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发盘范文(大全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8:47:29 |
- ZTFB |
- 11页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使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有实效性。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写一篇完美总结的关键。小编整理了一些培养品德的方法,帮助你成为更好的人。
外贸发盘篇一
随着世界环境保护形势的日益严峻,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低碳贸易发展模式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和认可,并且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低碳贸易发展面临了更多的问题。对此,我国需要调整经济战略思路,努力发展低碳贸易,以解决目前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努力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低碳经济的内在含义。
低碳经济是低碳生活、低碳产业、低碳发展、低碳技术等低能源消耗为主的经济结构的总称。主要指以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等模式为主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通过产业转型、技术升级、创新制度、开发新能源等手段,使石油、煤炭等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能源利用消耗降到最低,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一种共赢发展的局面。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减排技术与能源发展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类发展观念的彻底转变,即开发清洁能源,利用高效新能源,通过低耗能的经济模式与生活模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人类生存对全球气候造成的不良影响,使世界经济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
2低碳经济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中国在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困难重重。特别是作为一个出口贸易占极大比重的发展中大国,出口贸易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马车之一。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2.1改变“高碳经济”的传统出口贸易模式。
我国传统外贸发展模式以出口为主,而出口的商品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存在“耗能高、投入高、效益低”的缺点。我国外贸主要出口对象是欧盟、日本、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多已摆脱高耗能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过渡进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然而对于仍处于发展中的国家而言,这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势必对其中短期内的对外贸易产生影响。
2.2出口贸易量降低。
在低碳经济模式的冲击下,传统化石能源正在逐渐被新能源所替代,这对我国的化石能源出口产业造成了市场萎缩和价格降低迷的双重压力,致使部分化石能源出口企业出口量大大降低。此外,欧美国家一直积极筹备启动碳关税,若该项关税一旦启动,无疑将对中国的出口市场造成重大打击。根据世界银行近年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一旦在国际上实行碳关税,“中国制造”将首当其冲受到巨大冲击,出口量将因面临平均幅度为26%的碳关税,而萎缩21%。因此,碳关税将随时成为某些不怀好意的发达国家扼杀“中国制造”的有力武器。
2.3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将受损严重。
除了碳关税之外,在对外贸易上必然还会针对更多影响环境的进出口产品在各个环节制定更多限制条款,这对于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势必造成巨大影响。不论是生产、销售甚至到产品的报废,各个环节都将有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因此,制造商在产品流通的整个过程中,将必须增加有关保护环境的产品检测、认证等措施,以满足进口国对产品的环境保护要求,这无疑将增加制造商产品的生产与流通成本。
3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努力实现低碳贸易。
低碳经济虽然给我国的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与此同时,也为我国加快实现经济生产方式的低耗能化转变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历史机遇。低碳发展之路,不但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需求。为此,我国必须及时调整对外贸易的发展思路,以变应变,以适应世界经济贸易的低碳化过程。
3.1调整出口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我国目前的出口产业结构技术含量低,环保标准低,并不适应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必须调整目前的.出口产业结构,充分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降低产品资源消耗,减少生产中的环境污染,结合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努力提高产品经济效益。抓住出口调整的契机,在保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业市场的对外开放,以优质人力资源回国创业的优势,不断提高我国各项产业包括服务贸易在对外出口贸易市场中所占的比重。
3.2以政府引导为主力,从上至下推动贸易转型。
低碳贸易中的边际成本会随着碳排放量的不断减少而增加。这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低碳并不代表低成本,推广低碳贸易发展,以为这全社会对低碳追求所付出的成本的增加,因此,在低碳贸易上,完全公益化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并举步维艰的。在这样的领域里,必须由政府出面,充分调动政府的引导作用,对低碳贸易的推行与发展进行税费补贴,引导和协调低碳经济进入现代产业体系,并使之成为经济发展模式的常态。
3.3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全面扩张绿色贸易战略。
技术创新是绿色贸易的突破口,是绿色贸易战略推行的前提与保障。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努力以环境与生态发展需要为导向,拓展清洁能源,开发绿色产品,将绿色生产融入设计理念,在从知识产权保护到产品推广的各个环节中逐步树立绿色品牌形象,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创新合作等途径,健全企业绿色生产创新能力。
3.4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创造良好涉外经济环境。
除了完善国内对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各项产业、金融、财政政策支持外,在国际上,政府要积极开展多国合作,加强同各国政府之间的经济贸易互动政策的谈判,倡导发展自有贸易,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与双边贸易合作,运用环境外交策略,以维护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为目的,开展环境外交,携手更多发展中国家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广泛达成公平、友好的国际贸易公约、协议,为我国的对外贸易营造良好涉外氛围与健康稳定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2]范钰婷,李明忠.低碳经济与我国发展模式的转型[j].上海经济研究,2010(02).
[4]何建坤,周剑,刘滨,孙振清.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对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04).
外贸发盘篇二
当前,世界经济已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走势的不确定、国内宏观政策调整等因素给我市外贸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根据湘潭市商务局关于开展县市区外贸进出口工作调研的指示,湘乡市商务局对全市外贸企业、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走访调研,对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市外贸进出口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外贸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中)。
(二)主要外贸出口产业发展情况
目前,我市主要出口产品有传统的氟化盐产品、皮革、手套、冶金化工材料等,近年来还大力发展了食品、箱包系列、眼镜制造、医疗器械、电子元器件等新型产业,初步实现了出口多样化,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中东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1、箱包系列:自2001年日本客商在我市投资成立金子箱包制品有限公司以来,箱包制品便成为我市一大优势出口产品。金子箱包公司还是目前我市最大的加工贸易企业,今年1-6月,公司已完成进出口630.6万美元,加工贸易额396万美元,成为索尼公司全球第二大供货商。
2、皮革及其制品:皮革一直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其中的龙头企业怀其皮革集团从05年以来,出口业绩不断上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2017年,公司完成出口591万美元,占到了全市出口总额的18.3%。今年1-6月,怀其集团完成出口505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05.3%。公司还获得商务部批准开展生皮加工贸易的资格和进口2万吨的配额,下半年企业将进口生皮开展加工贸易业务。
3、电子元器件:电子产业是我市近年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引进的新型产业,以鸿瑞电子、龙晟电子为代表的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目前已逐步走上正轨,并已取得自营进出口权和加工贸易生产资格。
(三)进口方面
我市在大力发展外贸产业和出口创汇的同时,也注重保持贸易平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产品附加值低,出口竞争力不强
(二)部分大型国企改制,影响我市外贸出口业绩
随着五矿湖铁、湖南有色氟化学等我市大型国有企业完成兼并改
《后金融危机时期湘乡市外贸发展调研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外贸发盘篇三
一、报价:这个环节应该是大家开展业务的敲门砖,以此来吸引买家的目光,多逗留一分钟自然就是给你了另外一次抓住定单的机会。分析:
给客人的价格不能太低,太低老板不赚钱,招你业务何用?给客人价格不能太高,太高客人不接受,另找门路,就显得不划算。于是得到报价技巧要"报客户能接受的最高的价格"两个定语,前者针对客人,后者针对公司利益。
二、询盘质量分析:首先"调查背景,区别对待",不可对待所有询盘一视同仁,要有所针对性,同时要对询盘的处理做到恰倒好处。
五、跟踪客人:跟踪客人其实是跟踪有价值的客人,利用email传真,电话,以及邀请其到工厂参观为手段,"迫使"其下单为目的,从而达到真正的接单宗旨。我们可以定时不定时的提醒客人,告诉他,可以是下单的时间了吧?相信你的提醒会起到根本性的决定作用,但是你的说话方式千万要谨慎。综合上述几点,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如果有,请写出来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我也会将很多东西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让我们共同寻找一种感觉叫做成功。
外贸发盘篇四
一、引言。
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牧业能否取得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同时,作为为各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农牧业的发展也将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就目前来看,内蒙古作为农牧业大省,近年来出现了农牧业发展受环境、资源等要素限制的问题。因此,还应从低碳经济发展角度加强对内蒙古农牧业发展问题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寻求内蒙古农牧业的发展途径。
二、内蒙古农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绿色资源富集区,拥有全国1/4的草场,森林面积为全国第一,达xx亿亩;天然林面积为全国第二,达xx多万公顷,草原植被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xx%和xx%。在全国多个省市地区中,内蒙古农牧业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生产资料、生产环境和产业加工优势,使得内蒙古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净调出区,牛奶、羊肉等农牧产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农畜产品加工方面,则形成了以粮油、乳制品加工为核心,以肉、羊绒产业为支柱的多元产业发展格局。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内蒙古出现了生态系统退化、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由于超载放牧和不合理垦植,同时受水资源和气候条件影响,内蒙古出现了绿退沙进、资源枯竭等情况,给当地农牧业发展带来了较大威胁。
从低碳经济视角来看,通过引入科学技术将农牧业经济由高碳转变为低碳,可以在完成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农牧业生产环境的保护,从而使农牧业取得可持续发展。所以针对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还应从低碳经济视角展开分析。
1、农牧业发展受生态环境制约。
持续发展高碳经济,造成内蒙古地区环境污染日渐加重,从而导致内蒙古农牧业的发展受到了生态环境制约。近年来,内蒙古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旱灾、低温冷冻、沙尘暴等,给内蒙古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频繁打击。出现这一问题,与内蒙古农牧业发展一直依赖能源利用和牺牲生态有关。由于进行大量煤炭资源的开采,内蒙古草原的地表植被覆盖遭到了破坏,大量温室气体则被排放至空气中。而农牧民为增收,在缺乏技术支撑的条件下,只能依靠增加草地载畜量和毁林开荒实现,最终导致内蒙古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和沙化等问题。在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背景下,内蒙古的草地和耕地遭到了严重破坏,继而导致农牧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2、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高。
在农牧业生产经营方面,内蒙古的农牧业机械总动力一直在不断提升,万千瓦发展至20xx年的xx万千瓦,平均每年保持了xx%的增长速度,使得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xx%。[1]但就目前来看,内蒙古农牧业生产经营依然以散户经营为主,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依然较少,从而限制了全区物质装备水平的发展。受这一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从低碳经济角度来看,未能实现机械化生产经营,直接造成内蒙古农牧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同时也导致了内蒙古劳动生产率不高。此外,内蒙古农牧业产业的龙头企业较少,无法组织带动农牧户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农畜产品加工生产,导致该地区农畜产品工业发展速度较慢,无法达成尽快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目标。而未能实现农畜产品深加工,也造成了内蒙古农畜产品附加值低问题的存在,以至于内蒙古尽管为农牧业大省,但是农牧业给内蒙古经济带来的贡献率不足xx%。
3、农牧业产业转型低碳程度低。
从内蒙古农牧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来看,20xx年,内蒙古经济作物、饲料和粮食的比重为1∶1∶6,20xx年则逐步调整为2∶2∶3,牧业的比重逐步提升,使农牧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化调整。与此同时,内蒙古近年来以节本增效、降低污染为目标对农牧业进行了发展,以推动农牧业的低碳化发展。但就目前来看,内蒙古农牧业经济依然采取的是高碳模式,无论是农作物播种、收割还是畜牧业养殖方面,都消耗了大量化学能源,并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比如在农作物生产中,使用机械染料将导致大量二氧化碳的产生,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则造成了土壤毒化和矿化,焚烧大量秸秆也造成了严重空气污染。而在畜牧业养殖方面,未能完善进行牲畜废弃物处理,也造成了大量温室气体被排放至空气中。在农畜产品加工方面,大量化学制剂的使用则带来了环境污染。
1、持续发展绿色农牧业。
针对生态环境给内蒙古农牧业发展带来的制约,还应通过持续发展绿色农牧业加强生态保护,并有效推动内蒙古农牧业经济的低碳化发展。针对绿退沙进的问题,内蒙古还要加快林产业和沙产业的发展,以便通过植树造林加强荒漠化治理,并推动林业发展。在农牧业生产经营方面,需持续推动农牧结合和种养循环,以便使农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保持协调。[2]具体来讲,就是要加快青贮玉米和牧草的发展,然后通过畜牧养殖将牧草等饲料转化为蛋、毛、肉等产品,完成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以推动农牧加工的绿色转型升级。借助电商平台,则可以将绿色农畜产品销往全国,从而借助第二、三产业反哺农牧业,推动农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2、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
为实现内蒙古农牧业的低碳化发展,还要加快内蒙古现代农牧业发展,以便通过集约化生产加强能源、资源的充分利用,形成一定规模效益。为达成这一目标,政府还要加强农牧区固定资产投资,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提供财政补贴,为引入农牧业生产机械的农牧户提供一定数额的财政支持,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并通过推行税收政策加大使用高碳能源的农牧业企业调控。针对内蒙古地区资源情况,政府还要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农业,在平整地形地区推广规模化机械化农技。针对畜牧养殖业,需推行标准化养殖,通过机械进行牲畜饲养,以推动生态牧区建设。通过持续推动农牧业生产的良种化、水利化、机械化发展,则能实现农牧业的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
3、强化农牧业低碳转变。
在内蒙古农牧业发展方面,为使产业向低碳方向转变,还要加快新技术的引入,以便实现对农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精深加工。为达成这一目标,政府还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牧民当中进行技术推广,通过专业培训帮助农牧民掌握新技术,为农牧业生产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在此基础上,内蒙古政府需要加快促进农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扶持中小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地方特色无公害企业集群的建设。与此同时,政府需引导农牧民实现合作组织化建设,以便使能农牧业经营发展模式得到转变,从而实现农牧业的低碳化生产经营,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全面推动果蔬、肉、乳等加工产业的科学化发展。[3]通过实现全区农牧业的低碳化产业经营,能使农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高,从而使农牧业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继而推动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实现农牧业的低碳化发展,不仅能够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同时也能减少资源浪费和加强环境保护。所以针对内蒙古农牧业发展遭遇的受生态环境制约、现代化发展水平不高和低碳程度低等问题,还要尽快推动绿色农牧业、现代农牧业和低碳农牧业的发展,以便在解决内蒙古环境问题的同时,推动内蒙古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翠玲,李主其,郭海清。新时期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34(2):149—153。
[2]包红梅,张燕灵。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6):3—5。
[3]王富强。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与发展培养新型农牧民的策略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10(1):119—122。
外贸发盘篇五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纵观历史,每一次经济飞跃都离不开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的支持,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股份制公司制度的支持,信息工业革命的完成得益于风险投资的推波助澜。如今,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低碳”正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助推器。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是金融业永恒的话题,面临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传统金融理论和实践已无法适应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有必要进行金融创新,以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低碳经济时代,碳金融应当作为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主要领域。王琳琳(2010)、邹亚生(2010)等人认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碳金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目前正处在为发展低碳经济寻找突破口的关键时期,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市场主体、制度安排和创新工具,大力发展碳金融,促进低碳技术、资金的流动和聚集,推进低碳经济的进程。陈游(2009)归纳和总结了碳金融的内容及相关功能,指出节能减排融资可望从目前技改项目融资延伸到碳金融等新兴业务。谢怀筑、于李娜(2010)分析了“碳金融”市场生发的经济学原因,在对世界碳金融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碳金融”市场区别于传统大宗商品市场的最本质特征在于交易产品的异质性。李东卫(2010)指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碳金融”的发展,在制度安排和观念转换等方面都需要较长时间和渐进过程,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的趋势和特征,提出碳金融的目标和功能,在描述碳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低碳经济下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提出我国积极发展碳金融、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不同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高三低”(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自2003年英国政府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低碳经济、低碳产业、低碳技术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被人们认为是继两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之后第五次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不仅事关产业领域,而且还与金融机构密不可分。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金融支持,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撑;另一方面,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为金融体系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极大地推动了金融创新。碳金融就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产物。
碳金融(carbonfinance)是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而出现的一个全新的金融概念,是金融体系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果。它是指与碳特别是与限制温室气体(ghg)排放有关的金融活动,包括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和碳指标交易等。碳金融作为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新事物,呈现出快速发展、深化发展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1.碳交易市场活跃、日益扩大成为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碳交易规模增长迅速,碳货币化程度日益提高,碳排放权也逐渐演变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初步形成了以碳排放权交易为基础产品、以欧元为主要交易货币、以各类金融机构为主要推动力量、以欧盟排放权交易制为核心交易平台的碳金融体系。目前,全球碳交易所共有4个: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英国的英国排放权交易制、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以及澳洲国家信托,全部由发达国家主导。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权,正在试图构建碳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减排权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减排成本与排放信用额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全球碳排放权交易规模逐渐增长,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两大交易市场:一是配额交易市场,即欧盟、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和英国等排放交易市场创造的碳排放许可权;二是项目交易市场,通过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履行以及其他减排义务获得的'减排信用交易额。
据世界银行统计,自2005年起,全球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交易标的的交易总金额从1018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26315亿美元,4年时间增长了约120倍。交易量也由2005年的1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迅速攀升至481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复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碳排放权的“准金融属性”已日益突显,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碳金融逐渐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随着低碳经济发展和碳交易活动更加活跃,碳金融必将成为未来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的重要因素。截至2010年4月,全球已有40多家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加入旨在推动环境保护的“赤道原则”,同时有60多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纳该原则,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碳金融业务。另据世界银行统计,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而碳排放额度也将取代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如图1所示。
2.碳金融衍生产品成为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碳金融的核心是碳排放权,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大气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不再是免费的公共资源,基于经济实力、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进行多方博弈所形成的碳排放量成为一种可以获利的能力和资产。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贸易摩擦、汇率问题都与碳市场联系起来,碳排放量成为未来国际金融秩序的基础性因素,碳金融衍生产品将成为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创新的主要方向。如何建立多层次碳金融市场体系、创新金融服务,如何开展碳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与服务成为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创新的主要议题。纵观全球碳金融衍生产品的现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基于欧盟排放许可权(euas)的传统衍生产品。由于euas目前还是全球“碳金融”市场上最大宗交易的“权益”,所以最初的“碳衍生”自此开始。欧洲气候交易所先后推出了与euas挂钩的期货与期权,使得“碳排放权益”可自由流通,丰富了“碳交易”的金融衍生品种类,增加了“碳市场”的流动性。(2)基于“核证减排量”的衍生品。其主要是基于cers和erus的传统衍生品,如cers远期合约、cers期货合约、cers期权合约、erus远期合约、erus期货合约和erus期权合约以及基于cers和euas之间价差的看涨期权或看跌期权等产品。(3)“碳金融”市场的新型衍生品。基于投资碳资产未来应收账款的证券化产品、碳保险以及各类挂钩“碳资产”的结构性产品或结构性证券。另外,将“碳资产”挂钩传统的气候衍生品,比如气候看涨期权、气候看跌期权、重灾保险、重灾债券等,而由此形成的结构性产品也在不断开发和设计当中。
如前所述,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系统提供支持。低碳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应当服务于低碳经济发展,有着与低碳经济相联系的特定目标和功能。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背后支撑力和推动力是现代金融发展。被誉为现代经济发展“润滑剂”和“发动机”的金融业,兼具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功效。低碳经济条件下,基于市场机制运作的金融业,应当在追求盈利、提高效益的同时,积极履行其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在调整经济结构、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围绕碳排放开展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不仅有利于推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也为金融业防范风险、稳健经营构筑了一道环保防火墙。传统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换及其引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
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应当围绕低碳经济进行,并能促进低碳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低碳经济下金融应当是与碳有关系的,区别与传统金融活动的一切金融活动,是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因此,从金融的本质出发,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目标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从金融和环境的关系入手,重新审视金融,将生态观念引入金融,改变过去高消耗、低产出、重数量、轻质量的金融增长模式,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改善环境的金融增长模式。其二,以低碳金融观念关注产业发展,依靠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影响企业的投资取向,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进而影响企业经济取向和市场行为,促进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和新型低碳产业的发展。
金融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阶段越高,金融的作用越强。本文认为在低碳经济条件下,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应当具备与低碳经济相联系的独特功能。(1)碳排放权的价值发现功能。低碳经济中的关键因素是碳排放权。在理论和实践上可用两大类典型的方法或工具来控制碳排放,即征收“庇古转移税”和排放权交易。前者实质上是通过政府定价的方法来推动碳排放的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在经济学上可以说是失灵或没有效率的;后者则是通过市场机制,使碳排放权具有商品属性,利用价格的信号传递功能引导经济主体把碳排放成本内化为经济决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促使外部成本内部化。受总量控制的约束,碳排放权将成为低碳经济时代最为稀缺的商品之一。随着碳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碳货币化程度提高,碳排放权日益衍生为具有较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碳排放权的价格将通过金融市场体现出来并最终流向经济价值最高、生产效率最好的生产部门,积极有效的碳资产管理也成为促进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2)生产方式转型的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功能。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是传统金融体系最本质的功能,传统金融体系的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功能是粗放型生产方式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在低碳经济时代,生产方式必须从粗放向集约转型,从高能耗高排放向低污染低排放转型,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肩负着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的低碳化的使命。因此,这一阶段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应当能够引导资金向低碳产业转移,促进清洁能源和减排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通过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的开发为经济低碳化和生产低碳化提供保障。
对金融业而言,低碳经济的巨大前景意味着历史性机遇的到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依靠实体经济发展产生效益,有什么样的经济模式就应该有什么样的金融,通过两者之间的关系,金融业能从低碳经济中找到新的盈利空间。
1.低碳经济的崛起为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能源基础设施所采用的技术与设备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是长期的,一旦投入使用,其二次调整或者转换的社会成本与经济成本将十分巨大。为此,在能源投资的源头就应尽量克服传统煤电技术的弊端,采用低碳的先进技术。根据“十一五”发展规划,在我国2010年的能源结构中,煤、气、油等化石燃料电站将占总装机容量的91.9%,水电占6.8%,核电占0.9%,风能、光能、生物质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占0.4%,在此基础上,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供给需要,同时实现我国能源结构向可再生性能源的倾斜,我国未来在能源建设上的投入将十分巨大。根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简称“iea”)的预计,2006-2030年我国在能源部门的投资累计将达3.7万亿美元,其中74%用于电力投资,约为2.8万亿美元,融资需求巨大。如此巨大的投资需求需要现有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作出适应性调整。
2.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面临巨大挑战。(1)市场分割。目前,碳交易主要集中于国家或区域内部(如欧盟),统一的国际市场尚未形成。碳金融市场也呈现出多样化和碎片化的态势:既有场外交易机制,也有场内交易机制;既有政府管制产生的市场,也有市场主体自愿形成的市场。这些碎片化的市场大多依托于国家或地区,在制度安排上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排放配额的制定及分配方式等),导致不同的市场之间难以对接,跨市场交易难以达成,碳交易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步履维艰。(2)政策风险。首先,国际公约的延续性问题滋生了碳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尽管经过国际社会的不懈努力,各国已经就碳减排达成了《京都议定书》,但一方面《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期限仅涵盖2008-2012年,其后能否达成有效的国际公约尚未知可否;另一方面,即使是临时性的国际公约,国际社会对《京都议定书》的具体交易条款仍存有广泛争议,这对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其次,减排认证的政策风险也阻碍碳金融市场发展。由于核证减排单位的发放由监管部门按既定的标准和程序来进行认证,而技术发展的不稳定性及政策意图的持续变化又导致难以对认定标准和程序形成合理预期,这就使政策风险问题变得更加突出。(3)交易成本巨大,较高的交易成本也对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例如,项目交易涉及跨国报批和技术认证,监管部门要求由指定运营机构(doe)来负责项目的注册和实际排放量的核实,费用高昂。此外,交易成本巨大还表现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由于目前缺乏对中介机构的监管,有些中介机构在核查中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甚至提供虚假信息。所有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市场的交易成本,不利于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面对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金融机构别无选择,必须尽快进入角色,不断推进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步伐。
从政府和监管机构的角度来看,首先,要加强市场主体的培育,不但要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还要引导其他经济主体(如碳排放权的最终使用方、市场投资者等)参与碳市场,激发碳金融市场的活力。其次,要推进碳金融市场形成统一的行业规则或惯例,协调碳交易的内容、标准和程序,完善交易场所、交易平台和交易机制等。再次,增加政府投入,加大鼓励和优惠力度,支持各市场主体在碳金融方面的产品或业务创新,提高碳金融创新的技术水平。最后是发挥政府在风险承担方面的优势,提供风险监管指导,引导碳金融市场主体制订完善的风险管理计划,降低碳金融领域的风险水平。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首先,银行业作为当前碳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主体,不但应当关注传统的节能减排信贷项目,还要重视绿色信贷相关的中间业务,即在提供间接融资的过程中,加大与碳排放权相关的衍生产品的创新力度,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碳交易金融服务。其次,证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应当加快涉足碳金融市场的步伐,通过业务渗透和产品创新,推动碳金融产品的丰富。再次,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各种私募基金、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也应成为碳金融的重要参与者,通过股权投资或直接投资,扩大碳金融市场规模和范围,通过业务创新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
从更长远的全球碳金融竞争格局来看,中国必须在未来低碳产业链上打破美元、欧元等货币制衡,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此外,在全球能源金融新博弈中争取主动权,提高对碳资源价值的认识,培育碳交易多层次市场体系,完善碳金融市场和碳金融工具,开展低碳掉期交易、低碳证券、低碳期货、低碳基金等各种低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改变我国在全球碳市场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
参考文献:。
[1]谢怀筑,于李娜.碳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1).
[2]worldbank,stateandtrendsofthecarbonmarket2009,washington,d1c1:worldbank,2009.111.
[3]汤小明.发达国家碳金融发展现状[j].企业导报,2009,(11).
[4]初昌雄,周丕娟.碳金融: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j].金融与经济,2010,(2).
[5]王增武,袁增霆.碳金融市场中的产品创新[j].中国金融,2009,(24).
[6]吴玉宇.我国碳金融发展及碳金融机制创新策略[j].上海金融,2009,(10).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外贸发盘篇六
从调研情况看,虽然近年来我省外贸实现了高速发展,但外贸领域积累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突出。西安市一家独大的局面加剧,2019年西安市外贸较2010年增长倍,在全省总量占比提高个百分点至。其他10个地市中,仅延安(主要依赖延长集团的原油进口)、铜川、安康三市外贸跑赢全省增速,分别增长14倍、12倍和7倍,在全省外贸总量中的占比分别提高、、个百分点,其余7个地市在全省外贸总量的占比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另外,对外资龙头企业依赖过大的问题也更加突出,2019年美光、三星两家龙头企业进出口额占全省的。集中度过高,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可能会导致我省进出口出现断崖式下跌。
(二)主导产业对外贸发展支撑不够。外贸发展基础薄弱,持续快速发展的后劲不足。目前,我省能源化工产业约占全省工业总量的,其他主要产业依次为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业,但产业外向度完全倒挂。据统计,2019年我省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量占到全省外贸总量的,装备制造占,消费品工业占,原材料工业占,能源化工仅占。主导产业的外向度明显偏低,产业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对外贸持续发展的支撑力弱。
(三)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对主要贸易伙伴的依赖度过高。2019年我省主要的国别和区域贸易伙伴依次为:台湾地区(占全省进出口总量,下同)、韩国(占)、欧盟(占)、香港地区(占)、美国(占8%)、东盟(占),合计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上述贸易伙伴在全国进出口中的占比高个百分点。同期,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额仅占全省的,与全国相比低个百分点。不少企业反映,缺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市场信息,开拓新的国际市场渠道不畅。
(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相对滞后。与全国相比,我省的跨境电商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全国10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我省仅西安市、延安市位列其中,且延安市是今年4月新批准的试点城市。与跨境电商发展密切相关的平台体系建设滞后,新业态市场主体数量少、规模小,导致国家部委出台的关税和增值税减免、外汇便利化等优惠政策迟迟没有落地或“有政策、无业务”。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也相对比较慢,且全部集中在西安市,对其他地市中小外贸企业带动不够。保税维修刚刚起步,保税检测等业务尚未开展。同时,我省还没有比较成熟的市场纳入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
(五)政策支持还需进一步加强。“十三五”期间我省外贸先后跨越2000、3000亿元两个大台阶,但省级促进资金始终维持在1亿元左右,对外贸发展引导促进支持能力逐年下降。财税、金融、产业、贸易政策相互协调、有效结合不够,促进贸易发展的合力不强。
(六)体制机制建设需进一步完善。调研中,地市商务部门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是县级商务主管部门力量薄弱。从我们了解情况看,目前全省区县一级仅有20%的区县单设商务主管部门,其余80%都是与工信、发改、贸促等部门合并,大多仅有1名分管领导和1-3名工作人员负责区县一级商务工作(包括商贸流通、消费促进和外经贸发展工作)的落实。
外贸发盘篇七
摘要:
在中国特色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牧业的低碳化发展成为重要的发展路径。基于这种认识,文章结合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现状,从低碳经济视角对内蒙古农牧业发展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问题的解决对策,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外贸发盘篇八
自新中国成立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的经济就开始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片繁荣。随着我国货物贸易和利用外资的不断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领域、对外放需求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对外贸易行业也得到快速的形成与发展。2002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开始的不断融入世界,稳定较快的增长使之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并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增长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更加稳固了我国的对外贸易行业的发展地位。
就目前形势来说,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怎么样呢?我们知道,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得到一个质的发展,对外贸易实现快速增长,进出口额快速发展并且屡创新高,贸易状况持续改善,持续的贸易顺差使我国成为一个贸易大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同时,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现状:
一、对外贸易行业货物贸易发展状况
根据对外贸易行业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02年,我国对外贸易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6202.7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出口3255.7亿美元,增长22.3%;进口2952.0亿美元,增长21.2%。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03.6亿美元。我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由2001年的4%上升到了4.7%,成为全球第五大贸易国。我国的对外贸易行业的发展特点如下:
33.0%、31.4%、30.0%和30.2%。其中,因季节性因素和初入世贸组织时所引发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一季度出口发展起伏较大。二三四季度就开始快速发展,第四季度的出口增幅更高达30%以上。这种发展形势是我们乐于所见的。
(2)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最主要的贸易增长点。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3126.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7%。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进口结构不断优化的趋势。
(3)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出口基本同步增长,进口增幅不一。根据行业调查报告显示,加工贸易出口1799.4亿美元,增长22.0%;进口1222.2亿美元,增长30.0%。一般贸易出口1362.0亿美元,增长21.7%;进口1291.2亿美元,增长13.8%。这些数字表明加工贸易出口在今后一段时期中仍有较大的出口潜力。
(4)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私营企业成为推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全面吸引外资,对出口增长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699.4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其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升至52.2%。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增幅分别高达32.6%和159.5%,其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升至10.0%,表明其日益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中的重要动力要素之一。
(5)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出现新的增长。据对外贸易行业调查分析显示,我国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出口增幅分别达28.9%和28.7%,使北美地区成为我国出口增长最快的主要市场。
(6)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沿海地区优势进一步凸显。一直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都主要突出在沿海,内陆的经济一直是比较落后的,沿海是比较占优势的,列如江苏、福建、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的出口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力地带动了全国出口总量的扩张因此,对外出口贸易也是不列外的。鉴于此,我国应该发掘其他地区的潜力,平衡我国的对外贸易行业的发展。
二.中国对外贸易行业贸易过程中面临的严峻形势
(1)中国对外贸易外贸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在发展对外贸易企业绝大多数缺乏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这往往会导致企业不能生产性能完善的商品用于对外贸易。产品难以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在国际市场日益加剧的市场经济中很难处于有利的地位。
(2)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商品占出口贸易的比重较大
在对外贸易方面我国的对外贸易的贸易结构一直比较落后,对外贸易的出口创汇的主要增长方式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外贸产品档次不高,消耗了国内大量的资源,但是对外贸易的利润却很低。而近几年,我对外贸易中的出口商品中,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行业占据很大的地位,而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型的行业却占据很少的部分。
(3)全球经济不景气,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
《传统外贸发展现状》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外贸发盘篇九
摘要: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危害,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交通带来的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必须寻求新的交通运输之路,经过探索,能源消耗低、尾气排放少的低碳交通越来越被人们所推崇。
外贸发盘篇十
本节对出口商品结构、出口贸易方式等微观层面上进行分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全面地分析陕西省外贸出口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外贸出口的微观层次方面本文将采取两个指标: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贸易方式.
1.出口商品结构对gdp的影响。
(1)变量的adf平稳性检验.对lngdp进行直接检验的结果表明,lngdp是非平稳序列.再对lngdp进行一阶差分得出结果也为非平稳序列,继续进行二阶差分结果表明,此时lngdp是平稳的时间序列.结果显示在5%的置信区间下,其二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
(2)协整检验.检验得出样本回归方程。
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美元gdp将增加个百分点;而初级产品贸易出口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美元gdp仅增加个百分点.
2.出口贸易方式对gdp的影响。
(1)变量的adf平稳性检验.对lngdp进行直接检验的结果表明,lngdp是非平稳序列.再对lngdp进行一阶差分得出结果也为非平稳序列,继续进行二阶差分结果表明,此时lngdp是平稳的时间序列.
(2)协整检验.样本回归方程是。
一般贸易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美元gdp将增加个百分点;而加工贸易出口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美元gdp仅增加个百分点.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在对陕西省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做出宏观分析把握之后,又对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贸易方式等微观层面上进行分析,对陕西省出口贸易总额、出口商品结构以及出口贸易方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回归估计,得出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从商品结构、贸易方式上看,外贸出口对于陕西省的经济增长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年间,陕西省出口贸易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率为(即出口贸易总额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经济就会增长个百分点).2.在出口商品结构方面,占比重较大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对陕西的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即工业制成品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陕西的经济就会增长个百分点.3.在出口贸易方式上,这十五年中陕西省的一般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率为,是本节中的所有研究对象中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因此,关于陕西省外贸出口和经济增长,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快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2.充分发挥陕西省对外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3.依托特色产业优势发展加工贸易.
外贸出口论文参考资料:
外贸发盘篇十一
近期,我们对全市外贸发展进行了调研,就全市外贸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
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全市开放型经济紧紧围绕兴工强市战略,主抓项目建设,出口增速不断加快,规模不断壮大,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外贸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进出口规模不断壮大。20xx年,我市外贸出口在连续四年翻番的基础上首次突破2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85.19%,出口总量在全省各设区市排位由末位跃居第7位,增幅居全省第3名;进口5352万美元。
(二)一批外向型骨干企业成长良好。目前我市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200家,其中出口500万美元以上企业4家,1000万美元以上3家,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1家。这些重点企业和出口大户占全市出口总额的五分之四强。(三)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出口品种数量上升到近百个,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品种有2个。各种工业陶瓷技术专利产品、机电产品和获国家、省科技奖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均大幅上升,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出口“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我市外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外经外贸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与市委、市府的要求相比,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相比,与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县区片面认为外贸出口对地方交税少,对当地财政贡献小,看不到外贸进出口对地方所带来的全方位、长远性影响,对外贸出口重视不够,热情不高,支持企业发展的主动性不足,服务意识相对缺乏。“重招商、轻外贸”现象比较严重,招起商来一哄而上,外贸服务却是对影成三人。
(二)通关成本较高。萍乡地处江西西部地区,不沿海、不沿边、不沿大江大河,不临大城市,无机场,区位优势差。相邻的宜春有商检,吉安、新余有海关,我市境内没有海关商检部门,出口企业通关成本较高。
(三)外贸结构不够合理。我市自营出口主要集中于萍钢、江西美特、嘉鑫纺织等少数企业,而其它企业的业务大多是徘徊不前。在产品结构方面,出口品种单一、产品档次低,高附加值及名牌产品少,传统、低值出口产品在全市出口中仍占较大比例。
(四)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信息渠道不畅、手段单一,捕捉市场信息能力薄弱;产品技术含量低,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影响较大,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和产品的竞争力减弱;产品更新换代迟缓,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快速变化。这些原因导致了我市开口不出口现象严重,200家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中有出口业绩的仅50家,四分之三的自营出口企业未发生一笔外贸出口业务。全市每年花炮产品出口有3000万美元以上,电瓷产品出口有4000万美元以上,但80%以上是供货出口。
(五)企业融资难。部分外贸企业反映融资难,企业在多方筹资无果的情况下只能压缩业务量,甚至拿出部分利润委托出口或干脆做内贸。
(六)外贸人才匮乏。一方面,现有外经贸业务对口专业人员不多,尤其是熟悉wto运作规则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熟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才更加缺乏。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缺乏一整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很难留住人才。
(七)出口退税等相关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到位。我市出口退税最快需2-3个月,有的要等上半年或更长。我市出口的产品大都属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低,属于微利的产品,由于较长时间内退不到税款,企业资金普遍紧张,对自营出口业务不敢多做。虽然我市已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但申请程序复杂,难以落实。部分县区至今还没有将1美元补助3分钱人民币的政策完全落实到位。
三、关于加快我市外贸发展的若干建议。
萍乡既是我国中部崛起的重点区域,又是吸引外资的弱势区域,积极推进我市外贸的全面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外向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快平台建设,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尽快编制全市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做好全市产业发展布局,加大工业园区的支持力度。在《萍乡工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相关重大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立足产业抓项目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和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二)在全方位招商的基础上,强化职能招商。要进一步强化职能招商,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的成果。如农业部门要侧重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引进;财政部门要注重引进大集团、大企业的总部落户萍乡;各行业管理办公室要引进几个行业的国内旗舰企业入驻;台办要引进台资企业;组织人事部门要引进一批高智能人才,通过这些人才优势引进一批高科技企业;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培养大批技工,加大劳动力输入,满足企业用工的需求等等。
(三)建立健全服务机构。一是在短期内难以满足设立相关办事机构的情况下,尽快成立海关萍乡联络办公室,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商检部门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负责为企业代办通关手续,为出口企业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服务。二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系统,及时为外贸企业提供信息和政策导向服务。三是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积极引导传统产品的升级,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四是逐步建立外贸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等中介组织。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行业协作、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效地遏制企业间削价竞标等严重损害行业利益的恶性竞争现象。
(四)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一是设立支持外贸发展的专项基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外向型企业。二是调动国有商业银行积极性,放宽抵押担保条件。可试行以办理信用证打包借贷、出口退税账户托管借贷、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和银行共同探索使用保险单抵押借贷等方式,解决企业进出口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积极探索组建具有萍乡法人地位的地方性银行,扶持组建民营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创建民营企业风险基金和创业基金,以及利用资本市场,拓展外向型民营企业的融资空间。四是鼓励多种所有制介入,建立信用担保机构。要积极探索建立民营企业为出资主体的联保、互保中心,试行建立多种所有制介入的信用担保、联保、互保机构。五是建立预退税制度。对进出口业务稳定、信誉好、业绩突出的外向型企业提供预退税,缓解流动资金不足的矛盾。
(六)加强外贸人才队伍建设。抓紧研究制定有利于稳定本地外贸人才、吸引外地人才,以及促进外贸人才在本地区范围内合理流动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引导,采用引进和专项培养等多种方式,促使高层次管理、技术、外语等外向型、经济型专门人才加盟外向型企业,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环境。
(七)制定和完善扶持政策。一是兑现落实出口奖励政策,并针对不同行业产品设立奖励机制。二是积极实施退税抵押借贷,对重点企业,适当提高应得退税款作为还款保证的借贷比例,最大程度地支持优势出口企业的发展。三是对骨干企业要实行重点扶持。财政部门可出台出口贴息政策,及时兑现甚至提前支付,努力帮助解决间隙资金问题。
外贸发盘篇十二
低碳经济涉及的领域很广,低碳交通运输属于其中的一部分,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保证资源不被浪费,实现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减少交通运输给大气造成的污染。
一、低碳交通运输的内涵。
低碳运输是绿色环保理念的具体体现,以降低排放,减少耗能为目标,从运输的方式、工具以及节能措施方面对现有的交通运输进行改善,是一种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1]。
一是碳排放量低。
现在交通运输主要依靠的是燃油交通工具,电动车还没有广泛应用,低碳交通的主要理念就是降低碳排放量。
二是运输体系低碳化。
运输体系低碳化意味着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立,交通运输装备的设计、选择到运输方式等方面都要体现低碳化概念,减少尾气等污染物质的产生。
三是技术措施低碳化。
这是从技术层面提高交通运输的节能环保性能,比如强化车辆节能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技术等。
交通运输走向低碳化是一个长久的过程,特别是要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转变交通运输方式,需要的时间更长[2]。
低碳化运输需要从提高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对低碳排放进行理论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整体上进行规划,从而推进我国低碳运输的发展。
1、系统规划交通线路。
现代城市的拥堵现象极为严重,这是交通运输管理的一个急需解决的理由。
运输管理部门有必要对交通路线进行合理规划,缓解城市大道的拥堵现象,同时这也是低碳运输的内在含义之一[3]。
首先,要增加公共交通的投入,改善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完善公交车队的管理体制,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其次,通过政府发布的政策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如提高私家车的收费,限制车号出行,提高私家车的违规处罚标准等,同时降低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坐费用。
再次,政府修路要综合考虑同城的水电、煤气等各种设施的位置,对已建成的水电设施尽量不要拆除,如果必须拆除就要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论证,确立拆除的范围和补救策略。
最后,政府对公共交通的路线安排要以方面民众为主,在居民聚集的地方,校园附近要多设公交车站,对于较远的城市郊区也要设置公交班车。
2、加强公交轨道交通建设。
地铁和公交是政府为民众提供的公共服务,其公共性能使得它具有低成本、低排放的优点,私家用车和出租车的利用率不如公交车,总的排放量也高于地铁、公交,因此要大力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为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要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实现火车、公交、地铁的转换,方便群众。
政府还可以为公共服务企业提供一些补贴和政策优惠,鼓励企业从事公共服务。
轨道交通在城市内的使用可以减轻道路的拥挤现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经济实惠,符合大多数市民的出行需求,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大对轨道交通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
同时,政府要采取措施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并在居民区附近和人流量较多的地段多设公交站点和公交车量,比如把步行街、医院、火车站等地方作为轨道交通的枢纽,方便群众转乘,便于群众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3、合理规定排放标准。
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是交通对空气的主要污染,必须合理制定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
汽车的燃油使用率不高是当前汽车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部门要根据实验结果制定汽车燃油的标准,并对汽车燃油不达标的车辆限制使用,对燃油度高的汽车给予优惠。
同时,政府要制定各项规章,优化城市交通运输。
对污染超标的车辆要给予暂扣牌照,甚至予以罚款等行政处罚,以行政权力监控交通运输,降低交通造成的污染,并呼吁设立步行日、限车日,强化民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意识。
4、建立健全货运信息服务网络。
要建立交通运输领域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公众能随时掌握车辆信息,随时查询货物的物流信息。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发展低碳交通必不可少,必须健全基础设施,为交通运输提供基础保障。
采用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多式联运最主要的特点是在运送一批货物途中采用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确保货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货运速度,还可以减少货运方中途储存货物的成本,而且可以防止商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损坏,减少对环境的威胁。
另外,发展内河航运方式,水运对空气的污染最小,符合低碳运输的.要求。
5、加快道路运输科技进步。
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是推动低碳运输方式的重要策略,科学技术是交通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要实现低碳交通运输必须加大对交通工具、运输方式等的研究,通过改善技术、创新管理降低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
如何减少碳排放量具体而言,要采用环保性能好、尾气排放少的新型交通工具,在车辆设计中引入节能技术,加强车辆的低碳性能。
例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废弃的钢渣作为道路路基的填充物,以修建新路的剩余水泥加固老路;道路改建中采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实现了在低成本的条件下改善路面路况;在轮船等交通工具中通过设置相关设施,减少发动机的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三、结论。
低碳交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要,作为我国交通行业的新事物,我国对低碳交通的研究和实践都还很浅,必须大力推进低碳交通的实施。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理由,交通行业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必须降低交通对能源的依赖,以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外贸发盘篇十三
外贸就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贸易往来,外贸发展好了可以带动经济发展,所以要采取措施,促进外贸的发展。以下是本站小编整理的促进外贸发展措施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一、强化贸关贸检合作。
建立我市与上海海关的战略合作,通过推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分类通关、税费电子支付等改革措施,营造良好的通关环境,进一步缩短进出口货物通关时间,开辟大项目、大企业通关绿色通道;加强企业分类管理,实施差别化查验管理,提高快查快验比例;顺畅无锡“水陆空铁”立体口岸进出通道,整合海关监管场所,提高海关监管效能。国检全面开展“国检惠贸”服务工程,提供惠企、民生、科技的直通服务。
二、强化重点项目跟踪服务。
重点服务年内将形成外贸新增长点的24家新建新达产的外资及民营重点项目,及时解决企业在用工、税收、融资等方面的问题,使其尽快形成增量。
三、强化领导挂钩制度。
实行市商务局局领导与全市九大板块挂钩制度,对全市年进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834家企业(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近90%)提供全天候保姆式服务,尤其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定期上门走访,具体研究一企一策措施,每月走访企业不少于100家。
四、强化总部外贸功能。
发挥我市企业总部经济优势,将设在市外的工厂、分公司的外贸订单转移至我市企业总部报关,增加我市企业的进出口统计规模。鼓励外贸公司承揽外地货源,鼓励年进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72家外贸公司代理外地企业的进出口,形成2亿美元进出口增量。
五、强化外贸监测分析。
建立外贸运行旬报制度,结合每旬外贸进出口预测数据,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及时通报运行监测分析,做到问题早发现,困难早解决,措施早落实,效果早体现。
六、强化各级政策兑现。
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组织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外贸促进政策的申报和兑现工作,确保扶持资金及时拨付到企业。同时,建立全市外贸企业月度奖励通报制度,按月通报,年底结帐,激励外贸企业多进多出。
七、强化保税物流服务。
抓住新区综保区获批及我市参照国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政策,做大做强我市第三方国际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企业,吸引外地货源通过我市物流企业从海关特殊监管区进出口,形成一批有外贸增量的国际物流小巨人企业群。
八、强化外贸新增点培育。
仔细排查各类企事业单位,鼓励本市大型商场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商品物资、大型建设工地的机械设备、各类新建医院医疗器械采用代理进口方式的,改用自主进口方式;鼓励在建外资项目加快要素进口速度;鼓励各类口岸挖掘进出口潜力。
九、强化部门分类指导。
分批组织召开大额进出口单位、重点外贸公司、金融和税收单位、各委办局的外贸稳增长工作座谈会,突出深入基层、优化服务、全面合作,形成全市外贸稳增长合力。
一是外贸政策支持效应显现,对外贸易企稳回升。20xx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xx〕83号)和省政府《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实施意见》,一系列外贸支持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政策支持的效应逐渐显现,全年进出口规模增速稳步回升明显,第一、二、三、四季度进出口分别完成593.6亿、642.3亿、684.9亿和750.8亿美元,分别增长5%、5.8%、8.3%和15.5%。其中,12月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分别完成274.2亿美元、137.7亿美元和136.5亿美元,增长23%、16.5%和30.3%。
二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加强外贸基地建设,推进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建设,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创新发展。全省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达到56家,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达到46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达到40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达到67个。新登记服务外包企业384家,有离岸业务实绩的服务外包企业651家,实现离岸外包执行额39.5亿美元。全年机电、农产品和化工产品出口平稳,分别出口509亿、152.1亿和210.8亿美元,增长1%、1.2%和2.5%;纺织服装和轻工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分别出口216亿美元和120.4亿美元,增长9.3%和15.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出口173.9亿美元,增长20.4%,占全省出口总值比重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
三是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多元市场格局得到巩固。在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传统发达经济体市场出口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对新兴市场出口保持较快增速。对大洋洲、中东、东盟、非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出口平均增长12.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7.9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值比重为35%,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传统出口市场中,对欧盟、美国出口小幅增长,对日本、韩国出口出现下降,合计占全省出口总值的比重为53.2%,同比下滑2.2个百分点。全省出口市场已遍布世界225个国家和地区。四是民营企业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对外贸拉动作用增强。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17.5亿美元,下降0.4%,国有企业进出口294亿美元,增长0.5%,两类企业合计占全省出口总值的比重为49%,同比下滑3.5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1361.2亿美元,增长19.2%,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8.9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51%,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
五是发挥进口的促进作用,资源性产品进口增长迅速。发挥进口对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促进作用,有效扩大经济发展所急需的重要资源能源、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资源能源类商品进口增长较快,全年资源能源性产品进口681.6亿美元,平均增长20.7%,占进口的51.4%,对全省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74.1%。其中,铁矿石、粮食、铜材、原油、煤、初级塑料、铝矿石等商品进口平均增长35.7%,净增进口147.8亿美元,拉动全省进口增长12.6个百分点。
从当前我省外贸增长的因素看,外部市场需求不足、汇率波动、成本上升、贸易摩擦增多等,将是今后一个时期企业出口面临的主要压力。一是国际市场需求不足。世界经济虽有所回暖,但复苏态势不稳,77.9%的企业认为国际市场需求不足是影响贸易出口的主要原因。二是汇率波动影响企业出口竞争力。20xx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升值,累计升值3%以上。同时,印度、印尼、委内瑞拉、日本、韩国等国家货币纷纷贬值,与人民币升值效应叠加,企业出口竞争力受到较大冲击。三是要素成本上升削弱企业竞争力。近年来,出口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用工成本、融资成本、运输成本等要素成本逐年上涨,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54%的企业认为成本上升影响企业出口。四是贸易摩擦导致贸易环境恶化。20xx年我国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97起,涉及我省出口产品的61起,涉案金额5.7亿美元,涉案企业707家。如此频繁的贸易救济调查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开拓市场的积极性。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企业将面临同时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展开竞争的困难局面。
从国际看:。
一是世界经济呈进一步回暖态势。在各国宽松政策的刺激下,20xx年世界经济形势有望进一步改善,整体经济复苏步伐将加快。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xx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平均将达到3.7%,增速比20xx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将增长2.2%,新兴经济体将增长5.1%,有利于拉动中国出口增长。但是,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增长动力不足、发展速度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复苏进程很难做到一帆风顺。
二是美国经济将领跑世界经济,但缩减量化宽松政策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经过金融危机后的几年调整,美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所增强,复苏势头较为巩固。近年美国经济调整取得了实际成效,房地产市场持续向好,工业逐渐企稳,页岩气革命提升其竞争力,预计20xx年美国经济将延续增长态势。美联储预计,美国经济增速为2.9%-3.1%。但是,由于美国经济数据向好,市场对于美联储收紧量化宽松的预期增强,缩减量化宽松可能导致流动性收紧,由此带来的利率上升将抑制房地产复苏,也会抬高消费信贷和商业融资成本,不利于私人消费和投资增长。此外,美国政府债台高筑,也潜藏着财政金融风险,可能拖累经济复苏势头。同时,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将引发国际资本流向发达市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压力减小,汇率双向波动可能性加大。
三是欧元区经济可望实现温和复苏,但薄弱环节依然存在。欧元区经济复苏持续,经济增速可望加快,有利于全球市场信心改善。但是,失业率居高不下、结构调整缓慢,使得欧元区经济增速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imf最新预测,20xx年欧盟经济增长率为1%,预示着欧元区经济只能实现缓慢复苏。
四是日本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增长后续动力可能减弱。为应对财政紧缩带来的经济下行风险,日本央行将继续推行超宽松货币政策,但政策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不能充分落实财政和结构改革,日本可能再度出现通货紧缩,导致央行持有债务增加,加剧主权债务与央行之间的联系,金融稳定面临显著风险。自20xx年4月起,日本将实施消费税率由5%提高到8%,对消费增长可能形成抑制,引发经济下行担忧。日本面临着老龄少子化、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等深层次结构问题,即使政府采取相应的财政刺激政策,但受能源、资源进口成本上升、长期利率上涨、财政债务压力增加等因素影响,20xx年日本经济增速可能比20xx年有所下降。日本十大研究机构预测,20xx年日本经济增长1%,比20xx年低1.7个百分点。
五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将加快,但存在一定风险。美欧经济复苏将有助于拉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制成品出口国的经济增长。而美国量化宽松退出的影响、资本流动的冲击以及通胀走高等,仍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的潜在风险。此外,新兴经济体自身具有内在的脆弱性,普遍面临着较多的结构性矛盾,有的严重依赖能源资源出口,有的国际收支长期逆差,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当外部环境不利时,新兴经济体将面临经济波动、风险上升的形势。
从国内看:一方面外贸政策效果逐步释放,进出口发展具备一定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要素成本进入刚性上升阶段,企业承接外贸订单困难,外贸增长面临挑战。
一是我国经济增长仍将在合理区间运行。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将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我国经济增长释放要素新动力。国家20xx年我国经济可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gdp增长将维持在7.5%-8%的合理区间。这对于稳定国内市场需求,促进进口增长,保持适度出口起到重要支撑。
二是外贸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政策,出台了调整出口法检费用和目录、加快出口退税、扩大信用保险支持和提高贸易便利化等一系列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将使出口企业成本压力得以缓解,企业经营负担有所降低,外贸企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三是企业发展信心逐步增强。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9.3%和48.2%,虽然比去年12月份低0.5和0.8个百分点,但制造业采购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1月份分别达到50.5%和51.3%,均位于临界点以上的扩张区间,表明制造业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逐步增强。商务部对1900多家重点外贸企业统计调查显示,近期企业出口订单有所恢复,企业出口信心指数上升到102.9,环比提高2.9个百分点。
从省内看,受外需疲软、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外贸运行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同时,保持外贸平稳增长的有利因素依然较多。
一是我省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加快推进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对外合作的质量水平,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建立完善开放型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为对外贸易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二是随着扩大内需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将陆续启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着力培育信息、养老、健康服务等消费热点,特别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内需潜力不断挖掘和释放,市场空间会进一步拓展;我省正在全力推进“两区一圈一带”建设,区域发展战略红利加速释放,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后劲。
三是实体经济稳步发展,产业体系比较完备,转型发展步伐逐步加快,为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xx届三中全会出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我省将研究破解发展难题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会持续增强。四是外贸促进政策效应将继续释放,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的深入实施,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对外贸易规模。
外贸发盘篇十四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低碳理念已经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低碳经济作为现今备受关注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伴随着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本文将从生活出发,浅谈生活中具体如何融入低碳理念以及人们实现低碳生活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生活模式。
一、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概念。
伴随着全球变暖,低碳理念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人们极为关注的热门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逐渐实现节能减排。
(一)低碳生活的概念。
(二)低碳经济的理念。
低碳经济即是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及新能源的开发等多种方式实现二氧化碳的低排放,尽量减少煤炭、石油等高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双发展。发展低碳经济,首先,应当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达到国家在节能降耗方面的相关指标要求,其次,应当对经济结构做适当调整,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在发展新型工业的同时建设发展生态文明。摒弃以往的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等情况,尽量少产生或者不产生二氧化碳,实现低碳经济。
二、低碳生活的模式探讨。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乃至气候变暖的现象其实是密切相关的,低碳生活其实则是一种较为简单和简朴的生活。我们应当积极的倡导低碳生活,从点滴小事做起,在生活中融入低碳理念,主动自发的注意节约水电气,积少成多,让我们自身习惯于低碳生活,减轻环境压力,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低碳生活的主要途径。
(一)减少以高耗能为代价的“便利消费”
现代人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价值观即是“便利”,然而,一些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往往也意味着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和浪费。例如,在制冷技术方面,超市的电能消耗70%用于冷柜,然而专家估算现今敞开式的冷柜比玻璃门冷柜将高出20%的电能消耗,以此计算,以中型超市来说,一年将多消耗大量的电能,相当于多消耗更多的煤,从而造成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将这些敞开式冷柜都换位玻璃门冰柜,对于顾客来说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对于环境来说,则将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类似于这些以高能耗为代价的“便利消费”都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应该注意的。
(二)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虽然国家已经逐渐开始实施“限塑令”,然而要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更多的是需要人们的自觉行为,尤其是没有节制的大量使用塑料袋等是人们便利消费的典型表现。“限塑”的意义不仅仅是在于限制人们所理解的`白色污染,同时更在于节约塑料的来源,即是石油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是一种“关联”的节能环保意识,根据中国科技部的《全民节能减排手册》,全国如果能够减少10%的塑料袋则可以节约因生产塑料袋所产生的1.2万吨标煤,同时减少31万吨的二氧化碳,[2]由此可见其对于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也是实现低碳生活中应当特别注意的地方。应该让人们意识到“节水”、“节电”以及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消耗等等细节上的东西同样是节能,间接的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减少以高耗能为代价的“面子消费”
尽量减少以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消耗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同样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车辆市场的豪华车销量增加极快,多为高档大排量豪华汽车,与之相比,不少发达国家反而愿意用小排量、小型汽车,提倡节制的使用私家车,实现低碳生活,而在我国,私家车的过度使用已经成为大家炫富的嗜好,这种“面子消费”同样给环境带来了压力,与低碳生活背道而驰。正是由于人们这种将现代化的生活理解成为了更多的享受电气化、自动化的便利,导致人们更加依赖于高能耗的相关技术。另外,在饮食方面,人工健身环境等方面都一定程度的给环境带来了压力。这些也都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四、总结。
低碳生活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人类所提出来的新生活方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供我们参考学习。低碳生活并不是一味的反对人们享受生活,而提倡有节制的,在尽量不给环境带来压力的情况下达到健康生活的一种方式。要让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过渡到低碳生活,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发展低碳经济,从生活中的细节出发,逐步实现低碳生活。
参考文献。
[1]赵丹.浅谈低碳生活与低碳经济的关系[j].科技风,,(22)。
[2]黄娟.浅谈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实践低碳生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2)。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个人通报批评范文通用(大全13篇)
- 品质8d报告范文怎么写(汇总15篇)
- 就业合作协议书(精选8篇)
- 最新离婚协议书债务处理简短(优质17篇)
- 文化自信申论范文简短(优质11篇)
- 最新建筑公司合作协议书简短(大全18篇)
- 最新高中简历怎么写范文(优质15篇)
- 2023年2016上等兵留队申请书(优秀15篇)
- 最新入团申请书2500字左右范本(通用12篇)
- 助学金申请书4000字(通用19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