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深度贫困心得体会报告(精选9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22 23:33:26    小编:ZTFB
最新深度贫困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最新深度贫困心得体会报告(精选9篇)

  • 上传日期:2023-11-22 23:33:26 |
  • ZTFB |
  • 13页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写心得体会时要注重思考和总结,不可简单罗列事实。接下来,我们共同探索这些心得体会的内涵和遣词造句的技巧。

深度贫困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为贯彻落实中央、区、市开展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按照县委统一安排,近日,我和县人民政府调研员易继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同志组织有关部门、乡镇、村组干部前往**镇**村**屯,就**村贫困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村是我县“十二五”时期的贫困村之一,位于**镇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90公里,辖**一、二、三组,高让一、二组,**组,纳坝一、二组,**组、**组、**组,**一、二组,**组、**组,甲以一、二组等17个村民小组,共375户179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2人,**库区移民户802人,农村五保户4户4人,农村低保户57户143人。全村总面积6430.5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32公顷(水田17公顷,旱地115公顷),目前种植有核桃1810.48亩,目前的经济来源主要以水果、板栗、食用菌、杉木、网箱养殖、山羊养殖为主,2014年年人均纯收入1692元。

目前,**镇政府至**村的村级公路为水泥路。村内的**、**屯为砂石路,雨季路面泥泞,路况较差,可勉强通行;**、威贯、**、**、纳坝、甲以、高让、**等八个屯未能通车行路,交通极为不便,出行难成为**村发展的瓶颈。**村**屯有3户后靠搬迁户尚未通电,其余各屯(户)均已通电。建有人畜饮水工程,但受投资及水源限制,工程建设规模有限,无法在旱季发挥出更有效作用,人畜饮水面临一定困难。2015年,水利系统预算投入40万元,在**、**、**、**等屯新建自来水工程,新建和加固维修高让、**、**屯田间渠道,改善了**村多年来本来就少有的农田灌溉条件。相关项目目前还在施工。

**村有1个村完小,全校占地面积2916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166平方米,开设1个学前班、一至六年级各1个班,共7个班,有教职工7人,其中,校长1人,代课1人,专任教师5人,均是大专以上学历。

**村完小2015年秋季学期在校生165人,内宿生101人,有标准铁床架60床,学生人均拥有床位0.5个。全村适龄儿童已全部入学,入学率100%。由于地处偏僻山区,村完小的伙食质量保障难度大,蔬菜尚可从附近农家购进,肉类食品必须从集市购买,极不方便。同时,由于山川广袤,人们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学生上学极不方便。

**村共有党员46人,其中,70周岁以上3人,40到70周岁9人,40周岁以下34人。党员年轻化程度较高,且文化程度在全村范围相比较高,体现出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在**村“两委”班子中,党支部书记**47岁,村委主任**45岁,村委副主任**47岁,村妇女主任**35岁,年龄比例较为合理。走访中发现,村委班子及各村民小组组长都有较强的工作积极性及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良好愿望,有较强的意愿管好村级事务。

**村建设有办公用楼1栋,建筑面积308平方米,内设卫生室。还设有“农。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家书屋”,约有书籍700册,可供村民阅读使用。但村级管理服务制度不够健全,需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培训。由于村屯分散,宣传设备、设施不够,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不能及时宣传到位。

民风民俗方面。该村以壮族群众为主,村民爱唱山歌、团结和睦、互爱互助、乐观积极、热情好客,乡情浓郁,乡风质朴,但全村除小学外,没有体育、文化设施,难以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精神文明建设硬件和软件都严重缺乏。

村容村貌方面。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指导和驻村工作组的大力宣传和组织下,群众积极参与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建设活动,环境卫生意识有所提高,村容村貌得到一定改善。但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等客观原因,村屯污垃设施严重缺乏,除了村委所在地和条件相对较好的屯建有小型垃圾收集池外,其他屯都没有垃圾处理设施。

居住环境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县引导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享受农村危房改造补贴群众越来越多,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从统计数据来看,全村375户居民中,已经没有茅草树皮房,只有45户还住在木瓦结构的旧房子里,绝大部分群众都已住进砖混结构的楼房。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建房技术保障,大部分群众建设的新房还存在抗震能力弱、“三通”难度大等问题。以**屯为例,全屯共有23户群众,却分为6个居住点,最高的居住点目前未通自来水;从码头到该居住点大约3.5公里,只通机耕路,但路况极差,摩托车都难以通行;目前该屯群众已全部住进楼房,但没有框架结构楼房,其中只有一户进行过装修。**屯的这一情况具有较强代表性。

产业发展方面。种养殖业发展有了一定基础,已创建有**县**镇**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县**镇高让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广西**县康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县丰盛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县李林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但多数合作社为这两年新创建,正值投入阶段。该村外出务工人数229人,在本村务农人数867人,在校学生172人,其他为无劳动能力的老人、小孩等,劳动力转移率较低。

全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只受过小学或初中文化教育,熟练掌握运用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的比例很低,科技意识差。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相对低下,身无一技之长,只能依靠体力劳动,收入水平低。部分群众不相信科学,只相信经验,存在别人种什么就跟着种什么、别人养什么就跟着养什么的观念,创新意识不足,短视现象严重。部分群众保守思想和安土重迁意识较为严重,当调研组提出通过生态移民搬迁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并实现进城梦时,大部分群众顾虑重重。有的担心到县城养不活家人,有的担心还不起购房贷款,有的认为到县城买房花费太大、得到房子太小,有的担心集中居住难以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以种植杉木,产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谈及产业发展计划时,个别群众提出扩大山羊养殖规模,但被大部分群众否定。

**村地处莽莽大山深处,历史上长期与世隔绝,发展滞后。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但是由于**村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扶贫开发的难度极大。上级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与需求相比,十分不足。从**村**码头至**屯各居住点共有大约4公里路程,由于该屯既位于**库区,又只是单淹(只淹耕地不需搬迁)地区,该屯建设入屯公路时,既没有享受到扶贫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扶持,也不符合移民部门的帮扶条件,当地群众户均投入近万元也只建成一条部分地方坡度超过30度的低等级车行路。一到雨水季节,边坡塌方严重,路面坑坑洼洼,行车安全系数极低。

长期以来,**村农民修房造屋、生产生活都依赖森林资源,局部地区过度垦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日益恶化,但是村民人口越来越多,高科技劳动工具越来越普及,人们利用、改造和破坏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当地自然生态越来越难以适应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调研中,发现有些地方有炭窑,一些较大的木头被丢弃在路边,个别群众毁林造林。一些群众进行山羊养殖,也给当地生态带来较大的破坏。

当前,和**村相比贫困面貌一致、贫困原因类似的贫困村还有很多,为他们找到一条合乎实际的脱贫路子,是县委、县人民政府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任务。

移民扶贫是当前我县推进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生态移民又是当前我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把这两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贫困群众的宣传动员力度,引导他们通过生态移民搬迁到城市安居,也减弱当地自然生态压力。在动员群众生态移民时,应重点把握好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的问题,从就业、就医、就学、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搬迁群众扶持和引导,促使他们在城市得到发展,在城市脱贫致富奔小康。

由于部分贫困村屯享受相关扶持政策较少,人们自行筹集资金建设的生产生活设施质量差、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利用率和安全使用系数低,对改善生产生活质量作用发挥不明显。因此,要加大对贫困村屯特别是人口数量较多且未进行生态移民村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通过政府补一点、社会帮一点、群众出一点等办法筹措资金,对不符合有关安全标准的设施进行加固或改造,对已不能发挥作用的设施进行升级或新建。帮助贫困群众营造一个安全便捷的生产生活环境,引导他们投入精力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除了自然条件恶劣,观念落后等共同因素外,贫困户具体贫困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因病因灾返贫,有的是无劳动力致贫,有的是因有子女上学一时难以脱贫。对此,我们要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对贫困对象“七个一批”进行分析(扶持生产发展一批、转移就业发展一批、移民安置搬迁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教育资助帮扶一批、边贸政策扶持一批),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探索扶贫具体思路。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四)引导贫困群众合理发展产业,促进贫困村屯持续长足健康发展。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贫困群众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认识不足,全部栽植成长周期长、经济收益慢的杉木,在发展产业的选择上存在盲目现象,未能走上长效产业与“短平快”产业互相结合、短以养长、长以补短的产业发展轨道,坐拥百亩以上人工林,但近几年内摆脱不了贫困的命运。我们要利用我县特色业发展迅猛、幅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引导贫困群众选择适合的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业与林木业发展相结合、相补益的良性发展模式,才能促进贫困村屯持续长足健康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深度贫困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为贯彻落实中央、区、市展开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按照县委统一安排,近日,我和县人民政府调研员易继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同志组织相关部门、乡镇、村组干部前往**镇**村**屯,就**村贫困问题实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村是我县“十二五”时期的贫困村之一,位于**镇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90公里,辖**一、二、三组,高让一、二组,**组,纳坝一、二组,**组、**组、**组,**一、二组,**组、**组,甲以一、二组等17个村民小组,共375户179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2人,**库区移民户802人,农村五保户4户4人,农村低保户57户143人。全村总面积6430.5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32公顷(水田17公顷,旱地115公顷),当前种植有核桃1810.48亩,当前的经济来源主要以水果、板栗、食用菌、杉木、网箱养殖、山羊养殖为主,2014年年人均纯收入1692元。

当前,**镇政府至**村的村级公路为水泥路。村内的**、**屯为砂石路,雨季路面泥泞,路况较差,可勉强通行;**、威贯、**、**、纳坝、甲以、高让、**等八个屯未能通车行路,交通极为不便,出行难成为**村发展的瓶颈。**村**屯有3户后靠搬迁户尚未通电,其余各屯(户)均已通电。建有人畜饮水工程,但受投资及水源限制,工程建设规模有限,无法在旱季发挥出更有效作用,人畜饮水面临一定困难。2015年,水利系统预算投入40万元,在**、**、**、**等屯新建自来水工程,新建和加固维修高让、**、**屯田间渠道,改善了**村多年来本来就少有的农田灌溉条件。相关项目当前还在施工。

**村有1个村完小,全校占地面积2916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166平方米,开设1个学前班、一至六年级各1个班,共7个班,有教职工7人,其中,校长1人,代课1人,专任教师5人,均是大专以上学历。

**村完小2015年秋季学期在校生165人,内宿生101人,有标准铁床架60床,学生人均拥有床位0.5个。全村适龄儿童已全部入学,入学率100%。因为地处偏僻山区,村完小的伙食质量保障难度大,蔬菜尚可从附近农家购进,肉类食品必须从集市购买,极不方便。同时,因为山川广袤,人们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学生上学极不方便。

**村共有党员46人,其中,70周岁以上3人,40到70周岁9人,40周岁以下34人。党员年轻化水准较高,且文化水准在全村范围相比较高,体现出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在**村“两委”班子中,党支部书记**47岁,村委主任**45岁,村委副主任**47岁,村妇女主任**35岁,年龄比例较为合理。走访中发现,村委班子及各村民小组组长都有较强的工作积极性及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良好愿望,有较强的意愿管好村级事务。

**村建设有办公用楼1栋,建筑面积308平方米,内设卫生室。还设有“农家书屋”,约有书籍700册,可供村民阅读使用。但村级管理服务制度不够健全,需要增强规范化管理培训。因为村屯分散,宣传设备、设施不够,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不能即时宣传到位。

民风民俗方面。该村以壮族群众为主,村民爱唱山歌、团结和睦、互爱互助、乐观积极、热情好客,乡情浓郁,乡风质朴,但全村除小学外,没有体育、文化设施,难以展开文体娱乐活动,精神文明建设硬件和软件都严重缺乏。

村容村貌方面。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指导和驻村工作组的大力宣传和组织下,群众积极参与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建设活动,环境卫生意识有所提升,村容村貌得到一定改善。但因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等客观原因,村屯污垃设施严重缺乏,除了村委所在地和条件相对较好的屯建有小型垃圾收集池外,其他屯都没有垃圾处理设施。

居住环境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县引导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持续增大,享受农村危房改造补贴群众越来越多,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从统计数据来看,全村375户居民中,已经没有茅草树皮房,只有45户还住在木瓦结构的旧房子里,绝绝大部分群众都已住进砖混结构的楼房。但是,因为缺乏统一规划和建房技术保障,绝大部分群众建设的新房还存有抗震水平弱、“三通”难度大等问题。以**屯为例,全屯共有23户群众,却分为6个居住点,的居住点当前未通自来水;从码头到该居住点大约3.5公里,只通机耕路,但路况极差,摩托车都难以通行;当前该屯群众已全部住进楼房,但没有框架结构楼房,其中只有一户实行过装修。**屯的这个情况具有较强代表性。

产业发展方面。种养殖业发展有了一定基础,已创建有**县**镇**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县**镇高让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广西**县康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县丰盛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县李林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但多数合作社为这两年新创建,正值投入阶段。该村外出务工人数229人,在本村务农人数867人,在校学生172人,其他为无劳动水平的老人、小孩等,劳动力转移率较低。

全村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只受过小学或初中文化教育,熟练掌握使用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的比例很低,科技意识差。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因为文化素质相对低下,身无一技之长,只能依靠体力劳动,收入水平低。部分群众不相信科学,只相信经验,存有别人种什么就跟着种什么、别人养什么就跟着养什么的观点,创新意识不足,短视现象严重。部分群众保守思想和安土重迁意识较为严重,当调研组提出通过生态移民搬迁协助他们脱贫致富并实现进城梦时,绝大部分群众顾虑重重。有的担心到县城养不活家人,有的担心还不起购房贷款,有的认为到县城买房花费太大、得到房子太小,有的担心集中居住难以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村地广人稀,植被繁茂,但是处于**水库水源涵养区,山高坡陡。田地单块面积小,肥力弱,不适宜机械化耕作;耕地零碎,土层瘠薄,易涝易旱;排灌条件差,滑坡灾害频繁;远离县城,交通不便,农业种植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竞争力弱。调研组从县城前往**屯,乘车半个多小时,乘船1个多小时,还需步行1个多小时。当地群众也反映,瓜果蔬菜类农产品从屯里面运送到县城因为辗转颠簸,一般都会烂掉一半左右。调研中还发现,绝大部分群众都将绝大部分土地用以种植杉木,产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谈及产业发展计划时,个别群众提出扩大山羊养殖规模,但被绝大部分群众否定。

**村地处莽莽大山深处,历长期与世隔绝,发展滞后。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大力推动扶贫开发,但是因为**村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扶贫开发的难度极大。上级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与需求相比,十分不足。从**村**码头至**屯各居住点共有大约4公里路程,因为该屯既位于**库区,又仅仅单淹(只淹耕地不需搬迁)地区,该屯建设入屯公路时,既没有享受到扶贫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扶持,也不符合移民部门的帮扶条件,当地群众户均投入近万元也只建成一条部分地方坡度超过30度的低等级车行路。一到雨水季节,边坡塌方严重,路面坑坑洼洼,行车安全系数极低。

长期以来,**村农民修房造屋、生产生活都依赖森林资源,局部地区过度垦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日益恶化,但是村民人口越来越多,高科技劳动工具越来越普及,人们利用、改造和破坏自然的水平越来越强,当地自然生态越来越难以适合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调研中,发现有些地方有炭窑,一些较大的木头被丢弃在路边,个别群众毁林造林。一些群众实行山羊养殖,也给当地生态带来较大的破坏。

当前,和**村相比贫困面貌一致、贫困原因类似的贫困村还有很多,为他们找到一条合乎实际的脱贫路子,是县委、县人民政府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任务。

移民扶贫是当前我县推动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生态移民又是当前我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把这两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增大对贫困群众的宣传动员力度,引导他们通过生态移民搬迁到城市安居,也减弱当地自然生态压力。在动员群众生态移民时,应重点把握好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的问题,从就业、就医、就学、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搬迁群众扶持和引导,促使他们在城市得到发展,在城市脱贫致富奔小康。

因为部分贫困村屯享受相关扶持政策较少,人们自行筹集资金建设的生产生活设施质量差、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水平弱,利用率和安全使用系数低,对改善生产生活质量作用发挥不明显。所以,要增大对贫困村屯特别是人口数量较多且未实行生态移民村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通过政府补一点、社会帮一点、群众出一点等办法筹措资金,对不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的设施实行加固或改造,对已不能发挥作用的设施实行升级或新建。协助贫困群众营造一个安全便捷的生产生活环境,引导他们投入精力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除了自然条件恶劣,观点落后等共同因素外,贫困户具体贫困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因病因灾返贫,有的是无劳动力致贫,有的是因有子女上学一时难以脱贫。对此,我们要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对贫困对象“七个一批”实行分析(扶持生产发展一批、转移就业发展一批、移民安置搬迁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教育资助帮扶一批、边贸政策扶持一批),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探索扶贫具体思路。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贫困群众对土地的有效利用理解不足,全部栽植成长周期长、经济收益慢的杉木,在发展产业的选择上存有盲目现象,未能走上长效产业与“短平快”产业互相结合、短以养长、长以补短的产业发展轨道,坐拥百亩以上人工林,但近几年内摆脱不了贫困的命运。我们要利用我县特色业发展迅猛、幅射带动水平强的优势,引导贫困群众选择适合的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业与林木业发展相结合、相补益的良性发展模式,才能促动贫困村屯持续长足健康发展。

总结。

出对如何做好救灾救助工作提出浅薄的见解。

我县是老少边山穷地区,属区定贫困县,总人口35.98万人,xxxx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676元。据调查统计,全县常年需救助的对象近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其中:城乡低保对象2.78万人,占总人口的7.5%,占需救助对象的68%;因灾需救助近1.3万人,占总人口的3.5%,占需救助对象的32%;城乡低保边缘户0.55万人,占总人口的1.5%,占需救助对象的13%。

我县贫困原因主要有:因灾致贫约1.3万人,鳏、寡、孤、残人员即五保(含孤儿)丧失劳动力致贫0.22万多人,因病致贫0.65万多人,因残致贫0.3万多人,其他因素致贫(子女读书,尤其是读高中、大学,高昂的学杂费用,及人多地少等原因)1.61万多人。

特殊的地形地貌是导致我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从历年统计数据可知,每隔几年或几十年就会发生受灾范围广大、损失水准较深的低温冷冻、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如:xxxx8年全县遭受百年不遇的低温冷冻灾,受灾人口达16.28万人,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93亿元。

多数乡镇民政办人员不足2人,既要兼残联、统计、扶贫等其它工作,还要负责包村,参与各项中心工作,在一定水准上影响了民政工作的展开。xxxx8年年初,我县遭受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按照救灾救助工作的相关要求,既要认真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又必须在春节前将救灾款、物和城乡低保金发到民政对象手中,因为乡镇民政干部人手不足和精力有限,而受灾面广、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一时难以全面核实灾情,无法准确即时地上报灾情等基本信息。

灾情发生后,特别是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后,常常给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因为县级财政困难,无力解决更多的救灾资金,为协助灾民和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问题,只有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不过救灾款从中央财政下拨之日起到发放到灾民手中,需要时间比较久,难以应急。

建立健全灾情信息网络系统工程是国家xxxx9年电子政务重点工程项目,利用这个契机将灾情信息管理网延伸覆盖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级。按照规格要求配置好数码相机、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结合本地灾情频繁发生的特点和救灾工作实际,搞好灾情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持续提升灾害信息管理水平,进一步夯实救灾工作基础,认真搞好灾害管理培训工作,提升灾情信息报送的准确性、即时性,为各级领导准确决策提供依据。

要从立法上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强化各级人民政府在社会救助中的基本职责,增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增大救助扶助多渠道资金投入,确保各级社会救助扶助机构有钱办事。为确保灾民,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救灾救助工作能即时、有效展开,国家专项资金可由省级财政直接拨付到县级民政救灾专户,切实减少流通环节和审批手续。坚持社会福利社会化路子,制定吸引外部资金、社会资金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市场体制相适合的筹资机制。为解决因灾倒房重建补助标准偏低的难题,政府应鼓励群众将房产投保,可多渠道为困难群众筹集建房资金,即:保险公司赔偿一点、国家补助一点、社会捐助一点、自己筹集一点,这样便能协助困难群众早日恢复重建家园。

近年来,随着国家救灾救济工作方针修订完善,救灾范围逐步扩展,救灾资金从原来主要用于解决灾民的口粮、衣被、住房等基本生活范畴已延伸到解决灾民取暖、饮水和对过往滞留人员的食宿实行救助等方面。为确保因灾无自救水平的灾民得到即时、有效救助,各地应根据财政状况,安排落实一定的救灾应急储备资金,可缓解上级下达的专项救灾资金无法即时到位的问题,避免因灾无自救水平灾民错过正常的播种季节,造成农业减产或绝收。

我县自xxxx年3月1日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以来,通过先后几次提标扩保,当前,全县有农村低保对象2.22万人,城市低保对象0.18万人,xxxx年发放城乡低保金共计1653.2多万元,有效解决了2.4万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近年,随着物价的飞速上涨,原几年才调整提升一次保障线已无法起到保障作用,每年的保障线应随着市场物价上涨幅度适时调高,因城乡低保中一、二类家庭,特别是二类家庭往往人口较多,既缺劳动力,又没有经济收入,因而应重点保障城乡低保中一、二类对象户,并对农村低保户中缺粮家庭实施粮食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其基本生活困难。

增强各项民政资金管理,实行专户专帐,确保不出现资金不被挤占、挪用和贪污等现象。在资金的发放上,引入民主决策机制,由群众代表评定困难户,提升资金发放的透明度,防止优亲厚友等现象的发生。建立健全广大群众监管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政务公开、村(社区居)务公开,增大群众的监管力度,使民政工作成为阳光工程。

县民政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跟踪检查民政资金使用情况,主要检查救灾款物、低保金、医疗救助金、优抚资金是否按时足额发放到民政对象手中,认定对象是否准确,救灾款的使用范围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县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等部门要增强对民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对民政资金使用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要坚决查处和严肃处理。

深度贫困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学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逐渐失去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深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数学深度教学。在我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对数学深度教学的推崇之感更加强烈,认为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首先,数学深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注重记忆和运算,而缺乏对数学概念和思想的深入理解。而数学深度教学则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证明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锻炼。例如,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我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解决了一个复杂的几何问题。通过这次实践,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并且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次,数学深度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的训练,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厌倦和不喜欢的情绪。而数学深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充分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我在一次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再次,数学深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方法,缺乏对数学思想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应用。而数学深度教学则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和创造空间。例如,在一个课堂上,我布置了一个开放性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发散思维,寻找问题的不同解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数学深度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数学深度教学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被淡化。相反,教师需要具有更高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能够设计出富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数学任务,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和探索。只有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够真正实现数学深度教学的目标。

总之,数学深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都具有巨大的优势。然而,要想真正实现数学深度教学的目标,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数学深度教学的理念,为培养更多的数学人才做出贡献。

深度贫困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深度贫困是指人们生活在极端贫困中,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缺乏必需的资源和机会。这种贫困状态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而其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也使我们深入思考如何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在参与和关心深度贫困问题后,我对改变深度贫困境况的途径以及对贫困人群的态度有了更多的体会与认识。

首先,我认识到深度贫困问题是一个多方面、综合性的问题。深度贫困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教育、健康、环境、社会秩序等多个方面。解决深度贫困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着手,不能仅仅靠提供生活物质上的支持。要解决深度贫困问题,需要在政策层面对经济进行改革,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在教育层面,提供贫困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医疗卫生层面,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卫生健康项目投入等等。只有综合因素综合处理,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深度贫困问题。

其次,我体会到深度贫困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深度贫困问题涉及到了社会的每个个体,而解决深度贫困问题也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以及普通公众都应该承担起责任,共同参与到解决深度贫困问题的工作中来。政府应该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和资金的投入;企业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非营利组织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资源优势,为深度贫困地区提供支持和帮助;而普通公众也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包括捐款和志愿者活动等,为深度贫困地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再次,我认识到对贫困人群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贫困人群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对他们给予尊重和关爱,而不是嘲笑和歧视。贫困人群同样是有尊严的,他们面临困境并不是他们的过错,对他们的指责和唾弃只会加重他们的负担,甚至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我们应该从同理心出发,关注贫困人群的需要和诉求,帮助他们摆脱贫困,重拾生活的信心。只有尊重和关怀贫困人群,才能够真正帮助他们,解决深度贫困问题。

最后,我明白了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深度贫困问题涉及到了社会的一切方面,解决起来十分困难。问题的根源复杂,解决的路径曲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我们需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只有积极地面对深度贫困问题,才能够逐步取得改善。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出最合适的解决途径,将深度贫困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总之,深度贫困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它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共同的支持。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以及普通公众都应该承担起责任,从多个层面着手,共同努力解决深度贫困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保持对贫困人群的尊重和关怀,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解决深度贫困问题,为每个人创造一个公平、和谐、可持续的社会。

深度贫困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第一书记主要负责督促、检查党的各项工作等。本文将介绍2016贫困村第一书记调研报告。2016贫困村第一书记调研报告(1)xx庄村位于张汪镇镇驻地东南3.8公里,隶属张汪办事处,西距104国道1.2km,东靠马庄,南邻辛庄,北邻杨楼,交通不太便利。xx年以来,村里先后建立了农家书屋和体育健身广场,硬化了部分道路,安装了路灯,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面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观。

全村共192户,725人,其中经商或外出务工人员占多数;享受低保12户,其中残疾人5户,五保老人1户。全村共有耕地近800亩,均为水浇田,人均耕地1.1亩,位置分散,由于土地存在级差,每户村民的土地都分成若干块,这样给种植和收割带来了很多不便。土地以种植粮食为主,一年两季,粮食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少部分地块种植土豆或蔬菜。

xx庄村设立一个党支部,现共有党员17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村两委成员共4人,全部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全村党员年龄层次偏高,年轻党员偏少,年龄段分布非常不合理。现在支部正大力发展,把村里思想觉悟高、致富能力强、在群众里有威信的青年吸收到组织来,今年通过公推直选新发展了两名年轻的积极分子,均在30岁以下。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党员三会一课和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定期召开座谈会,对农村党员一线创先争优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对群众反映较大的党员进行约谈,要求限期整改,跟踪问效。

全村集体经济无收入,大项开支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筹资酬劳解决,村民人均年收入约9000元,低于全市xx年农村居民平均水平。村民收入主要依赖务工、经商等非农业行业为主,约占家庭收入的84.7%。

对生活有困难的特困家庭和低保户为他们争取政策和资金,开展一对一联系困难户,为他们送温暖,缓解了这些家庭的生活困境。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利用优惠政策帮助村里实施道路硬化,不断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让村民们感受到交通方便带来的实惠。

2016贫困村第一书记调研报告(2)按照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安排,经过市委组织部的选拔和培训,我到xx街道xx挂任第一书记。经过驻村入户调研,对该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基本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与外出务工、种植、养殖。常规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辖区内有森林公园、荆泉水厂、招商引资企业9家。近年来,xx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居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团结奋斗下,居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先后获得过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市、街道多项荣誉称号。

后荆沟局,道路平整干净,房前屋后井然有序,住宅整齐划一,家家门前水泥路,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户户通上自来水,夜晚照明路灯,24小时不间断视频监控。

居内高标准建设了市级合作医疗定点卫生所,有效解决了百姓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教育方面村投资150万元建立了荆泉小学,不但解决了本村孩子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还为附近5个村居孩子上学提供了方便。

先后为人民办理了城镇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各种保险,同时为居内一些因病、因残致穷的家庭办理了低保救济,真正做到了让辖区群众不为自己老了、病了而发愁,让每个家庭的生活都幸福。

xx现有党员36人,居两委成员6人,其中女干部1人,大专学历3人,两委交叉任职1人。该居在支部书记侯波、居委会主任侯钦亮的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特别是村干部在竞争激烈的选举中当选上任后,为了总结换届时的承诺、工作中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顺应人民群众,加快经济发展。应该说是一个主体素质较高,富有活力的队伍。

xx是传统的农业村,村民生活发展85%来源于外出务工,近年来在xx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发挥地理位置优势,由市政府征地65亩建设了湿地森林公园、供全市人民饮水的荆泉水厂。荆泉水厂坐落居东,居两委全力改善市水源地的环境大力打造宜居环境。招商引资辛圣装饰、瑞祥纺织、好美制衣、威滕电子、美亚家具、永强水泥等9个厂子,解决了很多村民的就业问题。

xx现有育龄妇女300人,一胎184人,二胎91人,多孩16户,女扎77人,放环177人,计划生育工作历来是比较难干的工作,还有历史遗留问题,面对困难村干部有着一种敢碰钉子,不服输的精神,建立了计划生育平面户况显示图,让每户尽显图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遏制了计划外生育现象的发生。

按照街道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本居实际情况,一是加强现有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制订完善党员学习制度,采取定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定期传达市、街道最新会议精神,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切实提高现有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发展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组织居里的高学历人员、复员军人、致富能手等非党人员,通过学习培训、集中座谈、专人帮扶等方式,使其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三是强化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党员每月义务劳动日活动,组织支部党员,对居内环境卫生进行清扫,对居内困难户、五保户进行帮扶。

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增强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民生的能力。

一是统筹安排、责任到人。居两委班子成员和计生专干,施行包组包户责任落实到人,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体系,切实增强人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意思;二是制订计生工作例会制度,每月5日前社区领导、村两委班子成员、计生专干召开计生工作例会,总结上月工作,找出不足,安排本月工作,做好心中有数,指出工作重点,责任落实到人。三是加大计生宣传教育力度。将计生工作纳入党务村务公开,在居组主要道路刷写规范醒目的计生宣传标语,发放计生优惠政策等有关材料,按要求分类整理各类档案材料统一装订成册,接受群众监督。

深度贫困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使用情况汇报。

县政协:

自我县精准扶贫攻坚活动开展以来,xx卫计委按照《濮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加强贫困村卫生室建设的有关事宜的通知》(濮卫规划〔2017〕12号)文件要求,紧密结合当前我县贫困村标准化卫生计生室建设任务工作实际,现就贫困村卫生计生室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汇报如下:

我县贫困村共73个,其中,已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55所,未建设18所。2018年计划建设完成18所。

全县73个贫困村共有执业人员210人,其中乡村医生193人,执业助理17人。73个村中72个村有执业医生,1个村需调配村医(梁村申庄)。

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督导组,负责该项工程的日常工作的运行、协调和督导,并定期召开专题会和调度会,研究分析解决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设,村卫生计生室达到六室分开,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严格标准、注重内涵、以点带面、加强督导,边检查、边规范、边施工、边初验,有利于促进了全县乡村医疗机构的标准化步伐。

按照《濮阳市卫计委标准化建设使用情况通报》濮乡医建办〔2017〕3号文件有关要求,紧密结合当前我县贫困村卫生计生标准化建设工作实际,县领导及卫计委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责任单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明确工作任务,强化责任分工,县卫计委全面认真开展自查,使贫困村卫生计生室建设项目做到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基层卫生计生医疗体系服务作用,有力保障贫困村顺利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工作任务。

按照贫困村村卫生计生室标准化建设工作部署,当前全县贫困村标准化卫生计生室建设任务73所,贫困村卫生计生室建设已完成55所。近年来,随着国家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我县村卫生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为“医疗条件有改善,队伍素质有提升,服务水平有提高”。

一是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注重内涵建设、软件建设。县卫计委对全县村卫生计生室的建设标准进行了统一标准、统一制作、统一发放,达到了诊断、治疗、用药、收费等就诊流程的规范化。二是采用多种方式,充实村卫生计生室业务技术人员,县卫计委医政股定期组织专家对全县乡村医生进行专题培训。并建立长效考核机制。坚决杜绝将村卫生计生室建设变成私人住宅装修,确保卫生计生室在达到标准化建设后能给村民提供长远、有力的健康保障。

我县将贫困人口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人员,一是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到户到人;二是贫困人员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三是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100%;四是贫困人口免费全面体检率达到100%(含老年人体检、乙肝五项、肝功能检测等项目);五是对需要接种乙肝疫苗贫困人员及时免费接种;六是开展精神卫生筛查工作;七是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作为重中之重,对患病贫困人口落实“八个一”工程。即“所有患病贫困人口确定一所定点医疗机构、明确一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一份服务协议书、制定一张健康卡、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建立一份健康档案;针对重大疾病患者组织一次健康会诊,发放一张健康明白卡”。

的临床实习机会,加深领会和掌握理论知识。每年组织贫困村乡村医生参加集中、网络视频教育等各种形式培训至少两次以上,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周。通过培训,让乡村医生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更新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同时,探讨县财政落实乡村医生补助、补偿政策。

人事社保和财政部门应根据农村实际,参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乡镇卫生院职工养老保险办法,因地制宜研究建立覆盖所有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制度,资金来源可以采取自己交一点,村里补一点,政府扶助一点的方式解决,使乡村医生老有所养,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负其责,相互支持,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参与和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力争贫困村村卫生计生室尽快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加强督促检查;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做好协调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在标准化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充分发挥其督导作用,做好建设项目投入使用的工作。加大监督力度,督导已验收项目限期投入使用,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定期召开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推进会,总结经验,督促投入使用进度。

认真检查梳理本地区项目投入使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根据职能和职责分工分类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内容、责任领导和完成时限,对于短期内可以入住使用的责令限期整改,对于短期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列出时间表,明确整改进度,定期督促整改,确保如期完成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工作。县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县委县政府督察局适时开展“回头看”专项督导,对建设项目仍未投入使用的乡镇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深度贫困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深度贫困问题,是指人口收入非常低下,生活水平极其困苦,缺乏基本生活需求的人们所面临的困境。面对这一群体,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努力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在参与深度贫困救助行动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深度贫困问题的存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在与深度贫困群体接触的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他们生活的艰辛。许多人住在破旧的茅草屋中,甚至没有一张干净的床。他们没有稳定的工作收入,缺少医疗保障和教育资源,生活水平低下。这使我深切意识到,深度贫困问题不仅是个别人的个人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不能对这些人视而不见,而是要积极采取行动改善他们的生活。

其次,深度贫困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源分配不均。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加剧了贫富差距,导致一部分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深入了解深度贫困的原因时,我发现贫困并不仅仅是由于个人的能力或运气所决定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和环境的问题。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和医疗保障的缺失等都是导致深度贫困问题的原因。因此,解决深度贫困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改善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第三,深度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各个方面的参与。政府应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深度贫困群体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时,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注深度贫困群体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让深度贫困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第四,深度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持续长期的关注。解决深度贫困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不能仅仅因为眼前的困难而灰心丧志,而是应该坚韧不拔地推动扶贫工作。同时,要加强对深度贫困问题的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解决办法。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最终解决深度贫困问题。

最后,作为个人,我们也可以为解决深度贫困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捐赠等形式,为深度贫困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此外,我们也应从自身做起,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每个人都能对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有所作为,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能为深度贫困问题的解决做出积极贡献。

总之,深度贫困问题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面对。面对深度贫困,我们不能只是关注问题,而应积极采取行动。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全社会的参与,相信我们能够最终解决深度贫困问题,为每个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深度贫困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为更好的完成省、州民政关于“深度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探索与实践”课题调研,根据省、州通知精神,我乡认真开展了“深度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探索与实践”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我乡现有深度贫困村1个,系少数民族傈僳族、景颇族杂居的大场村委会。大场村委会位于清平乡西北部,地处高寒山区,距乡政府24公里,全村总面积1743.79亩,辖1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一社、二社、三社、四社)。其中:傈僳族412人,景颇族120人,全村共532人,是一个傈僳族和景颇族杂居的村寨,通电率100%,通自来水1个小组,其余都是简槽水,村内道路都是土路。大场村现有耕地面积1375亩,其中:水田428亩、旱地947亩,年人均收入1600元,处在首先要解决温饱的低发展水平。经济作物以种植核桃、茶叶、草果为主,共种植核桃树11439棵、茶叶面积497亩、草果188亩、棕包848棵、洋丝瓜141棚。养殖业以养殖牛(以耕牛为主)、山羊、猪为主,共有大牲畜存栏数161头。有一个卫生室、一个妇女之家组织。

二.大场村基层组织建设基本情况。

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形象的真谛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能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村支部制定了村总支班子议事制度,重大决定、重大事项实行集体讨论制,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努力维护村两委团结,以村两委团结带动党内团结,以党内团结带动全村群众的团结,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到了真团结、真干事,确保了上级决议决定和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但是,由于大场村经济基础薄弱,村“两委”班子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信心不足,不能很好的发挥党员双带作用。

2.队伍建设情况。大场村积极发展壮大农村党员队伍,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把开展“把致富能手、先进工作者培养成合格党员;把普通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优秀党员培养成预备村干部,以充实村干部班子”活动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积极调动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村优秀人才参与科技致富活动,但是,由于村党支部部分党员干部的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工作能力不强,责任心不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和调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增收步伐缓慢;。

3.发展路子情况。大场村由于地处高寒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业经济结构单一,以种植水稻、茶叶、香茅、草果等为主,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农民人均收入较低,处在全乡最低水平;加之村集体收入匮乏,债务累累,导致修路、铺路、改水、改厕等公益事业缺少必要的财力,群众看病求医、读书求学困难,。

4.体制建设情况。大场村集体的土地、林场等资源没有流转承包,缺乏村级服务组织,未能有效组织群众参与市场竞争。

5.制度建设情况。大场村各项制度完备,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会发挥作用良好,坚持完善“两公开一监督”,党内选举“两推一选”将群众拥护的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人选进村两委;实行民主决策,遇事多和党员、群众商量,注意听取多方面意见;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各项村规民约深入人心,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在全乡名列前茅。但是有些规章制度的在落实上还没有完全到位,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督察和落实力度。

三.深度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1.交通条件严重制约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大场村处于崇山峻岭之中,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加之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弹石路仅通到村委会,其他村民小组都是毛路,到雨季,泥泞不堪,无法通行,通村弹石路路况也较差、资金短缺、无力养护,导致与外界物质文化交流和商品交换十分困难,很多农业生产难以发展,农民始终在贫困中挣扎。目前,大场村80%的群众饮水困难问题亟待解决,危房户占了全村的40%以上。

2.农民收入结构单一,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地产出率及劳动生产率较低。大场村大部分农户靠水稻、茶叶、香茅、草果等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非常弱,收入渠道狭窄,经济收入增加缓慢,土地产出率及劳动生产率较低下。

有些农民想致富,但受地理位臵、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又难以找到一条致富的门路;农民素质偏低,信息渠道狭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导致农业生产力水平提不高,农业生产效益跟不上。特别是受贫困的影响,农民受教育的面不广,贫困农民脱贫的难度加大。据调查:大场村初中文化以上的劳动力仅占了7%,劳动力文化素质严重偏低,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和外出务工竞争能力。

4.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生产资金严重缺乏,农业生产化无经济支撑。大场村农民生产投入普遍缺乏,有些农户连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都无钱购买,甚至连最基本的耕作器械,如耕牛也买不起,更谈不上去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多种经营。尽管近几年,国家对大场村给予了极大扶持,但因受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还是难以满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需要,严重影响了贫困村经济产业的发展。

四.加强深度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对策和建议。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大场村生产生活条件。交通不便、通讯落后、能源不足仍是制约清平乡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大力度,尽快结束大场村基础环境较差的状况。重点应抓好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乡村道路硬化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改造、农民无房和危房改造等,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以效益为核心,重点发展以油茶、香料烟为主的经济作物,作为农民脱贫的主导产业,进一步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经济收入。

3.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贫困群众整体素质。农民群众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因此,要坚持把培训农民、提高素质作为治本之策,着力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一是要全面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开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的整体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要搞好示范带动,使农民转变观念,掌握技术,增强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4.加强农村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增强农民抵抗风险能力。大场村群众因病、因残及其收入不稳定性等原因,造成返贫的人口较多,而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是农民抵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要进一步将大场村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进一步搞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结合的管理体系建设,将大场村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及时纳入扶贫范围,提高他们的生产发展能力。

文体活动场地。农民培训设施逐年配套,力求村民掌握一至二门劳动技能。

加强农村“五保户”供养、低保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军烈属优抚政策,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引导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落实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深度贫困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也逐渐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过渡到了深度教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数学深度教学的报告会,并在之后的实践中进行了总结和体会,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深度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兴趣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段落二:优点和特点。

数学深度教学强调的是学生主体地、探究性地学习,而非简单的知识传授。在深度教学中,学生通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运算和记忆。通过深度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得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更加频繁和融洽。

段落三:案例分享。

在报告会上,一位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分享了他的深度教学案例。他通过设计一份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钻研和探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和策略。这种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培养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案例分享,我对于数学深度教学的方法和实施有了更加实际的认识。

在实践中,我尝试了一种深度教学的方式,即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在互相讨论和配合中发现问题的真正本质,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同时,我也将重点放在了问题的设计上,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尝试新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并且愈发充满了对数学的探索和兴趣。

段落五:总结和展望。

总结起来,数学深度教学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方法,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未来,我将继续致力于数学深度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总之,数学深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们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尝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们创造更加有利于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们培养数学思维,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