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论文范文(优秀1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5:02:02 |
- ZTFB |
- 13页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是写一篇完美总结的有效途径。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中药的论文篇一
摘要:针对当今社会对中药及药学人才的培养和重视,结合地方院校培养目标和企业人才需求,以及当代中药化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对地方本科院校中药化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从教学方法,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摸索。为进一步深化中药化学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地方院校;中药化学;教学改革。
中药化学是大多数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它是一门结合中医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相关经验,运用化学原理、方法和现代化仪器来提取、分离、鉴定和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1]。研究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是必不可少的,中药化学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和实用的理论课程,主要讲述了苷类、黄酮类、蒽醌类等中药成分的一般提取和分离方法,以及相关物质结构鉴定和测定的一般程序。随着我国民众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新药研究的创新性越发转变,国家对相关医药产业的越来越重视,使得医药行业近年来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现今社会对于制药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完成学生的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的相关知识和专业能力,所以要求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中药化学》这一门课程。笔者根据在地方院校执教经验以及了解企业人才的相关需求,针对在教学中遇见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归纳。目前,高等院校制药工程专业普遍使用国家规划通用教材,内容过于普遍化,框架和内容基本与先前教材没有很大区别,不一定适合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实验教学依然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炒冷饭,不够贴合实际,学生并不能得到实际有效的实践锻炼,并且对于工业化提取分离技术不够重视,过分强调纯度和单体的分离度,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生产成本、环保安全等实际情况。并且由于课程内容与多门学科息息相关,涉及知识面广,相关分离和检测方法原理晦涩难懂,分离得到产物结构及理化性质复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上课难听懂,内容忘得快,方法易混淆,从而测试成绩差,降低了对课程的兴趣[2]。针对这些问题,主要在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改革和探索。
1建立符合地方院校和企业需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中药化学课程的学习应建立在符合地方院校和企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的编写,要以符合地方实际情况和需求为基础、以培养目标人才为依据,合理有效地构建课程内容和体系。除了必须的基础知识,要根据地方企业发展需要,加强学生对企业要求的知识的巩固和加深[4]。首先,必须明确本课程在相关教学计划中的作用,要符合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的整体要求。如着重掌握中药中各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分类、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等等,让学生有重点的学,有重点的记。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药物的研究前景,现在医药企业的热点话题等,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先进性。其次,对各类专业课程要体现出理论与实践并重,克服课程学科化的倾向。让学生能够熟悉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结构测定及构效关系。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通过课程实验和到企业上课,不仅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能够锻炼学生思考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最后,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中药化学在不同领域研究开发的重要性。以此全面实施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符合地方院校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编写符合地方院校实验条件和学生素质的中药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是中药化学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地方院校的实验条件有限,实验教材的版本又有很多以及学生素质的差异,加上实验内容和方法与现代科技发展不符,所以中药化学实验在很多地方高校较难开展。因此,编写符合地方院校实验条件和学生素质的中药化学实验讲义迫在眉睫。编写符合地方院校特色的实验讲义既要对传统的实验加以改造,保留传统实验教学当中经典的实验,如薄层板的制备和层析的方法、大黄中蒽醌类的提取和鉴定等,又要多开设一些和当地企业产品相关的设计性试验,让学生自己查找文献,提出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思考问题。避免在老师的带领下,完全顺从老师的要求,老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从不考虑为什么[3]。通过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加强对知识的巩固,还会对学生以后从事相关中药企业奠定基础。为学生以后进入企业工作提前了解企业一线的相关经验和情况。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在中药化学中的应用,能有效的解决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不仅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还能提升学生在学习方面应具备的能力。中药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深入了解反应机理,并识记各类药物的作用,如果单纯的靠老师讲,这些机理晦涩难懂,学生理解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如果结合信息技术,如制作ppt课件、观看机理反应动图及实验操作视频等方法,能够很好的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现代教学,大多数以老师讲,学生记的方式进行。如果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采用启发式的教学,让学生团队协作,自己准备教案,自己组织语言,独立的完成一节课的教授,再由老师点评,这样经过一节课的锻炼,学生不仅能对课程有更好的理解,加强语言组织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授课能力。
4创立科研小组和创新实验增加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在事物的表象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中药化学的学习本身就需要人们在不断的学习中探索与研究,创立科研小组,可以鼓励他们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文献,设计实验方案,经过老师允许后实施方案,并积极讨论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6],必要时候将企业遇到的实际情况提出来作为科研小组的发散思考问题。通过这种方法,能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能在互帮互助的情况下共同学习与进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也是中药化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课程的学习中,适当的删除一些陈旧的实验,增加一些新型的、创新的、贴合现实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将理论学习应用于指导实践,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同时可以协助老师完成科研课题,感受科研创新的乐趣,大大的加强了学生的科研和学习兴趣。
5双语教学,强化专业英语的使用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迎合企业的需要,我们要求对中药化学课程进行双语教学从而培养符合现在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双语教学需要学生记忆和掌握相关的专业词汇,在授课的同时还要求学生也用英语作答,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强化和巩固了学生的专业英语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质,同时也很好的贴合了当前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
6结语。
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中药化学课程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表现。但依然存在不足的地方,为了更好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还需要各位同行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邹忠杰.《中药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医药导报,2008,14(3):104-105.
[2]陈宏降,夏苗芬,等.高职院校《中药化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j].中医药导报,2018,3(6):132-133.
[3]吴德玲,王刚.中药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安徽医药,2012,16(5):714-715.
[4]易运红.中药化学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东化工,2008,38(2):93-95.
[5]杨春,严丽,吕霞.高职中药化学微课资源开发[j].广州化工,2018,2(3):202-203.
[6]贾琦,刘祥兰.中药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2):113-114.
文档为doc格式。
中药的论文篇二
1、双子叶植物根类中药的一般特点是()。
a.外表有栓皮,断面有放射状结构,有髓。
b.外表有较薄的栓化组织,断面有环纹,有髓。
c.外表有木栓组织,断面有环纹及放射状结构,无髓。
d.外表无木栓组织,断面无放射状纹理,有髓。
e.外表无木栓组织,断面有放射状结构,无髓。
2、单子叶植物根茎类中药的一般特点是()。
a.表面较粗糙,节和节间明显,断面无放射状结构,中心有明显的髓。
b.表面粗糙,无节和节间,断面有放射性结构,中心无髓。
d.表面常有鳞片、鳞毛或叶柄残基,断面无放射状结构,中心无髓。
e.表面节和节间明显,断面有放射状结构,中心有髓。
3、狗脊表面的特征是()。
a.被粗毛b.被光亮的金黄色茸毛c.被棱线d.被硬毛e.被鳞片。
4、生狗脊片近外皮2~5mm处有一条凸起的棕黄色环纹是()。
a.石细胞环带b.纤维层c.形成层d.木质部e.韧皮部。
5、狗脊根茎主要含()。
a.生物碱b.黄酮类c.挥发油d.鞣质e.绵马酚。
6、绵马贯众的药用部位为()。
a.根b.根茎c.根和根茎d.带叶柄残基的根茎e.鳞茎。
7、下列含间隙腺毛的药材是()。
a.大黄b.狗脊c.绵马贯众d.紫萁贯众e.荚果蕨贯众。
8、叶柄残基横切面分体中柱5~13个排列成环的中药是()。
a.荚果蕨贯众b.峨嵋蕨贯众c.狗脊贯众d.紫萁贯众e.绵马贯众。
9、药材扁平,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鳞片的是()。
a.胡黄连b.骨碎补c.狗脊d.绵马贯众e.升麻。
10、大黄星点存在的部位是()。
a.皮层b.韧皮部c.韧皮部外侧d.木质部e.髓部。
二、多选题。
1、双子叶植物根茎的一般构造是()。
a.有木栓层b.有表皮或后生表皮c.次生构造多发达,中央无髓部。
d.次生构造多发达,中央有髓部e.形成层明显。
2、产地加工时需“发汗”的药材有()。
a.延胡索b.玄参c.厚朴d.杜仲e.太子参。
3、断面可见数轮同心环纹的药材有()。
a.黄连b.牛膝c.川牛膝d.商陆e.延胡索。
4、含香豆素类成分的药材有()。
a.川芎b.前胡c.当归d.白芷e防风。
5、黄芪鉴别特征为()。
a.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显菊花心b.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
c.切片镜检,近栓内层有时可见石细胞及管状木栓组织d.含晶鞘纤维。
e.薄层可检出黄芪甲苷。
6、来源于五加科人参属的有()。
a.人参b.西洋参c.三七d.绞股蓝e.沙参。
7、人参、三七、西洋参共同的特征是()。
a.植物为多年生草本,主根肉质,掌状复叶轮生,伞形花序顶生,核果浆果状,熟时红色。
b.皮层有树脂道,薄壁细胞含簇晶,导管径向排列。
c.含达玛烷系多种人参皂苷。
d.兼有甘苦的特异气味。
e.均含有田七氨酸。
8、含树脂道的中药有()。
a.白芍b.人参c.何首乌d.三七e.当归。
9、主含生物碱的中药材有()。
a.延胡索b.川乌c.黄连d.粉防己e.甘草。
10、含异喹啉类生物碱的药材有()。
a.延胡索b.苦参c.黄连d.川乌e.川贝。
三、名词解释。
1、艼。
2、芦头。
3、芦碗。
4、车轮纹。
5、菊花心。
6、星点。
7、云锦花纹。
8、罗盘纹。
9、朱砂点。
10、过桥。
四、简答题:
1、比较下列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1)牛膝与川牛膝。
(2)白芍与赤芍。
(3)白芷与杭白芷。
(4)山参与园参。
2、比较下列药材的显微鉴别特征。
(1)绵马贯众与紫萁贯众。
(2)川贝母与浙贝母。
(3)黄连与黄柏。
五、论述题:
1、试论述根类中药性状鉴别的要点。
2、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类中药常见的异常构造有哪些?试举例描述各自的特点。
3、从性状、显微、理化三个方面区别大黄与伪品土大黄。
中药的论文篇三
专业学位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形式,已经成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决定着高校的办学实力,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课题,国内外各高校目前都在努力探索如何能真正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特色人才模式。当前高等院校都面临着同类院校不断增多、招生数量大量增加、学生人数大幅度增长的状况,高校之间如果优势与特色体现的不突出,极易造成“千校一面”,培养的学生变为“万人一面”,特别是以中医药办学为主的、规模相对不是很大的、专业辐射面相对较窄的专科学校,在办学实力方面将失去竞争优势。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和中药学学科的飞速发展,以培养具有科研和教学能力的学术型研究生为目标的传统研究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滿足中药行业现代化、多元化发展的需要。而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设立填补了这一空白。由于缺乏详细、规范的培养模式与历史经验,如何更好地开展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仍存在许多需要研讨与探索的领域。深入开展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构建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已成为当前中药学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核心问题。
通过对国内各用人单位和同类院校相关专业调研,全面了解21世纪中药学科学和中药学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导向,选派相关人员分别深入广东、天津、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山东、吉林等地走访、调研、搜集社会人才需求信息。在明确目标、充分调研、凝炼特色、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完成人才培养方案重新修订。新的培养方案注重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色,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以“前期趋同、后期分化”为原则,重点培养学生实际生产能力和科研能力。按“中药新药研发-中药质量评价-临床中药学服务”总体体系设计体现“宽口径、多层次、多模块”的原则,根据人才需求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具体课程设置体现“高、新、精、现”原则,反映新知识、新科技、新成果。前期以加强公共基础教育为主,后期按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及个性化培养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1-3]。新课程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德育教育应围绕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开展进行,在传承优良文化的基础上坚定中医药信念,“德”字为先,加强公德信念、提升道德意识[4];开展义务支教、“中医中药龙江行”宣传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构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心理平台,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
2.2自主学习、激发兴趣。
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符合自我发展需求的学业生涯规划,遵循自我选择,定位專业学习的突破口。教师根据中药学专业和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设定讨论主题,将学生分为5个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查资料、开展专题研讨,指导学生进行高校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展“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评估”,对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自主学习状态、学习成绩、人文素质、实习实践与效果、三创活动与成果等6方面内容进行评估,完善学生的价值观,巩固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空间,改善以讲教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式,缩短硬性的课堂教学学时,“解放”学生,使之能遵循自我兴趣需求进行个性发展。
鼓励学生申报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为学生开拓思路,培养创新思维寻求平台,使学生初步形成科研意识。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的中药新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提升实验课学时在总学时中的比例,使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不低于1∶1,实验的设置也应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验证性实验可适当调整在理论课中出现。规划专门的时间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培养锻炼学生的应用性思维。
选修课设置科学思维训练模块、实践能力训练模块供学生进行自主选择,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同时扩大选修课课程涉及的范畴、数量,特别是有关现代科学技术的学科,让学生体会大背景下科技发展的力量,结合自身寻求突破。
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水平,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熟练、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实践性强的中药学人才。
实践以理论为基础,创新以实践为平台。传统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为主已延续多年,应彻底动摇其霸主地位,增加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实验教学课程,使学生能够综合利用理论课中学习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整合个别实验,形成综合性思维。
中药学类专业实习分为两部分:一是科研实习,为学生配备实习导师,带领学生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及创新思维,增强实验动手能力,为中药学研究打下基础;二是生产实习,学生到医药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生产实践,由实习单位指定生产经验丰富的导师,带领学生进行生产实习,使学生对生产环境、生产工艺等加强了解,为学生从事中药学生产、质量评价等工作打下基础。
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有效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全面实施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及考核体系就是把原有定型的、较抽象的评价目标进一步量化、具体化,形成一整套可直接操作的、用以准确衡量与评价研究生实践实验进程与效果的操作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评价与监控,使实践教学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综合作用体系。
强化生产实践教学环节的各项考核和全程质量监控不断线。一是专业课考核不及格者,不能参与生产实习;二是生产实习考核以学生出勤率、实习报告完成质量、带教教师考评作为依据;三是科研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论文质量与答辩情况;四是毕业设计和论文是否有创新,是否被公开发表、是否有新的创建。同时制定其各项考核标准,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
通过为教师提供培训与进修机会、鼓励教学立项与研究、开展教学比赛与观摩等形式,积极构建教学交流与学习平台,促使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技术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取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平台,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积极推广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大力促进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和推广使用。为进一步整合与更新教学内容,应开展多媒体教学课件评比活动,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技术,促进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水平和教学效果。
科学合理地改进具有创新性的、富有活力的考核模式,有利于造就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是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课程考试的改革不仅仅局限在考试形式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能够进一步推动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进而完成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更行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对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施单独的管理与考核办法,并以目标管理为手段进行要求和评价,采取课堂讲授、讨论、论文写作、实验、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5.1.1构建突出独立思考与团队合作相结合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多样化程度高,需结合课程特性改革创新,为不同课程灵活匹配符合其自身特点的考试方式,探索形成多维立体的考试模式,可综合参考传统闭卷考试、开卷测试、现场面试、分组测验、课程论文等形式,从而改变“一次闭卷考試统天下”的局面。考评体系应立足于减轻学生期末考试的负担,将考评贯穿于学业课程开设的始终,使学生在平时就能将所学知识消化吸收,学习进程有节奏有层次,也变向提高学生面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答水平。例如:由指导教师指导的小组作业,社会实践等评价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还能充分发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自我发展与团队合作相结合相促进,为培养新型高素质综合人才提供了强大的考评保障。
5.1.2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开放性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命题的方式及角度决定了考试的导向,命题时应该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控制题量及命题难度、确保信度和效度的前提下,增加能体现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试,提升命题的含金量,提高创新性、能力性、开放性命题的.比例,脱离考试靠死记硬背过关的旧模式,在试卷中多设开放性无标准答案的试题,鼓励有创新、有新意的答卷,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能力。将社会实践效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指标,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服务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学以活用的综合素质,鼓励创新精神。
5.1.3逐渐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建立全程监控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更新“一卷定输赢”的局面,对于学生学习水平的认定应该扩大时间维度,成绩应分散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倡导学业教学全程考试,并适当提升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认定中的比例,使考试更加公平合理。围绕不同课程在各教学阶段的特点,综合应用随堂小测验、课堂分组讨论、小组课外作业、综合性论文的形式,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充分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调整教学指导方式,提高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和学生的接受度。
5.1.4完善考试管理制度,建立具有进取精神的形成性评价体系高效规范的评价管理制度是保证课程评价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建立完善对应的管理制度势在必。常规管理必须要严格执行,使考试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必须配合反馈改革机制和评价奖励体系来进行,以达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作用。
专业技能实践考核依据学生参与的科研、生产实践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模块式考核方式。
5.2.1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模块考核模式适用于参加了中药炮制、有效成分提取、制剂成型工艺及质量检验评价、新药研究与开发等工作岗位实践的研究生。
考核常见中药饮片及中药固体、液体剂型的生产理论、生产流程与各岗位标准操作规范(sop)。
质量检验评价、新药及保健品研发、gmp管理等专业实践考核采取现场实践考核和问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达到独立完成现场采样、检验、质量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或能够组织、开展中药新产品、保健食品的实验室研究及临床前研究等相关工作,或具备组织实施gmp管理、认证相关工作的能力。
5.2.2中药质量分析与评价模块考核模式考核学生对uv、tlc、hplc、gc等常用仪器的工作原理、标准操作、日常维护及简单故障处理方法的掌握。如:在中药质量评价方面,应熟悉实验室基本操作规范,熟练掌握常规的检验操作(包括药典制剂通则的检查和附录检查法),掌握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对中药制剂进行全面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掌握中药质量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和质量标准的方法学验证等内容。
5.2.3中药药效评价与临床应用研究模块考核模式中药药效评价:考核中药药效评价的常用方法,掌握和熟悉中药药效作用机制的常用研究方法,包括整体动物实验、组织器官、细胞和分子生物学4个药理水平上的药效研究。掌握常用的实验动物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掌握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建立和检测指标的选择;熟悉中药新药研究过程中药效、毒理等临床前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中药临床应用:应掌握中药药性理论,掌握约200种中药的性能、功效、主治、临床应用、使用注意、用法,用药禁忌;掌握约150种中药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掌握中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联合用药原则;掌握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与中药应用合理性的监测方法;熟悉常用中药的作用机制;熟悉中药临床应用的管理,包括含毒性中药材临床应用的管理;要求能够积极参与临床查房,指导患者进行中药的使用,收集、分析、评价中药不良反应与药品不良事件。
5.2.4中药提取分离技术与应用模块考核模式掌握中药常见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结构特征、理化性质,熟悉中药提取与分离纯化新技术、新方法,同时结合品种开发和中药提取分离技术,促进中药新药创制和中药复方的二次开发。
5.2.5中药资源开发与品质评价掌握药用植物的种质保存、快速繁殖、引种驯化、栽培的知识与技能;尤其要掌握常规及珍稀中草药栽培、常规与基因工程育种以及细胞培养、组织培养等现代中药生产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及其品质评价研究;掌握中药资源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检测方法,以及利用dna指纹图谱、蛋白质图谱、红外光谱等技术对中药材进行真伪、品质等评价方法。熟悉中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实施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宽口径、厚基础、重传承、求创新”是所有中药学工作者一直坚守的信念。坚持以人才服务社会能力为导向,努力扩大学科专业覆盖面,提升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与基础为根基,融合现代科技教育,使中药人才发展有后劲;坚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结合现代医药学技术,使传承与创新紧密结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质量保障落实到教育管理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提升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中药的论文篇四
以往所进行的中药学科学研究,大多探讨的都是中药西药化。因为无论它们是怎样表述的,其核心都是从现有的中药中寻找、分离及提纯所谓的“有效成分”或化学单体,其针对的大多都是西医学的疾病,而这不正是西药的发展历程吗?如青蒿素、黄连素等,大都失去了中医药学理论的表述和应用原则,我国《药典》也已将它们归入西药收载。中药西药化也许是新西药发现或创制的一条捷径,然而,其作为中药发展之路尚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一,从已有的中药西药化的结果来看,其虽然有成功的范例,但与整个中药的数量比较就显得非常之少。其二,从西药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西药的发展本身就似乎陷入了一个走不出的“迷宫”。鉴于已有药物的临床毒副作用和病原耐药性等问题,人们忍痛地否定了一批又一批药物的使用价值,不断寻求合成新的药物。
1.2中西药合用。
中西药合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由于中药辨证与西药辨病治疗侧重和经验积累的不同,使中西药合用在很多情况下都收到了好于单纯中药或西药的临床疗效。然而,由于中西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临床适应症也各有不同,在没有合适的结合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当今西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强势,中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弱化的条件下将它们合用,不仅难免发生用药理论和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与偏差,而且亦会常常影响它们的临床疗效,甚或导致严重的临床毒副反应发生。
2.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观念。然而,由于在“单因素线性分析”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现代医药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都将这一点忽略了。如现代医药学不仅注重对疾病发生的每一种因素的单独认识与把握,其虽然也用复方,或在处方中也常有两种以上的药物使用,但多是针对不同“病因”而各自为战的大拼盘;其也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其多局限于两种药物之间。而中医药学辨证施治不仅在诊断上强调要“四诊合参”,形成一个整体“证候”,而且在治疗上,也是采用君臣佐使理论将其多味中药组成为一个整体处方来进行试验与观察的。如研究发现,龙胆泻肝汤与关木通加六味地黄丸及关木通加滋阴药的配伍,能显著减少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加利水药与关木通加清热药,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减少不显著;而关木通加甘草与关木通加附子,均可显著地增加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经过炒焦、与滑石粉炒和与麦麸炒后,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1]。当代名医用附子,李可最大量一昼夜达600克,祝味菊最大量在45克,姜春华用9克,而李翰卿则用0.3克治愈过心衰的患者,其间最大相差达到倍,而都取得了“起沉疴”的临床疗效[2]。这用传统科学的理念是无法理解的,对此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2整体并不等于宏观。
整体观念是中医药学的一大优势,但整体并不等于宏观。后者只是对宏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前者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使整体具有了“非线性”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等复杂性科学的特点;从而使其整体的特性不仅取决于其物质的构成,而且更是由物质之间的.关系与构成方式来决定的。如“蝴蝶效应”只能在特定的复杂气象条件下产生;由于中药的配伍、剂量与炮制等不同,使其处方的作用有很大区别等等。那么,中药学发展不仅要重视其有效成分等物质性研究,更不能忽视对其复方配伍、炮制及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等的认识。中药的疗效与毒性,既不能唯成分而论,也不能简单地依据剂量的大小来确定;而是要综合考虑其辨证施治、处方配伍与药材炮制等诸多因素。
2.3整体认识需要微观化但必须转变科学观念。
整体认识不仅需要微观化,而且可以随着认识方法与观察指标的微观化而微观化,只是要以复杂性科学的观念为指导。这是因为:(1)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不断需要新指标、新方法与新药物来提高、发展与丰富其水平、能力与手段。如有人将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x光、b超等)称为“放大眼”,把听诊器等叫做“放大耳”,它使我们看到和听到了以往未能见到的现象。再如温病学向称湿温缠绵难愈,因湿邪重着黏腻,湿与热合,如油入面;但诸如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杆菌病等湿温类温病,今天已知并非“缠绵难愈”,因为用特效抗生素治疗,多能迅速遏制病情[3]。(2)中医药学的辨证施治或对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虽然说传统上以宏观指标与天然的动植物药物为主;但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每一次随着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引进,都给其临床疗效与辨证施治规律的认识带来了飞跃与发展。中医药学现代研究既要重视对每一种因素、每一种药物甚或单体物质的作用特点与规律的认识,更不能忽视对中药复方综合作用、处方配伍、剂量与炮制,尤其是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的研究;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断引进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的辨证施治(证候状态分析与处理)规律,以更好地丰富与发展中医药学。
【参考文献】。
[3]乔富渠.中医理论应不断创新[j].世界中医药,,3(5):
中药的论文篇五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在我国,现代法治的功能和作用应具有鲜明的二重性:一是忠实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反映人民的根本意志;二是努力改造人民群众中的某些落后意志。目前,学术界对前者论述甚详,而对后一种功能则语焉不详。
人民群众中有无落后意志?答案是明确的:有!刘少奇同志讲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在安源领导工人运动的一段有趣往事,提出了这一非常发人深省的问题:“我们在几万工人中,有绝对无限的信仰,工人工作、生活大改善,地位大加提高,人皆称工人为‘万岁’。工会有最高的权力,有法庭、有武器,能指挥当地警察及监狱等。即使这样,工人还是不满足,还要更前进:(一)要求增加工资,但实际情形是不能加了;(二)工人自动将每日工作减至四小时,很多工人自由旷工,这就使生产减一半;(三)工人不听管理人工头指挥,许多地方要危害产业的前途和工程;(四)工人要扩大工会权力,审理非工人,管理非工人范围的琐事。”刘少奇同志认为,“工人们的这种做法显然是一种落后意识支配的错误行为。为了忠实于工人长期的利益,不能接受工人的要求……在工人中解释不清,只得在会议通过后去阻止工人早下班。结果工人和阻止下班的纠察队发生冲突。李立三亲自去阻止工人下班,工人要打他,逼得他痛哭流涕离开矿山。我批评工人不要过分,工人要打我,说我被资本家收买,气得我很难受,正当我与工人产生裂痕时,敌人进攻,准备武力解散工会。我们立即与工人在一起,动员工人抵御了这种进攻,工人完全胜利。然而问题还是如此。”李立三、刘少奇明明是代表工人们的根本、长期利益的,但却不被工人们理解、接受,反被工人们打骂。这说明工人阶级的意志中并非全都是科学、理性的,阶级性并非简单地等同于先进性。
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今年9月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亚太峰会期间的反对全球化的大规模抗议示威令人惊心动魄。示威者人数头一天就近万人,第二天则超过万人。这点人在澳大利亚就算不少了,因为它总共只有1900万人口。据说,自从70年代反越战示威以来,澳大利亚人还没有见过这么大规模的示威活动。更令人注意的是,示威不是由哪个政党策划、组织的,而是由几个活跃分子在因特网上建了个网页,.org。示威的总部被称为sll,一切反对全球化的人都集聚于此。有社会民权主义者,有环保活动分子,还有青年学生。sll封锁会场,不许代表进去,进而阻止会议召开。他们大都是低收入者,是在新经济浪潮冲击下失去了一些什么的人。因此,有人称这次是“草根抗议”。所谓“草根”,也就是社会底层人物的形象说法。
然而,这些“草根”们无法理解,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潮涨潮落是市场经济的.天然产物。生产力发展到今天这种水平,它是一定要到来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认为挡住了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峰会的代表,就挡住了全球化,那太幼稚可笑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2]。
中药的论文篇六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阅读这封自荐信。我是xxx,是xxxx中药专业的一名学生。我希望能得到贵单位的赏识与栽培。为了发挥自己的才能,特向贵单位自荐!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全面发展的学生,我积极的投入学习和生活中。无论是个人素质及知识能力,我每天都无时无刻在提升自己。在学校开办的教程。在老师的教育培养中,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中药制剂设备、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剂实操以及中药储存与养护等专业课程。
在生活中,我勤奋踏实,诚实守信,人际关系好。性格上我:自信开朗,稳重、适应能力强。
在深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拓展自己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坚信只有全方面并熟悉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才能符合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才能立于不被社会淘汰的惨地。因此我积极报读学校组织的上岗证培训,为日后做好准备。我充实的头脑,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是永远的财富,您的选择是我的期望。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好好把握和珍惜。力争成为企业优秀的人才!我的手机号为15911179786随传随到!
诚祝贵单位万事亨通!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20xx-04。
xxx。
施帅。
北京卫生学校xxx。
文档为doc格式。
中药的论文篇七
传统的中药炮制,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经过不断补充和逐步积累而发展起来的宝贵经验,配合中医治疗,保证用药安全,在提高药物疗效上起了重要作用。意义在于:
1.增强疗效的发挥:中药经过制成薄片,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可增进疗效的发挥。如:当归含挥发油,古人多用酒制。此外,具有相同功效的药物在一起炮制,自然增强了单用时的作用。
2.减轻毒性与副作用:药物用水漂、火炮或与其它中药共制后,可减低它的刺激性与毒性,而增强了药物在临床应用上的安全度。如:乌头类、附子的毒性经过炮制以后,它的毒性明显减低,与此同时,其强心效果却有增强。
3.改变药性:炮制能使中药的某些性能增加或改变,而适应各种临床需要。如:生地性凉,经过反复蒸晒后变成性温的熟地;蒲黄生用则性滑,炒炭后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
4.便于应用:由于生药在采收后难免夹有杂质,或夹有不快的腥臭、苦辣气味,或因原药材不易应用,所以必须要通过除杂、洁净、矫味、赋色、去臭、切片等手续,才可使用。
2中药炮制的现状。
目前中药炮制全国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的操作规范,而使部分药学人员没有指导理论,部分继承师授的炮制技术,不能够很好的确保临床的需要。古老而悠久的炮制,还有不足之处,现代科学迅速发展,中医药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实现现代化,对中药需要定量、定性的分析研究。
3炮制新论的机理。
中药炮制的好坏,以及是否符合科学原理,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疗效。近来,探索中药在炮制过程中其内在成份的变化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现已肯定,有些中药在炮制前后,其成份确有很大改变。如:
1.对生物碱,它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药材内。具碱性、味苦,游离生物碱一般不溶于或难溶于水,而能溶于有机溶剂中,通过加工使之游离生物碱转化为生物碱而溶于水,易被水煎煮出来,增加疗效。如元胡主要含有延胡索甲素、乙素及丑素等生物碱成分。其有效成份为生物碱,但游离生物碱难溶于水,醋制可使生物碱生成盐,易溶于水,提高煎出率,增强疗效,证实了醋制元胡的科学性,与传统认为醋制增强其止痛作用相吻合。
2.对挥发油类,挥发油通常也是一种具有治疗作用的活性成分,它是指水蒸气蒸馏所得的挥发性油状成分的总称。具有芳香气味,常温下自行挥发,含挥发油成分的药物在炮制过程中经加热等处理,使所含挥发成份显著减少,如麻黄蜜汁后,挥发油减少1/2,使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止咳平喘的作用;肉豆蔻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而引起腹泻,经煨制后,能减少挥发油约20%,而能实肠止泻,实验对家兔离体肠管的蠕动有明显抑制作用。
3.对苷类,它是由糖和苷元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含苷的药物往往含有相应的酶,可使甙分解,通过炒、禅、煮或蒸等炮制方法,可杀死酶而防止苷的分解,有利于药物的长期保存。苷的溶解性没有明显的'规律,一般易溶于水和乙醇,溶解度受糖分子数目和苷元所含极性基团的影响。苦杏仁经过加热炮制后,可以杀酶保苷,使苦杏仁苷在体内胃酸作用下,缓缓分解,产生适量氢氰酸,只起镇咳平喘作用而不致引起中毒。因此苦杏仁炮制有利于保存药效,降低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4.对鞣质类,这是一类复杂的多元酚类的衍生物,有涩味及收敛性,鞣质广泛存在与中药中,如地榆、石榴皮、虎杖、侧柏、萹蓄等含有大量鞣质。在医疗上常作为止血药和收敛剂。鞣质能溶于水,特别是热水,故应尽量“少泡多润”,不宜用热水泡洗;又能与铁产生鞣酸铁盐,尽量要避免铁器,以防变色变味。经炮制后,能增强收敛作用。大黄酒蒸或酒炒后其鞣质变化不大,蒽醌甙的量显著减少,使大黄致泻作用减弱,止泻作用增强:“酒炒缓和泻下”。地榆炒炭后则鞣质被破坏,故宜生用,以便增强疗效。
5.对有机酸,这是含有羧基的化合物。在具有酸味的中药中大都含有,有机酸对人体营养及生理上有重要作用。低分子有机酸大多能溶于水,在水中长期浸泡也会降低含量,因此在水制时要少泡多润,防止有机酸溶解流失。加热炮制可使有机酸破坏。如山楂经炒焦后,部分有机酸被破坏,酸性降级,从而减少了对胃肠道的刺激。炒炭后,耗损更多,可使其增强止血、至痢作用。另有机酸可腐蚀金属,应减少或避免接触金属,以免腐蚀容器和药材变质。
6.对无机成份,它们大多与组织细胞中的有机酸结合成盐而共存。炮制后对矿石介壳一类影响较为突出。如炉甘石煅后可增强其消炎、止血、生肌之效,因炉甘石主要成份为碳酸锌、经煅后变为氧化锌,除去有机杂物而变的更纯。代赭石煅后醋淬,可产生醋酸铁等,增大疗效。
根据以上所述,药物经过不同炮制法后,可使成份和理化性质发生质变和量变,而中药的治疗作用,取决于中药的有效成分,由于目前大多数中药有效成分尚不完全清楚,因此要根据用药情况,医疗需要,有目的地选择相应的炮制方法,使之更突出药物的疗效:对于传统的炮制,吸收合理部分,去其繁琐,择用切实而有效的炮制手段;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研究改进中药炮制旧有的传统技术,发展中药炮制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中药饮片炮制的质量和鉴别标准,以科学理论来指导炮制工作,使中药炮制更加科学化,标准化。
中药的论文篇八
摘要:中药产业是亳州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提升中药物流水平特别是发展中药第三方物流,对亳州药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分析亳州中药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亳州智能化中药第三方物流发展实施路径。可为优化中药物流产业结构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型;第三方物流;路径。
1亳州中药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
中药商贸流通是亳州市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亳州市的中药销售网络占据国内外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主要市场。通过不断发展,亳州中药物流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1.1中药材流通体系健全。
全市现有医药批发企业97家,其中95家通过gsp认证,形成了以中药材交易中心为龙头、以医药批发企业为骨干、以10万药商为支撑的较为健全的中药材流通网络。
1.2中药商贸龙头地位稳固。
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和康美药业亳州中药材市场是亳州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专业市场,这两个交易场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提供质检、贸易信息咨询、仓储运输等一条龙服务,并推行“分区分类五统一”管理模式,即分草药、细药两大经营区,对中药材分类仓储,实现管理、质检、交易、仓储、包装五统一。
亳州目前中药仓储方面,主要包括药商自有仓储用房、企业的库房;中药运输配送方面,现有各类物流货运站120多家,中药材、中药饮片是其重点运输货物;中药信息方面,现有康美中药材网、东方中药材网、药通网、中华药都药材网4家专业中药材信息网站,主要提供中药材资讯、价格、供求信息、网上商铺、价格指数等信息服务;中药电子商务方面,现有药博商城网,以网上店铺为主、以药材信息服务为辅,作为中药材网上交易第三方商务平台,提供网上交易和物流服务;综合物流服务方面,天运物流园提供各种物流服务。
2亳州中药第三方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药物流是亳州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就总体状况而言,亳州物流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物流行业的现代化水平有待加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与不足。对于亳州中药行业性物流承载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制约作用,成为限制亳州中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2.2物流技术水平落后。亳州现有的中药物流主要业务集中在仓储、运输、加工等方面,可以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的物流企业很少。企业规模小,投入不足,技术水平较低,物流设备水平较差,落后的物流技术,不能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2.3物流配套设施建设落后。亳州与发达地区相比较,由于经济落后,物流设施投入不足,使得现有的物流企业物流集散设备少,功能单一,没有冷链物流,远远不能达到现代物流的集成功能,集聚效应不明显,使得物流成本较高。
2.4物流企业管理方式落后。由于中药的种类多,对物流要求较高,现有的物流已经不能满足中药产业发展的要求。只有改变现有的一对一的简单交易方式,建立适应现代物流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并重的模式,企业间信息共享,相互合作,为中药产业链的每个环节的业务,都能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中药物流效率。
3亳州智能化中药第三方物流体系实施路径。
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费用,实现效益最优化,从而促进全产业链的健全发展,将毫州中药第三方物流业打造成为行业内一流的新型智能化现代物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中药企业及制造业完善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型企业应逐步搭建自动化主体仓库,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仓储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为物流运输提供更好的基础。
(2)完善中药信息网络服务系统。以完善的中药信息网络,促进药品招标采购过程中数字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通过药品电子网的建立,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为所有医药企业提供适时地市场供需数据,实现互联网数据交换服务以及其它各种信息服务。
(3)广泛使用物联网技术。依托于中药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利用组态技术、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各类中药产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4)结合计算智能相关方法,拟定智能化的物流策略,形成快速高效、操作简便的运作体系,保证流通中的管理更科学、监控更完善、信息更新更加及时,从而可以提高运输效率、不断开拓市场。通过智能化仓库技术及中药物联网构建,全面提高亳州中药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实现向现代化物流新模式的转化,打造出国际药品市场中一流的智能化现代物流体系,实现“数字物流?智慧亳州”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侃.现代物流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二版),2010.。
中药的论文篇九
中药学是在中医院校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利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对中药学和方剂分成两部分学科来给学生进行讲解,从而导致了教学中对中药学的详细分析,忽视了方剂的使用疗效,因此,在学生们的眼里都认为中药学的重要性,从而方剂这门学科都比较低,为此,为了解决这种严重的现象,目前实施了《中药学》教学改革的方法。以下详细的介绍了教学改革中中药和方剂的相关性的应用分析。
作为在中国医学中的基础学科中药和方剂,是以一种理论性与临床诊断之间的连接。经过长期以来,两种学科之间都存在着一些不能割舍的联系?药和药方是分为两种形式的,但确是不可分割的。在我国中药的发展历史中,中药和方剂之间的关系是以一种偶然的形式发生的反应,经过相关人员的反复研究表明,这两种形式统称为药物中的一种,其两种形式是相辅相成的。从最初的中药和方剂的起源来看,仅仅是单味药的一种应用,具有局限性,但在单味药中,相关人员发现其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不能是病情得到全面性的照顾,而且部分的单味药还具有一些不好的副作用,食用起来不是很安全,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从而就出现了中药和方剂相关联的现象。然而随着我国的中医学理论和实践性的不断发展总结,其中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病情需求,随之要将中药中的成分相组合,从而形成了方剂的应用。中药和方剂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不仅仅是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作用,而且在发展其中,两者是相互帮助促进的。若有需要增加中药的数量,随之方剂的数量也要增加,而且随着方剂的数量制定中药的药方?单味药的功效在不断完善,尚且在中医理论中的性能也在不断的扩展。所以方剂的铺垫是为中药的不断发展而定的基础,方剂的药物配置是促进中药功效的进一步发展。
中药学和方剂学的起源发展是相互的,理论基础也是相同的,并且临床诊断是非常密切的,但问题是中药学和方剂学在教学中是脱节的,现如今许多中医学校都把《中药学》和方剂分成为两个学科来分别教学,在中药学课堂中讲课时,偶尔也会列出几种类似于方剂的药品,但并没有详细解答此药物在方剂中的具体应用作用,这样是不利于学生们对中药的疗效进行掌控,且同时还把中药学所列出的方剂成分完全不会在方剂课堂讲解中出现,从而这样就;浪费了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资源时间。此外,学生在学习这方面方剂时,对其具体的应用成分和某种药物对某种病情的疗效都已经淡忘了,不能正确的讲解方剂药物的特点,更不用提会在临床中灵活的应用了。在中药学的相关学科中进行试验教学方式,以一种单味的药物来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可人们往往都会忽略掉方剂的存在性,以至于使学生们都认为中药学为主要的专业科目。认为中药的研究方法都是和西药的操作一致,完全忘记了要结合药方与一体的思想理念。综合以上所述,在中药学教学改革后,要结合中药和方剂两种概念来进行讲解,即要以药物为主也要要以药方为参考,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学生们对两种学科的了解,也能增强中药学和方剂学科中的相关性,从而达到整体性的提高学生对两门学科的兴趣和实践力。
我们要从中药学和方剂的相关性着手,在以往长期的实践教学课堂中总结出一套完全以中药学为主要,从而结合着方剂进行讲解中药学的教学实践方法,为中药学在教学改革中做出了良好地尝试?中药学在临床诊断中是以一种复方为主的形式,在不同的药物中其作用也是不同的?由此可见,依据方剂的主治疗效和药物存在的特点,中药在方剂中起到了分别主治和辅佐的作用。由于许多的中药疗效和主治的方剂功能是能联系到一起的,尤其是在方剂中经常存在的中药功效的优点。为此,在中药学中的改革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方剂的具体作用来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从而突出了中药在方剂相结合后的地位?利用中药在方剂中的应用来铺助学生们能更好更有效地了解中药的功能特点和临床疗效?在课堂中不定期的拿一些中药的样品,这样会让学生们在了解药物的同时还能记住形状,也可以在课堂中拿一些配好的简单药物,例如:止咳、消炎的功效,让学生们试试中药的口感,从而会加深对药物的印象。此外,利用这样的形式来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打开眼界,并对学生在学习中药的特点疗效能有一些帮助?在教学改革后,完全的体现了中药药方的整体改观,有助于学生对中药的记忆加深,同时也是为了在日后临床中奠定了基础。
总结:经过上述的实践证明,以中药为主要教学,从而结合方剂来进行讲解对中药学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有效的帮助?在如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对中药写课程进行质量考核,选取一些不同的教材,尽可能的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多接触一些实践的教学形式,多做一些多中药学的总结,从而加强了《中药学》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中药和方剂的相关性的应用。
中药的论文篇十
当一种艺术形式成为了符号,便具有了传达的功能,传统元素便是如此,传统元素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是建立在符号化的能指及所指基础上,是内涵与外延的对立统一。
1.1内涵的功能性解析。
符号学中强调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而内涵的功能性是建立在符号的所指语义基础上的,两者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传统元素的内涵容纳了社会意识形态、个人情感表现、文化意义传达等多方面,中国传统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是一种对时代性文化特征的功能性表现及个人情感的倾诉。符号中所指所表现的语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着一系列变化,同时因文化差异及审美需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不同的文化或者时代背景条件下,我国传统元素所表现出的符号化特征有着不同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会产生不同价值。传统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建立在内涵功能性的基础上,是一种凌驾于使用功能之上的特殊情感,能够塑造特殊的文化意境,同时也透漏出不同的审美意向。
1.2外延的功能性解析。
中国传统元素的外延功能性解读建立在对符号的能指语义基础上,传统元素作为一种可以感知的客观存在,有其独立的外形,也有其独有的物质功能性,也就是有其独立的使用功能及文化价值。首先,传统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能指语义由外形、色彩、材质、纹理等语义构成,人们可以直观感知其物质功能性,也就是家具设计可以借助传统元素的能力呈现其功能性。其二,中国传统元素的物质功能性并非仅仅是其使用价值的呈现,而是有着更深的层次的表现,比如代表了中国优秀造型艺术及民族艺术的黄花梨圈椅,不仅仅彰显出是过人的智慧,而且也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及社会认同感,这种外延性特征如果在家具设计中巧妙运用,可以有效增强人们对传统艺术的认知度与保护意识,提高用户的文化品味。
2传统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伴随着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家具设计正在被西方的思想侵蚀着,文化的发展逐渐变得单一化。设计师在设计家具时,汲取传统元素中的部分精髓的同时,也要遵循设计原则,才能够很好地将文化的民族性、特色性体现出来,这已经成为设计领域很重要的原则。优秀的作品往往能在我们情感深处产生共鸣,并能够很好地诠释我们民族的文化。
2.1在布局中的应用。
对于中国风格来说,在布局上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不仅体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上,同样也体现在为人处世上,使浓厚的文化在传统家具设计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设计师在设计家具的同时也会注重造型的左右对称,以及装饰图案的分布,诠释了我们民族文化“中规中矩”的美。对称式的布局不仅仅体现在这些上面,还有家具的数量,摆设的位置,其中位置是否是在房间的中轴线上等等。这样的陈设方式看起来庄重而沉稳,也符合了用户传统的审美观念。在现代的家具设计中,把握“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传统家具设计的精华加以提炼并升华,在把握传统元素的神韵的同时,通过适当的工艺、手法给予加工,以求达到匠心独运之妙。
2.2在色彩中的应用。
色彩在家具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合理的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美的感受。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在家具色彩的选择、周围环境与家具的色彩配置中的选择也越来越挑剔。色彩作为家具设计中重要的元素,在家具设计的人性化、个性化设计上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合理地把握色彩在家具设计的应用,才能够让传统元素在家具设计中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在进行家具设计配色时,主要遵循“墙浅、地中、陈设深”的原则。其次,在选择颜色时,同样还要考虑材料的各方面配置,要将二者进行充分的考虑达到合理的应用。材料作为色彩表现的载体,同时受光源的影响体现着不同的色彩倾向。一种风格由一种材料,而材料本身的色彩也代表着一定的属性。当看到明黄和朱红两种颜色为主的搭配,装饰华丽、气势磅礴,我们一定会联想到皇家建筑,这是色彩的词汇,家具设计的词汇则来自材料的表达。材料组合是有语言的,会说话的,同样它们的图案和色彩也是有语言的。它们就是靠这些语言描绘出天马行空的美妙世界。
2.3在造型中的应用。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庞大的文化体系,中国的传统元素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浩瀚的设计星河中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中国传统元素经过时代的洗礼,在形式、内容等方面有着亘古不变的美,将它的神韵巧妙地植入家具设计中,让二者巧妙地融合到一起,赋予家具设计和谐完整的“民族之美”。在进行家具设计时,绝对不允许照搬传统元素原本的造型,而应当从形状、色彩以及材质等方面汲取灵感,多方面挖掘与设计主题相关的元素进行设计,以此来体现设计主题的个性特点及风格。除此之外,在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现代化处理,定能达到更加和谐完美的效果。
3传统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前文提到,不论是在外延,还是在内涵方面,传统元素应用于家具设计都有着极高的价值,而如何将传统元素融入家具设计,笔者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及设计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3.1对传统元素的直接运用。
传统元素的'艺术地位是不容小觑的,而将其引入家具设计,必然会对家具设计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符合了人们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中国的传统元素有着典型的地域化特征,而且其图案纹样、造型特征都较为明显,特别是一些传统家具设计中的常用元素,比如桌案、圈椅等,现代家具中大可直接拿来使用,这种使用看似简单,但是对独特艺术文化魅力的传承有着积极的作用。当然这种运用也不单纯是随手拿来,堆叠拼凑,而是融入了作者思想的再设计,这种再设计是保证传统元素形体性特征的基础上完成,以家居的再设计去映衬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挪用典型纹样,如龙凤呈祥、太极八卦、吉祥文字等等,不仅提升了家具设计的装饰性,而且将传统文化注入到设计中。
3.2对传统元素的再设计。
并不是所有的传统元素都能直接使用,而且考虑到家具设计的功能性与系统性需求,家居设计中运用传统元素还需要建立在对传统元素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同时对传统元素的一些构图特征、色彩、文字等进行必要的再设计,之后再融入家具设计中,只有这样,才能承载文化的基础上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而且更容易实现家居的功能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也会随之变化,因此简单的传统元素堆叠无法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这个时候,我们就不仅仅需要对传统元素进行再设计,而是需要在把握传统元素神韵及精髓的基础上,吸收接纳现代思想,并且将其融会贯通,形成一种新的视觉形象,将这种新的形象融入家具设计中。
3.3对传统元素神韵的应用。
冯冠超先生指出:“真正具有世界性的艺术,绝不诞生在民族艺术贫乏颓萎的地方,而必是诞生在民族艺术繁荣茁壮的土壤上。”传统艺术的形体可能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中国天人合一、中庸、以人为本的传统思想仍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行为,而这也正是传统艺术的精髓所在。当今的家具设计可能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元素的形,但是仍然离不开其神韵的影响。元素的使用有显性与隐性之分,家具设计中没有明显运用传统元素,并不代表这种元素不存在,而很可能传统元素仅仅是以一种立场、一种态度或者一种精神的方式存在,比如当今的中国特色家具设计并非都具有固定的中式纹样,而仅仅是在形体的相似性、色彩的统一性、神韵的契合性等方面入手进行设计,同样可以体现出典型的中式特色,而且这种家具设计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当然这也是家具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传统元素在家具设计中应用的必然趋势。
4结语。
家具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一种功能化需求,而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精神需求,这种精神需求强调一种归属感与亲切感,好的家具设计会让使用者爱不释手,而这就需要以一种文化的认同感为基础。传统元素融入家具设计恰恰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在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我们相信,经过几代设计师的不断努力,传统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将逐渐脱离基础的形体借代,而走向更加深入、更加多样化的设计新局面。
中药的论文篇十一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现代制药技术不断深入。由于传统的思想,在药品的选择上,人们偏向于中药,所以对中药的生产和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对其进行现代化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一般来说,中药研究的过程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中药成分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去除,生产出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药品。目前,大多数的医药研究员都引入了现代制药技术,来提升我国传统中药的质量和作用,提高中药生产的效率。
关键词:现代制药技术中药生产应用分析。
一、引言。
目前,我国中药生产技术明显落后于其他制药技术,中药产业在我国制药市场中呈现下滑趋势。中药产业若想在激烈的制药市场中立足和发展,就必须不断的引入现代新技术,向高科技制药技术的水平和方向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中药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大多数中药企业都投入大量资金,引入了现代化高新技术,这刺激和影响着传统的中药产业。现代化科学制药技术和各种制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使我国中药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推进了中药制药剂量和药效稳定发展。
二、现代化中药制药技术实例概况分析。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航建发在医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拥有了一支专业的设计队伍。其医药工程项目设计主要涵盖生物制药、中药提取和医药制剂以及配套的设施等。特别是中药提取车间的工程项目设计,把国内外的先进制药技术和我国传统中药制药技术联系起来,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全面的中药现代化生产技术体系,被国家发改委员会评为“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此制药项目占地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厂区分为两期工程进行规划和整理,一期工程建筑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为双层,高度为18.75米,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整个厂房的布局中,规划了发酵车间、提取车间、交配电房、仓库以及办公区域等。各辅助生产区域采用岗位轮流的工作模式,在不影响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下,将厂房分为2层,方便工作人员的工作。
在设计中,将提取车间分成了三层,包括出渣层、操作层和投料层。在第三层可以布置同提取罐配套的冷凝器、冷却器;提取罐可以悬挂在第二层上,同时单效蒸发器也放置在第二层。整个设计工序方便操作、流程顺畅,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成本的投入。
图1中药提取生产车间。
三、现代化制药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设计和应用。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好的方案和规范是工程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建设全过程有效的控制理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的中药制药现代化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我国制药工艺和行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各种各样的需要。
(1)采用自动化技术对固体进行发酵。
现代化中药制药工艺突破了原来的生产技术,适应了国家和社会高新化、现代化的发现要求,使固体发酵工艺实现了技术创新。在工作设计和制度中,引入了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单元操作技术,建立了一套适应国家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自动生产线,以满足相应发酵环境下各种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发酵工作和在不同自动化技术控制阶段的标准和理念。此技术有效的推动了中药制药技术的发展,使现代化先进制药技术广泛的应用在中药生产过程中,提高了中药生产效率,保证了中药药性和剂量。
(2)实现了中药胶囊有效成分的定量控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制药企业为了实现质量控制现代化,在生产检查中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质控手段,它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和高效微粒固定相,能对液体混合物进行成分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在定量控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例如,三聚氰胺就可以用此法检测其含量。相关部门还制定了科学严格的质量标准,使中药制剂更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
图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3)中药的提取和制剂生产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控制。
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直接关系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单元制造技术系统集成的自动化全面质量检测控制生产线是该项目实现制药工艺现代化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此项目中,单元制造设备建立了提取、浓缩、干燥等操作系统,这些相互独立又相互连接的方式,使整个提取工艺流程实现连续化和物料转移管道化。
设计中,采用了国际先进水平的铝塑包装设备,提高了产品包装过程的质量控制;同时具备了在线检查和称重、自动去除不合格产品的功能,有效的增加了中药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设计中用到nt25型铝塑包装机,利用数字和红外线扫描,能精确的保证产品的质量参数,高效快速的控制质量,提高了中药生产技术水平和设备水平,进而推动了中药产业的稳定发展。
(4)高温、高湿的空调处理技术。
在现代化制药技术中,中药生产流程非常的复杂。在生产过程中,提取工序使用大量的酒精,存在安全隐患和质量风险,应该在送风支路上设置防爆防火阀,并采用直流形式排风。如果外界自然空气能达到一定的使用要求,可以利用自然风,采用排风扇,实现变风量、变新风的运行。
(5)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利用膜两侧的电位差、浓度差或者压力差,使原料选择性的透过膜,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在中药成分分离过程中,由于存在较多较大的杂质和胶体,不仅会对膜产生一定的破坏,也会对中药的提取、分离以及制造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可以在中药中加入絮凝剂,使部分悬浮颗粒发生沉淀,使其过滤,更好的被超滤膜分离,达到中药生产的最佳效果。由于该技术操作方便、污染小、成效高,能全面提高中药生产的质量,促进我国中药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四、结束语。
此工程设计整体来讲,布局比较合理,各项工艺流程和设备都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生产过程稳定可靠,有效的提高了中药生产的效率,保证了中药的剂量和药效。中药制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精髓,运用现代制药技术进行生产是必然的选择。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调动科学力量,促进中药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中药的论文篇十二
3、艺术管理学基本问题研究。
4、艺术设计管理应用研究。
5、艺术管理视野下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
6、新中国艺术管理体制的生成。
7、湖北美术馆艺术管理与营销传播策略研究。
8、艺术管理模式研究。
9、艺术管理中的主客体研究。
10、浅析学校管理的领导艺术。
11、香港艺术团体分类管理体制及经验借鉴分析。
12、“技能?才能?智能”: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
13、基于元理论的音乐表演艺术组织战略管理研究。
14、论艺术中介的管理。
15、公共艺术机制与管理研究。
16、全球化与当代艺术管理。
17、高中艺术生特点及管理对策研究。
18、地铁公共艺术发展与管理机制探析。
19、公共艺术的管理与运营机制研究。
20、鲁迅美术活动及其管理思想研究。
21、从巴黎歌剧院的成功经验试论中国国家大剧院的经营管理。
22、中国民营美术馆现状报告。
23、艺术管理模式研究。
24、美术馆与商业的合作关系研究。
25、艺术产业运营策略研究。
26、现阶段我国民营美术馆运营模式分析。
27、新中国艺术管理体制的生成。
28、艺术管理中的主客体研究。
29、当代文化环境中的上海双年展。
30、艺术品电子商务营销初探。
32、现代项目管理在美术馆运营中的应用研究。
33、论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人的本土艺术价值取向。
34、艺术博物馆商店管理。
35、从artnews收藏家排行榜看当代艺术品收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6、我国民营话剧团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37、艺考热的生态分析。
38、公共艺术的管理与运营机制研究。
39、南通港口物流公司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40、中小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41、论艺术中介的管理。
42、协同工作方式下的港口智能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43、阿尔弗雷德稨?巴尔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早期建立。
44、与美术游戏。
45、论中国书画市场中的作伪现象。
46、艺术博物馆选址因素研究。
47、冷战背景下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对外传播。
48、建国初期声乐界“土洋之争”研究。
49、我国艺术表演团体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文档为doc格式。
中药的论文篇十三
药物的有毒或无毒,是通过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得知,一味药是否具有毒性,应主要靠下述几点确定。
一、含不含有毒成分。
二、整体是否有毒。
1、就单味药而言,由于中药大多是多成分的天然药物,每种成分又受到所含其他成分的制约,有毒成分也不例外。致使有些含有毒成分的中药,在整体上并不显示有毒。如有人指出有的中药在有毒成分存在的同时,还会有某些相应拮抗成分,药如人参皂甙b、c有溶血作用,但人参皂甙a则有抗凝血作用,故人参总体并不显示溶血作用。有的中药,虽含有毒成分,但因含量微小,作为整体中药往往不显示毒性,如甜杏仁、桃仁、郁李仁等。由此可知,中药的毒性成分与整体毒性,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差异。一般说,有毒的药物必含有毒成分,而含有毒成分的药物,整体不一定显示毒性。故在判定某味中药是否有毒时,除注意研究其是否含某种毒性化学成分外,还应从整体角度去研究它是否能毒害人体。
三、用量是否适当。
中药的论文篇十四
)是关于执业药师考试-执业中药师考试-知识二方面的资料,构成。内部构造一般分化为表皮、皮层和髓。3.药用菌类中药的来源及其特征主要来自于真菌门。真菌类中药多分布在子囊菌纲和担子菌纲,子囊菌的主要特征是在特殊的子囊中形成子囊孢子,如冬虫夏草等。担子菌的主要特征是不形成子囊,而依靠担子形成担孢子来繁殖。药用的部分主要是它们的子实体(如马勃、灵芝等)和菌核(如猪苓、茯苓、雷丸等)。真菌有细胞核、细胞壁大多具有几丁质成分,少数含有纤维素。4.菌丝组织(1)疏丝组织:是或多或少相互平行排列的长条形菌丝组织。(2)拟薄壁组织:菌丝不呈长形,而为椭圆形或近。相关tags:执业药师考试,执业药师考试-执业中药师考试-知识二。
1.茎木类中药的药用部位茎木类中药分为茎和木类两部分。茎(caulis)类中药,包括木本植物的藤茎和茎枝(ramulus)、茎刺(spina)、茎的翅状附属物、草本植物藤茎、茎的髓部(medulla)等。
木(lignum)类中药,指采自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的木质部部分入药的药材,通称木材。木材分边材和心材,入药多采用心材部分。
2.茎木类中药性状鉴定要点主要应注意观察其形状、大孝粗细、表面、颜色、质地、折断面及气、味等;其中表面纹理、颜色、气味、以及必要的水试或火试等特征较为重要。如是带叶的茎枝,其叶则按鉴定叶类中药的要求进行观察。
(1)茎类中药的组织构造:以茎入药的大部分为双子叶木本植物或草质藤本,主要应注意以下特征:表皮或周皮,皮层,中柱部分的组织排列、各种细胞的分布、细胞内含物等。
双子叶植物木质藤茎有的具异常构造,其韧皮部和木质部层状排列成数轮,如鸡血藤;有的在皮层、髓部具数个维管束,如海风藤;有的具内生韧皮部,如络石藤。
(2)木类中药的组织构造:应分别制作横切面、径向纵切面、切向纵切面等3个方向的切面。主要观察木射线的特征:横切面观察射线的宽度和长度,切向切面观察射线的宽度和高度,径向切面观察射线的高度和长度。
5.木类中药粉末显微鉴定要点主要注意导管、木纤维(纤维管胞、韧型纤维、分隔纤维,或形成晶纤维)、木薄壁细胞、木射线细胞等特征,亦可见淀粉粒、草酸钙晶体、分泌组织等。木类中药的粉末中细胞组织通常全部木化。
中药的论文篇十五
本来无暇顾忌太多的事情,公司里面大大小小的事物就够笔者忙活的啦,虽然前几天一则“蒙牛特仑苏omp事件”的发生曾经轰动一时,但因为并没有涉及医药行业,笔者权当是奶业地震的余震罢了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可是进入以来,医药行业接二连三的出现产品事件,又将笔者的目光转到医药行业上来,重新审视行业的发展。
一、未来发展一定牛。
记得双黄连注射液不良事件发生的第二天,笔者接到北京某报社的电话专访,就中药注射液未来发展谈一下看法!笔者当时的立场很坚定,虽然目前中药注射液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未来继续发展壮大的趋势不变。在国家的医改新政的推动下,中药市场的发展必定有一个迅速的提升!
其实笔者之所以这么坚定的看好中药市场,除了整个医药市场的发展扩容必将影响中药板块外,还源于国家医改对于我国传统国粹―中药在未来国家医药产业发展中的地位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而从近两年代表我国医药行业发展风向标的全国药品交易会上,也可以很清楚的发现这样的趋势。特别是在去年底召开的第60届成都全国药品交易会,单独设立中药展区、实施中药发展历史回顾,并将以此为基础在以后历届的展会中都延续中药展区的独特地位,就可以很清楚的说明这一点。
以同仁堂、天士力、神威药业、九芝堂等为首的一大批现代中药企业,依靠中成药的自主创新和发展,却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精彩大戏,缔造出了如“复方丹参滴丸”、“藿香正气软胶囊”、“六味地黄丸”等一大批经典中成药,说明了我国中药发展相对于目前几乎被跨国只要巨头垄断的西药产业,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关键在整合提升。
而目前我国中药产业发展不断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致死、致残等事件,除了源于中药本身的问题(如疗效显著性、稳定性、质量可控性等)外,还与目前整个中药市场的整体大环境有很大因素。而目前的临床用药市场,几乎被西药针剂和口服剂垄断,中药相关的制剂品种因为起效慢、价格高等因素而份额较小,也限制了众多中成药企业的发展积极性。
鉴于以上的情况,中药产业要发展壮大,真正起到可以与西药分庭抗礼,必须要整合目前一切的有利资源来快速提升发展,才能真正做大做强!
关于作者:
中药的论文篇十六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文化底蕴丰富,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然而,由于对中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不够,使人们对中药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医疗保健的重大意义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导致对中药存在许多错误的认识。长此以往,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无疑是十分不利的。为此,我们要追根溯源,全面剖析、深挖底蕴,推动中药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
1追根溯源,加强对中药的认识。
有人说中药就是树皮、草根,这话只说对了一部分。中药离不开树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药,但不是所有的树皮、草根都是中药;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1)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2)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70余种药物的特性。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药治病、毒药非“毒”,当年神农尝百草,舍生忘死、勇于探索,才铸就了中国中药史上一部巨作——《神农本草经》,正是这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疗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四气疗疾,中药有“气”,“气”是什么?它能治病?我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药之“四气”便由此而来。这个“气”,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发挥正常作用,充分体现中药对人体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4)《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即“类”),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又说:“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从而保证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
2全面剖析,加强中药材的应用与保护。
在我国的辽阔大地和海域,分布着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天然药材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古代本草书籍所载,已逾3000种;经整理,则达8000种左右。中药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历史悠久,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1)做好炮制,降低毒性,发挥中药最大功效。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在制备各种剂型之前,一般应根据医疗、配方、制剂的不同要求,并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才能使之既充分发挥疗效又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临床用药的目的。药物炮制法的应用与发展,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方法多样,内容丰富。中药加工炮制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类:炒制、烫制、煅制、煨制、燎、炮、炙,其他方法:豆腐制、酒蒸、拌、淬等。
3加强鉴别,注重应用,选择道地正品药材。
中药是我国人民在数千年治疗疾病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从中药用于人们防病治病开始,中药的真伪问题便随之而产生,中药鉴别的方法、技术和理论也随之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不断完善和不断提高的过程。尤其是在当前中药正面临走向世界和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加强中药的.鉴别研究乃是确保中药原药材和制剂质量可靠,确保中药现代化及其它各项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环节。我们不但要借鉴古法判别药材的真伪、优劣,还要依托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考量和确认,建立一套从外观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气味等,到内在组份、显微特征、光谱色谱、dna分子序列为基础的理论工具及科学体系、数学模型。保证基层用药的安全有效,打击假劣药材。(1)经典的鉴别方法主要分基原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2)现代鉴别方法分为以下几种。色谱法、光谱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术、扫描电镜技术(sem)、计算机图像分析(cia)、电泳法(ep)、统计学多元分析法、电分析法(ea)、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人工神经网络。21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科技领域代表的计算机技术渗透到中医药研究与运用的各个领域。我国中药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来源复杂,一药多源、本末难分,形态相似、误收、误用,以假冒真、冒名顶替,地方用药习惯,人为造假等时有发生,加之存在正品、混淆品与伪品;野生品与栽培品的差异,给中药材的准确鉴定和研究带来很大困难。利用各种设备“观其形,辨其色,嗅其气,品其味,查其质”收集药材的各种特征建立模型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比对,比较其相似率来进行中药材真伪鉴别,实现了中药鉴定的计算机化。
4深挖底蕴,弘扬传统中药文化。
药中哲理。中药自有它的药理,如前所述;还有它的哲理,常为人所忽视或不识。我们知道,哲学是教人如何以更高层次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并从中找出规律,以更好地指导我们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这里仅就药中哲理与大家分享。(1)药性有“阴阳”:“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概括了天下万物相对的两种不同属性,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鱼虫的矛盾与对立、共性与个性,无不尽在其中。这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又体现了用药的辩证法,具有很深的哲学内涵,这是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之处。(2)补益有哲理。讲到两方面的药补,金代医家张以正论补,颇具哲理,别树一帜。他在《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一文中,从扶正祛邪的角度,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祛邪就是扶正,独出心裁,提出了与《素问》不同的“五补”:“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的观点。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方解药文化之昧。(4)用药讲“中和”。“中和”是儒家的哲学,认为能“致中和”,则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
5结语。
中药方剂之所以有数千年的生命力,决不是偶然的,我们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其一、其二、其三的内容,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知识和文化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掘。在世界药学理论和文化中,都是独具特色、独一无二的。它们不仅融汇了我们祖先在药学上的唯物辩证的睿智,而且形成了中药学必须遵循的圭臬,还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因些我们更应该取其精华,祛其糟粕,在学习中进步,在发展中传承,使中国这块瑰宝发出闪耀世界的光芒。
中药的论文篇十七
与临床药学的发展态势相比,临床中药学的发展相对滞后,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新时期临床中药的应用得到了极大推广,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无疑促进了临床中药学的快速发展。正因为当前临床中药学发展尚处于起步状态,更有必要对临床中药学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
基于学科比教学的角度来看,临床中药学具有下面的显著特点:(1)以满足中医临床用药需求为主要目的。临床中药学严格按照中医临床的实际需求与用药规律,对有关中药学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将中药学的研究成果作为指导,促使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及优化。(2)从两个角度出发。临床中药学研究不仅可以从中医临床用药的角度出发,同时也可以从重要研究的角度出发,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都要进行中医学与中药学相结合、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方面的工作,最终达到提升用药安全的目的。(3)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按照中医药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中医的基本内涵与规律,关注脏腑经络病理,将临床疗效作为检验标准的重点,辨证论治。
临床中药学要想发展,与中医临床各科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它需要中医临床各科的发展为其提供支持,同时与中药各分支科学及基础学科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例如药理、制剂及药化等,都需要当代高新科技手段为其提供支持。所以,临床中药学必须在研究手段方面加大多学科之间的合作力度,起点一定要高,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出现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中药学科建设应该时刻注意中医学基本理论方面的指导,同时积极与中医临床实际需要相结合,为临床实际需要提供服务,切实提升临床医疗的水平与疗效。如果没有了中医学基本理论作为指导,与中医临床需要相分离,那么就成了搞“纯中药”,这种研究不仅是不可能的,同时也是毫无意义可言的。因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任何药物研究都要和基本医学理论以及临床需要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应用依据,体现出实际应用的价值。
不管到何时,传统中医药学主体内核都要保持,并不断深化认识,这样才能对现代化的临床中药学进行发展。临床中药学是一种现代学科,它以传统中医药学为主体,坚持传统中医药学主体的科学内核,随着该学科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传统研究和现代研究的结合,以保持中医药学主体科学内核为基础,更好的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研究,不断深化传统中药学认识,使现代化临床中药学得到快速发展。
临床中药学直接根植于中医临床,将药学研究作为重要支撑,不仅要有实验研究的基地,同时还要具备临床研究的基地,只有将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优化量效、常要特用,更好的将现代学科的价值体现出来。只有将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结合起来,才能使实验微观研究和临床宏观疗效观察更好的实现互补。
临床中药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兴起的,当前已经发展成了独立的新兴学科,建设临床中药学的关键点主要在于中医学和中药学相结合、传统研究与现代研究相结合、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相结合等方面,在研究过程中应明确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及其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临床中药学的目标是“合理、科学、安全用药”,将单味中药、复方中药的药理与应用、各系统用药规律作为主要研究核心,促进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的结合,将药物化学、生药学及药理学等作为研究的基础,形成一个全面的学科学术体系。
工作体系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其一,学术思想体系,包括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相关的方法和理论;其二,人才培养体系,目的在于培养出学生、专家及研究人员;其三,研究机构体系,涉及到文献理论研究室、专类实验室及临床研究基地等。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应结合临床中药学的特点,将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好,这是现阶段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急需加强的地方。
基础学科包括生药学、药理学及药物化学等,临床中药学的基础主要是上述学科和方剂学。策杖和支撑则为炮制学、制剂学及调剂学。
综上,临床中药学是一个跨越多学科的新兴学科,其建设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学科建设的内容与领域也非常多。要想将临床中药学建设和发展好,关键在于坚持医药结合,积极促进中药学与中医学的结合、传统研究和现代研究的结合以及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结合等多项工作。本文是笔者个人对临床中药学发展相关问题的看法,其意在抛砖引玉,可能存在不周之处,希望与大家在未来的学科发展及相关研究中不断完善该学科,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中药的论文篇十八
20xx年12月13日,省经贸委在杭州主持召开了磐安县中药产业发展规划论证会。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农业厅、科技厅,金华市经委等部门及7位医药界知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和代表在认真审查《磐安县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听取磐安县领导和相关部门介绍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与会专家和代表一致认为,该规划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磐安县中药产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立足磐安县中药产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磐安县发展中药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整个规划遵循科学发展要求,思路清晰,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较好地指导磐安县中药产业的发展。
二、中药产业集工、农、贸为一体,覆盖面广,是欠发达山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磐安县大力发展中药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建议磐安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把中药产业作为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重点领域加以积极培育,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业引导和政策扶持,以加快中药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三、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药材种植业。磐安县是我省中药材主产区,发展中药材种植业优势显著。磐安县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人才和技术优势,在做优做强“磐五味”、“浙八味”的同时,不断丰富中药材种植品种,提高种植规模和水平,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要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企业在磐安县投资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快从“散户种植“的模式向“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转变。
四、积极推进企业培育,促进磐安中药产业上台阶。应当加大对饮片炮制工艺、质量控制、新型品种的研究与投入,做大做强饮片产业,使其成为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强与省内外重点中药生产企业的合作,通过资本、技术、品牌等方面的有效整合,将“浙八味”等中药材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产业优势。
五、加强中药文化宣传和品牌建设工作。加大中药产业的宣传力度,做精做深传统中药文化文章;要充分利用“中国药材之乡”的美誉,重视xx大盘山这一我国唯一以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努力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六、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和流通体系建设。要加强与省内外中药科研院所的合作,建设和提升中药产业的技术服务支撑能力,加强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宣传、引导和培训,以有利于形成一批主导的种植品种和特色基地。要重视xx“浙八味”特产市场的建设和规范化运作,培育一批开拓能力强、带动作用强的市场主体,着力增强中药流通对我省中药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中药的论文篇十九
对古今医药文献中所说的有毒与无毒,应全面认识。首先应认识到有毒与无毒是针对药物间的不同性效对比而言,它表示了不同药物在常量应用时,其性能的峻缓及对人体的毒害大小。但是,仅仅认识到此还很不够,这是因为药物的有毒与无毒,有时是针对某药因用量及使用方法的不同所表现出的性效变化而言。无论“有毒”或“无毒”,它的治疗效能与毒副作用,既是相对的,又是密切相关的,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那种认为“中药是天然药物,没有毒副作用”的观点是片面的。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药能治病,也能致病。有些无毒的药,甚至是补药,因过量或不合理应用,即可毒害人体,转化为“有毒”之物。如:甘草无毒,若大量久服,即可出现毒副反应,使服用者脘腹痞满或水肿。又如人参无毒,若大量久服,轻则出现口鼻出血、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重则导致死亡。反之,有些有毒或大毒的药物,只要适量合理应用,则能化毒为利,疗沉疴去痼疾而不毒害人体,转化为“无毒”之药。乌头有大毒,在使用常量与先下久煎等合理应用条件下,不但不毒害人体,反而可收散寒逐湿止痛之功。
由此可知,“药”与“毒”是对立统一的。无毒药与有毒药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高考范文(优质8篇)
- 2023年电工实训总结范文(通用13篇)
- 2023年会计事务所实习报告范文(优质19篇)
- 2023年影视毕业论文范文范本(通用11篇)
- 2023年会计事务所实习报告范文(优质19篇)
- 2023年土地租权转让合同协议书通用(模板17篇)
- 大学化学论文范文(优秀17篇)
- 最新函授药学自我鉴定范文通用(汇总15篇)
- 出口货物运输协议书(精选11篇)
- 2023年电工实训总结范文汇总(汇总17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