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调研心得体会报告(汇总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22 22:47:27 |
  • ZTFB |
  • 9页

写心得体会过程中的反思能够增强我们的记忆力和学习效果。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语言简练、表达清晰,避免冗长的叙述和过多的修辞华丽。这是一些成功企业家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创业有所帮助。

园林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今天的供应链实验中,我扮演的是分销商的角色,具体到职责,我则是分销经理并且兼任和上游制造商联系的物资采购员和信息收集员。对于本次的供应链模拟实验,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感触。

首先是说一下自己对自己岗位的看法:

开始实验时,我担任的是经理的角色,主要是协调大家的意见和看法,做出较好的决策,同时合理分配人员岗位,做到各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在实际运营中,由于人数有限,我兼任了和上游制造商联系的物资采购员和信息收集员。

为了能够尽可能地在制造商那里获得低价的货物,我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1、试运行期间:我们和制造商二达成了一定的口头协议,主要从制造商二那里购买产品,并且由于量大且合作关系稳定,我们的买价要低于批发商二购入的价格,因而在售出时我们有更好的利润和价格下调优势。与此同时,我们也严格监控制造商一的售出价格,发现其售价低时及时向制造商二反应,迫使制造商二作出降价调整或让其从原料处争取低价。

2、正式运营期间:由于上游制造商联盟并分工生产造成部分产品的市场垄断,市价比正常要高出2~3倍,而下游零售的出价却还是市价,这造成了批发商的被动。我们和批发商二共同抵制购买制造商的货物,从而造成了一定时间内的供应链瘫痪。最终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产业链恢复,制造商也被迫降价销售,制造商之间的可能的同盟关系也被干扰或打断,市场恢复了竞争。从此,我主要负责和零售的负责人做信息交换,及时获取客户需求,逐单订购并预购少量产品,这样不仅可以及时满足零售商需求,库存囤积也很少。

其次说一下自己对供应链模拟实验本身的想法:

1、实验模型分析:

此次模拟实验的模型和现实中的供应链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a)供应链都是原料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组成。

b)每个供应链环节只和其上游和下游进行交易。

c)分销商和部分制造商和销售商达成同盟,共同的利益最大化。

2、实验模型改进:

a)政府宏观调控:每个环节有完善的税收体制。对库存囤积、市场垄断都应有监督和管制。

b)各环节人员数量:营销链只有独家原料商,这直接导致供应商在整个链上的垄断优势。2家制造商,2家分销商,2家零售商的设置却使得每个环节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甚至出现恶性竞争。这不仅仅是1与2的区别,而是垄断与自由竞争的区别。原料供应商和消费者最好也都变成2个,形成整条链上都有竞争。

c)各环节资金设置:可以考虑到供应链不同级别的差异,发放初始资金,如制造商的资金应多些。

d)特殊因素:实验中同学间私下的关系还是会影响到部分决策。实验中可以依靠个人间关系做成一定的相互信任和同盟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这条链上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有竞争,和实验中差异甚大。

最后谈谈自己的收获: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产业链的整个运营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对产业链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对自己模拟作为信息交流员和产品采购员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担任经理的时候也对整个部门的设置有了一定的自己的想法,总的来说,受益匪浅。最后感谢老师以及我们批发一一起合作的所有同学。

园林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企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的简单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用户需求层次升级和需求构造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竞争日趋剧烈。如何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响,有效地供应顾客满足的产品和效劳,已成为企业生存与进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需从传统的产品驱动向新型的顾客驱动治理模式转变。而供给链治理则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最有效模式,它表达了一种规划的传递最大效率和最优化过程,是目前备受企业关注的治理理论与方法。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进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有统计资料说明,汽车的国际贸易额已占世界国际贸易总额的12%—15%,仅次于旅游、石油,居第3位。随着后wto时代的到来,又给我国汽车产业走向世界提出了更为紧迫的时间表和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民族汽车工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若不把各企业的核心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供给链网络构造,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和新技术(学问)共享、降低本钱,以便更有效地积极参加国际竞争,就有被淘汰的危急。

在分析我国汽车业供给链治理现状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供给链联盟产生的背景。我们首先应当明确供给链(supplychain)的概念。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人们对供给链的熟悉也经受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最初,供给链仅被视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它所涉及的主要是物料选购、库存、生产和分销诸部门的职能协调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降低物流本钱,从而提高经营效率。基于这种熟悉,在早期也有人将供给链仅仅看做是物流企业自身的一种运作模式。此后,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和企业间相互协调重要性的上升,人们逐步将对供给环节重要性的熟悉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之间,从而供给商被纳入了供给链的范畴。在这一阶段,人们主要是从某种产品由原料到最终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来理解供给链的。在这种熟悉下,加强与供给商的全方位协作,剔除供给链条中的冗余成分,提高供给链的运转速度成为核心问题。而进入20世纪90年月以来,人们对供给链的理解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首先,由于需求环境的变化,原来被排斥在供给链之外的最终用户消费者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而被纳入了供给链的范围。这样供给链就不再只是一条生产链,而是一个涵盖了整个产品运动过程的增值链。在此根底之上,美国的史迪文斯1999年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掌握从供给商的供给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给链。它开头于供给的源点,完毕于消费的终点。

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进展和产业不确定性的增加,今日的企业间关系正在呈现日益明显的网络化趋势。与此相应,人们对供给链的熟悉也正在从线性的单链转向非线性的网链。实际上这种网链正是众多条单链纵横穿插的结果。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哈理森1999年才将供给链定义为供给链是执行选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在这种条件下供给链运作的核心问题甚至已经不再是产品的制造或分销,而是适宜的供给链成员的选择和整个供给链相对于需求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响力量。

我国汽车供给链治理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肯定进展,其中也不乏供给链治理优秀企业。如一汽—群众在学习德国群众先进阅历的根底上,结合国内市场的特点和售后效劳的多年阅历,建立了第三方物流运作方式进展备件供给模式。其中由7个备件中心库组成的全国网络已全面运营,向一汽—群众麾下的数百家效劳站供应原装备件。备件中心库分别建立在北京、广州、济南、无锡、成都、西安和长春共7个中心城市,各库虽为相对独立的第三方物流中心,但全部库存资源均可共享,由长春总部通过sap—r3微机系统统一调度,各库均采纳长春总部制定的统一的、标准的工作流程和作业标准进展仓储治理。又如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依据汽车行业物流治理的特点,以条码为信息载体实现整车仓储的自动化治理。以整车仓储自动化治理、运输治理为中心,涵盖汽车的生产治理、库存治理、销售治理和财务治理,形成汽车行业的供给链scm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全方位的条码扫描替代人工录入来治理全部仓库库存,实现依据规章自动建议入库位置、自动建议出库位置,到达最大化利用仓储空间和避开库区内倒车的治理效果,并通过库间倒车跟踪和长途运输跟踪来掌握车辆运输时间和避开车辆损失,从而大大提高汽车行业整车物流的治理水平,削减浩大的治理费用,有助于储运、销售、生产三方面的有效治理。另外,上汽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与天地物流控股公司合资组建了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定位为第三方汽车物流公司,由原来只为上海群众供应效劳转变为多客户效劳(如核心客户:上海通用汽车、上海群众汽车有限公司、金杯、柳汽等),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集现代运输、信息网络、仓储治理、营销筹划等多项职能的现代化物流效劳于一体。上海宝钢集团也在20xx年11月完成了与我国汽车业内的一汽、上汽和东风三大巨头的战略合作,初步形成了钢铁与汽车两大上下游产业之间的战略关系。其内容涉及到:彼此之间建立有竞争力的供给链,如宝钢集团将在上汽集团改善原材料库存构造等方面赐予支持,使得钢材配送效劳延长至汽车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双方将联合完成更多的汽车用钢试验攻关工程,在将来新车型的研发上加强前期的.设计合作。

尽管我国汽车供给链治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与世界汽车制造巨头们千方百计提高供给链效率、拓展利润空间相比,与高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工业相比,却只能说刚刚开头触及供给链治理的边缘。

快速增长的市场背后,掩盖了很多治理上的隐患,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额利润之下提升供给链治理的积极性较低。

汽车(中国)公司副总裁许国桢曾经透露,汽车业是个高收入、低利润的行业,从全球的平均数据来看,国际行业平均利润率水平仅为3%—5%。而我国的汽车业却是个低收入,高利润的行业。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xx年汽车行业销售收入为1515亿元,实现利润431亿元,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28.45%。20xx年全国共销售汽车439.08万辆,全行业销售收入9256.24亿元,利润总额754.56亿元,行业平均利润率为8.15%。20xx年,包括上汽、北汽、东风和长安汽车集团在内的13户汽车行业国有企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225.8亿元,实现利润253.6亿元,利润率仍到达6%。而通用、福特等制造商虽然平均每年有一千七八百亿美元的销售额,但他们的利润率却只有3%。中国汽车业这种高利润,使其不用去加强治理,就能得到丰厚回报,所以·导致了国内汽车厂商和供给商对erp、供给链等优化治理的措施并不非常重视。对此,大局部的企业只情愿投资少的可怜的钱用于erp或供给链的建立,而大局部乡镇企业的二三级零配件供给商根本不情愿为此掏出一分钱。

2、供给链内部竞争过多。

我国汽车业有一个惯例,由于每款新车的价格每年都呈递减趋势,整车商为把降价带来的压力转嫁给零配件厂商,每年都会要求零配件厂商降价3%—5%,以保证自己的利润。这对零配件厂商无疑是一次严峻的本钱考验。但是,过于激进地对供给商发号施令,对整车商来说也未必是件好事。如神龙汽车在20世纪90年月开头就推广“多渠道供货制”,即同一零部件由2家或者2家以上供给商供货。然而,神龙每款型号的零部件选购量原来就少,供给商很难被“喂饱”,缺乏规模效益,反而简单产生恶性竞争,神龙的本钱客观上反倒增加了。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各大整车商都有意扶植本地供给商,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供给商体系。由于整车厂规模有限且采纳多家供货的策略,零配件厂的产能利用率非常有限。20xx年,6000家零配件生产厂中只有6家的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这样,“打压”供给商导致整个供给链恶性循环,整车商的效益也因此受损。相反,国际上成熟的整车商一般实行的供给商治理方法是“一种产品,一个供货商;一个系列,多个供货商”。既扶持了零配件厂商的进展,又让零配件厂商之间保持肯定的竞争关系。

3、供给链物流本钱过高。

汽车业的竞争已涉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供给链的竞争也日趋剧烈。随着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许多汽车厂商必定要实行价格竞争的方式来应战。在这个背景下,汽车制造厂商不得不降低本钱。而要降低本钱,许多厂家都是从物流来入手,提取物流这个被视作“第三大利润”的源泉。有资料显示,我国汽车工业企业,一般物流的本钱起码占整个生产本钱的20%以上,差的公司根本在30%—40%。国际上物流做得比拟好的公司,物流的本钱都是掌握在15%以内。国内汽车业的竞争其实根本上是国外汽车巨头在国内的竞争。

然而,系统的供给链治理迟早要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必需面对的问题,等到必需面对的那一天才来感慨就只有挨打的份儿了。事实上,国内汽车业开头步入稳定的高速成长期,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20%—30%的增速,也将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进入冲动难以限制。wto过渡期完毕后将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竞争态势必定发生重大转变,新进入者将增加,集中度消失波动,价格竞争更为频繁,国企面临新的挑战,整个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1、分析市场环境。

竞争环境分析是为了识别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特征和市场时机。要完成这一过程,我们可以依据波特模型供应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调查、访问、分析等手段,对供给商、用户、现有竞争者及潜在竞争者进展深入讨论,把握第一手精确的数据、资料。这项工作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经营治理人员的素养和对市场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建立一种市场信息采集监控系统,并开发对简单信息的分析和决策技术。如一些企业建立的顾客效劳治理系统,就是把握顾客需要,进一步开拓市场的有力武器。

2、识别顾客价值。

供给链治理的目标在于提高顾客价值和降低总的交易本钱,因此必需从顾客价值的角度来定义产品或效劳,并在不断提高顾客价值的状况下,寻求最低的交易本钱。

根据营销大师科特勒的定义,顾客价值是指顾客从给定产品或效劳中所期望得到的全部利益,包括产品价值、效劳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一般说来,发觉了市场时机并不意味着真正了解某种产品或效劳在顾客心目中价值,因此,必需真正从顾客价值的角度动身来定义产品或效劳的详细特征,只有不断地为顾客供应超值的产品,才能满意顾客的需求,而顾客的需求拉动是驱动整个供给链运作的源头。

3、制定竞争战略。

从顾客价值动身找到企业产品或效劳的定位之后,治理人员要确定相应的竞争战略。竞争战略形式确实定可使企业清晰熟悉到要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以及合作伙伴的联盟方式。

依据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有三种根本战略形式:本钱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以及目标治理集中战略。譬如,当企业确定应用本钱领先战略时,往往会与具有相像资源的企业联盟,以形成规模经济,当企业确定应用差异化战略时,它选择的合作伙伴往往具有很强的创新力量和应变力量。

4、确定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效劳等某一两个环节上明显优于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仿照的、能够满意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力量。供给链治理注意的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把内部的智能和资源集中在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将剩余的其他业务活动移交给在该业务上有优势的专业公司来弥补自身的缺乏,从而使整个供给链具有竞争优势。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答复这样几个问题:企业的资源或力量是否有价值;资源和力量是否稀有,拥有较多的稀有资源的才可以获得临时竞争优势;这些稀有资源或力量是否易于仿照,使竞争对手难以仿照的资源和力量,才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这些资源或力量是否被企业有效地加以利用。在此根底上,重建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构造。企业应对自己的业务仔细清点,并选择出与企业的生存和进展有重大关系、能够发挥企业优势的核心业务,而将那些非核心业务剥离出来交由供给链中的其他企业去完成。在选择出核心业务之后,企业还应重建业务流程。

5、评估、选择合作伙伴。

供给链的建立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供货商的评估、选择过程,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选择适宜的对象企业作为供给链中的合作伙伴,是加强供给链治理中最重要的一个根底,企业需要从产品的交货时间、供货质量、售后效劳、产品价格等方面全面考核合作伙伴。假如企业选择合作伙伴不当,不仅会腐蚀企业的利润,还会使企业失去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时机,从而无形中抑制企业间竞争力的提高。

对于供给链中合作伙伴的选择,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伙伴必需拥有各自的可利用的核心竞争力。惟有合作企业拥有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并使各自的核心竞争力相结合,才能提高整条供给链的运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奉献。这些奉献包括准时、精确的市场信息,快速高效的物流,快速的新产品研制,高质量的消费者效劳,本钱的降低等。

2、具有可以融合的企业价值观及战略思想。企业价值观的差异表现在,是否存在官僚作风,是否强调投资的快速回收,是否实行长期的观点等。战略思想的差异表现在,市场策略是否全都,注意质量还是注意价格等。

3、合作伙伴必需少而精。若选择合作伙伴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过于泛滥的合作可能导致过多的资源、时机与本钱的铺张。

4、在详细的选择过程中,治理人员肯定要慎重考察如下内容:协作态度,包括良好的业务联系,供应信息的态度、对意外大事的处理态度和措施。质量保证,包括事故的发生状况,质量问题。一旦选定后,则应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1、树立供给链治理经营理念。

而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不远的将来与世界汽车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汽车业必需提升供给链治理水平。然而,提升供给链治理不应当仅仅成为企业用来显示其治理符合现代的节拍一个口号,而必需深入到企业的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中,反映在企业处理各种事务的各种行为当中。应当说,提升整个供给链的价值绝非一件简单的事,尤其对于汽车业这么一个简单的产业而言。实施的困难性更加需要强大的信念支撑,否则可能的结果只能是或流于形式或流于失败,最终真的感慨供给链的形式主义和无能了。

2、进展以物流为中心的组织构造模式。

哈佛大学的哈默博士1990年提出的企业流程中就已经指出:企业的使命是为顾客制造价值,能够为顾客带来价值的是企业流程。我国汽车企业的组织流程根本上都是采纳劳动分工、专业协作为根底的基于职能部门专业化的“金字塔”构造,这种组织模式将企业业务流程割裂成相互独立的环节,关注的焦点是单个任务或工作,但单个任务并没有给顾客制造价值,只有整个过程,即当全部活动有序地集合在一起时,才能给顾客制造价值。企业的组织构造必需以供给链为中心,才能最大程度满意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共性化要求。

3、确立供给链战略联盟伙伴关系。

汽车行业的整车厂、发动机厂和零部件厂构成了典型的汽车供给链体系。其中整车厂是该体系中的盟主企业。但现实状况是一些整车厂压了上游发动机厂一大批发动机,同时发动机厂又压了上游零部件厂的一大批零部件,价值都分别在几千万元上下,且都是用于生产装配以后再付款。这种状况说明即便他们是一个供给链关系,但也仅是一个物理上和规律上的关系,并没有从物流与价值链的角度去讨论供给链体系中上下游合作伙伴间的协同模式和利益机制,真正实行协同商务与双赢原则。与此相对应的供给链治理认为上流企业简洁将本钱转嫁给下游企业的做法并不能增加自己竞争力。由于全部这些本钱都要转嫁给消费者。因此,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给链与供给链之间的竞争。这需要转变过去上下游企业之间敌对的关系,取而代之为严密合作的供给链伙伴关系。这种新型关系主要表达在共同解决问题与信息共享等方面。强调直接、长期的合作;强调共同努力实现共有的规划和解决共同的问题;强调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形成在肯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双赢关系。

4、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

信息准时与信息共享是实现供给链治理的根底。供给链的协调运作建立在各节点企业高质量信息传递与共享的根底之上。因此供给链治理离不开快速、准时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汽车生产有它的特别性,一辆车由数千个零部件组成且全球选购,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同时到达工厂又不能有太大的库存,没有信息系统是不行想象的。

在产、供、销关系的协调与掌握上,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得供给链治理的范围扩大,以信息的形态准时反映物流活动和相应的资金状况,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准时、集成、同步的掌握和信息的安全沟通与共享成为治理的重点及难点。尽管汽车的供给链系统是最为简单的,建立基于第三方物流的物流治理信息系统,在整车生产厂商和零配件生产、供给企业之间建立信息直通道,为整车生产厂商供应有效的零库存配送,以保障整车生产厂商生产的高效性和连续性,是提高我国汽车产业供给链竞争力量,乃至整体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园林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本人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理工大学的全日制在读本、专科学生进展调查和收集数据,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肯定程度解读了目前大学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其中本科类院校学生30人,专科类院校学生20人;男生25人,女生25人,男女比例约为1∶1。

调查结果一吃饭穿衣花钱最多?相关数据: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调查和数据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集中在根本生活费,学习消费,休闲消遣消费以及人际交往消费等四大方面。

其中,在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两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其他方面,休闲消遣占%,与学习相关的各方面支出占%。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约%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四成,约%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面聚餐的费用也在与日俱增,麦当劳、肯德基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常常光临的地方。依据结果分析,作为大学生,作为马上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在被调查的女生中,近三成拥有价格在300元以上的品牌服装。

调查结果二恋爱花费每月百元?相关语录: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如今,“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已成为不少校园爱情男主角的忠实信条。“尽管我们俩出去玩都非常节约,每个月还是要花费100多元钱的。”某一名大二男生说,他和女朋友都是农村的,而且是初中同学,尽管经济不富裕,但两人要是出去玩,买个糖葫芦、冰淇淋还是常常的。

“其实,有许多大学生都在谈恋爱,只不过有的人不情愿成认而已。”另一大学生说,有些学生之所以“保密”工作做得好,主要是担忧万一走不到一起,会遭到同学笑话或非议。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两成的学生成认有男朋友,其中有30%的“男主角”每月在女友身上的投入约有200元。据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恋爱费用的,有的是由“家里特殊供应”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更多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

调查结果三聚会聚餐数千?依据结果分析,作为大学生,作为马上步入社会的成年人,社交是很重要的`,往往为了面子或者大气就到上着几千元的餐厅去请客吃饭。

调查结果四把家庭供应作为最主要的经济。

“尽管爸爸、妈妈都是工薪族,但还是尽努力供我上学。”昆明理工大学大三某一学生说,看到父母为自己上学花费许多,心里也感觉很是内疚,但究竟自己还没有上班,不能挣钱。假期打工挣的那点钱,贴补一下寻常的生活还行,要是自己供给自己上学,的确非常困难,“没有方法,只能靠老爸、老妈了。”他说,只要自己能上班挣钱了,会全力回报父母的。

着力帮忙解决农村群众最关怀的重点问题,帮忙化解群众冲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着力帮忙解决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分散力和制造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

园林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园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园林绿化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今中国园林设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团队进行了一次园林调研。在这次调研中,我们深入了解了一些园林设计的现状、园林建设的困境和如何解决这些困境。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本次园林调研的主要发现和个人体会进行了总结和概述。

第二段:现状。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园林设计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栽种树木和花卉,而是变得越来越复杂、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现代园林设计注重创造独特的空间体验,提供多种用途的区域,并创造出令人流连忘返的美丽自然风光和景观,从而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些园林设计方案在实施中存在不足和问题,例如设计过于复杂,建设难度大,难以维护等。

第三段:困境。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园林建设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例如,一些地方经费的不足使得园林维护难以得到保障,甚至有些园林因为缺乏资金而荒废。此外,一些园林因为设计不合理、建设粗放等原因也遭受了生态破坏的威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我们园林建设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

第四段:解决方案。

针对园林设计和建设中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首先,我们强调了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要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园林设计要更注重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次,我们倡导通过开发创新的园林设计理念和技术来实现更有效地利用园林,例如利用地形和水源等自然元素来创造出美丽数字景观。最后,我们主张通过增加政府投资,鼓励私人资本参与,实现公共与私有资本合作等多种方式,来保证园林建设的长期可持续性。

第五段:结论。

为了更好地促进园林设计和建设的发展,我们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借助现代科技方式提高园林设计和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多方位参与和支持,实现相互合作,协作共治,达成更好的社区、公众的利益和环境效益。只有坚定地秉持这些理念,才能更好地实现园林美化、环保、公共文化等多种目标,进而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让更多的市民得到更好的生活质量,达成城市和谐的目标。

园林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传统园林逐渐被现代化公园所代替。然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园林的文化,我参与了一次关于传统园林的调研活动。在这次调研中,我深入了解了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造园技巧以及艺术魅力,并对传统园林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思考。

首先,在调研中,我深刻领悟到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与自然相融合、追求自然之美。这一点体现在设计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上。传统园林中的树木、花卉、湖泊、石头等元素都是精心布局的。我在调研中看到,一些传统园林中的树木被修剪成奇特的形状,仿佛变成了一幅活生生的画作。湖泊则有着婉约动人的景色,给人一种轻盈恬静的感觉。这种追求自然之美的理念,使得传统园林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其次,我在调研中了解到传统园林的造园技巧是非常高超的。传统园林中使用的石头,往往选用天然山石,经过雕刻、砌筑等工艺后,形成了精美的景观,给人以极高的审美享受。而传统园林中的建筑设计也是让人赞叹不已。无论是亭台楼阁,还是回廊廊榭,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彰显了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建筑美学。在调研中,我发现传统园林的造园技巧是多种艺术的结合,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和创作水平。

第三,调研中我深入思考了传统园林的保护与发展问题。随着城市化的进行,现代化公园逐渐取代了传统园林,传统园林的保护面临许多困境。然而,传统园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我认为对于传统园林的保护不仅仅是一项保护文化遗产的任务,更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同时,为了将传统园林发扬光大,应该开展相应的宣传工作,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园林的魅力,激发人们的参观热情。

第四,我还发现传统园林的存在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在传统园林中漫步,呼吸着花木香气,听着鸟语虫鸣,能够舒缓人们的压力,放松身心。而且,传统园林中的假山、池塘等景观元素,往往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因此,传统园林不仅是一个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一个有益于人们精神追求的空间。

总结起来,通过这次传统园林的调研活动,我对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造园技巧以及保护与发展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传统园林以融合自然之美、追求自然之道的设计理念为基础,通过高超的造园技巧和建筑美学,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然而,传统园林的保护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而它对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保护传统园林的力度,让人们更好地领略到传统园林的魅力,并从中受益。

园林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苏州原来绿化比较滞后,90年代人均绿地面积仅1.6平方米,90年代末开始有了一个飞跃,目前人均绿地面积11.6平方米。二年内投入23亿元,建成了100多个市级公园(3万平方米以上,最大的为18万平方米)、区级公园(3000平方米——3万平方米)和小游园(3000平方米以下),使市民出门350米内就能步入绿色空间。均衡绿地布局,精心建设小、多、匀、精的公园绿地,每年新增绿地均在500万平方米以上,形成了“全城皆园”的新景观,发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古城区绿化着眼于保护,20xx年实施环古城——护城河绿化,面积总计14平方公里,河道绿化带宽为50米—100米,象一条绿色的项链,使苏州古城熠熠生辉。

把苏州园林向道路、河道、小游园等绿地延伸,提出“苏州园林——园林苏州”的绿化建设口号,将亭、廊、景石、特色植物(如南天竹、造型罗汉松、五针松)等运用到街头绿地,将养护工提升为盆景工。

(二)新城区的绿化。

新城区的城市绿化景观建设利用自然山水展开。工业园区和高新区的园林绿化建设起点高、手笔大、理念新,积极营造优越的人居环境和创业投资环境。其中金鸡湖是工业园区宝贵的风景资源,目前,金鸡湖湖滨大道、中央公园、香樟园、文化水廊等相继建成,面积7平方公里,投资11亿元,其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人文、自然的结合博得了人们的好评,成为一处融现代理念与自然风貌于一体的城市新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化面貌直接带动了园区楼盘的销售。苏州高新区立足于建设国际型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充分利用区内的著名山体,建成了大型游乐主题公园,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来此观光游玩。成为“绿色、生态、花园”式的新城区,苏州一南一北两大门因此而越发靓丽。

(三)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

绿化建设市场的规范和操作规程已走向成熟,首先把好设计关,分成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规划审图组、施工审图组分别审核;其次,不得随意变更设计,工程变更由苏州市绿化管理站和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负责审批。

养护项目全部推出公开招投标,共分18个标段。养护经费充足,分三类:一类绿地(主干道):10-12元/m2;二类绿地(次干道):7-8元/m2;风景林地:2-3元/m2。重视养护检查考核,每个标段配备一名绿化协管员,每天进行巡回检查;每个季度由局长带队进行全市绿地的检查考评。全市绿地养护管理遵循“无缝管理”原则,街头无主绿地和责任不清的绿地由政府负责管理,以保证城市景观质量的水平。

这次参观考察活动对我们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苏州园林同行们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会上考察团的成员认为,苏州近年来在城市绿化方面从古城园林的精雕细琢入手,全面带动古城、新区的绿化。围绕“高品位、创特色、上规模、出精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已先后荣获了“国家绿化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和“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市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与会的部分专家和领导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杭州市绿化管理站养护科科长孙晓萍就绿化管理站在园林养护管理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相互探讨,杭州植物园教授级高工、植物分类专家裘宝林在园林植物配置、色彩层次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如多用些垂直绿化材料、城市高架桥下可多种植一些较耐荫的植物等;杭州植物园高工俞建中认为可在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应适当增加色叶树种,以突出秋景;杭州植物园党委书记王顺芳对苏州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在管理体制上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做法表示赞赏;原园文局科技处处长陈绍云和原杭州花圃主任、花卉专家顾文琪在会上发言,认为近年来,苏州在城市环湖绿化中作了大量的工作,切切实实地还绿于民,造福于民。整个城市的规划设计及古城的保护与新城的开发并重,在园林绿地的建设中不断地弘扬“苏州园林”文化,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在其它城市中并不多见,如在分车隔离带、街头绿地中配置五针松及山石盆景等,相应提升了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目前苏州已申遗成功,这使我们从中看到了一定的差距。

这次苏州园林考察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绿化建设突出塑造城市个性化。

苏州的园林绿化景观管护到位,古园、古城、古树、古木相映的特色绿化凸显文化景观。注重与周围景观的协调和生态效果的结合,形成了城区绿化与新区生态园区一体的多层次多元化绿色格局。

(二)大力推进景观带和游园绿地建设。

充分利用“山、水、城、林”的自然资源,科学有序地“规划建绿”,从挖掘人文资源、提高生态功能,营造城市景观等角度进行绿化建设,将原有景区串成带、连成片,呈现透河、显山、露景效果。城市绿化建设贴近市民生活,方便百姓健身、休闲、娱乐。

(三)严格落实绿化规划,提升城市绿化品位。

绿地规划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保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的设计,严谨的规划使苏州在城乡一体化的绿化、区域功能定位,与全区的城市化建设新形式相适应。道路改造方面的规划设计着重进行文化挖掘,并一改过去“树让路”的施工为“路让树”的施工,使新绿地与原有景区相得益彰,提升了现代城市的绿化品位。

(四)锐意创新,提高绿化管理水平。

绿化的管理养护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工作重心。转变观念、转变机制,采取建设与管理分开,凡是绿化建设项目一律招投标,并实行“管养剥离”机制。城市绿化管理单位强化考核制度,实行精细化管理。绿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加大绿化投资,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空间。

继续进行大规模、高水平的绿化投资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推进游园绿地人性化建设服务,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园林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园林行业主要可以分为市政绿化、地产园林和生态修复等三大类。其中市政绿化主要指的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公共、小区休闲基地、生态湿地等园林工程或事业单位附属的园林工程等项目。地产园林主要是由房地产公司投资建设的高档小区、别墅、酒店、度假村等周边园林绿化建设项目。生态修复绿化工程主要指通过人为购建植被,对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主要是开采后的矿场废址、开凿公路和铁路等裸露的山体边坡等)进行辅助修复,从而使其逐步恢复或逐步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目前,地产景观和市政绿化项目占园林绿化工程市场容量的80%以上。

(二)我国园林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在计划经济下开始发展,并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步发展。发展的雏形是苗圃生产,发展壮大靠的是政府实施的园林工程的市场化。迅速兴旺借助的是政府投入以及社会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入的迅速增加。

新中国诞生以后,不少城市人民政府把原来仅供少数人游玩的场所,改造成公园绿地。1952 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建筑工程部,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城市园林绿化进入恢复和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阶段。全国各地开始新建公园,加强苗圃建设,进行道路绿化,并开展了工厂、学校、机关等单位以及居住区绿化工作。一些城市为了园林建设工作的需要,组建了园林工程处、绿化处等园林建设单位,这些单位是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成立最早的园林施工企业。

1959 年12 月,建筑工程部召开第二次全国城市园林绿化会议,确定了城市绿化工作的重点:广泛开展种树活动,实现城市普遍绿化;贯彻园林绿化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继续发动群众,发展苗圃,全面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在这十年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59 年园林苗圃已达9182 公顷。

196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城市工作会议,发出了《关于当前 2

城市工作若干问题的指示》,从此,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有了明确的固定资金来源,为以后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后企业的创建、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978 年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各城市都要搞好园林绿化工作,要大力发展苗圃,尽快做到苗木自给,逐步实现城市园林化。从此,全国开始了大规模地苗圃建设和苗木培育工作。至此,全国省会城市和其他大城市基本上都成立了园林绿化公司。

1982 年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确立继续把普遍绿化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重点,继续加强苗圃建设,从此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进入了高-潮。1989 年全国园林绿地总面积已增至381,129 公顷,这一数字是1975 年的6倍。一些重点城市的园林公司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

1992 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绿化条例》,使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真正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保证了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同年,建设部在全国开展了建设园林城市、园林单位、园林小区活动,狠抓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城市外围的大环境绿化建设、城市公园和动物园等为重点的城市公园建设,加强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强化园林科研与园林工程管理,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管理水平。在这个时期中国私营的园林绿化企业相继诞生。

林绿化企业总量超过5 万家。

1995 年7 月建设部下发383 号文件,颁布实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和《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为进一步维护城市园林绿化市场秩序,建设部于2015 年5 月印发经修订的《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市场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建设部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工作规程》等规定,2015年8 月建设部印发《建设部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报和审批工作规程》,进一步规范了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报和审批工作规程。

3、蓬勃发展时期(2001年至今)

7.89 平方米。巨大的市场培育了大批的城市园林绿化企业,使得这个时期成为城市园林绿化企业发展最快、数量增加最多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一些国有企业也纷纷改制,把过去的绿化工程处改制、重组,组建成股份制的园林绿化企业。

国务院会议以后,各地加强了城市绿化的监管,提高城市绿化实效,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突出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注重园林规划建设的布局的合理性、规划的科学性,加强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了国家重点公园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制度。各地通过强化城市绿化全行业指导与监督管理,实行了绿化工程招投标制度和园林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确保城市绿化质量,提高了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的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园林绿化的市场秩序。

二、园林行业发展概述

(一)我国园林行业发展现况

我国园林绿化规划建设领域,具备不同等级资质的从业企业众多,竞争比较 4

激烈。根据建设部统计,目前我国园林企业数量总计已达15,000 家左右。截至2011 年11 月30 日,共有园林规划设计院和设计公司1,800 余家,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二级以上资质的企业超过3,000 家。其中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企业185 家(截止到2011 年5 月20 日),其注册资金达到22.6 亿元,年绿化产值近百亿元,从业人员四万多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集中度低,变革正在酝酿

我国园林企业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即体制出身和民营出身。一是由园林局下属事业单位改制设立的企业,它们资产规模、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人才储备丰富,与政府部门有着历史渊源和广泛联系,在政府公共园林项目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受制于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该类企业在社会投资项目领域(如房地产园林行业)竞争力较弱。

109.38亿元,平均分别为8782万元和1.07亿元。其中,2015年营业收入超过三亿元的仅有5家,占102家企业总收入的18.02%,表明我国园林绿化企业整体偏小,少数企业相对较大。

2、区域内竞争激烈,跨区域经营仅为少数

截至2015年6月23日,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企业共411家,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二级以上资质的企业2000余家。全国各地区园林市场竞争并不平衡,绝大多数一级资质企业均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其中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内分别拥有73、60、58、37、24家一级资质园林绿化企业,占到全国总数的61.31%,而甘肃、青海、新疆等7个省(区)尚无一家一级资质企业。

5

根据《2015年六家联合行业调查报告》统计,82家被调查企业中,仅有48家在外省市设立了分支机构,19家在外省市设立了4家以上分支机构,其中仅有3家(北京东方园林、广东棕榈园林、杭州萧山凌飞)年营业收入超过了1亿元。根据《2015 年六家联合行业调查报告》统计,102家被调查企业中,82家设立了分支机构,25家在外省市设立了4家以上分支机构。其中,仅有3家(广东棕榈园林、杭州开天、陕西红叶)年营业收入超过了2亿元。发展跨区域经营,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季节因素对主营业务的影响,有力分散市场过于集中带来的经营风险。

3.上市破除资金瓶颈,行业格局有望蜕变

我国目前大部分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经双方约定,由发包方按照项目进度分期付款。业务规模的扩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资金的周转状况。其中包括市场开拓和方案设计时的资金运用、投标中及中标后的保函及保证金的资金运用、主要材料备料的资金运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补充正常的周转资金(发包方支付工程款与承包商实际发生的款项支付之间往往存在时间差)以及完工、竣工验收及结算后的质量保证金等。

由于园林行业资产结构主要为流动资产,难以抵押贷款,因此资金瓶颈是园林企业发展壮大的另一个障碍。而融资渠道单一有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困难,使园林企业很难快速发展壮大。这种“大行业、小公司”的局面有望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加而改变。

目前园林工程每年市场容量2000多亿元,东方园林、棕榈园林和绿大地等已先后上市。在上市公司中,已经形成了“南棕榈,北东方”的格局。棕榈园林的业务主要在长江以南的华东和华南地区,而东方园林则主要集中在华北和华东,绿大地90%以上的业务集中在云南省。由此可以看出西南市场区域性竞争激烈,还没有形成区域性龙头企业。

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加,公司融资渠道打通,资金瓶颈不复存在,人才也有望可以聚集,苗木基地得以扩大,接单能力将迅速提升,行业格局必然会发生巨大变化。更远得看,大型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落后小企业淘汰出局,并促使行业发生全面整合,从而出现若干大型公司。

(二)我国园林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园林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

6

一个行业的标准化程度,代表这个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自1992年建设部开展创建“园林城市”和2001年国务院召开城市绿化工作会议以来,我国园林行业标准化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存在标准化程度很低、标准体系结构不合理、系统性不完善、标准体系总体发展不平衡、标龄过长、技术含量低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在建设部已颁布的近1200个标准当中,涉及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不到20项,仅占1.7%。我国园林绿标准体系未能涵盖风景园林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专业领域,难以真正反映行业的结构和特点,尤其在资源和生态区域等方面的关注不够。有的领域发展快,标准比较全面,有的领域标准少,例如花卉领域标准多而全面,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安全、管护标准却很少。有些标准随着行业的发展,许多内容已经满足不了需要,比如,市场管理、项目管理、招投标管理、施工设计以及风景园林师制度的确定等都应该有进一步的改进。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快速发展,建立健全园林绿化行业标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缺乏专业化的行业协会和中介咨询机构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作为政府、市场、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具有政府行政管理不可替代的作业。协会可以利用其组织优势和组织效率,为政府提供准确的行业信息,协助政府实施园林国内扶持政策,行业协会还可以通过与国内企业的沟通,协调园林产品国内国际市场价格,加强与国际联系,帮助行业开拓国际市场,拓展生存空间。从我国园林行业看,目前基本没有或尚缺乏能统合各方面的实力,代表各方面利益与要求的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园林企业的发展要依赖整个行业的进步。我国有待大力培养育和发展专业化的园林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协助政府帮助园林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3、缺乏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效益的系统研究

计量,以便比较具体地反映绿化的经济效益,这是确立园林行业的作用、地位,促进园林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4、注重园林建设,轻视养护管理

“三分建,七分管”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一种长期、反复的工作,园林绿地的建成并不代表园林景观的完成,只有高质量、高管理的`园林养护,园林景观才能逐渐的形成与完美。在我国很多城市绿化建设中,经常可以看到“重建轻养”现象,能有上亿元的建设投入,却不考虑日常维护上的投入,使得辉煌一时的国际或国内“一流”,维持不了“一流”的水平,发挥不出“一流”的效益。

(三)我国园林行业发展前景

我国园林绿化水平在2001年开始迅速发展,一方面,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城市居住舒适感和房地产消费升级的要求刺激了园林绿化率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国家城市规划政策和“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标准也让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重视园林的营造,这是园林行业可能出现“井喷式”发展的外在动力。

1、政府公共投资稳定增长,市政绿化发展前景光明

园林绿化建设对于一个城市是至关重要,成为评价一个城市人居环境、生活水平、生态建设等的重要指标。发达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仅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满足感,而且有利于招商引资和旅游开发。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县区将园林绿化建设作为发展规划的重点之一,不断加大园林绿化的投入。其中园林绿化投资占到35%以上。全国城市绿化固定资产投资额从2001年的163.2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49.90亿元,8年间增长了近3倍。

县)越来越多,直接带动了园林绿化产业的发展。

2、房地产园林快速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房地产园林景观是衡量生活品质的新标杆,也成为当前开发商给地产项目增加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园林设计的创意在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创意能够使园林景观有持久的使用寿命和艺术寿命,成为了楼盘包装的主要卖点,往往能够带来“投入一元、回报五元”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的驱动下,住宅区园林景观的投入越来越大。

截止2015年,中国有城镇居民6.07亿人,到实现“全面小康”的2020 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5%~60%,城镇居民将增长到8亿至8.5亿人。在此期间约有近2.5亿左右的新增城镇人口需要解决住房问题。同时原有城市人口同样存在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2015年末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不到27平方米。根据建设部要求,202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要达到35平方米,以2020年中国8亿城镇居民的保守数字计算,将增加住房面积80亿平方米,房地产投资额按照每平方米2000元计算,房地产投资高达16万亿元,对应1600亿房地产园林投资的市场空间(按2%的比例)。因此中国房地产园林仍将保持持续发展势头。

3、政策赶不上变化,园林标准将越来越高

的规定》(1993年)、《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办法》(1995年)、《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1995年,2015修订)、《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2000年)、《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0年)、《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2000年)、《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2015年)、《国家重点公园管理办法》(2015年)等配套的部门规章和相关规定。

更进一步,这些政策也对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提出了明确的指标:到2015年,全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4平方米以上;到2015年,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平方米以上。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将有力的推动我国景观园林行业的发展。

中国园林行业与国际园林行业比较分析

2011-4-8 11:17:08 郑州沁园春花卉租赁公司

我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自东方体系在此诞生已有四千年历史,其中从宋至清作为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期,名园举不胜举。但是我国现代园林行业发展相对较晚,虽然发展速度在一步步加快,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在园林行业标准体系方面

国外先进园林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技术标准规范体系不仅程度高,而且完善合理,在新优品种、新材料、新产品开发上有着成熟的经验。而我国建设部已颁布的近1200个标准当中,涉及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不到20项,仅占1.7%。有的内容已经与现在园林绿化快速发展内容相悖。

在行业协会和中介咨询机构方面

发达国家园林行业具有专业化的行业协会和中介咨询机构,能够充分满足园林企业信息及知识的咨询。为企业发展出谋献策。我国园林企业在遇到发展难题时缺乏专业化的机构进行可以咨询。我国有待大力培育和发展专业化的园林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协助政府帮助园林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在园林建设和养护方面

美国等西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追求环境质量的量的同时,更加关注的是质,在园林建设日后的养护问题上可以说为我们做了榜样。据美国园林苗圃协会数据推算,2015年美国园林景观产值达到582亿美元,其中,,35%的产值来自于园林工程建设,7%的产值来自于园林设计。58%的产值来自于园林维护保养。我国则注重园林建设,轻视养护管理。上百亿园投入建设中,却忽视日常维护上的投入。一直都在建,短命园林工程却很多。

此外,我国园林行业大型企业不多,而且科研能力薄弱,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品牌意识弱,苗木的规格与质量无保障,盈利模式单一,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这些都不利于企业成长与发展。

与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园林行业相比,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制度和管理上不断的完善,在技术和品质上不断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缩小差距,同时促进我国园林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园林专业作为近几年的新兴专业,自然无法像教育之类的老牌专业让人知晓,大多数人对园林技术专业表示很陌生。但随着人类的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成熟,园林就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视线乃至生活。

作为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我认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园林、认识园林是很必要的。因此,在假期期间我便做了个,其中涉及了园林的含义、基本的信息、培养要求以及特殊、专业前景、就业方向和就业分类等。

调查地点

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方式主要以向路人随机询问为主,网络调查为辅。

调查人员

为了全方位的了解人们对园林的了解,所以此次的调查人员涉及年龄面较广,包含了中小学生、大学生、在职人员、中老人员等。

调查结果

通过此次调查,我发现第一无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小县城,人们对园林的认识仅仅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的认识、了解园林。大多数人们只知道园林和树木有关,可以美化我们的城市。但这只是园林作用的一个小小方面;第二,对于城市化越发达的地方,人们对园林更为的重视,领导人也或多或少的知道园林对于一个城市的意义。反之,城市化越落后的城市,对于园林实之又少,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当一个城市发展得足够好的时候,人们才会把多余的钱力、财力用于城市美化建设、用于园林方面。

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园林,顾名思义,首先要有“林”,不仅有林,而且要有花圃、花坛、草坪、草地等。总之包括树木花草在内的绿地布局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绿化设计的原则是通过个体植物的观赏特性,组织构景意境。如先布局具有独立观赏意义的单株植物、行树、绿篱、树丛、树群、花圃、花坛、草坪、草地等,然后再考虑环境变化特点和风景点的意境要求,加以有机的组合,构成具有不同画意的绿地。

2.山水是园林结构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一园之特征,山水相依,凿池引水,尤为重要。我国古代造园家,最懂这一道理,他们视水为陆之眼,陆多之地注意保水;水多之区善于疏水。不仅懂得引水构景,且善用水改善环境与气候。江村湖泽,荷塘菱沼,蟹簖渔庄,水上产物不减良田,既增收入,又可点景。

园中山石常与水交融组成美妙境界。所谓“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就是讲的这一道理。园林叠山理水就是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特别是中、小城市有山水凭藉的园林,尽可能做到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城因景异,方是妙构。

构筑假山叠石是一门艺术。如北方工人流行的山石结合的“十种基本形式”:安、连、接、斗、垮、拼、悬、剑、卡、重。江南一带流传的“七字诀”:叠、竖、拼、压、钩、挂、掌。他们还生动地指出:“园林中假山之奇在于逼真,其妙在于天趣,而其巧更在于人工。”“假山平处见高低,直中求曲折,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于假山所用石料不同,掇石叠山要求也有差异。

3.园林建筑是园林结构中最重要部分。我国古代造园,大都以建筑物开路。特别是私家园林,必先造花厅,然后布置树石。

其次,园林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园林植物、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5.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6.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就业前景

园林植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城乡环境的绿化美化更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园林专业是造福人类、前景无限的专业。

在现代,由于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和人口迅猛增长,世界各国,都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城市爆炸,自然环境和自然与人工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了全人类的长远健康、幸福和欢乐,人类必须与他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谐相处,和明智地利用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的未来,由于人口迅猛增长和对自然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严重威胁,在此严峻局面下,仍然要保持生存环境不受破坏,自然资源不致浪费。就需要有一种与自然系统,自然演变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特殊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经验,这正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城市环境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和园林艺术。因此,时至今日,风景园林依然是世界各国的热门专业。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化及生态环境成为新追求,不仅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竞相打起了“绿化牌”、“景观牌”、“生态环境牌”,一些企事业单位也越来越注重环境景观设计,使之“既要与城市环境协调,又要让员工和客户舒畅”,那些既懂得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和花卉苗木养护,又懂得“绿色经济”经营管理的人才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当今世界城市化和花卉产业的兴起,更促进了园林事业的发展。风景园林专业也是培养适应未来城市环境美化要求及发展花卉产业所需人才的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的提高,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社会急需大批优秀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大体分为三个方向:1.园林景观设计,进入设计公司设计院等;2.园林工程施工,进入园林工程公司或园林局等单位;3.园林植物研究及教学,进入科研机构或院校等。

毕业生可在城市园林绿化、建筑与环境工程、市政园林、公用事业、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相关的行业、部门机构就业,也可继续攻读园林、景观、建筑、城市规划、环境艺术专业类的硕士学位。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与形象思维表达能力。

就业分类

1、各省市园林绿化、景观类设计、施工企业

此类就业方向为我院园林类专业(含风景园林、城市规划)主要就业方向。

2、房产类开发公司

近年来,随着各地房地产的升温,对园林类专业毕业生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主要工作为居民区环境设计、小区植物栽培养护等。

3、各省市园林局等行政或行业主管部门

4、建筑行业类企业

主要为建筑做景观配套设计。

5、大型企事业单位自身绿化管理部门

6、园林类教学、科研机构

从事园林教育、研究类工作,

7、园林监理类

从事园林工程监理类工作,

8、市政工程类

9、公园、风景区管理部门

从事园林监督、管理类工作,

10、旅游规划、研究部门

11、装饰工程类

从事计算机绘图类工作,

12、苗圃类工作

从事植物栽培养护方面工作,

总结

园林对于五千年的中国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如今现代化的中国来说,园林专业就显得不那么让人们理解,原因除了与自身城市发展程度有关外,还与政府的政策有关。

作为园林专业的学生,让更多的人了解园林、认识园林,我认为是无可厚非的。同时通过此次调查,也可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人们对园林的看法,对以后我所要从事的工作会有所帮助。

在学校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对于园林涉及行业了解有:各地的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交通道路、公园休闲绿地、风景区、市政广场、渔船码头的设计等;与房地产开发公司所关的---居民区环境设计、小区植物栽培养护等;建筑行业等企业有关的---景观配套设计等;园林方面科技经研究;工程项目管理;园林监理;还有组织培养类;苗圃种植;花卉栽培;盆栽设计; 插花艺术等。

近些年,城市建设加快,许多地方进行大改造,道路拓宽、广场建设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绿化景观设计。另外人们生活质量大幅度地提高,绿化及生态环境成为新追求;居民住宅商品化市场化及房地产迅速发展,住宅区园林景观得到高度重视,房地产项目园林建设市场迅速扩张;一些事业单位也更加注重环境景观设计,使之与城市环境相协调,更要以人为本,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旅游业的开发也大大刺激了园林绿化行业,促使更多的新兴风景名胜区及旅游城市迅速崛起,这些园林景观的建设拉动了园林产业的发展。还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为园林产业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关心的焦点,这样一来政府对环境问题便加大了投资力度,促进了环境和园林建设的发展拉动了园林产业。

08年北京奥运主题绿色奥运,这使得园林绿化业到了最高峰。为把绿色奥运这一理念贯彻彻底,各地设计人才纷纷献计,几年的创造改建,那些人才成功展现了自己也成就了奥运,创造了奇迹般的财富。接着上海世博会的开展又是园林行业的一大高峰。

因此此类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也因此我们这种选择园林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 那些既懂得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又懂得绿色经济经营管理的人便很是吃香。

按照上面园林行业发展的分析,这行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有艺术细胞的可以去做景观设计;有脑力的可以去做工程项目;想研究的可以去做组织培养上次学校的双选会我们班女生大都是去了园林公司做资料员,男生则都是施工员。不过对于以后的就业,我们其中肯定会有很多人不选择园林这行业。奥运世博会这两个园林产业高峰期后,已经越多的人扑在了这上面,越来越多的园林公司建成,再这样下去会不会造成这一行业的饱和,然后就是停滞不前。还有,近来由于国家的调控,房地产已不如前几年那般红火,这时候房地产的开发必定会减少,所连带的效应就是这块的园林绿化不能大肆发展。这样的前景有些令人可畏。

对于我们这些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需要关注的则是现在及以后园林这一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在这其中所面临的就业壁垒。

从市场就业环境看,毕业生供需矛盾这些年一直在加剧,每年的毕业人数以百万的数量高速增长;就如我们,在我们一下的两届学生明显多了,我们园林技术这个专业的人同样多了很多。另外“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即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

从学校本身来看,所培养的毕业生不够合格。我们在学校两年半,每学期都有不同的专业课程,所涉及知识范围很广---、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树木学、花卉识别、园林栽培、测量以及管理等,几乎概括了园林这一行业所需要的所有知识。在上课学习的过程中,都是理论加实践,力求把这门课学到位。我们扪心自问一下,在这个面临毕业的时侯,回想自己在学校所有掌握的知识,现在还能记得的知识还有多少。每门课就那么多的时间,内容多、知识复杂,再加上学习的时候不是很用心,差不多都是掌握个皮毛,实践技术也不够熟练。这使我们的就业成功率打了折扣。所以很多人都说的高校培养的部分学生质量不够硬。

还问我们有几年的工作经验,有的就直接表明需要一两年的工作经验。还要提到的是,对于我们这个专业,男生的需求量大于女生。

从毕业生来看,自己的就业期望和保守的择业观与现实的需求反差太大,这种矛盾导致一般分人找不到相应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这些毕业生本身素质不过关,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希望所招收的大学毕业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交协作能力以及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能力。社会的期望值与学生自身素质的这一差距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我们要清楚的之道自己求职所具备的条件,是才非才。学校专业学习中取得的那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各种证书---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photoshop 、cad、以及工种证等。有较强的进取精神,明白自己为何向选择这份工作;储备发展潜力,那些脑子里所掌握知识关键时候能为自己开拓一片天地;自己的志向、知识、能力、特长、在所处单位能尽情挥洒;认清自己,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在努力工作同时,放宽眼界 不局限在某个行业或某些单位,为自己增加成功机率。在工作之初还要战胜那些通常所说的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如挫折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自卑心理、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

即将毕业的我们,只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调整自己的心态,能够坦然地应对遇到的成功与挫折。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以及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满足于现状不好高骛远的同时也要放远目光不只顾眼前利益。有勇气面对将来的任何挑战。

园林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苏州,一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小桥流水,古色古香,气质婉约,这是我未见它时便有的期待。是在许多城市高楼阔路的雷同反复之后,见到苏州的矮房、流水、白墙,并不抱太大希望的我确是被其与我期望的重合度给震惊了。第一次对一座城市这么图1有好感。因而,对于次日的园林之游便多了几分期待与信心。

网师园。

我们首先去了网师园,坐个公交,进入一片居民区,走过一条窄巷,它就那么静静地出现在了眼前。就像一座普通的民居,不显山不露水,真真地应了那句“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网师图2园很小,因而当我们一百多号人涌入时,里面便显得分外局促,难以体会古时小姐一人在园中散步时所领略到的独特韵致。我们的到来倒像是一群凡俗之客对这一片静谧的鲁莽冲撞了。

进入网师园,一回首我便注意到了这个场景,说实在的,我有点被它的精致复杂给震惊到。我觉得这显示的是古人的一种生活节奏。静下心来精雕细琢,并不深究其必要性,只是按照一种惯例,再适当加以挥地做下去。最终在他们手中诞生的是一件工艺品。而我学习了两年建筑,学习的则是对于空间的一些处理,角度较为宽大。也许我会觉得古人的这种做法充满了匠气,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该学着将目光放在细部上,静心地去琢磨一件小事,将其做到极致。即使结果是无意义的,但至少耐心是可贵的。网师园震撼我的另一个场景便是图二。明与暗的强烈对比,让人眼前一亮,给我以强烈的美的享受,至是一种神圣。在园中逛逛,会发现多处这样的明暗对比,特意在屋顶与墙或者屋顶与屋顶的交接处留出一小片天空,将一束光引入。在这极小的天空下相应地还会种上植物。我觉得这是一小片土地的引入。有天有地,合起来便是一个微缩的世界(如图3)。但是在有些地方,工匠们在交接处留出的天空是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要营造的便不再是一种明暗的对比了,而更多的有一种景观的意味,就好像一个自带天光的放大版的盆景。相对于前者,这一种类型的透气性更强,且更加舒展。照此推断,交接处再扩大一个等级,便成了大家可以进入、观赏、驻足的喜闻乐见的院子了。

留园。

参观完网师园的下午便紧接着步入了留园。留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我迷路了。在这留园的弯弯绕绕里确是让我看见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味。在现今的建筑里,我学到的便是交通应该具有便捷性和引导性,最失败的应该就是让人迷路了吧。但是在这苏州园林里,我想交通已经不再是交通了,它的目的已经不是要通往某个地方,它的意义就在于当下所处之地的所见所感。我想也是,古时的小姐们无法见到外面的世界,如果家里的园林做得直来直去,几步就走完了,那图6么她们岂不非常无聊。为了将这游览之路延长,园林除了弯弯绕绕的曲折,还会随时随地有停留稍歇之所。停留稍歇之地有四种类型(图5)。其一是停留时间最长的类型,即在游览路线之外另辟的一块空间,可以是独立的亭、阁等建筑物。第二种便是廊道的一种变形,像是高速上的紧急停车带一样。第三种也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种便是在交通的转弯部位延长其中一者,设置一些类似盲肠末端的尽头,这些尽头不会被经过,因而成为可以停留的地方(图6)。第四种便是最最简单的直接在路边停留。因为廊道边上一般都设有石质或木质的椅子,既起围护之用也可稍作歇息。

园另一打动我的便是图7中这一光带。这或许可图7以归入上文网师园中提到的那类空隙中的最小的一种。狭长的走道形成的黑暗与狭长的空隙引入的光带的对比,下雨时在屋檐下还有垂下一层薄薄的雨帘,淅淅沥沥,行走于其间,虽难免会被雨水打湿,却又别有情趣,欲罢不能。

拙政园。

拙政园是我们逛的所有园子里最大的一个,因此整体布局显得的开门见山了。虽然古代大户人家一般都会在大门口建一个照壁来挡住煞气,同时也能保证一定的隐私,免得大门一开,别人就把自己家里给一览无余了。但是在门口放一座假山的还是第一次见。但是与其说这座假山是为了起代替照壁的作用,我倒宁愿相信,这座假山是因为有文化的主人家突发奇想跟工匠说自己想要一个开门见山的效果,然后工匠就率直在家门口直接放了座假山来得亲切可爱。

在逛到小飞虹和小沧浪时,老师说,在园林里,没有两根线是严格平行的,都是非常随意的。而且在人的感知中是否严格平行,是否严格成直角之类的几何意义上的差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几乎无法被感知。所谓的正交只是为了如今工业社会的高效罢了。是的,过去的工匠既是设计者也是施工者,许多事情都是在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临时决定的,兴之所至,不需要任何理由。而如今,设计与施工成为了两个环节,两者之间的交接,便注定了设计的结果必须是明确且完善的。如果设计师在某个角度上模棱两可,便会导致施工者觉得无所适从。因为在如今由于产业链的存在,大家的技能都过于明确,加之现实的浮躁与功利,各种责任与纠纷,施工者便成为了只会照着图纸做被明确要求的事了。以前的工匠是在真实的建造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设计,而现今的我们则只是在1:100或1:200等缩小过的模型或电脑建模中调整。前者能够使设计具有更好的感官体验,对景、风向之类的处理都会更加真实细腻,但是存在不够完善、考虑不周的问题(因为真实的建造难以推倒重来)。但是后者虽可反复琢磨,但虚拟与现实终究是差了那么一步。

退思园。

在逛园林的时候,会有许多导游带团路过。便会经常听到一些有趣的介绍,导游说这块铺地叫做“五福捧寿”,五福即那五只蝙蝠。“留”字像桌子上放着两个酒杯,所以“人”因为喝醉,都歪了。但是留人不如留心,所以“人”又像是少了两点的“心”。还有拙政园里面长得像宝瓶一样的门洞,取“保平安"之意,这些无处不体现着古人的小情趣。这让我联想起建筑中的象征主义,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给予艺术造型某种象征意义,例如悉尼歌剧院、柏林爱乐乐厅。在进行建筑的专业学习之前,我一直以为建筑的评判在于其外观。我甚至一度希望,待我成为建筑师,要造一座类似某种动物的住宅,让生活充满乐趣。但是开始学习后,我渐渐觉得这种“像某种东西”抑或说是只注重于拗造型的想法是非常肤浅可笑的。但是在园林中,主人家在自己的宅子里,将自己的一些愿景通过一些手段表现在一些小东西上是无伤大雅的。所以我想也不能完全否定这样一种象征的做法,关键是要把握住这个尺度,像是河北的天子大酒店就做地太过头了。

留园另一有趣的地方便是它经常会在某一不经意的地方开一个形状各异的门洞,里面或布置一块石头,或植入一些草木(,度上,人虽能够进入,却不会进入。应该是用于增加空间层次,寻求变化与乐趣的。“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逛完四个园子之后,感觉确乎如此。这一次较为集中的园林游赏使我接触到了与如今大不相同的设计与建造模式,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让我得以从自身贫乏的小世界中觉醒。古今虽大不相同,各有优劣,但仍有可借鉴学习之处,获益匪浅。

园林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园林是我们日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宣扬环保意识和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因此,深入了解园林的发展状况和现状,对于我们理解城市的历史和未来,提升对园林建设和管理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近日,进行了一次园林调研,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调研过程。

首先,我们选择了舒适的天气条件,并确保了出行的时间和方式。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集中注意力于观察园林内的各种细节,包括植物布置、地面材料、照明等等。我们也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了解了人们对于园林的使用和需求,以及他们对园林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些城市的标志性景点,例如公园、广场、绿道等,以期更好的了解园林在城市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三段:园林建设和管理实践。

在大量观察和调查之后,我们发现,园林建设和管理的实践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具有实际价值和实际操作性的建设方案和管理方法才能真正使园林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美好场所。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关注采用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材料和技术,结合当地自然特点和文化背景进行景观设计,探索更加科学和高效的管理模式等。

第四段:聚焦人文因素。

除了园林建设和管理的实践,我们还应该重视园林的人文因素。园林应当具有人文情怀,才能让人们真正感受到它所传递的文化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关注城市文化的融入和传承,在园林内体现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的结合,让人们不仅仅是赏心悦目,更能够从中汲取思想和灵感。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人性化的服务和管理,提供更舒适的休息区和活动空间等,真正增强园林与人的亲密关系。

第五段:结尾。

总之,园林调研展现了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彰显了它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应该把握机会,始终关注园林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操作方法,突出人文特色,让园林成为人们心灵的净土。

园林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十

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拓宽自己的视野。调研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调研,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并锻炼自己的调研能力。本次调研活动是我们大一学生进行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这次活动,我对社会问题和个人成长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体会。

第二段:调研目标和方法。

本次调研的目标是了解家庭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制定了调研大纲,设计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在问卷调查中,我们通过设计一些问题,获取了大量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体验;在访谈环节,我们选择了一些成功人士和他们的父母进行深入的交流,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中获取宝贵的资料。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学生表示,家庭教育是他们成为优秀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问卷调查中,有超过80%的学生认为他们父母的期望和支持对他们的学业有积极影响。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一些成功人士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但他们通过父母的引导和鼓励,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最终取得了成功。

通过这次调研,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父母的期望和支持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毅力。其次,家庭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长需求,父母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并因材施教,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效果。最后,家庭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耐心。父母的教育作用不仅仅在于表达期望和给予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调研,我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重视家庭教育,积极向父母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责任感。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家长,给予孩子们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通过这次调研,我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和热情。

总之,这次调研是我大学生活中非常难忘的一段经历。通过调研,我不仅了解了社会问题,也思考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不断地提高自己,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我们的调研成果。

园林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一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企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用户需求层次升级和需求结构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有效地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从传统的产品驱动向新型的顾客驱动管理模式转变。而供应链管理则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最有效模式,它体现了一种规划的传递最大效率和最优化过程,是目前备受企业关注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有统计资料表明,汽车的国际贸易额已占世界国际贸易总额的12%—15%,仅次于旅游、石油,居第3位。随着后wto时代的到来,又给我国汽车产业走向世界提出了更为紧迫的时间表和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民族汽车工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若不把各企业的核心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供应链网络结构,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和新技术(知识)共享、降低成本,以便更有效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一、我国汽车业供应链管理现状。

在分析我国汽车业供应链管理现状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供应链联盟产生的背景。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供应链(supplychain)的概念。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人们对供应链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最初,供应链仅被视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它所涉及的主要是物料采购、库存、生产和分销诸部门的职能协调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高经营效率。基于这种认识,在早期也有人将供应链仅仅看做是物流企业自身的一种运作模式。此后,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和企业间相互协调重要性的上升,人们逐步将对供应环节重要性的认识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之间,从而供应商被纳入了供应链的范畴。在这一阶段,人们主要是从某种产品由原料到最终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来理解供应链的。在这种认识下,加强与供应商的全方位协作,剔除供应链条中的冗余成分,提高供应链的运转速度成为核心问题。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供应链的理解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首先,由于需求环境的变化,原来被排斥在供应链之外的最终用户消费者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而被纳入了供应链的范围。这样供应链就不再只是一条生产链,而是一个涵盖了整个产品运动过程的增值链。在此基础之上,美国的史迪文斯1999年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

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不确定性的增加,今天的企业间关系正在呈现日益明显的网络化趋势。与此相应,人们对供应链的认识也正在从线性的单链转向非线性的网链。实际上这种网链正是众多条单链纵横交叉的结果。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哈理森1999年才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在这种条件下供应链运作的核心问题甚至已经不再是产品的制造或分销,而是合适的供应链成员的选择和整个供应链相对于需求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

我国汽车供应链管理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也不乏供应链管理优秀企业。如一汽—大众在学习德国大众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市场的特点和售后服务的多年经验,建立了第三方物流运作方式进行备件供应模式。其中由7个备件中心库组成的全国网络已全面运营,向一汽—大众麾下的数百家服务站提供原装备件。备件中心库分别建立在北京、广州、济南、无锡、成都、西安和长春共7个中心城市,各库虽为相对独立的第三方物流中心,但所有库存资源均可共享,由长春总部通过sap-r3微机系统统一调度,各库均采用长春总部制定的统一的、标准的工作流程和作业规范进行仓储管理。又如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汽车行业物流管理的特点,以条码为信息载体实现整车仓储的自动化管理。以整车仓储自动化管理、运输管理为中心,涵盖汽车的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形成汽车行业的供应链scm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全方位的条码扫描替代人工录入来管理所有仓库库存,实现根据规则自动建议入库位置、自动建议出库位置,达到最大化利用仓储空间和避免库区内倒车的管理效果,并通过库间倒车跟踪和长途运输跟踪来控制车辆运输时间和避免车辆损失,从而大大提高汽车行业整车物流的管理水平,减少庞大的管理费用,有助于储运、销售、生产三方面的有效管理。另外,上汽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与天地物流控股公司合资组建了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定位为第三方汽车物流公司,由原来只为上海大众提供服务转变为多客户服务(如核心客户:上海通用汽车、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金杯、柳汽等),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集现代运输、信息网络、仓储管理、营销策划等多项职能的现代化物流服务于一体。上海宝钢集团也在20xx年11月完成了与我国汽车业内的一汽、上汽和东风三大巨头的战略合作,初步形成了钢铁与汽车两大上下游产业之间的战略关系。其内容涉及到:彼此之间建立有竞争力的供应链,如宝钢集团将在上汽集团改善原材料库存结构等方面给予支持,使得钢材配送服务延伸至汽车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双方将联合完成更多的汽车用钢实验攻关项目,在未来新车型的研发上加强前期的设计合作。

尽管我国汽车供应链管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与世界汽车制造巨头们千方百计提高供应链效率、拓展利润空间相比,与高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工业相比,却只能说刚刚开始触及供应链管理的边缘。

快速增长的市场背后,掩盖了许多管理上的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额利润之下提升供应链管理的积极性较低。

汽车(中国)公司副总裁许国桢曾经透露,汽车业是个高收入、低利润的行业,从全球的平均数据来看,国际行业平均利润率水平仅为3%-5%。而我国的汽车业却是个低收入,高利润的行业。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xx年汽车行业销售收入为1515亿元,实现利润431亿元,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28.45%。20xx年全国共销售汽车439.08万辆,全行业销售收入9256.24亿元,利润总额754.56亿元,行业平均利润率为8.15%。20xx年,包括上汽、北汽、东风和长安汽车集团在内的13户汽车行业国有企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225.8亿元,实现利润253.6亿元,利润率仍达到6%。而通用、福特等制造商虽然平均每年有一千七八百亿美元的销售额,但他们的利润率却只有3%。中国汽车业这种高利润,使其不用去加强管理,就能得到丰厚回报,所以·导致了国内汽车厂商和供应商对erp、供应链等优化管理的措施并不十分重视。对此,大部分的企业只愿意投资少的可怜的钱用于erp或供应链的建设,而大部分乡镇企业的二三级零配件供应商根本不愿意为此掏出一分钱。

2.供应链内部竞争过多。

我国汽车业有一个惯例,由于每款新车的价格每年都呈递减趋势,整车商为把降价带来的压力转嫁给零配件厂商,每年都会要求零配件厂商降价3%-5%,以保证自己的利润。这对零配件厂商无疑是一次严峻的成本考验。但是,过于激进地对供应商发号施令,对整车商来说也未必是件好事。如神龙汽车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推广“多渠道供货制”,即同一零部件由2家或者2家以上供应商供货。然而,神龙每款型号的零部件采购量本来就少,供应商很难被“喂饱”,缺乏规模效益,反而容易产生恶性竞争,神龙的成本客观上反倒增加了。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各大整车商都有意扶植本地供应商,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供应商体系。由于整车厂规模有限且采用多家供货的策略,零配件厂的产能利用率十分有限。20xx年,6000家零配件生产厂中只有6家的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这样,“打压”供应商导致整个供应链恶性循环,整车商的效益也因此受损。相反,国际上成熟的整车商一般采取的供应商管理方法是“一种产品,一个供货商;一个系列,多个供货商”。既扶持了零配件厂商的发展,又让零配件厂商之间保持一定的竞争关系。

3.供应链物流成本过高。

汽车业的竞争已涉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供应链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随着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汽车厂商必然要采取价格竞争的方式来应战。在这个背景下,汽车制造厂商不得不降低成本。而要降低成本,很多厂家都是从物流来入手,提取物流这个被视作“第三大利润”的源泉。有资料显示,我国汽车工业企业,一般物流的成本起码占整个生产成本的20%以上,差的公司基本在30%-40%。国际上物流做得比较好的公司,物流的成本都是控制在15%以内。国内汽车业的竞争其实基本上是国外汽车巨头在国内的竞争。

然而,系统的供应链管理迟早要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等到必须面对的那一天才来感慨就只有挨打的份儿了。事实上,国内汽车业开始步入稳定的高速成长期,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20%-30%的增速,也将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进入冲动难以限制。wto过渡期结束后将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竞争态势必然发生重大转变,新进入者将增加,集中度出现波动,价格竞争更为频繁,国企面临新的挑战,整个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二、汽车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思路。

1.分析市场环境。

竞争环境分析是为了识别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特征和市场机会。要完成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根据波特模型提供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调查、访问、分析等手段,对供应商、用户、现有竞争者及潜在竞争者进行深入研究,掌握第一手准确的数据、资料。这项工作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对市场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建立一种市场信息采集监控系统,并开发对复杂信息的分析和决策技术。如一些企业建立的顾客服务管理系统,就是掌握顾客需要,进一步开拓市场的有力武器。

2.识别顾客价值。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顾客价值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因此必须从顾客价值的角度来定义产品或服务,并在不断提高顾客价值的情况下,寻求最低的交易成本。

按照营销大师科特勒的定义,顾客价值是指顾客从给定产品或服务中所期望得到的所有利益,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一般说来,发现了市场机会并不意味着真正了解某种产品或服务在顾客心目中价值,因此,必须真正从顾客价值的角度出发来定义产品或服务的具体特征,只有不断地为顾客提供超值的产品,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而顾客的需求拉动是驱动整个供应链运作的源头。

3.制定竞争战略。

从顾客价值出发找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定位之后,管理人员要确定相应的竞争战略。竞争战略形式的确定可使企业清楚认识到要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以及合作伙伴的联盟方式。

根据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有三种基本战略形式: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以及目标管理集中战略。譬如,当企业确定应用成本领先战略时,往往会与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联盟,以形成规模经济,当企业确定应用差别化战略时,它选择的合作伙伴往往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4.确定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某一两个环节上明显优于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供应链管理注重的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把内部的智能和资源集中在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将剩余的其他业务活动移交给在该业务上有优势的专业公司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使整个供应链具有竞争优势。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企业的资源或能力是否有价值;资源和能力是否稀有,拥有较多的稀有资源的才可以获得暂时竞争优势;这些稀有资源或能力是否易于模仿,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资源和能力,才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这些资源或能力是否被企业有效地加以利用。在此基础上,重建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企业应对自己的业务认真清点,并挑选出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重大关系、能够发挥企业优势的核心业务,而将那些非核心业务剥离出来交由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去完成。在挑选出核心业务之后,企业还应重建业务流程。

5、评估、选择合作伙伴。

供应链的建立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供货商的评估、选择过程,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选择合适的对象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是加强供应链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企业需要从产品的交货时间、供货质量、售后服务、产品价格等方面全面考核合作伙伴。如果企业选择合作伙伴不当,不仅会腐蚀企业的利润,还会使企业失去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机会,从而无形中抑制企业间竞争力的提高。

对于供应链中合作伙伴的选择,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合作伙伴必须拥有各自的可利用的核心竞争力。惟有合作企业拥有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并使各自的核心竞争力相结合,才能提高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可观的贡献。这些贡献包括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快速高效的物流,快速的新产品研制,高质量的消费者服务,成本的降低等。2、具有可以融合的企业价值观及战略思想。企业价值观的差异表现在,是否存在官僚作风,是否强调投资的快速回收,是否采取长期的观点等。战略思想的差异表现在,市场策略是否一致,注重质量还是注重价格等。3、合作伙伴必须少而精。若选择合作伙伴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过于泛滥的合作可能导致过多的资源、机会与成本的浪费。4、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慎重考察如下内容:协作态度,包括良好的业务联系,提供信息的态度、对意外事件的处理态度和措施。质量保证,包括事故的发生情况,质量问题。一旦选定后,则应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三、汽车业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实施。

1.树立供应链管理经营理念。

而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在不远的未来与世界汽车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汽车业必须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然而,提升供应链管理不应该仅仅成为企业用来显示其管理符合现代的节拍一个口号,而必须深入到企业的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中,反映在企业处理各种事务的各种行为当中。应该说,提升整个供应链的价值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对于汽车业这么一个复杂的产业而言。实施的艰难性更加需要强大的信念支撑,否则可能的结果只能是或流于形式或流于失败,最后真的感慨供应链的形式主义和无能了。

2.发展以物流为中心的组织结构模式。

哈佛大学的哈默博士1990年提出的企业流程中就已经指出:企业的使命是为顾客创造价值,能够为顾客带来价值的是企业流程。我国汽车企业的组织流程基本上都是采用劳动分工、专业协作为基础的基于职能部门专业化的“金字塔”结构,这种组织模式将企业业务流程割裂成相互独立的环节,关注的焦点是单个任务或工作,但单个任务并没有给顾客创造价值,只有整个过程,即当所有活动有序地集合在一起时,才能给顾客创造价值。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以供应链为中心,才能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要求。

3.确立供应链战略联盟伙伴关系。

汽车行业的整车厂、发动机厂和零部件厂构成了典型的汽车供应链体系。其中整车厂是该体系中的盟主企业。但现实情况是一些整车厂压了上游发动机厂一大批发动机,同时发动机厂又压了上游零部件厂的一大批零部件,价值都分别在几千万元上下,且都是用于生产装配以后再付款。这种情况说明即便他们是一个供应链关系,但也仅是一个物理上和逻辑上的关系,并没有从物流与价值链的角度去研究供应链体系中上下游合作伙伴间的协同模式和利益机制,真正实行协同商务与双赢原则。与此相对应的供应链管理认为上流企业简单将成本转嫁给下游企业的做法并不能增强自己竞争力。因为所有这些成本都要转嫁给消费者。因此,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需要改变过去上下游企业之间敌对的关系,取而代之为紧密合作的供应链伙伴关系。这种新型关系主要体现在共同解决问题与信息共享等方面。强调直接、长期的合作;强调共同努力实现共有的计划和解决共同的问题;强调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形成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双赢关系。

4.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

信息及时与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供应链的协调运作建立在各节点企业高质量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基础之上。因此供应链管理离不开迅速、及时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汽车生产有它的特殊性,一辆车由数千个零部件组成且全球采购,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同时到达工厂又不能有太大的库存,没有信息系统是不可想象的。在产、供、销关系的协调与控制上,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得供应链管理的范围扩大,以信息的形态及时反映物流活动和相应的资金状况,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及时、集成、同步的控制和信息的安全交流与共享成为管理的重点及难点。尽管汽车的供应链系统是最为复杂的,建立基于第三方物流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在整车生产厂商和零配件生产、供应企业之间建立信息直通道,为整车生产厂商提供有效的零库存配送,以保障整车生产厂商生产的高效性和连续性,是提高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竞争能力,乃至整体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园林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二

园林调研,是人们对现有园林环境的分析和认识,是对未来园林发展的思考和预判。在本次园林调研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园林环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看到了园林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也思考了未来园林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第二段:调研环节。

在调研中,我们对多个园林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深入的访谈。最初我们去了城市公园,感受到了丰富的景观和设施,但也发现了部分设施使用率不高,需要进一步改进。接着,我们又到了小区园林和居民广场,了解到了人们对小区园林环境的关注和期望,也发现了公共空间管理上的一些问题。最后,我们又去了乡村公园,体验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也发现了农村园林存在的资源条件差、资金来源少的问题。

第三段:问题分析。

在调研中,我们看到了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其中,最普遍的园林绿化维护不到位、使用率不高等问题是比较严重的,这导致了投资不对等,设施使用寿命短,资源整合利用不当的问题。此外,公共空间管理上还存在着养护不及时、管理工作不规范、统筹考虑不充分等问题,影响了居民的使用体验和园林环境的品质。针对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完善的管理和设计,才能够使园林实现更好地社会价值和住户收益。

第四段:思考转化。

园林调研是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活动,是对现实的观察和未来的思考。回顾这次调研,我们发现,与传统的做法相比,观察与思考的角度更宽广,策略与指导的与风险把控更加全面,思维层面更加深入。在今后的实践和研究中,这些思维方式和方法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同时,我们还发现,园林设计与管理需要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参与,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环境及居民需求。

第五段:总结。

园林调研是一次具有启发性的体验式学习,其主要目的在于洞察当前园林的状态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去探讨未来园林的发展方向和途径。我们从调研中发现,园林建设的救赎方式是全面考虑,系统设计和合理的管理,以满足公众和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而保障未来的发展。为了改善人们对园林环境的感知和使用体验,应该注重多方合作,利用多学科、多领域和多层次的方法,共同推动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园林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三

在我国古老的建筑艺术中,传统园林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了解传统园林的魅力与精髓,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活动。在这次调研中,我们深入探索了传统园林的建筑结构、景观布局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内容。通过学习传统园林,我们不仅更加了解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还受益匪浅。

第二段。

在调研中,我们对于传统园林的建筑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传统园林常采用回廊、亭台、假山等建筑形式,通过巧妙地布局和细腻的建筑手法,营造出一种富有灵性的空间感。在传统园林中,建筑和自然景观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景观效果。这些富有特色的建筑结构,使我对于传统园林的独特魅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第三段。

除了建筑结构,传统园林的景观布局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传统园林中,一般采用四合院或者均衡对称的布局形式。不仅如此,它们还注重自然景物的运用,形成“一步一景”的效果,让游人在游览时能够有更多的惊喜。传统园林在景观布局中追求的是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宜人、宁静和舒适的环境。这种布局方式既能给予游人以美的享受,也能使游人在其中感受到宁静和放松。

第四段。

传统园林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也让我深感震撼。传统园林常常以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为依托,将古人的墨宝、诗词等文化元素融入到园林中。这些文化元素既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传统审美意识的体现。通过观赏这些文化元素,我更好地了解到了古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独特见解。这种精神内涵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第五段。

通过这次调研,我不仅深入了解了传统园林的建筑结构、景观布局和文化内涵,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园林对于我们的意义和价值。传统园林是我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传统园林,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精髓,还能够以此为借鉴,将传统园林的精神内涵运用到现代社会建设中去。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创新发展是我们应该坚守的信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传统园林的价值发扬光大。

在这次调研中,我深感传统园林以其独特之处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和审美情趣。通过对传统园林的学习与感受,我从中汲取了许多有益的知识和启示。随着时代发展,传统园林的保护与传承责任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我期望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传统园林的保护与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将传统园林的魅力与智慧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传统园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园林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四

苏州,一个具有2520xx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小桥流水,古色古香,气质婉约,这是我未见它时便有的期待。是在许多城市高楼阔路的雷同反复之后,见到苏州的矮房、流水、白墙,并不抱太大希望的我确是被其与我期望的重合度给震惊了。第一次对一座城市这么图1有好感。因而,对于次日的园林之游便多了几分期待与信心。

网师园。

我们首先去了网师园,坐个公交,进入一片居民区,走过一条窄巷,它就那么静静地出现在了眼前。就像一座普通的民居,不显山不露水,真真地应了那句“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网师图2园很小,因而当我们一百多号人涌入时,里面便显得分外局促,难以体会古时小姐一人在园中散步时所领略到的独特韵致。我们的到来倒像是一群凡俗之客对这一片静谧的鲁莽冲撞了。

进入网师园,一回首我便注意到了这个场景,说实在的,我有点被它的精致复杂给震惊到。我觉得这显示的是古人的一种生活节奏。静下心来精雕细琢,并不深究其必要性,只是按照一种惯例,再适当加以挥地做下去。最终在他们手中诞生的是一件工艺品。而我学习了两年建筑,学习的则是对于空间的一些处理,角度较为宽大。也许我会觉得古人的这种做法充满了匠气,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该学着将目光放在细部上,静心地去琢磨一件小事,将其做到极致。即使结果是无意义的,但至少耐心是可贵的。网师园震撼我的另一个场景便是图二。明与暗的强烈对比,让人眼前一亮,给我以强烈的美的享受,至是一种神圣。在园中逛逛,会发现多处这样的明暗对比,特意在屋顶与墙或者屋顶与屋顶的交接处留出一小片天空,将一束光引入。在这极小的天空下相应地还会种上植物。我觉得这是一小片土地的引入。有天有地,合起来便是一个微缩的世界(如图3)。但是在有些地方,工匠们在交接处留出的天空是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要营造的便不再是一种明暗的对比了,而更多的有一种景观的意味,就好像一个自带天光的放大版的盆景。相对于前者,这一种类型的透气性更强,且更加舒展。照此推断,交接处再扩大一个等级,便成了大家可以进入、观赏、驻足的喜闻乐见的院子了。

留园。

参观完网师园的下午便紧接着步入了留园。留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我迷路了。在这留园的弯弯绕绕里确是让我看见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味。在现今的建筑里,我学到的便是交通应该具有便捷性和引导性,最失败的应该就是让人迷路了吧。但是在这苏州园林里,我想交通已经不再是交通了,它的目的已经不是要通往某个地方,它的意义就在于当下所处之地的所见所感。我想也是,古时的小姐们无法见到外面的世界,如果家里的园林做得直来直去,几步就走完了,那图6么她们岂不非常无聊。为了将这游览之路延长,园林除了弯弯绕绕的曲折,还会随时随地有停留稍歇之所。停留稍歇之地有四种类型(图5)。其一是停留时间最长的类型,即在游览路线之外另辟的一块空间,可以是独立的亭、阁等建筑物。第二种便是廊道的一种变形,像是高速上的紧急停车带一样。第三种也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种便是在交通的转弯部位延长其中一者,设置一些类似盲肠末端的尽头,这些尽头不会被经过,因而成为可以停留的地方(图6)。第四种便是最最简单的直接在路边停留。因为廊道边上一般都设有石质或木质的椅子,既起围护之用也可稍作歇息。

园另一打动我的便是图7中这一光带。这或许可图7以归入上文网师园中提到的那类空隙中的最小的一种。狭长的走道形成的黑暗与狭长的空隙引入的光带的对比,下雨时在屋檐下还有垂下一层薄薄的雨帘,淅淅沥沥,行走于其间,虽难免会被雨水打湿,却又别有情趣,欲罢不能。

拙政园。

拙政园是我们逛的所有园子里最大的一个,因此整体布局显得的开门见山了。虽然古代大户人家一般都会在大门口建一个照壁来挡住煞气,同时也能保证一定的隐私,免得大门一开,别人就把自己家里给一览无余了。但是在门口放一座假山的还是第一次见。但是与其说这座假山是为了起代替照壁的作用,我倒宁愿相信,这座假山是因为有文化的主人家突发奇想跟工匠说自己想要一个开门见山的效果,然后工匠就率直在家门口直接放了座假山来得亲切可爱。

在逛到小飞虹和小沧浪时,老师说,在园林里,没有两根线是严格平行的,都是非常随意的。而且在人的感知中是否严格平行,是否严格成直角之类的几何意义上的差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几乎无法被感知。所谓的正交只是为了如今工业社会的高效罢了。是的,过去的工匠既是设计者也是施工者,许多事情都是在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临时决定的,兴之所至,不需要任何理由。而如今,设计与施工成为了两个环节,两者之间的交接,便注定了设计的结果必须是明确且完善的。如果设计师在某个角度上模棱两可,便会导致施工者觉得无所适从。因为在如今由于产业链的存在,大家的技能都过于明确,加之现实的浮躁与功利,各种责任与纠纷,施工者便成为了只会照着图纸做被明确要求的事了。以前的工匠是在真实的建造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设计,而现今的我们则只是在1:100或1:200等缩小过的模型或电脑建模中调整。前者能够使设计具有更好的感官体验,对景、风向之类的处理都会更加真实细腻,但是存在不够完善、考虑不周的问题(因为真实的建造难以推倒重来)。但是后者虽可反复琢磨,但虚拟与现实终究是差了那么一步。

退思园。

在逛园林的时候,会有许多导游带团路过。便会经常听到一些有趣的介绍,导游说这块铺地叫做“五福捧寿”,五福即那五只蝙蝠。“留”字像桌子上放着两个酒杯,所以“人”因为喝醉,都歪了。但是留人不如留心,所以“人”又像是少了两点的“心”。还有拙政园里面长得像宝瓶一样的门洞,取“保平安"之意,这些无处不体现着古人的小情趣。这让我联想起建筑中的象征主义,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给予艺术造型某种象征意义,例如悉尼歌剧院、柏林爱乐乐厅。在进行建筑的专业学习之前,我一直以为建筑的评判在于其外观。我甚至一度希望,待我成为建筑师,要造一座类似某种动物的住宅,让生活充满乐趣。但是开始学习后,我渐渐觉得这种“像某种东西”抑或说是只注重于拗造型的想法是非常肤浅可笑的。但是在园林中,主人家在自己的宅子里,将自己的一些愿景通过一些手段表现在一些小东西上是无伤大雅的。所以我想也不能完全否定这样一种象征的做法,关键是要把握住这个尺度,像是河北的天子大酒店就做地太过头了。

留园另一有趣的地方便是它经常会在某一不经意的地方开一个形状各异的门洞,里面或布置一块石头,或植入一些草木(,度上,人虽能够进入,却不会进入。应该是用于增加空间层次,寻求变化与乐趣的。“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逛完四个园子之后,感觉确乎如此。这一次较为集中的园林游赏使我接触到了与如今大不相同的设计与建造模式,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让我得以从自身贫乏的小世界中觉醒。古今虽大不相同,各有优劣,但仍有可借鉴学习之处,获益匪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