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交警心得体会及收获 采访交警的收获(五篇)

  • 上传日期:2023-01-08 18:22:43 |
  • ZTFB |
  • 13页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于暗访交警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再好的制度,没有自觉遵守的意识,都是一纸空文,而自觉行为意识的养成离不开教育。当前,部分民警特别是基层民警不重视学习的问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还是与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缺乏有效性有很大关系,难以实现教育—内化—自律的转变。因此,必须在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上下工夫。

在内容上,应突出“三个意识”的培养:一是敬畏意识。纪律作风建设最大危险不在于有没有规定、制度是不是完备,关键在于对制度的漠视。事实上,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有明确的办法和规定,但是不能令行禁止,甚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公安民警一定要心存敬畏感,敬畏信仰、敬畏法度,牢记做人做事的底线,自觉克服特权思想,防止权力滥用。二是责任意识。实际工作中,公安民警明明白白犯错误、辛辛苦苦犯错误、粗心大意犯错误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重大事故的背后,往往都暴露出责任心不强、宗旨意识淡漠的突出问题。

应认真反思,汲取教训,始终保持对群众、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政为民。三是认真意识。现在,有的同志说话办事缺乏认真劲,许多工作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我们要提倡“认真”二字,从自身做起,从小事抓起。在形式上,应结合实际,注重岗位教育,体现本单位本岗位的特点;注重警示教育,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汲取教训,真正在思想上形成触动;注重关爱教育,对民警平时的小毛病、小问题,及时提醒纠正,避免任其发展,犯大的错误。

制度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长期性。转变作风也要先从立规矩定制度开始。当前,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是缺制度,而是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执行不力。有效的制度,首先要有科学性。在设计上,针对每一种执法行为、每一个执法措施、每一个执法环节,力争严密、科学、规范,尽可能硬化、细化、量化,有利于执行。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制定出台了《全区公安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对治安、交管、网安、消防、边防、禁毒等七大类公安行政管理的227种违法行为确定了处罚基准,最大限度消除自由裁量的空间,有效遏制了乱作为的现象。

其次,要有实用性。针对民警的日常言行举止和执法行为制定业绩考核、行为规范、奖励处罚、谈话诫勉等相应规定,特别是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做法要用“管用、见效”的制度固定下来,渗透到民警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限权、用规章办事。再次,要有权威性。制度不执行,等于没制度。要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制度的行为,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监督检查是推进纪律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许多问题的形成和不良习惯的养成都与监督检查不到位密切相关,监督检查的意识不强、频次不够、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应拓展渠道、丰富手段,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监督格局。首先,要加大密度和力度。今年上半年,自治区公安厅先后组织开展了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和严肃工作纪律整顿工作作风专项活动,厅纪委多次派出工作组,对全区各盟市、旗县公安机关基层所队进行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坚持排查不彻底不放过、问题不理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极大地促进了队伍作风的改进。

其次,要加大科技含量。单靠常规性手段,监督检查的效果是有限的。要全面推进公安监督信息化建设,利用科技手段对公安机关执法办案中易发多发违纪违规问题的部位环节和服务窗口实行智能化监控。再次,要加强外部监督。聘请特邀监督员对公安工作进行监督,听取改进公安作风建设的建议意见。邀请民警家属监督,对民警8小时以外的行为进行监督,全方位约束民警行为。

此外,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也很重要。领导干部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风向标,其言行直接影响这个地区、部门、单位的风气。因此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牢固树立“以我为镜”的意识,用过硬的素质能力、工作作风感染人、引领人。

要真抓善管,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既抓业务,又管队伍,两手都要硬,敢于担当,勇于承担,对存在的问题,要敢于揭丑,善于纠正。按照中央关于改进作风的各项规定,从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入手,从大家看得见的事情做起,自觉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带动机关单位整体纪律作风的转变。

对于暗访交警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警务辅助人员是公安机关管理使用的一支重要力量。基层一线公安工作事务繁多庞杂,既需要正式编制的执法者开展警务工作,也需要大量警务辅助人员予以协助。但同时要看到,目前,一些地方的警务辅助人员管理不够规范,部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若出现侵害群众利益的事件,不但会严重损害公安机关的形象声誉和执法公信力,还会被群众诟病,造成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误解,对这类问题,必须统一思想认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

坚持问题导向 解决突出问题

开展辅警队伍教育整顿,关键是坚持问题导向,查找并剖析问题根源,切实解决辅警队伍中存在的不足,提升队伍战斗力。笔者结合交管工作实践、综合汇总多地信息发现,公安交管部门辅警队伍作为一支有力协助交管工作的队伍,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后勤保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少数辅警缺乏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作为、乱作为;部分辅警思想觉悟不高,纪律观念不强,自我约束不强,对待工作不够主动、对待警令敷衍完成,交往关系复杂;部分辅警法治意识不强、道德防线不牢等,严重损害辅警队伍和公安交管队伍形象,影响了公安交管事业健康发展,亟待通过教育整顿,进一步解决辅警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开展教育整顿 打造高素质辅警队伍

公安机关要结合工作实际和辅警队伍管理状况,研究制订工作方案,对辅警队伍开展教育整顿,着重解决辅警队伍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管理规范、辅助有力、纪律严明、保障到位的辅警队伍。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领导,制订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本单位辅警队伍教育整顿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查摆重点、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要紧密结合开展“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及时召开辅警教育整顿动员大会,认真对标对表,查找本单位辅警队伍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

抓好学习教育,深化思想认识。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相互交流相结合,组织辅警认真学习规范辅助执法执勤的有关文件,进一步明确辅助执法各项要求;组织辅警参与民警日常的政治理论、警示教育学习,做到同学习、同教育;组织辅警深入学习法律法规、警规警纪,深刻剖析辅警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遵纪守法和廉洁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开展问题排查,列出问题清单。要深入查找辅警队伍在宗旨意识、履职尽责、遵纪守法、辅助执法办案、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自律意识、工作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多种方式,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通过“照镜子”的方式,对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组织辅警全面自查、互查,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列出问题及整改清单;各单位要逐项明确责任和整改期限,做到认识不提高不放过、问题找不准不放过、根源挖不深不放过、整改不落实不放过。

落实整改措施,强化队伍管理。要针对查摆中发现的问题和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重点和时限,确保各项整改落实到位;要加强辅警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辅警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水平;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辅警,要认真落实监督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违纪违法行为;对辅警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敢于动真碰硬,找准症结、立整立改;要采取谈心提醒、一对一帮教、办班学习等多种方式确保教育整顿取得实效,切实督促辅警遵纪守法,养成良好作风。

强化督导检查,狠抓责任落实。要及时开展明察暗访,对开展教育整顿情况全面了解、跟踪检查,对部署不到位、查摆不全面、措施不得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对流于形式、走过场的严肃追究责任;对发生违纪违法问题的民警辅警,一经查实,给予严肃处理;认真总结教育整顿成效和经验,对措施得力、效果显著、无违纪违法的部门,结合绩效考评给予表彰。

对于暗访交警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公安机关坚持以“一村(格)一警”建设为重要抓手,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立起了以社区民警为主体、社区辅警为补充、社区警务全覆盖的新型警务机制,为维护全县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总结固化前期工作经验,借鉴“枫桥经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的重要抓手。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要立足淮滨县情社情,以转作风、强基础、化矛盾、保民安为目标,以加强基层警务力量建设为重点,以建立完善“两任”(党员社区民警辅警兼任村、居委党支部副书记,非党员社区民警辅警兼任村、居委副主任)、“两抓”(抓群防群治、抓常态化走访)、“两调”(警法联调、警调对接)机制为抓手,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统一安排部署,做好政策保障,认真抓好各项措施任务的落实。

二、强化工作措施,严格落实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的各项部署

(一)充实加强基层警力配备。加强“一村(格)一警”工作要把组织落实放在第一位,确保村(格)警务力量全覆盖。一要加强派出所警力配备。用足用好深化公安改革相关政策,完善基层警力配置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警力向派出所倾斜,确保派出所警力占县级公安机关总警力的比例达到40%以上。对警力不足5人的派出所实行挂账销号。二要配齐村(格)辅警。原则上,城市社区按照实有人口1000户、3000人配备1名辅警,农村地区按照1个行政村或实有人口5000人配备1名辅警,专职从事“一村(格)一警”工作。要按照“政府出资招录、公安管理使用”的原则,建立辅警招录常态化机制,并纳入政府财政保障体系。

(二)强化警务室、警务工作站建设。警务室和警务工作站是实施“一村(格)一警”工作的基础和必备条件。一要完成室、站建设任务。每1个社区建设1个警务室;5至8个行政村建1个警务室,或者每个派出所至少建2个警务室,未设立警务室的行政村,设置警务工作站。要把警务室和警务工作站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推进警务室、警务工作站与村(社区)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要按照建设标准和要求,对现有警务室、警务工作站进一步完善提高,对列入规划没有建设的警务室和警务工作站,加快建设进度,实现警务室和警务工作站建设全覆盖。二要加强保障支撑。要配齐警务室和警务工作站必需的交通车辆、防护器材、执法记录仪等装备;有条件的警务室可以配置自助服务一体机等便民设备。按照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用的原则,切实保障警务室和警务工作站的办公经费。

(三)建立完善“两任”“两抓”“两调”工作体系。一要以“两任”模式为抓手强化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功能。按照《省委组织部、公安厅、民政厅关于深化“一村(格)一警”工作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通知》和《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关于深化公安机关包村(格)民警、专职辅警进村(居)“两委”兼职工作的意见》要求,推动党员社区民警、辅警兼任村(居)委党支部副书记、非党员社区民警、辅警兼任村(居)委副主任,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能力。二要以“两抓”任务为重点着力打造警民良性互动平安共同体。抓群防群治,动员各类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巡逻守护、邻里守望、救助帮扶、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抓常态化走访,当好治安防范组织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情报信息采集员、法律政策宣传员、警务下沉联络员、便民利民服务员,最大限度服务群众、赢得民心、汇集民力。三要以“两调”机制为基础推动建立矛盾化解联动平台。按照《省公安厅、司法厅关于深化“一村(格)一警”和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施意见》要求,开展“警法联调”“警调对接”,全面滚动排查、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打造开放多元、联动融合的矛盾化解新格局。

(四)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年底前,全县要建成2–3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每个派出所建成2–3个标准化警务室或警务工作站,树立标杆、以点带面,推动基层基础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围绕硬件建设规范化、日常工作信息化、勤务指挥智能化、纠纷化解多元化、服务群众便捷化、队伍建设正规化的目标,组织开展创建活动。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牢固树立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等重点任务,充分发挥派出所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让派出所民警从警务活动的执行者变为平安建设的组织者,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把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纳入平安建设总体规划,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建立研究会商机制,重点解决机制性、体制性、保障性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要把警务室、警务工作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日常经费保障、辅警工资待遇、智能信息平台建设等纳入年度本级财政预算,经费分级负担,及时足额划拨。县公安局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不少于4人的专项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统筹推进、调研指导、检查督导、考核通报、表彰奖励等工作。

(二)严格督导检查。要建立完善督导检查制度,定期对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的进展情况,采取明查暗访、交叉互查、重点督导等方式,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县政府每年对在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中领导重视程度高、警务室、警务工作站建设达标、人员配备到位、工作开展有效、人民群众满意的乡(镇、街道办事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警务室、警务工作站建设不达标的,将采取通报批评、约谈告诫、责任倒查等方式问责。

(三)注重总结提升。要牢固树立抓基层、打基础的鲜明导向,把党的领导贯穿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全过程,明确职责任务,把握工作重点,加强调研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胆探索创新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方法、新载体。要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宣传好的做法和先进典型,打造具有淮滨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亮点工程。

对于暗访交警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目前,在交通管理任务日益繁重,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协警作为交通管理的一支辅助力量,正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在协警的招收、录用、管理等工作中不够规范,协警队伍普遍存在着文化水平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如何加强协警队伍的管理,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会做群众工作,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本人结合我局当前交通协警队伍的实际,作浅显的思考。仅供参考。

一、有关数据

1999年永康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有民-警77人,占全局民-警总数的18.11%;20__年底,交-警大队民-警81人,占全局民-警总数的15.51%,下降2.6个百分点。而在六年的时间内,永康市的道路、机动车辆、驾驶员队伍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1999年,永康全市机动车拥有量37550辆,驾驶员420__人;20__年,全市机动车拥有量108824辆,驾驶员138702人;与1999年相比机动车和驾驶员分别增长了197.7 %和 230.1 %。交-警大队在警力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招收了大量协警作为交通管理工作的补充力量。目前,交-警大队共有协警79名,基本分布在城区及路面中队,主要从事路面管理、交通秩序维护等工作。在基层一线中队,协警的数量大致为民-警的3倍。

二、当前协警队伍存在的问题

1、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由于面向社会招募,进入“门槛”较低,因而人员比较复杂,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据统计,在79名在职协警中,小学文化的1人,初中文化的16人,高中文化(包括中专、职高)58人,大专4人。一般在录用后,经过简单的短时间的培训即上岗,因此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显得参差不齐:政治上还把自己等同于一般老百姓;业务上对交通管理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或者一知半解。所以在日常执勤过程中,由于业务不熟练或工作方法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投诉较多。

2、队伍凝聚力不强。由于交通管理工作极为枯躁、乏味、单一,付出多,得到少;而且因为“协助管理”的身份,协警在上路维持秩序、协助纠违时往往得不到尊重和认可,比民-警更容易受到伤害。因为政治上没有归属感,经济上得不到保障,导致了队伍缺乏凝聚力。进入协警队伍成了许多人特别是青年人的“权宜之计”,一旦有好的去处便一走了之。据统计,在79名协警员中,工作满5年以上的不足15人,工作未满1年的有42人。队员的频繁流动对培训、管理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造成了诸多的不便。

3、队员纪律作风松懈。表现在协警员在协助纠违执勤过程中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着装不规范,警容不整;在执法程序、文明用语、言谈举止等各方面不规范,缺乏自制力;根据个人喜好执法随意,意气用事,诸多情形下做不到冷静耐心,而是显得过于莽撞,促使个人行为失去了依据及准则,甚至于出现过激行为;对上级机关及大队中队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置若罔闻,自由主义严重;特别是8小时之外,个别协警放松了自我约束,甚至融于社会上不良现象而极大影响了日常工作。

4、队员特权思想较重。部分协警员在工作中没深刻领会到应担负的职责任务 ,警服上身无形中就助长了自身的特权意识,不仅不带头遵纪守法,甚至开特权车,如开警车随意拉警笛、不带证件、不系安全带,驾驶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特别是在工作中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时常出现“冷、硬、横、推”等现象。缺乏必要的敬业精神及奉献精神,甚至于出现了为了私利而做一些有悖于自己职权内的事,使得整个协警队伍中出现个别伤害群众感情的事例,极大地损害了交-警队伍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三、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没有把好聘用协警的"进口"。协警的工作性质决定其应当具备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较高的文化知识以及较好的身体素质,具备勤奋工作、勇于奉献的吃苦精神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忽视了这些基本要求。由于受到人际关系等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较多,把聘用协警作为解决民-警和相关单位人员子女暂时就业的一个渠道,导致对聘用协警员的考察、考核流于形式。

2、没有开展必要的岗位培训。协警的工作性质虽然是协助民-警工作,但其基本素质决定着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但是协警在聘用后往往是进行几天的队列训练就匆忙上岗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也不能保证协警按时、定期参加培训,往往是边干边学,造成工作效率和质量无法保证。

3、日常教育管理无章可循。虽然支队和大队都制定了协警管理办法,但是这些管理措施因为缺乏系统配套的监督制约措施,形不成系统的、规范的制度,因此使管理往往流于形式。

4、用人机制不完善。用不用人,用多少人,工资待遇怎样等劳资问题缺少政策依据和法律保障;录用和辞退不规范;时常加班加点却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凡此种种,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协警的工作积极性。

5、入警动机不纯。有的协警认为临时工干临时活,干好干坏都无所谓,大不了走人。有的人目的不纯、动机不正,存在穿上警服捞一把的思想,因此造成部分协警吃拿卡要、违规违法办事的现象屡禁不绝。更有甚者认为反正是临时工,出了事一走了之,换个地方而已。

四、管理对策

1、畅通进出渠道,保持协警队伍的活力。

协警员聘用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入口把关是否严格。在聘用程序上可采取文化考试、目测、面试、体检、政审等环节,择优聘用,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要防止出现选聘上的不正之风,杜绝讲人情,照顾关系,要坚决防止把那些品行不好,甚至有劣迹的人员招聘到协警员队伍中来。近几年,永康大队在广泛开展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协警统一的录用和清退标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考试、考评等程序录用,并签订相关合同;规定在三个月的试用期内,给予中队较大的自主权,对组织纪律性差、难以胜任工作的人员,中队提出建议,大队确认后,一律不予录用;对在工作中表现较差,有违法、违纪苗头的,一律予以清退。

2、明确协警的职能权限,充分发挥队伍的协勤作用。

加强对协警队伍的教育管理,规范职责,要明确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严格依照《宪法》、《行政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做到主体合法、手段合法、程序合法。要求路面协警要协助民-警维护交通秩序,提醒和约束行人、车辆按照交通法规的规定通行,消除交通路障,做好现场保护、抢救伤员等服务性工作;要树立交通协警的服务意识,把工作性质定位在“服务”上;明确规定协警不能单独上路执勤执法,协勤行为必须在民-警的带领下开展,在民-警的指挥下,有效维护交通秩序。同时要坚持不断地开展法律法规,业务技能教育培训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宗旨教育,使协警员队伍步入健康良性发展轨道。

3、落实保障体系,保持协警队伍的稳定。

要做到政治上爱护、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及时了解队员的思想动态,切实解决实际困难;重视对协警的权益保护,对不法侵害或打击报复协警的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对有突出表现的协警,积极为他们争取政治荣誉,增强协警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使协警有劳动用工合同保障,通过多种途径给予办理医疗、养老、意外伤害等各种社会保险,消除协警的后顾之忧。

4、建立考核奖罚机制,激发协警的工作积极性。

只有依靠严格、公正、合理的考核,才能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充分调动协警的工作积极性。永康大队从20__年开始对协警实行工作目标量化,完善月考核、年终评优等制度:对于完成月目标任务的,在考核后月兑现奖金;年终通过民-警测评、协警自评,中队推荐,大队长会议决定,评选出优秀协警,除给予通报表扬外,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协勤行为的监督、检查,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对协警队伍进行全面梳理,考察有无作风散漫、工作无成效甚至越权执法、以权谋私等侵犯群众利益的问题,对发现的各类苗头问题及早处置,决不姑息迁就。

5、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协警队伍的长效管理。

加强协警队伍的长效管理,必须完善协警的工作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督察考核制度、录用辞退等制度;并经常性开展法律知识、执勤规范、服务意识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在日常工作中鼓励协警开展自学自助,落实民-警进行传、帮、带,实行民-警连带责任制。

对此,宁波公安局海曙交-警大队作了有益的尝试:大队以党支部、团支部为枢纽,把协警和民-警凝聚到一起,通过组织协警参加党团活动、民-主生活会,使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与整个集体融合在一块,克服临时观念,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每位协警都由一名思想、工作表现较好的民-警进行连带管理,监督其工作表现,了解其思想状况,帮助学习、指导工作,督促其不断进步。对协警的管理列入民-警的考核内容。另外,须经常性开展协警队伍整顿活动,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队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明确解决方法,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要通过各项制度的完善,加大对协警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和正规化建设的力度,促进协警队伍的健康发展。

对于暗访交警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加强公安机关作风建设是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为民、务实、清廉公安队伍的题中应有之义。纪律作风问题不可小视,不良风气一旦形成气候,积习难改,积重难返,势必损害公安队伍整体形象,导致腐败问题发生,最终对事业的发展造成致命伤害。那么,形成良好的纪律作风靠什么?笔者认为要靠自觉遵守的意识、靠操作性强的制度、靠行之有效的监督。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再好的制度,没有自觉遵守的意识,都是一纸空文,而自觉行为意识的养成离不开教育。当前,部分民警特别是基层民警不重视学习的问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还是与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缺乏有效性有很大关系,难以实现教育—内化—自律的转变。因此,必须在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上下工夫。

在内容上,应突出“三个意识”的培养:一是敬畏意识。纪律作风建设最大危险不在于有没有规定、制度是不是完备,关键在于对制度的漠视。事实上,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有明确的办法和规定,但是不能令行禁止,甚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公安民警一定要心存敬畏感,敬畏信仰、敬畏法度,牢记做人做事的底线,自觉克服特权思想,防止权力滥用。二是责任意识。实际工作中,公安民警明明白白犯错误、辛辛苦苦犯错误、粗心大意犯错误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重大事故的背后,往往都暴露出责任心不强、宗旨意识淡漠的突出问题。

应认真反思,汲取教训,始终保持对群众、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政为民。三是认真意识。现在,有的同志说话办事缺乏认真劲,许多工作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我们要提倡“认真”二字,从自身做起,从小事抓起。在形式上,应结合实际,注重岗位教育,体现本单位本岗位的特点;注重警示教育,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汲取教训,真正在思想上形成触动;注重关爱教育,对民警平时的小毛病、小问题,及时提醒纠正,避免任其发展,犯大的错误。

制度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长期性。转变作风也要先从立规矩定制度开始。当前,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是缺制度,而是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执行不力。有效的制度,首先要有科学性。在设计上,针对每一种执法行为、每一个执法措施、每一个执法环节,力争严密、科学、规范,尽可能硬化、细化、量化,有利于执行。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制定出台了《全区公安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对治安、交管、网安、消防、边防、禁毒等七大类公安行政管理的227种违法行为确定了处罚基准,最大限度消除自由裁量的空间,有效遏制了乱作为的现象。

其次,要有实用性。针对民警的日常言行举止和执法行为制定业绩考核、行为规范、奖励处罚、谈话诫勉等相应规定,特别是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做法要用“管用、见效”的制度固定下来,渗透到民警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限权、用规章办事。再次,要有权威性。制度不执行,等于没制度。要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制度的行为,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监督检查是推进纪律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许多问题的形成和不良习惯的养成都与监督检查不到位密切相关,监督检查的意识不强、频次不够、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应拓展渠道、丰富手段,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监督格局。首先,要加大密度和力度。今年上半年,自治区公安厅先后组织开展了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和严肃工作纪律整顿工作作风专项活动,厅纪委多次派出工作组,对全区各盟市、旗县公安机关基层所队进行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坚持排查不彻底不放过、问题不理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极大地促进了队伍作风的改进。

其次,要加大科技含量。单靠常规性手段,监督检查的效果是有限的。要全面推进公安监督信息化建设,利用科技手段对公安机关执法办案中易发多发违纪违规问题的部位环节和服务窗口实行智能化监控。再次,要加强外部监督。聘请特邀监督员对公安工作进行监督,听取改进公安作风建设的建议意见。邀请民警家属监督,对民警8小时以外的行为进行监督,全方位约束民警行为。

此外,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也很重要。领导干部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风向标,其言行直接影响这个地区、部门、单位的风气。因此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牢固树立“以我为镜”的意识,用过硬的素质能力、工作作风感染人、引领人。

要真抓善管,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既抓业务,又管队伍,两手都要硬,敢于担当,勇于承担,对存在的问题,要敢于揭丑,善于纠正。按照中央关于改进作风的各项规定,从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入手,从大家看得见的事情做起,自觉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带动机关单位整体纪律作风的转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