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云课堂第八期心得体会和感想 心理课堂感受(4篇)

  • 上传日期:2023-01-05 03:54:09 |
  • ZTFB |
  • 9页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心理云课堂第八期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根据中学生教育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多种途径认真开展新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促进学生青春期人格的健全发展,使学生能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为今后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1.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

2.认真开展宣传,不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3.寻找解决问题学生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掌握学生心理,捕捉学生的即时心态,抓住教育契机,促进师生的情感沟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原认知,达到问题行为的改变,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培养。

4.密切与政教处、教导处、团委、班主任联系,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好地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5.认真细致地做好个别咨询与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突破。

6.不断强化咨询室建设,争创优秀咨询室。

1.认真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本学期,是我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启动运行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第一学期,因此首要的工作任务是通过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学校开设心理辅导中心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吸引更多学生走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及时与辅导老师沟通交流,认识悦纳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掌握更多的心理自助方法和技巧,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2. 加强心理学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积极倡导心理辅导教师通过网络、书籍和报刊等渠道,不断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丰富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重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助人自助”的职能。

(1)积极有效地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咨询。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消除不良情绪,解除心理障碍。

咨询方式:电话咨询、书信咨询、网络咨询、面对面交流等。

咨询性质:公益 免费

咨询时间:每周星期一至五下午4:30-5:30集中对学生开放。

咨询地点:学校实验楼四楼 “心灵驿站”

(2)做好心理健康测评和普查工作。运用心理咨询室的专业测评软件,对高一年级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心理健康测评和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档案,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教师或班主任迅速找出一些学习生活适应困难和成长中存在严重困惑的学生,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从而提高教育与辅导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有利于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体现发展性指导的原则,而且可以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困扰。

(3)加强辅导中心工作室及其制度建设。本学期工作重点是布置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建设,添置有关设施设备,充分运用多功能音乐减压放松椅、沙盘游戏和发泄室设备等做好学生的个体和团体辅导;建立并整理好学生心理档案,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制度,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和书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档案资料。

(4)设立“心灵之声”信箱(qq、电话),对个别学生的困惑进行解答和个体辅导。

4.开设心理健康课和团体辅导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心理健康课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阵地。因此,要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每月每班最少开展一次系列性、主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及团体辅导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形成教育合力。

5.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团体辅导

心理讲座是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径,特殊的空间和环境能起到积极的放大式的教育效果,互动与沟通多种思想的融合是讲座的优势,某些心理问题在特定的年级或班级具有普遍性,为了避免单纯个别咨询的重复低效率,所以应该加强校园心理讲座。本学期,心理咨询室将根据年级部的学生特点出发,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心理讲座,为同学们切实解决一些问题。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新生适应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2)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3)人际关系障碍的心理健康教育;(4)学习困难及厌学的心理教育;(5)网络成瘾等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

6.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不断解决师源性问题

鉴于当前学生中产生一些心理障碍有不少是师源性的,而近年来经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为丰富教师的心理知识,提高心理学涵养和科研意识。本学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的同时,也将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第一,充分运用咨询室的资源和设备(多功能音乐减压放松椅和发泄设备)帮助教师进行心理减压、调控和放松;第二,适时请进心理专家来校传授经验,针对难点热点的心理现象、问题开展讲座。帮助教师加强对自我心理行为的控制和调节,不断完善、提升自我,以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更好地为为学生服务。

三月份 :

1.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2.好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启动前的宣传和建设工作。

3.精心筹备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启动运行工作

四月份:

1.心理咨询室开始开放(每周一至周五下午4:30——5:30)。

2.高一年级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和分析工作,并建立心理档案

3.心理咨询室的再建设和再完善工作。

五月份:

1.开展“5.25”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

2.高三年级举办“释放压力,科学备考”考前减压及团体心理辅导。

3.在《教研动态》出一期《减轻压力的30个点子》。

六月份:

1.根据测评普查结果,针对性的进行一次个别心理辅导。

2.“如何调控不良情绪”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高一年级) 七月份:

1.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

2.做好心理档案整理工作。

以上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初步计划,由于我校心理健康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难免有疏漏和不合理之处,届时将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领导老师的指导不断补充、完善,使计划得到有效的落实。相信乘着“党的群众路线”的强劲东风,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会愈办愈好。

最新心理云课堂第八期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3——6、7岁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有幸在远程研修中学习到了幼儿心理学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我认识到,对幼儿进行教育,如果不懂得幼儿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必定不会成功,甚至适得其反。

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幼儿学习的心理特点。幼儿学习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由兴趣驱使的学习积极性;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学习的无意性和个别差异性。在我及我周围的同行中,很少人懂得以上这些,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常常不知不觉地把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扼杀了。

有时,当孩子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时,老师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好奇、好问、好探究、好模仿的学习心理,常常给孩子的就是随口乱答,甚至还表现出不耐烦。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从幼儿的兴趣和适合幼儿的活动入手,给幼儿创设利于他们学习的环境来进行教学活动。另外,对幼儿提出的任何问题,首先都要给予肯定,然后认真回答,回答不出来的,可以请其他幼儿回答,如果都不知道,老师就直接告诉幼儿,老师将下班后在书中或网上找答案后再告诉你。同时,也请幼儿自己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答案。像周香老师讲的案例里的老师一样,既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又激发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还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学习了幼儿心理学后,对“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普遍现象,我也是体会深刻,感到茫然与无奈。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幼儿的认知力、理解力还未达到小学生的水平,机械的模仿、死记硬背,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在幼儿园学的小学知识最多能让幼儿一、二年级时一时领先,以后就不可能了,这样反而还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幼儿应该在活动与游戏中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

可是,目前的学前教育状况又如何呢?我们有目共睹,深有体会。

我期待着让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科学的教育观早日驻入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心中。

最新心理云课堂第八期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自卑畏怯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一旦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本事,总觉得自己不具备和他人同等的条件,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

经过观察,我发现小强也抱有许多的幻想,期望将其变为现实,也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此刻学习、吃穿、玩玩具等方面。这样给他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他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我从少言寡语的他身上看到的是更多的自卑和无奈。原先小强的爸爸是一个精神病人,妈妈先天双目失明,爷爷做杂工,小强的日常生活起居只能由身患严重糖尿病的奶奶照顾。虽说他也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但他所要应对的和承受的确实其他同龄孩子无法想象的。奶奶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爷爷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景,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表达的方式也十分粗暴。爷爷奶奶对他的望子成龙,导致他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他未能到达大人的期望时,便构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小强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于是他渐渐变得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有时还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由此他产生了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教师们对小强了解不够全面,关注不多,久而久之,让他便逐渐产生失落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及时完成课外作业,得不到教师适时的表扬和鼓励,甚至是另眼相待,因而否定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本事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自卑感慢慢占了上风。另外,教师对少数心目中家境较好,乖巧可爱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小强这种状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过多的自己否定产生了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他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本事过低评价,心理承受本事脆弱。总是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为了消除小强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课间让他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提高及时表扬,在有意无意中,全班同学都能感受到小强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渐渐的,他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演讲比赛,胆小的小强被所在小组选上了,我明白这是小组成员给他的机会,我就发动他的好朋友动员,并让他们一齐上。开始他不愿意,最终加上家长和教师的鼓励,他上了。并且表现得还不错。我和其他教师都在自己所任课上以他为典型进行了表扬。他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从此他变了好多。对好多课也有了必须的兴趣。她真的开始努力了,成绩也有了飞跃。

3、沟通交流,转变观念。

小强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所以,我把她的爷爷奶奶请来,详细地分析小强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景,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提议他们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提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为自卑的小强供给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本事,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本事。我专门登门拜访小强双目失明的妈妈,劝她乐观些、开朗些,多与儿子交流,多给儿子关爱,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儿子,让他感受到应有的温暖和欢乐。同时,我我拿来家中的衣裤、床单、被套,买来钢笔、本子送给他,微笑着告诉他:“要想摆脱困境,关键还得自己努力呀!解决不了的困难找我们,我们会一向关心你,帮忙你!”当得知小强凑不了拍照的钱,即将错过医保办理手续时,我毫不犹豫地掏出十元钱给了小强,让他有了和其他孩子同等的机会。

4、多元评价,促进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让他自主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他经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提高记录下来,在评价中,小强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己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他的自己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他以正确的评价,把小强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团体中、家长会上团体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使他在评价中自己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应对小强的转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团体的力量。对因缺少关爱等因素造成的问题儿童,更应为他们创设平等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环境。儿童是在不断发展的,心理还不成熟,在爱与友善的环境中更容易纠正错误,使他以健康的心态正视自己,以积极的行为超越过去,向好的方面发展。因而,针对类似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教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团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经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家人、教师、同伴身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学习,乐于生活。

最新心理云课堂第八期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苏外立志培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完善人格的学生,提倡“以人为本”,让健康的心理植根于学生的心灵。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待人,诚实守信,追求向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

1、心理健康图片展

2、心理健康讲座(外聘讲师)

3、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4、心理健康讲座(汤凯)

5、5月7日—31日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1、入学适应问题:主要表现为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

2、厌学问题: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

3、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封闭自己。

4、意志障碍: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废,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行动放任自流,容易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

5、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异常固执,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

6、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逃避、自暴自弃等。

7、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缺乏自理能力。

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利用晨会、班队会、思品课等德育阵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2、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通过学校的各种途径(心理咨询室定时开放、悄悄话信箱、),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

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利用家长半日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育重要性。

1、要开朗、热情、善解人意。

2、要掌握一定的辅导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如关注、倾听的沟通技术,同感、尊重、真诚等反应技术,情绪调节、行为矫正等。

3、要以学生为主体,切忌“老师说,学生听”的知识传授式的课堂模式,要与学生一同参与辅导活动,建立和谐的气氛,给予赞许、同感、亲切、鼓励的态度。让他们把真实的感受、想法表达出来。进而给予点拨、启发和引导。

4、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隐私,谨慎从事、量力而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