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景观雕塑勘察报告范文汇总(通用8篇)

  • 上传日期:2023-11-21 02:52:46 |
  • ZTFB |
  • 13页

无论是学术报告还是工作报告,都需要准备充分并遵循一定的结构和规范。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做到言之有物。最后,希望以上的报告写作指南和资源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写出一份出色的报告!

景观雕塑勘察报告范文汇总篇一

通过现场调查,了解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工程计算方法、给排水设施的具体选用,以及了解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步骤等。

防用水。

处理、用水高峰时间可以错开。

输配水工程;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包括统一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分压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等。

景观雕塑勘察报告范文汇总篇二

09园林技术(2)班。

日期:指导老师:

1.公园简介:葛仙湖公园在江苏省句容华阳镇西。

的华阳路路边,为了纪念大思想家葛洪,句容。

人将郭西塘改名为葛仙湖公园,来纪念这位为人。

类医药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仙人,园中建有大。

圣塔、葛仙观、华阳书院、三台阁等仿古建筑景。

观,湖岸九曲长廊,湖心三潭映月葛仙湖公园的。

设计风格以自然式为主,规则式为辅。设计以“人。

性化”为原则。图。

12.园内部分建筑。

大圣塔位于公园正门附近,塔有九层高,

是葛仙湖景区最高的也是最显眼的建筑。大圣。

塔始建于西晋咸宁年间,因供奉大圣僧珈神像。

而得名,是古句容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面积。

3600平方米,高89米,高9层,列国内现有宝。

塔之冠,其外观为正八角形,平面楼层布局四。

周为敞开式外廊,登上塔顶句容秀美景色在塔。

顶一览无余。图。

该亭位于葫芦岛斜对面,南依华阳书院,北。

靠葛仙湖。布置合理,做于亭中,不仅视野开阔。

能欣赏到滨水景观区大部分景色,同时且亭子造。

型古色古香,又不失活泼。色彩搭配合理。既搭。

配环境又不会给人古板的感觉。图。

钓鱼台是葛仙湖公园的一个主要景点,不仅可。

供游人垂钓,有其实用价值。而且在设计上也独具。

匠心,也可作观景建筑小品四个掉鱼台形成串珠。

状,形式新颖。周围又设了做坐椅。可供游人在休。

息时还能湖光美景,并且下沉式平台方便游人垂。

钓,增加情趣。

4(二)新世纪广场。

又处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正当沪、宁、杭三角地带上,是南京至上海,南京至杭州的交通要冲。新世纪广场处于市中心地段,东邻市人民政府,西靠华阳南路,南至人民路,北面为办公区及部分居民区。该广场展示了现代化城市的风格,是句容市城区中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空间环境塑造方面,利用地面高差、绿化造型、建筑小品、铺地色彩、图案等多种手法来组织空间,以满足广场集会、庆典、表演、聚集活动等空间的要求。

(1)休闲广场(图5):该广场位于整个广场的最。

南部,有一个曲径临水的长廊,一小型儿童活。

动场所和广场主题雕塑,设立了石桌、石椅,

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档次人的需要。主景雕塑的。

文化景观和丰富的艺术魅力,充分体现了广场。

的立意和特色。

5(2)中心广场(图6):位于整个广场的中心,呈。

圆弧形,以红色的花岗岩铺砌地面,能满足市民举。

行小型集会的需求,通过中心广场,将横跨玉带河。

的拱桥连接在一起。

(3)临水广场:紧贴玉带河面,让人充分享受水。

的恬静,增加游人的亲水性,欣赏姿态万千。

1图7的喷泉。

3.总结。

新世纪广场在总体布局上,通过一河、一路、三桥将广场分隔成不同的空间组成。一河,指整个广场的主轴线玉带河,以水体、喷泉为主;一路,指贯穿于整个广场的s型道路,采用不同色彩的广场砖铺砌而成;三桥,指横跨于玉带河上的三座拱桥。

顾名思义这个小区的基调是安静,典雅以及。

和谐的。通过植物和园林建筑小品的搭配使住在。

这里的人能得到身心的放松,那些工作中的压力。

在这里能得到释放,小区住房为粉红和白色搭配。

这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营造出‘‘家’’的感觉。图8。

图9为一进门所见的一个花架,该花架为。

石质材料,颜色为白色,其上种植了紫藤,从。

照片上看还是相当茂盛的,茂盛的植物遮挡了。

阳光,加上曲折的路线,给人一种‘曲径通幽。

处’的意境。

2.都市晴园(图10)。

都市晴园位于华阳东路,总占地面积为。

15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0000平方米,是。

目前句容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大型生态社区。

小区内石径蜿蜒曲折,鲜花五彩斑斓,名贵树。

种随处可见,现代建筑的典雅,水景园林的怡。

人,成荫树林的清新,小桥流水的淙淙,给你。

带来无限的遐想。图10。

置自然式花台。还可以与园林建筑、园路、

场地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富于变化的景致,

借以减少人工气氛,增添自然生趣,使园。

林建筑融汇到山水环境中。(图11)这里的。

假山就在都市晴园小区内的一个人工水体。

上,一面为一个小型广场,不仅是园中一。

景还能有降低广场噪音的实用功能。

1图12为小区内的一处雕塑品,三个红色的架。

子上分别托有三个金属圆球,富有现代感,金属球。

可以象征太阳,既符合“都市”这一背景的要求,

又满足“晴园”这一主题。

步步高现代城又名阳光花园作为阳光社区,将。

建筑的空间与平面、采光与通风、环保与节能等各。

项性能更融合、更科学、更标准、更超前地结合为。

一体。“现代”是阳光花园的一大主题。为了合理。

的实现人车分流,全区采取穿越式人行主干加环行。

的交通体系。日常车辆从外围进入车库,而居民的。

活动则位于车库之上的平台,人车形成竖向上的分。

流。平台之上设置若干休憩的花园和广场,体现不。

同环境所表述的内容特色和文化内涵,广场花园和。

建筑环境有机结合,不仅解决了人流集散,同时也。

满足了休憩景观的需要。为争取最佳朝向住宅用地。

确定于东西向展开的南部。

图13。

总之,这几个小区是句容现在规划比较出色和有特色的小区,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以此为借鉴。以事实求是的态度做好设计。

景观雕塑勘察报告范文汇总篇三

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

调研地点:合肥环城公园西山景区。

调研课程:雕塑设计与制作。

调研目的:通过对合肥环城公园西山景区的雕塑作品的参观和分析,加强我们对雕塑形体的意识。通过老师对环城公园及其景区内雕塑的分析和讲解,了解环城公园建设的文化背景、环境背景和雕塑主题,感受雕塑在环境中的意义。思考环境与雕塑关系,以及雕塑的造型手法。加深我们对雕塑的认识和理解,对雕塑的材料、工艺和性质。对雕塑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深入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环城公园历史文化背景和环境分析:

合肥环城公园建设始于1980年,1990年基本建成。公园总长公里,面积公顷,其中水面公顷,陆地85公顷,根据不同地段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条件形成不同特色的六个景区:纪念宋代清官包拯、弘扬包公文化的包公文化园;以水景为特色的银河景区;以动物雕塑为特色的西山景区;以现代化大型广场设施为特色的琥珀潭景区;以自然野趣为特色的环北景区;以提供娱乐服务为中心的环东景区。公园设计新颖,构思独特,曾获国家建设设计奖。东西向穿城而过的主干道长江路把环城公园分成“南环城”、“北环城”两部分。南北两环巧妙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形成西山、银河、包河、环东、环北、环西6个风格各异的环城景区。包河、银河以荷花为主体形成夏景,包河中还有以包公祠、包公墓、浮庄为主的风景名胜;西山岗峦起伏,枫树成林,形成秋景;环西、环北连接杏花公园,以杏花为主,构成春景;环东拥三国古战场逍遥津公园,松柏连片,寒梅绕林,构成冬景。南半环水面开阔,以人工造景为主,精雕细刻,呈现清新秀雅的园林风光;北半环则以苍郁的乔木林为主,朴实粗犷,呈现自然浓郁的山林野趣。在地势起伏的西山景区,结合丰富的植物群落,塑有成群结队的珍稀动物,形成自然生态野生动物雕塑群。

调研地点环城公园西山景区分析:

西山景区在合肥环城景区之西,处处美景,胜似植物园,周围林丰树密,一片绿色风光。树丛中、草坪上随处可见大熊猫、长颈鹿、狮子、大象、老虎等各种动物雕塑。它们或威风凛凛,或憨态可掬,或搔首弄姿,或闲庭信步,煞是可爱。偌大雨花塘,旁边有着闻名的稻香楼,四周的丛林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白鹭,觅食时盘旋在西山的上空,犹如天女洒落的漫天飞花。碧水蓝天,白鹭飞翔,鱼翔浅底,人浮水中,一幅情景交融的优美画面尽收眼底。

环城公园雕塑主题分析与动态结构:

(一)雕塑主题分析:雕塑主题是指作品中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它是雕塑艺术的内容核心。这种主题性是雕塑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在创作中所贯穿的精神力量,是精神意志的表现结果。整个的创作过程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性展开的,所有的形式与表现都是服务于主题的,从这点来说,主题是创作的基石和灵魂所在。这一类雕塑的特征有着强烈的主题归属性、主题性的表达是它成立和作用的根本。

合肥环城公园建于1980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的时期比较早。那时候的雕塑艺术发展比较缓慢,这些因素对公园的雕塑的主题有着重要的影响。雕塑位于环城公园的西山景区,其景区的性质是中间是公路两旁是绿化公园,公园的树木茂盛就像一片深林。这样的历史时期、环境定义、和装饰效果其雕塑选择了以动物写实主题的公共雕塑。

动物为主题分析:在众多的雕刻艺术中,动物雕塑也是较为受人们喜爱的。动物雕塑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也正是这些独特之处,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动物雕塑属于一种造型艺术它所具备的特点如下:

3、动物雕塑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由于中国动物雕塑起源于工艺美术,因此大部分动物雕塑作品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实用性;注重动物形态刻画,并对塑像加彩,塑绘结合,互相补充,使得作品具有和绘画一样的美感和欣赏价值;注重以形传神,以凝练的动物雕塑语言,表现高度的意象美。

4、动物雕塑具有寓意。比如(右图)环城公园的大象一家雕塑,表示象一家的亲情。也表达了社会的和谐美好。动物主题雕塑的联想:动物主题雕塑使人产生许多的联想,不同的动物使人们产生不同场景的联想。

本土文化元素的利用:环城公园写实雕塑与其他公园写实雕塑有所不同,环城公园的雕塑(右图)对动物形体把握的非常柔和非常自然得体,对身体部位描绘都以线条和体块来表达,可以满足不同角度观赏到其美妙的身姿。在表达动物重要部位时写实中也加入了不同的元素,利用了不同的表达形式,例如大象的眼睛利用体块和线条,使大象的眼睛看起来非常有喜感,很开心的表情。

为人形象为主题:(右图)这种雕塑是表达后人对伟人的崇敬和怀念,也是一种雕塑元素,通过对伟人头部或全身像的仔细刻画,再现伟人的英姿雕塑技法要有力这样才能表达出伟人的气质。具有象征性和纪念性意义的雕塑作品。

公园主题影响雕塑本身的题材选用,合肥的环城公园因为是合肥早期建设的公园,是一个以原环城绿带为基础,采用开敞式布局,运用造园艺术,点缀园林建筑和山石小品形成的线带状敞开式公园。它抱旧城于怀,融新城之中,这是其地理位置和基本性质,所以在设计雕塑是选用动物,通过描绘动物的动态来烘托公园的气氛。

环境整体和雕塑的动态结构关系密切,环城公园是座创意独到、融古城保护与游览观赏于一体的环形带状的无遮无拦的大型生态园林,所以雕塑选用动物的雕塑,其雕塑动态栩栩如生为整个公园增添了活跃的气氛,和公园的环境相互融合,相互映衬。

动物的习性决定动物雕塑的动态和造型,不同动物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习性也是不一样,所以在创作动物雕塑的时候要了解其习性,把不同动物的动作、表情特征和其他肢体上的动态表现出来这样才会使雕塑有灵气。

调研总结:对合肥环城公园的西山景区的调研,对调研地点雕塑的观摩,老师的对调研地点雕塑的讲解,加上后期整理资料,分析西山景区雕塑。对合肥文化、环城公园加深了解。对园内雕塑群的分析了解到雕塑群的建设的文化背景、本土文化、城市定位,以及雕塑和这些因素的关系。

对环城公园园内雕塑动态、主题定为、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得出其各个元素的结合方法和之间的联系。加深我们对雕塑更深层次的了解,对课程设计有着重大的作用,使我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更加清晰。

景观雕塑勘察报告范文汇总篇四

今年2月,范仲淹、伍子胥、泰伯、白居易等八位苏州历史名贤的铜铸雕塑像在火车站南广场正式落成。此前不久,坊间两桩争议则来自金鸡湖畔的_裸女椅子_及_吐舌老子像_雕塑。时间再推溯至20xx年,在竹园路,城市雕塑《合力》被悄悄拆除……作为公共艺术中最为普通人熟知的一种,城市雕塑的被喜爱与被吐槽,似乎都很容易被彰显与放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自由开放的艺术创作氛围下,苏州城中亮起了一大批优秀的城雕艺术作品———这些立于街头、广场或其它公共空间的城市雕塑,用专属于自身的雕塑语言,回顾着苏州的过去,解释苏州的现在,同时想象这个城市的未来。

勾勒不同时代的苏州风貌。

走在观前街、平江路或者环古城护城河地带上,不时能看见以历史人物、传统民俗、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城市雕塑,这些雕塑好像史书上的插图,又宛若精致的历史文化名片,向老苏州人、向慕名而来的四方游客,展示着苏州不同时代的风土人情。

今年2月,范仲淹、伍子胥、泰伯、白居易等八位苏州历史名贤的铜铸雕塑像在火车站南广场正式落成。作为这群组雕的设计者,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给苏州交上了一份完满的答卷。从题材上来说,八位先贤均是本土历史长卷中具有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他们或是吴地文化的开化之祖,或为政苏州、创设郡学。从表现形式来看,雕塑的创作风格大多写意夸张。例如,伍子胥是2520xx年前古城苏州的建设者,因而他的造型既像苏州的拱桥,又像苏州的城门;白居易的雕塑线条柔美飘逸,婉转出唐代诗人潇洒不羁的典型气质。_每一尊雕塑都像一座巨峰,他们像山石般凝固在那里,是文化的化石_,吴为山说。有人给出这样的评价:这组古代名贤雕塑仿佛融入了苏州人文山水之魂,形态各异、俊采星驰,既沉淀着内敛浑雄的历史感,又流溢着江南水乡的诗意与灵动。苏州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指挥部负责人说,选择在火车站南广场竖立8尊历史文化名人雕塑,就是为了展现苏州的历史文化元素。

承载普通人的生活乐趣。

苏州古城区内从来不缺休闲游玩的空间,也从来不缺有生活趣味的雕塑。旧时,私家园林是专门作为巨富商贾、达官贵人之间串访、游玩的游憩场所,而街市如玄妙观、阊门等全城重大节日聚集中心则是普通市民的日常游憩场所。这一时期,古城之内的每一座园林就像一件大型精雕,每一座小桥都是重要的街头雕塑,彰显着苏州的个性。

随着古城区开始向居住、商业、休闲、娱乐等功能转变。这一时期,古城区内城市雕塑所处空间由道路入口转向公园、街头绿地等公共开放式空间,雕塑形式也日渐多样化,公共空间中,雕塑对人心理上的调整、缓和的需求越来越大。

20xx年苏州观前街改造,在步行街景观塑造上增加了体现地方文化特征的雕塑_荡观前的村姑_等,每天都会有市民和游人与它们亲切牵手。姜竹松认为这类写实性真人大小的雕塑很不错,_它们在展示传统商业文化的同时,考虑到了商业街空间格局不是很大的特点,所以雕塑尺寸也不大,再加上不设围栏,可供大家拍照、合影,有很强的沟通作用_。

在观前街区,以传统民俗为题材的雕塑向四方游客传递着苏州不同时代的生活风情。一座《吆喝的摊贩》的雕塑取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糖粥摊,过去苏州有一只卖糖粥的器具叫_骆驼担_,可把灶具、碗盘、食物全放在担子上。小贩一边挑着担一边敲着梆子,发出_笃笃笃_的声响,孩子们听见声音就知道_卖糖粥_的来了,有民谚_笃笃笃,卖糖粥_。在艺术家姜竹松看来,这类写实性的雕塑再现了苏州人的生活细节和活动场景,同时也伴有一点民俗文化和商业文化的气息。

工业园区在建设之初就利用国外规划的先进理念,对城市区域空间进行了系统的布局。这其中,雕塑在休闲游憩的空间组织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几乎所有的休闲旅游场所都是以雕塑为中心载体来组织,雕塑在整个空间中体现出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进入21世纪后,园区雕塑正式进入系统化发展阶段,雕塑的配置更贴近环境和生活。

现代大道建成通车,把更多生活性的主题雕塑引入到道路绿化系统中,利用这些城市雕塑来组织空间,增强空间与人的互动交流。随着金鸡湖完全成为新城区的城市湖泊,环金鸡湖的城市休闲旅游景观带已初步建成,如_猩猩指路_、_狗追和尚_、_三口之家_和_放鹅女_等。后来,金鸡湖成为当今中国开发最成功的城市湖泊景观,并形成了环金鸡湖的城市雕塑走廊。金鸡湖畔密集的香樟林上鲜绿的芽,绵延不断的草坪上上摇摇摆摆学步的稚童,一直延伸到湖边的宽阔广场上奔跑着的风筝少年,这些,全都洋溢着生活的乐趣。

写下城市发展的新注脚。

伫立在金鸡湖西畔的雕塑《圆融》是苏州工业园区的城市符号,它像一个动态扭转的古钱币,外圆内方,语言简洁,两种彼此矛盾的元素共存于一体,时刻向世人昭示兼容并蓄、和谐为本的独特情怀。这座出自新加坡著名雕塑家孙宇立先生之手的作品,也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的互融和共生,蕴含了中国和新加坡双方密切合作、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的深意,显示出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和_崇文睿智,开放包容,争先创优,和谐致远_的苏州精神。

耸立在中央公园的《合作》是一件标志性雕塑,它以大红与银白的强烈对比、锐利的直角和敦厚的圆弧之间的和谐结合,将关于中新合作的丰富理念以极其简洁的方式直觉地表现出来,令每一位来到园区的人为之眼睛一亮。这座雕塑来自艺术家沈建国先生,他曾说_虎丘塔和北寺塔都带有标志性雕塑的性质,而在古典园林里随处可见的太湖石,则可以看作最古老也最现代的城雕_,带有舶来品意味的城市公共雕塑可以在苏州历史里找到深刻的渊源,妙哉。

和古城区雕塑作品的传统手法不同,新区和工业园区的雕塑作品更具现代化和多元化,色彩运用上也更为潇洒和大胆。

这些带有主旋律意味的雕塑作品,不仅装点了城市环境,还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每逢好日子,总是有花车绝尘而来,身披婚纱的新娘挽着新郎来到这座雕塑前摄影留念,把这包含着丰富意蕴的雕塑作品与自己的喜日结成永恒的一瞬,表达有情人_百年好合_的强烈愿望。雕塑作品的主题能够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美妙的延伸,无疑是对艺术家最权威的肯定和褒奖。

景观雕塑勘察报告范文汇总篇五

为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开阔管理者的视野,提升管理素质,10月9日至13日,在局领导陆静和班主任周红燕带领下,我们一行44人,赴广州参观考察学习。

10月9日下午,我们首先来到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小学,观看了“润泽流芳”为主题的视频介绍,对他们学校有了一个初浅的了解。介绍完后自行参观了整个校园,并进行了合影留念,10日上午学习参观了育才中学。回来后,考察学习中的信息和场面不断在脑海中浮现,思维有了碰撞,深有启发。下面就学习考察中山大学附属小学后的体会从三个方面进行简单汇报:

一、学校概况:

中山大学附属小学创办于1909年,前身为岭南大学附属小学,1952年大学院系调整后,中山大学附属小学与岭南大学附属小学融为一体,成立新的中山大学附属小学。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使附小长久地树立起在广州市品牌老校的地位。

学校环境幽雅,树木葱茏,红墙碧瓦,错落有致,办学条件优越,人文氛围浓厚。浸润在中山大学悠久的校园文化中,秉承中大附小深厚的历史传统,学校形成了严谨、朴实、开放、活泼的办学风格。他们始终把“为祖国育栋梁,为学生创未来,为家庭谋希望”作为自己的办学理想,以人为本,师生和谐发展,共同创造具有时代气息、地方特色、附小个性的优质小学。

通过观看视频,也了解到中山大学附属小学是一所充满青春活力的品牌老校,学校崇尚尊重和谐,务实进取,团队合作。学校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职前培训,安排专门资深教师带教,参加课题研究,外出学习等途径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近几年有一大批青年教师通过各类平台脱颖而出,展现了良好的发展潜质和无限的发展空间。

二、学习感悟:

1、育人理念求真务实。

从一年级开始就开设启动各类课程建设,学校各类特色班,各类比赛,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形成学校的传统特色,保障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培养选拔和发展空间。从这里明显可以看出,学校从课程入手,保障各活动开展的有序性、有效性、有针对性,校本课程扎实,遵循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如:德育晨会课,主题德育活动等这些德育类课程,为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如英语学科教材拓展融合实验,六年级升中辅导班、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竞赛培优班,这些又是提升学生成绩的有效途径,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

2、校园文化底蕴深厚。

从学校的发展史就可以见证老牌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1909年创办的蒙养学塾是附属小学的老前身,至今已经走过了将近一百零三年的历史。这看似普通的103年,却沉淀了学校管理理念和学校文化特色,其间仿照了欧美一些学校的学生管理方法,专家进校帮教育。邀请中大以及社会名界的专家、学者为师生作专场报告,使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素养,现代化技术素养等各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为学校成为广州名校奠定了基础。

三、努力方向:

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作为学校的一员,作为学校班子中的一员,作为校长的左臂右膀的一员,有必要思考本校的办学特色,做好参谋。我们学校是一所规模较小的中心小学,设16个教学班,现有公办教职工36名,其中职工1名,教师中有小学高级教师20名,市级教坛新秀2名,区级教坛新秀6名。学校虽然规模较小,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但始终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学校正努力朝着发展精细化管理为切入口,以青年教师培养为着力点,以生活化德育为新亮点,以生态课堂构建为增长点,以和谐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扩大骨干教师队伍,争取区以上骨干教师达10人以上,占专任教师数30﹪以上。抓好教师的学历提升工作,全校教师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90﹪以上。

但也存在着很多困惑,学校没有什么文化底蕴可谈,学校德育特色不够明显。尽管这些年一直着重关注环境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举办了十届环境节,获得了杭州市绿色学校、杭州市廉政文化学校的荣誉称号,但是独木难成林,成不了气候,这统领不了整个学校的文化内涵、育人理念。目前,学校将以做精、做细、做实“善小”两字,建立“善小”文化,编写“善小”校本课程。每月一善,落实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树立文化立校,文化兴校,文化强校的办学理念。

总之,这次外出考察给予自己很多思考。所参观的学校的完善的管理制度、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精细的管理模式、务实的工作作风、博大的创新精神,让人大开眼界。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而且拓宽了我们的工作思路,对今后进一步做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将有很大的帮助。本人也将把学到的先进经验落实到工作中,使自己的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景观雕塑勘察报告范文汇总篇六

一、城市园林景观简介。

所谓城市园林景观,是指把园林的理念运用在城市建设中,利用乔灌木的配植、铺装的选择、小品的搭配等,创造出适应各种建筑物及辅助设施的景观效果,使城市增加园林绿化率,优化环境卫生、丰富城市景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二、城市园林绿地分类。

城市园林绿地大致可以分为七大类: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交通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绿地。不同的绿地类型,对园林造景、植物配植有不同的要求,只有在满足环境对绿地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园林景观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所以认清园林绿地的类型、景观作用、使用人群、周边环境等应当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首要工作。

城市园林绿地类型的功能简介如下:

三、城市园林景观要素:

软质景观的艺术设计(一)园林植物树种的选择:

由于树种分为有常绿树种、落叶树种;观花树种、观叶树种等,为保证绿地景观色彩的丰富度,使得四季有花,常年有绿,所以在选择树种时,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搭配,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草坪。从而使得该园地的色彩丰富,具有层次感。

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如由迎春花、桃花、丁香等组成的春季景观;由紫薇、合欢、花石榴等组成的夏季景观;由桂花、红枫、银杏等组成的秋季景观;由腊梅、忍冬、南天竹等组成的冬季景观。

景观雕塑勘察报告范文汇总篇七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学习景观设计这门课程,余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未建成的新校区和三峡中心疗养院。对于这次外出调查作出以下报告:

一.新校区概况。

来到五桥百安坝新校区,有关规划设计人员给在规划图中大体给我们介绍了一下的校园规划情况:

56、基岩局部裸露,覆压层—2米,基础建设工程量小,建设所需石材可以就地取材,可节约大量建设成本;在市政基础设施上,水、电、气、交通和通讯管线等已基本配套到位;在周边有三峡医专(筹)、万州体校、万州职教中心、万州中学、五桥职中、五桥移民小学等众多学校以及中心医院、青少年文化宫等卫生、文化服务单位;在长远发展上,东接万州区城市规划大学园区预留2平方公里的发展用地。

建设内容。

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不含教职工住宅20万平方米)。

其中:教学楼:万平方米。

图书馆:万平方米。

实验、实习楼等:万平方米。

风雨操场:万平方米。

会堂:万平方米。

学生公寓:16万平方米。

学生食堂:万平方米。

生活福利及附属用房:万平方米。

学院行政用房:万平方米。

系行政用房:万平方米。

教职工食堂:万平方米。

体育场地:

400米跑道田径场2个。

篮球场34个。

排球场34个。

网球场4个。

羽毛球场4个。

综合投掷区3个。

器械场3个。

障碍物场2个。

标准游泳池1个。

以及科研基地和成果转换基地建设和道路、绿化、人文景观等环境建设。

总体布置。

功能分区合理,联系方便,环境安静优美,并考虑到了以后的发展。学校按功能分区大体分为六部分:教学中心区、体育活动区、学习工厂区、后勤服务区、学生生活区。教学中心区是高等学校总体布置的核心,从有利和方便教学、科学研究出发。校区主体建筑群公共教学楼为核心组成;教学中心区的布局是高等学校建筑形象的体现,表现出了学校的性质和特点。教学中心区有宽阔的广场,并与绿地、纪念物、建筑小品等组成安静、优美、亲切、朴实的公共性开放空间。教学中心区往来频繁,避免了车行道穿越。

新校区的建设目标是:融使用功能与园林功能、人文景观于一体,园区规划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构建气势宏大、具有独特风格和浓郁三峡特色及人文内涵的大学校园。她不仅是育人的教学、科研园地,也是环境优美的生态园地,还是三峡库区生态研究基地。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将适度提高绿化面积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规处理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的无害处理。污水和废弃物的处理系统与市政设施合为一体。用生态园林绿化来减轻学院周边环境的噪音污染。

二.三峡中心医院百安花园。

本次百安花园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其设计特点有:

1,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

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三峡中心医院内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3.它的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其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4.绿化景观设计围绕三峡中心医院的内涵,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心身健康,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出三峡中心医院百安花园的景观特性。

景观雕塑勘察报告范文汇总篇八

景观设计学概念:景观设计学: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改造、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加拿大景观设计师协会将其定义为是一门关于土地利用和管理的专业。

二:景观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

皇家园林发展历史。

皇家园林殷商时期:从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殷商(公元前16~11世纪)甲骨文中发现了有关皇家园林“囿”的论述。据此,有关专家们推测,中国皇家园林始于殷商。据周朝史料《周礼》解释,当时皇家园林是以囿的形式出现的,即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范围内,放养动物,种植林木,挖池筑台,以供皇家打猎、游乐、通神明和生产之用。当时著名的皇家园林为周文王的“灵囿”,“灵囿”以自然树木花草为主,鸟兽充其间,并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游乐狩猎,实际上就是狩猎园。

宋金时期:到了宋代(960年~1279年),统治阶级沉湎于声色繁华,北宋东京、南宋临安,金朝中都,都有许多皇家园林建置,规模远逊于唐代,然艺术和技法的精密程度则有过之。皇家园林的发展又出现了一次高潮,这就是位于北宋都城东京的艮岳。宋徽宗建造的艮岳是在平地上以大型人工假山来仿创中华大地山川之优美的范例,它也是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此时,假山的用材与施工技术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到了金代(1115年~1234年),营建了西苑、同乐园、太液池、南苑、广乐园、芳园、北苑等皇家园林,并修建离宫禁苑,其中最大的是万宁宫,即今天的北海公园地段。并在郊外建玉泉山芙蓉殿、香山行宫、樱桃沟观花台、潭柘寺附近的金章宗弹雀处、玉渊潭钓鱼台等。“燕京八景”之说就起源于金代。

元明时期(1271年~1644年),皇家造园活动相对的处于迟滞局面,除元朝大都御苑“太液池”,明代初期玄武湖为明朝时为黄册库,系皇家禁地。明代扩建为西苑外,别无其他建设。其中元代万岁山(今景山)、太液池(北海)为中心发展。庙宇园林也开始盛行。

清朝时期(1616年~1911年),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高潮时期奠定于康熙,完成于乾隆,由于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明朝的宫殿,这样皇家建设的重点自然的转向于园林方面。那时,从海淀镇到香山,共分布着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等90多座皇家园林,连绵20余里,蔚为壮观,此外在北京城外还有许多皇家御预苑。其中以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北海最为出名。此外在中国造园史上圆明园还首次引进了西方造园艺术与技术。

私家园林。

各个历史时期。

商朝或更早:园林的最初形式——商朝的囿。在古代,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一个脱离生产劳动的特殊阶层出现以后,经济基础以及技术、材料达到一定的水平,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艺术等开始达到比较发达的阶段,这时才有可能兴建和从事于以游乐休息为主的园林建筑。

春秋、秦汉和三国时代:据记载在春秋、秦汉和三国时代,统治者已开始利用这里明山秀水的自然条件,兴建花园,寻欢作乐。在三国魏晋时期,产生了许多擅长山水画的名手。他们善于画山峰、泉、丘、壑、岩等。为此,在山水画的出现和发展的基础上,由画家所提供的构图、色彩、层次和美好的意境往往成为造园艺术的借鉴。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园林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文人雅士厌烦战争,玄谈玩世,寄情山水,风雅自居。豪富们纷纷建造私家园林,把自然式风景山水缩写于自己私家园林中。造园活动普及于民间,而且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唐宋时期:唐代是中国古代园林风格转变的重要时期。唐长安私家园林的山体、水体、植物、动物、建筑等景观要素和谐融汇,园池构筑日趋洗练明快,士人将诗情画意引入园林,使崇尚自然的美学原则充分实现,为后世的写意山水园奠定了基础。

元代时期:元代的私家园林主要是继承和发展唐宋以来的文人园形式,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河北保定张柔的莲花池,江苏无锡倪赞的清闷阁云林堂,苏州的狮子林等。

明清时期:明、清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集成时期,封建士大夫的私家园林,多建在城市之中或近郊,与住宅相联。在不大的面积内,追求空间艺术的变化,风格素雅精巧,达到平中求趣,拙间取华的意境,满足以欣赏为主的要求。不仅数量上大大超过明代,而且逐渐显露出造园艺术的地方特色,形成北方、江南、岭南三大体系。建筑色彩崇尚淡雅,粉墙青瓦,赭色木构,有水墨渲染的清新格调。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出现之前的三个流派。

文艺复兴园林:文艺复兴园林,园林中的植物扮演重要的角色,攀缘植物爬满墙壁,蒾篱勾画花园房屋和小径,药用植物也普遍运用。花卉形成复杂的几何图案,常绿植物增添了园林的季节性色彩。

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发展、特点。

15世纪初叶,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文学和艺术飞跃进步,引起一批人爱好自然,追求田园趣味,文艺复兴园林盛行,并逐步从几何型向巴洛克艺术曲线型转变。文艺复兴后期,园林甚至追求主观、新奇、梦幻般的“手法主义”的表现。17世纪,园林史上出现了一位开创法国乃至欧洲造园新风的杰出人物——勒·诺特(andrelenotre1613-1700),法国园林即由他开创。中国称之为古典主义园林。勒·诺特的造园保留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庄园的一些要素,又以一种更开朗、华丽、宏伟、对称的方式在法国重新组合,创造了一种更显高贵的园林,追求整个园林宁静开阔,统一中又富有变化,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的景观效果。在中国的圆明园,由于乾隆皇帝的猎奇,也建造了模仿法国园林的西洋楼。

17、18世纪,绘画与文学两种艺术热衷于自然的倾向影响了英国造园,加之中国园林文化的影响,英国出现了自然风景园。以起伏开阔的草地、自然曲折的湖岸、成片成丛自然生长的树木为要素构成了一种新的园林。

18世纪中叶,作为改进,园林中建造一些点景物,如中国的亭、塔、桥、假山以及其他异国情调的小建筑或模仿古罗马的废墟等,人们将这种园林称之为感伤主义园林或英中式园林。

19世纪上半叶的园林设计常常是几何式与规则式园林的综合。19世纪末,更多的设计使用规则式园林来协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艺术和建筑业在向简洁的方向发展,园林受新思潮的影响,走向了净化的道路,逐步转向注重功能、以人为本的设计。

19世纪,造园风格停滞在自然式与几何式两者互相交融的设计风格上,甚至逐步沦为对历史样式的模仿与拼凑,直至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中导致新的园林风格的诞生。受工艺美术运动影响,花园风格更加简洁、浪漫、高雅,用小尺度具有不同功能的空间构筑花园,并强调自然材料的运用。这种风格影响到后来欧洲大陆的花园设计,直到今天仍有一定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装饰的手段来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主要表现在追求自然曲线形和追求直线几何形两种形式。新艺术运动中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园林与建筑之间以艺术的形式相联系,认为园林与建筑之间在概念上要统一,理想的园林应该是尽量再现建筑内部的“室外房间”。

时间分布:文艺复兴初期;文艺复兴中期(鼎盛期);文艺复兴末期(巴洛克时期)。

法国规则式园林: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几何式、对称式园林,整个园林及各景区景点皆表现出人为控制下的几何图案美。园林题材的配合在构图上呈几何体形式,在平面规划上多依据一个中轴线,在整体布局中为前后左右对称。园地划分时多采用几何形体,其园线、园路多采用直线形;广场、水池、花坛多采取几何形体;植物配置多采用对称式,株、行距明显均齐,花木整形修剪成一定图案,园内行道树整齐、端直、美观,有发达的林冠线。

特征规则式园林地形地貌。

除建筑、花坛群、规则式水景和大量喷泉为主景以外,其余常采用盆树、盆花、瓶饰、雕像为主要景物。雕像的基座为规则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终点或交点上。

规则式园林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整齐、庄严。

在17世纪以前,英国园林主要模仿意大利封建贵族的别墅、庄园(见意大利园林)。整个园林被设计成封闭的环境,以直线的小径划分成若干几何形的地块。这种园林在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最为盛行,其代表作是亨利八世(1491~1547)在伦敦泰晤士河上游兴建的罕普敦府邸(1515~1530)。17世纪,法国在路易十四执政时,由a.勒诺特尔设计和建造了豪华的凡尔赛宫园林(见法国园林),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1660年流亡法国的查理二世回国即位后,聘请法国园林匠师参加罕普敦府邸的改建,使它在规模和气派上可与凡尔赛宫媲美。一时,按照法国园林模式造园成为英国上流社会的风尚。18世纪初,英国人开始探求本国新的园林形式。

三:中西方景观设计大师及案例、彼得·沃克: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

个人简介: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他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教育领域,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的古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

设计案例:《唐纳喷泉》唐纳喷泉是彼得沃克1984年设计的作品,位于哈佛大学校园内的人行道路交叉口处,由159块花岗岩不规则排列组成直径约为的圆形石阵,石阵的中央是一座雾喷泉。

唐纳喷泉简述。

圆形石阵跨越了草地和混凝土道路,包围着两棵已有的树木。石身的一部分被埋于地下,这些石块就像是慢慢的顺势蔓延到草地中的一样,在绿草间大树下延伸,自然融合得就像是从环境中自然生长出来的。159块花岗岩采自于20世纪初期的农场,唤起对英格兰拓荒者的记忆。

石阵中心处设有水池,石头更加密集,有32个喷嘴。春、夏、秋三季,水雾像云一样在石上舞蹈,模糊了石头的边界。白天阳光的反射令水雾产生彩虹;晚上水雾在灯光的控制下发出神秘的光。冬天当水雾冻结时,利用建筑的供热系统喷雾。当喷泉完全静止时,则成为白雪优雅表演的舞台。

所有季节,唐纳喷泉都在被高强度的使用着。各样的活动因唐纳喷泉开展,这些活动又相应的强化了喷泉的存在。

该喷泉位于靠近哈佛校园的一个人行道交叉路口,让人们想起殖民地居民辛苦地清理农田的历史经验。这个喷泉属于雾喷泉,从池中腾腾而起的水雾覆盖在柏油路,草坪上和树木周围。这些水雾是从32个喷管中喷出的,虚无缥缈的雾给整个校园增添奇幻色彩。整个喷泉优雅独特,为来往行人和学生增添了富有动态的景观。

唐纳喷泉平面位置景观介绍。

1.每块石头大约4英尺长、2英尺宽、2英尺高,经计算正好可以被用作石椅或石桌(坐在草地上)。

2.具有空间划分的作用。159块天然石块从周遭纷繁的公共空间中划分围合出这样一块60英尺直径的圆形静空间,而雾喷泉又以柔和的方式阻隔了直径上相互对视的目光,使这里更显私密,增加了实用性。

3.从物质的角度而言,首先作为水景的存在,其功能之一是吸引别人观赏它本身的特殊形态:欣赏雾气在空中悬浮不动的静、随风飘移时的轻逸和闹中取静的迷蒙。

感受它与周围其他要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变化,去感受那被它沁润的石块湿柔的表面与外围干燥石块的坚毅沧桑的外形之间的对比;感受阳光下细雾中美丽的虹;同时它的迷雾朦胧改变了人们观察对方、观察世界的方式。4.从精神的角度而言,雾喷泉的细腻、朦胧与天然石块的粗糙、质朴的原始美感共同组合而成的这个空间,试图给予人们一种特别的相互交流以及与世界交流的方式。

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前已达35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院。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2016年4月20日,俞孔坚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设计案例: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xxx土人设计xxx),由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领衔创立,拥有300多名职业设计师,由归国留学人员构成设计主体,配备有城市规划、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环境设计、给排水、电气、结构等专业人员。为国家甲级资质规划设计单位、甲级资质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和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单位。

设计理念:土人设计以土地的名义,倡导天地、人、神和谐的“土人理念”,坚守品质至上的职业道德,高举民族设计大旗,立足本土面向全球。多年来,在国内外完成大量规划设计项目,参与多项国内外重要工程的规划设计,先后五次获全美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荣誉设计奖,两次获得世界青年建筑师奖,享誉海内外,引领国际设计潮流。

代表设计作品: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秦皇岛汤河公园。

用最少的人工与投入构建城市绿色廊道。秦皇岛汤河公园从设计到实施,历时一年时间,2006年7月完成,用最少的人工和投入,将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一条脏、乱、差的河流廊道,改造成一处魅力无穷的城市休憩地,一幅幅和谐社会的真实画面,生动地在生态场景中展开。设计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并引入一条以玻璃钢为材料的、长达500米的“红色飘带,”它整合了包括步道、座椅、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展示、灯光等多种功能和设施,使这一昔日令路人掩鼻绕道、有安全隐患、可达性极差的城郊荒地和垃圾场,变成令人流连忘返的城市游憩地和生态绿廊。玛莎施瓦茨:玛莎施瓦茨marthaschwartz,20世纪中后期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现为哈佛大学教授作为20世纪中后期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拥有景观建筑师和艺术家双重身份的玛莎.施瓦茨,一向以不走寻常路和挑战传统的设计手法而享誉国际景观建筑界。

代表作品:面包圈公园她自己认为面包圈花园是自己做过的最好的花园,但是当时建造的时候是以开玩笑的态度做的。她解释面包是最完美的景观材料。它很便宜任何人都可以用,它是可以讲解的,它不需要任何作用,不需要浇水。所以它是最好用的景观材料。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

贝聿铭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xxx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设计案例,贝聿铭建筑团队努力让7个部分统一成一个建筑物。

贝聿铭不知道密特朗总统有无意识到这个挑战的严峻性。但贝聿铭团队最终让它们在建筑上统一成了整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