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革命先烈颂文心得体会总结 追忆革命先烈的心得(7篇)

  • 上传日期:2023-01-11 09:19:12 |
  • ZTFB |
  • 8页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纪念革命先烈颂文心得体会总结一

历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飞驶的火车,他的眼眸一直饱含着未干的血泪……

9月18日,这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在此后的14年中过着饱受_的亡国奴生活。然而,对一个民族最严重的摧残不是摧残他的_,而是摧残他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惟一的根与魂。

今天,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能否清醒地坚守自己的文化家园?

三尺讲台是我们平凡而狭小的岗位,三尺讲台却是我们文化战场最广阔最坚定的阵地。我,就是这个阵地上又一位新的战士!毕业典礼上的那一幕,至今还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举起握紧的左拳庄严宣誓:“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言到此时,泪水夺眶而出。是对母校的眷恋,是对恩师的感激,是对同窗的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强烈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奋斗终身”就意味着一辈子吗?是的,就是一辈子!我很幸运,这一辈子的起点是在这里,在育才这片热土上!这里有我钦佩的前辈、师长,这里有优良的光荣传统,这里有一种朴实而伟大的精神,叫做奉献!这一个月的工作让初为人师的我尝到了苦头。身边的同事都把疲倦藏在微笑的背后,我还有什么理由说累呢?这一个月的工作让初上讲台的我尝到的甜头。夜深人静,一盏台灯,一个闹钟,一支钢笔……可是,孩子的一次漂亮作业,家长的一个感激电话就会让我精神百倍,困意全无。这就是一个新教师最真实,最朴素,最舒心的快乐!

耐得住寂寞的人生才是充实的人生!没有哪一个岗位能像教育这样聚集了全社会的关注与期待;没有哪一个工作能像教育这样深刻地影响着民族的未来;更没有哪一项事业能像教育事业这样清醒地坚守着文化家园。

又到“九一八”,再谈血泪史。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催我们前行。历史老人依旧在前行,我们依旧需要努力,只是为了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关于纪念革命先烈颂文心得体会总结二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大屠杀。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集体枪杀,刀劈、活埋、火烧等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杀害了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达30多万人。他们还大肆抢劫、放火,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房屋被焚毁,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顿时间成了人间的地狱,魔鬼的天堂,那模糊的只有黑白色彩的图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滴……嗒……滴……嗒……”,不知是什么声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出一点声响,像水滴的声音。随着这声音的发源的方向,我渐渐地看见了三个大字“十二秒”,我很好奇,便走了进去。里面比较黑暗,墙上也后很多很小的照片,总是一闪一闪的,还散发着微弱的亮光,看了注释后才明白——墙上那小小的模糊得看不清的照片,应该是被杀者的照片吧,而每隔12秒,一个照片就将在墙上消失—落下,并发出像水滴落下的声音,这样就代表这个人从人时间结束了宝贵的生命。因为——如果用日本亲罗这杀人总数数亿杀人用的总时间,那么,每个十二秒他们就会杀死一个人。我看完后,给我的震撼非常大,这是太残忍了!它们仿佛像一道闪电从我的心头划过,把我的心划痛,并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再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那些被杀过的人和他们那些被枪决过的家,这些虽然都是道具,可是却表现得很逼真,我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屋子里被弄得狼狈不堪,盆子、罐子、桌子都被亲裸着翻到了、打碎了,床前地上还有几个衣着破烂的死人,再仔细点,还能看见地上的大片血迹。而另一个屋子里,我看见了一位妇女在把自己的儿子藏进水缸里,唯恐他们自己的孩子也从人间带走,噢!~伟大的母爱。我站在那儿,眼眶湿润了,鼻子也酸了,忽然传来一阵孩子的哭声,可能是背着可怕的情景吓哭了吧,那哭声也把我惊醒了,我又继续向前走去,一直走出了这个主展厅……

我又迷茫地走向了“万人坑遗址”,这里面显得很冷清,有很多具尸体……令人惨不忍睹……

参观完纪念馆,我的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悲凉的感受。

但由现在看来,我们的祖国日渐强大起来,已经不再害怕任何国家在侵略我们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同时,我也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

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记住这一段惨痛的历史,齐心协力,振兴中华,是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强大!!

关于纪念革命先烈颂文心得体会总结三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该馆座落在南京市江东门,这里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南京同胞遗址和遇难同胞丛葬地。为悼念遇难同胞,南京人民于1985年修建了纪念馆,1995年又进行了扩建。纪念馆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它由两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齐康教授担任总体建筑设计,打破了中国纪念性建筑常用匀称堡垒式的传统风格,整座建筑采用灰白色花岗岩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别具一格,被誉为是一部用石头筑成的史书,先后获得“中国八十年代十大优秀建筑设计”和“中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十佳”等殊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和人民犯下了一系列侵略和屠杀的暴行,其中最集中、最突出的一例,就是日军在短短的六个星期内,在南京一座城市便杀害了无辜平民和俘虏30万人以上,制造了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纪念馆就是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它是对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外宣传和平友好的重要阵地,先后被国家教委等六部委和中宣部分别命名为“全国百家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大门左侧,镌刻着用中英两种文字书写的馆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门中间的立柱上,镶嵌着亲笔题写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的铜牌。

纪念馆的陈列内容共分为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个部分。下面先介绍广场及遗骨陈列。

[纪念馆大门内]

走进大门,门西侧的墙上镶嵌着奉献碑。碑上刻着为纪念馆二期工程建设捐款的单位和个人名单。

[指标志碑提问]

请哪位观众说一说,这座碑的外形像什么?上面刻着的一排阿拉伯数字说明了什么?下面的方坑内为什么放着许多大小不一的鹅卵石?

(停顿片刻)它叫标志碑,外形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碑高12.13米,象征着南京城是在12月13日沦陷的。碑的上端刻着一排黑色的阿拉伯数字:“1937.12.13~1938.1”,那是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碑的下方是一个方形的坑,坑内铺满了象征遇难者白骨的鹅卵石,寓意着纪念馆是建立在江东门“万人坑”遗址之上的。

[“300000人”雕塑前]请观众朋友们猜猜看,这座雕塑的构思是什么?

(停顿片刻)这是一座名为“300000人”的抽象雕塑。它用三个黑色的三棱柱和五个褐红色的圆圈,组成“300000”的字样,中间的三根黑色横梁为一个倒下的“人”字。

[悼念广场前]请观众们看一看地面上刻着什么字?

(停顿片刻)对!这是“祭奠”的祭字。因为每年的12月13日,江苏省暨南京市社会各界人士,都耍在这里举行悼念仪式,祭奠遭侵华日军屠杀的遇难同胞。这个广场因此取名为悼念广场。

[砂池、草坪及和平鸽]

砂子没有生命,用它们来代表死亡;绿色象征生命,用小草表示渴望新生;和平鸽象征和平,用它们来寄托人们反对战争、祈求和平的美好愿望。

[碑墙前]这座用黑色花岗岩垒砌而成的石墙上,镌刻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和“以史为鉴、开拓未来”八个大字,分别是周恩来和为发展中日关系所作的精辟性概括。

[“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前]

这是一座大型组合雕塑。请观众朋友们想想看,它们各象征着什么?

(停顿片刻)这座雕塑取名为“古城的灾难”。它是由残破的“城墙”、残缺的“军刀”、“历史的桥梁”、“遇难者的头颅”和“手臂”、“长明火”等一个个雕塑,以及象征着遇难者累累白骨的鹅卵石组合而成的。它们表达的主题为悲与愤。

请看,象征古城南京的高大城墙上弹痕累累,墙体的左上角虽然被炮火震开了裂口,但仍然刚强地屹立,不倒不塌,寓意为中国人民在侵略势力面前英勇不屈的大无畏精神。这是一把折断的“日本军刀”后半截,刀的截面处作了颜色处理,好像仍残留着遇难者的血迹,刀面上刻着“300000”的数字,寓意为侵华日军曾经在南京杀害了30多万人。这尊象征着遇难者的头颅高2.7米,直径为2.5米,重达2吨,是用青铜浇铸而成的。它圆睁着不屈的双眼,张开着含冤的嘴巴,脸颊因被刀砍开一条深深的缺口而痉挛的抽搐着。那座用青铜铸造的手臂长7米、高2.75米、重5吨,意为被活埋的遇难者从泥土中伸出不屈的手臂,那只挣扎着的大手仍紧紧地抓住南京的土地。这两尊青铜雕塑,是由南京青年雕塑家吴显林设计,南京晨光机械厂浇铸的。整座雕塑寓意为:站在历史的桥梁上,回眸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古城南京的一幕人间特大惨案。

[祭奠广场上]

走过历史的桥梁,来到祭奠广场上。请观众朋友们根据笔迹看,碑上的题字是哪位伟人题写的?

(稍停片刻)迎面的石壁宛如一块巨大的纪念碑,上面刻着由亲笔题写的馆名。石壁前有三排郁郁葱葱的松柏,是对纪念碑的点缀和衬托。在这里,每年都有许多中外观众敬献花圈,向遇难者致哀。所以,这个小广场取名为祭奠广场。

登上台阶,迎面的石壁上用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着一排黑色大字:

“遇难者300000”,把纪念馆陈列的主题显示出来,使人们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屋顶平台前]

江东门一带是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有代表性的遗址之一,也是“万人坑”遗址之一。据史料记载和幸存者的回忆,当年侵华日军曾在这里屠杀10000多名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平民百姓,后经南京慈善团体收尸掩埋于两大土坑内。因此,纪念馆主体建筑呈纪念性墓地的风格。墓地广场上鹅卵石铺地,寸草不生,象征着白骨累累,象征着死亡;而两边翠绿的草坪和院墙外的常青树又象征着生命力和抗争精神;生与死在这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生与死的主题展示在一线之间。那几株枯树既代表着南京城当年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被烧毁,又点缀了凄惨的氛围。请观众朋友们猜猜看,远处的小房子外形象征什么?

(稍停片刻)远处的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用青灰色花岗岩贴面,外形如同棺椁,室内陈列着从“万人坑”挖出来的部分遇难同胞的遗骨。

院内小道两旁,安放着17块小型碑雕,这是全市各地所立遇难同胞纪念碑的缩影和集中陈列。

四周围墙呈断垣残壁形状,标志着南京城当时受到严重的毁坏,到处是一片废墟。

围墙上镶嵌着三组大型浮雕。它是根据历史的照片,用艺术的手法,向人们再现了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前后的情景。

[鱼雷营碑前]

鱼雷营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下面的金陵造船厂内,当年是一个海军小码头,也是南京大屠杀历史遗址之一。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在鱼雷营、宝塔桥一带杀害我同胞30000余人。遇难者暴尸数月,直至次年2月才被红十字会掩埋。

[中山码头碑前]

中山码头是南京人横渡长江的主要码头。在这里遇难的10000多名同胞,主要是日军从国际安全区内搜捕的,并沿着中山北路押送于此后,用轻重机枪射杀。他们的尸体被抛入了长江。

[第一组浮雕前]

这组浮雕名叫“劫难”。它反映了南京城沦陷前后的情景:有母亲用孱弱的身体护卫着4个幼童;有被攻破的南京城门;有被绳索捆绑着押往屠杀地点的人们。

[燕子矶碑前]

燕子矶是南京的一处名胜,又是一处渡江的小码头。然而,在1937年12月,这里却成为侵华日军杀人的屠场。先后有10万人聚集在这里准备渡江,其中的5万多人被日军围捕并惨遭杀害,尸体大部分抛入长江。到了第二年春天,江水落下去后,江滩上尸体成堆,被全部埋在江边。电影《屠城血证》江边屠杀的几个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草鞋峡碑前]

草鞋峡位于下关江边,因其峡谷形似草鞋而得名。1937年12月,共有57000多人被日军用机枪射杀在这里。草鞋峡是南京大屠杀惨案中集体屠杀人数最多的地点之一。

[第二组浮雕前]

这组大型浮雕名叫“屠杀”,它用艺术的手法再现了侵华日军烧、杀、淫、掠的暴行。画面上,有被砍头刀劈的;有被火烧的;有被枪杀;有被活埋的;有被抛尸长江的;有遭奸淫痛不欲生的妇女。

[“母亲的呼唤”立雕前]

那座立雕高4米,用花岗岩雕刻而成,名叫“母亲的呼唤”,是位中国30年代母亲的形象。这是根据当年留在南京的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先生,现场拍摄录像中的一位手柱竹棍、正在寻找亲人的老妈妈原型设计制作的。她神情悲愤,左手向前伸着,似乎在寻找和呼唤失去的亲人,右手攥紧拳头,表示她内心的愤怒。

[遇难同胞名单墙前]

这座长43米、高3.5米的花岗岩石墙,名叫遇难同胞名单墙,老百姓称之为“哭墙”。上面刻着3000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名单,代表着30万遇难者。

[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内]

这些遗骨是1985年纪念馆建馆时,从“万人坑”中挖掘出的部分遇难者遗骨。它们是侵华日军暴行的铁证。

[史料陈列厅外]

这座遗骨陈列室外形如同棺椁,而那座建筑物(指史料陈列厅)的外形象什么呢?

(稍停片刻)纪念馆主体建筑除遗骨陈列室外,还有鹅卵石广场对面的史料陈列厅。它的造型宛如一座古代坟墓,有墓墙、墓室、墓道,观众可以循着墓道走入半地下的史料陈列大厅。

[遇难者遗骨现场]

这是于1998年4月30日以后,新发掘的遇难者遗骨。它们按现场原样展示,说明当时屠杀是如此的惨烈。

[青少年纪念林]

这是南京的一些大学、中学和小学,在“万人坑”边上以种一棵树、立一块碑这种特殊的方式纪念遇难同胞。

[第三组浮雕前]

这组浮雕名叫“祭奠”。他用焚香跪拜等中国传统的方式,来祭奠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遇难的同胞。右上角是中国人手挽手,肩并肩,坚持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人植树及立碑]

日中友协从1986年起,每年春天都要组织日本国民来南京植树。这是他们于1986年春天在纪念馆种植的两棵树,以后每年春天都要来浇水、除草。由于纪念馆地方较小,南京市有关部门把这活动安排在江北浦口珍珠泉公园内植树,已经成活了5~6万株。他们称这种活动为“绿色的赎罪”。在这里植树的,还有“日本社会党访中团”、“日本鹿儿岛教职员访中团”、“日本‘铭心会’”等。

这块用汉白玉大理石制作的赎罪碑,是日本一位80多岁的老人横山诚出资建成的。横山诚当年在上海开了杉山书店。正因为他耳闻目睹了日军在上海和南京的暴行,回日本后,他一直感到对不起中国人,觉得应该代表他的民族向中国人民赎罪。经过多方的努力,老人终于实现了多年的的愿望。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进入大厅,听馆里的讲解员解说史料陈列内容并观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纪录片。

关于纪念革命先烈颂文心得体会总结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

大家好!

微寒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映亮天边时,中华大地在旭日东升的美丽中显得那么平和,安宁。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亦在这种和平中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但我们怎敢忘记?八十一年前的12月9日,北平大学生的振臂一呼,掀起了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新高潮!他们用自己充满愤怒的赤诚,用鲜血唤醒了无数中华儿女的良知!从此侵略者的铁蹄不再肆无忌惮!枪炮声在排山倒海的抗战呼声中变成了垂死挣扎时无力的呻吟!八年,八年时间侵略者便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烈士的鲜血也已经拂上了时间的薄纱。但革命的成果无比辉煌,斗争的精神仍然激励着我们奋斗。沧海桑田,中国早已不是旧日的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中国!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独立傲然的中国,正在崛起的中国。我们理直气壮的收回了香港和澳门;成功举办了xx年北京奥运会;自主研制,并实现了载人航天……每一个例子都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正在强大。

李大钊曾在《青春》一文中写道:“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危机。”今天的我们虽然无需面对国土的沦丧,无需承受战火硝烟,但我们面前的任务同样艰巨。要知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作为龙的传人,我们要发扬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龙性”。放眼新世纪,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我们是不会退缩的!

我们是未来的主人,为了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学会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爆炸时代中生存,要勤奋,刻苦,拼搏,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努力将今天的科幻变为明天现实。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一二九运动,就是为了了解过去,懂得历史,就是让我们在前一辈人还没有走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继承老一辈人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以天下为己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今天我们是桃李芬芳,明天我们将是社会的栋梁,我们注定要掀起中华腾飞的巨浪!

相信我们,一定可以!

关于纪念革命先烈颂文心得体会总结五

一、活动背景:

在英国一家医院任护士主任的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士奔赴前线,参加护理伤病员的工作。因当时医疗管理混乱,护理质量很差,伤病员死亡率高达50%.于是,南丁格尔就潜心改善病室的卫生条件,并加强护理,增加营养。半年之后,伤病员死亡率下降到2.2%.这一事迹传遍全欧。1860年,她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她的护士工作专著,成了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鉴于南丁格尔推动了世界各地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因此被誉为近代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1910年逝世后,国际护士理事会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5.12”为纪念国际医务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而设定的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广大护士纪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搞好治病救人工作。

护理工作最独特的功能是协助病患及健康的人预防疾病、减轻病痛、恢复健康或促进健康,它是结合科学、伦理与艺术的一门学科,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不断的自我充实,以培养护理人员事业的素养和乐观进取的精神。

护理战线上的“白衣天使”以较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把真诚的爱心无私奉献给了每一位患者,学习和发扬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弗劳伦斯。南丁格尔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南丁格尔是英雄,是我们护士的骄傲,她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肖像被印在英磅的正背面,这位1820年出生的护士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抢救伤员的动人事迹,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的记理人员,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为培育更多的跨世纪的南丁格尔式的护士而共同努力吧!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护士节的来历,学会尊重护士。

2、懂得一些自我保护和护理的方法。

3、了解护士的工作,懂得关心护士。

环境创设:在教室里张贴一些护士帮助病人护理的图片。

活动一:了解护士节的来历

1、你们知道5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请小朋友们猜一猜。

2、老师来告诉大家是“护士节”,你们都猜对了吗?

3、那你们来想一想为什么会有护士节呢?(幼儿讨论)

4、教师讲述护士节的来历。幼儿听听是为什么有这个节日的。

活动二:了解护士的工作

(一)、小朋友们知道护士阿姨上班要做些什么事情呢?

快速联想:

1、当小朋友生病时护士阿姨做些什么?(打针、量体温等等)

2、请班上一个小朋友了解到的有关护士的工作讲述给大家听?

(二)讨论:如果小朋友是一名小护士,你是怎样来对待病人的?

1、先讨论再个别幼儿回答。

2、教师讲述护士的工作情况。

活动三:邀请护士讲解护士的工作。

(一)、今天我们请来了我们幼儿园的晨检护士来给我们小朋友讲一讲她的工作。小朋友们大家一起来欢迎她。

1、小朋友们看看倪老师穿着怎样的衣服?头上还带着什么?(白大褂、白色扁形帽)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护士的服装。

2、护士穿着这样的服装就准备工作了,我们请倪老师来说说她的工作。

3、护士讲述自己的工作。

4、幼儿听后评一评护士的工作是怎样的?

5、教师小结:护士的工作很辛苦,她们看到有病人就帮助病人护理,也穿者白色的衣服工作,所以我们都称她们是“白衣天使”。

(二)、小朋友们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1、请大家一起来说说我们要怎样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2、幼儿派代表来说一说。

3、由倪老师教给大家怎样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活动四:观看护士工作的一段录象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护士在工作时的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一段录象。

2、让小朋友们从录象中看出护士工作时的认真、耐心、细心等等。

关于纪念革命先烈颂文心得体会总结六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五月青春点燃梦想》。

又到了春光明媚的五月,又到了百花争艳的季节。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又到了__年5月4日,这不是一张普通的日历,在这张日历上,人们看到的是青年人特有的朝气,是飘逸的青春的光彩,是迸发的炽烈的激情,是__年前烧起的一团火,它光亮、它耀眼、它激励着人们在风风雨雨中勇往直前。

在这新世纪的阳光和五月的鲜花播洒进每一个人的心灵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五四青年节和建团__周年。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每一个追求事业的人,每一个珍视生命、向往着美好前程的人,在这个时刻,都会强烈地感受到无限的活力与勃勃的生机。

我们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每年都会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以宣传“五四精神”为主题的活动。那么,我们可曾真正了解“五四”是什么吗?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抗 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 行示 威,最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民族独立与争取民主自由的坚强意志,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国家政务院为纪念该运动,于1949年正式宣布每年的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人们不会忘记那划时代民族救之的“五四”爱国运动,更不会忘记那举起民族救之旗帜,开创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新纪元的先驱者,不会忘记革命战争的峰火硝烟,更不会忘记,为真理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经落到我们肩上,“五四”火炬已经光荣地传到我们手中。

今天,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有幸站立在世纪和千年交汇点上,我们是幸运者。但是,面对新世纪,让我们回顾"五四"精神,认真地思索着,自己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呢?

我们知道,风雨会使我们变得强壮,挫折会使我们变得坚强。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质,来自于风雨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砺,我们要面对山峰,去欣赏它的风光,面对未来去争创人生的辉煌,这样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我们缅怀“五四”先驱们的业绩,高举“五四”火炬,肩负时代责任,让我们用知识加汗水,以满腔热情,去开拓、去创造、去拥抱新希望,来迎接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纪吧!

同学们,为了青春的梦想,为了祖国的明天,让我们用激情,唱响人生最壮美的青春之歌,用青春绘就人生最瑰丽的生命画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纪念革命先烈颂文心得体会总结七

1935年12月9日,一个令人痛心,但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日子。无数中华儿女倔强地挺着脊梁在寒风中示威游行;他们撞击着血肉之躯冲出铁的城门;他们不吝惜鲜血争取中国人民的胜利。 在这一天,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在北平爆发了,当北平的爱国学生在听到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后,他们像雄狮一样怒吼起来,把“九·一八”以来郁积在心头的仇恨和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愤懑都并发出来,开展了抗日救亡斗争,掀起了“一二·九”运动。

今天,我们在此聚会纪念,面对他们“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爱国情操;面对他们“爱祖国高于一切”的爱国热情;面对他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我们的心能平静吗?我们能无动于衷?当然不能!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21世纪已然到来,就在这个新的世纪来临之时,我国的驻外使馆无端被炸,它国的侦察机公然侵入我国的领空,直接导致了我海军航空兵王伟同志的牺牲。一个泱泱大国的主权为何一再受到挑衅?这,就是国力的差距。

日本人现在已经达到了他们在“二战”中没有达到的目的。“二战”中他们用飞机、用大炮无非是想从中国人那里掠夺财富。现在,他们可以笑嘻嘻地,通过经济市场把大量的中国财富掠夺到日本去!这,就是技术差距。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如今,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一代,面对中国的入世,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和平与发展的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的不再是战争的洗礼,而是就业的竞争。我们的报国之举也不再是抛头颅、洒热血,而是学知识、建家乡。其实,无论是战争还是竞争,我们都需要一颗爱国之心,只有高尚的爱国情操才能架起我们心中的一杆利益之称。

是的,我们不能停歇,时代的马达正全速运转。但那些峥嵘岁月,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铭记。历史不是一页书签,可以供我们轻佻地把玩;历史不是已经成为化石的过去;历史不是时间长河中一段孤立的截取场景,和中国的现在与未来毫无瓜葛;历史是祖先的脚印,一行行、一代代的努力才把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道路前仆后继铺到了今天;历史是是一艘摆渡的巨轮,不断地把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往前摆渡;历史是一个民族曾经精神符号的记忆,它们曾经在竭蹶的背景、风雨交加的时代下彰显出和平时代所不能目睹的绚烂;历史是一段段螺旋上升的楼梯,我们靠着它不断抵达一个又一个高度。

楼梯并没有抽掉,历史不容忘却。现代社会是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源配置国际化为基本特征的。在这场与共同挤乘物质快车的地球村村民展开的艰苦精彩并呈的长时间博弈中,我们必须洞见其中的隐患、凶兆。中华民族曾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现在如果我们一着不慎的话,同样有可能被吞噬掉宝贵的国家利益,掏空身子。一些民族和国度早就环伺周围,馋涎欲滴。既然历史是并没有抽掉的楼梯,我们何不利用这笔财富和教训,在民族精神符号的记忆中找寻我们尚未完全记取的英勇姿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是“”,这些民族的脊梁是光阴的侵蚀所不能淘去的!“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这是戊戌变法失败﹑劫后尚存的梁启超流亡海外时的一首诗作.他实际上是在不经意间完成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英雄的超前描述.鸦片战争以来,国事日降.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拍案而起,横眉冷对乖戾凶狠的侵略者,这等于是把个人的生命毅然放入绞肉机.“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但在那段历史,民众也逐渐觉醒,理解并支持先辈们以珠玉之身参与的救国事业.瞿秋白“早夭”了,因为以他的天分﹑才情,是绝对可以成为与朱生豪、梁实秋功悉力敌的大家.他没有后悔,千千万万的投笔从戎者也没有后悔,抛家弃子的“林觉民”们也没有后悔!!

是谁?奔走在时代前端,为我中华民族振臂高呼?

是谁?穿梭于枪林弹雨,为我中华民族嘶声呐喊?

是谁?劳累与灯前月下,为我中华民族出谋划策?

又是谁?长眠于刀口枪下,为我中华民族死而后已?

是你们,可敬可爱的青年们,你们是雄师,是巨浪,是湍流;是你们,振我民族盖世威严;是你们,昂我民族乾坤正气;是你们,塑我民族盛世清名!

风,为你们呐喊! 雨,为你们倾泻!

泪,因你们挥洒! 血,因你们沸腾!

在中国,只要有硝烟,就有勇土;在中国,只要有危难,就有脊梁;在中国,只要有青年,就有希望。我相信,沉睡在中华大地的英雄们可以安息了!我相信,中国在世界的大舞台会更加的受人瞩目! 我相信,中华民族必然顺利到达现代化的光辉彼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