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新人物纪录片心得体会及感悟(二篇)

  • 上传日期:2023-01-12 22:11:30 |
  • ZTFB |
  • 13页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创新人物纪录片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石泰峰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强化政治担当,全部工作都要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积极主动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去做工作,切实把“两个维护”全面地、具体地、有力地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要全面、准确、深入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人大在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要重视发挥好法律法规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支撑保障作用,全面梳理评估、稳慎调整修订自治区出台的涉民族工作地方性法规,确保在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中更好促进民族团结。

11月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来到锡林郭勒盟,参加指导盟委班子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民主生活会,与大家一起检视全区全盟民族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反思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帮助大家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完善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思路举措。

在听取所有同志发言后,石泰峰对盟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作了点评,肯定了会议在交流思想、沟通意见、增进共识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同时从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研究不深入、聚焦主题不够、查摆问题落实落细和见人见事不到位、剖析原因没有深触思想、相互批评辣味不足、整改措施针对性不强等方面具体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石泰峰指出,这次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发生重大问题,深层次原因是我区在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偏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得不牢固。各级党委(党组)要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坚持时间服从质量,认真组织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切实把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搞清楚,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搞清楚,把今后的调整方向搞清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好地纠偏纠错、改进工作。

要自觉从“两个大局”、“两个维护”的高度来看待和推进民族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地、全面地、无条件地把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要理清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认真研究解决突出问题。要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要增强斗争精神,决不能在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上掉以轻心、出现闪失。要下大气力抓好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为民族团结进步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期间,石泰峰先后来到达布希勒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锡林浩特市民族小学考察调研,与社区干部和校长、教师深入交流,他强调,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创新载体、实化抓手,从视觉形象到文化符号都要充分体现共同性,切实营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其乐融融的浓厚氛围。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做好民族地区工作的长久之策和固本之举,要从教育开始、从娃娃抓起,要真正搞清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重大问题。

不到一周,石书记就参加了两次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民主生活会,可见在2020年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十次集体学习后,改进民族工作进入了快车道。

在人大的会议,就是对应集体学习提出的“精准找出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妨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政策法规,稳慎妥善进行调整”。

在锡林郭勒盟的会议,就是要把集体学习的精神向下贯彻落实,统一思想,层层过关。

石书记的讲话,不护短、不遮丑。他毫不讳言地指出:深层次原因是我区在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偏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得不牢固。

如果像某些“专家”所言,我国的民族工作是世界上最成功、最完美的,那就不能解释为什么“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发生重大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然实际工作中暴露了问题,就要勇于面对、敢于迎接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石书记考察党群服务中心指出的,从视觉形象到文化符号都要充分体现共同性。

在某些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当地采用各种方式突出某些少数民族的存在。比如,在优惠政策上向某些少数民族倾斜,强制规定标牌必须双语展示,把政府办公楼修得像某教宗教建筑等。

这都是不符合石书记说的,从视觉形象到文化符号都要充分体现共同性,没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这两次会议的报道可以看出,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路线图已经清楚了:

从人大立法、修法开始,加强法律法规支撑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

以层层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形式,抓好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组织保障;

从视觉形象到文化符号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从教育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出发,淡化民族区分,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长久之策和固本之举。

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多民族国家具有“两副面孔”,是一个“双重特征”并行的过程:“一种是由公民权利确立的身份,另一种是文化民族的归属感”。他说:“共同的政治文化必须保持强大的约束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民国家不会四分五裂”。

在当代中国,时代呼唤淡化各民族意识,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超越狭隘民族身份,重塑中国公民观念。我们所有的人都需要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这样才能融入中国的现代化潮流之中,走向世界。

对于创新人物纪录片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我是来自卷包车间的何鹏程。首先,对各位新工友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也对各位能够如愿以偿的成为青岛卷烟厂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表示祝贺,我也为我能够有你们这些年轻富有朝气、更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工友而感到高兴。

应该讲,能够到青岛卷烟厂来工作是幸运的,怎么讲呢?因为我厂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来。逐步完善人才成长的“四条跑道”的建设,为员工搭建成长的平台。使员工无论是干操作、干维修还是干管理,都一样有出路、有荣誉、有待遇。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好的企业大环境,我们才能够快速的成长。

我是1994年进厂的一名技校生,进厂后,就在卷烟机干操作工,然后干操作兼维修,随着自己维修经验的不断丰富,直至成为一名维修技师,被企业聘为首席机电维修工,我所操作维修的设备也从进厂时的2500支/ 分的mk-9 卷烟机换成了12000 支/ 分的protosm5卷烟卷烟机,从设备生产能力的变化,能够反映出我们企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企业,不论是在硬件、还是在软件方面都是有能力为员工成长提供保障的。

那么,有了这么好的企业大环境,要能岗位成才,实现自我价值,那就需要个人的努力付出,我个人认为,要想干好任何一项工作,有两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那就是“态度”和“技能”。

“态度”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态度”是给我们提供“我想干”的内在动力。作为我们新入厂的新工友,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快速完成角色的转变,从一名学校的学习者转变成一名社会的实践者,但无论各位干什么样的工种,都要先有“干一行、爱一行”的积极态度,这种积极的态度必将带来积极的行动,圆满的结果,举个例子,去年进厂的大学生,现在已经有人走上了机长的岗位,而有一些还在干联接工,都是一起进厂,经过了相同的培训,但岗位差了好几岗。从我的观察,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态度”的问题。

“技能”是从事一项工作的基础,是“我能干”的技术保障。那技能应该怎样去学习和提高呢?学习可以从技术资料上学、可以从实践中学、可以创新的去学,在座的各位都是大学生,相信这方面学习的能力都是很高的。下面,我从个人的角度,从我的岗位出发,谈一下如何提高技能的问题。

首先,要想提高,就要做到一个“勤”字,有几句话,大家都知道,“业精于勤”、“勤能补拙”。要做到“脑勤”、“眼勤”、“嘴勤”、“手勤”。因为我们大家都是刚刚入厂,大部分人对车间的设备不熟悉。所以到机台上后,多看师傅是怎样干的,多问师傅几个为什么,多考虑一下师傅为什么要那么做,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再一个就是“拼”字,要拼上时间,拼上智慧,拼上毅力。20~~年全国设备修理技能竞赛的时候,我都是早班连白班的干,当时,试卷有三套,我为了检验自己安装调整的精度,经常将三套试卷合并在一去去做,从安装调整到装料开机,这一遭下来就是1小时30 分钟。一遍接一遍。拼上了时间和毅力。最终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周建厂长在赛后总结道,我们厂之所以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是因为大家做到了“执着、精细、苦拼”。这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在工作中,我也是以此为指导。我希望大家也能够做到。

最后,祝各位新工友在青岛卷烟厂这个大家庭中“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早日成才,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

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