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记录片心得体会报告 丝绸之路的记录片(五篇)

  • 上传日期:2023-01-12 19:36:37 |
  • ZTFB |
  • 7页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丝绸之路记录片心得体会报告一

教学目标:

1.认识“矗凹”等九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为祖国腾飞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4.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5.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丝绸之路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出示“丝绸之路”路线图,大致了解“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检查生字词。

2.和同学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最好能说说理由。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师: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出示挂图)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

1、边自由朗读课文,边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上对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2、走进“丝绸之路”,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1.安息国与中国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发挥想象: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如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从以上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

交流资料,深入理解

(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3)再读全文,谈感受。

作业

1. 小练习册

2. 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关于丝绸之路信息。

3.板书: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教学反思:

优点:在理解丝绸之路还是什么样的路时,除了文中的商贸、文化、友谊等以外,孙浩天同学还说:“这是一条艰险之路,漫长之路。”这说明他思考了。

不足:崇思雨一节课都在走神。 改进措施:多提问不举手的学生。

描写丝绸之路记录片心得体会报告二

《丝绸之路》是北师大版教材第八册第十单元“路”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重要的精读课文,篇幅较长,资料充实,讲述了丝绸之路开辟的经过和好处,蕴涵着对中华民族悠久和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课文讲述的资料年代久远,涉及的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给学生理解课文资料,体验情感带来必须的困难。所以我课前布置了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

1、知识目标:读懂课文资料,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以及开辟的好处。

2、潜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自读勾画批注的潜力,充分地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使之感受到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过程。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3、情感目标:感受他的坚韧、英勇、智慧、执着和强烈的职责感、使命感。

4、美育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学习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怎样的精力。

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险阻,了解丝绸之路的价值和好处。

课件,视频,课前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故事、常识性知识等)。

(略)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齐走进了丝绸之路,这天我们将继续踏上这千年古道,沿着先人的足迹去感受两千多年前的故事。齐读课题。

2、透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那么丝绸之路在开辟前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你从哪儿体会到的?生谈

4、让我们一齐回顾一下上节课的知识,齐读第三段。

5、透过你们的朗读,我看到了丝绸之路在开辟前是黄沙滚滚、寸草不生、无人问津啊!怎一个“荒”字了得!能够用一句诗来形容——“春风不度荒满路。”(板书)

二、感受开辟后的丝路之繁荣,学习第九自然段。

1、那么开辟后的丝绸之路又是一条怎样的路呢?播放影片。

2、看完影片,你对丝绸之路有什么印象?

3、书中哪一段写了丝绸之路繁荣的样貌呢?齐读第九自然段。

4、是啊,此刻的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了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礼貌发展的纽带,各种物资在这条路上进行贸易,来往的商人更是络绎不绝,好一派“来往络绎商不断”的景象啊!(板书)

三、感悟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所付出的毕生精力。

(一)抓中心句。

1、这条路是谁开辟出来的呢?(张骞)

2、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张骞的贡献,请你勾画出来。

3、请一学生读,出示课件,齐读。

4、质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

5、解“毕生的精力”。(学生自由谈理解)

(二)出示自读提示。

(三)小组交流:完成了就和同桌交流,能够谈感受,也能够读出你的体会。

(四)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指导)

1、出发的路途中(第5自然段)。

学生抓重点词谈感受。

评读,生生互评

小结:运用多种朗读方法,让我们感受到张骞一行人面临生与死,多么有勇气啊!齐读第5自然段。

2:在匈奴当俘虏的岁月(第6自然段)。

重点句:

“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

“牧草由绿变黄……十一年过去了。”

①、这11年他做了些什么?

t:哦,原先这11年里,他是那么忙碌。难怪说是“一转眼”。所以“11年”和“一转眼”两个词看似矛盾,但其实并不矛盾,这正是他11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

②、那么这11年里做那么多事,又是为了什么?

他会怎样想?出示课件:“他想_____,于是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生说)

③、渲染气氛,指导朗读。

小结,齐读。

3、逃跑的过程(第7自然段):

(1)个别学生读,自由谈体会。

(2)师范读第7自然段,请学生想象画面。

(3)生描述画面,读出画面感。生评、师评。

小结

(五)小结5、6、7自然段。

(六)小结人物品质,回读中心句

四、丰满人物形象,感受张骞之伟大。

1、看张骞回到长安的视频。

2、(画面定格)此时,你想对他说什么?

3、同学们对张骞充满了敬佩之情,让我们一齐来赞美张骞吧。(回读中心句)

五、总结全文,回归课题。

1、简单介绍张骞回来后的状况。

2、解决开课质疑:为什么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

3、出示读课件,读后人对张骞的评价。

4、透过本课的学习,你觉得丝绸之路还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5、让我们带着感情再次读课题。

六、拓展延伸。

像丝绸之路这样的路还有很多,下课后搜集:“海上丝绸之路、京西古道、茶马古道、唐蕃古道。”写下来,回家认真查找这些资料。

描写丝绸之路记录片心得体会报告三

《丝绸之路》人教课标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需一个课时)。

《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交流。

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1、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2、及时、多层次、多角度地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二、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1、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检查预习情况,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

激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写的中国使者称它为什么呢?

3、齐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4、进一步激疑:

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中国使者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路呢?伟大体现在哪里?

5、小组合作讨论。

6、鼓励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相机梳理思路──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学之路

三、深入读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谊之路:

⑴自由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在原来小组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两国人民友谊体现在什么地方?

⑵交流、生发:

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

教师在对话中点拨:

安息国(今伊朗)方面:迎候之远──边境线上;迎候之众──感受浩浩荡荡的意思,读出浩荡的气势,然后引史实以佐证:20000多人;迎候之热──表情、语言、动作、礼物、节目。

大汉国方面:谦逊有礼──没有盛气凌人的傲慢;薄礼不薄──史料记载:西方宫廷皇族和贵族以穿丝绸服装为时尚,丝绸与黄金在当时几乎等价;罗马国和安息国交战,见安息帝国士兵身上穿的丝绸服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天神,吓得不知所措,结果溃不成军。

教师同时注意鼓励学生不仅要理解正确,而且要读出人物当时的感情。

⑶小结:

一条路,打通了隔膜,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2、感受经济(科技)之路:

⑴丝绸之路是伟大之路,除了因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还因为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⑵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⑶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⑷交流、生发,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向深层探究:

为什么说将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带向国外,将国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带到中国,就会促进经济或者科技的发展呢?

⑸有感情地朗读。

3、感受文化之路:

⑴丝绸之路的伟大还体现在它是一条文化之路。

⑵齐读我国音乐、舞蹈、绘画,由于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⑶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的?

(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其善跳胡旋舞,说明了这种舞蹈在当时的风行。已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向达先生曾撰有长篇论文《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我们可以从这篇史学名作中,一览唐代长安的种种胡化景象。)

⑷小结: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延绵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四、总结升华,领会现代意义

1、教师有感情地激疑:

望着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望着这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对往日商贸繁荣的遐想。同学们,从这些首尾似乎重复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

丝绸之路对古代经济、文明的巨大贡献;深情的民族自豪感;丝绸之路对现代西部人的一种感召力──西部大开发。

3、激情朗读。

4、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通过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5、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描写丝绸之路记录片心得体会报告四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激发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1课时

1.师:有一条路,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出示地图教师根据地图讲述。

师: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驼队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西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今天,让我们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一起认识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指名轮流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解答上课开始提出的简单问题。

师: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开辟了这条丝绸之路。这条路在历史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它在沟通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什么样的重要价值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依据。

幻灯出示探究问题

问题:丝绸之路在东西放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什么样的价值?

1.认真读课文,探究问题。

2.交流体会。

句1:“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因为有了这条路,从此,两过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

3.默读课后“资料袋”。同学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师: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和大家交流。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中国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因此古罗马出现了中国丝绸的热效应。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内就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店铺。而当时中国的丝绸,全部都是经过丝绸之路进入罗马城内的,而这条路的开辟者就是张骞。

4.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这是古老的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史,而今我国西部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学们有兴趣,课后可以去做个了解。

描写丝绸之路记录片心得体会报告五

现在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浙江省十强企业之一的喜得宝集团公司,它的前身是杭州丝绸印染厂,他是一家有七十七年历史的国营丝绸工厂。喜得宝,顾名思义,就是我要带大家欢欢喜喜去获得自己钟情的宝贝。这家国营老厂历年来得到了各届国家领导和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都亲临视察参观过工厂。就连国际服装大师皮尔•卡丹也爱上了杭州的丝绸,并和喜得宝集团公司签定了一系列制作服装的合约,那么我们现在也去参观视察一下啦!尤其是工厂安排的服装美女秀,更可能明亮我们的眼球。我们杭州的美女穿着丝绸服装,迈着轻盈的台步,即展现了丝绸服装的飘逸亮丽,也展示了她们婀娜的身材。喜得宝时装队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表演队,还培养出国际名模呢。陈娟红,听说没有?她是一位屡获国际大奖的名模,她现在在杭州还开设了一家专门培训模特的专业学校。所以等一下的参观过程一定会让你赏心悦目的。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还是出美女的地方,为什么?其实是和我们江南的特有天气环境有关。一年365天,有三分之一的天气是阴阴水水雾雾,女孩子的皮肤因此滋润光洁,皮肤吸收了大量的水份,更加具有弹性。所以显得特别年轻;另外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下雨;剩下的三分之一是强烈的阳光,冬天冷到零下五度,夏天会热到40度以上。

说得好听,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说得不好听,就是夏天热死,冬天冷死。而且我们这边的冷还是湿冷,空气里含有大量的水份,水份虽然滋润了女孩子脸上的皮肤,但是却有80%以上的老年人因为这样的气候而得了一种病,大家猜是什么病?关节炎,对了。关节炎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在你睡觉的时候,全身放松,毛孔顿开,空气中的水份进入了皮肤而聚集在身体的关节部位,每逢阴雨天气就会让人感到关节部位,酸痛难受,行动不便。严重的还会引起各种迸发症。以前穷的时候,我们没有很好的办法来对付关节炎,今天就不同了,现在我们会选择轻盈秀气,篷松柔软的蚕丝被来作为床上用品。以前那种棉花被,新盖的时候是三斤,过半个月以后会变成四斤重,谁知道多出来的一斤是什么吗?水份!对了,我们江南地区潮湿天气多。以前只要一出太阳家家户户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晒被子,但是现在使用了蚕丝被以后就再也不用那么麻烦了。其实被子呢,你们在座的每一位朋友家里都有的,人盖后感觉闷热不透气,时间长了被芯还很容易发霉,长蛀虫、长螨虫。

我们杭州历来被称之为“丝绸之府,茶叶之乡”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从杭州开始的,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之所以在杭州,就是方便把我们杭州的丝绸、茶叶、美女从水路运到北京供皇帝享受。早在二千五百年前,我们这里叫做越国,曾和吴国打了一仗,越王勾*“卧薪尝胆”的故事有没有听说过?当年的吴王看中了我们越国大片肥沃的土地,这些土地最初都是随着地壳运动从海底涌出来的,因此土壤中含大量的有机矿物质和有机微生物体,我们在这些土地上种的桑树,叶片肥美硕大,蚕宝宝吃了这些肥厚的桑叶,所结的茧最长可抽1500米的丝,成语“沧海桑田”也就是这样来的,因此被国际上公认为绿色的“纤维皇帝”。更奇特的我们这边的桑叶还培育出了个大、色白的“双宫茧”,大家有没有听过“双宫茧”呢?就好像鸡蛋打开会有双黄蛋一样。

“双宫茧”里面同时有两个蚕蛹,非常神奇。等一下去丝绸厂的时候各位都有机会亲眼目睹“抽丝剥茧”的详细过程。当年越王勾*被打败了,只能做了吴王的俘虏,并且还把越国的美女西施献给了吴王,大家知道吴王叫什么名字吗?西施很漂亮,但是嫁的老公很差劲,所以她的老公就叫“夫差”,各位一下子就记住了吴王的名字了,是吗?越王勾*从吴国释放回来以后,卧薪尝胆,十年里励精图治、发奋治理国家,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所以成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是这样来的。当年的越王勾*鼓励老百姓要多生小孩,一旦生了一个男孩,国家奖励一头猪;一旦生了女孩,国家奖励一头牛。古时候的一头牛,相当于家里的一个壮劳力,从奖励上看,反而重女轻男,其实越王勾*自有打算,因此女孩还会生小孩,那么国家就有充足的人口去当兵,兵强马壮了,自然会国富民强。得到国家奖励的老百姓都很高兴啊,生了男孩的人家会在门前种一棵榉树,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可以中举做官;生了女儿的人家,会在后门种一棵樟树,还用粮食酿酒以示庆贺。喝不掉的酒暂时埋到地底下,等到女儿出嫁的时候,取出来在婚庆的喜宴上喝,后来慢慢形成了一种习俗。绍兴酒“女儿红”就是这么来的。

嫁女儿的时候,媒婆是根据主人家屋后香樟树的粗细来判别女孩儿的年龄:如果是大拇指粗的香樟树,是一个刚出生的女婴;如果是像腰一样粗的香樟树,那已经是一个嫁不出去的老太婆了。香樟树要不粗不细,刚好和碗口一样大小,那才是一个亭亭玉立的黄花少女。等到相亲的时候,男女双方家长会交换“八字”,看是否相合。女方的家长还会去男家看一看家境如何,如果屋子后面有几亩桑田,就知道女儿嫁过去日子一定会过得很殷实,古语说“天下之利莫过于桑”,到今天都是这样。

老百姓一个双宫茧可以卖6分钱,收入比种稻米更强,大家都抢着去种桑养蚕,所以现在都已经提高了大米的体重为鼓励老百姓种稻米,蚕茧的价格也马上要提高。女孩子出嫁的以前,做父亲的会把香樟树砍掉,加工成樟木箱作为嫁妆一起嫁到夫家去。夫有钱人家要在樟木箱里放八条蚕丝被,称之为“八八大发”,或者是六条,称之为“六六大顺”;少一点的也要放四条,称之为“事事如意”,再少也要放二条,称之为“好事成双”。以前的嫁妆都是用扁担挑的。当第一挑进了夫家门,最后一挑还留在娘家,这样出嫁的女儿,好有面子,嫁到老人家说话的声音也会特别响。八条蚕丝被,大家想会太多了吧?其实两条是新娘拿去孝敬公婆的,两条是新婚夫妻自己用的,两条是送给小姑子做见面礼的,另外两条是给未出生的宝宝准备的。一条盖,一条垫,自己就跟蚕宝宝一样躺在中间享受。直到现在,我们这边嫁女儿的习俗都仍然必须陪嫁蚕丝被,同时还要配上一光滑舒适的蚕丝被套,蚕丝被套柔软耐用,可用几十年,象征了父母对女儿一辈子的呵护。

曾经有过样的故事:因为嫁家家境差,嫁过去的女儿没有那么多的蚕丝被而受到小姑子的白眼相待。以前有这样的习俗,嫁过去的新娘,要下厨去制作一种糕饼给夫家所有的亲戚吃,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心灵手巧,因为陪嫁的蚕丝被不够多,小姑子就在嫂子没留意的时候,往面粉里面恶狠狠加了两把盐,结果却没想到,做出来的糕饼酥酥咸咸脆脆,口感特别好,夫家所有的亲戚一致称赞新娘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媳妇。其实只有新娘自己知道,是小姑在害她,但她非常聪明,跟亲戚们解释说:“是小姑心灵手巧,帮我在面粉里面加了佐料,所以我制作的糕饼才口感特佳”。小姑听了非常惭愧,觉得应该善待嫂子,从此姑嫂两人成了好朋友。江南有名的小吃“姑嫂饼”也就是这么来的。

到了今天,我们这边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丝绸集散中心,当年邓小平南巡的时候,就在桑田集中的杭嘉湖平原题写了八个字“日出万匹,衣被天下”。杭嘉湖湖就是杭州、嘉兴、湖州三地交界处的一片平原,也就是我们这里每天都可以出产一万匹的丝绸。我们这里生产的蚕丝被、服装可以让天下所有的老百姓都免受寒冷之苦。

人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有好的享受才会有好的睡眠,在提高了生活品质的今天,神奇的蚕丝被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睡眠。蚕丝里面含有十八种氨基酸,其中有一种非常神奇的成分,目前连科学家都没有找到它的原因。因此它会定一个人的大脑神经,使你很快进入睡眠状态,让你拥有一个美好的睡眠环境,因此暂时把它命名为“睡眠因子”。这种睡眠因子连蚕屎里面都有,我们把它制成枕头,叫“蚕砂枕”,用来枕在人们头后面的大动脉上,起到安神降压的作用,确实非常的奇特吧!我的父母非常节约,就连当天晚上吃剩的菜汤都舍不得倒掉,把钱存着说是要留给我们做儿女的,其实钱财留给子女,花完了什么都没有。所以留给子女的,应该是教会他们生活的能力而不是金钱。因此在去年冬天的时候,我就买了一线蚕丝被给父母亲,希望他们能有一个更好的睡眠环境,父母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儿女们最大的幸福。广告词上说“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儿女的生日,又有几个儿女知道父母的生日呢?”我去年的礼物让我的父母温暖了整整一个冬天,真是盖在身上暖在心头。

大家跟我浏览了杭州的湖光山色,了解了杭州的历史文化,现在再跟我选购一下自己喜欢的丝绸产品。丝绸产品以前都是皇帝或有钱人才用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大为提高,就应该学会善待自己,也应该好好享受一下以前皇帝的待遇,去买一张冬暖夏凉、通风透气的蚕丝被。一张三斤重的蚕丝*元,四斤重的蚕丝被*元,五斤重的*元,因为我们去的地方是国营工厂,产品质量绝对保证,没有折扣可讲,国家工厂不会把价钱定的高高的,让我们去做无谓的讨价还价。工厂的东西好、价钱便宜,他们还会帮我们打包或代办邮寄托运,各种规格应有尽有,只是选购的人非常的多,等一下大家要跟紧工作人员不要走散。好了,工厂到了,大家跟着我下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