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课标教材学生心得体会及收获 从标准到教材再到教学的心得体会(九篇)

  • 上传日期:2023-01-11 18:21:47 |
  • ZTFB |
  • 10页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读懂课标教材学生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还记得小时,姥爷对我可是充满了宠溺。每当我把自己的画给他看时,无论我画得好与否,他总会十分开心地将我搂入怀中,脸上的笑容像是要咧到后脑勺去,激动地称赞:“哎呦,俺家孩儿真棒啊!”每当我把优秀的成绩单塞入他手中,他都会兴奋地抱抱我,亲亲我的脸。每当我考试失利时,他也总会带我出去玩,告诉我不要伤心。

但是近两年,我发现一切都变了。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画画比赛,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特金奖,我不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姥爷。他的反应却比我想象的冷淡得多。他先是看了看证书,说道:“再接再厉。”语气却是十分平淡,我的心情顿时有些失落。

还有一次,我考试较平日进步了许多,便兴奋地捧着成绩单给姥爷看,收到的却只是:“这题看上去很简单啊,你才考这样,是不是又粗心了?”这样的话,令我哑然。

我考试失利,是想得到安慰,哪怕是一点理解,但是他给我的,却只是一顿训斥:“考试考得不好就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要觉得自己多委屈,你的心思都用在学习上了吗?”

我不解,但随后,倒也不由反思自己是否尽力了。

上个月的一天早晨,我被说话的声音吵醒,循声望去,见姥爷跟母亲在后院聊天。我好奇,便打开了窗户,只听姥爷对母亲说:“昨天看外孙女在房间里哭,没去安慰她。她长大了,不能每天都生活在称赞之中了,要不然就会满于现状,止步不前了。哎……怕她骄傲,连夸她都不敢,但是她现在压力这么大,快上高中了,我……就算心疼也松懈不得啊……”听到这里,我的双眼立刻蒙上了一层雾气,回想起那个在风雨中伫立着等我回家的老人,那个在收到我生日贺卡后笑得像孩子一样的老人,那个因为我考上了好初中而激动地喝得酩酊大醉的老人,那个为了陪我复习熬夜熬到眼皮子直往下掉的老人……我的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来……

姥爷已经满头白发了,几年前的他还是满头乌丝。他变了,的确,他老了。岁月的痕迹早已在他脸上布满,但他对我的上心、关怀与爱,从未改变。

他不是不爱我,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爱我。他的爱像大海一样深沉莫测,却永恒且澎湃。他的爱亦像洋葱,层层剥开后,便让我潸然泪下。

姥爷,我终于读懂了你。

推荐读懂课标教材学生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近日,我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我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学习中我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观点,下面把我的一些教学做法和我的一些教学设想写出做为下步语文教学继续努力的方向。

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着上述课程理念,我在教学中努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每一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都会以这样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巩固、课外拓展。课前预习具体让学生做到: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提前解决。2、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3、熟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思考自己那些地方还没有读懂。课内探究过程中做到具体解决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学生问题解决的前提下,再解决老师提出的学生尚未想到的问题。此环节的实施,关键要做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合作探究学习为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从而做到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课后巩固就是要求学生做到对当天学到的内容进行及时巩固复习,在教学中我采用课堂随堂检测卡的形式。课外拓展就即咱们平常所说的以一篇带多篇,通过学习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章拓展、激发学生去阅读这位作者的其它文章;通过学习一篇文章推荐、激发学生阅读其它相似的文章等。

二、扩展学生的阅读,以名言警句、优秀诗文、中外经典等引领学生的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阶段目标中指出第三学段的学生在阅读中要做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对于我们有59人的这个大班怎样完成课程目标中的这些要求呢?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名言警句背诵、古诗文诵读、中外经典品读三管齐下的办法。具体操作如下:

1、名言警句背诵

名言警句用简短的话语向我们昭示了许多学习的方法、做人的道理等。因为它比较短,容易背诵,而且蕴含的道理让人一读就懂,所以深受同学们的喜爱。鉴于此,我在班里组织了进行名言警句积累的活动,上课铃一响,同学们便依次站起来背名人名言,全部背过后,再进行新课的学习,此活动从我接这个班开始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2、古诗文诵读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文教局对我们五年级古诗文诵读篇目的要求,怎样让学生的古诗文诵读做到扎实有效,为此我想尽了办法,因为我班人数比较多,如果在课堂上依次检查学生们的积累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后,我采取了运用古诗文积累过关卡的形式。即在课堂上随机抽取人员背诵,发放过关卡,有他们再去检查他们组其他成员的背诵,并且负责发放过关卡。过关卡积累到30张就可以评选为古诗文积累小学士,积累到40张可以评选为古诗文积累小院士,积累到50张就可以评选为古诗文积累小博士,积累到70张则被评选为古诗文积累博士后。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读积极性,我还采取了与学生共同背诵的形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目前,此种活动的方法还在积极探索之中。

3、中外经典品读

对于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则主要利用学校图书室的资源,分期分主题向我校的图书室借阅图书,并且保证每本书抽出两课时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内阅读,其余部分在课外进行阅读,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加强综合性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是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有意识地布置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品德。

推荐读懂课标教材学生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我的父亲,虽不像闻一多先生一样,为了国家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我的父亲却有和闻一多先生一样的品质,“做了不说”与“且说且做”。他在我眼里就是最最伟大的人。

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由于他工作的关系,父亲总是一丝不苟的。在工作上,他是病人眼里的好大夫,这时候父亲总是“只做不说”型的。有一个寒假,我和父亲一起去了医院。父亲从八点开始,进入诊室,我在对面的玻璃房中写作业,过了四个小时,十二点了,父亲还没有出来。我偷偷打开诊室的门,看到父亲仍在接诊,他面前的水杯仍是满满的,一口也没喝。他认真地听着病人的叙述,耐心地回答着病人的问题。他几乎忙得无法抬头,忙得忘了时间,我鼻头一酸,父亲每天都这么忙,因为怕我和妈妈担心,回家后却从不说起,装作不累的样子,而我却还在一周前因为他不带去欢乐谷与他闹不愉快。到了一点多,父亲送走了最后一位病人,带我到食堂吃饭,看到他走路时的背都挺不起来,还不时用手揉揉腰,我心疼极了。我以前从不知道父亲为了我能过幸福的生活而付出的一切。吃饭的时候,我问父亲:“您为什么要当医生呢?医生多辛苦呀!”父亲说:“小时候我的一个好朋友生了很严重的病,吃了很多的苦,所以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要当一名医术高超的医术,救死扶伤。”听了父亲的话,我真为我有一个这样的“白衣天使”父亲而骄傲。

在家庭中,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每天除了上班还要辅导我的功课。这时,他就变成“且说且做”型。有一次,我在课上关于光的直线传播没听懂,父亲为了能让我能懂,熬夜查找资料。半夜我起来喝水,看见父亲还坐在电脑前查着资料,他轻轻地点着鼠标,生怕吵醒我。在台灯微弱的光晕下,父亲的背似乎又驼了一些……第二天上学的路上,父亲兴致勃勃、深入浅出地给我讲了许多光线传播的例子,让我一下子就豁然领悟了。看到我听懂了,父亲比我还高兴,连连说:“还有什么不会的,一定要问啊,咱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这就是我的父亲,在单位,他是一位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救死扶伤的医生,在家里,他是和蔼可亲、无微不至的老爸。您的言行,让我渐渐读懂了您的严谨、您的体贴、您的坚韧、您的深情。

我读懂了父亲。

初一作文我读懂了父亲2

如千古的人们所赞颂的一般,父亲节的爱如大山那般沉重。深沉却不易发现。也许是的吧不然我昨日为啥,数着爸爸的皱纹玩,却数着数着哭了呢。

两年前,爸爸下岗了。似乎原本快乐的家庭气氛也随之渐渐沉郁起来。爸爸也没顾得他的面子,在我学校对街摆起了地摊。往时“高级”的“双喜”也变成了“红塔山”。脾气也越来越怪,动不动就给你来顿大骂或者请你吃“竹笋炒肉”。

可我却发现了一个他的秘密:他偷看我的日记!我刚开始很气愤,后来便对此事越来越淡漠了,对他也越来越疏远了。前些天下大雨,我才知道,他的职业有所改变,习性也有所改变,可对我的爱却始终没有变……

那天,一道划破天际的闪电“呼”的照亮了我的脚,它准确无误的告诉我,一场倾盆大雨即将来到。果不其然,一颗颗豆粒大小的雨滴由疏变密,阵势由小变大。妈妈就叫我去为没带伞的爸爸送伞。我极其不情愿地从伞筒里抽出两把伞步入雨帘……

我看到了,一个偻佝着背的中年人,我的直觉告诉我,他,是我的爸爸。他直挺挺的腰哪去了?我忽然感到一阵鼻酸。他在干什么呢?我凑近去,他手里攥着一把硬币,向书店里的售货小姐要了一本汉英字典。汉英字典?我记得我在我的日记上说过,我想要一本汉英字典,原来……

我两手挽着手,在雨帘中仅留下一大一小的背影。

爸爸,我知道你下岗了心情一直不好,但我知道,不论如何,你爱我,像从前一样。你如山的爱,女儿懂了!

初一作文我读懂了父亲3

还是孩童的时候,在我的理解之中,快乐就是人生的真谛。

这时,我才6岁,刚上小学,每天最爱干的事就是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对于学习,我是拒绝的,记得有一次,我作业也没写,一放学就和小伙伴玩去了,父亲知道了,气得火冒三丈,找到我,拽着我的耳朵就往家走,还把小伙伴都骂了一顿,说不要让他们再找我玩。我的心里满是郁闷,觉得对不起小伙伴,还埋怨父亲,写着作业,我扒在窗台上向下望,看到小伙伴玩的正高兴,两行泪水似洪水般倾泻而下,不理解父亲,觉得父亲使我的快乐少了几分。心里常常念叨,要是能玩多好啊!真无聊!

长大了些,学校经常考试,回忆那一次,已是几年前的事了,而对发下来的试卷,一个大写的“不及格”占满了大半张试卷,我哭丧着脸,聋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了回家,父亲见到了这试卷,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哎,你先去写作业吧。”

这天晚上,想着这天的考试成绩,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抬头看表,已经十一点了,望着里屋,看到父亲的书房门关着,微微露出一点小缝,柔弱的光芒披散下来,照到地板上,我踮起脚尖,轻轻地扒在门上向里看去,父亲,一个瘦弱的背影,正点着油灯,在我的试卷上圈圈点点,书柜地门开着,桌子上的,正是三年级教科书,他不时揉揉眼睛,缓解疲劳,他那弯弯的背,好似一把拉开的弓,那油灯的光亮照着他那满头银丝,过了一会儿,他竟扒在书桌上,睡着了。

第二天,父亲不在家,母亲告诉我要给我看一个东西,说罢,母亲走入父亲书房,取去了那本沉甸甸,厚厚的笔记本。我翻了又翻,终于发现父亲昨夜的笔记,母亲长叹一口气:“哎,你父亲天天熬夜,上网查阅资料,为的是,你的学习。年纪平平,就已满头银发,你自己也要努力呀!”说罢,两行泪水再次似洪水般倾泻而下,可这次,与上次有着天壤之别。

从此,我发奋读书,为了父亲,更为了自己,一个月后,我考了年级第一,全家人都激动而欢喜,这使我,感到真正的快乐,我才读懂了父亲。

快乐,不仅浮于表面,而更注重于内在,我读懂了父亲。

初一作文我读懂了父亲4

人生的舞台上,形形色色的人匆匆来去,那一个个人,或鲜活,或冷漠,如聚光灯般,来回聚焦、闪耀。

总有那么一个人,严厉而又冷漠,没有丝毫温柔,如一块坚冰一般,不得不说。我怕那个人,仿佛永远进不去他内心的世界。爸爸的面孔永远是严峻的,对妈妈、对我,或许是因为工作的疲惫,或许是因为与奶奶相似的性格,他从小追逐着我,我也从小跟随着他,但是我进不去他的世界,是的,我读不懂他。

青春期的性格总是好奇而又叛逆,不管以前是活泼或是沉默,我对他更多的是恐惧,他就像一个透明的人,总在我松懈时发现我,走神时敲醒我,我开始躲避他,不再答应那些苛刻的要求,拒绝他的一切,直到那一天——

轻轻推开房门,发现他坐在那儿,捧着一张照片,强忍泪水倾诉着,听到木门的“吱呀”声,他立刻收起温柔的面孔,冷冰冰的声音响起,“回来就写作业吧!”那声音还是盖不住微微的哽咽。其实,我看到了,看到了他眼眶的微红,看到那张爷爷奶奶黑白的照片。

晚饭后,坐在夕阳下,我一个月来第一次向他开口:“爷爷喜欢养动物吗?”爸爸的身子微微一颤,垂着头,看不到他的表情,只能听见他颤抖的声音:“嗯,喜欢养猫,叫大咪。”多了一份温柔,少了一丝冷漠。我轻声咬着每一个字,询问着关于爷爷奶奶的事儿。许久,他抬起头,一行泪悄悄流下。我从未见过他这样,赶忙拿出一张纸让他擦。爸爸愣了愣,急忙擦干眼泪,继续讲述着……

那晚的爸爸就像一个失去父母的小男孩,褪去了严厉,摘下了面具,让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猛得痛起来,是的,他不再是那个冷漠的他,而是一个渴望父母关怀与拥抱的他。

自从那一晚,他变了,我也变了,我变回一件小棉袄,给予爸爸关怀;他变成了避风港,让我和妈妈感到温暖,我试着开导他,他欣然接受,留下一句,“让时光冲淡它”。

我相信,我读懂了爸爸……

推荐读懂课标教材学生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自从新课标颁布后,几个重要概念让我印象深刻,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新课标提出了“立德树人”,站位高了,视野开阔了,定位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担任了文化积淀、传承的任务,语言是民族文化构成的主要部分或载体,文化的血脉、dna都体现在语言方面,所以我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是文化的铭记,是非常必要的。在育人价值方面,新课标还强调了三观的养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这些都要在中小学阶段打好基础。

这次新课标还特别提到了“以文化人”,教师要关注到语文在育人方面有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实践落实时应该做到四个字:润物无声。不能是穿鞋戴帽的形式主义,应当做到适度教化。

旧课标只提了“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或者加上文学修养,没有那么明确的界定,而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核心素养”,更明确,界定更清晰。这一概念的提出,终结了长期以来“语文是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哪个更根本”等争论。

核心素养包括四方面,三层次。这样分用心良苦。但语文学科独有的、具有本质意义的东西是语言文字运用。要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把其他几方面带动起来,融汇到一起,这样来理解比较好。

这几个层次中,我们要重点关注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义教课标的亮点,也是以前语文教学的弱项。这次课标还讲到了思维品质的提升,其实就是语言思维训练过程中最基本的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教学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及对创新的追求,并以此来推动我们的教学。

新课标还提出了和审美创造、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等与审美相关的要求。个人的审美情趣和品味是以前比较少提及的,新课标给出了新提醒。在实践中我们还要注重文化自信的培养。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辩证主义思想,要存精华去糟粕。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不是一项一项完成的,它们是一个整体,彼此不能分开。思维能力的提升、审美能力的提升、文化的传承和理解,都是要以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为基础,这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意识。

学习任务群是比较难以理解、不知道怎么去落实的概念。小学提出了六个任务群。

首先要理清楚学习任务群和课标之间的逻辑关系:课标内容分两部分,一是课程目标,一是课程内容。程内容就是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就是学习内容,对老师来说就是教学内容。

现在所说的六大学习任务群,其实就是六大学习内容,其实和前面版块课程目标是相通、甚至重复的。写出来是为了分出来强调,但我们一线教学要做的是要糅合在一起,要有分有合。

学习任务群首先是作为一种清晰化、集中的表达方式来明确学习内容;其次是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设定一个情境或典型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教学的实践性。这种教学模式的设想和现在通行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强调的不是一课一课文本为纲地讲,也不求知识系统的完备,更不把训练作为纯技巧的练习,这种教学模式是为了改变这一切,让教师作为组织者,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带着任务进行伙伴式的学习,完成知识的建构。

小学低年段主要是识字性的阅读,思辨能力比较弱。怎么做学习任务群?可以用好教材中已有的“综合性学习”,改变以前那种大量刷题的做法,加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中高年级都是以单元为主,实际上就是在落实学习任务群了,只是落实的是任务群中的某一方面。我们要积极理解它的好处,减少灌输性学习,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解决读书少的问题。具体来说,六个任务群怎么落实,要关注每个单元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按照提示,强化情境,强化学习的自主性。

实践中还要注意:群文教学不能取替单篇教学,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更有条理,也更重视学习的自主性,但我们不要理解为就是组织活动,有些课还是需要老师多讲、精讲,先要学生读懂、明白,然后才能开展活动。不要给老师规定讲的比例,老师的讲解要努力指向单元目标,要有针对性,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现在学生面临的问题是阅读量不够,没有阅读量,语文素养是上不去的。有阅读量和阅读面,点拨才有效。小学是最好的读书时间,应鼓励开展整本书阅读以逐步改善碎片化、平用化、网络化的阅读习惯,给学生磨磨性子。

小学里有“快乐读书吧”,也是一本一本给学生推荐,也属于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在小学阶段的实践,按照现行教材的方法推进即可。平时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基本阅读方法,激发他们爱上读书的习惯,但不要在教材里完全定死,要有相对自由的书单,提倡学生自己去自由阅读。越是指定,规定动作太多,学生阅读的兴趣越低。整本书阅读虽然是课标的一部分,但不要过分把整本书阅读扩充化,不要搞过分多的活动,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有一定的自由度,想办法让学生有兴趣,不要过分苛求。

这几个重要概念,是在尊重教学的规律、教学的个性、老师的主动性,我想,也只有理解透彻了这几个重要概念,才可能真正读懂新课标,才可能真正做到守正创新。

推荐读懂课标教材学生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认读9个生字,读读记记“古朴、典雅、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商贸、芝麻、精神饱满、美轮美奂”等词语。

2.试用段意串联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合理想象中的场景。

4. 激发学生了解西部灿烂历史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合理想象中的场景。

【教学难点】用段意串联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素材】

1.搜集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

2关于丝绸之路的图片。

3.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小故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我们祖国的西部不仅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板书课题。

2、通过课前预习,你对丝绸之路有哪些了解?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读懂句子,理解新词。

(1)大家课前预习得不错,老师再考考你们,谁能把这句话填写完整?栩栩如生是什么意思?谁能给这个词找个近义词?(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课件出示)

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矗立:高高地直立。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文中指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那一峰峰骆驼与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姿态各异,非常生动逼真(可结合插图让学生理解)。

(2)谁能填写这个句子,并准确地读一读??从不计其数、浩浩荡荡这两个词你感受到什么?

(课件出示)

在伊朗高原北部,一位身着戎róng装的将军正在安息国边境守候。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

戎装:军装。戎,古代兵器的总称。

浩浩荡荡: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文中指迎候中国使节的安息国兵马不计其数,显得极有声势。万余大军,边境守候,充分反映了安息国对中国来使的重视与尊重。

(3)读句。提醒多音字读法:薄bó礼 讲述古代丝绸的价值。想一想,古代,中国丝绸之路如此贵重,为什么中国使者却说这只是一点薄礼?

(课件出示)

中国使者指着身后的骆驼队,说道:“这是大汉皇帝敬赠安息国国王陛下的一点薄礼。”只见每峰骆驼的背上都驮着两个大包袱。打开包袱,各色(绫罗绸缎),(五彩缤纷)。

绫罗绸缎:泛指丝织品。

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文中指中国赠送的绫罗绸缎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绫罗绸缎均为丝织品。丝绸之路的商品,以中国丝绸为主,在古代的中亚、西亚以至非洲、欧洲都被视为珍品。古希腊人克特西阿斯就称中国为“塞勒斯”,意即丝国。一位古罗马作家说:丝国人制造宝贵的花绸,它的色彩像野花一样美,它的质料像蛛丝一样纤细。

(4)文中有一段话很难读,谁来试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这段话主要写什么?(这段话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文化繁荣的促进作用,体现了汉朝繁荣的过去和西部鼎盛的历史。从中也可以感受到当时中国输出的是先进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中国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课件出示)

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养蚕、缫sāo丝、冶yě铁、造纸、凿záo井、灌溉gài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我国,还有狮子、犀xī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丝绸之路横贯欧亚,所经之地,有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有一望无垠的大漠荒野和盐碱沼泽。文中用此词意在说明路途遥远。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文中用来形容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由于汲取了西方文化的长处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

二、默读全文,概括内容。

三、品读语段,感悟表达。

1、师:据史载,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至公元前115年),率300人使团到乌孙,又从乌孙分派副使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等国访问。汉使到安息,安息国王派大将率2万骑兵到东部边境迎接。汉使回国时,

安息还赠送大鸟卵(鸵鸟卵)、黎轩眩人(罗马杂技艺人)给汉武帝。(课件出示)2、课文第2-12段再现了这一情景。文中描写的是作者亲眼见到过吗? (预设:是作者的合理想象的场景)

3、同桌分角色互读,想想作者为什么会把从没见过的情景写得如此栩栩如生?

交流: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合理想象当时情景,描写细腻生动。

四、体会“伟大”,拓展练笔

1、过渡:这仅仅是张骞出使西域后,东西方交流的生动一幕。这一幕就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上。出示丝绸之路地图。(课件出示)

2、为什么说“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从哪里看出它是一条伟大的路?齐读第13自然段。

师介绍:丝绸之路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到达现在的伊朗等地,全长7000多千米,成为连接中西文化的重要通道,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欧洲历史学家说:张骞通西域,“其在中国史的重要性,绝不亚于美洲之发现在欧洲史上的重要。”——狄雅可夫《古代世界史》

五、当堂作业,反馈检查。

学生看图写话,想象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情景。课内交流点评。(课件出示)

六、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推荐读懂课标教材学生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自从新课标颁布后,几个重要概念让我印象深刻,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新课标提出了“立德树人”,站位高了,视野开阔了,定位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担任了文化积淀、传承的任务,语言是民族文化构成的主要部分或载体,文化的血脉、dna都体现在语言方面,所以我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是文化的铭记,是非常必要的。在育人价值方面,新课标还强调了三观的养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这些都要在中小学阶段打好基础。

这次新课标还特别提到了“以文化人”,教师要关注到语文在育人方面有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实践落实时应该做到四个字:润物无声。不能是穿鞋戴帽的形式主义,应当做到适度教化。

旧课标只提了“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或者加上文学修养,没有那么明确的界定,而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核心素养”,更明确,界定更清晰。这一概念的提出,终结了长期以来“语文是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哪个更根本”等争论。

核心素养包括四方面,三层次。这样分用心良苦。但语文学科独有的、具有本质意义的东西是语言文字运用。要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把其他几方面带动起来,融汇到一起,这样来理解比较好。

这几个层次中,我们要重点关注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义教课标的亮点,也是以前语文教学的弱项。这次课标还讲到了思维品质的提升,其实就是语言思维训练过程中最基本的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教学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及对创新的追求,并以此来推动我们的教学。

新课标还提出了和审美创造、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等与审美相关的要求。个人的审美情趣和品味是以前比较少提及的,新课标给出了新提醒。在实践中我们还要注重文化自信的培养。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辩证主义思想,要存精华去糟粕。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不是一项一项完成的,它们是一个整体,彼此不能分开。思维能力的提升、审美能力的提升、文化的传承和理解,都是要以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为基础,这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意识。

学习任务群是比较难以理解、不知道怎么去落实的概念。小学提出了六个任务群。

首先要理清楚学习任务群和课标之间的逻辑关系:课标内容分两部分,一是课程目标,一是课程内容。程内容就是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就是学习内容,对老师来说就是教学内容。

现在所说的六大学习任务群,其实就是六大学习内容,其实和前面版块课程目标是相通、甚至重复的。写出来是为了分出来强调,但我们一线教学要做的是要糅合在一起,要有分有合。

学习任务群首先是作为一种清晰化、集中的表达方式来明确学习内容;其次是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设定一个情境或典型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教学的实践性。这种教学模式的设想和现在通行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强调的不是一课一课文本为纲地讲,也不求知识系统的完备,更不把训练作为纯技巧的练习,这种教学模式是为了改变这一切,让教师作为组织者,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带着任务进行伙伴式的学习,完成知识的建构。

小学低年段主要是识字性的阅读,思辨能力比较弱。怎么做学习任务群?可以用好教材中已有的“综合性学习”,改变以前那种大量刷题的做法,加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中高年级都是以单元为主,实际上就是在落实学习任务群了,只是落实的是任务群中的某一方面。我们要积极理解它的好处,减少灌输性学习,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解决读书少的问题。具体来说,六个任务群怎么落实,要关注每个单元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按照提示,强化情境,强化学习的自主性。

实践中还要注意:群文教学不能取替单篇教学,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更有条理,也更重视学习的自主性,但我们不要理解为就是组织活动,有些课还是需要老师多讲、精讲,先要学生读懂、明白,然后才能开展活动。不要给老师规定讲的比例,老师的讲解要努力指向单元目标,要有针对性,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现在学生面临的问题是阅读量不够,没有阅读量,语文素养是上不去的。有阅读量和阅读面,点拨才有效。小学是最好的读书时间,应鼓励开展整本书阅读以逐步改善碎片化、平用化、网络化的阅读习惯,给学生磨磨性子。

小学里有“快乐读书吧”,也是一本一本给学生推荐,也属于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在小学阶段的实践,按照现行教材的方法推进即可。平时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基本阅读方法,激发他们爱上读书的习惯,但不要在教材里完全定死,要有相对自由的书单,提倡学生自己去自由阅读。越是指定,规定动作太多,学生阅读的兴趣越低。整本书阅读虽然是课标的一部分,但不要过分把整本书阅读扩充化,不要搞过分多的活动,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有一定的自由度,想办法让学生有兴趣,不要过分苛求。

这几个重要概念,是在尊重教学的规律、教学的个性、老师的主动性,我想,也只有理解透彻了这几个重要概念,才可能真正读懂新课标,才可能真正做到守正创新。

推荐读懂课标教材学生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水》

一、教材解读:

全文笔调清新,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小时候因缺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下雨天,孩子们用雨水洗澡,炎热的夏天则盼望水窖被打开的瞬间,细腻刻画了四兄弟尽情享受母亲一勺清凉之水的舒服与痛快,字里行间透出了作者对水的渴望,对水的珍爱,对母亲如水一样亲情之爱的美好回忆,真情演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因此,文章中急切的盼水之情,浓浓的母亲之爱值得反复涵咏。缺水,品味水之珍贵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三、教学重难点:

作为生活在水网地区的农村孩子,学习本文,理解课文中的关于“我们”对于水的渴望之情,体验缺水时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是一个难点,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1、板书:水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师: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尽管有时候水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是,更多的时候,人们是需要水的,特别是缺水一些的地方,水就成为了一种极为珍贵的东西了。

作者生活在缺水的地方,小时候对于水有着怎样特别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读懂课文每一个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各个自然段的内容。

(二)检查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朗读。

勺子 膝盖 水窖 储藏 钥匙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读通课文,指导读好长句。)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是从那些方面来具体说明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段?请你用双竖线把它划分出来。

3、交流:

课文是围绕“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来写的。

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写的:

(1)挑一担水要走十公里路,排一个小时队;

(2)人们盼望下雨,可以尽情洗一个澡;

(3)用一勺水淋浴却也给我们带来了难以言语的快乐。

四、精读课文第一段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

(1)“珍贵”是什么意思?作者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为什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画出有关的句子,好好读一读。

(2)交流,出示句子:

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读一读句子,体会水的珍贵。

“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你是怎么理解这一句话的?

五、课堂小结:

水,对于我们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因为太多了。但是同学们,你知道吗?我国其实缺水的地方很多啊。如课文中所说的,在哪些地方,水实在是很珍贵的东西。

读完了课文,你会有更深读了解的。

六、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精读二、三两段,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对作者在雨水中洗澡和夏天淋浴时的欢快的心境的描写,认真加以体会,感受缺水之苦。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懂得水是生命之源,要珍惜水资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读

课文是围绕那一句来写的,从几个方面来写水的珍贵的的?

在如此缺水的情况下,我们最盼望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能够体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句子。读一读,加深感受。

2、交流:

(1)“期盼”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近义词吗?(“期待”、“期望”)

(2)为什么要期盼下雨的日子呢?

“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只有在下雨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只有……才……”说明什么?

(3)从那里看出我们洗澡的痛快呢?

“在雨中奔跑踊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先是……然后……”这不用可以吗?。

(小孩自然是最按捺不住的,然后有所拘束的大人也忍不住了,经不起这痛快的洗澡的诱惑了。)

3、有感情朗读,体会孩子洗澡时的痛快,感受水的珍贵。

三、精读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三段(3-6)找出写水珍贵的句子,重点研读,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边上。

2、交流:

(1)出示:

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而挂在她腰 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幸福和痛快。……我们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

朗读,“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从这里你感受到什么?

(水之珍贵,轻易不可享用。)

(2)我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母亲给我们的“淋浴”的,仔细阅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注意母亲的动作,体会我的感受。

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水之珍贵,夏天骄阳似火,我们“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母亲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我们舒服的大喊大叫。)

从这超乎寻常的痛快中,分明让我们每感受到洗一次澡有多不容易,水有多珍贵。

(3)母亲说“你们真是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3、有感情朗读第三段

四、练习

1、给课文中插图配一段说明文字。

2、缺水给村里人带来的应该是“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谈谈自己的感受、理解。)

推荐读懂课标教材学生心得体会及收获八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的我要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读懂爱的心。当那一幕深深的打动我的心灵时,才发现:父爱就在身边。

还记得小时候,我在老师家学习,父亲总会不厌其烦地在老师家楼下楼下等我,每每见到我,父亲总会为我接过书包,为我挤出笑容。可是那个无知的我却一点也不懂得珍惜,总以为父亲对我的好都是理所当然的,把书包丢给父亲后,便无视父亲的存在,对于父亲关心的问候,总是随随便便的应付。甚至有时还会讨厌他的存在。

有次,父亲来晚了,生性暴躁的我还没等上10分钟就开始不耐烦了。等到您来时,便大声呵斥您,那一句句抱怨与责备犹如一场大雨,把您淋得狼狈不堪,而您却只是低着头,开着车,这一刻好像我是父亲,而您是那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低着头,开着车,在内疚,在自责……

“下雨天,在窗前,我闭上双眼……”一首武艺的《下雨天》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曾经的那个夜晚,感谢那场雨,让那个无知的孩子第一次成熟,第一次读懂父爱。

那晚,大雨倾盆,我早早的来到楼下,才发现父亲更早的来了。我顶着大雨奔到父亲的车边。正当我于开车门时,看到副驾驶座的车窗半开着,大雨从窗中淋入,湿了座位。

路灯的微弱光亮照在倒车镜上,通过反射,照在了父亲的脸上,映入眼帘的不再是父亲那一贯保持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那张衰老而陌生的脸孔。父亲的白发显得格外耀眼、刺目,它们放肆地侵略着黑发的领域。而那一道道皱纹呢,则是怕爬满了父亲黝黑的脸庞。这一幕仿佛一下触动了我心底的最深处,平日里父亲为我、为家操劳的身影顷刻间在我的脑海浮现,苍老的脸上爬着丝丝皱纹,微微佝偻的背以及那黑发丛中藏着的白发。这些都是父爱的证据,可是我又何曾读懂过呢。这时的我才明白,父亲不是永远的“蒙娜丽莎”,不会永远对我微笑,他会累、会痛,他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是父亲把自己的不快都藏得好好的,,不让我发现,这个雨夜,我第一次读懂父爱其实就在身边。

此刻,雨水与泪水在我的脸上共同流淌,心中的从未有过的幸福感传遍身体的每个角落……

生活处处都有爱,每一种爱都值得被读懂,不是每一份爱都惊天动地,但每一份爱必定都感人肺腑。幸福开始——读懂身边的爱!

推荐读懂课标教材学生心得体会及收获九

一、教学理念

(一)突出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个性世界,培养学生个性。

(二)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落实到每个学生,并全方位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教师要能够主动开发、广泛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四)语文教育不能单纯局限于字、词、句、章的学习,必须建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学设计要重视探究语文教育与现代社会以及儿童生活世界的诸多关联。

(五)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六)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0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31人。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合格率100%,66%的学生综合测试达到优秀水平。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缺乏学习热情,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册从内容到编排面貌焕然一新的教科书。它为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 “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

6.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单元重点、难点

第1单元: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第2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第3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第4单元: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第5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6单元: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7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第8单元: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单元为基本结构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达到目标。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进行自我矫正和教学评价。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继续识字200个,会写150个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操作建议

1.高年级识字教学要以字义为重点,以字义带动字音和字形,注意读音和书写的难点,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抄写以词语为单位,减少机械的单字抄写。

3.通过句子的抄写和默写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同时练习书写的行款整齐。

4.用好配套的《钢笔字教材》和《毛笔字仿影教材》 。

(二)阅读教学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的意思。

4.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5.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扩展阅读面,拓展课外阅读。

以下是8个专题的读写重点:

一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 、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留心观察生活,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 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表达。

四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五 、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六 、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七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八 、抓住主要内容,揣摩状物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稍作准备后能当众作简单的发言。

2.学会通过讨论策划活动、学习介绍自己 、交流趣事和学习劝说、讲故事、表演课本剧、聊热门话题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

2.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学写简单的书信、发言稿、研究报告等应用文。

4.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1.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

2.初步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教学要更加放手。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律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

本册写字150个,全部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指导学生写好写对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

(二)阅读教学

1.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读的指导,应该引导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之中,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读的指导,要从整体入手,指导学生在把握全文情感基调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充裕的默读时间,并提示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

2.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在“交流平台”中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3.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

(三)口语交际教学

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创设情境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三是要创设多个情境,在逐渐深入的互动中,体现交际的内容由比较简单、表面,到交际得比较丰富、深入的训练过程。要体现双向互动。

(四)习作教学

1.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开始宜“放”,使学生感到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选择最恰当的内容来写。至于怎么写的问题,在打开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渗透,在写作中、在交流草稿的过程中指导,指导的内容不外乎习作目的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顺序是否清楚,选词用语是否合适,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

习作讲评重在激励。讲评的时候,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使每个学生通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2.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自然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根据生活需要练笔。应帮助孩子认识到习作是学习、生活的需要,是倾诉、表达的需要。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服务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本册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目的是[莲 山~ 课 件]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和不同;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亲身操作。

综合性学习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遇到的问题。教材提出的4项活动建议中,暗含了“怎样写研究报告”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话题;第二步:获取资料;

第三步:分析材料,形成观点;第四步:依照样本,撰写报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