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校长为你点赞心得体会报告 赞校长的励志讲话(五篇)

  • 上传日期:2023-01-11 13:55:25 |
  • ZTFB |
  • 8页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最新年轻校长为你点赞心得体会报告一

提升终身学习能力。当前,企业面临的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很快,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党支部书记应强化关注变化的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的主旋律,既要“温故知新”,又要“学新知新”,切实把握自身工作脉搏,快速更新知识结构,增强工作本领,努力成为基本理论的“掌握者”、党建业务的“政策通”、岗位知识的“活字典”、遵章守纪的“明白人”、安全把控的“放心人”、生产经营的“能干人”、党的温暖的“邮递员”。

提升一流业绩能力。企业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以及急难险重任务大多在井区、队组、班组层面完成,为基层党支部书记团结带领队伍攻坚克难、创造一流业绩提供了广阔天地。党支部书记要扎实落实以日写实、月例会、季调研、年党课、年述评为主要载体的“五个一”制度,把党建工作摆上突出位置,以责任促行动,在决策上稳操“方向盘”,定向把关,谋篇布局;在工作中勇当“领头雁”,敢挑重担,推功揽过;在办事时要像“公平秤”,公开透明,公道正派;在协调中勤作“润滑剂”,把握事态,化解矛盾;在支委内当好“调度员”,科学分工,知人善任,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把党员和职工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创造一流业绩。

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基层党组织平时要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降本增效等主题组织开展多项活动,落实上级部署,服务职工群众,增强组织感召力、向心力。党支部书记必须强化“思想先导”理念,研究并熟知企业规章制度、规范、条例、办法和细则,知晓并掌握基层工作情况,始终坚持在学习中深入思考、在实践中总结思考、在借鉴经验中比较思考,努力成为既会做党的工作,又熟悉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干部。

做好“合力”文章。党政班子是一个单位团结的核心、组织的灵魂、推动工作的心脏,更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保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矿“三会”任务指标的关键。作为党政领导,要加强班子团结,坚持建设以“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为主要内容的“四好”领导班子,狠抓学习修身、事业立身、聚力强身、形象塑身四件大事,充分利用中心组理论抓学习、转观念、议大事、谋发展,提高班子的决策水平;要规范运行支部议事制度,实现科学决策、依规决策、民主决策;要完善班子沟通协调机制,使班子成员思想常见面、工作常商量、情况常沟通,做到“五分五合”(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制度上分,关系上合;业务上分,效益上合;执行上分,监督上合),不断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和谐共处、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做好“结合”文章。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其中心任务是要把安全生产管住、把经营管理搞好、把效率效益提上去。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党政合种一块田,以人为本创绩效”的工作理念,始终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降本增效等中心工作开展党支部的各项活动,做到“四点”“四同”和“四主动”。“四点”就是党支部工作要把自身承担的“三会”任务指标稳步推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解决本单位安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把解决职工群众思想认识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把维护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四同”就是基层单位党政负责人在统筹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活动时,做到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支部工作同安排布置、同检查督促、同考核奖惩、同总结提升;“四主动”就是支部要为企业改革发展主动献计献策,为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主动参与决策,为职工群众主动提供正确舆论政策导向,为维护职工群众合法利益主动分忧担责,最终用中心工作的实效来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果,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做好“融入”文章。企业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是落实各项任务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其政治核心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关系着各项任务指标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和企业的发展方向。基层党组织要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融入意识、“企业要发展,党建必先行”的大局意识、“有作为就有地位”的责任意识和“抓党建也是抓发展”的发展意识,在党建工作切入点上科学融入。通过建立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效益、党建、稳定等为核心内容的管理机制,突出安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党员作用发挥、精神文明创建等重点,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有机整合,使党建工作由“围绕型”向“参与型”转变、由“指导型”向“服务型”转变、由“务虚型”向“效益型”转变,做到思想上时刻想着“中心”,工作中处处参与“中心”,体现工作效果依据“中心”,把党建工作融入和渗透到企业中心工作的深层次之中。

同心,有共同的价值认同感。要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把握践行以“同心做人,合力做事”为核心理念,以战略文化、政治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学习文化、管理文化、和谐文化、创新文化、竞争文化等分系统文化为支撑的“x+x”文化建设体系,形成上下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文 化向心力、行动执行力。

同向,有长效的人才兴企规划。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把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以廉为基,忠诚、干净、担当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导向,加大年轻干部和高校毕业生的使用力度,加大公开竞聘力度,切实选拔任用品德优秀、能力突出、员工认可的人才,打造务实、担当、廉洁、干事的人才队伍,让党组织真正成为人才的聚集地。

同力,有开放的工作运行格局。坚持以党建带群团建设,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和指导,努力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和群团组织在服务中心、关爱职工、活跃文化等方面的特殊优势,以活动提高活力,形成统筹协同、互动互进、齐抓共管的大党建工作格局。

同效,有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扎实推进党组织和党员绩效评价,细化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通过月评定、季奖惩、半年警示、全年定级,畅通干部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渠道,及时有效查找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完善管理方式方法,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同果,有生命力的企业管理文化。紧紧围绕“学习执行打基础、提质增效抓落实”工作主题,全面开展环境卫生、制度“废改立”整合、交通秩序、办公用房及非公寓住房“四项整治”,美化矿容矿貌,净化发展环境,规范管理流程,推进精细化管理,实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努力提升企业形象。

最新年轻校长为你点赞心得体会报告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是县扶贫办干部周斌生,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对我们年轻干部的重视和关心,并给了我这个难得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2010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先进入企业进行岗前实习,2011年1月正式分配到新开乡政府工作,2013年7月通过遴选进入县委农工办工作,2018年机构改革后调入县扶贫办工作,回顾十年来工作单位、工作岗位和心路历程的变化,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几点自己的感触和体会。

一、勇于挑战自我,才有更多动力。虽然在新开乡工作的三年时间很充实,但是总想着还得从其他方面锻炼自己、提升能力,所以2013年我参加了县直机关遴选,考入了县委农工办。在我看来,进入县委农工办工作,无疑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在给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得刚上班,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草拟一份《关于做好当前帮扶工作的通知》,刚开始自己以为有了在乡镇文书岗位上的锻炼,起草这种材料是小菜一碟。但是,全新的工作内容、不同的层次角度和标准要求,让我一脸茫然,省市文件精神是什么,全县帮扶工作的实际情况是什么,当前有那些工作需要安排,自己一头雾水,不知从何处下笔。于是,我认真学习了市县相关文件,浏览了各级门户网站,学习政策,掌握精神,花了三天时间,费了很大的劲才完成了初稿,最后在领导的悉心指导下几经修改才完成定稿。经过几次锻炼,自己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深知,很多工作从一无所知到得心应手,都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只有敢于挑战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向前,永不气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色彩。2015年我被组织纳入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库,这虽然离不开自身的拼搏奋斗,但更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对年轻干部的关心关爱和畅通的选人用人渠道。作为年轻干部,我们应该珍惜这些机遇,勤勤肯肯做事,本本分分做人,全力以赴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二、甘愿吃苦受累,才会更加充实。就我自身而言,由于自己经验上的不足和本领恐慌,使我面对一些比较重大的工作任务时有畏难情绪。但是,不尝试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力。进入县委农工办、扶贫办工作后,我先后被组织抽调参与了2018年省际脱贫交叉考核验收、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重大工作,虽然工作任务都比较繁重,但在一项项艰难工作圆满完成的同时,我也尽情地享受着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自己的能力水平也得到了锻炼提升。特别是在2018年全县整体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扶贫部门的工作任务异常繁重,为了做好这些工作,自己经常加班加点,甚至通宵熬夜,有时也牺牲节假日,感觉对家庭和亲人也少了许多关怀。但当2019年省人民政府宣布灵台县整体脱贫摘帽的那一刻,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成就,作为扶贫干部,深深为自己能够参与其中、贡献一份力量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我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很值得。另外,我认为工作并不是枯燥无味的,也有展示个人兴趣特长的舞台,这几年在农工办、县扶贫办的支持下,我参加了两届全民运动会,并两次取得了乒乓球项目比赛亚军荣誉,正是这种严肃而又活泼的精神状态,激励我奋勇向前,更好更快地历练成长。

三、坚持勤学善思,才能得心应手。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县委对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两不愁、三保障”,“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5+1”专项提升行动等脱贫攻坚政策错综繁多,对我而言,每天都要抽挤时间,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乡镇业务人员开展工作。如果这些政策弄不明白,很可能在工作过程中找不到方向,不明白领导意图,走了弯路,有时候还会产生不良情绪。同时,我觉得每天不但要坚持学习,更要思考和总结。遇到某项工作自己总是要多想一想,想为什么要这么干,有没有更有效的解决办法,怎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工作目的。养成这种做事习惯,慢慢会发现自己的工作思路也开阔了,点子也多了,能力提升也比较快。

四、敢于担当尽责,才有出彩机会。2018年按照干部定岗,自己办理全县帮扶业务。坦白来讲,刚开始我对这项工作有畏难情绪,觉得自己承担不起这么重大的工作责任,有各方面的顾虑。但是,随着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在和帮扶单位、驻村帮扶干部的业务往来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艰辛与真诚,他们的务实苦干、他们的认真负责,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份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同时,我很庆幸能和他们一起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完成脱贫攻坚“一号工程”。作为年轻干部,我们应该拿出蓬勃的朝气,向前的锐气,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踊跃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磨砺自我、奉献社会,实现价值。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话:不要在拼命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在安逸的年纪独自后悔。

谢谢大家!

最新年轻校长为你点赞心得体会报告三

尊敬的党组织:

今天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郑重地提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生长在新中国,从小时候起,党的光辉形象就牢牢地铭刻在我的心中,鼓舞着我前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伴随着我们成长。

改革开放以来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科教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综合国力大大加强,中国经济迅猛腾飞,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带领全国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国真正成长为世界性强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带领着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走出来,始终不渝地坚持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在中国自己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始终用最先进理论武装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全国人民一步步地走向解放,走上富强。

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充分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对党的理解由儿时的好奇渐渐的变成了现在的一种信仰。

时间的成长和沉淀使我越来越坚定了加入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仰。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是中国共产党把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培养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时刻的认识到认识到自己工作责任的重大,我一直在不断的改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在自己本职岗位上努力的工作,实现自己教育学生的愿望,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梦想。

xx年毕业参加工作以来,我不断自我加压,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自修,同时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在教学工作方面:我时刻牢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这一宗旨,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新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从教学内容中广泛渗透党的光辉形象,多唱红歌,积极组织学生的课外艺术活动。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

为了上好每节课,我做了以下工作: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采取相应的教学教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积极主动的去听课,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在教学中的缺陷,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这两年,让我深刻体会到:做教师之最主要、最关键之处即“勤” ,所谓勤能补拙。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质量、时间就是生命!! 人不能没有追求与理想,也不能没有信念,没有理想和信念,人便会迷失方向,不能很好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而我的理想就是加入中国共产,我的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新世纪的年轻人,我知道我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尽自己所能,用短暂地生命做最有意义的事,投入到伟大的教育事业中去。

我要加入到中国共产党中来,就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如果党组织能批准我的请求,我一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为共产主义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如果党组织认为我还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这次不能接纳我入党,我决不气馁,尽快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继续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实、提高自己,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2018年x月x日

最新年轻校长为你点赞心得体会报告四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 第一次读它的时候,居然深感不安和迷惑――那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作品,字里行间闪烁着许多“不解之辞”――我的理解力居然很难渡过它艰深晦涩的语意之河。这是一部难于读懂的书!

怀着自我挑战的心理,今年暑假又认认真真地把它重读了一遍。重读此书,却给了我完全不同的感受――好像我从来就未曾读过一样!那是一座感性与理性纵横交织起来的神秘幽深的城堡,看似简单的爱情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辨,闪烁着耀眼的思想的光芒。作者用讥讽幽默而冷静的笔调,剖开人类生命的外衣, 探索灵魂的秘密,揭开人性深处隐秘的真相,展示了社会动荡和命运沉浮的人生图景,揭露了人类“媚俗”的天性。读罢掩卷,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现代主义的三维立体图画:破败的城市、游行的人群、缠绵的肉体、忧伤的眼神……这一切杂乱地交织重叠成灰色的梦境,而这一切梦境的背后,则隐约可见无比温馨静谧的遥远的山村图景,那里斜阳暖暖,牧歌悠然。

这的确是一部值得反复读的作品。它就像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以我浅陋的理解和愚拙的笔触,如果勉强能触摸到它的三两片辉煌的树叶,也算很侥幸的了!

一、轻重之间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以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的缘故吧。

作家在小说开头第一章 ,便以一个哲学家高深莫测的姿态,抛出了尼采的“永恒轮回”说,并以大段的哲理思辨使我不得不陷入关于重和轻的凝重思索。

“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是真的美丽?”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就变得自由而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到底该选择什么?重还是轻?”

是的,究竟该选择什么?重还是轻?直到小说结尾,这个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或许这是个连作家本身也尚未找到答案的人生谜题吧?我只能试图从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寻找作者思想的蛛丝马迹。

二、 人物肖像

托马斯――原为布拉格著名的外科医生,生性自由,以交往众多情人为嗜好,同时深爱着特蕾沙。 苏联占领捷克后,携特蕾沙流亡瑞士。后又为了爱情重返布拉格。曾因政治迫害沦为玻璃清洗工,又在环境重压下隐居山村,当了一名卡车司机。他一生漂泊,不断地在生命的重与轻的漩涡中挣扎。最后与特雷莎双双死于车祸。

特蕾莎――一个柔弱,忠诚,纯真,善良的女子,一个不断审视自己灵魂的爱情信徒。原为布拉格附近某小镇乡村酒店的女招待,后为布拉格某新闻图片社的摄影记者,托马斯的妻子。深爱托马斯,不堪承受由于托马斯的不忠带来的嫉妒和痛苦,生活在噩梦和眩晕之中。也是一生漂泊,由小镇来到托马斯的城市布拉格,之后流亡瑞士,在感情的痛苦折磨中离家出走回到祖国,然后和托马斯一道隐居山村,做了一名牧羊女,最后和托马斯一起死于车祸。

萨比娜――布拉格年轻的女艺术家,托马斯的最重要的情人。弗兰次的崇拜对象。思想自由独立,生性叛逆,反对媚俗。她不断地背叛原来的位置:背叛家庭,背叛父母,背叛祖国,背叛爱情,抛弃了深爱她的弗兰次;她不断地叛己所叛,最后到了无可背叛的地步。她的生命无限轻盈,了无分量,没有何牵挂和责任,像漂浮在半空中半真的存在。她不停地流浪,从布拉格流亡到日内瓦,然后到苏黎世,最后到美国和一对喜欢她的画的老年夫妇生活在一起,而不久那对老年夫妇也将离开她到自己的女儿那里去。在无尽的背叛和漂泊中,她感受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残酷重压,在无限凄凉孤独和忧伤中,渴望着一扇遥远的童话中亮着温馨灯光的窗户。她是四个主人公中唯一存活下来的人,也是最悲惨的命运的牺牲者。

弗兰茨――日内瓦某大学的教授,梦想主义者,英俊健美,思想单纯,崇拜并深爱着萨比娜。曾为了追求萨比娜而离开不爱的妻子,在萨比娜不辞而别之后,他又把年轻的女大学生当做萨比娜的影子,最后为了缥缈的爱情幻想投身到支援柬埔寨的国际医疗队伍的“伟大进军”中。他加入到“伟大进军”的理由也非常富有反讽意味――因为柬埔寨和萨比娜的祖国都是同样遭受被侵占的厄运的国家,他想:如果萨比娜知道他加入到支援柬埔寨的伟大进军,一定会感受到他对她的祖国遥远的支持和同情,她也就会因此而高兴的!当他终于从寄托在“伟大进军”上的爱情梦想中幡然醒悟的时候,却不幸被砸死于偶然的抢劫事件。

三、托马斯——重与轻博弈中的真实存在

“托马斯站在寓所的窗前,茫然地望着对面楼房的墙”。-----他在脑海里回忆着和特蕾莎相识的情景,并反复思忖着:究竟该选择什么?是接受特蕾莎来和她一起生活,背负起爱情之沉重责任,还是继续享受以往的自由轻盈?这是故事一开始作者为我们描述的场景。而且这一场景在小说中意味深长地反复出现了多次。

“人永远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所以,每当他面临生命中重与轻的抉择的时候,他都会这样茫然无措,犹豫不决。事实上,托马斯短暂的一生的确是在重与轻的抉择和倾轧之中渡过的。他是布拉格的著名的外科医生,原本活得自由洒脱,自从爱上特蕾莎之后,身上便背负起一个女人全部的爱的重量和责任,这重量使他不堪重负,不断地下坠,下坠,像一片空中漂浮着的飞絮被雨水打湿,坠入地面,和大地融为一体。他的生命也因此被赋予了意义。在他的观念里,灵魂和肉体是截然分开的,他追逐众多女性的嗜好丝毫不会损害到他对特蕾沙独特而深刻的爱。一方面,他深爱着特蕾莎,认为特蕾莎是“漂在涂了油脂的篮子里的孩子,偶然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他对柔弱的特蕾莎有着深刻的同情和“无法表达的爱”。另一方面,他又不肯放弃以往自由不羁交往众多女友的生活方式,不断的背着特蕾莎和其他女友约会。 他生活在特蕾莎因嫉妒无助而产生的痛苦的噩梦的缠绕中,穿梭在谎言和爱情之间, 对自己不忠的内疚,对特蕾莎的同情怜悯以及深刻的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漩涡,把托马斯这叶自由飘荡的轻舟,一次次不断带入命运的深谷。

托马斯追随离家出走的特蕾莎从日内瓦回到祖国,应该是他继流亡瑞士之后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他在轻与重之间抉择的最为显著的例证。我在想,如果在特蕾莎出走之后,托马斯没有回布拉格找她,而是留在日内瓦继续“风流”他的“韵事”,享受自由甜美的生命之轻盈,那么他的命运一定会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图景。我们也就不会看到小说结尾的悲惨结局了。事实上,当他又一次徘徊在轻与重的十字路口,站在寓所的窗口茫然地望着对面楼房的墙,他内心深处却反复重复着一句贝多芬的乐句:非如此不可!为何“非如此不可”?这可能就是他灵魂深处的声音。在特蕾莎离开他的最初几天,他一个人流浪街头享受自由空间的短暂的甜美,但他无法再去接触任何一个女性,他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特蕾沙无限悲哀的眼神和痛苦的表情。他在心里感受并放大着特蕾沙的痛苦,他无法摆脱特蕾莎的柔弱对他精神和情感的强大控制,他无法承受离开特蕾莎之后的“生命之轻”。于是,他放弃了轻盈的生活,重新回到祖国,回到了特蕾莎身边――他选择了“重”。

特立独行的托马斯在无限自由轻盈的生命状态下,被一次又一次地拖入命运“重”的泥潭,而这“重”的泥潭,除了他的爱情之责任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根源,那就是强大的无法抗拒无处可逃的 社会动乱和“政治黑暗”。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平凡的个人在社会政治的强大漩涡中无异于一只弱小的蚂蚁,个人的生活在无序癫狂的国家机器的碾压之下会被轻而易举地碾成粉碎。他厄运的开始源自一封影射当局的信件: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在完全无知无觉的情况下,犯下了弑父娶母的大罪,当他知道真相后,深感罪孽深重,无颜面见世人,于是自挖双目,流亡他乡,以残酷的自我惩罚来为无知犯下的罪过忏悔。难道无知者犯下的罪过就不该承担责任吗?一些苏联共产党当局以“当时什么也不知道”来搪塞以逃脱罪责,他认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就是这样一封对他个人生活看似“无关紧要”的信件,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于是,他由一名外科医生变成了街头的“玻璃清洗工”。

然而,使他写下这封信的动机是什么?是对政治的单纯热衷吗?我觉得不是。以托马斯特立独行的个性来看,他是“媚俗世界的恶魔”,他是不会热衷于政治的喧嚣去参与什么激进言论的。使他写下这封信的更为隐秘的原因,来自他那 “危险 的比喻”,这同样关乎他的爱情。

他无数次的深刻地感觉到,特蕾莎是一个被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有一天偶然地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是他收留了她。这个危险的比喻使他对柔弱的特蕾莎产生了深刻的同情和无法表达的爱。这难道不是命运?而俄狄浦斯这个希腊神话中的赎罪之神,不也正是一个被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吗?这和特蕾莎有着多么致命的相似!所以,有一天当托马斯偶然在书架上翻到《俄狄浦斯》这本书的时候,又联想到了那个致命的比喻。于是,鬼使神差地写下了那篇改变他命运的关于俄狄浦斯的文章。我想, 这就是所谓的“命运 的阴谋”吧?于是,当他以知识分子的率真和孤傲拒绝在脱罪文书上签字的时候,他被政治巨手紧紧攫住的命运便不可逃脱了。于是,他失去了医生的优裕生活,成了玻璃清洗工。

那个时期,布拉格正被笼罩在斯大林的“共产主义运动”的红色恐怖中。大街小巷到处是政治话语的喧嚣,每一个生活的角落,似乎都有秘密警察的耳目,人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似乎有被监视偷拍录音作为反动证据的危险。日复一日,人们惶惶然生活在这阴云密布的异常沉重的政治高压下。然而此时,托马斯的生命居然以空前的“轻”的形态展现出来。因为他终于卸掉了多年来一直郑重地信奉并身体力行的医生的“拯救人类生命”的神圣使命,一身轻松,一如继往甚至更为“狂热”地投入到探索不同女性的“事业”中, “用生命的解剖刀剖开不同女性身上的那神秘的百万分之一的不同”, 乐此不疲。

这真是一支“重”与“轻”合奏的别具意味的的人生回旋曲!

当政治的混乱和社会的黑暗代替了人道和文明,当“政治媚俗”堂而皇之地跻身博爱民主的殿堂,渺小的个体,只能挣扎在不能承受的“重”与“轻”交织的漩涡中。我们很难用道德家的眼光来评判他,――-托马斯,在他身上,实在是存在太多的“卑劣”――放浪,好色, 不忠,欺骗,他有着一切被道德君子所不耻的“无耻之徒”的特性,然而在他身上,同时又存在着正义,善良,仁慈,悲悯,率真,清高,自由等许多可以称之为“美好”的东西。他是一个在生命之“重”和“轻” 的博弈中苦苦挣扎的真实存在。作者对他未加任何道德的评判,――在道德沉沦的世界,“一切都被预先谅解了,一切也都被卑鄙地许可了”。

五、 生命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正确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的生命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小说主人公的悲剧,不仅是他们所属的那个时代的悲剧, 同时也是我们许多现代人的悲剧。或许,作者正是在托马斯他们的身上,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限未知可能性的探索吧。当看到小说结尾,我已经不能轻松地微笑,一缕深切的悲凉从遥远的天际袭来。

正如作家所感慨的那样,生命的初次排练便已经是生命本身,生命永远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生命之画图是如此的潦草,还未来得及修正,也根本没有机会修正,就画完了匆匆的那一笔。也许一切的结果,无论暗淡还是辉煌,都不值得追悔或者赞叹,一切的抉择也没有什么正确和错误的区别,那只是一道生命的轨迹,因为对于我们所选择的道路,我们根本没有机会比较其优劣!而使我们必须这样走的理由,便是无数偶然表象下的必然,是你命中注定的“非如此不可”。“这非如此不可”是加载在我们身上的一道命运的符咒,那或许就是你最想要而不能得到的部分,是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我们总是会在一个地方反复犯着相同的错误,反复重演着同样的悲剧, 我们正是从这反复重演的悲剧中,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潦草画图,看到了自己的本性。它无关道德,只来自人心。

最新年轻校长为你点赞心得体会报告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5月是一个花开的月份,5月是充满激情的月份,我们刚刚送走了劳动节,今天,又迎来了青年节。五四青年节这是一个专属于我们青年的节日。

今年是第90个五四青年节,在90年前,以北洋政府为代表的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准备和帝国主义列强们签订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5月4日消息传到国内,青年学生们迅速行动起来,同中国工人阶级一起,与北洋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从而拉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为了继承、发扬“五四”精神,党中央把每年的5月4日定为青年节。

五月四日,在我们的心头不仅仅是一种令人热血沸腾的回忆,也不仅仅是那些让我们骄傲的英雄往事,甚至不再是那场涅槃重生的革命,幻化在我们心中的竟是一种呼唤,一种启蒙,一种中国赋予青年的责任。

中国革命先驱李大钊曾大声疾呼: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从“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无不充分印证:青年的命运只有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需要只有与祖国的需要有机结合才会展现生命的辉煌与灿烂。

“青春”,这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字眼,是一个热情洋溢的字眼!青春是什么?有人把青春比作初升的太阳,因为它充满生机;有人把青春比喻为带露的鲜花,因为它预示着美好;在我的眼里,青春就预示着生命,青春是奋斗与朝气的象征,我将在有限的青春里,创造无限的价值,让我们的生命充满了青春的气息。

梁启超诗云: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我们早已不为国家的独立而浴血奋战,也早已不为个人的自由而抗争不已。我们更深层的体味五四精神,品出的是那爱国情怀。那是一种为了民族振兴而不断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的精神,那是一种为国家兴旺而不断追求科学、追求民主的精神,那是一种为祖国繁荣而勇于创新、知难而进的精神。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落在我们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传到了我们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们青年人发扬光大。可是要弘扬“五四”精神,就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还是在拼搏中进步?“五四运动”告诉我们,青年人要有正义感、更要有责任感;“五四精神”昭示我们,青年人要有爱国心,更要有进取心。我们的青春应该是飞扬的,我们的人生应该是激情的。 因此,弘扬“五四精神”不应只停留在口号上,更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在生活中,要注意行为规范,着装得体,展示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在学习上,刻苦钻研,勇于拼搏,彰显青年人“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成功并存的世纪。一个有价值的人生应该是:无怨无悔的昨天,丰硕盈实的今天,充满希望的明天。

让我们秉承这样的传统,怀着这样的心境上路,在五月四日号角吹响之时,让年轻的心在任重道远之路上上下求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