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传承丝路心得体会及感悟(精选16篇)
- 上传日期:2023-11-22 01:57:45 |
- ZTFB |
- 8页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经历、感悟和收获的总结和归纳。为了使心得体会更加细腻和具体,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进行描述。虽然每个人的心得体会都不尽相同,但可以通过范文来获得写作的技巧和思路。
传承丝路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一
第一段:道德传承的重要性(200字)。
在我们的生活中,传承是一种重要的力量。无论是历史的传承,文化的传承还是价值观的传承,都承载着一种信念和智慧。而道德传承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道德作为社会公德和个人行为准则,关系到一个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品行修养。因此,我们应该及时总结自己的传承心得,并努力把这些智慧传递给后代。
第二段:道德传承的途径和方式(300字)。
道德的传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首先,家庭是道德传承的最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父母应该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其次,学校教育也是道德传承的关键环节。在学校,教师应当注重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格修养。此外,社会层面的道德传承同样重要。社会上的各种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都是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的途径。只有通过多方位的传承,才能使道德传统得以弘扬和发扬光大。
第三段:感悟传承的困难与挑战(300字)。
道德传承是一项充满困难和挑战的任务。首先,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多元化,道德观念的传递变得更为复杂。家庭、学校、社会都面临着巨大的价值观冲突,传统的道德观念也面临着被冲击和冲淡的危险。其次,人们的生活方式日新月异,道德规范的传承也愈发困难。快节奏的生活、物质至上的追求,都使得社会道德规范的保持面临困境。然而,这些困难和挑战都不能成为我们放弃传承的理由,我们应当正视这些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
第四段:个人经验与心得(200字)。
在我个人的传承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传承道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改变自己,从小事做起,用行动来影响身边的人。作为一名父亲,我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和道德观念,尽力为他们树立榜样。同时,我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来推动社会道德的传承。虽然过程艰辛,但当看到孩子们变得更加善良、守规矩时,我便心满意足。
第五段:展望未来,责任与希望(200字)。
未来的道德传承依然充满着挑战,但我们不能气馁,要保持信心和激情。首先,家庭应当不断加强道德教育,培养下一代的道德情操。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当加强合作,共同为年轻一代提供更加全面的道德教育。此外,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推动道德观念的传承。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肩负起责任,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总结:道德传承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我们应该珍惜这一机遇,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来传递道德的力量。只有通过个人努力和社会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道德传承的愿景,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贡献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传承丝路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二
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重要商路,不仅仅是货物的交流,更是文化的交流,被誉为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符号,而丝路精神,则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接触和学习丝路精神的过程中,我有了很多心得体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坚持和平、互利互惠、开放包容和绿色发展。
第二段:坚持和平。
和平是丝路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丝绸之路的繁荣不仅仅来自于良好的商业环境,还来自于各国之间时刻保持的和平与友好关系。在如今的世界中,冲突和战争依然存在,而和平则成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关键。丝路精神教导我们要以和平为前提,通过对话和相互理解解决矛盾,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
第三段:互利互惠。
互利互惠是丝路精神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丝绸之路上的各国之间进行的是互通有无的贸易,既有商品的进出口,也有文化的交流,不论是东方的丝绸还是西方的波斯地毯,都成为了不同文明的共同财富。丝路精神告诉我们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深化各国之间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第四段:开放包容。
开放包容是丝路精神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丝绸之路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交流的平台,各种思想、宗教、语言在这里汇聚交融,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我们也需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精神,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欢迎各国人民的交流和合作。只有打破隔阂,实现开放包容,才能更好地传承丝路精神,推动亚洲和世界各国的和平与发展。
第五段: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丝路精神在当代的延续。丝绸之路的繁荣离不开各国之间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共同责任。如今,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发展成为了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丝路精神告诉我们要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路径,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永续繁荣的世界。
结束段:总结。
丝路精神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教导我们要坚持和平、互利互惠、开放包容和绿色发展。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各国才能够在和平与繁荣中共同发展,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秉持这些核心价值观,丝绸之路的历史重启将给亚洲和世界带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传承丝路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三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4日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建言献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详细诠释了“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中的“丝路精神”、四年来取得的发展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描绘出宏伟蓝图。
多位港澳专家学者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做出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本次论坛显示出中国已经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描绘出宏伟蓝图,推出了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新方案,以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经济模式推动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与此同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香港特区可在金融服务及创新科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澳门特区可为中国加强与葡语国家的联系贡献力量。
为全球经济发展描绘出宏伟蓝图。
自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4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
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此次作为“一带一路”核心研究者出席了高峰论坛。梁海明表示,本次论坛的召开,进一步描绘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蓝图,推出了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新方案,以无处不在的经济合作模式,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助推力。
梁海明说,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欢迎各国结合自身国情,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参与全球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携手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这一番讲话表达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希望更加主动地去了解全球的发展趋势,更加深入地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融合及文化交流的意愿,并以此了解各国人民之所需,了解世界经济所求,为全人类的福祉,作出中国应有的、力所能及的贡献。
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陈志豪则表示,高峰论坛汇聚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商大计,这本身就说明了“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具有广阔的前景,是世界各国不可忽视的发展策略。本次论坛的成功举行,也反映出中国在外交上取得傲人成绩。
延续丝路精神走共同发展之路。
习近平在发表主旨演讲中,指出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他表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
在澳门大学对外事务办公室全球事务总监兼校长特别助理冯达旋看来,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提及古代丝绸之路并强调“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这显示出,“一带一路”建设是建立在“与民相亲,与心相通”的基础之上的,民心相通是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向前发展的重中之重。
梁海明则从文化包容的角度解读习近平在主旨讲话中提及的丝路精神。他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建立在文化共生而非文化冲突的立场之上的。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大国,“和而不同”是中国一贯的文化理念,“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的问题,“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
梁海明以取材于中国的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为例,指出中国和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文化分工合作,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案例,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模仿和借鉴。他表示,这将更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彼此文化的互相了解,以及互联互通,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出更多文化产品以推动各自的经济发展。
香港可成为“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平台。
本次论坛中,香港和澳门特区亦获得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机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概念的提出,港澳特区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优势下,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获得大量发展机遇。
陈志豪指出,“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有专业的金融服务支持。香港作为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资金和资讯流通自由,拥有大量的专业金融人才,未来可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服务平台。他还表示,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推动创新科技的发展,无论是创新及科技局的成立,还是携手深圳市政府在河套地区成立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均显示出香港具有良好的创科发展平台,未来香港亦可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科技方面有所作为。
冯达旋表示,不同种族、不同习俗、不同信仰和不同文化的民众,以其各自的方式孕育出多元、包容、和谐的澳门文化。这对于“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华文化要与其它文化长期共生,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此外,由于独特的历史背景,澳门特区与葡语国家有着相同的语言体系以及相似的生活背景,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为加强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联系做出贡献。
传承丝路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四
第一段:传承是历史的延伸,是文化的传递。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中,可以享受到繁荣昌盛的文化,这些文化是由前人创造和积累而来的。因此,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宝贵的文化传承下去,让后代继续享受到这样的精神财富。传承不只是务虚名分,更是我们重担在肩的责任。
第二段:传承需要深刻的理解和品味。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而深刻,需要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只有深入理解,我们才能感悟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精神。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和为贵”,这是一种崇尚和合作,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念。当我们理解到这一点时,我们就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在团队中具备协作精神。只有深刻的理解,我们才能够真正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段:传承需要行动和实践。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是通过实际的行动去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学习和体验传统艺术形式。我们可以参观博物馆,了解历史和传统的故事。我们可以加入志愿者组织,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出一份力。只有通过实际的行动,我们才能够真正将传统文化传承给后代。
第四段:传承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长期的贡献和坚持。传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修炼,不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和创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其更具现代感和吸引力。只有持续的努力和坚持,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传承有序、发展有力。
第五段:传承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我们生活在当代社会中,我们有义务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传承有助于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只有承担起这份责任和使命,我们才能够真正传承好传统文化,使其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结语:传承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幸福。通过传承,我们拥有了一份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充实和有意义。传承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过去,更是为了承接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将传统文化传承得更好,让后代能够体验到我们的付出和努力。这样的传承,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传承。
传承丝路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五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历史与现实在5月的北京交汇,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如黄钟大吕,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千余名参会者心中激起强烈共鸣。
40多分钟的演讲中,主席带领人们穿越时空,直面当今世界的发展之问。回顾4年来“一带一路”超乎预想的建设成果,展望令人期待的未来目标,宣布中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承诺,会场上近30次热烈掌声,表达的是对“一带一路”建设成就的敬意,更是对源自历史、立足现实的发展价值的深切认同。
“说,古丝绸之路,和时兴,战时衰。巴勒斯坦人也始终相信,只有发展、合作才是取代战争、冲突的出路。‘一带一路’就是这样一条和平之路、发展之路,是人类进步的机会。”抚今追昔,巴勒斯坦改革与卓越委员会主席阿德南对主席的演讲感同身受。“主席的主旨演讲很好回答了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赞赏,代表与会者共同的心声。
身处今天的太空时代,我们早已无需牵着骆驼、驾着木船行走世界,科学与文化的演进,将人类文明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在繁荣的暗影里,贫富分化还在加剧;在“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儿童伏尸偷渡的海滨,妇孺丧生于恐袭的炮火;而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之间的竞争冲突,将越来越小的地球搅得昼夜不宁。
人类向哪里去?世界该怎么办?“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主席倡导共建“一带一路”,正是要继承丝绸之路留给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将人类社会摆渡向和平、繁荣、开放、创新和文明的彼岸。
古丝绸之路的兴衰史,堪称人类文明的教科书。无论是当年的十字军东征,还是今天战乱不断的北非中东,战马和长矛、坚船和利炮永远难以带来安宁和幸福。只有坚持和平合作、互利共赢,构建共赢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起来面对和破解发展的难题,才能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胸怀天下、交友四海,才有“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盛景。距离并不是问题,相向而行才是关键。“一带一路”四年来的丰硕成果已经说明,只要我们不被怨隙遮蔽双眼,不为损人利己的利益所惑,就一定能走出一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
传承丝路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六
丝绸之路作为一条古老而又璀璨的贸易通道,一直以来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而“传承丝路精神”这一主题,则让我们回顾历史、思考现实,并从中获得心得体会。在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传承丝路精神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这一精神让我体会到了文明互鉴的价值,理解了合作共赢的理念,并且明白了历史承传的重要性。
首先,传承丝路精神体现了文明互鉴的价值。在古代,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文化的交融之地。各国商人从丝绸之路上来往,带去了自己的文化和背景。而这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交换,更是一种价值的传递。通过与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的交谈和合作,我深刻感受到了丝绸之路所蕴含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这种文明互鉴不仅丰富了各个国家的文化,也让不同民族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的顺畅和友好。
其次,传承丝路精神让我明白了合作共赢的理念。丝绸之路上的商人需要彼此合作,才能完成更复杂的贸易活动。而这种合作共赢的理念,不仅仅适用于商界,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世界各国之间在重大议题上需要通力合作一样,我们的个人行为也需要考虑到社会整体的利益。通过与不同背景的人们长时间的合作和交流,我深刻感受到了合作共赢的力量与魅力。只有通力合作,我们才能够共同实现更大的共同目标,并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传承丝路精神让我认识到了历史承传的重要性。丝绸之路作为一个历史遗迹,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历史,承传中华文明的精髓。通过参观和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我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博大精深和人类文明的伟大。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认同,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总之,传承丝路精神使我深刻认识到了文明互鉴的价值,明白了合作共赢的理念,并且意识到了历史承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和合作,我们才能够打破砖墙,发展人类文明。同时,我们还要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传承丝路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七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汉唐风。延绵2000多年的丝绸之路精神,因“一带一路”倡议而重返全球视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等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同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共绘蓝图,同时,参加高峰论坛报道的中外记者超过4000人。
为了报道好这次盛会,大量媒体从一个月前就开始推出新闻专题和图片专版,深度解析,鲜活讲述,精彩呈现,以深度观察、现场特稿和图片故事带读者领略峰会精髓,帮读者解读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为盛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高峰论坛期间,各家媒体更是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出了一道丰富多彩的新闻大餐,比如通过网站和媒体的“两微一端”来生动阐释“一带一路”倡议,又比如通过各种新方法、新手段立体化报道论坛全程。
以大力度报道形成声势。
为了加大报道力度,众多媒体选派采编骨干组成报道团队,聚焦论坛主题,宣介“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揭示“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用事实说话,反映“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效,反映各方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评价,形成影响和声势。
有的媒体承载丝路精神,展现“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我国在沿线国家合作落地项目取得的丰硕成果,报道“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服务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相关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比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都开设了《一带一路·合作共赢》专栏,通过图文并茂梳理成绩,突出合作共赢的理念,呈现出“一带一路”建设动态,展望了“一带一路”发展未来。《中石化参与“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和地区项目建设用中国品质给世界“加油”》《新疆华凌:迈开大步“走出去”》等文章通过深入挖掘典型案例,报道中央和地方企业大力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积极参与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展示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各个领域合作共赢的进展成效。
在高峰论坛举行的这两天里,不少纸媒围绕论坛推出特刊,既报道论坛的活动内容,也不断解读举办论坛的重要意义,有的媒体还深入采访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学者,准确解读“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规划,全面介绍相关规划和方案的基本原则、重点内容和保障措施。《光明日报》接连几天的论坛特刊,既有数据制图来一目了然呈现的《“一带一路”三年“五通”走了多远》,也有丰富多彩的《“一带一路”光明谈》,通过与专家学者的对谈来探索如何借论坛这个契机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问题。
5月14日,听了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之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均及时组织解读报道,并在5月15日大量刊发对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提出的新理念新观点新主张的深入阐释,准确解读其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主场优势让北京本地的媒体报道更为引人注目,《北京日报》在5月14日这天推出《筑梦丝路》特刊,与读者一道对接“一带一路”上的广阔“朋友圈”,特刊中的头条《共襄盛举共享繁荣》,更是大气磅礴地指出:“我们坚信,以峰会为契机,‘一带一路’这一中国方案,必将凝聚起更强大的国际共识,必将汇聚起更磅礴的世界能量,并以其前所未有的进取心态、开放气度、合作取向、共享精神,为当今时代和未来书写下光辉篇章!”
《河南日报》《重庆晚报》等地方媒体除了对“一带一路”进行多角度解读之外,还结合自己的地域特色,如5月14日刊发的《融入“一带一路”中原大地飞歌》《看重庆如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等文章,都谈到了各自区域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建设赋予的机遇,来勾画创新、开放发展的新愿景。
以合作事例解读推进思路。
那么,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国外的“朋友圈”又是怎样评价的呢?媒体通过国内外政府、机构、院校的专家学者等“大咖”的分析研判,能让受众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与价值。在多家媒体的采访报道中,齐普拉斯等多个国家的政要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高度评价,知道不少外国人都对“一带一路”寄予厚望。
与此同时,一系列报道也将中国扎实推进“一带一路”的做法介绍给世界。新华社5月14日发出的评论《让务实举措助力“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中就指出:“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等措施加大资金支持,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行动表明建设自由贸易网络的决心,启动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点燃发展新引擎,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建设更多民生项目……实实在在的举动,真金白银的投入,无不昭示出中国对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坚定信心,与沿线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的鲜明态度,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懈求索。”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世界的共同机遇》直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合作,不是一种单向资本、产能、劳动力的输出,而是一种整合资源、盘活资源。比如,中国企业中远海运接管下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正成为‘一带一路’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希腊经济和工业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由于比港集装箱处理效率提高,以及中远海运对比港的未来规划带来的产业联动效应,比港未来每年将为希腊经济带来额外51亿欧元的长期收入,到2052年前将累计增加12.5万个就业机会。”
当然,媒体也以建设性的角度,结合现实案例提出解决方法。《人民日报》5月11日理论版刊发的《推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文,直言我国与沿线国家在陆路、水路、航空、能源、通信等方面的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专业技术人才供不应求等,提出应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规划制度、标准体系、人员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
以多元化形式讲好故事。
多元化的形式让报道在纸媒端的呈现方式别出心裁,也让报道在新媒体端的表达更加精彩厚重,把故事讲得更好,让“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设施等在指尖联通。
《人民日报》的“中国故事”工作室汇总了65个国家的青年代表谈“一带一路”,并将这些看法做成了微视频,推动文明的交流。
新华社在这次的“一带一路”报道中,推出了不少叫好的微视频。在5月重磅推出的《你好,一带一路》系列微视频,发布来自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意大利、荷兰的11部“新鲜视觉”,带用户探寻不一样的丝路故事。创意动画视频《“一带一路”篆记》将“实、美、通、信、兴”5个古风古韵的小篆体汉字通过拆文解字,把“一带一路”倡议所蕴含的东方智慧在用户眼前铺展开来。双语说唱mv《“一带一路”全球唱》更是新华社音视频部的一次新尝试,让全球“90后”助唱“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混搭画风增加了传播力。
在全国两会已经打出名声的《光明日报》“小明”,这次还推出了“小明ai一带一路”应用,用户只需要扫描《光明日报》报道、图片或丝路沿线采访城市的主要地标图片,或直接与“小明”语音交流,便可获取有关“一带一路”的更多最新资讯和历史人文故事。
《中国青年报》的中青在线精心策划推出“致新丝路”专题页面,汇集图文、视频、虚拟现实、地图、h5和互动等多种报道样态,并在5月13日至15日发起了72小时大型全景直播“跨越时空的对话”,呈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盛况。
传承丝路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八
丝路精神与“一带一路”的崭新实践相结合,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精神之果,这就是“一带一路”精神。本站小编在此整理了20xx传承丝路精神。
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以中国为起点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它是沿线国家共享的一个历史文化遗产,但维护它的主要动力来自外界,而不是中国内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主动去推销)。
今天的“一带一路”,我们是主动的,是主席倡议的。主席在20xx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20xx年5月14日,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
“一带一路”只有取得双赢才能够持续。这跟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有本质区别的,并不是历史再现。我们不是要复原历史,而是要着眼现在、开创未来,为沿线国家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和平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个广为流行的看法是:“一带一路”是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针对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发展战略。这也是不对的。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能源局共同制定并发布的《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简称《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是统筹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长远、顶层战略,是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区域合作网络的倡议。也就是说,其建设是以国家间合作为主要平台。
“一带一路”规划的任何项目不能由某一个国家说了算,而是需要多征求沿线各国的意见,确保“一带一路”建设能够兼顾各方的利益诉求,体现各方的共同意志。这就是“共商”的涵义。因而,无论从属性上还是从范畴上看,“一带一路”都不属于区域发展战略。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历史与现实在5月的北京交汇,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如黄钟大吕,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千余名参会者心中激起强烈共鸣。
40多分钟的演讲中,主席带领人们穿越时空,直面当今世界的发展之问。回顾4年来“一带一路”超乎预想的建设成果,展望令人期待的未来目标,宣布中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承诺,会场上近30次热烈掌声,表达的是对“一带一路”建设成就的敬意,更是对源自历史、立足现实的发展价值的深切认同。
“说,古丝绸之路,和时兴,战时衰。巴勒斯坦人也始终相信,只有发展、合作才是取代战争、冲突的出路。‘一带一路’就是这样一条和平之路、发展之路,是人类进步的机会。”抚今追昔,巴勒斯坦改革与卓越委员会主席阿德南对主席的演讲感同身受。“主席的主旨演讲很好回答了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赞赏,代表与会者共同的心声。
身处今天的太空时代,我们早已无需牵着骆驼、驾着木船行走世界,科学与文化的演进,将人类文明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在繁荣的暗影里,贫富分化还在加剧;在“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儿童伏尸偷渡的海滨,妇孺丧生于恐袭的炮火;而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之间的竞争冲突,将越来越小的地球搅得昼夜不宁。
人类向哪里去?世界该怎么办?“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主席倡导共建“一带一路”,正是要继承丝绸之路留给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将人类社会摆渡向和平、繁荣、开放、创新和文明的彼岸。
古丝绸之路的兴衰史,堪称人类文明的教科书。无论是当年的十字军东征,还是今天战乱不断的北非中东,战马和长矛、坚船和利炮永远难以带来安宁和幸福。只有坚持和平合作、互利共赢,构建共赢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起来面对和破解发展的难题,才能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胸怀天下、交友四海,才有“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盛景。距离并不是问题,相向而行才是关键。“一带一路”四年来的丰硕成果已经说明,只要我们不被怨隙遮蔽双眼,不为损人利己的利益所惑,就一定能走出一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
强调,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的大势依然强劲,变革创新的步伐继续向前。同时,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20xx年,我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
一是政策沟通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旨在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我们同有关国家协调政策,对接规划,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机制化产能合作。二是设施联通不断加强。目前,以中巴、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为依托,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三是贸易畅通不断提升。20xx年至20xx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四是资金融通不断扩大。中国同参与国和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这些新型金融机制同世界银行等传统多边金融机构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层次清晰、初具规模的“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五是民心相通不断促进。参与国开展智力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等建设,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传承丝路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九
志合连山海,有朋远方来。五月的北京鲜花盛开,迎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9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70多个国际组织的领导人,15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代表齐聚一堂,共襄盛举。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召开的最高规格国际性会议。这一开创性历史盛会,必将书写世界各国携手共进的崭新篇章。
比之为交响乐,视之为朋友圈,喻之为百花园,邀请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寻找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总钥匙”……习近平主席以生动的表达,说明“一带一路”开放包容的特征、互利共赢的追求、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如今,倡议变成共识,理念落地生根。“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目前,已经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中国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些短时间取得的积极成果,充分证明“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世界和平发展的潮流,符合各国发展合作的需求。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亚健康状态,保护主义上升,“逆全球化”抬头,开放与保守、变革与守旧、经济一体化与碎片化的矛盾凸显。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促进贸易发展、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新引擎。从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建设规划,到设立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投融资平台,再到建设雅万高铁、瓜达尔港等基础设施,“一带一路”建设各个领域取得的成果,不仅助推了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也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发展新机遇,以及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参与各方都为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从中获益良多。这样的共同行动,正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方向发展。
“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3年多来,逐渐向纵深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以扎实的努力践行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目前,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为东道国增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仅去年一年,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就达145亿美元。中国正以十足的诚意和坚定的行动,落实着“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和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习近平主席指出“丝绸之路是各国人民共同财富。”“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不仅有效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入,也向沿线国家以及全球传递着共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3年多来的成就,让“一带一路”成为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如何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规划愿景?此次论坛将协商确定下一阶段重点合作领域,制定面向未来的合作规划,在新起点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论坛不是“清谈馆”,而是要打造高效的国际合作平台,推动互联互通;一支支积极有为的“行动队”,将通过更加紧密的对接、更富成效的落地,把共识转化为发展的动力、民生的福祉,让“一带一路”托举起沿线各国人民的希望与梦想。
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驼铃声声,海上丝路舟楫相望,各国打破藩篱、友好交往,留下人类和谐互利的佳话;今天,“一带一路”秉持丝路精神,让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再续历史的辉煌篇章。相信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这条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指向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携手合作,务实进取,我们将更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开放共赢的新世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传承丝路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在这美好时节,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深刻阐释了丝路精神的丰富内涵,系统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擘画了建设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一带一路”的美好前景。这一重要演讲,既有高瞻远瞩的构想,又有求真务实的举措,为“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坚实支点,彰显了将民族性与世界性、国家利益与人类利益有机统一的大国担当。
“‘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回溯历史,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被誉为当时“最伟大的高速公路”,我们的先辈对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向往和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将其精辟概括为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正是传承着这样一种追求,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历史表明,无论相隔多远,只要我们勇敢迈出第一步,坚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
蕴含中华民族文化气质的丝路精神,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绽放出绚丽的光芒。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一步一个脚印,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各国之间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因秉持丝路精神,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和平对话,“一带一路”建设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迈出坚实步伐,“朋友圈”越来越广,“百花园”越来越美。这充分说明,“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具有广阔前景。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和平发展的大势日益强劲,变革创新的步伐持续向前。与此同时,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继承和弘扬丝路精神,有助于各国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从而破解现实难题,为世界和平发展找到新增长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把这项普惠各国的“中国方案”抓实抓好,就能走出发展的“困难水域”、走上前行的阳光大道。
“黄钟响而群音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演讲,得到与会多国政要和世界舆论的普遍盛赞。我们坚信,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丝路精神将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汇聚各国的力量与智慧,发扬各国人民的勤劳与创造,“一带一路”建设这项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事业,将为世界的联通与繁荣再创奇迹。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演讲,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通起来,深刻领会和理解“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和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保持高度一致。
传承丝路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一
第一段:简介丝绸之路及其重要性(200字)。
丝绸之路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重要的贸易路线之一,连接了东方和西方。这条古老的道路不仅仅是商品交流的通道,还是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丝绸之路,许多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进行了交流与融合。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在世界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在经济和政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因此,传承丝绸之路的价值和意义日益凸显。
第二段:丝绸之路的经济意义(200字)。
丝绸之路的经济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促进了商品的交流和贸易发展。在丝绸之路上,东方和西方的商品得以互通有无,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丝绸、茶叶、瓷器等东方商品流向了西方,而珍宝石、马匹、金银等西方商品则源源不断地流入东方。其次,丝绸之路也催生了很多繁荣的城市和贸易中心,如南京、广州、巴格达等。这些城市成为各种商品和文化的集散地,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第三段: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200字)。
丝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丝绸之路,东方的文化传播到了西方,西方的文化也传到了东方。一方面,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传统工艺品成为了西方国家追捧的对象,中国的思想、哲学和艺术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另一方面,西方的科学、文化和宗教影响也进入了中国,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丝绸之路,不同文明相互抱团取暖,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第四段:传承丝绸之路的重要性(200字)。
传承丝绸之路对于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促进沿线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丝绸之路相对畅通,从而为沿线国家发展贸易和经济合作提供了更多机遇。其次,传承丝绸之路也有助于促进文化包容与交流。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宗教和艺术形式,从而减少误解与偏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第五段:我对传承丝绸之路的体会与展望(200字)。
对于我个人来说,传承丝绸之路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使命。通过学习和传承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我更加珍视和骄傲自己的文化宝藏,也更加愿意去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未来,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丝绸之路的传承和发展,为推动国际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同时,我也期待丝绸之路的传承能够进一步推动沿线国家的繁荣与发展,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开放和包容的世界做出贡献。
传承丝路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二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商贸和文化交流大道之一,连接着东西方不同文明的交汇点,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外交和经济渠道。如今,丝绸之路的精神得以传承,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国家倡导“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传承丝路心得体会”是一个让人们探索和思考丝绸之路精神的主题,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和其所传达的智慧。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它不仅仅是货物的交换,更是思想、艺术和宗教信仰的交流。通过丝绸之路,东方文明向西方传播,西方文明也影响了东方。这种文化交流使不同的文明得以交融和发展,让各文化之间相互启迪。今天,丝绸之路的精神通过旅游、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等方式得以传承。各国人民通过互访和交流,深入了解和欣赏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从而增进了友谊和合作。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文化交流的渠道,也是商贸合作的桥梁。古代的丝绸之路上,中原文化与西域等地区的宗教、土产、工艺等都得以相互了解和交流,从而推动了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如今,沿着丝绸之路地区,各国开展着广泛的合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农业合作等领域。这种合作不仅仅带动了经济发展,也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福祉。通过传承丝绸之路的商贸合作精神,我们可以为国际社会构建更加开放共赢的合作关系。
第四段:传承丝路的和平与互信。
丝绸之路的重要性远不止于商贸和文化交流,它还传递着和平与互信的理念。历史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人民以互利互惠、和衷共济的精神和平相处。如今,“一带一路”倡议提倡的和平发展、开放合作的理念正是基于丝绸之路上的和平与互信。通过传承丝绸之路的和平与互信的精神,我们可以为国际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贡献,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五段:结语。
传承丝绸之路心得体会,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领悟丝绸之路的精神与智慧。通过文化交流、商贸合作、和平与互信的精神,我们可以为推动世界各国的发展与繁荣贡献力量。在丝绸之路的桥梁上,我们共同努力,传承丝路精神,让文明之光在不同地域、不同国家间熠熠生辉。
传承丝路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三
传承是一种将经验、知识与智慧代代传递的行为。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传承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为了保护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为了让我们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好地前行。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传承的重要性,并从中领悟到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传统文化承载着前人智慧的结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我深信,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更能帮助我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我努力在生活中与传统文化接轨,研究经典、品味古诗词,参与传统节日的活动等。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实践,我不仅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还培养了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优雅的情操,这些都是我通过传承得以获得的宝贵财富。
第三段:学术知识的传承。
除了传统文化,学术知识的传承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方面。学术知识的传承,旨在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汲取他们的智慧与经验,不断探索前进。在我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们不仅给我传授了各方面的知识,也培养了我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我深深地明白,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不断突破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我经常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机会,包括进修课程、专业讲座等,以便更好地掌握学术知识并加以传承。
第四段:道德品质的传承。
道德品质的传承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亟需关注的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道德观念的淡薄也似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然而,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我们人类社会的基石,而且是一种能够传承的宝贵财富。在我所居住的社区中,我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关心弱势群体,与他人分享个人所得,帮助他人渡过困境。通过这些行为,我意识到做一个正直、善良、宽容的人是多么的重要,不仅能传承美德,还能在自己的成长中获得内心的满足和愉悦。
第五段:传承的妙用。
传承不仅仅是将前人的经验与智慧传递给后人,更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与发展。正如著名学者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传承能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避开一些可能的弯路和陷阱,同时也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思路。通过传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创造新的成果与价值。因此,我坚信传承是一个实现个人价值和发展社会的重要手段。我将一直努力学习,积极参与传承,以便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多的成就。
结尾:
传承是一种将经验、知识与智慧代代传递的重要行为。无论是传统文化、学术知识还是道德品质,都是我们在传承中所需要关注的方面。通过传承,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智慧财富,也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珍视传承的意义,努力传递并发扬优秀的文化、智慧与价值观念,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传承者。
传承丝路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四
古老而又崭新的丝绸之路,星罗棋布的地球村落。自古至今,人们都渴望联通世界、了解他人。,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正推动着“一带一路”这一全新国际公共产品一步步落地生根。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在20xx年9月和10月由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丝绸之路既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当代中国文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自信和复兴的有效方法,是大国崛起所依托的时代精神。“一带一路”构想与“中国梦”的理念相辅相成。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在思想上,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一名普通公民,我时刻通过各种途径关注国家和国际的动态在学习上我,认真学习每一科专业课课程和选修课程,取长补短,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课业,我还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知识,不断开拓视野,为日后迈向工作岗位做准备。在工作上,时刻都不忘本身的职责所在,认真完成领导老师安排的工作。生活中,我朴素节俭,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尊敬师长,平时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融洽和睦地相处,尽自己所能来帮助与需要帮助的人。课余时间,我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组织的社团活动,积极锻炼身体,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注意克服本身的缺点和不足,争取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传承丝路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五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本站小编在此整理了传承丝路精神。
范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指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各国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营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第二,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要深入开展产业合作;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要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扎实推进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完善跨区域物流网建设;要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
第三,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要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第四,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要促进科技同产业、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为互联网时代的各国青年打造创业空间、创业工场。要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五,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推动教育合作,发挥智库作用,推动文化、体育、卫生务实合作,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密切各领域往来。要加强国际反腐合作,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
“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以中国为起点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它是沿线国家共享的一个历史文化遗产,但维护它的主要动力来自外界,而不是中国内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主动去推销)。
今天的“一带一路”,我们是主动的,是主席倡议的。主席在20xx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20xx年5月14日,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
“一带一路”只有取得双赢才能够持续。这跟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有本质区别的,并不是历史再现。我们不是要复原历史,而是要着眼现在、开创未来,为沿线国家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和平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个广为流行的看法是:“一带一路”是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针对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发展战略。这也是不对的。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能源局共同制定并发布的《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简称《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是统筹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长远、顶层战略,是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区域合作网络的倡议。也就是说,其建设是以国家间合作为主要平台。
“一带一路”规划的任何项目不能由某一个国家说了算,而是需要多征求沿线各国的意见,确保“一带一路”建设能够兼顾各方的利益诉求,体现各方的共同意志。这就是“共商”的涵义。因而,无论从属性上还是从范畴上看,“一带一路”都不属于区域发展战略。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建设“一带一路”,是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全球增长和贸易、投资格局正在酝酿深刻调整,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上“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一带一路”的建设,正是中国在向世界各国释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国崛起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代价。
20xx年10月17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筹委会文化传承创新高端学术研讨会在敦煌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和俄罗斯乌拉尔国立经济大学、韩国釜庆大学等46所中外高校在甘肃敦煌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以探索跨国培养与跨境流动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46所高校当日达成《敦煌共识》,联合建设“一带一路”高校国际联盟智库。联盟将共同打造“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全面交流与合作,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名大学生这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机遇,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以适应“一带一路”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在报告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面对第二个十年更加复杂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有更加全面、更加充分的准备。中国进入一个新阶段,政治、经济、文明、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都将对当代大学生的具体要求、人生定位、就业规划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大学生要充分了解时事,把握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动态,对自己的未来及早谋划。响应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努力提升自我,积极投入到建设祖国的队伍中!
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到处蕴含生机,也给大学生提供了许多发展的机遇。我国是一个人才荟萃的国家,同时也造就了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在竞争激烈的当前社会环境,如何抓住机会去应对挑战,是当代大学生所应该考虑的问题。机遇无处不在,机遇也往往垂青有所准备的人,要想很好把握机遇,发展自己,取得成功,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实力,认清当前形势,勇于创新。我们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趋向于实用主义,重功利讲实惠,缺乏长远打算、远大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因而没有强大的动力.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要想取得跟好的发展,大学首要的就是搞自身的综合实力。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要落实到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和身体素质四大方面。就业问题依然是当今大学生不可避免的一个难题,“一带一路”必然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就业市场,那么就需要我们大学生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来适应市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在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上,大学生就要着重培养自身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等方面的精神。在现代面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识的今天,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大学就要牢牢把握好学习的时间,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心理品格素质和身体素质,是根本,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大学生才能充分融入社会。面对社会的激烈的竞争,才能有精力坦然地应对“一带一路”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创新是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提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关键,也是当代大学生面对挑战所因具备的能力。正可谓不进则退,进则居上,皆是在强调一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之理。停滞不前,不求改革创新,就如同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也没有机遇。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为“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提供智力支持。
总之,“一带一路”得伟大构想给我们大学生带来的不仅是机遇,也有挑战,我们要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崇高的理想,脚踏实地,不尚空谈,抓住“一带一路”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勇敢的迎接“一带一路”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传承丝路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六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包括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约1500名代表出席高峰论坛。作为中国首倡举办的“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此次高峰论坛对于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秋天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潮流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不是中国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契合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和积极参与,已成为中国首倡、各国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一带一路”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为参与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习近平主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弘扬丝路精神,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文化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已正式发布,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整体发展机制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文化交流合作协调发展态势正在形成,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形式越来越新、内容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一座“民心相通之桥”正在中国与各国之间搭建起来。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化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政府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区域国际组织、民间文化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截至2016年底,文化部与“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日益完善。截至2016年底,我国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的中国文化中心数量达11个,今后将优先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设立中国文化中心。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各类艺术节、博览会、交易会、论坛、公共信息服务等平台建设逐步规范化和常态化,包括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在内的5个联盟正在建立;“一带一路”文化活动品牌效应逐渐增强。“欢乐春节”、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文化之旅、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2016中埃文化年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文化活动与各国分享中国文化艺术盛宴;“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及对外文化贸易合作方兴未艾。面向“一带一路”国际文化市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贸易渠道持续拓展,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今后,还将围绕多个领域开拓完善国际合作渠道,鼓励企业、社会资本参与“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领域合作也在全面推进。继2014年“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之后,中国积极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还与塔吉克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等合作开展古代丝绸之路遗址的考古发掘。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千百年来,古老的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文化、交融多元文明,其璀璨和辉煌在各国民众心中积淀、升华,激活和激发了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共同历史文化记忆和美好向往。让我们以此次高峰论坛为契机,携起手来,推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丝路精神,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让中国与“一带一路”的时代故事更精彩、更丰富,让各国人民的心更近、情更深,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影子心得体会视频简短(通用13篇)
- 校园安全月活动总结(模板10篇)
- 基坑监测心得体会及收获(汇总9篇)
- 2023年人物工作心得体会范本(大全10篇)
- 招生兼职心得体会实用 招生兼职心得体会实用文章(2篇)
- 2023年租房合同协议书(大全8篇)
- 2023年少先队先锋心得体会和方法(优秀10篇)
- 最新租房合同协议书才有效(汇总18篇)
- 2023年婚礼秀活动策划方案(通用9篇)
- 2023年湘教版二年级教学计划(优质9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