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调短期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 流调培训小结(六篇)

  • 上传日期:2023-01-10 11:54:57 |
  • ZTFB |
  • 9页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流调短期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当前冬春季农村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做到关口前移,要进一步压实两委等责任,做好重点人员摸排和网格化管理,组织开展居家健康监测,督促农村居民加强“戴口罩”等个人防护,坚决落实好减少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聚集等重点防控策略。

(一)加强返(来)乡人员管理。村委会对返(来)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包保责任,通过返(来)乡人员主动报告、大数据推送、入户排查、广泛发动群众等多种途径,全面掌握本行政村返(来)乡人员情况,做好登记造册,实施分类精准管理,督促落实戴口罩、勤洗手、用公筷等个人防护措施,开展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

1.明确排查对象。排查从外地返(来)乡人员,既要排查返(来)地区(出发地)、也要排查从业情况以及是否是肺炎治愈患者等情况。主要包括:一是入境人员;二是所有跨省份返(来)乡人员;三是来自本省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地市的返(来)乡人员(中高风险区域内部人员原则上不流动);四是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五是肺炎治愈患者等重点人群。

2.查验核酸检测报告。返(来)乡人员应提前24小时告知当地村委会。除省内低风险非重点人群外均要求返(来)乡人员需持3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抵达后由村委会查验其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

3.加强健康监测。对从境外高风险国家(俄罗斯、南非、英国)返回人员继续执行“14+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即在入境口岸集中隔离14天后,返(来)属地继续集中隔离14天。对从其他境外国家返回人员继续执行“14+7+7”天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即在入境口岸集中隔离14天后,返(来)属地继续集中隔离7天,再转入居家单独隔离7天。对在解除隔离的入境人员纳入村屯健康随访管理,如就医就诊时应主动向医疗机构告知境外旅居史。

国内中高风险区返乡人员,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并在隔离期间按“进、中、出”进行三次核酸检测。对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其他返乡人员实行“落地即检”,在第一落点所在地实行核酸检测采样、登记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做好体温、症状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地区、低风险跨省、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返(来)人员,须持3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登记并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如确需出行,需向村(屯)报备,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省内低风险非重点人群健康码无异常且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后,可有序流动。(注:具体核酸检测、健康监测、隔离管控要求请实时关注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文件和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微信群)。

尽量劝导外地拟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非必要不返乡。各行政村落实责任制,对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好登记造册、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

(二)减少人员流动与聚集。村两委要全面了解本村屯人员外出情况,主动与其建立联系,积极倡导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主动引导从事进口物品搬运、运输、存储和销售环节的工作人员,原则上在工作地休假或工作。疫情中髙风险地区严格控制人员进出。

近期取消集体团拜、大型慰问、联欢聚餐、各类庙会、跨年活动等室内聚集性大型活动。从严控制室内聚集性文旅活动、宗亲聚会、婚礼婚宴和同学、校友、商会联谊等各类民间规模性聚餐活动。落实好宗教活动及场所管控要求,暂停宗教活动场所聚集性活动,依法制止非法宗教活动,从严从紧执行疫情防控规定。居民家庭不举办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宣传和倡导移风易俗,劝导农民群众不串门、不聚集、少外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活动,规模控制在50人以下并有防控方案,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报批,并由村委会负责监督登记参加人员基本信息并严格执行防控措施。

(三)加强重点场所防控。督促经营机构落实主体责任,全面规范重点场所管理,并储备必要的防护物资。加强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药店、教堂、农贸市场、商超、餐馆、民宿、村民活动室、村内企业、养老院、学校、幼儿园等场所疫情防控管理,严格做好人员聚集场所的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等工作。对养老机构、福利机构等人员集中场所严格落实防控指南要求,必要时实行封闭管理。

(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加强对村民活动室、公共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卫生整治,倡导村民定期开展家庭大扫除,保持环境和家庭清洁卫生。大力提倡讲究卫生、个人勤洗手、家里勤通风的良好生活习惯。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封闭场所且与他人距离小于1米时应当科学佩戴口罩并定期更换。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从源头上铲除病媒生物孳生地,降低传染病通过媒介传播风险。

(五)强化宣传教育。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传手段,开展肺炎防控知识和措施宣传。引导返(来)乡人员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如实报告个人行程,积极配合健康监测,鼓励村民养成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封闭场所戴口罩、不聚集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做到群防群控。增强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后就诊和第一时间报告意识。

(一)扩大“应检尽检”范围。将卫生院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农村需排查和协查人员等纳入“应检尽检”范围,每周开展核酸检测。对服务业从业人员定期开展核酸抽样检测,力争主动发现疫情。

(二)及时开展样本采集和核酸检测。卫生院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设置肺炎核酸采样点,加强核酸采样工作人员培训,规范开展采样工作。实行“乡采样、市检测”,卫生院负责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和送检,市、中医院、疾控中心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负责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纳入我市应检尽检范围。

(三)加强环境与药品检测。每周对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农贸市场、村民活动室、休闲娱乐室、公共卫生间、养老院等公共场所环境开展核酸检测,每周入户开展抽样检测。农村药店建立退烧药、抗感染等药物销售实名登记台账。

(一)可疑患者报告。严格落实首诊报告制度,充分发挥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药店等的“哨点”作用,发现有发热、咳嗽、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可疑患者,要在留观患者的同时,2小时内报告卫生院,卫生院负责采集样本和送检,并协助做好转诊等工作。农村药店发现购买退烧药、抗感染等药物的患者后2小时内报告卫生院。对缓报、迟报甚至瞒报的严肃处理。卫生监督机构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基层监测排查工作的巡回指导和督查。

(二)核酸检测结果报告。接到报告后,卫生院要立即组织核酸采样,尽快送到市、中两院、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检测机构接到样本后在12小时内反馈检测结果,阳性结果要立即反馈送样机构和市卫生健康局。强化统筹协调,加大对卫生院的人员培训和采样物资保障力度。

(三)感染者网络直报。医疗机构严格按照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七版)和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要求诊断报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接到核酸检测阳性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立即电话报告疾控机构进行网络直报。市疾控中心应立即启动流行病学调查并在2小时内完成审核,任何地方不得擅自增加会诊、复核等程序。

1.快速响应。发现疫情后要立即上报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2小时内转运感染者,并积极协调组织做好应对工作。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迅速组织调派疫情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环境消杀、社区防控等工作队伍开展疫情防控,做好集中隔离、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等工作。行政村和村医要积极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感染来源追踪、涉疫人员管控等工作。

2.实施自然村封闭管控。对于发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自然村和家庭立即实施封闭管控,所有居民居家医学观察,规范设置进村、屯检疫点,落实出入人员测温、询问、登记、扫码、消毒等措施。发生疫情持续传播时,以新发现的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为中心,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以下称次密切接触者)的活动轨迹科学划定疫区。

3.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判定。市疾控中心要在市级疾控机构指导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市卫生健康、公安、工信部门共同配合,乡镇、在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判定。依据通讯大数据,及时排查疫区流出人员并发出协查通告。同时在省市专家指导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合市疾控机构开展疫情溯源调工作。

4.备足隔离房间。制定调用征用后备隔离场所方案,以及农村地区大规模集中隔离预案和建设临时集中隔离场所方案。专班专人负责隔离场所的调用征用和管理工作。

5.密切接触者隔离管理。组织对高风险地区要进行入户“拉网式”排查,确保每一位感染者追踪到位,对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原则上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特殊情况除外),对省内跨地区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疫情发生地要第一时间向流入地通报协查。要在12小时内完成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转运。不具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条件的,可采取居家医学观察,通过发放告知书、悬挂公示牌、每日上门等方式,强化落实单人单间隔离、核酸检测、体温监测等措施。居家隔离的自然村按照集中隔离场所要求规范管理。

6.加强隔离场所管理。严格按照“三区两通道”标准进行改造,隔离区内配齐送餐人员、垃圾清运人员、保安人员和医务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隔离场所启用后不得提供与隔离无关的服务。加强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和相关服务人员培训,规范送餐、消毒和垃圾处理等服务保障工作,避免交又感染。加强人员日常健康监测,发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后及时转运。

7.实施全员核酸筛查。要对发生疫情的自然村或者疫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明确样本采集地点和核酸检测点,根据人群可能感染的风险高低,按照密切接触者、重点人群、全体村民等顺序依次开展核酸检测筛查,有效配置队伍,分区域、分时段有序开展,及时发现并管控感染者。必要时组织开展多次核酸筛查,排除潜在风险。

8.建立信息平台。实时共享核酸检测阳性者信息、活动轨迹大数据信息、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信息和管理状况等信息,统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

9.开展环境消杀。行政村(村委会)要对易出现疫情传播的重点公共场所,制定专门的消毒工作方案,设立专门值班员,负责消毒和秩序管理工作。对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行动轨迹进行全链条、彻底消杀。对生活垃圾应当消毒并外运集中处理,对隔离人员产生垃圾集中消毒、封存并由相关部门处理。

1.尽早发现可疑患者。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按规定要求制订发热病人接诊指引,强化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重点关注近期外地返乡人员中有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临床症状的患者,加强流行病学史问诊、核酸检测和可疑病例早期识别。

2.可疑患者转诊。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等要备有专门房间,对可疑患者进行隔离。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立即报告市卫生健康局。市卫生健康局2小时内安排负压救护车将患者转运到定点医院就诊,乡、村要协助做好转运服务。

1.组织领导。保持应急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继续落实我省“五级书记抓防控”的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党委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市乡村三级预防网作用,建立“市级领导分包乡、乡干部分包村、村级干部分包户”的三级分包机制,落实乡干部、村干部、公安干警、村乡医务工作者和网格员的“五包一”责任制。发挥医共体、医联体作用,市乡一体落实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的区域防治任务,乡镇一体落实乡镇卫生院的包村任务。健全乡村公共卫生委员会,组织村民做好冬春季和春节疫情防控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疫情防控工作领导责任,强化督促检査,发挥好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广大农村党员的作用,组织动员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道德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广大群众开展群防群控,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2.能力保障。加强乡村两级专业人员样本采集、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査、环境消杀等技术培训。

3.人员保障。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肺炎防控技术与院感防控培训,确保常态化条件下流调人员不少于30人。根据疫情进展和防控工作需要,提前预判不同情形下农村地区的检测、隔离、流调、救治能力需求,细化应急预案。

4.物资保障。要细化应急预案,逐级开展多部门参与的培训演练,做好增援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准备。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的经费支加大持和物资保障,落实疫情发生后区域管控的生产生活保障的准备工作。要以行政村为单位提前准备防护物资。要切实做好农产品供应,满足农村居民生活需求,把粮油、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农产品纳入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保障范围。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督促各地维护正常市场流通秩序,确保农产品产销顺畅。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科学合理安排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强化农作物田间管理,保障农业生产资料物流畅通,不得随意以防疫为借口拦截农资运输车辆。

5.督导检查。乡疫情防控办公室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指导农村地区抓好疫情防控、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保障工作。要组织开展春节期间肺炎疫情防控专项督查工作,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作为督查的重点内容,督促指导各地排查风险漏洞,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及时整改到位。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违法违规纪行为严肃问责。

对于流调短期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区公安分局、区工业信息局、区交通输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为全面做好全区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快推进全区疫情流调应急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流调处置能力,建立职责明确、协调有序、信息畅通、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在红花岗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疫情监测管控救治组统一协调指挥下,区直各相关部门,各镇、街要加强协作,依照职责分工,在人员、信息、技术、行动等方面相互配合,统一行动,建立起管理科学、业务精通、协作良好、执行力强的流调应急协作体系,全面提升流调应急整体工作水平,确保第一时间锁定重要人员和其密切接触者,有效应对、科学处置。

根据工作需要,成立红花岗区新冠肺炎疫情流调应急联动机制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行政主要负责同志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疾控中心,由陈道彬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研究制定处置流程,领导和统一指挥突发疫情流调工作。

(一)区公安分局。区公安分局负责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数据筛查,锁定从境外、国内重点地区入遵返遵重点人员,以及涉疫重点人员信息,在2小时内提供给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社防组,由社防组推送各镇、街及属地派出所,由各镇、街及属地派出所进行精准防控。同时将有关人员信息推送区疫情监测管控救治组按有关规定开展应急流调处置工作。根据健康码扫码情况,协助对确诊、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的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研判。

(二)区工业信息局。负责保障流调应急装备、物资购置;负责协调联系电信、移动及联通等各大通讯运营企业比对移动通讯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并及时统计分析当天从境外及国内重点地区入遵返遵人员流出流入数据,提供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社防组,由社防组推送各镇、街、区公安分局等部门进行精准防控。

(三)区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协助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人员进行检疫、检验,防止新冠肺炎疫情通过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节传播;加强对交通运输客运站出入站人员行程码、健康码的扫码查验工作,对发现的发热病人或重点人员及时按有关规定进行隔离处置,同时将相关信息及时报送疫情防控指挥部社防组,由社防组推送各镇、街及属地派出所,由各镇、街及居地派出所进行精准防控。同时将有关人员信息推送区疫情监测管控救治组同时开展有关应急流调处置工作。

(四)区卫生健康局。要进一步加强与各镇、街及区公安、交通运输、工业信息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及时通报信息,提供防控技术指导,同时要建立定期会商工作机制,及时组织召开疫情防控联席会议。调度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有序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工作。

(五)区疾控中心。负责组织制定疫情防控应急流调操作流程和工作规范;指导区流调应急大队工作并及时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中流行病学调查,将流调信息及时推送公安、镇(办)协助查找相关联人员。提出应急处置建议并督促防控措施的落实,及时设置相关疫点和疫区。

(六)各乡镇(街道)和其他单位。负责辖区和本单位流调应急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完善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沟通和联防联控机制;配合区疾控中心管控设置的疫点、疫区,及时按照区疫情防控办、区公安分局、区工业信息化局等推送的个人及密切接触人员信息进行细筛核准,进行“双向”排查,通过摸排从而进一步明确目标人员,及时管控。完成区疫情防控办交办的其他工作。

(七)协调联动机制

1.联络员工作制度。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均应明确一名联络员负责日常工作。联络员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于9月30日前书面报区疫情流调联动办公室备案(联系电话:28426399)。联络员应保持相对稳定,如确需变更,须及时将变更说明经单位盖章后书面报区疫情流调联动办公室。联络员应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业务学习,积极主动联系汇报工作,当好桥梁纽带,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2.完善应急值班制度。一是各单位要设置专门值班电话,安排值班人员,做好值班记录。各单位值班联系方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区疫情流调联动办公室报告、备案。非突发事件发生期间,值班人员应保证上班期间通讯联络畅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应确保24小时在岗在位值班,同时保持通讯联络畅通。二是接到领导小组或区疫情流调联动办公室工作指令后,值班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主要领导汇报,按要求开展处置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必须在区流调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加强部门协作,实施协调联动,按职责分工有序开展工作。要加强突发应急信息交流沟通,及时落实流调应急联席会议制度,有效开展监测预警。

(二)坚持预防为主。各单位要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的原则和“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疫情流调应急工作,结合各自职责,从思想、组织、物资、人员等方面强化好准备工作,切实提高快速处置能力。

(三)加强制度管理。各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疫情流调应急工作,保证通信联络畅通,接到指令后能迅速调集力量,按时赶到指定地点开展应急处置。要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置的人、财、物储备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强化培训演练,做到有备无患,常备不懈。

对于流调短期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元旦和春节期间,境外回国人员增多,境内人员流动性大,聚集性活动特别是室内活动多,加大了疫情传播风险,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为做好我镇元旦和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当前疫情形势,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成立杜市镇元旦和春节期间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联防联控及网格化管理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任总指挥,镇长任第一副总指挥,分管卫生健康班子成员任常务副总指挥,其他班子成员任副总指挥,各村(居)书记、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防控指挥部下设综合信息组、消杀检疫组、医疗卫生组、宣传组和后勤保障组5个工作组,做到职责明确,信息共享,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达到联防联控及网格化管理要求。各成员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通畅。

综合信息组:负责综合协调各部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内部日常事务工作;负责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例会的组织和重要工作的督办;负责每日的信息上传下达及重点人员的管控工作;承担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消杀检疫组:负责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消杀检疫有关工作,及时发现发烧人员,做好相应处置工作;做好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指导各村开展节前的环境整治,做好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应急物资的质量和标准制定;承担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医疗卫生组:负责组织制订和修订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相关诊疗和预防控制技术方案,并组织对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流感疫情监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和检测、疫情处置等工作提供指导;指导做好医疗救治工作;提出完善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工作策略、措施的建议;承担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宣传组:负责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变化信息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主要工作进展,积极正确引导舆论;跟踪境内外舆情,及时澄清事实;加强网上新闻发布的管理和引导;协助相关部门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病知识,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及时收集、整理和报送舆情监测等相关信息。

后勤保障组:负责统筹防控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研究并综合协调防控保障中的重大问题;全面掌握保障工作的综合情况,及时了解防控应急物资需求动态和库存及资源保障情况,协调防控应急物资供需等方面事宜;协调安排防控应急物资紧急采购、储备等专项资金;督促各部门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并密切跟踪保障工作进展情况;监测与群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和卫生清洁用品的市场动态及供给保障工作,指导市场监督管理,稳定物价,查处违规经营,维持市场秩序,及时反馈保障工作信息,并汇总整理;承担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为了更好的做好元旦和春节期间疫情联防联控及网格化管理工作,对各线和各办明确分工,互相配合,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卫计办(爱卫办)负责完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组织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诊断及救治能力,规范病例诊治,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举措。统一组织实施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和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并进行检查、督导;组织全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宣传线协调卫计办与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单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信息新闻报道与舆论引导工作。

中、小学协助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实施学校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措施,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学校内的发生;负责做好在校学生、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

城管中队负责对集镇占道摊贩的管理。

环保线做好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防控工作。

应急办负责指导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体系建设,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防控工作。

派出所密切注视与疫情有关的社会动态,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置与疫情有关的突发事件,查处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协助卫生健康部门对不配合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的病人和密切接触者,依法落实强制隔离措施。

交警中队做好交通疏导,保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处置车辆、人员迅速抵达现场。

医保所发挥医疗保障制度的作用,明确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过程中按规定及时支付各类参保人群医疗费用;将有关治疗特效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畴;明确疫情患者大病救治经费的报销比例。

市监分局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处理相关产品的质量监督、检验和管理;对相关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加强市场监管和广告监管,严厉查处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机误导消费者和非法牟利的行为。

各村(居)委会、有关单位按照镇防控指挥部的要求,抓好辖区内入户调查、环境清理、宣传教育工作。

卫生院要强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断和报告能力,及时开展诊疗培训,对可疑病例及时登记,加强病例搜索及管理,发现病例立即安排进行住院隔离治疗,直至其符合解除隔离标准。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1.明确网格员配备、职责任务。我镇根据居住分布和人口密度,将一个或多个村民小组划分为一个网格单元,现有网格37个,全由村干部兼任,网格员具体履行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逐户开展宣传、走访、排查、登记、测量体温和重点人员居家隔离观察工作,履行重点人员“五包一”等职责。

2.整合网格工作力量。镇党委书记为总网格长,村党支部书记为网格长,负责辖区内网格化工作的统筹推进。镇挂点领导、蹲点干部为网格联络员,负责协调做好网格内复杂重要工作。以村党支部为平台,由村书记全面负责,村治保主任具体负责,全面摸排和统筹整合好网格内村小组长、治安专职巡防员、法治宣传员、人民调解员、平安志愿者等基层资源力量,设为网格协管员,协助网格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3.有序开展工作。网格内工作人员要熟悉网格内的各种基本情况,充分利用综治中心app每天进行巡查,做好两个尽量、两个严禁、两个一律(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尽量减少人员聚集,严禁无防控措施的人员流动,严禁无防控措施的人员聚集,对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一律实行健康监测观察,对从境外国外返回人员一律实行跟踪闭环管理),用小喇叭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对违反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进行劝解,监督发热人员及重点人员的居家隔离和测量体温,开展重点人员的流调工作,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对网格内的所有情况及时处理。

4.加强网格员培训。镇联防联控应急指挥部加强网格员队伍疫情防控工作学习培训,同时,运用网格员专业版手机app、qq、微信等新载体新技术,开展经常性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提升网格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5.加强网格化工作考核。根据网格员在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任务,每周调度每周通报,镇联防联控应急指挥部统一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村年度综治考评。各村要加强网格工作宣传报道,积极展示网格风采,加强对网格员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及时替换不符合要求的网格员,充实网格员力量,保障网格化工作顺利开展。  

对于流调短期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2021年春节期间聚集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贯彻落实通知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1.层层压实责任。

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明确"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制定假期期间引导错峰出行的办法措施,减少跨区域活动,减少"两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对关键环节严防死守,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

2."人“"物“同防,做好源头管理。

强化入境人员、国内中高风险区来鲁人员的健康管理,规范做好直接接触进口物品人员的个人防护、日常监测和定期核酸检测。

严格落实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定期组织对重点人员摸排、登记、采样等,不折不扣落实好例行核酸检测工作。

严格冷链物流运输、装卸等环节疫情防控操作规程,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及外包装检测,采取严格的环境监测和卫生措施。

3.抓细抓实重点部位疫情防控。

扎实做好全省监所、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光荣院、军休所、残疾人学校、信访接待场所以及景区、公园、商场、超市、市场、娱乐场所、机场、车站、码头等重点部位的疫情防控工作,定期通风、消毒,确保万无一失。

4.严格落实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做好疫情应急处置。

发挥发热门诊等"哨点“作用,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报告疫情。

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快速有序做好病人救治、流调溯源、重点人群管控、社会管控、信息发布等工作,确保第一时间响应到位、处置到位、防控到位。

5.加强医疗服务,强化院感防控。

严格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管理,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三类人群一律集中收治。

做好"两节“期间医疗检验、院感控制、疫情处置等工作,严格落实核酸检测

对于流调短期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近期,我国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加,暴露出农村地区防控意识松懈、防控能力薄弱、防控难度大等问题,特别是春节期间农村地区返乡人员增多,聚集性活动频繁,人员流动增大,将加大疫情传播的风险。我省也相继有三个市发生聚集性疫情,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指导农村地区科学精准做好冬春季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市冬春季农村地区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结合近期农村聚集性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当前冬春季农村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做到关口前移,要进一步压实两委等责任,做好重点人员摸排和网格化管理,组织开展居家健康监测,督促农村居民加强“戴口罩”等个人防护,坚决落实好减少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聚集等重点防控策略。

(一)加强返(来)乡人员管理。村委会对返(来)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包保责任,通过返(来)乡人员主动报告、大数据推送、入户排查、广泛发动群众等多种途径,全面掌握本行政村返(来)乡人员情况,做好登记造册,实施分类精准管理,督促落实戴口罩、勤洗手、用公筷等个人防护措施,开展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

1.明确排查对象。排查从外地返(来)乡人员,既要排查返(来)地区(出发地)、也要排查从业情况以及是否是肺炎治愈患者等情况。主要包括:一是入境人员;二是所有跨省份返(来)乡人员;三是来自本省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地市的返(来)乡人员(中高风险区域内部人员原则上不流动);四是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五是肺炎治愈患者等重点人群。

2.查验核酸检测报告。返(来)乡人员应提前24小时告知当地村委会。除省内低风险非重点人群外均要求返(来)乡人员需持3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抵达后由村委会查验其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

3.加强健康监测。对从境外高风险国家(俄罗斯、南非、英国)返回人员继续执行“14+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即在入境口岸集中隔离14天后,返(来)属地继续集中隔离14天。对从其他境外国家返回人员继续执行“14+7+7”天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即在入境口岸集中隔离14天后,返(来)属地继续集中隔离7天,再转入居家单独隔离7天。对在解除隔离的入境人员纳入村屯健康随访管理,如就医就诊时应主动向医疗机构告知境外旅居史。

国内中高风险区返乡人员,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并在隔离期间按“进、中、出”进行三次核酸检测。对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其他返乡人员实行“落地即检”,在第一落点所在地实行核酸检测采样、登记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做好体温、症状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地区、低风险跨省、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返(来)人员,须持3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登记并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如确需出行,需向村(屯)报备,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省内低风险非重点人群健康码无异常且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后,可有序流动。(注:具体核酸检测、健康监测、隔离管控要求请实时关注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文件和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微信群)。

尽量劝导外地拟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非必要不返乡。各行政村落实责任制,对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好登记造册、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

(二)减少人员流动与聚集。村两委要全面了解本村屯人员外出情况,主动与其建立联系,积极倡导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主动引导从事进口物品搬运、运输、存储和销售环节的工作人员,原则上在工作地休假或工作。疫情中髙风险地区严格控制人员进出。

近期取消集体团拜、大型慰问、联欢聚餐、各类庙会、跨年活动等室内聚集性大型活动。从严控制室内聚集性文旅活动、宗亲聚会、婚礼婚宴和同学、校友、商会联谊等各类民间规模性聚餐活动。落实好宗教活动及场所管控要求,暂停宗教活动场所聚集性活动,依法制止非法宗教活动,从严从紧执行疫情防控规定。居民家庭不举办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宣传和倡导移风易俗,劝导农民群众不串门、不聚集、少外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活动,规模控制在50人以下并有防控方案,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报批,并由村委会负责监督登记参加人员基本信息并严格执行防控措施。

(三)加强重点场所防控。督促经营机构落实主体责任,全面规范重点场所管理,并储备必要的防护物资。加强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药店、教堂、农贸市场、商超、餐馆、民宿、村民活动室、村内企业、养老院、学校、幼儿园等场所疫情防控管理,严格做好人员聚集场所的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等工作。对养老机构、福利机构等人员集中场所严格落实防控指南要求,必要时实行封闭管理。

(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加强对村民活动室、公共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卫生整治,倡导村民定期开展家庭大扫除,保持环境和家庭清洁卫生。大力提倡讲究卫生、个人勤洗手、家里勤通风的良好生活习惯。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封闭场所且与他人距离小于1米时应当科学佩戴口罩并定期更换。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从源头上铲除病媒生物孳生地,降低传染病通过媒介传播风险。

(五)强化宣传教育。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传手段,开展肺炎防控知识和措施宣传。引导返(来)乡人员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如实报告个人行程,积极配合健康监测,鼓励村民养成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封闭场所戴口罩、不聚集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做到群防群控。增强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后就诊和第一时间报告意识。

(一)扩大“应检尽检”范围。将卫生院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农村需排查和协查人员等纳入“应检尽检”范围,每周开展核酸检测。对服务业从业人员定期开展核酸抽样检测,力争主动发现疫情。

(二)及时开展样本采集和核酸检测。卫生院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设置肺炎核酸采样点,加强核酸采样工作人员培训,规范开展采样工作。实行“乡采样、市检测”,卫生院负责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和送检,市、中医院、疾控中心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负责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纳入我市应检尽检范围。

(三)加强环境与药品检测。每周对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农贸市场、村民活动室、休闲娱乐室、公共卫生间、养老院等公共场所环境开展核酸检测,每周入户开展抽样检测。农村药店建立退烧药、抗感染等药物销售实名登记台账。

(一)可疑患者报告。严格落实首诊报告制度,充分发挥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药店等的“哨点”作用,发现有发热、咳嗽、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可疑患者,要在留观患者的同时,2小时内报告卫生院,卫生院负责采集样本和送检,并协助做好转诊等工作。农村药店发现购买退烧药、抗感染等药物的患者后2小时内报告卫生院。对缓报、迟报甚至瞒报的严肃处理。卫生监督机构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基层监测排查工作的巡回指导和督查。

(二)核酸检测结果报告。接到报告后,卫生院要立即组织核酸采样,尽快送到市、中两院、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检测机构接到样本后在12小时内反馈检测结果,阳性结果要立即反馈送样机构和市卫生健康局。强化统筹协调,加大对卫生院的人员培训和采样物资保障力度。

(三)感染者网络直报。医疗机构严格按照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七版)和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要求诊断报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接到核酸检测阳性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立即电话报告疾控机构进行网络直报。市疾控中心应立即启动流行病学调查并在2小时内完成审核,任何地方不得擅自增加会诊、复核等程序。

1.快速响应。发现疫情后要立即上报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2小时内转运感染者,并积极协调组织做好应对工作。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迅速组织调派疫情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环境消杀、社区防控等工作队伍开展疫情防控,做好集中隔离、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等工作。行政村和村医要积极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感染来源追踪、涉疫人员管控等工作。

2.实施自然村封闭管控。对于发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自然村和家庭立即实施封闭管控,所有居民居家医学观察,规范设置进村、屯检疫点,落实出入人员测温、询问、登记、扫码、消毒等措施。发生疫情持续传播时,以新发现的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为中心,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以下称次密切接触者)的活动轨迹科学划定疫区。

3.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判定。市疾控中心要在市级疾控机构指导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市卫生健康、公安、工信部门共同配合,乡镇、在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判定。依据通讯大数据,及时排查疫区流出人员并发出协查通告。同时在省市专家指导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合市疾控机构开展疫情溯源调工作。

4.备足隔离房间。制定调用征用后备隔离场所方案,以及农村地区大规模集中隔离预案和建设临时集中隔离场所方案。专班专人负责隔离场所的调用征用和管理工作。

5.密切接触者隔离管理。组织对高风险地区要进行入户“拉网式”排查,确保每一位感染者追踪到位,对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原则上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特殊情况除外),对省内跨地区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疫情发生地要第一时间向流入地通报协查。要在12小时内完成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转运。不具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条件的,可采取居家医学观察,通过发放告知书、悬挂公示牌、每日上门等方式,强化落实单人单间隔离、核酸检测、体温监测等措施。居家隔离的自然村按照集中隔离场所要求规范管理。

6.加强隔离场所管理。严格按照“三区两通道”标准进行改造,隔离区内配齐送餐人员、垃圾清运人员、保安人员和医务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隔离场所启用后不得提供与隔离无关的服务。加强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和相关服务人员培训,规范送餐、消毒和垃圾处理等服务保障工作,避免交又感染。加强人员日常健康监测,发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后及时转运。

7.实施全员核酸筛查。要对发生疫情的自然村或者疫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明确样本采集地点和核酸检测点,根据人群可能感染的风险高低,按照密切接触者、重点人群、全体村民等顺序依次开展核酸检测筛查,有效配置队伍,分区域、分时段有序开展,及时发现并管控感染者。必要时组织开展多次核酸筛查,排除潜在风险。

8.建立信息平台。实时共享核酸检测阳性者信息、活动轨迹大数据信息、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信息和管理状况等信息,统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

9.开展环境消杀。行政村(村委会)要对易出现疫情传播的重点公共场所,制定专门的消毒工作方案,设立专门值班员,负责消毒和秩序管理工作。对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行动轨迹进行全链条、彻底消杀。对生活垃圾应当消毒并外运集中处理,对隔离人员产生垃圾集中消毒、封存并由相关部门处理。

1.尽早发现可疑患者。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按规定要求制订发热病人接诊指引,强化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重点关注近期外地返乡人员中有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临床症状的患者,加强流行病学史问诊、核酸检测和可疑病例早期识别。

2.可疑患者转诊。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等要备有专门房间,对可疑患者进行隔离。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立即报告市卫生健康局。市卫生健康局2小时内安排负压救护车将患者转运到定点医院就诊,乡、村要协助做好转运服务。

1.组织领导。保持应急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继续落实我省“五级书记抓防控”的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党委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市乡村三级预防网作用,建立“市级领导分包乡、乡干部分包村、村级干部分包户”的三级分包机制,落实乡干部、村干部、公安干警、村乡医务工作者和网格员的“五包一”责任制。发挥医共体、医联体作用,市乡一体落实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的区域防治任务,乡镇一体落实乡镇卫生院的包村任务。健全乡村公共卫生委员会,组织村民做好冬春季和春节疫情防控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疫情防控工作领导责任,强化督促检査,发挥好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广大农村党员的作用,组织动员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道德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广大群众开展群防群控,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2.能力保障。加强乡村两级专业人员样本采集、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査、环境消杀等技术培训。

3.人员保障。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肺炎防控技术与院感防控培训,确保常态化条件下流调人员不少于30人。根据疫情进展和防控工作需要,提前预判不同情形下农村地区的检测、隔离、流调、救治能力需求,细化应急预案。

4.物资保障。要细化应急预案,逐级开展多部门参与的培训演练,做好增援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准备。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的经费支加大持和物资保障,落实疫情发生后区域管控的生产生活保障的准备工作。要以行政村为单位提前准备防护物资。要切实做好农产品供应,满足农村居民生活需求,把粮油、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农产品纳入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保障范围。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督促各地维护正常市场流通秩序,确保农产品产销顺畅。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科学合理安排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强化农作物田间管理,保障农业生产资料物流畅通,不得随意以防疫为借口拦截农资运输车辆。

5.督导检查。乡疫情防控办公室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指导农村地区抓好疫情防控、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保障工作。要组织开展春节期间肺炎疫情防控专项督查工作,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作为督查的重点内容,督促指导各地排查风险漏洞,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及时整改到位。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违法违规纪行为严肃问责。

对于流调短期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区公安分局、区工业信息局、区交通输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为全面做好全区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快推进全区疫情流调应急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流调处置能力,建立职责明确、协调有序、信息畅通、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在红花岗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疫情监测管控救治组统一协调指挥下,区直各相关部门,各镇、街要加强协作,依照职责分工,在人员、信息、技术、行动等方面相互配合,统一行动,建立起管理科学、业务精通、协作良好、执行力强的流调应急协作体系,全面提升流调应急整体工作水平,确保第一时间锁定重要人员和其密切接触者,有效应对、科学处置。

根据工作需要,成立红花岗区新冠肺炎疫情流调应急联动机制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行政主要负责同志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疾控中心,由陈道彬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研究制定处置流程,领导和统一指挥突发疫情流调工作。

(一)区公安分局。区公安分局负责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数据筛查,锁定从境外、国内重点地区入遵返遵重点人员,以及涉疫重点人员信息,在2小时内提供给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社防组,由社防组推送各镇、街及属地派出所,由各镇、街及属地派出所进行精准防控。同时将有关人员信息推送区疫情监测管控救治组按有关规定开展应急流调处置工作。根据健康码扫码情况,协助对确诊、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的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研判。

(二)区工业信息局。负责保障流调应急装备、物资购置;负责协调联系电信、移动及联通等各大通讯运营企业比对移动通讯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并及时统计分析当天从境外及国内重点地区入遵返遵人员流出流入数据,提供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社防组,由社防组推送各镇、街、区公安分局等部门进行精准防控。

(三)区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协助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人员进行检疫、检验,防止新冠肺炎疫情通过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节传播;加强对交通运输客运站出入站人员行程码、健康码的扫码查验工作,对发现的发热病人或重点人员及时按有关规定进行隔离处置,同时将相关信息及时报送疫情防控指挥部社防组,由社防组推送各镇、街及属地派出所,由各镇、街及居地派出所进行精准防控。同时将有关人员信息推送区疫情监测管控救治组同时开展有关应急流调处置工作。

(四)区卫生健康局。要进一步加强与各镇、街及区公安、交通运输、工业信息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及时通报信息,提供防控技术指导,同时要建立定期会商工作机制,及时组织召开疫情防控联席会议。调度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有序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工作。

(五)区疾控中心。负责组织制定疫情防控应急流调操作流程和工作规范;指导区流调应急大队工作并及时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中流行病学调查,将流调信息及时推送公安、镇(办)协助查找相关联人员。提出应急处置建议并督促防控措施的落实,及时设置相关疫点和疫区。

(六)各乡镇(街道)和其他单位。负责辖区和本单位流调应急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完善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沟通和联防联控机制;配合区疾控中心管控设置的疫点、疫区,及时按照区疫情防控办、区公安分局、区工业信息化局等推送的个人及密切接触人员信息进行细筛核准,进行“双向”排查,通过摸排从而进一步明确目标人员,及时管控。完成区疫情防控办交办的其他工作。

(七)协调联动机制

1.联络员工作制度。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均应明确一名联络员负责日常工作。联络员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于9月30日前书面报区疫情流调联动办公室备案(联系电话:28426399)。联络员应保持相对稳定,如确需变更,须及时将变更说明经单位盖章后书面报区疫情流调联动办公室。联络员应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业务学习,积极主动联系汇报工作,当好桥梁纽带,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2.完善应急值班制度。一是各单位要设置专门值班电话,安排值班人员,做好值班记录。各单位值班联系方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区疫情流调联动办公室报告、备案。非突发事件发生期间,值班人员应保证上班期间通讯联络畅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应确保24小时在岗在位值班,同时保持通讯联络畅通。二是接到领导小组或区疫情流调联动办公室工作指令后,值班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主要领导汇报,按要求开展处置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必须在区流调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加强部门协作,实施协调联动,按职责分工有序开展工作。要加强突发应急信息交流沟通,及时落实流调应急联席会议制度,有效开展监测预警。

(二)坚持预防为主。各单位要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的原则和“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疫情流调应急工作,结合各自职责,从思想、组织、物资、人员等方面强化好准备工作,切实提高快速处置能力。

(三)加强制度管理。各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疫情流调应急工作,保证通信联络畅通,接到指令后能迅速调集力量,按时赶到指定地点开展应急处置。要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置的人、财、物储备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强化培训演练,做到有备无患,常备不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