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乡风文明转变心得体会总结 乡风文明的现状及对策(八篇)

  • 上传日期:2023-01-11 13:56:31 |
  • ZTFB |
  • 9页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促进乡风文明转变心得体会总结一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供条件保障,加强政府统筹,加大监督检查,确保学生体育课程的设置和课余活动时间,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全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校体育教育质量,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保证课程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强化课外练习和科学锻炼指导,调动家庭、社区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遵循教育和体育规律,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重视运动技能培养,逐步提高运动水平,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坚持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有序开展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积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大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坚持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继续推进学校“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体育创建工作,鼓励各学校依据本地特点,开展“非遗进校园”、“社会体育指导员进校园”等活动,大胆探索创新,不断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

(三)总体目标

到xxxx年,全县中小学校全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场地、设施明显改善,体育器材配备全部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体育课时和锻炼时间切实保证,教学、训练与竞赛体系基本完备,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显著增强。

(一)落实体育课程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小学x—x年级每周x课时,小学x—x年级和初中阶段每周x课时,高中阶段每周x课时。全县中小学校校长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体育教学的日常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削减、挤占体育与健康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按照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各中小学校要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将长跑、跳跃等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项目列为必修内容。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根据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实施以身体锻炼为主的体育教学内容,使学生正确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健身运动能力和体育运动欣赏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积极开展运动项目教学,提高专项运动能力。大力普及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广泛开展田径、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项目,进一步挖掘、整理、推广高跷、太极、柔力球、秧歌等民间体育项目,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切实保证残疾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

注重体育课程特色建设,提高体育课吸引力,创新教学方法,使各种练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育课增加趣味小型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体育的兴趣和乐趣,培养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体育课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和精品,有条件的学校要从“一校一品”向“一校多品”方向发展。

(二)强化课外锻炼

认真落实学生每天x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在开齐上足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上,义务段学校务必组织好每天上、下午xx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高中段学校根据学校实际可以实行上、下午xx分钟大课间活动,充分利用好这种“天天有时间,人人都参与”的健身途径,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对活动内容要统筹安排,做到有秩序、有特色,切实保证体育活动效果。寄宿制学校坚持早操制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组织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创建活动,大力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依托省体工大队,进一步抓好陈庄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积极创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特色学校。定期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和“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阳光体育冬季长跑等群体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三)开展课余训练

各学校要根据传统特色和学生需求,通过组建运动队、体育兴趣小组等形式,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指导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科学训练。各学校要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包括田径、篮球、乒乓球、足球、健美操等体育运动锻炼项目的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实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全县每年举行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生篮球运动会、小学生体育运动会,举行篮球、足球、健美操、特色大课间活动展示等体育竞赛活动,检验各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积极创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四)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增强广大体育教师特别是乡村体育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坚定长期致力于体育教育事业的理想与信心。优化教师结构,按照体育教师缺编人数统一进行体育教师招聘。在教师招聘时逐年加大体育教师招聘的比例,逐步按要求(小学x个教学班配一名体育教师,初中x-x个教学班配一名体育教师,高中x-x个班配一名体育体育教师。农村xxx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x名专职体育教师)配齐配全体育教师。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要在配齐体育教师的基础上,根据体育特色(传统)项目建设需要,配备x—x名专项体育教师。学校的专职体育教师要专职专用。在现有体育教师不足的情况下,积极探索专职体育教师多学校轮流上课的机制。

保障体育教师合法权益,落实体育教师待遇。在职称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晋级晋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享有同等待遇。保障体育教师合法权益,落实好体育教师的工资、室外津贴等待遇政策。学校要妥善解决体育教师的工作服装,每人每年不低于xxx元。合理计算体育教学工作量,体育教师承担课余体育训练、辅导群体活动、组织体育竞赛和《健康标准》测试等工作,要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范畴。

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将体育教师培训纳入“三支队伍”培训计划,加强对体育教师特别是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体育教师道德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强体育骨干教师培养,每年定期进行业务提升培训,打造一批体育名师。

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奖励机制。教育部门定期举办体育教师教学基本技能比赛、体育优质课教学比赛,组织体育学科教学观摩课,为一线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增加对体育教师的各种荣誉激励。在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同时为其职称评定奠定基础,激发体育教师对体育事业的工作热情。

(五)推进设施建设

县政府将把学校体育设施列为学校标准化建设重要内容,以保基本、兜底线为原则,增加经费投入,使中小学体育设施器材满足教育教学要求,建设好学校体育场地、配好体育器材,为体育教师配备必要教学装备;积极推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户外体育设施为学校体育提供服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或借用学校体育场所作为他用。

(六)完善评价办法

各中小学要充分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完善考试评价办法,构建课内外相结合、各学段相衔接的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和评价报告制度。学校要将学生《健康标准》测试情况列入小学生成长记录,初中以上学校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指标和内容;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评选。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该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从xxxx年开始,每年公布《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情况;并将结果纳入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教育部门综合考核指标。

建立数据抽查复核制度。教育行政部门每年组织《健康标准》抽测工作,将抽测结果与系统上报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后予以公布。

(七)加强制度建设

教育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建设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定期监测、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学校,实行合格性评估,停止评优评先。

建立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通过年度报告,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各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存在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切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教育部门要建立阳光体育公示平台,公示、公布学校体育工作发展情况,重点是学校体育课开课、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等情况,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公告栏、家长会和校园网等定期通报学校开展体育工作情况。教育部门和学校每年要向社会公布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和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八)强化风险管理

教育部门要研究制定学生体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办法,进一步完善校方责任险,采取措施为学生购买学校体育活动伤害保险,探索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鼓励学校、学生、家长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全县中小学校要将体育活动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学生的伤害应急处置和救护能力。加强校长、教师及有关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学校体育从业人员运动风险管理意识和处理能力。体育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锻炼,避免发生运动损伤事故。强化体育安全管理,对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进行安全风险分类管理,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和学生校外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人,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体育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和使用管理,切实保证体育场地器材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举办大型体育活动时,做好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预防和避免群体性安全事故发生。

(九)加强督导检查

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学校年终考核,重点督查学校体育课开课、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等情况。

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学校校长是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把阳光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学校体育工作责任意识。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由政府负责同志担任召集人,文教、财政、发改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强化学校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将学校体育发展纳入单位年度工作报告。

(二)落实管理责任

教育部门要完善政策、制定标准,加强科学指导和监督管理,将学校体育纳入各类教育发展规划。要设置负责管理学校体育工作的机构。财政部门要完善支持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做好学校体育教师的补充工作。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学校体育工作发展需要,合理确定编制数量和结构。共青团组织要配合教育部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

各中小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强化学校体育的实施方案,加强责任意识、学习意识,认真研究解决本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切实履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学校班主任、体育教师和其他任课教师都要各司其职,共同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加大经费投入

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把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并随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而逐步提高,学校在经费使用上要确保体育经费不少于教育公用经费的x%,保障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体育竞赛、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检查等工作的正常开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发展学校体育,多渠道增加学校体育投入。教育部门和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要设立课余体育训练专项经费,加强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竞技水平。

(四)建立考核机制

县政府将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考核评价指标,对成绩突出的单位、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教育部门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年度教育重点工作,作为对学校及学校第一责任人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学校,不得评为教育先进单位,学校第一责任人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对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严重下降的单位要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五)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及网络等手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新闻宣传力度,总结交流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广泛传播健康理念,引导师生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健康观,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学校体育的良好氛围。

对于促进乡风文明转变心得体会总结二

社区健康促进是指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居民为对象,促进建立健康信念、培养健康意识,广泛参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社区卫生状况,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社区健康促进是激励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和管理决定他们生活和健康的问题,在营造健康的环境、健康的社会和健康的人民中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新时期卫生体制改革的主题之一,社区健康促进则应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先导性工作。做好社区健康促进应综合使用健康促进的五项要素,即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的环境、加强社区的行动、发展个人的技能和调整保健服务方向。社区健康促进还尤其注重建立社区健康促进委员会,把发展社区健康教育作为政府行为,加强领导,贯彻实施;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包括持续稳定的生态环境及和谐的社会环境,建立社会联盟,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社区,并挖掘社区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以完善社区居民生活的所有功能和保障居民的基本需求,包括食品、住房、安全等;把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与创建文明小区相结合,使健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针对社区健康危险因素,制定规划、实施干预;针对社区常见疾病防治和家庭卫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保健意识和技能、以及社会卫生公德与卫生法规教育等。结合我们社区内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健康促进计划如下。

(一)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健康教育

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面向21世纪,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大决策。全科医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提供者,也是社区健康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实施者。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如下途径:

1、建立完整的个人、家庭健康档案,包括医疗保健记录、双向转诊记录、健康教育培训记录等。

2、进行社区主要疾病高危人群监测及健康教育。

3、建立驻社区单位(学校、托幼机构、机关等)定向健康教育服务。

4、开展家庭病床健康教育。

5、在社区服务中心开展门诊及病区的健康教育。

(二)结合城市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开展城市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管理和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城市居民健康教育的普及率、自我保健水平和公共卫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又是衡量城市爱国卫生工作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指标。在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时,根据城市爱国卫生和环卫工作的任务和重点,调整、部署、健康教育的内容,使二者有机的结合一起,互相促进,以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城市卫生文明建设、增进社区居民健康方面的协同作用。

(三)利用各种传播渠道,普及医学科学知识

1、积极争取各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利用报纸、广 播、讲座、电视及vcd、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辟健康教育专栏节目和公益广告,向群众普及医学科学知识。

2、建立固定的宣传阵地,如卫生宣传橱窗、卫生宣传栏,结合社区中心卫生工作和季节性疾病防治,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制作活动的卫生宣传展牌,到各街道和居民小区流动展出,方便灵活,经济可行。

3、组织各部门开展健康教育和全民健身运动。与居委会合作组织居民积极参加各种文体和健身活动。

4、利用街道老年活动室、文化活动站及居委会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与培训。

(四)建立健康教育示范小区

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是普遍应用的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在突破传统的卫生宣教模式,开创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新格局的过程中,建立健康教育示范小区具有典型示范,指导全局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健康教育示范小区的组织实施如下:

1、建立社区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或社区健康促进委员会,将健康教育考评纳入目标管理。

开发社区领导,为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社区领导重视是关键。没有社区领导的支持,社区健康促进就得不到资源的保障,专业部门的作用就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挥,社区健康促进的持续性发展也变得不大可能。因此,开展社区健康促进工作首先要开发社

区各级领导,提高他们对健康促进的认识。针对部分社区领导对健康促进持怀疑态度的情况,我们可邀请上极医院专家介绍健康促进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和经验,组织社区有关领导进行学习;与社区领导一起商讨所辖社区的健康问题,同他们一起制订社区健康促进计划并共同参与工作,从而得到社区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充分利用与社区领导建立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开发领导,逐步将健康促进溶入社区的日常工作,促进社区健康促进的持续发展。

2、建立健全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网络,培训基层健康促进专(兼)职人员,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骨干。

我们准备每年对社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促进专(兼)职人员进行几次有关健康促进理论和方法的培训,并逐步形成制度。每年还准备组织他们到健康促进先进单位参观学习,提高健康促进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及工作能力。为社区健康促进工作质量的逐步改善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3、创建文明卫生的社区环境,提供健康教育设施、场所、健康教育材料,营造健康教育氛围。

4、完善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制度,以行政、组织、社区规范、评比奖惩等措施保证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

5、提供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包括建立家庭健康档案、重点人群监测、社区常见病普查普治、社区健康咨询等。

对于促进乡风文明转变心得体会总结三

根据xx关于创建xx的安排意见,我们结合本医院的具体实际,按照年初的创建工作部署扎扎实实的开展了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院的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依靠群众的方针,结合医院工作特点和实际,以医疗质量为重点,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抓好医疗规范执行、医患沟通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切实抓好生产、生活安全,努力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的就医环境和工作生活环境。

二、工作要求1、提高认识,摆上位置。建设“平安医院”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要从安邦定国、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认识出发,从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的认识出发,从我院就诊病号多,人口流量大,人员构成复杂的特点出发,把“平安医院”的创建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上。在工作时间的安排上立足于经常性,在工作重心上立足于一线科室,在联系实际上立足于结合,在工作突破上立足于创新,在工作作风上立足于务实。切实解决了干部职工在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服务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2、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平安医院”、的“平安”,不是狭义的“平安”而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广义“平安”。我们在全院医护人员的头脑中确立大平安的观念,按照确保大稳定、大安全的要求,对带有普遍性、全局性的热点问题予以高度重视,统筹考虑,既要全面抓,更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抓。始终把医院的稳定、患者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建设“平安医院”的重中之重。

3、立足经常,重在落实。“平安医院”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需要长期抓,经常抓,既要有长期的计划,又要有短期的安排。我院各科室把“平安医院”的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通过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把“平安医院”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了实效。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平安医院”的建设是造福广大职工和患者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需要广大职工共同参与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通过形式多样的,最大限度地广泛宣传,营造了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平安医院”建设的浓厚氛围。充分的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建设“平安医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工作重点建设“平安医院”涵盖医院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医院普法教育工作,切实地提高了干部职工法制观念。充分利用院里现有的宣传橱窗、公示栏,以及周一院内例会、工会活动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各种法律法规的学习,并使其制度化。具体做法是宣传橱窗和公示栏定期更新一些与广大职工密切相关人人关心的法律法规条款,如《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等等,并在医院每周例会上有专人带领学习,还通过在工会的活动中不定期的举行一些法律知识竞赛,把职工的业余时间吸引到法律法规的学习中来。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遵纪守法观念,形成一个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大好局面。在医院的日常管理中,经过酝酿和职工的充分讨论制定出我院劳动纪律条例、医院收费差错处罚规定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确实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让大家有话说到明处,有意见提到明处,使日常管理民主化。医院领导细分医院工作岗位,做到人人每天有班上,每天上班有活干,坚决不把闲散人员推倒社会上去,杜绝了给社会治安带来负面影响的事情发生。

2、加强医院安全工作,切实地保护了职工和患者安全。加强对院内各部位的安全检查,消除隐患。我院每年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消防安全进行全面检查,对容易引发火灾、存放危险品及人员集中的场所作重点检查(如药库、病房、锅炉房等),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更换,确保消防器材的完好。我院实行院领导值二线班制度,明确每人的时间段分工,值班期间要进行全院巡视,切实把防火、防盗、防破坏等治安防范措施落实到了实处,并严格填写值班记录及交接班记录,杜绝了重大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调,切实维护医院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确保了医院的稳定。抓好病人医疗安全,落实安全责任制。严格落实三级查房制度,做好病人四防工作,做到精心治疗、精心护理,严防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抓好水、电、暖、煤气以及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加强消防安全设施的维护、检查,做好安全消防工作。严格落实科室安全责任制,搞好不稳定因素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制定人防、物防、技防应急措施,确保全院无重大责任事故。

3、认真化解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和矛盾纠纷,切实维护了医院的稳定。制定了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预案,对政治性事件、群体性上访事件、群体性中毒事件、意外伤亡事件和不可预测的事件等制订了相应的预案,并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及时修订完善。认真做好和妥善处置因医院改革、部分职工的院内不同分工牵涉到个人利益带来的各种矛盾事件。各分管院长具体负责各分管科室的创建工作,与工会成立的争议调解委员会相互配合,及时地妥善处置了各种突发事件,把不稳定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拦截于院内,把不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四、保障措施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医院组织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平安医院”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有关职能科室的具体职责任务。将创建活动列入xx考核重要内容,对成绩突出的科室(病区)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措施不利、失职渎职的,严肃追究责任。以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来推动医院各项工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2、明确目标,落实职责。具体目标是通过本院开展创建“平安医院”的活动,努力确保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正常的诊疗秩序,确保医院稳定,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本着各科室成员负责好自己科室的原则,与科室责任人签订了创建“平安医院”的目标责任书,确保职责能层层落实。

目前,我院的创建工作已初见成效,但是我们深知“平安医院”的创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在创建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长久性工作,我院将保持已取得的成绩,继续努力,为创建平安医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对于促进乡风文明转变心得体会总结四

健康教育是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也是公共卫生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康教育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慢性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落实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根据公共卫生工作要求,特制定20xx年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计划,内容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

为了更好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我们作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卫生知识、卫生行为的宣传活动,使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扎实有序的开展,逐步走上日常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二、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本院内网这个平台的优势,将慢性病、传染病、流行病的防治知识迅速发布到各科室,使医护人员能及时掌握相关动态。利用网络、宣传栏、视频、健教小处方、咨询义诊、健康大讲堂等多种形式以及各种有意义的宣传日(3月24日结核病宣传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25日计划免宣传日、5月31日第二十四个世界无烟日、6月1日母婴保健法宣传日、6月6日全国爱眼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7—8月重点宣传“预防肠道传染病”,提倡注意饮食,减少疾病、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11月第二个星期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防病宣传日,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12月爱滋病宣传活动)对重点人群、患者及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积极普及预防疾病知识。

三、突出防病重点,开展健教活动

根据公共卫生工作目标的要求,健康教育主要为三大块: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大众健康教育、患者健康教育。我们将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开展预防控制爱滋病、结核、菌痢、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乙型病毒性肝炎、霍乱等重大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与促进。同时广泛普及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内分泌疾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卫生科普知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具体如下:

1、积极开展健康大课堂活动,各科室根据课题内容在年初报公共卫生科,由公共卫生科统一安排制定课程表,各科室按课程表安排的时间讲课。大课堂一季度2次,做到每年讲课的病种不少于4次,听课规模不少于50人/次。开展“卫生日主题”咨询义诊活动,一季度一次,同时根据具体宣传日和多发疾病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全年总次数不少于5次。

2、积极开展大众健康教育,可在室外设立1—2块宣传栏,方便过往的人群及时了解健康教育信息;在各门诊专科和住院部各病区分别设立宣传栏,要求至少有2块专栏每季度更换一次,;门诊大厅、输液室、候诊室还可以设置视频播放点、每天播放时间要求不少于2小时。健教内容为科室特色、新技术、专家特色及日程安排、科室重点疾病防治知识等,这样既提高了专家的知名度,又使科室特色得到了有效的宣传,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3、积极开展患者健康教育,在门诊大厅、各主要诊室、住院部各护士站旁设立一处资料取阅处,每处宣教架上要求放置专家信息、5种以上针对本科特色的健康教育小处方以及2种以上其他科普知识,增进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期望起到积极配合治疗的作用。

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十分重要,它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是公共卫生工作目标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用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普及预防疾病知识,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

对于促进乡风文明转变心得体会总结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20xx年,宜里林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大杨树林业局宣传部的正确指引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会议精神,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载体,切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着力把基层林场宣传思想工作做到实处,深入人心。现将20xx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政治教育,敢当学习先锋。学习教育是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场始终把学习教育放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位置,切实做到宣传思想工作同行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是集中学。年初制定了年度学习计划,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坚持每月集中学习、定期开展专题培训、积极组织主题活动等,通过轮流发言、集中交流、学习总结,着力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效。二是自主学。定期列出的重要篇目,组织党员、积极分子同志经常性自学,认真研读讲话原文,并撰写读书笔记和体会文章。三是网上学。根据专题,选择与国家政策休戚相关的学习文件通过手机微信发到每位职工群众、党员干部中,督促进行网上学习。

(二)政治立场最重要,旗帜宣明讲党性。贯彻落实重点国有林管局、大杨树林业局重要文件精神,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政治性和纯洁性是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首要目标,林场始终把贯彻和落实各级会议文件精神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卯足工作干劲,将贯彻落实重点国有林管局、大杨树林业局重要精神转化为重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二是通过开展集中组织观看反腐败教育专题影片、组织观看《厉害了,我的国》专题纪录片,组织进行专题党课,主要内容有“党的基础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党风廉政教育专题党课”,达到预防四风抬头,筑牢党员领导干部防腐拒变思想防线的目的,促使各位党员同志清廉履职、干净干事,工作作风明显转变。三是把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载体,促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常态、发挥长效,为林场完成筑牢祖国万里绿色长城这项任务提供政治保障。

(三)精神文明创建增措施。精神文明创建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效的有力体现,林场严格按照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大杨树林业局宣传部的统一部署,把基层林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第一要务。一是完成对林场职工活动条件的硬件改善。增加的专门党员活动室,职工娱乐活动室,丰富职工林场生活。二是着力改变职工精神面貌。把学雷锋活动同林场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全年开展了,“学雷锋做好事”,“学雷锋,争做林区卫生标兵活动”。同时开展了“身体大锻炼”活动,在春防、秋防期间,组织职工进行晨跑,加强体育锻炼,改变职工精神面貌。三是深入林场辖区内村屯连队,独立住户,野外作业点发放精神文明宣传资料、制作墙贴,并与我们的节日,以及禁毒,反邪教活动相结合,持续扩大精神文明工作知晓度和影响力。四是通过重要节日宣传,开展“我们的节日”“书香润林海”主题活动等,将精神文明工作植根于内心深处。

二、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宣传形式不灵活。在传达上级政策和精神时,只是开个会把相关材料发下去就完了,没有根据林场职工群众的实际情况,运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宣传,导致宣传效果不佳。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丰富宣传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方式做好宣传工作。

(二)群众典型的挖掘与推荐力度不够。由于深入群众生活太少,没有挖掘出身边的好人好事好典型,没有充分借助典型的力量在林场内形成向上向善的浓郁氛围。在以后工作中,我们将充分挖掘群众中的典型,积极做好群众典型推荐工作。

(三)网络舆情工作有待改进。网络舆情报送数量还是太少,与上级组织要求的质量还有所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完善网络舆情报送与处置制度,做到及时报送,及时处置。把林场宣传思想工作做实做好,让职工群众放心安心,创造和谐美好的林场生活环境。

对于促进乡风文明转变心得体会总结六

为推进新一轮建设健康社区工作,更好地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深入地开展健康社区建设工作,根据《关于开展年度市建设健康社区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以及当前我镇健康社区建设工作的现状,特制订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围绕把建设成现代化新城镇的发展目标,以人民群众的健康为着眼点,以改善市民工作、生活环境,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宗旨,强化健康促进,积极干预和控制影响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坚持推进城镇综合管理,持续推进人与环境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总体要求

继续按照整体推进、个性发展的健康社区建设工作原则,广泛发动社区居民,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组织各类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志愿者的参与,大力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努力形成全民健康促进支持系统,不断增强市民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全面提升健康服务能力,满足市民健康服务需求。

三、工作目标

1、全面启动新一轮健康社区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创建国家卫生镇这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推进本镇健康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

2、按照市、区的总体要求,结合本镇实际情况,发挥社区的资源优势,继续深入开展建设“六个一”宣传活动,认真落实计划中“五项重点工作”,使社区居民从中受益,确保我镇年健康社区建设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四、工作任务

1、抓好社区环境的不断改善。

结合我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和社区实际,积极开展“清洁家园”活动,组织村(居)委、社区单位和专业队伍,开展居民区内环境卫生整治保洁活动,发动广大市民从身边的事做起,参加社区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公益劳动,倡导社区居民树立关心和爱护公共环境的意识,提高群众对社区环境的认同度和满意率,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抓好居民健康意识的逐步增强。

以倡导35岁以上居民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活动为突破口,培养居民对慢性病自我控制管理的意识,逐步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要借助社区卫生服务现有的组织网络,全面做好血压测量活动的组织发动工作;要按照市、区疾控中心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专业技术、设施资源和人才资源上的优势,做好此项活动的方案制定、宣传动员、志愿者培训和质控评估工作;要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点、红十字站、村(居)委及小区的活动室等场所,定期设置血压测量点,以提供足够的条件保证社区内35岁以上的居民能够参加社区组织的免费血压测量活动,居民对定期测量血压知识的掌握率基本达到全覆盖。

3、抓好“人人运动”活动的持续开展。

继续全面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加强社区内各类体育健身团队的建设,保持体育设施完好,做好社区居(村)委会、主要单位和各类团队的发动工作,利用社区体育设施,发挥体育指导员和居民体锻积极分子的作用,组织各种项目的体育锻炼活动,吸引和鼓励更多的居民参加一项固定的体育运动,使居民的健身活动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4、抓好重点场所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联合镇的人口计生、民政、人口办、综治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等部门,针对社区内的发廊、足浴店、ktv等娱乐场所和外来务工人员集居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以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为重点内容的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工作,要基本做到各类重点场所的知识宣传全覆盖,并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知晓率。

5、抓好健康场所建设活动。

深入开展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建设活动,按照市制定的有关工作要求,发动社区单位和居民参加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建设活动。年内争取有10%的居民户参加健康家庭活动,其中有10%的家庭被评为市、区、镇的健康家庭,各家庭成员能够积极参加社区健康志愿者组织,并至少要参加一次健康城市的公益劳动,同时结合年度重点任务有组织的对家庭宣传健康知识和培训相关技能。组织督促社区内单位按照年健康单位建设的“五项”工作,开展健康单位建设活动,重点做好辖区内建筑工地、中小型超市、民营企业和农贸市场等单位的发动工作,确保员工能够参加社区组织的血压测量和体锻活动。

五、工作要求

1、继续强化建设健康社区宣传活动

强化宣传,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让全镇居民进一步了解建设健康社区的目的、意义,掌握健康社区的理念、标准和健康知识、技能,营造浓厚的社会参与氛围,形成政府、社会、市民互动的良好局面。

(1)组织开展好“六个一”宣传活动,积极配合区的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建设健康社区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镇各相关部门和各村(居)委要结合创建国家卫生镇、爱国卫生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活动,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健康社区宣传。在全镇唱响一首健康城市主题歌,组织有关部门在媒体、公共场所播放健康城市主题歌,配合上级部门组织一次歌咏比赛。开展一系列健康相关知识竞赛、市民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竞赛,不断提高市民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配合编印健康相关知识系列读本。组织一次群众看、评健康社区建设成果活动。每个家庭拥有一份健康宣传资料。

(2)发挥媒体宣传教育作用,建立健康社区理念的传播机制。充分利用发展网、文明和科普画廊等新闻媒体,利用大型广告、灯箱广告、宣传板面、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健康社区的理念、创建国家卫生镇的意义、健康知识与技能,提高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及时报道、表扬先进典型和经验,公开揭露和批评不文明、不健康行为,提高居民和单位“知、信、行”能力。

2、大力倡导五个“人人”健康行为活动

各村(居)委、各单位要大力提倡和引导广大居民树立公共责任意识,形成公共健康行为。年内,全面组织开展五个“人人”行动,即人人参加健身运动、人人掌握救护技能、人人知道自己血压、人人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人人养成健康行为。

3、建管并举,重在管理

各村(居)委、各单位要根据镇的工作部署,加强领导,建立统一高效的建设健康社区工作管理机制;落实相应的目标、任务、措施、经费和行动计划;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实施中的政策保障、培训指导、质量管理和效果考评,确保各项工作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要根据各项重点工作的内容,结合各自实际工作情况,树立大局观念,强化协作意识,建立联系合作机制,形成工作资源的有效整合,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要关注健康社区建设工作的进程,加强管理,注重挖掘、培养在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能够为市、区、镇提供健康社区建设的工作经验、信息新闻和现场交流活动,起到典型带路的作用。

4、加强健康志愿者队伍建设

各村(居)委、各单位要积极开展健康志愿者队伍建设,倡导“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的理念,积极探索健康促进志愿者服务的良性互动模式。在鼓励健康促进志愿者为社会无私奉献的同时,建立为志愿者服务的机制,引导企业、社团等社会资源积极介入,充分体现政府、社会对志愿者的关爱和尊重,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健康促进志愿者队伍。

5、创建“健康安全社区”

以健康社区建设为工作平台,以创建“健康安全社区”为目标,将健康促进的理念应用于涉及市民交通安全、工作场所安全(职业安全)、公共场所安全、涉水安全、学校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安全、居家安全、体育运动安全等9方面的伤害防制。倡导社区居民、单位树立“安全、健康、文化”理念,改变不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和行为方式,提高社区单位、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确保社会稳定,确保市民生活健康、安全。

6、开展建设健康社区先进评比活动

积极参加市开展的“2211”建设健康城市工作先进评选,全镇争创 1—2个建设健康单位市级先进,3个健康城市志愿者市级先进, 30—40户健康家庭市级先进。并按照1:1的名额比例,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志愿者区级先进的评比活动。希望各村(居)委、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好评比、选拔、表彰等活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引领全镇建设健康社区工作。

7、组织实施富有特色的健康社区个性项目

根据《年市建设健康城市暨爱国卫生工作计划》中关于“健康社区个性项目”的要求,希望各村(居)委、各单位从社区的客观实际出发,以社区居民对健康的实际需求为依据,有重点地开展符合社区特点和居民需求的个性工作项目建设,实实在在地解决影响居民健康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8、注重加强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各村(居)委、各单位要按照《市建设健康社区工作资料管理基本要求》的内容,注重工作实施中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到有完善的健康社区建设工作资料,确保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有效实施。

对于促进乡风文明转变心得体会总结七

裴斯泰洛齐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这说明智慧与实践永远是分不开的,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真理,也能培养能力,弥补不足。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使我有了一个验证自我的机会,使我无论在能力上或是在心灵上有了一次大的飞跃,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忘不了那漫山遍野的淮山,忘不了那随风而动的悠悠清香草;忘不了田间垅上无处不氤氲着的迷人绿意;也忘不了农村留守儿那天真稚气的笑容,忘不了敬老院里老人们那刻满风霜的脸和仁慈爱怜的眼神;更忘不了风雨中我们13个人相互扶持,相互依赖,相视而笑,相拥而泣。而这一切的一切,将被永远的珍藏在我们的似水年华中…

骄阳似火的七月,当同学们还沉静在紧张的期末备考中时,“三下乡”的钟声在我院已经敲响。

为扎实做好“三下乡”工作,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准备了多份宣传材料和调查问卷。出发前,我们明确了“三下乡”的目的和意义,鼓舞了我们的勇气,激励了我们的斗志,也让我们对此行的意义和活动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7月13号,我们6位成员来到了镇政府门口前,进行食品安全及农机应用基础宣传服务。乡亲们说,这次咨询像是一场及时雨,让他们长期以来积累的疑问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几位来自外省的同学对于老人口里说着的××方言理解有困难,但仍然以良好的耐心和态度与老人们交谈着,替他们分忧解难;有的孩子有些怯弱,站在远处默默地看着,热心的同学们主动走过去,与他们交谈,询问学习上的困难,为他们分担学业负担。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那里人民的淳朴,厚实,那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美好。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与热闹,××镇却有一番别样的宁静,它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有一片新视野,为我们探寻农村的新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我们服务队参观了××镇的××种植园。我们队员了解到××种植情况和销售途径,了解到××的主要病虫害。

建设新农村并不容易。我们不可能在面对某些问题时选择默默走开的方式,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我们来“三下乡”不是来旅游,是要关注社会做关注的,解决群众所需解决的事,做好我们自己能做好的。

我们赴××服务队为了发扬“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还特意带了三十多个苹果看望××镇敬老院的老人们。我们的到来受到了老人们的热烈鼓掌欢迎。在我们即将离去的时候,老人们都表现出依依不舍之情,有的老人还把我们送出敬老院并一直说着:“你们都是好样的!辛苦你们了!谢谢你们”简单的话道出了老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朴质的话语撩起了我们志愿者内心的感动。“社会更多的人应该关心老人们”

不知不觉××农业大学××年暑期“三下乡”赴××服务队来到××服务已经5天了。今天是下乡队员与当地政府离别的日子。早上九点,我们与××镇政府的领导开了个总结大会,大会期间,队员们踊跃发言,给镇政府提出了一些农村存在的问题,虽然未能立即解决,但是,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反映了我们队员在此次活动的认真态度,××与××镇之间搭起的友谊的桥梁将会越来越坚固。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缅怀昔日的形影不离,铭记逝去的欢乐时光,这个暑假对所有队员来说都会是意义深刻的。因为参与所以快乐,因为服务所以无悔。

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到××镇开展国土资源宣传活动,在这次活动,看到当地农户的国土资源意识还是十分强的,我们又开展了文艺演出,由于请不到演员,所以都是队员们上台演出。

经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重新认识了农村,重新认识了自己。这次活动也把我从理想社会拉回了现实,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各种不足,包括知识储备,涉世经验等等,同时给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促使我不断发展这些方面,以利于我以后走向社会。同时作为一名大学本科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不可避免的落在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上,我们必将身体力行,实现农民朋友们的愿景。

最后,本人简单地总结一下这次社会实践中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体会:

l、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深化了我们对新农村的思想。经济落后,一切都免谈。社会应该给予不发达地区以更多的关注,让雨露惠及农村。我们大学生应该加倍努力,为祖国的强大多出力,多流汗,多动脑。实践活动还促进了我们对国情、民情的认识,增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2、增长了才干,发现了不足,激发了热情。社会实践活动给广大同学提供了一个学习社会知识和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广大同学的才干。同学们一起努力做了很多事情,我们一起做问卷调查,一起上街进行宣传,一起表演节目……在合作中锻炼了我们分工协作的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等等。在这次下乡实践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了专业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既为地方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维、新的活力,又培养了我们的吃苦耐劳精神,使书本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消化,让大家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在书本中无法学到的社会经验。而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重要形式,又能够很顺利的让我们做到了校外实践与校内实践相结合,达到两方面平衡的发展的理想目标。

3、展示了形象,发扬了学校作风,体现了专业特色。通过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展示了青年大学生的风采。我们都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不怕苦、不怕累。

通过这7天的洗礼,从新农村建设村到自然村,从留守儿童到孤寡老人,我们接触了农村里所有不同的角色。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自我的能力,了解了社会的现状,更多的是带给的我们不少思考的角度,看清了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现阶段,我国正如火如荼的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当前体制下,各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完善,要做到切实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地方政府还要下很大功夫。从我们参观的新农村建设地区的情况来看,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只在物质建设上,精神文明建设也需要占有一席之地。除此之外,留守儿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从改善农民工待遇和发展农村经济建设两方面同时入手,以减缓贫富差距,达到城乡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也许,我的观点还很肤浅,不过这对我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改变。

随着时间的流逝,三下乡活动已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在大家的相互帮助和共同努力下,也都一一得到解决。其中的辛酸与感动,我想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体会到。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结束,我们将以此作为人生新的起点,怀揣着这一段美好的记忆,带着感动与思考起程,去探索更加广阔的生命长河。

对于促进乡风文明转变心得体会总结八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委、局,中医药管理局: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xx-20xx年)》等,推动旅游与中医药的融合,更好地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极为迫切。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中医药资源,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中医药服务业的延伸和旅游业的扩展,体现了生态健康的内涵,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对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加快中医药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中医药作为我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重要内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有利于宣传中医药健康知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扩大中医药服务范围,在维护和增强人民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期,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旅游与中医药融合发展的新兴旅游业态, 对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我国旅游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养生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消费群众极为广泛,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有利于游客深入体验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文化推广与资源展示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对于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突出特色、市场主导、多元发展、管理规范”的总体要求,发挥我国中医药旅游资源的优势,倡导中医药健康旅游新观念,推进旅游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开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新模式,构建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传承我国悠久的中医药文化,打造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快速发展,推进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和中医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各地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宗旨,把提升人民健康素质作为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逐步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配套设施,提高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水平。

市场主导,政府扶持,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朝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各地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大政府在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上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激发社会活力,不断增加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的供给,大力培育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构建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的特色化、品牌化。各地要结合本地区中医药资源特色和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加大中医药健康旅游宣传推广和市场开拓,扩大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加强管理,规范发展,提升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专业化、国际化水平。各地要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管理和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化体系,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标准化和专业化;加强与国际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合作和交流,学习国际先进的健康旅游理念和方法,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国际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xx年,初步形成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中医药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初步构建起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到20xx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3%,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3000亿元;在全国建成3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20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企业(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培育出一些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企业和知名品牌。

到20xx年,形成类型丰富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中医药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完备,形成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到20xx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5%,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5000亿元;在全国建成5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50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企业(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企业和知名品牌。

三、重点任务

(一)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

发挥中医药优势,使旅游资源与中医药资源有效结合,形成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针对不同游客的需求,大力开发中医药观光旅游、中医药文化体验旅游、中医药养生体验旅游、中医药特色医疗旅游、中医药疗养康复旅游、中医药美容保健旅游、中医药会展节庆旅游、中医药购物旅游、传统医疗体育旅游及中医药科普教育等旅游产品。面向国际市场,大力开发以提供高端中医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医疗旅游产品。鼓励旅行社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及推出中医药健康旅游主题线路。

(二)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发挥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各级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等资源,引入社会力量,打造一批以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核心,融中药材种植、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发掘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提升中医药健康节庆文化品质,培育一批参与度高、影响力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节庆品牌,举办中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年,支持举办国际性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展览、会议和论坛。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形成一批集健康体检、中医高端医疗和中医养生于一体,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三)壮大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

利用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中华老字号名店以及名胜古迹、温矿泉、博物馆等,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企业(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加快中医药健康餐饮开发,打造一批中医药药膳餐饮连锁企业。促进住宿与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的结合,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度假酒店。加快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商品,积极做好中医药保健品、中医药文化旅游商品、中医保健器械等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延伸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链,建设中医药产业园和中医药产业集聚区,支持中医诊疗设备、中医健身产品等相关中医药健康产品研发、制造和应用,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旅游部门与中医药管理部门合作协调机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旅游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各地区要高度重视,主动加强各部门沟通协调,跨地区、跨部门协作,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各地区结合实际,将中医药健康旅游纳入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中,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

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引导政策,出台有利于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财政、金融、投融资、税收、土地等政策。逐步增加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扶持企业、社会资本等多元投资。各地要深入研究,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规范行业管理

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的规范管理,建立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的监督机制,规范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利益,引导市场公平竞争。研究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的行业标准,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国家旅游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