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计划心得体会及收获 三五教育心得体会(7篇)

  • 上传日期:2023-01-07 15:25:17 |
  • ZTFB |
  • 14页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三五计划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导向,以全面提升师资团队整体素质为核心,以专业梯队建设为重点,以提升人才培养品质为目标,以高层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团队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建设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团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品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努力实现上县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目标,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一)基本情况。

颍上县实验小学现有84个教室,5020名在籍学生,240名教职员,234名专业教师,其学历构成:本科146人,专业84人,中师10人。职务状况:中高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10人,小学一级教师129人。教师通过率100%,县级学科领导20人,市级中坚教师4人。

(二)工作目标。

1.素质能力目标。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忠实人民的教育事业,守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育人员,具有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体魄、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和合作精神,与社会联系,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具有本科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开展教育研究的能力,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教育信息技术。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打造新时代的教师团队。

2.教师梯队结构目标。

根据学校的整体发展计划,我校到2020年,学生下降到4000人,教职员需要210人,专任教师数量需要190人以上,专任教师专业以上学历比例必须达到100%,同时青年教师本科学历及以上比例达到50%以上,高素质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需要培养各级学科领导人15人以上,各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5人以上。

3.改进措施。

百年大计,教育为基础的教育大计,教师为基础的教师大计,师德先行。为了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制定一些优惠政策的学校必须采取更多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的教师本人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加强理论学习。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施名人培养工程,形成由教育名人、学科领导、中坚教师构成的多层次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各方面的能力。

(一)有计划的培养学科领导和中坚教师。

以校本培训为主,多层次开展新课程、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法规等重点内容的教师全体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逐步提高专业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个人素质,不同层次的学科领导人、中坚教师队伍

(2)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通过教师职业综合素质和学科专业素质的考试和评价,不断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通过外出学习、参加教育研讨会、优质课程竞赛等方式扩大年轻教师的视野,了解外部科研、教育改革信息,及时获得教育改革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科研工作能力和教育质量。鼓励教师获得学习机会,开展各级学历培训。

(3)认真执行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安贫乐教。

认真实行教师激励机制,县政府建议我校自主招聘优秀师范类学生进入我校,解决我校教师年龄老化和学科辅助等问题。鼓励优秀教师终身从教,让教师以从教为荣,确保教师团队相对稳定。积极开展教育教育研究,组织教师申报课题,进行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全体的学术水平和教育业务能力。致力于打造名师名校工程坚实基础。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颍上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校水平,以县学校调整布局为契机,尽快实现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建设标准化。

(一)学校现状和工作目标。

学校位于县中心,共有82个教室,教职员240人校园面积23310平方米,校园面积16500平方米。计划到2020年学生人数将下降到4000人左右。

目前学校条件存在的困难:

1.大班级的金额。目前在校学生5521人,教学班82人,平均班额69人。与标准班相差22人。

2.建筑面积不足。现有建筑面积16500平方米,生均3平方米,与实际标准相差2平方米。缺乏功能室。

3.运动场所不足。现有运动场5328平方米,生均1平方米。与实际标准相差3平方米。运动场所不足。

4.教育设备不足:现有的微型机房只有250台微型机房,图书室藏书只有2万3千册以上,音乐、美术、体育等教育设备不足,数学、自然(科学)实验设备不能满足教育需求。没有电子课堂,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需求,不能满足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要求。

(二)三点建议:

1.希望县政府重新开始北校区拆迁,解决了我校生平均运动面积不足和建筑面积不足的问题

2.希望县政府南校区在城市小屋区改造中,场所向西扩展。

3、颍上二中搬迁后,原校址改为小学,建议解决颍城小学大班课额度问题。

全面贯彻教学方针,全力推进素质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稳步落实课程改革为主攻方向,以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教学管理为核心,以流程性、终结性、审计分析、科学评价为方法,以培养学校管理人员的领导水平和教学人员的教学素养为重点,全力打造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教学质量巩固提升机制,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一)工作目标。

创建省级示范学校,进行人民更满意的教育,努力实现给学生最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开始的学校目标。

(二)应对策略。

1.构建科学规范的学校教育教育管理机制。

根据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造优质品牌学校的原则,制定适合我校实际的工作方案,以规范学校、特色学校、育人为先、立德树人、建设高品位文化校园、提高校本研修实效性、加强常规管理、实现教育方式的根本变化为工作主要内容。

2.构建科学规范的教师考核机制。

(一)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颍上县中小学教育管理细则》和《学校教育工作常规管理办法》。规范师资行为,促进专业发展,提高师资整体素质和水平。结合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研究解决新课程教什么、教什么、教什么问题,积极研究实践颍上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学员高效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式。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上级开展的教师业务评价活动、优秀教师选拔活动。

(2)根据教育局制定的相关文件进行教师评价,确立教师自我评价、同科教师相互评价、学校评价组检查指导、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的教师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学校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执行教育局优秀教育教育管理者、学术学科领导者和优秀教师的培养、申报、认定制度,明确各干部和教师的斗争目标和努力方向。建立具有高远教育境界、理念先进、繁荣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教育教育质量,打造教育教育品牌,奠定坚实的教师基础。

3.构建科学、规范、高效、实用的教师培训和提升机制。

(1)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校本教育工作,制定本校校本教育计划和计划,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级以上教师继续教育训练,除此之外,教科室还要有计划地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分散和集中结合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能力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研修质量的学校要把教育科学研究氛围纳入学校文化建设中,不要求每个人都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但要求每个人都有研究问题,并将其纳入教育常规管理中,通过教育科学研究真正解决教育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建立校本研修的监督、检查、选拔制度,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充分发挥教育信息技术优势,建立天网、地网、人网有机结合的研修机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功能,将远程教育技术、在线教育服务技术和教育研究人员的教育指导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在线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育效率。

4.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规范课程管理。

(1)开设完整的课程,开设体育、音乐、美术、科学、品德和社会、综合实践课程

(2)平衡班级,不进行重点班级、速度班级

(3)制定制度,严格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4)加强学校音、体、美、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管理。

建立学校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课教育工作和课外活动审计、评价制度,加强音体美综合教育教育领导力,加强音体美综合学科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管理,规范音体美综合教师教育行为,加强音体美综合教师课堂教学监视和指导,规范学生进行音体美综合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检测,加强学校音体美综合教育教育质量管理和评价,规范教师业务素质、业务技能评价,积极开展学校传统项目特色课外文体活动,全面提高学校音体美综合教育质,全面提高学生教育素质。

5.加强德育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德育管理水平。通过业务学习、德育干部和班主任培训、德育专题研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建立政治坚定、思想坚定、团结合作、教育人员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德育干部队伍。开展德育课程化实践研究,形成德育校本课程的基本框架,使德育课程规范化、系列化。

(2)加强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学生行为规范水平。

以小学生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为重点,持续优化日常行为规范的评价工作,重视培养学生内驱力,积极开展主体德育实践活动,使文明行为习惯成为学生的共同追求。继续加强学生文明行为检测力度,完善学生文明行为评估体系,定时评估表彰三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树立榜样,激励和引导所有学生养成文明纪律的好习惯。

(3)构建家庭、学校一体化的模式。

建立家长学校章程和家长委员会章程,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的资源,形成对家长的分层指导,不同年级的重点,形成序列。使用多种联系方式向家长讲解学校情况和学员在校表现情况;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展示活动、开放日活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研讨会和家长会,与学校和教师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全力推进和加强学员的教育和管理。

(4)积极开展主题教育。

始终坚持发展以人为本,育人以德为先的管理理念,工作中始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培养教育为基础,以德育基地为载体,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体验教育为基本渠道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首先,抓住组织的执行。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团队,从规划安排、组织协调、宣传教育到检查监督等工作,形成统一领导、统一配置、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结构。

其次,抓住制度建设。建立起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期工作机制,使教职员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目标明确,有章可循。逐步完善适合我校实际师德量化指标的评价机制,使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走上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再次健全完善师德师风训练制度。定期开展多形式的师德训练活动。系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教师承诺师德,写师德认识等方式进行师德教育。建立师德师风促进制度。疏通师德师风建设监管渠道、专题网页、举报柜、监管电话。明确访问订购教育辅助资料、有偿家庭教师等重点问题,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学生的监督、社会的监督、舆论的监督。

最后学校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考核机制。通过家长评、学生评、教师互评、领导评议等,综合对教师每年的师德表现进行考核,评定等次。建立师德个人档案与教师年度考核、评先彰优、职称评定、岗位设置挂钩。

7.加强安全管理

(1)加强安全工作队伍建设,落实安全责任

学校成立安全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校园安全文明建设工作责任追究制。凡因失职、渎职造成师生伤亡或学校财产损失的,追究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常规性系统工作

实施安全管理“1234567”工程。即一个核心,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二个建设,学校安全保卫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硬件即安全、消防设施等,软件即各项制度、措施、机构等;三个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防范体系,安全工作检查体系;四个层级,即班主任为安全管理第一层级,年级组、各科室、中层部门为安全管理第二层级,分管领导为安全管理第三层级,校长为安全管理第四层级,层层把关层层落实;五个结合,自查与他查相结合,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经常性检查与阶段性检查相结合,各层级检查相结合,学校各层级检查与学生团体检查相结合;六个落实,要落实管理制度、值班人员、工作检查、宣传工作、安全教育、活动安全。七个重点,指重点抓好七个场所安全工作:①体育活动场所;②阶梯教室;③财务室;④库房;⑤微机、电教室;⑥实验、图书室;⑦楼梯、楼道、大门口。

(3)加强学习与宣传,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安全教育的精神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在学生中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把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法制学校、家长学校的作用。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活动,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防火、防溺水、防楼梯踩踏、防交通事故、防传染病、防食物中毒、及预防其他意外伤害等安全知识教育和自我防范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从而实现校园安全和师生安全。

(4)严格落实治安巡查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制度

实行24小时治安巡逻和巡查制度,完善各种安全应急预案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健全预警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具体,确保一旦险情发生或活动开始,立即启动预案,各责任人第一时间到位,迅速、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险情带来的损失或保障活动安全有序,确保师生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5)加大校园及周边地区环境整治力度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配合政教处通过管理学生清理整顿学校大门前饮食摊点等,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工作,组织培训教师做好校门口学生上学、放学时的治安维持。

(6)实施封闭管理

加强门卫管理。学生凭胸卡入校,上课期间凭班主任签发的证明方可离校;对外来人员要进行询问,对办理公务或探亲访友者履行登记手续并核实接待人同意方可放行进入,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校园。做好校园内和校门口周边治安工作,预防伤害和滋扰学生的现象发生,确保校园内外治安稳定。

8.实施关爱工程

对“留守学生”、“德困生”“学困生”“残疾学生”等四类学生实施关爱工程

(1)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四类学生”教育工作方案,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四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2)建立“四类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认真调查研究,摸清“四类学生”的底数,建立每个学生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四类学生”制度。

在“四类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帮扶教师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5)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加强对“四类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工作目标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班级、部门和教师进行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为顺利完成我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在今后五年内,我校要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教职工思想。在师资培训、校本教研、数字化学校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化等方面,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学校各部门、各年级组、各学科组要按照规划,有步骤地逐年推进创建达标工作,努力在2018年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

主题三五计划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结构性矛盾凸显,新旧增长点青黄不接,各类风险挑战增多,旧的增长路径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日益紧迫。“十三五”期间,安徽必须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切实摆脱旧的路径依赖,推动经济发展转入新轨道。

改革开放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我国抢抓全球化和产业转移机遇,积极扩大投资和生产规模,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形成了出口和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外需和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我国出口贡献率由2002-2008年10%以上降为2011-2013年的-2%到-4%,投资增速由“十一五”时期的25.5%降至2014年的15.3%。安徽外贸增速从“十一五”时期的20%以上滑落至2014年的8.2%,投资由37.5%降至16.5%。国际经验表明,大国发展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扩大内需上。

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以及信息、健康养老、旅游休闲等新的消费热点和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业态快速涌现,内需增长空间广阔。从安徽看,“十三五”期间要积极推动需求结构调整,逐步形成内外需协调、投资消费联动的新局面。选择好有市场、有长期回报的项目,创新投融资方式,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积极通过供给创新激活消费需求,进一步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统筹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加快各类开放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安徽在“一带一路”经济中的份额和竞争力。

本世纪以来,我国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迅猛,房地产市场快速成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目前,传统产业面临需求“天花板”制约,产能扩张空间收窄。我国钢材人均消费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一倍多,人均水泥累计消费量已接近西欧和日本的产量增长拐点,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新世纪前10年的20%以上降至2014年的11.2%,今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8.7%;房地产增速明显回落,上半年投资仅增长2.6%,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7%。总体来看,随着传统产业接近增长拐点,数量扩张已经难以持续,结构调整的要求更为迫切。

当前,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深入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涌现,既对产业平面扩张形成了挑战,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十三五”时期,安徽应适应产业竞争格局新变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互联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型显示、智能装备制造等高成长性产业,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

随着要素供给趋紧、环境容量下降,低成本、粗放式发展难以持续。目前我国资源产出率仅为日本的1/8、英国的1/5、德国的1/3,人均淡水、煤炭、铁矿石资源降至世界平均水平的25%、67%和50%。我省煤炭以及铜、铁矿石等传统优势资源日渐枯竭,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一半。我省人口抚养比在2011年降至42.9%的低点后开始回升,2013年达到44.4%,用工成本与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不断缩小。

同时,随着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逐步落实,环境成本将大幅上升。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了绿色化概念,绿色化将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按照减量、节能、控污、废弃物再利用的要求,推动经济绿色化发展,也将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三五”时期,安徽应按照绿色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制度创新加速生态强省建设,扎实推进巢湖流域和黄山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不断创新和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努力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进入新世纪,国家加大区域协调发展力度,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总体战略,但目前区域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落差。安徽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也非常突出,皖北地区人均gdp仅为全省的2/3,城镇化率低5个百分点左右。2014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9.2%,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23%。伴随城乡区域发展失衡,贫富差距过大等社会矛盾凸显,“中等收入陷阱”风险日益加大。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针对当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国家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大力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十三五”时期,安徽应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各地特色化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促进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镇化从规模扩张向以人为本、质量提升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坚持市场化方向,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过30多年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掌握的权限过大,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不惜拼土地、拼环境、拼政策,干扰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导致竞争不充分、要素价格扭曲等问题。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新型城镇化、医药卫生等改革先行先试,一些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但传统体制束缚依然严重,发展活力亟待释放。新增长动力机制的形成有赖于市场化改革。

“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随着行政管理、科技体制、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逐步深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科技经济“两张皮”、市场准入“玻璃门”“弹簧门”等问题有望逐步破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将得到充分释放。安徽应抓住用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新型城镇化、医改等先行先试机遇,探索构建市场化发现培育增长点的新机制,推动市场和政府作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十三五”时期,摆脱旧的路径依赖,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亟需改革的思路、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办法。一是强化系统思维。国际国内需求收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传统发展路子已走不通了。只有把眼光放到需求升级、民生改善、生态保护、体制创新上,加快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发现新的增长空间,也才能找到稳当前、管长远的现实路径。二是强化底线思维。

在经济下行周期主动进行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可以为长远发展增强动力、预留空间。我们有必要明确经济运行底线,在守住稳增长、保就业下限和防通胀上限的基础上,努力在调结构、促改革处着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蓄积能量。三是强化创新思维。新常态下,新技术、新业态、新政策快速涌现,不仅对企业、也对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新常态,各地既要勇于担当,在国家顶层设计明确的框架内主动作为,更要破除在经济平面扩张下形成的思维定势,积极探索适应简政放权、职能转变要求的新思路、新办法。

主题三五计划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十三五”时期,学校要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大胆创新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以绿色质量建设为主线,以生本课堂为抓手,为努力创建“生本教育”为核心特色的实验小学,特制定“十三五”(2016年——2020年)学校发展规划。

远安县实验小学位于鸣凤镇沮阳路36号,始建于1906年,学校占地面积169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724平方米。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1416名,教职工在编在岗62人,交流在校10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教师35人,其他全部为专科学历。市级骨干教师3人,县级学科带头人4人(语文2人,数学1人,英语1人),县级骨干教师14人。学校建有功能室10间,有7间配备了多媒体,其中微机室2间、音乐教室2间,仪器室1间,实验室2间,图书室1间,美术室和书法教室各1间,30间教室实现了“班班通”(2间教室更换为一体机,其余28间教室为电子白板)。

师生状况:根据目前教师年龄结构,今后五年,将自然减员(退休)7人(2016年减1人,2017年减3人,2019年减1人,2020年减2人),今后五年,每年需要各补员2人。学生规模控制在1350人以内,班级30个,平均班额45人。

一、办学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

二、总体目标。我校在未来的五年内,要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用生本理念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索出学校特色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用绿色发展理念评价师生的教与学的质量。

三、校园文化主题。两自:“自信、自主”。校园文化价值取向:快乐、幸福。每个人是学校的主人,倡导学生自主管理,教师高度自律,遵循教育规律、人的成长规律,践行生本理念,让每位教师、学生有自信,把学校当做自己的家一样来谋划、来管理,营造温馨的氛围,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让每位教师幸福工作。

四、发展思路。突出一个主题——绿色质量。确立“四种意识”——(1)生本意识。即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2)师本意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的理念,让不同层次的教师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和发展。(3)校本意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开发、学生社团建设、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抓手。(4)社会意识。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

一、常规模块。

1.学校管理工作方面。学校各项工作要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精神为指导,内聚合力,外塑形象,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党风廉政制度,重视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注重在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建立和谐良好的关系,打造特色名校风范。在未来五年,学校的日常管理制度要以教育局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完善,并在落实上下功夫。严格考核评价制度,严肃考勤制度,规范请假、销假制度,建立稳定教学秩序和规范教学评价活动,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运行。

2.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师生自信、自主,建设“第二个温馨的家”,实现校园文化价值取向:幸福、快乐。倡导学生自主管理,教师高度自律,营造温馨的氛围,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让每位教师幸福工作。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进一步加强普及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规范化工作,力争在德育示范校的基础上,用五年的时间,争创市级德育示范校和市级文明单位。

3.校园安全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把各种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狠抓落实,加强管理,为师生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一个安定环境。强化学校门卫的值班制度,完善保安人员的考核制度。落实生命安全教育进课堂,经常性开展防交通事故、防拥挤踩踏事故、防溺水防中毒、防火灾等安全演练,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4.信息化管理方面。学校将在本规划时间内,实现从部门到个人的计划、总结及各种必报资料数字化上传,逐步构建由内到外的校园网站。德育工作档案、学校日常管理档案、学生学籍管理等也要走向信息化管理之路,实现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同时要注重网络信息安全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建立2a档案室,收集整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

5.评价制度建设方面。未来五年,学校的中心工作将放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生本课堂和绿色质量建设上来,因此,学校要与时俱进,并结合教育局的要求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对原有的规章制度如奖励办法、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教师评价条例等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充实,建立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制,建立并完善评价管理考核制度,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6.家长学校建设方面。加强家校互动,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动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并充实班级、学校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家长学校要争取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讲座,召开两次以上的家长学校会议,密切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广大家长,进一步建立我校良好的口碑,在社会上产生更大的效应,提高我校的知名度。

7、办学条件改善方面。2016年主要改造教学楼卫生间4间,190平方米;2017年规划新建教室8间 ,将学生全部集中到主教学楼,南面教室全部改为功能用房;2018年改造阶梯教室,更换桌椅;2019年校舍整体维修。每年增加图书1000册,5年投资15万元。

二、课程模块。

1.课程建设方面。开齐开足三级课程,考查学科逐步实行专人任教,功能室授课。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每门学科有自己的特色领域;大力开发利用校本资源,进一步拓展校本课程领域,开展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实现学生自主选课;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人人是社员,个个有特长。运用好学校现有资源,宁可用坏,绝不放坏,并把资源放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让其发挥应有作用,全天开放功能室,尝试交由学生管理的模式。

2.课堂教学方面。继续探索“以生为本”的生本课堂教学法,融入“前置性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全班展示质疑、激励评价超越”几大元素,创设有生命力的课堂,提倡学生全员参与,注重师生之间融洽交流,课堂教学做到六个度,即: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教学效果实现四个到位,即参与程度到位、个性化学习到位、知识掌握到位、能力培养到位。扎实开展集体备课、集体备班活动,课堂精讲多练,课外作业转型,阅读为必修,努力探索新课标下“轻负担、高质量”的高效课堂教学途径,使学生主体地位得以落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学校各级骨干教师要真正教学教研带头作用,带头研究生本课堂,带头践行生本课堂,成为生本教育的领头雁。

3.教学研究方面。以生本课堂教学为重点,各年级齐头并进,建立学校、各处室和教师个人三级教研体制,深入开展教科研。注重教研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学校逐步加大教研经费的投入,在学校已完成的实验课题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研究实验工作。鼓励教师成立校本课题攻关组,课题来源于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服务于教学实践,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升教师教育能力。逐步完善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化的教育科研体系和管理方法,促使教师队伍向科研型、专家型转化。

4.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学校将每个学期教师各级公开课资料、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大型公开课的课堂实录,都要保存到硬盘或刻录成光盘保存。建立我校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教师教学讲座的演示文稿、教师在期刊杂志发表的论文等,要及时合订成册或发布在校园网站上,实现资源共享。

5.教学论文(经验总结)方面。提倡教师多写论文、教学反思之类的教学心得。学校将不定期对教师的经验总结汇编成册结集出版,鼓励教师参加县级、地市级以上优秀论文评选,争取实现我校教师论文在国家级专业杂志刊登的突破。

三、教师模块。

1.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学校要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按照岗位设置要求,继续培养、充实和完善领导班子队伍,建立决策系统(校委会)、操作系统(课程开发部、学生成长部)、监督系统(党支部、工会、教代会)、反馈措施(校务公开栏、意见箱、公告栏、校园网)三大系统及措施,逐步取消现有的一些办公分支机构,合并并形成协调统一、有机结合的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打造一支思想上进、工作务实、善于管理、勇于创新、清正廉洁的管理队伍。

2.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加强对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和考核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建立相应机制培养各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师徒结对子等形式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作用,促进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中青年教师,每学年每人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每学期至少有一节课被大家听、评。鼓励教师树立开放的学习意识,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养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建立教师阅读奖励制度,通过论坛分享教师读书成果。

3.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强化教师的政治学习,通过专题报告会、专家引领、共同学习和反思等方式,加强师德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世界观、价值观。积极引导教师向模范人物学习,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在教师队伍中广泛开展以“爱岗、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的师德建设工程。

4.继续教育方面。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推荐教师参加省、市县级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训与评选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五年里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达到10人次,县级学科带头人达到20人次。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配合上级部门开展班主任工作全员培训活动。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工作,要求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使教师在不断育人同时更新自我。

四、学生模块。

1.品行养成。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用活动、用细节、用学习、用生活中的点滴事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落实起始年级、起始学科行为养成重点,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加强班级自治,人人是管理者,人人是班级、学校的主人。

2.学习方式。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步完善校本课程内容,组建学生社团,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和生命安全教育进课堂工作,提高学生的安全、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防范意识,全面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通过开展全校性体育艺术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并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多方位的展示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我校计划通过五年的努力,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品味,提升学校教师的凝聚力、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和对学生的吸引力,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吸引人,以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启迪人,以优越的办学条件打动人,创建绿色发展、持续发展的实验小学。

主题三五计划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今年以来,x区检验检测中心紧紧围绕全区“三重工作”,对照确定的任务目标和各项工作部署,集中力量做好检验检测服务,推进疫情防控、机关党建、精准扶贫、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

(一)全面做好x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x疫情发生以来,中心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制定《全面做好x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x市x区检验检测中心秋冬季x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实施方案,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积极捐赠消杀物资,共享共用检测资源,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全力配合我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相关工作得到了息马地社区党委的高度认可,获赠“共建献爱心、抗疫见初衷”荣誉牌匾。

(二)全面开展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x、凸显技术支撑,服务社会发展。中心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对机关食堂、牛楼小镇开展“随机抽食材,一月一检测”活动;

联合区市场监管局走进九州商厦快检室开展“进市场、保质量、做检测”服务活动;

联合区下派办,到第一书记包保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开展“实验室连线田间地头,检验检测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强化服务职能,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凸显技术支撑。

x、强化部门职能,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中心立足工作实际,严格规范流程,积极配合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区级食品安全检测任务。经多方努力,中心争取资金x万元,新购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离子色谱仪,完善检测设备,为业务全面开展提供硬件保障。

中心顺利通过x年度x市省级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并在监督抽查专家组指导下,完成了实验室资质认定(cma)的标准变更工作;

顺利通过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x年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项目为乳粉中蛋白质,结果为满意。

(三)持续抓好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x、中心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任务清单,党组与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签订责任书;

举办了x期党风廉政“一月一课堂”,集中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把纪律挺在前面、把责任扛在肩上。

x、中心党组积极履行党建主体责任,推进机关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不断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x年,中心发展党员x名、入党积极分子x名,不断壮大党员队伍。积极参与党建品牌创建工作,获得“全区机关党建优秀品牌”荣誉称号。

x、中心积极配合做好“第一书记”工作,助力村级党组织建设,为兴隆庄街道前小疃村捐赠空调一台,提升党员活动室办公设施。中心委派陈辰同志参加大安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队,锻炼队伍提升素质,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四)定期开展公益化社会化服务。x、请进来,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心先后邀请群众代表、政府综合系统机关党委等走进中心实验室,重点介绍大型分析仪器,全面普及检验检测知识,提升了检验检测机构在社会中的知晓率。

x、俯下身,教育引导党员“双报到”社区群众。中心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双报到”息马地社区,普及政策法规,宣传检验检测知识;

携手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局走进泗庄社区农贸市场开展技术指导和快检服务,严格市场监管,加强检验检测,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x、走出去,主动服务区域内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中心依托专业基础和人才优势,先后走进x华龙农庄面粉有限公司、山东白象面业有限公司和益海嘉里(x)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入交流和探讨技术,并做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企业产品安全检测水平。

(五)提升人才专业素质,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今年以来,中心已按计划完成x次单位内部业务培训,同时积极报名参与检验检测网络公开课,用好用活网络培训资源,夯实专业人才理论基础,全面提升业务水平。

中心采用常规自查、定期检查和专家排查等方式,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

邀请专家开展消防培训;

组织开展了仪器设备x年度检定校准工作,确保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六)统筹抓好创城、扶贫、“民意x来听”等重点工作文明城市创建期间,中心安排专人每天深入包保片区,对照创建要求,查问题、补短板,助力我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按照安排,区检验检测中心“民情书记”团队下沉基层,深入到群众家中,广泛收集群众诉求,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切实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中心扶贫干部多次深入新兖镇易村困难群众家中,详细了解有关情况,询问生活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一)聚焦中心工作,全面提升检验检测水平。中心牢固树立“实干出实绩、有为才有位”的工作理念,突出重点,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着力提升中心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贡献度x、突出检验检测重点工作。经过精心准备和积极争取,中心顺利通过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资质认定评审专家的考核,并于x年x月份正式取得全国统一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证书(有效期为x年),保质保量完成x年x市政府为民办好十件实事中“强化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部分年度目标。

x、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中心采用常规自查、定期检查和专家排查等方式,促进和提高实验室安全运行水平;

制定和完善仪器操作规程,对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定期送至有关部门检定,确保检测环境符合检测内容要求;

检测报告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书写,确保真实有效。

x、人员素质能力持续提升。中心制定各年度培训计划清单,积极参加检验检测网络公开课,圆满完成各年度单位内部培训任务;

x-x年,中心委派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赴x、济南、x、烟台等地进行检测业务专题培训,涉及化验员、内审员认定、液相色谱仪操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微生物检测技能等方面,提升了对大型仪器的操作技能,夯实了专业人才的理论基础。

(二)抓住关键重点,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x、领导带头抓创城,争做文明x人。按照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部署,中心实行班子成员轮流带班创城制度,下沉到息马地东北片区,着力推动创城工作保质保量。

x、深入基层驻村帮扶,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中心坚持把驻村联户工作作为锤炼作风、改进作风、优化作风的有效途径,立足工作职能,积极入户走访,扎实开展驻村联建和社区帮扶工作,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x、关爱弱势群体,助推精准扶贫。区检验检测中心帮扶人员多次深入新兖镇易村困难群众刘庆兰家中,详细了解有关情况,询问生活困难和问题,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帮扶生活必需的米、面、油等物品,确保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

(三)突出政治引领,抓好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x、强党建,落实责任重引领。中心党组积极履行党建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对党建工作坚持定期部署、精心谋划,积极开展“xx”主题教育,重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效促进党建工作深入开展。

x、抓自律,身体力行正作风。制定了中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任务清单,党组与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组织开展“纪律作风大整治”活动,突出学习重点,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举办党风廉政“一月一课堂”,集中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缺乏同外地先进地区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专业指导和引领能力不强;

科研缺乏专业指导等。

(一)全力做好x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实施精准防控,坚持预防为主,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

落实“四早”措施,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风险;

突出重点环节,做好个人防护;

强化支撑保障,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各项配套工作方案。

(二)全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x、x”主题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健全党建工作制度,规范党内组织生活,推动党建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

创新“三会一课”载体,激发党建活力;

充分利用“灯塔-党建在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提升干部队伍能力和素质。

(三)全力做好检验检测工作。明确服务政府、服务产业、服务民生定位,对市场监管局、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部门的来检样品做好检测。持续开展公益性社会化服务,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全力做好业务培训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质量控制计划,增加内部培训频次,定期参加国内高水平业务集中培训,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全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围绕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开展“一月一课堂”活动;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促使党员干部既干净又干事。

主题三五计划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xx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探索新常态下深化转型发展的目标与途径,更好地发挥其省区经济增长极地带作用,对于安徽“十三五”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于2010年1月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明确提出:xx区要探索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统筹发展新思路,探索区域联动发展新机制,探索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途径,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探索体制改革新举措,成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也就是要通过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探索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xx区设立之时,恰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xx区没有丝毫松懈,认真落实示范区规划,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编制了开发园区、基础设施等九个专项规划,有序推进示范区建设与发展。二是强化创新驱动,大力推进承接方式创新、自主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走出了一条“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之路。三是推动行政区划及产业空间布局调整,促进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形成了“以点带轴、以轴带面”的空间开发新格局。四是推进省部联动、省际联动、省内联动以及国际合作,走出了一条“产业承接—区域分工—互动发展”的合作发展之路。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与长三角基础设施无缝对接,促进一体化发展。六是注重绿色集约,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绿色承接、集约发展”之路。

目前,xx区已实现了规划预期的阶段性目标,很好地发挥了示范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要素集聚效应显现。五年来,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到位省外资金1.8万亿元,引进外商直接投资306亿美元,分别年均增长28.4%和23.3%。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新型显示、机器人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全超导托卡马克、量子通信等高端科技成果居世界领先水平。三是“一轴双核两翼”空间结构基本形成。

“双核”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势进一步凸显,“两翼”以装备制造和轻纺为主导的产业承接呈现爆发式增长,“一轴”初步形成现代化大工业和物流业的重要集聚区域。四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示范区设立以来,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拉动全省经济年均增长近10个百分点,使安徽增速跃居中部第一位。五是人居环境保持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示范效应更加彰显。六是民生福祉得到提升。xx区就业岗位逐年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在产业承接中得到了实惠。

在新的背景下,转型发展成为当务之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五化协同”等治国理政新理念,新一届政府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实施“中国制造2025”,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力求在把握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结构优化。这些全新执政理念和战略举措,标志着我国推进转型发展的实践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皖江地区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示范区,应当适应新常态和新要求,继续先行先试,围绕科学承接与发展,进一步探索新路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与此同时,xx区自身也存在着产业承接质量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区域协作不强、要素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转型发展。

这就是说,xx区不仅自身发展已进入到由突出承接、做大数量向突出转型、提升质量的新阶段,而且外部环境也赋予了xx区探索科学承接与转型发展新路径的使命,两者高度契合,有必要拓展xx区规划期限,继续支持皖江地区先行先试,切实担负起新阶段的新使命。

“十三五”时期,xx区应遵循的思路是:按照产业承接与转型发展的内在机理,适应经济新常态,针对示范区存在的问题,着力推动科技创新、高端服务业嵌入、信息化、新型城镇化,以及改革开放和开发区整合,努力探索科学承接与发展的新路径,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由产业承接向创新驱动、由分散孤立向集群联动转变,打造xx区升级版,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提供示范。

1、以市场化改革为先导,促进要素配置结构转型。主要是围绕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深化体制改革,打通转型发展的微观途径——要素配置结构转型。具体改革包括:投资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贸易体制改革等。尤其要把握国家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全力打造皖江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全面提高皖江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努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推动全方位立体式承接产业转移。

2、以科技创新与高端服务业嵌入为切入点,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主要是按照“四化”同步的内在要求,着力推进科技、信息与产业融合,打通转型发展的中观途径——产业结构转型。主要举措有:进一步明确各地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千方百计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产业链承接,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嵌入xx区制造业等。

3、以“互联网+”和新型城镇化为依托,加快经济组织结构转型。主要是根据中国版工业4.0发展趋势和要求,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通转型发展的宏观途径——经济组织结构转型。主要举措除了“互联网+”和新型城镇化外,还包括探索设立国家级新区、推进企业国际化和集团化发展等。

4、以政府协作为平台,充分发挥政府对转型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在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形成市场主导和政府支持“双轮驱动力”。具体举措包括:修编示范区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实施差别化区域产业政策,加强长三角三省一市之间的协作,主动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探索建立区域互动合作机制。

5、以软硬件建设及开发区整合为抓手,增强产业承接与转型发展的支撑能力。强化“四个能力”,即产业承载力、产业选择能力、科技创新及转化能力、产业配套能力,为皖江地区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具体举措包括:加快示范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健全服务体系,推动开发区整合提升,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谋划和实施重大项目。

主题三五计划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结构性矛盾凸显,新旧增长点青黄不接,各类风险挑战增多,旧的增长路径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日益紧迫。“十三五”期间,安徽必须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切实摆脱旧的路径依赖,推动经济发展转入新轨道。

一、摆脱对投资拉动的过度依赖,走投资消费联动的新路

二、摆脱对传统产业的过度依赖,走创新驱动的新路

三、摆脱对要素资源粗放投入的过度依赖,走绿色化引领的新路

四、摆脱对非均衡发展的过度依赖,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

五、摆脱对政府主导经济的过度依赖,走市场和政府协调配合的新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坚持市场化方向,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过30多年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掌握的权限过大,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不惜拼土地、拼环境、拼政策,干扰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导致竞争不充分、要素价格扭曲等问题。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新型城镇化、医药卫生等改革先行先试,一些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但传统体制束缚依然严重,发展活力亟待释放。新增长动力机制的形成有赖于市场化改革。

“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随着行政管理、科技体制、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逐步深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科技经济“两张皮”、市场准入“玻璃门”“弹簧门”等问题有望逐步破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将得到充分释放。安徽应抓住用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新型城镇化、医改等先行先试机遇,探索构建市场化发现培育增长点的新机制,推动市场和政府作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一是强化系统思维。国际国内需求收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传统发展路子已走不通了。只有把眼光放到需求升级、民生改善、生态保护、体制创新上,加快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发现新的增长空间,也才能找到稳当前、管长远的现实路径。

二是强化底线思维。在经济下行周期主动进行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可以为长远发展增强动力、预留空间。我们有必要明确经济运行底线,在守住稳增长、保就业下限和防通胀上限的基础上,努力在调结构、促改革处着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蓄积能量。

三是强化创新思维。新常态下,新技术、新业态、新政策快速涌现,不仅对企业、也对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新常态,各地既要勇于担当,在国家顶层设计明确的框架内主动作为,更要破除在经济平面扩张下形成的思维定势,积极探索适应简政放权、职能转变要求的新思路、新办法。

主题三五计划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今年5月15日是全国第24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主题是“每天一点碘,健康多一点”。根据《关于开展20xx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通知》(卫地秘[20xx]200号)要求,市血地办组织制定了全市20xx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强化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合作,认真履行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落实碘缺乏病各项防治措施。各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与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盐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深入宣传科学补碘对于保护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显示,我市人群碘营养状况总体处于适宜水平,但部分地区重点人群仍面临碘营养不足风险。各地要紧密围绕宣传主题,制订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微博、手机短信等媒体,针对不同人群加强核心信息宣传,做好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相关政策解读,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国务院关于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xx〕25号)中明确要求“确保合格碘盐覆盖率在90%以上”,同时要求“拓展碘盐供应渠道,保障食盐质量,实现科学补碘”。各地要按照《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和《“十三五”全国地方病防治规划》有关要求,以“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为契机,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情况。各地要认真做好碘缺乏病监测、外环境水碘含量调查等各项重点工作,并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巩固防治成绩,确保持续消除碘缺乏病。

各县(市、区)血地办负责组织协调宣传日宣传活动,卫生计生、发改、教体、广电、妇联、残联、盐业等成员单位要按照通知要求,结合本部门职责,制定宣传计划,组织开展宣传活动。活动结束后,请各地各市直有关单位认真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并于5月25日前将活动总结报至市血地办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人:汪伟强、徐莉,联系电话:3072767、3519322,电子邮箱:czsd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