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常见心得体会及感悟 作业篇心得体会(4篇)

  • 上传日期:2023-01-07 12:30:38 |
  • ZTFB |
  • 9页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习作常见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1、了解和认识争辩,对争辩发生一定的兴趣,能积极尝试,参与争辩。

2、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刻画。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读课本“口语交际”,理解辩题。

2、确定观点,准备争辩

先确定自身是持反对还是赞成的观点,再选择支持自身观点的事例,准备5分钟。

小组争辩

(1)八人为一组,进行争辩,每组优秀一人准备参与全班争辩。

(2)辩手根据同伴的提示,对自身的发言进行补充修改。

班级争辩

(1)说明要求:在争辩中要做到态度诚实,语言得体,论述观点要言之有理等。

(2)分组:根据所持观点将全班分为两组。

师生点评争辩情况。

肯定双方说得对的地方,以使对问题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1、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心的事。出示习作要求:

2、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发展、变化的?

3、习作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举例启发

(1)结合习作要求,从课文中找出适合的内容,作为示例。引导同学体会、交流。

(2)教师总结、点拨。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协助。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搜索那些令你感动的故事。

启发同学从时间(懂事的时候、上学前、去年、今年、上个月、上星期、最近……)、地点(家里、学校、邻居家、外婆家、公车上、郊外……)、人物(家长、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老师同学……)等角度去搜索题材。

根据习作要求,完成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1、出示名言,激发修改兴趣。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鲁迅

我把《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两百遍才最后付印。

──海明威

2、交流习作

大声朗读习作,根据教师的批阅内容,同桌间交流,互相讨论、评点。

这次习作要求大家写生活中相互关心令人感动之事,写出真情实感,并且注意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看到好文章或精彩片断的同学请举手,或者自荐。

1、请写得好的同学朗读自身的习作或习作片断,其他同学认真听,适当做笔记。同学自评。

2、听了这篇作文,你最欣赏的是什么?有没有写出真情实感?哪些情节描写得比较具体?是怎样写具体的?同学评点,教师总结。

3、教师优秀好文,师生一起评议。

1、教师提出批阅中发现的问题,师生讨论如何修改。

2、动手修改

3、同学根据受到的启发,分头修改自身的习作。

主题习作常见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新课程改革实施八年来,尤其近几年来我市乃至全国小学习作教学按照新课标要求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是令人欣慰的。但就小学习作教学现状而言,也出现了种.种新老问题。要大面积提高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反思问题,研究对策。

一、反思问题

纵观当前小学习作教学现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习作定位不当,教学要求偏高。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的定位是比较笼统的,仅作原则要求(面对全国广大小学生来说很难作细则要求)。比如课标明确指出“一至四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但是许多执教老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拔高要求,从而使小学生感到作文太难了,似乎高不可攀,以至产生畏惧作文的心理。因此,造成“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2、习作呈现成人化倾向,童心童趣表达得不够充分。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段明确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对中年级段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对高年级段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可是在习作教学中有些老师在教学要求偏高的基础上,按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再次拔高要求,造成少年儿童语言成人化。此外,有些家长也热衷于成人化的引导。有的习作几经家长和老师修改,使本来有些童心童趣的习作面目全非,童话语言表达似乎全无,更谈不上童心童趣童话能够充分地表达。

3、生活单调、积累不足。特别是城市的小学生上学放学绝大多数都是由家长接送,这种“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模式,使小学生缺乏应有的所见所闻和社会生活积累。此外,由于独生子女的因素,许多家长都是走着坐着和孩子在一起,不敢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甚至和同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交流的机会也很少,这也是造成小学生习作困难的原因之一。

4、读写结合不够充分、小练笔少。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和小练笔不够充分,或者换句话说对说写结合、读写结合重视不够,读写两张皮。因此有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未能找准最佳读写结合点。为解决前述问题,老师们不仅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还要使读写结合(包括写片断、日记、小作文、读书笔记等)落到实处。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渗透写作指导意识,加强“导读、导思、导写、导练”,找准最佳读写结合点而进行形式多样的小练笔活动。

5、习作指导要么不到位、要么越位。习作指导是老师们感到头疼的课。有的老师不精心备课,要么写几句简案或者是几句简单的话,要么干脆不写,上课时说到哪儿算哪儿。要么让学生读读习作要求,要么随意讲解一番技法,学生是越听越糊涂、越听越烦闷。在习作中不是写不出,就是写不具体。因此,教师指导应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主。如果启发指导不到位,那么学生写作的欲望就不强烈、兴趣不浓厚;反之,如果启发指导过多过细,那么就不利于学生自主作文积极性的发挥。此外,在习作评价过程中,大多数习作讲评都是以优秀作文为例,这也是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因素之一。

二、研究对策

1、要按照要求定位,不能随意拔高习作要求。我们一定要按照课标规定的习作要求定位,更不能随意地拔高习作要求。否则,小学生会感到作文高不可攀,进而产生畏惧作文的心理,容易导致厌恶作文。习作教学应因材施教、因时令施教、因实践活动施教等等。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宜鼓励“上不封顶”,对于大多数学生采取“下要保底”。这里的“保底”,就是课标规定小学生习作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2、要鼓励小学生以童心写童真童趣。从“我说我”到“我写我”;从“我口写我心”,言为心声;从说到写,从述到作,逐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写作能力。让儿童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写自己愿意写的,写自己所欣赏的,写自己所联想的,写自己所感动的,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鼓励小学生用自己稚嫩的语言去表达童真童趣。

3、习作教学要从内容入手,要向生活开放。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观察和思维及书面表达的习惯。如每天写观察日记或小练笔等形式,就是训练学生养成观察、思维和表达的习惯。小学生习作从内容入手的同时,强调向生活开放并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相结合。教师要开导学生写“实”的东西,如可以写家中快乐的好事,也可以写家中苦闷的事。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看法及埋藏在内心的情感写出来。二是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广泛相似的社会事例中悟出道理来。如,20__年的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与学生社会生活一结合 ,就使学生习作的立意和思想认识得到同步提高。三是要与学生的学校生活相结合。教师应善于指导学生做有心人,留心观察,并细心地想想,才能从平凡中的小事见到不平凡的事迹。这样,久而久之,小学生的习作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了。

4、加强诵读积累,坚持读写结合。唐代大诗人杜甫有句千古传诵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读写结合的最好例证。今天我们在这里说的读,就是指课标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要求背诵的古诗70首,以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等。此外,应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如果上述背诵积累的要求落实到位,加之“课内悟学法,课外求发展”,读写结合,让学生读中悟写,以读促写,那么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胸中有积蓄,不吐不快。”于是乎写作便成了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成为表情达意的需要。坚信学生的习作一定能写得更好!

5、要认真上好作文导评课。导评课分指导和讲评两个部分。认真上好作文指导课和作文讲评课都是非常重要的。指导课主要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教师要适当点拨指导,但不宜过细。当激发起小学生的写作欲望时,及时让学生打草稿,做到一气呵成。讲评课主要解决怎样评改的问题。讲评要形式多样,如生生互评互改、教师个别面批面改、佳作赏析,加之恰如其分的评语和高分鼓励等等,都对小学生习作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三、思考与建议

1.要认真解读课标,研读教材。要深入持久地学习重温《语文课程标准》,领悟其精神实质,将基本理念融会贯通地运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编排体系,做到单元备课(或周前备课),要上好每节课,最基本的要做到三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解读课标、研读教材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2.要坚持教学反思,提倡下水作文。坚持认真撰写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这已成为同仁们的共识。为此,我们要求每节课后要写出一个亮点,反思一个薄弱点;每教学完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后至少再写出一个思考点(如何改进教法,调整教学策略)。提倡语文教师下水作文,可以在备课时写下水文,也可以和学生同场(台)作文。旨在体验学生习作的甘苦,把握习作要求高低适度与否?便于加强习作指导和讲评。

3.要加强对学生“三个一”指导。要加强对学生写字姿势和读书姿势及坐立姿势的指导,使 “三个一”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建议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要使用钢笔书写。

4.要加大对学生背诵和课外阅读量的落实力度。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阶段要求小学生背诵160篇(段)诗文,课外阅读达145万字的阅读总量。

主题习作常见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新课程改革实施八年来,尤其近几年来我市乃至全国小学习作教学按照新课标要求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是令人欣慰的。但就小学习作教学现状而言,也出现了种种新老问题。要大面积提高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反思问题,研究对策。

一、反思问题

纵观当前小学习作教学现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习作定位不当,教学要求偏高。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的定位是比较笼统的,仅作原则要求(面对全国广大小学生来说很难作细则要求)。比如课标明确指出“一至四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但是许多执教老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拔高要求,从而使小学生感到作文太难了,似乎高不可攀,以至产生畏惧作文的心理。因此,造成“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2、习作呈现成人化倾向,童心童趣表达得不够充分。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段明确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对中年级段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对高年级段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可是在习作教学中有些老师在教学要求偏高的基础上,按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再次拔高要求,造成少年儿童语言成人化。此外,有些家长也热衷于成人化的引导。有的习作几经家长和老师修改,使本来有些童心童趣的习作面目全非,童话语言表达似乎全无,更谈不上童心童趣童话能够充分地表达。

3、生活单调、积累不足。特别是城市的小学生上学放学绝大多数都是由家长接送,这种“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模式,使小学生缺乏应有的所见所闻和社会生活积累。此外,由于独生子女的因素,许多家长都是走着坐着和孩子在一起,不敢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甚至和同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交流的机会也很少,这也是造成小学生习作困难的原因之一。

4、读写结合不够充分、小练笔少。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和小练笔不够充分,或者换句话说对说写结合、读写结合重视不够,读写两张皮。因此有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未能找准最佳读写结合点。为解决前述问题,老师们不仅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还要使读写结合(包括写片断、日记、小作文、读书笔记等)落到实处。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渗透写作指导意识,加强“导读、导思、导写、导练”,找准最佳读写结合点而进行形式多样的小练笔活动。

5、习作指导要么不到位、要么越位。习作指导是老师们感到头疼的课。有的老师不精心备课,要么写几句简案或者是几句简单的话,要么干脆不写,上课时说到哪儿算哪儿。要么让学生读读习作要求,要么随意讲解一番技法,学生是越听越糊涂、越听越烦闷。在习作中不是写不出,就是写不具体。因此,教师指导应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主。如果启发指导不到位,那么学生写作的欲望就不强烈、兴趣不浓厚;反之,如果启发指导过多过细,那么就不利于学生自主作文积极性的发挥。此外,在习作评价过程中,大多数习作讲评都是以优秀作文为例,这也是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因素之一。

二、研究对策

1、要按照要求定位,不能随意拔高习作要求。我们一定要按照课标规定的习作要求定位,更不能随意地拔高习作要求。否则,小学生会感到作文高不可攀,进而产生畏惧作文的心理,容易导致厌恶作文。习作教学应因材施教、因时令施教、因实践活动施教等等。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宜鼓励“上不封顶”,对于大多数学生采取“下要保底”。这里的“保底”,就是课标规定小学生习作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2、要鼓励小学生以童心写童真童趣。从“我说我”到“我写我”;从“我口写我心”,言为心声;从说到写,从述到作,逐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写作能力。让儿童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写自己愿意写的,写自己所欣赏的,写自己所联想的,写自己所感动的,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鼓励小学生用自己稚嫩的语言去表达童真童趣。

3、习作教学要从内容入手,要向生活开放。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观察和思维及书面表达的习惯。如每天写观察日记或小练笔等形式,就是训练学生养成观察、思维和表达的习惯。小学生习作从内容入手的同时,强调向生活开放并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相结合。教师要开导学生写“实”的东西,如可以写家中快乐的好事,也可以写家中苦闷的事。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看法及埋藏在内心的情感写出来。二是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广泛相似的社会事例中悟出道理来。如,20__年的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与学生社会生活一结合 ,就使学生习作的立意和思想认识得到同步提高。三是要与学生的学校生活相结合。教师应善于指导学生做有心人,留心观察,并细心地想想,才能从平凡中的小事见到不平凡的事迹。这样,久而久之,小学生的习作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了。

4、加强诵读积累,坚持读写结合。唐代大诗人杜甫有句千古传诵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读写结合的最好例证。今天我们在这里说的读,就是指课标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要求背诵的古诗70首,以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等。此外,应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如果上述背诵积累的要求落实到位,加之“课内悟学法,课外求发展”,读写结合,让学生读中悟写,以读促写,那么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胸中有积蓄,不吐不快。”于是乎写作便成了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成为表情达意的需要。坚信学生的习作一定能写得更好!

5、要认真上好作文导评课。导评课分指导和讲评两个部分。认真上好作文指导课和作文讲评课都是非常重要的。指导课主要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教师要适当点拨指导,但不宜过细。当激发起小学生的写作欲望时,及时让学生打草稿,做到一气呵成。讲评课主要解决怎样评改的问题。讲评要形式多样,如生生互评互改、教师个别面批面改、佳作赏析,加之恰如其分的评语和高分鼓励等等,都对小学生习作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三、思考与建议

1.要认真解读课标,研读教材。要深入持久地学习重温《语文课程标准》,领悟其精神实质,将基本理念融会贯通地运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编排体系,做到单元备课(或周前备课),要上好每节课,最基本的要做到三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解读课标、研读教材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2.要坚持教学反思,提倡下水作文。坚持认真撰写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这已成为同仁们的共识。为此,我们要求每节课后要写出一个亮点,反思一个薄弱点;每教学完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后至少再写出一个思考点(如何改进教法,调整教学策略)。提倡语文教师下水作文,可以在备课时写下水文,也可以和学生同场(台)作文。旨在体验学生习作的甘苦,把握习作要求高低适度与否?便于加强习作指导和讲评。

3.要加强对学生“三个一”指导。要加强对学生写字姿势和读书姿势及坐立姿势的指导,使 “三个一”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建议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要使用钢笔书写。

4.要加大对学生背诵和课外阅读量的落实力度。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阶段要求小学生背诵160篇(段)诗文,课外阅读达145万字的阅读总量。

主题习作常见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3课时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a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b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

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a.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b.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a.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b.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c.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第二、三课时

习作

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

(投影出示)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1.自改自评

a.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说一说:

⑴老师修改了什么?

⑵老师是怎么修改的?

b.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c.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2.互评互改

a.交换作文

⑴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⑵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b.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

a.指名朗读作文。

b.师生评议

今天,我们用笔播种了希望。每个同学的理想都是一粒种子、一个渴望。这次习作我们就以“种子”为序,将大家的习作汇编成册。拜读它们,我们仿佛在触摸着一颗颗萌动着的心。祝愿大家的理想能够早日变为现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