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精神心得体会和方法 西北考察心得体会(8篇)

  • 上传日期:2023-01-09 15:39:25 |
  • ZTFB |
  • 14页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西北精神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教育对象:党员入党积极分子;

教育目的:通过教学,使学员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爱国主义,树立理性爱国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国梦”脚踏实地、奋勇拼搏;

教学时间:1.5小时。

本节党课内容提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一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广大共产党员要高擎理性爱国主义大旗,把满腔爱国热情依法有序地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描绘了我过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蓝图,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解析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他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吧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名一定要弘扬伟大的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超期蓬勃迈向未来。”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板书)

从世界文明史来看,一个民族的复兴,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只有爱国主义能壮其声威、成其伟业。中国五千年历史,多少挫折,多少磨难,正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让中华民族由孤弱变强大,自强不息,绝地奋起,它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历史始终,成为中华民族一面战斗的旗帜,鼓励着时代炎黄子孙为中华的崛起、繁荣、发展而奋斗不息。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并逐渐转化为人们维护国家利益和忠于祖国的坚定信念,进而成为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回顾历史。历代仁人志士所尊崇的都是一种为国家、为名族而献身的精神。汉代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献身精神,元朝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气节,以及屈原投江、苏武牧羊、岳飞精忠报国等,都是爱国主义的体现。近代以来,爱国将士和人民群众反对列强侵略的悲壮斗争以及仁人志士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求,成为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民主革命时期,中华民族携手并肩,功夫国难,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的指引下,团结一心,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正是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和引领下,中华名族才能经历磨难而不倒、饱经沧桑而不散,列强几欲分割中国而不裂。此外,爱国主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无时无处不在调整着个体利益与国家、,名族整体利益的关系,成为人们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儒家学说重“义”。空子把“喻义”还是“喻利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荀子更把“有义”与“五义”看作是人与禽兽的分野。墨家虽然提出了新的义利观,但也有把“利看作是“公利”即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宋明理学家提出的“义利之辨”的观点中,也渗透着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应当牺牲个人私利的强烈要求。古往今来,爱国主义的思想行为受到人们的一致赞誉和极高评价,爱国主义者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也流芳百世,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追求。这种追求有转化为国家利益而无私奉献、用于牺牲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智慧与勇气兼备的民族。前往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往往使我们整个民族把爱国主义转化为异常卓越的智慧,表现出化劣势为优势的神奇创造力。江泽民同志在1990年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曾指出:“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名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应当继承我们民族的关荣传统;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造者,更应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继往开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富强。

二、理性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板书)当今时代,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处在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我们内部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发展难题,外部面临着国际敌对势力的打压与遏制,周边安全形势挑战日益严峻。在这种形势下,要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除了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来应对外,更要有强大的、理性的爱国主义来支撑和引领。

“中国梦”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大支撑点,缺一不可。硬实力,指的是我们国家通过持久的发展聚集起来的强大的综合竞争力;软实力,指的是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回去起来的内在凝聚力和向心力。五指攥起来才能成为拳头,才会更有力量。将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靠的就是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否则,纵然我们具备了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硬实力,仍然无法摆脱“一盘散沙”“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像关注国家硬实力那样,关注国家软实力,二者叠加起来才能回去成为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高擎爱国主义大旗,切实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主流意识和坚定信仰,为实现“中国梦”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与动力。

同时要看到,我们需要的爱国主义是理性爱国主义,而不是冲动的、激进的、偏执的爱国主义。理性爱国主义包括情感和理性两大组成部分,核心在理性。它既要求对国家有深厚的情感认同,又要具备高度的理性思维,两者得到有机结合才是理性的爱国主义者,才打到了爱国的最高境界。非理性爱国主义是单纯建立在自身感性判断基础上的。一旦非理性占据主导位置并付诸行动,对内部来讲,有可能成为部分人宣泄情绪和违法犯罪的“挡箭牌”,成为流氓无赖最后的避难所,值得全社会高度警惕;对外部来讲,爱国主义有可能演化为激进的民族主义,为世界安全带来隐患。比如,前一段时间,因中日岛礁之争而引发的个别地区出现打砸日系汽车事件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非理性爱国主义者打砸的是日系车,表面上是在表达爱国情绪,实质上导致的是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受损,对解决国际争端毫无益处。从更深层次看,一部分人“爱国主义”情绪高涨,罔顾党中央和国家的整体决策,充当战争的“吹鼓手”。日本政府恰恰抓住这一点,给我们扣上了“中国威胁论”的帽子,变相迎合了日本右翼势力给我们自己的外交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被动。

总之,要实现“中国梦”,必须高擎理性爱国主义这面大旗,汇聚成坚不可摧的民族力量。对于全体党员来说,就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还要有爱国如爱家、国运关命运的家国情怀。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共产党员要树立期理性的爱国关,把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胆识,转化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善于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世情国情党情实际结合起来,善于提出解决矛盾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把高涨的爱国热情转化为不断创造条件战胜困难的实际行动,切实成为实现“中国梦”坚定建设者、支持者和捍卫者。

三、共产党员要带头做爱国主义实践者(板书)

爱国主义不是一个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用来高喊的空洞口号,也不是一个仅仅停留在理论和书本上的抽象概念,他需要全体人民特别是共产党员用理性思维和实际行动来引领、来践行。唯有如此,理性的爱国主体才能在时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中结出硕果,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爱国就要爱党,毫不动摇第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全部事业的核心力量,是指引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领路人。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变带领全体人民开启了“中国梦”探索之路。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让人民有尊严地“站”了起来,奠定了中华名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经过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党领导人民在发展的道路上历经艰辛,上下求索,依靠权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而且带领人民走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契机,也是无与伦比的贡献。当前,我们正处在离实现“中国梦”最近的历史时期,只要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务实进取,奋力拼搏,“中国梦”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不可否认,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还存着这样那那样的不足,党在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在一个发展中大国搞现代化建设,遇到矛盾和问题是必不可免的、在很多领域、很多问题上,我们党并没有现在的经验可循,职能慢慢探索,谨慎尝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当时一个求真务实,善于攻坚克难、善于自我反省、敢于自身纠错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战争时期若干器路线之争,包括“文革”时犯错我们都意义纠正过来了因此、我们党有决心、有能力、也有条件逐步解决这些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新形势下,我们倡导理性的爱国主义,前提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心无旁骛地听党的话、跟党走,积极落实贯彻党在各项建设中的一系列决策和主张。此外,作为党员,还要关心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党,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出谋划策、添砖加瓦,自觉做到有利于单个或国家的事多做、不利于当合国家的是坚决不做,为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添加个,

(二)爱国就要爱社会主义,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目标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国运,国运关系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身命运。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么面领着一个道路选择的问题。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历史的唱歌中看,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开个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木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道路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的没我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时限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全国各族人员一道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倡导理性的爱国主义,就是在党的指引下,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动摇,就是要求我们共产党人要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超常定力,有一种“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崇高境界,有一种“泰山崩于前,我子归然不动”的坚定信仰。不懈怠,就是要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不因社会主义建设暂时出现搓射而灰心丧气,不因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大“退堂鼓”。不折腾,就是要自觉排除国内“左”和“右”的干扰,坚决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颠覆和渗透,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避免“左右摇摆”。在“主义”和“道路”问题上,要真正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在大是大非、大风大浪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政治鉴别力。

(三)爱国就要爱人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因此,爱人民是对国家最淳朴最真挚的情感体现,是爱国主义在群众观众的直接反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当前爱人民,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亮点。

一是要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当前,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已成为当与群众“鱼水关系”的腐蚀剂,侵蚀着我们党的执政之基,位于党执政的“四大危险”之首。党中央正在下大气力,从中央正式局带头,力求从制度上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作风问题这一顽疾,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从政策反腐逐步走向制度反腐,效果叨显,深得党心军心民心。共产党员热爱人民,就要洁身子好,干净做人、实心干事,真正做到取信于民、为民造福。

二是要努力解决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明确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发展了什么。我们不能因为走得太快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思想认识层面,把民生问题上升到与“国际”问题同等高度来对待。在实践层面,要出台强有力富民、安民和惠民政策,在实践中不折不扣地执行,切实解决好人民热切期盼的一系列民生问题。通过普惠性的政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每个人的梦想都能成真,是全体人民充分享有与祖国和时代同步成长的机会。唯有如此,我们党才算真正兑现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的党才有足够的底气理直气壮地将爱国主义,“中国梦”才能具备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并逐渐转化为人们维护国家利益和忠于祖国的坚定信念,进而成为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回顾历史。历代仁人志士所尊崇的都是一种为国家、为名族而献身的精神。汉代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献身精神,元朝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气节,以及屈原投江、苏武牧羊、岳飞精忠报国等,都是爱国主义的体现。近代以来,爱国将士和人民群众反对列强侵略的悲壮斗争以及仁人志士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求,成为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民主革命时期,中华民族携手并肩,功夫国难,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的指引下,团结一心,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正是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和引领下,中华名族才能经历磨难而不倒、饱经沧桑而不散,列强几欲分割中国而不裂。此外,爱国主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无时无处不在调整着个体利益与国家、,名族整体利益的关系,成为人们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儒家学说重“义”。空子把“喻义”还是“喻利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荀子更把“有义”与“五义”看作是人与禽兽的分野。墨家虽然提出了新的义利观,但也有把“利看作是“公利”即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宋明理学家提出的“义利之辨”的观点中,也渗透着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应当牺牲个人私利的强烈要求。

有关西北精神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高擎理性爱国主义

教育对象:党员入党积极分子;

教育目的:通过教学,使学员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爱国主义,树立理性爱国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国梦”脚踏实地、奋勇拼搏;

教学时间:1.5小时。

本节党课内容提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一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广大共产党员要高擎理性爱国主义大旗,把满腔爱国热情依法有序地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描绘了我过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蓝图,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解析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他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吧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名一定要弘扬伟大的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超期蓬勃迈向未来。”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板书)

从世界文明史来看,一个民族的复兴,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只有爱国主义能壮其声威、成其伟业。中国五千年历史,多少挫折,多少磨难,正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让中华民族由孤弱变强大,自强不息,绝地奋起,它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历史始终,成为中华民族一面战斗的旗帜,鼓励着时代炎黄子孙为中华的崛起、繁荣、发展而奋斗不息。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并逐渐转化为人们维护国家利益和忠于祖国的坚定信念,进而成为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回顾历史。历代仁人志士所尊崇的都是一种为国家、为名族而献身的精神。汉代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献身精神,元朝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气节,以及屈原投江、苏武牧羊、岳飞精忠报国等,都是爱国主义的体现。近代以来,爱国将士和人民群众反对列强侵略的悲壮斗争以及仁人志士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求,成为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民主革命时期,中华民族携手并肩,功夫国难,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的指引下,团结一心,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正是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和引领下,中华名族才能经历磨难而不倒、饱经沧桑而不散,列强几欲分割中国而不裂。此外,爱国主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无时无处不在调整着个体利益与国家、,名族整体利益的关系,成为人们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儒家学说重“义”。空子把“喻义”还是“喻利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荀子更把“有义”与“五义”看作是人与禽兽的分野。墨家虽然提出了新的义利观,但也有把“利看作是“公利”即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宋明理学家提出的“义利之辨”的观点中,也渗透着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应当牺牲个人私利的强烈要求。古往今来,爱国主义的思想行为受到人们的一致赞誉和极高评价,爱国主义者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也流芳百世,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追求。这种追求有转化为国家利益而无私奉献、用于牺牲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智慧与勇气兼备的民族。前往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往往使我们整个民族把爱国主义转化为异常卓越的智慧,表现出化劣势为优势的神奇创造力。江泽民同志在1990年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曾指出:“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名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应当继承我们民族的关荣传统;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造者,更应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继往开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富强。

二、理性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板书)当今时代,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处在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我们内部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发展难题,外部面临着国际敌对势力的打压与遏制,周边安全形势挑战日益严峻。在这种形势下,要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除了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来应对外,更要有强大的、理性的爱国主义来支撑和引领。

“中国梦”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大支撑点,缺一不可。硬实力,指的是我们国家通过持久的发展聚集起来的强大的综合竞争力;软实力,指的是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回去起来的内在凝聚力和向心力。五指攥起来才能成为拳头,才会更有力量。将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靠的就是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否则,纵然我们具备了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硬实力,仍然无法摆脱“一盘散沙”“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像关注国家硬实力那样,关注国家软实力,二者叠加起来才能回去成为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高擎爱国主义大旗,切实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主流意识和坚定信仰,为实现“中国梦”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与动力。

同时要看到,我们需要的爱国主义是理性爱国主义,而不是冲动的、激进的、偏执的爱国主义。理性爱国主义包括情感和理性两大组成部分,核心在理性。它既要求对国家有深厚的情感认同,又要具备高度的理性思维,两者得到有机结合才是理性的爱国主义者,才打到了爱国的最高境界。非理性爱国主义是单纯建立在自身感性判断基础上的。一旦非理性占据主导位置并付诸行动,对内部来讲,有可能成为部分人宣泄情绪和违法犯罪的“挡箭牌”,成为流氓无赖最后的避难所,值得全社会高度警惕;对外部来讲,爱国主义有可能演化为激进的民族主义,为世界安全带来隐患。比如,前一段时间,因中日岛礁之争而引发的个别地区出现打砸日系汽车事件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非理性爱国主义者打砸的是日系车,表面上是在表达爱国情绪,实质上导致的是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受损,对解决国际争端毫无益处。从更深层次看,一部分人“爱国主义”情绪高涨,罔顾党中央和国家的整体决策,充当战争的“吹鼓手”。日本政府恰恰抓住这一点,给我们扣上了“中国威胁论”的帽子,变相迎合了日本右翼势力给我们自己的外交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被动。

总之,要实现“中国梦”,必须高擎理性爱国主义这面大旗,汇聚成坚不可摧的民族力量。对于全体党员来说,就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还要有爱国如爱家、国运关命运的家国情怀。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共产党员要树立期理性的爱国关,把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胆识,转化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善于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世情国情党情实际结合起来,善于提出解决矛盾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把高涨的爱国热情转化为不断创造条件战胜困难的实际行动,切实成为实现“中国梦”坚定建设者、支持者和捍卫者。

三、共产党员要带头做爱国主义实践者(板书)

爱国主义不是一个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用来高喊的空洞口号,也不是一个仅仅停留在理论和书本上的抽象概念,他需要全体人民特别是共产党员用理性思维和实际行动来引领、来践行。唯有如此,理性的爱国主体才能在时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中结出硕果,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爱国就要爱党,毫不动摇第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全部事业的核心力量,是指引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领路人。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变带领全体人民开启了“中国梦”探索之路。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让人民有尊严地“站”了起来,奠定了中华名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经过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党领导人民在发展的道路上历经艰辛,上下求索,依靠权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而且带领人民走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契机,也是无与伦比的贡献。当前,我们正处在离实现“中国梦”最近的历史时期,只要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务实进取,奋力拼搏,“中国梦”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不可否认,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还存着这样那那样的不足,党在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在一个发展中大国搞现代化建设,遇到矛盾和问题是必不可免的、在很多领域、很多问题上,我们党并没有现在的经验可循,职能慢慢探索,谨慎尝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当时一个求真务实,善于攻坚克难、善于自我反省、敢于自身纠错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战争时期若干器路线之争,包括“文革”时犯错我们都意义纠正过来了因此、我们党有决心、有能力、也有条件逐步解决这些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新形势下,我们倡导理性的爱国主义,前提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心无旁骛地听党的话、跟党走,积极落实贯彻党在各项建设中的一系列决策和主张。此外,作为党员,还要关心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党,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出谋划策、添砖加瓦,自觉做到有利于单个或国家的事多做、不利于当合国家的是坚决不做,为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添加个,

(二)爱国就要爱社会主义,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目标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国运,国运关系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身命运。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么面领着一个道路选择的问题。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历史的唱歌中看,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开个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木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道路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的没我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时限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全国各族人员一道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倡导理性的爱国主义,就是在党的指引下,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动摇,就是要求我们共产党人要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超常定力,有一种“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崇高境界,有一种“泰山崩于前,我子归然不动”的坚定信仰。不懈怠,就是要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不因社会主义建设暂时出现搓射而灰心丧气,不因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大“退堂鼓”。不折腾,就是要自觉排除国内“左”和“右”的干扰,坚决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颠覆和渗透,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避免“左右摇摆”。在“主义”和“道路”问题上,要真正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在大是大非、大风大浪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政治鉴别力。

(三)爱国就要爱人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因此,爱人民是对国家最淳朴最真挚的情感体现,是爱国主义在群众观众的直接反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当前爱人民,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亮点。

一是要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当前,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已成为当与群众“鱼水关系”的腐蚀剂,侵蚀着我们党的执政之基,位于党执政的“四大危险”之首。党中央正在下大气力,从中央正式局带头,力求从制度上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作风问题这一顽疾,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从政策反腐逐步走向制度反腐,效果叨显,深得党心军心民心。共产党员热爱人民,就要洁身子好,干净做人、实心干事,真正做到取信于民、为民造福。

二是要努力解决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明确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发展了什么。我们不能因为走得太快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思想认识层面,把民生问题上升到与“国际”问题同等高度来对待。在实践层面,要出台强有力富民、安民和惠民政策,在实践中不折不扣地执行,切实解决好人民热切期盼的一系列民生问题。通过普惠性的政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每个人的梦想都能成真,是全体人民充分享有与祖国和时代同步成长的机会。唯有如此,我们党才算真正兑现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的党才有足够的底气理直气壮地将爱国主义,“中国梦”才能具备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并逐渐转化为人们维护国家利益和忠于祖国的坚定信念,进而成为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回顾历史。历代仁人志士所尊崇的都是一种为国家、为名族而献身的精神。汉代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献身精神,元朝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气节,以及屈原投江、苏武牧羊、岳飞精忠报国等,都是爱国主义的体现。近代以来,爱国将士和人民群众反对列强侵略的悲壮斗争以及仁人志士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求,成为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民主革命时期,中华民族携手并肩,功夫国难,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的指引下,团结一心,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正是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和引领下,中华名族才能经历磨难而不倒、饱经沧桑而不散,列强几欲分割中国而不裂。此外,爱国主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无时无处不在调整着个体利益与国家、,名族整体利益的关系,成为人们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儒家学说重“义”。空子把“喻义”还是“喻利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荀子更把“有义”与“五义”看作是人与禽兽的分野。墨家虽然提出了新的义利观,但也有把“利看作是“公利”即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宋明理学家提出的“义利之辨”的观点中,也渗透着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应当牺牲个人私利的强烈要求。

有关西北精神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五四运动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称《新青年》,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随后,还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新文学。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新觉醒。新文化运动不仅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同时随着这次运动而更加深入发展,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并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国务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有学者指出,“这个新政治是从对政治的拒绝中、在“思想战”的硝烟之中产生的。文化和伦理居于新政治的核心。这是现代中国的第一轮“文化与政治的变奏”,我们将在“短促的二十世纪”一再听到它的回响。”

五四运动,有两种不同含义的五四运动,狭义的和广义的。狭义的五四运动,主要是指从1919年5月4日开始,以北京为中心,随后扩展到中国各主要城市的;以学生为先锋,随后发展到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全国性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这种意义上的五四运动,主要体现了她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是现代意义的民族爱国运动之精神,具有深刻的政治革命意义。广义的五四运动,指的是1919年“五四”前后,在中国知识界发生发展的文化启蒙运动,当然包括作为社会政治运动的五四运动。这场运动,从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请出德先生与赛先生始发。其间,中国政治革命发生了护国运动,讨逆运动,护法运动等等,到五四爱国革命运动,才把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结合起来,也可以说作为文化启蒙运动的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五四运动阶段,才第一次爆发出真正的力量。同时,五四运动作为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动员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使知识界的文化启蒙向全社会的文化启蒙运动转变。因此,以五四运动代指中国20世纪十至二十年代的新文化运动——中国近现代唯一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也是很有道理的。而这种意义的五四运动,主要包含民主、进步、科学之精神。这正是作为五四政治运动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现代底蕴。正因为这样,本文拟从社会政治运动的五四与文化启蒙运动的五四,两个角度来探讨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与实质。

今天,我们谈论五四运动的精神,一般认为包括爱国、进步、科学、民主四个方面。但对这八个字的理角各有不同,社会上不乏错误的或肤浅的认识。有一些人认为,五四运动,就是国难当头,振臂一呼,走上街头。而现在是和平年代,建设时期,游街示威早已过时。五四精神,过时了。本人以为,这是对五四精神片面认识的极端表现。又有一些人,甚至包括某些地方的主流媒体也如此。他们宣讲,学五四,讲爱国,要从自己做起,从眼前做起,那就是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职工干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本人认为,这是对五四精神认识不深刻的表现,是没有历史地认识五四及其精神内涵的必然结果。

200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的90周年。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整十年纪念的习惯,故而,2009年一定会自然而然地唤起中国人的回忆与怀念情愫。因此,我们正确地深刻地认识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与实质,是很有必要的。

抛砖引玉。本文拟从忧国忧民,赤子之心;解放思想,追求真理;不畏强权,独立人格;批判迷信,崇尚科学四个方面,探讨五四精神。

一、忧国忧民,赤子之心。民族精神是历史的。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一些主要的精神要素,但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始终是中华儿女心中如图腾般记忆着的遗传密码。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忧国忧民的赤子标识。

《易经》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李大钊创建少年中国学会,编辑《少年中国》。陈独秀在五四中被捕入狱,竟写下这样的随感录:“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1]

(二),对正义价值的认可执着追求,是忧国忧民之中华赤子的人格标识。

五四前夕,在一次纪念一战胜利(中国是战胜国之一)的庆祝大会上,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演讲道:世界的大势已到这个程度,我们不能逃出这个世界以外,自然随大势而趋了。我希望国内持强权论的,崇拜武断(独裁)主义的,好弄阴谋的,执着偏见想用一派势力统治全国的,都快快抛弃这种黑暗主义,向光明方面去呵![2]

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中写道:我们发行这每周评论的宗旨也就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八个大字。

陈独秀这里的反对强权包括:“第一,不许各国拿强权来侵害他国的平等自由,第二,不许各国政府拿强权来侵害百姓的平等自由”。[3]

显而易见,在那样黑暗的年代,这样的呐喊,表现出五四运动的中华儿女对正义的追求,是何等的执着!

(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是忧国忧民之中华赤子的人生态度。古有屈大夫悲愤投江,而五四运动中更是被社会各阶层所凸现的是: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取向。首先,记者邵漂萍在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法科礼堂聚集千余学生讨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问题时,先向大会介绍了山东问题,接着激动地说:“现在民族危机系于一发,北大是全国最高学府,应当挺身而出,把各校同学发动起来,救亡图存,奋起抗争。”第二天,学生就上了街。[4]据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记载,五四运动中,参加罢工的工人,有纺织业方面的,有金属业方面的,有市政工人方面的,还有亚细亚美孚煤油油栈、商务印书馆、英美烟草公司烟厂、查礼饭店的工人们,总共大概有六七万人。[5]

这些青年学生,一般都不是家徒四壁生活无着的,他们为什么要首先站出来,冒着被逮捕的危险冲向反动势力;而那些工人们,如果一天不上班就可能全家喝西北风,就可能被开除,就可能全家饿死,那么伟大的工人们又为什么要罢工,这只有一个回答,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四),勇于个人牺牲的历史责任感,是忧国忧民之中华赤子的完美人格,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脊梁。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直被近现代中国人所推崇与实践。1919年五四运动,先是学生的游行,演说,被捕,接着是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形成了三罢斗争。运动也迅速扩展到全国22个省的150多个城市。以学生为先导,工人阶级为主力的有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性的革命运动,严重威胁到北洋军阀统治。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免去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同时,国务总理钱能训辞职,总统徐世昌也提出辞职。这是全国人民共同斗争的胜利成果。但是,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1919年1月17日,北洋政府电令中国代表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出,山东各界请愿团到京,冒雨跪在京华门前;天津、山东、北京、陕西等地代表到京联合请愿;全国学联和上海各界人士

召开拒签和约的万人大会。据统计,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接到拒签和约通电有7000份之多,而且通电一致警告代表团“如违民意,当与曹、章、陆同论”。旅居法国的华侨和留学生于6月28日包围了中国代表住所。中国代表只得声明“山东不保留,和约不签字”。[6]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革命精神,不正是中华赤子的历史责任感使然吗!早在五四运动取得成果之前的1919年5月29日,《每周评论》第二十三期就刊登了署名“毅”的一篇《五四运动的精神》的文章。文章写道:

什么叫“五四运动”呢?

民国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几千人,因山东问题失败,在政府高压下,居然列队示威,作正当民意的表示。这是中国学生的创举,是中教育界的创举,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大家不可忘了!……这次运动里有三种真精神,可以关系中华民族的存亡。

第一,这次运动是学生牺牲的精神。一班青年学生奋空拳,扬白手,和黑暗势力奋斗……这样的牺牲精神不磨灭,真是再造中国的元素。

第二,是社会裁制的精神。……这次学生虽然没有把他们(卖国贼)一个一个地打死,但是把他们在社会上的偶像打破了。以后的社会制裁更要多哩!……

第三,是民族自决的精神。……这次学生不问政府,直接向公使团表示,是中华民族对外自决的第一声。不求政府,直接惩办卖国贼,是对内自决的第一声。……[7]

毛泽东说五四运动准备了各阶级的大团结,启发了人民的觉悟。那么,维系团结的内在因素是什么?本人认为,就是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她是中国社会各进步阶级阶层都具有的民族精神的精髓。

二、解放思想,追求真理。

新文化总是在对旧文化的否定中发展,思想进步也一定是在批判与追求的过程中获得的。

(一)五四运动作为文化启蒙运动,作为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转折点,是在反对旧文化,冲破旧文化束缚,人们思想得到大解放的背景下发生的。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针对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面对袁世凯独裁复辟想当皇帝的阴霾,放出一个个划空闪电与雷鸣般的呐喊: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用一篇篇激扬的文字,铁笔利剑般刺破“三纲五常”等“吃人礼教”的面纱。

如果说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重在解放思想的话,那么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就是重在追求真理了,而五四呢,正是这个沸点的加热剂。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力量,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五四后,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讲坛上也有了一定位置。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和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开设了唯物史观,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社会主义的将来等课程。李大钊在五四前就实现了从激进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中国渴望马克思主义的知识青年的良师益友。陈独秀也在1920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李达、周恩来、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等也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8]

五四运动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 的结合,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一开始就走上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

同时,五四前后,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各种学说和流派都有人研究、信仰和宣传。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而真理正是在争辩中广泛传播与发展的。如一场“问题与主义之争”后,马克思主义传播更加扩大了。

(二)五四运动作为新的革命开端,为新的革命的发展做好了基本的思想准备,这是由众多个人解放思想追求真理而造就的。

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评论五四运动时说: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9]

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的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倘能成长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日革心,皆此之故。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10]

本人以为,这样形势的出现,是由众多个人解放思想,追求真理汇聚而来的。

三、不畏强权,独立人格。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如果说爱国是五四革命运动的旗帜,那么民主与科学就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武器。尤其是民主,他在五四中融入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之中,爆发出赤子的愤怒,让国内外反动派胆寒心惊。

(一)民主,自由是创新社会的前提条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备环境。

没有创新的民族,在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必定是没有前途的。中国封建社会没有民主,只有专制,尤其是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扼杀了中国人的创新意识,致使中国社会在向近代过渡时落伍了。

民主,在五四时期主要指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并要以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反对为专制政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五四后,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倡导的民主,同俄国一样,是无产阶级民主,是人民大众的民主。这在当时的中国,应该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的民主(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人民之所以强烈要求民主,并有许多仁人志士为建立民主社会而流血牺牲,本人以为,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民主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的社会是黑暗的社会,没有自由的生活是不幸的生活,当然这是对于那些“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人而言的[11];没有自由就不能充分发挥人的生产力与创造力,尤其是创造力;不能发挥人的生产力与创造力,社会就不能进步,民族就不能振兴;若站在人类发展史的高度,没有民主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力的发挥,而人类一旦失去创造力,人类就不会进化到今天,同样也就不会进化到更加美好的明天。民主,自由,创造,是兄弟姊妹,更是条件与结果。因此,提倡民主,也就必然要提倡个性解放,平等自由,使每个个都成为自主自由的人。这也是作为文化运动的五四运动之民主的主要内容之一。[12]

(二)无论是五四精神之民主精神,还是后来的各种性质的社会民主运动,其共同的内核是:不畏强权,争取自由;独立人格,独立思想。

专制社会和民主社会,就好比利益集团种的人工森林与自由状态的原始森林。看起来,人工森林整齐划一,有用之材多多,而原始森林,乱七八糟,无用之木不少。但是,在人工森林里,由于利益集团为本集团(如家天下,还有……)之利益所驱使,对于森林中不能满足他们利益要求的物种,不管它是否具有潜在的强大的生命力,都必定被无情铲除。这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他们铲除的众多物种中,说不定就有一种“先进”的。想一想,这是多么专制呀!这又是多么悲壮呀!生活在这种森林中的树木,“快乐地”群体地向上奉献!然而,在这样的森林里,绝不会生出一个未来的全新的生命世界,因为“全新的”,在萌芽时已经被即得利益者铲除了!而在原始森林里,大树小树,鲜花毒草,栋梁荆棘,自然生存,生态平衡,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们只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不受利益集团的专制。未来的“进步”的绿色世界,只能从原始森林里生发。他们中的独立自由的异类,可能就是未来绿色世界的新主人。

五四中,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实用主义者,基尔福社会主义者,等等,都在争取民主,争取自由,争取建立他们理想的新社会。岁月蹉跎,大浪淘沙。30年后,在独裁统治的缝隙(如果没有这些缝隙呢),由小小根据地生长成长,当时人数很少(一大时中共党员只有50多人)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创建了新中国。

小结。

五四精神是多方面的,本文只做了一些稍有一些自己见解的探讨。本文认为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有: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追求真理的进步精神,独立思想的民主精神,科学思想与态度是五四时期也是今天人们必须具备的素质。今天,在我们向健全的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作为中国人对祖国与世界,民族与地球村,社会与个人等等的价值取向与人生态度,五四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的!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有关西北精神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按照局机关党委微党课活动的安排,根据个人近期所学、所知、所悟,今天向各位领导汇报讲解“长征精神”,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长征的整体介绍;二是长征的背景及其原因;三是长征的会师地点为什么选在了陕北?四是长征精神及其重要意义。

2019年5月20日,在江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赣州市于都县,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在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时代变了,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是现实的镜子,今天,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

陕北红军,是指徐海东、刘志丹、程子华领导的红十五军团。

红二方面军,是红军长征中唯一没有损失的部队,总指挥是贺龙、政治委员关向应。

红四方面军是工农红军主力之一,由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领导。

1、中央革命根据地即中央苏区

最初,是在1929年1月由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出发,创建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到1931年9月,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后,革命根据地扩展到35个县,在24个县建立了苏维埃政府。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主席,项英、张国焘任副主席。

2、长征的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3、长征中的重要事件

1)长征前毛主席在一直赋闲。1932年10月,在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期间,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召开“宁都会议”,左倾领导人王明、博古批评毛泽东“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为“纯粹防御路线”和右倾路线危险,随后毛泽东被解兵权。虽仍然是中央政府主席兼人民委员会主席,但博古指派张闻天“分管”政府工作,后来又安排张闻天出任人民委员会主席,由此,毛泽东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政府首脑了。

当时,王明因顾顺章叛变、总书记向忠发被捕感觉危险,已随莫斯科中山大学校长兼国际代表米夫去了苏联。苏区党、政、军、民一切事物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博古、李德、周恩来“三人团”组成。政治上博古作主,军事上李德作主,周恩来负责监督军事计划的实行。“三人团”开会时,不用翻译。博古精通俄语,李德会将德、英、饿三种语言,周恩来英语最为流利,法语、日语次之。

博古原名秦邦宪,无锡人,出身书香家庭,他极具学习天赋。李德掌握军事大权,在军事方面的特长是能言善辩,举例时可以引用凯撒、塔西佗、拿破仑、费雷德里克大帝等一连串名人的话,他决定问题从不犹豫不决,不只知道堑壕战、阵地战。

2、湘江战役。蒋介石妄图阻止中央红军与红二、六军团会师,他调动湘军和桂军,在零陵至兴安之间近300里的湘江两岸配置重兵,构筑碉堡,蒋介石则亲率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部及部分湘军在后面追击,欲将红军全歼于湘江、潇水之间。于是在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由此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改换领导。

3、通道会议。在红军长征的初期,毛泽东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但他并没有终日自怨自艾,而是在行军中积极思考着使党和红军摆脱当下困境的出路。在1934年12月12日的通道会议时,毛泽东建议放弃原定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发,避免进入敌人的包围圈,得到大多数与会人员的认可,史称“通道转兵”。

4、黎平会议。1934年12月15日,红军攻占贵州黎平。周恩来和大多数与会者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确定向贵州转兵的战略方针。

12月20日,军委纵队到达乌江边一个叫黄平的橘子园地里,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均因身体有恙而坐着担架行军,每当休息时,三人的担架常常被放在一起,这就让他们有了更多深入交谈的机会。毛泽东向张闻天和王稼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党和红军要想转危为安,必须首先改变最高军事指挥“三人团”所执行的错误军事路线。他关于中国革命前途的思考以及对红军战略方针的分析,逐渐赢得了张闻天、王稼祥的认同。当天晚上,两个人就将商议结果分别致电告知了彭德怀及其他领导同志。这些开会前的“个别酝酿”及“通气吹风”,为党之后纠正自身的左倾路线错误奠定了必要的思想基础。

橘子园中担架上的谈话,使原来在黎平会议决定的在遵义地区召开会议又增添了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请毛泽东同志出来指挥,即要求进行人事上的变动。由此,黎平会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

五是猴场会议。1935年1月1日,红军长征到达贵州瓮安的猴场。作出的《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指出:“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做报告。”这加强了中央政治局对军委的领导,实际上等于开始动议限制博古、李德指挥权。事实上认可了毛泽东的军事方针,基本结束“三人团”的军事指挥权,确立了政治局决定重大问题的原则,为遵义会议奠定基础。

六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对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犯的错误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将毛泽东重新纳入核心决策层,实际上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的决定深刻影响了党和红军的前途命运,成为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是扎西会议。1935年2月5日到9日,中央红军在被称为“鸡鸣三省”的云南威信县水田寨、大河滩、扎西镇,连续召开三次政治局会议,统称为扎西会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和经验教训决议大纲,以及传达遵义会议精神的决定。扎西会议充分肯定并决定贯彻实施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思想,完成了遵义会议关于调整常委分工的决定,开创以党中央总负责人张闻天与红军实际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相互配合、共同领导全党全军的新局面,为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周毛谈话,他们认为由博古继续领导有困难,如果调整党的总负责人,按当时的形势理所当然应该由毛泽东担任。但是,毛泽东提出由张闻天做党的总负责。这个考虑顾及了各个方面,包括共产国际因素。周博谈话。遵义会议后,博古对会上的一些发言一直想不通。为此,周恩来同博古有一次长谈。周恩来认为党必须找一个熟悉农村革命的人当统帅,他和博古都不合适当领袖。毛泽东搞农民运动出身,熟悉中国国情,有很强的军事才能,也是很有智慧的帅才。因此,建议博古摒弃前嫌,同心同德,一切为了打败蒋介石、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这个大局。最终,解开了他的思想疙瘩。周张谈话。毛泽东从多方面考虑认为应该由张闻天担任党的总负责,据此周恩来与张闻天进行了一次谈话。

八是苟坝会议。1935年2月20日前后,中央红军二渡赤水河,回师黔北,并取得娄山关战斗胜利。2月28日,二次夺取遵义。3月8日,毛泽东和军委纵队进驻苟坝。3月10日,红一军团林彪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建议攻打打鼓新场。但毛泽东却根据最近破译敌军电报,推断敌军已准备向打鼓新场集结。由于不少领导人都赞同进攻打鼓新场的建议,双方由此引发了较长时间的激烈争论。尽管毛泽东再三阐述自己的见解,无奈众人未被说服,争论的结果还是同意进攻打鼓新场,毛泽东负气离开会场,会议随后表决剥夺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虽然出于一时激愤而辞职不干,但毛泽东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努力,他在这天深夜提着马灯出发,决定再找周恩来争取一下。二人交流过后,又一起去找朱德进行详细讨论。3月11日早,周恩来提议继续开会讨论攻打打鼓新场问题,并和毛泽东一起最终说服与会者放弃这一主张,使红军避免遭受重大损失。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县枫香镇的苟坝召开会议,正式决定放弃攻打打鼓新场。事实很快证明,毛泽东的军事预见是正确的,红军避免了一次可能出现的失败。

这次会议同时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组成的新“三人团”,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其后的半个多月内,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中央红军先后完成了三渡、四渡赤水,继而强渡乌江威逼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待蒋将滇军调来“救驾”之际又向西直插云南,趁敌回援造成金沙江防线空虚之时越江北上,最终将几十万追兵甩在南岸,从而赢得了战场的主动权。

毛泽东在受排挤的人生低潮期,毛泽东既没有心灰意冷,也没有随波逐流,更没有作壁上观甚至于改换门庭,他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彰显出他因坚定信仰和坚强信念而生、不因个人荣辱利益而移的强大政治定力。正是这种定力,让党和红军重新走上了正确的路线,于低谷处迎来了新生。

1、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五次“围剿”

随着军阀之间混战的结束,1930年12月,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围剿”,红军兵力不足4万。

1931年2月,国民党调集20万大军发动第二次“围剿”,红军兵力仍不足4万。

1931年7月至9月,国民党调集30万大军发动第三次“围剿”,红军兵力3万多。

1932年12月至1933年3月,国民党调集40万兵力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兵力4万多。

2、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3年9月~1934年10月,国民党调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对红军发动第五次围剿。围剿和反围剿争夺一整年。

第五次围剿,蒋介石采用堡垒战术,在根据地周围构筑大量的碉堡,包围圈平均每天推进两三里,甚至几百米,一面前进,一面筑碉堡,达到“抽干塘中水,捉住塘中鱼”,一举消灭红军的目的。

在此期间,被剥夺军事指挥权的毛泽东曾建议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但被李德否定。李德指挥以堡垒对堡垒,敌人修碉堡我们也修碉堡,战术上采用“短促突击”,打“阵地战”和“堡垒战”,但是一打,敌人进碉堡,我军暴露在外,尽遭敌人飞机、大炮的轰击,十分被动,加上军力悬殊,节节失利。主要看以下数据:

一是林彪、寻淮洲、罗炳辉的红1、7、9军团,在福建与敌蒋鼎文、汤恩伯第2陆军6个师拼杀一个星期,无力抗衡,失守建宁城。

二是彭德怀红3军团与敌刘和鼎第9总队4个师交战永安失利,永安城陷落。

三是敌南路军陈济棠占领会场筠门要塞,敌李延年第4纵队占领福建连城,敌薛岳、吴奇伟第6路军占领江西永丰龙岗。

四是彭德怀、董振堂的红3、5军团,以步枪、机枪、手榴弹和大刀,组织汤恩伯、樊菘甫第10、第3纵队5个师近8万人的进攻,红军伤亡2300人,其中干部就达600余人,广昌以南全部失守。

中央苏区仅剩瑞金、会昌、于都、宁都、长汀等狭小地区,所以突围“大转移”,只剩这一条路,且刻不容缓。

3、长征前做了哪些准备?

在1934年5月,李德首先提出“大转移”,但并非是长征,而是迫于内线作战失利,企图到湘西与第2、6军团会合,寻求外线的无堡垒作战。大转移,保密工作很稳。1934年5月,只有党中央常委会成员张闻天、项英和军委领导人朱德、王稼祥知道。8月,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陈云、刘少奇及候补委员邓发、凯丰等才知道。9月初,才个别向主力军团首长透露。但只说明了大转移,但未说明转移方向。

一是舆论上的准备:

1934年7月至9月,中央红军以“北上抗日”为口号,深入进行了思想动员。

1934年7月8日,博古在演讲时指出:“工农红军已经必须,而且能够分拨一部分的力量直接去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中央政府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已经在这方面作了相应的决定”。

7月15日,发表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

8月1日,中央苏区纪念“八一”建军节,在瑞金举行了阅兵典礼,突出“红军北上抗日”这一中心,将“北上抗日宣言和抗日的誓词,向全体部队宣布,并要传达到每个战士中去。”

二是兵员上的准备:

1934年夏秋,中央苏区再次掀起猛烈的扩大红军的运动,从5-9月,召集了红军新兵近10万人。

9月4日,在“大转移”前夕,中央军委为扩大红军发出紧急动员令,并宣布成立独立第21、22、23三个师,组成了红8军团。军团长周昆,政委黄苏,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罗荣桓。

三是物资上的准备:

整理了兵工厂,每月造炸弹5万发、翻造子弹达70万粒,累计修理迫击炮弹共3000发,成为红军有以史来兵工厂空前的成绩。

8月9日的《红色中华》报道:“福建胜利完成了借谷运动,完成7.5余万担”。中央各机关号召募集20万双草鞋慰问红军。

1934年春夏,中央银行行长毛泽民,同毛泽东的警卫员吴洁清从瑞金附近大山里,取回1932年埋藏在山洞里的100余万块银元,搬回瑞金。长征前夕,这些银元都被分发给各军团。

四是军事上的准备:

1934年5月,周恩来派程子华赴鄂豫皖,领导红军25军突围转移。

8月,任弼时、王震、萧克、王首道,率红6军团离开湘赣苏区,转移到湘鄂西,与贺龙、关向应的红2军团会师。

9月,寻淮洲、粟裕率红7军团北上抵赣东北与方志敏会合。

这些军事计划,是为了配合红一方面军的战略大转移,因而成为长征的前奏曲。

“大转移”安排在10月底11月初实施,由于蒋介石已发觉红军有转移的意图,命令各路军加紧进攻,前线战局急转直下,红军主力很可能被四面合围,不走不行了。于是,1934年10月11日,由中央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署名,发布中央军委长征行动的命令,“大转移”提前了近一个月。

4、长征中高级干部的去留问题。

长征前干部的去留,党中央机关、政府、部队、共青团、总工会等,由各单位的党团负责人和行政领导决定报中央;部队留人由总政治部决定,如邓小平随长征就是总政治部决定的;属于省委管的干部,由省委决定报中央。当时,凡是接到命令到中央党校学习,这就是从基层召集长征干部的代名词。所有决定走的人,再由组织局编队。

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留下一个领导机关,坚持斗争,叫中央分局。党的高级干部的去留,都是由博古说了算,比如项英、陈毅、瞿秋白、毛泽覃等同志被留在苏区。项英担任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军委分会主席。

项英、陈毅和陈毅领导留下的1.8万余人,即红军第24师加上当地民兵和一大批伤病员,这是一支缺乏训练和战斗力的小部队,无法与蒋介石调集来的10万大军相抗衡。红军主力走后1个月,红都瑞金陷落,17日于都失守,11月23日会昌被占。12月,项英和陈毅上山打起了游击战。到1935年3月,1.8万红军中的大多数人均已战死。

1935年4月26日,国民党军包围瑞金红林山区,毛泽覃为掩护游击队员脱险而牺牲,时年29岁;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以南被国民党抓捕,6月18日在罗汉岭从容就义。

瞿秋白,原名瞿船,常州人。据吴黎平回忆,瞿秋白得知自己被留下时,情绪特别激动,说:“你们走了,我只能听后命运的摆布了,不知以后怎样,我们还能相见吗?如果不能相见,那就永别了。我一生虽犯过错误(1933年9月22日,中共临时中央王明、博古作出的《关于狄康同志的错误的决定》,指出他在《斗争》上新发表的几篇文章,犯有严重的机会主义错误,应在组织中开展最无情的斗争……),但对党对革命忠心耿耿,全党同志有目共睹。祝你们前途顺利,祝革命胜利成功。我无论怎样遭遇,无论碰到怎样逆境,此心可表天日”。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6月26日,在两军会师后召开的两河口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和毛泽东主导的中共中央在长征方向上出现了重大分歧,具体说就是南北两个大方向:一是南下川北,这是张国焘提出的方案;二是北上陕甘,这是毛泽东提出的方案。此外还有一个张国焘作为妥协而提出的西进新疆的方案。长征是应该往川康走,往陕北走,还是往新疆走,当时张国焘自恃枪多势众,个人野心膨胀,公然向党争权,还企图挟党中央南下。为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毛泽东和党中央毅然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单独北上,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后面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了:北上抗日的路线使中国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南下路线遭遇了惨重失败,红四方面军由8万多人锐减到了不足4万人,历史最终证明毛泽东的路线是正确的。

一是舆论的正确。1935年,日本已经吞下了东北,正在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红一方面军北上抗日,迎击日寇,这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不仅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也赢得了杨虎城和与日本有杀父之仇的张学良的同情,甚至也赢得了受到日本巨大压力的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同情。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很快就和他们结成了统一战线,张学良、杨虎城不仅不肯全力“剿共”,反而让出地盘,对红军接济钱粮和武器,使得中共中央顺利在西北建立了抗日大本营,为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能够迅速深入华北、山东,开辟敌后战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与红一方面军的前进方向相反,张国焘率领四方面军南下时,由于与遭受日寇侵略的区域越走越远,所以无法打出“北上抗日”的旗帜,而只能以“赤化全川”相号召,这不仅不能获得四川地方军阀刘湘、邓锡侯、杨森等的同情,反而引起了他们的殊死抵抗。他们倾尽全力,与红四方面军在百丈关展开大战并大败红四方面军,迫使红四方面军退出四川。

二是地理位置。落脚西北一隅,远离长江中下游流域这片被国民党视若禁区的核心地带。此时此刻的共产党远走西北,使国共矛盾暂时缓解。国民党迫于民意和舆论,经过权衡,逐步放松“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转而着手准备抗战。红军落脚陕北地区,客观上减轻了来自国民党方面的军事压力,为中国共产党接下来的全面抗战创造了条件。正如毛泽东后来所指出的:“如果不到陕北,那怎么能到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地区呢?怎么能在抗日战争时期搞到那么多的根据地呢?”中国共产党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多种渠道与国民党接触,共图合作抗战。

但在陕北,蒋介石面对毛泽东在“联合抗日”旗帜下建立的统一战线无可奈何,杨虎城、张学良不愿意把中国有限的国防力量消耗在毫无意义的内战中,蒋介石的一切软硬兼施都无法让他们继续进攻红军。情急之下,蒋介石决定来霸王硬上弓,命令西北军、东北军让出战场,让中央军入陕“剿共”,结果引爆了“西安事变”,最后的结果是蒋介石被迫接受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军事上处于极度弱势的毛泽东,把自己的政治意志强加给了军事上占尽优势的蒋介石。

什么是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凝练地总结了长征精神五个方面的深刻内涵。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以战胜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是长征精神的首要元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长征精神的本质,独立自主、实事求是长征精神的特色,顾全大局、紧密团结是长征精神的体现,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是长征精神的内核。因此,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激励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胜利!

有关西北精神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参赛朋友:

大家上午好!我叫孙蓓欣,来自阿夏乡人民政府,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红色经典在人们心中经久传扬,长征的号角声依然激荡苍穹。历史不会忘记!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出发,冲出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跨越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纵横十四省区,转战数万里……1935年、1936年红一、二、四方面军相继经过迭部,迭部的高山密林、深峡险桥留下了红军坚实的脚印,红军顽强的斗志、英勇的神姿、秋毫无犯的纪律,永远留在迭部人民的心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豪迈与激情,至在还在腊子达拉梁上萦绕。达拉、尼傲、崔古仓等村的群众,支援粮食、修复栈道的事迹,也同“腊子口”、“俄界”一道载入史册,激励着迭山儿女弘扬长征精神,共创美好明天。

总有一种记忆叫永远难忘,总有一种感动叫心灵震撼,总有一种精神叫代代传承。

作为一个喝着酥油茶、吃着糌粑长大的汉族女孩,我热爱藏乡林海的风情,我热爱红色圣土的辉煌:爱唱长征歌曲,爱听《达拉高僧为周治肝病》《一件红毛衣》等的长征故事,。在长征最为艰难的这片红色土地,我多次重温经典、体验感动,总会被与“长征”相关联的字眼所吸引——天险腊子口、俄界会议旧址、茨日那毛主席故居、重走长征路、绿色长征、腊子口红军小学、……“长征”与这里紧紧相连相依,无处不在!我深深的感受到,伟大的长征精神,正是迭部5.6万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未来的动力源泉!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言书。让我们打开地图看一下---红军长征路线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地区,而这里正是苗、彝、藏、羌、回、蒙古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居住区。在漫漫的长征路上,广大红军指战员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交朋友,点燃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火种,广大少数民族在人力物力及道义上积极援助红军,并踊跃参军,掩护伤病员,尽力保证部队的供给。阿坝自治州区域内参加红军的少数民族在5000名以上;四川大凉山地区越西县两三小时内就有七八百人参军,还专门成立了“倮倮连”;红军经过迭部时,开明的杨土司密密让道、开仓献粮,尼傲头人杨告告带领青年修复栈道、救治伤员。

攻打腊子口时,在正面进攻难以攻破、天亮之前必须拿下腊子口的危急时刻,毛主席的警卫员苗族战士甘人,又名“云贵川”,灵巧的攀上山崖用绑带、干粮带连成的绳子将红军一个个吊上山顶实现迂回战术,为腊子口战役的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总而言之,没有沿途少数民族的积极援助,没有各族红军战士的英勇战斗,就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长征的胜利,就是各民族团结一心的胜利。

继承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强脊梁,更应该成为我们每个青年干部塑造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人生坐标!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典型:

我们难以忘记,1969年2月7日,迭部县邮电局旺藏邮电所邮递员韩元朝,为掩护一名藏族少年而坠江牺牲。1987年,迭部人民的骄傲---洛大村的包双全在老山前线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光荣牺牲。20xx年5.12地震后,驻迭武警官兵,主动请缨,几位年轻的战士在支援阿夏抗震救灾的归途中因车祸而不幸遇难......。西安财经大学的青年教授于立新、蔡宇夫妇,从1998年开始,救助尼傲乡单亲兄弟旦吉、斗尕交俩,十五年来,兄弟俩从尼傲小学到合作师专,爱心夫妇都按时寄来学费,而且逢年过节还寄点衣物书箱,这兄弟俩就是---“西安妈妈”的儿子。

80年弹指一挥,万里长征永垂史册。一代中华优秀儿女用生命热血铸成的长征精神,也已经注入中华民族的现实与梦想。今年五四期间,习与各界青年座谈时说,“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梦、也是青年的梦”,“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青年朋友们,让我们牢记习的教导,不断从长征精神中汲取民族团结进步的营养,在倾听老阿妈的唠叨中了解民情,在与群众共喝酥油茶中学会感恩,在赢得乡亲们的信任中---让青春出彩!在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中----让梦想成真!

有关西北精神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小时候,看着有关长征的电视节目,我曾天真地问爷爷:“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爷爷摸摸我的头,只是叹了一口气,说声:“傻孩子!”对于幼小的我来说,长征是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上了小学,一次小伙伴们在一起又争论起这个话题,一位同学说:“如果我生在那时候,我一定在雪山和草地开许多许多的商店,专门卖健力宝和巧克力给红军爷爷。”当时连老师都忍不住笑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一首多么气势的壮歌,这又是一个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啊。

爷爷讲的故事穿越时空,把我带到了七十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

漫漫征程,红军跨越11个省,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红军的热血?长征路上的第一战——血战湘江。红军战士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拼死渡江,牢牢锁住渡口,誓死保卫中央,红军战士死伤过半,8。6万人仅存3万人。生死攸关,痛定思痛,关键时刻,x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从此,红军心存信念,充满了希望,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成了红军从一个胜利迈向另一个胜利的制胜法宝。四渡赤水演绎了战争史上的千古绝唱,红军跳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圈,从此长征路上捷报频频: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红军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终于迎来了“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欢腾。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动地的革命篇章。长征途中,红军不畏征途艰险,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难,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爷爷曾讲过在长征中发生的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样,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党费。

茫茫两万五千里长征路,面对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面对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面对险象环生的沼泽草地,所有红军官兵坚守着这样一个铁的承诺,只能攀登,不能停留,只能向前,不能回头,直至牺牲自己的一切。正是有了这种为党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信念,在死前的瞬间,在大雪埋身的瞬间,他们依然非常清醒,还念念不忘伸出胳膊指向前进的方向,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他们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精神永生,永远激励着活着的人革命到底。这些震撼心灵的画面,向人们雄辩地证明: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中国红军长征史,就是红军官兵在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下的奋斗史。

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从长江以南奠基于大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的战略任务,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地球上的一条永恒的红飘带;

长征是铭刻在人类历史上的一部英雄史诗;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的千古绝唱。

70年弹指一挥间,长征已经走进了历史的深处。但时至今日,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造就的不朽精神却依然穿越时空,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长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着我们这一代人,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听着爷爷讲红军长征的故事、我们唱着长征歌曲,长征精神已从父辈身上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并且成为我们的人生航标,不断激发着我们潜在的生命能量。

正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听着爷爷讲的故事,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浮现在我的面前,那一幕幕战斗的场面壮烈在我的身边……也许我无法体会先辈们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的真谛,也许我永远不能走进长征中牺牲将士的英灵,但我明白了什么叫华夏子孙“生当做人杰,死为亦鬼”那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我懂得了中国共产党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英雄气概。

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我的耳畔,老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孩子们尽情的游戏……

我已经看见了那飘扬的国旗上,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颜色,是长征点燃的火炬燃烧在中华大地的上空。

最后请让我用歌声来结束我的演讲: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

从今走上繁荣富强……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有关西北精神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高擎理性爱国主义

教育对象:党员入党积极分子;

教育目的:通过教学,使学员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爱国主义,树立理性爱国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国梦”脚踏实地、奋勇拼搏;

教学时间:1.5小时。

本节党课内容提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一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广大共产党员要高擎理性爱国主义大旗,把满腔爱国热情依法有序地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描绘了我过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蓝图,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解析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他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吧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名一定要弘扬伟大的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超期蓬勃迈向未来。”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板书)

从世界文明史来看,一个民族的复兴,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只有爱国主义能壮其声威、成其伟业。中国五千年历史,多少挫折,多少磨难,正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让中华民族由孤弱变强大,自强不息,绝地奋起,它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历史始终,成为中华民族一面战斗的旗帜,鼓励着时代炎黄子孙为中华的崛起、繁荣、发展而奋斗不息。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并逐渐转化为人们维护国家利益和忠于祖国的坚定信念,进而成为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回顾历史。历代仁人志士所尊崇的都是一种为国家、为名族而献身的精神。汉代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献身精神,元朝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气节,以及屈原投江、苏武牧羊、岳飞精忠报国等,都是爱国主义的体现。近代以来,爱国将士和人民群众反对列强侵略的悲壮斗争以及仁人志士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求,成为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民主革命时期,中华民族携手并肩,功夫国难,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的指引下,团结一心,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正是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和引领下,中华名族才能经历磨难而不倒、饱经沧桑而不散,列强几欲分割中国而不裂。此外,爱国主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无时无处不在调整着个体利益与国家、,名族整体利益的关系,成为人们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儒家学说重“义”。空子把“喻义”还是“喻利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荀子更把“有义”与“五义”看作是人与禽兽的分野。墨家虽然提出了新的义利观,但也有把“利看作是“公利”即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宋明理学家提出的“义利之辨”的观点中,也渗透着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应当牺牲个人私利的强烈要求。古往今来,爱国主义的思想行为受到人们的一致赞誉和极高评价,爱国主义者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也流芳百世,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追求。这种追求有转化为国家利益而无私奉献、用于牺牲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智慧与勇气兼备的民族。前往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往往使我们整个民族把爱国主义转化为异常卓越的智慧,表现出化劣势为优势的神奇创造力。江泽民同志在1990年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曾指出:“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名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应当继承我们民族的关荣传统;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造者,更应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继往开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富强。

二、理性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板书)当今时代,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处在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我们内部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发展难题,外部面临着国际敌对势力的打压与遏制,周边安全形势挑战日益严峻。在这种形势下,要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除了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来应对外,更要有强大的、理性的爱国主义来支撑和引领。

“中国梦”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大支撑点,缺一不可。硬实力,指的是我们国家通过持久的发展聚集起来的强大的综合竞争力;软实力,指的是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回去起来的内在凝聚力和向心力。五指攥起来才能成为拳头,才会更有力量。将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靠的就是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否则,纵然我们具备了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硬实力,仍然无法摆脱“一盘散沙”“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像关注国家硬实力那样,关注国家软实力,二者叠加起来才能回去成为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高擎爱国主义大旗,切实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主流意识和坚定信仰,为实现“中国梦”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与动力。

同时要看到,我们需要的爱国主义是理性爱国主义,而不是冲动的、激进的、偏执的爱国主义。理性爱国主义包括情感和理性两大组成部分,核心在理性。它既要求对国家有深厚的情感认同,又要具备高度的理性思维,两者得到有机结合才是理性的爱国主义者,才打到了爱国的最高境界。非理性爱国主义是单纯建立在自身感性判断基础上的。一旦非理性占据主导位置并付诸行动,对内部来讲,有可能成为部分人宣泄情绪和违法犯罪的“挡箭牌”,成为流氓无赖最后的避难所,值得全社会高度警惕;对外部来讲,爱国主义有可能演化为激进的民族主义,为世界安全带来隐患。比如,前一段时间,因中日岛礁之争而引发的个别地区出现打砸日系汽车事件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非理性爱国主义者打砸的是日系车,表面上是在表达爱国情绪,实质上导致的是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受损,对解决国际争端毫无益处。从更深层次看,一部分人“爱国主义”情绪高涨,罔顾党中央和国家的整体决策,充当战争的“吹鼓手”。日本政府恰恰抓住这一点,给我们扣上了“中国威胁论”的帽子,变相迎合了日本右翼势力给我们自己的外交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被动。

总之,要实现“中国梦”,必须高擎理性爱国主义这面大旗,汇聚成坚不可摧的民族力量。对于全体党员来说,就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还要有爱国如爱家、国运关命运的家国情怀。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共产党员要树立期理性的爱国关,把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胆识,转化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善于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世情国情党情实际结合起来,善于提出解决矛盾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把高涨的爱国热情转化为不断创造条件战胜困难的实际行动,切实成为实现“中国梦”坚定建设者、支持者和捍卫者。

三、共产党员要带头做爱国主义实践者(板书)

爱国主义不是一个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用来高喊的空洞口号,也不是一个仅仅停留在理论和书本上的抽象概念,他需要全体人民特别是共产党员用理性思维和实际行动来引领、来践行。唯有如此,理性的爱国主体才能在时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中结出硕果,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爱国就要爱党,毫不动摇第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全部事业的核心力量,是指引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领路人。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变带领全体人民开启了“中国梦”探索之路。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让人民有尊严地“站”了起来,奠定了中华名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经过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党领导人民在发展的道路上历经艰辛,上下求索,依靠权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而且带领人民走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契机,也是无与伦比的贡献。当前,我们正处在离实现“中国梦”最近的历史时期,只要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务实进取,奋力拼搏,“中国梦”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不可否认,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还存着这样那那样的不足,党在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在一个发展中大国搞现代化建设,遇到矛盾和问题是必不可免的、在很多领域、很多问题上,我们党并没有现在的经验可循,职能慢慢探索,谨慎尝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当时一个求真务实,善于攻坚克难、善于自我反省、敢于自身纠错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战争时期若干器路线之争,包括“文革”时犯错我们都意义纠正过来了因此、我们党有决心、有能力、也有条件逐步解决这些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新形势下,我们倡导理性的爱国主义,前提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心无旁骛地听党的话、跟党走,积极落实贯彻党在各项建设中的一系列决策和主张。此外,作为党员,还要关心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党,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出谋划策、添砖加瓦,自觉做到有利于单个或国家的事多做、不利于当合国家的是坚决不做,为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添加个,

(二)爱国就要爱社会主义,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目标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国运,国运关系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身命运。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么面领着一个道路选择的问题。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历史的唱歌中看,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开个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木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道路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的没我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时限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全国各族人员一道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倡导理性的爱国主义,就是在党的指引下,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动摇,就是要求我们共产党人要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超常定力,有一种“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崇高境界,有一种“泰山崩于前,我子归然不动”的坚定信仰。不懈怠,就是要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不因社会主义建设暂时出现搓射而灰心丧气,不因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大“退堂鼓”。不折腾,就是要自觉排除国内“左”和“右”的干扰,坚决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颠覆和渗透,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避免“左右摇摆”。在“主义”和“道路”问题上,要真正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在大是大非、大风大浪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政治鉴别力。

(三)爱国就要爱人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因此,爱人民是对国家最淳朴最真挚的情感体现,是爱国主义在群众观众的直接反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当前爱人民,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亮点。

一是要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当前,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已成为当与群众“鱼水关系”的腐蚀剂,侵蚀着我们党的执政之基,位于党执政的“四大危险”之首。党中央正在下大气力,从中央正式局带头,力求从制度上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作风问题这一顽疾,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从政策反腐逐步走向制度反腐,效果叨显,深得党心军心民心。共产党员热爱人民,就要洁身子好,干净做人、实心干事,真正做到取信于民、为民造福。

二是要努力解决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明确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发展了什么。我们不能因为走得太快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思想认识层面,把民生问题上升到与“国际”问题同等高度来对待。在实践层面,要出台强有力富民、安民和惠民政策,在实践中不折不扣地执行,切实解决好人民热切期盼的一系列民生问题。通过普惠性的政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每个人的梦想都能成真,是全体人民充分享有与祖国和时代同步成长的机会。唯有如此,我们党才算真正兑现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的党才有足够的底气理直气壮地将爱国主义,“中国梦”才能具备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并逐渐转化为人们维护国家利益和忠于祖国的坚定信念,进而成为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回顾历史。历代仁人志士所尊崇的都是一种为国家、为名族而献身的精神。汉代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献身精神,元朝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气节,以及屈原投江、苏武牧羊、岳飞精忠报国等,都是爱国主义的体现。近代以来,爱国将士和人民群众反对列强侵略的悲壮斗争以及仁人志士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求,成为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民主革命时期,中华民族携手并肩,功夫国难,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的指引下,团结一心,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正是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和引领下,中华名族才能经历磨难而不倒、饱经沧桑而不散,列强几欲分割中国而不裂。此外,爱国主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无时无处不在调整着个体利益与国家、,名族整体利益的关系,成为人们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儒家学说重“义”。空子把“喻义”还是“喻利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荀子更把“有义”与“五义”看作是人与禽兽的分野。墨家虽然提出了新的义利观,但也有把“利看作是“公利”即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宋明理学家提出的“义利之辨”的观点中,也渗透着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应当牺牲个人私利的强烈要求。

有关西北精神心得体会和方法八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及今、绵延百代孜孜以求的。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的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对此,孔子在《论语》中十分肯定,朱熹《论语》注中解读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再看《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以及贾岛关于“推敲”的斟酌,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

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及匠人之国。而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曾是世界各国王宫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设立了“百工制度”,古代的“中国制造”闻名远近。

最早的工匠

韩非子《五蠹》一文中提到了最早造房子的有巢氏、最早钻燧取火的燧人氏。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这就是最早的“匠人治国”的案例。

木匠的祖师

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战国初,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鲁班就参加了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尊奉为木匠的祖师。

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画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鲁班的名字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庖丁解牛

特别典型的还有前面提到的庖丁解牛。厨师给梁惠王宰牛。其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没有不和音律。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如何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回答说,要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去宰去解,他的刀刃始终像刚磨过一样锋利。厨师还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便格外小心,提高注意力,动作缓慢,把视力集中到一点……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只有做到心到、神到、手到,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而“工匠精神”的核心便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更要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所造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工匠追求精确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就是例证。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都料匠,工匠的总管或曰总工匠。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

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闻名于世,但其倾斜却并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用心之精盖如此”,就连今人也定会竖大拇指。

由匠致仕

谢肇淛的《五杂俎》记载,明朝中期有一位木工蒯义,参与了紫禁城建设,最终迈上了工部左侍郎的岗位;王世贞《弇山堂别集》记载,成化年间的木工蒯刚,仰仗木工技术,官至工部右侍郎;嘉靖年间的木工郭文英因建造宫殿有功,走上了工部侍郎的岗位。而同期的徐杲“以木匠起家,官至大司空”。

匠心独运

中国古代工匠匠心独运,他们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出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北宋徽宗时烧制的汝瓷,其釉如“雨过天青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似玉非玉而胜玉”,人们不禁感叹,“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如今,尊重工匠的劳动,以良好的环境催生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才能使“工匠精神”绽放异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