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学论文范文简短(模板8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5 09:21:32    小编:ZTFB
最新教育学论文简短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最新教育学论文范文简短(模板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5 09:21:32 |
  • ZTFB |
  • 7页

政治是社会权力运行和决策制定的过程,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怎样写一封有力的投诉信?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学论文范文简短篇一

摘要。

通过检索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从20**-20**年,学前教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共53篇。通过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有:儿童发展、儿童教育与各领域教育、教师、课程与教学、教育思想、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评价、教育政策和等,其中,以儿童发展为选题的论文最多,以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评价、教育政策等为选题的论文甚少。最后,提出加强其他主题的研究,加强国外教育理论研究等建议。

关键词。

教育学论文范文简短篇二

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较为受欢迎的教学方法,这主要是其优势明显,它不仅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能力的提升,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

此外,案例教学的优势就是能够真实和直观的展现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参与。

在案例选取时,要遵循真实可信和典型性等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案例发挥出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要能够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对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从中揭示出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贯穿教学所用到的案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就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作简单的探讨,提出几点应用意见。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精选的案例作为情境,在这个具体的情境中利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所遇到的难题的方法。

和传统的教学法比较,案例教学法具有特殊性。

学生可以自觉运用学习到的教育学原理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并解决真实教学情境中所涉及的教学难题,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能够给学生更多学以致用的机会,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其次,情境性是案例教学法的第二特殊性。

案例教学就是教师利用案例为学生建造一个有多种教育问题的复杂情境,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案例所创设的教育情境下开展,在案例情境中,运用案例内容,解决教育面临的困难情境。

因此,案例教学法是有一定的情境性的。

再次,整合性是案例教学法的第三特性。

案例教学法中运用到的案例,不仅只涉及当前所学习到的新的知识,学生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分析问题时,新旧知识并行,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所以说案例教学法还具有整合学科教育新旧知识的过程。

最后,案例教学法还具有开放性。

案例教学中,教师为了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设想,就会运用到“头脑风暴法”,在这种方法的刺激下,学生会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一)提升能力,师生共同进步。

利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同时也在学习知识。

因此在进行案例讨论时,教师不能旁观,要和学生共同参与,在参与学生讨论活动中,教师可以得到一定的启发,促进自身的进一步思考,使自身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

(二)调动主动性,突出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育学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满堂灌,只顾自身能够讲完要讲的内容,对于学生能否接受,是否有自己的想法想发表是不关注的,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参与不了课堂教学,也无法在课堂上和教师交流,学习过程只是被动听课。

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有机会进行交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案例讨论中,积极性被调动,共同进行问题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三)直观呈现事件,更易于参与。

案例是指在一个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发生的客观并真实的事件,利用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加入其中的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动力。

以前的教育学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对于教师讲授的枯燥知识不感兴趣,在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教育学课堂教学后,学生能够参与课堂进行案例讨论,这些真实的案例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此外,案例教学法不忽略任何一个学生,使全班都能参与到案例讨论中。

(一)真实可信。

真实性是指教育学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案例是对现实世界真实事件的描述。

教学案例反映的内容既要系统又要全面,要展示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还应该有相关的数据和图片。

教学所选取的案例应该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真实发生的事件,对案例的介绍不能凭空想象,不能随意增减案例情节,一定要做到如实的介绍。

真实的案例能够给学生更为真实的感受,同时认识到学习的知识是现实生活所需要的,体验到案例教学带来的乐趣。

为此,教师必须广泛涉猎,关注更多的领域,开拓自身的视野,使自身有更敏锐的教育感悟性。

(二)矛盾冲突。

案例设置核心是两种矛盾的冲突,在这种两难情境下,没有特定的处理方法,教师和学生需要对案例进行讨论,在争论中形成不同的观点并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一个好的案例不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桥梁,通过案例,教师可以将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拿到课堂与学生分析,这样的教学,学生不用参与真正的社会实践,就能在案例讨论中了解很多处理实践问题的方法。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组织学生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典型性。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有要求,要有价值和代表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同时也能够将教育事件的.矛盾和冲突展示出来,从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典型的案例所包含的关系更全面,涵盖更多的知识,能够给学生更多利用理论进行验证的方向。

以此来开拓学生进行问题分析的思路,让学生从问题解决中整理出规律,并将这种规律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习的举一反三。

(一)甄选案例。

教师利用案例进行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教学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案例。

教学中运用案例,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育理论知识并提高自身的教育敏感性。

教师选择案例时,要根据实施者、实施情境来进行遴选,教师对所选取的案例要有深层次的理解,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案例分析中。

另外,教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案例选择要考虑教学对象的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不能选择难度过大的案例,内容不能太复杂也不能太简单。

教师选择的案例要贴近教育实践同时要有矛盾和问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提升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入案例。

在案例教学中,引入案例的时机很重要。

引入案例前,可向学生简单介绍原理概念,再引出课程,最后进行案例分析。

也可以在新内容讲授之前,将案例介绍给学生,学生私下进行案例分析,复习学习的知识,并提出新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此外,案例的呈现方式也有讲究,教师要根据具体案例选择文字、视频、真实情境模拟或音频等。

另外,案例也可以在课程教学中进行穿插。

当教师在解释知识点,感觉言语已经不能准确阐释时,就可以引进案例教学法来解释这个内容,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加深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认识。

(三)讨论案例。

案例教学中,讨论案例是最关键的,通过讨论,学生对于所学的理论知识会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参与到案例的思考、分析和讨论,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案例,领会案例包含的教育理论,最终达到理论知识内化的效果。

学生在案例教学时,对案例模拟情境中的问题发表各自的看到,利用头脑风暴进行陈述,最后达到一个较为理性的认知。

每个学生都可以挖掘出案例的不同意义,剥离一些细枝末节,就能够看到教育所要呈现的规律,利用规律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同时,教师要创设平等和谐的案例教学氛围,组织学生紧密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看法,要给予公正和客观的评价,并要表现出欣赏和认同的情感。

(四)总结案例。

案例总结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这个是知识升华为能力的环节。

在进行案例总结时,教师要紧密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课程中的原理来进行案例内容解释。

帮助学生进行案例总结,体会通过案例学习教育学原理的意义,利用案例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

另外,教师在案例总结时,对于学生的合理见解要进行肯定,并且尊重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对于学生的不足,要指出并指导学生改进。

也可以通过问题,让学生进行补充,切忌不可以直接公布标准答案,不留时间给学生思考和探讨。

案例教学法是教育学课程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解决社会实践中难题的机会,通过选择真实可以并且具有典型性的案例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最后进行案例总结,真正达到案例教学法的目的。

[1]董明海,庞君,郭哲璐,郭永升.案例教学法在“船舶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

[2]张正茂,戴余军.案例教学法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3).

教育学论文范文简短篇三

这对健康教育课程存在课程内容不全面,课时设置不合理,缺乏专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资源不充实等问题。笔者提出了加强和探究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转变观念,对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准确定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健康知识教授要与学校的常见病防治相结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平台,使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宽广。

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是以课程为载体,在小学阶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教学活动,使青少年与儿童获得一系列必要的健康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健康教育课程存在课程内容不全面,课时设置不合理,缺乏专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资源不充实等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探究。

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片面地认为健康教育就是学生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在这样错误观念的误导下,教师没有给予健康教育课足够的重视,往往不能按课时来完成教学计划。健康教育不仅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而是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它是一门以所有人为对象,进行生理、心理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是改变不良行为,建立科学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学科。目前,小学阶段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要搞好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素养,就必须正确而全面地认识健康教育学科。因此,作为新时代肩负学生发展与成长重任的教师,需要提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要有长远的眼光,要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直接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小学健康教育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改变照本宣科,机械讲授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实用性不强,学生感觉不到与自身关联性,往往会认为学了也没有用,而且还枯燥单调,学生不感兴趣,教学自然不会成功。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要善于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事例来入手进行教学,这样大大增强了教学的亲切性与可信度。学生会感受到健康教育课程与生活的关系,自然就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会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来。

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具有的供教师展示和操作,有的供学生操作,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作用,但是相比较而言,学生能够实际操作的教具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学习效果也较好,这是由生本理念决定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当他们想去探寻一个问题时,如果老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源供他们自主探究实践,学生的学习动力会增强,学习的程度会大大加深,课堂的氛围也会更热烈。例如,在使用平衡膳食金字塔演示模型时,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在讨论研究,当上台演示的同学操作时,学生都认真地在比对自己的想法,最后再由老师在黑板贴图指导。我想,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学习,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一定是扎实的。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既要有相应的内容传授,又要有适当的课堂讨论,更要有课外延伸。学校应充分利用广播、班会、宣传栏、校报、征文、知识竞赛等形式向学生宣传不同内容的健康保健知识,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参加健康教育活动。不仅需要校内教育,还需要校外、社区、家庭的支持,通过邀请校外医疗机构开展知识讲座,召开家长会等,形成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建立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保健习惯,最终达到“教育一个孩子,转变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会”的功能,形成全社会都关心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大健康教育”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进行健康教育,是促使中学生掌握健康保健知识,形成健康行为的有利措施。我们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健康保健宣传活动,举办卫生救护演习、健康保健知识图片展、健康保健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受到深刻的健康保健与安全自救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在当前的学校健康教育中,很多学校都秉承着对疾病采取预防为主的态度,对于常见的可以通过学生日常行为加以预防的疾病,学校都积极开展相应的预防活动,主要集中在视力保护、龋齿防治等几种疾病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对视力保护不注意,就极容易造成近视的后果,因此学校对近视眼的预防格外重视,为此教师应当积极配合学校的.活动,监督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并定期对学生的视力进行检查,从而促进学生眼保健操效果的提高。鉴于写字姿势不正确也会影响视力,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授课纠正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使学生的视力得到全方位的保护。小学生的生活习惯不好,例如吃糖过多或者刷牙不及时都会引发龋齿问题,为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形成早晚刷牙、控制食糖量的习惯,并定期对牙齿情况进行检查,防止龋齿的严重性加大。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影响。因此,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相结合起来,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教育平台,使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宽广,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模式互相促进,使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内化,使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避免学生在学校学的是一套,到了家中与社会上又是一套的现象发生。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尤其是对于一些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孩子,要及时与他们家长沟通,互相了解情况,使家长掌握更多的教育技巧。健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小学阶段的健康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健康意识与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

教育学论文范文简短篇四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观念的不断革新,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满足现代教育观念的发展,网络教学应势而生。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应用于现代护理教学过程中,成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力补充。本文主要综述了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学在国内外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从而为今后护理教育的发展变革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

互联网;教学平台;护理教育。

在护理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直接的示范教学不能培养护理学生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如何选择一种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全世界护理教育者普遍关心的问题[1]。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教学模式的探索不断涌现出来,其中包括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大量信息和数据进行获取、加工、分析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同地或异地互动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真正使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2]。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日渐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近年来,网络平台教学在护理学科教育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网络教学因其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打造了优良网络学习环境,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促进了其个性和创造力的提高[3],在多种学科教育中都有有效的运用。护理教育中,网络平台教学被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护理学管理”“护理学导论”“护理药理学”等方面。

1.1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护理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涵盖了护理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很多学者曾研究过网络平台教学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应用。何朝珠等人[4]利用“the—ol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学平台,针对其校2008级141名护理本科生开展了“护理学基础”网络课程教学实践。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同学适应网络课程学习,认为课程资源比较丰富,赞同网络教学平台能代替部分课堂教学。殷海燕等人[5]则探讨了混合式学习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与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法。通过对比成绩及问卷调查得出,大多数同学认为网络平台的使用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教学满意度较好。通过混合式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隋树杰等[6]则以护理学基础课程为例,采用不对等对照组间设计方法,选取了其校2011级、2012级护理学专业全体本科生,探讨护理学专业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效果。其结果也表明,将护理学基础课程应用于护理专业网络教学平台,能够拓宽护理学基础教学空间、利于教育资源共享。由此可见,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广阔的教学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护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得以不断完善和补充。

1.2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内科护理学在护理学专业中所占据的地位至关重要,是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其中的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各种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是护理专业学生掌握技能的基础学科[7]。刘一兵等[8]在网络教学平台搭建中搜集了大量课程的有关信息,应用于吉林大学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建设课题的内科护理学教育中。其教学方法比较新颖,建立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临床资料如病历、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等,满足了不同学生的求知欲。无独有偶,初岩[9]也曾依据其当时课程大纲的要求,提出了内科护理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思路,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教学内容也比较丰富,涵盖了中外护理起源到现代护理的起源过程。此外,许燕等[10]在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也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资源。他们选取了183名高职护生,在老师结束每个系统疾病的授课后,完成一些测试和病例讨论内容。网络教学大体可以分为两个环节:

(2)病例讨论内容则课下分组讨论,小组也可通过“病例讨论模块”与教师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探讨。通过分析护生期末各题型如选择、名词解释、案例分析等的得分率,发现在网络教学的模式下,他们的案例分析能力有所提高。总体而言,网络教学信息量大,更新快,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11],在丰富教学方式的同时,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在内科护理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3在护理管理学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学实践性较强,是护理学和管理学的相融合的交叉学科。沈勤等[12]依据课程特点及学生的需求,在其校引进的在校教学管理平台(blackboard,bb)的基础上建立了护理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有课程简介、课程通知、教师信息、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考核依据、课程作业、论坛及学习资源9个课程网站导航,应用于其校105名2011级护理专业本科生,由老师从学习态度和知识习得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其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进步,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进一步加深。齐婧[13]通过大量研究分析,构建了“明确主题、框架-情景引导-引导自主学习-组织小组学习-成果展现-评价与反馈”的护理管理学网络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本。研究发现,与之前相比,学生取得优秀的比例明显增加,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协同合作、材料搜集整理等能力都有培养作用,与现代护理教学目标相契合。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引进网络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中。

1.4在护理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除上述之外,在其他护理学科教育中,例如健康评估[14]、护理学导论[15]、护理药理学[16]、老年护理[17]等,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都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安排学习方式,也使得师生交流互动更加频繁,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用网络虚拟平台及社交媒体技术进行护理教学已经成为国外教育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此类技术的使用对于护理教育的变革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2.1利用网络虚拟平台教学。

noreen、frisch[18]等研究了一些必要因素对卫生专业人员使用网络的吸引和维持。在他们撰写文章期间,有21个研究团队几乎都利用inspirenet平台来开展他们的工作,网络的'增长超过了预期。研究发现,虚拟网络环境支持信息共享和跨地理学习,护士及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可从中获益,用以指导工作。同样的,ting-ting等[19]也认为,虚拟社区能够提供大量的资源,进行及时的反馈和信息共享,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他们将平板电脑和google+引用到健康教育实践课程中,阐明基于社交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模块和条件的满意度及分析学习行为的序列和频率。通过分析得知,社交网络可以提高教生之间、同行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当这些网络用于搜索数据,上传文章,参与讨论,交流方面时,展现出极大的优势。此外,他们还发现大多数护理学生和护理教育工作者对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表现出积极满意的态度,并期待着继续使用这种学习方法。除此之外,模拟仿真教学也逐步应用于护理教学之中。benjaminwberg等[20]以8名学生和一名患者模拟器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利用护理教育工作者控制一个人模拟程序的可行性,并远程教导学生,在由教练发起和控制的节奏干扰中如何从人体模型身上获得外围和顶端的脉冲。实验后,学生们一致认为,模拟使得理解不规则的节律更容易并增加了他们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benjaminwberg等认为,在使用高保真模拟技术方面,通过远程访问获得护理技能可能有重大的意义。

2.2利用社交媒体教学。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社会媒体的可访问性逐渐增强,学生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数量也在明显增加。kim[21]等探索了卫生专业学生使用社会媒体和他们的媒体偏好采购信息。受访者为澳大利亚大多数州和地区的637名第一年学生和451名最后一年的学生。结果表明,网络媒体是首选的信息来源,只有20%的学生将传统的同行评议期刊作为首选信息源,而且facebook的使用高于其他类型的社交媒体。此外,针对facebook在教学方面的使用,tower、marion[22]等也做了相关研究。由于护理专业的学生往往认为生物科学课程较难,在生物科学最终评估临近时,为了更好地支持学生,他们成立了facebook小组来探讨学生使用facebook作为学习工具是否有效。通过数据分析得知,大多数学生认为facebook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法,能够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来引导学习,促进同伴学习及学术交流方面。由此可见,facebook等社交媒体可作为信息来源,引导学生学习有效学习,提高护理教学效果和质量。

处在竞争激烈、知识膨胀的信息化社会,利用网络教学不仅是当今时代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更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量的分析得知,网络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

(3)不受时空限制,利用多感官进行教学,便于师生互动交流。由此可见,网络平台教学应用于护理教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国内外护理教育的变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实应用中,网络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师与生、教与学存在着时空分离的状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10]。在今后的网络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待研究。

[1]zhouhouxiu,liumengjie,zengjing,ionofnursingteach-ingstrategiesinmainlandchina:aquestionnairesurvey[j].nurseed-ucationtoday,2016,39:147-151.

[4]何朝珠,李鸿艳,程晓华,等.《护理学基础》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5-7.

[7]崔晓梅.多媒体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3):240,242.

教育学论文范文简短篇五

近些年来,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在我国各个省市地区如火如荼的进行,小学是打好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一直以来,数学教育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教学课程,在新课标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和创新已经成为了相关教学人员工作的重点内容,本文分析了新课标环境下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时期提高数学教育人才培养效率的有效策略。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空间变化等一系列综合知识的学科,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数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结果,更要教会学生方法。因此教育人员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帮助学生将课堂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所遇见的难题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从小培养一种全面的数学思维。

1.1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落后。一直以来,我国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通常只是注重学生的成绩和课堂表现,很少从本质上挖掘学生潜在的数学才能,这也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高校所培养的教学人才是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中坚力量,新课标小学数学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应该在高校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中体现出来,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在对数学教育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培养的过程中,使用的教材版本比较落后,在教学理念上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并且很多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在学生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内容不够深入,因此目前很多小学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经常抓不住重点,不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心理特点。导致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不高,课堂效率偏低。

1.2数学教育的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所学习的观点和理念与日后的教学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可见对数学教育体系的课程安排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十分必要。但是从目前高校的数学教育体系来看,其课程的安排与规划存在着突出的课程比例失调、课时安排不足等问题。目前,高等院校针对小学数学教育所开设的.课程包括数学分析、几何解析、高等代数、普通物理、微分方程、数学模型、近世代数、高等几何等。这些课程通常在大学的一至三年纪完成,可见数学理论课程占据了总教学时常四分之三甚至是以上的时间,在这个阶段内,学生只能学习数学知识,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也没有学习如何做好一名真正的老师。通常会在大四进行数学教育理论以及实习的相关课程,而教育心理学、数学思想方法等课程的开设更是少之又少,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之内,学生对教学心理和方法的掌握知之甚少,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也会走很多弯路,降低教学效率。同时,分类过少、含糊不清的选修课程也是影响学生从教水平的主要原因。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育人员的工作素质,实现新课标对学生数学素质培养的目标,高校在进行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想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精髓,就一定要以同样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当注重尊重学生的心理,听从学生的意见,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讨论的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积极的表达自身的相反,这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和理解,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此外,这种平等、自由的教学氛围与与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教学理念相互一致,当学生迈入工作岗位,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他们才能以同样的思维和方法去教育学生,尊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从而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起一种既善于思考又能够实际应用的数学思维与能力。其次,数学教育人才的合理培养和需要对现有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安排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革。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应该适当的加入数学探究、数学文化、数学史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充分明确数学教育的发展脉络,使其真正了解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感受到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人员所应该承受的责任。此外,为了提高学生进行教学工作的能力与水平,高校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的体系中应该适当的增加数学教育心理等课程的比重,帮助学生提高在进行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对一些突发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育工作人员。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内容无论多么丰富完善,如果没有实践行动的检验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高校应该争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的课程中,归纳并总结当代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梳理当前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找到新课标教学体系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新课标教学理念与应试教育下的数学教学理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完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校在进行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的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使学生成为合格的数学教育人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3]蒋桂银.对小学数学教育学课程构建的建议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22(12):33.

教育学论文范文简短篇六

教育学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公共课教育学的改革应深入到教育学知识结构的优化中,为此,必须确定公共课教育学合理的课程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来选择和组织该学科的知识,更新观念和内容,使其知识组合结构化。

建国50多年高师公共课教育学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研究成果开始涉及公共课教育学的课程属性与目标,并将公共课教育学改造放在其课程的系统改革的背景中进行探讨。但是,这些研究成果还没有完全体现在该学科的知识结构的设计与编写之中,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大量的公共课教育学改革的研究脱离了该课程教材的教材本性和课程本性。公共课教育学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与之相关的是“以什么样最有效的方式呈现最有价值的知识”。公共课教育学改革应深入到教育知识的选择与组织方面。要集中回答“什么教育学知识对高师学生最有价值”,这才是公共课教育学建设的根本出路。

课程的编订和实施必须选择最精华最典型的人类文化遗产和最先进最稳定的当代知识财富,并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习者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筹划、适当安排,使教学内容结构合理,使师生花费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这被称为是课程的优化组合原理。[公共课教育学知识结构也要追求优化组合的效果.从系统的观点来看,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既包含过程——结果的优化,也包含要素——结构——功能的优化。过程的优化涉及到知识选择的依据——课程目标和知识选择的方法与程序的优化,结果优化表现为相对静态的一面,也就是要素——结构——功能的优化。功能是结构的整体效应,实质上取决于要素的质量与排列组合的方式。

对课程的实际工作(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与评价等)产生什么实在意义,从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因而必须廓清公共课教育学的课程目标。而这取决于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认识:。

1.预测未来教师必需的教育学(理论)修养。

这是解决公共课教育学课程目标的来源或依据的问题。一般认为,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对学生的研究;(2)对社会的研究;(3)对学科的研究。通过这三个方面获取的信息可能会提供大量的尝试性目标,再经过一定的“筛子”的筛选,最后达成确定性目标。在公共课教育学课程的工作中,就是对教师工作(工作分析)的研究,对师范学生(需要和兴趣)的研究,对作为公共教育学课程资源的有关教育学科的研究,即必须确认在这门学科和经过教师工作分析得出的职业技能之间,到底可以达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我国公共课教育学知识结构的分析还缺乏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意识。目前,关于教师教育学修养的研究大多散见于一些关于教师素质、教师修养等有关研究之中。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在关于教师专业的研究包括教学专业研究中对教师的教育学修养研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概括相关研究结果,未来教师的教育学修养包括:。

(3)具有关于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包括个体发展与个体差异方面的知识;。

(4)具有教育情境的知识,包括小组或班级的活动状况、学区管理与资助、社区与地域文化的特点等知识。[3]此外,相当多的文献也谈到了未来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国际上也提倡教师成为研究者。我国近几年大力推广教育行动研究,也反映了这一趋势。教师参与教育研究有助教育理论同教育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教育科研能力应是公共课教育学的目标之一。

2.教育学合理定位于教育类课程体系之中。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上可以分为三大类:普通文化类课程、学科专业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按照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的先行后续关系依次设置三大块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呈现—种“三层楼”式构架。教育课程在“三层楼”中是分开设置的,公共教育学和心理学从属公共基础课。学科教学法或学科教学论课程和教育实习(践)则从属专业课程。从课程设置内容体系看,主要按照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来设置,形成以学术性课程(指学科专业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师范性课程(指教育课程)处于“边缘”地位。

当代关于教师素质的研究突出了教师的能力结构,尤其是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能力,更被认为是教师职业不可替代性的象征和保证。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能力主要包括:在特定情景中自觉地撮取教育相关知识以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准备能力(教材分析、研究学生、选择教法、准备教学工具等)、教学表达能力(语言表达、体态语运用、书面表达、教学仪器、设备操作等)、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教育能力,包括自我教育和对学生的教育能力;适应与交往能力,即适应各种工作条件、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与学生、领导、同事)的能力。这意味着必须首先改革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增加教育类课程的门类和教学时效。

如果以现在“老三门”模式来应对时代的新需求,必然导致教育类课程内容空泛,目标宽纵,造成“既要解释现象,又要培养技能和能力”的三栖学科现象。要在极有限的学时里把有关教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的内容都面面俱到地挤在一本《普通教育学》里来讲授,其内容只能是从简从略,最终给人的印象是空洞无物,笼统抽象,大而无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没有兴趣,对实际教育能力形成有促动作用的内容十分有限。因而,必须把当前的“老三门”模式改革为“新三类”模式。所谓“新三类”模式是指教育类课程应由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类课程递次构成。

教育理论类课程处于基础地位,是对后两个层面课程的知识铺垫和理论指导,目的是使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教育思想的来龙去脉,拓宽教育视野,提高对教育对象、教育实际的认识,初步掌握教育规律和特点,从而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以便能从较高的角度明了教育的真谛、价值与意义。具体可开设如下课程: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原理、学科教学论、中外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教育技能类课程在教育课程中属于核心地位,是直接为高师学生未来从教服务的,因此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性和应用性。

此类课程是以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为己任。具体可开设:教师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实践类课程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在教育类课程中占有特殊地位,它是高师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逐渐培养其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形象、职业技能及职业能力的过程。这一模式已为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改革采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形式,必修课要精选,是核心课程,比如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班主任技能、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等,选修课是拓展课,要体现广度和深度。

由此观之,高师公共课教育学应是教育理论课程。由于教育理论本身并非是“纯粹理论”,而是一种实践性理论,主要目的是“改进”和“指导”实践活动,其所关心的是掌握教育理论的主体作出合乎理性的行动。而从教育系专业课教育学和作为公共课的教育学的区别来看,公共课教育学又带一定的综合性、应用性。所以公共课教育学的性质是带有综合性、应用性的基础理论。这里所讲的基础是作为教育技能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类课程的理论基础。因此,高师公共课教育学合理的课程目标应当是:主要向高师学生传授教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和法则,以澄清纠正一些教育观念,由此树立正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积极的教育情感。公共课教育学不应当培养学生具体的教育教学技能,或者说这不是其主要任务。

公共课教育学知识结构的形成过程要具科学性,就必须要考虑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来选择和组织教材知识内容的问题。

1.科学地分析和评估现行教材。

公共课教育学教材建设问题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批判凯洛夫教育学思想的时候,教育理论界和教育行政部门就希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反映中国实际、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但是直到今天这个任务也没有完成。50多年来教育学教材出版了一本又一本,真正有特点有质量的却不太多,大多数教材有雷同之嫌,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整体上并没有表现出一种“超越的态势”。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后来者在编写教材时是否对先前的教材作了系统分析,如先前教材在哪一方面有问题,在教材编写中是否可能克服、如何克服,恐怕没有。众多的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教学改革的认识仅停留在一般性评论上,较多的是感受,经验分析多,缺乏一套科学的分析和评估方法,因而定性描述多,定量分析少,这样无法为教材编写提供具有诊断性价值的信息和资料。

2.运用先进的课程教材编制理论与方法。

理论指导实践,课程教材编制的理论指导教材编制的实践。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编写质量的提高,必须摆脱经验式编写模式。首先要获取课程目标的信息并经过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两把“筛子”的筛选,并用正确的方式陈述目标,最好能把课程目标进行分解以建立目标层级系统。

r.m.加涅的教育设计理论就进行过这种探索,加涅的课程层级系统如下:。

(2)教程终极目标,该目标陈述教程教学刚结束时的预期行为;。

(5)使能目标(确定行动动词),即对具体终点目标来说是必要的或具有支持作用的先决条件。[4]这样对确定课程目标进行由上向下逐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行为目标上,以此确定具体的知识点,再以反方向顺序把各知识点组合起来,构成节、单元(目)、章、篇而形成教材体系。公共课教育学要运用这种方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3.开展广泛的教学试验。

实验法被公认为是课程设计的科学方法。公共课教育学教材要取得理想效果就应深入开展教育实验、要在实验的过程中收集各种信息,包括来自任课教师的、来自学生的、来自在中小学任教的教师、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应设计科学的调查问卷,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量表,然后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修改,然后再实验、再修改直至比较满意为止。

知识要素是构成教材知识结构的基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这些知识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公共课教育学以基础理论为主,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事实上不光是公共课教育学,就是专业教育学教材也是围绕教育基本问题(本质、目的、教育主体,内容、方法过程、组织领导等)展开的,但是这些基本问题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教育学要及时反映教育实践、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及时吸收相关的新的研究成果,而且其本身要渗透符合时候要求和未来趋势的教育观念,这就必须使公共课教育学知识要素现代化。

1.公共课教育学要体现现代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也称教育观,是人们在教育实践上对教育的系统的理性认识,可以分为广义的教育观和狭义的教育观。狭义教育观是对整个教育或不同教育的一些共同问题或基本问题的认识而产生的教育观,分为教育本质观——对教育是什么的认识,教育价值观——教育的作用问题,教育实践观——教育怎样发挥作用(直接干预/指导服务),教育质量观——对教育结果的认识。这四种观念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从实然的事实逻辑来看,教育的价值观影响教育本质观,从而影响教育实践观与教育质量观,但是从应然的事实逻辑来看,有什么样的教育本质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从而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观和教育质量观,故教育本质观具有中心地位、支配地位。[5]教育本质观是通过教育的定义体现的,公共课教育学教材对教育的定义可以归结为教育即培养,这说明公共课教育学反映的是一种教育活动的园丁模式。崔相录认为,教育活动的方式在历史上共有三类,[6]一类是教工模式,教师相当于工人,学生相当于材料,学校相当于工厂,教育相当于制造,教育目的就是造就人;二类是园丁模式,教师相当于农民、牧民、饲养员、园丁,学生相当于田地里的幼苗、草原上的羊羔、花园里的花草,教育相当于种植、饲养、养育,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新一代”或“接班人”。

园丁模式教育,本质上依赖于有机体的自然成长,依赖于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本性,简言之,是“法自然”的教育。这种模式是有机论在教育中的反映,也是人类行为的农业模式的体现;三类是指导模式,这种模式认为教育活动是人与人间的交往活动,教育的目的在于个体和谐而充实的成长与发展。

在这里,教育者只是一个对个人具体发展过程的帮助者、指导者,而受教育者是自主发展的主体.可以选择自己的发展目标,设计自己的未来。这种教育模式在欧洲教育运动和美国的进步教育中就有相当的酝酿和明显的表述,但到了二战以后,才被很多教育家所承认。这是人论(个体本位)思考的结果。显然,公共课教育学知识内容渗透的教育观念必须现代化,要把教育理解为一种交往过程,突出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在公共课教育学中体现这种观念,需要更新四大外围观念,即“生命”观念、“需要”及“社会需要”观念,“生产”观念,关于“成长”和“发展”的观念,[7]从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由于交往是教育活动的特点,因而教师活动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与交互作用的方式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就十分重要。

2.加强“教育”概念的解析。

教育是什么——教育本质观在教育观念中具有核心的支配的地位,公共课教育学应该加强对这一概念的解析。因为“教育”是教育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树立正确教育理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对这一概念应从内涵与外延方面作较为详细的分析。对教育概念的分析要扩展其视野,首先要分析教育的发生机制,要从人类学、社会学、脑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分析教育发生的可能性,提示人具有可教性,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提示教育发生的必要性,区分教育与自我教育,以澄清教育史上“内论”与“外塑论”的论争,明确教育的师授性,他控性特点。教育是一个外因作用内因的活动与过程,从根本上说是改变人的身心发展状态的行为。其次要分析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活动、教育事实、教育价值、教育规律等常见的概念,要区分出教育的不同表现形态。胡德海教授曾经指出:“翻开国内出版的教育学书,几乎都少不了教育本质一章,而教育现象则往往付之厥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值得我们为之补正。”[8]之所以提出分析这些概念,是因为每一本教材在定义教育学学科的概念的时候,都要涉及这些概念,在结构安排上,许多教材在绪论中讲教育学的定义、任务、发展简史与研究方法,然后在第一章讲教育概念或本质,这种安排是不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等已先在绪论中出现但又没进行解释,这个概念是作为一个给定的概念出现的。较好的处理办法是把教育与教育学作为一章加以处理,在这一章内容中较为详细地解析教育概念,特别要分析教育的不同形态。此外,许多教材在分析教育与社会发展和教育与人的发展时,“教育”一词的含义并不一致[9],前者中“教育”乃是从一种事业、一种“机构”的角度使用的,这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困惑,因为我们关于“教育”的分析都是从教育活动的角度进行的。

事实上如果在“教育与教育学”部分就指明“教育”概念的一词多义,基本上可以避免这个问题。法国学者米阿拉雷较好地分析了“教育”的四种含义:。

(1)作为一种机构的教育,含有教育制度的成分;。

(3)作为内容的教育,有教养的人(或译受过教育的人)。[10]此外,作为活动的'教育其构成要素的分解实际上构成了“普通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公共课教育学涉及到的知识也在这个范围之内,这样分析有助于高师学生整体把握“教育学”的框架。

3.指明教育与创造(新)、教育与人的创造能力的关系。

《学会生存》中说:“教育的未来在于设计一种教育机构,这种机构要利用工业与技术上的效率去获得知识,而同时又要培养集体的创造力以促进人类关系的发展”,[11]“如果我们能在批评、民主地参加活动和创造性的想象,同在行动的、科学的、理性的组织中享有权力结合起来,以激发蕴藏在人民深处的潜在资源和潜在能力,那么,未来就属于我们。”[12]的确培养人的创造性应成为教育的目的之一。在当代,知识经济和多元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特征,无论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还是发展经济,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即人的创新素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时代呼唤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但是教育能完成这个任务吗?怎样的教育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围绕这些问题有许多争论,教育学理论必须回答。实际上,“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它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在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13]在教育与创造这个主题之下,个性教育、主体性教育、个别化教育等内容都可包含进去。

4.补充学习理论的有关内容。

我们正处于一个学习化的时代,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学会学习就是这个生活方式的基础,这不仅是作为一般的教育任务体现在学校教育中,也作为一般目的体现在一切教育形式之中。要学会学习首先就要了解人类如何学习,人的学习有什么规律,这是关心人的素质形成和必然要解决的问题。当今时代我们极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关于人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r.m.加涅在《教育设计原理》一书中对人的素质结构作了分析,把人的素质分成三类:先天素质基础,主要指一个人的神经解剖学基础,与我们所说的遗传素质相同;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能力和人格特质,其特点是稳定性;后天习得的素质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习得的性能,其特点是累积性。[14]这几类素质形成机制是不一样的,后天素质与性能是经验类化的结果,即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是类化经验。这种经验类化具有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反映的是学习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统称学习规律,这是学习理论的核心知识。据冯姬研究,学习规律可以分为两类五种,其中一类为一般规律,即学习的动机及积极性形成的规律与迁移规律,另一类为特殊规律,即知识、技能的形成规律与社会规范的接受规律。[15]这五种规律直接制约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以及能力与品德的形成、发展,是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依据。因为“教”与“学”的关系是教育关系的基本特征,“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故教育规律应建立在学习规律之上。如果这样,就可以避免传统的公共课教育学甚至教育理论中德、智、体、美、劳各育都讲本育的目的、意义、内容、过程、原则、方法诸多内容重复,又缺乏各自意义的比较(即各育都大讲自己重要,合在一起就什么也不重要)的老毛病。

“我们不能希望通过填鸭式地把更多的科学事实塞到人的脑子里并把那些过时的学科从课程计划中删掉的办法去吸收迅速猛增的知识。”[16]的确,在学科不断分化与综合、知识爆炸、知识老化与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大趋势下,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是教材编写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这就必然要精选基本的、基础性的知识,而基本知识应当贯通于不同层次、知识单元的结构化的教材,这样才能渐次扩大学习深度与广度。因此必须摒弃百科全书式的、网罗式知识的倾向。公共课教育学知识结构也应当如此,必须精选知识要素,并使知识要素之间形成有机的结构,以增强公共课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性。

1.走出知识体系建构的误区。

所谓知识体系建构乃是运用概念,变量、陈述及经验论证而得到一个进行逻辑推演的分析框架,一个演绎系统。在我国研究和建构教育教学体系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后不久(1955年)教育部就提出要创建和发展新中国教育学的主张,1958年又提出“教育学中国化”的口号,60年代初教育界展开了有关“教育学体系”的学术讨论,并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知识体系作出了努力,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70年代末刚等人重新提出教育学体系问题。80年代初教育学界关于教育学教材编写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人们发现教育学教材水平不高,问题较多,其中一点就是教育学缺乏一整套从逻辑起点到沿逻辑展开到逻辑终点的相互关联的概念、术语、范畴和命题的严密体系。于是人们提出要建构教育学体系,并提出多种多样的框架设想。探索教育学体系的努力是必须的,但前提应当是在正视教育学分化成为教育学科群的基础,进行更高程度的综合,应超越近代来的传统教育学范式。问题是公共课教育学课程不应当追求这种严密的理论体系。

因此,体系建构的误区在这里实际指的把体系建构任务作为公共课教育学的任务之一。之所以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实在是因为作为教材不仅仅要反映学科逻辑。还要反映心理逻辑。教材应该体现出逻辑性但逻辑性不等于学科体系,教材所体现的应该是教材体系,一味追求严密的学科体系,就会混淆专业课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公共课教材的知识体系。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的知识体系根本任务是为了建构教师的教育学修养。

从比较的角度来看,国外用于师资培训的教材(教育学、教育原理)也是不追求学科逻辑体系的。陈桂生教授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他考察了美国、日本、法国、葡萄牙、德国、英国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用于师资培训的教育基础理论教材,发现这些教材是以师资培训需要为出发点,不讲求“理论体系”,内容往往比中国教育学教材更广泛,主要以“教育事实”研究为主,而不象中国教育学注重正规教育的结构与规范,实际上主要去说明“应有”的教育是什么,因此中国教育学容易发生版本雷同现象。[17]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育学反思进一步系统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认识到教育理论中同时具有多种成分、描述性成分、形而上学成分、价值成分、经验成分,或者有教育科学成分、教育技术成分、教育价值成分、教育规范成分。于是相应地教育理论应分为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陈桂生教授则提出教育学理论、教育技术理论、教育规范理论和教育价值理论。

同时,人们认为公共课教育学的目的在于指导未来实践活动,而这种指导是在科学基础之上提出的各种建议,以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故人们认为高师公共课教育学应当是“实践教育学”。[18]实际上这里面仍有体系建构的影子,同时又把实践教育学等同于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这一点反映了人们期待教育理论的技术化心态。高师公共课教育学能不能以实践教育学作为追求?这个问题尚须深入研究。

2.实现教育理论知识的整合。

公共课教育学要吸收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新成果,又要避免无所不包的“大教育学”模式,就必须对教育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实现整合首先就得转换理论的视角。比如在公共课教育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论与德育论并列,课程与教学等经常发生逻辑混乱,如果把教育目的(目标)转换成学习结果,就可把德、智、体、美、劳转化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态度的学习,从探讨学习条件、学习规律到建立新的教学论体系。而最重要的视角转换乃是把“教育=培养”转向“教育是特殊的人类交往活动”,建立交往的教育模式,以师生的共同活动来阐述教育过程、组织形式及教育方法技术,从而贯通各育的有关问题。这也符合奥苏贝尔教材组织与编写的综合贯通原则。叶澜教授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就把目的、制度、课程整合起来,以学校教育模式的方式展现,这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

3.以“人的素质形成发展”为主线。

公共课教育学也具有逻辑性,这个逻辑性反映在各章、节的组织线索上。公共课教育学常见的组织线索有“教育”主线,“老师工作”主线。我们认为教育学是研究如何更好地提高人的素质的学问,应突出“人的素质形成发展”的主题,以此线索,公共课教育学可以“串联”各部分知识,如把全面发展的教育转换成知识学习、技能学习、态度学习,从人类的习得性能这一后天素质的发展来安排有关内容就体现了这一主线。

4.以范例方式实现教材结构化在学科课程中,教材内容的组织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按学科结构组织,一类按范例方式组织。以学科结构方式组织内容是j.s.布鲁纳所提倡的结构主义课程的方式。该理论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说:“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19]教学,“与其说是单纯地掌握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为什么要学习和教授学科的基本结构呢?是因为:第一,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第二,可以更好地记忆知识;第三,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第四,能够缩小高级知识与低级知识之间的差距。不仅如此,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不仅要掌握其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这门学科的态度和方法。”[20]布鲁纳提出了两条教材编写的原则:第一,给予哪些和基础有关的普遍的和强有力的观念和态度以中心地位;第二,怎样把这些教材分成不同的水平使不同学校里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接受能力配合起来。

学科结构曾被认为是课程内容现代化运动中的标志性流派,在60年代的美国十分盛行,但是由于该理论对教师素质要求太高而失败,况且这种理论在科学教育课程中取得了效果而在社会学科的尝试却不太成功,很难找到能概括全部内容的“基本结构”,同时这种课程要求使用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模式(有意义接受学习为主)不相吻合,故在实践中确实难以实施。其过分偏重学术性学科也与公共课教育学的实用理论色彩不符,所以按学科结构的方式来组织公共教育学的知识也是不太可取的。

组织教材内容的范例方式来源于前西德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范例教学理论。它的基本思想是:按学科结构方式组织教材往往造成教材过剩,这是因为这种方式受到学科系统性、完整性的限制,教材知识内容很难精简。范例教学理论产生的缘起正是要克服当时西德为适应“知识爆炸”的形势所搞的百科全书式教育的弊端。百科全书式教育导致知识庞杂臃肿,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了严重摧残。在1951年的图宾根会议上与会代表指出,为了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必须改革教材,加强该学科知识的基本性、基础性,并通过范例的接触,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工作的能力,马丁瓦根舍因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这就是“范例教学”理论,后来克拉夫基又对“范例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当然,范例教学也有其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在近代则有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的主张。范例教学中的“范例”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它是“exemplum”这个名词的形容词,意思就是“例子”,或者说是“好”的例子、“言简意赅(特别清楚)的例子”、“典型的例子”,所以范例教学就是根据一个问题领域或一门学科的一个或一些例子掌握一般,更正确些说,或多或少可作广泛概括的知识、能力、态度,换言之,让他们获得本质的、结构性的、原则性的、典型的东西以及规律性、跨学科的关系等等。借助知识、能力、态度,就够能理解并解决一些结构相同或类似的单个现象与问题。

因此,以范例方式组织教材的知识结构就是主张从整个课程资源中选取最基础、最本质的部分知识作为范例,以供给学生学习。“它不仅要把握个别知识,而且要把握同类型的教材,研究科学认识的本质,甚至明了人类的意义。”德博拉夫认为,范例方式有四个特点:。

(1)专题性——不同于作为系统科学知识的教材,而是选择专题性的教材。

(2)发现性——摒弃接受现成知识的教案,学生通过自身活动去解决课题。

(3)发生性——不是蜻蜒点水式的涉猎累积的全部知识内容,而是返回问题的原点。

(4)基础性——“基础教育功能”。[21]因此,范例方式不强调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教材上“敢于跳跃”,范例方式作为精选教材、克服教材过剩化的手段而提出是理所当然的。

以范例方式来组织公共课教育学的知识结构是较为适当的。20世纪以来教育学科分化发展的结果,是教育理论知识的迅速增长,一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成长,早已突破一本教育学的格局,教育理论也被划分成两大不同类型,一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各门学科,二是以教育理论(研究)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元教育学。“而公共课教育学在分类体系中并没有独立的位置。当教育学作为一门师资训练的必修教学科目时,具有概论性质,就像普通物理学、普通心理学一样。它更多地以教材体系表现其内容,是一门教学科目(subject)很难说是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学科(discipline)。”[22]故公共课教育学本身就没有一个可作为学科结构编排的学科体系存在,同时它也不应该是各门教育学科知识的缩编,而应以教师所需的教育学修养为根据,组织专题性、基础性、范例性的教材。在我国公共课教育学教材中,《新编教育学教程》和“案例式”教材具有范例式教材的色彩,我们当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1]陈侠.再论课程原理[j].课程教材教法,1989,(4):15.

[2]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修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43.

[4](美)rm加涅等著,皮连生等译.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95.

[5]孙锦涛.关于教育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4):3.

[6]崔相录.教育理论中悖论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9,(4):8-9.

[7]张进峰.发展教育理论需要革新四大外围观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4):5-10.

[8]胡德海.论教育现象[j].教育研究与实践,1991,(1):1.

[9]余逸群.论教育学教材的层次性、科学性和民族性[j].教育评论,1988,(1):9.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2.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8.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8.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8.

[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6.

[19](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31.

[21](日)井上弘著,钟言译.教材结构化的逻辑和策略[j].外国教育资料,1991,(2):13.

[22]唐莹,瞿葆奎.教育科学分类:问题与框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3,(2):13.

教育学论文范文简短篇七

自我封闭式课堂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开放的素质教育要求,创新教育必须敞开校门。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一致,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的创造型人才。

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为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新的教育观念冲击和荡涤着教育的各个方面,传统的自我封闭式课堂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开放的素质教育要求,创新教育必须敞开校门,走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协调一致,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的创造型人才,对此,教研课题组将本校学生作为样本,将家庭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作为重要课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表明,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激烈的择业竞争,使一些家庭将改变生活现状和决定孩子的命运寄托在将来孩子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据调查,几乎百分之百的家长认为,最高兴的事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名次不断进步或竞赛获奖,而最烦恼的事是孩子学习跟不上,成绩差。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对学生将意味着怎样的精神压力?当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的思想违背自己的意志时,就会以警告、恐吓、揭短等方式对孩子实施精神压力。有的甚至以经济制裁(不给或少给饭钱或零花钱)或大打出手来制服孩子,有的还有意贬低孩子的能力,拿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自己孩子的不足。很多家长都认为这是对孩子的关心教育,其实这种摧残学生精神的教育,使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从小产生自卑意识,形成缺乏自信、产生焦虑等心理疾病,长大难以适应社会。

有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如别人,不顾孩子的实际,一味施压,不分析孩子自身素质和闪光点进行引导,认为学习不好就是爱玩,为孩子制定许多禁令,认为只有考试分数的上升才是孩子的进步和发展。还有一些父母出于美好的愿望为子女铺设一条充满阳光和鲜花的大道,希望他们能从这里走向未来的锦绣前程,不顾孩子自身的特点和兴趣,迫使孩子一举一动成为父母“梦”的复印机,但这样往往事与愿违。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父母对子女的娇宠溺爱,越来越多人的表现为包办除学习之外的一切,对他们的生活可谓无微不至,有许多家长唯恐孩子住校学习生活无法自理,母亲放下家中的老人、农活,到几十里外的学校周围租房照料孩子上学,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不做其他任何事都是应该的,唯有考试成绩低才认为这是自己教育的失败。有位学生母亲和教师的谈话中这样说:“这孩子早上我早起做好饭,才让他起来吃,放学也是进门就吃,每一碗都得我给他送上,从不让他干其他事,让他一门心思学习,咋就学不好呢?”父母苦心可见一斑,但方法是否可取?据调查,家长不管什么职业,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点书,他们的普遍心态是:与其让孩子做其他事,不如让他们多做功课,孩子做其他事,家长不放心,只有做作业家长才放心。对学校有时过重的课业负担,家长从不会有任何怨言,在大多数家长的观念中,唯有分数论英雄,能否升学论优劣,过分关注智育和分数,使学生失去了许多生活中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使他们的成长处在一个不正常的环境中,这样的学生将来就是分数高,也未必就是人才。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个问题特别使家长们困惑,就是教育孩子的办法、招数太少,随着社会对知识观念的转变,9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消费列为重中之重,许多贫困家庭将供孩子上学作为自己外出打工的目的,由于他们的一切都倾注在孩子的学习上,一看孩子成绩不如意,就冲孩子大吼大叫,而孩子则根本不当回事。还有的更为简单粗暴,平时不沟通,不了解孩子,考试后上看成绩下看棍棒。有的家长为了能镇住孩子,树立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尊严,让孩子怕自己,在自己孩子面前总是板着面孔,连句玩笑话都不说。这可能使孩子对他产生畏惧感,拉大他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这种自认为有效的封建家长式的教育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封闭和逆反心理,对家长、教师的话阳奉阴违,考试不理想,把卷子藏起来,不跟家长讲学校里的事,同时会逐渐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一旦成绩不好,就会厌学、逃学,甚至与家长对立。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利用这种强制、命令、警告、恐吓式的教育,这样极不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是一个父母与孩子和谐沟通的心理过程,是一场心理战,在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好度,标准不宜过高。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目标过高,孩子做不到。强人所难,必然产生逼迫与逆反的矛盾冲突,孩子压抑,家长烦恼,适度的家庭教育目标,孩子跳一跳可以够得着,会引导学生向健康的方向进步、发展。

二、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多给孩子锻炼机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家长在对孩子实施教育时,要注意不要使孩子有过多的精神压力,不要把孩子一生的最大砝码仅仅压在学习成绩上,应注意孩子兴趣、特长、爱好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让孩子在生活中动手、动脑、动口,不管哪些方面,只要比原来有进步,就应给予肯定,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树立“我行”“我能干”的自信心。

三、信任孩子,多与他们沟通,做孩子的朋友。

与成人相比,孩子更需要在温暖可靠的信任中去学习,去探索,孩子在学习上进步,家长都能给予信任和肯定,但孩子学习上有退步和起伏想象时,大多家长都会收起对孩子的信任,大加责难,这对孩子打击很大。所以要提醒家长:信任是一种激励,信任中就包涵着允许失败、允许错误的宽容,当孩子有不正常的状态时,应多找机会与孩子沟通,用温暖、支持、鼓励的态度帮助孩子树立信心,面对困境,父母应成为孩子最知心的朋友。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独特、完整的个体,个体间的差异存在于兴趣、爱好、性格、自信等方面,而这些方面随孩子的成长和阅历、认识的提高都在不断变化,家长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初步掌握一些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及时了解孩子心理状况,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适应孩子身心发展,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张玉霞,王秀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教育,200(7):27.

教育学论文范文简短篇八

只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一切以考生为中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承办高自考的助学教育,统筹兼顾助学院校的多种优势资源,就能够使高自考助学教育不但可以永葆生机和活力,而且能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自学,考试,发展,教育。

高自考教育由助学、自学、国家考试三部分组成,是完全市场化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形式。自教育部1980年12月制定,国务院1981年1月13日批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颁布至今,作为我国一种重要的教育制度和独特的办学形式的自学考试,28年来,它对我国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功不可没,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李岚清说:“实践证明,自学考试制度是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的有效形式,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一项创举。”

可是,近年来由于计划内统一招生不断扩大,在生源市场上,高自考助学遇到了严峻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其失去信心。只要在高自考助学教育中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秉承其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在助学过程中坚持一切以“考生为中心”,统筹兼顾助学院校的多种优势资源,就可以保证高自考助学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高自考助学教育服务的全面性。服务的全面性也就是说高自考助学教育要惠及需要它的所有的人群,为他们提供公平的教育服务。所有中国公民,不受年龄、性别、民族、甚至不受文化程度限制,都可以通过自学和考试取得专科或本科文凭,而且是全年招生,随时入学,没有入学门槛和出门时间的限制,何时想学都可以进来;何时学完、考完就可以出去,拿到毕业证书。这样一条大开大学方便之门制度,哪种教育形式都不能代替!

高自考助学教育发展内涵的全面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国家权威学历考试,属于“五大”国民教育系列。由于其考试设计科学、考试严格、管理先进,具有体现国家意志的权威性,其良好的教育质量赢得了广泛的社会信誉,其证书不仅为国内普遍承认,而且也得到了世界上40多个教育发达国家的高度认可。

高自考考生发展的全面性。即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都能全面发展。首先自考助学给学生以最大的自主学习权,选哪所助学院校,上什么专业,选择什么学习方式等等,都由学生自己决定。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支持学生个性潜在力的发展,利于他们成才。

其次是学习方式和学制非常灵活,愿同时学几门课,学制多长,都由学生自己拿主意。这是普通高校和成人高等教育都无法比拟的。因而也就有更广泛的独特的社会需求空间。

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教育要发展,受物质条件制约。现在教育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就是与政府投入不足有密切关系。高自考助学教育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能减轻国家负担。在我国,高等学校培养一个本科生需国家投入约四五万元,培养一个专科生需投入约两三万元。而自学考试基本上是“以考养考”(靠考生交考试费来作为考务经费开支),国家花不了多少钱。如果再考虑到在职职工参加自考,可边学习边工作,又能节约一大笔经费开支。这些,都使国家培养人才的经费投入得以大大节省,这对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的我国,其意义非同寻常。

能减轻个人经济负担。在目前情况下,在普通高校学习4年,个人开支不少于50000元;离职进修2年,个人开支不少于20000元。而参加自学考试,假使考14科,每科花费30元-60元,考完本科,一般花费约3000元。

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高考失意考生,为了能更好的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就业形式,经过自学考试,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学位外语的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参加研究生考试,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待遇与高考统招生相同。

在校专科生在本专业基础上报考相同本科专业,从纵向上提高学历层次;或是在本专业基础上报考自己喜欢和社会需要的本科专业,从横向上拓展专业口径。本科生和研究生报考自考第二专业,为未来就业提前做好准备,无论哪种选择,都会大大增强就业市场上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也就是提升了个人档次,增加了个人价值。

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其中多数人希望继续深造,边工作边学习,而业余自考续本是他们最适宜的选择。

在“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服务市场上“大做文章”。科学发展观是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指导下的高自考助学教育就是“用科学的眼光看高自考助学教育的发展”,能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真正学有所长、学有所爱、学有所用。为此,可丰富和扩展专业设置,为自考生提供从专业咨询、报名辅导和高质量的课程教学辅导等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充分实践了“服务为本”、“考生第一”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与时俱进,深化高自考助学教育的改革。第一,是从自考教育的定位入手,把多年来延续的培养学科型人才教学体系的框架转变到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教学体系的框架上来。现在出现的行业委托自考,如烹饪技术、餐饮管理等这些专业的自考教育由行业教育机构主考,更能面向工作和生产实际确定自考课程和能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学科型教育的束缚,向实际操作性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受到用人单位和学员的欢迎,应坚持沿着这个改革方向走下去。

第二是国家考试助学管理机构应把一些专业课、实践课、素质课的教育、教学任务交给有资质的助学单位来操作,考试难度要适当,国家应少考几门。这样,可以给助学机构一定的发挥教育主动性的空间,让每个学校和专业办出自己的深度和特色,以保证学生能更好地就业。

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现行的自学考试专业管理模式是按专业类别规定专业考试课程,考生一旦选择某一专业将按专业考试课程要求一考到底,没有选择空间。现在劳动力市场开放,市场对人才需求呈多样性和多变性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把现行的专业管理模式设计为主干课程管理模式,设置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核心课等模块,打通各专业课程不相通的缺陷。

由相对单一考试功能向多功能考试转变。高科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为教育拓展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作为教育的检测评估制度自学考试,也应发生深刻的变革,其功能将在更大的范围上扩展。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判断和把握以上问题,不断调整服务面向和体制,就能够使高自考助学教育不但永葆生机和活力,而且能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