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赶超者六安心得体会报告(7篇)

  • 上传日期:2023-01-10 20:19:46 |
  • ZTFB |
  • 7页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赶超者六安心得体会报告一

做为一名房产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房产管理工作中去,就是要思考如何抓好住房保障工作让“群众有房住”;如何深化物业管理改革让“群众住的舒心”;如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下功夫去库存来稳定房地产市场;如何贯彻《准则》《条例》,加强房管队伍建设。

一、抓好住房保障工作,确保群众有房住

住房保障,简单说就是在社会发展中,买不起房子的人也得保障他们有房子住。这是一个文明社会起码的目标。因为住房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给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民以食为天,家以居为先。”安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旋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乐业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因子。我市保障房自20__年开始大规模实施,截至目前,累计开工建设、收购各类保障性住房12.95万套,其中租赁型保障房(廉租房、公租房)9.96万套;购置型保障房(经适房、限价房)2.99万套,累计完成投资199.85亿元,解决了约9.77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20__年,全市共上报省住建厅棚户区改造项目85个,56571套(其中市区34192套),计划投资271亿元,我们将紧盯目标不放松,确保住房保障和棚改工作全面落实。一是要紧扣货币化安置、开工建设、质量管理、分配入住四个关键,夯实建设主体责任,落实点评督办机制和激励问责机制,在全市形成争创先进、追赶超越的工作氛围。二是要发挥金融机构在棚户区改造中的支撑作用,积极与国开行、农发行对接,加大融资力度,解决资金瓶颈,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三是要对在建保障房项目“回头望”,确保结转项目20__年底全部建成,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加快分配入住,加强后续管理。四是要推行廉租房、公租房并轨,租售并举,扩大覆盖面。

二、深化物业管理体制改革,确保群众住的舒心

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建立物业企业资质动态管理、社区评议机制,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物业服务水平,让群众住的舒心”。近年来,我们坚持把物业管理工作作为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的重要抓手,积极培养市场主体,强化监管力度,提升服务水平,让群众住的舒心。截至目前,全市有物业服务企业294家,物业管理面积2536万平方米,业委会122家,全市物业管理覆盖面达到51%,10个小区获得省级“示范住宅小区”称号。一是要理顺物业管理体制,研究出台物业管理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行物业管理标准化工作等措施,进一步明确行业职责,夯实主体责任,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全市物业工作长效发展机制。二是要积极培育扩大市场主体,注重管理创新。紧紧围物业服务市场发展需要,根据物业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的不同需求,开展行业培训,定项指导帮扶,培育品牌公司,激发市场活力。推行物业部门、社区、派出所、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发挥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作用。三是要强化监管措施,进一步促进管理规范化。稳步推行市场准入、资质审验、持证上岗、信用档案、动态考核等五项制度;建立物业服务企业履约保证金制度,城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加强企业资质动态管理,建立物业服务企业“双考双评”机制;推行“四公开一监督”制度,接受业主和社会各界监督。四是要严格管理维修资金,加快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建立十年以上老旧小区的“大修基金”制度,加快城区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程。

三、深入推进去库存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目标定位,加强监管整顿,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一是要将棚户区改造与去库存相结合,坚持货币化安置为主,实物安置为辅的原则,积极引导选择货币化安置的棚改拆迁户购买存量商品房并及时兑现奖励资金。二是要加大重点稽查和日常巡查,不断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严格商品房预售管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是要按照“总量控制、适度缩减”的原则,控制好年度住房开发建设规模和进度,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四是要引导开发企业对尚未开发的商品房用地,通过申请土地部门调整土地用途,转型用于棚户区改造中安置房建设以及养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体育产业等项目的开发建设,推动房地产领域供给侧改革。五是要认真落实《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房地产去库存的十条意见》,对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协调金融、土地、财税等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措施,有效推进房地产去库存工作。

四、深入贯彻《准则》《条例》,加强房管队伍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准则》、《条例》贯彻落实好,是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深入的战略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能有松松劲、歇歇脚的心态,要从严管理不手软,确保房管队伍务实纯洁。一是要夯实党建责任。坚决克服党组党建工作薄弱的普遍现象,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全面落实党组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集体责任、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班子其他成员的主管责任,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二是要夯实作风建设。要在房产系统开展以“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廉政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双增”活动,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三是要夯实班子各成员和干部职工的职责,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凝心聚力、追赶超越,扎实做好房产管理各项工作。

关于赶超者六安心得体会报告二

要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其次就是必须增强四种意识。

增强四个意识,就是要全力脱贫攻坚,谱写全面小康新篇章。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迈进的坚定决心。“郡县治、天下安。”市一级处在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所在。商洛地处陕南秦巴山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立地条件差,贫困程度深,现有贫困人口40.3万人,是集中连片贫困区,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域。脱贫攻坚是我市“十三五”期间的重大政治任务、民生工程。我们必须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坚定信心和决心,紧盯全面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实现同步被小康,思想上要再加压,行动上要再加力,作风上要再加强,各项工作向脱贫攻坚靠拢;作决策、上项目、用干部优先考虑脱贫工作;整合一切资源,凝聚一切力量,全力将脱贫攻坚战推向纵深领域。要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五个一批”要求,精心实施“十大工程”,夯实脱贫攻坚责任,一项一项倒排工期,一个一个攻坚拔寨,戳力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市人民同全省全国一道同步够格步入小康。

增强四个意识,就是要净化政治生态,谱写从严治党新篇章。“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全面总结十八大以来党在惩治腐败、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分别研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从严治党,标志着我们党对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加系统化。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级党组织肩负着主体责任,特别是党委书记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自觉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惩治腐败,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以学习贯彻“三项机制”为契机,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在市委党建统领全局工作的指导下,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线做起,以一流的标准、一流的态度、一流的作风做好基层党建、“两学一做”、脱贫攻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领导干部作为管党治党的组织者、推动者,其言行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带动性;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要始终秉持“做人要讲正气,为官要敢担当,干事要有价值”的人生信条,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尽心尽力做好各项工作。

增强四个意识,就是要弘扬题词精神,谱写党性修养新篇章。坚持党性原则,是共产党员的必备素质,是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事业成败,关键看干部,核心看干部的党性修养。商洛是革命老区,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性修养,我们要大力弘扬老一辈的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地“站在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要不忘初心、与时并进,始终把群众的事装在心中。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首要标准,努力把老百姓的日常感受变成政策的起点与终点,真正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始终把责任举过头顶。牢固树立“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在事业上体现价值”的理念,切实增强使命意识,夯实工作责任,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工作。要低调务实、埋头苦干,始终把担子扛在肩上。对定下来的事要立说立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要持之以恒、一推到底,一步一个脚印把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把“五个扎实”转变成商洛发展的生动实践。

要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其三就是要牢牢把握追赶超越的重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追赶超越的重要论断,从战略高度揭示了陕西所聚集的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蕴含的转型升级的巨大势能,勉励我们要发挥优势,积极有为,牢牢把握追赶超越的重大机遇。

全域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赋予追赶超越的使命担当。陕西正成为国家新的战略空间和经济增长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地区。目前,有17个国家发展战略涉及到陕西,从发展定位、科技创新和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对陕西形成了全覆盖。陕西处在“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和向西开放的前沿,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当好西部科学发展新引擎是国家对陕西的明确要求。陕西还肩负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使命,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撑的有利地位,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放平台构建等方面可以大有作为。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力度不断加大,陕西又迎来了发挥全国的科教优势、走在创新驱动发展前列的空前机遇。此外,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的重要任务,也极大拓展了陕西的发展空间。总体来看,陕西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为追赶超越提供了强大支撑。

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奠定追赶超越的坚实基础。陕西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好,“四化”同步加速推进,发展处于上升通道。能源化工产业持续迈向高端,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新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迈出新步伐,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西安港”成为全国的陆港,海关特殊监管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贸易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进出口增速全国。学前教育、医药体制改革、保障房建设等民生工程成效显著。有条件农民进城、移民搬迁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系统化推进,城镇化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面深化改革起步有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职能,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这些都为陕西追赶超越打下了坚实基础。

发展潜能不断释放增添追赶超越的不竭动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陕西推动发展的多重动力相互叠加,拥有巨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规模速度型增长模式和质量效率型增长模式共同发力,在投资、资源型产业持续发挥支撑作用的同时,消费、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成长性良好的新支柱产业迅速形成。产业结构和优势产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特别是中亚国家高度契合,为“走出去”奠定了坚实基础。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走在全国前列。科技综合实力雄厚,作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创新型省份建设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断增强。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富集,能源产业居全国重要位置,文化产业占比超过4%,并有望成为支柱产业。

坚定信心主动作为赢得追赶超越的发展空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超出预期的困难,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定信心、沉着应对、系统谋划、精准施策,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担当,埋头苦干,奋力赶超,在雁行破阵过程中作为。相继出台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加强文化建设、保障改善民生、全面从严治党五个方面的重大方略,采取了稳工业增长、投资拉动、金融支撑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环境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从而确保了经济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了基本面整体向好,为追赶超越赢得了先机。

关于赶超者六安心得体会报告三

书记在陕西视察期间,深刻阐述了关系陕西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陕西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的重要论断。这既是对陕西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陕西广大干部群众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发展牢牢抓在手上,锐意改革创新,全方位发力,努力实现追赶超越。

一、深刻领会追赶超越重要论断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追赶超越的重要论断,是新常态下推动陕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遵循,是对我们所处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也是对未来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追赶超越是新常态下后发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追赶超越的重要论断,既切合陕西实际,又着眼全国发展大局,是区域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略的丰富和完善,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明确方向,特别是对后发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表明,后发地区的崛起,一般都会经历一段快速发展的追赶超越期。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各地历史文化、发展基础、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战略。在有质量、有效益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得快一点也是要鼓励的。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中高速增长实现中高端发展成为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在坚持速度、质量和效益统一的前提下,应当允许和鼓励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姿态推动发展,扶助和支持后发地区立足自身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追赶超越,能快则快、宜快则快、又好又快。

追赶超越是对陕西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陕西属于西部后发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经济总量偏小,体制机制创新不足,扶贫开发任务艰巨,生态环境历史欠账多。但更要看到,陕西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阶段,综合实力快速提升,连续多年保持较高增速,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绿色版图向北推进超过400公里,积蓄了后来居上的强大势能。破解发展难题,推进扶贫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与全国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发展。辩证审视陕西发展态势,追赶有空间,超越有优势,正处在追赶与超越并存的关键阶段,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是显著特征。

追赶超越是对陕西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时期,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提出的“五个扎实推进”的要求,从量的扩张、质的提升、发展模式创新三个方面实现追赶超越。三者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偏废。量的扩张,就是力争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质的提升,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模式创新,就是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坚持“四化”同步,推进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还要系统推进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坚持生态环境也是竞争力、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坚持把扶贫开发放在重要位置,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得益彰。

书记关于追赶超越的重要论断,从战略高度揭示了陕西所聚集的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蕴含的转型升级的巨大势能,勉励我们要发挥优势,积极有为,牢牢把握追赶超越的重大机遇。

全域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赋予追赶超越的使命担当。陕西正成为国家新的战略空间和经济增长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地区。目前,有17个国家发展战略涉及到陕西,从发展定位、科技创新和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对陕西形成了全覆盖。陕西处在“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和向西开放的前沿,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当好西部科学发展新引擎是国家对陕西的明确要求。陕西还肩负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使命,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撑的有利地位,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放平台构建等方面可以大有作为。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力度不断加大,陕西又迎来了发挥领先全国的科教优势、走在创新驱动发展前列的空前机遇。此外,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的重要任务,也极大拓展了陕西的发展空间。总体来看,陕西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为追赶超越提供了强大支撑。

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奠定追赶超越的坚实基础。陕西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好,“四化”同步加速推进,发展处于上升通道。能源化工产业持续迈向高端,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新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迈出新步伐,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西安港”成为全国最大的陆港,海关特殊监管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贸易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进出口增速全国领先。学前教育、医药体制改革、保障房建设等民生工程成效显著。有条件农民进城、移民搬迁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系统化推进,城镇化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面深化改革起步有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职能,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这些都为陕西追赶超越打下了坚实基础。

发展潜能不断释放增添追赶超越的不竭动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陕西推动发展的多重动力相互叠加,拥有巨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规模速度型增长模式和质量效率型增长模式共同发力,在投资、资源型产业持续发挥支撑作用的同时,消费、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成长性良好的新支柱产业迅速形成。产业结构和优势产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特别是中亚国家高度契合,为“走出去”奠定了坚实基础。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走在全国前列。科技综合实力雄厚,作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创新型省份建设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断增强。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富集,能源产业居全国重要位置,文化产业占比超过4%,并有望成为支柱产业。

坚定信心、沉着应对、系统谋划、精准施策,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担当,埋头苦干,奋力赶超,在雁行破阵过程中领先作为。相继出台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加强文化建设、保障改善民生、全面从严治党五个方面的重大方略,采取了稳工业增长、投资拉动、金融支撑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环境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从而确保了经济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了基本面整体向好,为追赶超越赢得了先机。

三、系统谋划追赶超越的科学路径

实现追赶超越,要坚持系统思维、科学谋划,统筹发展与改革、调整结构与保持速度的综合平衡,实现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不片面追求gdp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坚持尊重经济规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确保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在转型升级中加快发展。保持应有的发展速度,迈向中高端发展水平,是实现追赶超越的题中应有之义。陕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构建多点支撑、多元带动的现代产业格局。首先是不断优化动力结构。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稳定传统消费,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提升外贸水平,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其次是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开展农田测质建档、精准施肥,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做大做强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新支柱产业;依托“互联网+”,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最后是坚持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围绕打造国家生态安全新屏障,着力推进退耕还林、湿地保护,构建关中柔性水系,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绿色发展。

以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必须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冲破利益藩篱和观念束缚,把各项工作推向纵深。一是坚持顶层设计和于法有据、系统化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全力推进改革,大胆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与全国同步的改革,不折不扣积极推进,做实做精做优,对标沿海、领先内陆;示范引领性改革,勇于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快出成效。二是坚持东西并重、内外并举,促进国际国内资源有序流动和产业集聚,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进空中、陆地、信息一体化的丝路经济带大通道建设,高起点打造国际陆港“西安港”、全国高铁交通中心、国际航空枢纽机场,构建“一带一路”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和国际化贸易中心;加大对世界500强、行业领军和相关配套企业引进力度,密切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基础设施、科教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以创新驱动增强内生动力。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围绕国家战略、新支柱产业培育和领军人才培养开展创新,打造西安国家创新改革试验区。结合国家级开发区、大学科技园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带和产学研综合体,以大企业引导技术研发,带动提升整体竞争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及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卫星技术等领域,加大创新力度,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创新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以文化建设提升发展软实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是发展支柱产业的现实需求,更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抉择,有助于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加快建设国家级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力促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文化资源产品化;加大重点文化工程实施力度,创建文化产业基地;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内涵,探寻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打造精品力作,构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发展基准。民生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追赶超越的重要基准。要坚持把财政支出和新增财力的“两个80%”用于民生事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大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全力实施精准扶贫,持续推进避灾移民搬迁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切实搞好连片特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扶贫攻坚,全面落实扶贫责任,确保贫困人口20xx年如期脱贫;落实低保、优抚、救助等政策,发挥社会保障兜底作用,让三秦父老在追赶超越中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关于赶超者六安心得体会报告四

铸就“追赶超越”时代丰碑

读懂“追赶超越”的大西安,如同打开智慧与魄力的“神奇秘匣”:这里蕴含着发展的希望;这里聚集着前行的路径;这里充满了巨大的潜能……

此刻,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正满怀热情和期待,共同瞩目!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期间,作出了“陕西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的重要论断。这一科学定位,既是对陕西当下发展的精准把脉,也是对陕西未来发展的殷殷重托。

“追赶超越”已成当代陕西音,旋律宏大而铿锵。

“追赶超越”既是形势使然,又是民心所向,还是实践要求。西安干部群众惟有奋力追赶超越,才能不断缩小差距,加快自身发展。

“追赶超越”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持久战。这场“战斗”必然需要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需要一支对党忠诚、勇于担当、干净干事的“铁军”;需要在的位置上创造的业绩。

当下,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正跳出“城墙思维”掀起“三个革命”热潮,持续转变作风。以饱满的热情争当为民务实的“五服务员”和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相信,“追赶超越”必将承载新希望,书写新篇章!

关于赶超者六安心得体会报告五

按照市委的安排,我参加了全市领导干“学讲话、学准则、学条例,奋力追赶超越”主题班学习。期间,认真学习领会了重要讲话和《准则》《条例》的精神实质和精髓要义,特别是结合延安和工作实际,就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做好我市房产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做为一名房产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房产管理工作中去,就是要思考如何抓好住房保障工作让“群众有房住”;如何深化物业管理改革让“群众住的舒心”;如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下功夫去库存来稳定房地产市场;如何贯彻《准则》《条例》,加强房管队伍建设。

一、抓好住房保障工作,确保群众有房住

住房保障,简单说就是在社会发展中,买不起房子的人也得保障他们有房子住。这是一个文明社会起码的目标。因为住房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给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民以食为天,家以居为先。”安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旋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乐业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因子。我市保障房自20__年开始大规模实施,截至目前,累计开工建设、收购各类保障性住房12.95万套,其中租赁型保障房(廉租房、公租房)9.96万套;购置型保障房(经适房、限价房)2.99万套,累计完成投资199.85亿元,解决了约9.77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20__年,全市共上报省住建厅棚户区改造项目85个,56571套(其中市区34192套),计划投资271亿元,我们将紧盯目标不放松,确保住房保障和棚改工作全面落实。一是要紧扣货币化安置、开工建设、质量管理、分配入住四个关键,夯实建设主体责任,落实点评督办机制和激励问责机制,在全市形成争创先进、追赶超越的工作氛围。二是要发挥金融机构在棚户区改造中的支撑作用,积极与国开行、农发行对接,加大融资力度,解决资金瓶颈,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三是要对在建保障房项目“回头望”,确保结转项目20__年底全部建成,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加快分配入住,加强后续管理。四是要推行廉租房、公租房并轨,租售并举,扩大覆盖面。

二、深化物业管理体制改革,确保群众住的舒心

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建立物业企业资质动态管理、社区评议机制,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物业服务水平,让群众住的舒心”。近年来,我们坚持把物业管理工作作为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的重要抓手,积极培养市场主体,强化监管力度,提升服务水平,让群众住的舒心。截至目前,全市有物业服务企业294家,物业管理面积2536万平方米,业委会122家,全市物业管理覆盖面达到51%,10个小区获得省级“示范住宅小区”称号。一是要理顺物业管理体制,研究出台物业管理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行物业管理标准化工作等措施,进一步明确行业职责,夯实主体责任,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全市物业工作长效发展机制。二是要积极培育扩大市场主体,注重管理创新。紧紧围物业服务市场发展需要,根据物业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的不同需求,开展行业培训,定项指导帮扶,培育品牌公司,激发市场活力。推行物业部门、社区、派出所、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发挥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作用。三是要强化监管措施,进一步促进管理规范化。稳步推行市场准入、资质审验、持证上岗、信用档案、动态考核等五项制度;建立物业服务企业履约保证金制度,城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加强企业资质动态管理,建立物业服务企业“双考双评”机制;推行“四公开一监督”制度,接受业主和社会各界监督。四是要严格管理维修资金,加快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建立十年以上老旧小区的“大修基金”制度,加快城区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程。

三、深入推进去库存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目标定位,加强监管整顿,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一是要将棚户区改造与去库存相结合,坚持货币化安置为主,实物安置为辅的原则,积极引导选择货币化安置的棚改拆迁户购买存量商品房并及时兑现奖励资金。二是要加大重点稽查和日常巡查,不断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严格商品房预售管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是要按照“总量控制、适度缩减”的原则,控制好年度住房开发建设规模和进度,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四是要引导开发企业对尚未开发的商品房用地,通过申请土地部门调整土地用途,转型用于棚户区改造中安置房建设以及养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体育产业等项目的开发建设,推动房地产领域供给侧改革。五是要认真落实《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房地产去库存的十条意见》,对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协调金融、土地、财税等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措施,有效推进房地产去库存工作。

四、深入贯彻《准则》《条例》,加强房管队伍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准则》、《条例》贯彻落实好,是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深入的战略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能有松松劲、歇歇脚的心态,要从严管理不手软,确保房管队伍务实纯洁。一是要夯实党建责任。坚决克服党组党建工作薄弱的普遍现象,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全面落实党组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集体责任、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班子其他成员的主管责任,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二是要夯实作风建设。要在房产系统开展以“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廉政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双增”活动,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三是要夯实班子各成员和干部职工的职责,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凝心聚力、追赶超越,扎实做好房产管理各项工作。

关于赶超者六安心得体会报告六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始终把制度治党作为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习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近年来,省委针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干部教育监督管理,以及反“四风”、正党风、转作风出台的一系列制度机制,都体现了严字当头、从严从实、一严到底的全面从严治党新内涵新要求。

这次出台的“三项机制”,鼓励激励是前提,容错纠错是保障,能上能下是关键,三者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相辅相成,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聚焦于给足动力、激发活力、夯实压力、凝聚合力,更多地体现了严中有爱、宽严相济、刚柔并重的理念和导向,是我省党建制度改革特别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鼓励激励 给足动力

当前,在新常态下,一些干部的精神世界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少数干部明显不适应,出现了廉而不为、严而慢为、懒政怠政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要让干部始终保持工作热情和激情,仅靠思想教育远远不够,必要的、正向的褒奖和鼓励不可或缺。

省委出台鼓励激励机制,在原有奖励激励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条款、丰富内容、加大力度,提高含金量和激励性,就是要给干部干事创业注入强劲动力,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精神上受鼓励、物质上得奖励、政治上有提升;就是要通过树标杆、给实惠、给位子等措施,让干部的精神抖擞起来、动能释放出来、干劲迸发出来,形成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人想干事,就会有更多的人来干事;人人都干事,我们的事就会越干越好。只有把鼓励激励机制用好用充分,才能激发干部的内生动力和工作劲头,从而更好地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容错纠错 激发活力

对想干事、敢干事的干部来说,允许失败、宽容失误是最大的支持。小平同志曾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就是说,要容许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出错、纠错、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推动发展。

今天,全面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愈加激烈,面对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干部提振信心、大胆探索,勇于担当;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设计,给干事创业者提供宽松的环境和氛围。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省委出台容错纠错机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容错纠错关键是“容”,就是要为改革创新者加油助力,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创造性开展工作;为勇于担当者壮胆撑腰,引导他们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为实心干事者吃下“定心丸”,让他们不气馁、不懈怠、不心寒,更加认真负责地履行职责使命。

只有真正为担当者担当,解除干部的后顾之忧,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干部活力,从而形成人心思进、百舸争流、敢闯敢试的干事创业环境。

能上能下夯实压力

干部能“上”不能“下”,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短腿”问题。从现行的干部体制来看,对干部“下”、如何“下”,没有一个完全的、系统的、制度化的规定,一些干部占着领导岗位,却不履职尽责,更有甚者,整天抱着“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多干多错不干不错”等观念混日子,严重贻误了党的事业发展,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省委出台“能上能下”机制,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平庸者下、失职者下、不适应者下的鲜明导向,着力破解“下”的问题,这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

能上能下核心在“下”,就是要让那些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干事劲头不足、推动工作不力,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下”,让那些在全面从严治党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不适应、不善为、不敢为的干部“下”,让那些在紧急情况下、急难险重工作中“掉链子”“当逃兵”的干部“下”,通过“下”使我们的干部产生危机感、紧迫感、敬畏感,把工作和事业放在心上。只有让“下”成为常态,才能让争先创优成为常态,从而更好地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撑。当前,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复杂形势的影响,县域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面对资源环境制约压力日趋凸显,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攻坚、民生建设任务繁重等问题和差距,我们能不能把握新形势、解决新矛盾、战胜新挑战?能不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能不能把习总书记“五个扎实”要求落到实处、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的关键,取决于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引领力和战斗力,取决于整个干部队伍内在的动力、活力和压力。

“三项机制”的出台,为各级各类干部谋发展促发展规划了“动力源”、吃下了“定心丸”、装上了“增压阀”,必将对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只要我们把“三项机制”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不折不扣落实省委要求,就一定能让“三项机制”落地生根、释放势能,从而凝聚起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追赶超越的强大合力!

关于赶超者六安心得体会报告七

根据**市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一场轰轰烈烈的“学先进、找差距、促赶超”学习活动正在全市范围内展开。这次活动的开展是**市市委、市政府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的发展、将“一创双优”学习教育活动引向深入、努力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这次活动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它将极大的改变**市各级领导干部、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和干事方式,促进思想上的解放。我仔细阅读了市委书记段喜中的重要讲话和考察团赴豫苏鲁考察学习的四篇文章。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认真学习和思考,结合我们公安实际,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对比、总结、借鉴、提升。此次“学先进、找差距、促赶超”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市委书记段喜中、市长赵瑞东带领市党政考察团,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这两个主题,对豫苏鲁三省16个县市、47个考察点进行考察,学习各地在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和城市建设的新思想、新观念、好机制、好做法,提出要学先进、找差距、不满足、求赶超,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瞄准更高的目标,掀起新一轮赶超发展的热潮。

同时,回顾总结了**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对在招商引资、行政执法、拓展便民服务、体制建设和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效和尚待提高改善的方面进行总结,重点剖析了**市在经济建设中,存在着“观念不新、发展环境不优、产业不强、体制不畅”等问题。因此,我们公安民警必须加强学习,正确认识开展“学先进、找差距、粗赶超”学习活动的重大意义,认清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总结借鉴成功经验,用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标准、科学的方法扎实开展工作。

二、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按照段书记的讲话和“4321”发展思路,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端正认识、理清工作思路,准确把握实现“二三五”赶超目标及深刻内涵,进一步增强深入推进**经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切实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查找在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认真借鉴其他兄弟省份和县市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对策、新措施,找准推动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和突破口,按照“4321”发展思路和“1234”工作重点的产业发展总体思路,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全力以赴。结合我们民警的自身工作特点,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培训、狠抓执法规范,把推进“学先进、找差距、促赶超”学习活动与队伍建设、各项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把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结合起来,把发扬传统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为**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三、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我们公安机关应当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协助党委政府构建完整的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体系。对于在经济活动中需要公安机关审批的,我们要迅速快捷,实行阳光执法,从而树立良好的公安形象,取信于民。同时,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诉求、新期盼,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民办实事、解难事。要多深入基层,多做调查研究,从群众中了解真实情况,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摆到第一位。

四、狠抓落实,真抓实干,并持之以恒。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举,重在执行。强大的落实力,是参与竞争的法宝,是夺取胜利的保障,是持续发展的基石。必须充分认识“落实”在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在现在的岗位上,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心思用在公安事业上,把精力投入抓落实中。凡是重要工作,都要亲自指挥、亲自操办;凡是重大问题,都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抓落实中大显身手,在抓落实中施展才华。面对复杂的形势,面临艰巨的任务,必须坚决克服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的消极心态,敢与高的比水平,敢与快的比速度,敢与强的比干劲,以所向披靡的精神狠抓落实。

通过开展这次“学先进、找差距、促赶超”学习活动,我们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找到了差距、瞄准了目标,坚定了信心、增添了动力。386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我们加快发展的永恒动力。广大公安民警要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信心和勇气,以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精神和意志,以勇当先进、争创一流的胆略和气魄,坚定信念、团结拼搏,自我加压、高位谋划,赶超发展、砥砺前行,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