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激励机制范文如何写(模板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20:41:43 |
- ZTFB |
- 13页
阅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当面对一些较为复杂或矛盾的情况时,我们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分类。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范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用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研发激励机制范文如何写篇一
论文摘要:高校教师在科学研究、文化知识传播和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于提高管理效能,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高校健康有序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激励理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健全和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工作。而高校教师作为推进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主体,其管理工作是一大重点。激励是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分析激励理论的基础上,有钊1对性地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对于调动教师积极性、优化师资结构、稳定人才队伍、加强学校吸引力和竞争力有重大意义。
(一)优化师资结构,稳定教师队伍。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优化高校师资队伍结构,稳定师资队伍。高校教师因在年龄、学历、学科性质等方面有着不同结构的层次,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当是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促使每一个结构层次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从而整体上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促成师资结构的优化和教师队伍的稳定。
(二)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因其职业特质,同时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更倾向于追求较高的荣誉和远大的理想。需求层次较高,通过有效的激励,可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多方面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更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保持一种高昂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三)优化组织环境,吸引优秀人才。
有效的教师激励不但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使广大教师产生较高的群体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形成一种增强学校凝聚力的氛围和影响力。一方面,有效实施各种灵活的激励措施,能够在学校中形成一种开放、竞争的环境,便于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同时加强本校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从而优化组织氛围;另一方面,形成一个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无论内外环境都会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学校能够在良好的竞争氛围中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
激励机制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激励方式单一,不能满足教师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在教师的聘任和考核上,评聘不科学,致使激励措施产生负面效应:在大环境的竞争机制未能灵活调节,使激励功能弱化和虚化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使高等学校的管理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制约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充分理解激励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健全和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激励理论按照性质和内容的不同,有许多的分类和划定标准。结合教师的职业特点,对构建科学的教师激励机制有借鉴价值、影响较大、比较成熟的.激励理论主要有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调整型激励理论三大类。本文选取了这三大理论中的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来进行分析。
(一)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他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大类。只有在低一级需要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并且不同人或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需要。在实际管理中,要分清楚教师的不同岗位和级别,才能定位其实际需要的层次,对症下药,真正发挥激励的作用。
(二)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主要包含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是指当它存在时可以引起人的满意,当它缺乏时不会引起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的因素:保健因素是指当它存在时人们并不觉得满意,而是没有不满意,当它缺乏时则会引起不满意的因素。在教师管理中,要正确处理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关系。不能忽视保健因素,也不能过于依赖保健因素,要善于把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充分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
(三)公平理论。
目标设置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罗克提出。他认为目标具有引导员工工作方向和提升努力程度的功能,十分重视目标设置对动机的激励作用。其设计的目标设置理论的基本模型揭示出,目标引导努力,由努力而产生绩效,由绩效而获得报酬,最重导致主体的满足感。研究表明,难易适当又有现实意义,同时又被主体充分理解和接受的目标对激发主体的努力最为有效。在教师管理中,要合理设置学校发展目标,同时要求教师在学校目标之下建立个人发展目标,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激励机制作为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其涉及的内容和范围是比较广的,以下从两个方面来健全和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基本思路:大的方面主要涉及制度和组织环境层面,小的方面主要涉及具体的激励方式。
(一)从制度和组织环境层面来讲。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必须“积极推进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合理定编的基础上,对教职工实行岗位制和聘任制,在分配上按照工作实绩拉开差距。”高校教师聘任制自1986年实施以来,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师聘任制正由评聘制向岗位聘任制转轨,逐步建立一种“突出岗位、严格考核、按绩聘任”的新机制。发达国家高校的教师队伍管理采用完全聘任制,保证了师资流动和动态管理,发挥了高校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益。实现了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可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合理流动的完全聘任制。具体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在人才引进上,要实行岗位制,遵循“按需设岗”原则,避免引进资金的浪费和人浮于事的情况:在人才的考评上,实行教师评聘制,要根据教师的实际工作绩效和潜在的工作能力来评定教师的职称,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标准统一、规范操作、公开透明、反馈及时且考核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津贴制。将教师按职称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教师的工作情况评定相应的岗级保证既有一定的差距,也有灵活的弹性上下空间,弊除“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的局面。
2.以人为本,营造积极和谐的组织环境。
通过坚持校务公开、建立与教师的协调机制、理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等方式,吸引教师主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通过管理者与教师的沟通和协调,促使双方产生共识,减少隔阂,教师的意见被采纳,人格受到尊重,就会激发其学校主人翁的意识。首先,要坚持校务公开,对教师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公正地公开,并接受教师的监督。其次,建立教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积极组织教师座谈会,与教师进行协调,并形成一定的召开形式。再次,理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改革学校的集权式管理,使教师有机会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真正树立主人翁意识。其间要通过促成以教授为主的学术权力为高校管理的约束和制衡机制。最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教师在民主公平的工作环境中,激发更大的热情。
研发激励机制范文如何写篇二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研发成为了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作为研发团队成员的我,多年来积累了一些关于企业研发的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企业研发领域中的经验和思考,希望能够给正在从事研发工作的人一些启发和指导。
首先,一个成功的研发团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愿景。研发项目的目标应该是明确的,符合公司的整体战略,能够为市场带来新的价值。团队成员应该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工作是为了什么,应该一切以实现这个目标为导向。此外,团队还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即对未来研发成果的期望和追求。这样的共同愿景可以激励团队成员努力工作,并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其次,一个优秀的研发团队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研发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需要频繁地交流和协作,以便更好地完成项目任务。因此,团队成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他们应该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合理分配任务,确保团队成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协同创新。此外,团队成员还应该善于倾听和相互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团队协作。
第三,一个成功的研发团队需要有良好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研发工作是一个持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团队成员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了解最新的研发技术和工具,以便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此外,团队成员还应该有创新思维,不断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以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第四,一个卓越的研发团队需要有高效的项目管理能力。研发项目通常有明确的时间和资源限制,因此,团队成员应该具备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和资源分配,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通过有效的项目管理,团队成员可以更好地掌控项目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风险。此外,团队成员还应该善于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及时调整项目方案,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最后,一个成功的研发团队需要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研发工作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团队成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应对各种压力和困境。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能够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持身心健康。同时,团队成员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自我激励能力,保持对研发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团队成员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保持工作的高效性和创造力。
总之,一个成功的研发团队需要具备明确的目标和愿景,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优秀的学习和创新能力,高效的项目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和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我相信,只有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够打造一个优秀的研发团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研发激励机制范文如何写篇三
民办高校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师资的重要性,合理利用、有效管理和不断培养这一稀缺资源。目前民办高校存在着教师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大、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等问题。只有建立全面、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民办高校的良性稳定发展。
我国民办高校的出现缓解了高等教育完全依靠政府投入的压力,优化了资源配置,为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民办高校存在着教师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大、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等问题,师资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民办高校要在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师资的重要性,构建全面、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民办高校的良性稳定发展。
1.薪酬激励效果有限。
民办高校薪酬存在缺乏外部竞争力、内部不公平、结构欠合理的问题。薪酬主要以基本工资为主,在津贴和奖金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缺乏竞争力。津贴主要包括课时津贴和岗位津贴,没有公办高校的科研津贴、住房津贴等;奖金发放主要依据每年的优秀教师评比、各类比赛为主,涉及面窄,且没有与绩效考核结合在一起,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难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
民办高校普遍采取“检查评比式”绩效考核模式,按岗位职责列出了考核标准和要求,考核项目过多,可量化的指标过少,缺乏重点,单项指标所占权重过小,即便是重要的指标也不会引起教师的重视。评价标准以扣分为主,加分项少。考核结果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且规定优秀的比例,结果是只要没有教学事故,都为良好以上,造成考核结果可比性不强,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教师的工作业绩,激励价值不大。
3.培训激励不足。
目前民办高校对教师的培训投入少,政策支持不足,“重使用、轻培养”,这对于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的专职教师队伍的发展非常不利。青年教师缺少实践经验,需要通过培训深造来提升自我,否则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只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也让他们看不到自身发展的空间,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4.激励个性化不强。
民办高校教师来源复杂,教师在年龄、职称、学历、个性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相应教师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化,但是学校管理部门忽略了对教师个体的分析,实行统一的激励方式,执行一个奖惩标准、凡事一刀切,导使激励效果没能体现差异化的特点,达不到较好的激励效果。比如说对于中青年教师,应以物质激励为主,而对于那些生活安逸的离退休教师则应以精神激励为主。
1.人本原则。
民办高校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希望拥有受尊重、自主管理、参与管理的工作环境,因此在激励管理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善待教师这一宝贵资源,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放在首位。只有尊重教师的个性,重视教师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培养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留住优秀的人才。
2.公平原则。
民办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型人才,更看重自尊的需要,因此对公平的要求十分强烈。每位教师都希望领导和学校能够公平、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工作,希望自己的付出有所回报。因此在学校的激励管理中,无论是聘用激励、薪酬激励、绩效考核激励等都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心理影响作用,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公正的、规范化的激励体系,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3.差异性原则。
民办高校教师来源多样化,在年龄、职称、学历、个性、价值观等方面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需求上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存在着差异性。这就要求针对不同教师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和措施,真正做到“因人而异”,才能取得最佳的激励效果。
4.稳定性原则。
民办高校制定激励政策时有时随心所欲,朝令夕改,必然会大大地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逐渐失去对学校的`信任,达不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因此,在制定激励方案之前,应进行充分地调查和详细的设计,并请相关的专家进行论证,以确保实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此外,保持稳定性的同时也要兼顾灵活性。激励机制的稳定性也是相对特定的时期而言的,一旦外界环境变化了,激励机制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及时地丰富、完善和改进现有的激励措施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才能在稳定中求发展。
5.系统性原则。
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完整、辩证地构制。激励对象既包括专职教师,也包括兼职教师;既要考虑对教师个体的激励,也要考虑对组织如教研室的激励。激励方法要全面,既有物质激励,又有精神激励;情感的激励即要有正激励,也要有负激励。激励措施的设计上既要把握激励与责、权、利的统一,也要注重长期与短期激励的统一。
1.建立新型、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制定新型、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是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关键之所在。具体构建薪酬体系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薪酬结构多元化。
目前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结构单一,不能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从而引发教师的不满,限制教师工作绩效的提高。因此可以构建多种薪酬结构形式,可供教师选择对自己最有吸引力的结构。虽然这种做法会增加管理成本,但是教师由此激励而增加的绩效足以抵消成本的增加。
(2)应与绩效持钩。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体现公平性和竞争性,民办高校教师薪酬应与教师的绩效考核相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才得留住人,留能人,保持永续的活力与动力。
(3)重视福利薪酬:。
福利往往是民办高校薪酬中的薄弱环节,大部分民办高校的福利仅限于国家法定的福利而且往往采取最低的标准,自主福利少。民办高校应该重视福利薪酬的激励作用,提高法定福利的额度,实行自主弹性福利策略,设计富有个性化的、弹性的适合不同教师的福利待遇,如为关键人才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解决其后顾之忧;建立学术休假制度,让教师有时间搞科研等。
2.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民办高校教师应构建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公正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优才优用、优劳优酬”的竞争激励机制。
(1)采用全方位的考核评价方法。
由于教师活动的复杂性,不管单独采用任何一种方法都具有局限性。因此为了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必须采用全方位的评价方法,把多种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具体的评价方法可以采取自评和他评、定性和定量、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取长补短,从而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2)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师考核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评价教师的工作状况,获取高质量的绩效信息,为更为科学、客观、全面评价教师奠定基础。考核评价的主体由学生、同行、教学督导、领导等组成。
(3)科学使用考核结果。
考核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工作绩效,必须正确合理地使用好考核的结果。首先要把考核评价的结果与教师聘用晋升、职称评定和薪酬津贴挂钩,其次要增加评价结果的透明度,管理者应及时、适当地把评价的结果反馈给被评价教师,使教师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提高和完善工作绩效,达到以评促改的目的。
3.建立系统完善的培训体系。
民办高校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他们渴望拥有更多的培训机会来提升学历、提高专业技和教学水平能等综合素质。因此,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建立系统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有利于学习型组织的建立,营造教师终身学习的氛围。
(1)优化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
民办高校应针对不同教师的需求情况,确定不同的培训形式。但对任一种培训形式,都应遵循精、简、实的原则,提高培训效果。如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应以培训其教学业务能力为重点,除了基础性的教师素质培训外,还应该积极组织教学观摩、开展教学方法和技巧等业务培训,树立教师职业道德,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培养教学的基本技能。
(2)扩大培训面,加大培训力度。
1)学历进修。
民办高校的整体学历水平与公办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学历进修成为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培训的重点。学校应支持和鼓励中青年教师报考在职本科、硕究生或博士生,且对完成学业、取得更高学历的教师提升相应的待遇。
2)专业技能培训。
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实用人才,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培养中青年教师,打造一支专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成为学校培训工作的关键。具体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一方面利用假期选派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和培训,另一方面可以把专家请到学校的校内实习基地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
3)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培训一直是民办高校培训方面的薄弱环节。民办高校应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定期讲学或开办专业学术报告,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以开阔教师的专业视野,丰富教师的学术知识。
(3)提供培训的优惠政策。
民办高校应提供优惠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且对培训学习取得优异成绩、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树立榜样作用,带动更多的教师自学自愿地参与到各类培训活动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对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在各类评比、职称和职务晋升时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条件成熟,优先考虑。
4.建立特色的文化激励体系。
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有积极的激励功能,是任何民办高校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1)打造独特的文化场。
民办高校教师的安全感及归属感不强,缺乏集体凝聚力。如何打造学校独特的文化场,凝聚人心,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在学校中感受到信任且具有归属感,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如学校领导应重视教师的精神需求,经常性地深入到教师中,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用真情去感化他们,真正做到“感情留人”。
(2)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学校内部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一种相互尊重与信任,相互关心与爱护的人文环境,可以使教师完全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感受集体的爱心与温暖,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建立优美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直观展示学校的外在形象,承载校园文化之精髓。校园环境的美化可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文霞.人力资源管理.中国城市出版社..6.
[2]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
[3]李建忠.我国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前沿..9.
研发激励机制范文如何写篇四
论文摘要:激励机制是高校教师人才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调动教师工作的潜能,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实现高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高校教师独特的职业需求出发,在对高校教师现有激励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优化和完善的主要内容。
1、激励机制能有效满足教师的需要,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
需要是人们由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要求获得补偿的主观感受。未满足的需要是激励的开端,而需要的满足则是激励过程的完成,一定的需要往往要有特定的激励去满足。只要针对性地实施激励策略,了解个体的需要,才能发挥教师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实施教师激励实践时,主观上要有意识地把实施激励与实现教师不同层次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在可能的情况,针对个体不同层次的需要,急其所需,分别实施不同的激励方法,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确保一个稳定优质教师队伍的形成。
2、激励机制能强化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
在高校对教师进行激励时,一方面要给予表现突出的教师进一步认可、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增强自己作为一名现代经济时代教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其他教师在对比中找出差距,从而修正和调节自己错误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地履行岗位职责。因此,有效的激励,有利于创造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群体氛围,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3、激励机制能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激励无论从教师追求的目标,还是从调动教师积极性的过程来看,它是教师行为的动力系统。进行有效的激励,有利于营造一个不断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群体氛围,对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鞭策和推动作用。在这种氛围下,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使教师的创造性潜力能够得以充分发挥。
目前,我国各高校均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其运行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客观上说,现行激励机制还存在着诸多弊端,发挥的作用有限。
1、激励层次和结构较为单一。
现有的激励手段主要以报酬激励为主,忽略与员工的沟通和为员工提供职发展机会基于工作本身的精神层面的制度安排。作为高校而言,其目标应不只是教学和科研的量化业绩的实现,还应辅之以高校的社会价值,如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个人的成就感等。应尽可能使高校委托给教职工的工作更有意义,并尽可能促进教职工积极向上的个性和能力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2、工作业绩评价和考核不够科学。
目前高校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主要以上级评议和民主评议为主,考核手段单一,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为了测量教师的劳动,现行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价主要以教学科研为导向,以完成教学、科研工作的业绩指标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这些指标包括:承担的教学任务(教学工作量)、承担科研项目及完成经费情况、获得成果奖励、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专著(教材)多少等,尤为注重的是教师的科研成果。就教学和科研工作而言,高水平的成果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但量化考核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教师和科研人员必须为积累一定的成果而疲于奔命,从而缺乏必要的思考、积累及创新的时间,很难做出高水平的成果。这种过于细化和绝对化的量化考核指标会导致很多教师在科研上急功近利,相互之间争抢科研经费,协作精神、奉献精神下降。
3、激励内容忽视组织文化建设和工作环境建设。
高校作为知识的传播、创新之地,应具有较高层次的组织文化和明确的价值观念。高校在给予人才优厚待遇的`同时,还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很多高校都十分注重给高层次人才提供高薪、高福利,甚至还有对家属的照顾政策,但却很少考虑到工作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作用。对高水平的知识分子,个人的才能能否得以发挥、工作的环境、学术的氛围,这些都是决定他们能否留下来的重要因素。高校需要的不仅是几个高水平的优秀人才,还有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如果缺少这些条件,即使能够吸引到一些优秀人才,也没有能力留住他们。
基于教师之间具有分明的层次特点,对教师激励不能笼统地总结为更注重精神满足或物质需求,而要通过对不同的人群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把具有共同需求的人划分为一个群体,针对不同的群体建立相应的激励体系,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激励,以达到最大的激励效果。对于学科带头人等高收入阶层,要注重给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他们多出学术成果。对于骨干教师,既要注重在物质待遇上多关心他们,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更要为发展人才提供广阔的平台。对于青年教师,则要注重培养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帮助其制订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加大对人才开发培训力度,提供更多的人才培训发展机会。高校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让有培养前途、有潜力的教学科研人员或出国访问、或读博读研,为培养人才和多出成果提供一切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在设计薪酬以及精神激励等机制时,在倾斜重点的同时,要兼顾不同人群的激励需要,激励全体人员努力工作,形成合力,保证学校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
2、建立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
教师考核评价是对教师工作实现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建设一支素质良好、结构优化、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迅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为了对教师的评价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必须建立一个适合的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一也称360度评价法或全方位评价法.它是一种从不同层面人员中收集评价信息,用多个视角对教师进行综合反馈评价的方法,也就是有被评价者本人以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人,包括单位领导、专家、同行和学生,分别从相关的指标内容(政治思想品德、业务水平、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工作等)对被评价者的绩效、工作能力、特定的工作行为和技巧等进行全方位的匿名评价。然后由专业人士根据各方面的评价结果,对比被评价者的自我评价,向被评价者提供反馈,评价结果的反馈包括被评价者的工作业绩状况、取得工作成果的原因、可能有的奖惩情况、评价者的要求、建议和期望等。以达到帮助被评价者找出组织或个人在这些方面的优势与发展需求的过程。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着眼于管理的过程和职业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来源获取管理过程的反馈信息,并客观地分析和使用这些信息,支持和鼓励教师不断改进与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行为和绩效,通过对教师的激励来实现人力资本价值与增值,达到教师、高校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3、建立和完善和谐的工作环境。
高校应该根据教师个人的兴趣、特长和能力,为其提供能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和机会,并不断创造条件,优化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术环境。一方面要引导教师提高对教书育人重要性的认识,使其认识到白己所从事的工作有重大的社会价值,产生很强的自豪感、责任感、激发其潜能和工作热情;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任何有效的激励都应考虑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为教师的工作和成长创造宽松、和谐、竞争、向上的环境和氛围。
研发激励机制范文如何写篇五
所谓激励,是指对人或物施加外力影响,使之有所反应,从而达到某种目的。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以“八荣八耻”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政府机关如何建立健全一套良好的干部激励机制,使广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得到充分发挥,切实履行执法为民的原则,以人为本、立党为公,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此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责任制,实现目标激励。结合工作的实际因人而异建立和实现目标责任制,明确不同层次的达标要求,使每个人都能从目标价值中看到单位、个人的希望,迸发出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的驱动力。作为政府机关应根据政府的职能要求和工作要点或年度主要工作任务,逐项分解到各职能科室,然后结合每个干部的文化程度、职务的高低、业务水平差别的特点,分层次,明确每一层次的目标责任制,使每个工作人员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在明确机关各办事机构职责的基础上,可采取办事机构负责同志、一般工作人员分别同常委会主任、办委负责人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办法,对工作目标、纪律要求、完成任务情况、奖惩措施等提出具体要求,实行质化量化管理,按百分制考核,年终奖惩兑现。这样做,既能大大激发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机关工作真正充满活力。
二、开展良性循环,实行分配激励。在政府机关各项工作中,正确地倡导人与人之间比德、比才、比勤奋、比实绩,开展评比竞赛活动,并对竞赛中做出成绩和贡献的,给予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打破那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先进轮流当的“平均主义”作法。用按劳分配的政策激励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树立先进典型,实行榜样激励。在机关工作中要始终注意培养、树立具有时代特色的身边的先进典型,采取多种形式,宣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工作精神,用典型导向,先进引路,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标兵,激励大家的工作进取心和荣誉意识。如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针对机关中极少数年轻人存在的纪律观念不强,吃苦精神差,办事效率低,不求进取等问题和在有些中老年人中存在的“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消极思想,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在机关或社会上,采取作专场事迹报告、举办学先进专刊、收集展览先进事迹图片、交流经验等多种形式,开展学先进、争创先进机关枪工作者等活动,激发大家的荣誉意识和事业心。形成一个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超先进的浓厚气氛,使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以满腔的热情投身于机关工作之中。
四、利用反面典型,实行惩戒激励。在进行正面激励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抓反面典型,实行惩戒激励。即对只安于现状、不求上进、无所事事以及违法乱纪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惩戒。惩戒包括给予党纪、政纪、降职降薪处分和末位淘汰,下岗等措施。此外,对不适合做机关工作的人员,还可以进行合理地交流,作适当地调整,更好地发挥其特长。这样就触及到每个机关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压力,觉得如果工作不认真,效率不高、纪律松驰、自由散漫、不求进取,就面临着经济、行政、职务、下岗等方面受到惩戒。由此,就可以鞭策、推动、激发机关工作人员不甘落后,奋发向上,高效率、高效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
研发激励机制范文如何写篇六
建立环保激励机制应该将环保激励中的绩效激励、荣誉激励、财政激励、税费激励以及金融激励有效结合起来,兼顾不同层次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以及不同企业之间的利益。在加强各级环保执法部门执法权力的同时,更要依靠环保激励机制促进政府部门和企业积极主动地改进环保工作的作风,积极将新技术、新管理以及新理念引入环保领域,促进我国环保工作的进步[4]。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加大环保执法的权利,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通过环保执法和环保资金激励两个方面赋予环保管理部门的执法权和激励权,提高环保执法部门工作的成效。新修订通过的《环境保护法》已经赋予环保部门强制执法的权力,但相关的激励权利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明确和强化。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有助于环保执法部门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有助于被监管的企业通过经济激励积极主动地完成环保工作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进步。
3.1重视外部激励。
中国目前的环境执法激励属于行政系统内部自上而下的激励,“自下而上”的内部激励需要外部激励作为重要辅助。外部激励属于社会激励或民间激励的范畴,其能够贯彻和体现公众参与原则,是公众维护环境公益和自身环境私益的最好方式,也有助于实现与内部激励的互动。
3.2重视制约机制。
激励机制效果的发挥,还有赖于制约机制的重视,激励机制与制约机制可以相互促进。激励机制具有积极的行为促进功能,其作用在于积极的引导,而制约机制具有消极的行为抑制功能。完善环保激励机制应当建立相应的环境执法制约机制,两者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生共促的关系。
3.3完善监督职能。
环境保护激励机制的完善有赖于制约机制的存在,但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发挥作用却有赖于监督职能的完善。政府及其环境管理部门是由政治家和公务人员组成的,行政理论认为:将政治家和公务员的行为纳入监督才能保证行政的行政权力不被滥用。环境行政执法和相关激励必须在有效地监督和制约下才能发挥效力,否则极易造成权力独大和滥用,严重影响社会环境秩序,破坏环保激励机制。
4结论。
建立环保激励机制应该将环保激励中的绩效激励、荣誉激励、财政激励、税费激励以及金融激励结合起来,应当兼顾不同层次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以及不同企业之间的利益。另外,本文的主要内容虽然是环保激励机制的构建,但政府制约机制的设置问题也同样重要,完善环保激励机制应当建立相应的环境执法制约机制,两者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生共促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波.论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实现的激励机制构建[j].西部法学评论,(1):9-17.
[3]曹凤中.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激励机制的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91(1):6-10.
研发激励机制范文如何写篇七
教师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根本依靠,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心理契约作为一种教师与高校之间隐性的契约关系,对促进双方的和谐发展具有良好的中介作用。
一、心理契约理论概述。
(一)心理契约的定义。
心理契约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组织心理学家chrisargyris提出的。随后,levinson将心理契约定义为关系双方并未意识到的、却统摄双方关系的相互期望。levinson的概念强调了心理契约双向性以及其内隐和期望。组织心理学家schein在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契约在组织行为研究中的意义,提出心理契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存在的一种隐性的、未书面化的期望。
20世纪80年代,rousseau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体在雇佣关系背景下对雇佣双方相互义务的一种理解或信念,强调其形成是单向的、个体的。目前,心理契约的定义尚无定论,但是学术界对其有基本共识,即心理契约是组织与个体之间不成文的、内隐的相互期望的总和。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就是民办高校组织与教师之间的内隐的、非正式的相互心理期望和理解。
(二)心理契约的维度及特点。
目前对心理契约结构,学术界常见的划分方式是二维结构和三维结构。二维结构说最早是由mac-neil提出的,他认为组织与员工间的契约关系可划分为交易契约和关系契约两种,后来此观点得到了rousseau等人的验证。rousseau&tijorimala()、lee.c&tinsleych()等人又先后提出了三维结构说,即关系成分、交易成分和团队成员成分。,我国学者李原、郭德俊基于中国本土研究,提出心理契约在“员工对组织的责任”和“组织对员工的责任”两方面,均包含规范型、发展型、人际型三个责任维度。
在对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研究中,研究者一致认为,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包括学校责任和教师责任两个方面,且这两个方面都包含交易型责任、发展型责任和关系型责任三个维度。交易型责任是指高校为教师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教师遵守高校的管理规定并完成基本工作任务;发展型责任是指高校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教师在工作中自觉付出并为高校的长远利益而努力;关系型责任是指高校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关怀,教师则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并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与经济契约不同,心理契约是组织与成员之间内隐的、未成文的相互期望,其内容会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内隐性、动态性和期望性等特点,主观性即心理契约的内容以及心理契约的实现与否,与组织和个人的主观认知密切相关。动态性即心理契约内容随着社会发展、时间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内隐性是指心理契约是一种不成文的、隐藏在双方内心的契约。期望性是指心理契约是契约双方相互的达成一致的心理期望,是对双方责任与义务的承诺。
(一)主观性更强,工作自主性需求更高与公办高校采用编制内人事管理不同,民办高校人事管理采用劳动合同形式,教师与学校之间只对合同内约定的双方权利和义务负责,在这样的关系下,心理契约的主观性、随意性就更大,如果学校没有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就会导致教师心理契约的违背,甚至不顾违反工作纪律,出现擅自离岗等极端行为。同时在这种只对劳动合同负责的关系认知下,教师对工作的自由度、自主性需求也更高。
(二)期望性明显,物质与精神需求双高从物质层面讲,民办高校教师的薪资福利水平不及公办高校,付出与得到往往不对等,物质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精神层面上,作为教师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而民办高校因其办学性质,在当前社会中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不及公办高校,导致民办高校教师的精神需求和所期待的社会回报也无法满足其内心的需要。加之民办高校本身对教师精神生活的不重视,往往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感,缺乏归属感。因此民办高校教师较公办学校对物质和精神需求都很高,物质上希望得到合理的报酬,精神上更加渴望学校、社会对自身身份的尊重和认可,个人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也更强。
(三)更具动态性,需求差异显著公办高校与教师之间属于编制内人事关系,这种关系相对比较稳定。而民办高校与教师之间属于劳动合同关系,容易随时间、学校发展状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导致彼此达成的心理契约更具动态性。双方的义务和职责一旦没有达到彼此的期望,就会造成心理契约的违背或破裂。学校为留住人才,往往会出台各种措施,如提高合同违约金,提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的薪酬等,造成处于不同维度心理契约阶段的教师需求差异也更加显著,如心理契约处于交易型关系阶段的新教师对经济利益需求更高,而发展型关系阶段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对尊重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需求更加突出。
激励理论是研究如何通过满足人的需求,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理论。激励机制是激励主体将各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规范化和固定化,以满足激励客体的心理需求,与激励客体形成互动,实现相互期望目标的有效管理系统的总和。文中在了解民办高校教师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心理契约的教师激励模型,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以经济为基础的激励,构建长效、公平的、经济与心理平衡的全面激励机制。从激励目标、激励方式、激励过程与激励效果四个方面出发,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的激励模型如图1所示。从学校和教师双方激励目标出发,实施长效激励,推行全面激励,利用情感激励,注重公平激励,达到教师与学校的协同、共赢和发展的激励效果。
(一)实施长效激励,注重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民办高校要从学校的战略发展目标出发,着力打造长效激励机制,制定长远发展的人才激励政策,确保教师激励的长效性和稳定性。如学校对高职称人才的激励政策应放眼未来,从未来学校发展的角度规划制定相关激励政策,而不能局限于当前。打造长效激励机制,需要关注和引导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一方面尊重教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提供职业咨询与发展机会,创造顺畅的职业发展通道,让教师体会到学校对他们成长的关心。另一方面,根据学校发展目标,通过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对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给予不同的激励措施,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予以积极的引导和规划,使教师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学校长效师资管理目标相一致。
(二)推行全面激励,关注教师需求全面激励就是强调激励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关注与教师之间心理契约的建立、维护、违背与修正的全过程,全面了解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采取多样化激励手段,既要通过优化分配制度、完善奖金福利制度等方式对教师进行物质激励,又要运用关心、赞美、尊重、信任等精神激励方式,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制度、人才选拔晋升制度等,满足教师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同时考虑不同学历、职称、年龄、教龄教师的心理需求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满足他们不同的合理需求。不仅关注事前和事中的激励,还要注重事后激励,对心理契约的违背给予及时的原因分析与纠正。强调教师个体发展的同时重视教师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三)利用情感激励,注重沟通与交流对民办高校教师来说,正式契约的稳定性远不及公办高校教师的编制内人事关系,加上民办高校本身办学成本投入的压力,所以仅仅依靠物质激励和制度管理是不够的,民办高校更要注重情感激励,建立情感激励机制。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以及生活中的困难,如建立教师互助基金,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帮助他们安居进而乐业。对教师进行健康投资,关心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提供体育锻炼、娱乐放松场所,定期组织团队活动。注重与教师的交流沟通,了解双方内隐的心理契约,以便更好地满足各自需求。工作之余与教师打成一片,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使其产生归属感。在构建和维护良性心理契约的同时,民办高校也要建立心理契约违背的防范机制,及时修正心理契约违背造成的负面激励,引导教师以积极的方式释放负面情绪,如院长信箱的设立和及时处理,网上意见反馈平台,设立领导接待日,开展沙龙活动等形式,让教师以积极的方式倾诉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和对学校的意见建议,及时修正和化解教师和学校的矛盾,疏导教师的不合理需求。
(四)注重公平激励,构建和谐校园公平理论是激励机制的重要基础。公平理论指出,影响激励效果的不仅有报酬的绝对值,还有相对值。这种相对值更容易让教师产生不公平感,影响甚至破坏教师与高校间良好的心理契约,进而形成人际矛盾,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因此,学校对教师的激励需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创造政策明了、程序公开、操作规范、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激励环境,倡导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激励理念,营造和谐宽松、积极进取、互助信任的文化氛围,增强教师对学校的信任度与忠诚度,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从而自觉做好工作,提高工作绩效。
总之,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对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进行优化,实质上就是充分重视学校与教师之间无形的内隐的心理契约关系,关注教师的心理需求与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激励模型,重视长效、全面、公平的激励,有效运用情感激励的作用,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实现教师资本增值,达到民办高校师资管理的战略目标。
研发激励机制范文如何写篇八
谈到研发人员的工时管理,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总觉得是一件让人挠头的难事,理由可能包括:
工时的收集比较烦琐,而且信息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工资成本是相对比较固定的,工时管理无助于降低研发成本
可是与此同时,没有人会否认提高“研发能力”的重要性。然而研发能力如何来衡量?从定性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研发人员的素质、经验和技能;从定量的角度来说,无非是每个研发人员的工时。因此,管理研发人员的工时,就是管理研发所需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管理企业的研发能力。
进行研发人员的工时管理,可能带来的收益包括:
降低由于资源不足而带来的研发项目风险。通过更有效的资源计划和管理,减少资源冲突,降低项目风险。
研发工时管理的成熟度阶段和最佳实践
michael e. mcgrath ( pace 体系的创建者之一)在其著作《下一代产品开发》中描述了研发资源管理的 5 个成熟度阶段:
阶段 0 :非正式资源管理。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缺乏正式的资源分配流程和共享的资源分配信息。项目经理无法获得资源的可用性信息,资源经理也不了解研发人员的任务分配情况。总体来看,某些资源可能负荷过重,而整体的研发能力利用率却不高。
阶段 1 :短期利用率管理。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正式的资源分配流程,并已建立共享的资源分配信息数据库。基于这样的流程和数据库,项目经理可以查询资源可用性信息,资源经理可以了解研发人员的任务分配情况,资源成本可以更准确的分配到项目当中,管理人员可以基于资源分配数据库查看整体的研发能力利用率报表。
阶段 2 :中期资源能力计划。在阶段 2 ,项目经理除了要进行短期(通常是 3 个月以内)的资源分配,还要根据中期(通常是 3 - 18 个月)的项目计划进行资源(基于技能类别)需求的预测,资源经理则根据资源需求预测来进行中期的资源能力计划和财务预算,对于资源能力的评估将成为研发管道管理的一部分。在项目经理和资源经理之间,将形成正式的包括需求、申请、分配的资源交易流程。
阶段 3 :精细的资源需求计划和管理。阶段 3 通过引入一组工具,使得项目经理可以更精确的管理资源需求的计划、资源平衡、资源分配、开发人员工作量协调。这些工具包括 wbs 模板和任务数据库、工时标准定额、资源计划和平衡工具,这些工具通常与项目管理工具集成在一起。
阶段 4 :全面集成的资源管理。资源管理与研发管理的其它方面完全集成在一起,集成点包括与管道 / 组合管理的集成、与职能部门预算的集成、与项目预算的集成、与产品规划的集成、与人力资源系统技能管理的集成、与供应商资源管理的集成、与项目计划的集成、与工时管理的集成、与知识管理系统的集成等。使得资源管理成为组织研发管理能力的一部分。
研发工时管理实施的体会
笔者认为,资源管理和工时管理只是一件事物的两个侧面:资源管理更多的是从组织的视角,工时管理更多的是从个人的视角。
在实践过程中,笔者的项目团队从项目成本管理的角度去实施工时管理,希望达到的目的包括:
提高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研发能力的利用率;
准确核算项目成本;
便于计算项目赢得值;
积累量化的标准工时和成本数据
实施组织的资源管理成熟度已经达到阶段 1 的标准,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就是本文开始提到的几个方面:
工时管理无助于降低研发成本。解决方案:在国企文化中,也许是对的。但对于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提高研发能力利用率应该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在民营企业或外企,工时管理是有可能降低研发成本的,因为利用率低可能导致裁员;企业也可能通过研发外包的方式降低研发成本,提高资源灵活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现代企业对研发活动越来越重视。对研发人员实施科学、合理、公正的考核,已成为绩效考核工作的一个重点。但是由于研发人员的工作与一般的生产工人、操作人员相比具有复杂性、创造性,因而在考核实施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使得对研发人员的绩效评估、考核成为困扰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的原则
研发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土体,他们的工作成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对于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应遵循以—厂原则:
(一)结果考核与行为考核相结合,以结果考核为主对于研发人员来说,在考核中如果过于强调对行为的考核,会带来一系列的错误导向。因为如果过于强调行为,员工会更关心做事的方式,而不是做事的结果。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不准时开会、从不加班加点、不注意搞好人际关系的研发人员却能够为企业设计新的工艺,为企业节省巨额资金、取得数项专利、在很有声望的杂志上发表论文、被特邀做学术报告等;另一个研发人员与他相反,行为上循规蹈矩,完全符合考核的要求,但没有什么实际的贡献。假如过于重视行为评价,后者的得分会高于前者,你觉得合理吗?当然,行为指标也是需要考虑的考核指标,但对于研发的整体业绩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
(二)外评与内评相结合,以外评为主内部评价,包括进度、预算等评估是必要的,但过分强调内部评价是很危险的,因为内评很可能不太关心研发对企业的实际价值。内部评价作为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工具是很重要的。但是,评价的目的应该强调外评。外评非常重要,作用比较大,比如说用新工艺设计带来的收益来衡量研发的效果。
(三)价值评估与产出评估相结合,以价值评估为主只对研发产出进行评估是不够的,必须对研发为企业带来的价值进行评估,即研发效果的评价。赢利性是企业的本质特征,企业不会容许研发经理只用如下指标进行考核:拟订了多少研究方案、发表了多少论文、做了多少设计、设计出了多少产品、做了多少次展示、获得了多少专利、完成了多少项目……研发的效果更重要地体现在新产品的开发、成本降低、销售量上升、产品改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
(四)评价系统要尽量客观
二、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的流程
考核的流程通常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评价、绩效反馈与沟通、绩效改进等环节,循环进行。
(一)设定绩效目标
1.目标设定原则
设立绩效目标着重贯彻三个原则。其一,导向原则。依据企业总体目标和部门目标,层层分解,设立个人目标。其二,smart原则。即目标要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达到(attainable)、相关的(relevant)、有时间限定(time-based)。其三,目标数量适中原则。目标不要太多,最多6—8个。
2.目标的设定
对研发人员来说,一般要设定业绩目标和能力发展目标,业绩目标由项目团队目标分解到个人,能力发展目标则要研发人员根据高绩效研发人员的能力要求,结合个人兴趣来制订个人的能力发展目标,在掌握的技术、完成工作效率、解决客户问题能力等方面制定相应目标,并制定达到该目标应采取的行动计划。然后由上级根据企业目标进行认可。
(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
1.设计的原则
考核研发人员的'首要原则是考核指标必须紧密结合企业战略,如果企业的竞争策略是先于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就可以把上市时间(time to market)或产品开发周期作为首要的考核指标:如果企业的竞争策略在于低成本,则把产品成本作为首要要素。第二个原则是研发部门、研发小组和研发个人的考核指标必须息息相关,是由上而下的指标分解过程而形成的体系。第三是根据研发策略,平衡好长期性与短期性指标、绩效指标与行为指标之间的关系。
2.指标体系
(1)业绩指标
企业的研发人员主要分为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对不同的研发人员,业绩考核的指标有所区别。项目经理的业绩指标主要有:新产品开发周期、技术评审合格率、项目计划完成率、项目费用控制、客户满意度、团队士气指数等;开发人员的业绩指标主要有:项目计划完成率、项目流程、规范符合度、设计的可生产性、设计成本降低率等;测试人员的业绩指标主要有:测试问题解决率、运行质量、计划完成率、开发过程规范符合度等。
(2)行为指标
对于研发人员工作行为的评估,可以从主动性、服从性、责任心、协作精神、工作合理性、纪律性等方面进行考评。
(3)能力指标
可细分为业务知识、业务技能、计划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变能力、人际技能、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控制能力(这项能力及以下能力适用于部门经理上的管理人员)、决策能力、指导帮助下属能力、组织能力、员工管理能力等。
(三)绩效评估
1.考核方式和方法
对研发人员的考核一般可由人力资源部来组织,由自评和上级评相结合。
自评:就年初和年中设定的各项能力目标进行白评,由员工对过去一定时间内能力实现的程度进行评估。
他评:由该员工的部门经理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估,主要对该研发人员在过去一定时期内所从事的一定任务,按照绩效标准对绩效考核的各项指标进行考评。
综合评分:根据以上研发人员自评和部门主管评定的两项得分进行加权,最终得出该研发人员绩效评分,这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该员工本年度内的绩效。
对于考核方法,大多数企业在实践中都是将几种评价方法综合使用,如目标管理法和行为锚定法等。
2.考核周期
产品的研究开发过程是一项历时漫长的工作,因而对研发人员的考核周期相对来说比较长,可根据项目周期来定,但最长不超过—年。
(四)持续沟通与绩效反馈
研发人员可以说是企业的核心员工,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常与研发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十分必要。如一家软件企业的研发副总去检查项目工作时,看了一名测试工程师的报告后,严肃地批评:“你的测试报告不及格。”两个月后该测试工程师离职了。后来该工程师给企业写了一封信,吐露了他离职的原因一仅是研发副总的一句批评。研发副总颇为后悔地说:“我对他的批评只是道出了实情,但如果事后我对他的进步予以表扬、鼓励,事情完全会是另外的样子。”可见,绩效的沟通、辅导及反馈十分重要。
沟通贯穿整个绩效考核的全过程,而不只是在某个时点、某个环节—卜交换信息,首先,在绩效目标的设定过程中,研发部门主管要与研发人员进行沟通,让员工明确部门目标,帮助他们根据部门目标确立自身目标。其次,对研发人员的考核指标和标准的确定,应该和研发部门的主管以及研发人员进行共同讨论,获取考评人与被考评人的认同。然后,在绩效评估结束后,上级要把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下级,并与下级进行沟通,以避免黑箱操作,同时有利于下级改进工作。
(五)绩效改进指导
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给员工后,如果不进行绩效改进和提高的指导,这种反馈就失去了意义。绩效改进指导主要帮助员工分析绩效不足的原因或改进提高的机会,帮助员工寻求解决的办法,并制定绩效改进的目标、个人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行动计划,纳入下一阶段的绩效目标中,从而进入下一轮的绩效考核循环。
研发激励机制范文如何写篇九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当前,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尚未根本摆脱粗放经营的方式,突出表现在资金结构不合理,费用增支,潜亏增加,而所有这些,都与企业内部管理有关。
针对企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着力于建立和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以狠抓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来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建立和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制度,促进企业管理整体水平提高。
企业内部各项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制度,包括:原始记录管理及填报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及清查盘点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财务预算制度和财务分析制度。根据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的要求,我们公司实行岗位责任制,规定每个职工必须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在什么情况下应怎么做,以及什么不能做,做错了怎么办等细则。这样,每个岗位的每个责任者对各自承担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都清楚,要求人人遵守。通过实施这些制度,有效地加强了企业在经营环节中的原始记录、计量、消耗、定额、验收等工作,提高了企业管理整体水平。
二、建立和健全商品购销存环节管理办法,规范企业流动资产管理行为,健全内部约束机制,确保资产完整和增值。
1、在商品购进环节,我们制订了烟糖公司规范进货行为规定、进货货款管理办法和进货过程管理办法,来规范企业进货决策和进度行为,把好进货关。
《规范进货行为规定》的主要内容是,进货决策按照下列程序进行:第一步,进货人员提出进货商品的品名、规格、进货单位、数量、进价和预计销价、预计全部销完时间、毛利、利润等情况;第二步,各职能部门提供刊物进货商品的适销、价格、库存等情况;第三步,决策人员根据进货人的意见和各职能部门的资料综合分析,进行决策。
针对货款的安全性问题,我们在《进货货款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货款支付程序和货款审批权限,落实进货责任,确保资金安全与完整,防止商业诈骗。
针对进货中的回扣问题,我们在《进货过程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在购销业务中的返利和回扣一律入帐,严禁各经营部私设小金库或个人私拿回扣。
2、在商品销售环节,我们制订了烟糖公司《销售货款管理办法》,目的是加快销货款回收。对已销商品货款,本着“谁销售,谁负责收款”的原则,做到钱货两清;对代销商品,要充分了解代销方资信情况,要签订合同,明确付款期限。这样既扩大了销售,又保证了资金安全。
3、在商品储存环节上,我们建立《商品排查制度》,每月全面排查一次,专项排查及时进行。在保证销售的前提下,大力推广小库存和零库存,使商品做到适销对路,勤进快销。
三、建立和健全自我扩张和自我约束的企业财务机制,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1、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配合的滚动式三年财务计划。引入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编制出企业滚动式财务预算,以便在资金上“长计划、短安排”,处理好留存、举债、吸收或对外投资几个方面的关系。
2、加强资金日常调度与控制,继续推行定额管理、指标控制、完善内部银行等一整套办法,落实内部各层次、各部门的资金管理责任制。尽量避免无计划、无定额使用资金。
3、企业负责人更迭,其任期目标应遵循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以保证滚动式财务计划实施的连续性、协调性。
四、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的客观要求,严格执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
1、关于资产的安全和增值问题。我们在制订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时,首先考虑的是资产的安全和合理运用,使之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制度明确规定“因业务需要领用支票或汇票,须填写业务用款通知单,写明原因,并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凡用款在万元以上的以及需要预付货款的,必须由公司经理审批”。这样,资金的使用权基本集中在公司最高决策层,防止和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损失。
2、关于落实企业内部责任问题。我公司很早就建立了内部责任会计制度,对各部门的经营收益、成本费用、部门利润进行分别核算。近年来又建立和健全了企业内部的部门承包经营责任制,使各业务部门对自己一年的任务、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这对于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努力做好做足生意,节约费用开支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承包不等于放弃管理,还必须建立一套内部的约束机制。因此,我们在内部控制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各部门的权力责任,做到分级负责、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关键词:银行制度这方面的东西确实不错啊
研发激励机制范文如何写篇十
论文摘要:高校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导力量。如何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多样的激励机制,激活整个教师的队伍,为高校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1.有利于教师队伍稳定。
高校教师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有职称、住房、科研经费、进修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教师的需要义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相对性。因此人事管理部门要把实施激励和教师的多层次需求结合起来,以此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确保稳定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形成。
2.能强化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
在高校教师管理中对教师进行激励,一方面可以使表现突出的教师进一步得到认可、强化他们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增强他们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其他教师找出差距,从而修正和调节自己错误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履行岗位职责。以此,有效的激励有利于创造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教师队伍氛围。
3.能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有效的激励有利于营造一个不断进取创新的群体氛围。在这种氛围下,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使创造潜力得到全面发展。
1.目标激励机制。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对高校教师实施各种激励措施,就是要调动教师在某些方面的积极性,以实现组织(学校或政府)在这些方面的奋斗目标,使组织获得竞争优势。在运用目标激励策略时要注意让教师参与制定目标,使学校的工作目标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融合在一起,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目标的实现与事业的追求和个人的前途息息相关。要将学校的总体目标转化成具有激励性的教师个人目标,由他们个人去努力实现这些目标,并赋予他们相当的自主权。学校的总目标要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其目标设置要明确、具体、有层次,将学校总目标化之为阶段性的目标,分解为各级管理层次、管理部门、教师个人的具体目标,并且要把目标落实到组织、部门和教师身上,使目标和责任联系起来。
2.自主灵活的工资激励制度。
工资制度是目前现代社会的主要分配方式:我国高校教师工资分配制度权下放,由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的工资制度。
根据高校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工资分配方式:部属(省属)大学教师的工资主要由政府拨款支付,各级职称教师的工资级别、工资标准和工资总额由教育部批准,但在工资总额的范围内,校长依据已有的工资级别,参考全国及本地区与本校相似学校的工资标准提出具体建议,学校可根据本校情况及教师工作能力和表现,来决定教师的实际工资;民办大学可由校长依据本校的财政状况,提出建议,由校董事会决定教师的工资级别和工资标准,决定年度性自动增资的幅度决定奖励性增资的发放标准和发放办法。
为有效发挥工资激励制度,高校还可试行年薪制。每一两年都要增加一次工资,增加工资通常可分为自动增加和奖励性增加两种。自动增加人人有份;奖励性增加是对教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突出的学术成绩等以加薪的方式所给予的鼓励。
3.多渠道、多形式的评价激励机制。
评价涉及对一个教师工作的总体衡量。因此,要通过不同渠道,从不同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一是规范工作量。限定教师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的最高工作量,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把教学、科研、服务指定为大学教师的专业职责,明确规定其权利和义务。二是任期评价与定期评价。对于有一定任期的教师,届满前的评价是严格的、关键的,因为这决定了其是否继续聘任、能否转为终身职位的`大问题。所以任期评价对有一定任期的教师压力较大,激励作用也较大,他们在任期中要好好表现,以期获得好的评价。对于已有终身职位的教师,多数学校采取定期考核评价的办法,以决定是否给其奖励加薪或授予“突出贡献”荣誉称号。工作突出者,工资增加得多,增加得快。这种“职后评审制度”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三是学生的评价。我国大学普遍实行学分制,由学生自己选课。任课教师的讲课效果、学识水平及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是学生选课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学生选教师的买方市场。如果选课学生少于规定的开课人数,或所开课程长期无人选,都会影响教师开、任课。每门课程结束后,学校要发给听课学生一份调查表,就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以无记名的方式提出评价意见。学校收集整理后作为教师的评价依据,并将评价结果通知教师本人。四是学术评价。学术评价是高级形态的教师激励,影响着教师的价值取向和工作重点,影响着专业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学术的繁荣。学术评价的内涵非常丰富,无论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还是对科研论文、著作的学术水平评价,要求同行评价其工作。学术评价由校学术委员会分学科每年举行一次,根据教师教学、科研、服务等情况进行分级评价。
4.情感管理激励机制。
麦格雷戈关于人的假设理论中指出,激励人的最好办法是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自尊感和自我实现感等高层次需求。弗洛依德认为,情感是最基本的动力系统,情感与内驱力相比是更强有力的驱动因素,人完全可以离开内驱力的信号而使各种情感激动起来,足以激起人去行动。情感管理激励机制强调民主管理,强调人情昧和情感投资,强调感应性。该模式避免了行政干预过多带来的压抑感,满足教师的情感及精神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规范其行为,并使之乐于自觉遵守,进而实现质量管理目标;同时,对教师情感的激发和交融,可以营造一种学术气息浓厚的教学气氛及文化组织氛围,创造“人和”的大环境。满足教师精神上高层次的需要与追求,可以减轻工作负担,消除环境中压力的因素,唤起教师的主体意识,乐于付出全身心的努力,并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发挥出巨大的内在潜力。
要重视精神力量的激励和凝聚作用,致力于为师生创造最佳的教学环境。社会心理学表明,社会群体成员都有归属心理,而教师的归属心理和自尊自重的心理更为强烈。维护其自尊心可以使教师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关怀激励,重视教师素质的全面开发与提高,关心人的教育与培养,就一定要重视教师的心理体验,用真挚的感情去感化,影响教师。
综上所述,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激励,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管理者应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特点,尽可能少地用强制性手段,尽可能多地采用目标激励、情感疏导,满足教师的心理需要,形成和谐融洽的心理气氛,使教师忘我的工作。教师主动地、自觉自愿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这不仅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有利于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且会产生出向周围社会环境辐射的功能,有效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研发激励机制范文如何写篇十一
论文摘要:激励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因素。文章对现有的各种激励理论进行充分研究借鉴.通过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各类型教师需求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高校教师的需求特点提出相应的激励对策。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以教职工为主要对象的一种团体社会活动,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大发挥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其核心作用是激励。激励,即通过某种刺激使人产生动力。高校教师从事个性极强的、艰辛复杂的脑力劳动,因此其可控性较低,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调用行政管理等手段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结合高校的实际并从教师的需求特点人手,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通过对人才的激励来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与增值,达到自我实现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协调一致的目的。
1国内外学者对激励理论的探讨综述。
国际学术界长期以来对激励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形成了很多成熟的理论。例如,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指出,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并且提出了系列的激发员工成就需要的方法。赫兹博格的“双因素理论”指明,一部分因素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成为保健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另一部分因素和工作内容紧紧连在一起称为激励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另外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对其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绝对值,而是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看相对值。即与一个和自己条件相当的人的贡献与报酬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之间比率相等,则认为公平合理而感到满意。在中外纷繁复杂的激励模式中,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概括各种激励理论的,当数罗伯特・豪斯提出的激励综合模式。他提出了用数学公式表述的激励模型。该模型综合了几类激励理论,把内、外激励因素都归人其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职工需求的研究、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和激励问题开始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尤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已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徐宏毅将经济理论引入高等院校教师激励机制中,用委托代理、声誉理论等方法研究和揭示高等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内在规律,提出修正的工资激励模型及“知本市场”;王学东运用罗伯特・豪斯综合型激励模式探讨通过强化内激励,提高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途径;王萍运用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分析高校薪酬激励机制建构的理论基础,以便有效发挥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本研究将对现有的各种激励理论进行充分研究借鉴,在采用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适合高校教师激励措施,从而促进高校的发展。
2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要做好教师的管理工作,必须了解、分析教育的特点,并根据特点进行工作。从高校教育的需要特点出发,对现有竞争环境下高校教师的需求特征和激励机制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研究。具体的研究方法如下:
(1)研究探讨高校现行激励制度的主要方式,挖掘出其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目前各高榱采用的较常用的激励制度主要有:首先,合理拉开津贴差距,兼顾绩效公平。目前很多高校都保留一定的基本工资,再结合教职工的努力、能力、个人业绩、岗位等因素,实行以分类、分级、定岗、定酬的聘任制,拉开了津贴差距,适当规范每类每级的相对收入差距,遵循“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兼顾公平、优劳优酬”的原则,来进行校内津贴分配制度的改革。
其次,加大科研产出津贴、教学课时津贴和教学成果津贴的力度。对于为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以利于调动高级人才的积极性。优先考虑业绩突出教师的职称评定,以此加大激励力度。同时,对聘任制度、考核制度、教学评估等配套制度也做出相应改革。
(2)分析先行高校激励措施的弊端。
目前,在高校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激励管理措施,虽对激发教职工热情和创新能力有一定效果,但在管理措施中没有完全以人为本,忽视研究人的管理。例如:现行的高校激励机制缺乏分析心理要素,而且重视报酬轻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等。因此,致使教职工的积极性不高,没有追求进步的责任和动力。
(3)分析高校教师需求的特点,从而制定可行的科学的激励方案。
首先,根据高校教育需求的特点,从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工作稳定性、成就感、家庭美满程度、学习进修、是否受到重用、能否发挥特长等多个角度和层面科学描绘出高校教师的需要特点。
其次,满足需求是发挥教师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动力。因此,我们从高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有效调动高校教师积极性的对策和方法,并设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具体措施将在第3节中进一步阐述。
3结论和建议。
3.1研究结论。
根据某高校问卷调查,可以归纳出高校的教师需要总的特点是:物质需要的简朴性、发展需要的稳定性、自尊需要的迫切性和成就需要的强烈性。在被调查的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30%,占到总被调查人员的34%的教师具有高级学历(博士),而35岁以下的教师占到28%.通过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年龄的各类员工相比较,年轻的教师较注重生存性需要,而对于高学历的教师更关注发展性需要,高职称的教师更加需要成就感。
重视满足高校教师需要,科学引导其需求,尊重他们的需求差别并对高校教师进行差别管理,并以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指导管理。
(1)注意满足教师生存性需要,制定合理的薪酬标准。
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制定合理的薪酬标准。发挥各类措施的激励作用,实行将工资、津贴与绩效挂钩的校内分配制度。分配方面,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新性,挖掘人才资源的潜能。在分配方面,在国家标准工资已经给人们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要充分体现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思想,将校内津贴分配到位,并拉开一定档次,用高报酬鼓励贡献大者;在评职称方面,将贡献和水平因素为主,资历和年龄因素为辅;在选拔和培养上,以学科建设为出发点,制定完善的选拔和培养计划,选拔有培养前途、对学校长远发展有利的人员进修和深造;在科研方面,避免“遍地撒网”的平均投入的做法,重点扶植势头好、有前途的学科群体,激励其多出、快出成果。
(2)注意为中高学历人才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培训,不仅有助于给教师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增强其工作信心,而且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自我发展的需要。高校教师自我发展的目标,决非仅仅满足于对现有职务或工作的胜任,其深层目标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因此,教师对自己人力资本的积累、能力的提升有较一般人力资本更强烈的需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培训,同时还有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符合高等院校与教师个人发展的长远利益。因此,高校管理层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建立健全立体的教师进修培训体系,把使用和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支持教师不断进取,不断学习,使他们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工作的挑战,过专业技术培训、教师技能培训,使具有不同需求的教师沿各自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前进,符合其心理动机,提高对工作的满意度与对学校的归属感,进而提高工作积极性。
(3)采取切实措施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
激励制度要有层次性。考虑到每个高校教师的岗位不同而且个人能力、努力程度、对学校所作的贡献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对教师的激励也应适当分层次,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根据人才的科技成果、科研水平、对社会贡献程度等情况,建立相应奖励办法。对有突出贡献或起主导作用的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等应给予相应的高层次激励,一般教师则给予较低层次的激励。根据各年龄层的教师状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对于高校的中年骨干教师,要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其提供担当学科或课题的带头人的机会,对于年轻教师,规划其发展方向,定位于科研型或教学型,鼓励其多参与科研梯队或立志于教学型课题的申请。院系单位要具有分配自主权,允许其制定向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政策。这样,不同层次的激励就刺激了不同层次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雇佣羊倌协议书范本(大全5篇)
- 医保医师培训报告范文(汇总8篇)
- 初中半宿申请书(汇总12篇)
- 门窗项目完工总结范文通用(模板13篇)
- 投标放弃协议书通用(通用20篇)
- 驾校退报申请书通用(精选9篇)
- 乡村绿化美化申请书汇总 村庄绿化工程申请(四篇)
- 最新春节舌尖体范文范本(实用17篇)
- 少先队活动课题申请书 少先队立项课题(四篇)
- 最新禁止商用协议书(优质13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