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艺术论文范文(汇总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22:53:54 |
- ZTFB |
- 7页
总结是一种对自己成长轨迹的记录,可以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证明。总结是对过往的回顾和总结,对未来的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我们整理了一些总结的好例子,希望能给您总结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艺术论文篇一
艺术类职业院校相比于普通职业学院,学生文化基础更加薄弱。也对英语教育普遍提不起兴趣。如何提高艺术生对英语教育的兴趣,不仅仅应当从学生方面入手,更应当思考当今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途径。本质主要阐述了当前艺术类职业院校英语教育的现状,对艺术类职业院校英语教育方式的进行了思考探究。
英语教育;职业院校;探索。
当今,职业院校的培养学生方式主要在于专业技术人才。而与非艺术类职业院校不同的是,艺术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大部分学生甚至对文化课程提不起兴趣。一到文化课堂,就出现倒头大睡或交头接耳,无心上課的现象。但英语教育在国家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上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加强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培养新时期的综合发展的艺术专业人才,正是每个艺术类职业院校应当思考的问题。
当前,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英语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
艺术类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艺术类专业技术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艺术类专业课程的安排相对比较完善,而文化基础课则较为薄弱。目前,虽然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课程每周都有安排,也有针对性的教材。但英语课程的教学应当达到何种程度,培养怎样的实用性人才尚不明确。
(二)英语教育课堂的不重视。
艺术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学生课堂上兴致不高。再加上职业院校对英语教育达到的培养目标未做硬性要求,没有具体考核的指标。导致教师对课堂教学也越来越不重视,大多数草草了事,只是简单完成课时量。课后也鲜少有布置作业,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对课后学习的不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也更少关注新的教学手段、教育方式。
(三)英语教育配套设施跟不上。
英语教育是融合听说读写、应用于实践中的综合教育。目前,大多数艺术类职业院校在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但也仍然不是每间文化教室都配备。每学期都会有部分班级的英语课堂安排在没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而没有多媒体设备,英语课堂的教育只能局限在说、读、写三方面。英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听的环节,则在日常的英语教育中被忽略了。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主要是知识方面、能力方面以及素质方面的要求。艺术类职业院校对学生英语教育的目的也应当围绕这三方面开展。
(一)知识方面,明确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
艺术类职业院校不仅要培养专业型的艺术人才,更要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艺术人才。更长远来看,要让艺术人才在国际演出中也能正常的无沟通障碍地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首先,艺术类职业院校应当对学生的英语教育的知识培养,系统地形成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当包括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及长期目标。并用一些硬性指标来衡量。比如,英语交流应当达到何种流利程度,英语三级及四级的通过率,能够翻译多少词汇量的文章等等。其次,加强艺术生英语的课外知识培养。要提高艺术生对英语的兴趣,不仅仅要从教材入手,更应当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他们的兴趣切入,将英语教育融入进去。组织一些英语教育的课外活动。比如,阅读学生感兴趣的英文名著,课下组织学生一起观看英文节目。
(二)能力方面,重视课堂及课外实践对英语教育的作用。
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课堂是第一教育环境。英语教育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指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听说的能力。要培养艺术生的听说能力,首先,应当加强课堂的教学,教师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寻求英语教学的新手段、新方法,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塑造用英文沟通的氛围,从而提高艺术生对英语课堂的兴趣。其次,重视课后的英文实践活动。教师应当积极主动,组织学生课后开展各项英文实践活动。努力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投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三)素质方面,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
英语的素质教育,应当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态度、学生能够树立起对英语学习的信心的各方面综合发展的教育。艺术类职业院校,若想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在教学设施上就必须努力跟上教学发展。对英文教育来说,多媒体及语音室是必备的基础设施。当前,大多数艺术类职业院校都没有专门的语音室,学院应当多努力争取财政拨款、优秀校友捐赠等各种投资,为英语教育创造良好的设施条件,使英语教学多样、全面发展。
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是一条道阻且长的道路,这不仅仅关乎教师的英语教育方式的改善和发展,更在于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文化与专业双向发展的优质艺术生,也能为学院发展争取到更高质量的生源。
艺术论文篇二
色彩是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事物,能够带给人一定的情感体验。并且,感受色彩美是人类的天性,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审美意识,对色彩有着较强的审美追求。因此,很多设计师在艺术设计过程中都十分重视色彩的情感和象征。从色彩方面来讲,色彩能够引发人们一定的心理效果,人们可以运用科学分析的方法对复杂色彩进行分析,还原为基本色彩要素,并利用色彩量和质的变化以及色彩空间的变换重新去安排色彩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色彩效果的创新。然而,色彩情感和象征在运用过程中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而需要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遵循人们的审美习惯。研究色彩情感和象征不仅能够优化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而且对设计研究有着深刻意义。
一、色彩在艺术设计中易被忽视的问题。
1、忽视色彩的情感和象征。
色彩是自然界中的事物,主要由色彩逻辑和色彩要素构成,就像用数与数的逻辑构成数学其境一般,当我们进入色彩世界中,能够深刻感受到色彩的丰富性及色彩对世界和谐本质的影响,寻找到色彩在世界中的价值。并且,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深切感受到色彩带给自己的内心感受,而色彩带来的感受也会影响到设计师的情绪。同时,色彩对人们的心理刺激有着不同的层次,有些色彩能够给人以直接的心理刺激,而有些色彩则需要通过人们的联想和想象而影响其信仰和价值观。无论是直接刺激还是间接刺激,都能够证明色彩具有情感和象征意义。然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有些设计师忽视了色彩的情感和象征性。
2、缺乏对色彩情感影响的充分了解。
色彩不仅能够美化产品,在产品设计中起到装饰作用,而且还能够对人的感觉、情感、技艺、知觉等产生一定影响,对视觉艺术发展有着深刻意义。然而,从色彩本质上来讲,色彩本身并没有固定的情感和象征,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之后,具有了一定的审美感受能力能够在色彩刺激下产生不同情感或联想,并且根据色彩审美习惯对不同色彩刺激产生不同的反应,使得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影响。由此可见,情感和象征是人们根据自身经验而赋予到色彩上的,在人们的色彩审美习惯下,色彩能够通过刺激引发人们的条件反射,并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和情绪情感。另外,色彩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需要人们在长期习惯中总结色彩审美经验,并形成对色彩的习惯性意识。然而,在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师缺乏对色彩情感的充分了解,忽视色彩情感与人们长期生活习惯和色彩审美习惯的关系,一味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为色彩赋予情感和象征,导致产品色彩的情感和象征不符合社会色彩审美习惯。
3、忽视色彩的差异性。
不同色彩能够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情感,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红色的纯度和注目性较高,视觉刺激较强,能够加速人们的血液循环,鼓励人们的勇气,给人以力量、幸福、圆满、热情的感觉。黄色的纯度最高,最为光亮,能够给人以温暖、高贵、富丽的感觉。蓝色虽然视认性不高,但是能够给人以智慧、冷静的感觉。紫色很容易引起人们心里的不安,却又能给人以优雅、温柔、高贵之感。白色能够给人以清白、明快、光明的感觉,满足人们视觉需求,注目性较高。黑色给人以恐怖、绝望、沉默、严肃之感,很容易引发人们的消极情绪。由此可见不同色彩能够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情感。然而,有些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运用色彩的时候忽视了色彩的差异性,没有根据色彩所引发的情感差异进行色彩运用,导致色彩的运用不符合产品主题和消费者心理。
1、重视色彩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色彩会引发人们一定的情绪和情感,不同色彩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中运用色彩应加强重视色彩的情感和象征意义,深入了解色彩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和色彩的象征价值,掌握系统的色彩知识,为色彩运用提供理论指导。并且,设计师要能够熟练运用色彩,在掌握色彩情感和象征意义的基础上,加强色彩运用训练,熟悉色彩运用的规律和技巧,并在熟悉色彩运用基础之上实现对色彩运用的直觉判断。
2、强调色彩的象征性。
受历史、宗教、阶层、民族、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色彩的需求和信仰不同,色彩在不同地区、民族、历史时期和宗教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并且,色彩的象征是历史的沉淀,也是人们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色彩在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环境中具有较强的传承性,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人们在一定时期和社会文化环境只能够都遵循着统一的色彩尺度和色彩运用规律。设计师在运用色彩的时候应加强重视色彩的象征性,全面了解当前社会文化环境下人们对色彩约定俗成的尺度和运用规律,并按照社会约定俗成的色彩制度来运用色彩,使色彩的运用符合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的色彩审美习惯。
3、合理运用色彩的差异性。
不同色彩带给人的情绪情感不同,象征意义也不相同,设计师在色彩运用过程中应重视色彩的差异性,根据产品主题和人们的审美需求选择合适的色彩。为此,设计师应积极了解红色、黄色、黄绿色、绿色、蓝色、黑色、白色、灰色等颜色的特征及其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根据色彩的情感特征和象征意义选择性地使用色彩,使色彩的运用符合产品所要带给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充分发挥色彩在产品功能中的作用。例如,在设计儿童玩具等颜色的时候,可以选用纯度较高的颜色,适当运用红色、绿色等刺激性较强的颜色,避免紫色、黑色等重色的运用。
4、突出色彩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
色彩在不同民族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意义和象征,例如,在西方国家,黑色是死亡的象征,死者的灵柩需要黑色车辆运输,哀悼者也需要穿褐色衣服参加丧礼。而在埃及,人们将冥神奥西里斯雕像涂成黑色,表示土壤中种子萌芽孕育的阶段。这是因为,埃及人认为,黑色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迎接新生。在印度和中国,死亡通常使用白色,哀悼者需要穿白色衣服参加丧礼,印度人和中国人认为白色代表了宁静、和平,也代表了死亡。在美洲一些国家,白色代表心声与春节,黑色代表反省和因素。设计者在运用色彩的过程中要全面了解不同颜色的功能、颜色使用的对象和目的,充分重视色彩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在确定主色调的同时,还要合理规划局部色彩运用,掌握色彩的比例、重复、节奏等,强调产品设计中色彩的对比与协调。另外,设计者不能随意添加色彩,随意添加只能够导致产品设计中的色彩堆积,使得产品结构杂乱无章,设计者应根据产品主题合理选择合适的色彩,通过色彩的运用深化产品设计主题。
5、符合人们的色彩审美习惯。
色彩本身并没有情感价值和象征意义,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将色彩与自身生活相联系,赋予了色彩情感价值和象征意义。因此,设计师在色彩运用中应重视人们的色彩审美习惯,使色彩的运用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为此,设计师应充分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色彩运用习惯和色彩审美标准,强调色彩所带给人们的情感联想及回忆,深入分析人们习惯性认知中的色彩作用,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念来随意运用色彩,必须使色彩符合社会审美习惯。
【参考文献】。
艺术论文篇三
李白此诗极力渲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为什么忽然想到这个题材,为什么做这首诗,对于这一疑问,历来就有好几种解说。
唐人王定保的《摭言》首先记录了这首诗的故事。李白初到长安,去拜访贺知章。贺知章是玄宗皇帝器重的诗人,他读了李白这首诗,十分赞赏,夸奖李白有“谪仙之才”。接着,孟棨所著《本事诗》也说:李白从蜀郡到京师,住在旅馆里。贺知章闻其名,首先去拜访他。看到他的状貌姿态,大以为奇。又请他拿出著作来看,李白就把《蜀道难》取出来请教。贺知章读后,赞不绝口,称他为“谪仙”。这两段都是晚唐人的记录,大同小异,可知当时人以为李白作此诗是描写他从蜀郡出来漫游时的行旅艰苦,又可知李白作此诗的时候相当早。李白到长安,在开元、天宝年间,此诗大约作于开元末年。
《新唐书·严武传》说:严武在蜀中,任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尹,骄恣放肆。其时房琯在他部下任刺史。房琯做宰相时,曾推荐严武。后来房琯因得罪降官,做了严武的下属,可是严武对他却极为倨傲。其时杜甫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因为误犯了严武的父亲挺之的讳字,严武几乎要杀他。李白得知此事,遂作《蜀道难》,为房、杜二人耽忧。《新唐书》这一段记载是从唐人范摅所著《云溪友议》中采录的,可知唐代人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宋祁、欧阳修把这个故事写入了官方正史。就肯定了它的正确性。但严武任剑南节度使,是在肃宗末年。请杜甫任节度参谋,是在肃宗的最后一年,即宝应元年(公元七六二年)。这年的十一月,李白便故世了。当时李白远在江东,似乎来不及知道房琯、杜甫在严武部下的情况。而且从杜甫写赠严武的诗来看,他们二人间的关系未必坏到如此。因此,如果说《蜀道难》是为房琯、杜甫二人的安危而作,在时间与史实上都有矛盾。
李白诗集有元人萧士贇的笺注本,他对《蜀道难》提出了新的解释。他以为这首诗是作于安禄山叛军攻占长安,明皇仓皇幸蜀的时候,即天宝十五载(公元七五六年)六、七月间。当时李白在江南,听到这个消息,以为皇上幸蜀不是上策,“欲言则不在其位,不言则爱君忧国之情,不能自已,故作此诗以达意。”
艺术论文篇四
摘要:本文以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概念为切入点,就其在设计中的具体凸显、应用方法,进行细致的探讨研究,期望为优化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与环保性,并相应应用解决实际生态环保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理念;环境艺术设计;凸显探索。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应的生态污染与环境破坏问题也愈发严重,各类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进行盲目生产、开发的项目建设愈发多见。比如工厂随意排放的污水废气、工作与生活垃圾随意废弃不进行及时处理等现象,都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与破坏,进而给人们自身的生活环境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环保理念的提升,其也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相应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也随之兴起并成为重要设计趋势。本文也将对生态理念的应用、体现进行相应的探究分析。
1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研究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指的是在维护社会正常运转与人们正常生活、工作的前提基础之上,经由对环境空间的设计、规划与调整,来让其空间资源得到最为科学、合理的配置,并实现其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进而降低其能量与资源消耗,达到生态环境保护与促进其生态系统稳定循环目的的设计理念。生态理念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友善共处发展思想而逐步形成的,将其运用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能在其具体设计、规划的各个方面与环节上,体现出人与自然良好相处的理念特点,对任何一个环节有所忽视均无法构建起有效、和谐的空间生态环境体系。因此需要艺术设计者基于能量与物质低消耗与稳定循环的角度,进行相应空间环境的设计、调整工作。以此保证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得到充分的贯彻、突显,进而建设起稳定的生态环境体系,进而保护本区域的生态环境并促进其开发壮大。
2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凸显、体现探索。
2.1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1)使用、开发新能源。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因缺乏有效的生态保护意识,常常会使用能量较强但消耗率高、污染严重的资源材料,例如各类化石燃料等。将其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若无法有效解决其原料污染的隐患,自然也就无法体现出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环境保护目标。所以将生态理念实践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活动时,首先就需要艺术设计者主动、积极得去寻求新能源,替代原有的高消耗与高污染的能源材料。即使必须使用部分传统能源材料时,也应尽可能选取污染性较低的原料进行空间环境设计,以此减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能源消耗过高与污染问题,凸显出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2)设计应凸显出舒适感。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让人感受到相应空间环境的舒适与自然,因此在其设计工作中应始终将在其空间内生活、工作的人的感受作为设计要点。进而将其各类需求进行设计规划与体现,所设计出的空间环境就应足够自然环保,并体现出安全、舒适的环境氛围,以此实现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满意与舒适的感受、体会,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目的。同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应注重对特殊人群,比如老弱病残等群体的环境需求考虑,而不是仅关注普通人群的环境设计要求。以此达到其设计成果满足各类群体需求、进而充分发挥出设计环境的作用与生态理念的目标。
(3)设计应尊重自然、维护自然正常发展。尊重自然准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应用生态理念的一大重点内容,通过在艺术设计中尊重自然、让自然生态环境发挥出其自身的自我修复与调节能力。以此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升其自然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成效。因此在实际设计、实践中应本着促进自然发展优先于人为干预的思路,在做环境艺术设计时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过多保护性规划,尽可能让自然生态环境通过自我进行修复与调整。
2.2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构建思路与凸显。
(1)生态设计与生态保护。生态设计是基于生态理念,通过其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指引与规划,来实现其艺术设计具备对自然生态环境平衡、修复作用,进而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体系与生态健康,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维护人们自身的生存条件。伴随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方面工作的进展,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也在逐步加强与提升,相应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与设计的接受程度也在提高,因此生态设计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范围正逐步扩大,并且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伴随生态设计的应用与手段的改进、发展,其通过在自然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使用、实践,能相应降低人为原因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与破坏,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免受外界不利影响的同时,也能维护其系统自身的循环、平衡与发展。
(2)生态资源的使用、开发。生态资源是环境艺术设计在生态理念影响下,进行设计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设计与开发各类可再生、低污染、低消耗的生态资源原料,并将其资源应用到具体的空间环境设计环节之中。以此发挥出生态资源自身的优势与作用,减少诸如化石燃料等非生态资源的利用,降低相应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的发生可能。具体在环境艺术设计对生态资源的应用设计上,就可基于各类生态资源的作用特点进行规划与实践。比如化石燃料在其燃烧进程中,所生成的硫化物与氮气,散播在空气中就会逐渐形成酸雨层,进而给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带来严重损害。因此就必须对此类非生态资源的应用进行严格管控,并尽量减少对其的使用。同时对于各类低消耗、低污染的太阳能、风能等生态资源,则需加大对其的开发力度,将其应用到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各个领域。比如太阳能热水器等形式,进而通过生态资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使用与开发,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和谐,促进其生态系统的稳定循环和平衡。同时针对现代社会生活与工作所生成的废弃物逐渐增多的局面,在对其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还可基于生态理念,进行对废弃物的资源开发与再利用作业,以此实现各类生态资源充分使用、开发的目的。并进而减少废弃物的处理成本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影响,保护其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健康。
3结语。
伴随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发展提升与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提高,相应的生态理念也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一大趋势与指导性思想。这就需要艺术设计者通过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体现生态理念,以此提升其设计的生态保护作用,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与发展,并促进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
作者:陈晓敏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姚芳芳.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思路构建和探索[j].中华少年,20xx(24):249-250.[2]王萍,陈文福.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问题[j].设计艺术研究,20xx(05):51-54.[3]李奇.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问题[j].美与时代(城市版),20xx(01):30-31.[4]冯琛.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明日风尚,20xx(05):15-16.
艺术论文篇五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作为一种可以增值的资源,在推动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领导者角度出发,如何用好人、用对人,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则是领导者日常工作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作为领导艺术中的一种,领导用人艺术是其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做事成败的核心所在。换而言之,讲究用人艺术,能用人、会用人的领导者,才会胸襟开阔、不拘小节,以国家为重、人民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才会以包容之心,吸引广大贤能,才会真正重视和关心人才。
一.选“才”依据。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人才与用人单位之间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对此,如何选出“出类拔萃”的人才,主要取决于领导的选“才”依据,具体分析如下:
(一)爱才之心。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用人过程中,其根本前提在于具备一颗爱才之心,能够将党的事业与民族的千秋大业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在用人中做到公正廉明、礼贤下士,吸引更多的人才为己所用。
(二)要知人善任。
作为领导用人艺术的最高境界,知人善任不仅关系着人才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同时还关系着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领导者在“善任”前,首先要“知人”,即了解自己的部下、关心自己的部下,对他们的特长及工作能力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估,同时结合着岗位需求,对其进行合理安排,以此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有容才之量。
领导在选拨人才的过程中,应须知用才不易、容才更难的道理。任何一个人才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优缺点的突出是成正比的。作为一名领导者,在用人时除了站在各个角度接纳不同的人才外,还要对不同性格的人才采取与之相符的领导方法,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有求才若渴的意识,善于营造一种才尽其用、宽松和谐的环境,一种干事成事的氛围,团结一致,共同前进。
(四)要注重育人。
领导者要注重培养、教育现有的人才和潜在的人才。通过授权、增加工作难度、设定较高目标,给下属提供一个锻炼、施展才华的机会,可以增进下属的才干,有利于培养干部;通过重用年轻人,在他们身上适当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早日脱颖而出。
(五)有效激励。
在调动下属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过程中,有效的激励起着直接作用。一般来讲,在常用的激励方式中,可以将其分为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两大类,在实际应用中,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应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领导者要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能力与潜能。
(六)适当的表扬和批评。
表扬和批评运用的好,就能起到“表扬一个人,鼓舞一大批;批评一个人,教育一大片”的作用。运用的不好,就变成了“表扬一个人,打击一大批;批评一个人,灰心一大片”的作用。可见,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艺术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领导者多动脑思考,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方式、方法、时机、对象、场合和环境,并发挥语言艺术,巧妙地进行批评和表扬。
二.用“才”艺术。
(一)选贤任能的艺术。
面对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现代社会中人才济济、卧虎藏龙,领导者如何第一时间发掘这些人才,则需要具备选贤任能的用人艺术。首先,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与下属员工的沟通,在了解其生活及工作状况后“知人善任”,在达到用人目的的'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用人之长的艺术。
清代诗人顾嗣协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意思是只有用人之长,量才适用,才能发挥人的最佳效能。领导在用人时,应明确用人的核心在于“量才录用,取其所长,避其所短”,结合着人才的优势与岗位需求,将人才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真正做到因事择人、事得其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事尽其功,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的目的,在充分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还能避免人才的浪费,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
(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艺术。
任何一名员工在开展工作时,都希望得到领导的认可与信任。而领导在使用人才时,也要充分信任自己选拨的人才,真正做到以诚待人、推心置腹,以此来换取同舟共济、肝胆相照、共同进取。另一方面,古人常说“士为知己者死,才为知己者用”,从员工角度来看,领导的认可与信任,不仅能让自己的自尊得到满足,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及工作积极性,在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纵观人类用人史,凡是豁达、高明的领导者,在开创一代盛世的过程中,都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领导在用人方面,也应如此。
(四)合理授权的艺术。
依据我国党章原则,任何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在没有经过集体讨论之前,是没有权利对其管辖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做出处理决定,即便是在实行首长负责制的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也应结合着事件的大小,积极征询、搜集同级干部及下级人员的意见,在综合考虑后作出决断,避免个人专断的现象出现。然而针对一些紧急状况,在特殊条件下,需要领导授权给员工,使其能够面对突然问题时,第一时间做出决断,避免问题的扩大化。这就要求领导在授权时,能够处以公心,确保领导与下属员工的共同利益趋于一致,在明确各自责权的基础上,本着完成工作得原则,相互信任、彼此配合,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此同时,领导人员还应结合着下属的实际能力,对所有干部的综合工作能力进行科学分析与定期考察,在提高下属人员工作能力的同时,还能把适宜的权利与责任授予最合适的人选。这样做的目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领导与员工在开展工作时,能够做到责、权、利分明,下属员工在具备一定权利后,能够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与信息,工作效率可想而知;其次,可以把领导从杂务中解放出来,去考虑大政方针。这样,双方均可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总结:
综上所述,在体现领导高超的领导艺术时,其核心依据在于该领导是否精通用人之道、能慧眼识人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在众多人才中挑出真正为己所用的人才来辅助自己的工作。人才作为社会各个部门发展、前进的根本,这就要求领导者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战略角度出发,最大限度的发挥全体员工的个人价值,使其能够积极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
参考文献:
[1]余柳青.浅议领导者的用人艺术[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9).
[2]陈艺斌.辩证视野下的领导用人艺术[j].闽江学院学报,2011,(03).
[3]吴德贵.会管人不如会用人――说说领导用人艺术[j].中国人才,2011,(16).
[4]孔飞,.刘素英.浅谈现代领导者的用人艺术[j].管理观察,2010,(30).
[5]廖慧丽.浅谈行政领导用人艺术[j].中国科技博览,2009,(8).
艺术论文篇六
摘要:要提高农村中学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农村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才能实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由于当前农村中学搞好科研工作,从主客观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致使有些农村中学教育科研实效性低,表面性强,只抓标,不深入探究本。结果,口喊抓好科研,而行动上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已。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教育科研办公室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来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抓好科研工作;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加强校本科研;优化科研资源,结合校情,脚踏实地开展科研工作,并建立建全科研制度,规范科研管理。
关键词:农村教育科研问题与困难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顶尖阶段。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开展农村中学教育科研,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务之急。我校也同全国一样轰轰烈烈的开展了教育科研活动。但是由于主客观化方面的原因,致使雷声之大的科研工作,得到的效果只是小雨点。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探索结合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实际,闯也能够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科研的新路和寻求开展科研工作的新措施,无疑对中学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自建校以来,如同其它农村中学一样,把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学生的教学成绩及各方面能力,当做核心工作来抓。成立了教育科研组织。并结合上级的指示精神和本校实际,制定了规章制度。并按计划一步一步地运作。尽管这样,还是效果不佳,仔细分析,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1.教师的科研意识不强由于农村中学多数在偏辟之地,信息闭塞,办学条件差,常常听不到外面的教育信息如何?关起门来办教育。部分农村中学的校长和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认识不清;一是许多教师认为搞科研与己无关,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学生考出好成绩就行,搞科研会分散精力,导致教学质量大降,于是将教育科研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立起来,更有甚者,认为中学教师无须搞科研,科学探究是专家的事,二是部分农村中学常把科研工作当做表面文章而作,写写材料,偏写一些计划,方案写在纸上,装进档案就算教育科研工作抓了。三是农村中学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带不浓厚的功利色彩,认为搞科研是为了提高学校档次、评选先进,应付职称评定,获得几篇论文或科研成果而已。等等,致使教育科研有其名无其实。
2.教育科研能力不高部分农村中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不高,对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必备的基本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实施纲要等掌握的不够,对科研的基本要求,程序、方法不熟悉。有些教师缺乏问题意识,不会在工作中选题,设计科研方案,收集科研信息,撰写科研报告。而教育科研是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对事业求真务实、奉献的工作精神。否则就会遇到困难或挫折会退缩,造成半途而废的局面,给事业的发展,学校的工作质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3.校本科研的立项课题空间无实际意义在大张旗鼓地宣传“科研兴校、管理兴校、培训兴校”的形势下,一些农村中学也盲目地立项,报课题,仔细分析一下这些课题存在简单、空泛的现象。因为有些课题就学校目前状况根本结不了题,需要的资源根本不现实,甚至有些课题空洞,无实际意义,对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的质量根本无益处,缺乏“以校为本”的理念,因此,经不起科学的推敲和实践证明,最后立项课题结不了题,出不了结果,那么科研的作用就失去了。
4.科研资源缺乏,手段落后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网络技术推广之大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获取大量的信息,来为学校的科研注入营养,使之活力大增。但农村中学受办学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想通过网络技术获取新知,是办不到的,至少说现在部分农村中学连微机室都没有,更谈不上网上搞科研了。
5.科研队伍不稳定。一个好的教育科研单位,一是注重科研队伍建设;二是保持科研队伍的稳定。一个好的科研的队伍,就能探究出好的成果来,一个稳定的科研队伍,就能把学校的科研气势搞得更浓一些,教育教学质量就能大幅度提高。否则,学校的科研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教育教学质量就很难提高,老方法、老模式是必对学校的发展非常不利的,也不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更不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的人才,到社会上无实践和生存能力。
6.教育科研管理抓不到位。一些农村中学的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涣散,没不一个具体工作负责人,组织不建全,无科研室,无科研队伍即使设立了科研室,有了组织,只是写在纸上,根本没有担负起实质性的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任务。科研目标是什么,如何动作,如何掌握立项课题的要求,管理方法,心中无数,这样科研一点用处都没有。
二、针对农村中学科研存在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对策和方法。
1.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学校领导要加强教育科研活动的领导,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科研知识,掌握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召开相关的会议来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通过开展多渠道,多方式的学习活动来转变教师的观念。例如,请专家到校做报告,上示范课,观摩课,问教师购买有关教育教研书籍,坚强教育科研的理论学习,并通过教师谈学习体会和感想推动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向深层发展,教育教学就会出现了生机,教师就会充分认识到开展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认识提高了,观念就会随之改变,观念更新了,教育科研工作就会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了。
2.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制度,加强科研管理农村的教育科研工作,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想搞好此项工作,必须抓好组织落实,建章立制,明确教育目标,任务,责任,程序,亲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学校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重视学校的科研工作,主管业务的领导为主抓人,下设教研室,具体负责教育科研工作。使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使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有章可循,一步一步地有序的进行。
3.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的素质教育科研工作能否取得成功,除了领导是否重视此项工作之外,关键还得有一支稳定、科研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为此,不仅要培养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理论水平,还要培养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因此,学校一是支持、鼓励教师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学习等办法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二是通过校本教研,邀请教育科研人员来校指导,并在教师选题立项,收集信息,整理材料等方面进行指导,学校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引导教师撰写论文,培养教育科研骨干,由骨干带领一批人,最后实现全员参与教育科研工作。对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有效果的教师可往上推荐,或在晋升职称时,优先考虑。由此,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会得到提高,学校的各项工作会更加顺利地进行,并会取得实效。
4.优化教育科研资源,力求实效要想提高教育科研工作水平,科研资源必须得有,除了有一支稳定、素质高的队伍,还要有必需的信息载体。因此,学校一定要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条件下,节省一部分资金,用于购置必要的设备,如电脑、科研书籍、录放机等,另外还要加强校际沟通,外出学习,实现优势互补。走出一条符合农村中学发展实际的科研新路来。
总之,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是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知名度的必不可少的艰巨工作,需要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者,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克服困难、用勤劳的智慧,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艺术论文篇七
现如今,舞蹈艺术鉴赏教育已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舞蹈艺术鉴赏不再是各校“装点门面”的可有无的课程,它将会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当前全国的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舞蹈鉴赏课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挖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有重要作用,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然而在实际过程中,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课程设置上不够重视。
虽然大多数院校已将舞蹈鉴赏课程列入到选修课范畴中,但实际上却要求学生任选一门以上的艺术类选修课。而对于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分情况地要求学生选多门艺术类课程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效果微乎其微。这说明了高校对舞蹈鉴赏课程还不够重视,客观上也使学生在心理上视这类课程为可有可无。
(二)教学方法死板。
在舞蹈艺术鉴赏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单一的传授式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学生兴趣不高。
学校的舞蹈鉴赏选修课,到课的人往往一开始特别多,到后面越来越少,就是去的也是为了应付教师点名,这种现象十分普遍。说到底,还是学生对这个课程不够喜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解决课程困境的重要途径。
二、如何开展高校舞蹈艺术鉴赏教育。
(一)改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题材上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贴近学生、让学生容易理解的作品;在流行元素的选择上,应有选择性地介绍街舞、爵士舞和拉丁舞能对学生胃口的元素;也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语汇。舞蹈鉴赏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在精不在多,在于理解不在于盲从。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投学生所好。
(二)注重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毕竟是有限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舞蹈艺术鉴赏教育要把培养学生自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一方面,要丰富鉴赏的审美知识储备。舞蹈是一文化现象,对其鉴赏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而应该从文化内涵上领略舞蹈艺术的美。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如族的《龙鼓舞》是青海省原始祭祀舞蹈,每年六月跳神会时祭祀神灵、驱灾避邪。离开这个一层文化内涵,便无从知道此舞蹈美在何处。
另一方面,加强大学生对舞蹈意境想象的训练,掌握舞蹈的动律与构图。舞蹈构成有三个:动律、构图和舞情。情感是舞蹈的灵魂,动律和构图是为舞情而存在的。原始图腾崇拜的舞蹈所以不朽,是因为它的每一个节律都充满了极端狂热的,而又无比虔诚生命情调。因此,在对舞蹈意境展开想象和联想之前,要引导大学生对其中的`情感进行反复体验。
(三)舞动肢体,结合实践领悟舞蹈魅力。
与单纯鉴赏的传统模式相比,师生间进行互动显然能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尽管舞蹈艺术鉴赏是理论课,但是“动”是舞蹈的精髓。在讲到不同舞种的特点时,我们可以安排教一些简单手位及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把舞蹈知识与动作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体验舞蹈的魅力。
三、高校开展舞蹈艺术鉴赏教育的意义。
(一)社会意义。
1.传承民族文化,促进与世界的交流。舞蹈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舞蹈能充分展示人的生命与心灵之美,是无国界的语言。舞蹈鉴赏对民族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本土民间舞蹈的选择,能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本土民间艺术的慧眼,保护本土民间艺术,形成关注本土民间舞蹈文化的良性氛围,从而促进本土民间舞蹈传承和发展。而了解外国舞蹈,又能感受到异国风情,增长见识,促进彼此的了解。
2.体现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文化型、创新型人才。当代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的人才,舞蹈艺术鉴赏教育属于美育范畴,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个体意义。
1.培养审美能力,完善文化修养。
人类的文化包括文字文化和非文字文化。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对非文字文化的学习,使专业知识丰富的大学生却成了新一代的文化弱者。君不见高校文艺演出时演员们激情飞扬,而台下的观众却一片麻木。这并不是他们不热爱艺术,而是他们缺乏必要的艺术鉴赏能力。而舞蹈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和美学、哲学思想等,是弥补大学生文化缺陷的最佳科目。
2.增强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斯佩里博士对人的大脑进行割裂研究发现,人的左脑负担抽象思维活动,右脑掌管形象思维活动。开发右脑可以提高智力水平。我国著名的艺术心理学研究者平心先生研究发现,热衷于舞蹈的大学生的智商明显比城市一般人口的智商高很多。
3.净化心灵,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操。
舞蹈通过优美的人体动作、造型和表情陶冶人的心灵,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以舞蹈《中**亲》的欣赏为例。一开始,那形体的张力、那音乐的激愤,使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地重温起那个年代的国仇家恨的苦难。中国妈妈对侵略者恨入骨髓,却最终收养了敌人的婴孩,那种反复的矛盾和挣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音乐又低沉转为轻快,慈爱而勤劳的中**亲终于辛辛苦苦地把日本的婴儿拉扯大了,她告诉孩子身世,含泪送她回去寻找亲身父母。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懂得博爱和宽容的力量。
4.促进内外美统一和举止得体。
舞蹈是以人体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懂得舞蹈美的人处处都能体现姿态美。作为高层次的“文化型、创新型”人才,大学生应该是有更高的审美修养的,他们的气质、情感、涵养、风度、形貌、言谈举止的各个方面都应比一般人更得体。当教师用优秀的作品展示着美丽异域风情和古老的传说时,学生步入舞蹈艺术的世界,就明了了人体语言的美妙,促进了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德胜.美学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9l。
[2]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艺术论文篇八
:通过分析艺术类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提出一些相应措施。首先,通过展示计算机在各方面的应用实例体现计算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其次,实际教学中,采用演示教学法、分层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科学制定考核办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不但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更是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利用有限的课时学到更多更实用的计算机知识,增强就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由于所在学校的师资、对信息技术重视程度不同,再加上学生个人家庭经济、爱好等不同原因,学生刚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艺术类学生平时重视个人在专业方面的学习,而对于公共基础课,尤其是计算机基础课,大多存在无所谓的态度,导致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学习热情不高,重视程度不够。
1.2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结合不够。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分为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应用基础几大块,这些内容理论性强、且实际操作多,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艺术类学生来说,无形中增加了压力,导致学生兴趣降低、主动性不强。另外,艺术类学校的学生多是表演类专业,平时学习中较少用到计算机,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学生专业课衔接不够,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
教师首先要明确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掌握能力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明确制定教学的三维目标。即为知识与能力(knowledge&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steps);情感态度和价值观(emotionalattitude&values)[1]。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计算机操作的掌握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计算机与各行各业都有紧密的联系,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现代社会要求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应该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能力作为一项基本能力越来越被用人单位重视,所以计算机能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第一堂课,用多媒体展示并讲解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尤其是在学生所学专业的应用,通过刺激学生感观,告诉学生计算机的重要性以及与自身专业的相关性,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2运用多媒体网络系统进行“广播”演示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仅仅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会使计算机教学活动毫无生气,显示不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基础课程偏重于操作能力的培养,所以,最好的教学法就是演示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教学软件进行“广播”演示,每一步操作都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够快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讲解完毕后,通过网络系统可以将操作任务及相关素材快速地发送到学生电脑供学生练习,极大地节约了传送文件的时间。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教学软件,可以实现教师机对学生机的监督、演示、操控等操作。教师可以对个别有问题的同学进行辅导,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教师可以将某个学生机上的内容展示给其他学生,通过让学生来示范讲解,增加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展示好的作业,让学生看到自身差距,激励学生做得更好。最后,课程结束前,利用网络系统收取学生作业,可以及时地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2.3实行分层教学。
由于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好的学生在中学时代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而来源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于高强度的教学内容难以接受。针对学生客观存在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不但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而且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新生入学时做一次摸底测试,根据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组,同组学生座位靠近,便于集中指导。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重点讲解基础,由教师带领学习,完成每次课的基本操作任务,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对于基础好的学生,除了完成课堂基础操作任务外,提高任务难度,多给他们创造独立学习思考的机会,注重培养他们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采用项目教学法。
只进行单纯的演示教学,学生没有压力和动力,很难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要运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近年来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上得到广泛应用的方法,采用学生工作和生活有关的项目,利用任务驱动式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完成任务得到清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在讲授新的内容时,可以展示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好作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当前所学专业的应用领域,还可以让学生事先预习,寻找一些优秀作品上交给老师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制作并演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认真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2]。要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要考虑基于什么样的载体,即选具有职业特征的典型工作任务[3]。在选择项目案例时,考虑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专业布置不同的任务,比如,在布置“powerpoint20xx”项目作业时,要求旅游管理系的学生以“介绍一个旅游胜地”为主题完成ppt制作,而对于舞蹈系的学生,要求学生以“舞蹈”为主题完成ppt制作。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思路、方法不尽相同,对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在讨论中通过对比不同方法的优劣,取长补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
考核评价对老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方面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方面检验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有助于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学生计算机课程的考核,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主,采用考勤、平时作业、和机试三项计算期末成绩,其中考勤和平时作业占30%,期末成绩占70%。考勤制是避免学生自由散漫,首先从形式上引起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视,平时作业主要是每一部分知识对应的项目案例练习,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独有的操作性强的特点,期末考试采用上机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时采用计算机考试系统,学生随机抽题,系统自动评分。一方面避免抄袭现象,一方面避免评分过程中出现人为误差,体现公平公正。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与艺术类专业融合进行创新教学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教学模式及其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研究——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xx(6):1-64.
艺术论文篇九
[1]赵雅妮,刘海.青年文化的变奏:从“青年的反叛”到“青春审美”的文化消费[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xx(01)。
[2]卫华.波希米亚运动与历史先锋派的艺术行为理路[j].求索.20xx(05)。
[3]刘海.艺术自律与先锋派--以彼得·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为契机[j].文艺争鸣.20xx(17)。
[4]刘海.城市广场:城市制约中的空间政治[j].人文地理.20xx(03)。
[5]徐岱.艺术的自律与他律[j].东疆学刊.20xx(03)。
[6]陈剑澜.从感性学到审美乌托邦--现代美学早期的一段问题史[j].江苏社会科学.20xx(06)[7]刘海.倒塌的围墙与崛起的读者[j].长江学术.20xx(04)。
[8]杜吉刚.文学艺术自律--西方前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批评的一个诗学主题[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哲学成果8(01)。
[9]阿格妮丝·赫勒,傅其林.艺术自律或者艺术品的尊严[j].东方丛刊.20xx(04)。
[10]杜吉刚.唯美主义批评在英国的兴起与消歇[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3)。
[11]乔国强.文学史:一种没有走出虚构的叙事文本[j].江西社会科学.20xx(08)。
[12]胡亚敏.审美·资本·日常生活--评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j].文艺研究.20xx(11)。
[13]刘思聪.回到生活的艺术--简述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j].文艺评论.20xx(05)[14]刘嵘.20世纪结构主义思潮对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影响[j].艺术百家.20xx(05)。
[15]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j].当代作家评论.20xx(05)。
[16]周朔.审美形式、艺术自律、革命--马尔库塞艺术理论的三个关键词[j].东岳论丛.20xx(04)[17]王泽庆.艺术自律的辩证法[j].文艺理论研究.20xx(04)。
[18]刘海.审美内视与空间弥合--从文艺心理学角度解剖意境的本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xx(04)。
[19]李彤.艺术的自律和研究的自蔽--关于书法史研究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xx(02)。
[20]刘海.流行文化:作为“情感场”中后现代“情感消费”场域论[j].兰州学刊.20xx(03)[21]刘海.日常生活审美化抑或审美符号化--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的质疑[j].电影评介.20xx(01)。
[22]冯黎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一场现代性焦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4)。
艺术论文篇十
1.1重表皮。
由于技术水平和资金条件的限制,在过去大多的传统建筑和现在的许多普通建筑中,它们的建筑表皮都属于重表皮,常用的材料如砖块、石头、混凝土等。重表皮即是建筑的外立面,也是建筑构造的一部分,与建筑主体结构密切联系,甚至是一种内部结构的外在表现。因此重表皮根据与建筑主体的关系还可以分为结构性重表皮和功能重性表皮。结构型重表皮,实质就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的外在介质,比如承重的墙体。结构柱等。这些既是建筑的主体结构,也被视作建筑外层表皮的一部分,但严格来讲是属于建筑体量范围。它们的装饰,更多是通过附加构件完成的,如在外墙或柱子上做个浮雕拼花等造型。这种建筑表皮一般多属于传统的建筑或现代一般性砌块建筑。功能性重表皮,表现出的是一种与结构相对独立的状态,其表达和功能联系紧密,如框架建筑的外填充墙或附属物、横向的阳台板、悬窗下台等。
1.2轻表皮。
这种表皮,常见于分离于建筑立面荷载以外的围护结构,其材料多以轻型材料为主,如金属、合金、木质板材、塑膜、帆布、玻璃、砖瓦瓷片等。表皮结构较为独立,可搭接在建筑主体上也可独自成体围在建筑外围。因此轻表皮对于建筑外形态改变更加自由多变,能更好的解决建筑内外物理能效的问题。同时轻型材料的多样化结合不同的结构搭建方式可以为建筑造型带来各种特色形态构成,如玻璃幕墙带来简洁流畅、钢结构带来自由曲线、帆布带来各种抻拉曲面、合金板材带来各种拼贴组合等形态。形态丰富的轻型表皮构成较之重表皮能有更多的途径和方法去适应、改善、创新现代建筑发展的需求。因此,在这里指出本文所表达的侧重点在于建筑表皮的轻表皮的分析,对其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方面展开论述研究。
1.3建筑表皮形态构成。
这里主要指建筑表皮视觉表达和形态构成问题,在现代形态学的基础上探讨现代建筑表皮形态构成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并解析各种形态构成方法在表皮设计中的应用。建筑表皮形态根据不同分析的角度我们大致有以下几类划分,从视觉形态可分为: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形态、材料构成、肌理构成;从技术功能角度分为装饰性构成、生态性构成、媒介性构成;从结构角度分为附属结构、独立结构、装饰结构。这些不同的形态构成方式组成了表皮形态构成的规律方法,使未来建筑表皮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在当代的建筑领域尤其是建筑表皮形态这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快速发展,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与古典或传统风格的建筑物相比,我们会越来越多的发现外表“怪异”的建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折板的、流线的、巨构的;伴随着用各种各样的材料:金属网、腐蚀板材、半透明的聚碳酸酯板、塑料、玻璃。现代建筑表皮材料的建模方法和造型的概念、思维变得非常灵活,中国和世界的流行形式似乎在传达一个“现象”想象力有限的,创造力无限。综合当代建筑皮肤各种形态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建筑表皮本质属性的以下三个不同层面:。
2.1建筑表皮是建筑内外空间的介质。
从空间角度来看,它是各种空间形态的基本物质基础,表皮不仅为帮助建筑内部过滤外部影响、提供安全私密内部环境基本保障。同时,表皮形态也是建筑内部结构延伸到外部空间的介质,对于空间的转换可以起到和好的作用。
2.2建筑表皮是建筑视觉传达的“特色脸面”
古语云:“面由心生”。建筑表皮就是建筑的“脸面”,有什么样的建筑属性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脸面”;相反建筑的“脸面”—表皮又是建筑对外视觉传达的直接载体。通过建筑表皮可以传达出建筑的结构形式、技术功能、历史内涵及文化风格等诸多特色,所以,建筑表皮作为建筑的“特色脸面”记载了建筑发展历程,形成了城市地域文化,蕴藏了人类丰厚的文明遗产。
2.3建筑表皮的变化反映社会变革中的诉求。
当世界发展到今天,社会环境巨变:人口膨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人类生存环境受到极大挑战!因此,在建筑表皮与环境的交互中,表皮的变化开始越来越多的向着人性化、生态性、节能性的方向发展,表皮的作用被重新认识,其形态结构进一步的被创造发展,新技术新材料也为表皮形态增加了更多的变化与选择。
3建筑表皮的意义与作用。
在传统的建筑理念中,建筑表皮与建筑结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大程度制约了建筑表皮形态的革新,从而抑制表皮结构在整体建筑形态中应有功能的有效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近现代许多建筑表皮形态已经开始逐渐破除旧的表皮理念,而是把表皮形态看作既与建筑形态有机组成,又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在构成方法与组合规律的独立形态,这样更加确立现代建筑表皮在整个建筑构成中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同时随着现代虚拟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使用,更加多元化的形态与造型方法充斥着建筑与表皮的形态—材料、技术、光影、媒介、色彩等元素为现代建筑表皮提供出了丰富的形态元素与造型方法,从而把表皮形态的美学视觉品质与实效应用功能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总结归纳它的形态构成方法也可为建筑师充分表达各种理念情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这也是本文表达含义。
3.2建筑表皮的作用。
建筑是空间界定的一种方式,无论在单体建筑和组群建筑的内外都会拥有一种空间与之密切联系,我们常把这种相对被建筑限定的空间称之为建筑环境,它又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而建筑表皮就是同时联系内外环境的介质。我们知道不同的建筑表皮变化,可使得建筑内外环境的层次、内涵、情感及文化现显出不同的意境,给人以多样的感受。所以,表皮是构筑建筑内外空间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皮与内外环境的交互融合,使建筑成为附着了时间、性格、生命的载体。在建筑环境的营造中,表皮所呈现的形态美是建筑的感官印象,而建筑与环境之间所形成的那种和谐的质感美、意境美则恰恰需要表皮的参与并成为之间的纽带。
4总结。
现代建筑表皮既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新型的独立结构,在未来的建筑形态发展中是其主要的建筑外“包装艺术”的载体。表皮的革新与变化势必带动建筑外包装艺术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一走向多元的方向,使建筑的包装艺术具有更广阔的表达语意,更准确的定位建筑的内涵属性。
艺术论文篇十一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近年来又在各教学领域实行新课程改革。20xx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在教育部的指导下,高校音乐课程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大,改革力度也日渐深化,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在课程改革的同时,各高校在音乐艺术教材中也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针对其中的问题,及时作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对于深化课程改革非常必要。
自改革开放后一些高校开设音乐艺术教育课以来,由于教材建设没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学校都在使用音乐专业的专门教材。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才有了一系列针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教材问世,现将80年代至今公开发表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教材列表如:左面这个表格并不能全面反映大学音乐教材使用的情况,但可看出,无论是出版的数量还是规模,近年来音乐艺术类教材都有“百花齐放”的趋势,这也造成各高校教材使用的鱼龙混杂。综观高校音乐教育,教材的使用往往根据教师自己的意志,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所缺亦无针对性的举措。
(一)高校音乐艺术教材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由于教材建设的不完善,各高校所使用的音乐教材也都相对落后,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材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对此,《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xx一20xx)》强调:“重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教材建设,逐步建立高校艺术教育教材的评审制度,积极推荐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艺术教育教材。”音乐并不单纯只是音乐,而是融合了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等诸多因素在内的艺术感官享受,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科学性。另外,高校音乐艺术是针对大学生的,教材的开发也应有针对性地符合和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2.教材设置不规范,内容单调陈旧。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音乐教材的编写依然沿袭了过去“正统教育”的模式,教材所选歌曲大都以歌颂、赞扬为主,对民族、民歌、民间生活的关怀不够,且依旧趋向于集中思维,缺乏个性培养。一些音乐入门所须掌握的内容没能在教材中足够体现。[1]但这一内容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普通高校音乐教材谈之甚少,因此,高校音乐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还存在着相当程度上的不规范性。
3.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不符。说话办事要讲究因人而异,教学也应根据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式。具体说来,教材的设置和编排应最大限度地符合所针对对象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高校音乐教材的教育对象是20多岁的青年学生,他们已形成了尚不完善的对世界和对人生的看法,教材的内容会使之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形成一定影响。综观当今高校音乐教材,其内容有很多不适宜大学生之处,有的过于浅显,激不起兴趣;有些内容过于专业性,超出了理解能力;还有一些内容民族性、社会化过强,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这些问题都不利于高校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二)音乐艺术教材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面对高校推行艺术教育改革大潮的步步逼近,音乐艺术教材的改革不单单源于当今教材中的种种弊病,而且也是时代的要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上亟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发展应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在教育层面,音乐艺术教材的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
1.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实施手段,而音乐教育则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科目。”[2]由此可知音乐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美育功能实施的要求。新时代的优秀人才,不仅要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且应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高雅的艺术情操,而音乐艺术教育则是培养学生高雅情趣和人格修养的不可替代的因素。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音乐艺术教材能够从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性、动手能力等方面入手,力争做到与时俱进。
2.音乐艺术教育功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已越来越不满足于“死读书”“读死书”,无论是时代的需求,还是自身发展的必然,不得不承认传统的读书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追求新知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完善逐渐成为大众追求的人生理想,完善自我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读书娱乐,可以是运动锻炼,在人类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艺术教育成为大众的首选。蔡元培认为:艺术教育不仅仅有助于美育的发展,还能够帮助德育的培养,能够通过艺术美发展真知、启迪人的善良品质。也正是源于此,艺术教育的功能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传统观念里,音乐艺术是正统教育的附属品,具有陶冶情操、培养情趣、休闲娱乐等种种作用,如今,音乐艺术已不仅仅依附于正规教育,而是同正规教育趋于平等,且成为人们追求完美人生的必需,是一个人人生发展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正是音乐艺术教育这一功能的转变,要求相关教材也能跟上人类思想的脚步,朝着面向人的完善发展的方向迈进。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普通高校音乐教材的编写。我国艺术教育之所以起步晚,就是源于在人们的观念里并未形成真正的艺术教育思想,多数家长依旧认为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等同于“玩儿”,与学习无关,更与教育无关。虽然有些人已意识到了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全面人才的必要性,但由于力量不足,没能推动整个思想观念的转变。因此,国家把艺术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是必要的,通过政策导向指引各地、各校切实推行更是必不可少的举措。只有这样,高校教育才会真正把音乐教育纳入其教育系统中去。另外,国家应通过奖励、经费资助、政策激励等措施加强音乐艺术教材的编写力度,并从中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书籍作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指定教材,改变高校教材使用混杂不堪的现象。
(二)新教材的编写要适合大学生的身心状况。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只有适合学生的教材才是好教材,且教材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目前高校开展音乐教育所使用的教材中存在着的诸如内容、结构方面的一些问题,并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也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变革或重新组合音乐教材中的内容、结构是必要的。新教材应考虑到教育对象是基础薄弱非音乐专业学生,内容应以简单欣赏艺术作品、介绍作品创作背景以及讲述基本乐理和中外音乐发展史为主,不应涉猎过多的音乐流派、音乐风格等内容,这也是超出学生能力和知识范围的。总的来说,应以学生的现实需求来编写合适的音乐教材。
(三)教材内容要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音乐教育同样不例外。因此,为教育服务的教材的编写也应以“育人”为原则。显然,作为艺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音乐教材无疑应当以艺术型为主。
总之,要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成果,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改变当今高校音乐艺术教育薄弱、落后的现状,以政策为引导,以经费为补充,以教育改革为理念导向,以科学性、艺术性为指导的新教材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在认真研究大学生思想现状和素质教育改革方向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变革旧教育体系的不合理内容,添加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教学理念,才能体现音乐教育的“美育”的功能,实现素质教育新发展。
艺术论文篇十二
通过水袖的教学,使学生扩展肢体的表现力,通过表演者的肢体实现不同力量、幅度的转换,挥运水袖展示无限的形态美。
锻炼学生身体内外各部分间的协调和配合的完美性。
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人文精神和意蕴的熏染,在挥运中展现自我,放飞梦想。
谈起水袖大家并不感到陌生,相传关于水袖的舞蹈源于汉而盛于唐秩于宋元,而后水袖成为中国戏曲艺术中一种特技,在传承两千余年的今天,水袖是中国古典舞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它的运用继承和借鉴了戏曲中独特的形态、鲜明风格的表现。
随着水袖自身的发展,其表现形式也逐渐脱离了戏曲表演的程式,更加注意水袖的舞动性。
在舞蹈语言中,水袖是舞者抒情达意的重要媒材,而今中国古典舞中水袖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已然凝结为中国古典舞的一个标志,使观者望而即知此舞为何。
所以,水袖的运用是舞蹈表现中一项重要的手段,对于教学而言也是一门重要的训练课题。
“翩若惊鸿,宛若蛟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中将飘逸清美的水袖特征一语点破。
这是水袖独具的艺术语言,就传承和发展这一部分而论,两个重要的要素不得不提——即肢体力和表现力。
肢体力是水袖挥运的作用力,挥运的形态美是独特的表现力,此两者相辅相成、相生相容,通过肢体力的运用才能施展水袖独特的表现力。
若水袖仅仅被局限于一种程式而言,这样舞蹈语言表现出来的节律美反而流于形式,丧失自然而然的韵致。
在对于肢体力的训练和表现力二者的关系而言,我认为,两者间相互承载密不可分,水袖语言性成于肢体之力而流露于表现力,艺术语言承载着肢体形态和思想情感。
就水袖的教学而言,京剧大家王瑶卿讲形体表现有三大要素:表情看眼睛、动作看水袖、身段看脚步。
由此可知水袖基本功是衡量表演者功夫深浅和艺术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虽说王瑶卿先生提出的观点是针对戏曲表演而言的,但舞蹈表演亦同样受用。
学校舞蹈基本功是培养艺术表演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传授水袖的基本功能对学生日后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此,在水袖教学中系统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教学中肢体力的训练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协调“三节”是外部力的转换。
所谓“三节”即是肢体关节的“起、承、转、合”的关系。
若以人体为喻,则头部为稍节,腰腹部为中节,脚足为根节;以臂膀为力,则掌指是稍,肘节为中,臂膀为根;下肢则以脚足为稍,膝关节为中,胯为根。
训练稍、中、根节三者协调是形体动作的根本。
“三节”的规律表现为稍节起、中节承、根节合。
重点训练中要求头、腰、脚三段力量均衡,其次是脚、膝、胯的协调统一。
再次是腕、肘、肩的承接。
教学中要掌握各个部分的主次、力量强弱、幅度大小等关系。
是通过以局部练习为“点”,各个点熟练协调成“线”继而成“面”。
水袖的教学方法是“由点扩面”、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
二、“六合”是挥运的关键。
“六合”以内外“三合”为分,内“三合”指:心意合、意气合、神气合;外“三合”则是手脚合、肘膝合、肩胯合。
心、意、神、气的协调和交融是水袖的蕴涵,手、脚、肘、膝、肩、胯诸部的协调是展示水袖“长袖善舞”的韵美。
“六合”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内外完美的协调是水袖自由挥运的关键所在。
三、律动是挥运的技巧“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开先合”是诀窍,水袖挥运以律动来体现,律动体现为“相反而相成、相克而相生”。
“反衬劲”是修长水袖的用力点,逆向取势可以产生千态万状的动态美。
四、“字”是基本形态。
所谓“字”形态是水袖练习的基本动作形态,单一的“字”是掌握水袖的入门基础。
熟练掌握可以进行发展变化,不同角度、不同组合的训练可以达到千变万化的形态美。
总之,万变不离其宗,单一的“字”形态是丰富姿态的母体。
形态练习仍然体现了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特点。
五、水袖的其它技法。
水袖除了掌握上述所论的基本要点外,还有撑、冲、扬、抖、挑、勾、拨、掸、甩等具体技法。
它们都是多种基本要点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而产生的丰富性。
出袖、收袖、扬袖、绕袖、搭袖、撇花等技巧都要在教学中有所体现。
六、挥运的内涵。
个性是艺术的独特魅力,学生在训练水袖的灵秀、圆畅、飘逸、洒脱等方面感染性灵。
启发学生从性格情绪等特殊性中发现自己,喜、怒、哀、乐是水袖表达内心的重要语言。
教学训练中,重点强调“情”带“动”,产生“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
通过上述的方法进行具体教学,能使学生全面的了解水袖的艺术语言。
教学训练让学生掌握水袖的技巧,利用水袖的基本功训练全面提升学生身体内外的艺术修养。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舞蹈打下扎实的基础。
闽剧早期经典剧目渊源流变简论【2】。
闽剧又称福州戏,起源于明末,诞生于古闽县、候官县,在福州十邑及宁德、三明、南平等部分县市流行,是福建五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到如今已走过了四百多年的历程,一大批优秀的闽剧作家,改编传统剧目,编写新戏,使这个古老的剧种依然充满了生机。
下面试选取历史最为悠久的三部经典传统剧目,探寻渊源,考证流变,梳理其在现当代的重要改编本及演出情况,并加以点评,以小见大,展现古老的闽剧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概况。
一、紫玉钗。
闽剧中流传最久最广的古典剧目之一。
作者相传是清代乾嘉年间一位翰林,但姓名难考。
而经《闽剧志》编辑部考证,疑为明末福州名士曹学佺所作。
故事取材于唐代蒋防所作传奇小说《霍小玉传》,继承了它的悲剧精神,延续了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模式,以悲剧结局。
主要剧情为李益客居长安,与霍王庶女霍小玉相恋,结为夫妻。
后李益回乡探亲,另娶望族之女卢氏。
霍小玉相思成疾,耗尽积蓄,无奈遣婢浣纱典当定情之物紫玉钗。
义士黄衫客知悉,义劫李益至霍宅,霍小玉业已病笃,见李哭诉其负心后气绝身亡。
该剧批判了李益的负义,对无辜被弃的痴情女霍小玉以深切同情。
全剧情节人物都极其精简,主题突出,以唱为主,在唱词中叙事抒情,重点渲染了女主人公霍小玉在李益负心后的哀伤悲苦,曲词华雅,哀婉动人。
其“曲文乐谱,在闽剧中均居最上乘”“其乐调渊穆淡远,曲词悱恻缠绵,较乱弹实有过之无不及”。
邹有年有首题为《过石仓观剧》的诗,记载了该剧演出时情景:“声色传诗篇,具有风人旨,神明约昭旷,吐辞斯远鄙……作使皆名娟,携来亦佳伎,情爱苟适场,何悔鸡与雉。
”足见《紫》剧之优美。
从闽剧音乐上看,它包括了全部基本的逗腔曲调,是逗腔音乐的典型作品,“凡童伶初习儒林,都拿《紫玉钗》一剧开蒙”“学习闽剧的人无不把它奉为圭桌,作为必学的课本”。
清光绪二年(1876年)前后,儒林班首演此剧,之后平讲班相继开锣。
传本有两种,一是黄衫客先出场的福州集成堂本(1876年)和福州九庆堂本(1904年);一是洗纱先出场的折子戏。
最早为张晚青订正的龚礼逸《紫玉钗》参校本(1932年)。
后有陈鹤章的修订本(1944年),及胡孟玺的.校订本(1949年)。
此外还有评话本《紫玉钗》流传。
嗣后,林步瀛参照福州评话本及折子戏唱词改编的全本戏(1926年),由闽班旧赛乐演出。
1952年,福建省闽剧代表队按折戏排练,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戏曲汇演,并为大会作展览演出。
1957年,剧作家陈启肃据明代汤显祖传奇《紫钗记》和闽剧传统剧目《紫玉钗》福州九庆堂本,重新改写成十二场全本大戏。
开头列表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
将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模式改为才子佳人相爱的模式,男主人公李益由负心变为坚贞,但仍保留了悲剧性结局。
悲剧主因由李益的负心,变为卢太尉玩弄权势,强拆散李霍,主题也因此改为批判强权邪恶势力。
主要剧情变为唐高门才士李益,与寒门霍小玉相爱喜结良缘。
新婚之夜,官差报喜,李益得中状元,小玉担忧李益出外做官夫妻分别。
因此,李益为谋留京任职,请卢太尉帮忙,未料到卢太尉却看中李,欲招其为婿。
李婉拒后,卢太尉于是怀恨在心,公报私仇,计拆霍李,令李入赘卢府。
黄衫客侠义相助,李霍才得以相见并消除误会。
卢太尉遣人追至霍家并胁迫李回卢府,混乱之中久病的霍小玉悲愤吐血,香消玉殒,最终悲剧收场。
改编本1959年由福建省戏曲巡回团闽剧代表队排演,并赴京参加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
二、间祭。
闽剧传统剧目。
作者清咸丰生员邱庆禧。
根据郑丽生《明清两代福建戏曲作者考略》一文考证,此剧约作于光绪十二、十三年间(1886—1887)。
咸丰、同治年间的文儒班,演唱以《紫玉钗》为首的逗腔曲本,但唱词过于典奥,不够通晓,难以得到广大普通市民广泛接受。
针对此弊端,光绪初年,后起的达云霄、驾云天等12班剧组,改进唱腔,注重曲本的通俗化,《墦间祭》因此应运而生。
邱庆禧根据《孟子·离娄》里的一章“齐人有一妻一妾”编为戏剧,杂进“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一节,主要讲述齐人好逸恶劳,却常向妻妾夸耀他每日在富贵人家饮宴酣醉。
其妻怀疑,一日便跟尾随其至东郭墦间,见齐人向祭墓人华周妻、杞梁妻甚至向守墓的墓客乞食,愿为孙子,恬不知耻,丑态百出。
而齐人回家依然厚颜夸说,其妻羞怒万分,当面痛陈齐人丑相,劝诫其夫,令齐人幡然悔悟,誓言改过自新。
结局虽然有些仓促,流于俗套,但全剧不长,剧情集中紧凑,曲调以飏歌为主,唱词道白,多为福州方言,颇多警句。
剧中华夫人与婢女春香的八段盘关调唱词则雅俗共赏,清新明快,平仄和谐。
光绪十三年(1887年)在福州演出时,即深受欢迎,观众屡看不厌,历久不衰,成为民国间闽剧、清唱的传统剧目。
民国初长乐“汾溪鞠社”诗人刘仲珊、施子衡两位听曲行家观后赋诗称赞:“不向孟尝门下游,吹箫也自算名流。
须知暮夜潜踪者,狗盗鸡鸣更可羞”(刘仲珊);“富贵黄粱总一丘,眼前白骨昔王侯。
九泉涓滴容分惠,醉饱何须妻妾谋”(施子衡)。
福州著名文史学者、民俗专家、诗人郑丽生先生将《墦间祭》与《紫玉钗》并举,赞誉有加,称为“窗下”剧本力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区清理化粪池通知范文简短 住宅小区化粪池清理规定(三篇)
- 学校项目合作意向协议书(实用14篇)
- 最新产品经理工作总结范文通用(实用14篇)
- 最新申请解除合同的执行申请书怎么写(实用11篇)
- 最新推荐律师代理房屋出租协议书通用(模板16篇)
- 教师申请补课申请书简短(模板18篇)
- 最新低保大学生申请救助申请书怎么写(精选13篇)
- 最新申请调回原单位申请书范文(大全20篇)
- 最新学校手工社团成立申请书简短(大全16篇)
- 最新申请入学校就读申请书怎么写(汇总11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