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留守儿童早晨日记范文(大全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10:45:18 |
  • ZTFB |
  • 7页

说明是一种通过直观的事实、数据等进行解释和阐述的文字形式,旨在让读者了解事物的原由和规律。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充分准备和规划。这些范文来源于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留守儿童早晨日记篇一

人生用一次次的机缘巧合,编织成了一个个璀璨多彩的梦。关注留守儿童的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旅途中最宝贵的的财富!岁月匆匆,时光飞逝,留给我的是花儿的芬香,花儿的感动,花儿的美丽!看着我手中的礼物,我要讲出动人的故事,它曾让我眼泪模糊。

我来自河北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经济落后。是国家助学贷款,能让我继续我的学业!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希望可以尽自己的能力来回报社会对我的帮助。正在这时,学院开展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者。

我对接的是海伦市东林一中三年级四班的李莹莹。莹莹三岁的时候,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把她留给了年迈多病的奶奶。由于家庭经济窘迫,莹莹非常自卑,她变得不爱说话,每天独来独往,不喜欢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上课不爱回答老师的问题。封闭的心灵使她不愿与任何人接触,有时和奶奶相处也不太愉快。心灵的自闭、郁郁寡欢的性格使她的智力发展受到了影响,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平平。

出乎意料的是她接了我的电话,我们聊得很开心,整整一个小时,让我对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她喜欢吃土豆,爱画画等。莹莹很高兴和我做朋友,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念。收到莹莹的第一封回信时,心情十分激动。虽然莹莹只有十五岁,但从她的信里我却读出了一个超越这个年龄阶段的成熟。莹莹十分懂事、有礼貌,她在信的每一段开头都叫我一声姐,那一瞬间我感到肩上有了一种神圣的责任,因为此时我不仅是一位志愿者更是一位姐姐,我感到非常荣幸,我要用我的行动去牵她的手,让她不再孤单、不再害怕,帮她分担稚嫩肩膀上沉重的担子,她就是我的亲妹妹。莹莹在信中说“姐,我一定会刻苦学习,考上海伦一中(海伦市重点高中),还要上大学,要为妈妈买漂亮的衣服,要孝顺奶奶,因为他们太辛苦了!我很长时间没和父母一起吃饭了,我好想见他们一面!”

读到这里我看到信上有几滴泪水的痕迹,我再也无法控制我的情绪了,此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和妹妹一起分担风雨、分享阳光,陪着她那颗单纯而不幼稚、美丽而不华丽的心灵直到永远!

莹莹向我请教英语的学习方法,于是我写信告诉了她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记单词应该用词根记忆法。她看到后很受激励,她告诉我:张月姐,现在我的成绩在班里已经排到前五名了,老师和同学们也都越来越喜欢我了!姐,我还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前不久的乒乓球比赛,我多希望你来观看我的比赛为我加油啊!虽然没有拿到名次,但是我尽力了,感觉很开心,很充实。我拿着信纸看到她的改变后,很为她高兴,感到我被一个孩子所接受了。

每次莹莹想我了,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都让她挂掉电话然后我给她打过去,因为我不想给她增加任何经济负担;我给她远在天津的父母打电话,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以便更好的去帮助莹莹,叔叔激动的对我说:“我们谢都来不及呢!怎么会不支持呢,希望你放假去我家玩啊!”

我在每次去信的时候都会为她折幸运星,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折星星,让寝室的姐妹们教我折了一晚上,我还为她折了纸鹤,希望她可以带着梦想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在她回信的时候说,“姐姐你的幸运星很漂亮,我的同学看到了你为我折的星星,都说我很幸福。我会努力学习的,对了姐,我这次英语成绩提高了10分哦!我会继续用你告诉我的方法背英语单词的,努力奋斗,不会让家人和关心我的人失望的。”

她在信封中夹了一幅画,这幅画是用干的面巾纸做的',上面是用真的叶子和花瓣拼成的房子,还有一个微笑的太阳,背面写着你的妹妹莹莹赠。在我看来,那是最美的一幅画。我在参加志愿者交谈会的时候,在场的人都被纯洁的心灵所感动,说我真正的做到了心与心的沟通!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纯洁心灵的可爱!这朴实的爱是我人生的动力,无论何时我都会铭记这颗心对我的信任与祝福!没有黑暗就不会感到光明的可贵,没有关注留守儿童,就不会感到心灵的美丽,感到花儿的芬香!也不会体会到启迪他人心灵的乐趣!

端午节到了,我想为妹妹和奶奶送去我的祝福,带去我的关爱,那一天我拿着粽子,开始了近三个小时的颠簸路程。那天很热,我刚下车子就感到身体不舒服,但我不能停止前进,因为我的妹妹在等我!无论前方的路多么艰辛我都没有理由停下我的脚步。

当我到了莹莹家,眼前的土屋和用栅栏围成的院墙,让我更加清楚“空巢的孩子”的困苦了。和蔼可亲的奶奶、懂事清秀的莹莹、破败的院子构成了痛苦并真实的画面,我仿佛又回到了我的孩童时代,那种亲切感一下子让我感到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家啊!奶奶把我带到了屋里,倒了杯白开水,紧接着奶奶说:“家里穷,没啥好东西来招待你。”此时老人的朴实和真诚顿时流露了出来。其实奶奶不知道我也是农村的孩子,我怎么会介意呢,我能更深刻的体会到他们生活的无助。

快到中午的时候,奶奶颤颤巍巍的拎着水桶走出去,我疑惑地追上去,原来是家里没水了,需要到邻居家去借。整个家庭的重担居然落在了这样一个佝偻的身躯上。在做午饭的时候,我想去厨房帮奶奶看灶台的火,及时的添柴,可奶奶怕弄脏我的衣服,硬推我到里屋坐着,我对奶奶说,我7岁的时候就学会用灶台做饭了,填柴火的事我很擅长的!这样我和奶奶、妹妹一起做了我们的中午饭!非常温馨!午饭时,奶奶非常热情地让我吃一个很大的鹅蛋,蛋皮是绿色的,非常漂亮!我马上递给妹妹吃,我和妹妹来回推让着对方吃,奶奶说那鹅蛋是莹莹的姑姥姥送给莹莹的,她知道我要来,就一直舍不得吃,说要给我吃。我听完后泪流满面,眼泪落到了妹妹给我的鹅蛋上,这平凡的鹅蛋见证了我和莹莹妹妹之间不平凡的感情!我含着泪水抱着莹莹说:“姐姐谢谢你,这鹅蛋咱们一起吃!”

如此珍贵的礼物,让我比吃了蜜还甜!在这个家里到处充满着感动,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都是平凡的小事,但是一举一动都是真诚的,实心实意的!莹莹长大了,真的长大了,她懂得去关心别人,懂得和别人去分享她的快乐,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感恩!莹莹对我的这份感情不仅美丽朴实,而且温暖!尽管我没有吃到美味佳肴,但这次经历是我人生中最不平凡的旅程!

饭后奶奶对我说了家里的具体情况,莹莹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艰辛的工作就是为了让莹莹更好的学习和生活,这时奶奶眼角的泪水让我的心感到特别酸楚。白发苍苍的奶奶说;“我一个农村老太太也不会说话,但还得谢谢你对莹莹的帮助!要是放假了再来啊!”我认真的对奶奶说“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帮莹莹的,请你们全家放心,她就是我的亲妹妹!”

当我走的时候,从莹莹妹妹的眼神中看到了不舍与无奈,我心里很难过,车子让我和莹莹妹妹的距离越来越远,而我的心早已飞出了车外。看见她依然站在原地望着我的车子,我不敢再看了,其实我的眼泪早已泛滥。那是我以来过的最特别的端午节,因为在离家数千里的东北我有了一个妹妹,一个新家!那家是那么的温暖,从此父母再也不会担心我在东北受冻了,因为东北这个家真的很“温暖”。

回到学校,我写下了我的感受:莹莹妹妹,我们不哭,因为生活不相信眼泪。我对你的关心永远不会偏移!我会一直帮助你、支持你、鼓励你、相信你!

一年多过去了,但我却无法忘记,那里的天空是那么的美丽,那里的笑容是那么的可爱!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珍惜现在的一切,学会了感恩;理解了宽容;让我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我的世界因此充实而精彩!我会怀着感恩的心去灿烂我的青春!

留守儿童早晨日记篇二

快开学了,我却一点儿也不感到高兴,要是在以前,我是多么的盼望开学呀!可以回到熟悉的校园,可以见到敬爱的老师,可以和同学们一块嬉戏……可是现在,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我从爸妈沉重的表情中知道,他们要做一个重大的决定。

今天爸爸和往年一样,今天爸爸带着我去学校报名。晚上,爸爸把我叫到跟前,认真地对我说:“菁菁,我和妈妈打算到外地去做生意,你愿意和爷爷住在一起吗?”我一听这话心里难受极了,但我记起爸爸教过我的话“男子汉面对困难是不会轻易掉泪的。”我也知道爸妈在家经营的生意不好,或许到外面去会有好转。我不应该让他们担心。于是我抬起头轻轻地对他们说:“爸,妈,你们就放心去吧!我能照顾好自己!”爸爸妈妈一听我这话,一直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妈妈摸着我的头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和爸爸妈妈分别已有一个多月了,但我并不感到孤单,有老师和同学们的陪伴,我过得很快乐。学校为了让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给我们制定了按时作息时间表,我一直认真地执行,还被评为“按时作息星”看着我的照片贴在展览墙上,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爸爸妈妈打电话回家询问我的情况时,爷爷也表扬了我,他对爸妈说:“你们不在家,菁菁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变得懂事了。”听了这话,我笑了。

我还想告诉妈妈一个小秘密,老师的眼睛像妈妈的一样,是那样的温和,鼓励我成长。

留守儿童早晨日记篇三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可是留守儿童最缺少的就是家庭教育,大多都是爷爷奶奶在家带着,只管吃饱穿暖就可以了。

孩子父母的亲情缺位了,但关爱不能缺位,这样的责任就落在了老师的肩上,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关爱孩子的精神成长。

把孩子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孩子的生理心理活动、道德情操、

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孩子沟通交流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在遇到情况时要相信孩子,怀疑孩子说谎时,千万不要当面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要通过多方调查,证实孩子确实在说谎,再进行交流沟通指导。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纠纷,要教育孩子主动承担责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千万不要支持孩子说谎,推缷责任。

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候,怎么办?我们要热情鼓励并告诉他(她):“孩子,把头抬起来,我相信你能行!”当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我们可以帮他们擦去眼泪,并安慰他们说:“孩子,没有关系,任何人都会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最坚强,以后别人会理解你的。”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表扬可以说:“孩子,你真棒!”“你真行!”的话语,并为他们鼓掌,如有可能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这一弱势群体,作为教师只能尽我们最大的能力用心用爱去教育他们!

留守儿童早晨日记篇四

调到辛车小学后,发现学校一如既往实施帮扶活动,有生生帮扶也有师生帮扶。在20102011学年度,在师生帮扶活动中,本人帮扶了李猛男、马丹等六名学生,通过各方面的教育与帮助,一年来,经过帮扶,这六名学生在学习上现已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是为自己而学习;学习态度上较以前有明显的变化。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取得了一次次的进步,学生在自信心、意志力、生活态度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现对这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碗水端平”,尊重与宽容学生。

不仅是数学语文教学,事实上每一科的教学的成功与否有很大部分取决于智力因素以外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在任何时候教学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和情绪上的控制,不能随意的有伤害性的语言来攻击伤害学生,也不能动不动就向家长和班主任告状。某些被认为是“后进生”的学困生经常在班级上被教师斥责,同时在班级上可能会受到同学的耻笑。而在家里,可能会受到这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的训斥,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造成他们自信心的严重不强,在自信心的塑造上,我主动去发现他们的优点,比如体育方面等的特长去鼓励他们,不断地给予他们肯定。

二、发现学生“闪光点”,有针对性地教育。

在工作过程中能个体分析、群体分析,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找出每个学生的优点、缺点、潜在的优点、缺点,新的生长点。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别人。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各科任老师能热心配合,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安心于课堂的学习,把学困生的厌学,逃学情绪抑制在一个最低点上。后进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我主动给他们母亲般的爱,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我还注意了解每位后进生的情况。决不把他们当作包袱,不鄙视他们,不放度他们,了解他们特长,爱好,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三、坚持课外的辅导。

数学是基础性学科,不去做练习,是不可能进步的。因此,我经常利用课外时间与他们交流,让他们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一些任务。从易到难,从少到多,让学生们一点一滴的积累知识。慢慢取得进步。

四、培养班干部成为班风建设的带头人。

一个优秀的班级应该是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班级具有强烈的凝聚力,人人以生活在这个班级感到骄傲和自豪;一个优秀的班级应该是有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具体表现在:在学习上,人人不甘落后,没有人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师正常教学;在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争先恐后,没有人偷懒,不积极完成任务;在集体活动中,互相配合,互相加油,共同拼搏,没有人借故离开,影响班集体;在遵纪守法方面,人人自觉维护班级荣誉,对有损班级荣誉的事不做。而要建设这样的班风,是离不开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因此,我对培养班干部的很重视,只有班干部处处以身做责,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才会使一个班级成为团结向上,有凝聚力,有集体主义观念的班级。成为真正优秀的班级。

上面这四点是我这学期的帮扶工作总结,当然,这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我相信,在其他教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我会不断取得进步,取长补短,争取帮助更多的学生。

留守儿童早晨日记篇五

盐津县新华村是一个农业大村,属于典型贫困山区,全村总人口有5324人。近年来,全村近1000人农民外出务工创业,为农村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同时也造就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新华村留守儿童达43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1%,留守儿童数量相对较大。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成为新华村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中的儿童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为全面了解新华村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3月以来,笔者本人对新华村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监护情况及教育等等做了调查,发现50%以上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存在生活无助、学业失控、道德失范、心里失衡、生病得不到及时救治等困难和问题,结合此次调查,现将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目前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产生“留守儿童”已超过4390万人。昭通市共有儿童159.51万人,农村儿童124.31万人,农村留守儿童43.26万人,占昭通市儿童总数的27.1%,远远高于劳务输出大省四川22%的比例。新华村有留守儿童430新华村儿童的监护人多为隔代监护人,即是老人,达到306人,超过50%。新华村留守儿童年龄普遍较小,小学及学龄儿童比例高达84%。而留守儿童父母以出省打工为主,达到了63.3%。父母与孩子相隔千万里,难以照顾到孩子。另外一个数据值得关注,父母双方都外出的留守儿童有430人,超过留守儿童总人数的一半。父母双方都不在身边,他们更难得到父母的疼爱。

1、监护人。

农村流动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就意味着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位置的缺失。那么,这些留守孩子跟谁生活在一起,由谁来关心、保护和照顾他们呢?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隔代监护人有306人,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留守孩子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通常情况下,留守儿童需要搬到这些祖辈的家里,如果祖辈一直与他们住在一起,留守儿童就不需要搬家了。有时候,留守儿童要从自己的村搬到另外一个村去。如果这些老人需要照顾几个儿女的留守孩子,为照顾方便,孩子们一般都要搬到老人家里去住,或者在那里吃饭后再回到自己家独居。

2、被监护的基本方式。

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农村留守儿童有四种被监护方式。

(1)一种是隔辈监护,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他们占监护者总数的90%左右。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这些人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或者受过极少教育。

(2)第二种监护方式是上辈监护,监护的主体是叔叔、婶婶,舅舅、舅妈,姑姑、姑父,姨、姨父,干爹、干妈。这类监护比例不是很大。但是,这种监护方式存在着监护权比较频繁流动的问题,很不稳定。他们有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如监护人也要外出打工或者被监护者与监护者本人或是跟他们子女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原因而更换监护人。

(3)第三类是同辈监护,监护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这类监护者一般是年纪较轻,文化水平也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他们随时都会外出打工。所以,该类监护者也存在着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

(4)最后一种是监护缺失,也就是农村流动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监护权交付给了留守儿童自己。这类留守儿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外,他们还要承担起农业劳动力的角色—照顾好自家的农田。

3、就学情况。

新华村留守儿童以小学以下儿童为主,留守儿童年龄偏小,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对于学习和生活都还需要大人的指导。这是从小形成良好习惯的阶段。另外这一年龄阶段正是家庭教育占主要位置的时期,是孩子最需要父母关爱的阶段。父母长期外出,一年难得回次家,对他们身心的伤害和亲情缺失的影响很大。

4、父母远距离就业的影响。

父母的远距离就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是否能见父母,一年能见几次父母。从上表中可以得出,新华村以出省务工为主,打工地离家乡很远。许多父母为了省下路费钱,一连几年都不曾回家一次。远距离的打工既不利于父母回家看孩子,也不利于孩子放假去看父母。因而容易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灵沟通陌生化”。

从新华村来看,农民工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最直接的根源。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分析原因。

1.从新华村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

我国常年约有1.2亿的农民工在全国各地不断的流动,新华村约有近1000人的农民工常年流向各地,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新华村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新华村的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从新华村的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

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新华村农民选择了离开土地,到沿海地区、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从国家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劳动力不外出的原因中“怕影响子女上学”仅占第一、第二选择的6.7%。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就是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

3.从新华村的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

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4.从新华村的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留守儿童早晨日记篇六

九月,荞山的阴天都有些冷了,一大早起床,给孩子吃了早点,就出发去猴街村上了,根据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的'相关文件要求,宣传文件精神,传达惠民政策。

和几位村干部一行到了猴街街上组的潘玉刚家,交谈中几个小孩从外面打闹着进来,其中三个孩子追着一个孩子跑,我走过去劝阻,询问之后才知道,这位8岁的男孩叫郑丰元,是因为抢了另一个孩子的玩具,其他孩子才追着问他要,于是我告诉他们玩具大家可以一起玩,都是临居有好的东西要大家分享。有位孩子哭着说,那是我爸妈从浙江给我带来的,我不要别人玩。我随手把孩子的零食出来分给他们,满脸泪水孩子脸上瞬间露出了的淡淡的微笑。

我感动了,也内疚了,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我感慨很深,是啊,一个这么小的心灵,他们多想要父母的关心,是多么渴望得到父母的爱,那怕只是陪在身边,为他们准备简单的一碗炒饭或是一个热呼呼的土豆,孩子都会觉得很幸福,可是他们没有,而是为了生活丢下孩子外出务工。成为留守儿童的孩子,大多都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们没有精力照顾好孩子,使得这些孩子性格孤僻,不愿与人沟通,行为道德规范方面也很差。我主动要求拨打了这位孩子家长的电话,并让孩子和他妈妈通了话,然后我提醒孩子的母亲要按时给孩子来电话,常回家看看老人和孩子,这对他们的健康和成长都十非重要。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来关注、关心、关爱他(她)们。

虽然,每年都有上报关于留守妇女儿童的报告,但这一社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困难重重。

留守儿童早晨日记篇七

大抵是性格所致,随着长大越发偏好综艺节目,虽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笑着闹着就忘记了,但节目中的人总归是有血有肉,真实鲜活。

放松之余,也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不也还不错嘛。

记得之前,有一次晚上在看某个卫视正在播放一档类似于纪实类的节目,瞧着有趣,就没再换台。那档节目讲的是一些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为了生活的好些,他们独自留在老家,跟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白天上学,晚上写作业,看似跟常人没什么不同,可细细想来,总会想念父母,当思念席卷而来,泪水便不可而止。

晚上父母都已睡去,一个人看着这种节目总忍不住感伤,不由得眼泪滑落。有心疼,有惋惜,也有对这社会现状的感慨与无奈。

身为父母,总想着年轻时多打拼工作,努力赚钱,让孩子生活的更好些,却往往忽视了心灵上的照料。且不说跟老一辈的人生活在一起有什么不妥,错过了孩子的成长这些是再多赚多少的钱都无法弥补的。当孩子渐渐长大,开始有了自己的情绪心事,却没有大人在身边开导劝教,当他们在学校受到委屈,却没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这样的成长经历怎么会完全不留阴影,作为父母,怎么能不遗憾。

但是虽如此,还是相对那些留守儿童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爸妈离家在外,总归是为了你们以后更好的生活,铜臭社会,赚到更多的钱才更有底气供你读更好的学校,有更好的未来。加油,要坚强。

一张张可爱的脸蛋、一双双期盼的眼神,深情的遥望着窗外,从他们的眼神中看不到一丝童年该有的天真,更多的却是对一家人团聚的渴望。他们也是每位做父母的心肝宝贝、心头肉,但是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下面是关于关爱留守儿童作文关注留守儿童的文章。

留守儿童早晨日记篇八

“大妈,赶集的路上注意安全,不要乘坐无牌无照的车辆!”“小朋友,现在天气热,不要下河下塘洗澡!”8月26日,新邵县龙溪铺镇利用赶集的时机,在集市繁华路口设立宣传展位,组织妇联、团委、安监、计生等部门人员,开展校园安全生产、妇女权益、儿童安全保健等方面的宣传。

新邵县龙溪铺镇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切实为留守妇女儿童提供优质服务。一是配强“半边天”的带头人。该镇坚持以党建带妇建,在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中,共产生4名女支部书记,49名女村委委员,其中46名委员被聘为村妇代会主任,全镇46个村均建立了“妇女之家”。二是建立留守妇女、儿童数据库。通过数据采集、表格报送、信息录入、录入整理等工作,共采集录入留守儿童信息2856条,摸底留守妇女信息962条,建立了完整的留守妇女、儿童信息数据库。三是切实关爱留守儿童。镇妇联不定期同留守儿童开展交流谈心,关心关注他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全镇共结成留守儿童帮扶对子270余对。5月29日,对后塘小学、长江小学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现场开展了拔河、跳绳、老鹰捉小鸡等活动,并发放书包、笔记本、文具盒、铅笔、面包、蛋糕等文具和物资。四是多项活动关爱留守妇女。配合县妇联,在全镇广泛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启动宫颈癌和乳腺癌免费检查项目。加强对留守妇女的技能培训,8月6日至20日,在该镇长古岭小学,举办了为期15天的中式面点培训班,共90余位留守妇女报名参加。培训内容包括面包、卷子、馒头、油条、麻花、南瓜饼、蛋糕等面点食品的制作,通过培训,所有参学妇女都学会了这一技能,能熟练制作几种面点。

留守儿童早晨日记篇九

调到辛车小学后,发现学校一如既往实施帮扶活动,有生生帮扶也有师生帮扶。在20102011学年度,在师生帮扶活动中,本人帮扶了李猛男、马丹等六名学生,通过各方面的教育与帮助,一年来,经过帮扶,这六名学生在学习上现已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是为自己而学习;学习态度上较以前有明显的变化。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取得了一次次的进步,学生在自信心、意志力、生活态度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现对这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碗水端平”,尊重与宽容学生。

不仅是数学语文教学,事实上每一科的教学的成功与否有很大部分取决于智力因素以外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在任何时候教学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和情绪上的控制,不能随意的有伤害性的语言来攻击伤害学生,也不能动不动就向家长和班主任告状。某些被认为是“后进生”的学困生经常在班级上被教师斥责,同时在班级上可能会受到同学的耻笑。而在家里,可能会受到这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的训斥,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造成他们自信心的严重不强,在自信心的塑造上,我主动去发现他们的优点,比如体育方面等的特长去鼓励他们,不断地给予他们肯定。

二、发现学生“闪光点”,有针对性地教育。

在工作过程中能个体分析、群体分析,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找出每个学生的优点、缺点、潜在的优点、缺点,新的生长点。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别人。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各科任老师能热心配合,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安心于课堂的学习,把学困生的厌学,逃学情绪抑制在一个最低点上。后进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我主动给他们母亲般的爱,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我还注意了解每位后进生的情况。决不把他们当作包袱,不鄙视他们,不放度他们,了解他们特长,爱好,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三、坚持课外的辅导。

数学是基础性学科,不去做练习,是不可能进步的。因此,我经常利用课外时间与他们交流,让他们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一些任务。从易到难,从少到多,让学生们一点一滴的积累知识。慢慢取得进步。

四、培养班干部成为班风建设的带头人。

一个优秀的班级应该是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班级具有强烈的凝聚力,人人以生活在这个班级感到骄傲和自豪;一个优秀的班级应该是有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具体表现在:在学习上,人人不甘落后,没有人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师正常教学;在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争先恐后,没有人偷懒,不积极完成任务;在集体活动中,互相配合,互相加油,共同拼搏,没有人借故离开,影响班集体;在遵纪守法方面,人人自觉维护班级荣誉,对有损班级荣誉的事不做。而要建设这样的班风,是离不开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因此,我对培养班干部的很重视,只有班干部处处以身做责,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才会使一个班级成为团结向上,有凝聚力,有集体主义观念的班级。成为真正优秀的班级。

上面这四点是我这学期的帮扶工作总结,当然,这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我相信,在其他教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我会不断取得进步,取长补短,争取帮助更多的学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留守儿童早晨日记篇十

3月7日,我和工作组中一名组员,随四井村村支部书记,走访四井五组的几户留守户。在一阵犬吠声中,我们随该村万书记走进了村民高兆银的家。进去后,我们询问了他家的生产生活、子女就业及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情况:今年63岁的高作银,家有5口人。儿子媳妇随荆门桥梁建筑公司在福建打工,纯收入在一万元以上。年过六旬的高兆银夫妇,在家耕种14亩水田和3亩多旱田,带着上幼儿园的孙子一起生活。由于子女在外打工有一份不错的收入,二老也很勤劳,农田收成不错,经济条件较好。在谈到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时,老人给出了许多的建议。高兆银认为四井村现在要重点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农田水利问题。说起往昔的四井村,老人自豪溢于言表:四井是水利条件很好的村,五组又是四井村水利条件最好的,全是漳河灌溉用水,水源足,直接放到田间地头。说到今天,几声叹惜:如今是计划用水,有偿用水,用水要出钱,关键是有时有钱也买不到水。漳河的水只有当别处大量放水时,四井才能跟着买一点,而且战线长,水渠不畅,水难流到四井。五组的当家大堰——四井凼,现在无水可抽了。天干时节,大家都用潜水泵抢着抽水,抽水里程好几百米,设备难架。我们年老体弱,根本抢不了,等设备架好了,水没了,干着急。

当我们问及老人有没有放弃种田的打算时,老人告诉我们:现在党的政策好,种田不交税,还有补贴,田不种放弃了可惜。种吧,面临着很多困难,一是劳动强度大,子女又不在家,体力活难以承受。人老了,对农业机械玩不转,只能老办法种。二是成本高,利润低。化肥、种子什么都涨价,粮价波动又大,辛辛苦苦收了点粮食,卖不到好价钱。去年收的粮食1.1元一斤卖的,别人卖1.3元,相比之下亏多了。

随后我们走访了陈文学、陈广州、陈广泉、朱先民等几户,其基本情况与高作银相同,都是子女在外地打工,年过六旬的老人在家种地带孙子。由于自然条件和家庭结构相似,都面临着相同的困难。

几户留守老人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劳动强度大,也没有什么新技术,只能从事传统的种植。若能在农村发展农业合作社,或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或许能解决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面对农村青壮打工去,留下老与少的情境,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解决留守老人的后顾之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