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调研报告范文(通用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8:34:59 |
  • ZTFB |
  • 10页

报告可以是个人的工作总结,也可以是团队或组织的成果汇报。确定报告的重点和核心信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专题调研报告篇一

根据市委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精神活动的有关安排,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近段深入蔗区和制糖企业,围绕“走循环经济之路,促进宜州蔗糖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开展调研,下面谈谈这次调研活动的主要收获和体会。

一、我市蔗糖业基本情况。

(一)甘蔗生产基本情况。

我市是“双高”糖料基地县(市)之一,多年来甘蔗生产规模一直跻身全区前十名。目前蔗区涵盖全市**个乡镇,涉及**个建制村。**年全市种蔗面积万亩,因受年初冻灾,*月涝灾和*月风灾的严重影响,/**年榨季全市甘蔗总产和单产都明显下降,其中:甘蔗总产万吨,同比减少万吨;进厂蔗万吨,同比减少万吨;甘蔗平均农业亩产和工业亩产分别为*吨和吨,比正常年份减产吨/亩左右。据初步统计,**年全市种蔗面积达48万亩,如年景正常,/**年榨季进厂原料蔗可望达到万吨,创历史新高。

(二)制糖企业基本情况。

我市现拥有**公司所属的两家制糖企业——糖厂和糖厂,总生产能力为日处理原料蔗吨(其中糖厂吨/日,糖厂吨/日),每年榨季可处理原料蔗万吨。/**年榨季,我市制糖企业总产糖量万吨,工业总产值万元,利税总额亿元;预计/**年总产糖量达到26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利税总额达到亿元。

二、我市发展蔗糖业的必要性。

实践已经不断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作为我市传统支柱产业的的蔗糖业,其持续发展,对巩固和增加农民收入,对巩固和增加财政收入,对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蔗糖业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我市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的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确保广大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和农村社会稳定都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近年来,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区排名虽然相对靠前,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务必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象蔗糖企业这样产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优势产业,以不断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目前我市机榨蔗区涵盖全市16个乡镇,涉蔗农业人口约35万人,占全市近70%的农业人口。20xx/20xx年榨季全市甘蔗总产值约5.1亿元,全市涉蔗农业人口人均种蔗收入近1500元。甘蔗主产区的乡镇村,种蔗更是农民群众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由此可见,蔗糖业的发展壮大对巩固和增加我市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蔗糖业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增加财政收入。长期以来,蔗糖业一直是我市对财政贡献最大的产业。近几年来,我市制糖企业平均每年(榨季)缴纳的税金上亿元。在当前形势下,我市财政每年要实现双位数增长率,任务异常艰巨。因此,发展壮大蔗糖业、为财政提供更丰厚的财源,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蔗糖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市相关行业持续发展。我市蔗糖业的发展,除了有利于巩固和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巩固和增加财政收入外,对其他行业的发展也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在长达半年的榨季里,制糖企业需要数百部车辆为其运输原料蔗和食糖,给交通运输业创造20xx多万元的收入,同时,石油、保险、餐饮、劳务等行业也大受其益,还有数以十亿计的糖款和蔗款流动,也为金融业增添了不可多得的活力,等等。

三、宜州蔗糖业发展目标及可行性。

(一)发展目标。

为使蔗糖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未来三年,我市蔗糖业应努力实现以下总体发展目标:

一是实现“六个达到”:种蔗面积达到50万亩,甘蔗工业亩产平均达到5吨,甘蔗总产量达到250万吨,食糖总产量达到32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利税总额达到3.5亿元。

二是实现“两个提升”:提升主产品质量,制糖企业的白砂糖质量跨入全区先进行列;提升副产品深加工能力,制糖企业的漂白蔗渣浆项目、食用酒精项目和复混肥项目建设目标全面实现。

三是实现“一个翻番”:即总体效益比20xx年鄱一番。

四是实现“两个确保”:确保总体生产规模跨入全区前八名,确保继续跻身国家级糖料基地。

(二)发展的可行性。

我市蔗糖业要在未来三年内实现上述总体发展目标,有许多有利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自治区糖业布局调整部署,符合融入北部湾经济区的客观需要。从全国看,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走向,我国的食糖供应将长期立足于国产为主,同时已采取并将继续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促使糖业生产进一步向以广西为主的最佳发展区域集中,把确保国家食糖供应的重任托付给广西。从全区看,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自治区产业布局的调整,全区蔗糖生产已进一步集中到桂中以及桂南和桂西地区。我市位于桂中与桂西结合部,蔗糖业生产能力早已跻身全区前十名,是全区22个国家“双高”糖料基地县(市)之一。因此,发展壮大我市蔗糖业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自治区糖业布局调整的有关部署,符合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2、市决策层高度重视蔗糖业的发展壮大。我市四家领导班子一贯把蔗糖业摆在全市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千方百计促进蔗糖业快速健康发展。

3、制糖企业实力比较雄厚。我市现代蔗糖业起始于1966年建成投产的怀远糖厂。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建设,我市蔗糖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石别糖厂和怀远糖厂先后进行中英合资经营,组建博庆公司以来,我市蔗糖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博庆公司所属的两家糖厂生产能力为日榨蔗15000吨,每年(榨季)可处理原料蔗250万吨,这为我市整个蔗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甘蔗生产发展的总体前景较好。甘蔗生产的发展是整个蔗糖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市甘蔗生产总体前景依然不错。一是农民群众的种蔗积极性仍然较高。近几年来,自治区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形势,在政策上确保了原料蔗价格稳定在相对合理的水平线上,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种蔗积极性。目前尽管种蔗效益不如种桑养蚕,但由于甘蔗适应性广,销路有可靠保障,实际效益虽比上不足但比下仍明显有余。因此,我市农民群众对通过发展甘蔗生产增加经济收入仍寄予厚望。二是发展甘蔗生产仍有一定的土地潜力。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市种蔗面积已达48万亩,约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0%。因此,未来三年内,上下各方共同努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整种植业结构,全市种蔗面积扩大到50万亩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四、我市蔗糖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市蔗糖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三是蔗区交通环境亟待改善。我市蔗区涵盖全市16个乡镇,涉及189个行政村,交通运输线网庞杂,相当一部分村屯的原料蔗运输比较困难。近几年来,制糖企业在蔗区道路的修建上投入了不少资金和物资,市直有关单位也给予大力支持,但终因面广线多,工程浩大,目前这方面工作的总体成效仍比较有限。因此蔗区交通环境已成为制约我市甘蔗生产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四是制糖企业的综合利用能和亟待加强。长期以来,受多方因素的制约,我市制糖企业一直循着以白砂糖为主打产品的单一经营发展模式,蔗渣等主要副产品尚未很好地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产业链亟待延伸。

五、我市蔗糖业发展对策。

根据宏观形势和我市实际情况,为促进我市蔗糖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查找差距,为推动我市蔗糖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破解难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我市蔗糖业的发展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要求,认认真真查找蔗糖业发展上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体制机制、工作作风和领导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加以整改;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相关决策上来,把蔗糖业的发展摆在我们经济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既定发展目标,一抓到底。在甘蔗生产方面,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从仅追求面积扩张转变到既抓扩种又抓单产和效益、并逐步以提高单产和效益为主攻方向上来,以全面提高甘蔗种植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群众的种蔗积极性。在制糖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要以副产品的深加工为突破口,不断伸长产业链,使制糖企业的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使整个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把博庆公司打造成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

(二)进一步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源,不断改善甘蔗生产条件,切实转变甘蔗发展方式,着力提升甘蔗生产效益,确保甘蔗生产稳步发展。

1、以好田好地为主攻方向,继续扩大种蔗面积。长期以来,我市的甘蔗大多数种在土壤肥力低、耕层浅薄的旱坡地,这几年的扩种也是以开发偏远和次等的耕地为主。这是我市甘蔗抵御旱灾总体能力较弱、单产难以稳步提高的重要原因。为此,充分利用好田好地来扩种甘蔗,应作为我们今后甘蔗种植工作的重点。因为工作关系,去年我曾两次率有关部门以及制糖企业和乡镇的同志到桂南考察甘蔗生产情况,其中上思县大量用好田好地来种甘蔗的做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思县近几年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调整了18万多亩水旱田来种甘蔗,促进全县50多万亩甘蔗平均亩产达到6吨的全区领先水平。我们要认真借鉴人家的好经验,在用好田好地种蔗上狠下苦功。去冬今春市里给各乡镇下达了增净1.5万亩的水田种蔗任务,并配套了几项优惠扶持政策。据初步统计,这项任务已基本完成。从今冬明春起,我们要加大工作力度,争取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全市的好田好地种蔗率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2、以推广良种良法为主要手段,全面提高甘蔗单产和效益。一个时期以来,我市甘蔗平均单产和效益一直未能稳步提升,其主要原因,除了前面所讲的好田好地种蔗率低外,另一方面是没有普及应用高产种蔗技术,同时缺乏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当家品种。为此,今后我们在抓用好田好地扩种甘蔗的同时,要想更多的办法、下更大的气力来推广先进实用的种蔗技术和甘蔗新优品种。一是要进一步动员和帮助农民群众推广应用蔗地深耕、地膜覆盖和取表做种等技术措施;二是要对近年来引进我市种植的甘蔗新品种继续开展观察比较,同时密切注视区内外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和区试动态,及时将获得好评的新品种引进我市,加快我市甘蔗品种结构调整步伐。总之,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在我市广大农民群众中逐步掀起应用良种良法来夺高产、争效益的热潮,促进甘蔗单产和效益持续提高。

3、采取多方投入的办法,不断改善蔗区交通环境。一是要摸清情况。制糖企业和各乡镇要进一步摸清蔗区道路的基本情况,认真制订蔗区道路修建计划,根据轻重缓急组织实施;二是要加大投入。博庆公司要加大蔗区道路建设资金和物资投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乡村道路建设上,要尽量向蔗区倾斜;要积极通过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组织发动农民群众集资投劳修建区道路。博庆公司要认真总结近几年来在蔗区道路建设工作上的得失,切实改进蔗区道路投入管理方式,确保投入发挥最佳效益;三是要加强管护。要建立健全包含奖惩办法的蔗区道路管护制度并认真执行,全面提升蔗区道路的通行完好率。通过抓好以上几项工作,力争在未来两三年内,使我市蔗区的交通状况有一个明显的改观,以增强我市甘蔗生产发展后劲。

(三)全力提升制糖企业副产品深加工能力,不断延长蔗糖产业链,为我市蔗糖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长期以来,我市制糖企业对副产品的利用层次较低、规模较小,影响了企业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为改变这种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博庆公司近年来不断策划延长产业链项目。在市委、市政府以及自治区和河池市的大力支持下,博庆公司目前正在我市洛东工业园区投资建设一个对榨蔗制糖所产生的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的工业园,主要建设内容有年产9.5万吨漂白蔗渣浆项目、年产5万吨食用酒精技改项目和年产5万吨复混肥技改项目。

1、漂白蔗渣浆项目。蔗渣是制糖企业的重要副产品。过去我市制糖企业一直将蔗渣作锅炉燃料和直接外卖,没有进行深度利用。为将这一宝贵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博庆公司已投资组建博冠纸业公司,开始在洛东工业园区建设年产9.5万吨漂白蔗渣浆的工程项目。

造纸业是目前我国少有的市场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的重要行业。据相关预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的纸张年消费增幅将达10%以上,这为我们发展造纸工业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同时,按博庆公司两家糖厂每个榨季进厂蔗量200万吨计,产出的蔗渣将达40万吨以上,基本能够满足博冠纸业公司对原料的需求。即便博庆公司的蔗渣供应有些缺口,也完全可以从其兄弟公司——博华公司和博宣公司调剂蔗渣进行补充。因此,博冠公司的蔗渣浆项目的原料供应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博冠公司蔗渣浆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5.5万吨漂白蔗渣浆板和4万吨漂白蔗渣湿浆,预计年销售收入达到3.8亿元,利税总额达1.2亿元。同时可提供400个就业岗位。

2、食用酒精技改项目和复混肥技改项目。利用废糖蜜(桔水)、滤泥等作为主要原料生产酒精、复混肥是我市制糖企业传统的副产品加工项目。但目前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都比较落后,生产规模小,效益不佳。为此,博庆公司将在洛东工业园区实施年产5万吨食用酒精技改项目和年产5万吨复混肥技改项目。

这两个项目也具有产品适销和原料供应充足的优势。一是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汽车乙醇燃料的推广使用,我国已成为酒精消费大国,因此发展酒精工业,市场前景广阔。二是制糖企业生产的复混肥在我市长期供不应求,即使大幅度提高产量,也不用向市外寻找销路;三是博庆、博华、博宣三家兄弟公司目前原料蔗进厂总量近500万吨,每年(榨季)能产出废糖蜜20万吨、滤泥15万吨,可为年产5万吨优级食用酒精和5万吨优质复混肥项目提供充足的原料。博庆公司的食糖酒精生产项目和复混肥技改项目完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食用酒精4.8万吨,工业酒精0.1万吨,液化co22万吨,复混肥5万吨。同时能提供160多个就业岗位。

博庆公司的漂白蔗渣浆项目、食用酒精技改项目和复混肥技改项目完成后,我市制糖企业的主要副产品将全部转化为附加值较高,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我市蔗糖业的整体效益将得到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将得到显著增强,并开始步入一个循环利用、良性发展的崭新时期。我们全市上下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确保这些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蔗糖业在我市经济舞台上仍将扮演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角色。我们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突破口,坚持走循环发展之路,全力推动我市蔗糖业又好又快发展。

专题调研报告篇二

实习单位专题调研报告反映了学生对实习单位专业问题的基本认识与判断,调研报告应结合本专业知识,对毕业实习单位进行专题调研,如:成本核算、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会计信息系统、公司治理、投资与融资政策、纳税筹划等某一具体领域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报告内容必须符合科学性、逻辑性,倡导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新见解;报告要求文字通顺、书写规范、表述准确,杜绝抄袭。为提高实习效果,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解答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随时掌握学生实习情况,检查学生的实习效果。

实习单位专题调研报告为书面报告,文字要求4000字以上。成绩评定:

成绩满分100分(按初评成绩、交叉评阅成绩及答辩成绩加权平均计算)。

1.实习单位专题调研报告是对某一企事业单位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典型现象或采用的管理模式进行系统深入探讨,其正文一般采用的结构如下:调研单位简介、问题调查、原因剖析、启示建议、主要结论。

正文内容分成5部分,安排如下:

(1)调研单位简介。主要交代单位基本情况;内部组织结构及财务岗位介绍。

(2)问题调查。主要描述调研单位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典型现象、描述实践中存在的财务专业问题或长处。

(3)原因剖析。主要是应用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

(4)启示建议。主要提出对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启示与借鉴意义,同时也可以对相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

(5)主要结论。主要是整篇报告的总结,应该鲜明、精炼、完整、准确,同时也可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1)调研报告格式问题,学生撰写的报告未按标准模板撰写,很多同学未按照五部分结构撰写文章,将第二部分“问题调查”与第三部分“原因剖析”合并一起。同时存在很多低级错误,如:格式错误,错别字较多,标题过长,关键字不关键,摘要被写成引言,用词口语化等,说明部分同学未认真阅读模板说明,态度不认真。

(2)专题调研报告不“专”,描述内容过于宽泛、肤浅,发现的问题及对策缺乏针对性,与调研单位并不相关,文章“假大空”,说明部分同学未深入调研,存在“走马观花”现象。

(3)选题视野窄,选择“内部控制、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货币资金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制度”视角较多,而围绕“纳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盈余管理,工资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利润分配制度、会计核算组织形式,凭证种类、格式及传递,账簿种类及格式,报表种类,投融资管理、内外部审计”等角度较少。

(4)内容主次不分,对调研报告的核心“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部分论述笼统、简单,而围绕调研单位简介等花费大量笔墨。

(5)分析不准确,比如:经常抨击企业过多依赖赊销,导致企业现金流困难,但却忽视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而言,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其战略目标通常是占有市场,因此应辩证看待企业赊销政策利弊。

专题调研报告篇三

凸现。今后几年,以科技创新、品牌创新、质量创新、服务创新为本的“新美容经济”将成为中国第三产业中的最大亮点。

2004年,中国已有美容院154万家,经劳动部门正式签发确认的美容教学机构673家,每年培训出来的各级美容师25万名;化妆品企业3750多家,其中一半以上为民营企业。而全国用于美容业投入和改造的资金大约在2000亿元以上。

2005年,“美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整个美容美发行业产值接近4000亿元,还间接拉动数以千亿元计的其他消费,美容美发已经成为了继房地产、汽车、电子通讯和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2006年的美容美发行业惊涛骇浪,对于这个正在快速发展行业,有太多的争议和不规范,而2006年对美容美发行业的治理更是史无前例。无论是政府对美容美发行业的监管还是民众的呼吁,都不断的加快着美容美发行业规范化的脚步。

术要求》、《美容美发业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标准。2007年,政府将进一步大力整顿规范美容美发业市场,继续加强美容美发业的监督管理,国内美容行业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市场需求大、从业人员结构复杂、实验性比较强和产业结构水平比较低,是当前中国美容业的4大特点。尽管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但美容业至今没有进入成熟期,整个行业由于长期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寻找一种崭新的适合时代要求的产业运作模式迫在眉睫。近年来,独立开办企业业主的成功率不到20%,加盟连锁店而开办的企业,成功率却高于90%。对此,特许加盟连锁经营方式具有突出优势,但目前在国内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预计未来这一营销方式将成为主流。但特许加盟连锁经营虽然是一种先进的营销方式,但它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美容营业机构。除了特许加盟连锁经营外,规模很小但具有专业化、特色化的美容机构,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及未来趋势。您若想对美容市场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美容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中国美容美发业已由单一的理发店和简单的护肤服务演变成涉及美容、美发、化妆品、美容器械、美容教育、美容媒体、美容会展和美容营销等产业。美容美发服务是产业终端,美容美发服务和化妆品牛产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火车头和晴雨表,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美容美发业发展步入成长期。据调查,全国约有20余家美容美发专业媒体,行业每年约有110余场美容美发专业展会,化妆品营销已经形成日化线、专业线、专卖店、药店、超市、电视销售、网上销售和直销等多种途径的销售通道。

均营业收人为11.63万元/年,中心城市的大型店收较高,年收入超过60万元人民币者达到43.84%,小店的年收入多在5—10万元人民币,行业员工月收入平均约为1loo元人民币左右;全国美容美发机构巾约52.6%为盈利,38.5%为持平,8.9%为亏损。美容美发机构经营处于良性的运行状态中。

5.72%,已初见端倪。三.自主择业,自我发展,是创业和就业的良好通道。

者占40%,属外省籍或远郊者占60%,这种情况在中心城市更为明显;在从业人员中约有70%为自谋职业及创业者,再就业者约占10%,“4050”大龄人员约占3%左右,美容美发业大量吸纳小城镇转移劳动力和待业者,是解决就业和创业发展的良好通道。

专题调研报告篇四

根据市委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活动的有关安排,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近段深入蔗区和制糖企业,围绕“走循环经济之路,促进宜州蔗糖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开展调研,下面谈谈这次调研活动的主要收获和体会。

我市是**“双高”糖料基地县(市)之一,多年来甘蔗生产规模一直跻身全区前十名。目前蔗区涵盖全市**个乡镇,涉及**个建制村。**年全市种蔗面积**万亩,因受年初冻灾,*月涝灾和*月风灾的严重影响,**/**年榨季全市甘蔗总产和单产都明显下降,其中:甘蔗总产**万吨,同比减少**万吨;进厂蔗**万吨,同比减少**万吨;甘蔗平均农业亩产和工业亩产分别为*吨和**吨,比正常年份减产**吨/亩左右。据初步统计,**年全市种蔗面积达48万亩,如年景正常,**/**年榨季进厂原料蔗可望达到**万吨,创历史新高。

我市现拥有**公司所属的两家制糖企业——**糖厂和**糖厂,总生产能力为日处理原料蔗**吨(其中**糖厂**吨/日,**糖厂**吨/日),每年榨季可处理原料蔗**万吨。**/**年榨季,我市制糖企业总产糖量**万吨,工业总产值万元,利税总额亿元;预计**/**年总产糖量达到26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利税总额达到**亿元。

实践已经不断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作为我市传统支柱产业的的蔗糖业,其持续发展,对巩固和增加农民收入,对巩固和增加财政收入,对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可见,蔗糖业的发展壮大对巩固和增加我市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蔗糖业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增加财政收入。长期以来,蔗糖业一直是我市对财政贡献最大的产业。近几年来,我市制糖企业平均每年(榨季)缴纳的税金上亿元。在当前形势下,我市财政每年要实现双位数增长率,任务异常艰巨。因此,发展壮大蔗糖业、为财政提供更丰厚的财源,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蔗糖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市相关行业持续发展。我市蔗糖业的发展,除了有利于巩固和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巩固和增加财政收入外,对其他行业的发展也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在长达半年的榨季里,制糖企业需要数百部车辆为其运输原料蔗和食糖,给交通运输业创造2000多万元的收入,同时,石油、保险、餐饮、劳务等行业也大受其益,还有数以十亿计的糖款和蔗款流动,也为金融业增添了不可多得的活力,等等。

为使蔗糖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未来三年,我市蔗糖业应努力实现以下总体发展目标:

一是实现“六个达到”:种蔗面积达到50万亩,甘蔗工业亩产平均达到5吨,甘蔗总产量达到250万吨,食糖总产量达到32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利税总额达到3.5亿元。

二是实现“两个提升”:提升主产品质量,制糖企业的白砂糖质量跨入全区先进行列;提升副产品深加工能力,制糖企业的漂白蔗渣浆项目、食用酒精项目和复混肥项目建设目标全面实现。

三是实现“一个翻番”:即总体效益比20**年鄱一番。

四是实现“两个确保”:确保总体生产规模跨入全区前八名,确保继续跻身国家级糖料基地。

我市蔗糖业要在未来三年内实现上述总体发展目标,有许多有利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自治区糖业布局调整部署,符合融入北部湾经济区的客观需要。从全国看,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走向,我国的22个国家“双高”糖料基地县(市)之一。因此,发展壮大我市蔗糖业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自治区糖业布局调整的有关部署,符合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2、市决策层高度重视蔗糖业的发展壮大。我市四家领导班子一贯把蔗糖业摆在全市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千方百计促进蔗糖业快速健康发展。

3、制糖企业实力比较雄厚。我市现代蔗糖业起始于1966年建成投产的怀远糖厂。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建设,我市蔗糖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石别糖厂和怀远糖厂先后进行中英合资经营,组建博庆公司以来,我市蔗糖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博庆公司所属的两家糖厂生产能力为日榨蔗15000吨,每年(榨季)可处理原料蔗250万吨,这为我市整个蔗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甘蔗生产发展的总体前景较好。甘蔗生产的发展是整个蔗糖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市甘蔗生产总体前景依然不错。一是农民群众的种蔗积极性仍然较高。近几年来,自治区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形势,在政策上确保了原料蔗价格稳定在相对合理的水平线上,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种蔗积极性。目前尽管种蔗效益不如种桑养蚕,但由于甘蔗适应性广,销路有可靠保障,实际效益虽比上不足但比下仍明显有余。因此,我市农民群众对通过发展甘蔗生产增加经济收入仍寄予厚望。二是发展甘蔗生产仍有一定的土地潜力。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市种蔗面积已达48万亩,约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0%。因此,未来三年内,上下各方共同努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整种植业结构,全市种蔗面积扩大到50万亩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当前,我市蔗糖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三是蔗区交通环境亟待改善。我市蔗区涵盖全市16个乡镇,涉及189个行政村,交通运输线网庞杂,相当一部分村屯的原料蔗运输比较困难。近几年来,制糖企业在蔗区道路的修建上投入了不少资金和物资,市直有关单位也给予大力支持,但终因面广线多,工程浩大,目前这方面工作的总体成效仍比较有限。因此蔗区交通环境已成为制约我市甘蔗生产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四是制糖企业的综合利用能和亟待加强。长期以来,受多方因素的制约,我市制糖企业一直循着以白砂糖为主打产品的单一经营发展模式,蔗渣等主要副产品尚未很好地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产业链亟待延伸。

根据宏观形势和我市实际情况,为促进我市蔗糖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查找差距,为推动我市蔗糖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破解难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我市蔗糖业的发展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要求,认认真真查找蔗糖业发展上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体制机制、工作作风和领导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加以整改;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相关决策上来,把蔗糖业的发展摆在我们经济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既定发展目标,一抓到底,在甘蔗生产方面,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从仅追求面积扩张转变到既抓扩种又抓单产和效益、并逐步以提高单产和效益为主攻方向上来,以全面提高甘蔗种植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群众的种蔗积极性。在制糖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要以副产品的深加工为突破口,不断伸长产业链,使制糖企业的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使整个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把博庆公司打造成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

(二)进一步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源,不断改善甘蔗生产条件,切实转变甘蔗发展方式,着力提升甘蔗生产效益,确保甘蔗生产稳步发展。

1、以好田好地为主攻方向,继续扩大种蔗面积。长期以来,我市的甘蔗大多数种在土壤肥力低、耕层浅薄的旱坡地,这几年的扩种也是以开发偏远和次等的耕地为主。这是我市甘蔗抵御旱灾总体能力较弱、单产难以稳步提高的重要原因。为此,充分利用好田好地来扩种甘蔗,应作为我们今后甘蔗种植工作的重点。因为工作关系,去年我曾两次率有关部门以及制糖企业和乡镇的同志到桂南考察甘蔗生产情况,其中上思县大量用好田好地来种甘蔗的做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思县近几年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调整了18万多亩水旱田来种甘蔗,促进全县50多万亩甘蔗平均亩产达到6吨的全区领先水平。我们要认真借鉴人家的好经验,在用好田好地种蔗上狠下苦功。去冬今春市里给各乡镇下达了增净1.5万亩的水田种蔗任务,并配套了几项优惠扶持政策。据初步统计,这项任务已基本完成。从今冬明春起,我们要加大工作力度,争取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全市的好田好地种蔗率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地深耕、地膜覆盖和取表做种等技术措施;二是要对近年来引进我市种植的甘蔗新品种继续开展观察比较,同时密切注视区内外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和区试动态,及时将获得好评的新品种引进我市,加快我市甘蔗品种结构调整步伐。总之,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在我市广大农民群众中逐步掀起应用良种良法来夺高产、争效益的热潮,促进甘蔗单产和效益持续提高。

3、采取多方投入的办法,不断改善蔗区交通环境。一是要摸清情况。制糖企业和各乡镇要进一步摸清蔗区道路的基本情况,认真制订蔗区道路修建计划,根据轻重缓急组织实施;二是要加大投入。博庆公司要加大蔗区道路建设资金和物资投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乡村道路建设上,要尽量向蔗区倾斜;要积极通过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组织发动农民群众集资投劳修建区道路。博庆公司要认真总结近几年来在蔗区道路建设工作上的得失,切实改进蔗区道路投入管理方式,确保投入发挥最佳效益;三是要加强管护。要建立健全包含奖惩办法的蔗区道路管护制度并认真执行,全面提升蔗区道路的通行完好率。通过抓好以上几项工作,力争在未来两三年内,使我市蔗区的交通状况有一个明显的改观,以增强我市甘蔗生产发展后劲。

(三)全力提升制糖企业副产品深加工能力,不断延长蔗糖产业链,为我市蔗糖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长期以来,我市制糖企业对副产品的利用层次较低、规模较小,影响了企业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为改变这种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博庆公司近年来不断策划延长产业链项目。在市委、市政府以及自治区和河池市的大力支持下,博庆公司目前正在我市洛东工业园区投资建设一个对榨蔗制糖所产生的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的工业园,主要建设内容有年产9.5万吨漂白蔗渣浆项目、年产5万吨食用酒精技改项目和年产5万吨复混肥技改项目。

1、漂白蔗渣浆项目。蔗渣是制糖企业的重要副产品。过去我市制糖企业一直将蔗渣作锅炉燃料和直接外卖,没有进行深度利用。为将这一宝贵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博庆公司已投资组建博冠纸业公司,开始在洛东工业园区建设年产9.5万吨漂白蔗渣浆的工程项目。

造纸业是目前我国少有的市场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的重要行业。据相关预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的纸张年消费增幅将达10%以上,这为我们发展造纸工业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同时,按博庆公司两家糖厂每个榨季进厂蔗量200万吨计,产出的蔗渣将达40万吨以上,基本能够满足博冠纸业公司对原料的需求。即便博庆公司的蔗渣供应有些缺口,也完全可以从其兄弟公司——博华公司和博宣公司调剂蔗渣进行补充。因此,博冠公司的蔗渣浆项目的原料供应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博冠公司蔗渣浆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5.5万吨漂白蔗渣浆板和4万吨漂白蔗渣湿浆,预计年销售收入达到3.8亿元,利税总额达1.2亿元。同时可提供400个就业岗位。

2、食用酒精技改项目和复混肥技改项目。利用废糖蜜(桔水)、滤泥等作为主要原

料生产酒精、复混肥是我市制糖企业传统的副产品加工项目。但目前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都比较落后,生产规模小,效益不佳。为此,博庆公司将在洛东工业园区实施年产5万吨食用酒精技改项目和年产5万吨复混肥技改项目。

这两个项目也具有产品适销和原料供应充足的优势。一是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汽车乙醇燃料的'推广使用,我国已成为酒精消费大国,因此发展酒精工业,市场前景广阔。二是制糖企业生产的复混肥在我市长期供不应求,即使大幅度提高产量,也不用向市外寻找销路;三是博庆、博华、博宣三家兄弟公司目前原料蔗进厂总量近500万吨,每年(榨季)能产出废糖蜜20万吨、滤泥15万吨,可为年产5万吨优级食用酒精和5万吨优质复混肥项目提供充足的原料。博庆公司的食糖酒精生产项目和复混肥技改项目完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食用酒精4.8万吨,工业酒精0.1万吨,液化co22万吨,复混肥5万吨。同时能提供160多个就业岗位。

博庆公司的漂白蔗渣浆项目、食用酒精技改项目和复混肥技改项目完成后,我市制糖企业的主要副产品将全部转化为附加值较高,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我市蔗糖业的整体效益将得到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将得到显著增强,并开始步入一个循环利用、良性发展的崭新时期。我们全市上下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确保这些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蔗糖业在我市经济舞台上仍将扮演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角色。我们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突破口,坚持走循环发展之路,全力推动我市蔗糖业又好又快发展。

专题调研报告篇五

近几年,x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挺进第一方阵,建设中等城市”的战略目标,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弘扬开明诚信、务实创新“x人”精神,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加,综合实力明显增强。x县地区生产总值连续xx年保持xx%以上的增长速度。亿元、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xx.x%、xx.x%和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全年预计完成xxx亿元,同比增长xx.x%。

财政收入每三年翻一番。xxxx年x县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xx亿元,亿元;亿元;亿元,同比增长xx.x%,预计全年可突破xx亿元,达到xx亿元。xxxx-xxxx年人均财政收入分别达到xxxx元、xxxx元和xxxx元。xxxx年人均财政收入比全省人均水平高xxx元。

(二)工业规模加速扩张,工业经济占据半壁江山。亿元、亿元,同比增长xx.x%、xx.x%和xx.x%;实现利税xx.x亿元、亿元,同比增长xx.x%、xx.x%和xx.x%。亿元,同比增长xx.x%,预计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工业产值占gdp比重由xxxx年首次突破xx%后,xxxx年达到xx.x%,xxxx年预计可达到xx%,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加强。从xxxx年起,连续十二年荣获全省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

园区经济发展成绩喜人,xxxx-xxxx年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xx亿元、xxx.x亿元和xxx亿元,逐步形成了以鞋业和食品两大产业为主导的园区经济,目前鞋业和食品业占园区比重xx%以上。

(三)现代农业加速转型,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x县素有“赣中粮仓”之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瘦肉型生猪基地县、全国“三辣”之乡,丰富的农业资源为x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几年,x县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提升传统农业的基础工程来抓,用市场化理念、工业化办法发展农业,用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技术,用良种良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运作机制,切实改变以往小规模、低水平的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目前,x县形成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xxxx亩,农民合作社xxx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x家,省级示范社xx家;完成流转水田xx.x万亩,占总面积的xx%,培育百亩以上种粮大户xx户,其中千亩大户x户;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性服务组织xxx个。粮食生产实现xx连增,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四)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开放性经济成效显著。“开明、开放”一直是x县招商引资主打的招牌,早在上世纪xx年代,x就喊出“开放的x欢迎您”的口号,为营建良好和谐的招商氛围打下了基础。从xxxx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x至今,先后有旺旺集团、宝成国际集团、众安科技等xx多家台资企业落户x,涉及鞋业、食品、化工、建材、个人防护、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x县委、县政府注重对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契机、极力打造“x昆山”,加强与中央企业、外资企业尤其是世界xxx强企业、台商企业、民营企业的对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招商引资洽谈项目的签约率、落户率、进资率和开工率,外向经济发展成效明显。xxxx年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xx个,其中xx亿元以上项目x个,xx亿元以上项目x个;实际利用外资xxxx万美元,同比增长x.x%;亿美元,同比增长xx.x%。xxxx年前三季度利用外资xxxx万美元,同比增长xx.x%。

(五)民生保障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xxxx-xx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xxxxx元、xxxxx元和xxxxx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xxxx元、xxxx元和xxxxx元。xxxx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xxxxx元,同比增长x.x%,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xxxx元,同比增长xx.x%。

(一)把人文涵养作为环境之魂,彰显“x人”精神。

x县具有千年历史,人文资源丰富,x人具有“开明诚信、务实创新”的优秀品质。多年来,为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x党政班子把人作为环境的本位,持续深入开展“x最大的优势就是x人”主题教育活动,每两年开展一次“开明诚信x人”“优秀x人”“十佳x人”创评活动。“x人”精神有效地弘扬了正能量,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力。

(二)把打造台商聚集地作为主攻方向,学昆山招大引强。

xxxx年,x县抓住“台商西进”和“台资跨海转移”机遇,提出了打造“x昆山”、建设台商聚集地的定位,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全面开放,全力引资,全心服务,为客商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最优环境。如今,x已成为省内台商的主要聚集地,主要源于“三个对接”:一是政策对接。坚持台商首位、台资首选、台企首要,制定出台《关于鼓励台商投资和扶持台资企业发展的暂行办法》,在用地、收费、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优惠;二是商务环境对接。先后成立外商服务中心、海关联络办公室,设立国家外汇管理局x县支局,建设台商会所,x县因此先后被授予“赣台农业合作试验区x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和“xx台商创业园”等称号;三是交流互动对接。继成功举办xxxx台商(x?明月山)恳谈会之后,xxxx年又成功举办了纪念“x抗日会战”胜利xx周年台商经贸洽谈会。

在此基础上,x县把招商引资触角进一步延伸,通过由大招商向招大商、由引内资向引外资、由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的转变,实现产业规模的“由小变大”,产业配套的“由松变紧”,产业链条的“由短变长”,产业门类的“由多变特”。先后引进了旺旺集团、宝成集团、匹克集团、王老吉、新威动力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今年x-xx月,x县共引进客商投资项目xx个,其中亿元以上重大项目xx个,引进省外资金xx亿元。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xxxx万美元,实现外贸出口x亿美元,总量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强,开放型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xx%。

(三)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优化升级工业园区。

按照“抓龙头、扶骨干、促群体”的思路,采取“一大产业,一套班子,一支队伍”的方法,x县政府出台倾斜政策,强化产业扶持,做好产业配套,推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土地等生产要素向支柱产业上下游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目前,旺旺食品、金农米业、富龙食品、裕盛鞋业、匹克实业、中杰鞋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南方水泥、国员陶瓷、金利源陶瓷、瑞州陶瓷等建材企业稳步壮大。绿色食品、鞋业两大产业列入全省xx个重点产业集群。旺旺集团自xxxx年首家公司投产后,先后连续多年追加投资,建成投产x瑞麦、x旺旺、x必旺、x旺旺,并把x总部设在x;金利隆橡胶履带从xx年前年产值仅xxx万元,发展到xxxx年总产值突破x亿元。

工业经济在园区产业强有力的支撑下,在政府大力支持下,迅速壮大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条走廊、三大板块、六大支柱”的发展格局,即:xxx国道泗溪至五里岭工业走廊,镜山、野市、黄金堆、五里岭四大板块,绿色食品、鞋业、新型建材、机电、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六大支柱产业。目前,县工业园区已建成面积xx平方公里,落户企业xxx多家,竣工投产企业xxx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xxx家,吸纳就业人员x万多人。六大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xx%,拉动规上工业增长xx.x个百分点。综合竞争力居全省前列,被列为重点省级工业园区,规格提升。xxxx年预计全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xx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xxx亿元,实现税金xx亿元。

(四)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发挥传统农业优势。

x粮食、生猪等传统农业在全省有突出的优势。近些年,x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坚持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传统农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今年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x家,达xx家,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xxx家,新增国家级示范社x家达x家,新增家庭农场xx家达xx家,圣牛、汇银、富龙等一批农产品品牌走向全国市场。在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下,农业主导产业加速发展,粮食生产连续十一年增产增收,总产达xx万吨。

(五)把城镇建设作为有效载体,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x通过加快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加大城市路网建设投入,建好城市基础设施,启动新城区开发,推进城市外环线建设,拉开城市发展框架;通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降低农民进城门槛,放宽户籍限制条件,鼓励农民变市民,努力做旺城市人气、商气和财气,县城建成面积xx.x平方公里,城区居民xx.x万人。通过推进镇村联动建设,做旺中心乡镇人气,以镇村联动促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及生产要素一体化;通过在园区规划建设卫星城镇,建造农民买得起的房子,让农民变工人,农村变社区。同时,x不断加速城乡之间有效融合,以蒙西至华中铁路和南昌至上栗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以武吉、昌栗、大万三线贯通为基础,加快农村路网建设,村一级道路硬化已经xxx%,到组一级道路硬化达到xx%左右。已经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所有村都已开通公交车,打通了城乡之间人流、物流快速通道,县内形成了半小时经济圈,加快了农民非农化进程。

(六)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出路,实现经济绿色崛起。

为切实保护好x的绿水青山,创优生态宜居环境,x坚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广泛开展了以工业污染防治、农村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的“爱护家园行动”。通过开展国家级生态园林县城创建活动,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推进主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狠抓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xx%以上,生活垃圾处理率xxx%,工业园区也已建设污水处理厂,境内锦河控制断面水质达iii类。通过开展规范生猪养殖、水库退出承包经营等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合理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x县禁养区养猪场全面清退,年出栏xxx头以上的养猪场全面建造污粪处理设施,xxx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全部退出承包经营,x县农村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水库水质开始明显好转。通过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和谐秀美乡村、森林城乡建设,建立了以九峰园林为龙头,规划面积x万亩、建成面积x万亩的花卉苗木基地,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x县森林覆盖率xx%,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全省“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考核优秀县、全省富裕和谐秀美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

x县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同样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用地难、用钱难、用工难,也没有享受鄱阳湖生态经济圈、中央苏区、西部政策县等优惠政策。但他们攻坚克难、脚踏实地,一步一步闯过来。x开放型经济取得显著成绩,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有着很强的启示作用。

(一)特色理念开放立县。“打造‘x昆山’,加大对外开放”,x县委县政府多年来的不懈坚持和政策稳定性的一以贯之,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x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最早在xxxx年制定,现在已经xx年了,期间,换了四届领导,但是没有一个领导一个调,始终保持了政策的大稳定。今年以来,又在x县掀起“三找三思三创”热潮。“三找”,即找标杆、找差距、找路径,对照标杆找差距,积极思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坐标中的x之位。“三思”,即思进、思变、思发展,认真思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x之策,着力解决发展理念、思路、体制等方面的障碍,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三创”,即创新、创业、创一流,积极在省委“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大战略中当先锋、作表率。

(二)准确定位工业强县。x素有“赣中粮仓”之称,在农业上有先天优势,但就工业来讲区位优势不明显。进入新世纪,面对经济发展新难题,x县委、县政府,科学谋划,准确定位,以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以园区为平台,以产业为抓手,以骨干企业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工业强县进而带动x县经济进位赶超。

近年来,x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施错位发展战略,确立“千亿食品产业园、中部最大鞋业城”两大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前后整合,延伸产业链。xxxx年,提出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力争到xxxx年,将绿色食品产业园打造成投资xx亿元以上、年综合产值xxx亿元以上的“中国绿谷”;到xxxx年,努力将绿色食品产业打造成全省领先、国内驰名的国家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如今,产业集群显现航母效应,鞋业产业基地聚集了宝成、匹克、中杰鞋业、东新、邦耐、众安科技、x本领公司等xx余家鞋业生产及配套企业,每年逾xxxx万双成品鞋从这里走向全球市场。截至今年上半年,x县接洽跟进的绿色食品产业意向项目有近xx个,绿色食品产业企业达xx家,亿元。

(三)宜商环境助推崛起。环境就是生产力。近年来,x注重打造“开明诚信,务实创新”的人文环境,以“x最大优势就是x人”打造“x人”品牌,让客商融入“x人”文化。在优化政务环境方面,进一步清理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健全和完善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客商投资项目手续代帮忙办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评议考核制和失责追究制。通过推进“企业评政务环境”活动,对各职能部门办事效率、服务水平、服务态度等进行评议监督,引导各职能部门主动作为,将服务关口前置、将服务举措细化、将服务内容延伸、将服务质量提升。

(四)筑美城市提升幸福。近年来,x以民生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注入城市“幸福”元素。一是科学规划城市布局,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绵阳新区建设为龙头,加速城乡一体化融合,按照“东西并进、南调北延”战略,启动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从xxxx年起,x县城以每年x平方公里、城市人口每年增加x万的速度扩张。xxxx年,万人,其中,万。到xxxx年x县城镇人口预计将达到xx万以上,其中城区居民xx.x万人,县城建成面积xx.x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xx%。二是全面启动“蓝天碧水”工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xx%。目前,备受x县群众瞩目的安全饮水工程已完成了取水口和厂址的选定,与x省水投公司签订了x县城乡一体化合作协议。三是投资事关百姓休闲娱乐生活的民生项目,对民生投资舍得真金白银,如投资xxxx万元改造升级省级森林公园。至xxxx年,县城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到xxxx亩,绿地率xx.x%,建成的公园、广场面积为xxxx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xx平方米。城市扩容增质,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专题调研报告篇六

近几年,x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挺进第一方阵,建设中等城市”的战略目标,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弘扬开明诚信、务实创新“x人”精神,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加,综合实力明显增强。x县地区生产总值连续xx年保持%以上的增长速度。-x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亿元、.亿元和.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x%、.x%和.x%。今年前三季度完成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x%,全年预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x%。

财政收入每三年翻一番。x年x县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为.亿元;-x年分别达到.亿元和.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为.亿元,同比增长.x%,预计全年可突破亿元,达到亿元。-x年人均财政收入分别达到x元、x元和x元。x年人均财政收入比全省人均水平高x元。

(二)工业规模加速扩张,工业经济占据半壁江山。-x年x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亿元和.亿元,同比增长.x%、.x%和.x%;实现利税.x亿元、.亿元和.亿元,同比增长.x%、.x%和.x%。x年前三季度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x%,预计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工业产值占gdp比重由x年首次突破%后,x年达到.x%,x年预计可达到%,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加强。从x年起,连续十二年荣获全省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

园区经济发展成绩喜人,-x年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x亿元和亿元,逐步形成了以鞋业和食品两大产业为主导的园区经济,目前鞋业和食品业占园区比重%以上。

(三)现代农业加速转型,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x县素有“赣中粮仓”之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瘦肉型生猪基地县、全国“三辣”之乡,丰富的农业资源为x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几年,x县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提升传统农业的基础工程来抓,用市场化理念、工业化办法发展农业,用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技术,用良种良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运作机制,切实改变以往小规模、低水平的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目前,x县形成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x亩,农民合作社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x家,省级示范社家;完成流转水田.x万亩,占总面积的%,培育百亩以上种粮大户xx户,其中千亩大户x户;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性服务组织x个。粮食生产实现连增,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四)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开放性经济成效显著。“开明、开放”一直是x县招商引资主打的招牌,早在上世纪xx年代,x就喊出“开放的x欢迎您”的口号,为营建良好和谐的招商氛围打下了基础。从x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x至今,先后有旺旺集团、宝成国际集团、众安科技等多家台资企业落户x,涉及鞋业、食品、化工、建材、个人防护、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x县委、县政府注重对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契机、极力打造“x昆山”,加强与中央企业、外资企业尤其是世界强企业、台商企业、民营企业的对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招商引资洽谈项目的签约率、落户率、进资率和开工率,外向经济发展成效明显。x年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xx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x个,亿元以上项目x个;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同比增长x.x%;实现外贸出口x.亿美元,同比增长.x%。x年前三季度利用外资万美元,同比增长.x%。

(五)民生保障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x元、x元和x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x元、x元和x元。x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x元,同比增长x.x%,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x元,同比增长.x%。

x县具有千年历史,人文资源丰富,x人具有“开明诚信、务实创新”的优秀品质。多年来,为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x党政班子把人作为环境的本位,持续深入开展“x最大的优势就是x人”主题教育活动,每两年开展一次“开明诚信x人”“优秀x人”“十佳x人”创评活动。“x人”精神有效地弘扬了正能量,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力。

x年,x县抓住“台商西进”和“台资跨海转移”机遇,提出了打造“x昆山”、建设台商聚集地的定位,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全面开放,全力引资,全心服务,为客商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最优环境。如今,x已成为省内台商的主要聚集地,主要源于“三个对接”:一是政策对接。坚持台商首位、台资首选、台企首要,制定出台《关于鼓励台商投资和扶持台资企业发展的暂行办法》,在用地、收费、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优惠;二是商务环境对接。先后成立外商服务中心、海关联络办公室,设立国家外汇管理局x县支局,建设台商会所,x县因此先后被授予“赣台农业合作试验区x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和“台商创业园”等称号;三是交流互动对接。继成功举办台商(x?明月山)恳谈会之后,x年又成功举办了纪念“x抗日会战”胜利xx周年台商经贸洽谈会。

在此基础上,x县把招商引资触角进一步延伸,通过由大招商向招大商、由引内资向引外资、由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的转变,实现产业规模的“由小变大”,产业配套的“由松变紧”,产业链条的“由短变长”,产业门类的“由多变特”。先后引进了旺旺集团、宝成集团、匹克集团、王老吉、新威动力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今年x-xx月,x县共引进客商投资项目xx个,其中亿元以上重大项目xx个,引进省外资金亿元。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实现外贸出口x亿美元,总量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强,开放型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

按照“抓龙头、扶骨干、促群体”的思路,采取“一大产业,一套班子,一支队伍”的方法,x县政府出台倾斜政策,强化产业扶持,做好产业配套,推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土地等生产要素向支柱产业上下游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目前,旺旺食品、金农米业、富龙食品、裕盛鞋业、匹克实业、中杰鞋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南方水泥、国员陶瓷、金利源陶瓷、瑞州陶瓷等建材企业稳步壮大。绿色食品、鞋业两大产业列入全省xx个重点产业集群。旺旺集团自x年首家公司投产后,先后连续多年追加投资,建成投产x瑞麦、x旺旺、x必旺、x旺旺,并把x总部设在x;金利隆橡胶履带从xx年前年产值仅x万元,发展到x年总产值突破x亿元。

工业经济在园区产业强有力的支撑下,在政府大力支持下,迅速壮大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条走廊、三大板块、六大支柱”的发展格局,即:国道泗溪至五里岭工业走廊,镜山、野市、黄金堆、五里岭四大板块,绿色食品、鞋业、新型建材、机电、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六大支柱产业。目前,县工业园区已建成面积xx平方公里,落户企业多家,竣工投产企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吸纳就业人员x万多人。六大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拉动规上工业增长.x个百分点。综合竞争力居全省前列,被列为重点省级工业园区,规格提升。x年预计全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实现税金亿元。

x粮食、生猪等传统农业在全省有突出的优势。近些年,x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坚持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传统农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今年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x家,达家,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家,新增国家级示范社x家达x家,新增家庭农场家达家,圣牛、汇银、富龙等一批农产品品牌走向全国市场。在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下,农业主导产业加速发展,粮食生产连续十一年增产增收,总产达万吨。

x通过加快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加大城市路网建设投入,建好城市基础设施,启动新城区开发,推进城市外环线建设,拉开城市发展框架;通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降低农民进城门槛,放宽户籍限制条件,鼓励农民变市民,努力做旺城市人气、商气和财气,县城建成面积.x平方公里,城区居民.x万人。通过推进镇村联动建设,做旺中心乡镇人气,以镇村联动促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及生产要素一体化;通过在园区规划建设卫星城镇,建造农民买得起的房子,让农民变工人,农村变社区。同时,x不断加速城乡之间有效融合,以蒙西至华中铁路和南昌至上栗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以武吉、昌栗、大万三线贯通为基础,加快农村路网建设,村一级道路硬化已经%,到组一级道路硬化达到%左右。已经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所有村都已开通公交车,打通了城乡之间人流、物流快速通道,县内形成了半小时经济圈,加快了农民非农化进程。

为切实保护好x的绿水青山,创优生态宜居环境,x坚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广泛开展了以工业污染防治、农村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的“爱护家园行动”。通过开展国家级生态园林县城创建活动,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推进主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狠抓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以上,生活垃圾处理率%,工业园区也已建设污水处理厂,境内锦河控制断面水质达iii类。通过开展规范生猪养殖、水库退出承包经营等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合理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x县禁养区养猪场全面清退,年出栏头以上的养猪场全面建造污粪处理设施,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全部退出承包经营,x县农村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水库水质开始明显好转。通过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和谐秀美乡村、森林城乡建设,建立了以九峰园林为龙头,规划面积x万亩、建成面积x万亩的花卉苗木基地,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x县森林覆盖率%,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全省“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考核优秀县、全省富裕和谐秀美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

x县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同样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用地难、用钱难、用工难,也没有享受鄱阳湖生态经济圈、中央苏区、西部政策县等优惠政策。但他们攻坚克难、脚踏实地,一步一步闯过来。x开放型经济取得显著成绩,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有着很强的启示作用。

(一)特色理念开放立县。“打造‘x昆山’,加大对外开放”,x县委县政府多年来的不懈坚持和政策稳定性的一以贯之,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x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最早在x年制定,现在已经xx年了,期间,换了四届领导,但是没有一个领导一个调,始终保持了政策的大稳定。今年以来,又在x县掀起“三找三思三创”热潮。“三找”,即找标杆、找差距、找路径,对照标杆找差距,积极思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坐标中的x之位。“三思”,即思进、思变、思发展,认真思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x之策,着力解决发展理念、思路、体制等方面的障碍,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三创”,即创新、创业、创一流,积极在省委“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大战略中当先锋、作表率。

(二)准确定位工业强县。x素有“赣中粮仓”之称,在农业上有先天优势,但就工业来讲区位优势不明显。进入新世纪,面对经济发展新难题,x县委、县政府,科学谋划,准确定位,以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以园区为平台,以产业为抓手,以骨干企业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工业强县进而带动x县经济进位赶超。

近年来,x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施错位发展战略,确立“千亿食品产业园、中部最大鞋业城”两大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前后整合,延伸产业链。x年,x提出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力争到x年,将绿色食品产业园打造成投资亿元以上、年综合产值亿元以上的“中国绿谷”;到x年,努力将绿色食品产业打造成全省领先、国内驰名的国家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如今,产业集群显现航母效应,鞋业产业基地聚集了宝成、匹克、中杰鞋业、东新、邦耐、众安科技、x本领公司等xx余家鞋业生产及配套企业,每年逾万双成品鞋从这里走向全球市场。截至今年上半年,x县接洽跟进的绿色食品产业意向项目有近xx个,绿色食品产业企业达家,投资额达.亿元。

(三)宜商环境助推崛起。环境就是生产力。近年来,x注重打造“开明诚信,务实创新”的人文环境,以“x最大优势就是x人”打造“x人”品牌,让客商融入“x人”文化。在优化政务环境方面,进一步清理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健全和完善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客商投资项目手续代办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评议考核制和失责追究制。通过推进“企业评政务环境”活动,对各职能部门办事效率、服务水平、服务态度等进行评议监督,引导各职能部门主动作为,将服务关口前置、将服务举措细化、将服务内容延伸、将服务质量提升。

(四)筑美城市提升幸福。近年来,x以民生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注入城市“幸福”元素。一是科学规划城市布局,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绵阳新区建设为龙头,加速城乡一体化融合,按照“东西并进、南调北延”战略,启动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从x年起,x县城以每年x平方公里、城市人口每年增加x万的速度扩张。x年,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达x.万。到x年x县城镇人口预计将达到万以上,其中城区居民.x万人,县城建成面积.x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二是全面启动“蓝天碧水”工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目前,备受x县群众瞩目的安全饮水工程已完成了取水口和厂址的选定,与x省水投公司签订了x县城乡一体化合作协议。三是投资事关百姓休闲娱乐生活的民生项目,对民生投资舍得真金白银,如投资x万元改造升级省级森林公园。至x年,县城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到x亩,绿地率.x%,建成的公园、广场面积为x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xx平方米。城市扩容增质,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专题调研报告篇七

为了防止炒买炒卖工业用地,促进有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我市在工业用地出让合同中约定:首次转让剩余年期的土地使用权时,应按批准的规则全部建成并投产5年以上,不分割,不改变用途。但近些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业用地未达出让合同约定的转让条件,法院裁定就要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办理过户手续。无形中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困境: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是应该根据法院的调解书、裁定书或者判决书协助过户,办理变更登记,还是应当遵守土地出让合同及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定,因宗地尚未满足转让条件,不予过户。针对该问题,我们对不支持过户和支持过户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了梳理,并结合现实的案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

一、不予支持过户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规定: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二)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属于成片开发土地的,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

转让房地产时房屋已经建成的,还应当持有房屋所有权证书。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国务院55号令)。

专题调研报告篇八

根据市委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xx大精神活动的有关安排,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近段深入蔗区和制糖企业,围绕“走循环经济之路,促进宜州蔗糖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开展调研,下面谈谈这次调研活动的主要收获和体会。

我市是“双高”糖料基地县(市)之一,多年来甘蔗生产规模一直跻身全区前十名。目前蔗区涵盖全市**个乡镇,涉及**个建制村。**年全市种蔗面积万亩,因受年初冻灾,*月涝灾和*月风灾的严重影响,/**年榨季全市甘蔗总产和单产都明显下降,其中:甘蔗总产万吨,同比减少万吨;进厂蔗万吨,同比减少万吨;甘蔗平均农业亩产和工业亩产分别为*吨和吨,比正常年份减产吨/亩左右。据初步统计,**年全市种蔗面积达48万亩,如年景正常,/**年榨季进厂原料蔗可望达到万吨,创历史新高。

我市现拥有**公司所属的两家制糖企业——糖厂和糖厂,总生产能力为日处理原料蔗吨(其中糖厂吨/日,糖厂吨/日),每年榨季可处理原料蔗万吨。/**年榨季,我市制糖企业总产糖量万吨,工业总产值万元,利税总额亿元;预计/**年总产糖量达到26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利税总额达到亿元。

实践已经不断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作为我市传统支柱产业的的蔗糖业,其持续发展,对巩固和增加农民收入,对巩固和增加财政收入,对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可见,蔗糖业的发展壮大对巩固和增加我市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蔗糖业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增加财政收入。长期以来,蔗糖业一直是我市对财政贡献最大的产业。近几年来,我市制糖企业平均每年(榨季)缴纳的税金上亿元。在当前形势下,我市财政每年要实现双位数增长率,任务异常艰巨。因此,发展壮大蔗糖业、为财政提供更丰厚的财源,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蔗糖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市相关行业持续发展。我市蔗糖业的发展,除了有利于巩固和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巩固和增加财政收入外,对其他行业的发展也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在长达半年的榨季里,制糖企业需要数百部车辆为其运输原料蔗和食糖,给交通运输业创造2019多万元的收入,同时,石油、保险、餐饮、劳务等行业也大受其益,还有数以十亿计的糖款和蔗款流动,也为金融业增添了不可多得的活力,等等。

为使蔗糖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未来三年,我市蔗糖业应努力实现以下总体发展目标:

一是实现“六个达到”:种蔗面积达到50万亩,甘蔗工业亩产平均达到5吨,甘蔗总产量达到250万吨,食糖总产量达到32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利税总额达到3.5亿元。

二是实现“两个提升”:提升主产品质量,制糖企业的白砂糖质量跨入全区先进行列;提升副产品深加工能力,制糖企业的漂白蔗渣浆项目、食用酒精项目和复混肥项目建设目标全面实现。

三是实现“一个翻番”:即总体效益比20xx年鄱一番。

四是实现“两个确保”:确保总体生产规模跨入全区前八名,确保继续跻身国家级糖料基地。

我市蔗糖业要在未来三年内实现上述总体发展目标,有许多有利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自治区糖业布局调整部署,符合融入北部湾经济区的客观需要。从全国看,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走向,我国的食糖供应将长期立足于国产为主,同时已采取并将继续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促使糖业生产进一步向以广西为主的最佳发展区域集中,把确保国家食糖供应的重任托付给广西。从全区看,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自治区产业布局的调整,全区蔗糖生产已进一步集中到桂中以及桂南和桂西地区。我市位于桂中与桂西结合部,蔗糖业生产能力早已跻身全区前十名,是全区22个国家“双高”

糖料基地县(市)之一。因此,发展壮大我市蔗糖业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自治区糖业布局调整的有关部署,符合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2、市决策层高度重视蔗糖业的发展壮大。我市四家领导班子一贯把蔗糖业摆在全市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千方百计促进蔗糖业快速健康发展。

3、制糖企业实力比较雄厚。我市现代蔗糖业起始于1966年建成投产的怀远糖厂。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建设,我市蔗糖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石别糖厂和怀远糖厂先后进行中英合资经营,组建博庆公司以来,我市蔗糖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博庆公司所属的两家糖厂生产能力为日榨蔗15000吨,每年(榨季)可处理原料蔗250万吨,这为我市整个蔗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甘蔗生产发展的总体前景较好。甘蔗生产的发展是整个蔗糖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市甘蔗生产总体前景依然不错。一是农民群众的种蔗积极性仍然较高。近几年来,自治区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形势,在政策上确保了原料蔗价格稳定在相对合理的水平线上,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种蔗积极性。目前尽管种蔗效益不如种桑养蚕,但由于甘蔗适应性广,销路有可靠保障,实际效益虽比上不足但比下仍明显有余。因此,我市农民群众对通过发展甘蔗生产增加经济收入仍寄予厚望。二是发展甘蔗生产仍有一定的土地潜力。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市种蔗面积已达48万亩,约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0%。因此,未来三年内,上下各方共同努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整种植业结构,全市种蔗面积扩大到50万亩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当前,我市蔗糖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三是蔗区交通环境亟待改善。我市蔗区涵盖全市16个乡镇,涉及189个行政村,交通运输线网庞杂,相当一部分村屯的原料蔗运输比较困难。近几年来,制糖企业在蔗区道路的修建上投入了不少资金和物资,市直有关单位也给予大力支持,但终因面广线多,工程浩大,目前这方面工作的总体成效仍比较有限。因此蔗区交通环境已成为制约我市甘蔗生产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四是制糖企业的综合利用能和亟待加强。长期以来,受多方因素的制约,我市制糖企业一直循着以白砂糖为主打产品的单一经营发展模式,蔗渣等主要副产品尚未很好地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产业链亟待延伸。

根据宏观形势和我市实际情况,为促进我市蔗糖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查找差距,为推动我市蔗糖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破解难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我市蔗糖业的发展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要求,认认真真查找蔗糖业发展上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体制机制、工作作风和领导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加以整改;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相关决策上来,把蔗糖业的发展摆在我们经济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既定发展目标,一抓到底。在甘蔗生产方面,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从仅追求面积扩张转变到既抓扩种又抓单产和效益、并逐步以提高单产和效益为主攻方向上来,以全面提高甘蔗种植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群众的种蔗积极性。在制糖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要以副产品的深加工为突破口,不断伸长产业链,使制糖企业的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使整个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把博庆公司打造成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

(二)进一步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源,不断改善甘蔗生产条件,切实转变甘蔗发展方式,着力提升甘蔗生产效益,确保甘蔗生产稳步发展。

1、以好田好地为主攻方向,继续扩大种蔗面积。长期以来,我市的甘蔗大多数种在土壤肥力低、耕层浅薄的旱坡地,这几年的扩种也是以开发偏远和次等的耕地为主。这是我市甘蔗抵御旱灾总体能力较弱、单产难以稳步提高的重要原因。为此,充分利用好田好地来扩种甘蔗,应作为我们今后甘蔗种植工作的重点。因为工作关系,去年我曾两次率有关部门以及制糖企业和乡镇的同志到桂南考察甘蔗生产情况,其中上思县大量用好田好地来种甘蔗的做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思县近几年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调整了18万多亩水旱田来种甘蔗,促进全县50多万亩甘蔗平均亩产达到6吨的全区领先水平。我们要认真借鉴人家的好经验,在用好田好地种蔗上狠下苦功。去冬今春市里给各乡镇下达了增净1.5万亩的水田种蔗任务,并配套了几项优惠扶持政策。据初步统计,这项任务已基本完成。从今冬明春起,我们要加大工作力度,争取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全市的好田好地种蔗率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地深耕、地膜覆盖和取表做种等技术措施;二是要对近年来引进我市种植的甘蔗新品种继续开展观察比较,同时密切注视区内外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和区试动态,及时将获得好评的新品种引进我市,加快我市甘蔗品种结构调整步伐。总之,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在我市广大农民群众中逐步掀起应用良种良法来夺高产、争效益的热潮,促进甘蔗单产和效益持续提高。

3、采取多方投入的办法,不断改善蔗区交通环境。一是要摸清情况。制糖企业和各乡镇要进一步摸清蔗区道路的基本情况,认真制订蔗区道路修建计划,根据轻重缓急组织实施;二是要加大投入。博庆公司要加大蔗区道路建设资金和物资投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乡村道路建设上,要尽量向蔗区倾斜;要积极通过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组织发动农民群众集资投劳修建区道路。博庆公司要认真总结近几年来在蔗区道路建设工作上的得失,切实改进蔗区道路投入管理方式,确保投入发挥最佳效益;三是要加强管护。要建立健全包含奖惩办法的蔗区道路管护制度并认真执行,全面提升蔗区道路的通行完好率。通过抓好以上几项工作,力争在未来两三年内,使我市蔗区的交通状况有一个明显的改观,以增强我市甘蔗生产发展后劲。

(三)全力提升制糖企业副产品深加工能力,不断延长蔗糖产业链,为我市蔗糖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长期以来,我市制糖企业对副产品的利用层次较低、规模较小,影响了企业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为改变这种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博庆公司近年来不断策划延长产业链项目。在市委、市政府以及自治区和河池市的大力支持下,博庆公司目前正在我市洛东工业园区投资建设一个对榨蔗制糖所产生的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的工业园,主要建设内容有年产9.5万吨漂白蔗渣浆项目、年产5万吨食用酒精技改项目和年产5万吨复混肥技改项目。

1、漂白蔗渣浆项目。蔗渣是制糖企业的重要副产品。过去我市制糖企业一直将蔗渣作锅炉燃料和直接外卖,没有进行深度利用。为将这一宝贵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博庆公司已投资组建博冠纸业公司,开始在洛东工业园区建设年产9.5万吨漂白蔗渣浆的工程项目。

造纸业是目前我国少有的市场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的重要行业。据相关预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的纸张年消费增幅将达10%以上,这为我们发展造纸工业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同时,按博庆公司两家糖厂每个榨季进厂蔗量200万吨计,产出的蔗渣将达40万吨以上,基本能够满足博冠纸业公司对原料的需求。即便博庆公司的蔗渣供应有些缺口,也完全可以从其兄弟公司——博华公司和博宣公司调剂蔗渣进行补充。因此,博冠公司的蔗渣浆项目的原料供应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博冠公司蔗渣浆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5.5万吨漂白蔗渣浆板和4万吨漂白蔗渣湿浆,预计年销售收入达到3.8亿元,利税总额达1.2亿元。同时可提供400个就业岗位。

2、食用酒精技改项目和复混肥技改项目。利用废糖蜜(桔水)、滤泥等作为主要原。

料生产酒精、复混肥是我市制糖企业传统的副产品加工项目。但目前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都比较落后,生产规模小,效益不佳。为此,博庆公司将在洛东工业园区实施年产5万吨食用酒精技改项目和年产5万吨复混肥技改项目。

这两个项目也具有产品适销和原料供应充足的优势。一是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汽车乙醇燃料的推广使用,我国已成为酒精消费大国,因此发展酒精工业,市场前景广阔。二是制糖企业生产的复混肥在我市长期供不应求,即使大幅度提高产量,也不用向市外寻找销路;三是博庆、博华、博宣三家兄弟公司目前原料蔗进厂总量近500万吨,每年(榨季)能产出废糖蜜20万吨、滤泥15万吨,可为年产5万吨优级食用酒精和5万吨优质复混肥项目提供充足的原料。博庆公司的食糖酒精生产项目和复混肥技改项目完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食用酒精4.8万吨,工业酒精0.1万吨,液化co22万吨,复混肥5万吨。同时能提供160多个就业岗位。

博庆公司的漂白蔗渣浆项目、食用酒精技改项目和复混肥技改项目完成后,我市制糖企业的主要副产品将全部转化为附加值较高,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我市蔗糖业的整体效益将得到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将得到显著增强,并开始步入一个循环利用、良性发展的崭新时期。我们全市上下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确保这些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蔗糖业在我市经济舞台上仍将扮演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角色。我们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突破口,坚持走循环发展之路,全力推动我市蔗糖业又好又快发展。

专题调研报告篇九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美容迅速发展,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美容经国内学者不断挖掘、整理,形成了现代中医美容新学科。医学美容是一种医学审美行为,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医学美容的形成与发展,与医学的实践和发展密切相关。中国传统医学美容,虽未能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萌发与发展历史悠久,几乎与中国医药学同时产生和同步发展。中国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美容医学经验,发明了许多具有美容作用的方药和医术,并在医学理论中阐述了极丰富的医学美学与美容方法。

一、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趋势。

中医美容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其发展轨迹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远古至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前):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起源时期。从大量古籍中可知此期的先民已很注重外表之美,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形成于战国至秦时期的医药方技书,已有对面部黑斑、白斑、痤疮、接触性皮炎、瘫痕疙瘩等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的论述,还对如何保持人之皮肤白嫩光泽、毛发的乌黑等,提出了一些理论和具体的方法。从战国时期起已盛行通过气功等养生术,达到防衰驻颜的自然美的方法。第二阶段秦汉三国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64年):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萌芽时期。此时期出现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等经典著作,这些著作不仅为中医美容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中医美容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阶段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公元265年至960年):此时期是中医美容学逐渐成形时期。在唐朝,经济上的繁荣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美的追求更强烈,妆型、发型、服饰得到了空前兴盛发展,美不胜收。人们对美的强烈追求,促使医学家也热衷于对美容的研究。此时期有不少的医家代表,如葛洪、孙思邀、陶弘景、巢元方、王熹、孟洗等,从不同侧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美容学理论和实际操作。第四阶段宋金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至1911年):此期是传统中医美容学的拓展时期。

二、中医美容的特点。

2.1历史悠久,实践丰富。

我国人民的人体审美意识早在商周时期就有表现。秦汉时期,许多医书都已涉及美容的内容。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载有30余种美容中药。并提到了美容药品的独特剂型—面脂,如谓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曲脂”。说明当时的美容水平已达一定高度。汉代中医美容内容之广泛。方药之丰富,于此可见一斑。晋代葛洪的《肘后方》。载有美容保健方和治疗方共147首。书中列有美容专篇“治黑疙黔黑发秃身臭方第五十六”。

2.2随中医学的发展而发展。

从上述可知中医美容的实践年代久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美容就和中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西方直至14世纪初。美容和医学才开始发生密切关系。因为美容与中医药学的紧密结合。使中医美容能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发展,成熟较早,并具中医基本特点。

2.3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早在2000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医美容学理论的源头。该书对人体生理、病理、养生保健、疾病治疗等方面的论述,对后世中医美容的实践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如在很多篇章中论述了人体毛发、胡须、颜面、五官、皮肤以及形体与内在脏腑经络、阴阳气血津液等的关系。

2.4辩证论治思想的体现。

辩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在中医美容中也有所体现。在历代医书中,对各种损美性疾病的治疗虽无明确分型,但从古人对病因病机的分析和对同一病遣方选药的不同,可明显感到辩证论治的特色,如《圣济总录》认为雀斑的病因病机为“风邓客于皮肤,疲饮浸清,其形外著,或饮食安坐,无所作为,若养生方所谓积聚不消之病”,所载方则有偏去风邪的防风膏方,方中多为祛风药如防风、莫本、辛夷、白芷、细辛、独活等;有偏健脾行气利湿的白瓜子丸方,方中有白瓜子利湿化痰,陈皮健脾行气,燥湿化痰,车前子利水除湿。

2.5具有中医的整体观思想。

濡润。如仅追求外表的涂脂抹粉,是舍本逐末,正如《圣济总录》所说:“血气者人之神,又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服药以驻颜色,当以益血气为先,倘不如此,徒区区于青函染魏之米,去道远臭。”整体观还体现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人如能顺应自然,调摄精神,锻炼形体,起居有常,就能达到健体延寿的目的,从而达到色悦等美容的必然结果。

三、中医美容的主要手段。

3.1中药美容。

中药美容是通过中药的内服或外用来治疗损美性疾病或养护肌肤的一种美容方法。这是中医美容手段中最主要、最常用、经验最丰富,已基本形成系列的一部分。内服药,主要是通过对全身的调理来达到局部治疗或补益身体的目的,是治本除根,健身抗衰的必要手段。美容内服药的主要剂型有汤、丸、散、丹、酒、膏等。外用药,直接针对体表局部病变,取效迅速。中医美容外用药剂型主要有脂(面脂、口脂、手脂)、粉、膏、霜、液、汁、面膜等。作为保健美容用的外用中药方。有一部分实际就是当今的药物化妆品。

3.2针炙美容。

针炙美容是通过针炙的各种方法。刺激经络、渝穴而达到调动机体内在因素,调整各脏腑组织的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抵御外邪入侵而延缓衰老及治疗损美性疾病的一种美容方法,是中医美容的独家手段之一。针炙美容源远流长,近几年针炙美容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常用来美容的针炙法有毫针法、炙法、耳针法、电针法、梅花针法、刺络法、火针法、穴位注射法、皮内针及埋针法、穴位贴敷法、穴位磁疗法、拔罐法、穴位激光法。

3.3穴位按摩美容。

穴位按摩美容法。用各种按摩手法刺激身体的某一穴位或部位,一方面通过经络系统调动机体内部因素,一方面通过体表局部的物理效应来达到祛病、健美、养护肢体和皮肤的一种美容方法。在国外,按摩也是一门古老的医术,发展至今已在手法上建成了体系,广泛用于保健和美容。然而穴位按摩却是我国所独有的。穴位按摩美容常用手法有:按摩、擦揉、抹、搓、拿、捏、点法。

3.4药膳美容。

药膳美容法,是在食物中加入中药或利用食物本身的药性制成食品,通过日常饮膳达到对损美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和强身健体、抗衰延年、驻颜悦色的美容作用。唐代孙思递在《千金要方》中设有“食治”专卷。记载了很多日常食物,其中很多具美容作用。如“樱桃,味甘平„„令人好颜色”。“瓜子,味甘平,令人尤泽好颜色„„人服轻身衬老”。其弟子孟洗所著《食疗本草》,更不乏有美容作用的食物。该书为后世药膳美容法提供了依据。美容药膳的品类很多。有菜肴、饮、汁、汤、液、酒、羹、粥、面、糕等。

3.5气功美容。

气功是一种通过姿势、呼吸、心神的调练,来达到培育真气而保健强身、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一种自我整体修炼的方法。气功美容则是通过练气功而达到祛疾、抗衰、驻颜的美容方法,是中医美容的独特方法之一大量实践证明,气功美容有奇效。古医书亦有记载,如《千金要方》中记有“„„意专存,不得外缘、斯须即觉云气达于气海„„则身体悦泽,面色光辉,翼毛润泽,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气力强健,百病皆去。”常用气功美容术有驻颜功、乌发功、生发功、除皱功、明目功、健美减肥功及治疗痊疮、色素斑等功法。

3.6其它美容法。

4.1中医美容临床地位的确立。

《办法》规定医疗美容科为一级诊疗科目,中医美容为二级诊疗科目,使医学美容包括中医美容具备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经过几年的调整,在各级医疗机构,医学美容就会和其他的一级诊疗科目、二级诊疗科目一样在临床中拥有相应的地位和空间。同时美容市场也会应运而生,由卫生行政部门登记审批的专门医疗美容服务机构。这些均需要大量受过医学美容专业教育的人才。

4.2美容医师从业条件的提高。

由于美容市场的不规范,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没有明确区分,就业渠道不畅通,使较多的学生进人了生活美容市场,没有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医疗美容专业培训机构。美容医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医疗美容所面对的患者往往有着特殊的心理要求,而且损美性的疾病大多数是疑难病症,往往产生于皮肤科、妇科、内分泌代谢科、消化科等疾病的基础上,并且和心理因素、行为方式、生活起居纠缠在一起。因此美容医师需要更高的素质,上述知识结构的搭建素质的培养仅靠进修培训是很难达到的,应该通过中等以上医学教育的系统学习。

4.3中医美容的不可替代性。

常见的美容问题:座疮、黄褐斑、肥胖、脱发、皮肤干燥、油腻、黑眼圈等,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到皮肤、内分泌代谢、消化、妇科、行为、心理、饮食等许多方面,单科医生由于临床思路的局限性很难全面深人的了解或解决上述问题,这就存在着临床学科、思路的重新整合、调整。中医学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就是观察、治疗疾病时的天然整体观,辨证施治观,可以将上述美容疾病的诊疗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通过脏腑经络,体质学说进行辨证施治、整合归纳,我们在教学中已经作了大量有益的探讨,并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4.5生活美容的转变。

生活美容现在已不局限于简单的皮肤护理、按摩等服务,而是逐渐集休闲、养生、保健、美容、健身于一体的方向发展,和中医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需要大量懂得医学知识尤其是中医知识的专业人才。现在许多美容美体中心都会邀请中医医生配合咨询指导。生活美容业的经营者们也深深感到高质服务人员的匾乏。这就提示我们,中医美容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既可以进人医疗美容,也可以进人生活美容,其知识结构完全能满足生活美容服务的要求。受过中医美容高等教育的人才进人生活美容领域非常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净化美容市场。

五、教学内容。

以美容为目的的独特的中医诊疗分支学科,也是美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学科。中医诸临床学科诊疗目标是消除疾病,恢复健康,而中医美容学所追求目标则是在恢复健康的基础上或原本就健康的机体状态上维护、修复、改善或增进机体形态与神态美,即生命活力美。可见,中医美容学与中医学的关系是子学科与母学科的关系,中医美容学不能不创造性地沿用中医学的各种临床技术和有选择性地沿用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医美容学课程的开设一般是在大学三年级,此时学生已系统学过中基、中诊、中药、方剂等课程,对中医理论体系有了较深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讲授中医美容学,如果简单地照书平铺直叙,极容易在教学内容上与基础课形成重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束缚学生与美容行业接轨的思维。因此,应把重点放在中医学在美容方面的应用上,突出中医美容学的精髓。对于其教学内容的设计具体如下:(1)中医美容学的基础理论:中医美容的实践久远,早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美容就和中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如《黄帝内经》不仅为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成为了中医美容学理论的源头,其有很多篇章论述了人体毛发、胡须、颜面、五官、皮肤以及形体与内脏腑经络、阴阳气血津液等的关系;晋代的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则从病理学角度对损美病证的临床特征、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使中医美容学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保持了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思想及三因制宜的施术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应着重讲授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经络腧穴学说、病因学说等在中医美容学中的应用,辨证方面着重于皮肤、体质的美容辨证等,使学生明白中医美容的基础理论强调是“有诸内,必形诸外”。(2)中医美容诸法的教学内容:中医美容诸法多种多样,手段上是立体多层次的,其融中药内服外治、食疗、针灸、推拿、气功等方法于一炉,集护肤、美容、治疗、保健于一体,此外,中医美容方法还有敷脐疗、色疗、水浴疗、泥疗、冷冻疗、割治疗等。其强调在调理脏腑气血的基础上,改善五官形体容貌美。这些手段安全可靠,内服和外用药均是天然药物,经数千年实践检验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而非药物方法,针灸、按摩、气功等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这正是国际美容界和爱美者所崇尚并追求的自然美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介绍各种美容技术的具体应用。(3)中医保健美容的教学内容:中医保健美容是针对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人,通过中医美容的各种方法,来维持增进健康、维护修护形体容貌的外在美。国内著名的中医美容专家傅杰英对中医保健美容的教学内容有独特创新的见解,其认为宜将中医保健美容与中医养生学紧密结合,将中医养生学“形”“神”的概念引入中医美容(“形”包括皮肤、五官、毛发、形体等,“神”包括情绪背景、七情活动。形神和谐俱美是中医美容的标准)。从“形”“神”评价美容,提纲挈领地把中医保健美容方法划为调形、调神。教学内容着重于体质辨证美容,将体质、养生、美容、辨证有机结合起来,每个体质类型下面列出形体、皮肤、毛发、性格的常见表现形式,制定出相应的美容原则以及一系列美容措施:经络、药物、饮食、起居、心理沟通、音乐背景、皮肤护理、化妆等。二是经络美容系列基础按摩,教学过程中以中医经络学说和推拿学说为依据,讲授头部、面部、耳部、乳房、手部、脚部循经的7大基础按摩,每一系列又分为美容原理、适应范围、手法、注意事项几部分,突出经络的保健调理作用。三是总结出调理保健作用突出的常用中成药的美容作用及其辨证使用。四是根据中医气质辨证设计适合每种气质的形象装扮。这种设置法是值得借鉴的,这种教学设置法不仅使得教学内容重在实用化、生动化,突出了中医养生的特色,而且使得中医保健美容能够自然地走进美容保健应用市场,与生活美容服务相结合。(4)中医治疗美容教学内容:中医治疗美容是运用中医美容的各种方法治疗以损美性改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恢复形神和谐为目的。中医治疗美容服务对象是皮肤科、内科、妇科以损美性改变为主的各种患者。为此中医治疗美容的教学内容设置宜精讲与美容关系密切的病证,突出疾病与美容的关系,以及每个病症所引起的常见损美性改变,并指导就术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等,使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又享受到养生和生活美容的服务,使治形于调神,治病与美容紧密结合。另外,要重视临床实践,开设中医美容专科诊室,做到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例如笔者运用针灸、耳压、埋线、按摩、刮痧、中药贴脐、饮食疗法等中医美容方法及指导其养生治疗单纯性肥胖、黄褐斑等损容性病变收到了良效。通过实际病例给学生展示中医美容临床应用,以培养学生具备中医美容医生的思路和技术,同时又具有美容师对人体美审美的灵敏性和专业美容师的技能。

专题调研报告篇十

内容必须符合科学性、逻辑性,倡导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新见解;报告要求文字通顺、书写规范、表述准确,杜绝抄袭,以下小编为大家提供专题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根据市委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xx大精神活动的有关安排,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近段深入蔗区和制糖企业,围绕“走循环经济之路,促进宜州蔗糖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开展调研,下面谈谈这次调研活动的主要收获和体会。

我市是“双高”糖料基地县(市)之一,多年来甘蔗生产规模一直跻身全区前十名。目前蔗区涵盖全市**个乡镇,涉及**个建制村。**年全市种蔗面积万亩,因受年初冻灾,*月涝灾和*月风灾的严重影响,/**年榨季全市甘蔗总产和单产都明显下降,其中:甘蔗总产万吨,同比减少万吨;进厂蔗万吨,同比减少万吨;甘蔗平均农业亩产和工业亩产分别为*吨和吨,比正常年份减产吨/亩左右。据初步统计,**年全市种蔗面积达48万亩,如年景正常,/**年榨季进厂原料蔗可望达到万吨,创历史新高。

我市现拥有**公司所属的两家制糖企业——糖厂和糖厂,总生产能力为日处理原料蔗吨(其中糖厂吨/日,糖厂吨/日),每年榨季可处理原料蔗万吨。/**年榨季,我市制糖企业总产糖量万吨,工业总产值万元,利税总额亿元;预计/**年总产糖量达到26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利税总额达到亿元。

实践已经不断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作为我市传统支柱产业的的蔗糖业,其持续发展,对巩固和增加农民收入,对巩固和增加财政收入,对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可见,蔗糖业的发展壮大对巩固和增加我市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蔗糖业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增加财政收入。长期以来,蔗糖业一直是我市对财政贡献最大的产业。近几年来,我市制糖企业平均每年(榨季)缴纳的税金上亿元。在当前形势下,我市财政每年要实现双位数增长率,任务异常艰巨。因此,发展壮大蔗糖业、为财政提供更丰厚的财源,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蔗糖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市相关行业持续发展。我市蔗糖业的发展,除了有利于巩固和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巩固和增加财政收入外,对其他行业的发展也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在长达半年的榨季里,制糖企业需要数百部车辆为其运输原料蔗和食糖,给交通运输业创造2019多万元的收入,同时,石油、保险、餐饮、劳务等行业也大受其益,还有数以十亿计的糖款和蔗款流动,也为金融业增添了不可多得的活力,等等。

为使蔗糖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未来三年,我市蔗糖业应努力实现以下总体发展目标:

一是实现“六个达到”:种蔗面积达到50万亩,甘蔗工业亩产平均达到5吨,甘蔗总产量达到250万吨,食糖总产量达到32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利税总额达到3.5亿元。

二是实现“两个提升”:提升主产品质量,制糖企业的白砂糖质量跨入全区先进行列;提升副产品深加工能力,制糖企业的漂白蔗渣浆项目、食用酒精项目和复混肥项目建设目标全面实现。

三是实现“一个翻番”:即总体效益比20xx年鄱一番。

四是实现“两个确保”:确保总体生产规模跨入全区前八名,确保继续跻身国家级糖料基地。

我市蔗糖业要在未来三年内实现上述总体发展目标,有许多有利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自治区糖业布局调整部署,符合融入北部湾经济区的客观需要。从全国看,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走向,我国的食糖供应将长期立足于国产为主,同时已采取并将继续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促使糖业生产进一步向以广西为主的最佳发展区域集中,把确保国家食糖供应的重任托付给广西。从全区看,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自治区产业布局的调整,全区蔗糖生产已进一步集中到桂中以及桂南和桂西地区。我市位于桂中与桂西结合部,蔗糖业生产能力早已跻身全区前十名,是全区22个国家“双高”

糖料基地县(市)之一。因此,发展壮大我市蔗糖业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自治区糖业布局调整的有关部署,符合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2、市决策层高度重视蔗糖业的发展壮大。我市四家领导班子一贯把蔗糖业摆在全市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千方百计促进蔗糖业快速健康发展。

3、制糖企业实力比较雄厚。我市现代蔗糖业起始于1966年建成投产的怀远糖厂。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建设,我市蔗糖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石别糖厂和怀远糖厂先后进行中英合资经营,组建博庆公司以来,我市蔗糖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博庆公司所属的两家糖厂生产能力为日榨蔗15000吨,每年(榨季)可处理原料蔗250万吨,这为我市整个蔗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甘蔗生产发展的总体前景较好。甘蔗生产的发展是整个蔗糖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市甘蔗生产总体前景依然不错。一是农民群众的种蔗积极性仍然较高。近几年来,自治区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形势,在政策上确保了原料蔗价格稳定在相对合理的水平线上,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种蔗积极性。目前尽管种蔗效益不如种桑养蚕,但由于甘蔗适应性广,销路有可靠保障,实际效益虽比上不足但比下仍明显有余。因此,我市农民群众对通过发展甘蔗生产增加经济收入仍寄予厚望。二是发展甘蔗生产仍有一定的土地潜力。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市种蔗面积已达48万亩,约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0%。因此,未来三年内,上下各方共同努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整种植业结构,全市种蔗面积扩大到50万亩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当前,我市蔗糖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三是蔗区交通环境亟待改善。我市蔗区涵盖全市16个乡镇,涉及189个行政村,交通运输线网庞杂,相当一部分村屯的原料蔗运输比较困难。近几年来,制糖企业在蔗区道路的修建上投入了不少资金和物资,市直有关单位也给予大力支持,但终因面广线多,工程浩大,目前这方面工作的总体成效仍比较有限。因此蔗区交通环境已成为制约我市甘蔗生产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四是制糖企业的综合利用能和亟待加强。长期以来,受多方因素的制约,我市制糖企业一直循着以白砂糖为主打产品的单一经营发展模式,蔗渣等主要副产品尚未很好地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产业链亟待延伸。

根据宏观形势和我市实际情况,为促进我市蔗糖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查找差距,为推动我市蔗糖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破解难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我市蔗糖业的发展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要求,认认真真查找蔗糖业发展上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体制机制、工作作风和领导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加以整改;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相关决策上来,把蔗糖业的发展摆在我们经济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既定发展目标,一抓到底。在甘蔗生产方面,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从仅追求面积扩张转变到既抓扩种又抓单产和效益、并逐步以提高单产和效益为主攻方向上来,以全面提高甘蔗种植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群众的种蔗积极性。在制糖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要以副产品的深加工为突破口,不断伸长产业链,使制糖企业的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使整个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把博庆公司打造成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

(二)进一步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源,不断改善甘蔗生产条件,切实转变甘蔗发展方式,着力提升甘蔗生产效益,确保甘蔗生产稳步发展。

1、以好田好地为主攻方向,继续扩大种蔗面积。长期以来,我市的甘蔗大多数种在土壤肥力低、耕层浅薄的旱坡地,这几年的扩种也是以开发偏远和次等的耕地为主。这是我市甘蔗抵御旱灾总体能力较弱、单产难以稳步提高的重要原因。为此,充分利用好田好地来扩种甘蔗,应作为我们今后甘蔗种植工作的重点。因为工作关系,去年我曾两次率有关部门以及制糖企业和乡镇的同志到桂南考察甘蔗生产情况,其中上思县大量用好田好地来种甘蔗的做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思县近几年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调整了18万多亩水旱田来种甘蔗,促进全县50多万亩甘蔗平均亩产达到6吨的全区领先水平。我们要认真借鉴人家的好经验,在用好田好地种蔗上狠下苦功。去冬今春市里给各乡镇下达了增净1.5万亩的水田种蔗任务,并配套了几项优惠扶持政策。据初步统计,这项任务已基本完成。从今冬明春起,我们要加大工作力度,争取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全市的好田好地种蔗率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地深耕、地膜覆盖和取表做种等技术措施;二是要对近年来引进我市种植的甘蔗新品种继续开展观察比较,同时密切注视区内外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和区试动态,及时将获得好评的新品种引进我市,加快我市甘蔗品种结构调整步伐。总之,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在我市广大农民群众中逐步掀起应用良种良法来夺高产、争效益的热潮,促进甘蔗单产和效益持续提高。

3、采取多方投入的办法,不断改善蔗区交通环境。一是要摸清情况。制糖企业和各乡镇要进一步摸清蔗区道路的基本情况,认真制订蔗区道路修建计划,根据轻重缓急组织实施;二是要加大投入。博庆公司要加大蔗区道路建设资金和物资投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乡村道路建设上,要尽量向蔗区倾斜;要积极通过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组织发动农民群众集资投劳修建区道路。博庆公司要认真总结近几年来在蔗区道路建设工作上的得失,切实改进蔗区道路投入管理方式,确保投入发挥最佳效益;三是要加强管护。要建立健全包含奖惩办法的蔗区道路管护制度并认真执行,全面提升蔗区道路的通行完好率。通过抓好以上几项工作,力争在未来两三年内,使我市蔗区的交通状况有一个明显的改观,以增强我市甘蔗生产发展后劲。

(三)全力提升制糖企业副产品深加工能力,不断延长蔗糖产业链,为我市蔗糖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长期以来,我市制糖企业对副产品的利用层次较低、规模较小,影响了企业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为改变这种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博庆公司近年来不断策划延长产业链项目。在市委、市政府以及自治区和河池市的大力支持下,博庆公司目前正在我市洛东工业园区投资建设一个对榨蔗制糖所产生的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的工业园,主要建设内容有年产9.5万吨漂白蔗渣浆项目、年产5万吨食用酒精技改项目和年产5万吨复混肥技改项目。

1、漂白蔗渣浆项目。蔗渣是制糖企业的重要副产品。过去我市制糖企业一直将蔗渣作锅炉燃料和直接外卖,没有进行深度利用。为将这一宝贵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博庆公司已投资组建博冠纸业公司,开始在洛东工业园区建设年产9.5万吨漂白蔗渣浆的工程项目。

造纸业是目前我国少有的市场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的重要行业。据相关预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的纸张年消费增幅将达10%以上,这为我们发展造纸工业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同时,按博庆公司两家糖厂每个榨季进厂蔗量200万吨计,产出的蔗渣将达40万吨以上,基本能够满足博冠纸业公司对原料的需求。即便博庆公司的蔗渣供应有些缺口,也完全可以从其兄弟公司——博华公司和博宣公司调剂蔗渣进行补充。因此,博冠公司的蔗渣浆项目的原料供应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博冠公司蔗渣浆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5.5万吨漂白蔗渣浆板和4万吨漂白蔗渣湿浆,预计年销售收入达到3.8亿元,利税总额达1.2亿元。同时可提供400个就业岗位。

2、食用酒精技改项目和复混肥技改项目。利用废糖蜜(桔水)、滤泥等作为主要原。

料生产酒精、复混肥是我市制糖企业传统的副产品加工项目。但目前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都比较落后,生产规模小,效益不佳。为此,博庆公司将在洛东工业园区实施年产5万吨食用酒精技改项目和年产5万吨复混肥技改项目。

这两个项目也具有产品适销和原料供应充足的优势。一是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汽车乙醇燃料的推广使用,我国已成为酒精消费大国,因此发展酒精工业,市场前景广阔。二是制糖企业生产的复混肥在我市长期供不应求,即使大幅度提高产量,也不用向市外寻找销路;三是博庆、博华、博宣三家兄弟公司目前原料蔗进厂总量近500万吨,每年(榨季)能产出废糖蜜20万吨、滤泥15万吨,可为年产5万吨优级食用酒精和5万吨优质复混肥项目提供充足的原料。博庆公司的食糖酒精生产项目和复混肥技改项目完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食用酒精4.8万吨,工业酒精0.1万吨,液化co22万吨,复混肥5万吨。同时能提供160多个就业岗位。

博庆公司的漂白蔗渣浆项目、食用酒精技改项目和复混肥技改项目完成后,我市制糖企业的主要副产品将全部转化为附加值较高,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我市蔗糖业的整体效益将得到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将得到显著增强,并开始步入一个循环利用、良性发展的崭新时期。我们全市上下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确保这些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蔗糖业在我市经济舞台上仍将扮演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角色。我们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突破口,坚持走循环发展之路,全力推动我市蔗糖业又好又快发展。

实习单位专题调研报告反映了学生对实习单位专业问题的基本认识与判断,调研报告应结合本专业知识,对毕业实习单位进行专题调研,如:成本核算、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会计信息系统、公司治理、投资与融资政策、纳税筹划等某一具体领域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报告内容必须符合科学性、逻辑性,倡导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新见解;报告要求文字通顺、书写规范、表述准确,杜绝抄袭。为提高实习效果,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解答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随时掌握学生实习情况,检查学生的实习效果。

实习单位专题调研报告为书面报告,文字要求4000字以上。成绩评定:

成绩满分100分(按初评成绩、交叉评阅成绩及答辩成绩加权平均计算)。

1.实习单位专题调研报告是对某一企事业单位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典型现象或采用的管理模式进行系统深入探讨,其正文一般采用的结构如下:调研单位简介、问题调查、原因剖析、启示建议、主要结论。

正文内容分成5部分,安排如下:

(1)调研单位简介。主要交代单位基本情况;内部组织结构及财务岗位介绍。

(2)问题调查。主要描述调研单位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典型现象、描述实践中存在的财务专业问题或长处。

(3)原因剖析。主要是应用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

(4)启示建议。主要提出对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启示与借鉴意义,同时也可以对相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

(5)主要结论。主要是整篇报告的总结,应该鲜明、精炼、完整、准确,同时也可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1)调研报告格式问题,学生撰写的报告未按标准模板撰写,很多同学未按照五部分结构撰写文章,将第二部分“问题调查”与第三部分“原因剖析”合并一起。同时存在很多低级错误,如:格式错误,错别字较多,标题过长,关键字不关键,摘要被写成引言,用词口语化等,说明部分同学未认真阅读模板说明,态度不认真。

(2)专题调研报告不“专”,描述内容过于宽泛、肤浅,发现的问题及对策缺乏针对性,与调研单位并不相关,文章“假大空”,说明部分同学未深入调研,存在“走马观花”现象。

(3)选题视野窄,选择“内部控制、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货币资金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制度”视角较多,而围绕“纳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盈余管理,工资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利润分配制度、会计核算组织形式,凭证种类、格式及传递,账簿种类及格式,报表种类,投融资管理、内外部审计”等角度较少。

(4)内容主次不分,对调研报告的核心“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部分论述笼统、简单,而围绕调研单位简介等花费大量笔墨。

(5)分析不准确,比如:经常抨击企业过多依赖赊销,导致企业现金流困难,但却忽视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而言,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其战略目标通常是占有市场,因此应辩证看待企业赊销政策利弊。

专题调研报告篇十一

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结合“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市委市政府开展“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活动的要求,5月-8月,我们组建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全市13个县(市、区)、40多个乡镇(街道)、100多个村(社区),就全市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全市现辖13个县市区、286个乡镇、3856个村。目前,共设有基层党委544个,其中乡镇党委286个;基层党支部10663个,其中村党支部3856个;有党员260014名,其中农村党员128118名。近年来,尤其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中央、省里“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针对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在“投入保障、组织组建、队伍建设、网格管理、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全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上档升级,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组织覆盖得到扩大。本着“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的理念,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集中组建活动。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为重点,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采取“两包三定”(领导包片、干部包点,组建定人、定时、定质量)的办法,实行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选派组建等方式组建党组织;特别是灵活组建方式,在农村探索实行“村村联建”、“村协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组建模式,在社区探索建立“楼宇”、“小区”、“市场”等支部,在边远交界地区探索跨省、市、县建立联合党组织,确保基层党组织应建必建。去年来,全市新组建“两新”组织党组织724家,完成省下达任务的289.6%,全省排名前列;分别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101个;在居民楼栋等建立党组织21个;相继在广东、福建、上海、浙江等地建立流动党支部和流动党员联络站30多个。同时,选派1051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目前无党员暂不具备党组织组建条件的“两新”组织建立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发展党员、开展党的工作;帮助已建党组织实现“六个有”(有机构、有阵地、有经费、有制度、有资料、有活动)、“三个一”(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完善一套资料、布置一个阵地)目标。今年以来,在农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按2至3个村民小组、100至150户、400人左右的标准,划分社会管理网格,在支部以下成立网格党小组,共建立网格党小组9039个。

2、运转保障得到提升。作为武陵山边远山区,市县财政十分紧张,但对基层的投入却在逐年增长。仅去年,市、县财政就投入约2.1亿元用于基层组织建设,全市13个县(市、区)有10个投入超过1000万元。运转经费大幅提升。全市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从20xx年3.5万元/年提高到现在平均5万元/年,其中靖州县达到到6万元/年。社区运转经费从20xx年5万元/年提高到现在平均7万元/年,其中鹤城区提高到16万元/年,有力保障了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待遇保障落实到位。实行乡镇干部工资与机关干部工资同工同酬、统筹统发,使乡镇干部安心干事。按照“一定三有”、“四有一化”要求,全面落实村(社区)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各项报酬待遇。全市村主要干部年误工报酬由20xx年人均4000元/年提高到现在人均6000元/年,个别集体经济较强的村,主要干部误工报酬达2万元/年,离任村干部生活困难补助由每月60元提高到80至150元。阵地建设稳步推进。近年来,市、县两级共投入基层组织建设资金近3.5亿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0xx个,占全市3856个村总数的52.2%,改建、扩建、维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917个,占23.8%,挂靠村小学村级活动场所564个,占14.6%,租用村级活动场所3个;实施乡镇“五小工程”393个(其中县市区自筹经费完成18个),其中新建小食堂82个、小澡堂73个、小厕所164个、小图书室28个、小运动场46个;全市276个社区中落实办公室用房的有275个,有自主产权的101个、租借的137个、建设单位无偿提供的31个,面积200㎡以上的78个,200㎡以下的197个。

3、班子活力得到增强。各地注重以乡镇党委和村级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增强了班子活力。班子结构更加合理。乡镇党委换届后,286个乡镇1464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1452人,占99.2%,学历层次整体提升;平均年龄35.3岁,较换届前下降1.7岁,30岁以下的178人,31-35岁的583人,36-49岁的695人,50岁以上的8人,形成了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知识结构也更加合理。注重选优配强乡镇党委书记,由换届前平均年龄39岁下降到36.8岁,基本形成了一支以3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干事创业中坚力量。村级领导班子换届后,平均年龄为比上届降低3岁,学历结构明显优化,整体功能得到加强。教育培训更加有力。大力实施“万名书记进党校”、“千名村干部进高校”计划,在市委党校举办创新社会管理和xx大精神基层书记专题培训班,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对全市10806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全面集中轮训;依托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市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举办7期村干部大专学历培训班,培训村主要干部350多人,沅陵县举办13期大专学历培训班,培训村主要干部700余人。各县市区近年组织村主要干部2019余人次赴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用人导向更加鲜明。出台《关于建立乡镇站所和村(居)委会干部政策激励机制的实施办法》,从定向招考、定向培训、定向奖励三个方面完善配套措施,畅通优秀基层干部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近年来全市从村主要干部中招录公务员15名,从大学生村官中招录选调生27名、公务员23名,并从有过大学生村官经历的人员中选拔22名担任乡科级副职,进一步拓宽了基层干部出路。注重选树基层先进典型,近年来先后选树了周福坤、赵小林、龙四清、张建军等一批群众身边的鲜活典型,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4、党员素质得到提升。近年来,各地加大了对基层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力度。三年来,全市共发展党员25681人,培养了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在农村重点发展3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20xx年以来共发展35岁以下的6787人,占农村发展党员总数的55.5%,发展高中以上学历的6832人,占农村发展党员总数的55.9%。通过整合农村远程教育、各级党校、怀化职院等培训资源,加大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农村新型人才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全市广大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紧紧围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岗位学雷锋”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筑牢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开展“设岗争星”活动,根据农村党员的从业状况、特长、年龄、爱好、文化程度、能力水平等情况合理安排岗位,做到每位党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区和责任岗,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树立了党员的新形象。深入开展党内关怀帮扶激励活动和关爱流动党员活动,去年全市共帮扶困难党员56332人,查找流动党员15639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明显增强。

5、服务群众得到深化。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大力推动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服务能力提升。在乡镇干部中深入开展“一人学一技”活动,引导乡镇干部学技能、用技能、授技能,以实用技术直接服务群众。目前,全市85%以上的乡镇干部都掌握了1门以上的“种、养、加”实用技能或技术。20xx年,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我市召开全省乡镇干部“一人学一技”活动经验交流会,推介我市的做法和经验。服务载体丰富。积极探索创新服务群众载体,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卓有成效的生动局面。市本级深入开展农村建整扶贫,重点对98个深度贫困村采取“三联一包”的形式进行结对帮扶。沅陵县建立县级农村信息服务中心和5个乡级农村一体化服务中心,根据农户和市场的需要,着力开展科技推广、动物防疫、信息等服务。中方县通过制作便民服务卡、服务承诺卡等形式,把乡镇干部的姓名、技术专长、承诺事项、联系方式写在卡上,免费发放到农户家中,方便群众联系。溆浦县推行“周例会、月座谈、季议事”工作法,要求乡镇干部撰写民情日记、月工作小结,建立民情台账,全面了解民情,深入查找问题,及时解决矛盾。芷江县推行“村民事务全程代理”服务,群众只需将所要办理的事项委托给代办员,代办员就会按照规定流程对群众委托的事项提供无偿代办服务。麻阳县在乡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在村设立“便民服务站”,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体化”办公、“一条龙”服务,简化繁琐办事程序,方便群众办事。服务成效明显。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困难群众21553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96455件,解决矛盾纠纷73452起,帮助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14.7万人,新解决28.7万农民饮水难问题,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30元,比20xx年增加2650元,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6、工作机制得到完善。着眼于巩固发展党建成果,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建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把党建工作以200分值纳入全市综合绩效考核范畴,将党建工作同经济工作、中心工作一起研究、布置和考核。以“三级联述联评联考”为推力,要求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自觉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目前,全市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管党意识明显增强,抓党建工作力度明显加大。规范建设逐步完善。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建立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年度报告、分类排位、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使基层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序可进。在全省率先制定《怀化市村党组织工作暂行规定》,分别从组织设置、工作职责、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议事决策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工作进行了规范,促使其决策更加科学、管理更加民主、监督更加有力。实施“四千人员”工程,帮助贫困村、后进村和难点村加强党建工作,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及社会组织组建党组织和开展党的工作,帮助联系党组织建立信息平台、完善资料、布置阵地。管理手段更加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建“六横七纵”的立体网络,建立4136个网格党小组,将全市1万多党组织和23万多名党员纳入网络平台内进行管理,取得明显成效。这一做法得到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郭开朗充分肯定,湖南日报、红网等媒体进行了重点推介。示范创建深入推进。坚持基层组织示范创建“十化”标准,在全市大力开展基层党建示范创建活动,使基层党组织聚焦品牌效应,学有榜样、建有标准、赶有目标。目前,全市共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539个,打造了320、209国道沿线贯穿9个县(市、区)涉及22个乡镇的党建示范长廊及主城区涉及5个街道13个社区的党建示范带。涌现全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31个,其中,沅陵、芷江两个县被列为全省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县。

近些年,我市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与xx大的新要求相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与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任务相比,基层基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尤其是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难以适应新要求。基层组织建设关键在人,关键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这个“领头雁”。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总体情况是好的,村干部主流是好的,但基层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文化偏低、素质不高、年龄老化、能力较弱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年龄文化结构不优。全市3828名现任村党支部书记,35岁以下145人、仅占3.8%,35-40岁362人、占9.5%,40-45岁811人、占21.1%,45-55岁1513人、占39.5%,55岁以上997人、占26%;本科以上文化的29人,仅占0.8%,大专443人、占11.6%,高中或中专1813人、占47.4%,初中及以下1543人,占40.3%;带奔履职能力不强。相当部分村支部书记带头无方,致富无门,进取精神不足,工作默守陈规,守摊子,混日子,“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知识、有能力、头脑灵活、年轻有为的村干部偏少。现任村书记为致富带头人的只有697人、占18.2%,具有外出务工经商经验的165人、占4.3%,属复原退伍军人的247人、占6.4%,大学生村官5人、占0.1%。个别村书记甚至申请吃低保。后备干部培养不足。缺乏后备干部培养意识,有的村还很难找出合适的村书记人选。相当部分村书记任职时间偏长,目前连续任村书记10-2019年的793人,15-20年的263人,20-25年的98人,25年以上的56人。农村一些德才公认、处事公道、管理公开,见多识广、具有市场经济能力、摸爬滚打实践经验,致富带富能力强、有奉献精神回村任职的优秀骨干分子未及时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中来,基层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此外,一些地方对村干部教育培训不够,考核管理不严,少数干部甚至违法乱纪,造成不良影响,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

2、基层运转保障不足,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普遍较弱。近些年各地虽然把强化运转保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来抓,采取了一些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无钱办事”仍是大多数乡镇、村的共性问题。一是运转保障层级不高。乡镇运转经费缺口大。目前,一般是按人头每人8000—10000元标准下拨乡镇运转经费,每年每个乡镇财政安排的经费大概20-40万元,但每个乡镇开支一般在100万元左右,经费缺口60多万,导致很多乡镇负责人把很大部分精力花在跑项目、找资金上。村级日常运转经费低。村级运转经费虽然普遍提高到5万元/年,但扣除在职村干部报酬、离任村干部补助、办公费、报刊水电费、培训差旅费等,真正能开支安排的只有5000元左右。如中方县中方镇铜锣村,每年县财政下拨的运转经费为5万元,其中固定用于发放4名在职村干部生活补贴22800元,8名离任村干部生活困难补贴7680元,8个村民小组长生活补贴11200元,加上1000多元的报刊征订费,实际可自由支配的运转经费只有7320元。二是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据统计,全市3856个行政村中,目前村级集体经营收入达到100万以上的村只有2个,50-100万的村8个,20-50万的村25个,5-20万的村239个,3-5万的村283个,完全没有集体经营收入的“空壳村”达2254个,占58.45%。集体经济匮乏,导致无力发展公益事业和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3、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服务基层群众不够。基层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仍比较严重,普遍缺乏方便办事,服务群众的窗口平台。各地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只有20%左右的乡镇设有便民服务中心、10%的村设有村民事务代办点,多数群众仍未能享受到社会民生事务的“一站式”办理、全程代办等优质高效服务。乡村干部形式上的下基层多,实际下基层的任务目标不明确,不知道干什么,缺少发挥作用切入点,主动提供服务少。群众不清楚乡镇干部下基层来干什么、能做什么,对乡镇干部下基层却没能帮助自己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问题而心存不满。

4、基层环境仍旧艰苦,工作条件尚待改善。基础设施跟不上。除城区乡镇(街道)外,目前乡镇工作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特别是边远乡镇,有的办公楼房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破旧老化,甚至成为危房;有的配套设施少,缺食堂、澡堂、图书室、运动场等生活基础条件。据统计,目前还有156个乡镇无小澡堂、245个乡镇没有小图书室、220个乡镇缺运动场。生活不方便,干部自然难安心基层。村(社区)活动场所尚待改造升级。目前,还有704个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租用或挂靠在村小学,一些村小修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现已成危房。新建的20xx个村活动场所多数只有90㎡,面积偏小难以满足需要,待升级。基层工作压力大。每年乡镇(街道)一票否决工作就有计生、安全等三项,还要签订各类单项工作责任状10-20个,各类检查、考核、评比名目繁杂,迎来送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难以集中时间精力抓工作。乡镇可调控手段弱。许多部门通过签订责任状,把工作责任推到基层,但权利却没下放,变成审批、管理在上面,出事责任追究在基层。人员调配管理难。乡镇名义上有40-80名工作人员,但林业、国土、司法等站所人事管理权限在上级部门,乡镇根本管不到,实际能管到的也就20—30人。此外,一些上级部门还从乡镇借调人员,有的工作出现无人抓无人去落实。

5、重视激励基层不够,基层队伍缺乏活力。基层干部出路不畅。受领导职数、人员“身份”等因素限制,基层干部上升空间很有限,提拔一般很难。特别是乡镇站所干部、村(社区)干部,因身份原因,工作实绩再突出,也很难得到提拔重用。过来,我市虽探索实行了面向乡镇站所干部选拔乡镇班子成员、面向村(社区)干部公开招考公务员,但选拔招考规模过小,每年人数不足10名,且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待遇报酬偏低。目前村干部虽不全脱产,但实际工作量很大,参加家庭劳动的时间很少。一年中,村干部大约有300天在村里工作的占82.6%,最少的也有180天左右,而每月误工补贴只有500元左右,一年也就5000余元,远比不上外出打工和临时工。工作考评不到位。对村(社区)干部工作实绩没有一套科学的考评体系,干得好不好,待遇基本一个样。关爱尊重基层不够。对基层干部的形象维护有待加强。一些新闻媒体对乡村干部正面宣传少,负面报道多,新闻一聚焦,好象基层干部成天只在吃喝不干事。有的未作深入调查,报道失实,极大地挫伤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误导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乡村干部处于“两头受气”的尴尬境地。

6、一些规定要求落实不到位,基层民主等问题仍突出。村级组织构架尚需理顺。现在每个村都有党组织、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但这几个机构到底是什么关系、运行的机制是什么,还不太明确,各个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一些规定要求落实不到位。如“四议两公开”制度,在一些村落实不严格,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不民主、结果不公开,存在少数干部说了算的现象;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虽然有村民理财小组、财务报账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但依然存在财务管理混乱、收支不规范现象。如溆浦县观音阁镇铁路湾村原党支部书记在担任书记期间,先后从村出纳处借出4.5万元挪作他用。一些相关制度流于形式。如组织生活会出现以外出旅游、文体活动等来代替的庸俗化倾向,发展党员不按标准不走程序未经过群众推优,搞“近亲繁殖”、“一个人说了算“。一些工作责任追究不到位,对违反相关制度规定的责任人处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诫勉谈话了事,纪律变成“稻草人”。

专题调研报告篇十二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活动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部署,是协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黄浦区教育局党政班子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结合教育“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整体方案推进及区委巡查提出的各项整改任务的落实,带领全系统广大党员和干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改革的勇气胆识、实干的工作作风,打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攻坚战,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提振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员工的精气神。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教育党工委将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把解决问题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坚持以上率下,树立“学做”标杆。局领导班子将通过党委会专题学习、中心组定期研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的基本要求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结合区委巡查反馈的问题建议,着重在强化管理、从严带队伍等方面,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聚焦问题查,对照问题改,坚持以学促改,以上率下,做到带头参加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带头谈体会、讲党课、作报告;带头深入联系点调研、解决问题;带头查找问题抓好整改;带头立足岗位作贡献。真正把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坚决防止“水过地皮湿”,使党政班子成为“两学一做”知行合一的标杆。坚持示范传导,强化责任担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是事业的带头人、一线党员的领路人,也是广大群众的眼前人、身边人。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校级领导干部将通过单位中心组学习、开设党课讲座、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组织生活会等形式,结合群众路线及“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中梳理的问题清单,着重在坚守底线、责任担当等方面找差距、补短板。坚持先学先改,示范带动,当好一线党员的表率。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深入联系群众,树立宗旨观念;进一步为学校发展出新招、出实招,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严守纪律和底线,知敬畏、讲规矩。引导党员干部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走心入脑”,永葆政治本色。基层广大党员通过参与创先争优岗位行动、志愿行动和家园行动,立足本职工作,着重在理想信念、师德修养等方面检视自己、对标看齐,深学细照笃行,补足精神之钙、扫除行为之垢、强化担当之责,铸牢党性之魂,在修身正己的同时,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模范带头作用,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教书育人中彰显党员精神风貌。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党工委将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总目标,将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品质,打造中心城区教育高地,服务黄浦区域发展,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两学一做的落脚点。着力落实创先争优,增强基层组织活力。以教育系统创先争优行动计划为载体,通过开展“承诺践诺”、“三亮三比三评”活动,落实“岗位行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在服务教育中心工作中建功立业;通过整合志愿服务资源,成立教育系统青年志愿者联盟,落实“志愿行动”,激励党员在引领社会风尚中争当先锋;通过基层党支部与社区“双结对”、“双报到”制度,落实“家园行动”,鼓励党员在社区共治、建设和谐家园中贡献力量;通过开展“好班子”、“好干部”、“好党员”的评选表彰活动,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先进典型激励人、用模范事迹鼓舞人,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着力强化立德树人,提升育德育人水平。强调,“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党员教师要把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作为明德修德、树德立德的重要内容,“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党员教师修身正己,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立德树人,将价值塑造融入课堂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强化德育为先、思想引领,强调以德育人、润物无声,不断提高学校育德育人水平,提升教育实效。着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落实区域发展目标。将“两学一做”与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相结合,以学促做,知行合一,以党员队伍为先行,激发全系统教育改革的主体责任意识,增强系统上下谋事创业的激情和锐气,通过贯彻落实教育“十三五”规划,逐步破解在干部队伍、资源盘整、教育公平、减负增效等方面存在的发展瓶颈,有力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努力打造中心城区教育高地,为黄浦区打造“四个标杆”、实现“四个前列”的区域发展目标夯实基础。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一项经常性教育工作,必须突出求真务实的精神,紧密结合教育实际,体现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强化分类指导,把握工作的针对性。“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这是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时提出的要求。教育系统目前所辖党员3200余名,共设有基层二级党委1个、党总支部7个、直属党支部107个。针对系统党组织种类多、人员情况复杂的特点,党工委将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层次“量体裁衣”,强化分类指导,提出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的要求,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提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党工委也将牵头建立常态化巡查督导、全过程考核评价、跟踪式从严问责的机制,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全覆盖、全过程的现场指导,确保不漏项、不留死角,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强化方法创新,突出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创新基层党建基础性工作载体、调整党务干部选拔任用导向,有效落实学习教育的组织保障;通过引导广大党员运用网络载体进行主动自学、互动交流,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激发党员参与学习、以学促做的热情;通过利用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党员“微党课”以及各基层党组织的好经验好做法,以点带面、直观形象地宣传教育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知行合一的“学做”教育氛围。强化制度保障,注重管理的长效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能毕其功于一役,筑牢党的根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将以“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态度,“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坚持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工委的组织领导,完善党工委对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一日调研”、党组织书记分层培训、党组织书记向党员报告工作接受评议等制度建设,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进一步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抓好“党员进党校”——党员教育轮训、完善党员发展和组织管理、深化“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突出“两学一做”正常化教育的特质,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专题调研报告篇十三

在贯彻从严治党方针尤其是处理不合格党员的力度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党建专题。

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是一名在乡镇工作十多年的基层党员干部,从事党建工作近十年。最近就乡镇党建工作情况,到县有关部门、部分乡镇、一些村组,与干部和群众进行了广泛的座谈与交流,深入了解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优化干群关系作了一些调研、分析和思考。

2、基层党组织软弱“无”力的问题。一些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不适应新形势下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需要,对影响当地稳定的一些社会问题束手无策,在群众中没有威信;有的基层组织涣散,部分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严重影响干群关系。

3、部分地方基层民主流于形式。一是“三务”公开总是遮遮掩掩,不能按照规定时间公开,有时公开是为了应付一下上级的检查。二是公布的内容很片面,群众真正关心的不公开或很少公开,有时把无关紧要的“内情”公布一下。三是公开工作单项运作,与民主管理脱节。有时不注意和不问公开的反馈意见,有了问题也不去整改,公开的动机和追求只是还干部一个所谓的“清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真正给群众一个“明白”做得不够好。

1、部分基层干部激情不高,认为干与不干“无”所谓的问题。一些基层干部精神状态不佳、激情指数不高、思想波动大,因为村干部工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事务繁杂,有的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强,有的干脆当“维持会长”,有的既当老板又当村干部,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个人项目上,认为村干部一年到头拿不了几个钱,外出务工两三个月就赚够一年的工资,工作要求稍微紧一点就撂担子,更别说为群众服务了。

2、部分党员干部工作方法简单,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差。有的因循守旧,还靠以前家长式、行政命令的工作方法来处理问题,有的感到“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由于村干部普遍缺乏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带领群众致富比较困难。

1、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低,村组干部队伍难配强。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中年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等问题仍然表现得比较突(低碳生活绿色环保。

)出。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偏低带来的后果越来越严重,不仅造成党员队伍缺乏活力,而且导致村干部和后备队伍不足。有一部分村如果村支书卸位,要重新挑选一位合适的村支书就很难。同时,农村25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多数在校学习,完成学业后在外就业或选择外出务工,导致村组干部和党员队伍缺乏后续保障。

2、党员先锋意识淡化,党组织战斗力下降。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主流较好,多数党员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党员队伍个体素质不齐。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弱化,有的党员对共产主义信心不足,觉得共产主义离我们很远,走上贪图享受、腐化堕落的道路,甚至迷失人生道路和方向,信仰封建迷信;有的党员宗旨意识谈化,不讲奉献,利益至上,不愿参加义务公益活动,参加支部党员培训、开党员会都要拿报酬;有的党员实用主义至上,拜金主义倾向严重,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愿意去做,为了金钱不讲原则,不择手段;部分党员荣誉感减弱,与党员标准和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党员先锋意识淡化的现象危害性很大,严重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党员教育形式单一。

从近年来案件屡发、频发等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少党员已经缺失了信仰,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党内的“投机分子”。这也对党员教育提出新的课题,面对农村党员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外出时间较长、党员文化参差不齐这些情况,党员教育的形式不能还是读读文件、念念报纸、听听领导讲话了。

4、少数党员存在信仰危机。

党员信仰缺失是党最大的危机。现在基层普遍出现一种怪现象:相信党,不相信党的干部;党的政策好,谩骂地方“和尚”念歪经。有的党员不过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甚至有的还以不缴纳党费为荣),认为共产主义太深奥,干脆什么都不信,倒求神拜佛搞起迷信,像浙江浦江县杭坪镇薛下庄村党员薛某,长期摆摊算命,外界号称“薛半仙”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5、流动党员管理困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广泛,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流动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在管理中表现为“五难”,即“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管理难落实、党费难收缴、作用难发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已成为当前农村党建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

近年来,太平镇对村干部待遇问题非常重视,与相邻乡镇相比也处在前列,但村干部的工资较低。由于工资待遇低导致村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没人愿意干或有能力的不干。村干部在政治出路等方面还缺乏一种激励机制,村干部认为自己干好最多能当个村支书,干得不好也掉不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所以在遇到“难、重、繁”的工作任务时,随时就有卸任的想法,导致农村一些难点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到位。此外,村干部退职后也没有保障,虽然参加了养老保险,但缺乏长效保障机制,现任村干部没有制度保障。农村党员干部机制保障不健全,影响到村干部队伍稳定,更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1、在处理抓党建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上,重经济轻党建,对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基层党建工作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给新时期党建工作和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部分领导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经济轻党建,明显存在“一手硬、一手软”。

2、在贯彻从严治党方针尤其是处理不合格党员的力度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大量不合格党员滞留党内给党的事业带来的危害缺乏清醒的认识。有的怕丢选票,追求平和亲热的人际关系;有的自身不廉洁,怕“拔出萝卜带出泥”;有的奉行中庸之道,到处“和稀泥”,为自己留后路;有的受不正之风的干扰,加大了处置难度,使一些不合格党员仍然滞留党内。通常都是在某党员触犯法律后才被评为不合格,每年农村不合格党员约占4%左右,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约占2%左右。

3、在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考评中,缺乏一套科学的奖优罚劣激励机制,基层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对班子建设的考核,看年龄结构、看文化程度等有形的情况多,对班子的整体合力、个体能力以及在领导一方经济建设中发挥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缺乏科学的衡量尺度。有的“一俊遮百丑”,有的却“以偏概全”,人为因素、主观意识影响较多。对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看记录、登统计、报表的多,对班子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特别是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过程了解不够,过多地依赖于听汇报、看现象。对党员干部的实绩考核,有的片面地追求经济指标,以政绩代替党建,对个人在班子中的作用,对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缺乏科学的界定,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奖罚问题上表现出奖多罚少,奖起来容易罚起来难。评奖时要么“你有我有大家有”,要么“风水轮流转”。惩罚上要么隔靴搔痒,要么感情用事,没有真正起到鼓励先进和鞭策后进的作用。

4、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党内法规明显滞后,基层党建工作还不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尽管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和完善了各类党内法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党内法规、制度与基层党建工作中不适应的方面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法规不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内容、程序和方式方法都还不很规范;二是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法规不完善。原有的街道党建工作法规已不适应形势需要,急需制定新的街道杜区党建工作法规;三是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农村外出务工、企业下岗、因私出国出境等原因而造成流动的党员(统称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一直是基层党组织颇感头痛的一个难题。

现阶段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基层领导在处理党建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上,“重”经济“轻”党建,对党建工作很少研究,没有把基层党建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笔者认为新时期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以下五点。

1、要建立完善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首先要建立学习组织机制,制定学习考核评价体系,认真开展不同层面的学习。其次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笔者所在镇对照宿迁市统筹“三大发展”、推进“九比竞赛”的目标要求,结合县镇工作实际,制定了村级绩效考核办法,把江苏省全面小康指标量化、细化到具体指标,明确到项,如有效招商信息、脱贫攻坚、绿化、“三个集中”、村庄环境整治、新农合参合率、信访和计划生育工作等等。同时按照基础相当、实力相近的原则,村与村之间结成对子,相互之间展开竞赛,并形成党委文件(太委发【20xx】25号)下发到各村(居)。第三建立和完善考评机制。每项工作结束后,一周内形成考核结果,由分管领导签字后报镇考核办公室备案。考评设1万元考核基金,每半年考核一次,年终考核时,奖惩兑现,另外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村(居)党支部书记享受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标准待遇;考核总分低于60分的村(居)党支部书记要诫勉谈话,连续两次倒数第一的村(居)党支部书记予以免职。第四建立基层干部激励机制,鼓励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建功立业。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坚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适当待遇留人”。按照“定权责立规范,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一定三有”要求,落实村干部保障激励措施,进一步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工作。

2、进一步加大基层党建工作力度。

进一步强化认识,加大基层党建工作力度:要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使其真正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要把基层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配齐配强各级党务干部,从而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加强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要突破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小圈子,跳出党建抓党建,以党建带工建,以党建带团建,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基层各项工作,包括妇女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从而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活力。

3、要着力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最主要的是抓好基层党支部班子建设。要着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级基层干部队伍。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从实践看德才,凭实绩用干部,把群众拥护的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民委员会班子。配备一支德才兼备、真抓实干的党支部班子。一是要把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双强型”(政治上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人选作为党支部书记。其次选配德才兼备的党员作为支部委员,充分提升班子整体的战斗力。笔者所在镇选配支部班子是结合村“两委”换届,通过“三荐两访两票选”和“双直选”的方式把年轻、优秀能人、大户选拔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来的。二是加大培训的力度。笔者所在镇结合县里开展的党支部书记培训,组织支部一班人外出观摩学习,采用请党校教授授课、以会代训和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等方式展开培训,旨在通过培训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素质,从而提升整体发展的能力。三是切实解决“四风”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是基层党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方的带头人尤其要走群众路线,“接地气”。笔者所在镇结合“三解三促”开展“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活动,要求党支部书记深入到群众中去,对本村居民户进行逐户走访,梳理老百姓提出的问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留有影像资料。四是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理念。村干部要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理念,融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4、要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除了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外,还要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创新观念、创先争优。二是丰富教育内容。除了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外,重点学习党的xx大精神,帮助党员认清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树立新时期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三是创新学习方式。在充分营造党建文化氛围的前提下,抓好专题培训、做好典型宣传,通过红歌比赛、网上交流、微博、qq等现代传媒,唱《激情泗洪之歌》,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热情,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四是突出提升党员素质抓教育。党的xx大指出,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重点是增强党性、提高素质。把好党员的“入口”关,真正把素质高、能发展的人选进党员队伍,随时清退不合格的党员,纯洁党员队伍,做到“能进能出”是关键。农村党员文化参差不齐,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的强弱。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贯彻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要帮助他们透彻理解、深刻领悟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提升素质、做好党建工作的实际行动。

5、发展集体经济,加强农村党建。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村集体经济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经济保障。发展集体经济要克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小农经济观念和避免违背群众意愿,贪大求洋,只上项目不见效益的盲干现象,要以群众的意愿为基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以点带面,抓两头、带中间,抓好先进支部集体经济同时抓好后进、贫困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起步工作;要处理好近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结合主导产业,因地制宜构建“村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工作模式,在农村特色产业建设上,培育支部+协会模式,使党组织和党员在推进农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开发中充分发挥作用。总之,要在经济建设中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加强农村党建的同时,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认识,努力营造有利于加强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着力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发展好集体经济,才能打牢党建工作的根基。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求新突破,才能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结合“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市委市政府开展“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活动的要求,5月-8月,我们组建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全市13个县(市、区)、40多个乡镇(街道)、100多个村(社区),就全市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全市现辖13个县市区、286个乡镇、3856个村。目前,共设有基层党委544个,其中乡镇党委286个;基层党支部10663个,其中村党支部3856个;有党员260014名,其中农村党员128118名。近年来,尤其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中央、省里“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针对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在“投入保障、组织组建、队伍建设、网格管理、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全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上档升级,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组织覆盖得到扩大。本着“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的理念,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集中组建活动。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为重点,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采取“两包三定”(领导包片、干部包点,组建定人、定时、定质量)的办法,实行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选派组建等方式组建党组织;特别是灵活组建方式,在农村探索实行“村村联建”、“村协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组建模式,在社区探索建立“楼宇”、“小区”、“市场”等支部,在边远交界地区探索跨省、市、县建立联合党组织,确保基层党组织应建必建。去年来,全市新组建“两新”组织党组织724家,完成省下达任务的289.6%,全省排名前列;分别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101个;在居民楼栋等建立党组织21个;相继在广东、福建、上海、浙江等地建立流动党支部和流动党员联络站30多个。同时,选派1051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目前无党员暂不具备党组织组建条件的“两新”组织建立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发展党员、开展党的工作;帮助已建党组织实现“六个有”(有机构、有阵地、有经费、有制度、有资料、有活动)、“三个一”(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完善一套资料、布置一个阵地)目标。今年以来,在农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按2至3个村民小组、100至150户、400人左右的标准,划分社会管理网格,在支部以下成立网格党小组,共建立网格党小组9039个。

2、运转保障得到提升。作为武陵山边远山区,市县财政十分紧张,但对基层的投入却在逐年增长。仅去年,市、县财政就投入约2.1亿元用于基层组织建设,全市13个县(市、区)有10个投入超过1000万元。运转经费大幅提升。全市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从20xx年3.5万元/年提高到现在平均5万元/年,其中靖州县达到到6万元/年。社区运转经费从20xx年5万元/年提高到现在平均7万元/年,其中鹤城区提高到16万元/年,有力保障了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待遇保障落实到位。实行乡镇干部工资与机关干部工资同工同酬、统筹统发,使乡镇干部安心干事。按照“一定三有”、“四有一化”要求,全面落实村(社区)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各项报酬待遇。全市村主要干部年误工报酬由20xx年人均4000元/年提高到现在人均6000元/年,个别集体经济较强的村,主要干部误工报酬达2万元/年,离任村干部生活困难补助由每月60元提高到80至150元。阵地建设稳步推进。近年来,市、县两级共投入基层组织建设资金近3.5亿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0xx个,占全市3856个村总数的52.2%,改建、扩建、维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917个,占23.8%,挂靠村小学村级活动场所564个,占14.6%,租用村级活动场所3个;实施乡镇“五小工程”393个(其中县市区自筹经费完成18个),其中新建小食堂82个、小澡堂73个、小厕所164个、小图书室28个、小运动场46个;全市276个社区中落实办公室用房的有275个,有自主产权的101个、租借的137个、建设单位无偿提供的31个,面积200㎡以上的78个,200㎡以下的197个。

3、班子活力得到增强。各地注重以乡镇党委和村级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增强了班子活力。班子结构更加合理。乡镇党委换届后,286个乡镇1464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1452人,占99.2%,学历层次整体提升;平均年龄35.3岁,较换届前下降1.7岁,30岁以下的178人,31-35岁的583人,36-49岁的695人,50岁以上的8人,形成了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知识结构也更加合理。注重选优配强乡镇党委书记,由换届前平均年龄39岁下降到36.8岁,基本形成了一支以3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干事创业中坚力量。村级领导班子换届后,平均年龄为比上届降低3岁,学历结构明显优化,整体功能得到加强。教育培训更加有力。大力实施“万名书记进党校”、“千名村干部进高校”计划,在市委党校举办创新社会管理和xx大精神基层书记专题培训班,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对全市10806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全面集中轮训;依托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市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举办7期村干部大专学历培训班,培训村主要干部350多人,沅陵县举办13期大专学历培训班,培训村主要干部700余人。各县市区近年组织村主要干部2019余人次赴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用人导向更加鲜明。出台《关于建立乡镇站所和村(居)委会干部政策激励机制的实施办法》,从定向招考、定向培训、定向奖励三个方面完善配套措施,畅通优秀基层干部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近年来全市从村主要干部中招录公务员15名,从大学生村官中招录选调生27名、公务员23名,并从有过大学生村官经历的人员中选拔22名担任乡科级副职,进一步拓宽了基层干部出路。注重选树基层先进典型,近年来先后选树了周福坤、赵小林、龙四清、张建军等一批群众身边的鲜活典型,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4、党员素质得到提升。近年来,各地加大了对基层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力度。三年来,全市共发展党员25681人,培养了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在农村重点发展3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20xx年以来共发展35岁以下的6787人,占农村发展党员总数的55.5%,发展高中以上学历的6832人,占农村发展党员总数的55.9%。通过整合农村远程教育、各级党校、怀化职院等培训资源,加大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农村新型人才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全市广大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紧紧围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岗位学雷锋”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筑牢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开展“设岗争星”活动,根据农村党员的从业状况、特长、年龄、爱好、文化程度、能力水平等情况合理安排岗位,做到每位党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区和责任岗,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树立了党员的新形象。深入开展党内关怀帮扶激励活动和关爱流动党员活动,去年全市共帮扶困难党员56332人,查找流动党员15639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明显增强。

5、服务群众得到深化。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大力推动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服务能力提升。在乡镇干部中深入开展“一人学一技”活动,引导乡镇干部学技能、用技能、授技能,以实用技术直接服务群众。目前,全市85%以上的乡镇干部都掌握了1门以上的“种、养、加”实用技能或技术。20xx年,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我市召开全省乡镇干部“一人学一技”活动经验交流会,推介我市的做法和经验。服务载体丰富。积极探索创新服务群众载体,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卓有成效的生动局面。市本级深入开展农村建整扶贫,重点对98个深度贫困村采取“三联一包”的形式进行结对帮扶。沅陵县建立县级农村信息服务中心和5个乡级农村一体化服务中心,根据农户和市场的需要,着力开展科技推广、动物防疫、信息等服务。中方县通过制作便民服务卡、服务承诺卡等形式,把乡镇干部的姓名、技术专长、承诺事项、联系方式写在卡上,免费发放到农户家中,方便群众联系。溆浦县推行“周例会、月座谈、季议事”工作法,要求乡镇干部撰写民情。

日记。

月工作小结,建立民情台账,全面了解民情,深入查找问题,及时解决矛盾。芷江县推行“村民事务全程代理”服务,群众只需将所要办理的事项委托给代办员,代办员就会按照规定流程对群众委托的事项提供无偿代办服务。麻阳县在乡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在村设立“便民服务站”,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体化”办公“一条龙”服务,简化繁琐办事程序,方便群众办事。服务成效明显。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困难群众21553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96455件,解决矛盾纠纷73452起,帮助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14.7万人,新解决28.7万农民饮水难问题,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30元,比20xx年增加2650元,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6、工作机制得到完善。着眼于巩固发展党建成果,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建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把党建工作以200分值纳入全市综合绩效考核范畴,将党建工作同经济工作、中心工作一起研究、布置和考核。以“三级联述联评联考”为推力,要求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自觉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目前,全市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管党意识明显增强,抓党建工作力度明显加大。规范建设逐步完善。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建立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年度报告、分类排位、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使基层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序可进。在全省率先制定《怀化市村党组织工作暂行规定》,分别从组织设置、工作职责、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议事决策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工作进行了规范,促使其决策更加科学、管理更加民主、监督更加有力。实施“四千人员”工程,帮助贫困村、后进村和难点村加强党建工作,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及社会组织组建党组织和开展党的工作,帮助联系党组织建立信息平台、完善资料、布置阵地。管理手段更加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建“六横七纵”的立体网络,建立4136个网格党小组,将全市1万多党组织和23万多名党员纳入网络平台内进行管理,取得明显成效。这一做法得到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郭开朗充分肯定,湖南日报、红网等媒体进行了重点推介。示范创建深入推进。坚持基层组织示范创建“十化”标准,在全市大力开展基层党建示范创建活动,使基层党组织聚焦品牌效应,学有榜样、建有标准、赶有目标。目前,全市共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539个,打造了320、209国道沿线贯穿9个县(市、区)涉及22个乡镇的党建示范长廊及主城区涉及5个街道13个社区的党建示范带。涌现全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31个,其中,沅陵、芷江两个县被列为全省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县。

近些年,我市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与xx大的新要求相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与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任务相比,基层基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尤其是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难以适应新要求。基层组织建设关键在人,关键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这个“领头雁”。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总体情况是好的,村干部主流是好的,但基层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文化偏低、素质不高、年龄老化、能力较弱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年龄文化结构不优。全市3828名现任村党支部书记,35岁以下145人、仅占3.8%,35-40岁362人、占9.5%,40-45岁811人、占21.1%,45-55岁1513人、占39.5%,55岁以上997人、占26%;本科以上文化的29人,仅占0.8%,大专443人、占11.6%,高中或中专1813人、占47.4%,初中及以下1543人,占40.3%;带奔履职能力不强。相当部分村支部书记带头无方,致富无门,进取精神不足,工作默守陈规,守摊子,混日子,“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知识、有能力、头脑灵活、年轻有为的村干部偏少。现任村书记为致富带头人的只有697人、占18.2%,具有外出务工经商经验的165人、占4.3%,属复原退伍军人的247人、占6.4%,大学生村官5人、占0.1%。个别村书记甚至申请吃低保。后备干部培养不足。缺乏后备干部培养意识,有的村还很难找出合适的村书记人选。相当部分村书记任职时间偏长,目前连续任村书记10-2019年的793人,15-20年的263人,20-25年的98人,25年以上的56人。农村一些德才公认、处事公道、管理公开,见多识广、具有市场经济能力、摸爬滚打实践经验,致富带富能力强、有奉献精神回村任职的优秀骨干分子未及时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中来,基层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此外,一些地方对村干部教育培训不够,考核管理不严,少数干部甚至违法乱纪,造成不良影响,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

2、基层运转保障不足,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普遍较弱。近些年各地虽然把强化运转保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来抓,采取了一些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无钱办事”仍是大多数乡镇、村的共性问题。一是运转保障层级不高。乡镇运转经费缺口大。目前,一般是按人头每人8000—10000元标准下拨乡镇运转经费,每年每个乡镇财政安排的经费大概20-40万元,但每个乡镇开支一般在100万元左右,经费缺口60多万,导致很多乡镇负责人把很大部分精力花在跑项目、找资金上。村级日常运转经费低。村级运转经费虽然普遍提高到5万元/年,但扣除在职村干部报酬、离任村干部补助、办公费、报刊水电费、培训差旅费等,真正能开支安排的只有5000元左右。如中方县中方镇铜锣村,每年县财政下拨的运转经费为5万元,其中固定用于发放4名在职村干部生活补贴22800元,8名离任村干部生活困难补贴7680元,8个村民小组长生活补贴11200元,加上1000多元的报刊征订费,实际可自由支配的运转经费只有7320元。二是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据统计,全市3856个行政村中,目前村级集体经营收入达到100万以上的村只有2个,50-100万的村8个,20-50万的村25个,5-20万的村239个,3-5万的村283个,完全没有集体经营收入的“空壳村”达2254个,占58.45%。集体经济匮乏,导致无力发展公益事业和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3、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服务基层群众不够。基层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仍比较严重,普遍缺乏方便办事,服务群众的窗口平台。各地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只有20%左右的乡镇设有便民服务中心、10%的村设有村民事务代办点,多数群众仍未能享受到社会民生事务的“一站式”办理、全程代办等优质高效服务。乡村干部形式上的下基层多,实际下基层的任务目标不明确,不知道干什么,缺少发挥作用切入点,主动提供服务少。群众不清楚乡镇干部下基层来干什么、能做什么,对乡镇干部下基层却没能帮助自己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问题而心存不满。

4、基层环境仍旧艰苦,工作条件尚待改善。基础设施跟不上。除城区乡镇(街道)外,目前乡镇工作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特别是边远乡镇,有的办公楼房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破旧老化,甚至成为危房;有的配套设施少,缺食堂、澡堂、图书室、运动场等生活基础条件。据统计,目前还有156个乡镇无小澡堂、245个乡镇没有小图书室、220个乡镇缺运动场。生活不方便,干部自然难安心基层。村(社区)活动场所尚待改造升级。目前,还有704个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租用或挂靠在村小学,一些村小修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现已成危房。新建的20xx个村活动场所多数只有90㎡,面积偏小难以满足需要,待升级。基层工作压力大。每年乡镇(街道)一票否决工作就有计生、安全等三项,还要签订各类单项工作责任状10-20个,各类检查、考核、评比名目繁杂,迎来送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难以集中时间精力抓工作。乡镇可调控手段弱。许多部门通过签订责任状,把工作责任推到基层,但权利却没下放,变成审批、管理在上面,出事责任追究在基层。人员调配管理难。乡镇名义上有40-80名工作人员,但林业、国土、司法等站所人事管理权限在上级部门,乡镇根本管不到,实际能管到的也就20—30人。此外,一些上级部门还从乡镇借调人员,有的工作出现无人抓无人去落实。

5、重视激励基层不够,基层队伍缺乏活力。基层干部出路不畅。受领导职数、人员“身份”等因素限制,基层干部上升空间很有限,提拔一般很难。特别是乡镇站所干部、村(社区)干部,因身份原因,工作实绩再突出,也很难得到提拔重用。过来,我市虽探索实行了面向乡镇站所干部选拔乡镇班子成员、面向村(社区)干部公开招考公务员,但选拔招考规模过小,每年人数不足10名,且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待遇报酬偏低。目前村干部虽不全脱产,但实际工作量很大,参加家庭劳动的时间很少。一年中,村干部大约有300天在村里工作的占82.6%,最少的也有180天左右,而每月误工补贴只有500元左右,一年也就5000余元,远比不上外出打工和临时工。工作考评不到位。对村(社区)干部工作实绩没有一套科学的考评体系,干得好不好,待遇基本一个样。关爱尊重基层不够。对基层干部的形象维护有待加强。一些新闻媒体对乡村干部正面宣传少,负面报道多,新闻一聚焦,好象基层干部成天只在吃喝不干事。有的未作深入调查,报道失实,极大地挫伤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误导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乡村干部处于“两头受气”的尴尬境地。

6、一些规定要求落实不到位,基层民主等问题仍突出。村级组织构架尚需理顺。现在每个村都有党组织、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但这几个机构到底是什么关系、运行的机制是什么,还不太明确,各个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一些规定要求落实不到位。如“四议两公开”制度,在一些村落实不严格,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不民主、结果不公开,存在少数干部说了算的现象;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虽然有村民理财小组、财务报账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但依然存在财务管理混乱、收支不规范现象。如溆浦县观音阁镇铁路湾村原党支部书记在担任书记期间,先后从村出纳处借出4.5万元挪作他用。一些相关制度流于形式。如组织生活会出现以外出旅游、文体活动等来代替的庸俗化倾向,发展党员不按标准不走程序未经过群众推优,搞“近亲繁殖”、“一个人说了算“。一些工作责任追究不到位,对违反相关制度规定的责任人处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诫勉谈话了事,纪律变成“稻草人”。

专题调研报告篇十四

是一名在乡镇工作十多年的基层党员干部,从事党建工作近十年。最近就乡镇党建工作情况,到县有关部门、部分乡镇、一些村组,与干部和群众进行了广泛的座谈与交流,深入了解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优化干群关系作了一些调研、分析和思考。

2、基层党组织软弱“无”力的问题。一些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不适应新形势下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需要,对影响当地稳定的一些社会问题束手无策,在群众中没有威信;有的基层组织涣散,部分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严重影响干群关系。

3、部分地方基层民主流于形式。一是“三务”公开总是遮遮掩掩,不能按照规定时间公开,有时公开是为了应付一下上级的检查。二是公布的内容很片面,群众真正关心的不公开或很少公开,有时把无关紧要的“内情”公布一下。三是公开工作单项运作,与民主管理脱节。有时不注意和不问公开的反馈意见,有了问题也不去整改,公开的动机和追求只是还干部一个所谓的“清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真正给群众一个“明白”做得不够好。

1、部分基层干部激情不高,认为干与不干“无”所谓的问题。一些基层干部精神状态不佳、激情指数不高、思想波动大,因为村干部工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事务繁杂,有的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强,有的干脆当“维持会长”,有的既当老板又当村干部,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个人项目上,认为村干部一年到头拿不了几个钱,外出务工两三个月就赚够一年的工资,工作要求稍微紧一点就撂担子,更别说为群众服务了。

2、部分党员干部工作方法简单,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差。有的因循守旧,还靠以前家长式、行政命令的工作方法来处理问题,有的感到“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由于村干部普遍缺乏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带领群众致富比较困难。

1、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低,村组干部队伍难配强。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中年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等问题仍然表现得比较突(低碳生活绿色环保调查报告)出。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偏低带来的后果越来越严重,不仅造成党员队伍缺乏活力,而且导致村干部和后备队伍不足。有一部分村如果村支书卸位,要重新挑选一位合适的村支书就很难。同时,农村25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多数在校学习,完成学业后在外就业或选择外出务工,导致村组干部和党员队伍缺乏后续保障。

2、党员先锋意识淡化,党组织战斗力下降。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主流较好,多数党员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党员队伍个体素质不齐。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弱化,有的党员对共产主义信心不足,觉得共产主义离我们很远,走上贪图享受、腐化堕落的道路,甚至迷失人生道路和方向,信仰封建迷信;有的党员宗旨意识谈化,不讲奉献,利益至上,不愿参加义务公益活动,参加支部党员培训、开党员会都要拿报酬;有的党员实用主义至上,拜金主义倾向严重,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愿意去做,为了金钱不讲原则,不择手段;部分党员荣誉感减弱,与党员标准和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党员先锋意识淡化的现象危害性很大,严重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党员教育形式单一。

从近年来案件屡发、频发等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少党员已经缺失了信仰,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党内的“投机分子”。这也对党员教育提出新的课题,面对农村党员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外出时间较长、党员文化参差不齐这些情况,党员教育的形式不能还是读读文件、念念报纸、听听领导讲话了。

4、少数党员存在信仰危机。

党员信仰缺失是党最大的危机。现在基层普遍出现一种怪现象:相信党,不相信党的干部;党的政策好,谩骂地方“和尚”念歪经。有的党员不过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甚至有的还以不缴纳党费为荣),认为共产主义太深奥,干脆什么都不信,倒求神拜佛搞起迷信,像浙江浦江县杭坪镇薛下庄村党员薛某,长期摆摊算命,外界号称“薛半仙”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5、流动党员管理困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广泛,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流动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在管理中表现为“五难”,即“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管理难落实、党费难收缴、作用难发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已成为当前农村党建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

近年来,太平镇对村干部待遇问题非常重视,与相邻乡镇相比也处在前列,但村干部的工资较低。由于工资待遇低导致村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没人愿意干或有能力的不干。村干部在政治出路等方面还缺乏一种激励机制,村干部认为自己干好最多能当个村支书,干得不好也掉不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所以在遇到“难、重、繁”的工作任务时,随时就有卸任的想法,导致农村一些难点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到位。此外,村干部退职后也没有保障,虽然参加了养老保险,但缺乏长效保障机制,现任村干部没有制度保障。农村党员干部机制保障不健全,影响到村干部队伍稳定,更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1、在处理抓党建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上,重经济轻党建,对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基层党建工作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给新时期党建工作和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部分领导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经济轻党建,明显存在“一手硬、一手软”。

2、在贯彻从严治党方针尤其是处理不合格党员的力度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大量不合格党员滞留党内给党的事业带来的危害缺乏清醒的认识。有的怕丢选票,追求平和亲热的人际关系;有的自身不廉洁,怕“拔出萝卜带出泥”;有的奉行中庸之道,到处“和稀泥”,为自己留后路;有的受不正之风的干扰,加大了处置难度,使一些不合格党员仍然滞留党内。通常都是在某党员触犯法律后才被评为不合格,每年农村不合格党员约占4%左右,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约占2%左右。

3、在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考评中,缺乏一套科学的奖优罚劣激励机制,基层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对班子建设的考核,看年龄结构、看文化程度等有形的情况多,对班子的整体合力、个体能力以及在领导一方经济建设中发挥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缺乏科学的衡量尺度。有的“一俊遮百丑”,有的却“以偏概全”,人为因素、主观意识影响较多。对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看记录、登统计、报表的多,对班子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特别是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过程了解不够,过多地依赖于听汇报、看现象。对党员干部的实绩考核,有的片面地追求经济指标,以政绩代替党建,对个人在班子中的作用,对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缺乏科学的界定,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奖罚问题上表现出奖多罚少,奖起来容易罚起来难。评奖时要么“你有我有大家有”,要么“风水轮流转”。惩罚上要么隔靴搔痒,要么感情用事,没有真正起到鼓励先进和鞭策后进的作用。

4、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党内法规明显滞后,基层党建工作还不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尽管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和完善了各类党内法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党内法规、制度与基层党建工作中不适应的方面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法规不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内容、程序和方式方法都还不很规范;二是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法规不完善。原有的街道党建工作法规已不适应形势需要,急需制定新的街道杜区党建工作法规;三是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农村外出务工、企业下岗、因私出国出境等原因而造成流动的党员(统称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一直是基层党组织颇感头痛的一个难题。

现阶段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基层领导在处理党建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上,“重”经济“轻”党建,对党建工作很少研究,没有把基层党建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笔者认为新时期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以下五点。

1、要建立完善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首先要建立学习组织机制,制定学习考核评价体系,认真开展不同层面的学习。其次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笔者所在镇对照宿迁市统筹“三大发展”、推进“九比竞赛”的目标要求,结合县镇工作实际,制定了村级绩效考核办法,把江苏省全面小康指标量化、细化到具体指标,明确到项,如有效招商信息、脱贫攻坚、绿化、“三个集中”、村庄环境整治、新农合参合率、信访和计划生育工作等等。同时按照基础相当、实力相近的原则,村与村之间结成对子,相互之间展开竞赛,并形成党委文件(太委发【20xx】25号)下发到各村(居)。第三建立和完善考评机制。每项工作结束后,一周内形成考核结果,由分管领导签字后报镇考核办公室备案。考评设1万元考核基金,每半年考核一次,年终考核时,奖惩兑现,另外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村(居)党支部书记享受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标准待遇;考核总分低于60分的村(居)党支部书记要诫勉谈话,连续两次倒数第一的村(居)党支部书记予以免职。第四建立基层干部激励机制,鼓励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建功立业。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坚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适当待遇留人”。按照“定权责立规范,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一定三有”要求,落实村干部保障激励措施,进一步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工作。

2、进一步加大基层党建工作力度。

进一步强化认识,加大基层党建工作力度:要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使其真正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要把基层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配齐配强各级党务干部,从而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加强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要突破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小圈子,跳出党建抓党建,以党建带工建,以党建带团建,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基层各项工作,包括妇女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从而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活力。

3、要着力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最主要的是抓好基层党支部班子建设。要着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级基层干部队伍。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从实践看德才,凭实绩用干部,把群众拥护的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民委员会班子。配备一支德才兼备、真抓实干的党支部班子。一是要把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双强型”(政治上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人选作为党支部书记。其次选配德才兼备的党员作为支部委员,充分提升班子整体的战斗力。笔者所在镇选配支部班子是结合村“两委”换届,通过“三荐两访两票选”和“双直选”的方式把年轻、优秀能人、大户选拔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来的。二是加大培训的力度。笔者所在镇结合县里开展的党支部书记培训,组织支部一班人外出观摩学习,采用请党校教授授课、以会代训和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等方式展开培训,旨在通过培训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素质,从而提升整体发展的能力。三是切实解决“四风”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是基层党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方的带头人尤其要走群众路线,“接地气”。笔者所在镇结合“三解三促”开展“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活动,要求党支部书记深入到群众中去,对本村居民户进行逐户走访,梳理老百姓提出的问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留有影像资料。四是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理念。村干部要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理念,融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4、要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除了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外,还要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创新观念、创先争优。二是丰富教育内容。除了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外,重点学习党的xx大精神,帮助党员认清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树立新时期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三是创新学习方式。在充分营造党建文化氛围的前提下,抓好专题培训、做好典型宣传,通过红歌比赛、网上交流、微博、qq等现代传媒,唱《激情泗洪之歌》,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热情,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四是突出提升党员素质抓教育。党的xx大指出,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重点是增强党性、提高素质。把好党员的“入口”关,真正把素质高、能发展的人选进党员队伍,随时清退不合格的党员,纯洁党员队伍,做到“能进能出”是关键。农村党员文化参差不齐,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的强弱。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贯彻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要帮助他们透彻理解、深刻领悟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提升素质、做好党建工作的实际行动。

5、发展集体经济,加强农村党建。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村集体经济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经济保障。发展集体经济要克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小农经济观念和避免违背群众意愿,贪大求洋,只上项目不见效益的盲干现象,要以群众的意愿为基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以点带面,抓两头、带中间,抓好先进支部集体经济同时抓好后进、贫困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起步工作;要处理好近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结合主导产业,因地制宜构建“村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工作模式,在农村特色产业建设上,培育支部+协会模式,使党组织和党员在推进农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开发中充分发挥作用。总之,要在经济建设中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加强农村党建的同时,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认识,努力营造有利于加强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着力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发展好集体经济,才能打牢党建工作的根基。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求新突破,才能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