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国策心得体会如何写 了解国情国策(三篇)

  • 上传日期:2023-01-08 22:56:15 |
  • ZTFB |
  • 11页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国情国策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家国家国,先有家而后有国。家是国的根基,国是家的延伸。千千万万甘于奉献的你我,组成了一个个的家。在这里,我们共同生活,共同成长,我们的心灵相互接触、碰撞,最终融聚成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与使命感。于是,便有了国,有了千千万万代薪尽火传的家国情怀,有了无数个甘愿为此牺牲自己的人。

“夫天下有大勇者,其志甚远,所怀甚大也。天下有饥者,如己之饥;天下有溺者,如己之溺耳。”一座无名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如是写到。家国情怀,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在国面前,再无小我,汇成一个大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此时,过多的言语表述已是多余,这时,唯有昂首阔步地站出来,坚定,而自信地呐喊:“我所站立之处,便是我的国,我的家!”

掀开历史的风尘,家国情怀曾无数次地出现。这是曹植白马篇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壮烈;是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气;是抗金将士“义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的悲凉;是拉耶夫斯基“为了祖国,连坟墓都觉得可爱”的无畏;是黑格尔“只有一个生命献给祖国”的.遗憾。

拥有家国情怀是每个国家的人所独有的。可是,同时我们也应理性地释放我们的情怀。在网络上,常有键盘侠身披“家国情怀”的大衣,对一些不捐款、不转发爱国新闻的人进行道德绑架。当他们高举“家国情怀”的圣旗,带领更多人走向深渊时,我们,又该如何正视家国情怀呢?

这种行为,对于家国情怀,无异于拔苗助长,花儿非但不能盛开,更有可能凋零。而如何,才能是这朵花儿常开不败呢?

韩非子曰:“言爱国者多,披战甲者少。”这揭露了问题的本质。有时,家国情怀并不是满嘴爱国,而是蕴含于你的一言一行中。是别人侮辱时的一句维护,是看到祖国荣誉时的欣喜与自豪。无须过多言辞,仅此,足矣。

让我们用真正的热爱灌溉,使家国情怀常开不败!

主题国情国策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而爱国,更是一个神圣的字眼。革命导师列宁曾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浓厚的感情。”的确,这种爱国情怀是任何人也无法割舍的。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对于日益繁荣富强的祖国来说,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国饱经沧桑,历尽磨难。她经历过西方列强的鸦片硝烟,她遭受过封建军阀的连年混战,她曾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赌场,她曾是野心家们争权夺利的赛场。祖国母亲曾被欺凌得遍体鳞伤,千疮百孔。每一寸土地都留下深深的血痕,每一张容颜都布满惊恐的阴霾。一声声的呐喊,一股股的豪情,一片片赤胆忠心,一首首慷慨悲歌,从“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屈原,到“外敌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正气浩然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孙中山;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到“惟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毛泽东,多少代人的痛苦与辛酸,多少代人的拼搏与希望。一代代英雄用自己的鲜血捍卫着祖国母亲,用骨气砺炼着民族精神,用爱国热情和坚强意志腾起了中国巨龙!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记得日本广岛亚运会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上竟然没有一张纸,全世界报纸都登文惊叹:“可怕的日本民族!”就因为没有一张纸,竟可以使全世界为之惊讶。而相比于我们即便是在国旗升起的时候,依旧在交头接耳、说笑嬉戏、左顾右盼,却没有肃立对国旗行注目礼。作为一个中国人难道我们不该觉得惭愧吗?难道不应该反省吗?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对中学生来讲,培养完美的人格,升华高尚的人品,培育崇高的爱国情怀,需要“生活从叠被做起,品德从孝心做起,文明从说话做起,学习从习惯做起,爱国从身边小事做起”。

同学们,当再看见校园的纸屑时,请不要视而不见;当在校学习时,请不要对纪律规范熟视无睹;当再看电视时,请不要对新闻联播心生厌恶;当再遇到地上的硬币时,请不要对它不理不睬。祖国的每一滴水每一度电都需要我们节约,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植物都值得我们珍惜。只要我们时刻心存爱国信念,这些微小的举动就一定不再普通了。

回顾过去,我们雄心激扬;盛世年华,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沧桑的岁月已留痕,繁荣的祖国正兴旺。在这21世纪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将爱国落实到实处,刻苦的学习,加倍的努力,为祖国添加新的骄傲,为祖国谱写新的篇章!

谢谢大家!

主题国情国策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小学的时候,我读过很多屈原的诗。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句“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后来慢慢了解了这“苏世独立”的背景:

屈原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自幼喜爱读书,长大后在楚国做了官,忠心耿耿地为楚国工作。后来楚王却听小人谗言,革去屈原三闾大夫,后来又将他流放到汉北。同一年,秦国把楚国打败,汉中沦陷。这之后,楚王重新启用屈原,但楚国已经逐渐衰落了。没过几年,屈原又被流放江南,在他62岁时自投汨罗,葬于江鱼腹中。

虽然屈原两次被放逐,被世人误解,但他仍希望能为楚国贡献,而不是去别的强国比如秦国发展。这种从一而终的精神浪漫,而又让人敬佩。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大概就可以概括他这种忠心的精神吧。这句诗出自他的《橘颂》,这是我接触的第一首屈原的诗。屈原用橘子来言明自己忠于楚国的志向,这是因为它南橘北枳,他“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也“行比伯夷”,这种精神让屈原向往。后来,他确实也做到了,无论世人怎么看他,他仍效忠那养育自己的国家。

与“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渔父》中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屈原在被放逐时所作。诗中讲的是屈原与一个渔父关于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辩论。渔父认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而屈原则完全相反,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在这首诗里,屈原用对比的手法又一次言明了自己的志向,他那不管世俗眼光,一心为祖国付出的精神又一次体现了。

最终,屈原带着他那苏世独立、从一而终的爱国情怀与他那察察之身、皓皓之白赴了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