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科研讲座心得体会精选 高校思政科研讲座心得体会精选题目(6篇)

  • 上传日期:2023-01-09 01:32:57 |
  • ZTFB |
  • 14页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高校思政科研讲座心得体会精选一

一、认真讨论,确定活动主题

机关党委下发关于在机关各支部开展党日活动的通知并进行相关部署后,党委宣传部支部召开支部会议,先后两次对如何开展这一活动进行了认真讨论,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集思广益。大家认为,开展这一活动,既要有思想教育意义,又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使活动开展真正收到实效。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是基础,而在学校宣传工作队伍中,学生记者队伍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学生记者既充当着宣传员,同时也是受教育的对象,建设好、发挥好学生记者队伍的作用,既是学校宣传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功能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宣传队伍建设、推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上水平的必然要求。由此,确定了党委宣传部支部党日活动的主题:切实加强校内学生记者队伍建设,提高学生记者队伍素质,促进学校新闻宣传工作。

同时提出了开展活动的目标要求,就是要通过开展党日活动,一方面发挥宣传部门优势和功能作用,加强对学生记者的培训和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学生记者的业务素质与能力;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加强学生记者队伍建设和管理、培训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二、精心组织,积极开展活动

根据讨论确定的主题,支部制定了较为详细和切实可行的活动策划方案,并于20xx年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开展“党日”活动,包括三大系列活动。

1.精心组织开展系列培训讲座。

一是邀请部里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特别是校报编辑部的老师为学生记者进行专门的新闻采编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讲解与培训,切实提高学生记者新闻工作的从业素质与职业素养。二是邀请校外新闻媒体的资深记者举办讲座。先后利用《光明日报》驻湖南记者站站长唐湘岳老师、《新闻天地》杂志社总编辑曹辉、《南方都市报》记者杨大正、《三湘都市报》记者周红泉和吴金等在校外媒体从事新闻工作的校友来校进行新闻策划和专题采访的机会,邀请他们在逸夫楼报告厅和图书馆报告厅举办系列专题讲座活动,为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专业的学生和校内媒体学生记者就新闻采访和编写等业务知识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三是邀请了红网执行总编隆国东以及《湘潭日报》、《湘潭晚报》等省市级主流媒体一线记者,举办了新闻采写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座谈交流会,就有关新闻采写方面的知识与校内媒体记者、兄弟院校媒体记者进行了互动交流。

2.积极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一是精心筹备并举行了“第二届学生记者节”开幕式暨颁奖典礼。11月8日,校党委宣传部联合校学生工作部(处)和校团委在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20xx年湖南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获得者、20xx年度校十佳学生记者和校优秀学生记者颁奖典礼”。副校长周益春出席并讲话,党委宣传部支部全体成员、学校媒体的学生记者,以及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等兄弟院校的媒体学生记者代表近200人参加。会上,《湘潭大学报》学生记者团、校广播台、校电视台、校网政中心(下辖学工通讯、学工在线)、三翼校园网、校学生会宣传部、学生社团联合会编辑部、《文心报》、《国防生报》等学校媒体分别以代表发言、多媒体视频等形式,就各媒体学生记者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情况向大会作了汇报交流。二是组织举办师生文体交流活动。11月8日,学生活动中心欢歌笑语,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汇演在此隆重举行。继颁奖典礼召开后,学校媒体学生记者各自表演了由支部老师精心指导的文艺节目。红歌联唱、诗歌朗诵、小品舞蹈等节目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学生记者的才艺和良好精神风貌。11月15日上午,支部全体成员于以自由组队方式在新体育馆与学校媒体的学生记者们进行了一场以“体验运动,温暖理想”为主题的羽毛球赛。

3.认真组织学生记者开展校外采风和学习实践活动。

11月20日,风轻云淡,秋高气爽。支部全体成员组织带领20xx年十佳、优秀学生记者、学校各主流媒体学生代表30余人,一起前往星城长沙岳麓山、岳麓书院、橘子洲等地进行了一次以“感受岳麓,放飞梦想”为主题的参观学习、采风实践活动,为广大学生记者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实践锻炼的机会。一路上,大家参观千年学府,感受湖湘文化,瞻仰先贤陵墓,缅怀革命先烈,放歌岳麓山顶,畅游橘子洲头。活动的开展,使大家充分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强烈感受到了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湖湘赤子的爱国情怀。

三、务求实效,活动效果明显。

本次“党日”特色活动参与范围广,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效果明显。这一系列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使支部全体党员以及学生记者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真正达到了“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提高的”效果。

一是参与积极,对象较广。除支部全体党员都参与了活动外,学校《湘潭大学报》学生记者团、校广播台、校电视台、校网政中心(包括学工通讯、学工在线)、三翼校园网、校学生会宣传部、学生社团联合会编辑部、《文心报》、《国防生报》等媒体的学生记者,以及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等兄弟院校的媒体学生记者代表近200人也参加了相关活动。

二是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既有专业方面的理论培训和业务学习活动,也有寓教于乐的文体交流活动,更有融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户外采风活动。

三是报道及时,影响广泛。对于每次子活动的成功举办,《湘潭大学报》都给与及时的报道,在广大师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四是学生素质明显提高。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特别是相关讲座和培训的举办,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学生记者的思想理论素养和新闻采写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得到了激发,大家对记者节,特别是对采风活动感触颇深,纷纷有感而发,采写了十余篇视角独特,思想深刻,文字优美的作品。

五是为加强学校新闻宣传队伍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对于我们如何进一步探索建立学生记者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学校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实践借鉴。

六是对畅通外宣渠道起到了有力的推进作用。通过开展“党日”系列活动,加强了与校外媒体单位以及兄弟院校之间的联系,特别是邀请在校外媒体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校友来校为学生记者举办讲座、座谈,增进了校友对母校的感情,为畅通外宣渠道、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对外宣传工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有关高校思政科研讲座心得体会精选二

尊敬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老师:

你们好!

我是郭可青同学的班主任,很高兴能够通过这种严肃、正规的形式向你们推荐我最优秀的学生.我推荐的理由,主要基于郭可青同学以下特点:

高三(4)班郭可青同学就是一位品质好、能力强、学习成绩尤其是英语成绩极为突出的学生,该生对英语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每天不间断的阅读原版书、看美剧、听英语歌...在我校的大小考试中,英语成绩突出,总是位列年级前30名,在刚刚结束的月考中,又以142分列年级第5名.

热爱生活,爱好广泛.她虽然外表清秀,却热情奔放,不乏男孩的大度和豪爽.她喜欢轮滑、篮球同时还是德国的忠实足球迷.

思想健康,品德高尚.xx同学从小培养了健康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质,逐步健全了正确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从不要求过高的物质生活条件,对不良社会风气深恶痛绝.她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高中阶段从未发生操行扣分现象.

勤学好问,学有余力.在学习上,xx同学能够及时发现和改进自己的不足,主要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效.一是培养了爱问的习惯,利用一切机会问老师、问同学,直到弄懂为止;二是善于整理错题,及时对考试和作业中的错题、难点进行归纳总结;三是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科学安排时间,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尽管她的学习成绩并非特别拔尖,但一直保持在年级较前列,同时我深知她有着极强的钻研探究能力,还有巨大的潜在空间.

视野开阔,思维活跃.xx同学还有一个有别于一般中学生的特点,就是十分关注政治和经济形势,善于思考和探讨,常常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综上,我认为郭可青同学是一个综合素养全面、培养前景可期的品学兼优的学生,用之可贺,弃之可惜!

各位老师:自主招生为全国有特殊才能的优秀学子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上海外国语大学更是希望通过此项活动发掘出更多不可多得的人才.郭可青同学对贵校心驰神往,情有独钟.希望这封短短的推荐信能让你们对郭可青同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助她如愿以偿.我深信,如果同学能在贵校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她将会以更加阳光、沉稳的心态和扎实、有效的方法融入到系统化、专业化的高校学习,并从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成长为一个德才兼备的青年才俊,成为国家、社会的宝贵财富,也必将为母校增添荣耀.我诚恳的希望你们能给我的学生-郭可青同学这次难得的机会.不胜感谢之至!

此致敬礼!

推荐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有关高校思政科研讲座心得体会精选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申请参加重庆大学高校专项计划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呈上我的自荐信。

我出生于一个教师之家,母亲是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父亲是也曾经是教师,后来经历了人生的第二次选择,考入法院,成了一名法官。父母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人生挫折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形成了我自强不息、不轻言败的性格。

中考的教训,让我懂得了什么叫脚踏实地,什么叫不图虚荣,什么叫谦虚谨慎,什么叫取长补短。高中三年,我努力夯实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操作实践能力、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而且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夷陵中学严谨的学风塑造了我朴实、稳重的学习态度,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精英云集的地方,我学会了在竞争中挑战自我,在合作中欣赏他人。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来,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成绩逐年上升,我看到了自己身上蕴藏着的无限潜能,它让我相信——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也能撬起整个地球!

参加高校专项计划就是想给自己一个机会,寻找一个“支点”,选择重庆大学我有以下几个理由:

一是重庆大学是一所国家教育部直属的,拥有研究生院,本科专业涵盖了理、工、文、经、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的全国著名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有着坚实的学术基础和严谨的治学传统,校园环境优美的大学。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在个人素质修养方面,我会受益匪浅。

二是重庆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大学,这符合了我的学科兴趣,我是一个理科生,尤其以数学、物理学科见长,这次推荐我参加高校专项计划的就是我的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我喜欢在这样自主开放的环境里学习,希望可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是重庆大学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中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新措施包括:名师上讲台工程、中英文双语教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本硕连读制度等,还有一系列的完善学分制管理的制度,包括主辅修制、弹性学制、第二学位制、优异生培养制度等。

现在有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这也将是我今后不能回避的,但我想,这是一个适应社会的问题。大学是一个可以接触并尝试众多领域的独一无二的场所,是一个沟通社会的平台。我希望这里掌握生活技能,培养自己的社会角色,使自己能承担社会责任,权利和义务,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现在的科技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我的学习是要掌握最基本的学习工具和方法,将来利用这些工具和方法,再去学习新的东西。我们不可能靠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来维护一生的,以后如果不再学了,照样会落后,所以,本科读什么专业不能完全决定毕业后的工作方向。我希望根据我的学科特长,选择适合我的专业,但是我不会太在意专业的趋向,绝对服从学校根据我的情况进行专业调剂。

无论您是否选择我,尊敬的领导,希望您能够接受我诚恳的谢意!高校专项计划只是一次机会,无论这个机会是否垂青于我,我都不会气馁,我会全力以赴,备战高考!

有关高校思政科研讲座心得体会精选四

1、励志电影

3月6日晚7:00—9:00于教一栋学术报告厅

2、水果拼盘大赛

3月7日下午3:00于东区篮球场进行比赛。

各院系派出一支代表队参加,每队2名女生。

3、趣味活动比赛

3月8日下午2:30在西区新篮球场进行比赛。

各院系派出代表队参加。

4、手工艺大赛

2月20日—3月13日征收作品。以院系为单位将作品上交于校学生会办公室(同时受理个人上交作品)。

5、心理讲座

另行通知

高校女生节策划书(四)

有关高校思政科研讲座心得体会精选五

我喜欢教师职业,从读大学时起,我就把工作方向定在当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上,20xx年7月,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高校辅导员,开始了我的教育工作生涯。新的工作对我是新的挑战,在努力提高自身知识素养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到学习教学方法的重要性。20xx年9月份,学校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分别就教师法、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培训,时光如梭,转眼间,几周周的学习即将过去,这短短的几周培训,我受益匪浅,在此谈谈我感受最深的几点。

当好一名教师,靠的是知识水平和语言表达,知识可以自己平时积累,但对于在讲堂怎样运用好语言,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让学生明白,我还不太清楚,通过培训,我逐步领会了应该怎样表述知识,应该怎样让学生明白我所讲授的内容。这次培训,通过不同老师的讲解和介绍以及与培训老师课后的交流,我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于肩负着教学和科研任务的一线老师来说,抽出周末的时间来进行培训,确实是很艰难的事情,但是我仍然坚持每周必到,这次的学习非常难得,我懂得珍惜这样的机会。

培训老师的讲解非常生动,并不是单纯的经验之谈和现身说法,他们能够结合自己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和我们这些学员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使得我们对于教学工作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这次培训,我知道现在的教师不应该只是做课本知识的传播者,学生也不能够只是被动的去接受学习内容,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已经不适应当代学生发展的需要,老师的任务在于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并且激发他们的兴趣点,学生需要能够发展的具有个性的学习空间,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真正的做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教学相长,这是老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引而不发,跃如也。是对一个老师应该怎样教学的精辟之语。同时,现代教育也要求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所教授的课程都十分的实用,并且能够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教学,比如ppt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的应用,网上资源的应用等等,这些都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我在培训期间也翻阅一些报道,发现有文章研究说对于青少年,除了父母的影响之外,老师对青少年的影响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而在培训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讲的师德这一内容,作为老师到底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道德标准,怎样给同学一个好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授课老师专门讲了老师对于教学和科研二者要有一个完

美结合的问题。由于教学任务重,而且短时间内很难看出成果,不如科研那样可以让人一鸣惊人,所以很多老师对于教学工作不是很重视,主要精力都放在科研上,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老师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教学,学会为人师表,交给同学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老师做一切事情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从自身的利益考虑,科研也很重要,它是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工作而存在的,必须要在搞好教学的基础上努力做好科研,出些成果,这样也会有利于教学,不然有言之无物的危险,总之,只要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对学生的负责,才能够做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

时间虽短,启迪颇大,从时间上来说,总体有一些紧张,但是参加这次培训是我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且我相信对于我今后的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培训已近结束,但是我相信,我会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不断的学习,持之以恒,坚持学习,传授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容,并且我也会结合当今的一些新情况,根据同学的需要及时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使自己成为一名新世纪的优秀教师,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

最后,对于这次培训的组织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工作顺心。

有关高校思政科研讲座心得体会精选六

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不断强化对学生内在素养的塑造、思想品德的培养以及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针对外语专业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独特优势,形成了“寓道于教、寓道于乐、寓道于师、寓道于课”的课程思政实践模式和专业课程教学育人机制。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外国语学院结合教材内容,挖掘思想内容,补充课程学习资源,将中外语言、社会、文化等对比纳入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中,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髓提炼和中国文化译介过程中,提升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人道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立足专业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外语专业各语种对课程教材的选择一直秉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的原则,让学生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不仅在语言知识的习得、语言能力的提升、语言素养的培养和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成长,也要通过教材的选择、教材内容中思政点的定位与挖掘,达到对学生心灵的滋养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

教材只是专业知识的获取与专业能力培养的立足点,外语专业的教师在从教材内容中寻找思政点的同时,还通过课程平台、图书资料、电子数据库等,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通过阅读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等资料,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在含义,建立起形成持久思维能力、正确判断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所需的知识、材料储备。在材料的选择上,教师既注重教材内容的相关性,又关注其思想内容的健康性,与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契合度以及意识形态取向的正确性。

根据国家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要求,结合信息化时代高等院校本科教学改革目标和指导原则,在教学工作中,外国语学院的教师不仅要努力实现育人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也要在实现育人的手段、方式和策略上狠下功夫。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活动特点,以及对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从“学习者中心”向“学习过程中心”演变的认识,开展基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教学与育人工作。

教育是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的过程。本科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思维活跃,有个性,自我意识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他们同时也存在冲动、偏激、感性、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弱、社会经验少、读书和思考不够、辨识和判断能力不强等问题。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还具有讨厌说教、反感灌输等特征。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正确的思想及价值观,并主动寻求自我成长中的正确道路,外国语学院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积极探索、精心设计,采用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隐性渗透式等方法,将课程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与正确的自我认知进行契合,寓心灵的影响于情景化、故事化的教学活动中,真正实现了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

课后深度学习活动的开展是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成长的重要途径。作为课堂教学向课后的延伸,项目式、研讨式、探究式等以产出为导向的小组活动成为主要的学习形式。这些活动内容与课堂紧密相关,以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为主要特征,所涉及的选题也围绕中外语言、文化、历史、思想等方面展开,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而且提升了他们民族文化传播方面的能力,强化了他们以外语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开展对外传播和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的意识。

外国语学院特别重视对教师“立德树人”意识的培养,将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成效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鼓励教师借助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以及教学创新活动等探索新的模式,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

学院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等文件,使教师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理清课程思政的具体内涵,确立课程思政开展的思路,探索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

任课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在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加入情感目标和育人目标,并将其放在重要地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发展战略、文化自信、中国精神等渗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渗透于学习活动的细节里。

为加强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学院举办了课程思政教学研讨、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同时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单元的作用,开展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和经验交流,鼓励专业课教师申报与课程思政有关的教学研究项目,通过参加创新教学竞赛,强化课程育人意识,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在学院举行的“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在线教学研讨会上,几位教师分别结合自己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外语微视频大赛、外研社“教学之星”教学比赛等活动的经历,向全院教师介绍了课程思政的具体做法、设计思路以及实施路径。他们根据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认真研究学科、研究课程、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自觉实践和探索中,做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并自觉用自身的人格魅力、道德修养、家国情怀、教育情怀及其他优秀品质影响学生、引领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做指导学生成才的“大先生”。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和学习活动对课程思政的开展进行设计与实施。外国语言文学类的课程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类、文学文化类、专业理论类,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规划、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以及教学过程设计等各方面提升学生内在素养,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院各专业都有的文学类课程中,明确将文学作品中蕴含的高尚情操、人文理想、家国情怀等作为核心感染和影响学生,同时在文学鉴赏、专题讨论等活动中增强学生对善恶、是非的判断能力。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引导学生在认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建立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走出去”作贡献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类课程通过语言材料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提升思想品质和内在素养的培育。通过“语言+”人才培养模式,将社会、历史、文化、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先进思想向学生渗透,同时通过组织基于项目、基于问题的小组式学习、案例式教学,使学生形成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正确理解和深入思考。

近年来,学院通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实现了课程思政常态化,还推动了省一流课程、省一流专业建设,推进了信息化教学和课程建设,提升了学院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