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舆情心得体会和感想 舆情处理心得(五篇)

  • 上传日期:2023-01-07 16:50:41 |
  • ZTFB |
  • 11页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负面舆情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第二条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第三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遵循以下工作原则:

1.及时主动,准确把握。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发布准确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掌控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把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2.强化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网络舆情的新闻宣传有利于审计工作大局,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置。

3.突出导向,分类处理。对于影响较大的审计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敏感问题,由局办公室提出新闻处置建议预案并报局主要领导批准后,统筹安排宣传报道工作。

第四条组织机构

成立网络舆情处置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其他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股室负责人担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对涉及工作的网络舆情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和处理与媒体的相关事宜;

2.根据需要确定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新闻发言人;

3.审定新闻宣传预案,决定新闻宣传内容,安排新闻发布;接待、管理采访事件的媒体记者;

4.收集、跟踪、分析、处置境内外舆情,及时向有关单位、部门通报情况,指导相关单位、部门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控制和引导舆论;

5.向相关领导和部门及时上报信息。

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情处置、预警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设在局办公室,由各相关人员组成,其中办公室负责协调和处理与网监、网宣部门及媒体的关系,收集、跟踪境内外舆情,及时向有关单位、部门通报情况,各股室负责提供情况材料并进行核实、分析。

第五条舆情预警体系

办公室指定专门舆情评论员负责文字及宣传工作,收集舆情动态,发现涉及审计工作的舆情及时上报,并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引导舆情。

舆情评论员及时收集舆情危机事件及其苗头动向,分析评估态势趋向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对发现的舆情,须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汇报,提出舆情处置建议并根据情况需要逐级上报。在报告的同时及时跟帖,确保正确引导舆论走向,有条不紊地开展舆情处置工作。

第六条舆情引导机制

舆情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按照“确认事实,快速反应,妥善处理”总体要求,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当网上出现涉及审计工作的负面报道后,应坚持积极正面引导,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及跟帖,以正视听。有重大影响的舆情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以新闻发布会、通气会等形式迅速反应,协调主流媒体,推出相关报道,引领社会舆论。

第七条舆情处置预案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基本要求,及时了解舆情出处,对引发该舆情的不实之处进行澄清。同时组织舆情评论员,从普通网民的角度对提出的负面质疑进行反驳,引导舆情的正面发展。

当负面影响增大时,领导小组应有意识地选择重要信息,有侧重地在主流媒体公布信息内容,维护审计部门的形象。

第八条舆情应对方法

1.明确态度。应在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快讲事实,慎讲原因,表示对事件的关注和重视。

2.提高速度。要迅速与有关单位和媒体取得联系,进行有效沟通,及时封堵删除与事实不相符的不良信息。

3.统一尺度。要及时拿出统一的解释口径,一时拿不出完整的调查结论时,应考虑梯度发布信息,分阶段降低流言的影响。

4.规范法度。在消除负面报道危害时,要有的放矢,方法得当,分清轻重缓急,密切关注媒体动态,防止事态反复。

5.调整角度。对确属工作失误的情况,应将着眼点放在事后的处理、原因的调查及责任的追究上,举一反三,落实整改。

第九条沟通协调机制

建立与宣传、通信、公安等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联系,定期沟通,及时了解网络舆情的最新动态,学习、提高网络舆情应对的科学方法。

第十条责任奖惩办法

将舆情处置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体系,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股室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网络舆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处置工作中有其他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行为的,或擅自发布有关信息或报道虚假情况,导致重大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对有关责任人追究责任。

推荐负面舆情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甲方(用人单位):

甲方地址:

乙方(劳动者): 性别:

身份证号码:

邮政编码:

通讯住址:

联系电话:

为确立双方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及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 、发文通知、《员工手册》等的规定,经平等协商达成一致,自愿签订本劳动合同,共同遵守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第一条 甲乙双方选择以下第 种形式作为本劳动合同期限:

(一)固定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为止。

(二)无固定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本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为止。试用期为 个月,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为止。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第二条 双方同意以下条款内容为工作内容:

(一)甲方聘用乙方主要从事 岗位(工种)的工作;

(二)甲方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乙方的工作能力或工作表现,单方调整乙方的工作岗位;

(三)甲方有权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乙方完成某些临时性工作;

(四)乙方同意上述工作岗位的安排或调整,应当按照岗位职责 的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条 甲方的公司生产经营场所及乙方的工作地点范围为四川省范围内,甲方安排乙方出差的除外。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四条 工作时间

(一)甲方安排乙方执行以下第 种工时制度。

1、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乙方每日工作时间为 小时,每周工作 天。

2、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乙方所在岗位实行以(请在所对应的“□”中打“√”)□年、□半年、□季度、□月度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3、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与销售任务挂钩。乙方所在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同时与乙方完成的销售任务挂钩,原则上乙方每天必须打卡上下班,但出差期间例外;具体工作时间的起止由甲方规定或乙方自主确定,但乙方必须完成甲方规定的每月销售任务。

(二)根据甲方企业所从事行业的特点,甲方需要安排乙方延长工作时间或节假日加班的,乙方应服从甲方统一安排,甲方按规定安排补休或支付加班工资。乙方主动加班须按照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报批,否则不视为加班。若属于乙方必须完成的每月销售任务而超时工作或在工作时间外完成销售任务的不属于加班,甲方也不安排补休或支付加班工资。

第五条 乙方在合同期内享有国家规定的、结合甲方实际情况安排的各项休息、休假的权利。

四、劳动报酬

第六条 甲方至少每月以货币形式向乙方支付一次工资,乙方同意甲方按银行转账或者现金方式支付工资。

第七条 甲方依法制定工资分配制定,并告知乙方。乙方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甲方向乙方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成都市最低工资标准。

第八条 在甲方经济效益提高和乙方遵纪守法、完成任务的情况下,甲方将逐步提高乙方的劳动报酬。

(一)甲方在每月15日支付乙方上月工资(另有约定的除外),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顺延。甲方支付乙方的工资为税前工资,乙方的个人所得税可由甲方代扣代缴;

(二)双方确定乙方实行以下第 种工资形式:

1、基本工资制:乙方试用期工资标准为 ,乙方试用期后的月基本工资为:__________元。

2.岗位工资制:乙方的月岗位工资为:__________元。

3.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制:乙方的月基本工资为:__________元,甲方依据绩效工资考核结果确定乙方每月的绩效工资。

4.其他工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合同履行期间,乙方的工资可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出勤情况、工作岗位的变更、个人业绩变化以及其他甲方薪酬管理制度中规定的情形作相应变动,但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四)甲方应支付乙方离职前的(包括辞职、自动离职、开除等)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奖金、补贴、提成等应得部分)。如乙方未办理完所有行政及业务、财务等交接手续和交接工作而擅自离开的,甲方有权暂不支付乙方按公司财务结算后所获得的薪资,待完善后方予以支付。

第九条 甲方支付乙方在婚假、产假、丧假、病假等假期期间的工资标准按照《员工手册》相关条款约定执行。

第十条 非因乙方原因造成甲方停工、停产、歇业,未超过一个月的,甲方应按本合同约定的月工资标准支付乙方工资;超过一个月,未安排乙方工作的,甲方应按不低于当地失业保险标准支付乙方停工生活费。

五、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第十一条 甲方应按国家和地方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按月为乙方缴纳基本社会保险费用;社会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由甲方在乙方工资中代扣代交;具体办理时间从乙方将其社保户头转至甲方所在地社保部门后或准确提交首次购买社会保险必需提供的全部资料后执行。乙方应将办理社会保险必需的资料及时交付甲方,并确保所提供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准确,若因乙方原因致使社会保险不能及时缴纳而无法享受社保福利待遇的,应由乙方自行承担相应后果,且不得向甲方要求任何赔偿。

第十二条 乙方的公休假、年休假、婚丧假、产期待遇以及病假等假期期间的工资,均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

第十三条 乙方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的待遇等均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执行。

第十四条 乙方享有甲方规定提供的各项福利。

六、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及职业危害防护

第十五条 甲乙双方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生产安全、劳动保护、卫生健康、职业危害防护等规定。甲方应为乙方提供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设施、劳动防护用品或采取其他必要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乙方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冒险作业。甲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工作。乙方有权拒绝甲方的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对甲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乙方有权要求更正或向有关部门举报。

七、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

第十六条 甲方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员工手册》。乙方应当服从甲方实施的职业道德、业务技术、劳动安全、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及《员工手册》方面的管理,严格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员工手册》的规定,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有关操作规程、生产标准、工作规范。乙方必须按时完成甲方交给的工作任务,提高职业技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职业道德。

(一)甲乙双方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乙方在签订本合同时已仔细阅读并了解甲方依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自愿遵守甲方上述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否则,甲方有权给予处分直至单方面随时解除劳动关系。

(三)甲方有权对乙方的工作表现以及乙方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等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考核和奖惩。

八、保密条款

第十七条 乙方在本合同期内若接触到甲方包括文件、设计图纸、会议记录、客户资料、工艺配方等商业秘密的,负有保密义务。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擅自公开、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甲方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竞业限制。若乙方违反双方就保守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竞业限制的约定,对甲方造成损失的,应当依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九、劳动合同的变更

第十八条 本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第十九条 甲方依照本合同第二条(二)的规定,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

十、劳动合同的解除

第二十条 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一条 乙方按《员工手册》离职要求的时间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乙方在试用期内须提前七个工作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综合部经理,乙方若已过试用期须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综合部经理,方可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二条 甲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甲方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乙方正当利益的;

(五)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乙方劳动的,或者甲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乙方人身安全的,乙方可以理解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事先告知甲方。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乙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条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甲方的规章制度和《员工手册》等相关规定的;

(三)存在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严重工作质量问题及效率问题、私设小金库、聚众赌博、收受贿赂等不良行为,给甲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负面影响的;

(四)在本合同履行期间,乙方同时与其他公司建立书面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经甲方提出,乙方拒不改正的;

(五)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甲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如乙方向甲方提供的个人资料(包括身份情况、学历情况、健康情况、履历情况等所有与个人有关的资料)不真实或隐瞒了真实情况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在本合同履行期间,因乙方存在本条第(三)项、第(四)项而给甲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负面影响的,甲方除有权随时解除本合同外,还有权要求乙方赔偿甲方经济损失和商誉损失,并有权要求乙方承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或商誉损失两倍的违约责任。

十一、劳动合同的终止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本合同期满或者甲乙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应当即行终止;

(二)乙方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乙方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甲方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甲方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任关闭、撤销或者甲方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十二、劳动合同的续订

第二十五条 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续订劳动合同。

第二十六条 符合《劳动合同法》十四条规定条件的,可以续订劳动合同。

十三、经济补偿

第二十七条 甲方依照本合同二十五条规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不向乙方支付经济补偿。

第二十八条 乙方违反本合同及甲方规章制度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甲方不支付经济补偿。

第二十九条 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条 甲乙双方解除或终止本合同的,经济补偿的发放标准应按《劳动合同法》和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十四、违约赔偿

第三十一条 甲方违反本合同的约定,侵害乙方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应当向乙方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二条 乙方违反本合同的约定及甲方规章制度的规定,单方擅自解除劳动合同给甲方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三条 乙方严重失职,徇(营)私舞弊,给甲方造成重大损害,乙方严重违反有关规章制度的操作、作业规定,给甲方造成损害,均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十五、争议处理

第三十四条 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六、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五条 乙方在甲方任职期间,必须遵守甲方规定的知识产权管理、保密规章、制度,履行与其工作岗位相应的保密职责,乙方违反甲方规章制度,对甲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六条 乙方离职之后仍对其在甲方任职期间掌握、了解、知悉的属于甲方或者属于第三方但甲方承诺有保密义务的技术秘密和其他商业秘密信息,承担如同任职期间一样的保密义务和不擅自使用有关秘密信息的义务,而无论乙方因何种原因离职。

第三十七条 无论乙方在甲方任职期间,还是离职以后,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竞业限制方面的法律法规。

第三十八条 双方确认在签订本合同前已经仔细阅读本合同内容,已完全了解本合同各条款的含义。

第三十九条 乙方已经知晓甲方的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的内容,并将其视为劳动合同的附件予以遵照执行。

第四十条 乙方确认所提供的通讯号码、通讯地址为劳动关系管理相关文件、文书的送达、通知的有效信息,如发生变化,乙方应以书面形式告知甲方;乙方承诺所提供的信息资料真实有效,不实造成的后果自负。

第四十一条 其他:

(一)本合同未尽事项,双方可协商解决或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二)本合同条款如与今后国家下达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时,以国家新的法律法规为准。

(三)本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严格履行。

(四)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五)相关培训协议及保密协议属本合同附件与本合同有同等效力。

甲方(公章):_________ 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推荐负面舆情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为认真贯彻落实x届省委常委会第x次会议精神,按照区纪委、区委组织部x月《关于认真组织召开“防风险、守底线”专题会议的通知》(202x年x号文件精神要求,根据农业农村局党组“防风险、守底线”专题会议方案安排,近期,我通过参加局党组扩大会、支部集中学习会、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自学等形式,全面、系统学习了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部分章节、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重要讲话和党内法规,以及全省警示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学习情况,根据工作实际,严格对照“防风险、守底线”专题会议“六个方面”的内容开展了对照检查,现作如下汇报:

(一)守好发展和生态底线方面。

一是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工作实践不够。工作中,认为生态文明思想是上级管方向、谋大局的重要遵循,自己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只要在行动上与中央和各级保持高度一致就行,没有真正理解生态文明思想对实践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很好地把生态文明理念运用到指导农业产业的发展上。比如:自己对分管的领域更多是关注产业发展,对产业发展中废旧地膜的回收利用和处理、秸秆的合理、科学使用等思考不多、指导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耕地保护质量。

二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理解不深入。简单地认为保护生态环境有具体的管理部门,自己工作的重点是农业产业发展,将业务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割裂开来看待,对农业产业发展中涉及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思考不多、谋划不够。

(二)守好脱贫攻坚底线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上仍有差距。认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收官收尾阶段,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都解决了,该补的短板弱项都补齐了,没有更多地思考如何实现后续脱贫成效巩固、持续稳定脱贫等长远问题。

二是对帮扶干部管理松散。作为支部负责同志,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业务工作上,对支部党员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关注不多、过问不多,认为大家按部就班开展走访、完善资料、算账能达标就算完成帮扶任务,导致个别帮扶同志引导群众感党恩、鼓励群众勤劳致富效果不理想。

(三)守好民生保障底线方面。我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为人民服务,着力工作为了群众、服务群众。面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坚持热情服务,积极主动引导,帮助寻求解决路径,工作中没有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现象。

(四)守好安全生产底线方面。

一是对安全生产思想、理论学习不深不透。学习更多是安排了再去看看、读读,需要时再去翻翻,进行浏览式粗学,没有真正静下心来思考,学习浮于表面,理解不深不透。

二是对安全问题口头谈得多,实际指导少。比如:在推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工作中,更多时候强调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对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排查更多停留在口头层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安全隐患做得不够扎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五)守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底线方面。我坚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政府债务管理有关要求,积极、主动按照要求落实债务风险防控措施,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六)守好防范舆论风险底线方面。

一是对有关新媒体管理存在不足。自己作为xx科和xx支部负责人,对单位同志、工作微信群的管理不够,内心深处认为大家都是党的干部、人民的干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是过硬的,开展经常性正面引导不够,曾出现有同志违规在工作群内随便转发文件的现象。二是存在“事不关己”的错误认识。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自己能够做到不该传播的不在朋友圈、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发布,不该转发的坚决不转发,但在坚决抵制上做得不够,没有完全站在支部党员、支部负责人的高度看问题,对身边人的不当言论、不雅视频等更多是“事不关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面对负面舆情舆论,主动发生反对、反驳做得不够.

同时,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部分党员干部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随着智能手机、网络的普及化,qq群、微信群、微博、论坛等成大众化信息发布平台,由于信息发布自由化,传统意识形态凝聚能力有所下降,政府信息发布的引导和动员能力有所下降,监督管理难以及时跟上,使新媒体的管理难度增大。一些基层单位对政治舆论、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深入研究和统一部署,缺乏组织性和指导性,任务交办不明确,责任目标不清晰,出现错位和缺位的现象,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整个政治舆论、意识形态传工作显得较为疲软和被动。加上一直以来,由于基层工作事务繁重,有关领导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导致从事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人员深感自身劳动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和认可,工作热情减退,其结果就是基层政治舆论、意识形态工作难以顺利展开。

一是理论学习的站位不够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没有与时俱进地用党的先进理论来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言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缺乏全面深入系统的学习,在学习内容上采取实用主义,存在“现用现学、急用急学、不用缓学”的现象,对自我“充电”、改造主观世界缺乏长期规划,缺乏“挤”和“钻”的精神。二是党性修养的要求不够严。随着党龄的延长,在党性意识、党性修养方面自我感觉还不错,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坚持不懈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修养上下得功夫不够,存在以事务工作代替政治和党性锻炼,放松了对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视。三是开拓创新的劲头不够足。在具体工作中,能够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不正之风敢斗争,确保党中央、省州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但随着工作时间越久,考虑问题、推进工作就更加谨慎,面对新的工作任务,敢为人先的积极性有所减退,对工作的标准有所降低,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敢为人先的魄力和奋力开拓的锐气相对缺乏。四是为民服务的意识不够强。一是部署谋划工作中,没有牢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些工作听取群众意见不够,停留在下几次基层、与群众谈几次心、开几次座谈会层面上,没有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二是有时也调查了也研究了,但成果出来之后,因为推行困难多或推行成本大,没有及时付诸实践。

下一步,将通过本次专题会议,针对查摆出的不足之处和问题根源,认真梳理和仔细剖析,逐条逐项制定具体整改目标、整改时限,并拟定具体措施切实加以整改。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不断增强“四个意识”。一是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严格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讲话、论述,以及中央和省委、州委、县委下发的重要文件、召开的重要会议、作出的重大部署、出台的重要政策,均在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第一时间抓好宣传贯彻。二是注重学习与工作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读书与修身结合,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学习与运用相统一、言论与行为相统一,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始终对党忠诚老实。一是以政治修养为根本,自觉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来遵循,自觉把高标准、严要求贯穿到平时工作生活的每个细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道德情操和精神气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努力做到打铁自身先硬起来。二是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认真贯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坚持开好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加强与班子成员、干部群众的沟通交流,光明磊落做人,开诚布公待人,诚心诚意帮人,提高班子和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干事创业营造良好氛围。三是带头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带头讲好廉政党课,推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落实到位,进一步提升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四是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觉抵制“四风”,面对各种歪风邪气敢于较真、敢抓敢管,做到事事按规矩,时时讲规矩,处处严规矩。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带头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为基层减负各项措施,积极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切实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抓工作落实上。

(三)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提高为群众服务能力。一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厚植人民情怀、筑牢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始终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之中,坚持党的事业第一、群众利益至上,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根植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二是以陈立群、姜海泉、文伟红、王正梅等先进典型为榜样,工作中多深入基层,主动听取群众意见,了解存在问题,及时拿出解决办法,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研,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统筹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四)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工作任务落实。一是始终保持拼搏进取的干劲、奋发向上的闯劲,坚决杜绝精神懈怠、安逸求稳的消极思想,多思考落实工作的具体办法,多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以谋划上的滴水不漏、执行上的不折不扣、落实上的有力有序,全面提升统筹全镇工作的能力。二是紧盯高标准、高质量工作要求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思路和办法,从严从实抓好督导检查和服务协调,提升全镇各项事业发展整体水平。

(五)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做实做细基础工作。一是强化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切实担负起从严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责任主体、责任内容、工作措施,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细落地落实,为脱贫攻坚成效持续巩固提升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和作风保证。二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带头抓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持续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全力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三是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把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严要求亲属,净化朋友圈、社交圈,培养良好家风、家教、家训,以实际行动维护班子和个人的良好形象以上是我的剖析材料,真诚的希望同志们对我进行批评、指正和帮助。

推荐负面舆情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为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正确引导、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最大程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第一时间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做到第一时间监测、收集、研判舆情发展走向,及时上报舆情动态,为应急处置提供第一手资料;

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准确信息并慎报原因,情况较为复杂的舆情信息,在事态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公众评议猜测或随意解读时,根据具体调查情况,再作后续详细发布,牢牢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事件处理的舆论主导权.

(二)全局利益原则.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负面舆情信息时,坚持以维护党委政府形象和社会大局稳定为目标,把群众利益、大局利益始终放在优先位置.

(三)口径一致原则.在对外信息发布中,做到步调统一、口径一致、权威发布,避免说法不一、自相矛盾,造成于己不利的后果.

(四)疏堵结合原则.注意把握对外信息发布的分寸和节奏,尊重事实,循序渐进,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正确引导和利用网络传媒,在公开透明发布信息的同时,及时删除各类可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谣传信息.

(五)协作协调原则.充分发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团队协作、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成立微山县马坡镇址坊小学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指挥全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微山县马坡镇址坊小学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组长:

xxx副组长:

xxx成员:各班班主任职责:

(1)领导和指挥全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2)根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发生、发展、衍变情况,适时启动本应急预案,召集各相关成员协同开展处置工作;

(3)组织收集、跟踪舆情信息,及时向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

(4)通过正规权威媒体适时适度发布真实消息,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5)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并协调教育办公室、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共同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处置工作;

(一)信息与联络保障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体系,指定信息联络员,确保信息畅通.

(二)财力和人力保障

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负有舆情处置职责的相关小组要为处置工作提供相对固定的人力支持.

(三)宣传与培训保障

1.加强常识宣传,提升信息捕捉、信息分析、信息研判、信息处置水平,最大限度消除因伪舆情泛滥、歪曲事实真相而造成形象受损、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2.加强教职工培训力度,举办培训班,利用典型舆情处置案例,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培训.

推荐负面舆情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一、总则

突发事件新闻宣传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增强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工作能力,及时、客观、全面、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最大限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舆情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掌握引导舆情的主动权,及时、有效的处理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树立临沂农校的良好形象,特制定《临沂市农业学校新闻舆情应急预案》。

二、基本原则

突发事件应急新闻宣传工作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整合资源,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具体原则如下:

(一)统一管理。临沂农校的新闻发布和宣传组织工作由学校办公室统一管理、统一协调指导,各职能科室分级负责。

(二)主动协调。各职能科室应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并按要求分解任务,责任到人。

(三)准确把握、快速反应。事件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上报校办,校办及时与校长联系,有较大影响的事件同时与县教育体育局信息科、县委宣传部联系,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四)积极化解。着力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水平,科学化解学校危机事件,使临沂农校新闻宣传工作始终做到有利于学校发展大局,有利于学校稳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理。

(五)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处理发生在我校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闻发布工作。

三、应急新闻宣传的基本流程

突发事件发生时,应立即组建应急领导小组和宣传小组,具体运行程序如下:

(一)启动新闻发布机制。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到位,新闻发布领导小组组长向小组成员传达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分析形势及社会舆情,明确工作要求,建立各项工作机制,落实各工作小组和工作人员责任。及时组织新闻发布,及时公布新闻发布会的地点、时间及安排场次数等。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张波英严汝合

副组长:薛会友沈文祝刘杰

组员:张文明杨久磊刘祥军薄俊怀克忱崔久海赵昉程合华曹现成张斌刘晓东孟祥军左振硕薄福光刘振飞陈长亮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

主任:张文明副主任:邵明法

(二)启动新闻发布方案审批机制。迅速拟定新闻发布方案、发布内容,报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人审批。在组织新闻发布的过程中,如遇到难以把握的重大、敏感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请示,并遵照批示迅速组织落实。

(三)同步启动新闻媒体联系机制。事件发生后,应急宣传小组要及时与有关媒体取得联系,并协助做好危机事件现场文字、图片、音像和影视资料的采写、拍摄和记录。对媒体记者的采访、拍摄给予支持。

(四)同步启动记者采访管理机制。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受理记者的采访申请,向记者提供确认公开报道的信息。提供电话、传真、上网传输等服务,为记者的采访报道提供方便;同时加强对记者采访的组织、现场管理,因出于安全考虑或其他原因,无法满足记者深入现场采访要求,可建立定时定点采访发布机制。经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到事件现场采访的记者,必须服从现场指挥部门的管理,不得干扰或影响事件的处理工作。

(五)同步启动校内外舆情跟踪和通报机制。宣传小组要认真收集和整理学校危机事件的校内外舆情,汇编舆情简报,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及时关注网上负面和衍生报道信息,必要时,可启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组织人员及时开展有效的网上舆论引导工作。

四、新闻宣传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新闻发布要求

1.及时准确。建立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新闻发布既要争取发布时效,又要确保信息准确。事件发生后,情况复杂、事态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公众猜测或恐慌时,应在第一时间发布已认定的简要信息,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理工作进展情况,再及时作后续详细发布。事件处理无新的进展时,也应定期告知有关媒体。

2.把握适度。新闻发布过程中,既要使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又要认真策划,周密安排,确保事件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突发事件信息的发布要适时、适度,要有助于社会公众对事件的正确了解,争取社会公众的理解与支持;要有助于动员和组织广大师生开展自救和互救,消除和化解恐慌情绪,维护学校的稳定。

3.突出重点。要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争取先入为主的效果,打好主动仗。除及时发布事件造成的伤亡、损失和影响等信息外,应着重组织报道妥善处理事故的情况,有关部门已采取的防灾、防病、减少损失等应急措施;报道社会公众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考验、战胜危机的信心。

4.分类处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危及公共安全并造成广泛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及时组织新闻发布。涉及重大政治性、群体性事件,危害国家安全、损害我国国际形象的事件,以及其他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一般不作公开报道。

(二)媒体联系和报道要求

1.要为记者采访提供热情和周到的服务,须有专人负责。

2.主流新闻媒体报道稿件应要求记者送交应急领导小组审核。

3.建立新闻宣传资料档案。及时收集媒体对事件报道的新闻、特写、评述等文字资料,与突发事件的音像、图片等一并整理存档,建立档案库,注明日期、地点、事件,长期保存。

(三)接受新闻采访要求

1.采访前

评估采访要求,提出符合实际的采访内容,明确接受采访的主题、角度、采访者、采访时间、地点、时长以及新闻稿发表形式等一切与采访有关的事项;根据采访提纲,搜集相关资料,准备采访内容。

2.采访时

采访回答应简洁明了,尽量使用明确的、描述性的、形象的语言;内容表述清楚、完整和统一;坚持提供正面的信息,对任何错误信息都要迅速澄清,避免发布可能引起断章取义或曲解的言论;在采访中要占据主动。受访者要注意言行举止,保持良好形象。

3.采访后

总结评估采访过程,分析得失,提出改进方法;存档采访中媒体名称、记者姓名、相关稿件、新闻剪辑片或录像带等,永久性保管。

五、后期处置

(一)善后工作

应急处理结束后,宣传小组可根据需要,保留部分工作人员负责善后的有关新闻发布工作。

(二)总结评估

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后,宣传小组应在第一时间内对事件应急处理新闻媒体的报道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并作为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总结的组成部分,上报下达,长期存档。同时,总结分析事件处理过程中新闻发布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有关宣传预案和具体工作程序作进一步修改完善。

(三)奖励处罚

对在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甚至违反纪律,导致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被动,并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领导者责任。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日常保障机制

1.建立信息反馈常态机制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切实加强工作调度,认真做好信息反馈,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

2.建立舆情监控体系

积极应对于媒体舆情,如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的舆情信息,要加强监测监控力度,设专人进行监控,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应对、早处理。

3.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要全力做好信息公开透明,尤其是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客观、透明,把握舆论的主动权,最大程度消除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促进事态向良性方面发展。

4.完善信息摸排机制

针对群众对学校工作的不良言论、片面认识或错误倾向,要第一时间做出反映,集体研究、集体协商、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清情况,向用户作出解释说明,充分体现社会的法制性、民主性和公平性。

七、附则

(一)各科室要根据本预案,结合工作职责,熟悉应急预案,明确相应职责。

(二)本预案由学校办公室负责解释。

(三)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