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节目观看心得体会和方法 家庭教育节目观看心得体会和方法怎么写(九篇)

  • 上传日期:2023-01-08 12:09:06 |
  • ZTFB |
  • 7页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家庭教育节目观看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参与调查方面:有67.6%的问卷完成是由母亲进行的,父亲的参与度不理想。

出席家长会方面:48.6%的家长会是由母亲出席的,而父亲的出席率还不到15%。

1、职责不当。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不起主导作用,甚至个别父亲对孩子不闻不问;

2、优势浪费。在调查中,发现父亲的学历总体高于孩子母亲,但父亲却游离在教育教育之外,造成这种优势的浪费。

受“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许多居村父亲家长将孩子的家庭教育视为家庭的“家务事”,全权交给母亲执行。周铮是一家家具厂的木工师傅,尽管自己对技能钻研与学习的意识很强,但那是为了工作的需要,也从未想过用自己的学习行为来影响孩子。“男人是赚钱的,带孩子当然就是女人的事。”而胡波更是直言,男人在外面打拼本来就够辛苦的了,还要带孩子,那女人们在干嘛?

顺德区机关幼儿园园长陆月崧: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家长的机会也多。受“男主外、女主内”思想影响的家长应该在农村较多些,现在很多家庭都只一个子女,父亲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了,甚至有些家庭中父亲对子女的重视程度高于母亲,这让人感到很欣慰。父亲参与家庭教育,一方面对培养孩子兴趣、开发孩子智力等方面都比母亲有优势,另一方面父母双方都参与教育,孩子能从父母双方上吸取优点,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四大举措助力家庭教育快马当先事实上,在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中,顺德区一直都把它当作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xx年年,顺德区被全国妇联、教育部授予“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县(市、区)”的光荣称号。

完善制度,确保工作落实,制度的建立是抓好工作的前提。顺德区政府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当中,在区、镇(街道)、村(居)三级设立专门机构,投入专项经费确保运作,并于xx年成立区家庭教育研究会。相关数据显示,五年来,顺德区各级开展各类活动2561场,累计参与群众达30万人次,家长学校达标率达93%。

拓宽形式,搭建沟通平台,以活动为切入,这是顺德区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突破点。顺德区妇联相关人士介绍,多年来,先后组织举办“欢迎家庭?亲情无限”、“与孩子一起成长”等系列亲子活动。相关部门也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课授经,或组织经验人士开展交流会,为家长释疑解惑,深受家长们的欢迎。

关于家庭教育节目观看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我的女儿吴纪贇今年7岁,学习上她自觉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中,她艰苦朴素,热爱劳动,充满爱心。从上幼儿园大班开始,她就比较懂事,时常能带给我们温暖、感动与惊喜。进了小学后,在老师的悉心教育和培养先,我们感觉她进步明显,对学校生活适应较快。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班主任王老师以及所有其他老师,谢谢你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无尽的爱。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今天的幼苗就是明天的参天大树,因此每对父母都会在孩子成长历程中用爱心、责任心给予关心指导。但是尽管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共有的希望,但并不一定都能够如愿以偿。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水平。刚刚听了陈教授的报告,感觉有很多收获。在座的老师也都是教育专家,你们关于教育的理论以及教育的实践都比我丰富得多,生动得多。我深知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也就是小学生水平,但我很愿意在专家面前谈谈有关孩子教育的感受,希望得到你们的批评指正。

一、创造温馨环境

(一) 达成教育共识。尽管我和她爸爸工作很忙,但是我们对教育都很重视。我们购买或借阅过有关教育的书籍,在一起交流对教育的认识。当出现教育上的分歧后,我们能坐下来坦诚交谈,直到达成共识,这样使得我们对孩子的言行都有较为一致的看法,对她的不足有近似的解决办法,不至于今天告诉她这样做,明天告诉她那样做,让她无所适从。

(二) 营造学习氛围。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一条真理。活到我学到老,也是我的座右铭。在我家,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爸爸妈妈和孩子都在灯下看书学习。女儿很小的时候,看到我们在学习,她也就很习惯地捧一本书,小的时候她就缠着我读给她听,后来我就鼓励她自己阅读。慢慢地,她的读书习惯就养成了,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因为我经常让她读些散文诗歌,她有时还会写出一些小诗歌,充满童趣。我和她爸爸会细心地帮她收集起来,有时静下来与她一起重温她写出来的小文章,彼此都感觉是一种享受。现在每天午饭后,她都会静静地坐在那儿,读自己感兴趣的书。

二、培养良好习惯

有一条谚语说: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但培养孩子的习惯,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一通批评或在训斥就能实现,必须要从孩子的行为入手,引导孩把决心、口号落实到行动上。

(一) 鼓励少说多做。经常教育孩子应把空想、说空话的时间用在实事上,告诉她一次行动抵得上一打纲领,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心。

(二) 注重循序渐进。比如:培养孩子背英语单词的习惯,一开始只能要求背2~3个,以后习惯养成后,可以慢慢增加量。女儿4周岁就开始学钢琴,前2年都是我陪着学,但我工作越来越忙,经常不能陪她,于是她渐渐放松了学习。我想,必须培养她独立学琴,否则极有可能半途而废。我把独立看谱、练琴的想法与她以及钢琴老师进行了沟通。一开始,可想而知,回课的质量非常差,不是节奏不对,就是乐谱看错,但我没有慌张,她愿意自己练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我和钢琴老师不断鼓励她,并且有意识地放慢教学速度,使她渐渐适应了自己联琴。半年之后,我们已经把教育速度提高到原有的水平。从此,她进步非常快,而且在烦恼的时候她会用弹琴去放松心情、舒缓情绪。我偶尔也会站在她旁边听她练琴,但已经是带着欣赏的心情去听琴,再不用愁没有陪练时间而内疚万分了。现在我开始动员她写日记,也不是每天都要求她写,而是告诉她把每天感兴趣的事情写下来,长短不限,她坚持得也不错。

三、勤于沟通,多加鼓励

(一) 平等沟通。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也不会有孩子去拒绝父母宽广的胸怀和炽热的爱心。女儿上幼儿园大班、稍微懂事时,我就告诉她:“你和妈妈是平等的,我不会骂你,更不会打你,但你必须把你遇到的或是高兴、或是委屈事情统统告诉妈妈,这样就等于妈妈陪着你又长大一次,我会很开心的!”的确,我非常乐意与她谈天,我会把我对事情的看法尽量用她能听懂的方式告诉她,与她无所不及的交流使我们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她也就非常愿意听我的评价,很能听得进去我们的观点。

(二) 真诚鼓励。我深信: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善于发现她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着她一点点进步,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并用语言和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尤其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是简单呵斥或冷言冷语,而是耐心开导,积极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得一天晚上,我和她爸爸还没有回家,她给爸爸打电话,言语中透露出情绪不高,似乎有心事。我们赶回家后,耐心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她今天数学考试没考好,只考了92.5分,她看着我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说朱老师发下试卷后,自己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的成绩。我一方面暗自为女儿有强烈上进心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我认真看过试卷,与她一起总结分数低的原因,不仅有粗心的因素,也有她本身没有理解题意的因素,她同意了我的看法,接着针对她理解错误的地方给她进行了讲解,最后,我告诉她:分数不能代表全部,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题意和解题方法,考试是一次检验,问题总是提前暴露出来好,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人才能不断进步,我带着轻松的语气让她慢慢恢复了快乐与活泼,事后,她认真对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认为,如果我当时皱紧眉头,严厉批评她,可能会让她更难过,而且会暂时怀疑自己。

关于家庭教育节目观看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父母把孩子送进小学开始学习的第一天起,就要主动配合学校老师,促进孩子健康而全面协调发展。作者认为,小学阶段儿童知识的获得、学习技能的掌握,学校的责任占70%,家庭占30%;在身体、能力发展和道德行为习惯上,家庭的责任占70%,学校占30%。如果父母把家庭应担负的责任有意或无意地推给学校,学校承受不了,最终受损害的还是自己的孩子。这份不可推卸的教养责任,正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能。

六年制小学低年级指一、二年级,是儿童正式接受学校教育的适应、调整阶段。

从学前班到成为一年级小学生,孩子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

1、学习科目增加

小学一年级开设有语文、数学、自然、品德、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学科内容的计划性、系统性强,知识内容比较丰富。

2、人际交往渐趋复杂

除班主任老师相对固定外,还要适应其他任课老师的教学风格和习惯,班级同学又大多是一群还不熟悉的人,上、下课以及全校性活动时,在二年级以上的哥哥、姐姐们面前又显得弱小。

3、学习规范化

每门学科有明确的学习进度计划,布置有定时定量的课内外作业,主科语文、数学时常有带紧张气氛的单元测验,还将接受严格的半期、期末考试。

4、学习时间增多

每天除早读外,上午、下午都要上课,一节课的上课时间由学前班的灵活掌握(一般是30分钟)转换为固定的40分钟。学校课节的安排还要求儿童,必须从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比较迅速地转换到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上来。

5、行为要求正规化

作息时间表统一固定,课堂纪律严明,要接受红领巾监督岗的检查,参加升旗仪式、做课间操、课外活动等全校性的集体活动,轮流当值日生并完成每天分派的清洁卫生任务。

在入学前的8月份,父母在作息时间、小学学习内容和要求、行为规范等方面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有助于孩子缩短正式上学的适应期,只是必须在比较宽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帮助孩子渡过适应期,父母要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开始。上学前一天的晚饭后,父母与孩子共同整理新书包、文具,削好铅笔,摆放好明天上学穿的衣服、鞋子,睡前由父亲或母亲讲一个使孩子心情舒畅的童话故事,然后抚摸小脑袋亲切祝福:“(小名),祝你做个好梦。”让孩子在愉悦中入睡。早上,比平常早些起床,洗漱、吃饭完毕,穿戴整齐,背上新书包,在家人的祝福声中,由父亲或母亲陪同到学校。小学校门口,家长的一声道别,意味着把孩子送上了漫漫求学路。任何孩子在刚开始上学时,都对求知和发展充满着好奇与自豪。任何父母在把孩子送进学校之初,也都对孩子的未来充满着无限的期望。

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是孩子适应学校环境的具体表现。父母可以询问孩子:今天班主任、科任老师都提了哪些要求?自己认为做得怎么样?从中了解孩子领会、执行学习要求的情况。低年级孩子都愿意把在学校里高兴或烦恼的事,印象深刻的老师和同学的行为,如实向父母述说。父母只需要当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就能够洞察孩子对学校生活的适应性。正常情况下,两个星期就能够走上正轨,半学期就可以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适应不等于完全同步,对于孩子偶尔出现的作业完成不好,或不遵守课堂纪律,或与同学的小矛盾等现象,父母不要着急,只须善意地提醒注意改正就行了。父母应该想到一年级的孩子面对一系列的变化,要面面俱到地都做好是很不容易的。面对稚嫩而有缺失的孩子,父母的心态很重要,如果心急火燎地训斥、矫正,只会延缓孩子的适应期,甚至在孩子还没有品尝到学校学习生活、求知的乐趣时,就增添了对学校教育的畏惧心理,结果是在孩子渡过小学适应期时帮了倒忙。

关于家庭教育节目观看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一、指导思想 :

根据《**市家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素质。依靠全体教师的努力及全体家长的支持,提高家长思想道德、教子育儿水平,加强法制意识,规范家长自身的教育行为,促进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进一步巩固已经形成的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为学校迈向更高的台阶而努力。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家庭教育的科学化管理。

1.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家庭教育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确保家长学校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2.搭建家委会成员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平台——家长博客,反映并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学校管理及有关活动,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

3.每学期不定期召开不同形式的家委会会议,通过恳谈、交流等形式,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商讨办好家长学校的措施和方案,及时反馈家庭教育的信息。

(二)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

1.坚持每月一次开展一年级家长学校活动,搜集家长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积极开设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庭教育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每学期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召开二——五年级家长会,结合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注重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习惯、行为规范等总体情况,分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从孩子的身上发现自身的优缺点,以便发扬或改进家教方法。

3.建立家长学校校规:家长要准时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到班主任处签到;家长进入学校要注意仪表端庄,不穿拖鞋、背心,服装整洁;家长进入校园不吸烟,不说粗话、脏话;家长学校上课时做到不随便讲话,手机调到震动档;家长若对学校、教师有意见或建议,可以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等各种渠道及时与学校沟通,形成家校共建的良好格局。

(三) 开展家家互动,共享家庭教育优质资源。

1.充分利用家长博客平台, 整合各位家长的经验,及时反馈交流,进行优质家庭教育资源共享。

2.充分利用家长技能资源,继续开设家长志愿者课程。

(四)拓展家庭教育指导渠道,夯实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合力。

1.加强家访工作,新接任班级首学期上门家访率达100%,其它班级特殊学生每学期家访率100%,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保持家校信息畅通。

2.做好班级博课的宣传工作,欢迎更多的家长参与其中,开展家校网上交流,鼓励家长关注学校的发展动态。

关于家庭教育节目观看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

女儿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比如: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知道尊敬长辈的道理;告诉她帮助别人是件很开心的事,让她知道应该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嬉戏时要相互谦让等等。闲暇时,常和女儿做连句的游戏,我说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儿连下句:“我马上把她扶起来。”……乐此不疲。

三、让孩子“自己来”,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能力

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能力。因此,在我女儿很小时,我就开始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床铺等,当然,孩子干活常常不一定能够干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长就要充分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份轻松。在学习之余要注意让孩子适当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时进行散步、慢跑,并利用这一时间,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经常和孩子谈心,随时观察其身心的变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开心扉,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将子女与别人的孩子相比,将子女的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纵向看进步,及时发现和肯定自己孩子所获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赞美和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果,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因此,我真诚地希望家长们撒下的是美丽、善良、友爱的种子。让美丽、善良、友爱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不要让“望子成龙”的心理变成孩子的压力,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让孩子轻轻松松学习,要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关于家庭教育节目观看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在教育孩子任重而道远的艰辛历程中,我们要赋予孩子更多的关爱与微笑。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家庭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教育子女是每个做父母的天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个父母的心愿。要实现这一心愿关键在于教育。要教育好一个孩子光靠幼儿园、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一位家长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就孩子教育方面谈谈一些心得体会与天下父母分享。

一、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万般被宠爱,造就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也不懂得怎样去关心别人。作为家长我时刻注意自已的言行举止,不把工作压力和情绪带给他,以良好行为来影响他。凡事从正面去教育,遇到一些负面的不良影响,和他一起讨论让他懂得判断是非的能力。

二、以身作则,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现在的孩子读书压力大,作为家长应尽可能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舒适的环境里心无旁骛地学习。在孩子学习期间尽可能不去干扰他们,在旁边静静地看书报做家务,随时回答孩子关于学习方面的提问,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一个言传身教的良好环境中快乐学习。

三、强打根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最主要的是打好基础,我曾听过这样的话:小学、初中差不多就行,高中好好学。我认为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小学和初中是很关键的打基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的阶段,一旦基础打不好,上高中后很难改变局面。所以在这个阶段,我每天叮嘱孩子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课,不懂的一定要弄懂。英语一定要多读、多背、多听;数学一定要掌握基础,不能混淆概念,答题时看清题意,小心谨慎;语文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了解和课文相关的、书本上没有的其他知识要引申出去。从细微之处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自觉性。

四、用爱心和微笑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孩子进入初一后,可能是青春期的缘故,越来越觉得与父母有抵触情绪,也不愿意多讲学校里发生的事,学习好坏更是不愿讲。怎么回事呢?是不是我们经常以家长的身份与他说话让他反感?于是我放下家长的架子,对孩子报以爱心的微笑,经常有意无意地讲一些自己单位的事及自己在工作上碰到的困难给他听,并让他出谋划策。渐渐地孩子也对我讲一些学校里和学习上的事。对于他学习上的失误我从不直接批评,而是以鼓励和提出希望为主。

爱心和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求知的欲望是由父母激发出来的。假如父母是和善、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方法去使孩子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孩子,就容易得到孩子的好感,孩子就整天开心快乐并愿意与你沟通交流。每天给孩子灿烂的微笑会让孩子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我是一个喜欢笑的人,我很庆幸在我的家庭教育中拥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微笑。在孩子取得成功时,我会用微笑送去欣赏;在孩子感到失落时,我会用微笑送去鼓励;在孩子犯错误时,我会用微笑送去宽容。我用微笑赢得了孩子的尊重和爱戴,微笑是一把闪闪发光的金钥匙,能开启教育成功的大门,帮助孩子茁壮成长。

五、培养良好兴趣,树立自信心。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去做好它,带着兴趣学习和被动的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从来不给孩子施加压力,让他报读什么提高班、辅导班之类的他不愿意学习的东西。我的孩子总是在玩中学、乐中学,而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现在,我的孩子已学会了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踩滑板、骑自行车、滑冰、游泳等。他从这些运动中懂得了什么叫团队协作精神,也尝到了成功和失败的滋味,这些亲身体验对他来讲是一笔很好的精神财富。

六、认真总结经验,制订好下一步学习计划。

每一次考试,我都让孩子总结成功经验,找出每一个阶段的弱点与不足。每次成绩出来后,都要和孩子一起总结分析每一科目存在的问题,制定好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打有准备之仗,凡事做到稳操胜券。

七、教育孩子正确地面对挫折。

在人一生当中,遇到挫折在所难免,苦难是人生一大财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沦,也可以铸造人的坚强意志,成就充实的人生。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它能教给孩子学会用感激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

八、把握好尊重、信任、鼓励、批评的尺度。

做父母要学会换位思维,要尊重、信任孩子,多了解他们,以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他们的信任。日常生活中要通过细心观察、倾心交谈、悉心照顾、耐心帮助等方式多了解他们成长的烦恼、心灵的需求,切忌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相比。每当遇到困难,多鼓励安慰,帮他找回自信。以恰当的方式批评孩子所犯的错误。

九、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增长见识,开拓视野。

一到孩子放假,我们都会抽空带他去旅游,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孩子通过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增长了不少见识,开拓了视野。看到孩子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玩耍、其乐融融自我陶醉的样子,我们舒心的表情喜形于表。是啊!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十、做好表率,常怀感恩之心。

现在的独生子女们,家长们宠着、爱着,个个都是家里的心肝宝贝、小太阳,有时用软的不行,用硬的也不奏效,不好管理。所以要求他做到的事情,我们首先要做好表率,尽量做到最完美。例如:要求他不要经常打电脑游戏,那首先我们也要做到不玩,努力去做他的榜样。孩子是有思想、有血有肉的,我们为孩子所付出的爱心、耐心和关心,他们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家长的言传身教和无微不至的关爱会感动孩子,他们无论何时,无论对老师、家庭、社会都会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也会带着一颗诚实、善良、感恩的心去努力创造一切并回报社会。

培养孩子的体验远不止这些。它是多方面的、具体的、有感触的。每个家庭的环境不同,孩子的具体状况不同,教育的具体方式也不同。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我也曾困惑和彷徨,但我会依然执着和努力。我坚信:只要我赋予孩子更多的爱心和微笑,我的孩子一定更棒,将来一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关于家庭教育节目观看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近期,透过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的学习,使我有很多收获,使我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互动,只有家校互动才能更有利于教育。孩子健康成长,此刻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育模式也多样化,这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很大压力。因此,怎样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不断地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以实际行动来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总结出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如下:

我教育孩子做人要有人生价值,要学会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做人要有一个人生计划和目标,不能稀里糊涂过日子,到老一事无成,为了这个人生的计划和目标,那就要好好学习,因为只有透过不断学习和进步,获取更多知识才能创造完美的未来。

首先自我就要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关心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问题,比如生活和学习状况,身体和思想状况,如果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会尽自我最大努力去帮忙解决,家长还要在家中准备一些书籍和学习资料,不仅仅自我能够学习,还能够作为孩子的参考资料。总之,自我有潜力解答就解答,没潜力解答,就翻资料为孩子解答。

比如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是否好好上课,能否按时完成作业,有没有什么压力等等。每次孩子回家,家长要和孩子聊聊在校的状况。如发现新的状况或有什么疑问,就能及时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确保这样那样的问题能及时教育并督促孩子加以纠正。

尤其是每次考试之后,要帮忙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哪方面有问题,就说明哪方面知识掌握不够,透过考试后检查分析,对的要加以巩固,不足之处要采取补救措施,一般方法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找到问题。另外安排同类型参考资料进行强化训练。

在完成必要作业后,其他时光让孩子自我安排,而不是让他学这个,学那个,一般孩子会做一些他感兴趣的,比如做手工、画画,骑自行车,看儿童节目,只要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活动不干涉。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把孩子锁在必须范围内,身心得不到休息和调整,就有可能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作为家长有时能够是严厉的父母,有时还能够是良师益友,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用平和宽广的耐心,沉着冷静地去对待孩子做的事情,成功了不要喜形于色,只要适当表现和鼓励就能够了,失败了也不要气馁,只要帮忙孩子寻找和分析原因就能够了,不赞成不要大呼小叫,这样会挫伤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育孩子没有一个固定模式,为了孩子应当不断探索学习,这对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是很有益。

关于家庭教育节目观看心得体会和方法八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是幼儿园和家庭,但家长们往往把幼儿园当做了教育幼儿的主体。但其实这是很片面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有不同的特点,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缺陷。而家长应该重视的不仅是幼儿园环境,还应该有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每个幼儿是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与其他幼儿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然后在幼儿园中教师往往按着普遍的大众的教学方法教导着每一个儿童,在幼儿园中存在很多性格不一,习惯不一的幼儿,但是老师只能在照顾大部分幼儿的前提下花较少的时间对个别儿童进行特别指导,这往往是不够的,于是便出现了家园合作,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等一系列的活动,都是为了对幼儿实行更好的家庭教育,有效的实现家园合作。使幼儿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在一方面,在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不一定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难免对幼儿有所溺爱和骄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幼儿表现出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家长忽视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孩子一旦进入幼儿园这个社会环境后,所暴露出来的不良行为习惯就会引起小朋友间、家长与教师间或家长之间的矛盾。对此大家都抱怨重重又苦无良策。我们只有意识到孩子所表现的不良行为习惯会对孩子今后的身体、学业、人际关系有多么重要的负面影响,才能明白矫正孩子不良行为的重要性,才能痛下决心采取行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不良行为是正常现象,简单粗暴的打骂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情况恶化。比如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两个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争执,更多表现出来的不是宽容不是理解,更多的认为自己没错,都是对方的错,然后在幼儿园的大环境中,这样的问题是容易被忽略的,这便需要家长的合作,需要家长配合并在家庭中就要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有宽容理解的心态。因此,家庭教育在矫正幼儿问题行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特别对于幼儿来说,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的教育方式往往让人不太满意。因此,通过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行为的影响,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对于防止幼儿行为问题,形成幼儿健康人格有着重大的意义。

并且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长期性,全面性等特点。首先是启蒙性,幼儿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人格、品格的形成的起点都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幼儿生长的首要环境便是家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不同的,孩子在没有上学之前,是以在家庭中生活为主的。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智力发展、品格形成至关重要。比如说小孩爱发脾气,如果开始引导好,他就变得比较平和,就会变成他稳定的人格个性,如果启发引导得不好,他就变得脾气暴躁,逐渐形成了爱发脾气的性格。第二便是长期性,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远远超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伴随着孩子从出生、上小学、初中、高中、上大学、参加工作,一直在起作用。一个孩子在走向成人、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和家庭的距离在拉大,但是家庭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起到的作用要比学校教育还要深远。第三全面性,家庭教育涉及到的内容极其广泛。学校要管的,家长要管,学校不管的,家长也要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安全、能力、爱好、审美等都离不开家庭对他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的覆盖面很宽。 正是因为家庭教育具有这些特点,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大,所以家庭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呢?不是说是要让幼儿在家庭中学习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数字语言,做多少作业,而是应该从各个方面对幼儿进行引导和习惯教学。

那家庭教育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呢?什么是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对待孩子比较稳定的教养观念和已经习惯的教育行为。它是指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经研究发现有这样几种类型:积极型、严厉型、成就压力型、溺爱型和极端行。最后概括分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

民主型:这类家庭教养方式的家长会给孩子一定自主权利,满足孩子合理要求,正确对待孩子犯错,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对子女既有约束,又有鼓励。这种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自尊、自信、自律性强,具有创造性,社交能力强,具有成就动机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个性特征。而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的交往需要沟通和交流,沟通是联结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纽带。民主权威型的父母就牢牢地抓住了这一点,他们不管自己工作有多忙多辛苦,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陪他们玩游戏,听他们讲各种有趣地事情,给他们说故事,和孩子成为朋友,让幼儿与家长之间不再有隔阂,彼此的心灵靠得更近。幼儿与父母有了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就会变得开朗、外向,愿意自我表现并会对自我进行肯定。幼儿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是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一个经过努力就能达成的目标,会使幼儿的自信心大增,变得积极向上

权威型:权威型的父母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无视孩子合理要求,不能容忍孩子犯错,过于苛求孩子把事做好,经常惩罚斥责孩子。这种教养方式以家长说了算,父母和孩子是不平等的。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比较多的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他们在学校中却有较好的表现。在权威型家庭中充满着严肃的命令、规范和要求,父母对幼儿的行为有着绝对的控制,他们不能随意做自己喜欢的事,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习惯性地、盲目地按父母的指令做事,逐渐失去自我和丧失自信,遇事后只能习惯性地等待着父母替自己解决,而不会主动去处理问题,最后只能成为父母个人意愿的"执行者"和思想的"代言人"。权威型的家长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很少或根本不会从幼儿的发展特点出发。他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让幼儿学这学那,在孩子身上投注了极大地期待和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人中龙凤",但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于是当孩子没有能达成父母的这些希望时,他们就会恨铁不成钢,对孩子大声责骂,甚至是奉行棍棒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在父母面前会越来越"乖",而在外面则会变得越来越霸道,欺软怕硬,他们相信暴力才能解决问题。

溺爱型: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这类家庭教养方式的家长经常娇惯放纵孩子,迁就孩子任何要求,迁就孩子的错,一切为孩子代劳,在孩子心目中没有威信。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一旦他们的要求不能被满足,往往会表现出哭闹等行为。对于父母,他们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往往缺乏恒心和毅力。当今的幼儿,不可否认他们是聪明的、机智的,对外界事物有着很强的接受力和适应力,但在看智力的同时再来看他们的生活能力,却是如此的不堪。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5、6岁的孩子还需要父母在后面追着喂饭,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不会自己系鞋带,曾经有一个幼儿点心吃橘子的时候他竟然连皮一起咬,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不会剥,不知道怎么剥,在家都是妈妈剥好喂我吃的。"想一想,这就是我们社会未来的主人,这样的主人如何能肩负起社会的重责?幼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任何事都有兴趣,都想弄个究竟,而当孩子想去尝试和探索的时候,往往就会遭到娇惯溺爱型家长的阻拦。老师组织小朋友用粉笔在地上画画,所有的小朋友都画地很高兴,只有欣欣小朋友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粉笔丢在一边,老师问他:"为什么不画啊?"他说:"妈妈说:'粉笔很脏,不能玩。'"老师突然发现欣欣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他不会搭积木,不会小

兔跳跳,不善于想象,欣欣说:"妈妈都不让我这么做。"是啊,父母的一句不允许,阻挡了幼儿尝试与探索的道路,湮灭了幼儿的无尽得想象,也阻碍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忽视型:这类家庭教养方式的家长不干预孩子做任何事,不把孩子要求放在心上,不了解孩子的优缺点,孩子的事自己定,不过问或者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现在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地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在不断增加,这就迫使许多年轻父母要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自己的工作上,于是对于幼儿的关心就少了,有的父母认为只要满足幼儿的物质要求就可以了,其他的方面都可以忽略不计。可是他们是否知道,幼小的孩子并没有很强的名牌意识,他们觉得有的吃有的穿就可以了,在物质方面并不会刻意去追求什么,而在情感方面他们却要求的很多,他们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父母和他们一起玩,一起说话,需要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这是任何物质所无法取代的。文文小朋友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于是便将他托付给奶奶抚养,虽然经常看到文文穿得比其他小朋友好,也经常带高档的玩具来幼儿园,但却很少看到他笑,也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文文奶奶说:"文文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一年也难得回来几次,虽然他们常常给文文寄回来漂亮的衣服和高档的玩具,但文文却一点也不开心,只有在爸爸妈妈回家的那几天才能看见文文发自内心的开心和喜悦。" 像文文这样的孩子由于得不到亲情地关爱,往往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关心他人,交不到朋友,变得不和群和孤僻。

在这几种教育方式下,我们更倡导与建议家长采用民主权威型,幼儿才能形成自信、乐观、向上、独立、宽容、勇于创新的个性,才能健康地成长。因此,父母在寻求合适教养方式的时候,一定要以幼儿为前提,为幼儿提供自由发展的机会,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对幼儿合理施爱,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作用,并将不同的教养方式融合使用,才能让幼儿健康成长和形成优良的个性。

关于家庭教育节目观看心得体会和方法九

一转眼,牙牙学语的小男孩变成了一年级的少先队员,时光飞逝,眼看着儿子一天天的懂事和成长,我从心底感谢学校和老师。孩子在教育中成长,作为家长的我们,也在家长学校里受益非浅,感觉颇深!

记得第一次开家长会的时候,当时想想一年级,不外乎如何适应新的环境等等,也没有去多想,总觉的再怎么样自己也不是从一年级走过来的,还不是差不多,可是开完家长会后才知道一年级并不是自己想想的那么简单,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我们每个家长的愿望,青出之于蓝而胜于蓝是每个老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因此,要想我们的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管理,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培育,更不能缺少家庭的关怀。家校携手,共同培育孩子的未来。

下面结合在家长学校感受和所受到的启发谈几点自己教育孩子的体会:

1给老师树立好的形象,把孩子当做一个朋友

我们一(3)班的班主任是位很有亲和力的老师,记得在家长会上郑老师说要求家长在孩子面前要给她树立好的形象,哪怕有错或者家长觉得有不对的,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自己老师的不是。老师是孩子的指明灯,每个家长有维护老师形象的义务,只有在学生的眼里,老师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我们的孩子才能够认真听课。有的家长一听见某老师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就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想换老师,批评老师的话语,这样其实是在害自己的孩子不认真学习.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某个角度来说好老师也是可以夸出来的。这点是我们3班郑老师教我们家长的第一课,我觉得受益匪浅。其次是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朋友看待,多表扬,多鼓励,多理解,和孩子之间要积极的沟通,把他当做一个小大人,你会发现其实我们的孩子比我们想想的更懂事。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交流的,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这种努力一定会有收益。偶尔与孩子谈话,你会惊奇地发觉,除了书本外,她还掌握着很多千奇百怪不知从哪里得来的知识,有些甚至颇有见地,让你自叹不如。这种远超上辈的才智无疑加重了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难度,用上一辈固步自封的教育方式显然是落后了。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除了教育孩子学习好课本知识外,怎样引导孩子发挥所长,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也是家长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孩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会对孩子说:“每天进步一点点,那就是进步了一大步”。我不求孩子办大事,但要踏实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结果,但必须重视过程。孩子考砸的时候,帮他分析原因,在以后的考试作业中不犯类似错误,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2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从小到大,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无须其操心,因为父母会把一切安排的妥妥贴贴,但是这对孩子来说却是有害无益,让他们在温室中成长,将来在现实的社会中又如何自处?所以适当的放手,让他们从小独立的养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变相的教育。其次,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想而知这至关重要。每个人都有惰性,孩子贪玩是天性,我们大人也一样,一天工作下来总想休息休息。对于孩子的贪玩不能一味指责,而是要鼓励他快些把手头的学习做完了再去玩。同时在家中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榜样,作为家长的我们必须以身作则。

3承受委屈,学会宽容

承受委屈是坚强、勇敢的表现,而这种承受或者这种承受力正是我们孩子身上所缺少的。记得,刚开学的时候,孩子经常跟他的同桌起摩擦,动动就吵架,回来儿子就很委屈的告诉我:“妈妈,我同桌老是嘲笑我,老是欺负我.”这时的我们,往往首先就会心疼自己的孩子,这点,我当初就是这样想的,谁都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被欺负,所以就会心急的去找老师沟通,或者会跟孩子说离这个孩子远点,但是一次两次,不可能因为一些摩擦就让自己的孩子不去结交朋友,才发现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家长应该教他学会宽容。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大人们都惯着他们。一旦孩子们在一起相处,大人就要教他们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体谅。孩子都是以家长为榜样,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潜在的影响极大。我们要考虑到,孩子长大以后不应是孤单的,他也需要有自己的朋友,所以要从 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教他学会宽容别人,不要把身边的小朋友当成敌人。也许将来我们不会为他们的学习担心,不会为他们的成绩担心,但却会为他们如何走向社会?如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又如何迅速融入和适应这个复杂而多变的社会而担心?!

那么孩子在学校或是其他地方受了委屈,就告诉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相处就要互相谦让,这种谦让与委屈不会让他失去什么。而我们更要教育他在勇敢地承受委屈的同时更要勇敢地站立起来,保持健康的心态和高尚的人格。

孩子一天天的变化,一点点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诲,离不开同学们的相互帮助,也离不开家长的辛勤付出。学校与家长 互动的模式,让我们家长更深入地了解了孩子的学习环境,溶入了孩子的学习氛围。感谢学校,感谢老师,让我们携手努力!让孩子们能更加茁壮成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