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庆祝中秋节的心得体会及感悟(实用15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09:28:52 |
  • ZTFB |
  • 14页

心得体会是一个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励的过程。写心得体会时,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接下来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庆祝中秋节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一

从月牙又到了月圆,月已将浓浓的回家之情四溢开来,勾起人们回家的欲望,也牵动着无数游子的心。

自从到城里来读书,我就已经三年没有看过奶奶了。于是,我决定这个中秋一定要回去看看。

到了奶奶家,一推开那道熟悉的老柴门,奶奶便迎了上来,惊喜道:“浩儿回来了啊。”只看一眼,就能感受到奶奶的意外和更多的喜悦之情。走近奶奶身边,突然觉得奶奶变得很矮,不知是自己长高了还是奶奶的背又变弯了,总之心头禁不住涌起一股酸楚。奶奶依旧是那粗布衣裤,忙碌于这灶台之间,没有世间的庸俗,没有杂乱的喧闹,只有这直逼人心的质朴。

下午,陪奶奶聊聊天后,我便决定到后山去走走。山还是以前的山,路还是以前的路。故乡似乎没有变化,只是曾经总是挡住去路的一个石堆,这次,我竟轻易跨过。不知是该喜悦自己终于长大了,还是该感慨时光匆匆。走到山顶,躺在碧绿的草坪上,山脚下金黄的稻穗,又把我带回了小时候。一群小孩在里面穿梭玩耍。下午的云异常的美,如帆影,如羊群,如堆积的白雪,如一群打闹的小孩,笑着,跳着,跑着......

晚上,在皎洁的月光下,我和奶奶吃着饭,聊着家常。奶奶拿来两个红薯放进了我们刚刚生好的火堆里。看着那熊熊的火焰,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温暖。红薯烤好了,奶奶将两个红薯都塞给我,说:“你长个子,多吃点。”在忽明忽暗的火光中,我看到奶奶日渐苍老的面容却只记得关心着我,我不禁心疼,忍住泪水,我一再坚持一人一个,最终奶奶还是妥协了,拿了一个小点的红薯。我左右手换着拿红薯,还不时地用口吹着,希望它能凉快点。最后我实在忍不住,干脆用手剥,结果被烫得直叫。奶奶在旁边忍不住笑了,跟我说:“你哥哥、你姐姐以前也是这样,每次在晚饭后我就烤几个红薯给你们吃。烤好后,你们就飞快伸手去抢,结果哥哥被烫得哇哇直叫。后来,你们都学贼了,知道要等会再拿,可是每次就两个,你们就开始打架,打的邻居们看了都直笑的,开玩笑着说,‘这是哪家的啊?为着两个红薯打架。’”说完后,奶奶的眼睛朦胧了。我知道,如今大家都不在家,奶奶是在怀念我们小时候。

这次回老家让我懂得了中秋的味道,那就是思念的酸,矛盾的辣,等待煎熬的咸,团聚诉说时的甜。

中秋的味道真叫人回味......

庆祝中秋节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二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过彝族年和火把节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长大了就反而不喜欢过节了,也许是自己懒,也许是过节忙碌真的很累,也许是自己在外面怕煎熬思乡之苦!彝族年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现在,惟独喜欢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如今,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等。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喜欢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朋好友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已经过去了,今年的.中秋过的更是很有意义,尝月饼,看着这些孩子们那么开心。

庆祝中秋节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三

中秋节,又称月夕或团圆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中秋节就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中秋这一天,人们都会放下繁忙的工作,与家人团聚,共度一个温馨的夜晚。而我对于庆祝中秋节的心得体会,也是影响深刻的。在庆祝中秋节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亲情的重要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以下将详细叙述我在庆祝中秋节中的体会。

首先,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给我带来了家庭的温暖。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备上香烛、瓜果、月饼等喜庆食品,亲人们围坐在一起,共享月光下的美好时光。我记得小时候,每当中秋来临,我们全家人都会回到家中,共同赏月。父母在一旁谈笑风生,而我和兄弟姐妹则争着点燃爱心灯笼,为院子增添了丝丝温馨。在欢快的氛围中,我们边吃月饼边讲笑话,边培养着亲情,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团结和温暖,也让我将这份美好的记忆紧紧地藏在心底。

其次,中秋节的庆祝活动让我意识到亲情的重要性。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常常忽略了与家人相处的重要性。而中秋节正是弥补这个缺憾的好时机。无论是远在他乡求学、工作的人,还是留在家中的人们,都可以通过一份衷心的祝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之际,我会制作精美的贺卡,写下浓浓情意,寄到姥姥、姥爷的家中,表达我思念他们的心情。虽然不能与他们共聚一堂,但我相信这份祝福一定会带给他们温暖和快乐。

此外,中秋节也提醒我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中国古代人将中秋之夜赋予了神奇的色彩,人们相信在这个夜晚,月宫门打开,人间和月亮之间的距离变得很近,因此有了“月到即舍”的佳话。这样的神话故事使得人们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也让我们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于是,中秋节成为了人们向往和平与和谐、与自然共生共荣的一天。庆祝中秋的当晚,我常常会坐在户外,细细品味这美好的时刻,感受月光的温暖和宁静。同时,我也会在庆祝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以此向自然致以一份敬意。

总之,庆祝中秋节是我生活中的一大盛事。这个传统节日让我更好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也让我思考人与自然之间需要和谐相处的道理。每当我享受到这美好的时刻时,我内心都充满了感恩的情绪。我愿意每年都用心去庆祝中秋节,不仅是因为月饼的美味、家人的团聚,更重要的是,这个节日给了我一个表达情感,感受生活美好的机会。愿中秋之夜的月儿,永远洒满我们的家园。

庆祝中秋节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四

解放思想,创业创新不能只是说说就行了,而是应该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上来,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我觉得进一步解放思想,创业创新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勤于学习。应时刻不忘学习,正所谓“学海无涯”。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利用休息时间、利用之余,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2、善于思考,崇拜思考。“学而不思则惘”,一仅仅学习而不思考,那将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思考是一种能力,要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加工,吸其精华,弃其糟粕,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3、勇于实践。就是要牢固树立“重在行动,贵在落实”的理念,要将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目的是要促进发展。从中发现自己的好处与不足,以便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做到更好。

4、敢于转变。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面临着各种考验,一定要认真。从不同人的身上接触到不同的知识,转变自己的观念和思想,不能一成不变,要吸收和学习别人好的思想和观念,扩大自己的眼光和知识面。

脚步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达到;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达到。只要我们勤学习、善思考、勇实践、敢转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所学所思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从自身做起,认真履行职责,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更美好,社会一定会更稳定、更和谐。科学发展观就是被唤醒的大自然的基因模式,它不是一个人的文化,里面不存在个人理念,它是大自然自身发展的一条道路。

庆祝中秋节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五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朵一朵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

它高高地升起来了。圆得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我多想和吴刚去做伴,多想去慰问孤独的嫦娥,多想去逗逗可爱的小玉兔呀……。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朵一朵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

庆祝中秋节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六

至于月饼的来历一向众说纷纭,甚至还可与远古传说中的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搭上一点关系。此间说一个公元八世纪时唐明皇的故事。相传唐朝玄宗年间的一个仲秋之夜,唐明皇李隆基在宫中赏月,身旁道士罗公远变法术,将手杖扔向云天化为一道长桥,邀玄宗同游月宫。两人走过长桥,眼前忽现一座宫院,上书“广寒清虚之府”。再看宫内仙山琼阁引人入胜。宫中嫦娥命宫女捧上可口仙饼让客人品尝,并观赏了天仙们表演的轻歌曼舞。待回到人间,唐明皇命人照月宫所见所闻一一仿造下来。此后,人间就有了“霓裳羽衣曲”和形如圆月的“月饼”又传唐高祖武德年间,边寇犯境.李靖帅师出征,大获全胜,于中秋节凯旋,长安内外通宵欢庆,时有吐蕃人献饼祝捷,高祖取出圆饼手指明月笑曰:“应将胡饼邀蟾蜍。”嗣后分赐群臣共啖,于是遂形成中秋吃月饼之俗。二谓北宋时中秋节以爬山登楼先睹明月为快,然后举行拜月仪式,供品有圆饼,据《燕京岁时记·月饼》云:“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蜍之形,有祭毕而食者”。这就是宋代中秋食月饼之俗。

庆祝中秋节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七

中秋节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秋、八月节、月夕、月节,因为这一天月亮圆满,象征团圆。中秋节自古便有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早晨,我和爸爸、妈妈穿好衣服,盛装出行。爸爸开着车带我们前往奶奶家。路上很多人,车水马龙,我想:他们一定是回家和家人们一起团聚吃月饼、赏月吧。到了奶奶家,妈妈、姑姑和爸爸帮奶奶做饭,我和表姐则负责打扫院子卫生。

经过我们的努力,院子被我们打扫的一尘不染。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就到了中午,妈妈和奶奶准备好了丰富可口的饭菜,全家开始享用,大家有说有笑,度过了一个欢乐、美好的中午。包餐一顿后,我和爸爸妈妈带着礼品去串门,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回到奶奶家,疲惫的我酣然入睡,一会妈妈把我叫醒了,爸爸开着车带我和妈妈回到家。

回家之后,我才知道舅舅来了,舅舅果然不负众望,带来了我这个“小吃货”喜欢吃的进口饼干。妈妈带我出去买了好多水果、甜品,还有我最爱的零食,妈妈可真是下了血本了,这下我可有口福了。我和妈妈回到了家,可口的饭菜也准备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天渐渐黑了下来,我们也准备用餐,中秋节当然要吃月饼嘛。我们先品尝舅舅带来的多味月饼,真是口齿留香、回味无穷。姥姥做的“美味佳肴”令人食指大动,垂涎三尺。

吃完饭,理所当然应该赏月,可是爸爸他们还没饮完桂花酒,我只好让肚子再享享福。当所有人都吃完饭,我们就去小区下面赏月。我和爸爸、妈妈坐到摇篮上,静静的仰望着月亮。

一开始月亮的颜色很浅,接着,变得深了起来,发出的光芒也越来越亮。最后,一轮明月像一个巨大的玉盘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上。柔和的月光犹如一块透明的白纱笼罩着大地。一颗颗小星星,亮着淡淡的光,似无数钻石,星罗棋布的镶嵌在一块硕大的蓝宝石上。在群星簇拥下,衬托出月亮步履轻盈、体态端庄,像一位亭亭玉立、羞羞答答的少女,用白纱遮住脸庞。

天渐渐黑了,我和爸爸妈妈眷恋地望着皎洁的月亮,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庆祝中秋节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八

中秋,寓意着月圆之夜,家人团聚之时。在这一天,我们家虽不像传统人家那样张灯结彩,剪纸贴画,挂两个灯笼,但我们家还是会重视这一天的团圆饭。

做饭时,我与弟弟来到厨房,帮妈妈做饭,面对这泥土味的蔬菜,酸甜苦辣的调味料,眼前的画面就像画家的画盘,红的,黑的,紫的,青的……混杂在一起,使人眼前不由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但经妈妈传授,我们便开始了“排兵布阵”。

我们分别从冰箱拿出鸡蛋和冻肉,将蔬菜与冻肉放入不同的盆中。我洗蔬菜,弟弟拍姜蒜。蔬菜在我手中一片一片的清洗,掰断,又倒水重新清洗,菜梗在断裂时,发出清脆的声响,蔬菜捞出水时,水花四溅,都让我顿生活力;再看看弟弟,握着菜刀,用力一拍,蒜却淘气地飞走了,连忙捡起来,又一拍,蒜从刀面滑过,直向垃圾桶飞去,看到这滑稽模样,我和妈妈不由得捧腹大笑。

切肉时,我如同一名狙击手,瞄准靶子一般向那一大块五花肉切去,眼手合一,力度适当地切起一片一片肉,那一片一片肉如方阵一般,整齐地躺在菜板上。约莫二十分钟后,各样食材都切好了,有序地在灶台上排放着,只待下锅了。我和弟弟看着刚把菜清洗干净,把肉切得完整,把姜蒜都备齐,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站在一旁的妈妈也绽开了欣慰的笑容。接下来就是妈妈的主场了,我和弟弟在一旁看着神通广大的妈妈,将备好的食材做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而爸爸则在一旁,一手扶着榨汁机,一手有序地切好的水果往里放,不一会,便听到了榨汁机“嗡嗡嗡”的声音,紧接着爸爸不紧不慢地便把水果汁倒入杯中,想必今晚又是一番美味了!

傍晚,渐渐变得昏暗,夜色降临,各家各户灯火通明,不时飘出炒菜的香味,还有那喜洋洋的嘈杂声。

我们围坐在饭桌前,桌子上的菜都上齐了,飘香四溢。爸爸感叹一句:“你妈妈做得饭菜还是那么香,你兄弟俩可要加把劲了,争取下次下厨房做一顿美味佳肴。”弟弟故意不服气地说道:“别忘了,这菜可是我和哥哥理得嘞!”我也在一旁附和着。妈妈只是乐得合不拢嘴,盯着我们说:“好了,赶紧动筷子,待会菜凉了就不好吃了。”此时,我们才放下“争端”,去品尝我们一家人共同努力的中秋晚餐。

晚饭后,望着那轮玉璧似的明月,如同一个相框,如果把今天家人一起准备晚餐的照片挂上去,那是一张完美无瑕的照片。

庆祝中秋节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九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会欢庆这一重要日子。中秋节不仅是一次家庭团聚的盛事,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节点。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的心得体会是,中秋节是一个传承亲情与友情的机会,是一个表达感恩与祝福的节日,同时也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宝库,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首先,中秋节是一个传承亲情与友情的机会。作为一个家庭节日,中秋节让我深刻体会到亲情的可贵。在这一天,我会和家人一起欢度,分享月饼、赏彩灯、品尝美味佳肴,通过共同的欢乐活动加深彼此的情感。而与家人共度的快乐时光,也会让我愈发珍惜亲情的真挚和温暖。除了家人,中秋节也是与朋友们相聚的好机会。每年中秋节前后,我都会和朋友们一起制作月饼、猜灯谜、赏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增进了友谊,也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中秋节成为了人们互动交流的平台,不仅传承了家庭的温情,更拉近了朋友之间的距离。

其次,中秋节是一个表达感恩与祝福的节日。中秋节也被视为一个感恩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会表达对亲人和朋友们的感激之情。通过互赠礼物、互送祝福,我们传递出一份亲切和关怀。亲手制作月饼,送给亲朋好友,用心的祝福和感恩之情融入其中。这样的举动不仅体现了我们的关怀,也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他人的付出和对自己的关心。中秋节让我们学会感激人间真情,学会表达自己对亲人和朋友的祝福,以及对生活的感恩之心。

再次,中秋节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宝库。中秋节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在这个节日里,我会和家人一起赏月、猜灯谜、念诗词。我们会用团圆饭来庆祝,把中秋和团圆紧紧结合在一起。同时,我还会了解和传承中秋节的历史渊源,了解古人是如何庆祝中秋节的。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在于我们欢度节日的过程中,更以历史的氛围和哲理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通过了解传统文化,我更加珍视我们民族的传统特色,也更加自豪和自信。

总而言之,庆祝中秋节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收获和感悟。这个节日不仅传承了亲情与友情,更是我们表达感恩的机会。同时,中秋节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宝库,让我们更加了解并珍视我们的民族文化的魅力。在未来的中秋节里,我希望能够继续传承这些珍贵的情感和传统,用心感恩、用心团聚、用心传承。这样,中秋节才能不断传承下去,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魂和永不磨灭的节日。

庆祝中秋节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

一年一次中秋节就要来临了,早已听到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想到那精致的月饼,就情不自禁的流下了口水。

在孩子们的期待中,8月15的中秋终于到来啦!好比几个世纪一般。

今天一大早,我因要去外婆家而感到兴奋。因为起的太早,所以有充足的时间和尽力去挑选我今天该穿的衣服。对于衣服的搭配我也是有我自己的风格,可衣柜里没有几件好看的衣服,让我很是苦恼。平时在学校看到其他同学今天一套、明天一套,几乎没有重复过,真是羡慕嫉妒恨。回过头来,看看我那堆衣服,每件都已有几年历史了,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时间一向过得很快,我以挑选好了我今天要穿的衣服了,爸妈也已经准备好要出发了。

我们一家兴高采烈地坐着老爸的“宝马”出发了。我一路上非常激动,总想着和亲戚见面该说的话。想着、想着就到达了目的地,那就是我盼望已久的外婆家,一下车就看到外婆到外面来接应我们。我看到外婆就忍不住的想起啦我的那伙童年时期的小伙伴们,便问外婆他们在哪,外婆用手指了指说:“在屋里,他们已经等你很久了,快进去吧。”我飞奔而去,一进屋就看到我的小伙伴们玩的十分热闹,我便也加入他们的游戏。

时间过的飞快,玩着玩着夜晚就来临了,我们迫不及待的放下饭碗跑到屋顶上去看月亮,那月亮真是十分美丽,小伙伴们都惊叹不已,便开心的玩起了博饼游戏。

在我看来:这种和亲人在一起欢声笑语、吃着月饼、看着月圆、玩着游戏,就是中秋节的真正意义!

庆祝中秋节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一

八月十五日很快就到来了,前些天妈妈买了一些食物拜神,我就好奇地问妈妈:“今天是什么节日啊!”妈妈笑着对我说:“今天是中秋节!每家每户都要过节的!”说完,她又打电话叫爸爸回家时要买些月饼。

当夜幕悄悄地降临,我们一家人都围坐在院子里等着赏月。我们盼望着盼望着,月亮终于出来了,只见那大大的月盘先是金黄金黄的,朦朦胧胧,然后月儿徐徐地穿过那薄薄的白云,向上升,向上升。开始,月亮独个儿待在天空上,过了一会儿,星星们突然也出来了,只有几颗,星星点点的,在天空中眨着顽皮的眼睛。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边品茶边赏月,我感慨地说:“天上的月亮多圆、多美啊!”

我多想借老鹰的翅膀去看望嫦娥,问问她是否寂寞,还要问问吴刚犯了什么错,要被罚在月球上砍桂树,我还想去玩一玩小玉兔儿,可是老鹰的翅膀到不了那里。

庆祝中秋节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二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都会举家团圆,共度这个美好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不仅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友情,还体会到了中秋节的深刻内涵和文化底蕴。

首先,中秋节给我带来的心得体会是家庭的温暖。在这个节日里,全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共度一段欢乐的时光。我记得去年中秋节,我们全家人都回到了老家,一起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团圆饭。当我看着父母七十多岁的奶奶和六十多岁的父亲,我深深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他们辛勤地工作,为了让我们小辈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中秋节正是我们全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我感到十分幸福和满足。

其次,中秋节给我带来的心得体会是友情的珍贵。中秋节是一种传统的团圆节日,不仅家庭团聚,也是朋友相聚的好时机。今年中秋节,我的高中三位好友都回到了家乡,我们四人相约一起度过这个节日。我们在一起吃月饼、赏月,还一起烧烤,唱着喜欢的歌曲,畅所欲言。这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还让我看到了在困难时刻朋友间的互相支持和鼓励。中秋节不仅是家人之间团聚的时刻,也是朋友之间分享快乐的时刻。

另外,中秋节给我带来的心得体会是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月亮、诗词、传统食物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个节日里,我看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从古代诗人杜甫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到现代作家舒婷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无不展现了中秋节与月亮的浪漫与祝福。同时,中秋节也有丰富的传统食物,如月饼、柚子等,更是代表了中国人对丰收和幸福的美好期盼。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富有诗意和艺术性,还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最后,中秋节给我带来的心得体会是传承和拓展。作为一位年轻人,我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感受到了传承这一使命的重大意义。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组织的中秋节庆祝活动,通过模拟古代的习俗、学习古代诗词等方式,我对中秋节的了解得到了拓宽。同时,我也将中秋节的传统和现代元素相结合,与朋友们共同创造新的方式庆祝这个传统节日。这样的传承和拓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秋节,也让我们更加自豪地传承下去。

总之,中秋节是一个有关家人、朋友,有关传统文化和传承的重要节日。通过中秋节的庆祝活动,我深深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友情的重要性、中华文化的底蕴以及传承和拓展的意义。希望未来的中秋节,我能够与更多的亲人和朋友一起度过,感受更多关于这个节日的精彩和美好。

庆祝中秋节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自古以来,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诗人咏吟,被人们拜舞,人们一向对月亮充满敬畏与幻想。

又是一年月圆夜,诗情画意的中秋。在中国各个节日里,中秋节是诗意的。皓月当空,桂花飘香的日子里,中秋的诗意便更美。自古文人骚客为中秋的明月吟唱了无数的千绝诗句,淡淡的惆怅像思念辗转千处,都期望有这么个日子:放慢脚步,歇一歇,享受时尚生活,感受久违的温情。

中秋节是我国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传统节日。他寄托了人们对完美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构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几日,秋天祭日的礼制。之后,贵族和文人学士也效仿起来。在中秋时节,对这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月俗就是这样传到民间,构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向到了唐代,这种祭日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传说是十分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了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都描绘了一幅福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诵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时刻。

中秋是欢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度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庆祝中秋节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四

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板桥街道积极响应市、区文明办号召,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今年中秋节期间,以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

一、结合中秋廉政要求开展“人去政声后”大讨论活动。

中秋期间各级对节日廉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街道各科室和社区结合廉政建设积极开展“人去留名”、“人去政声后”专题大讨论,各自谈了对“人去留名”、“人去政声后”的理解,并联系各自实际工作简述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体现“人去留名”、“人去政声后”。切实在节日期间和今后的工作中体现为民服务及岗位尽责的廉政标准。

二、积极开展善行义举上榜推广活动。

结合节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要求,为体现中华传统美德,街道各社区按照市、区文明办要求,积极推进身边好人大家学,身边好事大家传。把他们的善行美德立榜发布,五个社区共遴选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孝老爱亲典型人物24名,在各社区显要位置张贴出他们的事迹,让传统美德在节日中传播的更久远。

三、各级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及志愿服务活动。

中秋节前,雨花台区纪委和检察院的领导来到街道,到共建社区社区走访困难群众,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并发放慰问金,祝愿他们过个祥和快乐的中秋节。同时各个社区也充分关注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留守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生活,积极在节日期间服务。其中三山社区还专门到铁心桥敬老院看望社区的六名五保户老人,并送去节日的慰问,板桥街道团工委组织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为辖区内的留守儿童进行辅导,吸引了近二十多名小朋友前来,志愿者们根据年纪和专长进行专门教导,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让辖区内的群众充分感受到节日中组织的关怀。

四、利用学校为载体在青少年中开展多样活动。

板桥街道中秋节前在板桥中学组织了一场应急救护知识进校园活动。活动内容有学习救护知识和培训救护技能两大项,让青年学生基本掌握急救与自救知识。在讲座之后开展“中秋诗文”诵读会,同学们用声情并茂的诗文朗读表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启承,纷纷表示要用经典的文化底蕴丰富国学知识。

五、用摄影作品反映“雨花南大门和谐新板桥”的靓丽风景。

节前街道宣传办组织街道摄影爱好者开展“雨花南大门和谐新板桥”摄影比赛采风活动,活动当日,各位摄影爱好者利用手中相机拍摄出板桥新集镇、三山工业园、板桥生态园多地的靓丽风景,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图片反映了板桥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各位摄影爱好者一致感叹发展中的板桥速度。下步将通过专业遴选评出获奖作品进行展出,让板桥人通过真实的记录感受板桥的巨大变化。

节日期间街道通过等多样活动,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逐步深入到具体实践,让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与时代要求紧密结合,努力使节日活动贴群众、接地气,真正将群众路线教育体现在节日文化传统之中。

庆祝中秋节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五

去年年底开始,创业热在大陆开始迅速升温,大学生作为国家期待的创业主体,其受到的关注与关照尤其明显,这种情况,也就将担任创业教育的教师推到了尴尬的境地。

从这个大背景来分析,国内对创业的重视,绝非仅仅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权宜之计,而是有较深层次的原因。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梅斯教授以mba学员为对象开设创业课程,但其后二三十年中,以大企业为主流的经济,使得创业教育发展惨淡。1979年,大卫伯奇的研究《工作产生过程》,以翔实的数据否定了大型企业是经济支柱和创造新就业机会主体的论断,揭示创业对创造新工作机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引发了政府和高等教育界对创业重要性的大讨论,随后,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之后,科技创新和创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两翼,科技创业教育的兴起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早就了美国新经济的“奇迹”。

近期,我国提出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在资源有限、经济总体容量基本保持不变的背景下,激发个体寻找机会,重新整合资源,也成为了政府的选择。

然而,我国的情况与美国科技创业教育还存在一些差异。在科技发展方面有差异,在文化背景方面也存在差异,但在创业基础教育方面差异更大。在美国,商业意识的教育起于高中甚至更早,而我国的学生,在商业意识方面的教育趋近于零。也就是说,对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而言,进行科技创业教育固然重要,但进行基本的商业意识的启迪,尤为重要。

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现状与趋势是什么?创业,是否是一门学问?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是什么?我们是否有资格进行创业教育?这种资格如何获取?大学中创业教育的内容与社会上的创业教育内容与形式有何异同?如何衡量我们创业教育的成果?这些都是我想从台湾两位专家那里请教的问题。

首先,我了解到,创业升温,不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现象。从欧美国家到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均在近几年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创业的政策,而台湾地区,政府部门中有13个部会推出了48个促进创业的计划。在美国,mit的创业教育《打造企业的黄金24法则》、斯坦福的精益创业是两大流派,百森商学院的创业课程很有特色,新生代创业模式画布非常实用。台湾交通大学的创业生态系统ecosystem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及实践)模型,十多年的创业孵化器以及完整的孵化体系令人羡慕,开展的诸多创业活动令人神往。完整的课程体系、强有力的校内支持使得交通大学有很强的潜力。

其次,对于创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创业有很多定义,但个人感觉,创业,是一个人或者团队,将人的行为或社会活动转变为具有价值的经济活动,并能从中持续获利的初始过程。到目前为止,个人感觉创业还很难称之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主要原因是,虽然研究对象日渐清晰,但研究方法还难以明确,虽然总结出了很多规律,但难以通过实验去验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创业不能研究,不能发展,只是还需要积累。目前,文献法、案例法、观察法都可以揭示很多创业规律。与创业相关的学科有很多,但基本是: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

因为其相关学科很多,所以大学在选择课程时,需要有针对性。主要原则有:第一,因为受到学时数量的限制,社会中能提供更专业课程的不必细讲,例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等。第二,课程的目标,不应是学生马上去创立企业,而应该是根据所学内容对自己进行评估。第三,就教学形式而言,应该是传授内容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偏重于体验。第四,应该将授课对象设定为普通高校,而非重点高校的大学生,以培养他们的意识,而不是依靠高科技创业。

第三,创业教育应达到怎样的效果呢?对于讲授主体而言,在校教师与创业者相结合或许更为理想,笔者最近曾就效果问题询问过投资机构人士。用比喻来讲,他们希望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同学,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创业地图,也就是说,对创业这件事情有个全局性的概念。还能意识到自己在地图中所处的位置,要到达的位置,并对行动时所需要的资源,应该具备的心态有所了解或掌握。而这些资源,或者一些具体的技能,如产品设计,营销,财务,法务等,未必要作为课程的重点,因为各个投资机构基本都有专家级的培训。

最后,对于创业教育成果的衡量问题。交通大学创业孵化园的历史很悠久,开展了很多活动,但其中在校生参与的非常积极,但在校生创业的成果好像还没有成规模的出现。创业教育好像开始于,正如老师所讲,课程的效果是培养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对成果不宜过于强求。这也是我国目前相关部门及高校应警醒的方面,应该认识到,对于创业知识的普及很重要,但对创业及自身有所了解后,未必要选择创业。因此,不能仅将创业成功率作为衡量标准。

在聆听专家教育之余,各高校老师也就创业教育进行了交流,有一些心得。

首先,对从事创业教育的我们而言,危机与挑战并存。一般高校的创业教育几乎一片空白,但通过仁能达提供的机会,使得我们对重点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模式有了全面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性。大家可能对航空公司的案例还有印象,在案例中,只注意高端市场的航空公司,基本都消失了。做个类比,创业教育,目前在重点高校中开展较好,但未来一定会出现在一般院校中。

其次,我们要做好创业教育这件事情,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的意识,即关注用户(大学生),吸引粉丝(大学生、企业方面、政府等各方面人士),众筹思维(可以是课程、更可以是创业项目),无边界的联系(不必受地域的限制,通过虚拟团队,为创业团队提供机会),社会化传播。

最后,建议大家珍惜这个平台,以此为起点,做好创业教育。目前,创业教育在一线城市发展较快,机会较多,但好像也出现了类似产能过剩的情况,很多项目和理念的推广,需要地方的支持;而在地方上,大学生可能有这方面的需求,但得不到相关资源。希望这个平台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