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外出心得体会和方法 外出审计心得(6篇)

  • 上传日期:2023-01-09 04:24:46 |
  • ZTFB |
  • 9页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财务外出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一、外地的主要经验

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在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中,创造了很多宝贵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上海等地农业结构调整较早,城乡一体化进程快,农业发展十分迅速。面对新形势,他们仍然高度重视农业,认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没有农村但不能没有农业,把农业真正当作国民经济的基础,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位置来抓,加大投入,强化服务,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上海市抓住开发浦东的历史机遇,将农业定位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坚持城乡一体、联动开发的原则,于1994年9月建立了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经过7年多的开发建设,已形成9.5平方公里的规模,入驻企业40多家,现已将规划面积调整到12平方公里。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已成为高科技农业的一个缩影,现代农业的一个示范样板,农业观光旅游的一大胜地,科普教育的一个基地,吸引了200多万国内外宾客前来访问、考察学习,展现出都市现代农业的风采。上海市嘉定区华亭镇联华村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1998年村委会作出了《全村土地全部实行有偿转让的决定》,采取代种口粮田的形式,将全村土地全部集中起来,由村统一管理,发展高效农业,已建成1000亩市级绿化苗木基地,除种植部分速生杨外,还有桂花、香樟、银杏等30多个品种;已建成600亩市级有机蔬菜基地,建有260座标准大棚,种有20多种优质蔬菜、瓜果。广州市芳村区发挥当地种植花卉历史悠久的优势,大力发展花卉种植,总面积已超过9000亩,正在建设中的花卉博览园占地260公顷,集展销贸易、技术开发、信息交流、旅游观光为一体,前期3000多亩的花卉品种展示工程已完工,徜徉其中,使人流连忘返。上海农科院探索出以资产重组和技术入股为基础,通过科企联合,走科技产业化之路,共建立科研生产基地159个。

(二)农业发展标准高、起点高

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坚持建设高标准、发展高起点的原则,积极采用现代工厂化生产设施、自动化控制、无土栽培等高新技术,把现代生物研究成果诸如基因技术、良种繁育、无土栽培等,现代工业的高科技产品如滴灌、温室等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创出一种“绿化工厂”式农业生产流水线,把对土地、空间、时间和人力的利用发挥到极致,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生产量大质优的农产品,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很难说清它们究竟是设施农业,还是绿色食品农业、观光农业、精品农业,但毋容置疑的是它们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上海市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要求,从荷兰引进了3公顷自控玻璃温室,采用了温室自动化控制、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施肥、收集雨水灌溉、蜜蜂与人工辅助授粉、补充输送二氧化碳等高科技。深圳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育苗温室引进成套的法国菲勒克莱连栋温室,配设电动控制外遮阳系统、水帘降温系统、移动喷灌系统等设备;温室大棚采用绿鸭公司现代化大型温室和以色列“肥滴佳”水肥灌溉控制系统。

同时,上海、深圳等地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出一大批绿色农产品。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立足市场需求,从选育品种入手,经过工厂化、设施化栽培、饲养和生产,已开发生产出黄瓜、甜瓜、南瓜、番茄、甜椒、生菜、美芹、绿色豆芽、保健鸡蛋等数十个品种的绿色食品,经严格的检测检验,已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颁发绿色食品证书,允许使用绿色食品的标志。目前,产品已打入航空公司、涉外宾馆、大型超市,其中黄瓜、卷心菜等无公害蔬菜已运销日本,开拓了农产品出口创汇渠道,并与日本的两家株式会社签订了长期稳定的蔬菜出口协议。深圳市人民政府为了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相继颁发实施了3个地方性标准1个法规,极大地调动了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加快了农产品产地的生态环境建设,严格了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加大了农产品产中与产后的检测检验,所生产的农产品取得了绿色食品证书,获得了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推行标准化和绿色安全消费方面,探索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办法,严格要求进入市场的产品“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格化”,推行农产品质量ic卡管理制度,加大农药检测力度,促使农产品经营从追求量的增长转到注重质量与效益上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农产品进入市场。

(三)坚持科技兴农,把科技融入农业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现代农业的实质就是高科技农业,是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集结。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坚持科技进步,注重技术创新,用科技作支撑,把农产品作为商品,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实行工厂化种植、养殖的模式来生产;用科技武装农业和农民,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实践中,他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先进技术的引进力度,注重对引进成果的消化、吸收,并不断创新,搞好示范与推广,把科技真融于农业,促使农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他们的实践再次证明,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创新是一个地区迅速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上海市葡萄研究所先后引进38个鲜食品种,利用现代科技筛选出近20个适宜于江南规模种植与设施栽培的品种,并研究总结出与之相配套的生产管理技术。其中以早熟葡萄8611(无核早红)、中熟葡萄“森田尼无核”、晚熟葡萄“秋红”(圣诞玫瑰)等为代表的一批优良品种在当地规模种植。他们不仅实现了葡萄的“计划生育”,提高了葡萄产量,改进了葡萄品质,而且实现了时间上的差异生产,均衡上市,提高了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上海市农科院、广州市农科所依托技术与人才优势,利用组织培养等先进技术,培育了上海“青花菜”、“春丽”、“宝玉”等一批蔬菜、瓜果、花卉等新品种,辐射带动周围地区进行大面积种植。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通过自身选育和从国内外引进优良品种,已开发生产出黄瓜、甜瓜等数十个品种的绿色食品。

(四)培育大市场,搞活大流通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生产领域转到了流通贸易领域,市场机制已成为调节农业发展的基础机制。农业生产的效益不仅取决于农产品的品种、质量等生产环节,而且越来越取决于流通和贸易环节。一个地区农业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同该地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密切相关,而这种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主要在于培育大市场、提高大流通。产品形成市场,市场促进流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市场,产品难以流通;市场容量小,限制产品流通;只有大市场,才能搞活流通。深圳市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有天光场和花园式停车场1万多平方米,是由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创办的。该公司坚持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向生产、零售领域两头延伸;坚持以资本运营和管理创新为重要手段,兼并业务关联度强、资产质量高、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将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延长了农产品的流通链条。该公司开创的“企业办市场,市场企业化”的“布吉模式”,首开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之先河,使批发市场的物资集散、价格生成、信息发布、标准化建设、商品促销、服务引导、产业带动等七大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构建了“公司+销地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产地批发市场+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直接控制或间接引导了上百万亩果菜基地生产,带动了200多万农户进入市场,分享二三产业的利润。公司坚持“管理的本质就是服务”的经营理念,不断探索出农产品拍卖交易方式、肉菜市场超市化的连锁经营模式等经销方法,逐步实现了批发市场与连锁零售、直销代理与物流配送、有形市场与网络市场的有效结合,形成了全国性、多层次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五)发展农业需要政府引导和扶持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引导,给予必要的扶持。上海、深圳、等地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是抓龙头、建基地、抓大户,通过政策倾斜、资金倾斜、信息与技术支持等来扶持他们发展壮大,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让他们去带动农户,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增加了农民收入。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经济高速增长,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不仅是量的增加,而且是质的提高。如何使上海的农业与建设一流国际大都市相匹配,摆在了上海市政府的面前。上海市抓住开发浦东的历史机遇,建立了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在资金投入、土地征用、技术引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开发区规模迅速膨胀,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农业的龙头。深圳市政府拔款投资7000多万元征用了农民部分土地,又以每亩8000元的租金租用农民部分土地,建成了万亩市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辐射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快速发展。

二、思考与建议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农业的认识。农业是安民心、安天下的产业。我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其发展速度快慢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只有壮大农业规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才能拉动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市实行的仍是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土地分散经营,一家一户与大市场的对接矛盾十分突出,加之我们对农业研究不够,指导不力,致使农业发展较慢。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尽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已摆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面前。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认识,学习外地发展现代农业的宝贵经验,借鉴外地现代农业的科学模式,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以下几种意识:一是机遇意识。用敏锐的目光捕捉机遇,用敏捷的反应抢抓机遇,用超常的工作创造机遇,用加倍的努力把机遇变为现实。二是创新意识。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永无止境。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要勇于探索,勤于钻研,锐意进取,谋求突破,与时俱进。三是市场经济意识。运用市场经济理论指导工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经营,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四是品牌意识。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产品商标注册,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名牌实力、名牌形象、名牌认知,积极培育自己的名牌,市场认可的名牌。打造一批名牌农产品,加快建立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手段的发展模式,实现由商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五是绿色食品意识。绿色食品是满足市场消费者不断追求食品安全的“绿卡”。加强产地生态环境建设,严格生产操作规程,加强产品质量检测检验,逐步形成一个新兴的绿色食品产业。

(二)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20xx年 外出考察报告工作报告。去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的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工作思路,既符合鹤壁的实际,又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唱响这个主旋律,按照这个工作思路抓下去,抓出成效,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分散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结的纽带,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科技创新、深化加工、配套服务的功能。外地的实践证明,没有龙头企业牵引的农业难以实现产业化经营者,而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往往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程度、规模和成效。因此,要把龙头企业的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来抓。一方面,畜牧业是我市的优势,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以畜牧业为龙头,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可以加快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市种植业基本属于传统农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建设一批规模化生产基地,可以带动一大批农户参与基地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在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上,要突出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对具备这些条件的龙头企业要实行政策倾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重点扶持,包括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用地优先、科技投入、信息帮助等多方面,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发挥其更强的辐射带动能力。在经营主体上,要鼓励和支持多层闪、多形式、多成分的龙头企业发展,以辐射带动能力强弱作为龙头企业的重要标准。在经营形式上,采取合同、契约、股份合作及联户、联营等多种模式,使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目前,我市农业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只是龙头的雏型,需要加强培育,扶持壮大,尽快制定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标准和认定办法;坚持“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有能力扶持谁”的原则,出台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具体优惠政策;农业龙头企业要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增强竞争能力,从而形成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资金运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应对风险能力的法人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还要注重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是连结农户的载体,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只有形成较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才能保证农产品的批量供应,提高市场占有率。当前,要突出抓好现有园区的管理,努力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以园区为龙头,突出特色,膨胀规模,充分利用园区先进的品种和技术,带动更多的农户,创建一批具有我市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要按照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区域布局的原则,尽快调整完善规划,形成资源特点与市场需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在基地建设中,要注重发挥专业村、专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要集中财务、物力、人才,加强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基地的集约化水平;注重科技投入,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培育自己的品牌,走品牌加规模的发展之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还要完善和创新运作机制。要推行投资业主制、运行公司制、科技承包制、连接农户合同制,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格局。让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真正得到实惠,增加收入。

(三)坚持科技进步,推进技术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邓小平说:“中国农业最终要解决问题要靠高科技”。传统的农业技术,就要是与解决温饱问题相适应的高产技术,重量轻质,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坚持科技进步,注重技术创新,用科技来支撑农业的发展。一是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科研人员下乡创办科技园区、经济实体。二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积极与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联姻,加强合作,借助外力推进技术进步;通过完善利益机,能够把专业技术人员引进来、留得住,从而使技术依托单位变成我们真正的合作伙伴。四是加强技术培训,普及先进实用技术。继续搞好科技下乡活动、举办各种培训班等常规农业技术普及方式的同时,要注重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努力提高科技普及的广度、速度和效果。电台、电视台、报刊要开展专题或专栏,适时传播农业技术。五是加快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增强服务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的能力。六是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加大科技的投入。

(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抗御风险的能力。要把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质量检测检验体系的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快发展。参考外地有关标准,尽快研究制定我市农产品质量标准。分品种建立生产技术规程,用标准化手段促进农产品质量、效益的提高,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完善流通体系建设,促进货畅其流。一是健全中介服务组织,加快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采取扶持与引导,加快农村合作总会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政府的意志通过总会变成农民的自觉行为;要加强对农民经纪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提高经纪人队伍的整体素质,规范交易行为,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产品生产流通、信息传递、科技交流、资金等方面的中介作用。二是要按照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原则,尽快培育并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功能齐全、机制有效、布局合理、交易有序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等专业市场体系,并遵循市场规律,加强监管。三是加强对外联系,拓宽销售渠道。积极与外地大型批发市场、农产品超市、流通企业等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促进农产品销售,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和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方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为客商和农民提供服务。一是市级“绿洲农网”、两县信息平台建设要抓紧改版,完善功能,增加信息量。三区和没有建站的12个乡镇要加快建立县区级信息平台和乡级信息服务站,新区周围三镇年底前要建成。二是尽快制定方案,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业龙头企业、市县级农业园区、中介服务组织、农民经纪人以及种养大户要先行一步,实现信息连网。三是积极筹备,尽快开通“168农信息热线”,大力推广普及“农信通”,拓宽农业信息传达渠道。

(五)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机遇,把调整农业结构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真正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调整农业结构提供指导和服务上来。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及时协调解决调整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要把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加强督查力度,严格考核标准,依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真正把这项工作的好坏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工作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作为评定干部政绩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从本地实际出发,采用有效措施,尽快完善规划,制定和落实具体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技术示范等办法,切实加强对调整农业结构的引导。要及时调整同级农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充实农调办工作人员,保证农调办必需的经费,认真听取农调办的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农调办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配合,协调行动,加强对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积极支持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确保农业结构调整工作顺利进行。各级农调办要加强业务协调和工作指导,扑下身子,深入一线,具体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开展。各级党委、政府的督查办公室,要协助农调办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于工作好的通报表扬,工作差的通报批评,使农业结构调整见成效,见实效。?

有关财务外出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和市政府二次全会精神,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鹤壁市农业考察团一行18人在张俊成副书记、马方建副市长的率领下,就现代农业企业的组织和经营模式,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农业名、优、特、新品种,尤其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模化种植、农产品加工与流通、林果业等方面,于20xx年8月16日至24日赴上海、深圳、广州等地考察学习。重点考察了上海市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浦东益益久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区华亭镇联华村蔬菜园区、市级千亩绿化苗木基地、上海市葡萄研究所、上海市农科院,深圳市保安区公明镇的市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化奶牛示范场、楼村万亩荔枝园、布吉镇南岭村、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广州市芳村区花卉博览园、广州市农科所等。在考察中,通过观看录像、听取情况介绍、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现场咨询等形式,了解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看到了都市农业的光明前景,目睹了大市场、大流通的繁荣场面和万亩无公害蔬菜的规模化基地建设,感受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探求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宝贵经验,思考了我市农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通过考察,大家深深感到,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视野得到了进一步拓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信心更加坚定,决心以这次考察为契机,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我市农业结构调整。

一、外地的主要经验

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在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中,创造了很多宝贵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上海等地农业结构调整较早,城乡一体化进程快,农业发展十分迅速。面对新形势,他们仍然高度重视农业,认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没有农村但不能没有农业,把农业真正当作国民经济的基础,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位置来抓,加大投入,强化服务,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上海市抓住开发浦东的历史机遇,将农业定位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坚持城乡一体、联动开发的原则,于1994年9月建立了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经过7年多的开发建设,已形成9.5平方公里的规模,入驻企业40多家,现已将规划面积调整到12平方公里。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已成为高科技农业的一个缩影,现代农业的一个示范样板,农业观光旅游的一大胜地,科普教育的一个基地,吸引了200多万国内外宾客前来访问、考察学习,展现出都市现代农业的风采。上海市嘉定区华亭镇联华村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1998年村委会作出了《全村土地全部实行有偿转让的决定》,采取代种口粮田的形式,将全村土地全部集中起来,由村统一管理,发展高效农业,已建成1000亩市级绿化苗木基地,除种植部分速生杨外,还有桂花、香樟、银杏等30多个品种;已建成600亩市级有机蔬菜基地,建有260座标准大棚,种有20多种优质蔬菜、瓜果。广州市芳村区发挥当地种植花卉历史悠久的优势,大力发展花卉种植,总面积已超过9000亩,正在建设中的花卉博览园占地260公顷,集展销贸易、技术开发、信息交流、旅游观光为一体,前期3000多亩的花卉品种展示工程已完工,徜徉其中,使人流连忘返。上海农科院探索出以资产重组和技术入股为基础,通过科企联合,走科技产业化之路,共建立科研生产基地159个。

(二)农业发展标准高、起点高

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坚持建设高标准、发展高起点的原则,积极采用现代工厂化生产设施、自动化控制、无土栽培等高新技术,把现代生物研究成果诸如基因技术、良种繁育、无土栽培等,现代工业的高科技产品如滴灌、温室等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创出一种“绿化工厂”式农业生产流水线,把对土地、空间、时间和人力的利用发挥到极致,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生产量大质优的农产品,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很难说清它们究竟是设施农业,还是绿色食品农业、观光农业、精品农业,但毋容置疑的是它们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上海市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要求,从荷兰引进了3公顷自控玻璃温室,采用了温室自动化控制、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施肥、收集雨水灌溉、蜜蜂与人工辅助授粉、补充输送二氧化碳等高科技。深圳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育苗温室引进成套的法国菲勒克莱连栋温室,配设电动控制外遮阳系统、水帘降温系统、移动喷灌系统等设备;温室大棚采用绿鸭公司现代化大型温室和以色列“肥滴佳”水肥灌溉控制系统。

同时,上海、深圳等地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出一大批绿色农产品。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立足市场需求,从选育品种入手,经过工厂化、设施化栽培、饲养和生产,已开发生产出黄瓜、甜瓜、南瓜、番茄、甜椒、生菜、美芹、绿色豆芽、保健鸡蛋等数十个品种的绿色食品,经严格的检测检验,已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颁发绿色食品证书,允许使用绿色食品的标志。目前,产品已打入航空公司、涉外宾馆、大型超市,其中黄瓜、卷心菜等无公害蔬菜已运销日本,开拓了农产品出口创汇渠道,并与日本的两家株式会社签订了长期稳定的蔬菜出口协议。深圳市人民政府为了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相继颁发实施了3个地方性标准1个法规,极大地调动了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加快了农产品产地的生态环境建设,严格了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加大了农产品产中与产后的检测检验,所生产的农产品取得了绿色食品证书,获得了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推行标准化和绿色安全消费方面,探索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办法,严格要求进入市场的产品“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格化”,推行农产品质量ic卡管理制度,加大农药检测力度,促使农产品经营从追求量的增长转到注重质量与效益上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农产品进入市场。

(三)坚持科技兴农,把科技融入农业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现代农业的实质就是高科技农业,是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集结。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坚持科技进步,注重技术创新,用科技作支撑,把农产品作为商品,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实行工厂化种植、养殖的模式来生产;用科技武装农业和农民,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实践中,他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先进技术的引进力度,注重对引进成果的消化、吸收,并不断创新,搞好示范与推广,把科技真融于农业,促使农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他们的实践再次证明,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创新是一个地区迅速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上海市葡萄研究所先后引进38个鲜食品种,利用现代科技筛选出近20个适宜于江南规模种植与设施栽培的品种,并研究总结出与之相配套的生产管理技术。其中以早熟葡萄8611(无核早红)、中熟葡萄“森田尼无核”、晚熟葡萄“秋红”(圣诞玫瑰)等为代表的一批优良品种在当地规模种植。他们不仅实现了葡萄的“计划生育”,提高了葡萄产量,改进了葡萄品质,而且实现了时间上的差异生产,均衡上市,提高了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上海市农科院、广州市农科所依托技术与人才优势,利用组织培养等先进技术,培育了上海“青花菜”、“春丽”、“宝玉”等一批蔬菜、瓜果、花卉等新品种,辐射带动周围地区进行大面积种植。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通过自身选育和从国内外引进优良品种,已开发生产出黄瓜、甜瓜等数十个品种的绿色食品。

(四)培育大市场,搞活大流通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生产领域转到了流通贸易领域,市场机制已成为调节农业发展的基础机制。农业生产的效益不仅取决于农产品的品种、质量等生产环节,而且越来越取决于流通和贸易环节。一个地区农业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同该地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密切相关,而这种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主要在于培育大市场、提高大流通。产品形成市场,市场促进流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市场,产品难以流通;市场容量小,限制产品流通;只有大市场,才能搞活流通。深圳市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有天光场和花园式停车场1万多平方米,是由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创办的。该公司坚持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向生产、零售领域两头延伸;坚持以资本运营和管理创新为重要手段,兼并业务关联度强、资产质量高、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将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延长了农产品的流通链条。该公司开创的“企业办市场,市场企业化”的“布吉模式”,首开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之先河,使批发市场的物资集散、价格生成、信息发布、标准化建设、商品促销、服务引导、产业带动等七大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构建了“公司+销地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产地批发市场+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直接控制或间接引导了上百万亩果菜基地生产,带动了200多万农户进入市场,分享二三产业的利润。公司坚持“管理的本质就是服务”的经营理念,不断探索出农产品拍卖交易方式、肉菜市场超市化的连锁经营模式等经销方法,逐步实现了批发市场与连锁零售、直销代理与物流配送、有形市场与网络市场的有效结合,形成了全国性、多层次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五)发展农业需要政府引导和扶持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引导,给予必要的扶持。上海、深圳、等地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是抓龙头、建基地、抓大户,通过政策倾斜、资金倾斜、信息与技术支持等来扶持他们发展壮大,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让他们去带动农户,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增加了农民收入。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经济高速增长,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不仅是量的增加,而且是质的提高。如何使上海的农业与建设一流国际大都市相匹配,摆在了上海市政府的面前。上海市抓住开发浦东的历史机遇,建立了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在资金投入、土地征用、技术引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开发区规模迅速膨胀,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农业的龙头。深圳市政府拔款投资7000多万元征用了农民部分土地,又以每亩8000元的租金租用农民部分土地,建成了万亩市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辐射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快速发展。

二、思考与建议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农业的认识。农业是安民心、安天下的产业。我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其发展速度快慢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只有壮大农业规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才能拉动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市实行的仍是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土地分散经营,一家一户与大市场的对接矛盾十分突出,加之我们对农业研究不够,指导不力,致使农业发展较慢。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尽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已摆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面前。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认识,学习外地发展现代农业的宝贵经验,借鉴外地现代农业的科学模式,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以下几种意识:一是机遇意识。用敏锐的目光捕捉机遇,用敏捷的反应抢抓机遇,用超常的工作创造机遇,用加倍的努力把机遇变为现实。二是创新意识。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永无止境。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要勇于探索,勤于钻研,锐意进取,谋求突破,与时俱进。三是市场经济意识。运用市场经济理论指导工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经营,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四是品牌意识。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产品商标注册,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名牌实力、名牌形象、名牌认知,积极培育自己的名牌,市场认可的名牌。打造一批名牌农产品,加快建立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手段的发展模式,实现由商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五是绿色食品意识。绿色食品是满足市场消费者不断追求食品安全的“绿卡”。加强产地生态环境建设,严格生产操作规程,加强产品质量检测检验,逐步形成一个新兴的绿色食品产业。

(二)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20xx年 外出考察报告工作报告。去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的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工作思路,既符合鹤壁的实际,又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唱响这个主旋律,按照这个工作思路抓下去,抓出成效,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分散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结的纽带,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科技创新、深化加工、配套服务的功能。外地的实践证明,没有龙头企业牵引的农业难以实现产业化经营者,而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往往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程度、规模和成效。因此,要把龙头企业的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来抓。一方面,畜牧业是我市的优势,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以畜牧业为龙头,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可以加快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市种植业基本属于传统农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建设一批规模化生产基地,可以带动一大批农户参与基地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在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上,要突出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对具备这些条件的龙头企业要实行政策倾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重点扶持,包括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用地优先、科技投入、信息帮助等多方面,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发挥其更强的辐射带动能力。在经营主体上,要鼓励和支持多层闪、多形式、多成分的龙头企业发展,以辐射带动能力强弱作为龙头企业的重要标准。在经营形式上,采取合同、契约、股份合作及联户、联营等多种模式,使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目前,我市农业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只是龙头的雏型,需要加强培育,扶持壮大,尽快制定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标准和认定办法;坚持“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有能力扶持谁”的原则,出台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具体优惠政策;农业龙头企业要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增强竞争能力,从而形成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资金运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应对风险能力的法人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还要注重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是连结农户的载体,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只有形成较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才能保证农产品的批量供应,提高市场占有率。当前,要突出抓好现有园区的管理,努力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以园区为龙头,突出特色,膨胀规模,充分利用园区先进的品种和技术,带动更多的农户,创建一批具有我市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要按照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区域布局的原则,尽快调整完善规划,形成资源特点与市场需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在基地建设中,要注重发挥专业村、专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要集中财务、物力、人才,加强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基地的集约化水平;注重科技投入,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培育自己的品牌,走品牌加规模的发展之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还要完善和创新运作机制。要推行投资业主制、运行公司制、科技承包制、连接农户合同制,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格局。让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真正得到实惠,增加收入。

(三)坚持科技进步,推进技术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邓小平说:“中国农业最终要解决问题要靠高科技”。传统的农业技术,就要是与解决温饱问题相适应的高产技术,重量轻质,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坚持科技进步,注重技术创新,用科技来支撑农业的发展。一是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科研人员下乡创办科技园区、经济实体。二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积极与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联姻,加强合作,借助外力推进技术进步;通过完善利益机,能够把专业技术人员引进来、留得住,从而使技术依托单位变成我们真正的合作伙伴。四是加强技术培训,普及先进实用技术。继续搞好科技下乡活动、举办各种培训班等常规农业技术普及方式的同时,要注重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努力提高科技普及的广度、速度和效果。电台、电视台、报刊要开展专题或专栏,适时传播农业技术。五是加快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增强服务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的能力。六是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加大科技的投入。

(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抗御风险的能力。要把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质量检测检验体系的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快发展。参考外地有关标准,尽快研究制定我市农产品质量标准。分品种建立生产技术规程,用标准化手段促进农产品质量、效益的提高,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完善流通体系建设,促进货畅其流。一是健全中介服务组织,加快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采取扶持与引导,加快农村合作总会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政府的意志通过总会变成农民的自觉行为;要加强对农民经纪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提高经纪人队伍的整体素质,规范交易行为,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产品生产流通、信息传递、科技交流、资金等方面的中介作用。二是要按照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原则,尽快培育并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功能齐全、机制有效、布局合理、交易有序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等专业市场体系,并遵循市场规律,加强监管。三是加强对外联系,拓宽销售渠道。积极与外地大型批发市场、农产品超市、流通企业等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促进农产品销售,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和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方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为客商和农民提供服务。一是市级“绿洲农网”、两县信息平台建设要抓紧改版,完善功能,增加信息量。三区和没有建站的12个乡镇要加快建立县区级信息平台和乡级信息服务站,新区周围三镇年底前要建成。二是尽快制定方案,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业龙头企业、市县级农业园区、中介服务组织、农民经纪人以及种养大户要先行一步,实现信息连网。三是积极筹备,尽快开通“168农信息热线”,大力推广普及“农信通”,拓宽农业信息传达渠道。

(五)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机遇,把调整农业结构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真正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调整农业结构提供指导和服务上来。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及时协调解决调整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要把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加强督查力度,严格考核标准,依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真正把这项工作的好坏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工作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作为评定干部政绩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从本地实际出发,采用有效措施,尽快完善规划,制定和落实具体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技术示范等办法,切实加强对调整农业结构的引导。要及时调整同级农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充实农调办工作人员,保证农调办必需的经费,认真听取农调办的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农调办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配合,协调行动,加强对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积极支持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确保农业结构调整工作顺利进行。各级农调办要加强业务协调和工作指导,扑下身子,深入一线,具体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开展。各级党委、政府的督查办公室,要协助农调办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于工作好的通报表扬,工作差的通报批评,使农业结构调整见成效,见实效。?

有关财务外出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为学习借鉴中国台湾地区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xx市民政局组织本市有关部门人员,于20xx年7月,专程赴中国台湾地区进行学习考察。期间,考察组先后赴嘉xx县上林社区、屏东县顶菜园社区、云林县麻园社区、桃园县白米社区、中国台湾新港文教基金会等处进行调研,对中国台湾地区的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也形成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中国台湾地区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

通过实地考察,总体来看,中国台湾地区经济社会比较发达,“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社区建设也比较重视,有许多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府”是社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政府”的主要推动力作用体现在:中国台湾“内政部”专设有“社区发展委员会”,将社区发展纳入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通过实施计划来引导和支持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发展,并使社区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同步进行;在不同时期制定和推出配套政策,并提供专项资金,协调各行政部门进行分工、配合,建立分级辅导体系,为中国台湾社区建设可持续、多元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和保障。

(二)社区组织及团体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中国台湾地区的社会组织较为发达,各社区组织在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相关政策在基层的实施、落实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为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各类社区组织在不同的社区,根据本社区不(20xx年学习考察报告)同的发展阶段来组织不同的活动。在活动设计一直到执行的过程中,始终把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和社区居民所关心的事务作为切入点,鼓励居民提出想法、并组织居民共同参与解决问题,让居民在参与的过程中,互相认识、进而引发共同的情感,从而让居民愿意互相协助、互通有无,共同为提升社区生活质量而努力。

(三)社区居民是社区发展的主体。中国台湾地区的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服务的全过程,并通过民主的方式参与社区事务,学习如何作决定、如何动员争取及创造资源等,进一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提高自我决断及达成能力,增强自我价值和对生活及环境的控制感20xx外出考察报告工作报告。同时,居民也在社区参与中培养了社区认同感和公共自律意识,并从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

(四)社区发展的经费来源渠道较广泛。一是“政府”各有关单位的预算内拨款;二是由各县市社会福利基金预算拨出;三是由区内人士捐献;四是由地方团体、机构捐助;五是国际性志愿机构援助。“政府”在社区发展经费来源和结构中居主体地位。而社区争取“政府”经费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利用社区评鉴以及承办“政府”观摩会的方式取得资金;二是通过撰写社区发展工作计划争取“政府”资金的支持;三是通过向“政府”出售社区公共服务项目获得资金。

二、中国台湾地区社区建设给我们的几点思考和相关建议

如何学习借鉴中国台湾地区的社区建设经验?结合本地区社区建设实际,我们认为,当前需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法规和有关制度,为社区建设提供完备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社区法制建设既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要根据社区建设的实际,加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实体性规范的立法和建设力度,推动社区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社区建设的各方面,包括社会组织的发展、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二)进一步推进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创新社区管理的思路,进一步理顺社区和政府的关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体制机制,推动社区建设的规范化发展,注重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提高社区信息装备条件和社区服务信息化水平。

(三)有效完善和提升社区服务与管理功能。根据社区居民不同的服务需求,不断改进社区服务项目设置,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采用项目化的运行方式,加快社会服务专业化进程。通过专业化的社会服务项目,在运行中有效动员并组织更多的群众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发挥政府无法替代的作用,更好更深入地推动地区公共服务的良性发展。

(四)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解决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薪酬待遇普遍偏低、晋升机制欠缺、职业发展空间不足以及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加强专业社工队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完善社工人才发展体系,吸引社会优秀人才加入社工队伍,提升社工的专业化水平。

(五)不断推进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发展。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组织的价值,改变忽视、限制、控制乃至敌视社会组织的陈旧观念。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社会组织发展步入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轨道,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的社会地位。在推进“大政府”走向“小政府”,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进程中,大力构建培育扶持政策体系,推动政府的部分社会服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重点通过购买服务、委托职能、特殊拨款、税收优惠等措施对社会组织进行扶持、引导和利用,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合力。

(六)采取多种方式,解决社区建设经费来源。不断完善政策,健全经费筹集和使用机制,采取措施为社区工作经费单独立项,将社区居民组织的优质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采购名录,由政府出资购买并在第三方监督下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社区公共服务;广开渠道,鼓励和吸引各类社会资源以企业资助、民间筹募、社会捐赠等形式参与社区建设;进一步规范社区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实行预算制度,规范财务制度,加强对社区经费使用的监管

(七)不断拓展居民参与渠道,创新社区自治方式。强化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让社区居民认同社区、归属社区并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让更多的人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来融入社区,参与社会管理。不断拓展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渠道,激发居民爱社区、建社区的热情,广泛收集信息,及时掌握社区内的社情民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更好地改进服务水平。

(八)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推进落实机制。要加强和改进党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形成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局面,切实将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社区管理服务专项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整体推进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有关财务外出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1、在参观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令和校纪校规,不参与任何违法犯罪活动。不准擅自离队,不擅自单独活动。如果有特殊情况不与协会同学一起集体活动或返校,必须向带队老师申请同意后方能单独活动(在申请中明确单独活动的原因、返回时间、联系电话等,同时明确单独活动期间发生的任何事故后果,由单独活动学生自己负责)。

2、在活动的过程中,一切行动听从老师和活动组织者的指挥,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每时每刻要注意安全,不到有危险的地方去;对违反工作纪律,不服从管理的学生,出现安全事故由学生自行负责。

3、活动时学生在老师和负责人的带领下有组织、按顺序依照指定路线认真开展活动、参观,带队负责人和外出活动的学生实行点名制度,并及时向带队老师汇报学生活动情况、安全状况。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维护在校师生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本学校特做如下承诺:

学生在校就学期间发生疾病需住院治疗的,如家长不能及时赶到,托管中心老师需代行护理陪床、缴纳费用等家长职责。

4、在活动的过程中,互助互爱,相互关心,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

要充分认识体育运动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上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时应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热身活动,尽量避免或减少运动过程中的发生伤害事故。

5、在活动中遵守纪律,遵守时间安排,准时在指定地点集中出发,并安全准时地在返回指定地点集中和返回,确保安全返校。

6、在外活动学生除注意安全外,还需注意防火、防盗、防骗等其他安全事项,在外期间一定认真执行学院安全规定,注意交通、人身、财务等安全。

在活动中如有违反上述条款的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违反规定学生本人负责。

此致

敬礼!

保证人:xx

20xx年xx月xx日

有关财务外出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学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减少教师外出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切实增强学习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特拟定学校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管理办法。

一、学习培训对象

(一)业务学习培训

全体教学人员。一切学习培训均以上级下发的文件要求为准,再结合本校的学习培训情况而定。外出人员必须经校长审核,论证外出学习的必要性,审批后,方可外出。

(二)假期考察培训

1、优秀教师:学校每学期所评的优秀教师可优先参加学校组织的假期考察培训。

2、六年级任课教师:达到学校所定教学目标后六年级任课教师方可外出学习考察,学校行政人员伴同考察。

3、其它教职员工:根椐学校实际情况由行政会讨论确定。

二、学习培训要求及任务

1、业务学习培训和假期考察培训必须严格执行文件精神和考察培训的时间要求,外出前必须向学校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报告,不得提前外出和推后回校,否则视为旷工处理。

2、参加学习培训的教师要带着问题出去。教师外出学习要带着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在学习培训中主动求得专家或优秀教师的解答和指点。

3、教师学习时要端正学习培训态度,严格遵守学习培训纪律。如外出人员在学习培训期间,因不遵守学习培训相关纪律或规章制度等原因被培训部门通报批评的,学校将不予核销学习培训费用,并取消今后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

4、教师外出学习回来后要根据学习培训内容认真整理形成内容详实、完整的心得体会交学校教导处。同时还要在学校相关的教研活动中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汇报。

5、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回来后要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学到的方法和理念,整合教学资源,上一节学习汇报课(或举办一次知识讲座),及时推广优秀教师、专家等在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达到外出学习成果的共享。

6、外出学习要认真做学习笔记、听课记录,回校后及时交教务处检查登记。

三、培训费用报销

1、业务学习培训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报销费用,无明确要求的由相关负责人按相关财务规定报销费用。

2、假期考察培训报销费用不超过1200元。

未尽事宜由第六小学行政会负责解释,本办法从文件下发之日起正式实行。

南康市第六小学

有关财务外出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瞬间虎年又将过去,人们又将迎来新的虎年。20年度医院财务运行情况良好,预计本年度总收入达2、4亿元、总收支结余达1100万元。从这一收支结余结果看,医院自从药品政策、医疗价格政策、医保定额结算三大政策影响以来,第一年突破收支结余1000万元的大关,财务状况正处于稳步健康发展的趋势。财务科在院务委员会和分管院长直接领导下,本年度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绩效工资核算等各项工作。为进一步做好20年度财务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回顾

1、做好资金科学运行工作:做好资金科学运行工作是财务科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之一。具体为:一是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资金,保障医疗活动日常正常运行,保障每月人员经费的按时发放;二是有约付款,对药品、卫生材料等应付款推迟2-3个月付款,一方面缓解医院支付压力,另一方在这空间期内根据银行理财产品特性,利用理财产品多为医院获取较好银行利息,为医院获得更好的收益;三是对于当月要支付的单位,与其友好协商,以银行一年期贷款率的利息贴付医院,从而使医院又获得较好的收益。

2、预算管理工作更趋于科学化:根据市财政局编制度文件精神和医院总体工作目标,分别采用5种预算编制方法编制医院年度收支预算和每月预算。预算编制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在整个医院经济运行中特别是在控制支出费用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总收支预算符合率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3、完成起草完善综合目标责任工作:医院综合目标责任方案实施细则自实施以来已有3个年头,很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完善。因此,院务委员会决定对医院综合目标责任制实施细则进行修改完善。财务科根据院务委员会具体的要求,对开始执行的《医院综合目标实施方案细则》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工作,该项工作已起草完毕,待医院院务委员会研究后付诸实施。

4、按三甲医院标准撰写财务报告:根据浙江省医院评审标准要求,撰写每季全面的财务与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针对增减原因深入的查找原因并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供领导参考。依据变动因素较大支出科目还进行了专题分析报告。如医院管理费用、百元卫材消耗专题分析报告。提出整改意见供领导决策作为依据。所撰写的全面财务与预算分析报告符合省医院评审标准要求。

5、依据财政法规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根据《会计法》、《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和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工作,按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要求完成全年会计核算工作任务。根据财务科考核小组每季度考核结果看,使用会计科目正确率符合规定要求。

6、依据资金结算法规做好资金出纳工作:依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银行结算制度》和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较好地完成全年所有货币资金收付出纳工作,根据财务科考核小组季度考核结果看,所办理资金收付手续的正确符合规定的要求。

7、完成全年绩效工资核算和成本效益分析工作:依据医院分配方案完成全年全员绩效工资核算任务。根据内控要求,计算资料翔实,计算无误,符合管理目标要求。每季度撰写《成本效益分析》报告,从中找出管理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减少成本支出的建议;编制核算科室同比收支结余对比分析报告供领导院周会上通报,使核算科室心里有数,为核算科室进一步做好增收节支工作提供了翔实的信息。

8、做好医院与婺城区妇保院技术协作经济核算工作:自去年6月份起医院与妇保院开展技术协作工作。为了搞好医院与妇保院的核算工作,财务科专门设置收支台帐,核算双方协作资金运作情况。此项工作虽规模不大,但核算资料牵涉到方方面面,财务科认真细仔地好各项有关联的收支资料工作,认真做好每月的核算工作。医院与妇保协作取得较好的直接与间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预测本结算年度内医院将会获得100余万的纯利润,它将成为医院获得更多收支结余的一个增长点。

9、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工作提高综合素质:本年度在院领导的重视下,财务科参加省卫生厅举办的《医院管理培训班》两次;全体财务人员参加了市财政局举办的《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一次;财务科本级举办了《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两期学习班,通过各类培训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了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医院的内控各项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

10、积极撰写论文:本年度财务科通过医院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进一步贯彻执行,善于总结管理经验,撰写了《医疗机构全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的方法与体会》、《绩效评价法律法规建设的思考》等3篇论文在省级财会、经济管理杂志上发表。通过总结撰写论文,一方面提高写作理论水平;一方面提高了会计核算、会计内控专业水平,并逐一形成一种善于总结提高综合素质的氛围。

11、进一步加强内部考核工作:依据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和考核职责,财务科考核小组每季度不定期对属下各岗位职责进行考核。从考核结果看,各岗位人员责任性更强、岗位职责落实更到位,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得到有效的落实,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12、积极完成领导临时交办工作任务:(1)积极参与申报成立婺城区人民医院和婺城区综合病房楼项目资金。从农历年初五起,在施院长亲自带领下,早上班迟下班,每天工作加班加点,与基建科同志一起协助院长到市政府、婺城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积极申报婺城区人民医院的;积极参与婺城区综合病房大楼项目资金,共争取中央资金700万元。(2)受院长委托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诉工作。原住icu病人廖寿芬医疗费纠纷案,婺城区人民法院婺民一初字第1298号民事判决,我院败诉。并判决本院支付医疗费用和其他费用计5万余元。财务科认真从判决书中找疑点,向施院长作了汇报后。施院长指示财务科向中级法院起诉。起诉以:一审判决依据的《监定报告》是违法监定,不具法律效力,不能作为定案依据;一审判决适用法律不当;大法高于小法等为由进行申诉。金中民一终字第1650号民事判决,判我院胜诉。医院减少了资金的损失,又为医院挽回必要的名誉影响。

二、存在不足方面

1、财务科本级内部考核工作有待完善:内部考核工作虽然一年比一年加强,但是所考核的内容重点不够突出、涉及面小。拟在新的一年里完善财务科本及考核内容方法,使考核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2、食堂财务相关内控工作有待解决:食堂财务属财务科管理,从管理上规范了管理模式,符合省厅规范管理的要求。但对食堂库存物资盘点考核工作做得力度还不够;职工每月职工工作餐补贴输入工作现在还没有归属食堂财务人员担任,不符合内控管理的要求。在新的一年里加大力度完善这两方面的工作。

3、财务科人才梯队建设薄弱:就目前财务主要骨干现状而言,已将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如不加紧招进财会本科毕业生加以培养,过若干年后将严重影响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一系列财务管理工作。为了使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一系列财务管理工作,有序、稳步的培养财务人员已是迫在眉睫了。拟在新的一年里招进浙江财院或浙商大财会本科毕业生2名,抓紧财务人员梯队培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