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我的援鄂故事心得体会和感想 援鄂个人感想(2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1-11 22:50:43    小编:ZTFB
听听我援鄂故事和感想 援鄂个人感想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听听我的援鄂故事心得体会和感想 援鄂个人感想(2篇)

  • 上传日期:2023-01-11 22:50:43 |
  • ZTFB |
  • 9页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2022听听我的援鄂故事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散文的知性该是智慧的自然洋溢”。

1“所谓感性,则是指作品中处理的感官经验;如果在写景、叙事上能够把握感官经验而令读者如临其景,如历其事,这作品就称得上‘感性十足’,也就是富于‘临场感’。”

2“许多出色的散文,常见知性之中包含感性,或是感性之中包含知性,而其所以出色,正在两者之合,非两者之分。”

3余光中的散文理论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之后的创造性思考,也是他自我创作实践的总结与理性提升,而他的散文创作是他的散文理论的优秀实践。他是把他的智慧才华、丰富情感自然融合在他那极具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文辞中的。几乎能够说,他的每一篇散文都能给读者—个惊喜。正如他自我所说的,“散文,是一切作家的身份证。”读他的散文,我们便借助文本而认识了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就是这样一篇最能显示出作者才华和风格的代表作品,也是一篇“感性十足”而又充盈着灵性与智性的散文精品。

余光中先生是华夏子孙的骄傲。他用那“汉魂唐魄锻炼而成的中文”抒写他“对中国之爱”,把散文写得像诗一样深情,像诗一样美。本文采用散点铺排的结构方式,立体建构起朦朦愁云与绵绵雨幕。

从平面铺展的广度看,文本是从台北的长街短巷“凄凄切切”的“风里雨里”,“走入霏霏”,“想入非非”,想到“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的江南,想到江南的杏花春雨;想到那叫赤县神州的那片土地,“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还想到了美国的丹佛山,落基山。那落基山的胜景“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可是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

从纵深拓展看,作者透过迷濛烟雨,想起了宋代米芾父子的山水画、王禹偁的听雨屋,到整个的一部“黑白片子”的中国历史,似乎是“从片头到片尾,—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还有从“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写到白发桑榆,“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的一部人的生命史。还有这人生与祖国的一部情缘史,“十年前”,“二十多年前”,“四分之一世纪”的分离与牵挂……作者采用大跳跃、大跨越的置景方式,将愁情与雨景,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目前与联想交融交汇,传达出作者那“春雨绵绵”、“秋雨萧萧”般的离愁,以及如“天潮潮,地温湿”的伤感。让人读来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那“冷冷的”雨、“湿漓漓”的魂和那“热浪沸沸”的情。

2022听听我的援鄂故事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听听,秋的声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2课教材,这是一首现代诗,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特有的大自然的声响,用精练优美、富有韵味的语言,巧妙的赞美了秋天,会使每个读者体会到秋天的独特风情。

在本课的教学中,重点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情朗读诗歌,从而想象秋天的美好景象,感受作者喜爱秋天的感情。同时,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简单的习作练习。

师:让我们把这首诗歌美美地读一遍,边读边想象,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1:我听到了黄叶“刷刷”向和大树告别的声音。

生2:我听到了蟋蟀“蠷蠷”和阳台告别的声音。

生3:我听到了大雁暖暖的叮咛。

师:你们真棒,能听到这么多的声音!那么,你能通过朗读,把他们的声音以及他们的心情表现出来吗?

(生感情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师:听着咱们同学的朗读,老师都感觉走近了秋天,走进了音乐厅,现在,就让我闭上眼睛仔细去听听,去想想,除了这些声音,秋天还有哪些声音呢?

(生展开想象,同桌之间交流)

生1:我还听到了青蛙“呱呱”的叫声,仿佛告诉我们,它要开始冬眠了。

生2:我听到了松鼠“吱吱”的叫声,好象要和松树告别了。

生3:我听到了熊“咚咚”走路的声音,它在到处寻找过冬的巢穴。

…………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真好,可见,你们是留心观察生活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们也能像作者一样,把你听到的秋天的声音用你的语言表达出来,写到纸上,成为咱们班级的小诗人。要想成为小诗人,就得先学会写诗,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诗歌,看看诗歌有什么特点?

生1:每一小节开头都是“听听,秋的声音”。

生2:都写了声音,比如“呱呱”、“刷刷”。

生3:每一小节都很像。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仔细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秋天的声音,也模仿课文中诗歌的格式,说一说,写一写。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互相补充。)

师:下面就请每个小组派出代表,把你们商量出的小诗歌展示给大家。

生代表1:听听,秋的声音,青蛙跳到荷叶上,“呱呱”,是和池塘告别的话语。

生代表2:听听,秋的声音,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吱吱”,是和森林告别的声音。

生代表3:秋的声音,在每一棵果树上,在每一片森林里,在一阵阵秋风里。

……

师:从这几个小组代表的发言里,老师看到了同学们的热情,你们都是最棒的小诗人。同学们,除了秋的声音,还有春的声音,冬的声音,夏的声音,那么,你能像课文作者一样,也写出自己听到的声音吗?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在课余也写出一首自己的小诗来,交给老师看,好吗?老师相信,你们都是咱们班的小诗人。

(附学生小诗一首)

听听,冬的声音

牛凯

听听,冬的声音,

风婆婆疯狂地刮着,

“呼呼”

她在向人们示威。

听听,冬的声音,

人们穿上厚厚的冬装,

“呵呵”

边吹热气,边和冬天打招呼。

听听,冬的声音,

雪花纷纷落下,

“刷刷”

好象在和人们说话。

这首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每个小节也很有规律,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便可发现并掌握诗歌的特点,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象秋天还有哪些特有的声音,并用诗歌的形式来表现,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互相借鉴交流,并把小组内的发言加以组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完成之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通过小组代表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们体验到了展示自我后被同学、老师肯定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到了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