惜的人,才能够快乐。

13)感激是扇没有上锁的门,不需要钥匙便能打开。

14)百年轮回千年等,他世不做陌路人。物事人非性已改,依旧不泯养鱼恩。

15)心灵的花朵需要永爱来浇灌,感激的世界需要用真情来装点。

16)让感激的射线延伸到浩瀚的苍穹,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一道永恒的记忆。

17)为他人弯腰,拾起善意的心情;为他人着想,换来真切的感激。

18)虽然你忘了给我翅膀,但您教我用理解飞翔。

19)感恩的心是由无数次伸手感化而成,伸出你的手,感化别人的心。

20)登高山之巅,勿忘父母情;入成功之道,切记恩师意。

懂感恩的古代篇五

2、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3、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4、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5、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6、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7、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8、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9、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0、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11、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13、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1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1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8、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19、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20、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2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22、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2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24、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25、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27、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2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9、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30、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31、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32、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33、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3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5、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37、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38、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39、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40、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41、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42、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43、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44、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45、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46、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47、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48、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49、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50、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爱情诗句。

51、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5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53、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54、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55、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56、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57、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59、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60、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竹枝词》。

懂感恩的古代篇六

1、可怜天下父母心。

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6、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

7、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8、喝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9、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1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1、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12、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13、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14、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15、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懂感恩的古代篇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宋·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懂感恩的古代篇八

3、它山之石,能够攻玉。——《诗经·小雅》。

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5、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7、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9、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1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1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13、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4、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1、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2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2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24、过犹不及。语录大全网。

2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

27、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2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2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30、道不一样,不相为谋。

3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3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3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37、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38、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39、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4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4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3、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宋·陆游。

44、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45、劝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4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4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4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9、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50、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5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5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5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5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57、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5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59、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0、事务巨细,事必躬亲。

6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6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6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6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65、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66、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67、寝不尸,居不容。

68、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69、上下不合,令乃不行。——管仲。

70、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7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73、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清·朱舜水。

74、学不能够已。——《荀子》。

7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6、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7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7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7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80、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8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8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8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8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8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8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8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8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89、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90、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9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9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9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9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96、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

9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9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99、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100、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10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02、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10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0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0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10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108、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孟子·离娄下》。

10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110、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11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112、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11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1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115、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16、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17、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11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1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2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2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122、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12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12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12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1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12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129、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3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3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132、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13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34、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135、疑则勿用,用则勿疏。——唐·白居易。

13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37、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138、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139、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140、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明·薛喧。

14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42、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143、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4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45、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14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47、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148、相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4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5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5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5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15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15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5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5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15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60、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16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6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163、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64、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16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16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16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169、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17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7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17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7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74、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7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176、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77、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吾。

178、公孙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7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18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8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18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184、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185、过犹不及。

18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8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8、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18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9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191、未收皇家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

19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19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195、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9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97、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19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9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201、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20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203、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205、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20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0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20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0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2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1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212、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13、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14、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16、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2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220、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2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22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2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2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2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2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2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语录大全网。

22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229、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23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3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23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23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23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3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2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237、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2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239、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40、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241、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24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2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44、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246、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24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24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249、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2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25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25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254、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25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5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58、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25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6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261、敬教劝学,建国之大体;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清·朱舜水。

26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6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26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65、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6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6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268、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269、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7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27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27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7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27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27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277、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27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7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28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28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8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28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85、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286、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8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289、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29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291、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9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29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

29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295、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96、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29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29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99、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300、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301、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诸葛亮。

302、君子周急不继富。

30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04、好学而不贰。——《左传》。

305、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30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0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308、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309、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311、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1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31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315、学无止境。——荀子。

3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17、中华,中华,我所至爱,为国捐驱,死而不愧。——清徐骧。

318、《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319、赏罚,政之柄也。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汉·荀悦。

32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21、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

32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323、君子忧道不忧贫。

32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25、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26、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32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32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32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33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33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332、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33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334、星星之火,能够燎原。——尚书。

33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33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338、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339、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340、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341、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34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34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34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34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46、玩物丧志。——书经。

347、多言不可与远谋,多动不可与久处。——隋·王通。

34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349、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50、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语录大全网。

35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352、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35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35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5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35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57、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35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5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360、书犹药也,善读之能够医愚。——刘向。

36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362、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6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36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365、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明方孝儒。

366、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欧阳修。

36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368、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36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370、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37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7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73、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374、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37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37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77、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378、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37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8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8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38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38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38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38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8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87、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38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卫灵公》。

38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9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39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39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39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94、天道酬勤。

39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39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97、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39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9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40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0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40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40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40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40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07、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40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40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410、察己则能够知人,察今则能够知古。——《吕氏春秋》。

411、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41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1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41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415、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416、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417、知耻近乎勇。——《中庸》语录大全网。

418、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419、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420、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422、他山之石,能够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2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24、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2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42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427、君子和而不一样,小人同而不和。

42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42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43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3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43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43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3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43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43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3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438、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论语》。

439、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440、既来之,则安之。

44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44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4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4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4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44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447、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44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44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5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45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5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45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45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55、三思而后行。——《论语》。

456、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45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45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460、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46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463、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464、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465、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46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67、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冯延已。

469、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470、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47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47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47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7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47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47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477、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479、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480、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481、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482、静以修身,检以养德。

48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8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8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8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48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88、人皆能够为尧舜。——《孟子》。

48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49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9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49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9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494、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49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496、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497、学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9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49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50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50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50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0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504、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50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0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50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50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50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51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5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5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1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514、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5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51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517、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51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51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520、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521、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52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52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24、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52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52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52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528、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2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530、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53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53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53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534、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53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53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537、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53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540、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54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54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54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4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545、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546、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54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54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4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55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551、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552、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55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54、星星之火,能够燎原。——尚书。

556、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557、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558、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559、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560、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56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56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6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56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565、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566、书犹药也,善读能够医愚。——刘向。

56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568、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乐府诗》。

56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57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571、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57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57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57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57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76、善恶随人作,祸福自我招。——《增广贤文》。

57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57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579、君子和而不一样,小人同而不和。

58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58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58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58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58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58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86、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58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588、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8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590、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59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592、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59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59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59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9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59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598、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59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600、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懂感恩的古代篇九

从古到今,有很多关于。

感恩。

的故事,那么古代的感恩故事都有哪些呢?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感恩古代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

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

读书。

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

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出自《左传》。前者讲春秋时期一个士大夫在其父死后,没有将其父的爱妾陪葬,而是令其自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在该士大夫一敌人的一次战争中,将战场地上野草缠成乱结,导致恩人的敌手因脚步被袢而被擒报答了对方的恩情;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明朝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舜有个弟弟叫象,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当舜在山下耕田时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忙锄去荒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妇,并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后来尧把帝位也“禅让”给舜。人们赞扬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后人有诗赞曰:队队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心。

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县,有个姓陈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亲至孝,名遍四方。他奉侍双亲,温顺孝敬,从来不让父母心中有忧虑之念。偶遇父母有病,则衣不解带,日夜陪床服侍,亲自做汤熬药。二老逝去后,陈侃悲痛欲绝,真正做到了“事生尽力,事死尽思”的圣人垂训。他的孝行被整个家族引为典范。所以后代子孙人人效法,尊老爱幼,兄弟。

团结。

夫妇和睦妯娌相亲。以后陈氏家族五代同堂传为佳话.宋皇树坊旌表赐额曰:“孝门陈君”百姓则称其为“陈孝门”。后人有诗赞曰;至孝事亲世颂扬子孙代代仰遗芳;同居五世人崇敬感动枫宸诏表彰。

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他们长大后,个个。

勤奋。

时间。

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真是合家欢乐乐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诗云:父母育恩深似渊,不尤被鬻孝犹虔。弟兄争奉酒甘旨,纯孝妯娌浑归贤。

清朝人李应麟,居云南昆明,从小温顺善良。他的母亲不幸去世后,便劝父亲再娶。他用卖卜的收入来供养父母。应麟对待继母虽然十分孝顺,但是继母却将他视为眼中钉,百般刁难,常常对他施以棍棒。每当这时应麟总是跪着,恭敬如初,丝毫没有抗拒之意。他的父亲却轻信继母谗言,将他逐出了家门。应麟仍无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备好礼品回家祝贺。不久应麟听说继母病了,急忙回家进行护理,并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医抓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继母病愈。同时应麟对待继母所生孩子格外亲和,终使继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关系改善,胜过亲生。后人赞曰;不忧继母逐离乡,母病回家侍药汤;将弟视同亲手足,母终悔恨变慈祥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张菊花。七岁那年,母亲不幸病逝,父亲续娶。菊花没有因此而分辨生养之别,对待继母恭敬。她的继母却居心不良。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继母乘机将她卖给人家作婢女。事有凑巧,菊花的父亲在回归途中,偶遇菊花。父女相逢,悲喜交加。当父亲问她为何落此地步时,菊花含泪不语,生怕连累继母,在父亲追问下,不得已才告之。父亲听后大吃一惊,当即将菊花赎了回来。三日后父女回到家。其父见到后妻,十分恼怒,欲将其休掉。菊花见状,当即下跪为继母求情,父亲终被其孝心感动,方才罢休。继母没有生子。其父去世后,菊花对待继母和父亲在世时一样孝敬、因此世人有诗颂曰:一片奉心如石坚,一身被鬻亦依然;情深跪动恕宽母,纯孝并齐闵子骞。.

2

页,当前第。

1

1

2

懂感恩的古代篇十

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见此不记人,恩情绝云雨。——李白《代赠远》。

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徐熙《劝孝歌》。

谗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计。——李白《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沈约《咏新荷应诏》。

他日见张禄,绨袍怀旧恩。——李白《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徐熙《劝孝歌》。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陈去疾《西上辞母坟》。

懂感恩的古代篇十一

4)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谚语。

6)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

8)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苏联谚语。

9)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谚语。

10)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日本谚语。

11)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日本谚语。

12)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日本谚语。

13)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中国谚语。

14)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

16)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雨果。

17)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谚语。

19)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

懂感恩的古代篇十二

1.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治兵之才,不外公、明、勤:不公不明,则兵不悦服;不勤,则营务巨细皆废弛不治。故第一要务在此。不怕死,则临阵当先,士卒乃可效命。故次之。为名利而出者,保举稍迟则怨,稍不如意则怨;与同辈争薪水,与士卒争毫厘。故又次之。身体赢弱者,过劳则病;精神短乏者,久用则散。故又次之。四者似过于求备,而苟阙其一,则万不可带兵。故吾谓带兵之人,须智深勇沉、文经武纬之才。数月以来,梦想以求之,焚香以祷之,盖无须臾或忘诸怀。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

2.带兵之道,勤恕廉明,缺一不可。

3.求将之道,在有良心,有血性,有勇气,有智略。

4.天下强兵在将。上将之道,严明果断,以浩气举事,一片肫诚。其次者,刚而无虚,朴而不欺,好勇而能知大义。要未可误于矜骄虚浮之辈,使得以巧饰取容。真意不存,则成败利钝之间,顾忌太多,而趋避逾熟,必至败乃公事。

5.将材难得。上驷之选,未易猝求,但得朴勇之士,相与讲明大义,不为虚骄之气、夸大之词所中伤,而缓急即云可恃。

6.兵易募而将难求。求勇敢之将易,而求廉正之将难。盖勇敢倡先,是将帅之本分;而廉隅正直,则粮饷不欺,赏罚不滥,乃可固结士心,历久常胜。

7.将以气为主,以志为帅。专尚驯谨之人,则久而必惰;专求悍鸷之士,则久而必骄。兵事毕竟归于豪杰一流,气不盛者,遇事而气先慑,而目先逃,而心先摇。平时一一禀承,奉命惟谨,临大难而中无主,其识力既钝,其胆力必减,固可忧之大矣。

8.古来名将,得士卒之心,盖有在于钱财之外者。后世将弁,专恃粮饷重优,为牢笼兵心之具,其本为已浅矣。是以金多则奋勇蚁附,利尽则冷落兽散。

9.军中须得好统领、营官,统领、营官须得好真心实肠,是第一义。算路程之远近,算粮仗之缺乏,算彼己之强弱,是第二义。二者微有把握。此外,良法虽多,调度虽善,有效有不效,尽人事以听天而已。

10.璞山之志,久不乐为吾用。且观其过自矜许,亦似宜于剿土匪,而不宜于当大敌。

11.拣选将材,必求智略深远之人,又须号令严明,能耐辛苦。三者兼全,乃为上选。

12.李忠武公续宾,统兵巨万,号令严肃,秋毫无犯。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官民,无不争思倚重。其临阵安闲肃穆,厚重强固。凡遇事之难为而他人所畏怯者,无不毅然引为己任。其驻营处所,百姓欢忭,耕种不辍,万幕无哗,一尘不惊。非其法令之足以禁制诸军,实其明足以察情伪。一本至诚,勇冠三军,屡救弁兵于危难。处事接人,平和正直,不矜不伐。

13.乌将军兰泰遇兵甚厚。雨不张盖,谓众兵均无盖也。囊无余钱,得饷尽以赏兵。

14.兵事不外奇正二字,而将材不外智勇二字。有正无奇,遇险而覆;有奇无正,势极即阻。智多勇少,实力难言;勇多智少,大事难成。而其要,以得人为主。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设五百人之营,无一谋略之士,英达之材,必不成军。千人之营,无六七英达谋略之士,亦不成军。

15.统将须坐定能勇敢不算本领外,必须智勇足以知兵,器识足以服众,乃可胜任。总须智勇二字相兼。有智无勇,能说而不能行;有勇无智,则兵弱而败,兵强亦败。不明方略,不知布置,不能审势,不能审机,即千万人终必败也。

16.贪功者,决非大器。

17.为小将须立功以争胜,为大将戒贪小功而误大局。

懂感恩的古代篇十三

1、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2、可怜天下父母心。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4、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5、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6、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7、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8、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9、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1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11、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12、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4、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5、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1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7、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18、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9、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20、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21、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3、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24、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5、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26、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27、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清)李毓秀《弟子规》。

28、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孝经》。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劝报亲恩篇》。

29、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劝报亲恩篇》。

30、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31、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32、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意思是: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33、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意思是: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34、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劝报亲恩篇》。

35、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36、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清)李毓秀《弟子规》。

37、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清)李毓秀《弟子规》。

38、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名贤集》。

39、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国志•魏书》。

40、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意思是: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4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劝报亲恩篇》。

4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43、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明)《增广贤文》。

懂感恩的古代篇十四

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他的。

母亲。

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他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说明了他非常孝敬母亲。有诗颂曰:体念母亲情至忱,母棰轻重甚关心;一朝知母力衰退,顿起心酸泪湿襟。

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后,于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样。

生活。

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有诗颂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元代,有个叫孙抑的人,家住山西洪洞县。武宗年间,考上了进士,官为刑部郎中。但因对朝廷不满,所以辞去官,回去尽力孝奉父母。这时家乡兵荒马乱,强盗四起,就想带双亲往南阳逃避。途中遇贼兵拦路。因势单力弱,很难保护二亲,于是就毅然决定先护送母亲脱险。父亲在后面被擒。孙抑誓死要救出父亲,安顿好母亲后,不顾艰难险阻,只身进入土匪巢中,但终因寡不敌众,反被捉拿。孙抑涕泣哀求,释放他的父亲。匪首看他是个孝子,很受感动,于是就把他的父亲释放了。有诗赞曰:文人遇贼似临渊,求释老亲泣涕连。贼感孝诚遂许放,全家安返乐团圆。

公元前220xx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周朝闵损,字子骞,是个孝子。母亲早逝,父亲怜他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料闵子骞。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待子骞渐渐冷淡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父亲未归,后母做棉衣偏心,给亲生儿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给子赛用芦花絮。一天,父亲回来,叫子骞帮着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子骞衣单体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父亲说。后来绳子把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知道儿子受后母虐待,回家后便要休妻。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寒;若驱出母亲,三个孩儿均受寒。”子骞孝心感动后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有诗赞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2

页,当前第。

2

1

2

懂感恩的古代篇十五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懂感恩的古代篇十六

第1条民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龙。

第2条谗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计。

第3条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

第4条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第5条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

第6条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第7条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第8条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

第9条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第10条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第11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12条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第13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第14条他日见张禄,绨袍怀旧恩。

第15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16条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第17条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第18条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第19条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第20条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第21条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第22条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

第23条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

第24条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

第25条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第26条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

懂感恩的古代篇十七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