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介绍有特点的人范文汇总(大全16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8:25:05 |
  • ZTFB |
  • 12页

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和节奏来表现故事情节和情感的艺术形式。使用准确的语言、流畅的句子和清晰的逻辑结构来表达思想。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介绍有特点的人范文汇总篇一

在冬至后一个月左右,就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此时太阳已逐渐北移,每天的太阳照射时间也比冬至长,即北半球从太阳获得的热量已开始增多,但这时北半球向太空辐射的热量却达到值,因此,大寒前后是亚欧大陆内温度最低的时候,急寒冷至极,此时北京的日平均气温在零下4、5℃。过了大寒,气温开始回暖,天气就渐渐变得不太冷了。

本来,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处在北半球的我国,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地面接受的光和热最少,天气应该最冷,但实际最冷却在冬至后的小寒、大寒节期间,即所谓“冷在三九”。

这是因为,大寒节期间,虽然白昼比冬至节稍长些,但仍是日短夜长,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少,所以气温继续下降,再加上此时从极地、西伯利亚、蒙古高原-带的寒潮频繁南下,不断侵袭我国广大地区,促进出现全年气温最低值。

由于受到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和同纬度的世界其它地区相比,我国的冬季是最冷的,东北地区偏低14—18℃,华北地区偏低10—14℃,长江以南地区则偏低5—8℃。

举例说明,北京处于北纬40度,一月平均气温—4.7℃,而同-纬度的纽约是0.4℃。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镇(北纬53。29度)和英国利物浦同纬,漠河1月平均气温—30.6℃,而利物浦却为4.2℃,相差30多度。漠河在1969年2月13日曾出现了我国极端最低气温—52.3℃的记录,利物浦则从未降到—9.5℃以下。

黄河中下游地区大寒节平均气温—1℃,降水量1—5毫米。1月是中国绝大多数地区最冷的月份,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还有内蒙古根河地区,平均气温为—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有一年冬天出现了—58.7℃的最低气温,成为中国最低的气温记录。通过无线电探空观测珠穆朗玛峰曾出现—60℃的低温。

北京1月下旬平均气温为—3.8℃,如遇冷空气侵袭,日最低气温可达—20℃左右。北京常年1月冻土层达15厘米,冻土深度的是1957年达76厘米,共有七天。这一年的2月22日、23日两天冻土层达85厘米,是北京历冻土层最厚的一次。

不过,热有热的好处,冷有冷的益处。农谚说:“当冷不冷,无好收成”。冷才能冻死病菌和虫卵,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冷才能使有些农作物通过春化阶段,正常生长。

大寒与寒潮。

大寒时节,天气寒冷,寒潮南下频繁。寒潮和强冷空气通常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大风对沿海地区威胁很大,如1969年4月21日—25日那次的寒潮,强风袭击渤海、黄海以及河北、山东、河南等省,陆地风力7~8级,海上风力8~10级。此时正值天文大潮,寒潮爆发造成了渤海湾、莱洲湾几十年来罕见的风暴潮。在山东北岸一带,海水上涨了3米以上,冲毁海堤50多千米,海水倒灌30~40千米。

寒潮带来的雨雪和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危害不小。如1987年11月下旬的一次寒潮过程,使哈尔滨、沈阳、北京、乌鲁木齐等铁路局所管辖的不少车站道岔冻结,铁轨被雪埋,通信信号失灵,列车运行受阻。雨雪过后,道路结冰打滑,交通事故明显上升。寒潮袭来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引发感冒、气管炎、冠心病、肺心病、中风、哮喘、心肌梗塞、心绞痛、偏头痛等疾病,有时还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很少被人提起的是,寒潮也有有益的影响。地理学家的研究分析表明,冷空气活动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随着纬度增高,地球接收太阳辐射能量逐渐减弱,因此地球形成热带、温带和寒带。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倾泻,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这非常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茂。

我国受季风影响,冬天气候干旱,但每当寒潮南侵时,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所以有“瑞雪兆丰年”的农谚,这句农谚为什么能在民间千古流传呢?这是因为寒潮来临时伴随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大雪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就像棉被一样起到抗寒保暖的保温作用;而且雨雪也缓解了冬天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再者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是普通水的5倍以上,可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而且雪水还能加速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从而增加土中有机肥料。

有道是“寒冬不寒,来年不丰”,这同样有其科学道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认为,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据各地农技站调查数据显示,凡大雪封冬之年,农药可节省60%以上。

寒潮还可带来风资源。科学家认为,风是一种无污染的宝贵动力资源。举世瞩目的日本宫古岛风能发电站,寒潮期的发电效率是平时的1.5倍。

介绍有特点的人范文汇总篇二

嗯,对,这一点确实也是我反思的最多的地方,我想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性格,我性格偏向内敛,保守,比较不擅长过多的交际,第二个原因,自由时间比较少,由于第二学位的课程加进来,一周里有六天时间都是在上课,而暑假寒假又去法院、检察院实习,对比其他同学,觉得自己投入学习的时间已经较多,所以就想在剩下的时间里好好休息。

但是等到了后期,学习效率提高了,思想也比较成熟了,就开始反思,觉得自己不主动去多参加些活动,对自己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好处,所以在大三大四的时候,主动去竞选学习委员和班长,想一步一步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为班级献一份力。

能在这样一个优秀的双学位班级里,我一直觉得很荣幸,虽然因为竞争压力大,在班级排名里不是很前面,但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竞争,有这样的学习氛围,才会使得我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越来越高。可以说在这样的班级里,我的大学生活没有荒废,过的很充实。

报考动机:

1、专业,我希望我四年的学习能得到实际运用。

2、我的性格偏向内敛、文静而沉稳,而且对生活水平没有特别高的要求,这样的性格我觉得适合公务员,也能避免自己腐败。

3、当今社会法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中国问题很多,但进步也很大,我希望在这个转型时期,我能亲身体验法治建设的过程,希望能多多少少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4、我在检察院实习过一段时间,一直以来,网络上充斥了很多不实的消息,民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感很低,但在我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看到的都是前辈们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努力,我希望我也能成为其中一员,同时也希望能和前辈们一起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用行动去改变人们的误解和不信任。

考官好,今天能够在这里参加面试,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希望能够在这里,把自己真实的展示出来,也希望考官能记住我。

我叫xxx,今年xx岁,汉族,法学本科,辅修行政管理。我的性格较为踏实、沉稳、随和,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小学、高中、大学,我均在外地求学,因此也养成了坚强、独立自主的性格,而且对不同环境有很快的适应速度。因为辅修行政管理,所以我的知识面比较丰富,视野较宽阔,而且在两个专业学习的压力下,使我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我在法院和检察院均实习过一段时间,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亲眼看到司法工作人员的认真和努力,更是坚定了我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的愿望,我希望能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亲身体验法治建设的过程,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人们对司法机关的误解和不信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也不例外。比如性格内敛,不擅长过多交际,因此在大三大四,我先后竞选并担任了学习委员和班长,一点一点的改变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继续通过自身的努力,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不断改正缺点,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工作人员。

谢谢考官,我讲完了。

你的表现不是很突出,感觉不是特别适合,你怎么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想我也是这样,也许是因为我今天有些紧张,没能把自己的最佳状态呈现,但我想说,我紧张,是因为我珍惜,有瑕疵,是因为我真实。对于我的不足,我也有着清醒的认识,比如性格过于内敛,但我相信,这些不足会成为我未来进步的压力和动力,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全面弥补,以更好的完成工作。

最后,希望考官不但能看到我的表现,也能看到我的决心,给我一次突破和发展的机会,我相信我一定不会让考官和单位失望,谢谢。

个人优缺点:

优点:学习方面,(突出和其他竞争者们不同的优势)。

1、辅修专业行管,所以知识面较丰富,视野开阔,分析事情的角度比较多,平时在课上也经常主动回答老师关于时政评价的提问;而且因为学习两个专业的原因,和其他人相比,相同的时间必须掌握两倍的知识量,几年的锻炼下来,拥有了很高的学习效率和自我学习能力。性格方面,(公务员的需求:保守、沉稳、中庸、内敛)。

2、性格较偏向文静,虽然并不活泼,但为人很亲和,而且稳重,踏实,办事认真细心,有责任感,比如当班长以来,因为大四的原因很多同学不在学校,通知事情只能用短信,因为担心同学们看完短信就忘记或忽略掉没看到,我会前后不同时间多次发送短信提醒大家。

3、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很强,在外求学的时间长,大部分事情都是自己做主,从不让家人费心,虽然人看起来很小,但实际上却总是很照顾身边朋友,扮演姐姐的角色。比如舍友在生活上有什么问题经常都帮忙解决,而且适应环境的速度很快。

“缺点”:

1、过于追求全面和细节,总想把所有事都做好,总是要反复核对,才做出决定,若是时间充裕的话自然是优点,但如果事情有轻重缓急的时候,不擅长做取舍,2、做事比较计较别人的意见和评价,没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怕别人说我做的不好,做的不够优秀。

3、性格内敛、保守,不太善于过多的交际,和陌生人交往比较拘谨。比如刚进入大学时不敢主动,没有积极参与学院、班级事务,但后来鼓起勇气,先后竞选并担任学习委员、班长,一点点做出改变,提高了待人处事的能力。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大布苏工业园区中学刘耀辉介绍自我类的习作常常用作写人作文的入门之妙方,分析自我介绍类作文,就会发现写人的习作多了,就难免雷同,出新就没那么容易,本文试图从一些较为成功的自我介绍类作文入手,简单介绍一下自我介绍类作文写出个性特色的妙招。

一、抓住特点,细细描绘例文一:

这就是我大家好,我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也许你们认为我很自恋,确确实实,这就是我,一个极度自恋的人,但我有这样的自信。

我的自恋首先源于我有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自然形成帅帅的偏分,可酷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忽闪忽闪的,犹如随时都会冒出各机灵的点子似的。一个高耸的鼻子特别有型。一张好吃嘴几乎尝遍了小县城所有好吃的:六婆串串香、臭豆腐、锅盔、老砂锅、梁桥米粉„„这就是我。

在我手心扣住,时而又随着我的旋转飞舞起来,时而抛入高空„„即便没人和我玩,我也会用手指顶着篮球转圈。“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操场回到了教室。整天,我都沉浸在玩篮球的幸福当中。

我家的墙上贴满了篮球明星的照片:科比、詹姆斯、王治郅等等都有,我最喜欢姚明了,他打篮球真是太牛了,什么妙传呀,投半场啦他都做得出神入化。我特爱看篮球赛,一到周末,我就会关注体育频道,篮球比赛我几乎场场必看,我以前最喜欢的球队是姚明所在的火箭队。我多想有一天能成为像姚明一样的篮球运动员呀。这就是我。

这就是我,一个非常自恋的我!大家都来和我交个朋友吧!

写作启示:小作者直抒胸臆,通过描写自己的外貌、爱好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抓住自己对篮球的喜好来介绍,突出了自己的个性。这也是多数孩子写作时愿意选择的一个角度。但是,多数孩子在初学写作时,最难的就是不知道省略,不知道简单,总想把所有的特点都介绍完,生怕漏掉了什么,什么都是重点,都舍不得丢掉。结果,全面的介绍会让人觉得什么都成不了重点。而这篇习作可以看出小作者非常明白这一个道理,集中火力从喜欢篮球这一点写开:买了新篮球的喜悦,喜欢篮球明星,喜欢看篮球比赛,从叙述中,一个自信、乐观的男孩形象呼之欲出。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的第一点启示:写自我介绍类作文的妙招之一就是抓住自己最具个性的一点来写,集中火力攻克它,把他写透。

二、创新形式,创新表达。

例文二:

已使用时间:10年零n个月n天。

生产日期:2002年某年某月某日

产品自我show:

我,一颗西瓜矗立在胖乎乎的身体上,那是我聪明的脑袋,西瓜上嵌着两颗黑珍珠,那是我明亮的眼睛,黑珍珠上挂着一对弯月,那是我浓黑的眉毛,弯月上有一大片黑草地,那是我浓密的头发,西瓜上还有一根香肠和一个大黑洞,当然那是我的粗粗的鼻子和大大的嘴巴。

我最大的特色是会发明东西。平常,我爱看一些科普书籍和科普电视,我也爱搞一些小发明。在我们家的书房外面的“张氏气象站”就是我的杰作,那是我根据科学制作方法设计制造的。里面有风力器,风向标,雨水搜集器,气温计,不但可以测风力,测风向,还可以看降水量,看实时气温。

家人都看得特别过瘾。

我脾气不太好,喜欢捉弄人,常常“发明”出一些新的手段来,这可苦了我的同桌——林松。英语课上,我一直逗林松:“二弟,你的作业是自己完成的吗?”“二弟,你的弟弟乖吗?”“二弟,你的爸爸爱你吗?”有事没事,我都要逗他说话,这下惨了,英语老师发现了,狠狠地批评了我俩,我又会觉得是他害了我,等老师批评完,我趁老师不注意,又给他一拳。偶尔,还会偷偷告他带玩具到学校的“状”,让他哭笑不得。

产品风格:

活泼,思维活跃。注意事项:发明东西可以,但一定要对人有益,对人无益的如作弄人之类的慎用。

写作启示:本文作者采用产品说明的方式介绍自己的个性,这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当我们吃多了白菜的时候,难免想吃吃肉。习作要想抓住读者,我们就要善于创新,用不常见的方式进行,如这篇的产品说明书形式来进行自我介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有句话说得好,这个世界上没有陌生的人,只有还没有来得及认识的朋友。

朋友是天,朋友是地,有了朋友才能顶天立地;朋友是风,朋友是雨,有了朋友才能呼风唤雨。人脉就是钱脉!朋友就是资源!

结交朋友从自我介绍开始,我们一方面要学会用最好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名字,让别人能够一听就记住您的名字;另一方面又要学习用最快的方法记住别人的名字,下次再次见面时一下子叫出别人的名字,那会给别人特别的印象!

介绍好自己的名字——让别人记住您!叫出别人的名字——让别人感激您!

一、名字。

要学会如何艺术的介绍自己的名字,有下列几种方法:

1、赋予名字积极的意义。

比如,名字叫赵杰,如果说: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叫赵杰,赵就是一个走字旁,加一个叉,杰就是上面一个木下面四点水。——这样的介绍是最普通的介绍方法,也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介绍方法。

还有人介绍自己的名字,用一些不相关的方法拆字区分,更是事倍功半。比如,姓朱,如果介绍自己撇未朱,可能一般人听不明白。其实简单的姓,简单的介绍方法最好,朱德的朱最好,一听就明白。

2、故事法,讲明名字的来历或者编一个关于名字的故事,也是比较好的方法。如:孙迎菊,可以这样介绍:

我叫孙迎菊,据我妈妈讲,在我出生的那天,我家窗台的一那盆菊花一夜之间就绽放出来,于是我妈妈就给我起了这个一个名字。

再如:涂忆洪,可以这样介绍:

我叫涂忆洪,洪,是洪水的洪。在我出生那年,我们家乡发生了洪涝灾害,国家损失惨重,我爸爸不顾我刚刚出生,就去参加了抗洪救灾工作。因此,我妈妈就为我起了:忆洪这个名字,希望我们能够时刻想起那段艰难的岁月,珍惜现在美好的时光。

3、与名人挂钩。与名人挂钩,可以利用名人效应,让别人更容易记起自己。

比如,有一位同学,叫:周江平,他是这样介绍的:

我叫周江平,周是周恩来的周,江是江泽民的江,平是邓小平的平。三位伟人都是我最崇拜的偶像,因此,我时时刻刻都把偶像挂在嘴边,鞭策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4、谐音法。利用谐音也能很好的给人留下想像的空间,留有余味。如,我们刚才讲的:邢芸,这个名字,就可以这样子介绍,效果就好多了:

我叫邢芸,芸是芸芸众生的芸。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你们要经常喊我的名字,你们就会得到好运。因为我的名字的谐音就是:幸运!请大家记住我,我会带给你们幸运的!再如:刘学,这个名字,就可以这样介绍:

大家好,我叫刘学,刘是刘少奇的刘,学是学习的习。我叫刘学,但从小学到大学,我并没有留过级,而后来,我确实去美国留学了半年,现在可谓:名副其实啊!

5、图像法。就是营造一种图象,让别人想像一下,这样更能人记住你的名字。

比如:余江雁,这个名字,就可以这样介绍:

大家好,我叫余江雁,请大家想像一下,在长江上空,有一只大雁在飞翔,搏击长空,那就是我,余就是我的意思啊。请大家记住我的名字:长江上空的一只翱翔的大雁。

6、和地名挂钩。和自己相关的地方挂钩,既让对方记住了自己的名字,又能知道一些其他信息。

比如:李淮河,可以这样子介绍:

我姓李,来自江苏,在秦淮河边长大,因此我名字就叫做:李淮河。

7、调侃法。有些场合用一些调侃自己的方式,给人以轻松的记忆,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比如:秦珅,这个名字,可以这样介绍:

我叫秦珅,秦是秦桧的秦,珅是和珅的珅,虽然这两位都是大奸臣,但我其实是个大的好人。心地善良,有情有义,既和秦桧无缘,也与和珅不沾边,希望大家记住我,也请相信我,一个大好人:秦珅。

再如,宋德让,这个名字,有人这样介绍:

我叫宋德让,大家都喜欢和我交往、做生意,因为他们说和我做生意不吃亏,因为我“送了”,还“得让”着他们。

二、籍贯。

介绍籍贯,有下面几种方法:。

例如:茂名,我来自广东茂名,著名的荔枝之乡。

清远,我来自清远,大家都知道,清远有天下闻名的:清远鸡!

4、职业。

介绍职业,尽量要赋予职业积极的意义和形象化的比喻.比如:老师,可以介绍:我的职业是老师,所以常常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计算机工程师:我的职业是的网络维护工程师,我是虚拟世界的修理工.销售:我的职业是推销员,就是“走出去、说出来、把钱收回来的”靠口才吃饭的人,所以我要来学口才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5、爱好和性格特点。

介绍自己的爱好和性格特点时,可以采用三点论,不要太多,并有集中概括能力。比如:我有三个特点:第一喜欢:交友,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和我能为很好的朋友。第二,是旅游,全国我已经走遍了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希望与在座的各位一起游玩。第。

三、

喜欢看书,各种各样的书都喜欢看,可惜记性不好,看后就忘。

练习方法:每个同学上台,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籍贯、职业及三个特点。尽量将今天所学的东西用起来。争取最好的介绍效果,让下面的同学一下子就能记住自己的名字。每人两分钟。

在上来的时候我就在思考用不用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想了之后还是很有必要做一个的,首先我认识的人不一定认识我,毕竟我不是明星,其次做一个自我介绍有一个什么好处呢?就是方便在你们批评或者批判的时候能够指名道姓,不至于在想批我的时候指着我的鼻子却叫不上名字,我会替你们着急的。那将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王继康,男的,帅哥,装的,个子,高的,爱好,广的,andjustlikeitsoon。。(并以积极向上的愿望向未来倒戈,希望能够在今天的大赛里取得好的成绩,正如我所努力地。)。

(微笑上台,站到正中,鞠躬三秒钟,起身)。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朋友,大家好,在这我给大伙请安啦!(深鞠躬)之所以鞠躬鞠这么久,其实我就是想给大家检查一下今天我的发型,梳理得顺不顺(甩甩捋捋头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继康。来自xxx,男,年龄xx岁,身高xx,身体健康,品正貌端,兴趣广泛,才华横溢,纯爷们儿。

自我介绍如何介绍个人的优缺点。

表述缺点的态度和方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作为求职面试,招聘单位更关心的还是你的优点,当然作为求职者,谁也不会想到通过坦陈自己的缺点来寻找理想的职业岗位。正因为这一原因,我想在没有得到主考官提示的情况下,就不必去主动陈述自己的缺点,如果对方问到,那就如实回答。

另外在面试过程中切忌吹嘘自己。吹嘘自己并不是展示自己的优点,而是在附加自己的缺点,这种吹嘘与个人的实际努力南辕北辙。江苏电视台曾有三位研究生参加面试,其中一位吹嘘说他对吴地文化研究非常深,甚至举出几个文化名人。那知面试他的电视台台长正好是苏州人,反问了几个问题,结果一个也答不上来。最后被淘汰。

有时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自己本来没有这方面的缺点,但主考官却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说你爱好写作,可是在你的简历中有两处语法错误。这如何解释?”应聘某报记者的小黄同志就遇到这样的题目。当时的小黄同志想了想说:“我的表是做过认真推敲的,如果真有语法错误,那必然是我粗心所致,我立即纠正,并向各位道歉。”他顿了顿,说:“不过我想知道我究竟错在哪里?”考官们笑了,原来这是故意设的一个圈套。主要是考察他的反应能力。

介绍有特点的人范文汇总篇三

亲爱的各位学长,学姐,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我叫xx,来自计算机系汽车电子班,很高兴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参加学生会的面试。我要竞选的是学生会的秘书处,因为我个人不太喜欢喧闹,我是个喜欢安静的人,因为只有安静才能体会到别人无法体会的境界,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秘书处给我提供了这样的环境,所以我喜欢安静,更喜欢秘书处的安静。

我相信我能胜任秘书处这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一点啊。大学学生会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但是我始终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没有拆不散的个工作,请大家信任我,给我一个展示才能,实现梦想的.机会,谢谢大家!

大家好!我是五年(1)班的xx,今年10岁。我是位踏实稳重、诚实善良的女孩,了解我的人觉得我做事比说话要漂亮些。

相信许多同学对我比较眼熟吧!确实,我经常在学校活动中露面。瞧,20xx年11月第一届校运会上亚运助威操领操里有我的身影;20xx年12月学校班级形象大使展示上,我与大家一起努力,获得了全校第一名;20xx年5月越秀区大课间活动评比中我担任红歌小指挥;不久前的9月9日教师节童谣表演,我也有参加;现在我还和同学一起主持一年(1)班每周的班队会呢。

我在课外也有一些收获:去年5月在xx举办的“我和妈妈不得不说的故事”演讲大赛中获得“十佳故事讲演奖”;有五篇文章发表在《趣味作文》等报刊杂志上;我爱画画,会画漫画、素描和速写,曾在去年12月越秀区“学生奶包装设计”比赛中获三等奖;我爱拉小提琴,从六岁时就开始学,如今它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还是全国有名的xx小天使交响乐团的一员呢!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对人对事认真负责;我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太会表现自己。

介绍有特点的人范文汇总篇四

我叫xxx,就是来自于南开区宜宾里小学的学生。

时间如清风,转眼间,身旁的杨树又增添了六个年轮,而刚入小学时的懵懂,也被六年的学习时光拭去。这天,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对贵校的憧憬以及对学习的执着追求,真诚地向您推荐自己。

母校良好的学习氛围,优秀的老师培养了我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更造就了我用心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课堂内外拓展的实践、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使我不断充实自己,全面发展,赢得老师、同学的信任和赞誉。

我品德良好,担任三年大队长职务,曾获得市级三好学生、市级礼貌学生,区校级三好学生等。

我酷爱写作,在第六届小超人作文“全国总决赛”然后中获小学组作文一等奖,天津市大田杯“党在我心中”征文比赛三等奖,南开区“心中的太阳”诗歌创作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好书伴我成长”中获征文一等奖等。

我喜爱钢琴,10年顺利透过天津考级委员会六级考核,成绩优秀。今年四月透过艺术特长生钢琴考核。

我喜爱朗诵,在南开第九届艺术比赛中获朗诵一等奖,南开区“祖国,然后我为您喝彩”比赛中获小学二等奖。

良禽择木而栖,士为知已者而搏。南开中学治学有序,管理有方,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学习胜地,我十分渴望在此度过我的中学时光。愿您的慧眼,开启我学习的新旅程。衷心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浏览我的自荐信,这对我来说,将就是一份莫大的鼓励,就是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学生开启一扇期望之门。祝您工作顺心!期盼您的垂青!

介绍有特点的人范文汇总篇五

形是指形体外部的动作。它表现为形形色色的体态,千变万化的动作及动作间的连接。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形”。形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舞魅之依附,是古典舞之美的传达媒介。

众所周知,通过对传统艺术在审美特征和各种典型舞姿的剖析,得出了在“形”上必须首先解决体态上“拧、倾、圆、曲”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中国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从出土的墓俑和敦煌壁画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是由古至今一脉相承而不断发展演变的。如秦汉舞俑的“塌腰蹶臀”、唐代的“三道湾”、戏曲舞蹈中的“子午相”“阴阳面”“拧麻花”,中国民间舞“胶州秧歌”的“辗、拧、转、韧”,“海洋秧歌”的“拦、探、拧、波浪”和“花鼓灯”的“斜塔”,武术中的“龙形猿步”、“八卦”等无一不贯穿着、人体的“拧、倾、圆、曲”之美。掌握体态及造型的曲线美还需要具有相应的素质能力。因而它也是一种技法,人体的“拧、倾、圆、曲”是整体的形象。从局部来看“头、颈、胸、腰、胯”,“肩、肘、腕、臂、掌”,“膝、踝脚、步”都有其特定的要求。

2、神

这是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在中国文艺评论中,神韵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概念。无论谈诗、论画、品评音乐、书法都离不开神韵二字。在古典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感觉的。而且正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

在心这一概念中,身韵强调内涵的气蕴、唿吸和意念。强调神韵,强调内心情感。在形与神的'关系中,把神放在了首位,“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正是这此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韵”。可以说,没了韵就没了中国古典舞。没了内心情感的激发和带动,也就失去了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光彩。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所谓“心、意、气”,正是“神韵”之具体化。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传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而恰恰是受内涵的支配和心理的节奏所表达的结果,这正是说明神韵是支配一切的。“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这一口诀形象的、准确的解释了形和神的联系及关系。

人们长期为中国古典舞的内在韵律感到神秘,虽然一个“圆”字是早被人们公认的,但它究竟是怎样的运动规律,身体及手臂的运行轨迹是怎样的了这是从事古典舞的人们长期困惑的问题。身韵创建者提出了“三圆运动”的理论。他们认为中国古典舞身体运动过程是沿着三个圆形在运动。这就是立圆、横圆、8字圆。令人吃惊的是这个扰人已久的问题竟是这样轻而易举地被破译了。而且又是如此准确而简明。它立刻让人想到拉班的“球体运动”理论。它们有很近似的思路,又各自解释了各自的规律。原来真理是很单纯的。科学都是经历了“由浅入深”到“深入浅出”的过程。单纯的真理是艰苦探寻的结果,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3、劲

“劲”即赋予外部动作的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比如运动时“线中的点”即“动中之静”)或“点中之线”(即“静中之动”),都是靠“劲“运用得当才得以表现的。中国古典舞的运行节奏往往和有规则的2/4,3/4,4/4式的音乐节奏不大相同。它有更多的情况是在舒而不缓、紧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由而又有规律的“弹性”节奏中进行的。“身韵”即要培养舞蹈者在动作时,力度的运用不是平均的,而是有着轻重、缓急、长短、顿挫、符点、切分、延伸等等的对比和区别。这些节奏的符号是用人体动作表达出来的,这就是真正掌握并懂得了运用“劲”。“劲”不仅贯穿于动作的过程中,在结束动作时的劲更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戏曲、芭蕾舞、武术套路都是十分重视动作结束前的瞬间节奏处理,中国古典舞更不例外,它有如下几种典型的亮相劲头:“寸劲”一一体态、角度、方位均已准备好,运用一寸之间的劲头来“画龙点睛”。“反衬劲”——给予即将结束的体态造型的一个强度很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强化和烘托最后造型。“神劲”——一切均已完成,而用眼神及肢体作延伸之感,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除此之外,还有“刚中有柔”、“韧中有脆”、“急中有缓”等劲的区别。

4、律

“律’这个字它包涵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两层含义。一般说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这“顺”是律中之“正律”,动作通过“顺”似乎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反律”也是古典舞律动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如“双晃手”,当臂向左晃时,身要有向右拉之势,才能显示动作的圆润与韵味。“不顺则顺”的“反律”,可以产生奇峰叠起、出其不意的效果。一个动作和动势的走向分明是往左,突然急转直下往右,或者由向前突变向后等等均是。这种“反律”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产生人体动作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从每一具体动作来看,古典舞还有“一切从反面做起”之说,即“逢冲必靠、欲左先后、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审美性。无论是一气呵成、顺水推舟的顺势,还是相反相成的逆向运势,或是“从反面做起”,都是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变、幻之美,这正是中国“舞律”之精奥之处。

介绍有特点的人范文汇总篇六

下面第一句话,我用的是:“和其他应聘者相比,我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三方面(或:我感觉自己和其他应聘者相比有三大优势),第一是我的英语优势。我比较喜欢英语,在大学期间我努力学习了英语,因此我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均获得了优秀的好成绩;同时我也很重视实用性的英语,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我通过了上海市英语中级口译和高级口译考试,获得了资格证书,这两张都是含金量高难度高的考试;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我通过了法语四级考试。所以说,应于是我的一大竞争优势。”

接下来马上第二点:“我的第二个优势是我的专业优势。我的专业是金融英语的复合型人才。”

首先我在工作方面有自己的原则,努力工作,完成任务是我作为秘书最基本的任务。协助办公室主任做好了各类公文的登记、上报、下发等工作;做好了各类信件的收发工作,为了不耽误学院、大家的工作,不怕辛苦每天按时取信取报,把公函,便函及时分发到部门及个人;协助好办公室主任做好学院的财务工作;做好公章的管理工作。公章使用做好详细登记,严格执行学院公章管理规定,不滥用公章,不做违法的事情;做好办公用品的管理工作。做好办公用品领用登记,按需所发,做到不浪费,按时清点,以便能及时补充办公用品,满足大家工作的需要。

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出勤率高,全年没有请假现象,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

思想政治表现、品德素质修养及职业道德。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

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为学院及部门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介绍有特点的人范文汇总篇七

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下面是有关对联的特点介绍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

二、讲究对仗工整;

三、讲究平仄。

四、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

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对联与格律诗相比,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实,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可以说,对联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诗。

概括对联的特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

(一)形式对称。

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项重要的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什么是对仗呢?对仗,换言之,就是对偶句的对称。“对仗”一词来源于古代宫中卫队行列(仪仗队),这种行列是两两相对排列,故称对仗。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偶句屡见不鲜。不管是《诗经》还是《尚书》、《易经》、《老子》、《淮南子》都有对仗鲜明的佳句,两汉以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学,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对偶这一辞格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成为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汉语文学的一大特征。中国的方块字,一字一言,本身便为对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先决条件。这一特点使得骈文、诗歌、对联这种凝缩艺术千年不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中的对仗是在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在对联中,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民间有一则关于春联的谜语,这样写着:

两姊妹,一般长。

同打扮,各梳妆。

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只言片语,很精到地写出了对联的对称美、建筑美和祝颂吉祥的特点。

对仗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本来具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启示了文学艺术的对称美,同时也迎合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一阴一阳为之道也”的理论。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为用,事不孤立。”强调了客观事物的对偶状态。刘勰还讲到:“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因为,反对更能反映充满复杂矛盾的客观存在博物馆能表现作者的辩证思维,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学会写对联,必须掌握对仗方式的基本要求。古人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前人讲对仗,有明确的原则。《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基本法则,强调“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这为后来的楹联艺术奠定了基本框架。古人做对仗,又将汉字分为实字、虚字、助字三大类。实字类又另外分出半实字,虚字类又分出活与死两小类,并且又另附半虚字。分类如下:

实字:花、草、林、山、天、地……。

半实:力、雄、文、武、光、雷……。

虚字(死):高、新、强、大、精、小……。

虚字(活):流、歌、升、斗、照、开……。

半虚:上、下、中、内、外。里……。

助字:之、也、然、哉、焉、何……。

前人对以上这种分类,概括了几句话:“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这种分类方法,比起我们现在的汉语分类,似乎单调而新颖,然而仔细分析,它同现代汉语分类也有相通之处。古人所说的实字,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名词;所谓半实,则是抽象名词;所谓虚字部分,活的是动词,死的是形容词;助词,即是虚词,包括介词和连词、助词等。“半虚”则包括较抽象的时间词和形容词。掌握和熟悉古代词分类法,对我们今天研究和欣赏对联很有帮助。

初学对联,最宜先学工对(也称严式对),也就是说,要按同类词对仗成联,下面举例说明:

竹因临水情斯畅;

兰以当风气亦和。

联句上下第一字“竹”、“兰”均为草木类名词,第二字“因”、“以”均为介词,第三字“临”、“当”均为动词,第四字“水”、“风”均为天文、地理类名词,第五字“情”、“气”均为人文类名词,第六字“斯”、“亦”均为助词,第七字“畅”、“和”二字均为形容词。

再如,杭州越秀山镇海楼联:

急水与天争入海;

乱云随日共沉山。

联中上下首字“急”、“乱”均为形容词,第二字“水”、“云”均为天文名词,第三字“与”、“随”均为动词,第四字“天”、“日”为天文名词,第五字“争”、“共”均为副词,第六字“入”、“沉”二字均为动词,第七字“海”、“山”均为地理名词。对仗也是极工的。

名词的义类相对在工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在出句中有“风雨”一词,首先要考虑到“风雨”是天文类名词,仄声,并列结构,在对句中必须用天文类名词对仗,而且要以平声的并列结构属对。比如,可以选用“星辰”、“冰霜”、“云霞”等相对。如用“日月”属对,则为失对,如用“晚霞”、“星光”则犯了词性失调的错误。因“晚霞”、“星光”均为偏正结构名词。如用“山河”属对,则不为工对,只能算作宽对了。如用“鱼龙”相对,则犯异类相对的弊病。

在对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对仗是较普遍的,如谢贞、王籍诗句联:

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

但也有一些对仗只是字面相对,并不一定在句法、结构上相同,如下联: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句中出句的“白发”不是“归”的直接宾语,“归白发”实际上是“白发归”的倒装句,对句的“扁舟”则是“入”的直接宾语。

此外,在对仗中,还要考虑你在联中要表达何种感情,你所选择的词是否合乎事物的常理,你所选择的'意象是否达到你所表达的艺术效果。因此,两者都要兼顾,不要以辞害义。在偶对中琢字要贴切,古人云:“选字无垠,用字有师”即是这个道理。初学者要多看多写,如暂时无好句以对,最好沉淀一段时间再动笔,或放下来,或另起炉灶。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写作的过程即是提炼的过程,只要多看、多写,就会熟能生巧,出口成对了。

(二)内容相关。

对联,之所以称其为对联,不但在其中需要对仗,重要的还在于一个“联”字,对联不联则不能称其为对联。如果上下联是两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即成败笔。比如:

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此联不管从平仄对仗方面,还是从词性方面看,都能说得过去,基本对称,但它却不能算做对联。因为上下联是孤立存在的,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上联是化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苜蓿》句:“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下联则是一般春联句,两者没有互相的联系。

对联的联系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对联不但内容相关,而且在形式上也做到相互关联。如徐树人所撰一副对联:

惟贫病相兼,乃称寒士;

并钱漕不取,才算清官。

此联意思是:只有贫病交加,才算寒士;不爱钱,不征税才算清官。上联是陪衬,下联是正意,一“乃”一“才”表示其转折关系。

有的对联虽然不用关联词,但可以使人们清楚地看出它表示的因果关系,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上联是因,下联是果,可见它们内部的联系是很缜密的。再请看梁启超和张之洞属对一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上联张之洞以“四水”、“四时”为题引出联句,意在提出问题发难。下联梁启超则以“三教”、“三才”属对,不卑不亢而对答。上联有意刁难,下联借题言志,上下联呼应有效,在内容上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契合。

不管是写景抒情,还是怀古咏物,以物言志等等,在立意上象意通气,开合得当,要借助比兴手法,放得开,收得拢。不能单纯为写景而写景,为抒情而抒情。请看顾宪成书院门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意在写景,下联却独在言志,两种互不相关的事物相互为用,则上联不单是为写景而写景了,一句“声声入耳”,道破了作者的用心。而下联的“事事关心”则是作者的立意初衷。

(三)文字精练。

对联之所以从古至今千年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文字精练,表现力强,精悍短小,便于传播,对仗精巧,朗朗上口。

对联有极强的表现力,这不仅与中国的语言文字特点有关,更主要的是在于作者对联句进行高度的浓缩和提炼,使其达到比赋、骈文更精练,比诗、词、曲更灵活的的特殊文体。它不需要小说的三要素,只要把要说的意思用最洗练、简捷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如云南昆明西山三清阁联:

听鸟说甚;

问花笑谁。

此人以拟人的手法写景,使人联想此地定是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的景区。全联仅用八个字,便精到地概括了花开似锦、群鸟争鸣的自然景观。可谓妙笔生花之句,再如吉林长白山高山亭联:

千峰拔地;

万笏朝天。

此联是在说千座山峰拔地而起,直入云汉,又像大臣手中的玉板拱对青天。寥寥数字,把一副祖国的锦绣河山描绘的如此壮美,如果作者没有提炼语言的能力,是绝对做不到的。再请看周恩来在青年时代写的一副赠联:

浮舟沧海;

立马昆仑。

此联也只八个字,却浓缩了如此广阔的空间和深邃的情感。从联语中,我们感受得到作者那出世救国的伟大胸襟和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可谓言简意赅,用字如金。炼字炼句的难度是很大的,不像一些人所说简而易行,信手拈来,实际上,做好一副奇绝对联,其难度不比写一首诗来得容易。

提炼语言,还必须结合体验生活,才能使联句既简练,又合理。利用夸张、比拟等手法,必须做到贴切、自然、有的放矢,避免离题万里,才能使读者读之可信,嚼之有味。如一洗澡堂联:

到此皆洁身之士;

相对乃忘形之交。

寥寥十四字便把此处风物提示的淋漓尽致。文字既典雅,又新奇,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另外,凡联句中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中则不能再用,否则犯了“重字”之忌。联意再好,如犯了重字,则不为美(巧对类联除外)。如”春风化雨;花木逢春”,从词类相对说,可属常对,然联中“春”字两出,为联中一忌,即便词意再美,不可取。

(四)节奏鲜明。

关于对联的节奏,将在有关章节里详细论述,这里仅就节奏与结构及平仄的一些相互关系加以说明。

对联与诗词的不同之处在外在形式上。即对联的字数、篇幅不限,相比之下比较灵活、自由,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即对联的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也就是说,所有的对联字的总数必须是偶数。

对联的节奏是比较灵活的,但它并是不无序可循。所谓的节奏灵活,是说它没有固定的程式,在长联中只要做骊大概的平仄交错就可以了,因为节奏与平仄是同气相连的两个方面。至于七言以下的短联,因字数少,要求须严格些,但无论如何,在不因辞害义的前提下,上联尾字须是仄声,下联尾字须是平声。一些名联打破这种常规实为可谅,但我们做为初学者来说,切不可效仿。仍以工对为好。这样,可提高我们的属对水平。

上下联句须相同,

字词失对理不通。

联句有机成一体,

最忌孤立各西东。

杂乱冗长生大错,

意象完美见句工。

节奏轻重分扬抑,

一吟三叹韵无穷。

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上下联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以表示同一主题的称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

看游俊作成都武侯祠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作者抓住最能表现诸葛亮形象的两个方面,“两表”(即《前、后出师表》),“一对”(《隆中对》),对诸葛亮进行了歌颂。表现了他超人的才智和非凡的功绩。联语语言精炼,条理清楚,出语惊人。此类对联,浓笔重彩.形象鲜明,但如果处理不当,会有单调和重复累赘之弊。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称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例如:

台湾省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被逼将台、澎列岛割让日本,其后有些人主张办海军以图强,可慈禧却把海军的公款拿去建供她个人享乐用的颐和园,国人无不气愤,有人写出上联予以讽刺。

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不但……而且”等。如一理发店联:

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风吹面生。

在叙事层次上,下联比上联更深一层,下联化用白居《草》中诗歌句“春风吹又生”,寓意尤浓,此为联句的高妙之处。有的联省去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并不减其递进的意思。如一旅社联:

进门都是客。

到此即为家。

联话末用关联词,但仍是表示一种递进关系,放入此类。

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

如启功所撰一联: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上联出句提出假设,对句推出结果,意思是说如果能将名利视为杯水一样清淡,你会觉得农家的清茶胜过酒的香醇。

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例如:

多勤寡欲。

益寿延年。

天地入胸臆。

文章生风雷。

略翻书数则。

便不愧三餐。

“多勤寡欲”是条件,“益寿延年”是结果,只有条件具备才能达成结果。以上三联均属此类。

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如一理发店联: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上联“毫末技艺”在于抑,下联“顶上功夫”,意在扬。

再如:翁同龢自题联: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此联虽未用关联词,不难看出仍为转折关系。两种境界有弥缕之感,但其转折处却是山回路转,柳暗花明。关联词的取舍,全在于作者对内容的处理以及作者的文辞好恶,此无定法。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如: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联句以“宁……不……”关联直抒胸臆,表现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英雄气概。

再如一婚联:

但求天长地久。

何必朝相暮依。

可以看出,这是一对身居两地的新婚夫妇,为表达爱情的真挚而撰写的对联。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但也有倒装者。

例如一棉花店联: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前一句是因,是说棉花大丰收的景象,后一句是果,是说大家有了棉衣,再不觉得冬天的严寒。

再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此为因果倒装句式,出句是结论,对句是理由,倒装句式,可增添对联的文学色彩。

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

看下联:

巧理千家事。

增添万户心。

出句说的是要做的事,即行动;对句说的是目的。

再看一联: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此联为石达开所作。出句是说再不能忍受“夷狄”(清统治者)对我们的压迫,意在行动起来;下联说的是要达到的目的,此联即为倒装式。

以上所举三例均为短联,至于带有短句的长联,读者可以据此理去分析、领会,这里不再赘述。

对联的结构,即联句的搭配和排列,也就是上下联的文法结构必须相互照应,相互对称,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如此等等。联句结构之优劣,决定对联的成败,所以,完整地组织联句,有利于突出主题,使对联富有艺术感染力,是撰写对联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请看峨媚山圣积寺联:

半天——开佛阁。

平地——见人家。

出句和对句都是由一个双音节偏正结构和一个三音节动宾结构组成,其意义单位和节奏单位一致,使人读之上口,不失为一副佳作。

杭州龙井园有一副对联:

诗写——梅花月。

茶煮——谷雨春。

再看:

勤劳门第春来早。

和睦人家燕去迟。

“春来早”和“燕去迟”都是“主——谓——补”结构。

请看贵州甲秀楼联:

水从碧玉环中出。

人在青莲瓣里行。

意义单位为一、五、一。“水”与“人”是名词相对,“出”与“行”是动词相对。“从碧玉环中”与“在青莲瓣里”则是两个介宾结构相对。上下结构相似。

内容决定形式。对联结构相对,形成整齐和谐的形式美,不过,由于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灵活一些。如:

世间有佛宗斯佛。

天下无桥长此桥。

此联为二、二、三结构,意义单位也是二、二、三形式,但“宗斯佛”是动宾结构,“长此桥”却是“长于此桥”的省略,是动补结构,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结构偶尔不相似也是允许的。此联节奏单位和意义一致。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变例。不管一致不一致,上下联必须相等。这是对联结构的前提。在字数相等的基础上,出句和对句各意义单位的语法结构必须相似,方成佳构。再如杭州云栖寺联:

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其意义单位为“一三三一”。“水”与“风”,“冷”与“香”分别为名词、形容词相对;“向石边”与“从花里”是介宾结构相对;“流出”、“过来”都是动词、趋向动词,结构也相似。

作品的组织和构造,作品的各个部分的联系和安排,这就是结构问题。结构特点是显露在外的,所以它是作品的形成因素,但它又是由作品的思想内容决定的,不按照一定的主题要求形成的结构是没有的。另外,结构对于体裁有依从性,所以小说、戏剧、诗歌等作品,都有别于其它自身的体裁形成的特点。对联的结构同样如此。对联的结构问题,极少有人提及,似乎它最简单不过,无足措意,其实不然。清代赵翼在论到绝句诗歌时,曾说“也须结构匠心裁”。

1.对衬、关联。

对称:是对联结构最基本的要求。上下两联,要求具有严整的对称美,像飞机的两翼、车的两轮一样。如果上下联光是字数相等而句子结构不一致,那就不能做到严格的对称美。例如陈爱珠女士(大文学家茅盾先生的母亲)挽其夫沈永锡联:

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难瞑目。

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江,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

此联感情深挚,也有精美的词语,但从结构形成来说,却远未达到严整对称美的要求。上联首句是动宾结构,下联首句是主谓结构,“幼诵”对“良人”,“孔孟之言”对“亦即良师”等都没有对好。我们的汉语言文字,一个词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几个字,因此在考虑字数相等时,也要考虑词组相同,只有上下联词组相同,即做到了句子结构相同,然后全联的结构才能具有严整的对称美。关联:这是对联结构的第二个要求。

水上公园寻菡萏(仄仄平平平仄仄)。

村中老媪嗜评书(平平仄仄仄平平)。

词性、平仄都合乎要求,它能否算是一幅对联呢?不能。因为它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上下句的内容毫无瓜葛,没有一点联系。因为一幅对联除了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和谐以外,上下句还必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再如“图书馆里查资料,动物园中看虎狼”。也是互不相干的两句话,根本不能算是一副对联。以上说的是对联结构的一般要求:即上下联要对称、要关联,这是任何一副对联都要达到的。但是对联的内容、句法、体式既各不相同,其结构形式自然也会有多种多样的不同,这是我们要进一步探究的。

2.常式、变式。

从形式的角度来说,对联的结构,可以概括地分为常式结构和变式结构两种:

常式:就是经常见到的比较固定的结构,从句子长短的角度来说,像五言、七言,还有四言、六言、八言联,就是作者经常、大量采用的结构形式;五、七言联,就是常见的五言律、七言律句型的对联,四言、六言联,即常见的骈文中四、六句式对联。

变式:就是句子、句法参差多变的对联的结构。长联比之短联,不仅形体增大许多倍,而且声律、格调也随之而起了变化。如各个句子的句脚就得遵循“平顶平,仄顶仄”这条规律。他们的结构,和常见的五律或七律句式的对联的结构显然大不相同。长联的结构是灵活多变的。

我们再来看看清代孙髯做的昆明大观楼联及它的结构特点吧: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副驰名中外的名联,它的结构有怎样的特点呢?主要一点是:上联写景,由“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句起,总领下文,然后历写从东西南北各方向所见的壮美和秀丽的胜景。下联抒情,由“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句带出下文,然后分写汉、唐、宋、元各朝的“伟烈丰功”全都烟消云散了。另一点是选用排句铺叙,上联“看”是一个领尖字,下面四个四字句是结构相似的排句,尾段“莫辜负”三字后又是四个排句。下联相对部分,结构与这相同。再一个特点是:上联是从横的空间着笔,下联是从纵的时间着想。上联是动词“喜”为意脉,下联是以动词“叹”为意脉。

全联词藻华美,描叙得富有诗情画意。“神骏”指金马山,“灵仪”指碧鸡山,“蛇蜒”形容蛇山,“缟素”形容白鹤山,“蟹屿螺洲”指滇池中的小岛屿和小沙洲。用蟹和螺来代替“小”字,既形象又有动感。“风鬟雾鬓”,喻指摇曳多姿的垂柳。下联“把酒凌虚”,是说对着天空举起洒杯。“汉习楼船”,汉武帝因洱海昆明池阻他从滇池通往印度的去路,就“大修昆明池,治楼船(高大的战船)”,练习水军以讨伐它。“唐标铁柱”,《新唐书·吐薄列传》上说:“九征(即唐九征)毁桓夷城,建铁柱于滇池(系洱海之误)以勒功”。“宋挥玉斧”,《续资治通鉴·宋纪》:“王全斌即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帝(赵匡胤)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记,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我有也’”。玉斧系文房玩物。“元跨革囊”,《元史·宪宗本纪》:“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牛羊皮筏子)以渡”。此联的结构使得主题突出鲜明。

(1)并列式。所谓并列式结构,即上下两联的意义没有主从之分,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去表达同一主题。请看下列联:

盛世尽雷锋,共秉丹心创大业。

新时多伯乐,同具慧眼识人才。

尊师重教,英才辈出,中华崛起。

简政放权,经济繁荣,民族复兴。

碧螺云雾银峰,钟山川秀气,岂止清心明目。

绿雪雨花玉露,摄天地精英,更能益寿延年。

(2)主从式。上下联意义有主从之分的,就是主从式结构。例如这副航运公司联:

不靠风帆力。

全凭水火功。

上联是宾,下联是主,上联是虚写,是引子,下联是实写,是正文。又如“满院向阳树,一代接班人”,上联是喻体,下联才是本体。上联是处于宾位,下联处于主体。此联也是主从式结构。

(3)分总式。有的对联,语意有分述和总述的叫分总式结构。例如:

新天新地新人新事新气象。

春雨春风春花春月春色美。

前四点乃是分说,末尾“新气象”、“春色美”乃是总说。这是先分后总的例联。

下面再看一幅先总后分的例联:

好社会山好水好风光好。

新时期地新天新气象新。

(4)首尾总括式。此式先说总大意,次将大意分别述说,末尾总述一笔。下面就是这种结构的对联:

祖国在繁荣: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业兴旺开胜景。

人民增福利:喜四海丰收,四时恒足,四海升平乐新春。

上联头一句是总括,以下三句分别说三个方面,述说祖国繁荣的情况。末尾再来一笔。下联也是这种结构撰成的。

(5)对话式。上下联语,像是两个人在对话,这就是对话式结构。例如这副废旧物品回收店联:

我岂肯得新弃旧。

君何妨以有易无。

“我”是店主自称,“君”则是称来店的顾客,像是对面说话似的。

又如明代著名学者邱壑幼时答一同学的家长联,也是这一类:

孰谓犬能欺得虎(家长)。

安知鱼不化为龙(邱壑)。

(6)问答式。有的对联语意一问一答,是为问答式结构。例如李调元答友联:

洞庭湖,八百里,波滔滔,浪滚滚,大人从何而来。

巫山峡,十二峰,云霭霭,雾腾腾,本院自天而降。

下联针对上联所问作答,语意十分清楚。

(7)环递式。联语用环转相递之法组成,形成环环相扣,便是环递式结构。

例如原《前线》刊物编缉部同志挽吴晗联:

文章满纸,满纸丹心,丹心遭厄,奇冤绝古今。

风雨同舟,同舟聆教,聆教难忘,心花慰英灵。

除接句外,前三句环环相扣。又如: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这是全联各句环环相扣的例联。

(8)排偶自对式。排偶为原始的对句形式,对仗要求仅为句子等长,以及相对的词语在词性上、句法结构上大体相同。允许句中音步失替及两边平仄失对,又允许同字相对。请看这种结构的例联:

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

后文宣而帝,山东一人,山西一人。

这是佚名题杭州岳庙旁关庙联。

再如民国初曹民甫挽宋教仁联:

不可说,不可说。

如其何,如其何。

后一例全部以同字相对。此式常常用来表示深挚而又激动的感情。

(9)排比自对式。排比自对由排偶向参差化发展而成,可以同字相对,同声相对,但对仗之相数至少为三,句长可相等亦可不相等。例如:

涪王兄弟,蕲王夫妇,鄂王父子,聚河岳精英仅留半壁。

两字君恩,四字母训,五字兵法,洒英雄涕泪莫复中原。

这是佚名题杭州岳鄂王庙楹联。再看一副与此大同小异的、佚名题江阴双忠祠(唐张巡、许远)楹联:

僮可烹,妾可杀,城不可失,矢志保江淮半壁。

生同岁,死同岁,神亦同祀,精忠比日月双辉。

前一例为等长排比句自对,后一例为不等长排比句自对。自对之相数为三,且都有同字相对。排比句之相数至少为三,故无双相自对。

一副对联,究竟采用何种结构形式,这要根据内容的繁简和作者的文学修养随宜而定。

(摘自李岫春编著《楹联大全》第十章“对联的句法和结构”恶人谷珠楼哈哈儿录校)对联除了要做到对仗和谐,平仄合理,节奏有致,词性相近,还要注意对联的句法问题。句法问题,实质就是语法的逻辑问题,句法不通,即使联句意义再好,也难为佳句,这是属对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介绍有特点的人范文汇总篇八

大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正值年末,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开始忙着辞旧迎新,扫尘洁物,准备丰富多样的年货。人们送灶时,会在灶王爷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袜草。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开,涂在灶王爷的嘴上。

2.吃八宝饭。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八宝饭的说法,八宝饭是用糯米熬制的。他们把糯米蒸熟,然后拌上糖、猪油、桂花,再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3、吃糯米饭。

岭南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在传统节气中极冷的一天,广东民间形成吃糯米饭的习俗。如今在广东,常见这样的情景:大寒来临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又因为大寒与立春相交接,讲究的人家在饮食上也顺应季节的变化。

4、喝鸡汤、炖蹄膀、做羹食。

在江苏一带民间有“一九一只鸡”的传统食俗。虽然大寒节气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但南京人依然要喝鸡汤。做鸡必须用老付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构祀、黑木耳等同炖。鸡汤美味滋补很适宜在寒冬时享用。但是最具南京特色的要数腌菜头、炖蹄膀,这是南京人独有的吃法,小雪时腌的青菜此时已是鲜香可口;蹄膀有骨有肉,有肥有瘦,肥而不腻,营养丰富。腌菜与蹄膀可谓荤素搭配,肉显其香,菜显其鲜,符合科学饮食要求,且便于家庭制做。腊月时,老南京还喜欢做羹食用。北方的羹偏干豁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则取南北风味之长,既不过于赫稠或清淡,又不过于咸鲜或甜淡。南京冬日喜欢食羹的一个原因是取材简单,可繁可简,可贵可贱,肉糜、豆腐、山药、木耳、山芋、榨菜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热腾腾的羹,配点香菜,撒点白胡椒粉,吃得全身热气腾腾。

5、买芝麻秸。

以前,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争相购买芝麻秸。到了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求得新年好口彩。

6、蒸腊米。

天津人会在腊月最寒冷之时,蒸腊米。所谓蒸腊米,就是在大寒时节,家家户户会拿出一些上等好米洗净蒸透,之后铺摊在芦席上,等冷透后晒干,装进干净的瓷缸内储存,即使放上几十年也不会坏。夏天吃这种米可以免泻痢;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者,用蒸腊米煮食。对脾胃有益。

7、吃消寒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所以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祭送灶神。

常用的灶神联上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字句。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所以俗语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之说。在岁末卖年画的小摊上,也卖灶王爷的图像,以便在“接灶”仪式中张贴。图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国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以示男女授受不亲。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大寒时节,人们已经为过年做准备——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介绍有特点的人范文汇总篇九

载歌载舞,自由活泼。中国民间舞蹈很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舞蹈与歌唱的紧密结合。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自由、生动、活泼,可以比纯舞蹈易于表现更多的生活内容,而且通俗易懂,所以非常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巧用道具,技艺结合。中国的很多民间舞蹈都巧妙地使用道具,如扇子、手帕、长绸、手鼓、单鼓、花棍、花灯、花伞等等,这就大大地加强了舞蹈的艺 民族舞术表现能力,使得舞蹈动作更加丰富优美、绚丽多姿。

情节生动,形象鲜明。中国的民间舞蹈很着重于内容,大多都有一定的故事传说为依据,因此,人物形象鲜明、人物性格突出。虽然有的舞蹈仅是表现某一种情绪,但它也多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片断而出现的。如广东的《英歌》是表现梁山泊英雄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福建的《大鼓凉伞》传说是表现郑成功抵御外寇练兵的活动。

自娱娱人,意旨统一。中国很多民间舞蹈常常是自娱性和表演性的统一。有些舞蹈活动,对于舞者来说,他是自娱,同时也是为了表演给观众看,因此舞者很注意自己舞蹈技艺的提高,故而中国的民间舞蹈得到了较高程度的发展。

情之所至,即兴发挥。中国各个地区的民间舞蹈在流传中,虽然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规范,但也都有即兴发挥的传统,特别是在一些民间舞蹈家的身上这一点尤为突出。在他们情感最激动的时刻,常常是能出现闪烁着独特光彩的舞蹈的时候。

赐鱼舞

赐鱼舞是在“拾官人”活动中所跳的一种原始渔猎舞蹈。装扮原始人者手持一夹着腌鱼的木棍冲着看热闹的某一人跳着武术性的原始舞蹈。这人就必须走进场来与原始人同舞,双方舞到脚步、头姿、手势相合时,“原始人”夹的腌鱼正好落到对方口中为止。这时“原始人”又去夹鱼赐与另外的人民族舞特点有哪些民族舞特点有哪些。若双方步调不一致,一场赐鱼舞要很久才能结束,因此。很多侗寨绝大多数青年男子都会跳这种武术性的舞蹈。

狮子舞

是侗族人在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舞蹈活动,主要分庆贺舞、戏狮舞和绿狮舞三种形式。庆贺舞是舞狮队在节庆之日舞着狮子挨门贺喜。狮子到达一家门前,主家用竹竿举着鞭炮鸣放迎接。狮子随即在门前跳着喜庆舞。主人赐红包钱,狮子以嘴含之.然后致谢。伏地叩拜,后退三步告辞。另去别家庆贺。红狮舞是一种场面较大的狮猴相戏舞蹈,因狮子模型的头部为红色而得名,由两个人分别舞狮头与狮身,模拟狮子翻滚跳跃等各种姿式和喜怒哀乐等各种神态。与狮子同舞喧闹还有许多演猴子者,他们跳来跳去地围着狮子嘻闹,有时狮子忽而恼怒,一口咬住一只小猴,大猴子急忙来救,紧紧拉住小猴尾巴,其余的猴子一个接一个地拖着前者的尾巴连成一长串没命地往后拖……。红狮舞场面热烈,富于生活气息。绿狮舞实质上是一种大规模的剧烈武术表演赛。因舞狮队所舞的狮子模型头部是绿色的而得名。绿头狮象征着雄性狮子。因雄狮好斗,所以表演时随时都有抢狮队来抢夺狮头。正因这样,一般武艺平常的舞狮队是不敢舞着绿色雄狮头出门表演的。绿狮在场中表演,其四方八面都有身强力壮扮演神兵天将者手持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摆开八卦阵式各自纷纷舞蹈,并随时准备应付突然袭击,保护雄狮,这种雄狮舞比赛今已少见有人表演。

扇子舞

流行于朝鲜族民间的一种舞蹈。据说流传已近z千年,最初是单人或双人舞,后演变为群舞。以扇子为道具,主要动作有“活阳舞”和“西蜜舞”两种。舞者在节奏舒缓的乐曲的伴奏下,潮潮 起舞,用手中的扇子,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呈现出了浓郁的 民族特色。扇子舞亦称“白鹏(xian)舞”,也是哈尼族的民间舞蹈,流 行于云南红河南岸哈尼族地区。相传与纪念当地人们认为象征 和平和自由的白鹏有关。系一神集体舞蹈,舞者身穿白衣,双手 持羽毛扇,舞时挥动扇子,模仿白鸭飞翔姿态,动作优美柔和,富 有地方和民族特色。

龙灯舞

阿西跳月

亦称“阿细跳月”或“跳月”,彝族阿细人、撤尼人的一种民间 舞蹈。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沪西等彝族地区。传说在很早以 前,阿细人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山火,大火烧了九天 九夜。阿细人扑打了九天九夜,火仍未熄灭。地面被大火烧得滚 烫,扑火的人不断地换着脚,或单脚跳着继续扑打,终于把大火 扑灭了。为了欢庆胜利,大家弹起三弦,吹起笛子,模仿打火时的 样子,换着脚跳起舞来。这就是流传到今天的“阿细跳月”。“跳月”是汉族人给起的名字,阿细人口h“跳”民族舞特点有哪些民族舞。现已成为青年男女社 交、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每逢春节、火把节、国庆节的夜晚,青 年男女聚集在松林里或草坪上,男的弹起大小不同的三弦、月 琴,吹起竹笛,同女的共舞。姑娘们手牵手,拉成圆圈,左右摆动, 拍掌以为节奏,旋转而舞。主要动作是跳三步停两拍,向前抬脚, 同时拍手和原地跳转。舞蹈步伐刚健,节奏鲜明,踏脚击手,旋律 优美,整个舞蹈充满热情欢乐的气氛。

孔雀舞

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

流行于云南省傣 族地区。傣族人民把孔雀当做吉祥的象征,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 己美好的愿望。民间孔雀舞的表演形式比较简单,一般只由一人 或二人来跳,用象脚鼓、锌锣等伴奏。表演者化装为孔雀,舞蹈动 作多为孔雀动作的摹拟和美化,动作矫健,形象优美,感情细腻, 舞姿姻雅。解放后经过加工提高,服装也有改进,又增加许多新 的动作,通过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和手臂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 型,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小腿的敏捷运用,加上提气、收腹、挺 胸和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姿更为优美。

介绍有特点的人范文汇总篇十

>大暑注意事项

注重“心静”,保持心情平和。

2、起居调养。

大暑暑湿炎热,避免烈日下暴晒,预防中暑;避免汗出后即吹冷风,寒邪侵袭而出现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注意休息,适当午睡,保持精神充沛和心情舒畅。

3、运动调养。

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在河边、花园里进行低强度运动,如瑜伽、散步等,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有一点大家要记住了:运动中科学补水必不可少的。

4、饮食调养。

宜进食温软食物,切忌任性进食寒冷食物、不知饥饱,可多喝热米汤、热粥、绿豆汤等养胃生津,益气消暑。

介绍有特点的人范文汇总篇十一

肚皮舞,作为颇受时尚女性欢迎的一种健身舞蹈。这种堪称最妩媚的健身舞蹈,柔中带力,深受一些想要拥有完美身材的女性朋友的喜欢。我们来说一下肚皮舞所具有的特点。

首先,随着变化万千的快速节奏,摆动腹部、使劲的舞动臂部、胸部,这些动作,成为肚皮舞,牢不可破传统舞技,肚皮舞必需在平滑的地板,赤足舞蹈,配合音乐,以极快速,错综复杂之感性肢体动作,所以尽管看上去运动量不是很大,但是,只要你认真跳上十分钟,呼吸就会变得急促,不知不觉中满头大汗,能起到很好的消耗脂肪的效果。如果每天坚持锻炼,那么一定能够帮助你减掉身上的赘肉。据测算,跳肚皮舞每小时大约消耗400千卡热量,这相当于打1小时网球的消耗量。可想而知,肚皮舞的热量消耗量一点儿也不亚于激烈运动。快速的舞步,一如欧美的狐步舞般,交叉摇摆的舞姿,时而优雅、时而感性、妩媚娇柔,时而傲酷,神秘,肚皮舞迷人的特资,令人目不暇接。

其次,肚皮舞可以无音乐的独舞。也可以在充满浪漫的独特阿拉伯音乐肚皮舞更具动感,伴奏常见的乐器如乌德琴、耐笛、地尔巴卡手鼓,扬琴山都尔等等,其中打击乐器的手鼓尤为重要,在舞者施展扭腰舞腹的绝活时,鼓的加入有相乘动感。

再次,肚皮舞时亦结合其他的道具,如蛇、刀剑、面纱、蜡烛、火焰等等,这些道具的出现,可能受到古代肚皮舞和神秘的宗教仪式的'影响。这些极戏化又神秘的表演方式,中东的一些国家,仍然尊循无误。尤其是错综复杂的蛇把戏,蛇象征男人和女人,雌雄同体蛇,非常诡异,充满了阿拉伯的神秘。

最后,肚皮舞通过骨盆,臀部,胸部和手臂的旋转以及令人眼花乱的胯部摇摆动作,塑造出优雅性感柔美的舞蹈语言,充分发挥出女性身体的阴柔之美。它是一种全身的运动,可以让你的腿部、腹部、肩膀以及颈部都得到充分的活动,从而提高身体的弹性和柔韧性。手臂的动作非常重要,它能表达出舞者的优雅和精巧。它不仅仅是一种运动,它也为心灵与身体建立了一种精神纽带。你可以象蝴蝶、海浪、流水一样欢快与自由。当你翩翩起舞时,你体内的女神让你变得更优雅、更有力量、更加性感。它是女士探索自身的舞蹈,是对身体和内心世界的探险。

介绍有特点的人范文汇总篇十二

姓名:跟流星雨同姓,与希奇同名。

性别:跟妈妈一样。

年龄:度过了12个“六一”儿童节。

文化:今年7连级。

模样:扁脸扁鼻子,手大脚大像爸爸,浓眉黑眼珠子像像妈妈,不高不矮,不胖不瘦。

优点:我刚拿着户口薄报名念书的那一天,老师使写了道题“x+19x10—5=170”考我,又连忙说:“出错了!”我一口说:“等于—15”。老师惊奇地问:“你知道什么叫负数?”我又说:“负数就是不够,还欠你的。”老师抚摸着我的头,微微笑了。三年来,我的成绩单上都写着:“学习好,爱劳动,灵活。“同学们也常常夸我:”“有两下子”我会跳皮筋,打乒乓球。班上的黑板报画画,写字都是属我管。我还爱看故事书,看完了就讲给伙伴们听。我更爱学英语。以前,每天早晨我还爱迷迷蒙蒙的梦里,就被爸爸读英语的声音惊醒,我吵着要学。爸爸说:“早点学也好。”就这样,我坚持早晚跟爸爸学,学完了字母,音标,又背熟了许多单词,课文。有时候,爸爸故意把几个汉语拼音和英语单词涃在起考我,我一下子就能辨读出来。只是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叫我在黑板上写“遇见”的拼音,我没注意,很快写出英语的“meet”。老师微微笑着叫我下去。

缺点:我的缺点大于优点。除了老师的评语:上课专心,下课爱撩打,有骄傲自满以外,爸爸还给我总结了好多条:学习爱鞭子抽,脑细胞是直直的,好玩贪玩,不讲文明,脸皮厚,打不死。假期中的一次,我到学校里去玩,正看见邮电叔叔把信从办公室门缝插进去,等他走后,我们几个伙伴用小棍子从门缝底下扒出来了。他们撕下邮票,我一手把信撕成两酨。这下闯了大祸,又挨爸爸一顿打。今年期年评我的语文数学都降到90分,再也不是以前的双百了。为这,春节我也没得到爸爸妈妈的压岁钱。我的这些缺点转背就忘。我的脑细胞真的没有弯,记不住事情吗?愿望:决心改掉缺点,自觉学习,长大了争取当个大医学家,专门治疗不听话孩子的脑细胞。

介绍有特点的人范文汇总篇十三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时间在公历3月5—6日之间这是正确的。以前有人说“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这是不对的,农历与公历日期是较大的出入。

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

汉景帝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惊蛰有什么具体含义

惊蛰真实的一种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春雷始鸣,气温回升,昆虫萌动,“九九”已尽,“九尽桃花开,春耕不能歇”。物候:桃红李白,莺鸣燕来,布谷催耕。惊蛰万物萌动,细菌滋生,容易引发感冒发热和肝病发生。养生需注意防春温流感,饮食清淡养肝脾,多吃蔬菜清肠胃,早睡早起多锻炼,有一个好身体。惊蛰时节的时候,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谓因为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的时候,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最基本特点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每个地方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方的自然节律是完全吻合的。

在很久以前依据斗转星移规律制定节气,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廿四节气有密切关系。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北端,在北斗七星中的天璇与天枢连线的五倍延长线上。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北极星正好处在天球转动的轴上,所以相对不动,而在轴边上的北斗星看起来就象围绕着北极星转一样,这就产生了“斗转星移”。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也在渐变,因此成为古人判断节气变化的依据。北斗七星的斗柄顺时针循环旋转,当斗柄指向丁位时就是惊蛰节气了。

惊蛰节气的习俗

1、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2、“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3、惊蛰日吃梨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制作简单方便,平时不妨把其当作甜点食用。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介绍有特点的人范文汇总篇十四

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大寒节气的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

雨量增加、防寒防冻。

常年大寒节气,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仅较前期略有增加,华南大部分地区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华南冬干,越冬作的这段时间耗水量较小,农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并不突出。

不过“苦寒勿怨天雨雪,雪来遗到明年麦”。在雨雪稀少的情况下,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的耕作习惯和条件,适时浇灌,对小麦作物生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这时期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相当冷时期,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在民间,大寒节气忌讳天晴不下雪,有谚语成“大寒三白定丰年”,这也表面大寒下雪有瑞雪兆丰年的意思,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上来将也是有道理的,冬日的大学可以将蝗虫杀灭,次年不会闹虫灾,而且冬雪可以为农作物提供水分,为春季积蓄能量,所以大寒时间下雪为宜。

大寒和立春想交接,顺应季节的变化,人们在大寒进补的食量要逐渐减少,多食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顺应万物升发之势。此时饮食上注意养血补气,濡养脏腑,作为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由脾为主,养生需要注意养脾。

大寒时节,最需要预防的就是心脑血管疾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黄河,在寒冷天气应该尽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出门,以防昼夜温差大,引起疾病发作。外出之时要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和围巾。

大寒之时对天气寒冷,但是早晚室内要通风换气,防止细菌和冰毒乘虚而入,室内取暖要在地板上泼些水或搭些湿毛巾保持室内的湿度,室内温度保持在15-20℃为宜,不宜过高或过低;要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次数。

1、冬日的阳光是我对你的问候,飘飞的雪花是我对你的祝福,傲雪的腊梅为我送去沁人的芳芳,真诚地短信表达着情谊绵长。大寒到了,愿你健健康康!

2、季节变换真快,转眼大寒到来,寒风悄悄来袭,出门切记保暖,日常加强锻炼,晚上盖好被褥,关怀问候送上,愿你幸福围绕,开心常伴左右,大寒快乐!

3、大寒至,有惦记,心寄短信来问候;寒风呼,冰雪落,添衣加袄保温暖;喝热汤,吃热饭,暖身暖胃暖精神;睡眠足,心开朗,勤加锻炼身体壮;短信到,祝福绕,愿君安康幸福伴。大寒快乐!

4、大寒养生有窍门,不可大意把病找。锻炼最宜日出后,以免温度过低得感冒。脸部双手冷水洗,血脉循环强体魄。睡前热水多泡脚,有助睡眠习惯好。愿你平安快乐过大寒,健康生活永不离!

5、大寒节气到,腊梅寒霜傲。余寒虽未了,阳春把手招。枝头喜鹊闹,处处人欢笑。个个春装俏,家家绕。寒冬过后春来早,祝愿开心常拥抱!

6、一缕寒风送寒意,一句叮咛送温暖,一抹情意在心间,一份关怀挂嘴边,一丝问候暖心田,大寒到,愿你添衣防寒,小心出行,大寒快乐!

7、北风呼呼,吹走烦恼忧愁,把所有的苦涩冻住;雪花飘飘,带来吉祥幸福,把所有的快乐留住。愿你大寒时节事事顺心,快乐永驻!

8、大寒到,问声好,贴心关怀早送到;冬风起,锻炼勤,强身健体为健康;维生素,补充及,营养丰富不可忘;说到醋,是个宝,多吃来把健康保。愿安康!

9、用拼搏能散去寒意;用勇敢能驱赶冷意;用坚持能战胜冻意;用毅力能俘虏冰意;用成功能升起暖意;用舒心能散发温意;用团聚能保持顺意;用喜庆能增添美意。祝愿你大寒不寒温暖常伴!

10、狂风暴雪温最低,房前屋后大雪积。送你一件毛皮衣,健康温暖好福气。送你一双棉靴子,走向光明立壮志。送你一顶风雪帽,鸿运当头阳光丽。愿大寒吉利!

介绍有特点的人范文汇总篇十五

我叫,家在xx,今年刚刚从xx师范大学法学专业毕业。我性格开朗,容易与人相处;做事认真并善于总结,乐于与他人交流。

能够应聘到国虹工作我倍感荣幸,而能来到采购部工作,我不知道用哪些更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

首先,请允许我借这次机会表达对各位领导的谢意,谢谢你们能给我这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一次如此之好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

其次,我刚刚离开大学,对公司的规定、公司所要求的人际关系、公司所要求的能力等等的掌握程度几乎为零,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请各位领导和前辈能够多多指教,多多包涵!

最后,我很想很想用最短的时间让自己适应这个环境,掌握作为一名采购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这个部门,为公司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不怕吃苦,我也愿意吃苦,如果以后有哪位前辈有什么需要我去做,我不敢说能做到您所要求的标准,但我保证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做到。

我的新入职自我介绍就到这里,真诚的谢谢大家!

介绍有特点的人范文汇总篇十六

讲究平仄。

四、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

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对联与格律诗相比,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实,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可以说,对联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诗。

概括对联的特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

(一)形式对称。

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项重要的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什么是对仗呢?对仗,换言之,就是对偶句的对称。“对仗”一词来源于古代宫中卫队行列(仪仗队),这种行列是两两相对排列,故称对仗。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偶句屡见不鲜。不管是《诗经》还是《尚书》、《易经》、《老子》、《淮南子》都有对仗鲜明的佳句,两汉以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学,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对偶这一辞格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成为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汉语文学的一大特征。中国的方块字,一字一言,本身便为对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先决条件。这一特点使得骈文、诗歌、对联这种凝缩艺术千年不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中的对仗是在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在对联中,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民间有一则关于春联的谜语,这样写着:

两姊妹,一般长。

同打扮,各梳妆。

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只言片语,很精到地写出了对联的对称美、建筑美和祝颂吉祥的特点。

对仗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本来具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启示了文学艺术的对称美,同时也迎合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一阴一阳为之道也”的理论。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为用,事不孤立。”强调了客观事物的对偶状态。刘勰还讲到:“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因为,反对更能反映充满复杂矛盾的客观存在博物馆能表现作者的辩证思维,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学会写对联,必须掌握对仗方式的基本要求。古人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前人讲对仗,有明确的原则。《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基本法则,强调“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这为后来的楹联艺术奠定了基本框架。古人做对仗,又将汉字分为实字、虚字、助字三大类。实字类又另外分出半实字,虚字类又分出活与死两小类,并且又另附半虚字。分类如下:

实字:花、草、林、山、天、地……。

半实:力、雄、文、武、光、雷……。

虚字(死):高、新、强、大、精、小……。

虚字(活):流、歌、升、斗、照、开……。

半虚:上、下、中、内、外。里……。

助字:之、也、然、哉、焉、何……。

前人对以上这种分类,概括了几句话:“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这种分类方法,比起我们现在的汉语分类,似乎单调而新颖,然而仔细分析,它同现代汉语分类也有相通之处。古人所说的实字,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名词;所谓半实,则是抽象名词;所谓虚字部分,活的是动词,死的是形容词;助词,即是虚词,包括介词和连词、助词等。“半虚”则包括较抽象的时间词和形容词。掌握和熟悉古代词分类法,对我们今天研究和欣赏对联很有帮助。

初学对联,最宜先学工对(也称严式对),也就是说,要按同类词对仗成联,下面举例说明:

竹因临水情斯畅;

兰以当风气亦和。

联句上下第一字“竹”、“兰”均为草木类名词,第二字“因”、“以”均为介词,第三字“临”、“当”均为动词,第四字“水”、“风”均为天文、地理类名词,第五字“情”、“气”均为人文类名词,第六字“斯”、“亦”均为助词,第七字“畅”、“和”二字均为形容词。

再如,杭州越秀山镇海楼联:

急水与天争入海;

乱云随日共沉山。

联中上下首字“急”、“乱”均为形容词,第二字“水”、“云”均为天文名词,第三字“与”、“随”均为动词,第四字“天”、“日”为天文名词,第五字“争”、“共”均为副词,第六字“入”、“沉”二字均为动词,第七字“海”、“山”均为地理名词。对仗也是极工的。

名词的义类相对在工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在出句中有“风雨”一词,首先要考虑到“风雨”是天文类名词,仄声,并列结构,在对句中必须用天文类名词对仗,而且要以平声的并列结构属对。比如,可以选用“星辰”、“冰霜”、“云霞”等相对。如用“日月”属对,则为失对,如用“晚霞”、“星光”则犯了词性失调的错误。因“晚霞”、“星光”均为偏正结构名词。如用“山河”属对,则不为工对,只能算作宽对了。如用“鱼龙”相对,则犯异类相对的弊病。

在对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对仗是较普遍的,如谢贞、王籍诗句联:

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

但也有一些对仗只是字面相对,并不一定在句法、结构上相同,如下联: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句中出句的“白发”不是“归”的直接宾语,“归白发”实际上是“白发归”的倒装句,对句的“扁舟”则是“入”的直接宾语。

此外,在对仗中,还要考虑你在联中要表达何种感情,你所选择的词是否合乎事物的常理,你所选择的'意象是否达到你所表达的艺术效果。因此,两者都要兼顾,不要以辞害义。在偶对中琢字要贴切,古人云:“选字无垠,用字有师”即是这个道理。初学者要多看多写,如暂时无好句以对,最好沉淀一段时间再动笔,或放下来,或另起炉灶。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写作的过程即是提炼的过程,只要多看、多写,就会熟能生巧,出口成对了。

(二)内容相关。

对联,之所以称其为对联,不但在其中需要对仗,重要的还在于一个“联”字,对联不联则不能称其为对联。如果上下联是两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即成败笔。比如:

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此联不管从平仄对仗方面,还是从词性方面看,都能说得过去,基本对称,但它却不能算做对联。因为上下联是孤立存在的,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上联是化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苜蓿》句:“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下联则是一般春联句,两者没有互相的联系。

对联的联系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对联不但内容相关,而且在形式上也做到相互关联。如徐树人所撰一副对联:

惟贫病相兼,乃称寒士;

并钱漕不取,才算清官。

此联意思是:只有贫病交加,才算寒士;不爱钱,不征税才算清官。上联是陪衬,下联是正意,一“乃”一“才”表示其转折关系。

有的对联虽然不用关联词,但可以使人们清楚地看出它表示的因果关系,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上联是因,下联是果,可见它们内部的联系是很缜密的。再请看梁启超和张之洞属对一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上联张之洞以“四水”、“四时”为题引出联句,意在提出问题发难。下联梁启超则以“三教”、“三才”属对,不卑不亢而对答。上联有意刁难,下联借题言志,上下联呼应有效,在内容上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契合。

不管是写景抒情,还是怀古咏物,以物言志等等,在立意上象意通气,开合得当,要借助比兴手法,放得开,收得拢。不能单纯为写景而写景,为抒情而抒情。请看顾宪成书院门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意在写景,下联却独在言志,两种互不相关的事物相互为用,则上联不单是为写景而写景了,一句“声声入耳”,道破了作者的用心。而下联的“事事关心”则是作者的立意初衷。

(三)文字精练。

对联之所以从古至今千年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文字精练,表现力强,精悍短小,便于传播,对仗精巧,朗朗上口。

对联有极强的表现力,这不仅与中国的语言文字特点有关,更主要的是在于作者对联句进行高度的浓缩和提炼,使其达到比赋、骈文更精练,比诗、词、曲更灵活的的特殊文体。它不需要小说的三要素,只要把要说的意思用最洗练、简捷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如云南昆明西山三清阁联:

听鸟说甚;

问花笑谁。

此人以拟人的手法写景,使人联想此地定是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的景区。全联仅用八个字,便精到地概括了花开似锦、群鸟争鸣的自然景观。可谓妙笔生花之句,再如吉林长白山高山亭联:

千峰拔地;

万笏朝天。

此联是在说千座山峰拔地而起,直入云汉,又像大臣手中的玉板拱对青天。寥寥数字,把一副祖国的锦绣河山描绘的如此壮美,如果作者没有提炼语言的能力,是绝对做不到的。再请看周恩来在青年时代写的一副赠联:

浮舟沧海;

立马昆仑。

此联也只八个字,却浓缩了如此广阔的空间和深邃的情感。从联语中,我们感受得到作者那出世救国的伟大胸襟和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可谓言简意赅,用字如金。炼字炼句的难度是很大的,不像一些人所说简而易行,信手拈来,实际上,做好一副奇绝对联,其难度不比写一首诗来得容易。

提炼语言,还必须结合体验生活,才能使联句既简练,又合理。利用夸张、比拟等手法,必须做到贴切、自然、有的放矢,避免离题万里,才能使读者读之可信,嚼之有味。如一洗澡堂联:

到此皆洁身之士;

相对乃忘形之交。

寥寥十四字便把此处风物提示的淋漓尽致。文字既典雅,又新奇,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另外,凡联句中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中则不能再用,否则犯了“重字”之忌。联意再好,如犯了重字,则不为美(巧对类联除外)。如”春风化雨;花木逢春”,从词类相对说,可属常对,然联中“春”字两出,为联中一忌,即便词意再美,不可取。

(四)节奏鲜明。

关于对联的节奏,将在有关章节里详细论述,这里仅就节奏与结构及平仄的一些相互关系加以说明。

对联与诗词的不同之处在外在形式上。即对联的字数、篇幅不限,相比之下比较灵活、自由,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即对联的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也就是说,所有的对联字的总数必须是偶数。

对联的节奏是比较灵活的,但它并是不无序可循。所谓的节奏灵活,是说它没有固定的程式,在长联中只要做骊大概的平仄交错就可以了,因为节奏与平仄是同气相连的两个方面。至于七言以下的短联,因字数少,要求须严格些,但无论如何,在不因辞害义的前提下,上联尾字须是仄声,下联尾字须是平声。一些名联打破这种常规实为可谅,但我们做为初学者来说,切不可效仿。仍以工对为好。这样,可提高我们的属对水平。

上下联句须相同,

字词失对理不通。

联句有机成一体,

最忌孤立各西东。

杂乱冗长生大错,

意象完美见句工。

节奏轻重分扬抑,

一吟三叹韵无穷。

常见的对联(短联)句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并列关系。

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上下联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以表示同一主题的称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

看游俊作成都武侯祠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作者抓住最能表现诸葛亮形象的两个方面,“两表”(即《前、后出师表》),“一对”(《隆中对》),对诸葛亮进行了歌颂。表现了他超人的才智和非凡的功绩。联语语言精炼,条理清楚,出语惊人。此类对联,浓笔重彩.形象鲜明,但如果处理不当,会有单调和重复累赘之弊。

二、连贯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称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例如:

台湾省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被逼将台、澎列岛割让日本,其后有些人主张办海军以图强,可慈禧却把海军的公款拿去建供她个人享乐用的颐和园,国人无不气愤,有人写出上联予以讽刺。

三、递进关系。

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不但……而且”等。如一理发店联:

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风吹面生。

在叙事层次上,下联比上联更深一层,下联化用白居《草》中诗歌句“春风吹又生”,寓意尤浓,此为联句的高妙之处。有的联省去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并不减其递进的意思。如一旅社联:

进门都是客。

到此即为家。

联话末用关联词,但仍是表示一种递进关系,放入此类。

四、假设关系。

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

如启功所撰一联: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上联出句提出假设,对句推出结果,意思是说如果能将名利视为杯水一样清淡,你会觉得农家的清茶胜过酒的香醇。

五、条件关系。

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例如:

多勤寡欲。

益寿延年。

天地入胸臆。

文章生风雷。

略翻书数则。

便不愧三餐。

“多勤寡欲”是条件,“益寿延年”是结果,只有条件具备才能达成结果。以上三联均属此类。

六、转折关系。

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如一理发店联: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上联“毫末技艺”在于抑,下联“顶上功夫”,意在扬。

再如:翁同龢自题联: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此联虽未用关联词,不难看出仍为转折关系。两种境界有弥缕之感,但其转折处却是山回路转,柳暗花明。关联词的取舍,全在于作者对内容的处理以及作者的文辞好恶,此无定法。

七、选择关系。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如: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联句以“宁……不……”关联直抒胸臆,表现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英雄气概。

再如一婚联:

但求天长地久。

何必朝相暮依。

可以看出,这是一对身居两地的新婚夫妇,为表达爱情的真挚而撰写的对联。

八、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但也有倒装者。

例如一棉花店联: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前一句是因,是说棉花大丰收的景象,后一句是果,是说大家有了棉衣,再不觉得冬天的严寒。

再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此为因果倒装句式,出句是结论,对句是理由,倒装句式,可增添对联的文学色彩。

九、目的关系。

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

看下联:

巧理千家事。

增添万户心。

出句说的是要做的事,即行动;对句说的是目的。

再看一联: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此联为石达开所作。出句是说再不能忍受“夷狄”(清统治者)对我们的压迫,意在行动起来;下联说的是要达到的目的,此联即为倒装式。

以上所举三例均为短联,至于带有短句的长联,读者可以据此理去分析、领会,这里不再赘述。

对联的结构,即联句的搭配和排列,也就是上下联的文法结构必须相互照应,相互对称,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如此等等。联句结构之优劣,决定对联的成败,所以,完整地组织联句,有利于突出主题,使对联富有艺术感染力,是撰写对联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请看峨媚山圣积寺联:

半天——开佛阁。

平地——见人家。

出句和对句都是由一个双音节偏正结构和一个三音节动宾结构组成,其意义单位和节奏单位一致,使人读之上口,不失为一副佳作。

杭州龙井园有一副对联:

诗写——梅花月。

茶煮——谷雨春。

再看:

勤劳门第春来早。

和睦人家燕去迟。

“春来早”和“燕去迟”都是“主——谓——补”结构。

请看贵州甲秀楼联:

水从碧玉环中出。

人在青莲瓣里行。

意义单位为一、五、一。“水”与“人”是名词相对,“出”与“行”是动词相对。“从碧玉环中”与“在青莲瓣里”则是两个介宾结构相对。上下结构相似。

内容决定形式。对联结构相对,形成整齐和谐的形式美,不过,由于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灵活一些。如:

世间有佛宗斯佛。

天下无桥长此桥。

此联为二、二、三结构,意义单位也是二、二、三形式,但“宗斯佛”是动宾结构,“长此桥”却是“长于此桥”的省略,是动补结构,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结构偶尔不相似也是允许的。此联节奏单位和意义一致。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变例。不管一致不一致,上下联必须相等。这是对联结构的前提。在字数相等的基础上,出句和对句各意义单位的语法结构必须相似,方成佳构。再如杭州云栖寺联:

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其意义单位为“一三三一”。“水”与“风”,“冷”与“香”分别为名词、形容词相对;“向石边”与“从花里”是介宾结构相对;“流出”、“过来”都是动词、趋向动词,结构也相似。

作品的组织和构造,作品的各个部分的联系和安排,这就是结构问题。结构特点是显露在外的,所以它是作品的形成因素,但它又是由作品的思想内容决定的,不按照一定的主题要求形成的结构是没有的。另外,结构对于体裁有依从性,所以小说、戏剧、诗歌等作品,都有别于其它自身的体裁形成的特点。对联的结构同样如此。对联的结构问题,极少有人提及,似乎它最简单不过,无足措意,其实不然。清代赵翼在论到绝句诗歌时,曾说“也须结构匠心裁”。

对联的结构问题,显然比绝句要复杂得多,下面谈谈有关对联的结构。

1.对衬、关联。

对称:是对联结构最基本的要求。上下两联,要求具有严整的对称美,像飞机的两翼、车的两轮一样。如果上下联光是字数相等而句子结构不一致,那就不能做到严格的对称美。例如陈爱珠女士(大文学家茅盾先生的母亲)挽其夫沈永锡联:

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难瞑目。

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江,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

此联感情深挚,也有精美的词语,但从结构形成来说,却远未达到严整对称美的要求。上联首句是动宾结构,下联首句是主谓结构,“幼诵”对“良人”,“孔孟之言”对“亦即良师”等都没有对好。我们的汉语言文字,一个词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几个字,因此在考虑字数相等时,也要考虑词组相同,只有上下联词组相同,即做到了句子结构相同,然后全联的结构才能具有严整的对称美。关联:这是对联结构的第二个要求。

水上公园寻菡萏(仄仄平平平仄仄)。

村中老媪嗜评书(平平仄仄仄平平)。

词性、平仄都合乎要求,它能否算是一幅对联呢?不能。因为它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上下句的内容毫无瓜葛,没有一点联系。因为一幅对联除了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和谐以外,上下句还必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再如“图书馆里查资料,动物园中看虎狼”。也是互不相干的两句话,根本不能算是一副对联。以上说的是对联结构的一般要求:即上下联要对称、要关联,这是任何一副对联都要达到的。但是对联的内容、句法、体式既各不相同,其结构形式自然也会有多种多样的不同,这是我们要进一步探究的。

2.常式、变式。

从形式的角度来说,对联的结构,可以概括地分为常式结构和变式结构两种:

常式:就是经常见到的比较固定的结构,从句子长短的角度来说,像五言、七言,还有四言、六言、八言联,就是作者经常、大量采用的结构形式;五、七言联,就是常见的五言律、七言律句型的对联,四言、六言联,即常见的骈文中四、六句式对联。

变式:就是句子、句法参差多变的对联的结构。长联比之短联,不仅形体增大许多倍,而且声律、格调也随之而起了变化。如各个句子的句脚就得遵循“平顶平,仄顶仄”这条规律。他们的结构,和常见的五律或七律句式的对联的结构显然大不相同。长联的结构是灵活多变的。

我们再来看看清代孙髯做的昆明大观楼联及它的结构特点吧: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副驰名中外的名联,它的结构有怎样的特点呢?主要一点是:上联写景,由“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句起,总领下文,然后历写从东西南北各方向所见的壮美和秀丽的胜景。下联抒情,由“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句带出下文,然后分写汉、唐、宋、元各朝的“伟烈丰功”全都烟消云散了。另一点是选用排句铺叙,上联“看”是一个领尖字,下面四个四字句是结构相似的排句,尾段“莫辜负”三字后又是四个排句。下联相对部分,结构与这相同。再一个特点是:上联是从横的空间着笔,下联是从纵的时间着想。上联是动词“喜”为意脉,下联是以动词“叹”为意脉。

全联词藻华美,描叙得富有诗情画意。“神骏”指金马山,“灵仪”指碧鸡山,“蛇蜒”形容蛇山,“缟素”形容白鹤山,“蟹屿螺洲”指滇池中的小岛屿和小沙洲。用蟹和螺来代替“小”字,既形象又有动感。“风鬟雾鬓”,喻指摇曳多姿的垂柳。下联“把酒凌虚”,是说对着天空举起洒杯。“汉习楼船”,汉武帝因洱海昆明池阻他从滇池通往印度的去路,就“大修昆明池,治楼船(高大的战船)”,练习水军以讨伐它。“唐标铁柱”,《新唐书·吐薄列传》上说:“九征(即唐九征)毁桓夷城,建铁柱于滇池(系洱海之误)以勒功”。“宋挥玉斧”,《续资治通鉴·宋纪》:“王全斌即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帝(赵匡胤)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记,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我有也’”。玉斧系文房玩物。“元跨革囊”,《元史·宪宗本纪》:“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牛羊皮筏子)以渡”。此联的结构使得主题突出鲜明。

变式结构有以下几种:

(1)并列式。所谓并列式结构,即上下两联的意义没有主从之分,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去表达同一主题。请看下列联:

盛世尽雷锋,共秉丹心创大业。

新时多伯乐,同具慧眼识人才。

尊师重教,英才辈出,中华崛起。

简政放权,经济繁荣,民族复兴。

碧螺云雾银峰,钟山川秀气,岂止清心明目。

绿雪雨花玉露,摄天地精英,更能益寿延年。

(2)主从式。上下联意义有主从之分的,就是主从式结构。例如这副航运公司联:

不靠风帆力。

全凭水火功。

上联是宾,下联是主,上联是虚写,是引子,下联是实写,是正文。又如“满院向阳树,一代接班人”,上联是喻体,下联才是本体。上联是处于宾位,下联处于主体。此联也是主从式结构。

(3)分总式。有的对联,语意有分述和总述的叫分总式结构。例如:

新天新地新人新事新气象。

春雨春风春花春月春色美。

前四点乃是分说,末尾“新气象”、“春色美”乃是总说。这是先分后总的例联。

下面再看一幅先总后分的例联:

好社会山好水好风光好。

新时期地新天新气象新。

(4)首尾总括式。此式先说总大意,次将大意分别述说,末尾总述一笔。下面就是这种结构的对联:

祖国在繁荣: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业兴旺开胜景。

人民增福利:喜四海丰收,四时恒足,四海升平乐新春。

上联头一句是总括,以下三句分别说三个方面,述说祖国繁荣的情况。末尾再来一笔。下联也是这种结构撰成的。

(5)对话式。上下联语,像是两个人在对话,这就是对话式结构。例如这副废旧物品回收店联:

我岂肯得新弃旧。

君何妨以有易无。

“我”是店主自称,“君”则是称来店的顾客,像是对面说话似的。

又如明代著名学者邱壑幼时答一同学的家长联,也是这一类:

孰谓犬能欺得虎(家长)。

安知鱼不化为龙(邱壑)。

(6)问答式。有的对联语意一问一答,是为问答式结构。例如李调元答友联:

洞庭湖,八百里,波滔滔,浪滚滚,大人从何而来。

巫山峡,十二峰,云霭霭,雾腾腾,本院自天而降。

下联针对上联所问作答,语意十分清楚。

(7)环递式。联语用环转相递之法组成,形成环环相扣,便是环递式结构。

例如原《前线》刊物编缉部同志挽吴晗联:

文章满纸,满纸丹心,丹心遭厄,奇冤绝古今。

风雨同舟,同舟聆教,聆教难忘,心花慰英灵。

除接句外,前三句环环相扣。又如: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这是全联各句环环相扣的例联。

(8)排偶自对式。排偶为原始的对句形式,对仗要求仅为句子等长,以及相对的词语在词性上、句法结构上大体相同。允许句中音步失替及两边平仄失对,又允许同字相对。请看这种结构的例联:

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

后文宣而帝,山东一人,山西一人。

这是佚名题杭州岳庙旁关庙联。

再如民国初曹民甫挽宋教仁联:

不可说,不可说。

如其何,如其何。

后一例全部以同字相对。此式常常用来表示深挚而又激动的感情。

(9)排比自对式。排比自对由排偶向参差化发展而成,可以同字相对,同声相对,但对仗之相数至少为三,句长可相等亦可不相等。例如:

涪王兄弟,蕲王夫妇,鄂王父子,聚河岳精英仅留半壁。

两字君恩,四字母训,五字兵法,洒英雄涕泪莫复中原。

这是佚名题杭州岳鄂王庙楹联。再看一副与此大同小异的、佚名题江阴双忠祠(唐张巡、许远)楹联:

僮可烹,妾可杀,城不可失,矢志保江淮半壁。

生同岁,死同岁,神亦同祀,精忠比日月双辉。

前一例为等长排比句自对,后一例为不等长排比句自对。自对之相数为三,且都有同字相对。排比句之相数至少为三,故无双相自对。

一副对联,究竟采用何种结构形式,这要根据内容的繁简和作者的文学修养随宜而定。

(摘自李岫春编著《楹联大全》第十章“对联的句法和结构”恶人谷珠楼哈哈儿录校)对联除了要做到对仗和谐,平仄合理,节奏有致,词性相近,还要注意对联的句法问题。句法问题,实质就是语法的逻辑问题,句法不通,即使联句意义再好,也难为佳句,这是属对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