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大全1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14:06:13 |
  • ZTFB |
  • 10页

心得体会可以是对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的总结,也可以是对生活经历的感悟和思考。心得体会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指导意义,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和启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或许能给我们启发。

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篇一

第一段:引言(170字)。

近年来,教育界一直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如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效果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在这方面,常乐老师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备受瞩目。作为一位资深的教育家,他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和对学生的关心备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与尊敬。在与常乐老师的接触与交流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的心得体会,以下将从他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激发兴趣、注重实践、实现共赢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段:教育理念(230字)。

常乐老师一直秉持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他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智慧、体魄等多方面的能力。他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激励性的讲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第三段:关心学生(230字)。

常乐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是他取得教育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困扰。他经常倾听学生的呼声,关心学生的困惑,尽力为他们解答问题并提供帮助和支持。他还不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意识到自己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成长为更加优秀和独立的人。

第四段:激发兴趣(230字)。

在常乐老师的课堂上,他始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会生动有趣地讲解知识,设计精巧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感受和理解知识。他还鼓励学生参加科学实验和创新竞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借助这些教学方法,他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更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五段:实现共赢(240字)。

常乐老师提倡一种互动、合作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他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借鉴,携手共同进步。他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使学生们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发展了各自的才能,也培养了团队意识和个人责任感,实现了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赢。

结尾(100字)。

总的来说,常乐老师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育战线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他实实在在地关心学生,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他以独特的教育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科热情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力。在这一过程中,常乐老师与学生实现了共赢,学生不仅取得了优异的学业成绩,而且培养了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创新思维。常乐老师的教育故事将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发展,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篇二

常乐老师是一位备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在我上大学的四年里,有幸能够参加他的多门课程。在与他共度的这段时间里,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的教学魅力和对学生的关注。他不仅仅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更是一位引导学生思考和激发潜力的良师益友。以下将阐述我对他的课程所获得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启发思考。

常乐老师的课程不仅着重传授知识,更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在他的课堂上,我们不仅仅被要求背诵大量的知识点,更多的是通过讨论和思考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他引导我们不拘泥于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通过案例分析、问题思考等方式,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思维的训练场。

第三段:注重实践。

常乐老师强调学习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他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他组织我们参观企业、实地考察等活动,使我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他还鼓励我们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实验项目,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实践,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第四段:关注个体。

常乐老师对每个学生都非常关注,尤其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他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潜力,并鼓励他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他会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在他的课程中,学生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他的课堂上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第五段:人格塑造。

常乐老师不仅仅是一位教书育人的老师,更是一位人格魅力的塑造者。他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他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念。他以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学生,使我们学会待人宽容、正直和诚信。在他的课堂上,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智慧。他的教学方式不仅使我们得到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让我们懂得了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总结:通过与常乐老师共同度过的这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了他的课程带给我的诸多收获。他不仅仅是一位教书育人的老师,更是激发学生潜力和培养个性发展的良师益友。他的课程注重启发思考、注重实践、注重个体发展和注重人格塑造,使每一位学生在他的指导下都能够茁壮成长。我对他的教诲将铭记于心,并将其运用于我的未来发展中。

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篇三

作为学生,我们在求知的道路上多亏了一位贴心的老师——常乐老师。在这段时间里,他给予了我们许多宝贵的启发和指导。今天我将分享一下我对常乐老师课程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印象深刻的知识点。

在常乐老师的课堂上,我学到了许多印象深刻的知识点。例如,在数学课上,他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我们理解了复杂的概念和公式。我记得有一次,他用图文并茂地向我们解释了三角函数的原理,让我们彻底明白了三角函数与数学、物理的联系。这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使我们对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激发了我们对学习的兴趣。

第三段:注重思维的培养。

常乐老师更加注重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在语文课上,他经常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让我们展开思考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他帮助我们培养了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一次,他给我们出了一个诗歌题目,要求我们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用诗歌的形式表达情感,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这种培养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使我们成为了更加独立思考的人。

第四段: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

常乐老师还注重让我们认识到学科之间的联系。他经常在课堂上引用科学知识来解释文学作品中的现象,或者用历史事件来解读数学原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我们认识到各个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使我们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常乐老师通过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开拓了我们的思维,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

第五段:激发学习的热情。

最后,常乐老师的课程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他不仅仅传授我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他生动活泼的讲解和互动式的教学,他使我们对学习的热爱蔓延开来。在常乐老师的课堂上,我从未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倍感兴奋和好奇。他用他真诚的态度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让我们对学习充满了激情。

结尾段:总结。

通过常乐老师的课程,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培养了思维能力,认识到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并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他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知识更加易懂易学。我相信,在常乐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走得更远,并取得更大的成就。对于常乐老师的付出,我深表敬意,并将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为自己的成长而奋斗。

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篇四

(1)师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师云:“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也!”师于言下,顿悟玄旨,心如朗月。

(2)南泉上堂,师问:“明头合,暗头合?”泉便归方丈。师便下堂,云:“这老和尚被我一问,直得无言可对。”首座云:“莫道和尚无语,自是上座不会。”师便打。又云:“这棒合是堂头老汉吃!”

(3)师问南泉:“知有的人,向什么处去?”泉云:“山前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去!”师云:“谢和尚指示!”泉云:“昨夜三更月到窗。”

(4)师在南泉作炉头,大众普请择菜。师在堂内叫:“救火!救火!”大众一时到僧堂前,师乃关却僧堂门,大众无对。泉乃抛钥匙,从窗内入堂中,师便开门。

(5)师在南泉井楼上打水次,见南泉过,便抱柱悬却脚,云:“相救!相救!”南泉上扶梯,云:“一二三四五。”师少时间,却去礼谢,云:“适来谢和尚相救。”

(6)南泉因东西两堂争猫儿,泉来堂内,提起猫儿,云:“道得即不斩,道不得即斩却。”大众下语,皆不契泉意,当时即斩却猫儿了。至晚间,师从外归来,问讯次,泉乃举前话了,云:“你作么生救得猫儿?”师遂将一只鞋戴在头上出去。泉云:“子若在,救得猫儿。”

(7)师问南泉:“异即不问,如何是类?”泉以两手托地,师便踏倒,却归涅堂内,叫:“悔!悔!”泉闻,乃令人去问:“悔个什么?”师云:“悔不更与两踏。”

(8)南泉从浴室里过,见浴头烧火,问云:“作什么?”云:“烧浴。”泉云:“记取来,唤水牯牛浴。”浴头应诺。至晚间,浴头入方丈。泉问:“作什么?”云:“请水牯牛去浴!”泉云:“将得绳索来否?”浴头无对。

师来问讯泉,泉举似师。师云:“某甲有语。”泉便云:“还将得绳索来么?”师便近前,蓦鼻便拽。泉云:“是即是,太粗生。”

(9)师问南泉:“离四句绝百非外,请道。”泉便归方丈。师云:“这老和尚,每常口吧吧地,及其问著,一言不措。”侍者云:“莫道和尚无语好。”师便打一掌。

(10)南泉一日掩却方丈门,便把灰围却门外,问僧云:“道得即开门。”多有人下语,并不契泉意。师云:“苍天!苍天!”泉便开门。

(11)师问南泉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还有过也无?”泉云:“有。”师云:“过在什么处?请师道。”泉遂举,师便出去。

(12)师上堂谓众曰:“此事的的,没量大人,出这里不得。老僧到沩山,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沩山云:‘与我将床子来。'若是宗师,须以本分事接人始得。”

时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庭前柏树子!”学云:“和尚莫将境示人。”师云:“我不将境示人。”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庭前柏树子。”

(13)师又云:“老僧九十年前,见马祖大师下八十余员善知识,个个俱是作家,不似如今知识,枝蔓上生枝蔓,大都是去圣遥远,一代不如一代。只如南泉寻常道:‘须向异类中行。’且作么生会?如今黄口小儿,向十安街头说葛藤、博饭口童、觅礼拜,聚三五百众,云:‘我是善知识,你是学人。’”

(14)僧问:“如何是清净伽蓝?”师云:“丫角女子。”云:“如何是伽蓝中人?”师云:“丫角女子有孕。”

(15)问:“承闻和尚亲见南泉,是否?”师云:“镇州出大萝卜头。”

(16)问:“和尚生缘什么处?”师以手指云:“西边、更向西。”

(17)问:“法无别法,如何是法?”师云:“外空、内空、内外空。”

(18)问:“如何是佛真法身?”师云:“更嫌什么!”

(19)问:“如何是心地法门?”师云:“古今榜样!”

(20)问:“如何是宾中主?”师云:“山僧不问妇!”问:“如何是主中宾?”师云:“老僧无丈人!”

(21)问:“如何是一切法常住?”师云:“老僧不讳祖!”其僧再问,师云:“今日不答话。”

(22)师上堂云:“兄弟!莫久立,有事商量,无事向衣钵下坐,穷理好。老僧行脚时,除二时斋粥,是杂用心力处,余外更无别用心处也。若不如此,出家大远在!”

(23)问:“万物中何物最坚?”师云:“相骂饶汝接嘴,相唾饶汝泼水。”

(24)问:“晓夜不停时如何?”师云:“僧中无与么两税百姓!”

(25)问:“如何是一句?”师云:“若守著一句,老却你。”

(26)师上堂,谓众云:“若一生不离丛林,不语十年五载,无人唤你作哑汉,已后佛也不奈你何!你若不信,截取老僧头去。”

(27)师上堂云:“兄弟!你正在第三冤里。所以道:‘但改旧时行履处,莫改旧时人。’共你各自家出家,比来无事。更问禅问道,三十二十人聚头来问,恰似欠伊禅道相似。你唤作善知识,我是同受拷。老僧不是戏好,恐带累他古人,所以东道西说。”

(28)问:“十二时中,如何用心?”师云:“你被十二时使,老僧使得十二时。你问哪个时!”

(29)问:“如何是赵州主人公?”师咄云:“这箍桶汉!”学人应诺。师云:“如法箍桶著!”

(30)问:“如何是学人本分事?”师云:“树摇鸟散,鱼惊水浑。”

(31)问:“如何是少神的人?”师云:“老僧不如你!”学云:“不占胜。”师云:“你因什么少神!”

(32)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是时人窠窟?”师云:“曾有问我,直得五年分疏不得。”

(33)有官人问:“丹霞烧木佛,院主为什么眉须堕落?”师云:“官人宅中,变生作熟,是什么人?”云:“所使。”师云:“却是他好手。”

(34)问:“毗目仙人执善财手,见微尘佛时如何?”师遂执僧手,云:“你见个什么?”

(35)有尼问:“如何是沙门行?”师云:“莫生儿!”尼云:“和尚勿交涉。”师云:“我若共你打交涉,堪作什么。”

(36)问:“如何是赵州主人公?”师云:“田库奴。”

(37)问:“如何是王索仙陀婆?”师云:“你道老僧要个什么?”

(38)问:“如何是玄中玄?”师云:“说什么玄中玄,七中七,八中八!”

(39)问:“如何是仙陀婆?”师云:“静处萨婆诃。”

(40)问:“如何是法非法?”师云:“东西南北。”学云:“如何会去?”师云:“上下四维。”

(41)问:“如何是玄中玄?”师云:“那个师僧若在,今年七十四五。”

(42)问:“王索仙陀婆时如何?”师蓦起,打躬叉手。

(43)问:“如何是道?”师云:“不敢!不敢!”

(44)问:“如何是法?”师云:“敕敕,摄摄!”

(45)问:“赵州去镇府多少?”师云:“三百。”学云:“镇府来赵州多少?”师云:“不隔。”

(46)僧问:“如何是玄中玄?”师云:“玄来多少时也?”学云:“玄来久矣!”师云:“赖遇老僧,洎合玄杀这屡生。”

(47)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云:“还见庭前柏树子么!”

(48)师上堂云:“若是久参的人,莫非真实,莫非亘古亘今。若是新入众的人,也须究理始得。莫趁者边三百、五百、一千,傍边二众丛林,称道:好个住持,洎乎问著佛法,恰似炒砂作饭相似,无可施为,无可下口。却言他非我是,面赫赤地,良由世间出非法语。真实欲明者意,莫辜负老僧。”

(49)问:“在尘为诸圣说法,总属披搭。未审和尚如何示人?”师云:“什么处见老僧?”学云:“请和尚说。”师云:“一堂师僧,总不会这僧语话。”别有一僧问:“请和尚说。”师云:“你说,我听。”

(50)问:“真化无迹,无师、弟子时如何?”师云:“谁教你来问?”学云:“更不是别人。”师便打之。

(51)问:“此事如何辨?”师云:“我怪你。”学云:“如何辨得?”师云:“我怪你不辨。”学云:“还保任否?”师云:“保任、不保任自看。”

(52)问:“如何是无知解的人?”师云:“说什么事!”

(53)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下禅床。学云:“莫便是否?”师云:“老僧未有语在。”

(54)问:“佛法久远,如何用心?”师云:“你见前汉、后汉把揽天下,临终时半钱也无分。”

(55)问:“时人以珍宝为贵,沙门以何为贵?”师云:“急合取口。”学云:“合口还得也无?”师云:“口若不合,争能辨得。”

(56)问:“如何是赵州一句?”师云:“老僧半句也无。”学云:“岂无和尚在?”师云:“老僧不是一句!”

(57)问:“如何得不被诸境惑?”师垂一足,僧便出鞋;师收起足,僧无语。

(58)有俗官问:“佛在日,一切众生归依佛;佛灭度后,一切众生归依什么处?”师云:“未有众生。”学云:“现问次。”师云:“更觅什么佛!”

(59)问:“还有不报四恩、三有者也无?”师云:“有。”学云:“如何是?”师云:“这杀父汉,算你只少此一问。”

(60)问:“如何是和尚意?”师云:“无施设处。”

(61)师上堂云:“兄弟!但改往修来;若不改,大有著你处在!”

(62)师又云:“老僧在此间三十余年,未曾有一个禅师到此间。设有来,一宿一食急走过,且趁软暖处去也。”

问:“忽遇禅师到来,向伊道什么?”师云:“千钧之弩,不为鼷鼠而发机。”

(63)师又云:“兄弟!若从南方来者,即与下载;若从北方来,即与装载。所以道:‘近上人问道,即失道;近下人问道者,即得道。’”

(64)师又云:“兄弟!正人说邪法,邪法亦随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亦随邪。诸方难见易识,我者里易见难识。”

(65)问:“善恶惑不得的人,还独脱也无?”师云:“不独脱。”学云:“为什么不独脱?”师云:“正在善恶里。”

(66)尼问:“离却上来说处,请和尚指示!”师咄云:“煨破铁瓶。”尼将铁瓶添水来,云:“请和尚答话。”师笑之。

(67)问:“世界变为黑穴,未审此个落在何路?”师云:“不占。”学云:“不占是什么人?”师云:“田库奴。”

(68)问:“无言无意,始称得句。既是无言,唤什么作句?”师云:“高而不危,满而不溢。”学云:“即今和尚是满是溢?”师云:“争奈你问我。”

(69)问:“如何是灵者?”师云:“净地上屙一堆屎!”学云:“请和尚的旨。”师云:“莫恼乱老僧!”

(70)问:“法身无为,不堕诸数,还许道也无?”师云:“作么生道!”学云:“与么即不道也。”师笑之。

(71)问:“如何是佛,如何是众生?”师云:“众生即是佛,佛即是众生。”学云:“未审两个哪个是众生?”师云:“问、问。”

(72)问:“大道无根,如何接唱?”师云:“你便接唱!”云:“无根又作么生?”师云:“既是无根,什么处系缚你!”

(73)问:“正修行的人,莫被鬼神测得也无?”师云:“测得!”云:“过在什么处?”师云:“过在觅处。”云:“与么即不修行也?”师云:“修行。”

(74)问:“孤月当空,光从何生?”师云:“月从何生?”

(75)问:“承和有言,道不属修,但莫染污。如何是不染污?”师云:“检校内外。”云:“还自检校也无?”师云:“检校。”云:“自己有什么过,自检校?”师云:“你有什么事。”

(76)师上堂云:“此事如明珠在掌,胡来胡现,汉来汉现。”

(77)师又云:“老僧把一枝草作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作一枝草用。佛即是烦恼,烦恼即是佛。”

问:“佛与谁人为烦恼?”师云:“与一切人为烦恼!”云:“如何免得?”师云:“用免作么。”

(78)师示众云:“老僧此间,即以本分事接人。若教老僧随伊根机接人,自有三乘十二分教,接他了也。若是不会,是谁过欤!已后遇着作家汉,也道老僧不辜他。但有人问,以本分事接人。”

(79)问:“从上至今,即心是佛;不即心,还许学人商量也无?”师云:“即心且置,商量个什么!”

(80)问:“古镜不磨,还照也无?”师云:“前生是因,今生是果!”

(81)问:“三刀未落时如何?”师云:“森森地。”云:“落后如何?”师云:“迥迥地。”

(82)问:“如何是出三界的人?”师云:“笼罩不得!”

(83)问:“牛头未见四祖,百鸟衔花供养;见后,为什么百鸟不衔花供养?”师云:“应世,不应世。”

(84)问:“白云自在时如何?”师云:“争似春风处处闲!”

(85)问:“如何是露地白牛?”师云:“月下不用色。”云:“食n何物?”师云:“古今嚼不著!”云:“请师答话!”师云:“老僧合与么!”

(86)师示众云:“拟心即差。”僧便问:“不拟心时如何?”师打三下,云:“莫是老僧辜负?梨么?”

(87)问:“凡有问答,落在意根;不落意根,师如何对?”师云:“问。”学云:“便请师道!”师云:“莫向者里是非!”

(88)问:“龙女亲献佛,未审将什么献?”师以两手作献势。

(89)师示众云:“此间佛法,道难即易,道易即难。别处难见易识,老僧者里,即易见难识。若能会得,天下横行。忽有人问:什么处来?若向伊道赵州来,又谤赵州;若道不从赵州来,又埋没自己。诸人且作么生对他?”

僧问:“触目是谤和尚,如何得不谤去?”师云:“若道不谤,早是谤了也!”

(90)问:“如何是正修行路?”师云:“解修行即得,若不解修行,即参差落他因果里。”

(91)师示众云:“我教你道,若有问时,但向伊道赵州来。忽问:‘赵州说什么法?’但向伊道:‘寒即言寒,热即言热。’若更问道:‘不问者个事。’但云:‘问什么事?’若再问:‘赵州说什么法?’便向伊道:‘和尚来时,不教传语上座,若要知赵州事,但自去问取。’”

(92)问:“不顾前后时如何?”师云:“不顾前后且置,你问阿谁?”

(93)师示众云:“迦叶传与阿难,且道达磨传与什么人?”问:“且如二祖得髓,又作么生?”师云:“莫谤二祖!”

师又云:“达磨也有语:‘在外者得皮,在里者得骨。’且道更在里者得什么?”问:“如何是得髓的道理?”师云:“但识取皮。老僧者里,髓也不立!”云:“如何是髓?”师云:“与么皮也摸未著!”

(94)问:“与么堂堂,岂不是和尚正位?”师云:“还知有不肯者么?”学云:“与么即别有位!”师云:“谁是别者?”学云:“谁是不别者?”师云:“一任叫。”

(95)问:“上上人一拨便转,下下人来时如何?”师云:“汝是上上下下?”云:“请和尚答话!”师云:“话未有主在。”云:“某甲七千里来,莫作心行。”师云:“据你者一问,心行莫不得么?”此僧一宿便去。

(96)问:“不绍傍来者如何?”师云:“谁?”学云:“惠延。”师云:“问什么?”学云:“不绍傍来者。”师以手抚之。

(97)问:“如何是衲衣下事?”师云:“莫自瞒。”

(98)问:“真如、凡圣,皆是梦言;如何是真言?”师云:“更不道者两个。”学云:“两个且置,如何是真言?”师云:“更不道者两个。”

(99)问:“如何是赵州?”师云:“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100)问:“如何是定?”师云:“不定。”学云:“为什么不定?”师云:“活物、活物。”

(101)问:“不随诸有时如何?”师云:“合与么。”学云:“莫便是学人本分事?”师云:“随也,随也。”

(102)问:“古人三十年,一张弓两下箭,只射得半个圣人,今日请师全射!”师便起去。

(103)师示众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言语,是拣择。老僧却不在明白里。是你向什么处见祖师?”问:“和尚既不在明白里,护惜什么?”师云:“我亦不知。”学云:“和尚既自不知,为什么道不在明白里?”师云:“问事即得;礼拜,退。”

(104)师示众云:“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更不要道:才语是生,不语是灭。诸人且作么生是不生不灭的道理?”问:“早是不生不灭么?”师云:“者汉只认得个死语。”

(105)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言语,是拣择,和尚如何示人?”师云:“何不尽引古人语?”学云:“某甲只道得到这里!”师云:“只这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106)上堂,示众云:“看经也在生死里,不看经也在生死里,诸人且作么生出得去?”僧便问:“只如俱不留时如何?”师云:“实即得,若不实,争能出得生死!”

(107)问:“利剑锋头快时如何?”师云:“老僧是利剑。快在什么处?”

(108)问:“大难到来,如何回避?”师云:“恰好。”

(109)上堂,良久云:“大众总来也未?”对云:“总来也。”师云:“更待一人来,即说话。”僧云:“候无人来,即说似和尚。”师云:“大难得人。”

(110)师示众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你诸人作么生?”僧乃问:“只如不生不灭时如何?”师云:“我许你者一问。”

(111)师因参次,云:“明又未明,道昏欲晓,你在阿哪头?”僧云:“不在两头。”师云:“与么即在中间也。”云:“若在中间,即在两头。”师云:“这僧多少时,在老僧者里,作与么语话,不出得三句里。然直饶出得,也在三句里。你作么生?”僧云:“某甲使得三句。”师云:“何不早与么道。”

(112)问:“如何是通方?”师云:“离却金刚禅。”

(113)师示众云:“衲僧家,直须坐断报、化佛头始得。”问:“坐断报、化佛头是什么人?”师云:“非你境界。”

(114)师示众云:“大道只在目前,要且难睹。”僧乃问:“目前有何形段,令学人睹?”师云:“任你江南江北。”学云:“和尚岂无方便为人?”师云:“适来问什么。”

(115)问:“入法界来,还知有也无?”师云:“谁入法界?”学云:“与么即入法界不知去也?”师云:“不是寒灰死木,花锦成现百种有。”学云:“莫是入法界处用也无?”师云:“有什么交涉。”

(116)问:“若是实际理地,什么处得来?”师云:“更请?梨宣一遍。”

(117)问:“万境俱起,还有惑不得者也无?”师云:“有。”学云:“如何是惑不得者?”师云:“你还信有佛法否?”学云:“信有佛法,古人道了。如何是惑不得者?”师云:“为什么不问老僧?”学云:“问了也。”师云:“惑也。”

(118)问:“未审古人与今人,还相近也无?”师云:“相近即近,不同一体。”学云:“为什么不同?”师云:“法身不说法。”学云:“法身不说法,和尚为人也无?”师云:“我向个里答话!”学云:“争道法身不说法?”师云:“我向个里救你阿爷,他终不出头。”

(119)问:“学人道不相见时,还回互也无?”师云:“测得回互。”学云:“测他不得?回互个什么?”师云:“不与么是你自己。”学云:“和尚还受测也无?”师云:“人即转近,道即转远也。”学云:“和尚为什么自隐去?”师云:“我今现共你语话。”学云:“争道不转。”师云:“合与么著。”

(120)师示众云:“教化得的人是今生事,教化不得的人是第三生冤。若不教化,恐堕却一切众生。教化亦是冤。是你还教化也无?”僧云:“教化。”师云:“一切众生,还见你也无?”学云:“不见。”师云:“为什么不见?”学云:“无相。”师云:“即今还见老僧否?”学云:“和尚不是众生。”师云:“自知罪过即得。”

(121)师示众云:“龙女心亲献,尽是自然事。”问:“既是自然,献时为什么?”师云:“若不献,争知自然。”

(122)师示众云:“八百个作佛汉,觅一个道人难得。”

(123)问:“只如无佛无人处,还有修行也无?”师云:“除却者两个,有百千万亿。”学云:“道人来时,在什么处?”师云:“你与么即不修行也。”其僧礼拜。师云:“大有处著你在。”

(124)问:“白云不落时如何?”师云:“老僧不会上象。”学云:“岂无宾主?”师云:“老僧是主,?梨是宾,白云在什么处?”

(125)问:“大巧若拙时如何?”师云:“丧却栋梁材。”

(126)师示众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问:“和尚还为人也无?”师云:“为人。”学云:“如何为人?”师云:“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学云:“既是玄,作么生是旨?”师云:“我不把本。”学云:“者个是玄,如何是旨?”师云:“答你是旨。”

(127)师示众云:“各自有禅,各自有道。忽有人问你:作么生是禅是道?作么生o对他?”僧乃问:“既各有禅道,从上至今语话为什么?”师云:“为你游魂。”学云:“未审如何为人?”师乃退身不语。

(128)师示众云:“不得闲过,念佛、念法。”僧乃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念?”师云:“念者是谁?”学云:“无伴。”师叱:“者驴。”

(129)上堂,示众云:“若是第一句,与祖佛为师;第二句,与人天为师;第三句,自救不了。”

有僧问:“如何是第一句?”师云:“与祖佛为师。”师又云:“大好从头起。”学人再问,师云:“又却人天去也。”

(130)师示众云:“是他不是不将来,老僧不是不o对。”僧云:“和尚将什么o对?”师长吁一声。云:“和尚将这个o对,莫辜负学人也无!”师云:“你适来肯我,我即辜负你。若不肯我,我即不辜负你。”

(131)师示众云:“老僧今夜答话去也,解问者出来!”有僧才出礼拜,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只得个墼子。”

(132)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无。”学云:“上至诸佛,下至蚁子,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无?”师云:“为伊有业识性在。”

(133)问:“如何是法身?”师云:“应身。”云:“学人不问应身。”师云:“你但管应身。”

(134)问:“朗月当空时如何?”师云:“?梨名什么?”学云:“某甲。”师云:“朗月当空,在什么处?”

(135)问:“正当二八时如何?”师云:“东东,西西。”学云:“如何是东东西西?”师云:“觅不著。”

(136)问:“学人全不会时如何?”师云:“我更不会。”云:“和尚还知有也无?”师云:“我不是木头,作么不知!”云:“大好不会。”师拍掌笑之。

(137)问:“如何是道人?”师云:“我向道是佛人。”

(138)问:“凡有言句,举手动足,尽落在学人网中;离此外,请师道!”师云:“老僧斋了,未吃茶。”

(139)马大夫问:“和尚还修行也无?”师云:“老僧若修行,即祸事。”云:“和尚既不修行,教什么人修行?”师云:“大夫是修行的人!”云:“某甲何名修行!”师云:“若不修行,争得扑在人王位中!]得来赤冻红地,无有解出期。”大夫乃下泪拜谢。

(140)师示众云:“?梨不是不将来,老僧不是不o对。”

又云:“?梨莫擎拳合掌,老僧不将禅床、拂子对。”

(141)问:“思忆不及处如何?”师云:“过者边来。”云:“过者边来,即是及处;如何是思不及处?”师竖起手云:“你唤作什么?”云:“唤作手,和尚唤作什么?”师云:“百种名字,我亦道。”云:“不及和尚百种名字,且唤什么?”师云:“与么即你思忆不及处。”僧礼拜。师云:“教你思忆得及者。”云:“如何是?”师云:“释迦教、祖师教,是你师!”云:“祖与佛古人道了也,如何是思忆不及处?”师再举指云:“唤作什么?”僧良久。师云:“何不当头道著,更疑什么!”

(142)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老僧耳背,高声问!”僧再问,师云:“你问我家风,我却识你家风。”

(143)问:“万境俱起时如何?”师云:“万境俱起。”云:“一问一答是起,如何是不起?”师云:“禅床是不起的。”僧才礼拜次,师云:“记得问答?”云:“记得。”师云:“试举看。”僧拟举师问。

(144)问:“如何是目前佛?”师云:“殿里的!”云:“者个是相貌佛,如何是佛?”师云:“即心是!”云:“即心犹是限量,如何是佛?”师云:“无心是。”学云:“有心、无心,还许学人拣也无?”师云:“有心、无心,总被你拣了也,更教老僧道什么即得。”

(145)问:“远远投师,未审家风如何?”师云:“不说似人。”学云:“为什么不说似人?”师云:“是我家风。”学云:“和尚既不说似人,争奈四海来投?”师云:“你是海,我不是海。”学云:“未审海内事如何?”师云:“老僧钓得一个。”

(146)问:“祖佛近不得的是什么人?”师云:“不是祖佛。”学云:“争奈近不得何?”师云:“向你道,不是祖佛,不是众生,不是物,得么?”学云:“是什么?”师云:“若有名字,即是祖佛、众生也。”学云:“不可只与么去也!”师云:“卒未与你去在。”

(147)问:“如何是平常心?”师云:“狐狼野犴是。”

(148)问:“作何方便,即得闻于未闻?”师云:“未闻且置,你曾闻个什么来?”

(149)问:“承教有言:随色摩尼珠。如何是本色?”师召僧名,僧应诺,师云:“过者边来!”僧便过,又问:“如何是本色?”师云:“且随色走。”

(150)问:“平常心的.人,还受教化也无?”师云:“我不历他门户。”学云:“与么则莫沉却那边人么?”师云:“大好平常心。”

(151)问:“如何是学人保任的物?”师云:“尽未来际拣不出。”

(152)问:“如何是大修行的人?”师云:“寺里纲维是。”

(153)问:“学人才到,总不知门户头事如何?”师云:“上座名什么?”学云:“惠南。”师云:“大好不知。”

(154)问:“学人欲学,又谤于和尚;如何得不谤去?”师云:“你名什么?”学云:“道皎。”师云:“静处去,者米囤子!”

(155)问:“如何是和尚大意?”师云:“无大无小。”学云:“莫便是和尚大意么?”师云:“若有纤毫,万劫不如。”

(156)问:“万法本闲,而人自闹。是什么人语?”师云:“出来便死。”

(157)问:“不是佛,不是物,不是众生。这个是断语,如何是不断语?”师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158)问:“如何是毗卢圆相?”师云:“老僧自小出家,不曾眼花。”学云:“和尚还为人也无?”师云:“愿你长见毗卢圆相。”

(159)问:“佛祖在日,佛祖相传;佛祖灭后,什么人传?”师云:“古今总是老僧分上!”学云:“未审传个什么?”师云:“个个总属生死!”云:“不可埋没却祖师也!”师云:“传个什么。”

(160)问:“凡圣俱尽时如何?”云:“愿你作大德,老僧是障佛祖汉。”

(161)问:“远闻赵州,到来为什么不见?”师云:“老僧罪过。”

(162)问:“朗月当空,未审室中事如何?”师云:“老僧自出家,不曾作活计。”学云:“与么即和尚不为今时也。”师云:“自疾不能救,焉能救得诸人疾。”学云:“争奈学人无依何!”师云:“依即踏著地,不依即一任东西。”

(163)问:“在心心不测时如何?”师云:“测阿谁?”学云:“测自己。”师云:“无两个。”

(164)问:“不见边表时如何?”师指净瓶,云:“是什么?”学云:“净瓶。”师云:“大好不见边表。”

(165)问:“如何是归根?”师云:“拟即差。”

(166)问:“不离言句,如何得独脱?”师云:“离言句是独脱。”学云:“适来无人教某甲来。”师云:“因什么到此?”学云:“和尚何不拣出?”师云:“我早个拣了也。”

(167)问:“非心不即智,请和尚一句。”师云:“老僧落你后。”

(168)问:“如何是毕竟?”师云:“毕竟。”学云:“哪个毕竟是?”师云:“老僧是毕竟。你不解问者话。”学云:“不是不问。”师云:“毕竟在什么处!”

(169)问:“不挂寸丝时如何?”师云:“不挂什么?”学云:“不挂寸丝。”师云:“大好不挂寸丝。”

(170)问:“如救头燃的人如何?”师云:“便学。”学云:“什么处?”师云:“莫占他位次。”

(171)问:“空劫中阿谁为主?”师云:“老僧在里许坐。”学云:“说什么法?”师云:“说你问的!”

(172)问:“承古有言:‘虚明自照。’如何是自照?”师云:“不称他照。”学云:“照不著处如何?”师云:“你话堕也。”

(173)问:“如何是的?”师云:“一念未起时。”

(174)问:“如何是法王?”师云:“州里大王是。”云:“和尚不是?”师云:“你拟造反去,都来一个王不认!”

(175)问:“如何是佛心?”师云:“你是心,我是佛,奉、不奉自看!”学云:“师即不无,还奉得也无?”师云:“你教化我看。”

(176)问:“三身中,哪个是本来身?”师云:“阙一不可。”

(177)问:“未审此土谁为祖师?”师云:“达磨来,这边总是。”学云:“和尚是第几祖?”师云:“我不落位次!”学云:“在什么处?”师云:“在你耳里。”

(178)问:“不弃本,不逐末,如何是正道?”师云:“大好出家儿。”学云:“学人从来不曾出家!”师云:“归依佛,归依法。”学云:“未审有家可出也无?”师云:“直须出家。”学云:“向什么处安排他?”师云:“且向家里坐。”

(179)问:“明眼人见一切,还见色也无?”师云:“打却著。”学云:“如何打得?”师云:“莫用力。”学云:“不用力如何打得?”师云:“若用力即乖。”

(180)问:“祖佛大意,合为什么人?”师云:“只为今时。”学云:“争奈不得何?”师云:“谁之过?”学云:“如何承当?”师云:“如今无人承当得!”学云:“与么即无依倚也?”师云:“又不可无却老僧。”

(181)问:“了事的人如何?”师云:“正大修行。”学云:“未审和尚还修行也无?”师云:“著衣吃饭。”学云:“著衣吃饭寻常事,未审修行也无?”师云:“你且道我每日作什么!”

(182)崔郎中问:“大善知识,还入地狱也无?”师云:“老僧末上入!”崔云:“既是大善知识,为什么入地狱?”师云:“老僧若不入,阿谁教化汝!”

(183)问:“毫厘有差时如何?”师云:“天地悬隔。”云:“毫厘无差时如何?”师云:“天地悬隔。”

(184)问:“如何是不睡的眼?”师云:“凡眼、肉眼。”又云:“虽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学云:“如何是睡的眼?”师云:“佛眼、法眼是睡的眼。”

(185)问:“大庾岭头趁得及,为什么提不起?”师拈起衲衣,云:“你甚处得者个来?”云:“不问者个。”师云:“与么即提不起。”

(186)问:“不合不散如何辨?”师云:“你有一个,我有一个。”云:“者个是合,如何是散?”师云:“你便合。”

(187)问:“如何是不错路?”师云:“识心见性是不错路。”

(188)问:“明珠在掌,还照也无?”师云:“照即不无,唤什么作珠?”

(189)问:“灵苗无根时如何?”师云:“你从什么处来?”云:“太原来。”师云:“大好无根。”

(190)问:“学人拟作佛时如何?”师云:“大煞费力生。”云:“不费力时如何?”师云:“与么即作佛去也。”

(191)问:“学人昏钝在一浮沉,如何得出?”师只据坐。云:“某甲实问和尚。”师云:“你甚处作一浮一沉。”

(192)问:“不在凡,不在圣,如何免得两头路?”师云:“去却两头来答你。”僧不审。师云:“不审,从什么处起?在者里,从老僧起;在市里时,从什么处起?”云:“和尚为什么不定?”师云:“我教你,何不道‘今日好风’。”

(193)问:“如何是大阐提的人?”师云:“老僧答你还信否?”云:“和尚重言,哪敢不信?”师云:“觅个阐提人难得!”

(194)问:“大无惭愧的人,什么处著得?”师云:“此间著不得。”云:“忽然出头争向?”师云:“将取去。”

(195)问:“用处不现时如何?”师云:“用即不无,现是谁。”

(196)问:“空劫中还有人修行也无?”师云:“唤什么作空劫?”云:“无一物是。”师云:“者个始称修行;唤什么作空劫!”

(197)问:“如何是出家?”师云:“不履高名,不求苟得。”

(198)问:“不指一法,如何是和尚法?”师云:“老僧不说茆山法。”云:“既不说茆山法,如何是和尚法?”师云:“向你道不说茆山法。”云:“莫者个便是也无?”师云:“老僧未曾将者个示人。”

(199)问:“如何是目前独脱一路?”师云:“无二亦无三。”云:“目前有路,还许学人进前也无?”师云:“与么即千里万里。”

(200)问:“如何是毗卢向上事?”师云:“老僧在你脚底。”云:“和尚为什么在学人脚底?”师云:“你元来不知有向上事。”

(201)问:“如何是合头?”师云:“是你不合头。”云:“如何是不合头?”师云:“前句辨取。”

(202)问:“如何是和尚的的意?”师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203)问:“澄澄绝点时如何?”师云:“堕坑落堑。”云:“有什么过?”师云:“你屈著与么人。”

(204)问:“未审出家誓求无上菩提时如何?”师云:“未出家,被菩提使;既出家,使得菩提。”

(205)有秀才见师手中拄杖,乃云:“佛不夺众生愿是否?”师云:“是”。秀才云:“某甲就和尚乞取手中拄杖,得否?”师云:“君子不夺人所好。”秀才云:“某甲不是君子。”师云:“老僧亦不是佛。”

(206)师因出外,见婆子插田,云:“忽遇猛虎作么生?”婆云:“无一法可当情。”师云:“l。”婆子云:“l”师云:“犹有者个在。”

(207)有秀才辞去,云:“某甲在此括挠和尚多时,无可报答和尚,待他日作一头驴来报答和尚。”师云:“教老僧争得鞍。”

(208)师到道吾处,才入僧堂,吾云:“南泉一只箭来。”师云:“看箭。”吾云:“过也。”师云:“中也。”

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篇五

常乐讲座是一项致力于提升个人幸福感和生活品质的学习活动。我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讲座,并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在过去的几天里,我感受到了讲座的深度和丰富性,这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从常乐讲座中获得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态度决定一切。

常乐讲座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鼓励每个人拥有积极的态度。演讲者不仅强调了积极思维对个人的影响,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策略来帮助我们磨炼自己的正能量。例如,他鼓励我们每天写下几个积极的想法,并通过这种方式让积极的思维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个观点对我来说是一种改变人生的方法,因为它提醒我注意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努力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第三段: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主题是情绪管理。常乐讲座教我们情绪的管理对于我们的健康和幸福非常重要。他们分享了一些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消极情绪。例如,他们建议我们通过艺术、运动和冥想来调整情绪,并鼓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设置一些放松和休息的时间。我发现这些方法对恢复我的心理平衡和增强我的情绪稳定性非常有效。从此以后,我学会了更好地处理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控制。

第四段:成长的力量。

在常乐讲座中,演讲者强调了个人成长对于幸福和满足感的重要性。他们鼓励我们不断学习和发展自己的技能,以追求更高的境界。他们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和方法,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此外,他们还分享了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和故事,以激发我们的灵感和动力。我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地成长和进步,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

第五段:回顾与展望。

通过参加常乐讲座,我明白了幸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学会管理情绪,并不断地成长和发展自己。这些是实现幸福和满足感的重要因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运用常乐讲座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不断提升我自己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实践和应用,我一定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快乐和满足。

总结:

常乐讲座是我生活中非常有益的一次经历。通过讲座,我学到了如何培养积极的态度,管理情绪并不断成长。这些经验对我的生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真诚地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加这样的讲座,并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启发。让我们一起追求幸福与成长,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生。

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篇六

常乐老师是我的一位中学时期的班主任,也是我非常敬佩的教育家。他拥有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他的课堂上,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深深体会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厚意。以下是我对常乐老师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了解学生,关爱学生。

常乐老师非常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他会定期组织班级活动,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需求。他坚信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的潜力,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信任,他们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还记得在高三备战高考的时候,我因为压力太大而产生了焦虑和恐慌,但常乐老师总是在我身边给予我鼓励和支持。他无私地分享他的经验,帮助我分析问题,让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他的关怀让我感到温暖和勇气。

第三段:倡导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常乐老师推崇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他总是鼓励我们勇于追求卓越。他带领我们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并且每次都给予我们真诚的赞许和鼓励。他相信,只有通过对学习的积极投入和努力,我们才能提升自己,追求更广阔的未来。他还告诉我们,成功的路上一定会有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常乐老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了我,让我坚定了追求卓越的信念。

第四段:培养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常乐老师擅长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他的课堂上,我们常常分成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他鼓励我们相互学习和帮助,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小组合作中,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此外,常乐老师还鼓励我们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和发现。他总是强调:知识不仅存在于教材和学校,更多的是在我们主动积极地去探索中得到。

第五段:成长与感悟。

在与常乐老师相处的日子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他的教诲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予了我很多的启示。他用自己的真心关爱和专业素养,引领我们追求卓越,推动我们成长。常乐老师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结:通过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倡导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培养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常乐老师用自身的言行影响着每一个学生。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育者,更是一位为人师表的楷模。我相信,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更多的学生将会受益,实现自己的梦想。

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篇七

1.往往你跟一个人相处很长一段时间,你认为那个就全部的,但是当你碰到一个真正是对的那个人或者真正适合你的那个人,他回头想象可能发现,之前的爱人已经升华到家人的感觉了。

2.我自己其实是一个蛮没有企图心和野心的人。我就只是想要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我又要求自己,又完美主义,所以比较挑作品,希望每一个作品都能全部投入进去。

3.彼此信任,所以给对方的建议都是发自内心的。

4.我自己觉得没有,一直都是脚踏实地地在走路,但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是一步一步走的。很多电影的成功其实不完全归功于我,没有对手.没有导演.没有剧本,我就什么都不是,我的存在是因为大家共同的一个存在。

5.反正一直以来我都想朝实力派演员的方向行进,但现在也没人太认真地看待这件事情。

6.你要走得舒服,你要走到适合自己的一条路,就坚持这么走,不要去伪装自己,或者做一个不是自己的人,太辛苦了。

7.因为坚持走这一条自己相信的路而被淘汰的话,也没办法。我觉得你在这一行想要走得更远更久,可能要适时地掌握那个节奏,然后确定自己要做什么怎么达到。事业上永远有一个方向。

8.长得很丑啊或者什么的?没问题啊,我不是偶像派,我真不是偶像派,黄渤才是。

9.良性竞争会对市场带来好的效果,只要大家不要恶意地去伤害彼此,要不然永远都是这几个人在演戏。

10.就让思念填满,少了你的空白,在回忆里取暖不舍离开。

11.有些伤可能会一直都留着,就看你要不要每天都注意一下,或者你已经面对过就会把它放下。有那么多开心的事情,那么多正面的事情值得你去注意.关注.去享受,我没什么时间放在过去的悲伤里。

12.我真的觉得没必要抢,人家如果能够从你手上把角色抢走的话,那这个剧组可能一开始就不用合作。

13.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爱情就是如此简单。

14.肤浅一点来说,第一眼肯定是觉得惊艳,但是我觉得我们俩确实是相处得非常非常好的两个人。

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篇八

常乐老师,一位给人以温暖与鼓励的名师。在我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中,有幸参加了常乐老师开设的课程,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首先,常乐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在课程中,她不仅重视学生的学术能力的提升,更注重学生的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她常常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状态,倾听他们的疑惑和困惑,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还能够让学生更自信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我在课程中学到的情商知识和技巧,不仅在学术生活中对我有所帮助,更在日常生活中让我处理人际关系更加得心应手。

其次,常乐老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她不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老师,而是一个启发学生思考的引导者。在课堂上,她经常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她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鼓励。通过这样的方式,她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我在课程中学会了不断质疑和思考问题,不满足于表面的答案,努力寻找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解决方法。

再次,常乐老师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她的课堂上,我们不仅仅是听讲,更需要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她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她还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合作和领导能力。通过实践的方式,我不仅理解了课本上的知识,更学会了将其运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常乐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她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和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她提供了许多学习资源和工具,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她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常乐老师的引导和指导,我逐渐摆脱了对外界的依赖,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提高了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养。

最后,常乐老师在课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生规划。她鼓励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策略实现这些目标。她倡导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和困难,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通过常乐老师的课程,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出相应的选择。

总之,常乐老师的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成长经验。她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生规划。通过这门课程,我不仅提高了学术能力和综合素养,更培养了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心态和价值观。我将永远感谢常乐老师的教诲和关怀,她是我学习生涯中的一位重要的导师和良师益友。

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篇九

常乐心得体会,是许多人心中的一个信念,这一信念源于佛教中的一种态度,即改变自己的情感、理性和生活注意力,以实现内在的平静与外在的福祉。常乐心得的实践与感悟,并不是佛教徒的专利,他们可以影响许多人的生活。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常乐心得体会”的意义以及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加以实践。

常乐心得最初出现于佛教,它是指持续感知快乐的能力。这种持续感知快乐的能力,主张让我们将注意力转向生活中的良善和美好。我们可以将不好的事情看作是教训,也可以将它们看作是复苏的机遇,进而增加我们对周围生活的感激和幸福感。因此,常乐心得可以帮助我们在困境中保持希望和乐观,并更好地应对生活中出现的挑战。

经常感知内在的平静和快乐,是常乐心得的核心之一。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思想,也是实践常乐心得的重要步骤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深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控制我们的情感和行为,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改变。同时,常乐心得还可以强化我们的积极思维方式,从而提高我们的情感抗压能力。

实践常乐心得需要恒心和耐心。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践:

第一,从生活中找到美好的事物,即使它们不太显眼或被忽略了,也要尝试发掘其中的真正价值。

第二,沟通和交流是实践常乐心得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分享您的想法和感受,可以在困境之中找到帮助,同时让积极乐观的态度更具影响力。

第三,视野开阔并坚定信念。常乐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并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方式。尽管这可能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但目标的勇气和意愿肯定会让进程更加有效果。

常乐心得的实践可以带来不少好处。比如,持续地感知快乐,可以缩小和平静我们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距离,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立足于当前环境,从而将有效利用我们的信息资源。同时,它是增加内心平衡、降压、提高生活质量等的重要方式。

第五段:结论。

常乐心得是普遍的、实用且有意义的概念。它主张通过深刻体悟和实践来发现和掌握快乐,并通过持续的感知来保持平衡。相信每一个斗争者都可以通过恒心和努力,在自己生命中寻求真正的内在平静和外在的幸福。常乐心得让我们更加明智,成长为更好的人。

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篇十

常乐讲座是我大学期间参与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这个平台,我有幸聆听到了许多优秀的演讲者和行业精英的分享。他们的讲座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也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在常乐讲座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以下是我个人对于常乐讲座的心得体会。

首先,常乐讲座给予我了职业规划的启发。在这些讲座中,许多成功的人士分享了他们的职业经历和成功之路,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鼓舞。我意识到,一个人的职业发展需要有目标和计划,同时需要不断学习和努力。通过参与这些讲座,我收获了很多关于行业趋势、职业技能和职场心理等方面的信息,这对我今后的职业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常乐讲座激发了我对于知识追求的热情。在讲座中,我听到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思考,这些知识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也让我对于自己的专业更有热情和动力。我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学习和追求新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常乐讲座,我也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我们相互交流着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共同进步。

第三,常乐讲座提高了我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在讲座结束后,我常常会和同学们展开讨论和交流,这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一些讲座中,我也有机会与演讲者直接交流,能够向他们提问和请教,这让我更加自信和乐于与人交流。通过这些互动,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正,这在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交交往中将非常有益。

第四,常乐讲座拓宽了我的人文视野。在讲座中,我不仅听到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也有幸聆听到了一些关于人文和社会问题的分享。这些讲座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让我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有了更宏观的思考。这使得我对于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公平等话题有了更为敏感的认识,并为我今后的社会参与和公益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最后,常乐讲座让我拥有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聆听成功人士的故事和专家的分享,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的经验和智慧。讲座中涉及的话题包括心态培养、压力管理和情绪调控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我相信,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和挑战,只要有正确的心态和方法,我们都能够一步步向前迈进并取得成功。

总之,常乐讲座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通过参与这个平台,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今后,我将继续保持对于知识的追求,努力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常乐讲座,将成为我大学生活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篇十一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到了。在这个传统节日里,学生们必须真诚地感谢老师:送贺卡、鲜花和零食……但是这些礼物真的能表达你对老师的感谢吗?教师节过后,你还是会回到过去,所以我会写下我对老师的感谢!

我最感激的老师是魏老师。她就像一个辛勤的园丁,养育着我,让我在最好的土壤里成长,享受阳光。魏先生上课的时候,虽然会严格一点,问我们很多,但是不听谁听?但是,如果魏先生对我们的学习知识一点也不懂,他会耐心的给你讲解,直到你懂为止。

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我还不太懂“分数的意义”这个知识。魏老师知道后,马上把我叫到办公室,开始向我详细解释。他给我举了很多例子,给我做了几次练习,直到我掌握了这个新知识。魏老师多辛苦啊!

魏老师的眼神可厉害了。站在讲台桌上,没有一点动作能逃过她的眼睛。有一次和同桌偷偷聊了几句,被魏老师看到了。她没有叫我的名字,只是看着我说我要认真听。

在魏老师眼里,我们都是她的孩子。但是如果你被魏老师彻底抛弃了,那么魏老师就再也不会管你了。我记得她曾经说过一句话:“你不入坑,我救你,你不争取这个机会,那我也没办法。”这句话绝对没错。如果你不能学习,没关系,老师会帮助你的。一旦老师帮不了你,你就像一个烂红薯,越来越烂越来越深,直到红薯没用。

魏先生,谢谢你的辛勤教学,给了我们这么多知识。谢谢你,祝你愉快。你是我最好的老师!

文档为doc格式。

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篇十二

(439)师因在室坐禅次,主事报云:“大王来礼拜。”大王礼拜了,左右问:“列土王来,为什么不起?”师云:“你不会。老僧者里,下等人来,出三门接;中等人来,下禅床接;上等人来,禅床上接。不可唤大王作中等、下等人也,恐屈大王。”大王欢喜,再三请入内供养。

(440)师因问周员外:“你还梦见临济也无?”员外竖起拳。师云:“那边见。”外云:“者边见。”师云:“什么处见临济。”员外无对。师问:“周员外什么处来?”云:“非来非去。”师云:“不是老鸦,飞来飞去。”

(441)师示众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还有答话分也无?”后有僧举似洛浦,洛浦扣齿;又举似云居,云居云:“何必。”僧举似师,师云:“南方大有人丧生失命。”僧云:“请和尚举。”师才举前语,僧便指傍僧云:“者个师僧,吃却饭了,作什么语话。”师休去。

(442)师因看《金刚经》次,僧便问:“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菩提,皆从此经出;如何是此经?”师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僧云:“不是。”师云:“我自理经,也不得。”

(443)因僧辞去,师云:“?梨出外,忽有人问:‘还见赵州否?’你作么生o对?”云:“只可道见。”师云:“老僧是一头驴,你作么生见?”僧无语。

(444)师问新到:“从什么处来?”云:“南方来。”师云:“还知有赵州关么?”云:“须知有不涉关者。”师叱云:“者贩私盐汉。”

又云:“兄弟!赵州关也难过。”云:“如何是赵州关?”师云:“石桥是。”

(445)有僧从雪峰来,师云:“上座莫住此间,老僧者里只是避难所在,佛法尽在南方。”云:“佛法岂有南北?”师云:“直饶你从云居、雪峰来,也只是个担板汉!”云:“未审那边事如何?”师云:“你因什么夜来尿床?”云:“达后如何?”师云:“又是屙屎。”

(446)示众云:“我此间有出窟狮子,亦有在窟狮子,只是难得狮子儿。”时有僧弹指对之。师云:“是什么?”云:“狮子儿。”师云:“我唤作狮子,早是罪过,你更行踏。”

(447)师问新到:“离什么处?”云:“离雪峰。”师云:“雪峰有什么言句示人?”云:“和尚寻常道:‘尽十方世界,是沙门一只眼,你等诸人向什么处屙?’”师云:“?梨若回,寄个锹子去。”

(448)师因舍衣l大众次,僧便问:“和尚总舍却了,用个什么去?”师召云:“湖州子。”僧应诺。师云:“用个什么!”

(449)师示众云:“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坏。”僧问:“如何是此性?”师云:“五蕴四大。”云:“此犹是坏,如何是此性?”师云:“四大五蕴。”

(450)定州有一座主到,师问:“习何业?”云:“经律论不听便讲。”师举手示之:“还讲得者个么?”座主茫然不知。师云:“只饶你不听便讲得,也只是个讲经论汉,若是佛法,未在。”云:“和尚即今语话,莫便是佛法否?”师云:“直饶你问得答得,总属经论,佛法未在。”主无语。

(451)师问一行者:“从什么处来?”云:“北院来。”师云:“那院何似者院?”行者无对。有僧在边立,师令代行者语,僧代云:“从那院来。”师笑之。师又令文远代之,文远云:“行者还是不取师语话。”

(452)师问座主:“所习何业?”云:“讲《维摩经》。”师云:“《维摩经》道:‘步步是道场。’座主在什么处?”主无对。师令全益代座主语,全益云:“只者一问,可识道场么?”师云:“你身在道场里,心在什么处?速道取!”云:“和尚不是觅学人心。”师云:“是。”云:“只者一问一答,是什么?”师云:“老僧不在心所里,法过眼、耳、鼻、舌、身、意而知解。”云:“既不在心所里,和尚为什么觅?”师云:“为你道不得。”云:“法过眼、耳、鼻、舌、身、意而不解,作么生道不得?”师云:“吃我涕唾。”

(453)师问僧:“你曾看《法华经》么?”云:“曾看。”师云:“经中道:‘衲衣在空闲,假名阿练若,诳惑世间人。’你作么生会?”僧拟礼拜。师云:“你披衲衣来否?”云:“披来。”师云:“莫惑我。”云:“如何得不惑去?”师云:“自作活计,莫取老僧语。”

(454)师问座主:“所习何业?”云:“讲《维摩经》。”师云:“哪个是维摩祖父?”云:“某甲是。”师云:“为什么却为儿孙传语?”主无对。

(455)师一日上堂。僧才出礼拜,师乃合掌珍重。

又一日僧礼拜。师云:“好好问。”云:“如何是禅?”师云:“今日天阴,不答话。”

(456)问新到:“从何方来?”云:“无方面来。”师乃转背。僧将坐具,随师转。师云:“大好无方面。”

(457)问新到:“从什么处来?”云:“南方来。”师云:“三千里外逢人莫喜!”云:“不曾。”师云:“摘杨花,摘杨花。”

(458)丰干到五台山下,见一老人。干云:“莫是文殊也无?”老人云:“不可有二文殊也!”干便礼拜,老人不见。

有僧举似师,师云:“丰干只具一只眼。”师乃令文远作老人,我作丰干。师云:“莫是文殊也无?”远云:“岂有二文殊也!”师云:“文殊,文殊。”

(459)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

(460)师到云居,云居云:“老老大大,何不觅个住处?”师云:“什么处住得?”云居云:“面前有古寺基。”师云:“与么即和尚自住取。”

(461)师又到茱萸,茱萸云:“老老大大,何不觅个住处去?”师云:“什么处住得?”茱萸云:“老老大大,住处也不识!”师云:“三十年弄马骑,今日却被驴扑。”

(462)师又到茱萸方丈,上下观瞻,茱萸云:“平地吃交作什么?”师云:“只为心粗。”

(463)师一日将拄杖,上茱萸法堂上,东西来去,萸云:“作什么?”师云:“探水!”萸云:“我者里一滴也无,探个什么?”师将杖子倚壁,便下去。

(464)台山路上有一婆子,要问僧。僧问:“台山路,向什么处去?”云:“蓦直去!”僧才行,婆云:“又与么去也!”师闻后,便去问:“台山路,向什么处去?”云:“蓦直去!”师才行,婆云:“又与么去也!”师便归,举似大众云:“婆子今日被老僧勘破了也。”

(465)师见僧来,挟火示之,云:“会么?”僧云:“不会”。师云:“你不得唤作火,老僧道了也。”师挟起火云:“会么?”云:“不会。”师却云:“此去舒州有投子山和尚,你去礼拜问取;因缘相契,不用更来;不相契,却来。”其僧便去,才到投子和尚处,投子乃问:“近离什么处?”云:“离赵州,特来礼拜和尚!”投子云:“赵州老人有何言句?”僧乃具举前话。投子乃下禅床,行三五步,却坐云:“会么?”僧云:“不会!”投子云:“你归举似赵州。”其僧却归,举似师,师云:“还会么?”云:“未会。”师云:“也不较多也。”

(466)洞山问僧:“什么处来?”云:“掌鞋来。”山云:“自解依他?”云:“依他。”山云:“他还指?梨也无?”僧无对。师代云:“若允即不违。”

(467)普化吃生菜,临济见云:“普化大似一头驴。”普化便作驴啼。临济便休去。普化云:“临济小厮儿,只具一只眼。”师代云:“但与本分草料。”

(468)保寿问胡钉铰:“莫便是胡钉铰否?”云:“不敢。”保云:“还钉得虚空么?”云:“请打破虚空来!”保寿便打,却云:“他后有多口阿师,与你点破在。”

胡钉铰后举似师,师云:“你因什么被他打?”云:“不知过在什么处!”师云:“只者一缝,尚不奈何,更教他打破!”钉铰便会。师又云:“且钉者一缝。”

(469)师因行路次,见一婆子问:“和尚住在什么处?”师云:“赵州东院西。”师举向僧云:“你道使哪个西字?”一僧云:“东西字。”一僧云:“依栖字。”师云:“你两人总作得盐铁判官。”

(470)师与侍郎游园,见兔走过,侍郎问:“和尚是大善知识,兔子见为什么走?”师云:“老僧好杀。”

(471)师因见僧扫地次,遂问:“与么扫,还得净洁也无?”云:“转扫转多。”师云:“岂无拨尘者也?”云:“谁是拨尘者?”师云:“会么?”云:“不会。”师云:“问取云居去。”其僧乃去,问云居:“如何是拨尘者?”云居云:“者瞎汉。”

(472)师问僧:“你在此间多少时也?”云:“七八年。”师云:“还见老僧么?”云:“见。”师云:“我作一头驴,你作么生见?”云:“入法界见。”师云:“我将为你有此一著,枉吃了如许多饭!”僧云:“请和尚道。”师云:“因什么不道:‘向草料里见!’”

(473)师问菜头:“今日吃生菜熟菜?”菜头提起一茎菜,师云:“知恩者少,负恩者多。”

(474)有俗行者到院烧香,师问僧:“伊在那里烧香礼拜,我又共你在者里语话,正与么时,生在哪头?”僧云:“和尚是什么?”师云:“与么即在那头也。”云:“与么已是先也。”师笑之。

(475)师与小师文远论义,不得占胜,占胜者输胡饼。师云:“我是一头驴!”远云:“我是驴纣。”师云:“我是驴粪。”远云:“我是粪中虫。”师云:“你在彼中作么?”远云:“我在彼中过夏。”师云:“把将胡饼来。”

(476)师因入内回,路上见一幢子无一截,僧问云:“幢子一截,上天去也,入地去也?”师云:“也不上天,也不入地。”云:“向什么处去?”师云:“扑落也。”

(477)师坐次,一僧才出礼拜,师云:“珍重。”僧申问次,师云:“又是也。”

(478)师因在檐前立,见燕子语,师云:“者燕子喃喃地,招人言语。”僧问:“未审他还甘也无?”师云:“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479)有僧辞去,师云:“什么处去?”云:“闽中去。”师云:“闽中大有兵马,你须回避。”云:“向什么处回避?”师云:“恰好。”

(480)有僧上参次,见师衲衣盖头坐次,僧便退。师云:“?梨莫道老僧不o对。”

(481)师问僧:“从什么处来?”云:“南方来。”师云:“共什么人为伴?”云:“水牯牛。”师云:“好个师僧,因什么与畜生为伴?”云:“不异故。”师云:“好个畜生。”云:“争肯。”师云:“不肯且从,还我伴来。”

(482)师问僧:“堂中还有祖师也无?”云:“有。”师云:“唤来与老僧洗脚。”

(483)堂中有二僧,相推不肯作第一座,主事白和尚,师云:“总叫他作第二座。”云:“教谁作第一座。”师云:“装香著。”云:“装香了也。”师云:“戒香定香。”

(484)师问僧:“离什么处?”云:“离京中。”师云:“你还从潼关过么?”云:“不历。”师云:“今日捉得者贩私盐汉。”

(485)因送亡僧,师云:“只是一个死人,得无量人送。”又云:“许多死汉,送一个生汉。”时有僧问:“是心生,是身生?”师云:“身心俱不生。”云:“者个作么生?”师云:“死汉。”

(486)有僧见猫儿,问云:“某甲唤作猫儿,未审和尚唤作什么?”师云:“是你唤作猫儿。”

(487)因镇州大王来访师,侍者来报师,云:“大王来。”师云:“大王万福。”侍者云:“未在,方到三门下。”师云:“又道大王来也。”

(488)因上东司召文远,文远应诺。师云:“东司上,不可与你说佛法也。”

(489)因在殿上过,乃唤侍者,侍者应诺。师云:“好一殿功德。”侍者无对。

(490)师因到临济,方始洗脚,临济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正值洗脚。”临济乃近前侧聆,师云:“若会便会,若不会更莫口舀啄,作么?”临济拂袖去,师云:“三十年行脚,今日为人错下注脚。”

(491)师因到天台国清寺,见寒山、拾得,师云:“久向寒山、拾得,到来只见两头水牯牛。”寒山、拾得便作牛斗,师云:“叱叱。”寒山、拾得咬齿相看,师便归堂。二人来堂内,问师:“适来因缘作么生?”师乃呵呵大笑。

(492)一日,二人问师:“什么处去来?”师云:“礼拜五百尊者来。”二人云:“五百头水牯牛,尊者。”师云:“为什么作五百头水牯牛去?”山云:“苍天苍天!”师呵呵大笑。

(493)师行脚时,见二庵主。一人作丫角童。师问讯,二人殊不顾。来日早晨,丫角童将一铛饭来,放地上,分作三分。庵主将席子近前坐。丫角童亦将席近前,相对坐,亦不唤师。师乃亦将席子近前坐。丫童目顾于师,庵主云:“莫言侵早起,更有夜行人。”师云:“何不教诏这行者?”庵主云:“他是人家男女。”师云:“洎合放过。”丫童便起,顾视庵主,云:“多口作么?”丫童从此入山不见。

(494)师因看经次,沙弥文远入来,师乃将经侧示之。沙弥乃出去。师随后把住,云:“速道!速道!”文远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师便归方丈。

(495)因沙弥童行参,师向侍者道:“教伊去。”侍者向行者道:“和尚教去。”行者便珍重。师云:“沙弥童行得入门,侍者在门外。”

(496)师行脚时,到一尊宿院,才入门相见,便云:“有么?有么?”尊宿竖起拳头,师云:“水浅船难泊。”便出去。

又到一院,见尊宿,便云:“有么?有么?”尊宿竖起拳头,师云:“能纵能夺,能取能撮。”礼拜便出去。

(497)师一日拈数珠,问新罗长老:“彼中还有者个也无?”云:“有。”师云:“何似者个?”云:“不似者个。”师云:“既有,为什么不似?”长老无语。师自代云:“不见道新罗、大唐。”

(498)问新到:“什么处来?”云:“南方来!”师竖起指,云:“会么?”云:“不会。”师云:“动止万福。不会?”

(499)师行脚时,问大慈:“般若以何为体?”慈云:“般若以何为体?”师便呵呵大笑而出。

大慈来日见师扫地次,问:“般若以何为体?”师放下扫帚,呵呵大笑而去。大慈便归方丈。

(500)师到百丈,百丈问:“从什么处来?”云:“南泉来。”百丈云:“南泉有何言句示人?”师云:“有时道‘未得之人亦须峭然去。’”百丈叱之。师容愕然。百丈云:“大好峭然。”师便作舞而出。

(501)师到投子处,对坐斋。投子将蒸饼与师吃。师云:“不吃。”不久下胡饼,投子教沙弥度与师。师接得饼,却礼沙弥三拜。投子默然。

(502)因僧写师真呈师,师云:“若似老僧,即打杀我;若不似,即烧却。”

(503)师因与文远行次,乃以手指一片地,云:“这里好造一个巡铺子。”文远便去彼中立,云:“把将公验来。”师便打一掴。远云:“公验分明过。”

(504)师问新到:“近离甚处?”云:“台山。”师云:“还见文殊也无?”僧展手。师云:“展手颇多,文殊谁睹?”云:“只管气急杀人。”师云:“不睹云中雁,焉知沙塞寒。”

(505)问:“远远投师,请师一接。”师云:“孙膑门下,因什么钻龟?”僧拂袖出去。师云:“将为当荣,折他双足。”

(506)师与首座看石桥,乃问首座:“是什么人造?”云:“李膺造。”师云:“造时向什么处下手?”座无对。师云:“寻常说石桥,问著下手处也不知。”

(507)有新罗院主请师斋,师到门首,问:“此是什么院?”云:“新罗院。”师云:“我与你隔海。”

(508)问僧:“什么处来?”云:“云居来。”师云:“云居有什么言句?”云:“有僧问:‘灵羊挂角时如何?’云居云:‘六六三十六。’”师云:“云居师兄犹在。”僧却问:“未审和尚尊意如何?”师云:“九九八十一。”

(509)有一婆子日晚入院来,师云:“作什么?”婆云:“寄宿。”师云:“者里是什么所在?”婆呵呵大笑而去。

(510)师出外,逢见一个婆子提一个篮子,师便问:“什么处去?”云:“偷赵州笋去。”师云:“忽见赵州,又作么生?”婆子近前,打一掌。

(511)师因见院主送生饭,鸦子见便总飞去,师云:“鸦子见你为什么却飞去?”院主云:“怕某甲。”师云:“是什么语话?”师代云:“为某甲有杀心在。”

(512)师问僧:“什么处来?”云:“江西来。”师云:“赵州著在什么处?”僧无对。

(513)师从殿上过,见一僧礼拜。师打一棒,云:“礼拜也是好事。”师云:“好事不如无。”

(514)师因参潼关,潼关问师云:“你还知有潼关么?”师云:“知有潼关。”云:“有公验者即得过,无公验者不得过。”师云:“忽遇銮驾来时如何?”关云:“也须检点过。”云:“你要造反。”

(515)师到宝寿,宝寿见师来,遂乃背面而坐。师便展坐具。宝寿起立,师便出去。

(516)师在南泉时,泉牵一头水牯牛,入僧堂内,巡堂而转。首座乃向牛背上三拍,泉便休去。师后将一束草安首座面前,首座无对。

(517)有秀才见师,乃赞叹师云:“和尚是古佛。”师云:“秀才是新如来。”

(518)有僧问:“如何是涅?”师云:“我耳重。”僧再问,师云:“我不害耳聋。”乃有颂:腾腾大道者,对面涅门;但坐念无际,来年春又春。

(519)有僧问:“生死二路是同是别?”师乃有颂:

道人问生死,生死若为论?

双林一池水,朗月耀乾坤。

唤他句上识,此是弄精魂。

欲会个生死,颠人说梦春。

(520)有僧问:“诸佛有难,火焰里藏身;和尚有难,向什么处藏身?”师乃有颂:

渠说佛有难,我说渠有灾。

但看我避难,何处有相随。

有无不是说,去来非去来。

为你说难法,对面识得来。

(521)见起塔,乃有颂:

本自圆成,何劳叠石。

名邈雕镌,与吾悬隔。

若人借问,终不指画。

(522)因见诸方见解异途,乃有颂呵:

赵州南,石桥北,观音院里有弥勒。

祖师遗下一只履,直至如今觅不得。

(523)因鱼鼓有颂:

四大犹来造化功,有声全贵里头空。

莫怪不与凡夫说,只为宫商调不同。

(524)因莲花有颂:

奇异根苗带雪鲜,不知何代别西天。

淤泥深浅人不识,出水方知是白莲。

(525)十二时歌。

鸡鸣丑,愁见起来还漏逗。裙子褊衫个也无,袈裟形相些些有。h无腰,f无口,头上青灰三五斗。比望修行利济人,谁知变作不唧溜。

平旦寅,荒村破院实难论。解斋粥米全无粒,空对闲窗与隙尘。唯雀噪,勿人亲,独坐时闻落叶频。谁道出家憎爱断,思量不觉泪沾巾。

日出卯,清净却翻为烦恼。有为功德被尘埋,无限田地未曾扫。攒眉多,称心少,叵耐东村黑黄老。供利不曾将得来,放驴吃我堂前草。

食时辰,烟火徒劳望四邻。馒头饣+追?子前年别,今日思量空咽津。持念少,嗟叹频,一百家中无善人。来者只道觅茶吃,不得茶口童去又嗔。

禺中巳,削发谁知到如此。无端被请作村僧,屈辱饥受欲死。胡张三,黑李四,恭敬不曾生些子。适来忽尔到门头,唯道借茶兼借纸。

日南午,茶饭轮还无定度。行却南家到北家,果至北家不推注。苦沙盐,大麦醋,蜀黍米饭薤莴苣。唯称供养不等闲,和尚道心须坚固。

日失未,者回不践光阴地。曾闻一饱忘百饥,今日老僧身便是。不习禅,不论义,铺个破席日里睡。想料上方兜率天,也无如此日炙背。

晡时申,也有烧香礼拜人。五个老婆三个瘿,一双面子黑皴皴。油麻茶,实是珍,金刚不用苦张筋,愿我来年蚕麦熟,罗目侯罗儿与一文。

日入酉,除却荒凉更何守。云水高流定委无,历寺沙弥镇长有。出格言,不到口,枉续牟尼子孙后。一条拄杖粗棘藜,不但登山兼打狗。

黄昏戌,独坐一间空暗室。阳焰灯光永不逢,眼前纯是金州漆。钟不闻,虚度日,唯闻老鼠闹啾唧。凭何更得有心情,思量念个波罗蜜。

人定亥,门前明月谁人爱。向里唯愁卧去时,勿个衣裳著甚盖。刘维那,赵五戒,口头说善甚奇怪。任你山僧囊罄空,问著都缘总不会。

半夜子,心境何曾得暂止。思量天下出家人,似我住持能有几。土榻床,破芦席,老榆木枕全无被。尊像不烧安息香,灰里唯闻牛粪气。

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篇十三

----记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赵文同志。

人物简介:赵文,现彬城关初级中学任教,连续多次被评为县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多次参与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并先后获得“县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彬县教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岁月如水,不知不觉,八年的韶华在指缝间悄悄地流逝。,带着金色的梦想,赵文从陕西咸阳师院毕业,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彬县,被分配到城关初级中学学任教。从报到的那一天起,他就在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用青春书写生命的价值。被10月被我校评选的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几年来,她始终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在人们的印象中她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爱岗敬业,工作细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交口称赞。

爱心育人――春风化雨细无声。

心如刀割,她把小女孩带到了自己家,为她做好吃的,给她洗头洗衣。周末,赵文专门带着孩子上街,为她购置学习用品和衣物。家访后,看着相依为命的母子俩,望着空荡荡的房子,赵文毅然做了个决定,包下这名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费用……如今的小女孩已经成了一名学前教师,提起赵文她一直心存感激,“是赵老师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赵文以爱心呵护每一个心灵。对性格各异的学生,她因人而异地加以引导。她的课堂没有严厉冷酷,有的是和颜悦色;没有横眉竖眼,有的是和蔼可亲;没有批评指责,有的是善意的提醒。在评价学生时,她总是用发展的、肯定的、差异性的目光看待个性鲜明的孩子们,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空间。

她就是这样,甘于奉献,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句教育格言,他在实际工作中也时刻在实践着这句格言。教师这个职业平凡朴实,简单无华,工作辛苦,很多人望而却步。然而就是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自始自终,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严以律己,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与理想。

言传身教――于无声处胜有声。

中,她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不让学生做的事,她自己先带头遵守。在班级管理中,她把自己当成是班级的一员,以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在校园内看见垃圾主动弯腰捡拾;打扫教室,她拿起拖把,和同学们一起拖地。她言而有信,从不说大话、空话、假话,向学生许诺的,就一定兑现,以此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赵老师就是这样,总是默默地以自己行动影响着教育着她的学生。

语,一个亲切手势都会给学生带来无限温暖,点燃他们进取的火花,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他们班有一个学生,学习很差,还经常违犯纪律,是个名符其实的双差生,老师多次教育,都收效甚微。一次,这个学生患了重感冒,几天不能到校上课,赵老师几次去看他,并为他补课。那些日子恰巧赵老师也患了胃病,接连几天打吊针,但一次也没影响给他补课。一天晚上,当这名学生发现老师因扎针淤血而发紫的手背时,才知道老师是在带病为他补课,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当即向老师发誓要做个好学生。后来,这名同学不仅学习进步很快,而且成为自觉遵守纪律、乐于助人的优等生。

因材施教----细化到每个学生。

注重学习是赵文一直坚持的,无论工作多麽忙、多麽累,她总要挤出时间加强学习,在网上看省内外专家的先进教学理念,仔细研究揣摩特级教师的优质课、金奖课。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她拥有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她的课堂精炼、高效,先后获得市级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市级观摩课优秀奖,获国家级市级学生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二等奖。

想在教育教学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同时相信:只要扑下身子,一心为了学生,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并且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绩。面对已取得的成绩,她不会停步,她决心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无私地奉献给教育事业!

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篇十四

后再站到一定的位置上,那谁都会给你脸啊,谁都会把你的脸当脸看的。但是,你要把自己的脸皮,捧在手心里护的死死地,这也看不看,那也干不了,到最后落得个穷得啷当响,谁也不知道你是谁,到那时候,除了你自己以外,谁也不会给你脸,谁也不会把你的脸当脸看的,这才叫没皮没脸。

2.一见钟情那种老土的游戏,我没兴趣玩,我要的是更实际的,人这一辈子就这么几年。

我总不能像白开水一样混过去吧。我得过点有颜色的生活,而且一定要是金色的。

3.无耻,那什么叫有耻呢?我有耻了20多年,只不过是一人见人踩的小虾米,我就无耻了这么一小下,眼见就要出门了,你说这耻不耻的,我还有必要理吗?小虾米的有耻一点都吧金贵,那些名人大腕的无耻,真没多少人嫉恨,就现在这时代里吧,你只要敢出名,就有人敢顶礼膜拜。

4.就你那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思想在我这纯属扯淡,君子是永远是斗不过小人的。

5.我们下面说的话,是有一定心里素质的人才能听的`,我怕雷死她。

7.一场游戏的结束,是另一场游戏的开始,原来,执子之手可以与偕老无关。

11.我很欣赏你,你是很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人,也是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欲望,更敢不遮不掩地把它直接表达出来的人,你说的没错,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你要想这个世界对你公平,你就得用自己的实力,逼着这个世界对你不得不公平,我喜欢你把什么都摆在明面上,说出来的勇气,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人都在追求名利,但是又有太多的人,不承认自己在追求名利,还指责别人在追求名利,可是你敢,你敢说,我贱,过我在,你敢说,扔掉一切道德外衣后的真实,会刺痛看惯为伪善的世人,但这正是我存在的价值。

12.宁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上笑。因为价值观,衡量幸福和快乐的标准不一样,其实宁愿在宝马车上哭的人,通常在自行车上,是笑不出来的,既然如此,那这些人与其选择在自行车上哭,那还不如到宝马车上哭呢。

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篇十五

1.我希望一般观众.粉丝们不要对演艺圈灰心,真的没有那么糟糕,不是你们想的那么乱,真的没有,很多好人在拍好的电影,好的作品,在做好事。

2.我很挑剧本,我想要对自己.对观众.我的粉丝负责,我希望他们能进戏院看我的戏都有信心说,赵又廷出品肯定是好电影。所以我自己很挑剧本,没办法,我也不急嘛,重质不重量。

3.我觉得我们俩都很幸运的,能够找到彼此,无关乎外貌。(指的是高圆圆)。

4.知识分子是很高学历的那种人,至少念了一个博士学位,才称自己是知识分子。文艺青年的话,感觉读了好多书,带有一点愤怒的感觉。但我都没有,我只是一个喜欢思考爱看书的人,也不是青年了。

5.那如果我们把这样一个人变成一个反派的话会不会挺有趣,我期待这样的一个人出现。没有人会想一直演同样的角色。

6.我是比较想要走自己的路那种人。可能世界的规则是这样运行的,我不会想去改变它,但是我也不会完全跟着它走。

7.当一个人有着大智慧,当他可以看破很多东西的时候,他反而可以退一步,比较轻松地看待很多事情。

8.往往你跟一个人相处很长一段时间,你认为那个就全部的,但是当你碰到一个真正是对的那个人或者真正适合你的那个人,他回头想象可能发现,之前的爱人已经升华到家人的感觉了。

9.我自己其实是一个蛮没有企图心和野心的人。我就只是想要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我又要求自己,又完美主义,所以比较挑作品,希望每一个作品都能全部投入进去。

10.彼此信任,所以给对方的建议都是发自内心的。

11.我自己觉得没有,一直都是脚踏实地地在走路,但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是一步一步走的。很多电影的成功其实不完全归功于我,没有对手.没有导演.没有剧本,我就什么都不是,我的存在是因为大家共同的一个存在。

12.反正一直以来我都想朝实力派演员的方向行进,但现在也没人太认真地看待这件事情。

13.你要走得舒服,你要走到适合自己的一条路,就坚持这么走,不要去伪装自己,或者做一个不是自己的人,太辛苦了。

14.因为坚持走这一条自己相信的路而被淘汰的话,也没办法。我觉得你在这一行想要走得更远更久,可能要适时地掌握那个节奏,然后确定自己要做什么怎么达到。事业上永远有一个方向。

15.长得很丑啊或者什么的?没问题啊,我不是偶像派,我真不是偶像派,黄渤才是。

16.良性竞争会对市场带来好的效果,只要大家不要恶意地去伤害彼此,要不然永远都是这几个人在演戏。

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篇十六

前言:

常乐是一个涵盖了人际交往技巧、情绪控制、人生态度和成长学习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课程。在学习常乐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实用的生活技巧,更意识到了内心的变化和成长的重要性。下面将结合我学习常乐的心得感悟,从“相处”,“情绪”,“态度”,“成长”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总结。

相处:

相处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我在常乐课程中学到了很多关于相处的技巧,例如“善意联想”、“共情”、“察言观色”等等。这些技巧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别人,更好地倾听和表达,让我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通过学习常乐,我意识到每个人的看法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经历,我们需要尊重别人的想法,换位思考,寻求共识。

情绪:

情绪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情绪,也不可能正确地处理和应对他人的情绪。在常乐课程中,我学到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包括如何识别情绪、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应对他人的情绪等。尤其是在情绪管理方面,常乐给了我们很多实用的工具和方法,例如“写日记”、“呼吸练习”、“积极思考”等。通过这些方法,我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被情绪左右,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态度:

态度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个人内在品质的表现。在常乐课程中,我学到了如何调整自己的态度,包括积极面对生活、不抱怨、感恩等。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技巧,让我可以更加乐观、自信地面对生活。同时,我也意识到态度的重要性,它不仅仅影响到自己,也会影响到身边的人。如果我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别人和事物,也会吸引到更多的正能量和幸福感。

成长:

学会成长也是常乐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在成长方面,常乐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探索、目标规划等。每个人在生命的旅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会,我们需要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常乐课程中的成长学习方案是非常实用和可执行的,它们提供了更好的自我认识和决策能力,让我可以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总结:

通过学习常乐,我不仅学到了实用的生活技巧,也更意识到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相处、情绪、态度和成长是我们需要持续学习和发展的方面,它们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耐心,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常乐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希望它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篇十七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由知名心灵导师常乐主讲的讲座,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经历。在这场讲座中,常乐以他独特的方式,和我们分享了关于心灵成长和自我探索的重要观点。通过听他的讲解,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共通之处以及心灵成长的必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并阐述我在常乐讲座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讲座中,常乐提到了“自我探索”的重要性。他强调,只有通过对自己的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他建议我们用心去观察自己的情绪和思绪,并在心中做出记录。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找到一种与自己对话和沟通的方式,进而提高自我认知,找出我们内心的需求和渴望。这个观点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我开始尝试用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意识到通过这种方式,我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并找到内心的平静。

其次,在讲座中,常乐谈到了“接纳自己”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然而,我们常常在追求完美的同时,对自己的不足和缺陷过于苛责。常乐的观点是,只有当我们真正接纳自己的时候,我们才能达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他鼓励我们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放松对自己的过高期望,并学会接受自己的所有特点。这让我有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开始慢慢地接纳自己的不足,并用积极的思维看待自己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改善自己并增强自信心。

第三,常乐在讲座中谈到了“爱与善”的概念。他告诉我们,爱和善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感,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他说,通过将爱与善意传递给他人,我们可以使自己和他人都得到内心的满足和成长。他还提到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挑战,当我们面对这些困难时,只有通过给予爱和善意,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这个观点让我明白了爱的力量的重要性,并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尝试更多地积极正面和包容他人。

此外,在讲座中,常乐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衡。他提到了冥想和呼吸练习的重要性,这两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和焦虑,以及增强我们的专注力和思考能力。他还鼓励我们关注当下的世界,减少对未来和过去的过分关注。通过这些简单的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并找到真正的内心宁静。

最后,在常乐的讲座中,我感受到了他的真诚和对他人的关怀。他不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生动地讲述了他的心灵成长之旅,还耐心地回答了听众的问题,并与大家进行了互动。他的分享让我明白了心灵成长的价值,并激发了我对于探索自己内心的欲望。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能够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并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总之,常乐的讲座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通过对自己的反思和内心的探索,我开始更加了解自己,并接纳自己的不足。我也学会了通过给予爱和善意来改善人际关系,并通过冥想和呼吸练习寻找内心的安宁。常乐的讲座让我明白了心灵成长的重要性,激发了我对于自我探索的热情。我将继续努力地学习和实践,希望能够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常乐老师心得体会精选篇十八

常乐心得体会,是我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思考、探索、实践,最终形成的一种心态和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体会到了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常乐心得体会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段:什么是常乐?

常乐,顾名思义,即“常常乐乐”。它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人生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环境和挑战,我们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喜悦。这种常乐的状态,需要我们在修行和实践中逐渐体验和实现。

第二段:常乐心态的重要性。

常乐心态是一种内在的修炼,是我们对生命的一种健康态度。它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常乐心态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促进免疫系统的增强,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我们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培养常乐心态,以更加健康和快乐的方式生活。

第三段:常乐心态的培养方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常乐心态呢?首先,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该通过思考和实践,发现自己的长处和潜能,以及与其他人相处和共同发展的更大意义。其次,我们需要学会放下心中的执念和负担。这需要我们时刻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不断地观察自己的内心,释放内在的紧张和压力。最后,我们需要学会感恩和珍惜。无论是对于自己所拥有的,还是对于周围的人和事物,我们都应该保持感恩之心,以此来增强自己的幸福感和内心的平静。

第四段:常乐心态在生活中的实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落实常乐心态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正念冥想来深入观察自己的内心,并逐渐培养常乐的心态。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更加积极的人际交往来增强自己的感情,以此来建立更加美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再次,我们可以通过寻找自我实现和创造的机会,来发掘自己的潜能和价值,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五段:总结。

常乐心态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信念和修炼,它可以帮助我们体验到最深层次的幸福和快乐。它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平静、喜悦、感恩的心态,不断地探索自己的内心和生命的意义。当我们学会了常乐心态,我们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以一种更加柔软、平静、美好的心态,去描绘自己的精彩人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