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乡镇干部疫情工作心得体会简短(精选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04:23:57 |
  • ZTFB |
  • 12页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思考和成长的重要记录和展示。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能含糊不清。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挑选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

乡镇干部疫情工作心得体会简短篇一

20__年,我局工会在市总工会、市局工会和桥北林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局行政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及开展“交友帮扶”活动的通知要求,深入基层摸实情,结合实际定措施,真情帮扶促和谐,全心全意抓民生,将扶贫帮困、扶贫帮医、扶贫帮学活动搞的有声有色,开创了我局扶贫帮困工作的新局面。

一、帮扶方式。

1、“一对一“”包扶:一名科级领导干部包扶一名困难职工。

2、项目帮扶:对有必须劳动技能申请创办第二产业的困难职工,发放必须数额的扶贫帮困周转金。

3、一次性救助:对因天灾人祸、子女上大学等特殊原因致困的特困职工给予扶贫帮困基金一次性救助。

二、主要帮扶措施。

1、制定了我局扶贫帮困工作制度,建立了帮扶长效机制。

2、设立了桥北林业局扶贫帮困基金,成立了扶贫帮困基金领导小组,出台了帮扶基金审批、使用、管理办法。

3、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对全局分流职工基本状况、职工子女待业状况、困难职工子女入学状况、特困职工致困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建立了困难职工、职工待业子女、职工子女就学状况电子档案,做到了困难职工人数清、致困原因清、困难程度清;技能特长清、就业需求清。

4、认真分析,理清思路。透过对全局困难职工致困原因、困难程度、技能特长、就业需求等的分析研究,分别制定出了不一样的帮扶方案,因人制宜采取不一样方式进行帮扶。

5、实行“交友帮扶”活动奖惩制度。对“交友帮扶”活动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凡“交友帮扶”活动整体工作开展状况良好,能够在全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单位,奖给班子成员正职现金1000元,副职现金各500元。凡被包扶对象率先脱贫,年自营纯收入达万元以上的奖励帮扶人现金1000元。反之,进行通报批评。包扶困难职工工作两年不见成效,包扶领导不得被评为先进,应继续帮扶直至收到明显成效或彻底脱贫。

6.加大了扶贫帮困信息反馈工作,要求各级工会随时掌握和上报困难职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真实上报年度困难职工脱贫状况。

三、帮扶资料。

1、帮思想。即真心与困难职工交朋友,倾真情了解困难职工的思想状况,帮忙困难职工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搞好本职工作、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2、帮创收。即帮忙困难职工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利用林区的有利条件搞产业开发,或者透过其它合法途径增加自营收入,走勤劳致富之路。

3、帮信息和技术。用心热情主动地向困难职工带给脱贫致富的信息和技术帮忙,竭诚为他们排扰解难。

4、帮资金。当困难职工在产业开发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伸出热情之手,千方百计帮忙他们解决资金难题,使其渡过难关。

5、帮子女入学与就业。在困难职工子女入学遇到困难时,要想法设法帮忙其解决子女入学上的困难,保证困难职工子女能按时入学。同时要及时收集就业信息,多方寻找就业门路用心帮忙困难职工解决子女就业问题。

6、帮就医。即在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就医遇到突出困难时,要尽努力给予帮忙,以便使其病有所医。

四、帮扶成效。

1、拓宽了帮扶渠道,建立了我局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使100名困难职工及其亲属年享受低保金额达28万多元,解决了大部分困难职工的温饱问题,使我局困难职工到达了应保尽保。

2、多方筹措资金,使各项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市总工会为杨志清、郭晓芹等7名特困职工争取到一次性救助金7000元,为李万军,温建强等三名困难职工发放扶贫帮困金2500元,为张志才、王佐东、刘亚莉等6名大病职工发放大病慰问金5500元。从市总工会为雷百林,曹改花等10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争取到助学金__0元,又从市民政局为赵霞云,雷百林,刘定海三名低保户子女上大学争取到助学金6000元,奖励考上大学本科以上的职工家庭8900元,为减少女职工妇科病多发的风险,减轻女职工肩负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在“三八”期间为女工进行了妇女病普查。

3、制定了“三必访”制度,即遇婚丧嫁娶必访、职工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出现矛盾纠纷必访。半年来看望生病职工20多人、解决家,庭纷争5起,成立婚丧事理事会12个,帮忙职工解决婚丧嫁娶中的具体事宜。使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为全局914名在册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建立了全局职工健康状况电子档案。

5、广泛开展了“送招工信息、送专业技能、送就业岗位”等活动,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42对,为困难职工过“双节”捐款1518元。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困难职工50多人,发放慰问金17500元,寄发慰问信200多份。选送了一名困难职工子女进行了驾驶技能培训。为263名职工兴办了职工互助合作保险,筑起了抵御风险的第二防线。

6、不断提高困难职工的劳动技能,实现分流职工的再就业。协助有关科室进行了各项劳动技能培训,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次,参加培训人员累计达400多人次,使238名分流职工中有112人从事二、三产业,8人一次性安置,118人投身于养殖业、种植业中。项目帮扶分流职工37名,发放帮扶周转金累计达82500多元,帮扶脱贫率到达40%以上。

虽然我局扶贫帮困工作取了必须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扶贫帮困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扶贫的具体措施、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相信在我局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的扶贫帮困工作必须会取得新的提高与突破。

乡镇干部疫情工作心得体会简短篇二

第一段:引言(150字)。

牧区乡镇干部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长期户外工作、交通不便等。但在这一特殊的工作环境下,乡镇干部们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工作心得。本文将从工作态度、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等五个方面展开讨论,分享牧区乡镇干部们的工作心得。

第二段:工作态度(250字)。

在牧区乡镇工作,乡镇干部们都表现出极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他们深知身负重要的责任,时刻保持工作热情,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履行职责。无论面临何种困难,乡镇干部们都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尽最大努力为牧区的发展做贡献。他们注重团队合作,不计较个人得失,致力于完成乡镇的发展目标。

第三段:学习能力(250字)。

牧区乡镇干部们非常重视自身的学习能力。他们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他们利用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参加培训班、听取专家讲座等。同时,乡镇干部们还积极利用网络资源,通过互联网学习各类知识,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他们深知学习不仅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更为了更好地服务牧区的群众。

第四段:沟通协调能力(250字)。

在牧区工作,乡镇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他们要与各方面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工作需求,并与相关部门展开有效的合作。他们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和需求,因此能更好地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他们还要在处理各种矛盾和争议时保持公正,并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以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第五段: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300字)。

牧区乡镇干部们展现出卓越的组织管理能力和高度的服务意识。他们要安排好工作任务,并组织协调各项工作的执行。他们具备灵活高效的工作方法,善于抓住关键问题,使工作进展顺利。在服务意识方面,乡镇干部们注重与牧民建立密切的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及时提供帮助。他们懂得关心牧区群众的生活和发展问题,积极推动社会事务的改善。

结语(150字)。

牧区乡镇干部的工作体现了他们的良好工作态度、卓越学习能力、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高效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广泛的服务意识。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从不退缩,用实际行动为牧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工作心得不仅适用于牧区乡镇,也对其他基层干部具有借鉴意义。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推动乡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乡镇干部疫情工作心得体会简短篇三

实施乡(镇)纪检机构改革,是总结多年来农村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实践,克服弊端、创新体制,强化监督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提高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战斗力的重大举措。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和取得成效,对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要充分认识乡(镇)纪检机构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推进乡(镇)纪检机构改革,是加强农村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基在农村的和谐稳定。没有广大农村的和谐稳定,就难以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跨跃发展。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和谐稳定大局至关重要,其自身勤政廉政状况如何,能否保持公道正派、廉政奉公、执政为民,出现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纠正处理,都有赖于农村基层纪检监察机构充分履行监督检查职能。可以说,农村基层纪检监察机构是党和政府与广大农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对基层的不廉不公问题感受最为深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最为直接有效的依托力量,是农村社会保稳定、建和谐、促发展的前沿阵地。积极推进乡(镇)纪检的机构体制,切实提高自身建议水平,增强履行职能的能力,有助于畅通社情民意反馈渠道,争取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有助于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严格依纪依法行事;有助于增强和夯实我们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这是顺应纪检监察工作重心下移要求,在队伍建设上实现重心下移的实际步骤。

(二)推进乡(镇)纪检机构改革,是破解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难题,整合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工作力量的有效途径。乡(镇)纪检是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力量,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村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成效。多年来,按照现行领导体制和机制,乡(镇)纪检监察机构一直存在自身力量薄弱、人员精力分散、监督机制不畅、工作开展不利的弊端。乡(镇)纪检“一个机构一个人,一个人员多个岗”的现象比较普遍,干部业务素质不高,不能独立办案,纪检监察职能出现弱化现象;在“双重领导”体制下,乡(镇)纪委工作往往难以放开手脚,对乡(镇)党政班子及其成员监督乏力;因长期工作在本地,受到人情等方方面面的困扰,往往“自己刀削不了自己把”。这些问题反映出现行的“条块结合、双重领导”体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必须进行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我们成立中心乡(镇)派驻纪检监察室,就是要搭建一个新的工作平台,实现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从松散型向紧密型的转变,为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增添新的活力。通过有效整合农村基层纪检工作力量,建立权责明确、制度完善、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强化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职能,解决过去“不能监督、不敢监督、监督不了、监督不好”的问题,避免“小事托大,大事托炸”,提高监督的时效性,提升农村基层预防腐败工作能力,加大查办案件力度,有效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推进乡(镇)纪检机构改革,是落实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制度创新的实际步骤。寻求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央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中强调,要“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县、乡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在落实《意见》上国务院要求,“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健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省委《实施意见》也提出“积极探索乡(镇)纪检划片联合办公、组建联查中心、纪工委等有效形式,加强基层纪检组织建设”。几年来,各级纪委和广大党员干部越来越深地体会到,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工作“想办办不好、想抓抓不了、想做做不成”,对这一体制进行改革创新的呼声一直非常强烈。可以说,对农村基层纪检机构进行改革,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

二、推进乡(镇)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必须抓关键重实效。

实施乡(镇)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涉及全局尤其是纪检监察体制的一项重点工作,要通过建立权责明确、制度完善、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把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切实加强领导。要保证组织到位,领导到位。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加强工作指导和沟通协调,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保证改革有组织、有秩序地推进。要积极协调各级组织、人事、编制、财政部门,统一部署,密切配合,大力支持,形成合力,切实解决好机构、编制、职数、干部配备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二)紧紧抓住改革的关键环节。要按照“整合工作力量、合理设置机构、强化监督职能”的思路和“实行分片派驻,统一管理”的模式,在符合党章和有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通过整合现有乡(镇)纪检人员编制,建立新的内设机构,实现乡(镇)纪检工作力量的优化配置。要合理组建派驻机构和编制人员,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际需要为原则,因地制宜,选择经济相对发达、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的乡(镇)作为中心乡(镇),成立派驻中心乡(镇)纪检监察室,。负责对辖区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监督。在人员选派上,应主要在乡(镇)纪检专职纪检干部编制内调剂解决。派驻中心乡(镇)纪检监察室是属于各县(市)区纪委监察局的工作机构,与其内设科室是同一层面的工作部门。因此,各县(市)区纪委监察局与派驻中心乡(镇)纪检监察室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派驻中心乡(镇)纪检监察室与辖区乡(镇)党委、政府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与乡(镇)纪检委员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纪检体制改革。

一是周密组织,有序进行。要加强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具体改革实施方案。

二要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取得共识和支持。各县(市)区纪委监察局要与组织、人事、编制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协商,搞好协调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妥善处理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

三要把改革与加强基层纪检干部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改革,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公道正派,群众拥护,精力充沛的优秀干部选拔到派驻机构的重要岗位上来,确定纪检监察室主任、副主任人选,要优先从有纪检监察工作经历的干部中进行选拔,保证上岗到位后能够很快进入角色,迅速打开工作局面。要特别注意了解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改革势必触及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和干部的进退去留。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教育引导干部讲党性、顾大局、讲政治、守纪律,服从组织安排,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改革环境,确保乡(镇)纪检机构改革顺利进行。

四要加强对乡(镇)纪检机构派驻工作的总结和研究。这项改革是一项新事物,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深入实际进行摸索和探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实际出发进行创新和调整,把求真务实精神贯穿于改革实施过程的始终。

三、以乡镇纪检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借乡(镇)纪检机构改革的东风,理顺体制,真抓实干,寻求新的突破。

(一)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抓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县委是关键,乡(镇)是基础。县(市)区和乡(镇)主要领导要负总责,真正做到上岗到位,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根据分工,切实负起责任。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按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责任分工,组织、宣传、民政、教育、卫生、工商、物价、技术监督、土地、林业、公安等部门应各负其责,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协助党委、政府制定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办法,搞好任务分解。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建立信息综合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加大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力度。要加强调查研究,注意总结和推广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二)要把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重点。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坚持把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首要任务,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着力抓好维护群众利益的工作。

坚决纠正农村医药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坚决纠正土地征用和资源承发包中损害农民利益问题;。

坚决纠正挪用、截留支农惠农资金问题,保证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严厉打击制售伪劣农资和哄抬农资价格的行为;认真解决在扶贫、救灾、救助以及低保资金发放中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认真查办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处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谋取非法利益案件,截留挪用、侵占贪污支农资金、征地补偿费和社保资金案件,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案件,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坑农害农案件,涉及农民负担恶性案件,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案件,选举中拉票贿选等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案件,参与赌博、借婚丧事宜收钱敛财案件。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每年确定一至两个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整顿,务求取得实效。要高度重视农村信访工作,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今年来,按照党委、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部署和要求,本人在实际工作中十分重视个人的廉政建设,并能始终把它放在重要位置,加强了相关内容的学习,积极参加了党委布置的思想教育和组织的相关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提高保持清正廉洁的自觉性,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在思想上筑起党风廉政建设防线和思想道德防线,经受了市场经济的考验。本人体会到要做到拒腐防变,必须重视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习理论、改进思想作风。

近年来,在新的形势下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有些问题甚至比较突出,比如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观念陈旧,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淡薄,带领群众前进的能力不强,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思想理论水平不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不强,缺乏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不起作用。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一个是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一个是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这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如果不认真加以克服、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在这一方面本人重视思想作风的转变,重视政治素质提高,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人生观,提高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水平,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在工作实际坚持做到自律,明确了“五要五不能”

一是要政治上清醒,不能方向不明;。

二是要勤政廉洁,不能懈怠谋私;。

三是要令行禁止,不能自行其事;。

四是要一身正气,不能有失形象;。

五是求真务实,不能虚妄浮躁。并以不断警示自己,自觉遵守学校廉政建设的有关制度和规定,不断增强了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二、求真务实,转变工作作风。

求真务实是我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保持和发扬好这一优良作风,才能取得工作实效。务求工作实效就要办实事,决不能搞形式主义。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工作上既注意讲求工作的形式和方法,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在转变工作作风同时,又突出求真务实地工作,克服与“三个代表”和保持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如事业心、责任感不够强,服务态度不够端正,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方法比较简单,政策水平不够高,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答复问题不够耐心,处理问题比较草率等等。特别是在工作拓展中,难度高、强度大、责任重,遇到的大大小小、意想不到的问题比较多,要积极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探讨新思路、寻求新方法,做扎实有效的工作,及时处理、解决这些问题,使自己的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

三、艰苦奋斗,培养良好生活作风。

加强党风廉正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刻领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的重要讲话。深化教育,加强监督,落实责任,不断自勉,紧紧围绕“创新”、“求实”、“从严”方面下功夫,促进了自身的廉洁自律。围绕“创新”,做到“五带头、五增强”以警示自己。

五带头:

一是带头积极参加校党委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二是带头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沟通信息,了解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工作原则;。

四是带头执行廉政规定,自觉接受监督;。

五是带头思想作风深入,密切党群关系,依靠群众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构筑生活作风上两道防线:

一是党纪国法防线,

二是思想道德防线,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五个增强:

一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增强了正确理想信念;。

三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增强了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和维护团结的责任感;。

四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各项廉政法规制度,以学校完善的。

规章制度。

来约束自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自我约束能力,真正做到思想作风过硬,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民,实实在在干事,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在工作上,坚持办一切事情以量力而行,花少钱办好事,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讲求实效。在生活上,保持艰苦奋斗的,顶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四、关心社会,永葆政治本色。

在新世纪新阶段,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是深刻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自觉付诸行动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进性。特别是在服务人民群众方面,牢牢把握和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把群众满意作为“标杆尺度”,认真解决群众最盼、最急的事,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在工作实际认真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近年来,本人还积极参加了学校向贫困山区“献爱心”捐钱捐物活动,与贫困山区进行了结帮对子,以及积极报名参加义务鲜血等活动。同时,在工作中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六条基本要求和“六个贯穿始终”,即:

一是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二是要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

三是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四是要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五是要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

六是要坚持“两个务必”。并认真做好“六个贯穿始终”,就是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把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贯穿始终;把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贯穿始终;把抓求真务实贯穿始终;把关心群众疾苦贯穿始终,把反腐倡廉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贯穿始终。

通过学习了高德荣同志的先进事迹,给我的感触很深。“戴着落后的帽子一点儿都不光彩,太难看了,不要总想着伸手要,要多想想如何放手干”。这是高德荣同志常说的一句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这一重要表述,使“新常态”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最热的关键词。经济基础薄弱、交通闭塞、教育落后是乡村尤其偏远乡村现状的客观存在,乡村是农村经济的主战场,广大基层干部要切实把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作为近期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导向,面对发展困难,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敢作脊梁,以新作为、新业绩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少动嘴指挥人,多动腿带动人,用实干的脚步丈量百姓的幸福。

一是树立新的理念。

没有新思维新理念,就不会有积极适应新常态的高度自觉性,就不会有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思想境界。只有新理念,才能打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惯性思维,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科学认识,勤于思考,因地制宜,积极适应,顺势而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发展,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质量、增效益和促民生上来,放手干,以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节奏提升工作水平。

二是调整新的状态。

新常态要求我们不能沿袭惯性思维,必须对变化了的形势作出快速反应,紧紧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干部存在的不敢干、不会干、不愿干抑或认为要干成事必须有政策扶持、项目支撑、资金保障等问题,克服“等、要、靠”的思想观念,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敢作脊梁,勇于担当。

三是探索新的思路。

农村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传统的产业结构和传统的经济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新的产业业态和新的增长点加快孕育,必须彻底走出那种高投入、低产出且结构单一的粗放状况。农特产品加工业,特色资源开发,优势项目的建设,要从依赖资源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集约、低碳、生态的科学增长模式,同时,要彻底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不能再按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新的阶段寻找发展的新动力。

四是创出新的局面。

作为基层干部,面对未知世界,不论发展定位还是推动落实,都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必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大胆试、大胆闯、放手干,摈弃“等、要、靠”的习惯,少用嘴巴指挥人,多用脚步和身影带动人。甩开膀子、迈出步子,做个合格的泥腿子,融入群众中,真正的发现问题,认真的研究问题,实在的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当地的发展实际,带领群众因地制宜谋发展、找出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多放手干,充分发挥干部在干事创业中的主心骨作用,调动百姓的积极性,手拉手搭起连心桥,脚跟脚走出幸福路,在新常态下创出新局面,用实干的脚步丈量百姓的幸福。

乡镇干部疫情工作心得体会简短篇四

用“心”扶贫。对基层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我们很多的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我见过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用“新”扶贫。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文档为doc格式。

乡镇干部疫情工作心得体会简短篇五

实施乡(镇)纪检机构改革,是总结多年来农村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实践,克服弊端、创新体制,强化监督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提高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战斗力的重大举措。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和取得成效,对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要充分认识乡(镇)纪检机构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推进乡(镇)纪检机构改革,是加强农村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基在农村的和谐稳定。没有广大农村的和谐稳定,就难以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跨跃发展。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和谐稳定大局至关重要,其自身勤政廉政状况如何,能否保持公道正派、廉政奉公、执政为民,出现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纠正处理,都有赖于农村基层纪检监察机构充分履行监督检查职能。可以说,农村基层纪检监察机构是党和政府与广大农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对基层的不廉不公问题感受最为深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最为直接有效的依托力量,是农村社会保稳定、建和谐、促发展的前沿阵地。积极推进乡(镇)纪检的机构体制,切实提高自身建议水平,增强履行职能的能力,有助于畅通社情民意反馈渠道,争取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有助于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严格依纪依法行事;有助于增强和夯实我们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这是顺应纪检监察工作重心下移要求,在队伍建设上实现重心下移的实际步骤。

(二)推进乡(镇)纪检机构改革,是。

解决。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难题,整合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工作力量的有效途径。乡(镇)纪检是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力量,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村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成效。多年来,按照现行领导体制和机制,乡(镇)纪检监察机构一直存在自身力量薄弱、人员精力分散、监督机制不畅、工作开展不利的弊端。乡(镇)纪检“一个机构一个人,一个人员多个岗”的现象比较普遍,干部业务素质不高,不能独立办案,纪检监察职能出现弱化现象;在“双重领导”体制下,乡(镇)纪委工作往往难以放开手脚,对乡(镇)党政班子及其成员监督乏力;因长期工作在本地,受到人情等方方面面的困扰,往往“自己刀削不了自己把”。这些问题反映出现行的“条块结合、双重领导”体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必须进行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我们成立中心乡(镇)派驻纪检监察室,就是要搭建一个新的工作平台,实现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从松散型向紧密型的转变,为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增添新的活力。通过有效整合农村基层纪检工作力量,建立权责明确、制度完善、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强化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职能,解决过去“不能监督、不敢监督、监督不了、监督不好”的问题,避免“小事托大,大事托炸”,提高监督的时效性,提升农村基层预防腐败工作能力,加大查办案件力度,有效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推进乡(镇)纪检机构改革,是落实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制度创新的实际步骤。寻求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央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中强调,要“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县、乡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在落实《意见》上国务院要求,“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健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省委《实施意见》也提出“积极探索乡(镇)纪检划片联合办公、组建联查中心、纪工委等有效形式,加强基层纪检组织建设”。几年来,各级纪委和广大党员干部越来越深地体会到,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工作“想办办不好、想抓抓不了、想做做不成”,对这一体制进行改革创新的呼声一直非常强烈。可以说,对农村基层纪检机构进行改革,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

二、推进乡(镇)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必须抓关键重实效。

实施乡(镇)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涉及全局尤其是纪检监察体制的一项重点工作,要通过建立权责明确、制度完善、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把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切实加强领导。要保证组织到位,领导到位。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加强工作指导和沟通协调,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保证改革有组织、有秩序地推进。要积极协调各级组织、人事、编制、财政部门,统一部署,密切配合,大力支持,形成合力,切实解决好机构、编制、职数、干部配备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二)紧紧抓住改革的关键环节。要按照“整合工作力量、合理设置机构、强化监督职能”的思路和“实行分片派驻,统一管理”的模式,在符合党章和有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通过整合现有乡(镇)纪检人员编制,建立新的内设机构,实现乡(镇)纪检工作力量的优化配置。要合理组建派驻机构和编制人员,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际需要为原则,因地制宜,选择经济相对发达、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的乡(镇)作为中心乡(镇),成立派驻中心乡(镇)纪检监察室,。负责对辖区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监督。在人员选派上,应主要在乡(镇)纪检专职纪检干部编制内调剂解决。派驻中心乡(镇)纪检监察室是属于各县(市)区纪委监察局的工作机构,与其内设科室是同一层面的工作部门。因此,各县(市)区纪委监察局与派驻中心乡(镇)纪检监察室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派驻中心乡(镇)纪检监察室与辖区乡(镇)党委、政府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与乡(镇)纪检委员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纪检体制改革。

一是周密组织,有序进行。要加强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具体改革实施方案。

二要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取得共识和支持。各县(市)区纪委监察局要与组织、人事、编制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协商,搞好协调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妥善处理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

三要把改革与加强基层纪检干部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改革,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公道正派,群众拥护,精力充沛的优秀干部选拔到派驻机构的重要岗位上来,确定纪检监察室主任、副主任人选,要优先从有纪检监察工作经历的干部中进行选拔,保证上岗到位后能够很快进入角色,迅速打开工作局面。要特别注意了解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改革势必触及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和干部的进退去留。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教育引导干部讲党性、顾大局、讲政治、守纪律,服从组织安排,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改革环境,确保乡(镇)纪检机构改革顺利进行。

四要加强对乡(镇)纪检机构派驻工作的总结和研究。这项改革是一项新事物,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深入实际进行摸索和探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实际出发进行创新和调整,把求真务实精神贯穿于改革实施过程的始终。

三、以乡镇纪检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借乡(镇)纪检机构改革的东风,理顺体制,真抓实干,寻求新的突破。

(一)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抓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县委是关键,乡(镇)是基础。县(市)区和乡(镇)主要领导要负总责,真正做到上岗到位,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根据分工,切实负起责任。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按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责任分工,组织、宣传、民政、教育、卫生、工商、物价、技术监督、土地、林业、公安等部门应各负其责,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协助党委、政府制定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办法,搞好任务分解。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建立信息综合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加大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力度。要加强调查研究,注意总结和推广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二)要把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重点。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坚持把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首要任务,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着力抓好维护群众利益的工作。

坚决纠正农村医药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坚决纠正土地征用和资源承发包中损害农民利益问题;。

坚决纠正挪用、截留支农惠农资金问题,保证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严厉打击制售伪劣农资和哄抬农资价格的行为;认真解决在扶贫、救灾、救助以及低保资金发放中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认真查办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处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谋取非法利益案件,截留挪用、侵占贪污支农资金、征地补偿费和社保资金案件,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案件,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坑农害农案件,涉及农民负担恶性案件,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案件,选举中拉票贿选等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案件,参与赌博、借婚丧事宜收钱敛财案件。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每年确定一至两个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整顿,务求取得实效。要高度重视农村信访工作,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今年来,按照党委、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部署和要求,本人在实际工作中十分重视个人的廉政建设,并能始终把它放在重要位置,加强了相关内容的学习,积极参加了党委布置的思想教育和组织的相关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提高保持清正廉洁的自觉性,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在思想上筑起党风廉政建设防线和思想道德防线,经受了市场经济的考验。本人体会到要做到拒腐防变,必须重视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习理论、改进思想作风。

近年来,在新的形势下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有些问题甚至比较突出,比如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观念陈旧,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淡薄,带领群众前进的能力不强,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思想理论水平不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不强,缺乏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不起作用。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一个是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一个是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这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如果不认真加以克服、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在这一方面本人重视思想作风的转变,重视政治素质提高,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人生观,提高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水平,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在工作实际坚持做到自律,明确了“五要五不能”

一是要政治上清醒,不能方向不明;。

二是要勤政廉洁,不能懈怠谋私;。

三是要令行禁止,不能自行其事;。

四是要一身正气,不能有失形象;。

五是求真务实,不能虚妄浮躁。并以不断警示自己,自觉遵守学校廉政建设的有关制度和规定,不断增强了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二、求真务实,转变工作作风。

求真务实是我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保持和发扬好这一优良作风,才能取得工作实效。务求工作实效就要办实事,决不能搞形式主义。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工作上既注意讲求工作的形式和方法,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在转变工作作风同时,又突出求真务实地工作,克服与“三个代表”和保持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如事业心、责任感不够强,服务态度不够端正,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方法比较简单,政策水平不够高,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答复问题不够耐心,处理问题比较草率等等。特别是在工作拓展中,难度高、强度大、责任重,遇到的大大小小、意想不到的问题比较多,要积极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探讨新思路、寻求新方法,做扎实有效的工作,及时处理、解决这些问题,使自己的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

三、艰苦奋斗,培养良好生活作风。

加强党风廉正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的重要讲话。深化教育,加强监督,落实责任,不断自勉,紧紧围绕“创新”、“求实”、“从严”方面下功夫,促进了自身的廉洁自律。围绕“创新”,做到“五带头、五增强”以警示自己。

五带头:

一是带头积极参加校党委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二是带头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沟通信息,了解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工作原则;。

四是带头执行廉政规定,自觉接受监督;。

五是带头思想作风深入,密切党群关系,依靠群众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构筑生活作风上两道防线:

一是党纪国法防线,

二是思想道德防线,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五个增强:

一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增强了正确理想信念;。

三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增强了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和维护团结的责任感;。

四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各项廉政法规制度,以学校完善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自我约束能力,真正做到思想作风过硬,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民,实实在在干事,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在工作上,坚持办一切事情以量力而行,花少钱办好事,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讲求实效。在生活上,保持艰苦奋斗的,顶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四、关心社会,永葆政治本色。

在新世纪新阶段,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是深刻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自觉付诸行动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进性。特别是在服务人民群众方面,牢牢把握和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把群众满意作为“标杆尺度”,认真解决群众最盼、最急的事,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在工作实际认真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近年来,本人还积极参加了学校向贫困山区“献爱心”捐钱捐物活动,与贫困山区进行了结帮对子,以及积极报名参加义务鲜血等活动。同时,在工作中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六条基本要求和“六个贯穿始终”,即:

一是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二是要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

三是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四是要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五是要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

六是要坚持“两个务必”。并认真做好“六个贯穿始终”,就是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把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贯穿始终;把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贯穿始终;把抓求真务实贯穿始终;把关心群众疾苦贯穿始终,把反腐倡廉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贯穿始终。

乡镇干部疫情工作心得体会简短篇六

疫情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健康的重要性。在面对病毒的威胁时,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无私。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在抗疫一线,为患者提供救治。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助物资、资金等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疫情让我们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观,意识到物质财富的重要性相比生命的可贵,提升了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培养,追求更高尚的价值理念。

第二段: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

疫情使得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为了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制定灵活而有效的危机应对措施。在疫情期间,许多企业采取了在线办公模式,远程协作,这显示了数字技术对企业的重要性。疫情使我认识到,具备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性,需要学会在紧迫的情况下冷静思考,合理安排时间,做出正确的决策。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危机应对能力,不断学习和积累相关知识,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情况。

第三段:沟通能力的提升。

疫情期间,由于封锁措施和社交距离的要求,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变得困难。这时候,我们需要寻找其他方式和工具来保持有效的沟通。我学会了使用各种在线工具和平台,如视频会议、在线聊天等,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我也更加重视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以便通过在线沟通工具更好地与团队成员协作。今后,我将继续学习如何使用新的沟通工具,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多样化需求。

第四段:团队合作意识的提高。

面对疫情,我们意识到团队的力量是无可比拟的。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在危机中求生存、求发展。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与团队紧密合作,共同商讨问题解决方案,互相支持和帮助。这个经历让我更加理解和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未来,我将进一步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通过合作来实现更大的成就。我也会加强与团队成员的交流和沟通,建立更加紧密的团队关系,共同努力实现我们的目标。

第五段:自我成长的机遇。

尽管疫情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但它也同时给我们提供了成长和学习的机会。在这段期间里,我充分利用了时间来补充知识,提升自身能力。通过学习各种在线课程,读书和培训,我增加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我也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目标,为未来的个人发展制定了更加明确的计划。疫情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地自我提升和学习,才能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将坚持持续学习,并寻找更多的机会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总结:疫情使我们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宝贵的机遇。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提升了我们的危机管理、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它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机遇,让我们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将这些体会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为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做好准备。

乡镇干部疫情工作心得体会简短篇七

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作为乡镇干部,我们是基层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参与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我们乡镇干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乡镇干部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第二段:组织协调工作(约300字)。

有效的组织协调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我们必须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沟通,以确保信息的流通畅通。同时,要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序进行。在组织协调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提供资源和支持,保证疫情防控措施能够得以有效推进。

第三段:宣传引导工作(约300字)。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宣传引导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应主动开展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普及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和防控措施,以增强群众的风险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同时,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排查并纠正谣言传播,保持社会稳定。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如传单、海报、微信公众号等,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形成全社会共同防控的合力。

第四段:组织落实工作(约300字)。

光有计划和口号是不够的,必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组织力量,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落实个人、家庭和社区的防控措施,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监测和管控,及时做好信息报送和数据统计工作。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关心和支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资和心理支持。

第五段:总结反思与展望(约300字)。

疫情防控工作虽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我们也需要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我们还需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以更好应对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同时,加强与其他乡镇干部的沟通交流,借鉴他们的工作经验,共同进步。对未来,我们要保持警惕,及时调整工作策略,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我们的力量。

结尾:(约100字)。

作为乡镇干部,我们有理由为自己在疫情防控中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感到自豪。我们相信,在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疫情一定能够得到控制。同时,我们也要时刻牢记乡亲们的期望,为他们着想,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他人,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区和社会。

乡镇干部疫情工作心得体会简短篇八

“十二五”规划期间双牌县共实施扶贫开发50个村,其中-第一轮完成20个村,-20xx第二轮共完成30个。

“十二五”期间,全县扶贫投入财政资金共计5100万元,共扶持全县贫困村民调整产业结构面积1.3万亩,发展各种养殖业12项,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5项,帮助贫困村民兴修、维修水利工程3800处,建小型蓄水池260个,架设自来水管500千米,解决饮水困难群众2.3万人,为边远山区群众新修村组公路120公里,维修公路100公里,架设公路桥梁25座,砌涵洞50个,解决用电困难村民300户,直接帮扶0.9万户贫困对象发展产业,资助贫困学生420名,举办各种培训30期,培训贫困青年2500人,扶持两后生120人,减少贫困人口1.1万人。

二、20xx年扶贫开发各项决策部署的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有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先后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的相关文件、会议精神,专题研究部署精准扶贫工作。11月5日召开了县委九届6次全会,讨论审议通过了《中共双牌县委关于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决议》。11月5日召开了全县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对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所有在职县级领导、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场党委书记、乡镇场长、驻村工作队长、195个村支部书记等450人参加了会议。为切实加强对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相关县级领导、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下设一室八组,具体负责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精准扶贫项目的规划、实施、督查考核等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专门的工作班子。

(二)出台政策,做好精准扶贫顶层设计。全省精准扶贫专题培训班后,我县按照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和守盛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迅速谋划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制定出台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调整各项部署,集中全县之力,确保坚决打赢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现已研究出台了《双牌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正酝酿出台全县精准扶贫1+x方案及指导制订部门配套方案。

(三)突岀重点,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全县72个重点村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其中省驻村2个,市驻村4个,县驻村34个,乡镇驻村32个。参加驻村的干部共145人,其中省派干部4人,市派干部9人,县级领导40人,县科局级干部68人,乡镇干部64人。省市相关单位党员干部192人参与我县贫困户结对帮扶,县直1500多名党员干部联系了2500多户贫困对象,乡镇、村、组党员干部更不甘落后,帮贫困户对象想点子,脱贫致富。

工作队进村入户后深入开展调查走访,制定工作规划,采取具体措施,建立帮扶台帐,严格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定项目,筹资金,抓落实,全面开展扶贫攻坚。目前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100万元,其中省财政扶贫资金1786万元,部门投入1500万元,群众自筹800万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55个,产业发展项目76个,预计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0000人。

二是大力开展“一进二访”。对20xx年识别的72个贫困村,总计32294个人口,开展了“一进二访”活动,着力进行精准识贫,同时完善好贫困村的三年脱贫和贫困户的减贫规划,并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实现两个全覆盖,着手做好“四个一批”“五个突出”相关数据核实工作,进一步为精准扶贫打好基础。

三是积极探索金融扶贫。出台《双牌县金融扶贫工作方案》,按时筹齐风险抵押金300万元,与县农商行搞好对接,启动贫困对象评级授信工作。目前已完成5500户贫困户的评级授信,发放贷款450万元。

四是努力发展重点产业。产业是带动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去年,我县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60万元,打造了楠竹产业,该项目覆盖全县大部分楠竹产区,扶持贫困人口2362人,改造楠竹低产林11400亩,为项目区修建林道8公里,项目区群众可实现年增收3000万元以上。

今年,我们将茶叶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申报,并通过委托帮扶模式,让贫困农户与扶贫经济组织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结成产业扶贫利益共同体,取得良性发展,促进了贫困农户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可以实现群社双赢。该项目共投入资金579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50万元,受益贫困人口2000人,预计人平年增收1500元以上。目前已全部完成砍山、烧荒工作,并完成整地200亩,预计春节前可全部种植好。

五是大力实施“雨露计划”。截止到目前已投入45万元。其中学历教育完成贫困两后生网上申报工作450人,核实报账28人,科技骨干、村官培训完成60人,实用技术培训共完成培训200人。直接帮扶县内九年义务教育特困生200人。

六是加大危房改造工作。今年规划投入65万元新增阳明山太平村和塘底低水坪村两个贫困村危房改造示范点,启动了48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在相关部门配合下,认真搞好项目的选址、规划、评审等工作,同时抓紧项目施,目前已基本完成,预计在年内可全部竣工入住。

七是着力推进旅游扶贫。今年,我们将茶林镇桐子坳村作为全县旅游扶贫的样榜,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依托该村保存完好的大片古银杏树和靠近永连公路的交通优势,积极打造“天下第一银杏村”的旅游品牌。上半年,引进阳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该村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现已在该村流转村民土地300亩,种植观赏花卉;投入400万元,修建游客接待中心一座,改造旅游观光3公里;投入15万元,新建饮水池四座,架设自来水管5000米,解决300人的饮水困难,同时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启动了村环境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这些项目的实施,使该村基础设施大大提升,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我县村级旅游新秀。预计今年接待各地游客可突破30万人,全村旅游观光收入可突破5000万元。

八是启动电商扶贫。主动对接阿里巴巴,积极推动电商产业。通过摸底后,与有关部门协调,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尝试开办了第一批“迷你型”网点,搭建起“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商贸流通渠道,为地处偏远的贫困村打开了一扇新的致富之门。贫困村已建成“迷你型”网点近10个,尚有多个村正在筹备之中。

(四)强化措施,确保精准扶贫工作任务落实。一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今年全县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和领导干部执行力考核重要内容,增加了所占分值比重,并作为干部选拨任用的重要依据。实行一季度一督查通报,一年一考核评比,对成绩突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严格问责。二是强化人员保障。适应精准扶贫的新要求,切实加强扶贫工作机构,充实工作力量,从县、乡相关部门抽调4人到县扶贫办工作。各乡镇均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精准扶贫工作,并安排了必要的工作经费,做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投入,今年,县财政预算安排500万元(含20万元工作经费)用作精准扶贫专项工作,比20xx年增加314万元。同时,加大部门资金整合力度,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的原则,整合部门资金3000万元统筹安排、捆绑用于精准扶贫工作。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今年以来,全县共争取中央、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近2000万元,用于贫困村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有效地确保了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资金投入。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转变难度大。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已有一年多时间了,但不少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还没有扭转过来,认为扶贫工作只是帮助村里向上争取些资金,搞搞基础设施,逢年过节慰问走访群众就可以了。对于精准扶贫工作,到底扶谁,怎样扶尚未完全搞清楚。少数单位和干部片面认为精准扶贫是县委县政府和扶贫部门的事,不是本部门的事,对这项工作不热心,不愿投入精力来抓。扶贫对象大都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保守、“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严重缺乏自我脱贫、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消极等待政府扶助。精准扶贫工作面向的`就是广大贫困人口,如果贫困人口自身不主动、不努力,一味消极等待政府扶持,精准扶贫工作将难以顺利推进。二是筹集资金难度大。双牌县建县晚、基础差、底子薄,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属省贫困县,与国扶县、片区县、老区县相比,财政扶贫资金少,也享受不到更多的政策支持,但被列入全市第一批脱贫摘帽县,存在的困难较大。四是产业发展难度大。省里确定了以产业带动扶贫的战略,要求“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穷人、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我县属于经济落后的山区县,耕地面积少,交通状况差,产业起步晚,发展速度慢,县内没有成规模和质量均优的龙头企业、完整的产业链和大容量的成熟市场,这对我县以产业带动发展推动扶贫工作的思路形成了较大的难度。

四、20xx年及今后时期工作设想。

(一)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进一步落实好各级各部门精准扶贫工作责任,即:落实好精准扶贫工作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行业部门特殊责任、驻村帮扶具体责任。二是加大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中央、省、市委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着力在全县营造推进精准扶贫的浓厚氛围。三是进一步抓好精准扶贫各项重点工作,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继续打造双牌特色产业品牌,做大茶叶产业,新增茶叶1500亩,依靠重点产业实现1000人年增收在2000元以上;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改善,全面解决贫困群众行路难、就学难、就医难及安全用电、安全用水问题,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做好服务提升、示范创建、内力增强等工作,确保20xx年减少贫困人口6000人以上,贫困发生率降低到8.3%左右。四是强化各项保障措施,着力在资金投入、法治扶贫、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确保精准扶贫有序、有效。同时,加快制定出台全县精准扶贫1+x方案及部门配套政策,明确和细化各责任部门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考核办法等,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确保我县20前如期脱贫摘帽,确保全县贫困人口同步实现小康。

(二)“十三五”期间扶贫工作的主要思路和编制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的考虑。

我县“十三五”扶贫开发工作将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即:以精准扶贫为主线),做实“五大扶贫攻坚工程”(即:产业增收工程、服务保障提升工程、助学培训工程、搬迁改造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切实瞄准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任务,以捆绑项目集中投入为抓手,以培育产业为根本,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工作实效。

根据这一思路,我县“十三五”扶贫规划,确定了五大项目,31个子项目,1262个小项目。项目总投入20.28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总投入为2.39亿元,行业部门投入为11.26亿元,业主投入2.77亿元,农民自筹3.86亿元。

一是产业发展促增收。以特色产业为重点,按照“四跟四走”的模式,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积极发展“一乡一品、一片一特”富民产业,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积极引导和帮扶他们栽一亩果、养一头牛、种一棚菜、学一门技术、输转一名劳动力等方式,让每一户扶贫对象都有一项增收技能,有一项种植、养殖、加工等增收项目;选择一批有条件的贫困村,发展生态观光、游园采摘、民俗体验、养生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抢抓“互联网+”的战略机遇,推进贫困村电商扶贫,到年,基本实现电子商务服务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点,贫困户能开展电商经营活动,带动物流产业发展。二是公共保障惠民生。大力发展教育、就业、卫生、科技、社会救助等社会事业,补强贫困乡村在公共保障服务方面的“短板”。坚持教育优先,统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科学合理布局农村教学点,加大贫困劳动力培训力度,提高培训实效,增强劳动力技能,引导农村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三是搬迁改造助脱贫。优先实施贫困农户危房改造工程,到2020年,基本消除全县农村贫困户危房。结合小城镇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整合资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到2020年,全部完成条件恶劣或脱贫成本过高的贫困村、散居户易地搬迁。大力推进贫困村生态建设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美化乡村环境。四是改善设施奔小康。以水、电、路、房为重点,切实加大投入支持力度,改善贫困乡村基础条件,加快推进贫困村奔小康步伐。实施农村路网工程,把贫困村通畅公路建设作为“十三五”农村公路建设重点,提升畅通延伸度,实施断头路、瓶颈路、年久失修路和危桥等“三路一危”改造,努力实现贫困村通村公路全覆盖;切实搞好贫困村饮水安全,基本解决贫困人口安全饮水困难;加快推进贫困村“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优先实施贫困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水库灌区配套、山塘河堤治理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贫困乡村通信网络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到2020年实现全部贫困村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互联网、有网络信息平台。

乡镇干部疫情工作心得体会简短篇九

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一场突如其来的健康危机袭击了全人类。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乡镇干部是最前线的抗疫工作者,他们承担着疫情防控的重任,不辞辛劳,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此过程中,乡镇干部不仅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还积累了许多心得体会。

第一段:坚定信心,稳定情绪。

在疫情面前,许多人会情绪失控,乡镇干部也不例外。然而,面对如此特殊的时期,保持积极向上的前进态势非常重要。因此,乡镇干部必须保持信心,理性看待现状,全力以赴,共同抗击疫情。在我所在的乡镇,当工作量越来越大时,我们向上级报告了工作的难度,请求支持,得到了及时帮助,让我们倍感鼓舞和动力。

第二段:强化防控措施,确保疫情得到控制。

在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乡镇干部是最基层的执行者。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乡镇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强化社区防控措施,决不能麻痹大意,成为防控漏洞。在我所在的乡镇,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消杀、宣传等,防止疫情蔓延。

第三段:积极宣传,提高防控意识。

宣传防疫知识是防控疫情的重要环节。乡镇干部是宣传的最主要人员,他们要积极宣传防疫知识、传递正确信息,提高人民群众的防控意识和能力。在我所在的乡镇,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在社区、微信公众号、电视等重要媒体宣传防疫知识,扩大了宣传的影响力,让群众迅速掌握防疫知识。

第四段:关注疫情影响,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不同群体受到的影响也不同。乡镇干部必须关注群众生计问题,及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减轻疫情对群众的影响。在我所在的乡镇,当一些居民因疫情影响无法上班赚钱时,我们提供帮助,发放临时救助金,帮助困难群体渡过难关,并帮助解决其他实际问题。

第五段:总结经验,推广好做法。

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仅凭乡镇干部的努力还不够,必须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营造协同合作的氛围,发扬众志成城的精神。在我所在的乡镇,我们每周一次会议,总结一周的工作,并交流经验,将推广好的做法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中。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断创新,开拓更多防疫工作的好方法。

结语:

乡镇干部在疫情防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疫情的挑战,乡镇干部们勇往直前,扛起了疫情防控的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在未来的防疫战斗中,乡镇干部会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乡村振兴、民生工程和核心价值逐步上升等方面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

乡镇干部疫情工作心得体会简短篇十

这次省政协陈主席一行莅临我市调研指导,这既是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关怀和支持,也是对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力鞭策和鼓舞。现将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从1983年开始,党和国家将xx确定为全国最早实施区域规模扶贫的重点地区,在政策、资金、物资等诸多方面给予了倾斜扶持,开展了以“三西”农业建设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通过以“治山水、强基础、兴科技、调结构”等措施相互配套的综合治理,使贫穷落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于上世纪末提前一年整市基本解决温饱,完成了由饥贫向基本温饱过渡的阶段性跨越。进入新世纪,全市扶贫开发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设的良好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一体两翼”的扶贫开发战略部署,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模式,着力寻求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有效结合新途径,进一步推动了全市重点乡村经济和社会的较快发展。以来,国家和省上共给xx安排扶贫专项资金7.22亿元,有35.43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解决温饱目标,农村贫困人口由底的90.2万人下降到54.7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21.38%,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调研组对全国有关地区专题调研后认为,xx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把小土豆做成了大产业,形成了种草养畜—发展沼气—沼渣肥田—增粮增收—改善生态的循环经济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路子,xx市因此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成功的典型地区之一。

(一)整村推进促进了扶贫工作重点乡村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综合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市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作为解决区域贫困和个体贫困并存问题、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的最有效途径,共投入整村推进项目资金27941万元,在396个村实施了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占重点村总数的40%,村均扶贫资金投资强度70万元,已有344个村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通过项目建设,初步解决了项目村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项目户形成了1项以上能够稳定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家庭主要劳动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了2项以上种养业适用致富技术,并强化了集科技培训、计划生育等为主的村级文化活动阵地,村级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项目村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可持续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扶贫效益。同时,为适应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有效解决单个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局限性,从开始,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676万元,先后实施连片开发、整流域推进试点项目19个。项目实施区域按照因地制宜、群众参与、突出产业、完善机制、持续发展的原则,乡、村、社各级联动,准确定位,注重创新,不断加强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和监测管理,在群众参与、产业经营模式、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初步形成了以机修梯田、等级道路、优质马铃薯基地、设施种养业为相辅配套的综合开发模式,开发扶贫的聚集效应凸显,贫困农户增收环节更加完善,扶贫开发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二)新农村建设试点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以来,我们以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为平台,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全力支持和服务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共为新农村试点投入扶贫专项资金4143万元,其中试点前落实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资金912万元,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试点相结合项目资金2440万元,天津对口帮扶资金250万元,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40万元,通过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加快了试点村新农村建设步伐。安排实施的8个试点,于20底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按照省新农办和省扶贫办关于省级第二批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总体安排和部署,确定陇西县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000万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同时,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1万元,加大了对市级6个新农村试点乡镇尚未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贫困村的扶持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了基础。

(三)产业扶贫拓宽了贫困农户增收门路。近年来,全市各级党政部门运用市场思维,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围绕区域特色优势凸显的马铃薯、中药材、畜草、花卉、食用菌等产业,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近1.5亿元,贴息贷款4.8亿元,扶持壮大良种繁育实体,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兴办龙头企业,培育营销主体,形成了科研机构、民营企业广泛参与、产加销协作紧密的产业开发机制,使产业扶贫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到20,全市马铃薯、中药材、蔬菜及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等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70多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73.4%,农民人均从特色优势产业中获得纯收入167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380元的70.25%。其中,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316.8万亩,总产量430万吨以上,马铃薯脱毒种薯良种应用率提高到50%,马铃薯良种应用率提高到94%,人均从马铃薯产业获得收入596元。xx已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加工基地、鲜薯销售基地及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

(四)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了贫困农户现金收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始终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紧紧围绕把劳务输出培育成一项大产业的总目标,大力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培训输转模式,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年,全市共输出城乡劳动力60.51万人,创劳务收入38亿元,劳务收入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9.4%,在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扶贫工作重点乡村每年培训输转技能性贫困劳动力1.3万人,年均创劳务收入6500多万元,户均劳务收入达到了5000元。20以来,按照由短期常识培训向中长期技能培训转变,由粗放的劳动力培训向精细的技术培训转变,由松散的输出就业向稳定的基地就业转变的“三个转变”思路,着力提升贫困劳动力培训输转层次,依托xx职专、xx卫校、临洮农校等16家具备职业教育资质的基地,加大了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组织输转,共招收贫困家庭“两后生”7923名,已有3264个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了良好的职业技能教育,并稳定就业,实现了培训输转一人,脱贫致富一家的目标。

(五)社会帮扶形成全社会共抓扶贫开发的格局。xx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也离不开各级帮扶单位的倾力帮助和支持。中央各定点帮扶单位全国妇联、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中央国家机关、天津市六县(区)以及全省31个省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都坚持在xx最贫困的乡村送技术、送物资、送资金、送信息,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帮扶,加速了xx解决温饱的步伐,为xx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据统计,以来,各级帮扶单位先后为xx帮办实事5635件,捐赠资金达8万元,物资折价10706万元,其中中央、国家机关捐助资金14858万元,捐物折价6938万元;天津市六县(区)捐助资金3167万元,捐物折价2567万元;甘肃省省直及中央驻甘单位捐助资金万元,捐物折价1201万元。

(六)扶贫互助社建设创新了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机制。20以来,按照“民有、民用、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我们把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作为推进扶贫开发可持续发展,提高重点村发展能力,弥补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不足的主要措施,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互助资金规范运行和使用监管新机制、新模式,重点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运行良好。目前,全市共在7县(区)的45个村开展扶贫互助社试点,其中中央试点10个,省级试点35个。截止目前,全市互助资金总量达到747万元,其中投入扶贫专项资金534.5万元,农户自愿入股158.3万元,其它资金54.2万元。加入互助社的农户已达4640户,占试点村总户数的45%,其中贫困户2780户,占试点村贫困户总数3435户的80.9%,共组建扶贫互助社259个,互助资金管理人员达158人。

(七)“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探索了扶贫方式向“两轮驱动”转变的新方式。2009年初,漳县被确定为国家、省上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县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扶办、民政部《关于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及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议精神,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积极谋划、认真组织、大胆探索,确保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县共识别出贫困人口7.19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8.04%,高出监测贫困人口数12.4个百分点,其中,扶贫对象6.3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3.6%;低保对象4.7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5.2%。在低保对象中,扶贫和低保交叉有3.99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1.1%;丧失劳动能力的有0.84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4%。对识别出的贫困人口的各类信息数据已录入低收入户管理系统。县上已将3.4282万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落实低保救助资金1823.21万元,人均月救助44.32元,剩余1.3418万人随今后的低保扩面逐步落实救助措施;已落实扶贫资金241万元,在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劳动力输转培训等开发项目中,对已识别的0.12万户0.54万个低收入扶贫对象落实了扶持措施,户均扶持强度达到了元以上。对尚未得到扶持的1.29万户5.81万个扶贫对象,县上正在依据年度项目扶持规划,逐步落实扶持措施。

认真总结、回顾新世纪以来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支持、领导重视,是扶贫开发取得成效的保障。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最关键还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并且得到了省内外、社会各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市上四大家领导都建立了联系县制度,四大家领导经常深入联系县指导、协调落实各项工作,确保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建立了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对口定点帮扶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

——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计划是推动扶贫开发的前提。根据扶贫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省、市、县都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扶贫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扶贫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措施和运行框架,使扶贫开发做到了有的放矢。按阶段要求和年度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了各个时期的目标任务,确保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发扬“三苦精神”,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是搞好扶贫开发的内在动力。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坚强毅力,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积极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积极推行参与式扶贫的理念和方式,通过民主管理和民主参与,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增强他们参与相关工作的积极性,焕发其自强自立,自我发展的热情,使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把国家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扶贫重点乡、重点村和贫困户。

——科学发展,走开发式扶贫道路是搞好扶贫开发的基础。长期以来,xx结合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北部地区干旱多灾、南部地区高寒阴湿的市情特点,找准造成贫困的结症所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努力将产业化扶贫与整村推进、防灾减灾、科技扶贫、信息扶贫相结合,从“有水的地方走水路,无水的地方走旱路,水旱路不通的地方另找出路”的扶贫开发路子,到“梯田+水窖+科技=稳定解决温饱”的有效模式,再到可持续提升温饱水平的生态循环经济反贫困模式,使xx在各个时期、各个阶段找准了发展出路,加快了xx的扶贫开发进程。特别是凝练总结出的“三个遵循、三个顺应”的发展思路,成为xx返贫困事业向前推进的法宝。

——开拓创新,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积极适应扶贫工作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加强各部门、各帮扶单位的联系和协调,初步形成了“大扶贫”工作机制;积极总结推广贫困村扶贫互助社经验,探索到户资金股份化的有效方式,完善了扶贫资金管理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初步建立了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完善了社会帮扶机制。

二、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xx市300万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全市贫困落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但受生态环境酷劣、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条件落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仍然呈现出“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比重大”的贫困特征,扶贫开发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具体可以用以下四组数据说明:

第一组数据:根据国家贫困抽样监测,年底,全国有农村贫困人口4007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2%;甘肃省有农村贫困人口442.4万人,占甘肃省农村人口的21.3%,xx有农村贫困人口54.77万人,占xx农村人口的21.38%,xx贫困发生率均高于全国和甘肃。同时,依据xx市七县区人均纯收入分档次数据分析,2008年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国家贫困标准1196元)以下的农村人口有93.78万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35.15%,较全国高出31.95个百分点,较甘肃省高出13.85个百分点。

第二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甘肃省为3050元,而xx只有2380元,比全国少2773元,比全省少6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46.2%,占甘肃省平均水平的78%;全国比2008年增加392元,甘肃比年增加326元,xx仅增加244元。同时,xx市7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平均水平低472元。

第三组数据: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的2.9:1扩大到2009年3.33:1,甘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1年的3.56:1扩大到2009年3.96:1,xx从3.9:1扩大到4.14:1,与全国和全省相比,xx市收入差距不仅持续拉大,而且收入差距更加明显。

第四组数据: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3.9%,长期在第12位徘徊,人均生产总值3961元,仅占全省的30.8%;人均财政收入为172元,仅占全省人均的15.8%,列全省末位;工业非常薄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列全省第13位,由此导致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投资和消费均列全省第9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占全省的81.7%、79.3%,均列全省第11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以上几组数据说明,xx市贫困程度依然很深,依然是全省和全国欠发达、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依然是甘肃省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扶贫开发的主战场。2009年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xx时也指出:“历史上说的陇中苦瘠甲天下,指的就是xx等地方。这些年,xx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可喜的变化,但xx还有许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1200元,还是全国最困难的地方”。

(二)扶贫开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xx依然是中国西部干旱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扶贫开发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然条件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市地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干旱、雹洪、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酷劣,生产条件落后,是导致贫困高发的主要原因。同时,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依然突出,全市还有11个重点乡镇未通油路,440个重点村未通等级路,有饮水不安全人口156.6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比例高达58.75%。特别是生活在北部极端干旱区和南部深山区、石山区、林缘地带的贫困群体,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欠缺,人居环境恶化,发展再生产的要素资源匮乏,人口素质普遍低下,经济收入门路狭窄,贫困发生率超过40%,其中许多人只有通过移民搬迁才能解决温饱,扶贫工作难度大、成本高。

二是致贫因素复杂,农村温饱不稳定问题突出。目前,除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性投入不足、人口素质偏低等长期性因素外,致贫致困的突发性因素依然很多,一遇天灾病患、婚丧嫁娶就暖而变寒、饱而变饥,重新变为贫困人口,这部分人口长期处于脱贫和返贫的交替之中,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致贫因素更趋复杂化、多元化。据统计,xx市因干旱、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每年返贫率在7%~32%之间。

三是低水平温饱掩盖了农村扶贫对象规模。由于低水平的温饱掩盖了绝对贫困的实际状况,导致农村低保覆盖面一直比较小。2008年底,农村低保面仅为3.94%,尽管2009年经过积极努力保障面扩大到12.73%,保障人数达到34.8万人,但仅占农村贫困人口的37.1%,还远未实现应保尽保,大部分困难群众仍难以享受到国家救助政策。

四是整村推进任务欠帐较大。在“十一五”规划之初,我市对1198个贫困村制定了整村推进扶贫规划,截止目前已完成344个。按现有资金量,今后每年最多能安排50个整村推进项目,到,全市仅能完成944个整村推进,还有254个村(包括未列入国家扶持的贫困村)难以规划实施,急需纳入下一轮十年规划并安排实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