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司民间小故事范文范本(实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12:24:42 |
  • ZTFB |
  • 10页

总结是一种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持之以恒的训练是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关键要素之一。我们可以从这些总结范文中汲取灵感和启示,以便更好地进行自己的总结写作。

公司民间小故事范文范本篇一

古时候有位家里很穷的孩子,拜当时一位有名的学者为师,学习做学问。

可是孩子来了几天,学者只教他做一些农活,却不教他怎么做学问,孩子不免有些心急。他看见学者的书房有很多书,就偷偷地拿了一本读了起来。

学者见孩子不做农活拿着本书念念有词,于是走过去问:“你拿着书本想学到什么?”

孩子说:“我想成学者。”

“成为学者之后哪?”

“我想像老师一样出名。”

学者拿过孩子手里的书,当着孩子的面撕碎扔在灶下点着火。

孩子大惊问道:“老师,你烧书干嘛呀?”

学者说:“我引火做饭啊。”

孩子:“做饭怎么能烧书呢?”

学者说:“没有纸引不着火,没有火就做不成饭,人不吃饭怎么能做学问,怎么能出名呢?”

孩子沉默,不知道怎么回答。

学者又说:“你想学学问,这很好,可是在学学问之前,你应该先学习生存之道。做学问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摸索学习。如果你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这个上面,那么你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要怎么解决?”

孩子听了学者的教诲,心甘情愿去干农活了。

公司民间小故事范文范本篇二

我的朋友不多,但他们都是十足十的值得交往的好朋友,他们总能在我需要的时候助我一臂之力,这比大多数只会在请客吃饭、出差旅游时笑脸相向的酒肉朋友好了太多。

这不,最近一次,我的朋友就在关键时刻救了我一命……。

我这位朋友是工地的,具体搞的是城市地铁的建设。他刚到而立之年,还未成家立业----当然我估计他也不需要。他的生理需求只花十块钱,就能在这纸醉金迷的大都市得到解决。

我是如何认识他的我早就忘了,只记得我们喝了几次酒、吃了几顿饭就成了哥们,一个都市的上班族,一个工地的包工头,这份友谊,的确来之不易。

那天,城市里的地铁刚刚落成,城里所有人都在庆贺,而他的工作也告一段落,他终于能休息一段时间,找我喝杯酒了。

在酒桌上,他鬼鬼祟祟的告诉我,地铁穿过了一个人工湖,叫我不要坐那段地铁,宁肯上来走过这一站也别坐。

我看他清醒的很,就知道这不是胡话。

从那以后,我每次坐地铁必然避开人工湖下的那一站,看着地铁里忙碌的人群,我总有种悲哀的情绪。这一站上方,原本是没有人工湖的,而是一个供人们歇息玩耍的公园。后来,城市的市长去拜访了得道高人,高人指点他仕途有难,需水来汇财,他便将公园铲除,硬是弄出来一个人工湖,还不许任何人靠近。

人工湖一片死水,泛着死亡气息的绿色笼罩了湖面,它像这个城市一样,平凡而黯淡。结合我朋友的话,我有一种预感,这一切都会改变。

那一天来到时,我亲眼目睹了发生过程。湖面塌陷,刚好在其下方的地铁被毁坏,无数人死亡。我拿起手机拍摄视频,上传到网络上,然后继续拍摄,我知道这一刻一直都近在咫尺。我在事故现场看到了几个同事,他们已经死了,活着的他们刻薄而冷漠,是生活中那种会对你说“我哪知道?”的陌生人。

看到他们这样死去,我无话可说,若是他们被食人鱼吃掉,我都会掉几滴眼泪。

事故发生后,市长遭殃,但没有负刑事责任,仅仅是免职。谁该为事故负责?没人知道,人们也不想知道,他们只想看我手中传送出去的视频。我唯一要操心的只是最近几天坐不了地铁只能挤公交了,顺便都市里少了几个我同事那样的人,我活得更自在了。

哦,还有,我得请我朋友喝一顿,他救了我啊!

我和朋友在那一晚好好喝了一顿,酒瓶子摆满了桌子,我们的脚边也全是。

朋友悄悄问我,要不要去事故现场看看?反正他是工头,可以假公济私进去逛逛。

我点头如捣蒜,觉得我还得给网上那些看我视频的人一个后续交代。

就这样,月明星稀的夜晚,我们来到了事故现场,隧道已经坍塌,我们像两个顽皮的孩童在瓦砾上玩耍一样游逛,我踩着湿漉漉的泥沙,弄脏了我的衬衫皮鞋,我看到朋友在前面大步的开心走着,我手里拿着手机录着视频。

忽然我脚边跑过了什么东西,我转头看去,竟是一只硕大无比的黑老鼠,它血红的眼睛盯着我,接着一溜烟跑走不见。我看到许多老鼠在隧道里,沿着下水道过来。

我看了半天,终于看不下去,往前小跑几步跟上了我的好朋友。

公司民间小故事范文范本篇三

民国时期,山东某县的一个县长,以“倡导文明,改良风化”为名,在县城里新建了五座漂亮的公共厕所。新厕建成时,县长还要逐个剪彩,不但要鸣锣放炮,还要在每座厕所两边贴上大红对联。

按说县府都是耍笔杆儿的文人,写几副对子不是啥难事儿,可一听说是为茅厕写对子,一个个摇头叹息,表示不能胜任。县长又许下重赏,可还是无人响应。

县府的郭秘书见县长为了难,想到他一个在县中学当校长的朋友郑明之是清华学府的高才生,善写对联,便向县长主动请命。

晚上,郭秘书提了瓶好酒和一包猪头肉来到县中学,找到他那朋友。两人边喝边聊,当郑校长得知郭秘书的来意后,脸色陡变:“郭老弟,写几副对子本不是啥难事儿,可从没听过有为茅厕写对子的,这要是传了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不行,恕愚兄不能从命。”

郭秘书急了,连忙拉住郑校长恳求说:“郑兄,小弟在县府当差,此事对县长大人许了保票。若是郑兄不肯帮忙,恐怕小弟的差事就悬乎了。”

郑校长推不掉了,说:“罢,罢,为了你我友情,愚兄就豁出去了。”

第二天,郑校长一晚上没睡觉,苦思冥想熬到天亮,终于写好了五副从来都没写过的对联:。

从来日夜不闭户。

过往未见人拾遗。

进门须鞠躬,

过路先捂鼻。

既来想得大解脱(大便),

进站定有小便宜(小便)。

进来时个个紧张,

出去后人人从容。

来人不蹲就站,

去者非男即女。

郭秘书不负县长重望,将对联送到县长手里。县长看后大加赞赏,连夸郑校长是个人才。

公司民间小故事范文范本篇四

我想因为大家都不是黑苗人,不了解这种苗蛊对他们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原来也解释过,最早是因为苗女的美貌,引起了很多达官地主土匪强盗的觊觎。因为她们没权没势,无法防身,只有任人欺侮的悲惨命运,所以后来就有女子练就了苗蛊保护自己。最开始也是只在女子之间流,慢慢的就变成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信仰,也曾一度有过全苗皆蛊的时期,再后来就是一代一代的留传,上千年的传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磨灭的,虽然后来的苗蛊不一定是用在保护自己身上,而且也越来越邪恶。

对于养蛊的人,全身上下任何一处都可以成为蛊的温床,只有对蛊近乎痴迷的人才会把蛊种在舌头上,与同吃同睡,像神一般的供养着,这种人的家庭一定是有受过苗蛊恩惠的,所以一代代传下来,这就是他们的佛祖大神。

叔公说过这样一个人,那时他也还小,隐约记得寨子里的人都称呼他季叔。季叔对寨子里的男女老少全都好得不得了,他手脚很勤快,父亡母瘫,他家却是那时候黑苗里唯一一个自给自足的家庭,他一直都虔诚的炼着苗蛊,在季叔很小的时候,这蛊就种在了他的舌头上,他还不会炼蛊以前都是他的母亲养着他舌头上的蛊,到他长大以后,这蛊也就伴随了他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与他如影随形,这种自小种于舌尖的蛊,据说灵性特别强,养蛊之人心想何事它就能感应而帮助他,这么说吧,就是关键时候它就能救养蛊人的命,如同守护神一般。

听起来似乎这蛊挺好的,可是养着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因为这舌尖蛊有很多的禁忌。比如季叔一年四级都要喝温水,冷一点热一点都不行,吃的东西也很讲究,所有沾有动物血的食物通通不能吃,因为这样会污染蛊,当然在季叔眼里那是亵渎,最直接的惩罚就是心跳加速,一招一式不对就都是丧命的危险。所以大家都可以想象季叔是多么的能忍和小心谨慎,他在寨子里几十年都没有和一个人红过脸。

季叔年轻时有一年上山采药,结果路走偏了遇上了大熊,这熊杀伤力太大了,差不多人遇上基本就算没戏了,季叔当时也怕,估计差不多也要尖叫逃跑了,关键时候却猛然想起舌尖蛊,硬是把自己到了嘴边的尖叫憋回了肚子里。心想这下是死定了,舌尖蛊再厉害,面对这巨大无比的熊估计想帮也使不上劲,索性就不跑了,一屁股瘫坐在地上等死,可是这熊走到他旁边嗅了嗅,转过身摇摇摆摆就走了。

季叔吓出了一身冷汗,熊走后才跌撞撞的回了寨子,回到家本想不让母亲担心而装作什么事也没有,谁知道一回到家就呕出了几口鲜血,但是其实季叔身上一点伤痛都感觉不到,母亲一看见就大惊失色,连问季叔是不是今天遇上危险了,季叔知道母亲是内行,也瞒不住了,就把今天的事说了出来,母亲听后就说,这是舌尖蛊救了你的命啊,于是默念几句咒语,用热水朝季叔呕出的血一泼,上面密密麻麻的就是一大片破裂的虫壳。后来季叔就一直对此蛊敬若神明了,季叔的母亲也种有舌尖蛊,后来也是得它救助,才保住了一条命。

后来叔公给我们解释,这蛊因为是季叔小时就种上的,能与此人心意相通,比如危险时候季叔下意识的显示出对熊的恐惧,这蛊就能破壳让叔公身上出现一种让熊没有兴趣的味道或者让熊产生幻象或者发出一些熊能感应到的电波,但是救养蛊人一次,蛊就大批量的亡,呕血是排异,这血却是蛊吸食季叔舌尖的血。

如果蛊全部死亡,这人的舌头也就跟着废了,就变成了哑巴,所以养这舌尖蛊是异常危险的,普通人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而且养舌尖蛊万事要以蛊为先,信佛之人是怎么将佛供为上宾,他们就是怎么对待舌尖蛊。

公司民间小故事范文范本篇五

刘二是个非常小气又爱占便宜的人,常常借邻居东西不还,偷拿街坊东西无赖说成自己家的,久而久之街坊邻居都怕了他,见面都躲着他走。

这一天,刘二家隔壁新搬来一户人家。刘二鬼头鬼脑地趴在院墙上看,发现新邻居家的鸡笼没关好,一只母鸡跑了出来。他眼前一亮,翻过院墙跑过去抓起那只母鸡抱回自己家里。

新搬来这户人家的男人名叫王大,他很快发现自己家的鸡丢了便四处寻找。街坊偷偷告诉他被刘二抱走了,开始王大还不信,心想邻居间咋还能干这么缺德的事。可当王大将信将疑地趴在院墙上往刘二家看的时候,果然看见刘二家的鸡笼里有一只母鸡分明就是他们家的鸡。于是他气呼呼的前去索要,刘二无赖地说:“你怎么能说这只母鸡是你的,你有什么证据吗?还有为什么你家是鸡不在你家的笼子里,却跑到了我家的笼子里?”

王大被问的哑口无言,回家后和妻子说了这件事。妻子胸有成竹地说:“你别上火,咱家的鸡会回来的。”

王大轻蔑的一瞥说:“你个妇道人家能有啥能耐,打打不过,说说不过的。”

妻子听了也没生气只是边铺被边说:“赶紧睡吧!”

第二天一早上,妻子打开院门站在门口敲着盆大声叫着“咕咕……咕咕”家里的鸡都跑来吃食,隔壁院里的母鸡听见了熟悉的声音,撒怀一样往这边跑,而刘二家鸡看见新来是母鸡撒怀一样的跑,不知道发现了什么事,也跟着跑了来。

王大妻子一看目的达到了,急忙关上院门把刘二家的鸡也统统关在了自家的鸡笼里。

不一会刘二气冲冲的来要鸡,妻子堵在门口说:“你家的鸡不在你家鸡笼里,跑我家鸡笼里找什么。”

刘二一听立马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公司民间小故事范文范本篇六

各个国家的文学史家们的研究证实:无论是何处,有无文字,只要是有人的存在,就有鬼的传说或故事,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民间的鬼故事。

很多人问过我,苗蛊到底为何存在?为什么对自己有伤害还要继续炼?

我想因为大家都不是黑苗人,不了解这种苗蛊对他们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原来也解释过,最早是因为苗女的美貌,引起了很多达官地主土匪强盗的觊觎。因为她们没权没势,无法防身,只有任人欺侮的悲惨命运,所以后来就有女子练就了苗蛊保护自己。最开始也是只在女子之间流,慢慢的就变成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信仰,也曾一度有过全苗皆蛊的时期,再后来就是一代一代的留传,上千年的传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磨灭的,虽然后来的苗蛊不一定是用在保护自己身上,而且也越来越邪恶。

对于养蛊的人,全身上下任何一处都可以成为蛊的温床,只有对蛊近乎痴迷的人才会把蛊种在舌头上,与同吃同睡,像神一般的供养着,这种人的家庭一定是有受过苗蛊恩惠的,所以一代代传下来,这就是他们的佛祖大神。

叔公说过这样一个人,那时他也还小,隐约记得寨子里的人都称呼他季叔。季叔对寨子里的男女老少全都好得不得了,他手脚很勤快,父亡母瘫,他家却是那时候黑苗里唯一一个自给自足的家庭,他一直都虔诚的炼着苗蛊,在季叔很小的时候,这蛊就种在了他的舌头上,他还不会炼蛊以前都是他的。

母亲。

养着他舌头上的蛊,到他长大以后,这蛊也就伴随了他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与他如影随形,这种自小种于舌尖的蛊,据说灵性特别强,养蛊之人心想何事它就能感应而帮助他,这么说吧,就是关键时候它就能救养蛊人的命,如同守护神一般。

听起来似乎这蛊挺好的,可是养着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因为这舌尖蛊有很多的禁忌。比如季叔一年四级都要喝温水,冷一点热一点都不行,吃的东西也很讲究,所有沾有动物血的食物通通不能吃,因为这样会污染蛊,当然在季叔眼里那是亵渎,最直接的惩罚就是心跳加速,一招一式不对就都是丧命的危险。所以大家都可以想象季叔是多么的能忍和小心谨慎,他在寨子里几十年都没有和一个人红过脸。

季叔年轻时有一年上山采药,结果路走偏了遇上了大熊,这熊杀伤力太大了,差不多人遇上基本就算没戏了,季叔当时也怕,估计差不多也要尖叫逃跑了,关键时候却猛然想起舌尖蛊,硬是把自己到了嘴边的尖叫憋回了肚子里。心想这下是死定了,舌尖蛊再厉害,面对这巨大无比的熊估计想帮也使不上劲,索性就不跑了,一屁股瘫坐在地上等死,可是这熊走到他旁边嗅了嗅,转过身摇摇摆摆就走了。

季叔吓出了一身冷汗,熊走后才跌撞撞的回了寨子,回到家本想不让母亲担心而装作什么事也没有,谁知道一回到家就呕出了几口鲜血,但是其实季叔身上一点伤痛都感觉不到,母亲一看见就大惊失色,连问季叔是不是今天遇上危险了,季叔知道母亲是内行,也瞒不住了,就把今天的事说了出来,母亲听后就说,这是舌尖蛊救了你的命啊,于是默念几句咒语,用热水朝季叔呕出的血一泼,上面密密麻麻的就是一大片破裂的虫壳。后来季叔就一直对此蛊敬若神明了,季叔的母亲也种有舌尖蛊,后来也是得它救助,才保住了一条命。

后来叔公给我们解释,这蛊因为是季叔小时就种上的,能与此人心意相通,比如危险时候季叔下意识的显示出对熊的恐惧,这蛊就能破壳让叔公身上出现一种让熊没有兴趣的味道或者让熊产生幻象或者发出一些熊能感应到的电波,但是救养蛊人一次,蛊就大批量的亡,呕血是排异,这血却是蛊吸食季叔舌尖的血。

如果蛊全部死亡,这人的舌头也就跟着废了,就变成了哑巴,所以养这舌尖蛊是异常危险的,普通人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而且养舌尖蛊万事要以蛊为先,信佛之人是怎么将佛供为上宾,他们就是怎么对待舌尖蛊。

在苗蛊的世界里,使用尸油的养蛊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说起这个,不得不又说回寨子里青苗与黑苗最初的恩怨纠结。

发生阿美的事情后没多久,黑苗里有一个老妇人,叫阿桂。此人面色黑亮,异于常人。

那时候青苗已经开始有些防备黑苗了,但毕竟未来的日子大家是要一起过的,也没下什么死心眼防。用尸油的人就像吸毒一样一旦接触就是想戒也戒不掉,而且每隔一段。

时间。

势必要用一次,尸油也必须得使用者自己提取出来,尸油是炼蛊人到了一定级别想要突破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时激发潜能的圣品,但是这种东西就像是人到了自己的一个极限,为了证明自己可以更强而寻求一种能帮助自己超越极限的媒介一样,注定了是要对自身有所伤害的。

这个阿桂是跟着逃难过来的黑苗中唯一使用尸油的,她的一生都献给了苗蛊,不婚不育,无儿无女,真不知道她这种痴迷的态度因何而来,所以使用尸油也就不是什么怪事了。至于为什么是养蛊高手才可以用尸油,那是因为有尸毒,普通人或是炼蛊不是那么精通的人乱来的话必然命丧当场。

阿桂严格说来也不是什么坏人,就是沉浸在她自己的炼蛊世界里,但是有些事情做出来了就是大逆不道了。因为阿桂又到了该用尸油的时间,原料怎么来就是个问题,实在顶不住用动物的炼炼也还勉强,但是炼尸油本身就要耗费掉养蛊人的很多精力气血,用动物来炼那就大大的浪费了,所以阿桂还是兵行险招,去挖了青苗人的坟,一般是新死不久那样半干不干的死人是最合适的,那时候的尸毒合适,尸油也合适。

阿桂那时候和青苗人住的非常近,就晚上收拾了工具悄悄上山去挖坟掘尸,用瓦罐也不知装了什么部位的烂肉回来,在家里炼尸油,闭门闭户却还是有阵阵妖香在屋外四周流窜,周围很多青苗人还是忍不住好奇了,黑苗虽然心里明白也不敢说出来,一连三天阿桂都没出来过,也不吃也不喝,第三天她出现的时候却是面色极好,有些与她年纪相仿的青苗妇人就禁不住去问她,还问她是不是在炼什么长生不老药啊,什么偏方之类的,也不知道阿桂是什么表情。而炼出来的尸油就用火慢慢熏出烟来吸进嘴里,感觉是在身体里巡游一圈又吐到养蛊的大瓦罐里,整个人就像脱胎换骨一样拥有很多神秘莫测的力量。

这以后阿桂又正常了许多,还能对青苗们有说有笑的,本来也就算过了这一着了,没想到事情还是败漏了,本来新死之人的家庭都还沉浸在悲伤之中,常常去上上坟也是在情理之中,谁知这阿桂事情没处理好露了马脚,别人去上坟的时候先是发现土是翻新的,然后一翻一大把柚子叶,不得不翻开坟,发现尸身还被人动过,这还了的,那家人怒气冲冲的找到了宗长,说是有人存心跟他们过不去了,人死了都不放过,放了柚子叶就等于打散人家的魂一样,是很缺德的,何况还动了尸身呢。

但是话说回来,黑苗也是个相信鬼神的族群,阿桂必是怕了鬼气缠身才会这么做的。

这一闹又是众人皆知,青苗们是个个都义愤填膺,当然大家不是说怀疑是黑苗所为,只是这事做得太损,非要把人揪出来不可,这就势必要全寨大搜查了,黑苗新来的,很多事情还要宗长出面和他们的首领说说规矩,首领当时就知道事情闹大了,索性也不隐瞒了,就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说了,并恳请宗长不要将事情闹大,很多事情是可以商量的。

宗长心里也明白,若是让青苗人知道了真相,恐怕两边非打起来不可,于是也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两边才订立了协定,并且把阿桂交了出去。

阿桂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也知道自己太损,跪在那家人面前连磕99个响头,当时青苗很多人都在场,有一些其实心都软了,无奈不是自己家事,别人不原谅,自己当然也不要插手才是。

阿桂回去就一命呜呼了,身上就是从里到外都透露出一种黑,黑苗理亏悄悄把人埋了,虽然也多多少少有不服,还是忍下了,不知那家人是不是解了恨。后来宗长也布了两边订的协议,希望大家将来不要互相为难。

有一种蛊叫百花蛊,顾名思义就是用百种花来炼的蛊,但是大家可不要被这个美丽的名字骗了,寨子里就有一种说法,叫做:百花蛊,噬心蛊。

这个故事比较久远了,寨子里其实放眼望去满山满地的绿,要说有花也就是绿映丛中一点红,可是叔公说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的,无论是春夏秋冬,到处都有一丛丛的花,五颜六色,漫山遍野啊,花自然是野的,叫不出名字的,可是却很美,有婚嫁的时候呀,去采那些应景的花铺得满屋子都是,也把青石板路上洒满一片,预示着新今后的。

幸福。

美满。

黑苗本是没有这样的风俗的,但是看见寨子里青苗们的婚礼那么隆重漂亮,也就逐渐的融入了这些细节,黑苗里也有恩爱的夫妻,只是在表达上是要比青苗逊色一些,黑苗里当时就有这么一对中年夫妻,他们结婚那阵,黑苗和青苗关系是最紧张的,婚礼可就没有那么浪漫的场景,女主人大概骨子里就是个浪漫的人,喜欢这些风花雪月,奈何人老花残也不好意思再要求个补办婚礼吧,如果这事要是搁在现在的城市里也是很正常的了,哪里还会有后面那么多事呢。

这对夫妻也都是炼蛊的人,大家各炼各的,互不干涉。后来寨子里有人结婚,女主人就总是呆呆的站在屋门口望,不是说男主人对她不好,就是没有她想要的浪漫吧,估计是看多了泛酸水了,就开始厚着脸皮有意无意的试探一下老公,那样的婚礼好不好呀,以前没有是不是有些遗憾啊。男主人却总是说,好什么好,一结婚就去拿花来糟蹋,留在那开着不是很好吗,费事。本来吧要求一个世居山中的男人懂浪漫就是有点奢求,不过这男主人也太不解风情了,随便那么一应就是了,美丽的事物是女人,不管什么年纪都是爱的。

女主人渐渐问得就些烦闷了,就不再问下去,对那些花却别有深情,自己去采摘了新鲜的花,一片一片剥落下来,四季的野花上百种那是小意思,储了一年才能开始炼百花蛊。起初只是爱花而用花入蛊,并非是有目的炼的。百花蛊感觉上很柔情,需要炼蛊人的眼泪和血滴,而且一定是舌尖的血来淬炼,而且炼蛊的过程对于女人来说是个很好的内外兼修的美容体验,炼蛊过程中花中的精华会被炼蛊人吸收,炼出来的自然就是蛊毒了。

说起来也可笑,女主人居然因为丈夫的一句话而对他有了嫌隙,每天看丈夫有很多不满和怀疑,慢慢的就越来越觉得丈夫不关心她,不理解她,男主人也真是粗心,对妻子的变化一点感觉都没有,再加上女主人大概到了更年期,什么事情都看得比天还重,两人就避免不了的发生了争吵,吵来吵去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事不在小,重要的是心态。男主人也属于典型的没心没肺的类型,吵完了还能马上倒在床上呼呼大睡,女主人就想得多了,常常一宿一宿的流眼泪不睡觉,怎么也转不过那个弯来,结果想来想去居然想起了用百花蛊。

女主人说做就做,开始每天给男主人的饭菜里都加点‘佐料’,晚上睡觉的时候偷偷用小银针扎他的颌下,天天给他催蛊,一直这样过了一个月,男主人开始出现了一些症状,经常莫名其妙就心惊肉跳,心里老是不安宁,一开始也没放在心上,慢慢的出现频率高了才觉得不对劲,但是他根本没往下蛊方面想,对于朝夕相对的妻子那更是毫不怀疑,就总担心是不是要出什么大事了,其实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妻子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于是他很着急出去找妻子,妻子正采了花回来,看他脸色不好,心中已是明白几分了,其实心中也有愧疚,就问他急急忙忙去干什么,男主人竟难得的拉起她的手往家里走,回到家才把自己这段时间来的心慌说出来,显然很担心女主人会发生意外,特意叮嘱女主人要注意点,到了这个时候,所有的烦闷和猜疑都烟消云散了,女主人竟像孩子一般哇的哭了出来,把男主人吓得够呛,结果一边哭一边说自己给他下了百花蛊,本以为‘暴风雨’要来了,谁知道男主人却像松了口气似的,脸色平静的说,原来是你对我下蛊了啊,我还以为要出什么大事了,没事就得了。说完跟不关他事一样,对于女主人来说已经是一切尽在不言中了,很柔顺的给男主人解了蛊。

解百花蛊,舌头是关键,就像扎穴位一样在中蛊人的舌头上按排布扎好多个洞洞,在中百花蛊的前一个月里是没有明显症状,但是可以从舌头看出来。女主人的百花蛊其实就是一种试情蛊术,它可以试出来中蛊人对下蛊人的感情,有些恶毒一点的就是如果中蛊的人对他的感情是假的或者没有感情就让人直接死了,而女主人毕竟对丈夫还是有情的,所以每天晚上用针扎男主人的下颌就是逼大部分蛊毒出来。

有时想想黑苗们是不是曾经受的伤害太深了,什么事情都要依赖蛊,伤了别人也伤自己。

公司民间小故事范文范本篇七

莱城东北方向三十里之外有座远近闻名的大山叫夹岭,夹岭里有一峪道,峪道里有个地方叫大堂口。大堂口曾经发生过悲壮传奇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几百年,但一直在老辈人中传唱。

去过夹岭的人都知道,夹岭悬崖峭壁,险峻可憎,荆棘丛生,林木茂盛。早些年山上根本不像现在这样宽阔的柏油路把山两端连接起来,人们要想走到山的对面只有经过一峪道。这条峪道七上八下,从山这边朝着正北方向走到最高处是七里路,就此转折一直往东北方向来到山脚下还要走上八里才能走出大山。道路细长狭窄且崎岖难攀。虽是这样,但好歹这条道才使山两边的人们互通信息交流来往。

细长归细长,狭窄归狭窄,然而峪道上也有平坦宽阔的地方。在峪道的最高点也就是七上八下的转弯处东侧,就有这么一块能够容纳几十人休息的较“大”平地,就像细长的蔓茎上结出了一个硕大果实紧紧地挂在道的旁边。平地正上方还兀凸而立一大巨石,巨石大约长五米,宽三米,高一米,巨石上方的右侧正立着像官府大印的一尊圆柱石。

巨石的后面一年四季流水潺潺,水当流到此地时,由于水来石挡,水就此一分为二,从它身边悄悄经过后合二为一。可见大堂口是由于山上多处沟岔的甘洌泉水与雨水聚集成河经过千年万月冲积形成的天然“小小平原”。“小小平原”——长方形巨石——像官印的圆柱石,像极了县衙审判案件的大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堂口,悲壮传奇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

相传,前清年间由于天旱蝗灾,安徽一带三年无收,人民饥寒交迫,大都离乡背井,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到外地逃荒要饭。其中有一对尚姓母子,当时母亲五十多岁,儿子十二、三岁。尚姓母子一路北上,沿路乞讨,不知走了多长时间,不知走了多少路程,终于来到我们山东。那时,我们山东也好不了多少,走到那里那里也是荒凉,走到那里那里也是饥寒交迫,那能有母子要饱饭的地方。

这一天,她们母子继续北上,踉踉跄跄来到夹岭,顺着崎岖狭窄的峪道前行,由于多日奔波,身患重病的母亲走到大堂口时再也坚持不下去,躺在地上呻吟,豆大汗珠不断地打在地上,痛苦的样子无法形容。看到母亲痛苦的样子儿子哭天喊地,然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有围着母亲团团只转,眼睁睁看着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有什么办法,儿子只有自己动手,在大堂口的平地上一把土一把土地掘了起来,他要掘个坑安葬过世的母亲。他一边掘土,一边哭诉着母亲的苦难人生,自己三岁丧父,母亲体弱多病,但母亲又当爹又当妈,寒暑来往,乞讨人生,顽强地支撑起这个家。泪水含着汗水,风声裹着哭声,终于把坑掘好。

可是衣衫褴褛遮不住母亲遗体怎好掩埋,幸好,正路过前坡村一放羊的老者,老者非常同情落难的这个未成年孩子和过世的母亲,立即将随身携带防雨的蓑衣裹住母亲遗体,就这样两人动手将老太太尸体草草掩埋。尚家孩子想来思去,走到那里那里也没有容纳自己的地方,他千恩万谢告别放羊老人,在母亲坟前三跪六拜后,哭着离开大堂口,一路乞讨回到自己的家乡。

回到自己家乡的尚家孩子,给大户人家开始放牛放羊。放牧的路上必经一家学堂,每当这时天生聪慧的他总在教室外面听先生讲课,听学生书声朗朗。有一次先生让自己的学生背诵前一天传授的课文,十几个学生竟没一人能给背诵,正在此时尚家孩子情不自禁的把课文完整流利地背诵下来。听到声音的老师非常惊讶,急匆匆来到室外,看到的竟是个放羊的小孩,经打听知道小孩的身世后,立即将他收留了下来。老师讲的用心,尚家孩子学得认真,生活上并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他。几年下来,乡试、殿试,一路无阻,最后被皇帝册封为京城三品大员。

达官厚禄的京城三品大员时时怀念自己的母亲,每当重大节日总是骑着高头大马携带随从千里迢迢来到大堂口给母亲上坟拜土。就这样过去了几年,更加飞黄腾达的他决定要把自己的母亲迁回安徽老家和父亲合葬。省府大人知道此事,立即用整齐有序的大理石铺就陡峭难攀的路,迎接京城三品大员的到来。

清明时节,京城三品大员带领迁坟的队伍浩浩荡荡来到母亲坟茔面前,三跪六拜,烧纸燎香,隆重齐全的迁坟仪式过后,便轻轻打开母亲的坟茔。说也蹊跷,正在此时轰隆一声巨响,只见巨石滚动,站立在巨石上的圆柱石突然摔在一边,好象怀抱孩子的母亲突然跌倒,将自己的孩子摔出几米之外。再看母亲遗体,活灵活现,比活着的时候还要清秀,裹在母亲遗体上的蓑衣扣结竟还生根发芽,无数金颜银色的草根围着母亲遗体,好象蟒袍玉带,母亲的遗体就像安放在水晶玻璃一般。

随同还发现,好多的蓑衣扣结才仅仅烂掉一个。眼前的一幕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竟让这个京城三品大员昏倒在地,这可吓坏了随从,立即千呼万唤才使主人醒了过来。此时的京城三品大员已六神无主,没有主意,幸亏心腹提醒,才将母亲的坟茔恢复原样,打道回到京城。

回到京城的三品大员,打开母亲坟茔的瞬间场景天天萦绕在自己脑际,饭吃不下,觉睡不着,身体每况俱下,工作难以胜任,皇帝知道此事后便将他搁置起来,再也没有重用。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听到大堂口传来马儿嘶鸣的声音,再也没有见到上坟拜土的新迹象。有人说,尚家占了好风水,上有流水潺潺,下有沃土肥地,名称更是成就尚家母子,“堂”是“尚”字身下一掊“土”,尚姓老人葬于此地后代自然飞黄腾达;也有人说,大堂变故,“官印”飞蹦,子孙仕途再也不会继续;还有人说,蓑衣扣结便是官宦本位,风水不破就要出像蓑衣扣结一样多的京城大官。

公司民间小故事范文范本篇八

从前,在一个农舍里面住着一对老夫妻。

有一天,老奶奶用面捏了一个姜饼人,给他用葡萄干儿作眼睛,用樱桃干儿做扣子。

小人做好后,放到烤箱里面去烤。老爷爷和老奶奶都很饿,想吃这个小姜饼人。

刚刚烤好,老奶奶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烤箱的们。小姜饼人一下子就从炉子里面跑出来,越窗而逃,一边跑还一边喊:不要吃我!老爷爷和老奶奶就赶紧跟在后面追,一边追,还一边吆喝:站住!站住!小姜饼人看也不回头看一眼,他一边跑,一边说:跑快点,跑快点,你们追不上我,因为我是小姜饼人!

路上小姜饼人碰见了一个小猪,站住!站住!我想吃掉你,小猪喊道。小姜饼人跑的更快了。他一边跑,一边说:跑快点,跑快点,你们追不上我,因为我是小姜饼人!

在走不多远,小姜饼人看见了一头母牛。小人,站住!站住!我想吃掉你,母牛喊道。他一边跑,一边说:跑快点,跑快点,你们追不上我,因为我是小姜饼人!

牛和猪,还有老奶奶,都一起跑在小姜饼人后面追,但是小姜饼人跑得很快,她们都追不上他。

不久,小姜饼人又遇到一匹大马。站住!站住!小人,我想吃掉你,大马喊道。小姜饼人也没有停,他一边跑,一边说:跑快点,跑快点,你们追不上我,因为我是小姜饼人!大马也加入了追赶小姜饼人的队伍,小姜饼人笑呀笑呀,一直笑到一条大河边。

哎呀,怎么办呢,她们要逮着我啦,我怎么着才能过河呢?这时,从树丛出来一只狡猾的狐狸。我可以帮助你过河,狐狸说,跳到我的尾巴上面,就可以游到对岸。你不会吃掉我吗?小姜饼人问。

当然不啦,狐狸说,我只是想帮助你。小姜饼人就跳到狐狸的尾巴上面。不久小姜饼人就有点湿湿的了,快爬到我的背上,狐狸说。

小姜饼人就爬到狐狸的背上。你太重了,我累了,快挪到我的鼻子上。狐狸一边游泳,一边说。小姜饼人就挪到狐狸的鼻子上。

不久她们就到了河对岸,狐狸马上就把小姜饼人抛到空中,张口大嘴,吧吱一声衔在嘴里。

小姜饼人就这样被吃掉了。

公司民间小故事范文范本篇九

有一天,老君李耳闲暇无事,坐在兜率宫里,看他手里的如意钩。只见那金黄的如意钩一闪一明,一闪一明,照出了一幕又一幕人间不平之事。他掐指一算,世上已经过到了元朝的时候了。他心里说:“人间不平的事也太多了,依着问问不完,眼不见,心不烦,还是闭目养神吧。”想到这,就闭上睛眼。刚一栽嘴,手里的如意钩“扑塌”一声掉到地上。

这如意钩在地上闪了几下金光,接着飞到空中,旋转一阵,一栽头,往人间飞去。这时正是半夜子时,如意钩象流星一般,栽入鹿邑县内的丁家庄,然后一折头,一抹弯,钻进一所破烂的茅草屋,往二檩子上一挂,不动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挂在二檩子上的如意钩往上猛一拱,只见“哧啦”一道金光,钻到何氏的怀里不见了。

“咯哇,咯哇”两声哭叫,小孩从何氏身上降生了。小孩又白又胖又齐整。跟一般孩子不一样的地方是有点罗锅腰;嘴唇上边长个叫人发笑的小弯弓胡;脖子上还带个明晃晃的金脖项,仔细看看,是个如意钩捏成的小圆圈。这孩子落地就会说话,叫爹叫娘。还会踢脚打拳,会对着面前的东西吹三口气叫这东西变样。更奇妙的是,这孩子一扑塌眼皮儿就长上一岁年纪,一连扑塌二十四下,长成个一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丁正看着宝贝儿子,分外欢喜;回头一看,见刚生过孩子的妻子因生了宝贝变得十分年轻、俊俏。她本来就很漂亮,这时变得如花似玉,比年轻的姑娘还漂亮十分。丁家穷家破院,今日双喜临门,为此,丁正特给儿子起名叫双喜。这件奇事象扎了翅膀一样,很快飞遍县境。

第二天上午,消息传到大恶霸伯颜雄家里,他俩眼一瞪:“混帐!双喜怎能生到下等人的家里?我要娶何氏当小老婆!”

伯颜雄的大管家耶律旺说:“大人这是怎么啦?漂亮任你挑,何必娶个半截媒?”伯颜雄说:“我不准返老还童的绝色美妇人作低等人的妻子,我要叫她那像神仙一般的宝贝儿子喊我叫亲爹,要用八抬大轿娶亲,叫双喜和丁正押轿当送客。把何氏送到我的府,叫丁正当我的岳父,走一步喊何氏一个女儿,来一个丁正嫁女,双喜喊娘我好跟众大反打锤的伯颜雄岂不万分快乐!哈哈哈哈!”

耶律旺拍手喝采:“甚好!甚好!”接着,趴伯颜雄耳朵上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小妇人到底什么模样,大人不妨亲自一观。”

“如此甚好。”伯颜雄骑大马,带随从前往丁家庄观看,见了何氏,果真象说的那样,就哈哈笑着,骑马回府,对耶律旺说:“明日上午娶人,你快去后堂禀我母亲得知。”

耶律旺来到后堂,参见老太太。这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女人,又青又白的大驴脸,颧骨往外突着,俩眼闪着凶光。她一肚子坏水,伯颜雄做坏事,好多歪点子都是从她肚子里所出。

耶律旺把伯颜雄的想法对太太说了一遍。老东西不但不制止,还连连称赞:“如此甚好!娶个奇人当媳妇,半仙半神童作孙孙,以后我家大大小小都可以成神升天了!”伯颜母子主意已定,耶律旺带着狗腿子到丁家去通知。他们见了丁正,大声喝道:“丁正听着!我家伯颜老爷要娶你妻何氏为妾,明午,抬轿前来。你和双喜押轿当送客。从此你就是我家伯颜爷的丈人,明天双喜嫁母,你送闺女,拜天地时,你俩搀着新人,你要走一步喊一个“女儿”。从眼下起,你们要做好一切准备,不得有误!”

丁正听到这里,头晕多大,气得俩眼直冒金花,大声说:“这是谁出坏主意?”耶律旺说:“问这弄啥?若要应允,倒还罢了,若要不允,家灭九族!一言为定,明天上午抬人!”说罢,抽身走了。

丁正把事情向妻子说了。何氏不答应。夫妻二人哭成泪人。

罗锅双喜走来说道:“二老不要哭,咱就按他们说的办。”

丁正夫妻十分吃惊:“双喜,你咋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双喜趴爹耳朵上小声说了一阵。

第二天的上午,一群人从伯颜雄家出动,抬花轿来丁家娶亲,吹响器,点铁炮,敲锣打鼓,十分热闹。花轿在丁家大门外边落下。丁正和双喜架着打扮好的娘子上轿。新娘子勾着头,一声不吭,头上盖着红盖头。

再说伯颜家。伯颜雄披红带花,嘴上胡子乔得直冒青光,单等新媳妇下轿好拜花堂。他从前院跑到后堂,叫他娘快作受头准备,忽然发现他娘啥时候不见了。他急得头上冒汗,派人四处找也没找到。花轿快回来了,这该咋办?“娘可能是不想受头,躲起来啦、、、、、、嘿,管她哩!娶媳妇要紧!”

花轿在门前落地,丁正、双喜架着新娘从轿里走出来打麻拮火的、撤喜钱的,慌得脚不连地新媳妇的挤得象戏台前头一样。伯颜雄高兴地在人群中扭来掉去,喜得嘴岔子都咧到耳门上了。

耶律旺主持婚礼,拉长腔喊道:“一拜天地!二拜祖宗!夫妻对拜!”

新郎新慌着作揖磕头,新媳妇站在地上不动。丫环过来啦,咋啦也不走。伯颜雄说:“你不走,就站这里一辈子!”一说叫站,她偏掉着屁股在地上乱扭。

伯颜雄说:“好家伙,我的美人儿!你想当着大家玩一套,哪好!我早想看看你哪漂亮的小脸儿,你不走,我来个不进洞房先掀盖头。”

耶律旺说:“这小娘子脸蛋长得可美!人见不走,鸟见不飞,老叫驴见了也不踢。来吧,新女婿来个当众揭盖头!”伯颜雄俩手抓着新媳妇的盖头角,往上猛一掀!咦!我的乖乖娘子哎!一下露出一个高颧骨的大驴脸,原来这新媳妇正是伯颜友邻自己的生身娘!”

伯颜雄心里猛一惊,紧接着,脸上羞得青一块,红一块,紫一块,白一块。

看新媳妇的“轰”地一声笑起来。

小罗锅双喜高兴得拍着手一蹦多高。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昨天夜里,双喜跳墙到伯颜雄家,照伯颜雄的娘吹了三口气,叫她变成自己的母亲何氏的模样,趁她浑身麻术,象在梦里,把她背回自己的家。临走时,他掐个树叶,吹三口气,让它变成伯颜雄的娘的假象躺在床上。丫环见“老太太”没睡醒,谁也不敢喊叫。树叶太太睡到花轿出门去抬人时,自动消失。伯颜雄的花轿在丁家门口落地时,双喜给伯颜雄那已经麻木的老娘梳洗打扮,头上蒙上了红盖头。

伯颜雄明白过来之后,气得面色青紫,唤家兵将双喜和丁正包围,并从耶律旺手里抓来一根铁棍,一下子把丁正打死。双喜取下脖子上的金项圈,将它捋直,成了一杆金枪。他舞动金枪,左冲右档,杀出包围圈。双喜掐一朵野花,吹三口气,让它变成一个花朵金盆,他往盆里头一坐,飘飘然往空中飞去。没想到刚飞两丈多高,“扑塌”一声!连盆带人摔落在地。他并不知道,脖子上的金项圈一拿下来不知当紧,就再也飞不上天空。

双喜背水一战,干脆和敌人大拼大杀。他面迎敌,一来一往,一冲一挡,“扑出!扑出!”枪枪带血,杀得敌人落花流水。伯颜雄、耶律旺见事不妙,抱头逃跑。双喜一枪挑死耶律旺。

伯颜雄见耶律旺被挑死,跑得更快。双喜追上去照它砍三口气,使他变成一只大苍蝇,灰白色的翅膀,灰绿色的肚子,浑身毛烘烘的,除了头还是伯颜雄的样子。大苍蝇惊慌失措地往前飞,飞不快,也飞不高。双喜托枪在后面紧追。

追着追着,双喜想起来一个点子,他托着多枪往前猛一攒!他真巧得很,金枪一下子捅到苍蝇屁股眼里。双喜拍手蹦着笑了一阵。苍蝇屁股带枪,狼狈逃走。

就在这时,朝廷的援兵来到,一下子把双喜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伯颜雄恢复原形,屁股上带枪跑过来喊道:“双喜,快投降吧!告诉你,你爹娘已被我们打死,你若不降,我叫你和你爹娘一样,去见阎王!”说罢,叫人拖过来双喜娘的死尸。

双喜一个箭步蹿上去,拔掉扎在伯颜雄屁股上的金枪,和敌人展开拼杀。扎死一群,又来一群。到底是寡不敌众,双喜累得呼呼喘气,脸色蜡黄,眼看就要死在乱马营中。“投降吧双喜!投降了饶你一命不死,不投降叫你死也不落囫囵尸首!”伯颜雄举刀高喊,一刀把双喜肩上劈掉一块肉,鲜血把衣裳都染红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俱之!”紧要关头,只听一声高叫,从空中驾紫云飞来一位老人。此人白发白须,长眉寿目,原来是老子到了。

老子脱下衣实用,用力在空中挥了一阵,霎时,暴风骤起,刮得飞沙石,天昏地暗,无数的神兵从天而降,杀得元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双喜趁机,将伯颜雄一枪挑死。

老子从空中落下,掏出仙丹递给双喜,让他将爹娘救活。

老子对复活过来的丁正说:“我李耳从来不杀无辜,方才死去的元朝兵丁,除十恶不赦的罪人之外,其余的都可还阳。丁正以后要替天行道。现在,让我把双喜带走。”一甩袖子双喜变成如意金钩,拿起金钩,跳上紫云,往空中飘然而去。

丁正夫妻,对天谢过老子,去投奔农民起义的队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