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开学典礼后的心得体会实用 高三开学典礼后的心得体会实用手写(4篇)

  • 上传日期:2023-01-13 04:14:31 |
  • ZTFB |
  • 10页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高三开学典礼后的心得体会实用一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0名高一新生向我们全校的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向高二高三的哥哥姐姐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老师们,同学们,在父母的殷殷期盼下,在亲朋好友的声声叮咛中,我们进入了学习的圣殿――××二高。它是一所重点高中,有整洁的校园,有一流的服务设施,有良好的校风校纪,有锐意进取的师资队伍,有历经风雨的巍巍大成殿。在大成灵光的照耀下,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在这里腾飞。今天,我们为进入××二高而骄傲!同时,我们也感到了身上背负的重担。××二高辉煌的延续和发扬光大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实现我们价值的体现。我们将用飞扬的青春、跳动的热情来续写××二高的历史,用求知的艰辛和拼搏的快乐来填充我们生命的颜色!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x周年。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更应知道自己身上的重担。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主席的指挥下,四支红色的队伍,如同四条飘逸飞舞的巨龙,在中国西部的山峦原野间盘旋蜿蜒,始终朝着一个方向,最后在黄土高原紧紧拧结在一起,汇成了一枚鲜艳的红星,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保存了革命实力。长征的胜利向全世界人民宣告:中国共产党是不可战胜的。它绝不会被任何敌人所征服,一切艰难险阻只能被它踩在脚下,胜利永远是属于党和人民的。滚滚硝烟,血与火的洗礼,熔铸出不可战胜的人民军队。自此,长征精神不仅是我们军队的伟大精神财富,也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民族精神,更是我们青年学生学习的光荣传统。 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载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纷的年代,作为一名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困难面前,应该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知难而进,树立必胜的信念,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我们要认真聆听老师的教诲,不断努力学习与探索,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刚结束的军训中,我们已学到了解放军战士的铁的纪律和顽强的意志,体会到了军队生活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因此我们要把这严格的纪律、高昂的斗志连同不怕苦不怕难的长征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艰苦奋斗,遇到难题决不放过,碰到困难决不低头,开拓知识面,争当排头兵。我们更要严格遵守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一日常规中的各项要求逐渐变为自觉的行动;同时也要遵守社会秩序,培养高尚的社会公德,向全社会展示××二高学生良好的风采。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走进二高,我们敢于踏平坎坷,一路高歌;坚信风雨之后,彩虹依旧。困难并不可怕,因为有着亲切友善的师长帮我们渡过难关;迷茫也不畏惧,因为有着并肩携手的同学为彼此指明方向。

其实天并不高,其实路也不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梦敢做就能圆!无论是金碧辉煌的北京皇城,还是水光潋滟的西子湖畔,无论是磅礴恢弘的古都西安,还是流光溢彩的明珠上海,祖国大江南北的一所所名牌大学都在向我们招手!只要我们牢记师长的教诲,完善自我,追求卓越,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x岁的辉煌来自十七岁的拼搏,让我们为自己事业的丰收奠基!

老师们,同学们,走进了××二高,我们脚步铿锵,信心百倍。 走进了××二高,我们志在四方,实现自己的梦想。 走进了××二高,我们敢去掀起千层浪,踏平万仞山,摘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果实。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这一届高一新生一定会不辜负大家的期盼,一定会为自己争气,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争光,为××二高增光添采。接下来的一千多个日夜,让我们牢记师友的热切期盼,以刘恒志、高小丹、裴杰、贾明星、刘阿龙等高考骄子为榜样,以刻苦学习的高二高三年级的哥哥姐姐们为楷模,高扬自己的梦想之帆,昂首阔步,充实自己,升华自己,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

老师们,同学们,愿大成殿的灵光沐浴着我们幸福平安,好梦必圆;愿××二高这棵参天大树根深叶茂,笑傲蓝天,愿三年后我们的笑容鲜花一样芬芳,如阳光一样灿烂!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谢谢大家!

推荐高三开学典礼后的心得体会实用二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每一届高三老师和同学都是开启学校新的学年的人,今天高三年级的开学典礼也推开了深圳中学20xx—20xx新的学年。

我们轻松一下,先请诸君猜一个谜语,用“兔子”打一个成语,知道的请大声说出来。

对,就是“生龙活虎”,按十二生肖算,兔在龙前面在虎后面。

“生龙活虎”就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也是学校对20xx届的期待。

诸君或问,深中的师生以活力而著称,还有必要提“生龙活虎”?

诸君或又问,高三年级,不是应该提倡“苦教苦学”吗,你怎么提出“生龙活虎”呢?

诸君可能会推论,是不是仅仅为了押韵顺口呢?

“生龙活虎”,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先人云“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因此“生龙活虎”是一个人和一个团队精、气、神的体现,是生命整体的状态。

日本人在清朝后期发现中国人普遍麻木不仁,有本侮辱中国人的书叫《支那论》,说中国人“似蚯蚓这种低级动物,把一段身子给切断了,其他部分没有感觉,仍能继续活着”。

甲午战争前,日本向中国派出了大批间谍,有一个间谍来到南方一处游艺场所,倾听缓慢、悠长、哀伤的二胡演奏,良久,他说:“完了,这个大国完了。”他从音乐声中看到了晚清中国人的精神状态。

这就是日本人眼中晚清的精气神。

那么,人生唯一的高三,怎样才能“生龙活虎”?

一、目标与任务能够写在纸上的人,可能生龙活虎。

只有在瓶中先放下大石块,然后才能依次放下小石块、碎石、砂子和水;大海中的船,如果目标不明,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心理学研究说明,人无聊的时候最累,目标不明确、或明确但不去行动的人最焦虑。

目标和每一个阶段的任务明确的人,是做“牵牛鼻子”的事情;反之,是做“推牛屁股”的事情。你准备做什么事情呢?

人的能力是怎样培养起来的?一个新的任务,培养一种新的能力;任务越清楚,进步越明显。

没有过程的到位,就没有结果的到位;培养自己每一天任务都合理,行动都都到位的习惯——就是培养自己成功的习惯;而且还要学会奖励自己——庆祝成功,就是欣赏自己。

高三必须做到:事事清楚,件件落实,天天坚持。

请欣赏一张试卷:

这是20xx届校友高三考试时的英语试卷,她高三入学考英语107分,年级373名;高考144分,年级第2名。

让我们分享她的体会:

《规范是一种高度》(20xx届校友 武汉大学 陈偲)

„„在去年8月末的时候,我的英语老师敲了我的后脑勺一下,对我说:你的字怎么那么丑,要练字。我下定决心改掉写了十多年的字体。我没有练字帖,因为我觉得练字帖时很认真,但一考试时间不够肯定会恢复原样,我选择了每天记(抄)笔记写作业时都写得工工整整。第一个星期无疑是痛苦的,缓慢的写字速度使我不得不挤出时间去补课上没抄完的笔记,每天都会把手上的茧子写破,晚上再结茧,第二天再写破,但第二个星期,我工整地写英语就已经快了很多,第三个星期我就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字,当这成为新的习惯了之后,就再不会是我的负担。去年刚进高三的时候老师给了我们一句话,让习惯符合规范,让规范成为习惯。真正重要的是,让规范变成你们的习惯。„„

二、科学学习的人,可能生龙活虎。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分别接待过中国和日本两个代表团,后来有人问他对中日的看法,他指出,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他说:“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来,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回去就算了。”

20xx届校友曾说:“学习就像是穿越森林。多做题,少总结,就像是在森林里面,试图将条条小路预先走一遍,但总有没走到的地方。而如果你掌握了知识的脉络,就像是站在森林的上空俯视,每一条小路都看得清清楚楚,当然能够更有把握。而且这样学,不用打疲劳战,学得更轻松。”

高三复习需要特别注意两种思维方式:

“阅读地图式”的学习方法。比如你要找达沃斯小镇,怎么找?从地图一边出发挨个找过去吗?

“学科树状结构图”,学科知识如同树叶,思维是连接知识的枝条,思想是主干,本质是树根。学习具体知识的时候,要有“学科树”的意识。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思维,拿到拔尖的分数的人,一定是深谙学科思想和思维的人。

高三不应该沉没在题海,高三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更高层次的学习,你应该像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一样面对学科,你应该像探究学问一样去研究,那么高三的复习就会变成大学专业学习的预备和提前。

三、 快乐地奋斗的人,可能生龙活虎。

高三,是人生第一场真正的奋斗;高三,是青春最美丽的燃烧;高三,你必须将浅塘挖成一口深井;高三,你必须将自己的一壶水烧开。

心无旁骛,力出一孔,不要幻想,不要回避,把该自己挑的担子稳稳地放在自己肩上。

这样的高三,就会成为人生真正的第一步,它会沉淀为人生深刻的记忆,成为未来力量的源泉,浇灌生命每一个季节的花朵。

据说,哈佛图书馆写着这样一句名言: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这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20xx届的幸一滔校友跟我们分享时说过:“既然我们避免不了高三,我们就来享受它,让它变成一段美好的回忆。”

我认为,不到十个月300天的时间,高三,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专业研究之前的准备;高三,我们可以当做未来飞翔的起点;高三,我们可以当做让我们更坚强的锤炼;那么我们不但不回避高三,而且会享受高三,我们会拥抱高三,我们会在心里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四、把握好节奏和细节的人,可能生龙活虎。

高三是一个学习、锻炼、营养、休息、安全、心理等等的系统工程。

高三,是一项长跑,你需要顶层设计,需要把握好节奏。私人定制自己的“生龙活虎”,养成自己的好习惯。每一天都是台阶,每一天都是作品。

高三有奇迹,但是没悬念;有难度,才有高度;困难时的心灵状态与行为状态的“生龙活虎”,才是“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才能练就临门一脚的功夫。因此,我们应该笑到高考,笑出人生,始终“生龙活虎”!

有一个故事,说当年日本海军为何敢对中国北洋水师开炮?是因为日本海军司令从单管望远镜里,看到了中国的巡洋舰的炮管上晒着北洋水师官兵的汗衫短裤,于是认定这是一支不堪一击的军队。

历史,是一面镜子!

20xx,生龙活虎!

一、目标与任务能够写在纸上的人,可能生龙活虎。

二、科学学习的人,可能生龙活虎。

三、快乐地奋斗的人,可能生龙活虎。

四、把握好节奏和细节的人,可能生龙活虎。

为何只是“可能”?

你懂的„„

请让我们欣赏两则“生龙活虎”的案例:

曾担任世界银行副行长的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只要民族没有复兴,我们的责任就没有完成,只要天下还有贫穷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贫穷中,只要天下还有苦难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苦难中,这是我们北大人的胸怀,也是我们北大人的庄严承诺。”

《企业家宣言》:美国的《企业家》月刊代言企业界人士的心声,每期都在目录页上全文登载下面这则“美国企业家协会的信条”:

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人。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生活有保障的国民,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

我拒绝用刺激来换取施舍;我宁愿向生活挑战,而不愿过有保证的生活;宁愿要达到目的时的激动,不愿要乌托邦式毫无生气的平静。

我不会拿我的自由与慈善作交易,也不会拿我的尊严去与发给乞丐的食物作交易。我决不会在任何一位大师面前发抖,也不会为任何恐吓所屈服。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畏惧。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自豪地说: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经做到了。

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位企业家所必备的。

如此看来,“生龙活虎”,不仅仅是自我高三的精气神,还是人生的精气神,更是向社会服务与贡献的精气神!

“居高声自远,何须籍秋风”,高三,就是创造自己一年后的起点。

你选择了怎样的行为,你也就选择了怎样的结果,未来没有悬念。

推荐高三开学典礼后的心得体会实用三

亲爱的同学们:

日子过得好快啊,放假的时候学校的墙面还是白的,一晃就变成红的了,教室的桌椅原来是旧的一下就换成新的了,黑板本来是固定的转眼变得可以移动了,卫生间以前是开敞式的转身就变成密闭式了,瓷砖到顶了、门厅漂亮了、地面锃亮了、大门也要改向了,原高三的学姐学长变成大学生了,新来的学弟学妹成为我校一员了,唯有教学楼天井里那颗郁郁葱葱的大树依然挺立见证着教师园丁般的辛勤培育和学子小树般的茁壮成长,在学校兴旺发达的过程中,我们是亲历者也是创造者,时间在流逝、变化在继续、目标却总是一致的,我们怎样以更饱满的姿态投入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呢?

我不想老生常谈、也没法标新立异,暑假我买了两本周国平先生写的书,一本是《人生哲思录》一本是《周国平语录》我把其中宜于我们老师和同学的句子送给大家,让我们从中分享哲学家的智慧,使我们的人生活得丰盛一些、精彩一些。

“一切教育都可以归结为自我教育。学历和课堂知识均是暂时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却是终身财富。经验证明,一个人最终是否成材,往往不取决于学历的长短和课堂知识的多少,而取决于是否善于自我教育。”

这一段话来自周国平先生的《人生哲思录》,他告诉我们教育是终身的,自身是成材的关键因素,老师只是你的引领者,如果一个学生把成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师或者别人身上,那他出了校园的门就意味着教育的终结,这种人的水平就永远停留在最后学的那本书上,学校是有形的教育场所,而社会是无形的教育天地,善于学习的人,即使在江河日月花草树木身上也可以获得知识和智慧!

“教育即生长,教育的本义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依据于此,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这一段话也是来自周国平先生的《人生哲思录》,这是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的,作为引导者,我们切忌灌输和硬塞,不要过分看重一题一卷的得失,要重视性情和灵魂的培育,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成重点,与其把鱼给学生,不如教他们学会打渔。

“今天的教育已经多么严重地违背了常识。一种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性放在眼里,只把应试和谋生树为目标,使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谋生的焦虑,对于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来越陌生,距离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越来越遥远,我们的确有权问一下:这还是教育吗?”

“体制的改革非一日之功,我们不能坐等其完成。我们应该看到,即使在现行体制下,老师和家长仍拥有相对的自由,可以为自己的学生和孩子创造一个尽可能好的小环境,把大环境对他们的危害缩小到最低程度。当然,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站的足够高,对于现行体制的弊端有清醒的认识,对于教育的理念有正确的理解。可以想象,这样的老师和家长多了,不但其学生和孩子受益,而且本身就能成为促进体制变革的重要力量。说到底,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制度。”

以上这些都是周先生的语录,我之所以选择这些段落与大家分享是想告诉大家,当我们学校的硬件环境日益改善,教育的设施越加先进,我们更希望我们的软环境、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得到更大的提升,而这需要我们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借用鲁迅先生一句话“宅子成为了新宅子,人也成为了新主人!”

最后祝大家在新学期里学业进步、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推荐高三开学典礼后的心得体会实用四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新学期伊始,请允许我代表高三年级的全体学子,对新入校的初一和高一的同学表示最诚挚的祝贺及最热烈的欢迎。

迈入初中、高中,便走入新的起点,跨上新的人生起跑线。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随着岁月流逝,我们年龄的增长,体格的强健,更蕴涵着我们认知水平的提高,道德的提升,思想与逻辑的更加系统化和理智化。一言以蔽之,我们在自豪的宣布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初中生或高中生的同时,我们更要深味这份宣布所意味的求学的艰辛和成长的重任。

较之小学不同的是,初中的学习跃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摒弃了被动的灌输和接受,我们应从老师的迷途点津中探索出一条自我思考与求知的新道路。而新升入高中的同学们,也会逐渐感悟到高中学习课程中蕴藏着更多富于理性和思辩的知识内容,较之畅游于初中较为感性的认识世界,我们将翱翔于更为缜密严谨的,更深层次的领域当中。随着锲而不舍的发掘和追求,你们会发现,新的学习过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惊奇,新的挑战,而你们更会为在自身不断发现的新的成长而欢喜雀跃。

面对你们,回首我们在附中所度过的整整五载的青葱岁月,惊喜、自豪与感激的心情不禁充溢于心田。经过这五个春夏秋冬,你们便会体会我们惊喜于自己从朦懂无知的少年出立为挥斥方遒的有志青年,自豪于自己可将拥有的能力与知识淋漓尽致地发挥在自己即将涉足的领域的心境。而更能体味在少不更事与年少轻狂的背后所深深埋藏于心间的沉郁的感谢。感谢在这段崭新的人生旅途中,为自己点亮迷途的灯塔,引导自己在恣肆汪洋的无涯学海中稳妥前行的辛勤园丁,感谢为学校美好前景而日夜操劳,为全校数千名师生提供更为便利的学习生活条件,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的敬爱的学校领导。

学弟、学妹们,沐浴在这默默的关怀和深深的慈爱中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刻苦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母校,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呢?

跨入学习新阶段的学弟、学妹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希望你们养成踏实严谨的学习作风,迎难而上,持之以恒,你们会发现新的乐趣,新的挑战,新的成长。不要忘记,在你们遇到困难时,母校在默默支持守侯。在你们获得成功时,母校同样为你们欢欣鼓舞。

让我用一句本校学生的宗旨来结束我的讲话:

努力吧,同学们!

今天我以交大附中为荣,

明天交大附中以我为荣!

美国耐克公司的创始人菲尔.奈特就读于斯坦福经济学院,法学专业毕业,但他的大学毕业论文是:“如何打破阿迪达斯和彪马的一统天下”;奈特以阿迪达斯为内容,并非偶然,其中显露了他的远大抱负与理想,当时德国的阿迪达斯公司和彪马公司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多年。而在奈特毕业后的第十三个年头,他与大学田径队教练比尔.鲍尔曼合作的“蓝带体育用品公司”,生产出第一双气垫鞋,3年后,即1988年,耐克公司一跃成为世界第一体育用品生产商。

纵观历史,成功之人无不是在年青甚至年幼时就拥有远大的理想,他们通过努力,最终打拼出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没有理想,只是得过且过的活,便没有激情更不会有成功,要知道,我们所在的世界并没有什么干不了的事情,但在我们所前进的方向上却有五彩缤纷的天空,也正是因为人类不懈地追求,我们才感觉到世界的日新月异。

瞄准太阳,虽然你不一定射得到它,但是你的箭必定会比当你瞄准同水平事物时飞的更高,就是这个道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就像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坚定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这种信念就是崇高的理想,一个人没有理想,生活就没有重心,缺少朝气,为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朝向这个目标去努力追求,生活自然就会充实而有意义。

于是有人会问,理想是不是越多越好,回答是否定的,人生最大的苦恼,不在于自己拥有的太少而在于自己渴望的太多。渴望不是坏事,但渴望若太多,而自己的能力又不能达到反而失去应有的,则会构成长久的失望与不满。

追求理想的过程必将是崎岖的,我们所要问的不是自己比别人好多少,而是自己尽了多少力量,不是能不能胜过别人,而是能不能胜过自己。

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生活中的快乐本身就是实现理想的幸福感,付出的一定会有收获。

在这里,我祝愿全体师生的校园生活充满欢笑,并预祝我们毕业年级的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望着泻在窗前书桌上的月光,一种无言的感伤悄悄萦绕在周围。说不清它是从何而来,是对即将告别的校园的留恋?还是对一去不回的中学时代的怀念?--好像是,又好像不全!

镁光灯闪过的一刹那,三载时光的积淀如潮水奔涌而来;欢笑泪水揉和成的过去,在此一秒之间竟如此清晰。小学、初中、高中,加上大学,每“咔嚓”一次,记忆就沉淀一次,尽管,微笑依旧。

我们还记得那张积满粉尘的黑板,写下我们高一时的新鲜,高二时的紧张,高三时的成熟;我们还记得那清脆悦耳的考试铃声,曾经令我们心惊胆寒;我们还记得那永远都沸反盈天的操场,尽显英姿勃发;我们还记得那张灯结彩的联欢晚会,令人捧腹忍俊不禁;我们记得试卷上那鲜红的叉号,记载学途艰辛;记得军营里浸满汗水的迷彩,印证青春不悔;记得办公室里检讨前老师严肃的脸庞,指点迷途知返;记得比赛中金榜题名的奖状,慰藉刻苦寒窗;记得同学间琐碎的争执,体味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记得阅览室中包罗万千的书卷,任我们在兴趣的天空中放旷优游,乘虚物外,记得天井中芳韵孤清的花朵,分担我们心情忧伤时的落落独往;记得橱窗中的照片,记得……

——智慧与丰实,由此孳长、衍生……

暮暮朝朝,日月如梭;风风雨雨,匆匆流逝。我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怀着为母校争光的热望,孜孜不倦的追求,一路风尘,走到这里,这其间,老师和我们一样的辛苦,父母同我们一样的难眠。剩下的日子,已经太短,太短; 长长的思绪,总是很乱,很乱;此时的话语,确实太多,太多;能言表的情愫,依旧很少,很少……

三年一瞬间,就这样欢歌、纵笑,就这样相识、相聚,今日执手相别,潸然泪下,无语凝噎,甚至都来不及好好的话别,马上就要各奔东西……有结束的开始,有别离的相聚,会散场的宴席,不求天长地久,只需曾经拥有,人只有这样,才能珍惜这其中的点点滴滴,一个个动人的场景才把我们的生活点缀得更加精彩美丽,把我们的记忆巩固到刻骨铭心。

我们今日的离去,既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蓝天将吸引我们展翅飞翔,海洋将召唤我们扬帆起航,高山将激励我们奋勇攀登,平原将等待我们信马由缰……我们又将要出发了,肩负对自己、对母校和社会的沉甸甸的责任,开始新的人生征程!而同学们,和我们一样,你们有春的梦幻、夏的热情;有春的活力、夏的希望。大家正值春夏一般的年岁,快展开理想的彩翼起飞吧!

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全体高三毕业班的同学向全校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