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实用1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10:56:09 |
  • ZTFB |
  • 11页

5.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可以促使我们对自己的思考更加深入,对经验和教训更加明晰,从而更好地为未来做好准备。那么,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呢?首先,我们需要对这段时间所做的事情进行回顾和总结,梳理出自己的成果和不足;其次,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总结中要有真实性和客观性;另外,我们需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观点,在心得体会中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还有,我们应该关注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最后,我们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和简洁,避免空洞和浮夸的词句,真实传递自己的心得与感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心得体会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范例,对心得体会的写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践中去尝试和应用这些技巧,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作品。记住,心得体会是我们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之一,希望大家都能够在总结经验、反思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一

我的十几年教学生涯,我不敢说自己具有很高尚的师德,但我深深意识到,师德规范的主旨,简单概括就是“责任”与“爱”.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对教育、教学工作热爱,也要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

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师德的老师的体贴,关爱使他们感到舒畅、亲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私、宽广无边的,也是无微不至的。教师,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作为一名教师,是否能影响和感染学生,无非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思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有效教学,也就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师要以身作则,对学生充满关爱,尽到自己最大能力去培养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实际上明确了“育人”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强调了教师“育人”的职责。我们教师要确切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薄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以高尚师德影响学生,以风范学识感染学生,作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指路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二

作为一名高中生,立德践行一直是我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任务。在学校和家庭的熏陶下,我得以领略到立德践行的重要性,也深感到它对于我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通过这几年来的实践和体会,我愿意分享一些关于立德践行心得的体会,以期能够共勉。

首先,立德践行对于一个人的自我完善至关重要。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一直追求学业上的进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仅有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远远不够。立德践行的过程不仅要求我们做到知行合一,还要求我们在行动中体现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而这些品德和修养,对于我们的自我完善至关重要。在学校,我努力做到有礼貌、有责任心、有团队精神,力求以身作则,带动身边的同学们一起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在家庭,我尽力做到孝敬父母、关心家人、尊重长辈,时刻保持良好的家教观念。这种自我完善的努力,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自信,也为自己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立德践行对于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具有感染力,尤其在一个集体中。当一个人能够以立德践行的行动来影响他人,那么他就成为了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之一。在班级中,我努力倡导互助友爱、团结协作的精神,使班级呈现出蓬勃向上、和谐团结的氛围。在社会实践中,我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这些努力虽然微不足道,但它们无疑影响到了身边的人,也为社会进步贡献了一份力量。因此,立德践行不仅是个人的自我完善,更是社会进步的前进动力。

第三,立德践行教会了我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立德践行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道德行为,而并非外在的成绩和荣誉。在立德践行的过程中,我明白了成功并不仅仅是所谓的分数、名次和奖状,而更应该基于内心的善良、正直和责任心。立德践行使我更加注重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而非努力追求他人的赞许和崇拜。因为我明白,真正的成功在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灯红酒绿”的外表。

第四,立德践行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持和奋斗。立德践行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需要我们对于道德和品德的坚守。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诱惑,但只有坚持立德践行的信念,才能够战胜艰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时刻提醒自己,立德践行是一条康庄大道,虽然艰辛曲折,但却是通向成功和幸福的唯一之路。只有不断地学习、改正自己的错误,坚持为自己设立的立德目标努力奋斗,才能磨练自己的意志,使立德践行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最后,立德践行让我拥有了探索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立德践行不仅是个人品质的发展,更是人生价值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自我的特点和潜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只有在立德践行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通过不断思考、反省和改正,使自己发展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立德践行的过程,也让我明白,人生的价值和快乐不仅仅在于物质的追求和功成名就,更在于对道德和品质的坚守,以及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综上所述,立德践行不仅对于个人的自我完善至关重要,更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立德践行教会了我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学会了坚持和奋斗。通过立德践行,我拥有了探索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立德践行无疑是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课题,也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必须不断追求的目标。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我们才能在立德践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三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今天认真看了一下,有几个体会:

第一、明确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于课程改革要进行全面深化。以往的`课程改革有问题,我们不回避,而是用全面深化进一步坚持和发展。

第二、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核心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

第三、明确了五个统筹的工作任务。这是一种顶层设计。

1.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

2.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

3.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

4.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

5.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

第四、明确了十个重点措施。

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2.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3.编写、修订高校和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

4.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5.加强考试招生和评价的育人导向。

6.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

7.完善各方参与的育人机制。

8.实施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9.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10.加强课程实施管理。

结合实际工作我认为:立德树人,先树班风,学风: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貌又称班级的风气。是班级中形成的在情绪言论、行为、道德面貌等方面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稳定的倾向。是一个班级建立在对自己、对别人和对集体的新生基础上得到集体舆论支持的集体成员的自觉行为。它通过班级成员的言行、风格、习惯、态度等表现出来。班风一经形成,便会成为一种约束力,反过来影响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班风对外是班级的形象,对内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无形的力量。

抓好学风建设。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班风建设的成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文明守纪之风,让每位同学都成为班风、学风建设的主人。班风、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抓好整体班风、学风建设,才有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四

立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每个人都应该践行立德,取得真正的成功。本文从自身实践出发,探讨践行立德所带来的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立德让我更有底气。

当我在生活中严格遵守道德准则,坚持遵守合规规则时,我感到内心更加充实,这种实感让我更有底气,也更加自信。比如在工作中,我始终如一地保持诚实,不会为了私利而违反公司制度,这让我在工作中做决策更加果断,让同事、上司和客户更加信任和尊重我。

第三段:立德推动我成长。

立德既需要内在的修养,也需要外在的实践和贯彻。比如在工作中,我始终注意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及时向客户汇报最新的反馈信息,这让我在工作中逐渐取得了成长并且得到了同事的关注和认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践行立德可以让我们获得自我成长和完善,更加成功。

立德让人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也让自己的优秀表现得到了他人的认可,这种认可更是源自于他人对自己道德上的认可,而不仅仅是工作表现上的认可。当我始终践行立德,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准则的人时,这种道德上的认可能够让我成为人们抬高的领导者,更好地服务于他人和社会。

第五段:结论。

践行立德,不仅是搞好自己的生活,更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和未来。正如曾经的先贤所说:立德以哺人,修身以打造社会。践行立德不仅意味着我们必须尊重制度,更意味着我们应该谦虚、诚实、踏实地面对生活。让我们一起践行立德,为传承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贡献我们的力量。

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五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体现了我国千百年来的优良教育传统和人文精神。其中,践行立德是教育者必须要做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围绕“践行立德心得体会”这一主题,探讨如何从个人角度去实践立德树人的理念。

第二段:理解立德树人的意义。

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核心命题,它强调的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传授给他们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立德树人的意义在于,人才的培养不仅仅依赖于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需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人格,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践行立德的途径有很多,其中关键的一点是践行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融入对学生道德方面的培养,这需要教育者拥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职业操守。此外,教育者还需要注重文化底蕴的培育和对学生的教育,这可以通过丰富的课程设置和各类课外活动来实现。

第四段:立德树人的现实应用。

立德树人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者理论,它是实际应用的理念,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得到落实。教育者要在教育工作中真正的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发挥好自己的教育方案和授课技巧,建立自己的培训计划,全面、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使他们成为合格的人才。

第五段:总结。

立德树人的理念在我国教育工作中已经深入人心,践行立德成为了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本文简单阐述了践行立德的一些途径和现实应用,这对于现代的社会而言更加重要。我们要不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六

第一段:引入准则立德铸魂的背景及重要性(200字)。

准则是人们行为的指南,代表着一种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而立德则是指人们在行为中追求道德、品德和人格的明确目标。准则立德铸魂代表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能够使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更高的道德境界和行为规范。践行准则立德铸魂需要我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本文将分享我在践行准则立德铸魂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的重要性(200字)。

践行准则立德铸魂的第一步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明确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行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可以帮助我们明辨是非,为我们的决策、言行提供明确的方向。例如,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依靠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轻易妥协,从而实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

第三段:担任责任和积极参与社会的重要性(200字)。

践行准则立德铸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担任责任和积极参与社会。担任责任意味着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为自己的决策和行动承担后果。同时,我们还应该关心和尊重他人,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积极参与社会是践行准则立德铸魂的具体体现,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我们不仅能够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还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践行准则立德铸魂并不容易,其中存在着许多挑战和困难。首先,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诱惑,这些会考验我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其次,一些现象和事件可能会导致我们对道德的迷失和迷糊,使我们不知道应该如何行事。此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利益冲突也会对我们的准则立德铸魂提出挑战。面对这些困难,我们需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坚守和清晰,坚持正确的道德准则,严守自己的立身处世之道。

准则立德铸魂是我们践行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追求道德精神的方式,也是我们实现个人美好未来和社会进步的关键。通过践行准则立德铸魂,我们能够培养健康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赋予我们远大的目标和伟大的情怀。同时,它也是我们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坚守信仰、坚守正义的精神支撑。通过潜心修炼和努力追求,我们将在准则立德铸魂中实现个人的成长与进步,为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100字)。

准则立德铸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我们能够明辨是非,为自己的行为提供明确的方向。担任责任和积极参与社会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虽然践行准则立德铸魂存在困难和挑战,但只有坚守信念,努力追求,我们才能够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七

第一段:引言(大约200字)。

立德践行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忠于道德规范,并通过实际行动去践行这些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立德践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越来越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感到了立德践行的重要性,并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大约300字)。

要想践行立德,首先要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我认为道德观念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一个学生,在学校中接受到了多元化的道德教育,老师们以身作则,引导我们明辨是非、善恶,不断强调做一个诚实守信、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人。同时,社会环境也对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断看到一些身边的正能量,例如勇敢救人的事迹,这些正能量不仅加深了我对于一些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印象,还激励我要时刻保持善良的本性。

第三段:实际行动落地(大约300字)。

立德践行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更重要的是要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时刻将立德践行贯彻于行动中。例如,在同学之间,我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乐于助人,尊重和帮助他人,与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同时,在家庭中,我也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通过这些实际行动,让我体会到立德不仅仅是对待他人的态度,还包括对待日常生活的态度。

第四段:面临困境的时候(大约300字)。

立德践行不仅仅是在顺境中表现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在面临困境时,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立场与原则。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考验。例如,一次考试中,有同学向我求助,希望能够借用我的答案。虽然我也有一些压力,但我坚守诚实守信的原则,婉言拒绝了他。虽然这一次没有得到同学的理解,但我相信通过我的行动,他们也能够明白立德践行的重要性。

第五段:总结(大约200字)。

通过对立德践行的实践,我进一步加深了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人格修养。立德践行不只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面临困境时,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立场与原则,这是践行立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以立德为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八

“立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更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中坚力量。作为一名处在大学生涯末期的学生,我深刻体会到了“立德”在我的人生道路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实现“立德”的重要性,值得所有人的深思熟虑。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在践行立德中所得到的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踏实做人。

一个人的人格素质决定了其未来的成就。踏实做人是践行“立德”中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真诚友善,不骄不躁地做人。踏实做人,不浮躁轻浮,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让我们在前进道路上不会迷失自己。

第三段:勤奋学习。

勤奋学习是“立德”的重要方面,也是使人具备社会竞争力的基础。当代社会发展飞速,学习的重要作用越发不可忽视。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份学习计划,为已知的知识不断增加新知,并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学习使人进步,使我们拥有更多的技能,为未来的人生铺设坚实的基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第四段:勇于担当。

在践行“立德”时,勇于担当更是不可或缺。我们要有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尽自己所能,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做一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承担并不断努力,是我们追求“立德”的一种表现。拥有勇于担当的品质,我们才能在逆境中勇敢挺身而出,化解难题,为社会发展尽一份力量。

第五段: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立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不侵犯他人的权益。和睦相处,理解包容,不偏激,不指责。在依法治国大环境下,尊重他人是自我管理的另一方面。我们将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成就感,如果我们能践行这些重要的道德原则,我们的幸福将得到更大的加强。

结语:

践行立德,需要不断的努力与上进。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工作中,我们都要不断尝试和不断前行,力求让自己的品质不断提升。对我而言,立德不仅是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人生追求,是我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法放下的一面旗帜。

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九

第一段:引入主题+解释立德践行的意义(200字)。

立德践行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秉持社会道德规范,实践个人的道德准则。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处于快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立德践行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与行为规范,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与价值观的体现。只有通过立德践行,我们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秩序井然,传递善良的力量,塑造和谐社会。

第二段:个人体会(300字)。

在我多年的生活中,我体会到立德践行的重要性。首先,立德践行让我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保持定力,不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在工作中,面对遇到的种种困难,我始终坚持诚实、正直的原则,不忍做出任何违背良心的事情。其次,立德践行也提醒我在与人交往中注重尊重和关怀。我始终尽力尊重他人的感受,不刻意侵犯他人的权益,努力与他人和谐相处。最后,立德践行使我对社会发展有着更深入的思考。我常常从自身的行为出发,思考我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段:立德践行的挑战与策略(300字)。

在立德践行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诸多的挑战。其中最常见的一个挑战是诱惑。时代发展迅速,人们接触到的信息多而杂,种种不良的价值观也层出不穷。诱惑一度让很多人迷失了自己。如何应对这种挑战成为了立德践行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坚持自己的原则与价值观来抵制诱惑。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他人的帮助,寻求正面的影响力。与正直、善良的人为伍,得到他们的榜样力量,对我们的立德践行大有裨益。

立德践行不仅能够在个人层面上使我们更加健康、快乐地生活,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一个立德践行者不仅关心自己的利益,更注重社会的共同利益。他们愿意奉献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在工作中,只有我们始终坚持诚实守信、勤勉工作,才能增强公众对我们的信任。在socialactivities中,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公益事业,关注弱势群体,传递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

第五段:总结(200字)。

立德践行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从我自身的体会来看,在日常生活中秉持道德准则,践行自己的信念,可以使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与他人和谐相处,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立德践行中,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社会也将因此变得更加美好。立德践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但是无论在怎样的过程中,只要我们坚守自己的信念,始终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一切困难,立德践行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与奉献,而每个公民的品德修养决定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作为一名党员,我深感身上肩负着引领社会风气的责任和使命。在践行准则立德铸魂的道路上,我倍加珍惜这个机会,铆足劲儿,昂首阔步。

第二段:严守准则志存高远。

在践行准则立德铸魂的过程中,我始终坚守着党的纪律和规定。我清楚准则就是我的行为准绳,只有处处符合准则要求,才能真正铸造出高尚的灵魂。因此,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感恩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并以理想和信念为指引,树立远大目标,志存高远。

第三段:自省自查谨言慎行。

准则立德铸魂要求我们不仅要自省自查,还要遵循“言必行、行必果”的原则。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深深感受到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因此,我在言行间始终保持谨慎,从细节出发,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事讲原则、立正心态、端正态度,让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符合准则。

第四段:榜样力量传承品质。

作为一名党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为社会树立榜样的责任。我相信榜样的力量可以影响和改变他人。通过践行准则立德铸魂,我努力将优秀的品质传承下去,带动身边的人向着正确的道路迈进。我用自己的言行和实际行动回应着社会的期望和要求,积极践行准则的精神。

第五段:凝聚力量实现梦想。

践行准则立德铸魂不仅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更是一种凝聚力量的手段。我相信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践行准则并发挥其正能量,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美好愿景。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无穷的能量和动力,我为自己的决心感到骄傲。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准则立德铸魂的理念就一定能够在社会中发扬光大。

总结:

通过这段时间的践行准则立德铸魂,我深刻认识到了准则的重要性和力量。我的心得体会是:要铆足劲儿,昂首阔步地践行准则立德铸魂;要严守准则,志存高远地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要自省自查,谨言慎行地标准自己的言行;要榜样力量,传承品质,在身边发挥正能量;要凝聚力量,实现梦想,为社会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

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从立志从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毫不保留地交给教育事业,积极进取,立足本职,努力工作。

今天的时代已经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学、心理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在工作中不断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教育新形势和需要。

好的教师必须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

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做到一视同仁。教师的“爱”是公正的。公正是学生信赖教师的基础,学生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教师的“爱”是严格的。严师出高徒。爱学生就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中有度,真正地做到宽严相济。教师的“爱”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教师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我要说仅仅有一桶谁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时刻充实自己。教师如果不具备广博的学识见闻,学生问你问题你竟不曾听说过,反而要向学生“取经”,这可大大折损了教师的威望和形象。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加上扎实的专业技能,这才能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能在教学中主次分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做到深入浅出,收放自如,游刃有如,保证教学质量。对于一个教师的最高评价莫过于学生在课堂上求知若渴,赞赏和佩服的眼光了!

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二

1958年,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满载着上海支援宁夏文教大队的列车缓缓地驶离了上海站。冯志远,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工作已经有五个年头,他辞别了新婚的妻子与温暖的小家,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西去的列车。这既真切而又让人心酸的画片拉开了影片《冯志远》的序幕。

宁夏腾格里沙漠上,冯志远伴随着一路驼铃来到了中宁县鸣沙中学,一所坐落于沙丘边缘,并刚刚遭受自然灾害的新创乡村中学。透风的土坯房,冰冷的土坯炕,冒烟的土炉子,药瓶改做的煤油灯,每月十四斤的粮食供应??许多支教的年轻老师悄悄地离开了学校。但在这里,冯志远老师谱写了一部用自己的生命去诠释的《师德诵》。这部影片真实的纪录了冯志远老师献身西部教育事业中的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迹和精神,在一生的执教生涯里,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还带给千千万万学生们、老师们一个典范,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典范,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这个朴实、平凡但不失伟大的教师职业准则,却并非那么简单就可以做到。从《冯志远》这部电影中,我学到了很多,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牢记“师德”二字,时时处处以其为规范为标准,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具体我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热爱教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常言道:“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对一件事情由衷地热爱,从做好这件事情中得到无限的乐趣,这种乐趣能驱动着人们去把这件事情做好,就仿佛得到最好的老师指导一样见效。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既有意义又深远的,把教师从事的艰苦劳动和这种艰苦劳动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意义联系起来,就能感到教师为此而付出的劳动是值得的,就会感到当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和自豪,从而培养起热爱本职工作的感情。而有了这样热爱本职的深厚感情作为内在基础,就会有克服困难的力量,就能在劳动的艰辛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对于一个青年教师,首先应该关爱学校财产,维护学校利益,珍惜学校荣誉,主动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其次应该关爱学生,严格而科学的要求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二)体现乐于奉献的教师本色。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道德传统,其中就有教师的道德。而在教师道德中最被世人所推崇的就是在教育事业中甘为人梯,终身不愈的献身精神。教师的工作是清苦的,既无显赫的地位,也没有丰厚的待遇;教师的工作也是平凡的,既无轰轰烈烈的大场面,也没有举世闻名的辉煌业绩。教师是人生的基石,是伟人的梯子。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奉献精神。正如在《冯志远》的故事中,学生们由于经济问题而辍学,冯老师不厌其烦地往学生家里跑,苦口婆心地与家长谈心,甚至利用自己的积蓄资助部分孩子又重新回到了课堂。这种“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就很好的诠释了一个志愿于献身教育事业中国好教师的本色。

(三)教书育人,尽职尽责。

的结果必然是学生的德才兼备。如果只强调教书,不重视育人,那么教出来的学生很可能不能适应整个社会,因为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人,他掌握的知识越多可能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相反,只强调育人而不认真教书,教育出来的学生很可能对社会没有贡献。所以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发展学生们的智力水平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使他们既有知识一技之长,又有爱心和上进心,有面对困难承受挫折并自我调节的能力。在《冯志远》的故事中,由于恶劣的自然和生活环境使他的视力急剧恶化,直到突然一天,冯老师正在上语文课时,突然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见了。从此,他进入了一个黑暗的世界。失明后,但他的心依旧被学生牵着。他向校长提出了继续授课的要求,他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继续点亮学生们心中的灯。学校在他再三的要求下,为他安排了历史课。失明之后的日子,冯志远并不寂寞,他的身旁总是挤满了前来求教的学生。每到上课的时候,他的学生就会飞奔到老师的宿舍,搀扶着老师到课堂。校长还亲手为冯老师制作了盲文黑板,冯志远怀揣着无限的感激之情,重新站在了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上,凭借着记忆坚持为学生授课。故事里冯志远那种不论发生什么也坚持在教书育人第一线上的精神也很好的诠释了教师教书育人,尽职尽责的师德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征文精神。

(四)严谨治学,提高教学水平。

严谨治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认真的完成教学任务,以负责的态度对待教学;二是以严谨的态度把教育和教学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提高教育教学和研究水平。在《冯志远》的故事中,一节语文课,冯老师向学生们讲授《海燕》,他让学生分别扮演海燕与海鸥,邀请新来的文老师用脚风琴做着伴奏,用铁皮鼓动声充当雷电。新奇的情景式教学使同学们兴趣盎然,边远地区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在他的化育下萌生了绿芽。这一个电影片段对我的触动很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认为要做到严谨治学,提高教学水平应该做到:首先,刻苦专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其次,用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外,要加强教育科学的研究,提高科研的水平。

在结尾处,我想用电影中最后的片段来作为结束。影片中,年届70的冯志远身体越来越差。他不得不离开他热爱并奋斗一生的讲台,最后一堂课被安排在一个大会堂里,上千名学生含泪听完了冯志远在宁夏讲的最后一节课,此时他当年资助的学生早已长大成人并成为了社会的栋梁,他舍不得这方水土,更舍不得千千万万个这里的孩子。冯志远要走了,街道两边站满了送行的人群,一双双送别的眼睛里饱含着泪水。时代给予了我们厚望,对教师赋予了重任,我们要以国家、社会的大业为己任,珍视自己所承担的职责,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己的宝贵年华。

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三

一个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需要的是积极向上、团结奋进、有先进的科学知识、有强烈爱国心和奉献精神的年轻人。培养年轻一代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团体的力量,而学校教育在其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所以作为当代人民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感到了自己莫大的压力和无限的动力。

理想信念源自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崇高性。但理想信念并不是完全抽象的,更不是高深莫测的存在,而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相联系,并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最终实现。就此而论,教师理想信念的坚定,与教师的教学本职工作密切关联。古人讲:"贤希圣,士希贤。"广大教师只有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伟大使命,我们的教育才会灿烂,我们的学生才有希望。

道德情操,是好老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教师要带头坚持修身立德,增强为人师表的使命感。教师的修身立德,是指广大教师通过修养自己的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其中,修身是本,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前提。个人的修身立德,不仅包含着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也包含着对待自己职业和工作的基本态度。教师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学生才能以师为镜,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古以来,身为一名合格教师,其首要一条就是具备深厚而广博的学识,这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业务素质。一名理想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三个方面: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要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为了走在时代的前列,不做知识的落伍者,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的能力,不断汲取知识,扩大学识,做一个有渊博知识的教师,善于更新知识结构,树立并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人们有种种说法。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杯水"有人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长流不息的小溪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更没有显赫一时的名声和荣誉,但我们必须有的却是广博的学识。当我们面对孩子们纯真的眼神流露着对知识的渴求时,甚至当我们看到孩子们的作文中写着对我们的无限信赖时,我想,在那时,我们更能真正领会到"学高为师"对我们的要求。

"人才与国相始终,千古兴亡鉴青史"。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精辟概括了人民教师职业道德和良好素质、素养的基本内容;凝聚着国家、社会对人民教师职业的崇尚和敬重;集中体现、反映和寄托着学生、家长乃至时代对人民教师的更高要求和期望。

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充分理解学生。老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需要,既包括学习的需要、成长的需要,也包括休息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等社会化的过程,特别要理解学生具有人格尊严的需要。教师充分的理解是师生间对话和沟通的导向,理解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相互探讨交流、交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

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宽容地关怀学生。教师的宽容是一种无私的仁爱,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宽容的关怀不是妥协,是教师用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宽容的关怀不是迁就,是教师施展教育的艺术,在适当的情形下用恰如其分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成长;宽容的关怀不是放纵,是教师自始至终把爱心融化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以关爱的心态分析学生的不足与过错,进而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与志趣,以高度的责任心达到育人的目的。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结合自己二十余年的从教经历,对照"四有"好教师的内涵,我认为,要做一名深受学生爱戴、家长满意的好教师,首先,理想信念是核心。大凡在教育事业有所建树的,无一不是怀揣远大理想,并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一生钟爱的事业去经营、去呵护的人。有了理想信念,就如同在大海里航行有了目标和航向,它使看似平淡的教书生涯变得充实而瑰丽。

其次,道德情操是底线。教师的职业注定是清贫的,如果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是不合适做教师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很难想象超越了道德情操这个底线,教师如何能站得稳三尺讲台。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培育的是祖国的未来。所以,让我们始终坚守道德情操这条底线,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争做德艺双馨的师德标兵。

再次,扎实学识是根基。在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知识大爆炸的当今,教师的既有学识和业务基本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对我们来讲已不再陌生。常言道: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有常流水。我们要不断夯实自己的业务知识,用自身渊博的学识,引领莘莘学子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最后,仁爱之心是灵魂。古今中外,那些教育大家们,无一不是把对学生的爱做到了极致。有句名言说得好: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实践证明,教师一旦有了仁爱之心,就如同一个人有了灵魂,他才会变得鲜活、灵动、丰富、细腻,而被学生所爱戴。爱是无私的,更是永恒的,愿仁爱之心永驻你我心间,让我们永葆教书育人的青春与激情。

九月,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温暖的季节。我的手机里至今还保存着教师节当天学生发来的祝福短信,这是专属于教师的幸福!回想自己从业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觉得取得教师资格证不难,上好一堂课也不难,但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着实不易!“四有”,是一个标杆,而好老师各有各的好,在我的认知里,能让学生成长成才的老师就是好老师!

如果,“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是教师奋斗的最高纲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是为人师表的“四项基本原则”,那么,作为我们——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四有”的指引下实现最高纲领的路径,也就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在实践中做一名好老师。

“学为政本”,老师的理想、观念和情怀,通过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向外传播,影响深远。所以,为师的我们应该经常自省“你准备好了吗?你有料吗?”都说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但我认为教书仅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不管是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还是专业课老师,我们在传授知识本身的同时,更多的应该是教给学生一种学者的志向、学术的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好老师的课堂不是表现自己,而是让学生从中获益并成长。

如果,“四有”是国家立场的好老师,“育人”是教育立场的好老师,那么,对于我们“传、授、解”的对象学生来说,他们立场的好老师又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懂得鼓励和引导学生!

前几天,有个学生在日记里写到“前几天,我犯了一个错误,语文课上,我没有认真听讲,却在下面看课外书,老师提问,我一问三不知,我想这下糟了,我以为老师会痛斥我一顿,要是报告我爸爸妈妈,我就惨了,整个下午,我忐忑不安,可是没有,到了晚自习,她安慰我说只要认识到了错误,以后不要再犯就好了。我第一次觉得我怕了一个老师,而她没打我也没骂我……”是呀,好老师应该学会包容和尊重学生!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引导学生,即懂得鼓励、启发、尊重与关怀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校的温暖,都能活出自信、活出精彩,能为自己的生活、前程设计最合适的道路。

在学生的眼里,好老师是朋友、是亲人;在学生眼里,好老师有学识、有品位;在学生眼里,好老师有爱心,有热情;在学生眼里,好老师勤奋、公正;在学生的眼里,好老师更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

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

曾经读到过一句话,耐人寻味,“我不知道梦想是什么,但我相信,当我专注于每一件事的时候,梦想定会向我走来”。我想说“我不知道怎样才是好老师,但我相信,当我专注于教书育人的`每一件事的时候,好老师定会向我走来”!

同行的战友们,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献身教育,甘为人梯。在教育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兢兢业业为学生授课,不计地位、不计名誉、不计报酬,为培养教育人才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教师的工作是繁琐的,不只是限于工作上的八小时。许多非教学的“隐形工作”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教师很累,这几乎是我们共同的感受。教师的工作又是精细的,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来不得半点马虎,它需要教师事无巨细和无私奉献的爱心。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用细心发现每一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关心拉近与学生心灵上的距离;用肯定和鼓励温暖学生脆弱的心灵;用爱心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幽默风趣的谈吐,朴素大方的着装,和蔼热情的态度,扎实渊博的知识,犹如春日的阳光照射到学生的心灵上,让学生感到温暖、舒畅、轻松。让我们尊重每一个鲜活而稚嫩的生命,为他们的快乐成长而努力工作,用爱心去浇灌学生智慧的花朵,用真情去感化学生幼小的心灵,用智慧去启迪学生智慧的人生,用人格去熏陶影响学生美好的未来,用理想去塑造这一个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生命。在农村教育这一肥沃土地上继续辛勤耕耘,做陪伴一个个鲜活生命成长的守护者,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长、全面发展。

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四

古人有言:“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教师作为一盏指路明灯,为的就是指引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所以教育应把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置于同一高度,统筹兼顾方能培养国家之栋梁之才。

然而又如何育人呢?我认为,首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先做到。教师不但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少年儿童的成长阶段,教师对其的影响甚至会超越父母。如果教师的不良言行被学生牢记或模仿,那么可能会对学生的一生造成难以弥补的恶劣影响。所以,教师不但要处处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做好表率,而且要心胸宽广,以德服人,做好“灵魂的工程师”。

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五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今天认真看了一下,有几个体会:

第一、明确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于课程改革要进行全面深化。以往的`课程改革有问题,我们不回避,而是用全面深化进一步坚持和发展。

第二、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核心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

第三、明确了五个统筹的工作任务。这是一种顶层设计。

1.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

2.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

3.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

4.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

5.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

第四、明确了十个重点措施。

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2.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3.编写、修订高校和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

4.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5.加强考试招生和评价的育人导向。

6.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

7.完善各方参与的育人机制。

8.实施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9.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10.加强课程实施管理。

结合实际工作我认为:立德树人,先树班风,学风: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貌又称班级的风气。是班级中形成的在情绪言论、行为、道德面貌等方面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稳定的倾向。是一个班级建立在对自己、对别人和对集体的新生基础上得到集体舆论支持的集体成员的自觉行为。它通过班级成员的言行、风格、习惯、态度等表现出来。班风一经形成,便会成为一种约束力,反过来影响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班风对外是班级的形象,对内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无形的力量。

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师德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也是一定社会及其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总之,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

2、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如果不常常处于学习状态,我们的知识结构不是社会的要求,因为在当今社会下,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因此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技术的发展步伐。

3、爱岗敬业、献身教育。

教师不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是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是照亮别人,充实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4、培养师德,加强修养。

按照教师的思想品行,道德规范和职业操行的有关要求,规范、自律自己的言行、为人处事的方式。教师应自觉地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总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安全工作。

师德师风建设与立德树人课题研究报告。

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七

xx月xx日x副局长给我们上了“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一课,我感受很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份,只有师德师风良好的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师德是调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也是一定社会及其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续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本人通过近段时间学习了师德师风后,我知道当一个好教师,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才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在学生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的每点滴的进步,去寻觅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个闪光点,然后利用鼓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恢复感到暖和,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心灵上的间隔,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奔腾,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乐教勤教,才能善待学生。否则就会对学生敷衍塞责。关爱每个学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同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由于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点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化的作用,总之,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

假如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我们的知识结构不是社会的'要求,由于在当今社会下,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因此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时代要请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毕生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技术的发展步伐。

教师不但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是一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的乐趣是照亮他人,充实自己。正是这类成绩感、幸福感,鼓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成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动身点变成以学生的“学”为动身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知识、练习能力、发展智力和思想情操遭到良好熏陶的场所。

依照教师的思想品行,道德规范和职业品行的有关要求,规范、自律自己的言行、为人处事的方式。教师应自觉地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要酷爱教师这个职业,把它作为向国家和社会的奉献,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其次要加强自律,这是培养良好师德的办法。同时,要有一颗进取的心,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昨天多是一位好老师,今天多是一位普通教师,明天可能被教师队伍淘汰。好教师的标准应当是动态的,是不断进步的。教师要有一颗进取心,不断学习,放眼世界,弥补不足,进步素养。教师应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们的思想、情感、个性需要,切实地关心和爱惜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我决心以“优秀教师群体”为榜样,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进步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安全工作。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让每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文档为doc格式。

践行立德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八

1958年,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满载着上海支援宁夏文教大队的列车缓缓地驶离了上海站。冯志远,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工作已经有五个年头,他辞别了新婚的妻子与温暖的小家,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西去的列车。这既真切而又让人心酸的画片拉开了影片《冯志远》的序幕。

宁夏腾格里沙漠上,冯志远伴随着一路驼铃来到了中宁县鸣沙中学,一所坐落于沙丘边缘,并刚刚遭受自然灾害的新创乡村中学。透风的土坯房,冰冷的土坯炕,冒烟的土炉子,药瓶改做的煤油灯,每月十四斤的粮食供应??许多支教的年轻老师悄悄地离开了学校。但在这里,冯志远老师谱写了一部用自己的生命去诠释的《师德诵》。这部影片真实的纪录了冯志远老师献身西部教育事业中的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迹和精神,在一生的执教生涯里,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还带给千千万万学生们、老师们一个典范,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典范,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这个朴实、平凡但不失伟大的教师职业准则,却并非那么简单就可以做到。从《冯志远》这部电影中,我学到了很多,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牢记“师德”二字,时时处处以其为规范为标准,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具体我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热爱教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常言道:“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对一件事情由衷地热爱,从做好这件事情中得到无限的乐趣,这种乐趣能驱动着人们去把这件事情做好,就仿佛得到最好的老师指导一样见效。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既有意义又深远的,把教师从事的艰苦劳动和这种艰苦劳动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意义联系起来,就能感到教师为此而付出的劳动是值得的,就会感到当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和自豪,从而培养起热爱本职工作的感情。而有了这样热爱本职的深厚感情作为内在基础,就会有克服困难的力量,就能在劳动的艰辛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对于一个青年教师,首先应该关爱学校财产,维护学校利益,珍惜学校荣誉,主动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其次应该关爱学生,严格而科学的要求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二)体现乐于奉献的教师本色。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道德传统,其中就有教师的道德。而在教师道德中最被世人所推崇的就是在教育事业中甘为人梯,终身不愈的献身精神。教师的工作是清苦的,既无显赫的地位,也没有丰厚的待遇;教师的工作也是平凡的,既无轰轰烈烈的大场面,也没有举世闻名的辉煌业绩。教师是人生的基石,是伟人的梯子。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奉献精神。正如在《冯志远》的故事中,学生们由于经济问题而辍学,冯老师不厌其烦地往学生家里跑,苦口婆心地与家长谈心,甚至利用自己的积蓄资助部分孩子又重新回到了课堂。这种“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就很好的诠释了一个志愿于献身教育事业中国好教师的本色。

(三)教书育人,尽职尽责。

的结果必然是学生的德才兼备。如果只强调教书,不重视育人,那么教出来的学生很可能不能适应整个社会,因为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人,他掌握的知识越多可能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相反,只强调育人而不认真教书,教育出来的学生很可能对社会没有贡献。所以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发展学生们的智力水平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使他们既有知识一技之长,又有爱心和上进心,有面对困难承受挫折并自我调节的能力。在《冯志远》的故事中,由于恶劣的自然和生活环境使他的视力急剧恶化,直到突然一天,冯老师正在上语文课时,突然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见了。从此,他进入了一个黑暗的世界。失明后,但他的心依旧被学生牵着。他向校长提出了继续授课的要求,他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继续点亮学生们心中的灯。学校在他再三的要求下,为他安排了历史课。失明之后的日子,冯志远并不寂寞,他的身旁总是挤满了前来求教的学生。每到上课的时候,他的学生就会飞奔到老师的宿舍,搀扶着老师到课堂。校长还亲手为冯老师制作了盲文黑板,冯志远怀揣着无限的感激之情,重新站在了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上,凭借着记忆坚持为学生授课。故事里冯志远那种不论发生什么也坚持在教书育人第一线上的精神也很好的诠释了教师教书育人,尽职尽责的师德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征文精神。

(四)严谨治学,提高教学水平。

严谨治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认真的完成教学任务,以负责的态度对待教学;二是以严谨的态度把教育和教学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提高教育教学和研究水平。在《冯志远》的故事中,一节语文课,冯老师向学生们讲授《海燕》,他让学生分别扮演海燕与海鸥,邀请新来的文老师用脚风琴做着伴奏,用铁皮鼓动声充当雷电。新奇的情景式教学使同学们兴趣盎然,边远地区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在他的化育下萌生了绿芽。这一个电影片段对我的触动很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认为要做到严谨治学,提高教学水平应该做到:首先,刻苦专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其次,用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外,要加强教育科学的研究,提高科研的水平。

在结尾处,我想用电影中最后的片段来作为结束。影片中,年届70的冯志远身体越来越差。他不得不离开他热爱并奋斗一生的讲台,最后一堂课被安排在一个大会堂里,上千名学生含泪听完了冯志远在宁夏讲的最后一节课,此时他当年资助的学生早已长大成人并成为了社会的栋梁,他舍不得这方水土,更舍不得千千万万个这里的孩子。冯志远要走了,街道两边站满了送行的人群,一双双送别的眼睛里饱含着泪水。时代给予了我们厚望,对教师赋予了重任,我们要以国家、社会的大业为己任,珍视自己所承担的职责,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己的宝贵年华。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