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日照心得体会和方法 日照参观游记(六篇)

  • 上传日期:2023-01-05 13:01:14 |
  • ZTFB |
  • 8页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游览日照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我们右边石壁上近代著名书法家朱学达题写的“五老迎宾”。其实“五老迎宾”这个景点在我们左边,大家请看在钵盂峰和玉烛峰之间五石相迎,如五位老人自林间外窥,前面一老一步出前,衣冠须眉俱全,势如迎客,后四老挤肩相排,似抢前相迎,真是惟妙惟肖。这五老是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福、禄、寿、财、喜五老;二说是天上的“五显神”,既显飞、显威、显聪、显明、显廉;三说这里曾经是泰山岱宗的行宫,这是岱宗的五个儿子,这里曾是泰山山脉和崂山山脉相撞而形成的山系,从山系岩石结构看,这里更象崂山山脉的系相,而九仙山更象泰山山脉的脉相,这大概是泰山岱宗派他的儿子到这里抢地盘吧。

我们现在五莲山景区的中心位置,北去是护国万寿光明寺、天竺峰、大悲峰、望海峰,南去是五莲山南苑杜鹃花园、白鹤峰、中天门、南天门、五朵莲花峰,西去是西风门、紫霞涧、石镜山、碧云洞。现在的位置山志中记载是“朵朵青”山峪的底部。时间的原因,今天我们游览光明寺这条线路。

五莲仙境碑:大家请看碑上的这首诗:“五朵莲花俏峥嵘,历尽沧桑不老松,寺殿巍峨古风在,万壑捧满映山红”。这是对五莲山景致的真实写照,让我们边走边看吧。

七石桥:这座桥叫七石桥,是寺中和尚取七级浮屠之意而命名的,同时又暗含了民间七石避邪的意思。

光明泉:清代光明寺五代僧住持海霆大师所编印的《五莲山志》中记载,五莲山泉水多,但最著名的有五泉,即漱玉、般若、洗钵、锡扣、放生五泉,现在的水井就是五泉之一的般若泉,井深三十米,井底上沿两米就是泉水涌口,其水质清洌,甘甜爽口。据传,明万历年间,四川有位姓庞的得道高僧,名明开,字心空,此人先后师从佛慧、济宗等大法师,天文、地理、佛禅、文学、医道、易术堪称大家,又是佛教界高僧,他放弃川中名山大寺不居,放舟剑门,历三峡,过九江、出湖湘、涉洞庭、登衡岳、九嶷以麓、零陵之野、所谓又千寺而不居,后过淮河北上,至五莲山,见群峰奔腾,苍壁插空,云岚出没,缭白萦青,心中大喜,口喊“缘在是矣,缘在是矣!”意思是“我遍访名山大川,甚无佛缘,原来我的缘份在这里啊!”于是在山中住了下来,山中原有僧人对他非常尊敬,照顾他也很周到。一日心空问僧人:“你们在山中居住,有人同意吗?”僧人答:“没有人同意,”心空又问“你们在山中建习静庙堂,可有人同意?”僧人说:“无所问处!”心空和尚于是说:“别人的山场林地,没有征得同意,就强行入住,其行为于偷盗无异,无名无份怎么就能这样心安理得呢。”心空遂产生了募捐和设坛建寺的想法。后到密州(今诸城)已解甲归田的河南巡抚、工部尚书藏敬轩家中诠释般若并抄译华严经,藏敬轩佩服心空的学识,想建家庙供奉心空,心空于是提出了建寺五莲山的想法,藏敬轩有大哥在京师任大司空,便捎信并赠盘缠给心空北上本文由职场范文网整理提供京师。心空进京后,受到佛教界极大欢迎,几次大的佛法坛论,名声冠盖京师,大司空藏理轩更是心悦诚服,邀为上宾,并推荐心空和尚给万历皇帝,适逢万历生母李皇太后患眼疾,更巧的是心空又精通医道,用五莲山上的泉水和山中药草给李皇太后治愈了眼疾,让其重建光明。万历帝大悦,认为心空是菩萨转世,要重赏心空和尚,心空便提出了建寺五莲山的恳求,万历皇帝立刻应允,万历三十年下诏书赐五朵峰改名五莲山并自劈一山,并下诏拨内帑五千金敕建寺庙,同时赐寺名“护国万寿光明寺”,又赐青州府(时辖12县)五年关赋税金转入五莲山寺院扩建。同时差汉经厂提督大太监张思忠督工。再下诏五莲现叩官、户部、潮河、王世疃四镇及青岛胶南、潍坊诸城、日照两城等部分村庄土地遍万亩田产属寺院供养地,三道诏书历时五载(公元1602-1620xx年)。从此后,五莲山自劈一山,而护国万寿光明寺因其皇家寺院的御宠名噪大江南北,也因其通天之举,名僧名山而响誉海内外,一时好不了得,好不威风,传说,寺院和尚出寺巡山,十三声炮响,州、府、县衙官员无不礼拜,颇有皇家气魄。

开山和尚心空北上京师治愈李皇太后的眼疾,冲洗之水就是这个井的泉水,宋神宗发内帑修建寺院,并赐寺名“光明”,和尚们为感谢宋神宗的功德,将此泉更名“光明”,以表示对皇恩的感谢。此井长年清澈,不溢不涸,解放前率部起义的万毅军长率三师兵马扎驻此山,人喝马饮,三月未下一寸,加上治愈李皇太后的传说,“神泉”之名传的是沸沸扬扬。不过,近几年,经专家和卫生防疫部门的检测,此泉系岩石缝隙水线所在,经天然过滤,富含很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所以,长年饮用此水,的确可以起到清心明目、延年益寿的功效。

翁负婆石:俗称姜老背姜婆。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在古时候,有老两口住在海边,以打鱼为生,儿子有次出海被海水卷走了,老两口很伤心,老婆婆的眼睛都哭瞎了,有天晚上,老两口同时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位仙人指点,要想重见光明,就要到山上寻求,醒来后,两人把梦讲出来,觉的很奇怪,便决定登山拜寺,寻找光明。登山途中,老婆婆累的再也走不动了,于是老头就背起老婆婆一点一点往上爬,走到这里再也无力攀登,便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谁知这一休息,到现在也没醒,不知过了几世几劫,也不知还要多久,才能醒来,老百姓说是因为他们没有喝光明泉的水。

地藏殿:在如此大的风景区内,这样一个小小的院落,又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看似与诸峰极不和谐,可大家不要小瞧了这个院落,原因不是他供奉的是地藏菩萨,而是因为他是五莲山有记载以来,最早的古建筑之一,而且又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极为罕见的无梁式拱顶全石结构的建筑。大家请看,中间高殿是“地藏殿”,两侧隐于竹林的分别是“水殿”和“陆殿”。历史上他又叫“地藏殿”,而老百姓又叫它“无梁殿”。建于什么年代已无从考据了,这种建筑风格也看不出建于何年代了,清山志载:“在天竺峰下,不知何年敕建,碑版无复存者”,仅此数语。这恐怕也是五莲的古建筑一谜了。殿内原供奉地藏王菩萨,大家可能听过佛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那么这句话就是地藏王菩萨说的,地藏王菩萨原是朝鲜国的一个王子,少年潜修佛学,当他看到世人终究摆脱不了“佛”所谓的人生七苦“生、老、病、死和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又从佛学中得知人死后要在十八层地狱备受煎熬,不得超生,遂发下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设下水陆道场,超度冤魂孤魄,超度他们早日进入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地藏王菩萨又称“万狱之王”,并与文殊、普贤、观音同列四大菩萨。此殿随着光明寺的兴建,地藏王被请到寺中供奉,逐渐荒废了,而此殿仍然保护很好,是想让这种凝结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古建筑展现在人们面前,并希望得到传承和发扬,为中国古建筑研究尽一份贡献。

说法台:过去和尚说法的地方。台上两级相接、平整光滑,能容下100多人,古时候僧人就在这里讲经说法,听的四周顽石点头,先看南山一只石猴,很虔诚的样子,这叫猴子拜佛:北山有一只鹦鹉,也在听的出神,再看下面,一条大蟒蛇钻出山洞,探出头,也一付认真听讲的样子。

往北即是观音洞,五莲山是元古前造山运动形成的,又经历了五次间歇式抬升,这里是岩浆喷发时,留在岩浆中的气泡随着石壁的一次次剥离,逐渐推到石壁边缘,最后破壳而出。内壁均匀光滑,所以老百姓亦称“蛋壳洞”,传说此洞520xx年剥离一个,大家看石壁上或大或小,摆列着很多小洞,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再过520xx年来看看,是否真的又爆了个洞来!上层石洞有楹联一幅,是明万历年间,汉经厂提督张思忠到五莲山督工光明寺时留下的字迹,上题“步入西山通霄汉,坐观东海际天涯”。上方又有张思忠题诗一首“君恩何意动天心,命我长途意畏深,到此幸然心地悦,不干尘世涅圆澄。天台伴我禅关寂,洞口临参身自轻。不是君王衣未解,玉峰头上证元真。”落款是“丙午春正吉日题”。诗意浮浅,无所新意,不值得夸奖,但是这首诗对万历皇帝敕建光明寺倒是提供了一些例证。洞口以侧有“海不扬波”四字,是谁题写已无考证了。倒是这种和尚的墓塔说明了当年和尚极注重自己死后要安葬在山清水秀的地方。

凤凰石:站在远处看,象一只凤凰落在这里,嘴巴、翅膀都很清楚,整只凤凰翼喙毕露,正对寺门,老人说这里是凤凰宝地,大家看“民族精神”四个字是由国民党伪军保安二师的师长张步云写的。过去,他在五莲山一带做过很多坏事,老百姓骂他是强盗、土匪,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反反复复于日本鬼子、蒋介石、汪精卫之间,干起了有奶就是娘的勾当,后被蒋介石抓获,枪毙于青岛的5号炮台。这几个字是他在抗日战争反反复复时期题的,现在看来,不但没标榜出他的清白,反倒露出让后人耻笑的把柄。

在凤凰石下有餐梧洞,巨石成棚可容二三十人,系取凤凰落梧桐之意。

我们左边,有五莲山五大名泉的洗钵和放生二泉,墙上“云岫”石下为洗钵,墙下光明寺对面为放生,年代久远,土掩石填,两泉已无往日之神采了。

天竺峰:三字是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题写的,天竺峰原名天柱峰,传说是天下四大支柱之一的东柱,自和尚进山后,借谐音更名“天竺”。“天竺”二字各宽高2 米“峰”字高2.5米、宽2 米。“天竺”是佛家语,佛教源于印度,而古印度就称天竺,至此,就意谕咱们已进入佛教胜地了。大家顺着天竺峰往下看,峰下好象有只手掌轻轻依托在一侧,称“仙人掌”,也叫“五指峰”,相传,在上古时候,这里经常洪水泛滥,在一次大洪水中,“天竺峰”底基冲垮,眼看就要倒下了,整个天庭向东南倾斜,玉帝急派巨灵神前来抗洪救灾,以免天庭倾覆,巨灵神一看情况紧急,另砌地基是来不及了,慌乱中伸出巨大手掌托住了天竺峰,并告知玉帝险情已排除,玉帝一听,放了心,就没再派后续人员来,这可难坏了巨灵神,一松手,天柱倒塌,不松手,老站在这里也不是个事。最后无法,把手掌留在这里,回天庭复命去了。这只手掌也就一直托到现在。峰上有一棵树,不知大家能不能猜出是什麽树?这是一棵茶树,据说还是一棵神茶,能治百病,延年益寿,可惜没人能采的到它。当年寺里的和尚也只能等到落叶时到山峰下捡起飘下的很少的几片叶子收藏起来。有个小病小灾,用此茶泡水一喝就好了。关于这棵神茶的传说很多,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据说当年寺里有两个小和尚会功夫,听说此茶神异,他俩就趁月明风清的夜晚,偷偷上了天竺峰,采了几把茶叶,但一直没敢尝试。有一天,俩和尚偷跑到山下,来到一佃户家,那个佃户家刚刚死了一头驴,正在煮驴肉,俩和尚就沏上了偷采的神茶,一边喝茶,一边破了戒,把一头驴吃光了,方丈得知后,大怒,将两和尚罚到后山和东山面壁,一会儿,我们就能看到他们懊悔思过的样子。这个传说咱们现在听来,好象很夸张。但茶能助消化,而且远古的神农氏尝百草,日遇72毒,也是用茶解毒,更何况这是一株神茶。在我国古代就有了栽茶和炒茶的技术,唐朝时就传到世界各国,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们日照、胶南一带的绿茶这么有名,就是沾了这神茶的仙气。

光明寺:“光明寺”三字是由全国佛教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现会长为周云生一诚法师),两边的楹联“名山自是无双地,妙法仍然不二门”是当年的原门联,从门联中可以看出当年光明寺的口气是非常大的。这里原有三道门:一门两边有“秉教沙门”四字,右侧是一间小房子,古时知县来此朝拜就住在这里;二门,有门联“欲登法界须初步,直到莲台是上乘”;三门就是现在光明寺的正门。走进光明寺,能保佑你光明无限,请大家走进来。

伽蓝殿:进入寺门,首先看到的是东、西配殿,而东配殿亦叫伽蓝殿,殿内供奉的是伽蓝菩萨,大家看一看伽蓝菩萨像谁?刚才有朋友告诉我伽蓝菩萨像关公关羽,非常正确,关公就是伽蓝菩萨,大家奇怪了关公怎么又成了菩萨了呢?其实这不奇怪,关羽在汉文化中是被神化了人物,其忠义仁勇之气千古传颂,曾经有这么一幅对联评价关羽:“汉封侯、唐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君、道称神、佛称菩萨。”康熙皇帝为拢络汉人又将关羽与孔子封为文、武双圣,关羽以武圣的身份与文圣孔子齐名。大家可能还知道,关羽同时又是武财神和保护神,可怎么又成菩萨了呢?这里面有一个故事,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斩首,并将头颅献与曹操,曹操不愿为此得罪蜀汉,逐做金身镶上关羽头颅厚葬,孙权得知,为缓和蜀吴关系,亦做了金头镶在关羽身上将其厚葬。致使关羽身首异处,不得全尸,并出现两个“关林”和身葬两处的的现象,关羽魂魄于是到玉帝那里告状,玉帝一看原告身份很高,可两个被告身份也不低,都是君王安抚关羽的好话说了一大筐,无非是想息事宁人,关羽一气之下,又到阎王那里去告状,阎王一看,玉帝不敢接的案子,我哪有胆接,来了个闭门不见,关羽无奈到观世音菩萨那里诉苦。观音菩萨一听,对关羽说:“这个案子好处理,谁杀你就叫谁偿命!”关羽一听很高兴,可观音菩萨又说:“不说你一生杀人无数,单就你过五关斩六将那个案子还在我这里,接先来后到的办法,先处理这个案子,你还有多少头来赔。”关羽一听,当头棒喊,顿时大彻大悟,很虔诚的跪在观音面前,请求点化。于是观音收下关羽,留在身边做了一名伽蓝童子,后来随着关羽潜修和造化的越来越深,越来越大,逐步成了伽蓝菩萨,这就是关羽为什么又是伽蓝菩萨的故事。

三十八级台阶:由光明寺五代僧住持海彻出资修建的,也有其寓意佛教最高境界之说。海彻就是蒲松龄的小说集《聊斋志异》中金和尚的原型,金和尚法号海彻,字泰雨,俗姓金,辽左巨族人,汉时匈奴休屠王金日蝉之后。八岁那年家遭巨变,随姐姐逃命,后来辗转到五莲山,在此剃度出家,并深得心空的赏识。清兵入关后,海彻的伯从兄弟随八旗入关,转战南北,待平定中原后,有许多在朝廷做了大官,他们看到劝说海彻出山,入仕为官无望,就纷纷出资扩建五莲山光明寺。金和尚对光明寺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应该是一个好和尚,可蒲松龄笔下的金和尚却面目可憎,追其缘,可能是金和尚与官场有缘且其祖不是汉人,其兄弟子侄入关掠夺,为汉人所憎恨,爱乌及屋,亦所谓恨乌及屋,而引发了百姓的误解吧!

天王殿:登上三十八级台阶,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天王殿了,殿院东矗立的石碑是《重修光明寺碑》,碑后记载了历代光明寺住持、监院、堂主和首座弟子,驮碑的大家不要认为是乌龟,他是龙王的大儿子,叫赑屃,天生孔武有力,尤善负重,传说大禹治水时,每到一处检查工程,都把谁干的好,谁干的不好都刻碑记载。并立碑传世,教谕后人,这一路驮碑的任务,就由赑屃来承担。以至后来成了驮碑的专业户。门额上题“天王殿”由已故中国佛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僧茗山大师题写。门左边三石壁中嵌有石碑“敕建五莲山护国光明寺碑记”,由光明寺开山和尚心空撰文并书写。右边嵌有“重建大护国万寿光明寺碑记”,由明万历进士礼部尚书翁正春撰文并书写,现在大家请看殿内供奉的四大天王,佛教中四大天王掌管四方,负责天下风调雨顺,所以倍受百姓尊崇。但是仙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大家看一看四大天王的缺陷在哪里?大家看,手中龙,无尾巴。手中伞,没撑开。手中剑,没有剑鞘。手中琵琶,没有弦。所以有人称四大天王为四无天王,既无撑、无尾、无鞘、无弦。

弥勒佛:我们对面打坐,笑容可掬的大肚子佛,叫弥勒佛,他在佛教中的地位是接引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接待处主任,大家可不要轻视这个接待处主任,据说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佛祖释迦牟尼,再过20xx万年,如来佛将辞去教主职务,而如来佛指定的接班人就是眼前这位大肚子弥勒佛。那么在他两边的一位是刚才说的关羽,在这里他又担任了保护神的工作。另一位是佛教中护法神韦陀,传说如来佛祖涅磐转世,火化出许多佛舍利,被魔偷走了许多,韦陀当时是500罗汉中的一名普通罗汉,正当众罗汉束手无策时,韦陀挺身而出,追出十万八千里,终于将佛舍利追回,为表扬他的成绩,佛封他为护法神,既500罗汉的领班,也就是保卫科科长。

念佛堂: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中间是阿弥陀佛,左面是观世音菩萨。右面是大势至菩萨。佛教中认为人死后有两个去处,地狱和西方极乐世界。每天念一遍阿弥陀佛,就会减轻许多罪孽。并能早日升上西方极乐世界。左边同时设置和供奉着光明寺开山祖师心空和尚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和尚的圆寂遗像,供开山祖师大家都知道是为什么!可为什么又要供茗山和尚遗像呢?这是因为:一、茗山和尚是现代佛教界的有道高僧。二、茗山是山东佛教协会会长、光明寺主持觉照大师的师傅。这大概也是一种师徒情谊的表现吧!念佛堂又是寺里的和尚每日必修功课和唱经念佛的地方。

地藏殿:殿内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刚才在无梁殿,我已讲了地藏王菩萨的故事。现在就不多说了。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正中是佛祖释迦牟尼。他身边的侍者是他的徒弟阿难和迦叶。殿内两边是十六尊者。文殊菩萨(是智慧、辩才及威猛的象征)、普贤菩萨(是修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在如来背后是观世音菩萨。供奉佛祖如来的大殿为什么叫大雄宝殿呢?据说有两种说法:一是佛祖的乳名叫大雄。二是佛弟子认为天地之间、宇宙万物、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大英雄是如来佛祖。而辞海中解释:佛之德号,具大智力、能伏魔瘴,故名‘大雄’。在《法华经》中称:善哉善哉,大雄世尊。所以供奉如来佛祖的地方就叫大雄宝殿。

松风径: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是“松风径”的起点。“松风径”顾名思义是穿梭在松林间的游览小路。它环绕光明寺的西、北、东三面直至望海峰下,与大榆林村西通光明寺的古“十八盘”路相连。这条路最早是由光明寺五代僧主持泰雨和尚也就是聊斋中提到的金和尚所劈。后几经复修,尤其是近几年旅游开发才使这条路更加宽阔、便捷并成为景区内的一个游览主道。这个地点是能观看五莲山全貌的好地方。东看“望海峰”、“望海楼”、“弥勒顶”、“覆钟峰”、“弥勒殿”、“樱桃涧”、“吐日峰”、“立雪亭”。南看“五莲峰”、“剑槊峰”、“紫霞涧”、“聚笏峰”、“瑶台”、西看“莲叶舟”、“织女洞”、“天竺峰”、“礼西台”,翠烟葱笼、层峦叠嶂、如入仙境。清诗人高瑄曾赋诗赞美这种景色:“结伴游山杖短筇,要从空际摄芙蓉。泉流绝涧千年雪,风度元系万壑钟。上下未栏天轩阁,高低左右画中松。至今奇秀人争赏,漫说巫山十二峰”

石佛园:我们现在所在的区域就是“石佛园”,“石佛园”于1998年10月动工,20xx年10月落成,总投资200余万元。园内主要雕像有五莲大佛、四大菩萨、十八罗汉、佛界生灵瑞兽等雕像。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佛像就是五莲大佛,它是依据自然山体大悲峰雕刻而成,总高28米,宽16米,头高5.6米。是现在江北最大的一尊天然石刻释迦牟尼佛像。坐相端庄,慈祥威严,面向西南,当地老百姓说凡是看见这尊石佛的人都会有好运。在20xx年农历9月9日由原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大师主持开光。

大悲峰:五莲大佛所依靠的大悲峰,前看不过数丈,与望海峰、天竺峰相比象个小岭。但是如果转到后面看。大悲峰下临深渊300余米,极为险要。清文学家李焕章曾评其:“前为寺屏障,后为山藩篱。”适当的说出了此峰的地貌特征。

寥天阁:我们现在到“寥天阁”。右边石壁上的六字,是佛教的六字真言。梵文体,翻译成汉语念做:“喃嘛呢哞咪哼”,这是一位西域高僧以锡杖刻成,是一个消灾咒。当地百姓说摸一遍可以消灾解难,增福进寿。现在进入寥天阁。寥天阁是砖木结构。建于大悲峰的“聚花台”上。光明寺五代僧主持泰雨和尚出私资修建。原名“聚花阁”。修建时,是为了取“礼西台”后“漱玉泉”水烧茶待客的一个接待贵宾并赏景的地方,并给取“漱玉泉”水的人在中途有休息并整理衣服的地点建了一个“振衣亭”。可后来为什么“聚花阁”改名“寥天阁”,“振衣亭”改名“镇云亭”呢?这还要从对面九仙山上的牟云寺说起,侔云寺建于宋代,一度香火旺盛,可自从明代有了光明寺以后,侔云寺的香火就开始衰落,侔云寺就改名为兴云寺,意思是兴起云彩,遮住光明。光明寺知道后,就将“聚花阁”改名“寥天阁”,“振衣亭”改名“镇云亭”,下面的峡谷取名“流云峡”,意思是兴起的云烟在这里被拨开、缭乱、镇住乱云,让云烟顺着流云峡流走之后,光明重现。不知道是不是改名的原因,侔云寺的香火之后就渐渐衰败了,而光明的香火却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是“寥天阁”的来历。

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不过这个地点倒是一个赏景、观云的好去处,清朝敕赐青州法庆寺主持东升和尚曾赋诗赞:“携筇散步寥天阁,烟岚入户相盘薄,漱腑灵湍何处鸣,松要瀑出气尤清”,大家看南面天竺峰、礼西台雄秀壮观,天竺峰上复有山、飞梁历历在目,上面还有一个太乙池,池水清浅,但终年不干。传说是吐日峰东太乙峰上居住在太乙洞的太乙真人清洗拂尘的水池子,太乙真人经常清洗拂尘,以至于拂尘的影子长在池子里,日久天长变成九节昌蒲,并且生长的非常旺盛,每年都开出一串串紫色的花蕊,就象太乙真人的紫袍一样鲜艳。

流云峡:底下的这条山谷就是“流云峡”,右边石壁上刻有这3个字,是著名书法家陈左黄的手笔,“云海”二字是书法家李福崇的手书,在这流云峡中,雨过天晴之后,便有云雾从峡谷中升起来,山峰和村落都被云遮罩起来,朦朦胧胧,给山谷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流云峡中有两座山峰,大系马峰和小系马峰,相传是孙膑拴马的地方,当年孙膑就在对面山中的靴石村旁边写书,现在已修复书院。供游人参观。如果在山下看这山峰,是非常雄伟壮观,我们在这里看它就觉得非常秀气了,1998年,原国务院办公厅政策研究室主任谢华看过这里后即兴写下了“却是为何人间盆景忽然聚此,似曾相识天外蓬瀛几时飞来”诗就刻在上面石壁上。

观澜亭:意谕观看群峰玉立、幽谷斑斓之意。1982年建于一座岩石上面,岩石也叫“菩提楼”,专为游人游览和休息而建的。在20xx年重新修建成全花岗岩质四角凉亭。

开山塔:现在走的道路是在原“松风径”的基础上整修的,大家请看旁边的树木之中有好多石桩站立,这是光明寺开山祖师心空和尚的墓葬,叫“开山塔”,另有弘觉和尚的“普同塔”,还有浙江天童寺主持大和尚道记载这件事的石碑。

望海峰:登上峰顶,向东远眺,就看到海了,金秋时节,东边海天一色,渔帆点点,仔细看会看到小口子军港,在山顶看日出更是别有情趣,清晨,东方破晓,一轮红日慢慢露出水面,时而朝霞遮掩,时而金环镶边,非常清晰、亲切,令人激动不已,山顶上的塔叫“望海楼”,是五莲山象征性的建筑,望海楼是光明寺海氏大和尚建于康熙初年,第一次维修是在清乾隆年间,修成之后是九层八角,青砖碧瓦;第二次维修是在清末,修成之后是五层八角;第三次维修是在1976年,修成之后就是现在这样子。为什么望海楼越修越矮呢?是因为每一次修成之后总是遭到雷击,和尚们都害怕,说这塔因为比皇上住的宫殿还高,天不容高等说法。后来专家来做过考察,认为无避雷设施,才屡遭雷击。大自然微妙无穷,变幻莫测,不知各位是想念科学呢,还是相信迷信?望海峰上还有巨石相支而成的一个棚子,叫石浪棚,棚内可容纳20多人,夏天坐在这里面凉风习习,清爽舒适,石壁内还有几个小洞,象半个葫芦,很光滑,传说天上神仙在此打坐,头靠在石壁上印下来的,咱们可以来坐一坐。上面有密州第一任知府程淓题写的“石浪飞空”四个字,石棚一边的巨石上有现代诗人臧克家的诗:“名山看遍归来后,还是对门五莲亲”,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接不如对门,臧老对五莲山的感情非常深。这里还有梁步庭写的“海右独秀”;高启云题写的“奇异多姿”;启功的“望海峰”;王众音的“齐鲁奇观”。站在望海峰上,四周望去,田园村舍尽收眼底,确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续金瓶梅》的作者丁耀亢曾在《莲山十胜》中赋诗“指点扶桑镜里收,崚嶒石壁自登城,半弘壁海诸天晓,万里银河一线流。”

虎啸山林:现在我们将要沿999级石阶穿过水帘烟雨景区,到达后山,999级台阶取久久长远和九九归一之意,这条路是沿着后山烟雨涧一路峰回路转,穿洞游窟而下,因此叫水帘烟雨。这个景点有两个名字:一曰“虎啸山林”、一曰“顽石点头”,传说山中和尚开坛讲法,佛音缭绕,山中白虎久听不去,听到高兴处长啸山林做跳跃状,而顽石点头也是山中顽石积年累月的沉浸在佛音之中,终于劣根去除,整个石头摇晃起来,当地百姓也叫它风动石。

渔樵问答:大家请看,我们对面九仙山一山峰峰顶两岩角起,似是对头说话,上边一岩似一樵夫身背薪柴,对面一岩似一打渔而归的渔夫,背负渔网,网中似有大鱼晃动,两人在暮色归家时,相遇在这里,相互询问着收成,又相互打听着市场行情,又好象用最原始的交易办法要进行交易,这就是“渔樵问答”峰。

试剑石:传说,八仙过海之后,他们故地重游,因为吕洞宾总是觉得他比铁拐李功夫高,但却总在他之下,就非常不服气,总想和他比试一下,走到此地,见巨石阻住道路,吕洞宾就想显示自己的能耐,只见他擎起七星宝剑,用力一挥,大石被一分两半,吕洞宾得意洋洋,只见铁拐李不慌不忙转到大石后,见一座山峰挡在路中,铁拐李举起铁拐,在峰上轻轻一划,山峰分成两座,人在两山之间来去自由,这就是铁胡同。吕洞宾一看,不禁心下佩服,铁拐李见吕洞宾服输之后非常高兴,多喝了几杯,结果就把他的宝葫芦丢落在山上了。还有一种说法,说关羽途经此地,因日久未用宝刀,一时寂寞难耐,在此试刀而成此景。所以又叫关公试剑。

铁胡同:这个上下贯通,两岸石壁铁森的通道,就是著名的“铁胡同”,大家看对面的莲花峰、太乙峰之下两石相叠的巨石象不象一个“宝葫芦”。这个宝葫芦可不是一般的葫芦,它可是铁拐李遗留在这里的,以至酒水倾倒,洒了一涧。

狮子窟:《五莲山志》载:“在楞伽峰下,鹰鹯之所游也”。累八字。相传,文殊菩萨到北方主持佛坛讲经,讲坛设在五莲山说法台,她的狮子兽面目凶恶又体态庞大威武,文殊唯恐佛家弟子见其惊慌,于是将狮子放在后山烟雨涧,又恐狮子逃逸惹事,念了箍身咒,又在狮子上头设了楞伽石,命令他不可到达前山,之后到说法台讲经去了。文殊讲法数日不歇,而这时山风忽来,吹倒了铁拐李遗忘这里的酒葫芦,酒水倒倾,淋淋漓漓流过狮子面前,又把下面的洞窟浇的滴酒成帘,成了以后有名的景点“水帘洞”,大家看看这头狮子的形态,大口张着、口里的哈拉子一直滴着,上了酒瘾,却又不敢动身子,样子虽凶猛,却又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

水帘洞:刚才在“狮子窟”已说过水帘洞的形成是铁拐李这忘事的神仙遗忘酒葫芦而酒水倒倾冲出的洞窟,洞深60米,高80米,一洞三入口,洞内曲径通幽,五折而出,终年滴水成帘,即使在炎炎夏日,也壁凉气爽,可谓神仙洞地,大家一起来体验一下神仙福地吧!

苏轼醉酒:看到这个石像,很多人都联想到是李白,但这却是苏轼苏东坡,苏东坡任密州太守时,多次登临五莲山,并留下“二华行看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的赞美五莲、九仙的诗句,大家可能又说了,苏轼没有酒醉失态的记录,其实这只是苏轼善于掩饰罢了,大家都知道苏轼和欧阳修都有“醉翁”之称。苏轼知密州时,常常驻足五莲、九仙山,并留下大量与酒有关的沉醉于山水秀色的诗篇, 如:江城子”词中的“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等词句,后苏轼离密州到河中府任职,心中极度不愿,又无可奈何。20xx年,上海徐万云先生,得知苏轼寄情五莲山水,沉醉山峦秀色而不愿离去的历史后,从福建刻了这尊石雕醉山图、请到这里让他远眺九仙、小憩五莲,实现他千年来未实现的愿望。

千手观音、滴水观音:大家知道,观世音是无处不在而又无所不能的,在这水帘烟雨景区的仙人洞中供奉千手观音和滴水观音是理所当然,这里20xx年,水帘烟雨开发时,上海徐万去先生从江南请来,安座于此的。

水帘烟雨牌坊:各位游客,这里是五莲山景区的最后一站了,从这里往左边看是“大系马峰”、“小系马峰”、“流云峡”、“丹扆峰”、“碧鸡峰”、“天然桥”和“十八相送”。往右边看是“济公石”、“小楼台”、穿过这个四桩盘龙柱牌坊,对面山峰是九仙山“磨剑峰”,磨剑峰右边是“九仙大佛”,大佛高达3米,环瞪双眼,手拈佛珠,口中作念佛状,这种石雕样式,在中国任何一个朝代的佛像都没有记录和版本,所在雕刻年代也无从查起,算是九仙一谜吧!

对于游览日照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各位朋友:

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朋友们: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在船未启动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西湖的概况: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万到870万立方米之间。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橹浪闻茑。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点出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的特色。1985年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颁着主要风景名胜有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有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之一。1985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西湖被评为第三。

西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起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后天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

刚才有的朋友问西湖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纯净?这就从西湖的成因讲起:西湖在120_年以前还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水的冲击导致泥沙淤塞,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开来,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220_年至公元20_年)西湖的湖形已基本固定,西湖真正固定下来是在隋朝(581-620_年),地质学上把这种由浅海湾演变而成的湖泊叫泻湖。此后西湖承受山泉活水的冲刷,再经历过历代由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阮元等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人工疏浚治理,终于从一个自然湖泊成为风光秀丽的半封闭的浅水风景湖泊。

历史上西湖有很多名称。汉朝(公元前220_年-公元220_年)时称为武林水、金牛湖、明圣湖;唐朝(620_年-920_年)时称石函湖、钱塘湖。此外还有高士湖、贤者湖、上湖、龙川、钱源等称呼。到了北宋(960-1120_年),苏东坡做杭州地方官时,写了一首赞美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的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个“西子湖”的雅称。

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地,许多中外名人对这情有独钟。主席一生中共40次来杭州,最长的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他把杭州当作“第二个家”。主席常常称赞西湖秀美,但他生前从未正式发表过描写西湖的诗词。中国伟人喜欢西湖,国际友人对西湖更是流连忘返。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两次来杭州,他赞叹地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杭州是这个国家的心脏,我还要再来。”尼克松还把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出产的红杉树送给了杭州。

我们船已缓缓启动了。我先把整个游湖的行程简单的介绍一下: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一山指的孤山,孤山景区的名胜古迹多达30多处,沿湖们所能欣赏到的有西泠桥、秋瑾墓、西泠印社、楼外楼、中山公园等。孤山之后是白堤,起自平湖秋月,终于断桥残雪,桥后还有著名的宝石流霞等景观。欣赏完沿湖景色,我们再去湖中三岛,游船最后将在苏堤靠岸。

现在船正在自西向东行驶,各位到的是孤山一带的景色。孤山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孤山景色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照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或许有的朋友要问: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鸟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被称为西湖三绝。

大家再看前方那座环洞石拱桥,地处孤山西面,名叫西泠桥。它和断桥、长桥并称为西湖古代的三大情桥。

过了西泠桥,孤山后麓的绿树丛中有尊汉白玉塑像,只见这位女英雄左手叉腰,右手按剑,目光炯炯,昂首注视前方,似在探求着革命的真理。她是谁呢?她就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为推翻清王朝,争取民族独立而壮烈牺牲的“鉴湖女侠”秋瑾。这尊塑像高2.7米,墓座高2米,正面碑石上该有孙中山手书“巾帼英雄”4个大字。秋瑾烈士的塑像,给了我们一种启示:西湖的闻名,不仅仅是占了山水之胜,它更因众多的历史人物而倍增光彩。在西湖风景区内,被誉为“湖上三杰”的岳飞、于谦、张苍水,还有与秋瑾一起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近代发主革命者徐锡麟、陶成章等,都安葬了西子湖畔。

我们的船继续徐徐往东行驶,各位看到前面的一道粉墙,院内便是著名的西泠印社。印社右侧,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就是百年老店楼外楼。楼外楼创建于1848年,店名取自南宋诗人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名句。楼外楼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曾经接待过许多中外名人。楼外楼的当家名菜数西湖醋鱼了,它是选用西湖中在规定范围内养殖的草鱼,先在清水中饿一二天,除去泥土味,然后烹制而成的。成菜后的西湖醋鱼,色泽红亮,肉味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风味名菜。

现在船已驶向中山公园,孤山的正门就在这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孤山既是一座风景名山,又是一座文化名山。孤山的地位在西湖景区中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景区内有著名的“西湖天下景,”还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的放鹤亭。这些景点等上岸后我们起前往参观。

中山公园旁,我们看到的这一组建筑是新近修建落成的“浙江省博物馆”。进而面陈列着上至7020_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下到近现代的文物展品1700余件。博物馆后面的古建筑是清代的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它是我国为珍藏《四库全书》而修建的七大书阁之一。

请看前面那座突出湖面的水泥平台的重檐亭子已展现我们眼前,这座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建筑,名叫平湖秋月。它是白堤的起点,也是杭州的三大赏月胜地之一。历史上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大去处:湖中首推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山上应是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至于岸边,就数这月白风清、水天共碧的平湖秋月了!

现在各位看到前面这条“间株杨柳间株桃”的游览长堤就是白堤。当我们的船驶到这里,西湖最秀丽的风光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瞧!堤上两边各有一行杨柳、碧桃,特别是在奏,柳线泛绿、桃树嫣红,一片桃红柳绿的景色,游人到此,仿佛如临仙境。白堤原名“白沙堤”,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它虽与白居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个方位,但杭州人民为缅怀这位对杭州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市长”,仍把它命名为白堤。它与苏东坡主持建造的苏堤犹如湖中的两条锦带,绚丽多姿,交相辉映。大家再看,白堤中间的这座桥叫锦带桥,以前是座木桥,名中“涵碧桥”,如今更名为石拱桥。在白堤的尽头,到了断桥,全长1公里的白堤就由此而“断”了。

断桥的名字最早取于唐代,宋代称宝祜桥,元代又叫段家知,以前是座苔藓斑斑的古老石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桥虽然是座很普通的石拱桥,但它的名字和《白蛇传》故事联系在一起,因而成了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

讲到这里,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经在仔细观察,或许你们马上会问:这座桥根本没有断,为什么要取名“断桥”呢?这个问题就让我来解答吧。断桥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就因此得名。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原来是“堤断桥不断”。

大家再看断桥后面那座山叫宝石山,海拔78米。这座山的岩石和西湖群山不同,主要由火成岩中的流纹和凝灰岩构成,其中有一种名叫碧玉的“宝石”,嵌在紫灰石中,在阳光照射下,分外耀眼,这就是宝石山得名的由来。山上那座秀丽挺拔,高高耸立的塔,名中保俶塔。保俶塔初建为九级舍利塔,现在的是1933年重建的。它是用成的实心建筑,塔身呈八棱型,高45.3米,上下匀称,线条柔和优美,在湖上诸塔中,保俶塔的造型最为俏丽,体态最为窈窕。历史上与保俶塔相对应的还有一座雷峰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一南一北,隔湖相望,一个敦厚典雅,一个纤细俊俏。在雷峰塔未倒塌前,西湖上曾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对景,所以民间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的说法,道出了当年雷峰塔和保俶塔的不同风姿。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是白居易为颂扬西湖给后人留下的回味无穷的千古绝唱。各位朋友,当我们即将结束西湖之行时您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呢?但愿后会有期,我们再次相聚,满觉陇埯赏桂子,钱塘江上看潮头,让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住您美好的回忆。

对于游览日照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代表宜昌国际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我叫李乐,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俗话说,风景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还有句老话是“观景不如听景”,但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就算我一句话都不说,您还是会由衷的赞叹一个字——“美”!老子说“大美无言”,今天就让您体会体会!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著名景点——长江三峡。有人说:“不走三峡,不算到过长江。不游三峡,不算了解长江。”首先呢,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长江。大家知道,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长河,它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它的源头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跨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长江流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

当长江流至四川东部的奉节,便冲开重山峻岭奔腾而下,形成了雄伟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这便是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地方,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峡其实就是衢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200多公里,三段峡谷各有特色,衢塘峡雄伟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三峡两岸重峦叠嶂,形态各异,船行驶在三峡中,一会儿山色全阻,一会儿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衢塘峡,又称夔门,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三峡中最短,但是景观最雄伟壮观,长江在这里切过中生代石灰岩,形成了陡峭的峡谷,瞿塘峡两端入口处,两岸断岩峭壁犹如刀砍斧削,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故称“夔门”,也叫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左边的名“赤甲山”,相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此屯营,又因尖尖的山嘴活像一个大蟠桃,故有桃子山别名。右边的名白盐山,不管天气如何,总是现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好象有一层盐撒在上面。

这里山高峡窄,仰视碧空,云天一线,唐代诗人杜甫曾写下“欢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名句。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足五十公尺,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令人惊心动魄。在白帝城下的礁石上,有两根铁柱,是古代“铁锁关”的遗迹。铁锁关是用铁链“断江”或“锁江”。据载,公元九○四年(唐天佑元年),张武在瞿塘峡口“作铁捆,绝江中流,立栅于两端,谓之锁峡”。建立铁锁关的目的,起初是防御外敌人侵,后来曾一度成为关卡,商旅往来均须缴纳税银。 在白盐山的绝壁上,有一列之字形石孔,自下而上至山腰。在山下起点处,有“宋开庆路元帅”字样依稀可辨,上边有一个平坦的台子,叫望乡台。相传这是孟良梯,其实是古代人民凿孔栽木或采药的古栈迢遗址。在北岸一处黄褐色悬崖上,有几个竖立的洞穴,约宽半公尺,从前里面置有长方形的东西,从远处看去,状如风箱,故名风箱峡。那些风箱是战国时代遗留的悬棺,共发现九副,棺中有青铜剑和人骨,现在悬棺已坠毁,洞穴仍存。

“巴东三峡巫峡长”,长江出大宁河口进入巫峡宽谷,我们也就进入了画廊般的巫峡。巫峡西起重庆大宁河口,东止巴东县的关渡口,全长45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既长又整齐的一峡。巫山春秋为夔子之国,战国时是楚国的巫郡。据晋代郭璞《巫咸山赋》载,唐尧时有一御医巫咸深得尧心,生前封于此山,死后葬于山中,故以巫为地名。一说因在重峦叠嶂的巫山怀抱之中,故称巫山。巫峡谷深狭长,日照时短,峡中湿气蒸郁不散,容易成云致雾,云雾千姿万态,似烟非烟、似云非云,变化多端,有的似飞马走龙,有的擦地蠕动,有的像瀑布一样垂挂绝壁,有时又聚成滔滔云纱,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巫峡佛光,因而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屏列于巫峡南北两岸巫山十二峰极为壮观,而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为峭丽。古往今来的游人莫不被这里的迷人景色所陶醉。三峡水库到达175米以后,巫峡水位仅提高80米,对幽深秀丽的峡谷风光没有大的影响,相反地有杉木壤溪、神女溪等更幽深的峡谷景观可以开发,给游览巫峡增添更多的奇情野趣。

好,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三峡中的最后一峡——西陵峡,它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全长66公里,曾经的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 而现在,这样的情况已成为历史,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建成蓄水,水位上升,险滩礁石永睡于江底,加上解放后的航道整治,西陵峡中滩多水急的奇观、船夫搏流的壮景不复见了。今天西陵峡的大部分已经成为葛洲坝平湖库区,船行驶在西陵峡中也感觉是那样的平稳和舒适,我们沿途可欣赏博大恢弘的三峡工程及西陵峡两岸的美妙景色。

西陵峡景观很多,但我今天主要要介绍的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提起三峡工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然而三峡工程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早在1920xx年,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建设三峡工程的构想,到1994年破土动工,距最初构想有近80年了。三峡工程共分为三期,严格的说是四期,1992年-1994年为筹建期,修筑了长28公里的三峡坝区专用公路,一期是从1994年到1997年,以大江截流为标志,相信大江截流时的壮观场面大家已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二期是从1997年到20xx年,以第一台发电机组安装完成为标志,水位将抬升到135米。第三期工程从20xx年到20xx年,以二十六台机组全部发电,大坝建成为标志,水位将抬升到175米。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是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问题的关键,工程还有发电、航运、灌溉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多项综合效益,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峡大坝建成后全坝长1983米,最大坝高为185米,最高运行水位175米,总蓄水量393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820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相当于1991年全国总发电量的1/8,相当于十座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三峡大坝建成后,我国每人每年将可以增加用电70度。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长江三峡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希望能再次见到各位。最后祝大家一路顺风,万事如意。

对于游览日照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1982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麻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获20__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20__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在20__年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天一阁占地面积有2.6公顷,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现藏古籍达30余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余卷,除此,还收藏大量的字画、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艺品。设有《天一阁发展史陈列》、《中国地方志珍藏馆》、《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明清法帖陈列》等陈列厅,书画馆常年开展各种临时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天一阁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波市人民政府先后紧邻天一阁的陈氏宗祠、闻家祠堂和秦氏支祠,以及白云庄、银台第、鼓楼、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单位(点)纳入天一阁统一管理,并在陈氏宗祠内增设《麻起源地陈列》、白云庄设置了《浙东学术文化陈列》、银台第开设官宅博物馆;秦氏支祠、白云庄相继列入第五批、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宁波市城市口号中的“书藏古今”便指天一阁的藏书文化。

天一阁博物馆宣传语:“风雨天一阁,藏尽天下书”。

各位游客,俗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相信今天天一阁之游肯定不虚此行,谢谢大家来天一阁参观游览!

对于游览日照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进入五莲山景区。

我们右边石壁上近代著名书法家朱学达题写的“五老迎宾”。其实“五老迎宾”这个景点在我们左边,大家请看在钵盂峰和玉烛峰之间五石相迎,如五位老人自林间外窥,前面一老一步出前,衣冠须眉俱全,势如迎客,后四老挤肩相排,似抢前相迎,真是惟妙惟肖。这五老是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福、禄、寿、财、喜五老;二说是天上的“五显神”,既显飞、显威、显聪、显明、显廉;三说这里曾经是泰山岱宗的行宫,这是岱宗的五个儿子,这里曾是泰山山脉和崂山山脉相撞而形成的山系,从山系岩石结构看,这里更象崂山山脉的系相,而九仙山更象泰山山脉的脉相,这大概是泰山岱宗派他的儿子到这里抢地盘吧。

我们现在五莲山景区的中心位置,北去是护国万寿光明寺、天竺峰、大悲峰、望海峰,南去是五莲山南苑杜鹃花园、白鹤峰、中天门、南天门、五朵莲花峰,西去是西风门、紫霞涧、石镜山、碧云洞。现在的位置山志中记载是“朵朵青”山峪的底部。时间的原因,今天我们游览光明寺这条线路。

五莲仙境碑:大家请看碑上的这首诗:“五朵莲花俏峥嵘,历尽沧桑不老松,寺殿巍峨古风在,万壑捧满映山红”。这是对五莲山景致的真实写照,让我们边走边看吧。

七石桥:这座桥叫七石桥,是寺中和尚取七级浮屠之意而命名的,同时又暗含了民间七石避邪的意思。

光明泉:清代光明寺五代僧住持海霆大师所编印的《五莲山志》中记载,五莲山泉水多,但最著名的有五泉,即漱玉、般若、洗钵、锡扣、放生五泉,现在的水井就是五泉之一的般若泉,井深三十米,井底上沿两米就是泉水涌口,其水质清洌,甘甜爽口。据传,明万历年间,四川有位姓庞的得道高僧,名明开,字心空,此人先后师从佛慧、济宗等大法师,天文、地理、佛禅、文学、医道、易术堪称大家,又是佛教界高僧,他放弃川中名山大寺不居,放舟剑门,历三峡,过九江、出湖湘、涉洞庭、登衡岳、九嶷以麓、零陵之野、所谓又千寺而不居,后过淮河北上,至五莲山,见群峰奔腾,苍壁插空,云岚出没,缭白萦青,心中大喜,口喊“缘在是矣,缘在是矣!”意思是“我遍访名山大川,甚无佛缘,原来我的缘份在这里啊!”于是在山中住了下来,山中原有僧人对他非常尊敬,照顾他也很周到。一日心空问僧人:“你们在山中居住,有人同意吗?”僧人答:“没有人同意,”心空又问“你们在山中建习静庙堂,可有人同意?”僧人说:“无所问处!”心空和尚于是说:“别人的山场林地,没有征得同意,就强行入住,其行为于偷盗无异,无名无份怎么就能这样心安理得呢。”心空遂产生了募捐和设坛建寺的想法。后到密州(今诸城)已解甲归田的河南巡抚、工部尚书藏敬轩家中诠释般若并抄译华严经,藏敬轩佩服心空的学识,想建家庙供奉心空,心空于是提出了建寺五莲山的想法,藏敬轩有大哥在京师任大司空,便捎信并赠盘缠给心空北上本文由职场范文网整理提供京师。心空进京后,受到佛教界极大欢迎,几次大的佛法坛论,名声冠盖京师,大司空藏理轩更是心悦诚服,邀为上宾,并推荐心空和尚给万历皇帝,适逢万历生母李皇太后患眼疾,更巧的是心空又精通医道,用五莲山上的泉水和山中药草给李皇太后治愈了眼疾,让其重建光明。万历帝大悦,认为心空是菩萨转世,要重赏心空和尚,心空便提出了建寺五莲山的恳求,万历皇帝立刻应允,万历三十年下诏书赐五朵峰改名五莲山并自劈一山,并下诏拨内帑五千金敕建寺庙,同时赐寺名“护国万寿光明寺”,又赐青州府(时辖12县)五年关赋税金转入五莲山寺院扩建。同时差汉经厂提督大太监张思忠督工。再下诏五莲现叩官、户部、潮河、王世疃四镇及青岛胶南、潍坊诸城、日照两城等部分村庄土地遍万亩田产属寺院供养地,三道诏书历时五载(公元1602-1620xx年)。从此后,五莲山自劈一山,而护国万寿光明寺因其皇家寺院的御宠名噪大江南北,也因其通天之举,名僧名山而响誉海内外,一时好不了得,好不威风,传说,寺院和尚出寺巡山,十三声炮响,州、府、县衙官员无不礼拜,颇有皇家气魄。

开山和尚心空北上京师治愈李皇太后的眼疾,冲洗之水就是这个井的泉水,宋神宗发内帑修建寺院,并赐寺名“光明”,和尚们为感谢宋神宗的功德,将此泉更名“光明”,以表示对皇恩的感谢。此井长年清澈,不溢不涸,解放前率部起义的万毅军长率三师兵马扎驻此山,人喝马饮,三月未下一寸,加上治愈李皇太后的传说,“神泉”之名传的是沸沸扬扬。不过,近几年,经专家和卫生防疫部门的检测,此泉系岩石缝隙水线所在,经天然过滤,富含很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所以,长年饮用此水,的确可以起到清心明目、延年益寿的功效。

翁负婆石:俗称姜老背姜婆。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在古时候,有老两口住在海边,以打鱼为生,儿子有次出海被海水卷走了,老两口很伤心,老婆婆的眼睛都哭瞎了,有天晚上,老两口同时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位仙人指点,要想重见光明,就要到山上寻求,醒来后,两人把梦讲出来,觉的很奇怪,便决定登山拜寺,寻找光明。登山途中,老婆婆累的再也走不动了,于是老头就背起老婆婆一点一点往上爬,走到这里再也无力攀登,便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谁知这一休息,到现在也没醒,不知过了几世几劫,也不知还要多久,才能醒来,老百姓说是因为他们没有喝光明泉的水。

地藏殿:在如此大的风景区内,这样一个小小的院落,又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看似与诸峰极不和谐,可大家不要小瞧了这个院落,原因不是他供奉的是地藏菩萨,而是因为他是五莲山有记载以来,最早的古建筑之一,而且又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极为罕见的无梁式拱顶全石结构的建筑。大家请看,中间高殿是“地藏殿”,两侧隐于竹林的分别是“水殿”和“陆殿”。历史上他又叫“地藏殿”,而老百姓又叫它“无梁殿”。建于什么年代已无从考据了,这种建筑风格也看不出建于何年代了,清山志载:“在天竺峰下,不知何年敕建,碑版无复存者”,仅此数语。这恐怕也是五莲的古建筑一谜了。殿内原供奉地藏王菩萨,大家可能听过佛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那么这句话就是地藏王菩萨说的,地藏王菩萨原是朝鲜国的一个王子,少年潜修佛学,当他看到世人终究摆脱不了“佛”所谓的人生七苦“生、老、病、死和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又从佛学中得知人死后要在十八层地狱备受煎熬,不得超生,遂发下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设下水陆道场,超度冤魂孤魄,超度他们早日进入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地藏王菩萨又称“万狱之王”,并与文殊、普贤、观音同列四大菩萨。此殿随着光明寺的兴建,地藏王被请到寺中供奉,逐渐荒废了,而此殿仍然保护很好,是想让这种凝结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古建筑展现在人们面前,并希望得到传承和发扬,为中国古建筑研究尽一份贡献。

说法台:过去和尚说法的地方。台上两级相接、平整光滑,能容下100多人,古时候僧人就在这里讲经说法,听的四周顽石点头,先看南山一只石猴,很虔诚的样子,这叫猴子拜佛:北山有一只鹦鹉,也在听的出神,再看下面,一条大蟒蛇钻出山洞,探出头,也一付认真听讲的样子。

往北即是观音洞,五莲山是元古前造山运动形成的,又经历了五次间歇式抬升,这里是岩浆喷发时,留在岩浆中的气泡随着石壁的一次次剥离,逐渐推到石壁边缘,最后破壳而出。内壁均匀光滑,所以老百姓亦称“蛋壳洞”,传说此洞520xx年剥离一个,大家看石壁上或大或小,摆列着很多小洞,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再过520xx年来看看,是否真的又爆了个洞来!上层石洞有楹联一幅,是明万历年间,汉经厂提督张思忠到五莲山督工光明寺时留下的字迹,上题“步入西山通霄汉,坐观东海际天涯”。上方又有张思忠题诗一首“君恩何意动天心,命我长途意畏深,到此幸然心地悦,不干尘世涅圆澄。天台伴我禅关寂,洞口临参身自轻。不是君王衣未解,玉峰头上证元真。”落款是“丙午春正吉日题”。诗意浮浅,无所新意,不值得夸奖,但是这首诗对万历皇帝敕建光明寺倒是提供了一些例证。洞口以侧有“海不扬波”四字,是谁题写已无考证了。倒是这种和尚的墓塔说明了当年和尚极注重自己死后要安葬在山清水秀的地方。

凤凰石:站在远处看,象一只凤凰落在这里,嘴巴、翅膀都很清楚,整只凤凰翼喙毕露,正对寺门,老人说这里是凤凰宝地,大家看“民族精神”四个字是由国民党伪军保安二师的师长张步云写的。过去,他在五莲山一带做过很多坏事,老百姓骂他是强盗、土匪,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反反复复于日本鬼子、蒋介石、汪精卫之间,干起了有奶就是娘的勾当,后被蒋介石抓获,枪毙于青岛的5号炮台。这几个字是他在抗日战争反反复复时期题的,现在看来,不但没标榜出他的清白,反倒露出让后人耻笑的把柄。

在凤凰石下有餐梧洞,巨石成棚可容二三十人,系取凤凰落梧桐之意。

我们左边,有五莲山五大名泉的洗钵和放生二泉,墙上“云岫”石下为洗钵,墙下光明寺对面为放生,年代久远,土掩石填,两泉已无往日之神采了。

天竺峰:三字是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题写的,天竺峰原名天柱峰,传说是天下四大支柱之一的东柱,自和尚进山后,借谐音更名“天竺”。“天竺”二字各宽高2 米“峰”字高2.5米、宽2 米。“天竺”是佛家语,佛教源于印度,而古印度就称天竺,至此,就意谕咱们已进入佛教胜地了。大家顺着天竺峰往下看,峰下好象有只手掌轻轻依托在一侧,称“仙人掌”,也叫“五指峰”,相传,在上古时候,这里经常洪水泛滥,在一次大洪水中,“天竺峰”底基冲垮,眼看就要倒下了,整个天庭向东南倾斜,玉帝急派巨灵神前来抗洪救灾,以免天庭倾覆,巨灵神一看情况紧急,另砌地基是来不及了,慌乱中伸出巨大手掌托住了天竺峰,并告知玉帝险情已排除,玉帝一听,放了心,就没再派后续人员来,这可难坏了巨灵神,一松手,天柱倒塌,不松手,老站在这里也不是个事。最后无法,把手掌留在这里,回天庭复命去了。这只手掌也就一直托到现在。峰上有一棵树,不知大家能不能猜出是什麽树?这是一棵茶树,据说还是一棵神茶,能治百病,延年益寿,可惜没人能采的到它。当年寺里的和尚也只能等到落叶时到山峰下捡起飘下的很少的几片叶子收藏起来。有个小病小灾,用此茶泡水一喝就好了。关于这棵神茶的传说很多,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据说当年寺里有两个小和尚会功夫,听说此茶神异,他俩就趁月明风清的夜晚,偷偷上了天竺峰,采了几把茶叶,但一直没敢尝试。有一天,俩和尚偷跑到山下,来到一佃户家,那个佃户家刚刚死了一头驴,正在煮驴肉,俩和尚就沏上了偷采的神茶,一边喝茶,一边破了戒,把一头驴吃光了,方丈得知后,大怒,将两和尚罚到后山和东山面壁,一会儿,我们就能看到他们懊悔思过的样子。这个传说咱们现在听来,好象很夸张。但茶能助消化,而且远古的神农氏尝百草,日遇72毒,也是用茶解毒,更何况这是一株神茶。在我国古代就有了栽茶和炒茶的技术,唐朝时就传到世界各国,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们日照、胶南一带的绿茶这么有名,就是沾了这神茶的仙气。

光明寺:“光明寺”三字是由全国佛教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现会长为周云生一诚法师),两边的楹联“名山自是无双地,妙法仍然不二门”是当年的原门联,从门联中可以看出当年光明寺的口气是非常大的。这里原有三道门:一门两边有“秉教沙门”四字,右侧是一间小房子,古时知县来此朝拜就住在这里;二门,有门联“欲登法界须初步,直到莲台是上乘”;三门就是现在光明寺的正门。走进光明寺,能保佑你光明无限,请大家走进来。

伽蓝殿:进入寺门,首先看到的是东、西配殿,而东配殿亦叫伽蓝殿,殿内供奉的是伽蓝菩萨,大家看一看伽蓝菩萨像谁?刚才有朋友告诉我伽蓝菩萨像关公关羽,非常正确,关公就是伽蓝菩萨,大家奇怪了关公怎么又成了菩萨了呢?其实这不奇怪,关羽在汉文化中是被神化了人物,其忠义仁勇之气千古传颂,曾经有这么一幅对联评价关羽:“汉封侯、唐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君、道称神、佛称菩萨。”康熙皇帝为拢络汉人又将关羽与孔子封为文、武双圣,关羽以武圣的身份与文圣孔子齐名。大家可能还知道,关羽同时又是武财神和保护神,可怎么又成菩萨了呢?这里面有一个故事,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斩首,并将头颅献与曹操,曹操不愿为此得罪蜀汉,逐做金身镶上关羽头颅厚葬,孙权得知,为缓和蜀吴关系,亦做了金头镶在关羽身上将其厚葬。致使关羽身首异处,不得全尸,并出现两个“关林”和身葬两处的的现象,关羽魂魄于是到玉帝那里告状,玉帝一看原告身份很高,可两个被告身份也不低,都是君王安抚关羽的好话说了一大筐,无非是想息事宁人,关羽一气之下,又到阎王那里去告状,阎王一看,玉帝不敢接的案子,我哪有胆接,来了个闭门不见,关羽无奈到观世音菩萨那里诉苦。观音菩萨一听,对关羽说:“这个案子好处理,谁杀你就叫谁偿命!”关羽一听很高兴,可观音菩萨又说:“不说你一生杀人无数,单就你过五关斩六将那个案子还在我这里,接先来后到的办法,先处理这个案子,你还有多少头来赔。”关羽一听,当头棒喊,顿时大彻大悟,很虔诚的跪在观音面前,请求点化。于是观音收下关羽,留在身边做了一名伽蓝童子,后来随着关羽潜修和造化的越来越深,越来越大,逐步成了伽蓝菩萨,这就是关羽为什么又是伽蓝菩萨的故事。

三十八级台阶:由光明寺五代僧住持海彻出资修建的,也有其寓意佛教最高境界之说。海彻就是蒲松龄的小说集《聊斋志异》中金和尚的原型,金和尚法号海彻,字泰雨,俗姓金,辽左巨族人,汉时匈奴休屠王金日蝉之后。八岁那年家遭巨变,随姐姐逃命,后来辗转到五莲山,在此剃度出家,并深得心空的赏识。清兵入关后,海彻的伯从兄弟随八旗入关,转战南北,待平定中原后,有许多在朝廷做了大官,他们看到劝说海彻出山,入仕为官无望,就纷纷出资扩建五莲山光明寺。金和尚对光明寺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应该是一个好和尚,可蒲松龄笔下的金和尚却面目可憎,追其缘,可能是金和尚与官场有缘且其祖不是汉人,其兄弟子侄入关掠夺,为汉人所憎恨,爱乌及屋,亦所谓恨乌及屋,而引发了百姓的误解吧!

天王殿:登上三十八级台阶,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天王殿了,殿院东矗立的石碑是《重修光明寺碑》,碑后记载了历代光明寺住持、监院、堂主和首座弟子,驮碑的大家不要认为是乌龟,他是龙王的大儿子,叫赑屃,天生孔武有力,尤善负重,传说大禹治水时,每到一处检查工程,都把谁干的好,谁干的不好都刻碑记载。并立碑传世,教谕后人,这一路驮碑的任务,就由赑屃来承担。以至后来成了驮碑的专业户。门额上题“天王殿”由已故中国佛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僧茗山大师题写。门左边三石壁中嵌有石碑“敕建五莲山护国光明寺碑记”,由光明寺开山和尚心空撰文并书写。右边嵌有“重建大护国万寿光明寺碑记”,由明万历进士礼部尚书翁正春撰文并书写,现在大家请看殿内供奉的四大天王,佛教中四大天王掌管四方,负责天下风调雨顺,所以倍受百姓尊崇。但是仙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大家看一看四大天王的缺陷在哪里?大家看,手中龙,无尾巴。手中伞,没撑开。手中剑,没有剑鞘。手中琵琶,没有弦。所以有人称四大天王为四无天王,既无撑、无尾、无鞘、无弦。

弥勒佛:我们对面打坐,笑容可掬的大肚子佛,叫弥勒佛,他在佛教中的地位是接引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接待处主任,大家可不要轻视这个接待处主任,据说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佛祖释迦牟尼,再过20xx万年,如来佛将辞去教主职务,而如来佛指定的接班人就是眼前这位大肚子弥勒佛。那么在他两边的一位是刚才说的关羽,在这里他又担任了保护神的工作。另一位是佛教中护法神韦陀,传说如来佛祖涅磐转世,火化出许多佛舍利,被魔偷走了许多,韦陀当时是500罗汉中的一名普通罗汉,正当众罗汉束手无策时,韦陀挺身而出,追出十万八千里,终于将佛舍利追回,为表扬他的成绩,佛封他为护法神,既500罗汉的领班,也就是保卫科科长。

念佛堂: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中间是阿弥陀佛,左面是观世音菩萨。右面是大势至菩萨。佛教中认为人死后有两个去处,地狱和西方极乐世界。每天念一遍阿弥陀佛,就会减轻许多罪孽。并能早日升上西方极乐世界。左边同时设置和供奉着光明寺开山祖师心空和尚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和尚的圆寂遗像,供开山祖师大家都知道是为什么!可为什么又要供茗山和尚遗像呢?这是因为:一、茗山和尚是现代佛教界的有道高僧。二、茗山是山东佛教协会会长、光明寺主持觉照大师的师傅。这大概也是一种师徒情谊的表现吧!念佛堂又是寺里的和尚每日必修功课和唱经念佛的地方。

地藏殿:殿内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刚才在无梁殿,我已讲了地藏王菩萨的故事。现在就不多说了。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正中是佛祖释迦牟尼。他身边的侍者是他的徒弟阿难和迦叶。殿内两边是十六尊者。文殊菩萨(是智慧、辩才及威猛的象征)、普贤菩萨(是修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在如来背后是观世音菩萨。供奉佛祖如来的大殿为什么叫大雄宝殿呢?据说有两种说法:一是佛祖的乳名叫大雄。二是佛弟子认为天地之间、宇宙万物、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大英雄是如来佛祖。而辞海中解释:佛之德号,具大智力、能伏魔瘴,故名‘大雄’。在《法华经》中称:善哉善哉,大雄世尊。所以供奉如来佛祖的地方就叫大雄宝殿。

松风径: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是“松风径”的起点。“松风径”顾名思义是穿梭在松林间的游览小路。它环绕光明寺的西、北、东三面直至望海峰下,与大榆林村西通光明寺的古“十八盘”路相连。这条路最早是由光明寺五代僧主持泰雨和尚也就是聊斋中提到的金和尚所劈。后几经复修,尤其是近几年旅游开发才使这条路更加宽阔、便捷并成为景区内的一个游览主道。这个地点是能观看五莲山全貌的好地方。东看“望海峰”、“望海楼”、“弥勒顶”、“覆钟峰”、“弥勒殿”、“樱桃涧”、“吐日峰”、“立雪亭”。南看“五莲峰”、“剑槊峰”、“紫霞涧”、“聚笏峰”、“瑶台”、西看“莲叶舟”、“织女洞”、“天竺峰”、“礼西台”,翠烟葱笼、层峦叠嶂、如入仙境。清诗人高瑄曾赋诗赞美这种景色:“结伴游山杖短筇,要从空际摄芙蓉。泉流绝涧千年雪,风度元系万壑钟。上下未栏天轩阁,高低左右画中松。至今奇秀人争赏,漫说巫山十二峰”

石佛园:我们现在所在的区域就是“石佛园”,“石佛园”于1998年10月动工,20xx年10月落成,总投资200余万元。园内主要雕像有五莲大佛、四大菩萨、十八罗汉、佛界生灵瑞兽等雕像。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佛像就是五莲大佛,它是依据自然山体大悲峰雕刻而成,总高28米,宽16米,头高5.6米。是现在江北最大的一尊天然石刻释迦牟尼佛像。坐相端庄,慈祥威严,面向西南,当地老百姓说凡是看见这尊石佛的人都会有好运。在20xx年农历9月9日由原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大师主持开光。

大悲峰:五莲大佛所依靠的大悲峰,前看不过数丈,与望海峰、天竺峰相比象个小岭。但是如果转到后面看。大悲峰下临深渊300余米,极为险要。清文学家李焕章曾评其:“前为寺屏障,后为山藩篱。”适当的说出了此峰的地貌特征。

寥天阁:我们现在到“寥天阁”。右边石壁上的六字,是佛教的六字真言。梵文体,翻译成汉语念做:“喃嘛呢哞咪哼”,这是一位西域高僧以锡杖刻成,是一个消灾咒。当地百姓说摸一遍可以消灾解难,增福进寿。现在进入寥天阁。寥天阁是砖木结构。建于大悲峰的“聚花台”上。光明寺五代僧主持泰雨和尚出私资修建。原名“聚花阁”。修建时,是为了取“礼西台”后“漱玉泉”水烧茶待客的一个接待贵宾并赏景的地方,并给取“漱玉泉”水的人在中途有休息并整理衣服的地点建了一个“振衣亭”。可后来为什么“聚花阁”改名“寥天阁”,“振衣亭”改名“镇云亭”呢?这还要从对面九仙山上的牟云寺说起,侔云寺建于宋代,一度香火旺盛,可自从明代有了光明寺以后,侔云寺的香火就开始衰落,侔云寺就改名为兴云寺,意思是兴起云彩,遮住光明。光明寺知道后,就将“聚花阁”改名“寥天阁”,“振衣亭”改名“镇云亭”,下面的峡谷取名“流云峡”,意思是兴起的云烟在这里被拨开、缭乱、镇住乱云,让云烟顺着流云峡流走之后,光明重现。不知道是不是改名的原因,侔云寺的香火之后就渐渐衰败了,而光明的香火却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是“寥天阁”的来历。

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不过这个地点倒是一个赏景、观云的好去处,清朝敕赐青州法庆寺主持东升和尚曾赋诗赞:“携筇散步寥天阁,烟岚入户相盘薄,漱腑灵湍何处鸣,松要瀑出气尤清”,大家看南面天竺峰、礼西台雄秀壮观,天竺峰上复有山、飞梁历历在目,上面还有一个太乙池,池水清浅,但终年不干。传说是吐日峰东太乙峰上居住在太乙洞的太乙真人清洗拂尘的水池子,太乙真人经常清洗拂尘,以至于拂尘的影子长在池子里,日久天长变成九节昌蒲,并且生长的非常旺盛,每年都开出一串串紫色的花蕊,就象太乙真人的紫袍一样鲜艳。

流云峡:底下的这条山谷就是“流云峡”,右边石壁上刻有这3个字,是著名书法家陈左黄的手笔,“云海”二字是书法家李福崇的手书,在这流云峡中,雨过天晴之后,便有云雾从峡谷中升起来,山峰和村落都被云遮罩起来,朦朦胧胧,给山谷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流云峡中有两座山峰,大系马峰和小系马峰,相传是孙膑拴马的地方,当年孙膑就在对面山中的靴石村旁边写书,现在已修复书院。供游人参观。如果在山下看这山峰,是非常雄伟壮观,我们在这里看它就觉得非常秀气了,1998年,原国务院办公厅政策研究室主任谢华看过这里后即兴写下了“却是为何人间盆景忽然聚此,似曾相识天外蓬瀛几时飞来”诗就刻在上面石壁上。

观澜亭:意谕观看群峰玉立、幽谷斑斓之意。1982年建于一座岩石上面,岩石也叫“菩提楼”,专为游人游览和休息而建的。在20xx年重新修建成全花岗岩质四角凉亭。

开山塔:现在走的道路是在原“松风径”的基础上整修的,大家请看旁边的树木之中有好多石桩站立,这是光明寺开山祖师心空和尚的墓葬,叫“开山塔”,另有弘觉和尚的“普同塔”,还有浙江天童寺主持大和尚道记载这件事的石碑。

望海峰:登上峰顶,向东远眺,就看到海了,金秋时节,东边海天一色,渔帆点点,仔细看会看到小口子军港,在山顶看日出更是别有情趣,清晨,东方破晓,一轮红日慢慢露出水面,时而朝霞遮掩,时而金环镶边,非常清晰、亲切,令人激动不已,山顶上的塔叫“望海楼”,是五莲山象征性的建筑,望海楼是光明寺海氏大和尚建于康熙初年,第一次维修是在清乾隆年间,修成之后是九层八角,青砖碧瓦;第二次维修是在清末,修成之后是五层八角;第三次维修是在1976年,修成之后就是现在这样子。为什么望海楼越修越矮呢?是因为每一次修成之后总是遭到雷击,和尚们都害怕,说这塔因为比皇上住的宫殿还高,天不容高等说法。后来专家来做过考察,认为无避雷设施,才屡遭雷击。大自然微妙无穷,变幻莫测,不知各位是想念科学呢,还是相信迷信?望海峰上还有巨石相支而成的一个棚子,叫石浪棚,棚内可容纳20多人,夏天坐在这里面凉风习习,清爽舒适,石壁内还有几个小洞,象半个葫芦,很光滑,传说天上神仙在此打坐,头靠在石壁上印下来的,咱们可以来坐一坐。上面有密州第一任知府程淓题写的“石浪飞空”四个字,石棚一边的巨石上有现代诗人臧克家的诗:“名山看遍归来后,还是对门五莲亲”,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接不如对门,臧老对五莲山的感情非常深。这里还有梁步庭写的“海右独秀”;高启云题写的“奇异多姿”;启功的“望海峰”;王众音的“齐鲁奇观”。站在望海峰上,四周望去,田园村舍尽收眼底,确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续金瓶梅》的作者丁耀亢曾在《莲山十胜》中赋诗“指点扶桑镜里收,崚嶒石壁自登城,半弘壁海诸天晓,万里银河一线流。”

虎啸山林:现在我们将要沿999级石阶穿过水帘烟雨景区,到达后山,999级台阶取久久长远和九九归一之意,这条路是沿着后山烟雨涧一路峰回路转,穿洞游窟而下,因此叫水帘烟雨。这个景点有两个名字:一曰“虎啸山林”、一曰“顽石点头”,传说山中和尚开坛讲法,佛音缭绕,山中白虎久听不去,听到高兴处长啸山林做跳跃状,而顽石点头也是山中顽石积年累月的沉浸在佛音之中,终于劣根去除,整个石头摇晃起来,当地百姓也叫它风动石。

渔樵问答:大家请看,我们对面九仙山一山峰峰顶两岩角起,似是对头说话,上边一岩似一樵夫身背薪柴,对面一岩似一打渔而归的渔夫,背负渔网,网中似有大鱼晃动,两人在暮色归家时,相遇在这里,相互询问着收成,又相互打听着市场行情,又好象用最原始的交易办法要进行交易,这就是“渔樵问答”峰。

试剑石:传说,八仙过海之后,他们故地重游,因为吕洞宾总是觉得他比铁拐李功夫高,但却总在他之下,就非常不服气,总想和他比试一下,走到此地,见巨石阻住道路,吕洞宾就想显示自己的能耐,只见他擎起七星宝剑,用力一挥,大石被一分两半,吕洞宾得意洋洋,只见铁拐李不慌不忙转到大石后,见一座山峰挡在路中,铁拐李举起铁拐,在峰上轻轻一划,山峰分成两座,人在两山之间来去自由,这就是铁胡同。吕洞宾一看,不禁心下佩服,铁拐李见吕洞宾服输之后非常高兴,多喝了几杯,结果就把他的宝葫芦丢落在山上了。还有一种说法,说关羽途经此地,因日久未用宝刀,一时寂寞难耐,在此试刀而成此景。所以又叫关公试剑。

铁胡同:这个上下贯通,两岸石壁铁森的通道,就是著名的“铁胡同”,大家看对面的莲花峰、太乙峰之下两石相叠的巨石象不象一个“宝葫芦”。这个宝葫芦可不是一般的葫芦,它可是铁拐李遗留在这里的,以至酒水倾倒,洒了一涧。

狮子窟:《五莲山志》载:“在楞伽峰下,鹰鹯之所游也”。累八字。相传,文殊菩萨到北方主持佛坛讲经,讲坛设在五莲山说法台,她的狮子兽面目凶恶又体态庞大威武,文殊唯恐佛家弟子见其惊慌,于是将狮子放在后山烟雨涧,又恐狮子逃逸惹事,念了箍身咒,又在狮子上头设了楞伽石,命令他不可到达前山,之后到说法台讲经去了。文殊讲法数日不歇,而这时山风忽来,吹倒了铁拐李遗忘这里的酒葫芦,酒水倒倾,淋淋漓漓流过狮子面前,又把下面的洞窟浇的滴酒成帘,成了以后有名的景点“水帘洞”,大家看看这头狮子的形态,大口张着、口里的哈拉子一直滴着,上了酒瘾,却又不敢动身子,样子虽凶猛,却又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

水帘洞:刚才在“狮子窟”已说过水帘洞的形成是铁拐李这忘事的神仙遗忘酒葫芦而酒水倒倾冲出的洞窟,洞深60米,高80米,一洞三入口,洞内曲径通幽,五折而出,终年滴水成帘,即使在炎炎夏日,也壁凉气爽,可谓神仙洞地,大家一起来体验一下神仙福地吧!

苏轼醉酒:看到这个石像,很多人都联想到是李白,但这却是苏轼苏东坡,苏东坡任密州太守时,多次登临五莲山,并留下“二华行看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的赞美五莲、九仙的诗句,大家可能又说了,苏轼没有酒醉失态的记录,其实这只是苏轼善于掩饰罢了,大家都知道苏轼和欧阳修都有“醉翁”之称。苏轼知密州时,常常驻足五莲、九仙山,并留下大量与酒有关的沉醉于山水秀色的诗篇, 如:江城子”词中的“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等词句,后苏轼离密州到河中府任职,心中极度不愿,又无可奈何。20xx年,上海徐万云先生,得知苏轼寄情五莲山水,沉醉山峦秀色而不愿离去的历史后,从福建刻了这尊石雕醉山图、请到这里让他远眺九仙、小憩五莲,实现他千年来未实现的愿望。

千手观音、滴水观音:大家知道,观世音是无处不在而又无所不能的,在这水帘烟雨景区的仙人洞中供奉千手观音和滴水观音是理所当然,这里20xx年,水帘烟雨开发时,上海徐万去先生从江南请来,安座于此的。

水帘烟雨牌坊:各位游客,这里是五莲山景区的最后一站了,从这里往左边看是“大系马峰”、“小系马峰”、“流云峡”、“丹扆峰”、“碧鸡峰”、“天然桥”和“十八相送”。往右边看是“济公石”、“小楼台”、穿过这个四桩盘龙柱牌坊,对面山峰是九仙山“磨剑峰”,磨剑峰右边是“九仙大佛”,大佛高达3米,环瞪双眼,手拈佛珠,口中作念佛状,这种石雕样式,在中国任何一个朝代的佛像都没有记录和版本,所在雕刻年代也无从查起,算是九仙一谜吧!

对于游览日照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昨天一大早,迎着凉爽的秋风,我们去天池山游玩。

进入景区后,我们看了一下路线图,就顺着山路往上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拱桥,桥用白色的石彻成,桥下是一潭清澈的池水,水绿得犹如一块发光的翡翠。继续往前走,就到了景区最吸引人的地方了——天池。

飞流的瀑布从高悬陡峭的断壁悬崖上飞泻下来,只要走到这里,就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凉爽,站在瀑布面前,听着水流入潭中的声音,仿佛在欣赏一首美妙的音乐,望着深深的潭水,和在朦胧的水雾中模糊不清的绿树,感到无比惬意。阳光透过树叶和密密的水雾射到水面上,波光粼粼,闪闪发光。

欣赏完天池水的美景后,我们开始上天梯。天梯是修建在山崖上的台阶,很高、很陡,远远望去,就像悬在半空中的长龙,蜿蜒曲折。越往上走,越陡峭,越狭窄,上了一会儿,我蹲下来往上看,简直是直上直下,我只好手脚并用,小心攀爬。努力上来后,我们都松了口气,稍息一会,又迫不及待地来到天井。天井四面都是峭壁,中间有一潭清澈的山泉,好像一面明镜,一束阳光从头顶上射下来,天井内光芒四射。之后,我们又走上了游览观光的栈道。

这次,我们爬上了最高峰,途中经过了很多景点,仙人棚、青檀谷等。站在山上向下俯瞰,景色尽收眼底:宽阔的农田,成群的游人,郁郁葱葱的树林……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何况是这么陡峭的山,我小心翼翼地扶着栏杆,一步一个台阶,心里仿佛揣了个小兔子,嘭嘭直跳,腿也不免有些发抖。

直到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我才踏上回家的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