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调查反思心得体会和感想 事故剖析心得体会(2篇)

  • 上传日期:2023-01-12 10:27:20 |
  • ZTFB |
  • 10页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事故调查反思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事故教训是惨痛的、事故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事故造成的影响是恶劣的。

通过“11.22山东输油管线泄漏爆燃事故”宣传材料的学习,本人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安全生产,责任重大:

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要切切实实把它放在首要位置。作为化工企业的员工,我们的肩上有千斤重担。这千斤重担包含着自己的安危、父母的嘱托、妻儿的牵挂、更关系到同事的安全、公司的财产损失。这次事故又给我们上了血淋淋的一课,由于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置不合理;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对输油管道疏于管理,造成原油泄漏;泄漏后的应急处置不当,未按规定采取设置警戒区、封闭道路、通知疏散人员等预防性措施,造成了如此惨痛的事故。

第二,注重安全教育培训:

做好安全意识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操作技能教育。要让每

个人要安全、懂安全、会安全。这次事故与某些人安全意识薄弱,应急处置不当很有关系,可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第三,严格落实责任和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固然重要,但能否真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则显得尤为重要,这才是实现安全生产最根本、最有力的保障。只有不断加强教育管理,抓好安全责任的落实,引导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收到实效。

第四,自检自查,预防为主:

通过这次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排查自身存在的不足和事故隐患,通过定点、定时等巡回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状况和事故苗头,采取措施,及时排除。同时应该认真落实生产设备的计划性维护保养工作,保证生产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当前,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把思想统一起来,把安全变成具体制度、具体方案、具体措施和具体行动,牢记使命,振奋精神,再鼓干劲,共同开创安全发展的新局面。

最新事故调查反思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在全路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中,按照段安排我车间积极组织开展了各项安全检查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反思,结合我车间实际对“7.23”事故原因和应该吸取的教训有了清醒的认识,同时按照“五查七重点”的要求也对自己在安全工作的表现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照自己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查找和分析,深深感到自身的安全行为、安全管理、安全履职等方面距离“安全第一”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一、“7.23”事故应该吸取的教训。

“7.23”事故震惊中外,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输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结合我车间换轨大修施工实际,应该吸取以下教训:

1、 对铁路运输安全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清醒地看到一个行业、一个部门甚至一个职工的小小失误,就会酿成大患,车毁人亡,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损失,我们作为既有线线路大修行业,换轨质量直接影响运输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2、 对技术、设备的学习、掌握不够,特别是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吸收能力差距很大,随着高铁技术不断更新,对线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换轨大修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我车间的轨道车lkj、新焊轨列车等,在对设备性能、技术要求、使用保养、维修维护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强化职工学习,迅速熟练掌握。

3、 应急处理能力和预案不完善,遇到突发情况不敏感、反映不及时、处理不善。换轨施工是在既有线上封闭施工,遇到风霜雨雾不良天气是常事,各条线路各个地区、地段情况都不相同,因而更要加强预想,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日常练兵,提高应变能力。

4、 安全管理的环节上有漏洞,对我车间主要要抓好施工现场点前下道避

车、作业人员安全、点后撤离防护、大件搬运等关键点的卡控,抓好轨道车、焊轨列车设备完好、装载牢固、值乘标准落实、防溜、防火措施落实等关键,抓好平行作业施工车列和地面作业的防护、联系等几个关键环节的卡控。

二、 安全与效率、安全与效益。

上半年我车间安全形势不算稳定,接了路局几张牌,有人身、有行车也有管理,分析原因,主要是对安全与效率、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没有摆正。第一对安全的“第一”位 置没有摆正,在工作中重进度轻安全或者忽视安全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工长层面,车间布置任务后,在施工现场大呼小叫抢进度,忽视了必要的安全思考和预防。第二是认为安全影响效率,干惯了、看惯了,不违章没法干活,这种思想不同程度存在,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个别规章条款确实只考虑了安全而捆住了手脚,二是个别工长和职工习惯了原来的方式方法,突然要求严了,没有积极思考在新的安全规定下怎么做好工作。第三对安全与效益的关系认识不清,大部分职工只知道“我的安管考核每月多少钱,一张白牌扣多少钱、一张黄牌扣多少钱。”而不知道每张牌连带责任要扣班组和车间多少钱,都知道出了事大家跟着沾包挨扣,但没有意识到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保证安全得奖励。以上现象和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习惯了粗放型的管理,对安全与效率、效益的投入产出比、得到与失去比,没有一个的数字概念,需要我们进一步细化规章、规范制度、科学评价、公平考核。

三、 个人在安全履职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

1、“安全第一”的思想没有牢固树立。对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每天都在施工现场,从慢行到封闭、从验收到撤离,镜头不换,时间长了思想上有所松懈,不能每时每刻保持强烈的安全忧患意识,特别是今年以来安全活动开展很多,有厌烦和迟钝的思想,不善于从他人的事故中吸取教训,不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2、有麻痹松懈和得过且过的思想。每天盯在施工现场,感到很辛苦,虽然深知安全生产的巨大压力,但有时想我在这里看着呢,自然就有所麻痹,另外有时

思想里有“行政的事主任主抓”,因而想的做的就不是那么全身心投入,有得过且过的思想。

3、有好人主义思想。在安全考核上,考虑职工辛苦较多,因而发生问题批评教育多,责任追究少,客观上存在着好人主义思想。

4、个人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还不够适应。对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主要是对行车方面的规章制度了解的不多,以至于在安全检查和管理中无从下手。

5、抓关键、抓落实的力度不够。没有做到盯住不落实的人,彻底追查、分析和处理, 纠正每个在安全生产中的失职行为。没有狠抓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者的责任,查摆深层次原因,从而导致许多工作在落实过程中效果不好,出现力度衰减,影响了管理的实效性。

四、整改措施

1、提高认识、强化安全意识。通过这次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首先要提高认识,认清铁路运输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直接关系,违章就是犯罪,违章就是杀人,血的教训带给每一位铁路职工的警示,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第二要认真反思“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的牢不牢,认清“安全无保障,运输就没有效益”,正确地处理好“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辩证关系,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率、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第三要清醒认识到既有线换轨施工对铁路运输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认清我们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事故影响行车,抓好现场作业关键环节、关键处所的控制。

2、提高主动性、自觉履行职责。从自身工作角度要切实提高主动性,把安全作为第一要务,自觉履行安全职责。首先要把形势任务教育与安全教育紧密结合,把安全教育作为党员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好日常宣传和教育。其次要把党员活动与安全工作紧密结合,结合换轨大修施工特点、党员队伍状况,认真开展好创岗建区、安全屏障工程等活动,以“党支部无事故、党员无两违”为目标,在安全生产发挥中坚和攻坚的作用。第三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管理

紧密结合,通过会议和日常管理、谈心,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安全责任大如天,安全工作重于一切”的理念灌输到职工思想当中,重点解决好一人一事的思想疏导工作,对接牌重点人、安全关键点的思想工作做到及时有效。第四要把班子建设与安全管理紧密结合,以班子会议、生活会、日常谈话等形势,督促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认真履行职责,深入一线主动参与施工全过程,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3、转变作风、加强管理。一是要坚决克服好人主义,严格区分严管和善待,在生活上多关心职工,多沟通谈天,了解思想动态,在安全管理上不心慈手软,及时处理现场发现的安全问题。二是切实查找身入和深入的问题,不能满足于每天身在现场就是完成任务,要切实深入实际,找准关键,加强对关键时间段、关键人、关键环节的盯控和检查,切实解决安全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管理。

4、加强学习、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学好换轨大修技术标准、《技规》、《安规》、《435》号文件等,提高对安全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把握。重点学好轨道车、焊轨列车运行、施工相关的规定,加强对一次乘务标准落实的检查,加强对装载关、防溜关、防火关的检查和管理。

5、狠抓落实、强化安全基础。首先要建立健全《车间安全逐级负责制》,以此为龙头,认真落实分工负责、逐级负责、岗位负责、专业负责,形成规范的管理程序;其次建立关键环节强力卡控措施,对下道避车、点后撤离防护、大件搬运等人身安全关键点,轨道车、焊轨列车运行、装载、防溜、防火,平行作业施工车列和拉轨、焊轨、换轨地面作业的防护、联系等行车安全关键环节,制定专项 措施,专人盯控。第三建立完善考核机制,从规章制度、运行机制、检查监督等各个方面,明确时间、明确责任、明确标准、明确考核,狠抓落实,严格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