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爱话剧心得体会和感想 话剧实践心得(八篇)

  • 上传日期:2023-01-09 08:31:22 |
  • ZTFB |
  • 13页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深爱话剧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2、你知道什么叫意外吗?就是我从没想过会遇见你,但我遇见了,我从没想过会爱你,但我还是爱了。

3、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4、说不出来为什么爱你,但是知道你是我不爱别人的理由。

5、十万八千里也要遇到你,我认栽绝不认输。

6、我只知爱你!我全身的血液已统统变作了我的爱,我的情!

7、你最可爱,我说时来不及思索,但思索之后还是这样说。

8、深爱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就是对ta舍得:时间,钱,命。

9、真的不要太在乎,太在乎你就输了。

10、有你,我什么都不缺。

11、我可以撒娇,可以蛮横,可以温柔,可以体贴,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12、亲爱的魔法师,你是怎么办到的?你的睡颜,让我在夜里不能入睡。你的笑容,又让我在昼间几乎沉醉。

13、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我家户口本上。

14、浪荡一生,钟情一人;微风十里,只想要你。

15、一两次心动也许是鬼迷心窍,一直的话,就是在劫难逃。

16、不想对你说晚安,只想给你盖好被子,然后拉着你的手一起梦游。

17、喜好多一点是心动,心动多一点是爱,比爱多一点,皆你。

18、你再也遇不到一个人这样爱你,我亦不会再这样爱一个人。

19、想化作一阵和风,被生活热爱,被岁月歌颂,被你留在身边。

20、我喜欢夏天的河流冬天的阳光,其实我最喜欢一直是你。

21、潇潇洒洒门前站,不论贫富都好看。

22、我爱你时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不爱你时你说你算什么。

23、我们要天天想念,但不要天天见面。你可和别人约会,只要不让我发现。我偶尔也会出轨,但保证心在你这边。

24、羡慕风和雨,春来和秋去,因为人们的遣词造句里,他们总是在一起。

25、你知道后羿射日为什么最后会留下一个太阳吗?为什么?给我们晒幸福啊!

26、我给你点赞的那颗红心不是给别人看的,是给你收着的。

27、如果你敢用一辈子的幸福来赌,拼了命我也不会让你输!

28、飞越茫茫银河,前往爱的国度。

29、我希望你在生病时只有我在照顾你,更希望你不会生病。

30、你有一个那么好听的名字,让我再写不出更美的诗。

31、假如我们之间的距离有10000米,那么,你只要跨出1米,剩下的9999米由我来走。

32、我虽然输给每一次的争吵,但是我确是实实在在赢得了你,赢得了你的心。

33、期待夏天的风,也期待夏天的你,更期待成为你的夏季。

34、翻山越岭想要那片海,不曾在意天空中跟随我的那朵云。

35、对你的爱,洒满阳光,温暖我的心房。

36、怀念,怀念,在怀念中淋漓尽致的挥发我对你的思念。

37、如果你累了,我带你回家。

38、看到你,我怕触电;看不到你,我需要充电;如果没有你,我想我会断电。

39、像我那么懒的人,要是你说的每一句我都有回,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我喜欢你。

40、你知道我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吗?我最大的缺点是缺点你。

41、有时想想,自己真的像是一只飞鸟了,看前方无边无际,看后方一片沉寂,只有你在心里你依然美丽如夕!

42、你在我身边,你是一切;你没有在我身边,一切都是你。

43、很多人不需要再见,因为只是路过而已。遗忘就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纪念。

44、小时候,这座城市是我梦寐以求想待的地方,长大后,就只想待在有你的城市了。

45、我就是那种别人一对我好点,我就不计前嫌跟你屁颠屁颠跟你走的人。

46、请别在分手的时候对我温柔。

47、风,吹走了沧桑;雨,带走了迷茫;这个世界,有了你就有了梦想,看到你,就看到了前进的方向;爱你没商量!

48、现在,你的心摇动了,紧闭着双唇,我紧靠着你的肩膀,我无法忘记此刻,我绝不把你让给任何人。

49、生气归生气,又不是不喜欢你了。

50、如果你要问我,我对你的感觉:我在乎你。如果非要在这感觉上加一个形容词,那就是:我只在乎你。

51、我不敢说自己一生都会喜欢你,至少在能看见你的岁月里,只想对你一个人好。

52、山崩,有我挡着。

53、想要,一转身就能抱住你,这样简单平凡的幸福。

54、比起烟酒,你的一句宝贝,更让我上头。

55、心心相印非一日,时时刻刻心难宁。一心只把你来恋,海枯石烂总不移

56、幸福的爱情都是一种模样,而不幸的爱情却各有各的成因,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太早,或者,太迟。

57、鱼那么爱水,水为什么要煮鱼;我那么爱你,你为什么要走。

58、逃不掉的,还是逃进我心里吧。

59、你垂暮,我陪你寂静齐眉!

60、如果我的世界是场灾难,那么,其中四分之三与你相关。

对于深爱话剧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首先,衷心祝贺《知之深爱之切》的出版发行,深感这次发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本书的出版源于正定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中的“读原著、看专辑、听报告”创新之举,当时正定县委特别是王市长以高度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及时提出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的部分文稿进行收集整理,供大家学习参阅,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扎实有效推动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之后,经中办和省、市、县委共同努力,厚重丰富的《知之深爱之切》得以出版发行。

这本书题材广泛,既有习近平同志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在正定工作期间的讲话节选,还有他在全市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既有他在《中国青年》发表的文章,还有给班子成员的信、给河北农大全体正定籍同学们的信等,并且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这本书内容丰富,记载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期间的足迹和实践。这其中,有他对正定在其执政履历和人生情感中的定位:在《中国青年》1984年第5期发表的文章《知之深爱之切》中,他就提到“这里,我想向我的青年朋友们谈谈我的第二故乡———正定”、“我和许多外地来这里的人把正定引以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也由衷地产生了这种自豪感”。在他1987年7月为《正定古今》作的序中,标题就是“我爱自己的第二故乡”,随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正定是我的第二故乡”。

2005年4月2日,他回正定考察座谈时的话更为直接:“今天来正定走一走,我感到很高兴!一个原因是又回到了河北,回到了正定,对此很高兴。因为这是令我经常回想起来,经常触景生情的地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从政的始发地在正定。在这之前不能算。

之前我插队七年,当大队支部书记那是在基层;后来在中央机关,那是当工作人员。真正当领导干部,起步是在正定。现在回想那个时候无论什么体会都是非常鲜活的,非常深刻的。因为开始让我下到县委来做县委副书记,感到诚惶诚恐。我心想这是老虎吃天———不知道从哪下口。虽然有一定的知识面,但是这不能代表实践经验,一切从头开始,一切都要学习。

这个学习过程,这所学校就是在正定。所以想到河北想到正定,感到格外亲切。虽然只有三年时间,但那是不寻常的三年,不同于一般的三年。”有他在正定执政履职期间的思考和理念。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好多治国理政的思想,都可以在正定找到发轫。比如,现在强调的“八项规定”,就可以从1983年他主持起草、审定的中共正定县委《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中发现一以贯之的思想和观点。

又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一次把河北全域纳入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更是两处直接提到正定,而早在1984年他在全县传达省委召开的地市县委书记会议精神会议上就曾讲到“有位经济学家从研究经济地图的角度,根据邯邢石保京津沧七个城市的位置,说河北有一个‘北斗星座’,将以城市带乡村,形成一个经济区。现在有了上海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我们也可能成为一个‘北斗七星’经济区”。

再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同样也能在正定找到“绿色”的“影子”,他也是在1984年全县传达省委召开的地市县委书记会议精神会议上讲到“就生态环境讲,有一个生态战略问题。

如何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类、给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生态问题,或者叫农业发展的生态战略问题。在自然规律中,生态平衡规律对经济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关系最为重大”、“只有在生态系统协调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稳定而迅速的发展”。可以说,这本书填补了习近平总书记执政履历中关键阶段的著作空白,对丰富其执政理念,对弘扬正定的知名度美誉度,对推动正定的快速发展,都将起到巨大作用,也必将载入史册。

其次,要常常感念习近平总书记对正定的深情关怀和美好期待。正定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起点和第二故乡,他在正定三年多时间为正定留下了许多改革开放的理念、推动发展的举措和传为美谈的动人故事,并与正定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建立了永久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离任后曾先后6次回到正定,特别是2008年1月,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离京到基层调研,就回到正定;2012年11月19日,在刚刚就任党的总书记的第四天,就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致信河北省委转达了他对正定人民的问候和感谢、期望和要求。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同志当选国家主席刚满百天,就又回到正定,并说与正定的联系是一种天经地义的、顺其自然的联系,来正定就是为了接地气;2013年8月24日,他对正定古城保护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近年来正定古城保护工作。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秉持正确的古城保护理念,即切实保护好其历史文化价值。”就如文物局领导说得那样,总书记不会不知道他批示的含金量,这是正定之幸、正定百姓之幸。国家文物总局和省、市的大力支持,开辟了古城保护的全新局面,其他重点工作也迈上了新台阶。可以说,总书记对正定的这种深情弥足珍贵、令人感动!能够在正定生活和工作,确实值得自豪和珍惜。

第三,要自觉学好《知之深爱之切》,努力为建设经济强县、美丽正定做出积极贡献。要学出责任,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县四大班子领导干部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现在接力棒传到你们手里了,好好干,一棒接一棒,把正定事业传承下去,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把正定建设好,让正定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要结合这个要求从书本中学到作为党员干部所应肩负的政治责任、历史责任,传棒接力,不折不扣地把总书记的优良作风传承好、弘扬好,积极参与、坚持不懈地把正定建设好、发展好。要悟好精神,通过学习感悟好“老书记”坚定忠诚的政治品格,把忠诚融铸于魂;感悟好“老书记”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把为民沉淀与心;感悟好“老书记”勇于担当的改革精神,把创新践之于行;感悟好“老书记”强烈鲜明的问题导向,把问题矗立于标;感悟好“老书记”从严治党的坚定态度,把党建扛之于肩。

要干出激情,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振奋精神状态的重要性,靠难得机遇振奋精神状态,靠严峻挑战逼出精神状态,靠精诚团结提升精神状态,特别是要靠工作实践检验精神状态,真正把心放在工作上、把工作放在心上,努力为建设经济强县、美丽正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不辜负总书记对正定的关怀和期待!

对于深爱话剧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苏达:游击队队长

小丫:村里大户人家的女儿,深爱着苏达

李勇:也是大户人家的孩子、深爱着小丫

(故事发生在解放前,讲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至真挚纯的乡村爱情)

开场

(地点在荒郊野外李勇从石头中钻出来唱“秋燕往南飞,小丫的心往我心里飞,飞呀飞飞呀飞飞到哥的怀抱里,飞到哥的怀抱里”发现有人来了赶紧藏在石头后面)

丫:(小丫上场,东张西望的很开心的好像在等人,这时李勇从石头后面偷偷的钻了出来,嘿嘿的一乐,吓的小丫啊的一声差点没跳起来,神色慌张的说攀你..你怎么在这儿

勇:嘿我说小丫你天天的都往这跑,你能来,我怎么就不能在这

丫:你..小品跑这来干吗这荒郊野外的

勇:我还问你呢你一个黄花大闺女到这来干什么啊,是不是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啊(挑逗的语气)

丫:你..(欲言又止)我在这透透气村里头太热不行啊哎你在这干什么啊(怀疑的)

勇:我在这干吗?我在这干吗(问自己幽默的)真是巧啊是老天爷安排好的,让咱们在这见面啊呵呵你说不是吗小丫妹子

丫:我没工夫在这跟你磨嘴皮子(说完望前走)

勇:(拦着)哎我说妹子你可别走啊别走啊我有话对你说

丫: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勇:你就这么讨厌我,妹子你想让我怎么对你你才满意啊行了你看妹子这荒郊野外的没有人你就让我亲一下吧!(说完就往上扑)

丫:(一推开,李勇却没完没了,气急了,伸手一个耳光)你混蛋你给我滚开你在敢碰我我以后就永远不搭理你了

勇:好我现在不碰你不过你早晚是我的媳妇,你可不要忘了咱俩是娃亲,我现在不碰你行

丫:我今天就把话说开了吧!我告诉你李勇我不会嫁给你的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勇;那我也告诉你,你我要定啦!我是非你不娶,在说了咱这亲都是爹妈说了算,到时候就由不得你了呵呵我还有事先走了哎要不要一起走啊

丫:没搭理他)生气得坐在大石头上)

苏达上场

达:小丫

丫;苏哥

达:呦怎么哭了看你哭得还是个小孩啊来让哥给你擦擦告诉哥是怎么回事。

丫:还不是那个该死得李勇整天缠着我

达:小丫,呵呵李勇这个人哥知道,他整天就想着娶你做媳妇,都快想疯啦!我听说他人不错好人啊,就是喜欢油嘴滑舌,可是说到底,你们从小一起长大,他喜欢你才整天的缠着你啊…

丫:苏哥(转身不语,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

苏;小丫,哥上次给你的…

丫:(打断苏的话,把埋藏在心地的话一下子说出来)哥,我..我这辈子除了你我谁都不嫁。

苏:你说什么,胡闹

丫:哥我是说真的

苏:什么真的假的啊,胡闹我是你哥

丫:你答应也好不答应也好我这辈子就是粘上你啦,你要是不娶我,你以后走到那我就跟到那缠你一辈子

苏:你怎么不讲理啊小丫,你说你一个黄花大姑娘说这种话,就不嫌骚的晃胡闹在说啦我又是结过婚的人

丫:我知道,可是嫂子不是被日本人给打死了吗?哥就让我替嫂子照顾你,照顾你一辈子好吗?

苏:你别说了(想起死去的妻子,忧伤最好能流泪)

丫:对不起哥我不该提那件事

苏:(擦了擦侵在眼角的泪花)哥没事

丫;(突然在背后紧紧的抱住苏,想借此来安慰他)

苏:小丫你放开放开

丫:我就是不放不放(紧紧的抱住)

苏;小牙,哥有什么好啊你咋就非得缠住我啊

丫:哥,你不知道你的好可我知道我就是喜欢你就是想和你一辈子在一起

苏:(沉默了一会)你先松开我我岔气儿啦!

丫:呵呵

苏:你还笑,对了哥给你的东西呢?

丫:哦在这(递到苏的手里,好奇的)哥这是什么东西啊

苏:你不要问了

丫:哥你就告诉我吧!我会保密的你知道吗?这几天我都睡不着觉,就是猜不出这是啥?

苏;不行

丫;(做出小品剧本一副似哭不哭的样子,低头无语)

苏:(不忍心的)行好我告诉你,这里面是张地图,地图上画的是日本鬼子在咱们这个地区隐藏的军事基地,还有一些汉奸狗腿子的名单,你知道吗/?这是拿多少人的生命换会回来的吗?

丫:这么重要你还交给我

苏;因为哥相信你行了哥要走了,这次哥要走一段时间,把地图交给红军

丫:哥我也要跟你一起去

苏;不行,胡闹

丫:我..

苏;(打断她的话)我告诉你这次任务非常重要,不能出一点差错,万一落到日本人手里就完啦!

丫:我….

苏:这次没的商量你要是在胡搅蛮缠哥在也不搭理啦!行了哥走了..

丫:哥我..我不去了,我等你回来还不行吗?(但是心里还是决心要和苏一起去)

苏:对了这才是哥的好妹子呵呵

(苏走下,小丫在后头紧紧的偷偷的跟着,对了,他们两个说的话都让李勇给听到了。灯熄,音效一声枪声,小丫背着苏上场)

苏:你怎么跟来了,我不是不让你来吗?

丫:哥,你都伤成这样啦我不来能行吗

苏:我不用你管,你快走

丫:哥,你都伤成这样拉,你就别生气啦!现在说什么都晚了,鬼子就要追上来了..

苏:你气死我啦!你知道有多危险吗?

丫:我不怕

苏:你不怕我怕我不想在失去一个妹子

丫:(微微的笑了一下)哥,我背着你走,鬼子快追上来了。

苏:小丫,这样走不行咱俩都得死这样小丫你走,我把地图交给你,你一个人走

丫:哥不,我不能撇下你一个人走要走一起走

苏:小丫,你听我说,这么走咱俩都得死,听好,等你到了王家镇把地图交给王风,王连长,记住了吗?

丫:不,我不。要走一起走我不能撇下你一个人走

苏:(极不耐烦的)小丫,你想气死我啊,你知道这张地图是又多少人的小、血换回来的吗?万一落到日本人手里,就全完蛋拉!!快走

丫:哥你不要逼我(用手胡乱的揪头发)

苏:好,你不走我就死在这(用枪指住脑袋)

丫:哥,不要啊不要啊我走我走我走(眼泪夺眶而出)

(小丫在路上又碰到李勇)

丫:(跑过去,扑跪在地,乞求的)小勇哥,我求求你帮帮我帮帮我

勇;(内心活动极其复杂,绝望的)好,你说我答应你我全都答应你

丫:你赶快到王家镇,把这张地图交给王风王连长,我求求你求求你一定要送到啊

勇:你还要去找他

丫:恩,

勇:你疯啦!你去了就是白白的去送死啊,日本人就要追上来了

丫:(又在次跪倒在地)小勇哥,你一定要送到啊(说完转身就走)

勇:(又痛恨又嫉妒的大喊)你就是个傻子

丫;(转身大喊)小勇哥,我这辈子是报答不了你了,下辈子吧!下辈子我一定嫁给你(说完冲着原路返回去找苏)

(苏正要拿枪自杀)

丫:苏哥,哥(跑过去,紧紧的抱住苏)

苏;(惊讶的)你怎么来了地图呢

丫;哥,我交给李勇了,你放心吧!哥他一定能送到王连长手里的,你放心吧!哥

苏;可是你怎么来了,你来了就没有退路了,只有死路一条啊

丫:哥,我说过,我要跟你一辈子的,就算是死,我也要和你死在一起

苏:你..你..(无话可说,气的双手抱头捶地)

丫:哥,哥你别这样我是自愿的我是自愿的(紧紧的抱住)

苏:你就是个傻子傻子,哥对不起你下辈子吧!下辈子哥一定娶你,哥一定娶你

(灯熄,两声枪声,红光起,照在苏和小丫的身上,蓝光起,五十年后的李勇上场,他是个退伍的军人)

勇;五十年了,五十年了,心里的这快阴影缠了我一辈子了,每次想起这件事,心里就想是针扎的一样疼,这么多年了,谁都不知道,谁都不知道,(苦笑)呵呵苏大哥,小丫妹子,我李勇对不起你们啊,是我呵呵(苦笑)是我当时告了密,是我告诉日本人,你们拿了地图,呵呵呵呵我该死啊我他妈的就是王八蛋(打自己耳光)连猪狗都不如,我对不起你们啊下辈子吧!下辈子我给你们做牛做马(跪下)

对于深爱话剧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将传记片拍出新意是有点难度的——最大的难度自然是来自塑造传记人物本身,虽然允许适当的虚构,但整个剧情设置还是必须契合所表现人物的真实人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既要大胆,更要谨慎。香港电影《阮玲玉》另辟蹊径,从另外的角度进行了一番精彩的创新。

片头与片尾:“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将片头与片尾和在一起讨论,除了考虑其完整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仔细分析之后,会发现在片头与片尾的处理上,导演有一定的考虑。片头张曼玉与导演讨论的就是阮玲玉的死亡,她在最美丽的25岁时离开了我们。结尾以阮玲玉的遗照作结,首尾呼应,仿佛就是阮玲玉的一生。

片头做得很简单质朴,可是仍然难掩其精致。以一组老照片起首——老照片带给观者最直接的是白云苍狗世事变迁的沧桑之感。导演关锦鹏的声音入画,这里巧妙地将他给张曼玉说戏的片场纪实变成了最简洁最凝练的旁白。这组照片是阮玲玉不同时期所拍电影的剧照,完全的纪录片的手法,奠定了影片的纪实风格——换句话说,它给观者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得从最开始大家就认定这部影片是完完全全真实的。

我想,使用剧照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观者都是通过银幕认识阮玲玉的,她在大家的心目中就是三十年代老电影的代名词。这些剧照将时间重新拉回到二三十年代——阮玲玉最美丽最美好的时光。佳人已逝,真实鲜活的阮玲玉已难觅芳踪,然而她塑造的这些人物却仍然活在观者的心中,久久难以忘怀。

有意思的是,片头中特意将阮玲玉前后两个时期拍摄的电影剧照分开展示,突出一种对比的作用。前期从造型上来看,都是一些雷同的角色,按照导演的话来说就是“花瓶”角色;而在后期中,阮玲玉的扮相明显丰富了起来:高贵的、底层的、忧愁的、苦难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加入联华公司确实改变了阮玲玉的一生,她在表演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顺,成就也越来越高,成了真正的“默片女王”;但与此同时,她的人生轨迹也渐渐偏离了正常的道路。

阮玲玉的扮演者张曼玉素颜出现在片头中,导演问她想不想像阮玲玉一样经过半个世纪还被人们记在心里。张曼玉将自己跟阮玲玉做了对比,说阮玲玉在自己最光辉最辉煌的时候离去现在已经是一个神话了。——正因为扮演者是张曼玉,正因为她所扮演的是阮玲玉,才会出现这样一个别致的片头:这是两个极为相似的女子,阮玲玉前期一直被当做是花瓶,而当时的张曼玉正顶着“花瓶”的头衔;阮玲玉因被冷落只得离开明星转入联华,而当时的张曼玉因为出演这部戏饱受公司和舆论的质疑;阮玲玉生前被两个男人玩弄最终选择自杀,而当时的张曼玉被男友公开情书,身心俱疲。

这样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片头是不是也是一种对话呢,是阮玲玉和张曼玉之间跨越时空的深层对话,是导演为这两个如此美好却充满悲伤的女子特意创造的一次对话。最明显的地方莫过于当导演说起阮玲玉曾被评论为“花瓶”时,张曼玉立刻接道“那不是很像我”。那一刻,她脸上一闪而过的是同病相怜和尴尬自嘲。

阮玲玉最终还是死了。在她最辉煌的时候。她再一次选择了自杀。其实安眠药并没有要了她的命,是几次转院耽误了治疗时机。对此,影片并没有加以赘述,只是定格在了阮玲玉最美丽的时刻。这个悲惋绝望的女子在临死前还是不甘心,还是要问一句:“你有没有爱过我?”

结尾的处理很意识流。葬礼其实是从联华的欢送事件晚会就开始的。阮玲玉去吻了每一个跟她有过合作的导演,他们是她在艺术上最好的朋友。而这些人,也是阮玲玉的葬礼上最悲痛的人群之一。他们在艺术上可以与她相伴,然而终究没办法拯救她多舛的命运。

这个晚会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晚会上的人在当年却并不都是一一到场的。至少至少,是缺了蔡楚生的。但是,包括剧组人员、观众在内的所有人都希望是这样的一种局面:阮玲玉在她死之前见到了所有她深爱的朋友。那个晚上的阮玲玉确实光彩照人,她穿了最喜欢的旗袍,在晚会上与众人一一亲吻。没有人料到这个女子竟是在与大家告别!

她的葬礼的呈现,是现实与戏剧情境真正地交融的一个片段。一边是吴永刚导演垂头悲痛,我们却听到了关锦鹏导演喊:“卡”;一边是费穆导演说着自己对阮玲玉的看法,旁边的工作人员却在帮张曼玉补妆。事实上,联华曾将阮玲玉的葬礼拍摄成像,被誉为是最美丽的葬礼。也许导演也想重演但是的情景,只是,阮玲玉这样美好的女子,再也回不来了。

特别的多角度叙事:多面阮玲玉

影片的叙事是多重的,并不再是单一的叙事角度。我们所接触到的阮玲玉也是多重的,有当时事件参与者(如黎莉莉、陈燕燕)眼中的阮玲玉,有资料撰写者(如沈寂)眼中的阮玲玉,有导演(关锦鹏)眼中的阮玲玉,还有演员(张曼玉)眼中的阮玲玉。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就不同的事情讲述他们所知道的阮玲玉,真实与否已经不再是重点,我们从他们的话语中看到的是一个丰满完整的阮玲玉。

半个多世纪以来,凡是涉及阮玲玉的影视剧作品莫不是将视角对准了她和张达明、唐季珊之间的情感纠葛——《阮玲玉》自然也一样,但又不一样。情感纠葛固然是重点,但影片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去评判仲裁他们之间的是是非非,而只是想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境,包括阮玲玉和蔡楚生之间还没来得及开花结果的爱情。

无论阮玲玉在银幕上再怎么风光,她毕竟是个女子,也渴望爱情,渴望被人爱。张达明是她的初恋,也是伤她最深的人。他们之间的爱情始终没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张达明从物质到精神通通依赖阮玲玉,不仅如此,他屡次三番地伤透了阮玲玉的心。再坚强的人也会累的,也会想要摆脱的;唐季珊适时地出现了。我们必须承认,这个时候,不管出现的是谁,阮玲玉都会接受的。她太想被人照顾了,她太想摆脱张达明了。

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阮玲玉作为“默片女王”的地位。这是叙事的一大重点,也是创新的一大亮点。其中重点涉及到的影片有九部,几乎涵盖了阮玲玉银幕生涯中最重要的成就。对于这九部影片的展现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部戏都可以看出,阮玲玉下了很大的功夫:最初的《野草闲花》,为了拍好母亲咬破手指喂血给小宝宝喝,阮玲玉在一个风雪夜躺在雪地里感受剧情;《城市之夜》,剧情与自己不堪回首的童年经历极为相似,阮玲玉一度很难突破,但最终她还是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最精彩的表演;《香雪海》《新女性》中,她极为认真,加之本来就心事重重,以至于入戏太深痛哭不止……

而与此同时,阮玲玉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在发生很大的转变。她演惯了旧社会的女性,上流社会的,底层社会的,高尚的,风尘的,这些角色对她来说易如反掌。正因为这个原因,当卜万苍导演在筹划拍摄《三个摩登女性》的时候,他没有贸然启用阮玲玉。但是这一次,阮玲玉主动出击了:她要求饰演女工周淑真。《三个摩登女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阮玲玉也因此扩宽了戏路。

阮玲玉在联华期间,几乎与联华的每一位导演都有过合作,并且还不止一次。她一直以为是联华及各位导演成就了她;其实,是她成就了这些年轻人,她让他们构想中的人物成为现实,让他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电影梦想。所以,他们是挚交。

自片头至片尾,始终有一条线将所有的情节牢牢地“捆绑”在一起,这就是影片的主题曲《葬心》:

“蝴蝶儿飞去心亦不在/凄清长夜谁来拭泪满腮/是贪点儿依赖贪一点儿爱/旧缘该了难了换满心哀/怎受的住这头猜那边怪/人言汇成愁海辛酸难捱/天给的苦给的灾都不怪/千不该万不该芳华怕孤单/林花儿谢了连心也埋/他日春燕归来身何在”(作词:姚若龙作曲:小虫演唱:黄莺莺)

这几乎就是阮玲玉一生的写照。尤其是“贪点儿依赖,贪一点儿爱”这句,不正是阮玲玉悲剧命运的导火线之一吗!这支小曲从片头就开始了,隐隐约约,如泣如诉——阮玲玉的悲剧命运自一开始便是注定了的。

其他:漫谈演员表演与影片细节刻画

影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在现实与戏剧情境之间穿梭,时空变换频繁。这一点从片头贯穿片尾。这么做的好处主要有两点:首先,现实时空主要包括片场纪实和对有关人士的采访。在一个事件结束后出现现实时空,一般是对之前发生的事件的一种归纳或是创作人员的看法,有利于观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电影。其次,这正是体现导演独具匠心之处。当素颜的演职人员出现在画面里,观者会突然从刚刚的戏中抽离出来。导演也许正是不想让大家入戏太深,所以抱着一种“游戏人生”的姿态,并不深入,但绝不浅薄。

在细节处理方面,影片做得很细致也很特别。举例来说。

蔡楚生与阮玲玉正式认识是在联华公司的楼梯上,那个时候阮玲玉正在跟唐季珊商量张达明的事。蔡楚生就这么出现了,他们之间也开始有了交集。接着蔡楚生从楼上离开了,唐季珊从楼下离开了,站在中间的阮玲玉居然徘徊了。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往哪儿走。多么巧妙的隐喻,阮玲玉如果不是因为对前途充满了迷茫困惑,也许就不会自杀了。

记得阮玲玉在联华晚会上所讲的那段话吗:

“我们今天要庆祝三八妇女节,到底是要庆祝什么呢?就是要庆祝我们女人从五千年的男人历史中站起来!”

这段话,阮玲玉是永远不会在公共场合说出口的。她自始至终也没有从男人的历史中站起来。尽管影片对此描绘的很含蓄,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张达明对她的疯狂剥夺,唐季珊对她的玩弄与无情,以及蔡楚生的软弱。

那个时候的人们所关注的已经不再是她的作品和演技了,她的私生活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面对这些谣言,阮玲玉是孤独的,她没有依靠。所以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她始终是不愿正面面对。也就更不可能去学校做演讲了。矛盾的是,她希望自己这样,她希望自己更加勇敢一点去说出真相,不再被误解——可惜,一切都晚了。

这时候的阮玲玉已经决意要自杀了,那么这段话是不是别有一番深意呢?说着这句话的阮玲玉最终却是因为不堪忍受她所爱的男人带给她的压力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关于阮玲玉自杀的原因,说法很多,主要还是因为对于阮玲玉的遗书的真伪之辩。影片中涉及到的遗书大概是真假两个版本的一种融合。同样是作为旁白,然而又区别于传统的表达书信内容的方式,影片中的阮玲玉只是反复念叨着那几段写给唐季珊和张达明的话语,又一次次地说着“人言可畏”,凄凉至极。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一提,影片里使用了多种方言,上海话、粤语、普通话,反倒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海派”风格。

下面说说演员。最值得一说的还是张曼玉。

张曼玉凭借这部戏大奖得遍,她塑造的阮玲玉形象深入人心。细说起来,张曼玉与阮玲玉究竟有多像,外型上很难说,即便是张曼玉刻意画三四十年代的妆容,仍然看不出阮氏特有的“眯眯眼”的风情万种——阮玲玉算不上绝世佳人,但她自有一种风情无人能敌;张曼玉很漂亮很有气质,她也是一个可塑性非常强的演员。这部戏因为有了张曼玉而真正达到了“人戏不分”的境界。“不疯魔,不成活”,当这个女子躺在病床上哭到撕心裂肺的程度时,你还能分得清她到底是阮玲玉还是张曼玉吗?

虽然说起来是为阮玲玉拍传记片,但在我看来,这就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奇女子跨越时间局限而进行的一次联袂演出,也是两个时代的一次碰撞和对话。意蕴隽永,回味悠长。

对于深爱话剧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知之深爱之切》一书重点收录了在正定工作期间的36篇讲话和文章,是当年在正定工作轨迹的生动记录、从政品格的真实写照、思想方法和实践探索的集中展现。

从当年在正定县吃、住、行方面的生活小事说起,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和切身的感受,讲述了在正定期间的生活、工作情况。报告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生动再现了30多年前的一个个精彩画面和瞬间,展现了在正定工作期间心系人民、锐意创新、拼搏实干的优良作风和崇高风范,使读者接受了一次党性锤炼、精神洗礼,思想得到升华。

仔细阅读《知之深爱之切》这部著作,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感动,更能从中寻找到贯穿于现实与历史之间的一种内在关联,会发现今天在深化改革、改善民生、改进作风等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都能从他30多年前的从政实践中找到实践基础和历史逻辑,这些重要思想是不断传承的,来自实践,并且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我们一定要从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相统一的高度,更加自觉地学习贯彻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要抓好对《知之深爱之切》一书的学习,把学习领会这部著作与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坚持重在学习、贵在实践的原则,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不断增强对讲话精神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切实锤炼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不竭动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好提出的各方面要求,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邢台篇章。

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知之深爱之切》这部著作,要做到“六个紧盯、六个看齐”:

一要紧盯方向,向坚定忠诚的政治品格看齐。我们要经受和战胜各种风险、困难、考验,就必须学习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决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政治能力强,思想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特别过硬,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的党员。要像那样始终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并为这种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地奋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不动摇或背离理想信念,切实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一心一意为党工作。

二要紧盯思想,向勇于担当的改革魄力看齐。30多年前,作为年轻的县委书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回避矛盾,敢于正视问题,锐意推进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正定特色的改革之路,奠定了正定经济腾飞的基础。30多年后的今天,以同志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展现出了清晰的改革思路、巨大的改革勇气和坚定不移的改革决心,开辟了全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境界。我们要大力弘扬当年那种敢想敢干、攻坚克难、蹄疾步稳的改革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难点,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改革,全面释放改革红利,用改革打开邢台发展的全新局面。

三要紧盯行动,向从严从实的思想作风看齐。在正定工作的点滴往事就是“三严三实”精神的现实源头,用行动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就像赵克志书记说的,河北不仅是“两个务必”的发源地,也是“三严三实”的孕育地,我们必须要在贯彻落实“三严三实”上带好头、当标兵、做表率,认真领悟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要求,学习肯担当、会实干、严要求的精神,实实在在为群众干几件关系未来、惠及长远的事,奋发有为地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四要紧盯追求,向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看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就是要始终心里装着人民,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利益,跟群众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难;就是要始终有强烈的公仆意识,一心为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就是要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更应该像那样,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上真心热爱群众,感情上真正融入群众,生活上真正关心群众,带着感情和责任,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努力为群众谋福祉、让群众得实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切实把共享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让群众真正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五要紧盯态度,向管党治党的坚定决心看齐。在从严管党治党上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也是一以贯之的。在正定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党的建设,那些经受了实践检验的思想和工作,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从中可以体会到转变作风、利剑反腐等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的理论雏形和实践根源。我们一定要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始终,带头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带头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带头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凝心聚力、直击积弊、扶正祛邪,努力在党的建设上开创新局面,让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切实为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六要紧盯精神,向夙兴夜寐的工作作风看齐。要向多次强调的“盯住干、马上办”,“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要求看齐,向赵克志书记提出的“一刻也不要等”,“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的要求看齐,对上级作出的决策、部署的工作、定下的事情,要以只争朝夕、雷厉风行的干劲,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落实到底。特别是要围绕赵克志书记在省“两会”上看望邢台代表团全体代表时提出的“决胜‘十三五’、打好翻身仗,把一个崭新的邢台展现在全省人民面前”的要求,以“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标准,以“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的狠劲,全力攻坚,努力拼出一个新邢台,闯出一个新邢台。

对于深爱话剧心得体会和感想六

读着这一篇篇朴实无华而又生动深刻的文章,不由得为其真挚的为民情怀所感动,为其深刻的思想观点所折服。习近平同志30多年前的讲话、文章,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从诸如“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要鲜明”、“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老干部工作”、“县委一班人要遵守六项规定”、“不讲效率,改革就是一句空话”、“改革戏必须大家唱”、“刹住新的不正之风没有气势不行”等等文章和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今天一系列讲话的思想渊源和实践根基。

实践出真知,智慧来源于实践。习近平同志15岁到陕北农村插队7年,后来又经过大学的深造和部队的锻炼,到正定工作后更是深入了解农村现实。他扎根基层、寄情于民,深谙人民的诉求,立志于民族复兴的意志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得到升华,成为他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力量之源。

今天,我们学习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知之深爱之切》这部著作结合起来,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自觉践行习近平同志的管党治国理政思想。当前,我们所处的环境同30多年前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取得的成就和国家的实力已远非昔日可比,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改革遇到的困难也比往日复杂得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知之深爱之切》中汲取无穷的政治智慧的精神动力。

要学习《知之深爱之切》中所体现出来的习近平同志那种坚定忠诚的政治品格。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必须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为西方敌对势力软硬兼施的伎俩所左右,不为国内外左右错误思潮所干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使改革开放的方向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要学习习近平同志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归根到底是为了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我们要重视民生、民主、民意,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千方百计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住房、就医、升学、就业等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习习近平同志的为民情怀,就要在“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落实中,在党的一切工作中进一步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带领全体人民为创造自己的幸福而齐心努力。

要学习习近平同志勇于担当的改革精神。勇于担当是一种责任感,只有为人民利益勇于担当,不怕困难,才能做出成绩。当前特别要反对那种麻痹松懈、不作为、不主动的情绪,振奋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焕发起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才能排除各种艰难险阻,把改革引向深入。

要学习习近平同志强烈鲜明的问题导向。在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的情况下,矛盾层出不穷,只有正视矛盾,不回避矛盾,才有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办法。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面对困难,以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难点为突破口,以全面发展的要求为课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钥匙,才能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个个拦路虎,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要学习习近平同志从严治党的坚定态度。从正定时期“县委一班人要遵守六项规定”、“刹住新的不正之风没有气势不行”,到“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反映了习近平同志从严治党的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刀阔斧地惩治腐败,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这场反腐风暴,初步扼制了腐败现象进一步扩大的势头,许多方面的风气有了根本性的好转,人民群众亲眼看到了反腐败的效果。但是腐败现象由来已久,不是搞一段就能根除的,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只要象习近平同志那样,对腐败现象零容忍,持续抓,保持反腐的气势,实现党风根本好转就是大有希望的。

对于深爱话剧心得体会和感想七

将传记片拍出新意是有点难度的——最大的难度自然是来自塑造传记人物本身,虽然允许适当的虚构,但整个剧情设置还是必须契合所表现人物的真实人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既要大胆,更要谨慎。香港电影《阮玲玉》另辟蹊径,从另外的角度进行了一番精彩的创新。

片头与片尾:“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将片头与片尾和在一起讨论,除了考虑其完整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仔细分析之后,会发现在片头与片尾的处理上,导演有一定的考虑。片头张曼玉与导演讨论的就是阮玲玉的死亡,她在最美丽的25岁时离开了我们。结尾以阮玲玉的遗照作结,首尾呼应,仿佛就是阮玲玉的一生。

片头做得很简单质朴,可是仍然难掩其精致。以一组老照片起首——老照片带给观者最直接的是白云苍狗世事变迁的沧桑之感。导演关锦鹏的声音入画,这里巧妙地将他给张曼玉说戏的片场纪实变成了最简洁最凝练的旁白。这组照片是阮玲玉不同时期所拍电影的剧照,完全的纪录片的手法,奠定了影片的纪实风格——换句话说,它给观者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得从最开始大家就认定这部影片是完完全全真实的。

我想,使用剧照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观者都是通过银幕认识阮玲玉的,她在大家的心目中就是三十年代老电影的代名词。这些剧照将时间重新拉回到二三十年代——阮玲玉最美丽最美好的时光。佳人已逝,真实鲜活的阮玲玉已难觅芳踪,然而她塑造的这些人物却仍然活在观者的心中,久久难以忘怀。

有意思的是,片头中特意将阮玲玉前后两个时期拍摄的电影剧照分开展示,突出一种对比的作用。前期从造型上来看,都是一些雷同的角色,按照导演的话来说就是“花瓶”角色;而在后期中,阮玲玉的扮相明显丰富了起来:高贵的、底层的、忧愁的、苦难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加入联华公司确实改变了阮玲玉的一生,她在表演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顺,成就也越来越高,成了真正的“默片女王”;但与此同时,她的人生轨迹也渐渐偏离了正常的道路。

阮玲玉的扮演者张曼玉素颜出现在片头中,导演问她想不想像阮玲玉一样经过半个世纪还被人们记在心里。张曼玉将自己跟阮玲玉做了对比,说阮玲玉在自己最光辉最辉煌的时候离去现在已经是一个神话了。——正因为扮演者是张曼玉,正因为她所扮演的是阮玲玉,才会出现这样一个别致的片头:这是两个极为相似的女子,阮玲玉前期一直被当做是花瓶,而当时的张曼玉正顶着“花瓶”的头衔;阮玲玉因被冷落只得离开明星转入联华,而当时的张曼玉因为出演这部戏饱受公司和舆论的质疑;阮玲玉生前被两个男人玩弄最终选择自杀,而当时的张曼玉被男友公开情书,身心俱疲。

这样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片头是不是也是一种对话呢,是阮玲玉和张曼玉之间跨越时空的深层对话,是导演为这两个如此美好却充满悲伤的女子特意创造的一次对话。最明显的地方莫过于当导演说起阮玲玉曾被评论为“花瓶”时,张曼玉立刻接道“那不是很像我”。那一刻,她脸上一闪而过的是同病相怜和尴尬自嘲。

阮玲玉最终还是死了。在她最辉煌的时候。她再一次选择了自杀。其实安眠药并没有要了她的命,是几次转院耽误了治疗时机。对此,影片并没有加以赘述,只是定格在了阮玲玉最美丽的时刻。这个悲惋绝望的女子在临死前还是不甘心,还是要问一句:“你有没有爱过我?”

结尾的处理很意识流。葬礼其实是从联华的欢送事件晚会就开始的。阮玲玉去吻了每一个跟她有过合作的导演,他们是她在艺术上最好的朋友。而这些人,也是阮玲玉的葬礼上最悲痛的人群之一。他们在艺术上可以与她相伴,然而终究没办法拯救她多舛的命运。

这个晚会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晚会上的人在当年却并不都是一一到场的。至少至少,是缺了蔡楚生的。但是,包括剧组人员、观众在内的所有人都希望是这样的一种局面:阮玲玉在她死之前见到了所有她深爱的朋友。那个晚上的阮玲玉确实光彩照人,她穿了最喜欢的旗袍,在晚会上与众人一一亲吻。没有人料到这个女子竟是在与大家告别!

她的葬礼的呈现,是现实与戏剧情境真正地交融的一个片段。一边是吴永刚导演垂头悲痛,我们却听到了关锦鹏导演喊:“卡”;一边是费穆导演说着自己对阮玲玉的看法,旁边的工作人员却在帮张曼玉补妆。事实上,联华曾将阮玲玉的葬礼拍摄成像,被誉为是最美丽的葬礼。也许导演也想重演但是的情景,只是,阮玲玉这样美好的女子,再也回不来了。

特别的多角度叙事:多面阮玲玉

影片的叙事是多重的,并不再是单一的叙事角度。我们所接触到的阮玲玉也是多重的,有当时事件参与者(如黎莉莉、陈燕燕)眼中的阮玲玉,有资料撰写者(如沈寂)眼中的阮玲玉,有导演(关锦鹏)眼中的阮玲玉,还有演员(张曼玉)眼中的阮玲玉。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就不同的事情讲述他们所知道的阮玲玉,真实与否已经不再是重点,我们从他们的话语中看到的是一个丰满完整的阮玲玉。

半个多世纪以来,凡是涉及阮玲玉的影视剧作品莫不是将视角对准了她和张达明、唐季珊之间的情感纠葛——《阮玲玉》自然也一样,但又不一样。情感纠葛固然是重点,但影片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去评判仲裁他们之间的是是非非,而只是想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境,包括阮玲玉和蔡楚生之间还没来得及开花结果的爱情。

无论阮玲玉在银幕上再怎么风光,她毕竟是个女子,也渴望爱情,渴望被人爱。张达明是她的初恋,也是伤她最深的人。他们之间的爱情始终没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张达明从物质到精神通通依赖阮玲玉,不仅如此,他屡次三番地伤透了阮玲玉的心。再坚强的人也会累的,也会想要摆脱的;唐季珊适时地出现了。我们必须承认,这个时候,不管出现的是谁,阮玲玉都会接受的。她太想被人照顾了,她太想摆脱张达明了。

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阮玲玉作为“默片女王”的地位。这是叙事的一大重点,也是创新的一大亮点。其中重点涉及到的影片有九部,几乎涵盖了阮玲玉银幕生涯中最重要的成就。对于这九部影片的展现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部戏都可以看出,阮玲玉下了很大的功夫:最初的《野草闲花》,为了拍好母亲咬破手指喂血给小宝宝喝,阮玲玉在一个风雪夜躺在雪地里感受剧情;《城市之夜》,剧情与自己不堪回首的童年经历极为相似,阮玲玉一度很难突破,但最终她还是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最精彩的表演;《香雪海》《新女性》中,她极为认真,加之本来就心事重重,以至于入戏太深痛哭不止……

而与此同时,阮玲玉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在发生很大的转变。她演惯了旧社会的女性,上流社会的,底层社会的,高尚的,风尘的,这些角色对她来说易如反掌。正因为这个原因,当卜万苍导演在筹划拍摄《三个摩登女性》的时候,他没有贸然启用阮玲玉。但是这一次,阮玲玉主动出击了:她要求饰演女工周淑真。《三个摩登女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阮玲玉也因此扩宽了戏路。

阮玲玉在联华期间,几乎与联华的每一位导演都有过合作,并且还不止一次。她一直以为是联华及各位导演成就了她;其实,是她成就了这些年轻人,她让他们构想中的人物成为现实,让他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电影梦想。所以,他们是挚交。

自片头至片尾,始终有一条线将所有的情节牢牢地“捆绑”在一起,这就是影片的主题曲《葬心》:

“蝴蝶儿飞去心亦不在/凄清长夜谁来拭泪满腮/是贪点儿依赖贪一点儿爱/旧缘该了难了换满心哀/怎受的住这头猜那边怪/人言汇成愁海辛酸难捱/天给的苦给的灾都不怪/千不该万不该芳华怕孤单/林花儿谢了连心也埋/他日春燕归来身何在”(作词:姚若龙作曲:小虫演唱:黄莺莺)

这几乎就是阮玲玉一生的写照。尤其是“贪点儿依赖,贪一点儿爱”这句,不正是阮玲玉悲剧命运的导火线之一吗!这支小曲从片头就开始了,隐隐约约,如泣如诉——阮玲玉的悲剧命运自一开始便是注定了的。

其他:漫谈演员表演与影片细节刻画

影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在现实与戏剧情境之间穿梭,时空变换频繁。这一点从片头贯穿片尾。这么做的好处主要有两点:首先,现实时空主要包括片场纪实和对有关人士的采访。在一个事件结束后出现现实时空,一般是对之前发生的事件的一种归纳或是创作人员的看法,有利于观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电影。其次,这正是体现导演独具匠心之处。当素颜的演职人员出现在画面里,观者会突然从刚刚的戏中抽离出来。导演也许正是不想让大家入戏太深,所以抱着一种“游戏人生”的姿态,并不深入,但绝不浅薄。

在细节处理方面,影片做得很细致也很特别。举例来说。

蔡楚生与阮玲玉正式认识是在联华公司的楼梯上,那个时候阮玲玉正在跟唐季珊商量张达明的事。蔡楚生就这么出现了,他们之间也开始有了交集。接着蔡楚生从楼上离开了,唐季珊从楼下离开了,站在中间的阮玲玉居然徘徊了。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往哪儿走。多么巧妙的隐喻,阮玲玉如果不是因为对前途充满了迷茫困惑,也许就不会自杀了。

记得阮玲玉在联华晚会上所讲的那段话吗:

“我们今天要庆祝三八妇女节,到底是要庆祝什么呢?就是要庆祝我们女人从五千年的男人历史中站起来!”

这段话,阮玲玉是永远不会在公共场合说出口的。她自始至终也没有从男人的历史中站起来。尽管影片对此描绘的很含蓄,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张达明对她的疯狂剥夺,唐季珊对她的玩弄与无情,以及蔡楚生的软弱。

那个时候的人们所关注的已经不再是她的作品和演技了,她的私生活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面对这些谣言,阮玲玉是孤独的,她没有依靠。所以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她始终是不愿正面面对。也就更不可能去学校做演讲了。矛盾的是,她希望自己这样,她希望自己更加勇敢一点去说出真相,不再被误解——可惜,一切都晚了。

这时候的阮玲玉已经决意要自杀了,那么这段话是不是别有一番深意呢?说着这句话的阮玲玉最终却是因为不堪忍受她所爱的男人带给她的压力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关于阮玲玉自杀的原因,说法很多,主要还是因为对于阮玲玉的遗书的真伪之辩。影片中涉及到的遗书大概是真假两个版本的一种融合。同样是作为旁白,然而又区别于传统的表达书信内容的方式,影片中的阮玲玉只是反复念叨着那几段写给唐季珊和张达明的话语,又一次次地说着“人言可畏”,凄凉至极。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一提,影片里使用了多种方言,上海话、粤语、普通话,反倒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海派”风格。

下面说说演员。最值得一说的还是张曼玉。

张曼玉凭借这部戏大奖得遍,她塑造的阮玲玉形象深入人心。细说起来,张曼玉与阮玲玉究竟有多像,外型上很难说,即便是张曼玉刻意画三四十年代的妆容,仍然看不出阮氏特有的“眯眯眼”的风情万种——阮玲玉算不上绝世佳人,但她自有一种风情无人能敌;张曼玉很漂亮很有气质,她也是一个可塑性非常强的演员。这部戏因为有了张曼玉而真正达到了“人戏不分”的境界。“不疯魔,不成活”,当这个女子躺在病床上哭到撕心裂肺的程度时,你还能分得清她到底是阮玲玉还是张曼玉吗?

虽然说起来是为阮玲玉拍传记片,但在我看来,这就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奇女子跨越时间局限而进行的一次联袂演出,也是两个时代的一次碰撞和对话。意蕴隽永,回味悠长。

对于深爱话剧心得体会和感想八

将传记片拍出新意是有点难度的——最大的难度自然是来自塑造传记人物本身,虽然允许适当的虚构,但整个剧情设置还是必须契合所表现人物的真实人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既要大胆,更要谨慎。香港电影《阮玲玉》另辟蹊径,从另外的角度进行了一番精彩的创新。

片头与片尾:“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将片头与片尾和在一起讨论,除了考虑其完整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仔细分析之后,会发现在片头与片尾的处理上,导演有一定的考虑。片头张曼玉与导演讨论的就是阮玲玉的死亡,她在最美丽的25岁时离开了我们。结尾以阮玲玉的遗照作结,首尾呼应,仿佛就是阮玲玉的一生。

片头做得很简单质朴,可是仍然难掩其精致。以一组老照片起首——老照片带给观者最直接的是白云苍狗世事变迁的沧桑之感。导演关锦鹏的声音入画,这里巧妙地将他给张曼玉说戏的片场纪实变成了最简洁最凝练的旁白。这组照片是阮玲玉不同时期所拍电影的剧照,完全的纪录片的手法,奠定了影片的纪实风格——换句话说,它给观者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得从最开始大家就认定这部影片是完完全全真实的。

我想,使用剧照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观者都是通过银幕认识阮玲玉的,她在大家的心目中就是三十年代老电影的代名词。这些剧照将时间重新拉回到二三十年代——阮玲玉最美丽最美好的时光。佳人已逝,真实鲜活的阮玲玉已难觅芳踪,然而她塑造的这些人物却仍然活在观者的心中,久久难以忘怀。

有意思的是,片头中特意将阮玲玉前后两个时期拍摄的电影剧照分开展示,突出一种对比的作用。前期从造型上来看,都是一些雷同的角色,按照导演的话来说就是“花瓶”角色;而在后期中,阮玲玉的扮相明显丰富了起来:高贵的、底层的、忧愁的、苦难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加入联华公司确实改变了阮玲玉的一生,她在表演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顺,成就也越来越高,成了真正的“默片女王”;但与此同时,她的人生轨迹也渐渐偏离了正常的道路。

阮玲玉的扮演者张曼玉素颜出现在片头中,导演问她想不想像阮玲玉一样经过半个世纪还被人们记在心里。张曼玉将自己跟阮玲玉做了对比,说阮玲玉在自己最光辉最辉煌的时候离去现在已经是一个神话了。——正因为扮演者是张曼玉,正因为她所扮演的是阮玲玉,才会出现这样一个别致的片头:这是两个极为相似的女子,阮玲玉前期一直被当做是花瓶,而当时的张曼玉正顶着“花瓶”的头衔;阮玲玉因被冷落只得离开明星转入联华,而当时的张曼玉因为出演这部戏饱受公司和舆论的质疑;阮玲玉生前被两个男人玩弄最终选择自杀,而当时的张曼玉被男友公开情书,身心俱疲。

这样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片头是不是也是一种对话呢,是阮玲玉和张曼玉之间跨越时空的深层对话,是导演为这两个如此美好却充满悲伤的女子特意创造的一次对话。最明显的地方莫过于当导演说起阮玲玉曾被评论为“花瓶”时,张曼玉立刻接道“那不是很像我”。那一刻,她脸上一闪而过的是同病相怜和尴尬自嘲。

阮玲玉最终还是死了。在她最辉煌的时候。她再一次选择了自杀。其实安眠药并没有要了她的命,是几次转院耽误了治疗时机。对此,影片并没有加以赘述,只是定格在了阮玲玉最美丽的时刻。这个悲惋绝望的女子在临死前还是不甘心,还是要问一句:“你有没有爱过我?”

结尾的处理很意识流。葬礼其实是从联华的欢送事件晚会就开始的。阮玲玉去吻了每一个跟她有过合作的导演,他们是她在艺术上最好的朋友。而这些人,也是阮玲玉的葬礼上最悲痛的人群之一。他们在艺术上可以与她相伴,然而终究没办法拯救她多舛的命运。

这个晚会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晚会上的人在当年却并不都是一一到场的。至少至少,是缺了蔡楚生的。但是,包括剧组人员、观众在内的所有人都希望是这样的一种局面:阮玲玉在她死之前见到了所有她深爱的朋友。那个晚上的阮玲玉确实光彩照人,她穿了最喜欢的旗袍,在晚会上与众人一一亲吻。没有人料到这个女子竟是在与大家告别!

她的葬礼的呈现,是现实与戏剧情境真正地交融的一个片段。一边是吴永刚导演垂头悲痛,我们却听到了关锦鹏导演喊:“卡”;一边是费穆导演说着自己对阮玲玉的看法,旁边的工作人员却在帮张曼玉补妆。事实上,联华曾将阮玲玉的葬礼拍摄成像,被誉为是最美丽的葬礼。也许导演也想重演但是的情景,只是,阮玲玉这样美好的女子,再也回不来了。

特别的多角度叙事:多面阮玲玉

影片的叙事是多重的,并不再是单一的叙事角度。我们所接触到的阮玲玉也是多重的,有当时事件参与者(如黎莉莉、陈燕燕)眼中的阮玲玉,有资料撰写者(如沈寂)眼中的阮玲玉,有导演(关锦鹏)眼中的阮玲玉,还有演员(张曼玉)眼中的阮玲玉。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就不同的事情讲述他们所知道的阮玲玉,真实与否已经不再是重点,我们从他们的话语中看到的是一个丰满完整的阮玲玉。

半个多世纪以来,凡是涉及阮玲玉的影视剧作品莫不是将视角对准了她和张达明、唐季珊之间的情感纠葛——《阮玲玉》自然也一样,但又不一样。情感纠葛固然是重点,但影片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去评判仲裁他们之间的是是非非,而只是想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境,包括阮玲玉和蔡楚生之间还没来得及开花结果的爱情。

无论阮玲玉在银幕上再怎么风光,她毕竟是个女子,也渴望爱情,渴望被人爱。张达明是她的初恋,也是伤她最深的人。他们之间的爱情始终没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张达明从物质到精神通通依赖阮玲玉,不仅如此,他屡次三番地伤透了阮玲玉的心。再坚强的人也会累的,也会想要摆脱的;唐季珊适时地出现了。我们必须承认,这个时候,不管出现的是谁,阮玲玉都会接受的。她太想被人照顾了,她太想摆脱张达明了。

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阮玲玉作为“默片女王”的地位。这是叙事的一大重点,也是创新的一大亮点。其中重点涉及到的影片有九部,几乎涵盖了阮玲玉银幕生涯中最重要的成就。对于这九部影片的展现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部戏都可以看出,阮玲玉下了很大的功夫:最初的《野草闲花》,为了拍好母亲咬破手指喂血给小宝宝喝,阮玲玉在一个风雪夜躺在雪地里感受剧情;《城市之夜》,剧情与自己不堪回首的童年经历极为相似,阮玲玉一度很难突破,但最终她还是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最精彩的表演;《香雪海》《新女性》中,她极为认真,加之本来就心事重重,以至于入戏太深痛哭不止……

而与此同时,阮玲玉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在发生很大的转变。她演惯了旧社会的女性,上流社会的,底层社会的,高尚的,风尘的,这些角色对她来说易如反掌。正因为这个原因,当卜万苍导演在筹划拍摄《三个摩登女性》的时候,他没有贸然启用阮玲玉。但是这一次,阮玲玉主动出击了:她要求饰演女工周淑真。《三个摩登女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阮玲玉也因此扩宽了戏路。

阮玲玉在联华期间,几乎与联华的每一位导演都有过合作,并且还不止一次。她一直以为是联华及各位导演成就了她;其实,是她成就了这些年轻人,她让他们构想中的人物成为现实,让他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电影梦想。所以,他们是挚交。

自片头至片尾,始终有一条线将所有的情节牢牢地“捆绑”在一起,这就是影片的主题曲《葬心》:

“蝴蝶儿飞去心亦不在/凄清长夜谁来拭泪满腮/是贪点儿依赖贪一点儿爱/旧缘该了难了换满心哀/怎受的住这头猜那边怪/人言汇成愁海辛酸难捱/天给的苦给的灾都不怪/千不该万不该芳华怕孤单/林花儿谢了连心也埋/他日春燕归来身何在”(作词:姚若龙作曲:小虫演唱:黄莺莺)

这几乎就是阮玲玉一生的写照。尤其是“贪点儿依赖,贪一点儿爱”这句,不正是阮玲玉悲剧命运的导火线之一吗!这支小曲从片头就开始了,隐隐约约,如泣如诉——阮玲玉的悲剧命运自一开始便是注定了的。

其他:漫谈演员表演与影片细节刻画

影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在现实与戏剧情境之间穿梭,时空变换频繁。这一点从片头贯穿片尾。这么做的好处主要有两点:首先,现实时空主要包括片场纪实和对有关人士的采访。在一个事件结束后出现现实时空,一般是对之前发生的事件的一种归纳或是创作人员的看法,有利于观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电影。其次,这正是体现导演独具匠心之处。当素颜的演职人员出现在画面里,观者会突然从刚刚的戏中抽离出来。导演也许正是不想让大家入戏太深,所以抱着一种“游戏人生”的姿态,并不深入,但绝不浅薄。

在细节处理方面,影片做得很细致也很特别。举例来说。

蔡楚生与阮玲玉正式认识是在联华公司的楼梯上,那个时候阮玲玉正在跟唐季珊商量张达明的事。蔡楚生就这么出现了,他们之间也开始有了交集。接着蔡楚生从楼上离开了,唐季珊从楼下离开了,站在中间的阮玲玉居然徘徊了。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往哪儿走。多么巧妙的隐喻,阮玲玉如果不是因为对前途充满了迷茫困惑,也许就不会自杀了。

记得阮玲玉在联华晚会上所讲的那段话吗:

“我们今天要庆祝三八妇女节,到底是要庆祝什么呢?就是要庆祝我们女人从五千年的男人历史中站起来!”

这段话,阮玲玉是永远不会在公共场合说出口的。她自始至终也没有从男人的历史中站起来。尽管影片对此描绘的很含蓄,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张达明对她的疯狂剥夺,唐季珊对她的玩弄与无情,以及蔡楚生的软弱。

那个时候的人们所关注的已经不再是她的作品和演技了,她的私生活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面对这些谣言,阮玲玉是孤独的,她没有依靠。所以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她始终是不愿正面面对。也就更不可能去学校做演讲了。矛盾的是,她希望自己这样,她希望自己更加勇敢一点去说出真相,不再被误解——可惜,一切都晚了。

这时候的阮玲玉已经决意要自杀了,那么这段话是不是别有一番深意呢?说着这句话的阮玲玉最终却是因为不堪忍受她所爱的男人带给她的压力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关于阮玲玉自杀的原因,说法很多,主要还是因为对于阮玲玉的遗书的真伪之辩。影片中涉及到的遗书大概是真假两个版本的一种融合。同样是作为旁白,然而又区别于传统的表达书信内容的方式,影片中的阮玲玉只是反复念叨着那几段写给唐季珊和张达明的话语,又一次次地说着“人言可畏”,凄凉至极。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一提,影片里使用了多种方言,上海话、粤语、普通话,反倒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海派”风格。

下面说说演员。最值得一说的还是张曼玉。

张曼玉凭借这部戏大奖得遍,她塑造的阮玲玉形象深入人心。细说起来,张曼玉与阮玲玉究竟有多像,外型上很难说,即便是张曼玉刻意画三四十年代的妆容,仍然看不出阮氏特有的“眯眯眼”的风情万种——阮玲玉算不上绝世佳人,但她自有一种风情无人能敌;张曼玉很漂亮很有气质,她也是一个可塑性非常强的演员。这部戏因为有了张曼玉而真正达到了“人戏不分”的境界。“不疯魔,不成活”,当这个女子躺在病床上哭到撕心裂肺的程度时,你还能分得清她到底是阮玲玉还是张曼玉吗?

虽然说起来是为阮玲玉拍传记片,但在我看来,这就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奇女子跨越时间局限而进行的一次联袂演出,也是两个时代的一次碰撞和对话。意蕴隽永,回味悠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