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六个排头兵心得体会实用 促进共同富裕排头兵心得体会(八篇)

  • 上传日期:2023-01-05 05:05:02 |
  • ZTFB |
  • 10页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富民县六个排头兵心得体会实用一

*市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今天开学了。这是市委近年来第四次举办村党支书培训班,充分表明了市委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关心。在座各位来自全市各个村寨,是最基层的领导,为保持农村大局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并市委组织部向各位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这期培训班的学员很多是今年村级班子换届时新当选的支部书记,为了使大家对新形势下村党支部书记的职责、任务和做一名合格的村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要求,有一个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下面我就“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村党支部书记”这一课题,讲四点意见:

一、村党支部的重要地位

党的xx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农村党支部是党的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团结带领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是农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是实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具体地说,农村党支部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各项任务中处于主导地位。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决定了村党支部在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完成各项任务中的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联系群众。广大群众的意见、愿望和要求,党的方针政策在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群众反映的建议,都需要通过村党支部集中起来,反映上去,使上级党组织能够及时了解群众的情绪,听到群众的呼声,知道群众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宣传群众。党的方针政策、上级下达部署的任务,需要通过村党支部向广大群众宣传教育,解难释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从而为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三是组织群众。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最终还是要依靠村党支部去组织群众,带领群众扎实奋斗,否则再好的主张也无法变成现实。四是团结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村党支部只有把广大党员和群众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把他们的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才能形成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巨大力量。

第二,在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中处于中心地位。xx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是农村党支部的根本任务。比如,如何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思路,制定规划目标,完善经营体制,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小康村建设等等,这些都需要村党支部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带领群众组织实施。在奔小康的过程中,村党支部既是领导者、决策者,又是组织者、实施者。实践反复证明,班子强则事业兴。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没有一个群众信赖的好支书,就没有村级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没有小康目标的实现。长沙县江背镇印山村的发展壮大就说明了这一点。印山村是我们湖南省三个文明建设的示范村,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200-300万元,村里条条道路是水泥路面,有自己的公园,村支两委有雄伟气派的办公大楼,全村农民可以领退休工资,印山村成为农村里的都市。这个村之所以有如此富裕,是因为有一个能人村支书李焕然。李焕然担任村支部书记后,在全村确定了“工业富村、商贸活村、文化强村、农业美村”的发展思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带领村民兴办了一个水泥厂,后来他把水泥厂不断发展壮大,21世纪初从外国引起先进技术设备,建成了长沙市周边唯一一个能生产高标号水泥的旋窑水泥生产线,并以水泥生产为龙头,形成了一个建材产业链,全村青壮年个个都在企业上班、领工资,农业则吸收外地农民来生产,全村村民年年有分红、个个有收入,成为湖南的华西村。由此可见,村党组织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领头雁”作用。

第三,在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中处于前沿地位。目前,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经济活动日趋活跃,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尤其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村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迫切要求我们村党支部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改进村党支部领导方法和组织活动的方式,依法行政,规范工作程序。村党支部直接面向群众,接触群众,处于各种矛盾的焦点上。农村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首先需要村党支部去引导、去调处、去化解。大到村级发展的宏观规划,小到鸡毛蒜皮的民事纠纷,村党支部都无法回避。在群众的心目中,村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的形象。村干部办事公道、作风正派、不谋私利,能带领群众走致富道路,就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就会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策的拥护和爱戴之情;反之,如果办事不公,以权谋私,不思进取,就会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党群关系,甚至引发各种矛盾,危及社会安定。

正因为农村党支部地位和作用如此重要,所以,市委对农村工作和农村党支部的建设非常重视,市委书记盛茂林同志在深入调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村为主”推进农村工作的指导性意见,经市委研究,出台了“以村为主”推进农村工作的意见,主要内容是:以村为主宣传政策法规,以村为主发展农村经济,以村为主落实计划生育,以村为主建设公益事业,以村为主维护社会稳定,以村为主建设精神文明。并明确市、县、乡三级党委加强对“以村为主”工作的领导,解决村干部的政治和物质待遇。

二、村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职责

村党支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村党支部书记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党支部书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找准自己的位子,脚踏实地,忠实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

在新的历史时期,村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职责主要有五条:

1、认真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是指导农村工作、规范农村各级组织行为的准则。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必须带头宣传和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把政策交给群众,让广大群众了解政策,熟悉政策,掌握政策,把政策变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直接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能否严格执行,是衡量村党支部书记党性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执行政策、完成任务上,村党支部书记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坚持原则。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政策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不分亲疏,不搞内外有别。二是严守纪律。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政策,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决不允许各行其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口味的就执行,不合口味的就不执行。三要以身作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村党支部书记都不能搞特殊化,要身体力行,为群众做出表率,同时要管好自己的子女、亲属,教育他们带头执行政策,带头完成各项任务。

2、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团结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团结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是党在农村的一条重要方针,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巩固农村政权、服务农民群众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必要条件,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我市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涌现出不少好的典型。新宁县崀山镇鲤溪村原来是一个贫困村,近几年来,该村党支部在市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招商引资,村里办了一个河砂场、建立了一座水电站和一个旅游漂流公司,不仅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也把该村村民脱贫致富的根本问题和长远问题解决了。象这样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例子全市还很不少。但就整体而言,我市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存在不少问题。尽管原因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还是村班子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思想解放不够,办法不多,指导不力,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经济几乎空白。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试想,作为一个村党支部,不如一个私营企业主,空有一腔为人民服务的热血,办事无钱,说话不响,谈何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呢?因此,只有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村党支部才能坚强有力。我们必须从政治的、全局的高度增强发展集体经济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把发展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作为村党支部的根本任务,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3、围绕“五个好”目标,抓好村党支部的自身建设。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抓好村党支部的自身建设是自己的应尽职责,不抓村党支部建设就是失职,抓不好党支部建设就是不称职。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把握以下三点:一是明确目标。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对村级党组织提出了“领导班子好,党员干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新的“五个好”目标要求。二要突出重点。“五个好”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班子好是关键,队伍好是基础,机制好是保证,业绩好是核心,反映好是目的。全面实现“五个好”目标,是一个很高的要求,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要注意抓住重点,突出抓好“好班子、好业绩、好制度”这三个“好”,切实解决好“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三要认真解决突出问题。对于本村的党支部建设、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村党支部书记都要认真分析,摸底排队,找准问题的根源,认真加以解决。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当前,尤其要解决农民关注的群众负担、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难点、热点问题。

4、统筹兼顾,抓好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村级工作千头万绪,村党支部书记要在以主要精力抓经济工作、抓村党支部建设的同时,还要强化“配套抓,抓配套”的意识,认真抓好村委会、团支部、妇代会、民兵、村经济合作组织等村级配套组织建设,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充分调动这些配套组织和广大干群的积极性,指导他们围绕中心发挥职能作用,较好地形成村级工作的合力。

5、抓好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村党支部书记要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农村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利用农村党员教育阵地,对农民群众不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及科学技术、文化、法律法规等知识的普及教育。要切实抓好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和文明村、文明户的创建活动,在群众中大力倡导讲卫生、讲科学、遵纪守法的社会新风。要敢于同封建迷信、宗族派性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为带领群众奔小康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村党支部书记的基本素质

前面,我们对新时期村党支部书记的主要职责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由此可见,新形势下村党支部书记面临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完成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村党支部书记本身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否则就难以担此重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指出:“要解放思想,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担任支部书记。”这是对村支部书记的基本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名合格的村党支部书记必须具备以下五种基本素质:

1、必须讲政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贯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党的干部“必须讲政治”。村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主持一个村的工作,领导数千名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实现小康,这是对村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要求,也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能否做到这一点,是对村党支部书记党性强不强、政治上过硬不过硬的严峻考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党性原则的集中体现,也是每一个党员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群众的公仆,就要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就要不怕吃苦,不怕吃亏,勇于牺牲个人的利益。山东省临沂市罗庄镇沈泉村支部书记王廷江,将600万元的个人资产无偿献给村集体,用他自己的话说,“图的不是个人名利,图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称赞他奉献之举“不简单”,艰苦奋斗“了不起”,一心为民“好样的”,他之所以能这样做,就是因为他时刻想着群众。我市邵东县流光岭镇流镇村党支部书记杨善良,在自己家里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拿出15000元为村民修路,在乡里传为美谈,这也充分体现了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2、必须懂经济,具有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村党支部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作为组织者、领导者和决策者的村党支部书记,就必须懂经济,具有领导和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比如,如何确定村级经济发展的路子?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何因地制宜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探索。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要学会根据市场需求,通过示范、引导的方式,贴近群众搞服务,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才能找到领导农村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洞口县高沙镇南水村党支部书记舒善根,本人就是一个养鱼能手,担任村支书几年来,以身示范带领全村村民发展养鱼事业,把南水村建成了全市最大的稻田养鱼基地,该村因此成为洞口的首富村之一。

3、必须守法,掌握基本的政策、法律知识。随着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健全和完善,群众的政策观念、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日常工作和经济交往逐步依靠法律法规加以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党的各级干部,要带头学法、知法、守法,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集体和群众的合法权益,同违法违纪的行为作斗争。在涉及农民负担、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经济合同等群众关注的问题上,一定要严格遵章守法,按规矩办事,决不能随心所欲。在全市村级班子中因不懂法纪而违法乱纪的教训也很不少。某县有一个村的村支两委班子财迷心窍,私自套印镇财务收据、私刻镇财务公章向计划生育对象征收并私分社会抚养费,东窗事发被检察机关查获后,后悔不已,但却为时已晚。因此,时刻绷紧法纪这根弦,就会不断警醒自己,不致于因贪小利而失大节。

4、必须熟悉党务,善于抓农村党建工作。熟悉党的基本知识,会做党的工作,是党支部书记必备的素质。党建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村党支部书记必须熟悉,必须做抓党建的带头人。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多数村的党建工作抓得比较扎实,并且出了成果,出了经验,推动了村级经济的发展。但是,也有一部分村的党支部书记不重视或不会抓党建工作,有的把党建工作当成软任务,没有真正摆上位置;有的就党建抓党建,没有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搞形式,走过场;有的以经济工作代替党建工作,强调事多,顾不上。由于党建工作薄弱,支部没有战斗力,对党员缺乏凝聚力,对群众缺乏号召力,以致年复一年,面貌依旧。对于上述问题,村党支部书记要认真总结反思。当前,加强村级党建工作,一要明确指导思想。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小康”,把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解决“两张皮”的问题。二要突出工作重点。要采取有效措施,突出重点,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示范服务基地建设、“帮带”活动和“双学双带”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带领群众奔小康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三要健全党建工作制度。要建立健全支部抓党建的各种规章制度。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证党建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

5、必须统揽全局,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的组织领导能力。为党中央提出要构建以“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特征的和谐社会,这对我们党各级组织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村党支部作为一个村的领导核心,对构建和谐农村具有义不容辞的领导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党支部书记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能力。首先,要有果断的决策能力。在研究决定全村的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时,村党支部书记要同村党支部委员们认真分析问题,善于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抓住关键,善于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做出正确的决策。其次,要有统筹兼顾的指挥能力。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村党支部书记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一方面,必须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就总体而言,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目标,是农村工作的主要矛盾,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抓住了这个中心,就抓住了农村工作的“牛鼻子”。经济搞上去了,群众富裕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要分清主次,合理调度。另一方面,要兼顾其他工作,突出重点,并不是只抓重点,要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科学安排。第三,要有调度各方的协调能力。村党支部书记要善于协调班子成员之间,各种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化解各种矛盾,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使大家各尽其责,团结协作,共同抓好工作。第四,要有立足眼前、考虑长远的预见能力。要树立可待续发展观,合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保护好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不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四、对村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要求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村党支部书记,这是一篇大文章。它既是一个理论课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结合我市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实际,提出以下四点要求:

1、要加强学习,增长才干。俗话说得好: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人类进入21世纪,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社会就是学习型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这样的口号:“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作为一村党员群众“主心骨”的村支部书记,要十分注重学习。因为只有学习,你才能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快”。可见加强学习,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是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的需要,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的需要。因此,同志们要提高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认真解决好工学矛盾,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发扬“钉子”精神,切实抓好自身的学习。

在学习内容上,一要学政策理论。村支部书记一个最基本的素质就是政治坚定。“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所以,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关心时事。二要学习实用致富技术。现代经济是知识经济,是科技经济。依靠科学技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决定性条件。只有运用科技,才能提高产量,做到“高产”;只有运用科技,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做到“优质”;只有运用科技,才能降低生产成本,做到“高效”。我们常讲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其支撑点就是“科技”。邵东斫曹乡的农民过去种药材不是死苗就是产量低,常常亏本,农民吃尽了不懂技术的苦头。后来乡村两级干部采取“请进来,带出去、学进去”的办法,在全乡营造“学科技、用科技”的浓厚氛围,把科技融进每个农民的“脑髓”,融进每一寸田土,给药农带来了好收成。比如,由于百合病毒的影响,百合一般只能种一届,但他们依靠科技,反复试验,实现了“连种”,大大提高了产量。作为村支书,首先要学好技术,用好技术,成为技术上的专家能手;其次要向农民传授技术,推广技术,要采取办技术培训班、印发技术宣传资料、上门讲解等多样化形式使技术传遍千家万户。三要学法律法规。xx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使我们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村党支部书记与农民群众直接打交道。你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你是否依法执政、依法办事最能决定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印象。而且在新时期,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日益增强,他们不仅能运用法律法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时刻用法律法规的准绳来丈量每个干部的言行。所以,我们村支部书记要学法,要懂法,要严格依法办事。即使是给群众办好事,也必须依法而办。比如,架桥、铺路、修渠道、建学校,向群众集资,我们就要一看集资本身是否符合政策,不能乱集资;二看集资的方式和行为是否合法,要坚持群众自愿,不能牵牛、捉猪、甚至抓人关人。这样,才能把好事办好。

在学习方法上,要坚持

“三学”:一是向书本学。提倡多读书、多看报、多学文件,系统的学习书本知识,了解基本精神,把握基本要领,联系实际加以理解,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特别是直接涉及到农村工作的政策、法规性文件,一定要学懂,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二是向他人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虚心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学习他们发展经济的路子、先进的管理方法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要经常走出去,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增长知识。同时,要注意向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党员学习,虚心求教。三是在实践中学。实践是一个大课堂,实践出真知。只有开动脑筋,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新的知识。希望同志们通过加强学习,努力实践,不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人人成为发展经济的排头兵,个个成为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2、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工作力度的大小、经济发展的快慢。近几年来,大多数同志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不可否认,一些僵化的思想和陈旧的观念仍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影响着我们的发展。一是小农经济思想。眼光狭隘,胸无大志,盲目乐观,安于现状。一些同志跳不出本村的圈子,工作思路狭窄,有的村既没有开发性农业,也没有一个企业,缺乏市场经济观念。二是计划经济思想。习惯于两眼向上,等、靠、要,缺乏抢抓机遇、搏击市场的意识,缺乏创一流、争上游的竞争意识,墨守陈规,不思进取。三是怕风险思想。求稳怕乱,怕亏本,怕上当,怕出问题,怕担责任,怕这怕那,就是不怕落后,不怕守穷。由此可见,必须进一步加大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力度,做到与时俱进。在奔小康的进程中,广大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必须增强三种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开拓意识和赶超意识,要善于抓住机遇,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奋力赶超。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群众生活的改善,都可以放心、放胆、放手去干,做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要扎实工作,乐于奉献。我市很多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但是,既然我们赢得了广大党员、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被推上了村支书的工作岗位,就必须真正沉下去,做艰苦扎实的工作,努力实现任期的既定目标。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注意防止和克服工作在群众之中却缺乏群众观点,生活在群众之中却不能联系群众的倾向。要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党的事业、群众富裕,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同志们要大力弘扬开拓进取的精神、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甘愿吃苦的奉献精神,千方百计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带领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在这方面,邵阳县岩口铺镇梅冲村党支部书记罗金莲是全市广大村支书学习的好榜样,罗金莲是一位女支书,1999年担任村支书以来,先后从家里拿出4万多元带领村民努力改善全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修通了6公里长的机耕路,让村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用上了价廉的生活电力,村民年收入经过产业结构调整6年翻了两番达到2080元,使昔日的“失控村”由乱变治,贫困村由穷变富。罗金莲同志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体现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扎实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4、要廉洁自律,公道正派。公生明,廉生威。村党支部书记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和信赖,必须廉洁自律,公道正派,为干部为群众作表率。为此,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公与私的关系。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村里的当家人,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党和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做到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决不能化公为私,侵占集体和群众的利益。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二是权与利的关系。村党支部书记虽然官不上“品”,但手中也有或大或小的权力,正确用权是群众之福,滥用权力是群众之祸。因此,无论何时,都要正确把握自己,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当廉洁自律的表率。三是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普通党员,要自觉接受集体领导和党组织的监督,高标准,严要求,不能搞特殊化,更不能凌驾于党组织之上,要以公仆的形象为党员和群众树立榜样。

同志们,这次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时间虽短,但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希望大家集中精力,刻苦学习,学有所成,学有所获,能认真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更好地履行职责,努力做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宏伟目标建功立业,为维护全市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做出新贡献。

最后,预祝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

最新富民县六个排头兵心得体会实用二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五四青年节就要到了,在此,我代表县四大班子向在座各位团员青年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广大团员、青年朋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刚才,参加演讲赛的12名大学生村官,用充满激情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展现了大学生村官在工作、学习、生活、作风等方面的新变化、新气象、新风貌,集中体现了务实苦干、勇于创新的执着追求,充分展示了奋发向上、积极有为的精神状态。这场演讲比赛不仅仅是才华的角逐,智慧的较量,更是心与心的交流,思想的互动。在此,我向参加演讲比赛并获得表彰奖励的各位选手表示热烈的祝贺!

目前我县共有大学生村官439名,其中432名兼任了村团支部书记。新形势下,农村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大家作为兼职团干部要认识到团的工作是大学生村官开展农村工作很合适的平台和载体,要善于把团的工作融入到本职工作中。县委对大学生村官寄予重望,农民群众对大家寄予厚望,大家一定要志存高远,努力拼搏,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向全县广大青年朋友提几点希望:

一是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永存高远之志。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先导。全县广大团员青年,一定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自觉把个人的理想同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抱负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奋斗融汇到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去,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不改初衷,矢志不渝。当前,我县已经度过了最困难、最被动的时期,但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还很难彻底消除,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还很大。在这一关键时期,全县广大青年要坚定信心、勇挑重担,紧紧围绕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全县三级干部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惟其如此,才能在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获得强大而持久的前进动力。

二是希望广大青年勤奋学习实践,筑牢成才之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趣味,一个政权的视野远见在于官员群体的阅读水平。”青年时期是人生中学习的最好时光,是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全县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青年崇尚科学、追求新知识的精神,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科学学习的理念,不仅要钻研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而且要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培养科学精神,提高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不仅要向书本知识,更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老一辈学习,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增长才干。

三是希望广大青年锐意创新创业,走好奋斗之路。青年人最富有理想、最富有朝气、最富有进取精神,是创新的希望,是创业的主体。广大青年要辩证把握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把创新创造与创优创业结合起来,在城市、在农村、在企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推进自主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中,敢于作为、有所作为,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让事业在奋斗中发展,让自我在奋斗中成长,为推动xx科学发展创造新的业绩。

四是希望广大青年砥砺品德修养,唱响文明之歌。青年时期可塑性强,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先驱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光荣传统,就必须不断锤炼品德,提高自身素质,完善人格品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名利观。要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关心集体,热心公益事业,扶贫帮困,见义勇为,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尤其要在推进我县文明和谐县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努力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做社会文明新风尚的倡导者。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时光易逝,年老,惟有追求才能不虚度年华,惟有拼搏才能成就事业。随着历史的发展,伴着岁月的变迁,青年人注定要承担历史的重任,走向发展改革的前沿。我们坚信,具有光荣传统的青年,一定会在县委的领导下,高举“五四”旗帜,紧贴时代脉搏,在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县、构建和谐伟大实践中,谱写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

最新富民县六个排头兵心得体会实用三

甘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

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境内地势起伏、山岭连绵、江河奔流,地形相当复杂。这里有直插云天的皑皑雪峰、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有郁郁葱葱的次生森林、有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有江南风韵的自然风光,也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

甘肃风景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

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娇、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

和天水、陇南相临的甘南、临夏两自 治州,是藏、回、东乡、保 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境内的拉卜楞寺,不但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而且每年7次规模较大的法会和众多的节庆,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动空前丰富多采。古朴典雅的临夏清真寺,是穆斯林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

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是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老区。境内除有众多的革命遗迹外,黄帝登临、广成子修炼得道的道家圣地崆峒山,西王母设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宫山以及公刘庙、菩萨山等庙会,都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播阵地和民间经济的交易场所。特别是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又叫马踏飞燕)就出土于此(武威)。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桥湾人皮鼓、民间筵悦、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甘肃是一个发展潜力和困难都比较突出、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的省份。经过建国以来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一定改善,粮食实现了省内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基本形成了草畜、马铃薯、水果、蔬菜等战略性主导产业,制种、中药材、啤酒原料等区域性优势产业,以及食用百合、球根花卉、黄花菜、花椒、油橄榄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业和产品。教育、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现有普通高校34所,中央所属的科研机构22个。文化事业不断进步,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饮誉全球,《读者》杂志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

20xx年,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物价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全省完成生产总值5020亿元,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00亿元,增长40%;大口径财政收入933.6亿元,增长25.3%;地方财政收入450.4亿元,增长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88.7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3909.4元,增长14.2%。

当前,甘肃正处在负重爬坡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和中央支持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政策措施力度加大,特别是为甘肃量身定制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等政策机遇,使甘肃面临着难得的政策叠加期和黄金发展期,步入了奋力赶超、转型跨越的历史阶段。20xx年,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提出了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继续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以及“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目标,更加注重开发开放,更加注重转型转移,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注重民族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全力做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各项工作,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0xx年1月3日,甘肃省林业部门表示,甘肃两处有大熊猫分布的省级保护区,通过专家评审后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此举将有利于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连片保护。

最新富民县六个排头兵心得体会实用四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市委在“七一”前夕结合“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带头到挂钩联系村开展“下基层,过党日”活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挂钩联系村组织生活会,与农村党员干部一起重温入党誓词,为基层党员干部上党课,并围绕“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这一主题,与广大党员群众共谋富民之路、共商发展之策,引导基层党员以学促做,知行合一,推动基层学习教育学有所循、做能见效。今日起本报摘登市委在“下基层,过党日”活动中的党课讲稿,供各地各单位学习借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部署,在“七一”前夕市委同志带头开展“下基层、过党日”主题活动,给基层党员干部讲党课,一起谋划发展思路,一起接受党性教育。基层党员干部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骨干力量和领头雁,要牢记职责使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能力素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全力以赴把党的扶贫政策落到实处,矢志不渝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第一、要做发展带头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持续艰苦创业、攻坚克难、奋勇拼搏。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要当好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和脱贫致富的领路人。首先要理清发展思路,在“种养加”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挖掘潜力,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其次要找准脱贫路子,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严格落实挂钩帮扶制度,镇村干部要包村、包户、包人。针对不同群体要有不同措施,比如针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可以引导他们到企业工作;针对因病返贫的贫困户,要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医药费的问题;针对因学致贫的贫困户,要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孩子上学问题。还要创新脱贫办法,引导贫困户克服“等靠要”的落后思想,克服等待上面“抱”着自己走的错误观念。特别是要进一步鼓励引导大学生回乡创业,把他们培养成农村生产资料的保护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农业新品种新科技的推广者、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和农村基层组织的骨干力量。

第二,要做新风示范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的是“全面”,不仅是经济、物质上的小康,更是思想文化素质上的小康。一句话,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要加强道德修养。发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是《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广大党员要时常对照党章党规,认真贯彻执行《准则》《条例》,带头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带头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老实做人、老实干事,还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要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传承好闽东丰富的廉政文化、畲族文化和红土地文化,从中汲取精神滋养,进一步夯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根基,从而赢得民众的广泛认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三,要做和谐引领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注重提升化解社会矛盾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促进村与村、户与户、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切实为推进扶贫开发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党员干部要带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按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办事,尤其是在扶贫开发资金的使用上,必须做到于法有据、程序正当,公平、公开、公正。要带头参与普法工作,引导群众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律权威。要化解矛盾纠纷,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有效的途径反映诉求,确保各类矛盾纠纷都能及时有效化解,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农村安定稳定。要下定决心把村级党组织建设好,帮助基层组织增加集体财力,提高村干部待遇,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第四,要做群众贴心人。要牢记的嘱托,始终把心贴心人民,关心、救济每一个需要关心济助的人。要增强公仆意识,牢记“人民政府”前面有“人民”二字,当好人民的公仆。要增强责任意识、为民意识,同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一项基本功。要克服“懒、散、怕”的思想倾向,主动拉近同群众的距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为群众做主、替群众分忧、为群众办事,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竭尽全力解决群众困难。要办好为民实事。对群众的反映和诉求,一定要多听、多想、多努力去多做实事。有一些的确做不了的,也要千方百计跟老百姓说清楚,群众也会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

经过改革开放37年来的艰苦奋斗,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底,按现行脱贫标准测算,我国仍有5575万农村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十三五”时期,要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

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不能有人掉队的小康,绝不能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排除在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就是农村还有5575万贫困人口。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底线目标。只有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才能凸显全面小康社会成色,让人民群众满意、国际社会认可。

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增进人民福祉。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我国组织实施了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只有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才能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展示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只有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为人民造福,执政基础才能坚不可摧。只有全体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必须坚持把扶贫脱贫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

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大踏步发展,极大地改变了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对促进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谐、国家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扶贫开发的标准在提高,更加注重发展型的民生改善。“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不仅要在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上着力,更要注重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使他们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只有让全体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尊敬的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全国人大会对这次集体学习的安排,我向大家报告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进展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的基本情况。共汇报三方面内容。一是世界减贫事业的进展及我国的作用;二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进展及现状;三是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

一、世界减贫事业的进展及我国的作用

(一)世界减贫事业的目标和进展

相当数量的人口陷于贫困,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所面临的大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按照联合国宪章形成了新的国际秩序。但广大在政治上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仍面临着消除贫困这一艰巨而繁重的任务。联合国为动员各国进一步采取实际行动,协调国际社会加大推进世界减贫事业的力度,在1992年12月召开的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上,做出了将每年的10月17日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的决定。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又把到20将世界极端贫困人口和饥饿人口减少一半,作为千年发展目标之一。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个发展议程共包括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指标,其中第一个目标就是“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在这个目标下,设有7个具体指标,其中第一个指标是“到2030年,在世界所有人口中消除极端贫困”。

根据联合国的测算,世界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人数,已从1990年的19亿人,降至2015年的8.36亿人,世界极端贫困人口减了54%(即10.64亿人),其中的主要进展是在20以后取得的。因此,可以说全球在减贫问题上已基本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

(二)我国在世界减贫进程中的作用

我国有自己的贫困人口认定标准。按我国政府制定的1986年的扶贫标准,倒推到1978年,我国农村有贫困人口2.5亿人。但世界银行对我国的减贫进程有他们的评价。按每人每天1.25美元的标准测算,世界银行认为倒推到1981年我国有贫困人口8.39亿人;而按此标准,到我国的贫困人口已减少到8417万人。因此,世界银行认为,在此期间,中国的贫困人口共减少了7.54亿人,占全球同期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这也是关于中国30多年来减少贫困人口7亿多人这一说法的由来。

尽管全球基本上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中关于减少一半贫困人口的目标,但总体进展很不平衡。根据世界银行按每人每天1.9美元的标准测算,全球贫困人口8.97亿人,其中43.4%,即3.89亿人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34.4%即3.09亿人集中在南亚。按世界银行的标准测算,20全球贫困人口最多的前3个国家,分别是印度(2.3亿人)、尼日利亚(8735万人)、中国(8700万人)。而我国按自己的标准(不变价2300元/人·年)测算的年农村贫困人口则为9899万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现行的贫困标准(2012年现价2536元/人·年)实际上并不低于世界银行推荐的每人每天1.9美元的标准。

(三)关于国际贫困标准

自1991年开始,世界银行根据全球最贫穷国家的贫困线,制定了以美元表示的国际贫困线,用于监测全球的极端贫困状况,并根据“购买力平价转换系数”进行更新。从世界银行制定第一个国际贫困线到今年,已经更新了三次。

第一个国际贫困线(1.01美元)。世界银行于1991年,对33个国家的贫困线用1985年购买力平价进行分析,最穷的8个国家(肯尼亚、尼泊尔、坦桑尼亚、孟加拉、印度尼西亚、摩洛哥、菲律宾、巴基斯坦)的贫困线为每人每天1.03美元,其中6个国家为每人每天1.01美元。世界银行据此确定国际贫困线为每人每天1.01美元(简称1美元),在《世界发展报告1990》中正式使用。

第二个国际贫困线(1.08美元)。世界银行于,用1993年购买力平价,计算最穷10个国家(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尼泊尔、孟加拉、突尼斯、巴基斯坦)的贫困线中位数为每人每天1.08美元,据此确定了每人每天1.08美元的国际贫困线,并在相应的世界发展报告中使用。

第三个国际贫困线(1.25美元)。世界银行于,用购买力平价,计算最穷15个国家(马拉维、马里、埃塞俄比亚、塞拉利昂、尼日尔、乌干达、冈比亚、卢旺达、几内亚比绍、坦桑尼亚、塔吉克斯坦、莫桑比克、乍得、尼泊尔、加纳)贫困线的平均数为每人每天1.25美元,据此确定每人每天1.2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

第四个国际贫困线(1.9美元)。世界银行于2015年,用20购买力平价,对制定1.25美元标准时的15个国家的贫困线的平均数重新计算,得到每人每天1.89美元的国际贫困线,即1.9美元贫困线。

在使用世界银行提出的国际贫困标准时,必须注意的问题是,他使用的是购买力平价而不是汇率,因此不能将各国的贫困标准按汇率直接将本币对美元进行直接折算。同时,我国也并不认可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换算系数。为了进行比较,我们了解到世界银行采用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民币兑美元的换算系数近年大体保持在1:3.5—3.6之间。按此换算系数,我国按现价计算的贫困标准为2800元/人·年,折合为777.78—800美元,每人每天为2.13—2.19美元。因此,按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的农村贫困线实际上是高于他们提出的每人每天1.9美元的。这一点,世界银行方面也是认同的。

二、我国扶贫开发的进程和现状

(一)扶贫事业的发展进程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农村长期存在的大规模极端贫困现象得到了明显缓解。但在此后的20多年时间中,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处在温饱不足的贫困之中。到1978年,全国农村有贫困人口2.5亿,占当时农村总人口的30.7%。从1978年底开始,农村改革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农民收入迅速提高,大大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到1985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了1.25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8%。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1986年成立了专门机构——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并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改革,确立了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到1993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了800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8.7%。

1994年3月国家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年)》,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8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由此,扶贫开发进入了攻坚阶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一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发生了由主要扶持贫困地区(主要是贫困县)向扶持贫困村、贫困户的转变。同时,较大幅度地增加了扶贫资金。到2000年底,按当时扶贫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已降至320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7%。“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目标基本实现(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一地区的贫困发生率降至3%时,即可认为已完成减贫任务)。

20,我国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扶贫工作重点与瞄准对象做出重大调整。扶贫工作重点县放到中西部地区;贫困村成为基本瞄准对象,以村为单位进行综合开发和整村推进。这一阶段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到年底,以当时扶贫标准1274元计算,农村贫困人口2688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8%。

年,国家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此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普遍建立,因此,这一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开始从以解决温饱为主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国家大幅度提高了扶贫标准,明确以在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为扶贫工作主要对象,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围绕实现两不愁(吃、穿)、三保障(看病、子女上学、住房)为中心推进扶贫开发。

党的以后,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底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意见》为标志,我国扶贫开发进入精准扶贫新阶段。据预测,到2015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将降至6000万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十三五”时期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用五年的时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二)我国扶贫开发的基本做法和基本经验

这些年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重要举措。一是坚持改革创新,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不断出台有利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为大规模减贫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二是坚持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推进,集中力量组织开展大规模的专项扶贫行动,针对特定人群组织实施妇女儿童、残疾人、少数民族发展规划。三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用发展来带动减贫,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同时注重调动扶贫对象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其自身发展能力,发挥其脱贫的主体作用。四是坚持农业优先、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与“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贫困地区和农村贫困人口普遍受益。五是坚持大力改善贫困地区的路、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条件,为贫困人口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六是坚持动员社会参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七是坚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结合,扶贫开发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

经过30多年不懈的艰苦奋斗,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目标的主要任务,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在长期实践中,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最核心的经验有两条: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我国扶贫成就的取得主要依靠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经济增长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2.6亿多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就业。1979-2012年的33年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7.5%,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0.1个百分点。

第二,发挥政治和制度优势。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大限度地调集资源和各方面力量,投入扶贫开发。这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最鲜明的体现。一是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内容,连续制定专门的减贫规划,如《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两个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明确奋斗目标和主要政策措施。二是实行责任、任务、资金和权力四个到省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和各级政府扶贫工作首长负责制。三是建立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的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四是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五是调动各方面资源和社会力量,形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合力。

(三)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客观情况看,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一句是贫困人口依然庞大。按现行贫困标准,20底有农村贫困人口7017万,贫困发生率7.2%。现有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西部一些省区贫困群体规模仍然较大。贵州、云南、河南、广西、湖南、四川六省区的贫困人口均超过500万。另外一句是脱贫难度越来越大。经过多年的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基本脱贫,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尚未脱贫的人口大多致贫原因复杂,自身发展能力较弱,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

从工作层面看,面对繁重的扶贫开发任务,当前还存在认识跟不上、工作不适应的突出矛盾。一是部分地方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还不到位。部分扶贫任务比较重的地方主要领导还没有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还没有落到实处。二是工作考核机制不健全。中央对省(区、市)的考核机制还没有建立,部分省(区、市)对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还不完善。三是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够清晰。不少地方还停留在“大水漫灌”的传统观念和工作方式上,一些地方表面上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但实际上还是缩小版的“大水漫灌”。四是投入力度还不够。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不相适应,财政扶持投入渠道分散,未形成合力。

(四)现行的贫困标准和贫困人口分布状况

现行标准的由来和基本考虑。我国实施扶贫开发战略以来,制定和调整过4次贫困标准,分别为1986年的206元,2001年的865元,的1196元,2011年的2300元。同时,在每次明确不变价为基数的贫困标准后,再根据物价指数的变动逐年调整按现价计算的年度贫困标准。

现行的按2010年不变价2300元为基数的贫困标准,是2011年确定的。2011年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贫困人口解决温饱并适度发展的要求以及政府财力的基础上,新的贫困标准比20的标准提高了92.3%。根据2300元的新标准,2010年的贫困人口扩大到了1656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7. 2%。2011-年,按现价计算的贫困标准分别为2536元、2625元、2736元、2800元,贫困人口数量分别降到12238万、9899万,8249万和7017万。

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的分布。贫困人口仍然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4年,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3518万,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50%。其中,滇黔桂石漠化区贫困人口数量最多,有488万,其次是武陵山区(475万)、秦巴山区(444万)和乌蒙山区(442万)。四省藏区的贫困发生率最高,为24.2%,其次是西藏区(23.7%)、乌蒙山区(21.5%)、吕梁山区(19.5%)、六盘山区(19.2%)和滇西边境山区(19.1%)。

统计数据与建档立卡数据的关系。目前,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数据有两套,一是国家统计局的监测调查数据,二是国务院扶贫办的建档立卡数据。

从起,国家统计局开始对我国农村贫困状况进行监测,通过全国住户调查抽样数据测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及分布,并每年发布《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作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状况的法定统计数据。从20起,国务院扶贫办按照精准扶贫方略的要求,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贫困人口规模为控制数,开始实施对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年,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为8962万人。这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8249万人多出713万人,即多出8.64%。

贫困监测调查使用的是国际通行的抽样调查办法,数据相对客观,但局限性是不能将贫困人口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上。建档立卡登记的农村贫困人口,是通过村内民主评议、村乡县逐级审核和“两公示一公告”等程序识别的贫困人口。需要说明的是,统计局的数据是根据每年的贫困标准通过抽样调查推测出来的。而在农村,由于不可能掌握每个人的实际收入数据,因此,确定贫困人口只能通过村里的民主评议,登记的只能是村里的相对贫困人口。通过建档立卡,把贫困人口落实到具体的户和人口,这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两套数据都必不可少、互为佐证、互为补充。

为避免两套数据对贫困人口数量产生歧义,经部门协商和国务院同意,确定:一是区分两套数据的表述。即贫困监测调查数据表述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表述为“扶贫对象”。二是明确两套数据的使用。贫困监测调查数据反映贫困总体情况和扶贫总体成效,并每年向社会公布。建档立卡数据反映精准扶贫工作措施和成效,作为实现精准脱贫的工作依据。同时,两个部门也在努力完善各自的统计方法,以使统计的数据更为客观、准确。

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

(一)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形成过程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在国内考察调研25次,14次涉及扶贫,其中有7次是把扶贫作为重点考察调研内容,连续三年第一次国内考察都是到贫困地区。今年以来,先后到云南、陕西、贵州等地调研扶贫工作,在延安、贵阳两次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先后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政治局会议、政治局会议研究扶贫开发工作,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反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他指出:“从现在开始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只有五六年了,但困难地区、困难群众还为数不少,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他多次要求: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和过硬的办法,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全面系统总结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创新实践和主要经验,精辟阐述了扶贫开发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按照的要求,从今年3月份开始,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领导下,中央农办、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了下一步脱贫攻坚的工作任务、总体目标、政策举措等一系列建议,形成了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交的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材料。7月20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0次会议,专题听取扶贫开发工作汇报。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稳妥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采取切实管用的重大举措等四个方面,对脱贫攻坚作了深刻阐述。按照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的要求,从今年7月起,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正式启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起草工作。中央农办、扶贫办牵头,组织26个部门组成文件起草组,在第一阶段汇报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论证完善和细化实化了重大政策举措,形成了《决定》(送审稿)。经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和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决定》于11月29日印发。

《决定》提出的主要举措,列入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明确要求“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五中全会后,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工程作出全面部署,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

农村贫困问题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的突出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到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果还有不少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全面小康的成色就会受到影响,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也会质疑。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人民福祉。关心关爱贫困群众,让全体人民安康富裕、生活幸福,是我们党义不容辞的责任。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是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脱贫攻坚战是最大的民心工程。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长治久安。解决全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将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就能更加巩固。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我国国际形象。我国扶贫开发取得的伟大成就,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到年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就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减贫目标,将有力地向世界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2011年开始实施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需要,在《纲要》提出的目标基础上,提出了更明确、更量化的目标,就是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一是关于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考虑。从我国综合国力和近年来的扶贫实践来看,这一目标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2011年以来共减少了5221万人,平均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虽然减贫速度随着扶贫难度的增加而逐年下降,但是我们通过超常的、过硬的、管用的举措,今后几年每年完成减贫1000万人的任务,仍然是有可能的。这样,到2020年时还剩下约2000万贫困人口。而这2000万人主要是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是属于贫困发生率在3%以下的那部分人口。《决定》明确要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他们实行全部兜底,使他们人均实际生活水平高于贫困线。

二是关于贫困县全部摘帽的考虑。经过几轮调整,目前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592个。2011年,新的十年扶贫纲要确定了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四地州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共有680个县,其中同属重点县和片区县的有440个,重点县和片区县共有832个。通过多年扶持,一些贫困县发展较快,已具备退出贫困县行列的条件。今后几年,通过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完全可以使贫困县全部摘帽。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建立贫困县退出机制。坚持分级负责、规范操作、公开透明、正向激励的基本原则,中央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政策解读、督促检查,对贫困县退出的标准、程序、政策和核查办法作出规定。地方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贫困县退出后,到2020年扶持政策保持不变。

三是关于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考虑。2011年在确定新的扶贫标准时,考虑到绝大多数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已基本解决,应更多考虑他们巩固温饱成果、实现脱贫致富的发展需要,即要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这些目标,是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县摘帽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重要标志。

(四)脱贫攻坚的重大举措

根据脱贫攻坚目标,中央确定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核心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五中全会的《建议》明确了实施精准扶贫的基本路径:“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据测算,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3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总计5000万人左右。还有2000余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围绕“五个一批”,中央从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劳务输出、加强生态保护、加强教育脱贫、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等方面,明确了相应的政策举措。

向大家重点汇报两个重大举措。

一是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区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力争“十三五”期间完成1000万贫困人口搬迁任务,到2020年,使搬迁对象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享有便利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收入水平明显提升,迁出区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

“十二五”前四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投入约802亿元,累计搬迁贫困人口733万人。其中,发展改革委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171亿元,搬迁贫困人口302万人,目前人均补助标准为6000元;各省通过专门安排省级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切块到省的巩固退耕还林、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等资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等,共搬迁贫困人口431万人,人均补助标准主要在3000—6000元之间,个别地方超过10000元。

目前确定的搬迁对象主要为: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安置方式,集中安置主要包括行政村内就近集中安置、建设移民新村集中安置、依托小城镇或工业园区安置、依托乡村旅游区安置等。分散安置主要指到有条件的农村插花安置以及投亲靠友等。

建设标准是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则,中央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适当提高搬迁补助标准,并实行差异化补助政策。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倾斜,主要用于搬迁对象住房建设。东部地区主要依靠自身财力解决,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适当补助。

据目前初步测算,实现1000万人的搬迁,大约所需资金6000亿元。筹措渠道主要有:一是逐年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鼓励和引导农户自筹部分建房资金,两项合计力争达到1000亿元;二是通过调整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由省级政府向有关市场化运作的省级投融资主体注入1000亿元项目资本金,这部分资金实际上就是增发地方债;三是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发行专项建设债券设立的专项建设资金,为市场化运作的省级投融资主体注入500亿元项目资本金。剩余的3500亿元缺口部分,由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为省级投融资主体提供易地扶贫搬迁长期贷款。

两家银行的贷款资金从何而来?考虑由两家银行发行政策性金融债,中央财政对贷款给予90%的贴息。2015年—暂安排2000亿元贷款规模。承贷主体为市场化运作的省级投融资主体,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20年。由省级投融资主体负责还贷,不纳入地方政府债务。

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中央还出台了相应的财政、投资、金融和土地政策。其中在土地政策方面,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的需要,在分解下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时,向搬迁任务重的省倾斜。在满足城镇化需要的基础上,允许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片区外重点县将部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使用。目前,中央有关部门和各地正在制定完善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和实施计划,各地正在进一步明确搬迁对象、确定省级投融资主体。

二是关于低保兜底脱贫。经测算,到2020年大约还有2000余万贫困人口属于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对这部分人,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中央确定,把这部分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但由于目前扶贫与农村低保在政策衔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这两项制度还未能在减贫进程中充分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聚合效应。

从两项制度覆盖的人数看,2014年底全国农村低保对象5129万人,贫困人口7017万人,据建档立卡数据,重合覆盖的人口约2600万人。4417万农村贫困人口没有享受低保政策,2609万农村低保对象不在扶贫范围。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两项制度的对象识别标准不同。全国有统一的扶贫标准,各地据此都制定了地方扶贫标准,有11个省(市)高于国家标准,19个省(区、市)采用国家标准。但全国没有统一的农村低保标准,各地的标准由各省(区、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从各地低保和国家扶贫标准比较来看,有20个省份农村低保标准低于国家扶贫标准,最低的河南、广西、新疆,低保标准分别只有1824元、2029元、2029元;有12个省份农村低保标准高于国家扶贫标准,最高的北京、上海、天津,低保标准分别为7588元、7560元、6154元。从各地低保和扶贫标准的比较来看,有22个省份低保标准低于地方扶贫标准,有6个省份低保标准高于地方扶贫标准,北京、天津、上海都实施低保和扶贫的统一标准。

两项制度设计的初衷是扶贫开发促发展、农村低保保生存,在这一政策目标的引领下,确定的标准和标准所对应的人群存在一定差异,在现阶段是正常的。但从我国减贫战略需要来看,必须发挥两项制度衔接的综合作用。当前大多数地区农村低保标准低于扶贫标准的状况,使低保难以充分发挥兜底作用。因此,中央明确,按照逐步使扶贫和农村低保标准“两线合一”的思路,加大农村低保省级统筹力度,低保标准较低的地区要逐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同时要求,尽快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需要说明的是,低保对象主要是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以及部分因为特殊原因一时生活无着的人,而有劳动能力的人应在政府和社会的扶持下努力靠自己的劳动摆脱贫困。因此,低保制度不能成为一个养懒汉的制度。

在实施“五个一批”的同时,中央还着眼贫困地区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对贫困地区加快交通、水利、电力建设,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等。

(五)保障措施

打赢攻坚战,要有一整套的保障措施。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围绕“强化政策保障”、“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两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涉及财政投入、金融扶贫、用地政策、人才支持、领导责任制、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督查问责、队伍建设、法治建设等多方面内容。今天重点报告在政治保障、资金保障和法治保障方面的有关决策部署。

1.关于政治保障

发挥政治优势是我们过去取得扶贫开发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更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政治保障。这方面主要有两大举措。

一是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中央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重大政治任务,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明确提出实行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并对中央、省、市、县几级党委政府的职能进行了界定,党中央、国务院主要负责统筹制定扶贫开发大政方针,出台重大政策举措,规划重大工程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抓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监督考核等工作。市(地)党委和政府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督促检查工作,把精力集中在贫困县如期摘帽上。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主体责任,书记和县长是第一责任人,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同时要求,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扶贫开发任务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主要领导要向中央签署脱贫责任书,每年要向中央作扶贫脱贫进展情况的报告。在这次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22个扶贫任务较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委书记、省市长(或主席)都向中央签署了责任书,承诺到2020年实现本区域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同时中央还要求改进县级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内优秀干部,选好配强扶贫任务重的县党政主要领导,把扶贫开发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县级领导班子要保持稳定,对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可以就地提级。加大选派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到贫困地区工作的力度。

二是实行最严格的扶贫考核督查问责。包括:抓紧出台中央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建立年度扶贫开发工作逐级督查制度,选择重点部门、重点地区进行联合督查,对落实不力的部门和地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并提出责任追究建议,对未完成年度减贫任务的省份要对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等。

2.关于资金保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脱贫攻坚,一定意义上要靠钱来支撑。为打赢这场攻坚战,今年以来,中央组织有关部门对脱贫攻坚的资金需求、来源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测算和筹划。

近年来,中央财政对扶贫开发的投入不断加大。主要有两个口径的钱。大口径就是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综合性支出,指的是中央财政用于农村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能够直接受益的资金。包括专项扶贫资金和农业生产、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农村社会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支持以及彩票公益金等方面,这是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扶持生产、民生建设等方面总的支出。2011年是2272亿、2012年是2996亿、2013年是3717亿、2014年是4587亿。还有一个是小口径,指的是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从2011年的272亿,增加到2015年467亿。这笔钱是专门用于扶贫的支出,主要用在贫困农村贫困人口的发展产业、以工代赈、少数民族发展、“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国营农场、林场扶贫以及扶贫贴息贷款。

中央脱贫攻坚文件对今后五年财政投入总的要求是“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具体要求是:“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也就是说,无论是大口径的对贫困地区和农村贫困人口的中央财政支出,还是小口径的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十三五”期间,都要适应脱贫攻坚战的需要。虽然当前面临经济下行和财政增收困难的压力,但是,中央已经明确,财政再紧张也要保证脱贫攻坚的需要。

在金融资金方面,中央要求“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成本的资金,用于支持扶贫开发”。“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政策性金融债、再贷款、再贴现、差别降准等手段。“长期”是因为要在脱贫攻坚的5年内使用,并且不局限于5年,因为今后相当长时间还面临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贫困地区持续发展能力的任务。“低成本”是因为这是穷地方和穷人用的贷款需求。

中央脱贫攻坚文件有这样几个具体支持渠道。一是政策性金融债和专项建设基金,主要是人民银行给全国性银行使用的资金。其数额要根据我国货币政策节奏和脱贫攻坚的需要来定。如前所述,在易地扶贫搬迁中,拟发行3500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和使用500亿元专项建设基金。二是扶贫再贷款。再贷款是央行发放资金给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当地产业发展的一种方式,主要发放对象是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村镇银行等四类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人民银行先后在和2014年分别设立支小再贷款、支农再贷款,其特点是时间长、利率低。按照中央的要求,人民银行已经决定设立扶贫再贷款,目前已基本完成扶贫再贷款政策的顶层设计,为各类企业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按其带动贫困户数量,给予五年期、低于支农再贷款利率(一年利率2.1% )的贷款支持。这项政策,将于明年1月份出台实施。2014年底和到今年三季度末,支农再贷款余额分别为2154亿和2126亿。扶贫再贷款的规模,要根据贫困地区的发展需要确定。三是在两家银行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中央已同意在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专事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这就从机构设置上,为脱贫攻坚的金融支持提供了保障。目前,两家银行扶贫事业部的组建工作正在顺利推进。同时,中央还在采用过桥贷款方式撬动信贷资金、扶贫小额信贷、农民资金互助组织,设立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机构等多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举措。

3.关于法治保障

中央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要求“推进扶贫开发法治建设。完善扶贫开发法律法规,抓紧制定扶贫开发条例”。

我国扶贫开发的实践为扶贫法治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进入新世纪以后两个为期十年的扶贫开发纲要和这次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定,为制定扶贫开发条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实践和政策素材。近年来,先后有黑龙江、湖北、广东、广西、重庆、陕西、甘肃、内蒙古、贵州、云南、江苏、四川、青海等13个省(区、市)出台了扶贫开发工作条例。有关部门从20开始进行扶贫立法的前期准备工作。2012年上半年,起草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扶贫开发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按照这次中央决定的要求,把扶贫立法工作由制定扶贫开发法调整为制定扶贫开发条例,并争取纳入20国务院立法计划。

最新富民县六个排头兵心得体会实用五

今天召开自治州人事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自治区人事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期间的人事工作,安排部署我州今年的人事工作。“”期间自治州人事工作围绕我州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把握机遇,开拓进取,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事管理体制、人才资源开发、调整人才结构、全面加强国家公务员、专

业技术人员和企业家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促进了自治州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在此,我代表州委、州人民政府向全州人事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下面我就做好今后的人事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人事工作所肩负的重要任务

面向新世纪,我们将进入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发展阶段。国家将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全面推进,为我州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即将召开的自治州十届四次人事代表大会将通过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并将安排部署政府今年的工作重点。在纲要中,我们把大力培养、稳定、引进和使用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出来,这是根据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实现富民强州的目标提出来的。

首先,实施人才战略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自治州经济大发展的需要。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对我州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建设力度正在加大;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也已经出台;西气东输、塔里木河生态综合整治等国家、自治区重点工程项目将在我州开工建设;今后五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迈出更大的步伐。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和推进,我州将全面进入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期。“十五”期间我州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州为目标,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科教兴州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走开放型、融合型特色经济的路子。围绕“”的工作思路,即建设一个中心城市(库尔勒市),打牢两个基础(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实现三个突破(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民营经济),培育四大支柱产业(特色农业、石油石化、旅游业和矿产开放)。加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古人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自治州富民强州的目标,关键取决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只有培养成千上万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高素质劳动者,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科学技术水平的专门人才队伍,培育一大批适应市场经济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的各级领导干部,才能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支撑,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自治州大开发、大发展的目标。

第二,实施人才战略是扩大对外开放,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我州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加快发展,壮大实力,跟上时代的步伐,缩小与发达地区在生产力水平上的差距,实现富民强州的目标。更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尽快培养一批熟悉规则和行为方式的各类专门人才;必须通过引进、培养和使用好人才,加快科技进步,促进产品和产业的升级,提升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

第三,实施人才战略是创新科技体制,促进科技进步的需要。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知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体现知识经济特点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矿产开发领域,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正逐步加大。实践证明,推动我州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科技创新、科技进步的核心是人才。为此,我们必须加快实施人才战略,加紧培养一批高新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科技创新人才,以不断培育和开发,推广和应用高新科技产业项目,以实现我州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好范文版权所有

各级人事部门是人才战略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者,今后的工作中,人事工作肩负重任,广大的人事干部,一定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主题和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推进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做好各项人事工作。

最新富民县六个排头兵心得体会实用六

我和同志们一样,很荣幸的参加了这次培训班的学习。通过六个专题的学习,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通过这次学习培训,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我认识到:学习培训的目的是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做到学以致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在工作实践中,要真正做好一个带头人,就必须用政治理论武装自己,充实自己,在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同时,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是: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领导管理水平和自身的综合素质,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带头人。我的主要体会是:

一、坚持认真学习理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个基层党支部书记,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经济、法治方面的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带头正确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带头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学习理论和工作实践中,还必须学习《领导学原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和依法治村的管理水平,采取“领好一班人,管好一百人,带动全村人”的工作方法。一是领好一班人,就是自己做到率先示范,以身作则,明确支委分工,使支部工作正常运转。二是抓好一百人,就是发挥全村党员干部和骨干的作用,使他们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带动全村人,就是带领群众致富,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引领全村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强村的步伐。

二、团结带领支部一班人,不断增强整体功能

团结就是力量。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村支部书记就是一个班长,要当好这个班长,作为一个支部书记,应该平易近人,宽厚待人,相互了解,经常沟通,团结支委一班人,才能增强整体功能,才能共同推动全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才能增强支部的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

支委协调工作。为使支委一班人相互配合、协调工作,作为一个支部书记,必须带头执行支部的集体领导工作制度,正常党内生活,经常与支委开展谈心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尊重理解同志,帮助他们增强信心,振奋精神,勤奋实干,在工作中争当模范,促进全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实行民主决策。增强村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支部书记应该树立班长的良好形象,处理各项事务时,要做到既果断而不武断,注意支委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坚持重大事项到支委会上讨论研究,广开言路,集众所长,听取大家的意见,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重大决策时,充分发扬民主,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三、带头廉洁奉公,身先士卒作表率

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要坚持端正党风,促进民风好转,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带头廉洁奉公。作为一个村支部书记,要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坚持原则,办事公道,不以权谋私,事事处处率先示范,才能树立一把手的良好形象。

在工作进程中,要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做一名群众拥护的村支部书记,就必须始终把自己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之中,时刻严守党纪法纪,不谋私利,永远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带头人。一是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去影响支委一班人,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二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为群众谋利益,引领群众致富,让全村群众得到实惠。三是越是有困难的时候,支部书记要迎难而上,始终站在群众的前列,忘我工作,用自己的表率作用感召群众,带领干部群众共同战胜困难。四是掌权不谋私,按规章办事。平时,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手中有权,决不以权谋私,严格执行落实党内监督制度,接受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我认识到:只有身先士卒,才能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五是只有党风正,群众才能气顺。在新的历史时期,村支部书记要真正成为发展村级经济和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守法致富的“领头雁”,就必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全村群众的利益时时刻刻记在心上,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特别在城中村改造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中,要抢抓机遇,加快村级经济发展的步伐。做艰苦创业的模范,做廉洁奉公的模范,心想集体,情系群众,真心实意为全村群众谋利益,努力争取做一个合格的村党支部书记,做一个名符其实的领路人,为实现“两个率先”和“富民强村”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通过这次村支部书记培训班的学习,我一定“争当学习型干部”。坚持学习理论,用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城市化进程中,以创新的理念,开阔的思路和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为发展我村经济和致富百姓,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

最新富民县六个排头兵心得体会实用七

一、充分认识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重要意义,抢抓机遇,自我加压,进一步开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新局面。

近两年来,全市各地认真组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前带养殖业,后促种植业,既发展了农户庭院经济,又改善了农民生活居住条件,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成效十分明显,广大农民群众反响也十分强烈,认为这就是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但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所有的同志对此都有很高的认识。如有的认为生态家园就是搞沼气,对它的丰富理解不深;有的认为生态家园对发展农村经济作用不大;也有的认为生态家园建设是件可有可无、可重可轻、可紧可松的事情,等等。我们必须克服这些简单、肤浅和片面的认识,充分认识实施这项工程对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真正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日程,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心组织,全力推进。

首先,要认识到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是直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富民工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困扰“三农”的最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问题,各地都在寻求新的增长点、增长源。从池州的实践看,生态家园建设就是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算笔经济账:农户建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年产气350立方米,节柴2吨以上,提供沼渣、沼液2万公斤,户均节支1000元。有了沼气、沼渣这些产出物,必然带动畜禽养殖、庭院种植的发展,增加农民的经营收入。我们身边这样的典型非常多。青阳的陈齐春采用“猪-沼-果”模式,办起了千头养猪场,发展了300多亩果园,年均纯收入十几万元。贵池棠溪乡利用沼气取代薪柴发展香菇产业,种植香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这是按单个农户计算,如果进一步做大规模,形成群体效应,效益将更显著。

第二,要认识到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是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核心工程”。我市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如何把示范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发挥生态特色优势,走产业化的路子,提高产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此,我们一直在探索。生态经济的核心是运用循环经济的原理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生产和生态结构,实现无污染、无废物、优质、安全、高效,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些功能性的目标,在我们实施的生态家园建设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用沼气取代薪柴,促进森林植被的保护,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用沼液替代农药、化肥,降低农残,减少农业的面源污染,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这些都是发展生态农业最核心的要素。生态家园建设还能把千家万户的农民都调动起来,让广大农民群众都参与发展生态农业,这也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开辟了新途径。

第三,要认识到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党的xx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概括起来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要同步发展。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实施,既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有利于推动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各地把沼气建设与农村改水、改厕、改栏、改厨结合起来,改变了农户房前屋后脏、乱、差的面貌,改善了农村公共卫生环境,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因此,不要小看沼气的建设,它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超过了能源本身,这里面也有政治、有全局。

第四,要认识到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当前,全市上下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我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诚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这项工作投入比较少,收效快,群众有愿望、有渴求,而我们又能够办成办到。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这项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谋利益的一件实事、好事来办。

当前推进生态家园建设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机遇。一是国债资金支持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支持农村沼气建设这是前所未有的;二是农业部组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支持全国农村各地开展生态家园建设;三是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生态安徽”建设,我市被列入重点建设区域。有这样好的机遇就要千方百计抓住,进一步开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新局面。

二、不断创新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工作思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努力提高生态家园建设水平

一要重点突破,扩大建设规模。全市有33万农户,目前生态家园才建了1万多户,这与示范市的要求不相适应。能否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全市发展到10万户的规模。市委、市政府近期要研究出台“十五”、“”期间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建设规划,各县区也要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当前关键要从点、线、面三个重点进行突破:所谓面,就是29个市级以上生态示范村、九华山风景区和城市郊区包括县城的城乡结合部,这些地方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和经济条件,要争取一步到位,村两委班子成员要带头建,有积极性的农户要优先建,力争达到农户总数的85%。所谓线,就是国道、省道沿线,要结合其他项目的实施,把生态家园建设作为重点工程进行配套。所谓点,就是乡镇机关、学校和敬老院要优先建,既节能降耗又改善生活环境,特别是乡镇机关要带头把沼气建起来,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二要创新模式,提升建设品位。建设生态家园的关键是提高生态家园的与品位,在“富民”上做文章,这样的生态家园才有生命力。必须把生态家园建设与优化农业布局、培育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质量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建设效益。要积极推广猪-沼-果、猪-沼-茶、猪一沼一鱼、猪一沼一菜等不同模式在不同地区的应用,加强技术组装,延伸产业链条。要不断拓展生态家园建设领域,在综合利用上下功夫。农户要依托生态家园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调整生产结构,实行种、养结合,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乡、村要围绕生态家园建设,引导农民连片建设,积极帮助他们建设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基地,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县区要从优化区域布局入手,与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林、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相配合,进一步丰富生态家园建设,发挥更大效益。

三要依靠科技,提高建设质量。生态家园建设是一项新的事业,必须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把好事办好。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施工,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指定合格的技术员承包,坚决防止坑农现象发生。要积极引进、吸收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最新科技成果,使我们的建设水准处于全国、全省的领先水平。要加强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能力建设,加强专业技术队伍的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建设队伍,尽快使基层技术队伍满足建设发展的需要。要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保证建设质量。要积极推行专业化施工、物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生态家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四要拓宽渠道,加大建设投入。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资金要坚持农户自筹为主、国家扶助为辅的方针。政府投入主要起引导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才是增加投入的大头。今年国家加大农村小型公益设施资金的投入,要做好项目争取工作。各级财政也应视财力状况予以支持,村有集体资金也应安排。要加强对各种专项资金的协调,人畜饮水、改水改厕、移民建镇、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要作适当安排,集中捆绑使用。要创新金融为农服务的方式,可以开展500元到1000元的小额信贷,由村级担保,乡镇贴息,农民增收节支后再偿还。要引导企业投资生态家园建设,并利用国际社会关注环境保护的有利时机,积极引进外资。

三、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切实把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这项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办好办实

一要坚持齐抓共管。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指导和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涉农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各司其职做好工作;财政部门要继续帮助筹集资金,支持农村小型公益事业的发展,指导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乡镇开展生态家园建设;水利、林业等部门要结合水土保持项目、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抓好示范点建设;共青团、卫生、民政等部门要结合农村改水改厕、星光计划等工程的实施,与生态家园建设实行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妇联和人武部门要结合妇女“双学双比”、民兵“百点千兵工程”的实施抓好一批农户生态家园的建设。总之,要形成强大的合力,来推动生态家园建设。

二要创新运作机制。要真正把生态家园做成一个大产业,单靠政府分任务、下指标推动是不行的,必须创新机制,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如果说全市生态家园工程建设可以做到上亿元的规模,那么围绕这个规模就能应运而生一系列的服务性产业,如维修设备、更新技术、升级换代,沼气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等等,这里的商机无限。可以组建沼气技术服务公司,由能源办来干,也可和企业联合,把技术力量和各项资源整合起来,统一按标准为农民提供配套服务,把这个产业做大了,实力增强了,以后还可以向全省、全国辐射,在这方面要很好地探索,以好的机制来推动生态家园建设健康发展。

三要加强督导检查。今年全市1.5万户的建设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各级领导真抓实干。各地各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拎在手上抓,要乐于当“沼气书记”、“沼气县长”、“沼气乡镇长”。要加强对生态家园工程建设的督促检查。市委、市政府将在8月底安排四个督查指导组到各县区进行督查、督办,每个乡镇都到,采用看、查、找、议的办法进行跟踪推进。看就是看工程建设的现状;查就是查各地对这次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找就是找出存在的问题;议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用这样的力度,把这项工作全面推开,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使工程建设切实见到成效,使农民群众切实得到实惠。

最新富民县六个排头兵心得体会实用八

各位代表、同志们:

昨天,各位代表把县长的选票郑重地投给了我,这是对我高度的信任。我深知这种信任的份量,它不仅寄托了全县37万人民的热切期望,更承载了富民强县的历史重任,我深感责任重大而光荣,使命神圣而庄严。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我个人和六位当选的副县长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来到工作即将两年。近两年来,我把自己深深地融入这片人杰地灵、充满希望的热土,与山山水水,与广大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以往,我为自己能够有机会和干部群众一起工作生活而感到无比的高兴和骄傲;现在,我更为自己能够继续为发展贡献微薄之力而倍感荣幸和自豪。

信任意味着责任,期望预示着重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

第一,继承创新,加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在过去的岁月里,历届政府班子团结奋进,励精图治,带领全县人民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天,县长的“接力棒”传到了我的手中,我义无返顾,责无旁贷,唯有加倍努力,以求不辱使命。我将充分发挥政府一班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开拓,在开拓中奋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要贯彻落实好县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把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力争早日解决好县域经济总量小、工业化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低等影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问题,努力使xx人民物质更富裕、精神更富足、生活更美好。

第二,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县长不是一种权力,而是一种责任;县长更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义务。“心系于民者,亦为民所系”。我将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从政理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的疾苦急于一切,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常谋惠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让百姓真正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要通过加快发展,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倾听群众的呼声要求,尽己所能,倾己所力,努力而为,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第三,求真务实,狠抓实效。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能否把美好的愿景变为现实,关键在于落实,在于真抓实干。会落实是真水平,能落实才是真本领。我将以建设生态、魅力、和谐和富民强县为己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绝不搞虚假浮夸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坚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工作,搞建设,促发展。做到不求个人名利,只求人民利益;不求个人荣誉,只求为民造福;不求个人得失,只求发展。自觉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困难最多的地方去,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干出实绩。坚持工作主题化,主题载体化,载体具体化,以一抓到底的决心、一抓到底的作风、一抓到底的干劲,着力抓好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回报xx人民。

第四,廉洁勤政,干净干事。古人说:“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我将倍加珍惜人民的信任,倍加珍惜组织的培养,坚持从我做起,带头廉洁自律,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树立良好的党风政风。凡要求同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同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各种诱惑面前,守住气节,耐住清贫,顶住歪风,做到清清白白,堂堂正正,以廉生明,以公树威。坚决服从县委的领导,自觉把政府的各项工作置于县委领导、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充分发扬民主,做到依法决策、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努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团结和带领政府一班人同舟共济,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向全县人民献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的任期是有限的,而事业是无限的。我坚信,有县委的坚强领导,有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有各位代表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本届政府一定能够在有限的任期内有所作为,为无限的事业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篇章。

最后,恭祝各位代表、同志们新春快乐,工作顺利,全家幸福,吉祥如意!

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