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减负十件大事心得体会精选 关于减负的心得体会家长(7篇)

  • 上传日期:2023-01-11 16:38:26 |
  • ZTFB |
  • 13页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关爱减负十件大事心得体会精选一

当你陪同孩子学习时,

当你牵手孩子徜徉时,

当你拥吻孩子欢笑时,

……

当你畅享天伦之乐时,你是否注意到,在我们身边有一双双羡慕而失落的眼睛正注视着你他们小小年纪,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缺失亲情;他们渴望家庭温暖,却只能忍受孤独的煎熬;他们稚嫩的双肩过早的承担起生活的无奈……

他们的父母由于生计在外,他们多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他们或许学业失教,或许生活失助,或许心理失衡,或许道德失范,或许安全失保,或许感情缺失……许多或许,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爱,更需要给予个性的关注——更多的人叫他们“留守儿童”。

亲爱的朋友们、善良的伙伴们,为了帮忙留守儿童弥补情感缺失、填补家庭教育缺位,让这些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我们向全社会爱心人士发出“爱在春天,关爱留守儿童”倡议:

请敞开您的关爱之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同享人间温情。

争当“留守儿童”教育的宣传员,帮忙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及时向他们宣传科学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加强亲子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受亲情温暖。

指导鼓励孩子利用qq、微信等新型方式与家长的联系,抒发内情绪感,促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争当代理家长,各尽所能,用心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针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正确、适时引导孩子成长。每个人都期望被父母宠着、爱着,而他们,却被生活无情的剥夺了这项权利,留下的只有孤独与寂寞。我们虽身处都市,但我们能够为他们做的,有很多很多……

帮他们打一个电话、赠送一本图书、购买一件礼物、倾听一段委屈、分享一段快乐,他们或许能够构成良好的习惯,或许能融入群众,或许变得活泼开朗……

许多或许,我们会让他们的环境更优、人性更善、社会更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抽出一点时间,节约一点开支,奉献一片爱心,我们要做的只但是是举手之劳!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不论你的潜力大小,只要每个人用真诚的心,献出一份爱,编织一份情,就能弥补昨日的缺憾,铸就这天的真情,创造明天的奇迹!

爱心无价,让我们手牵手、心相连,关注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请伸出您温暖的双手,奉献您无限的爱心,以实际行动关爱这些弱势儿童,帮忙他们幸福生活、健康成长,用我们用爱心和善举,架起爱的桥梁,奏响爱的乐章,让他们暗淡的童年生活重新迸发出灿烂的光辉。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凝聚社会上无数爱心力量,共同构建一个爱心家园。我们的行动期盼你的参与!

xx校园

20xx年xx月

对于关爱减负十件大事心得体会精选二

一望无垠的大海给人期盼,给人美感,给人温暖的母爱。

大海像一首诗,灵动跳跃;像一幅画,意蕴丰富;又像一支交响乐,浩瀚澎湃。它时而平静,犹如一面明镜;时而暴怒,涌起万丈狂澜,能掀翻航行着的小船。在我心目中,大海是蓝色的世界,也是生命的摇篮。孕育着许许多多自由自在的小生命。大海是那样的神秘,那样的迷人!

如今,大海变了样。海水不再清澈,它变浊了,变脏了。海水冲上沙滩,留下的不再是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取而代之的是一堆又一堆的垃圾,还夹杂着不少惨死的小鱼小虾,散发着阵阵恶臭。这是为什么呢?这都是由于我们人类。有人在海边欣赏美景时,顺手把恶臭的垃圾扔进海里。也有在海边居住的人把厕所的排泄管直通到海底。更可恶的是工厂排放的废水大股大股地流进海里,把海水染成了一种奇异的颜色。导致生出了许多缺少脑子`智商低的婴儿,我们的下一代—眼睛明亮`嗓音稚嫩`脸颊透红的下一代将永远见不到美丽迷人的蓝色海洋了。

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一盆清水比做大海,再把一滴墨水滴入"大海"中。顿时,墨水慢慢地散开、变浅、消失,"海水"几乎和原来一样干净;如果墨水一直不断滴下去,"海水的颜色就会越来越深,最后变成一盆黑水。地球上60亿人口每天生产出大量生活废水和工业污染,就像墨水一样一直注入原本清澈的海水中经快变成,现在的大海已一潭污水了。

为了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看到美丽迷人的蓝色海洋。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吧,像热爱生命那样热爱海洋,热爱这人类共同的蓝色家园。

关爱海洋作文初二2

海是一个大宝箱,珍贵的古币、稀有的鱼类、废弃的沉船、绝版珍品、稀世宝物都能在这儿发现它的踪迹。

广阔的海像一幅画,我站在岸上望着远方的海面,顿时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只要遇到不开心的事,我喜欢去看海,学习海的平静,学习海的柔和,学习海的沉默。

海是大自然重要的宝藏,也是海底生物的家,希望大家好好爱护水资源,别让这美丽景色消失不见。

关爱海洋作文初二3

“海水”肚里能撑船!海是一位有肚量的宰相,平时在岗位上奉公守法,他默默地包容着千山万水,他蕴藏着充满生机的物种,他也吟咏着世间的爱恨情仇。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终于他生气了!

自私、无知、贪婪的人们,不断地攻击大海、破坏大海,美丽的海,被燃油污染了!被垃圾充斥了!资源逐渐地耗竭,大海他无情又无力的反扑,用海平面上升、海啸来抗议,但谁能真正听懂他的心声?任凭潮来潮往,他期待人们改过向善的一天。

这片一望无际大海,是地球主要的组成。万物之灵的人类啊!早日醒醒不要再破坏了,要好好爱护他,祈求大海原谅我们,让他再度充满生机,朝气蓬勃,让他为后代子孙,再服务千千万万年吧!

关爱海洋作文初二4

我是一只普普通通的小丑鱼,我的家在浩瀚的海洋中,我快乐的在大海里游来游去。因为地处偏僻,所以我们这里从来没有来过客人。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正在海底快乐的游玩。这时,我的家园,忽然来了一群客人,我们非常的高兴。有的小鱼有点儿害怕,躲到了珊瑚礁的后面偷看,有得在则围到了客人的身旁有的待在家里,给客人准备好吃的。……这时,一个穿着蓝色大衣的人说:“这里的景色好美呀!”我们听了更加得意了,我在珊瑚礁后面的鱼也慢慢的出来了。那个人又说:“我有个好主意我看这里的鱼品种多,我们就抓点章鱼,鲨鱼,蓝鲸,虎鲸等开一个海洋馆儿,肯定可以赚大钱,发大财。”那一群人一听,顿时两眼放光,异口同声地说:“还好!”说完,他们便拿上捕鱼的鱼网分别向四面八方捕了过去。鱼儿一阵阵的惨叫声在海底回荡……我们这些小丑鱼因为体型小,所以躲在了海底的岩石缝隙里,才躲过了一劫。可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其他的兄弟姐妹被抓走了,原本成千上万只与鱼就这样被抓的所剩无几啦。热闹的家园,顿时变得冷冷清清,一片狼藉……

然后他们抱怨没有抓到小丑鱼就肆意的破坏环境,把垃圾倒在水中把抓到的死鱼甩到了水面上当,这些“客人”离去后,整个海洋已经面目全非,我望了望这个荒凉的海洋,想起昔日美好的家园,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我希望人类不要再肆意的破环境了,放我们一条生路,不能再这样贪婪了。

关爱海洋作文初二5

地球,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名副其实的母亲。地球孕育了我们,可我们呢?过量的废气排放,乱砍乱伐,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使臭氧层损坏,造成地球水资源极度缺乏……我们的母亲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欢颜。

地球70%的面积是海洋。海洋培育出了我们的祖先,协助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可我们却忘恩负义,把海洋变成了地球的废物间和血腥的猎杀场。

千万年前,海洋是平静、欢乐的地方,保持着自然的生态平衡,而千万年后,人类进入了海洋,打破了原有的平静。人们发现这里的资源和食物异常丰富,就开始肆意地捕杀海洋生物和开采石油等资源。然而,他们并没有发现,自己已经打破了生态平。迄今为止,每年平均被捕杀的鱼类和海豚等,就达百亿余只之多,这个惊人的数学已经持续了成百上千年。不过,人们终于发现了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残忍,于是有一部分人放弃了捕杀,可海洋里面的血没并没有留完,疯狂的排放又开始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许多废弃气体及液体被排放到江河中,又通过江河汇入海洋,使海洋的环境大幅下降。海洋生物死了很多,剩下的也被迫逃到深海。海洋已经快支撑不住了,而人类的恶劣行为仍在继续……

地球、海洋是我们的母亲,为了让我们伟大的母亲回复以往的平静、快乐,呼吁:保护地球,爱护环境、不要再破坏自己的家园了!

对于关爱减负十件大事心得体会精选三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根据县妇联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四分局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四分局结对共建单位——开发区小学的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与研究,通过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根据留守儿童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物质帮助率、巩固率均达100%;

3、定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努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四分局安排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儿童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与学校、班级、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真情关爱,“两个优先”

(1)心理上优先辅导。四分局领导干部要从心理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分局领导干部。由分局领导干部具体分析学生的心理情况,制定心理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2)生活上优先照顾。分局领导干部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儿童开心、家长放心。分局领导干部要及时适当的为每位留守儿童准备衣物、学习文具等,尽可能地多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让留守儿童健康无忧的成长。

4、实施四分局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儿童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领导干部。配对帮扶的领导干部要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干部领导成为“代理家长”。分局干部领导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近期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做好记录档案工作。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争取社会资助,以结对帮扶、捐助、“爱心社会家长”等形式,为更多的贫困留守儿童提供帮助,确保他们的基本物质保障和健康成长。

(三)不断总结,促进“关爱”工作深入高效开展。分局要不断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积累经验,以利于今后更深入、更高效地开展“关爱”工作。

对于关爱减负十件大事心得体会精选四

尊敬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您们好!在生活中你可曾想过:有这样一群特殊而又困难的人,他们虽然有眼,但看不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他们虽然有耳,但聆听不到时代的呼唤;他们虽然有口,但无法表达真诚的心声;他们虽然有脚,但却在人生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他们虽然与我们一样降临在世上,但却因天生的缺陷而被父母抛弃,他们多么渴望能得到社会爱心人仕的关爱,能和同龄的健康孩子一样放飞自己的梦想。

天圆地方,我们共享一片蓝天;心笃人睦,我们同居一方热土。扶弱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为了实现孤儿和残障儿童完美的人生,深圳市红十字会商务行业分会、深圳市龙岗区智康特殊儿童发展中心联合向全社会发出最真诚的呼吁:救孤助残,大爱无疆。只要人人都献岀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善举不论多少,贵在有份爱心;尽我们的微薄之力,携手为孤残智障儿童点燃追梦的希望,让我们行动起来,伸出你我温暖的双手;用心感动每个人,用爱拥抱毎一天。

慈济世间,善行天下。爱人者,人恒爱之。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中心概况:

为满足深圳市特殊儿童康复需要,龙岗区智康特殊儿童发展中心于20__年5月成立。中心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使用面积3000平方米,建设有主康福楼康复区、特殊教学区、个别化教学区、办公区、生活用餐区、公共活动区等六大区域,设置有康复评估室、物理训练室、作业训练室、言语训练室、感觉统合训练室、认知训练室、文体活动室、引导式教育教室、训练师办公室、集体课教室、个别辅导室、教师办公室、档案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感觉统合训练室、图书档案室、生活与后勤用房。设置床位200张,目前中心在训儿童150余人。宽敞明亮的教学训练场所成为孩子们康复训练的乐园。中心30多名资深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训练师娴熟的康复教育技术为孩子们的康复教育提供了保障,为他们回归主流社会创造了条件。

倡议人:_

日期:20__年__月__日

对于关爱减负十件大事心得体会精选五

各市、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批示精神,中央决定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强调要着力解决党性不纯、政绩观错位问题,着力解决文山会海反弹回潮问题,着力解决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问题,着力解决干部不敢担当作为问题。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中办发〔2019〕16号)要求,紧密结合江苏实际,现就我省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落实“基层减负年”工作措施作如下通知。

1.大幅度减少发文数量。2019年,省委、省政府和设区市党委、政府发至县级的文件比上年减少30%以上。省委、省政府下发文件,需要明确责任分工的在文件中一并明确,不再单独下发分工类文件。各市县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文件,可结合实际制定务实管用的措施,除有明确规定外,不再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实施细则,避免层层发文。检查考核工作,不得以是否印发相关文件作为依据。控制白头文件印发,防止以白头文件代替红头文件的倾向。严格控制简报资料,除核定保留的以外,各地各部门不得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其他简报资料。省级机关和各设区市市级机关各部门也要严格控制和大幅度压缩发文数量,确保年内发至县级的文件比去年减少30%—50%。

2.严格控制发文规格。科学确定省委、省政府文件密级,能公开的全部公开,便于基层知晓和贯彻。应由省级机关部门发文或联合发文的,不再由省委、省政府印发或转发。未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省级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公室、省级机关部门不得向地方党委、政府下发文件,制定下发的文件不得要求地方党委、政府转发,也不得要求地方党委、政府报送文件。

3.发扬“短、实、新”文风。坚决压缩文件篇幅,防止穿靴戴帽、冗长空洞,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除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规划类文件外,省委、省政府政策性文件原则上不超过5000字(10页),其他文件不超过3500字(7页)。各设区市和省级机关各部门向省委、省政府呈报综合报告、专项报告,其篇幅控制在5000字、3000字以内;一般性工作会议贯彻情况,应以信息形式报送。各地各部门的文件篇幅按照低于上述标准从严掌握。

4.减少会议数量。2019年,省委、省政府和各设区市党委、政府开至县级的会议比上年减少30%以上。省级机关部门召开本系统全省性工作会议每年不超过1次,确需增开的须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核准。省级召开会议,原则上开到设区市一级;直接开到县级的会议,各设区市不再层层开会。将每年8月份确定为省级“无会月”,除重大紧急事项外,省里不召开全省性会议;各设区市、县(市、区)可结合实际,设立“无会月”或“无会周”,便于基层集中精力抓落实。

5.控制会议规格。严禁随意拔高会议规格、扩大会议规模。省级机关部门召开的会议,不得要求市县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参加。省级议事协调机构主要发挥议事协调作用,原则上不召开要求市县同志参加的会议。

6.压缩会议时间。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工作性会议时间一般不超过1天,省级机关部门召开的工作性会议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天,电视电话会议时间一般不超过2小时。减少会议交流发言,确有必要的,发言人数控制在5人以内,每人发言时间不超过8分钟。

7.提高会议实效。提倡召开小范围研究、协调、解决问题的专题会议,提倡合并开会、套开会议,提倡召开现场会。召开一般性工作会议,应尽量采用电视电话会议、网络视频会议等形式,切实减少基层同志往返。坚决防止同一事项议而不决、反复开会。改进会议传达方式方法,不得刻意搞传达不过夜。

8.大力压减督查检查考核总量和频次。强化各级党委的统筹协调,从严控制督查检查总量,加强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督促检查,大幅度精简压缩一般性督查检查事项,切实减轻基层负担。2019年,制定下发省级督查检查工作计划,严格按此执行。省级考核事项应纳入年度综合考核,除中央规定的专项考核外,省级机关各部门不得开展以地方党委、政府为对象的考核。各市县也要大幅度精简督查检查考核事项,确保实现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比上年减少50%以上的目标。

9.清理整合创建示范活动。对全省涉及评选评比表彰的各类创建示范活动进行清理,建立创建示范项目目录。省级面向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的创建示范活动,按照文明创建类、产业发展类、生态环保类、社会治理类进行整合归并,每类原则上不超过2个项目。结合基层实际,改进各类创建示范活动方式方法,适当延长创建周期。

10.规范举办节庆论坛展会活动。举办各类节庆论坛展会活动,必须从严掌握,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并严格控制规模和经费开支。未经省委、省政府批准,不在设区市任职的省领导不出席市、县(市、区)举办的节庆论坛展会活动;在设区市任职的省领导,出席上述活动也要从严控制。

11.改进调查研究方式方法。省级领导每年到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1个月,调研要聚焦重点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减少一般性工作调研。坚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人员,省主要领导到基层调研,设区市陪同的负责同志不超过3人,县(市、区)只安排1位负责同志陪同;其他省领导到基层调研,市县分别只安排1名负责同志陪同。倡导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开展调研,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

12.坚决纠正过度留痕。优化工作评价标准和方法,不得随意要求基层填表报数、层层上报材料,不得简单将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台账记录、工作笔记等作为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来代替实际工作评价。严控“一票否决”事项,省市县各级部门不得动辄以签订责任状或以“属地管理”为由,变相向地方和基层推卸责任。2019年,需要基层签订的责任状、填报的报表、使用的政务app要确保减少50%以上。

13.树立正确问责导向。认真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严肃问责、以法纪为准绳规范问责、以问题为靶心精准问责,以担当为导向慎重问责,既坚决防止问责不力、宽松软,又坚决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突出分级负责、权责对等,既追究基层落实责任、也追究上级领导责任,既追究执行者责任、也追究决策者和监管者责任,切实避免“责任只往下推、板子只往下打”。

14.优化问责机制流程。严格执行问责事项会商、初步问责建议会审等制度规定,注重听取所在党组织和本人意见,着力提高问责的规范性,真正起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对被问责的干部要正确对待,对干部有关问题的反映要认真甄别核实,没有问题的要及时澄清正名,对诬告陷害行为要严肃查处。改进谈话和函询工作方法,减轻干部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15.加大干部关爱力度。全面落实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等制度,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务员收入增长机制。优先选送考核优秀、基层一线和艰苦岗位的干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提高素质能力。关爱干部身心健康,完善党内关怀帮扶办法,落实干部带薪休假、加班调休等制度。探索建立乡镇、街道干部激励机制,适当提高经济待遇、年度考核优秀比例等。

16.增强容错纠错科学性。全面贯彻“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正确把握干部在工作中出现错误的性质和影响,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切实保护和调动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强容错纠错的审慎认定,允许干部对认定结论提出异议和申诉,提高容错纠错公信力。健全宽严相济的处置机制,强化教育提醒和思想引导,帮助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积极支持基层创新探索,充实完善容错免责事项典型案例,以利更好贯彻执行。

17.畅通能上能下渠道。建立健全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调整退出机制,真正使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对调整下来的干部,要加强教育管理和跟踪了解,对影响期满、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的,该使用的及时予以使用。

18.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建立省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由省委办公厅牵头,省纪委监委机关、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深改办、省委省级机关工委等参加,统筹协调推进落实工作。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一把手负总责,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确保“基层减负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建立执行情况跟踪问效机制,对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情况年底前进行专项检查。

19.强化上下协同配合。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体现,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坚决防止和纠正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等问题。从省级机关做起,组织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对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进行全面深入排查,着重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寻找根源、抓好整改,强化跟踪问效,推动党员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20.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树立正确政绩观,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用好巡视巡察、舆论监督等有力武器,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予以通报曝光,对干实事、作风好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为广大党员干部树标杆、作示范。

以上通知,请认真贯彻执行。

对于关爱减负十件大事心得体会精选六

《残疾人托养服务基本规范(试行)》

前言

为加强残疾人托养机构服务规范化管理,提升残疾人托养服务水平,促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意见》以及《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有关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一、总则,二、术语,三、机构托养服务规范,四、居家托养服务规范,五、服务管理,六、服务质量考核及评价。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

一、总则

(一)本规范所指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是指为符合条件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辅导、职业康复和劳动技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等方面的社会服务。

(二)本规范第(一)款中所指的符合条件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是指:

1 处于就业年龄段、有托养服务需求的智力残疾人;

2 处于就业年龄段、有托养服务需求且通过专业医疗机构精神科医师风险评估适宜托养的精神残疾人;

3 处于就业年龄段、有托养服务需求的重度肢体残疾人(包括同时存在智力残疾或精神残疾的多重残疾人)。

(三)本规范的宗旨是通过专业化托养服务,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改善残疾人生存发展条件,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四)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内为残疾人提供寄宿托养、日间照料及居家托养等服务的各类机构或组织。

(五)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管理服务标准及要求。

(六)本规范所列各种条款为基本要求。地方残疾人托养服务有关规范中有更高标准规定的,当地应按照本地规范标准执行。

二、术语

(一)机构托养

本规范所指的机构托养,是指在各级、各类寄宿制集中托养机构和日间照料机构中,为符合条件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本规范总则第(一)款规定的托养服务内容。

(二)居家托养

本规范所指的居家托养,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或机构,以合适的方式为分散居住在家庭和社区中符合条件的智力、精神和长期需要专人照料或护理的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本规范总则第(一)款规定的托养服务内容。

(三)生活照料和护理

为服务对象提供日常生活照顾和护理以及健康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

(四)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在服务对象的能力范围内为其提供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训练服务。

(五)社会适应能力训练

为服务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社会适应能力训练服务、基本的文化体育娱乐等休闲活动服务和一般性心理咨询引导服务,通过特定场景模拟重现等方式帮助服务对象了解、熟悉社会场景,克服或缓解心理和行为上的障碍,改善不良意识、行为和消极倾向,逐渐掌握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为适宜的服务对象提供参与真实社会活动的机会。

(六)职业康复和劳动技能训练

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合适其身体和心理条件状况的技能培训课程和训练服务,为服务对象提供自愿参与简单生产劳动的机会,对有一定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意愿的服务对象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七)辅助性就业

是指针对精神、智力和重度残疾人因劳动就业能力不足,无法进入竞争性就业市场的实际状况,通过集中组织残疾人参加适当生产劳动,帮助他们提高劳动技能、改善身体生活状况。辅助性就业机构包括工疗机构、农疗机构、托养机构中的劳动车间、庇护工场等。

(八)支持性就业

是指由专业就业辅导员专职辅助服务对象,使服务对象能够在普通企事业单位(非庇护工场等专门雇佣特殊群体的工作场所)获得稳定、有收入的工作机会。直至服务对象顺利过渡、融入工作环境,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就业辅导员再逐步减少介入。

(九)运动功能训练

为已接受过医疗康复服务之后的服务对象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运动康复训练,增强其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时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十)托养服务机构

本规范中提到的“托养服务机构”,指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和日间照料机构。

三、机构托养服务规范

(一)机构要求

1 托养服务机构一般要求相对独立,设置在交通便利的区域。

2 服务场所应为自有用房或协议承租5年以上。

3 依法设立,申请审批、注册登记手续齐全,合法运营。

4 在显著位置公开服务项目、服务指南和工作流程。

5 应有稳定的运营资金保障,确保能够持续运营发展。

6 配置与其服务范围相适应的服务场地,包括住养居室、食堂、护理保健室、文体活动室、康复室、心理咨询室、劳动(生产)工作间等。

7 具备基本的无障碍设施设备。寄宿制集中托养机构的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规定。

8 房屋建筑质量安全和消防设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9 政府兴办的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应具备《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标准》中规定的基本设施设备、功能场所。

10 接受中央财政“阳光家园计划”项目资助的机构,应在显著位置使用“阳光家园计划”专用标识。

(二)人员要求

托养服务机构应配备与其服务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护理人员。

1 管理人员

(1)应从事过管理工作,具有社会工作类、社会福利类或康复类等相关学习或培训经历。

(2)熟悉残疾人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熟练掌握残疾人托养的基本知识、主要政策和专业知识。

(3)托养服务机构中的财务等专业岗位上的管理人员应当持有有效的从业资格和职业资格证书。

(4)主要管理人员平均年龄不宜超过55岁。

(5)每年至少参加1次以上管理培训活动。

2 专业人员

(1)内设医疗部门的机构应配备专业医务人员。

(2)应配备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其数量能以满足需要并能提供本规范所规定的运动功能训练服务为原则。

(3)有精神残疾服务对象的,应配备精神卫生医师、专业心理治疗师或经过相应专业卫生医疗机构上岗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专业人员。

(4)应配备至少1名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员和1名能够从事心理咨询和疏导的专业人员。

(5)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原则上应配备全职的专业人员,日间照料机构可根据实际需求整合利用资源。

(6)可根据实际需要招募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

(7)应具有本人身份证明、健康证明。对需持证上岗的职业,应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持有效的从业资格和职业资格证书。

3 服务人员

(1)根据服务对象需求配备适宜的护理员。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比例最低不低于1︰5。护理员中男女比例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

(2)至少配备1名经公安部门认可的安保人员。

(3)应熟练掌握相应的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并接受过残疾人特殊生理与心理知识培训。

(4)应具有本人身份证明、健康证明,并接受过托养服务与专业培训。

(5)提供服务时应统一着装,挂胸牌。

(6)每年至少参加12学时以上的业务培训活动。

(7)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尊重和善待残疾人,对待服务对象应文明友善、耐心细致。

(三)服务内容和要求

1 生活照料和护理

(1)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营养、合理配餐,制定每周食谱,能够提供点餐、加餐、助餐服务,尊重服务对象饮食习惯,使其得到合理、规律的膳食服务。

(2)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应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为服务对象提供合理频率的身体清洁服务和衣物换洗服务,保持服务对象身体清洁、无异味,衣物卫生、整洁、得体。

(3)对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提供起床、穿衣、就寝、脱衣、整理床铺、如厕等基本起居服务。

(4)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并在显著位置标示。

(5)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应根据服务对象特点进行分级护理,并用记录卡片标注在显著位置。

(6)为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按医嘱提供服药服务。

(7)护理智力残疾对象时,应注意观察和指导。避免因为理解障碍造成意外伤害。

(8)护理精神残疾对象时,应注意安全保护和监护。遇特殊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其家属或监护人,由专业医技人员或在其指导下适时采取安全保护和监护措施,或转入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9)在护理过程中,应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和尊严,特别注意保护女性服务对象的人身权益不受侵害。

(10)协助有需要的服务对象进行户外活动。在天气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每天保证服务对象到户外活动1小时。

2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1)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和特点,制定适宜的培养与训练计划,并张贴在显著位置。

(2)指导服务对象进行基本生活自理活动训练,使其能够自行洗漱、如厕、穿衣、吃饭等。

(3)在模拟家庭环境和劳动环境中指导服务对象学习简单家务和劳动,使其能够在协助和指导下完成煮饭、拣择蔬菜、整理床铺、洗衣服、打扫卫生等活动。

(4)应与服务对象的家属或监护人及时其沟通训练的内容和情况,以便服务对象回家时可以在真实家庭生活场景中对其生活自理能力进行重复巩固训练。

(5)可根据服务对象个体情况,设计适宜的训练课程,例如制作面食、烘焙饼干、缝制衣物等,发掘其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可能存在的其他潜力。

(6)训练考评结果应记录存档,并依此调整或完善训练计划。

3 社会适应能力辅导

(1)参考《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中对智力和精神残疾人社会适应能力的描述和分级,为服务对象制定社会适应能力辅导计划。

(2)以适当方式为服务对象普及简单的礼仪知识、两性知识等基本社会行为准则和常识。

(3)每天与服务对象的交流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为服务对象提供日常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关爱服务。

(4)对心理和行为出现异常的服务对象进行关注,有必要时召集专业人员进行座谈分析,为其制定行为矫正方案。对于心理和行为出现极端异常、严重影响其他服务对象正常生活甚至人身安全的服务对象,应立即转介至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5)为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提供教育培训、图书阅览、上网和收看收听电视广播等服务,使其对社会和舆情具备一定的知晓度。

(6)在机构内开展适宜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比赛、展示或表演,使其具备基本的人际交往兴趣和能力。

(7)指导服务对象在模拟超市、银行、医院、邮局、公共交通等简单社会场景中进行社会适应性训练,提高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8)定期安排服务对象家属或监护人、志愿者到机构内进行活动,鼓励服务对象接待访客或外出参加社区或社会公益活动,逐步拓展其在直接参与社会生活方面的能力。

(9)根据服务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恢复和提升情况,适时调整社会适应辅导计划。

4 职业康复与劳动技能训练

(1)组织有需要的服务对象开展与其行为能力相适应的简单基本生产劳动,例如制作绢花、组配零件等。通过劳动帮助其活动肢体、锻炼大脑、集中注意力、协调手眼。

(2)服务对象参与生产劳动之前,应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

(3)为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心理咨询、职业适应评定、职业康复训练、职业介绍等服务。

(4)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专业的劳动技能培训课程,开发服务对象的职业能力。

(5)有条件的托养服务机构应开设庇护工场或与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合作建立职业康复车间,使部分服务对象实现辅助性就业,获得一定的劳动收入。为条件适宜的服务对象提供支持性就业,进而实现社会性就业。

(6)合理处理劳动生产成果和可能获得的收入。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应记录并存档。

(7)有条件的托养服务机构宜定期组织技能展示、竞赛等相关活动。

(8)定期开展身体功能评估和劳动能力评估,适时对服务对象的职业适应性进行测评和评价,及时调整职业康复与劳动技能训练计划。

5 运动功能训练

(1)为有需求的服务对象提供适当的以运动功能为主的训练,指导其规范使用矫形器和训练器具,帮助其巩固医疗康复效果,使其身体运动功能得到恢复或代偿。

(2)有条件的托养服务机构应定期对服务对象的监护人进行必要的简单技术培训,使其在机构之外也能够得到持续的运动功能训练。

(3)根据服务对象的身体情况,开展运动功能评估,适时调整训练计划。

(4)服务对象身体状况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转介到专业医疗康复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居家托养服务规范

(一)服务平台要求

1 具有合法经营资质、具备相关资质证书的托养服务机构及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家政服务机构等提供公益性社会服务的机构,均可为服务对象提供居家托养服务。

2 具有与其业务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固定的经济来源。

3 具有与其业务范围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具备提供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的功能。

(二)人员要求

1 人员配置

(1)配备能够从事残疾人护理和普通家务劳动的专业服务人员,其数量以满足需要并能提供本规范所规定的生活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服务为原则。

(2)配备至少1名能够从事心理咨询和疏导的专业服务人员或是社会工作者。

(3)配备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其数量以满足需要并能提供本规范所规定的运动功能训练服务为原则。

(4)可根据实际需要招募一定数量的志愿者。

2 管理人员

(1)从事过管理工作,具有社会工作类、社会福利类或康复类等相关学习或培训经历。

(2)熟悉残疾人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熟练掌握残疾人托养的基本知识、主要政策和专业知识。

(3)财务等专业岗位上的管理人员应当持有有效的从业资格和职业资格证书。

(4)每年至少参加1次以上管理培训活动。

3 服务人员

(1)应具有本人身份证明、健康证明。对需持证上岗的职业,应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持有效的从业资格和职业资格证书。

(2)对残疾人托养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有一定了解,熟练掌握相应的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

(3)接受过残疾人特殊生理与心理知识培训。

(4)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尊重和善待残疾人,对待服务对象应文明友善、耐心细致。

(5)提供服务时应统一着装。

(6)每年至少参加12个学时以上的业务培训活动。

(三)服务内容及要求

1 生活照料和护理

按照服务对象或监护人的要求,提供以下服务:

(1)协助服务对象整理家庭环境卫生。

(2)协助服务对象整理个人卫生。

(3)上门送餐或在服务对象家中协助准备膳食,有需要的可根据情况提供帮助进食服务。

(4)经过合法的委托手续,可协助办理家庭日常事务。

(5)根据医嘱同意,可陪同在服务对象居住附近安全合理的地区进行户外活动。

(6)其他合法、安全并经所在服务机构批准同意提供的服务。

2 社会适应能力辅导和运动功能训练

按照服务对象或监护人的要求,提供以下服务:

(1)指导并协助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或其监护人正确使用配发的康复、保健仪器和辅助器械;

(2)协助有需要的服务对象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多种方式了解新闻和知识;

(3)经常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了解其心理特点,有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及时向其本人或监护人提出建议;

(4)对有需求的服务对象提供简单的家务劳动训练和辅导;

(5)对服务对象提供手工编织、绘画或其他适宜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的职业康复功能训练和辅导;

(6)协助陪同服务对象参与与其身体状况相适应的文体活动及有益身心的公益活动;

(7)其他合法、安全、力所能及并经所在服务机构批准同意提供的服务。

五、服务管理

(一)规章制度

1 制定健全的行政、人事、档案管理等规章和制度。

2 建立合同责任机制,与服务对象或其家属、监护人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托养服务协议。

3 财务制度健全,凭证、账簿符合财务规定。社会捐助、政府补助资金专款专用,有详尽的使用记录,定期公开财务报表。

4 制定清晰、准确的服务说明书,包括机构介绍、服务设施、服务内容和项目、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服务承诺、相关费用减免政策等。服务说明书应以适当方式公开。

5 服务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公开上墙。

6 应有服务回访制度和防范服务风险的制度和措施。

(二)服务协议

1 应与每一位服务对象或其家属、监护人签订具有法律效力、权责清晰的托养服务协议。

2 签订协议之前,应有有效途径供拟入托人员或其监护人进行信息咨询和反馈。

3 托养服务机构应对拟入托人员的托养适宜性及护理等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得到家属或监护人认可。

4 协议中必须明确,拟入托人员若是曾有精神疾病史,在入托适宜性评估时应提供专业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出具的正式风险评估表,以确定其病情已经稳定并具备了从专业医疗机构转介至托养服务机构的条件。

5 协议中应确定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流程、服务时间、收费标准及其他必要事项。服务对象在托养服务机构中入托满一年,就应对其进行一次托养适宜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有必要继续入托。协议一般一年一签。

6 应为进入机构进行托养的服务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有条件的机构或个人还可购买大病险等其他险种。

7 托养服务机构应按照协议提供相应的服务。妥善保存和管理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尊重和保护服务对象个人隐私。

(三)事务管理

1 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及服务对象等信息的登记应真实、完整并及时更新。

2 建立服务对象个人档案,服务对象1人1档,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托养服务协议书、健康情况、医疗记录、护理等级评估报告、康复训练情况等。及时更新,动态管理。

3 及时掌握服务情况,通过电话、家访、网络等途径收集服务反馈意见。

4 保持机构内干净、整洁、无异味。居室和公共区域每日清扫不少于1次,每周消毒不少于1次。

5 保持各种护理用具和生活用品清洁、有序。定期清洗床上用品。有明显污渍时,应及时更换。

6 服务对象用餐、休息期间,应有值班工作人员定时查房,并做好值班记录,值班表上墙。

7 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入托服务对象残疾类别和服务需求的不同,分别建立独立针对某个类别的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或者在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内为入托的智力和精神残疾人设置相对独立的生活场所和活动空间,依据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的身心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8 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应建立内设医疗部门或签约专业医疗机构(医师)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服务。内设医疗部门或签约专业医疗机构(医师)应具有诊治残疾人常见病、多发病和处理残疾人突发性疾病的能力。

9 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应每年为签约服务对象提供1次常规身体检查服务,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在服务对象入托期间保存其身体检查结果单及既有病史病历。

(四)安全与应急

1 在托养服务机构的公共区域应安装实时监控装置。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应有24小时开启的监控装置,有专人值班,并能够随时查房。

2 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应配备安保人员,并设置门卫,实施人员出入登记制度。并宜为智力和精神残疾服务对象准备便于随身携带、注明姓名与机构联系方式的标识或卡片。

3 托养服务机构服务对象在托养期间外出实践或参与活动,应与其家属或监护人沟通并征得同意。

4 托养服务机构应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识,具有防止服务对象接触到危险物品(电源、热源、水池、刀具、绳索、化学品、药品等)的措施。

5 为服务对象进行家务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训练时要注意防止服务对象直接接触电源、明火或沸水等有危险性的物品。

6 托养服务机构的过道、洗手间应有防滑、防摔设施,浴室应有通风透气的相关设施。

7 托养服务机构中两层及以上、供服务对象使用的建筑物应在楼道加装防护设施,防止坠楼等意外事故发生。应设置紧急疏散通道,保持畅通。

8 托养服务机构内有精神残疾服务对象的,宜设置独立的管理区域,并在入住房间和集中区域增设安全防护门窗。居家服务中有精神残疾服务对象的,应对服务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之后方可上门服务。

9 对易摔、易坠床、站立或行走不稳的托养服务机构服务对象,应采取防护措施。

10 对餐具、炊具和操作环境按时进行清洁和消毒。严防食物中毒,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提供的餐饮食品应每天留样,至少保留24小时。

11 应采取措施,杀灭机构中的老鼠、蟑螂、蚊蝇等,防止对服务对象的健康造成损害或引发传染病。一旦发现服务对象有患传染病的迹象,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其家属或监护人,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消毒和转介治疗措施。

12 服务对象进行床位更换时,应对床铺进行常规消毒处理。服务对象患传染病或死亡的,应对床位和居室进行全面相关特殊消毒处理。

13 医疗药品使用严格按照医嘱执行。代发代管医疗药品,应有有效的委托书。接受医疗药品时,应查阅核对就诊病历卡、处置单等,做好药品交接记录。药品应由专人、专柜保管,避免丢失、损坏和过期失效。

14 寄宿制托养机构应建立以防走失、防火、防盗、预防突发疾病和意外受伤为核心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演习。

15 提供居家服务的机构应建立以预防突发疾病和意外受伤为主的应急预案,组织管理和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演习。

16 发生突发事件,应及时向主管机构及相关部门汇报。

(五)公共关系

1 托养服务机构每年应举办公益性活动至少1次,应与所在社区举办1-2次联谊活动,动员服务对象参与机构举办的公益性活动。

2 托养服务机构可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制定周密的合作计划,拓展发展空间。可通过共同举办活动、展览、赞助、义卖、设立庇护工场承接订单等方式与企业开展合作。

3 积极吸纳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参与残疾人托养工作。

4 应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对外公布监督、投诉电话,对于社会投诉、反馈意见,应在3个工作日内给出明确答复。

5 托养服务机构应有固定的社会开放日,在预先约定的情况下,可在社会开放日接受公众参观。

6 托养服务机构应以适当方式公开公布有关服务对象的重要决定与重大安排。

7 制定采访接待制度,规范采访接待程序,由专人或部门负责接待采访。

六、服务质量考核及评价

(一)托养服务机构和开展居家托养服务的机构可通过内部的工作检查考核、主管单位组织的考核评定和社会监督评议等方式进行服务质量考核与改进。考评依据主要包括:

——行业规范与服务标准

——内部规章制度与管理要求

——岗位职责与要求

——管理与服务记录

——社会反馈与投诉。

(二)应依据本规范,结合本机构的实际情况编制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考核评定表进行自查。自查评定的周期宜为1月/次。

(三)可通过统一填写主管部门的考核表、主管部门抽查或普查等方式进行服务质量政府部门考核。

(四)应通过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家长会、社会投诉等方式进行服务质量社会监督考核。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家属或监护人会议,或者由专人上门家访,收集服务反馈意见和建议。

(五)应定期或不定期查阅服务反馈意见、服务过程记录等相关信息,定期走访调研,进行满意度调查,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

(六)服务质量考核结果应以适当方式公开。

(七)服务质量考核应与激励制度相结合,依此制定服务奖惩制度。

对于关爱减负十件大事心得体会精选七

我是xx小学四年级班的班主任,同时还兼任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我校地处农村,许多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使学校“留守儿童”超过了xx%。

由于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友照看,因此使得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近年来,我在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大力帮助下,采取多种形式,从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我凭着特有的执著和坚韧,给“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环境,帮助“留守儿童”走出了阴霾,走向了成功;同时,我也赢得了中心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回顾这几年的“留守儿童”工作,有苦也有乐,应该说收获是多的,现整理如下请领导指正。

正确认识“留守儿童”的优点和缺点,就要真正有“诲人不倦”的信心、恒心、耐心和诚心。为了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生活的自信心,我与他们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平等民主的关系,进行情感交流。

学生xx的父母离异,爸爸再婚后常年在外打工,她只能由爷爷、奶奶监护。幼小的心灵受到难以愈合的创伤,再加上隔代教育,祖孙不好沟通。一段时间后,性格变了:没有了欢声笑语,作业完成不了,也不和同学一起玩。我发现后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情况,与之亲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感觉到她的心灵与我靠近时,找适当的时机与其促膝谈心。我俩在用真心交流后,她的思绪恢复平静,她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这就需要长辈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西方教育流行一句话:“孩子是没有错的。”所以,要尽量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扬他们的特长,并适时加以引导。

xx的爸爸、妈妈在xx搞服装工作,一年只回家一次,奶奶带着上学,由于奶奶不识字,无法辅导她学习,她常常不能完成作业却骗奶奶说写完了,老师很生气奶奶被蒙在鼓里。其实,这孩子挺聪明的,看到她成绩下降,作为班主任,我感到很痛心。

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促使我必须“管管”她。于是,我与其父母联系,让他们多往家打电话,遥控、督促孩子学习。又找她来谈话,先述其优点并表示对她的好感,后询问这一段时间她成绩下降、不愿做功课的原因,原来奶奶对她的关心比以前少了,(妹妹也由奶奶看管),她很想回到以前独享关爱的时候。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像这样的留守学生并非本质的恶劣,而是缺乏关爱才犯错。

于是我经常询问她的生活,给她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转变她的人生观、世界观,鼓励她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增强其自信心。当该生出现反弹波动时,我及时调整教育思路,使其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心。

由于农村学校地域特殊性,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在他们身上常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学生xx,父母都在xx鞋厂,奶奶充当临时监护人。他个头高,酷爱体育运动。

一次,他在打蓝球时不慎摔下,使左手的手腕骨发生骨折。当同学们向我报告后,我迅速到他跟前,看到他用右手把受伤的左手端着,他脸色苍白,嘴唇发乌,不停地颤抖,我吓住了。说实话我是第一次见到人手腕骨折,但想着孩子这时更疼更怕,我镇定下来,并用双手托住他的身体,找来几位学生,迅速将他送往xx卫生院。

一路上,我一个劲安慰他:“没事的,别怕!”医生拉骨并找准位置接骨时,我紧紧抱住他不让他乱动,口里还一直说:“一会儿就好了,听话好孩子。”看他疼得额头上冷汗直冒,我心里真难受,我跟他说:“疼就喊吧,别憋着。”但他的坚强更让我感动,我让他把头靠着我的肩膀上,希望这份依靠能让他减轻一些痛苦。在整个医治过程中,我感觉我跟他就是母子,他对我依赖极大。

事后,针对这一突发事件,我作了很深的反思:教师对留守学生不单是应该在道德品质方面、学习方面进行教育,还应该在安全和自卫方面加强教育。

关爱无边,亲情漫漫。我是一名乡村女教师,和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一样,固守着这份清贫,守护着这方神圣,用我的爱心去点燃“留守儿童”的希望,让他们的生命沐浴灿烂的阳光,使他们真正走出心灵的荒漠,回到亲情的绿洲。我奉献着,幸福着,快乐着,无厌无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