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共自行车的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17 20:37:41 |
  • ZTFB |
  • 13页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对所经历过的事情、所获得的收获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总结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我想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了。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提炼出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办法,进而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写心得体会可以注重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展示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众多心得体会的范文中,下面这篇是我个人比较推荐的。

公共自行车的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做一名爱护公共自行车的参与者。自觉增强文明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处着手,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带头爱护公共自行车,不故意损毁。同时,坚决摒弃各种不良行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不闯红灯、不逆行、不横穿马路、不在机动车道骑行、不追逐打闹。

做一名爱护公共自行车的宣传员。我们要积极宣传爱护公共自行车的重要意义,争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和倡导者,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影响身边的人,把文明意识传播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做一名爱护公共自行车的监督员。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提醒人们要爱护公共设施,及时劝阻、制止破坏公共自行车的不良行为。同时,提醒那些不符合骑行条件的朋友,不要骑公共自行车,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让我们行动起来,去关爱这些不说话的朋友吧!爱护公共自行车,我们要做到。

(1)小心使用,不损坏。

(3)利用休息时间,自觉对公共自行车等公共设施进行清洗。

让我们树立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品行,身体力行地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争做文明、可爱的阜阳人!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你的每份努力,都会让我们的城市离文明更近;你的每份辛苦,都会为我们的城市增光添彩;你的每份热情,都会激起更多人的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行动起来吧,美丽的阜阳正向我们大踏步走来!

公共自行车的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正文:

1、调研背景:

自行车是我国普及最广的代步交通工具,其拥有量为世界各国之最。作为同城短区间非。

机动载人设备,自行车廉价、便捷、健身、环保、节能的特点尤为突出,是当今乃至今后更长时间人们生活中不可获缺和替代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同时基于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城市公共交通中自行车的租赁也逐渐被各个城市的掌控者所重视,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规划理论,提出"总量控制,分类分块,平衡规模,灵活调整"的总体布局思路。将租赁点划分为公交点、公建点、居住点、游憩点和校园点5类,探讨居住点与其他租赁点位的空间和数量关系,指出居住点规模应大致与公交点、公建点和校园点的规模相当。

2、调研概况:。

在我们发放的100份问卷中,回收到80份,其中市民有70人,游客10人,问卷有效率是80%,市民与游客的比例是大约7:1,男女比例是1.175:1。所以武汉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受惠群体以市民为主,游客为辅。男性的数量略多于女性。

我们也对问卷者的年龄进行了比较分析,市民中20—40岁的人群最多,占总数的67%,是最主要的群体。

者11人,退休员工4人,其他15人。

通过使用者的年龄结构和职业结构的统计,可以发现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对上班人员,学生和游客带来了便利。武汉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小汽车的使用者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拥堵,每天上下班高峰期给上班族和学生带来了诸多不便,应该鼓励大家积极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地铁线将在武汉通车,到时交通问题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而公共自行车系统正是在于解决“最后1km”问题。骑自行车既能节能减排,又锻炼身体,可以给城市带来可持续发展。

数据显示:一周使用5次以上的有30人,2-5次的有24人,1-2次的19人,半个月使用1-2次的7人。

3530252015105。

周5次以上。

问卷还对自行车的使用用途做了调研,很大一部分人用途是为了上下班和出游方便,也有一部分是用于购物和体育锻炼。

3、调研结论:

武汉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是按公共服务定位进行构划,在国内尚无先例,与国外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也有所不同。对此,整个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将依托公交,按照“政府引导、公司运作、政策保障、社会参与”的原则构建。这一工程极大的便利了市民的出行,绝大多数受访者都对政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符合武汉市致力于构建生活品质之城的.终极目标。该系统不仅改善了城市的道路交通和公交系统,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改善了武汉市的环境。拉近了武汉与国际城市建设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也增加了游客的亲身体验与经历,加强了游客对武汉的认识并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公共自行车还有提升空间,有些受访者提议几个网点需配置维修与服务人员各一名,这样有助于提高公共自行车保养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也有些认为可以配置自助式维修。

我们小组也通过上网找寻的一些优化建议:

1、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的商业化,这将很好得消化项目前期的投入,也能更好地为市民及游客提供多元化服务。政府和市场双管齐下。

2、公共自行车的车体广告和服务点广告经营,探索多元化的经营和投资。

3、推广公共自行车站点进入大学,很多大学生感觉借自行车还要出校门不是很方便。

公共自行车的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公共自行车是近年来越来越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随着租车点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行公共自行车代替步行或者自己买一辆车。但是,不管你是租用一次还是长期使用,对于擦拭公共自行车这方面,我们都必须严肃对待。因为这一过程不仅能够让车辆整洁有序,更能提高我们自己的卫生素质。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擦拭公共自行车的一些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对于每一个使用过公共自行车的人来说,擦拭不仅是文明之举,也是对自己和别人的尊重。但是实际上,很多人在使用完公共自行车后不太情愿地进行擦拭。其实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只有养成擦拭公共自行车的习惯,才能真正让我们在使用公共自行车时做到文明、环保、生态、健康、安全等。

第二段:正确选择擦拭工具。

正确的擦拭方法和擦拭工具都很重要。针对公共自行车,大家可以使用纸巾或擦手纸来擦拭,也可以使用微型毛巾。最好不要使用人类污染物品进行擦拭,比如手帕或者衣服之类的物品,否则就会给公共自行车带来污染。

第三段:重点擦拭部位。

需要重点擦拭的部位主要包括车轮、车框、坐垫等。另外,动力自行车的链条也需要清理,否则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噪音。当然,擦拭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自行车弓形处湿润,建议擦拭时用干净的纸巾反复擦拭,再用干净的湿巾重复几遍。

第四段:共同参与擦拭。

公共自行车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各个年龄段的人都会使用,因此,大家在使用完公共自行车后都应该主动参与擦拭,减轻员工的压力。这样一来,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公共自行车的清洁卫生,并能够让车辆有序、整洁的拓展服务提供。

第五段:具体做法。

总的来说,擦拭公共自行车不仅是一次文明的表现,更是人们应该时刻遵循的行为准则。在具体做法上,我们可以先用毛巾将车体表面的灰尘或污垢擦拭干净,再用抹布清洗车轮的辐条或者其他部位,最后再整理摆放车辆。总之,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应该尽量减少污染和浪费,共同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加清洁的城市环境而努力。

擦拭公共自行车不光是一件小事,更是一项文明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使用公共自行车的过程中时刻遵守公共秩序,做好相应的清理工作,让人们的出行更加轻松愉快,同时也更加环保和健康。学会正确的擦拭方法,习惯周全的擦拭,保证公共自行车的整洁环境,成为一个文明的名副其实的人。

公共自行车的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公共自行车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然而,由于其共享性质,也面临着各种卫生问题,如车身的脏污,车把上的汗渍等等。因此,每个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人都有责任对自行车进行定期的擦拭和清洗。这不仅能够提升骑行时的舒适度,还可以消除潜在的健康隐患。

擦拭公共自行车有许多方法,最基本的方法是使用湿巾和水清洗车身和车把。同时,也可以使用清洁灵等消毒液擦拭整个自行车表面,除去难以清洗的污渍。在车把上,可以使用消毒棉片或纸巾擦拭,防止传染疾病。此外,在自行车使用前,还可以使用喷雾器喷洒消毒液,消除潜在的卫生问题。

经常擦拭公共自行车不仅可以消除潜在的卫生风险,还可以保持自行车的新颖和干净,避免脏污沾染到自己的衣物和身体。此外,擦拭还可以提高自行车的使用寿命,保持自行车的运行良好状态,减少磨损和损坏。

第四段:强调“齐抓共管”的重要性。

擦拭公共自行车是每位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人的责任。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自觉地定期擦拭自己使用的自行车,那么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环境将会更加清洁卫生。因此,需要强调“齐抓共管”,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共同维护公共自行车的卫生环境。

总体来说,擦拭公共自行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可以提高自行车的卫生环境,增加骑行的舒适度,延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定期地擦拭自己使用的车辆,共同维护公共自行车的卫生环境,确保大家都能够安全、健康、愉快地享受自行车骑行带来的乐趣。

公共自行车的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自从市政府引入公共自行车系统以来,我就一直对这项便捷的交通工具深感兴趣。为了能更好地使用公共自行车,我参加了市政府组织的公共自行车培训课程。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许多使用公共自行车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也深深感受到了公共自行车对城市生活的积极影响。以下是我在参加公共自行车培训课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公共自行车培训课程教授的技巧和知识使我更加自信地骑行。在课程中,专业教练耐心地教会了我们如何正确调整座椅高度、使用刹车和变速器等基本操作。学习了这些技巧后,我能够更加稳妥地骑行,提高了自己的骑行安全性。此外,课程还通过一些实践训练,帮助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上下公共自行车,避免了不当操作导致的意外伤害。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骑行公共自行车的信心大增,也更加愿意选择公共自行车作为我的出行方式。

其次,培训课程让我更加了解了公共自行车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在课程中,讲师强调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他们告诉我们在骑行时要保持安全距离,严守红绿灯和行人过街的规定,并且要注意观察道路标识和交通标志。此外,课程还强调了骑行时的注意事项,如不要低头玩手机、不要戴耳机等。这些细节上的提醒使我深刻意识到了骑行公共自行车的安全性和责任感,并且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第三,公共自行车培训课程让我了解了公共自行车与城市环境的关系。课程中,教练着重讲解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构建和运营模式。我了解到,公共自行车不仅可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能减少尾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同时,公共自行车系统还可以促进城市绿色出行意识的普及,提高市民对环保生活的认知。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使用公共自行车不仅是为了自身的便利,也是为了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公共自行车培训课程让我体验到了公共自行车带来的便利。在课程结束后,我参与了一次公共自行车的城市骑行活动。这次活动不仅提供了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机会,还有导游带领我们欣赏城市风景。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了公共自行车在解决出行问题上的便捷性。不需要担心停车问题,也不需要为交通拥堵耗费时间。公共自行车可以非常灵活地适应城市不同的出行需求,充分满足了人们对于便捷出行的追求。

最后,公共自行车培训课程给了我一个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的机会。在课程中,我认识了许多爱好骑行、关心城市出行问题的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分享自己的骑行经验和体验。通过他们,我领略到了不同人群对于公共自行车的热爱和追求。与他们的交流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公共自行车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参加公共自行车培训课程,我获得了诸多技巧和知识,并且对公共自行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我骑行公共自行车的信心和兴趣也大大增加。同时,我也看到了公共自行车对城市环境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公共自行车可以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减少尾气污染,改善交通状况,推动绿色出行意识的普及。通过这次培训,我相信公共自行车将会在未来的城市交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公共自行车的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2、数据分析。

(1)使用者分析。

(2)计费方式。

(3)自行车及服务质量。

(4)网点布局及车辆配置问题。

3、结论总结。

4.调查问卷(附)。

曾几何时,自行车是落后城市的代名词,然而时过境迁,在城市高度发达的今天,自行车也有可能成为绿色健康生活的代言人。相信无论是游客还是我们这些外地学子,在杭州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诸多景物中,路旁那一排排身着橙红色靓丽外衣的公共自行车便是最吸引眼球的一例。

资料显示,杭州市政府与市公交公司于2008年5月1日,即五一黄金周推出这项公共自行车出租试验,旨在规范西湖景区服务设施,解决当时西湖边上许多私人自行车租赁点服务质量差的问题。最初只设立61个服务点(31个固定标准式租用服务点,30个只能在原租车点还车的移动便捷式租用服务点),2800辆自行车,利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和自行车锁止装置,供16周岁到70周岁具有熟练自行车骑行能力的持有公交ic卡及开通了公交功能的杭州市民卡的居民、游客使用,服务时间为6∶30~20∶30,地点主要集中在西湖景区及上城湖滨地域。公共自行车实行60分钟内免费租用,60分钟以上至120分钟(含),收取1元租车服务费,120分钟以上至180分钟(含),收取2元租车服务费,超过180分钟以上的时间,按每小时3元计费(不足一小时的按一小时计)。最初繁琐的租赁手续和高发的故障率,使租用成功率不到50%。此后,公共自行车公司迅速升级了租车系统。比如,之前租车,需要在租赁点的pos机上刷卡交纳押金,而升级后pos机内置在自行车架上,无论还车取车,都只要在车架上刷卡。到2009年国庆前,租赁点已扩充到1600个,单日使用人次已突破15万。

为进一步了解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情况,我们就使用人次、用途、使用时间、车辆状况和租赁费用等问题(附问卷)在下沙居民区和高校对约一百位居民及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访问,,样本具有代表性。

分析数据得出——使用者绝大多数是学生与居民,外来人很少使用。

被调查者中约有20%租用过自行车,其中42%用于上班上学,使用频率为每天1~2次;39%为居民上街游玩,使用频率每月6~20次;另有9%出于尝试,偶尔使用;只有约10%为外地游客。公共自行车的设立更多地方便了市民日常出行,买菜、接送孩子路途较近,乘公交车麻烦,租骑自行车成了最佳选择,这相较于最初只是为了规范景区服务设施的初衷,一方面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共自行车系统在促进杭州旅游业方面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我们了解到,公共自行车在游客中的普及率与游客的心理、旅游需求和实际情况大有关联。对大多数第一次或很少来杭的游客来讲,即使手持地图,路边有许多旅行咨询点,孤身或结伴骑车游西湖仍没有跟随旅行团坐车游有“安全感”。加之杭州是全国首例实施该服务的城市,很多游客对此并不熟悉,办理ic卡取车放车等一系列程序无疑给繁忙的旅途添加了额外的工作量。所以,就下沙公共自行车点附近应增设志愿者服务站,加大宣传力度,完善非机动车道建设,让更多的游客一下车便能骑车呼吸着新鲜空气畅游西湖。

计费方式合理,多数使用时间在免费范围内约88%的被调查者表示现行计费方式合理,7%的人认为偏高,另外8%的人认为偏低。公共自行车实行60分钟内免费租用,60分钟以上至120分钟(含),收取1元租车服务费,120分钟以上至180分钟(含),收取2元租车服务费,超过180分钟以上的时间,按每小时3元计费(不足一小时的按一小时计)。凡乘公交车刷卡起的90分钟内,租用公共自行车的,租车者的免费时间可延长为90分钟,同时计费结算时间也相应顺延。如租用3个小时,将按第一1小时免费+第二小时1元+第三小时2元=共3元。4小时的,第四小时收取3元,共计6元,以此类推。凡乘公交车刷卡起的90分钟内,计费时段将相应延长。用后不还,长期占用将取消租车资格。因此,60%的经常性使用者一次性使用时间均在0、5~1小时以内,如遇特殊情况则会在一小时快到时找路旁停车点还车,再另租一辆,相当于接力。

我们不禁疑惑,这样一来广大市民享受便利的同时,公交公司岂不蒙受损失?事实上,当一个城市决定将自行车列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完全按照市场化来运作的模式便很难走得通。杭州市政府明确提出,公共自行车应实行完全的公益化运作。公益性也是杭州公共自行车运营模式最显著特征。这种公益化运作首先体现在,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硬件设备、软件开发等先期投资由政府的财政启动。杭州市政府已投入1、5亿元,主要用于硬件购置和基础设施。比如,经过招投标,杭州公共自行车全使用“飞鸽”牌自行车,进价400元/辆;网点上的基础建设,以最常见的“一亭两棚”为例,造价22万元。杭州市政府将整个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立和运营,划归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不是租车收费,而是自行车车身和停车棚的广告收入。随着网点和自行车数量的迅速增加,广告吸附力正在增强,公司打算将其广告经营权拍卖,引入专业合作方。接下来,杭州公共自行车网点还将在商业网点布局上下功夫。公司打算在网点上布局商业,销售报纸、日用百货或旅游纪念品等。

对自行车及服务质量问题存在争议。约52%的使用者对车子质量表示基本满意,10%的人表示非常满意,34%的人表示不满,另有4%的人表示非常不满。在关于车辆维护等服务质量的调查中,66%的人表示满意,27%的人表示很满意,7%表示不满,没有表示非常不满的。对自行车本身反映最多的问题便是由于车辆陈旧维护不利造成的故障,此外,自动锁止系统也是频出问题,在一个租车点我们发现竟有三个锁车口不能用。在《条例》中写道:“租用者在骑行公共自行车中发生轻微人身伤害和车辆损坏事故,应及时与事故对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或发生较为严重的交通事故,应及时报交警部门处理。对骑行途中发生故障,租车者应及时处置,也可及时在就近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点修理或调换,或通过85331122电话进行咨询,本公司将视情提供相应的服务。因人为原因造成的故障由租车者承担相应的修理费用。”,但事实上,不少人反映,公共自行车热线85331122不好打,经常占线。据悉,公交公司已经在考虑开设短信平台,方便市民用发短信的方式来沟通、求助。其次,全市800个点,每个点都有名称和编号,工作人员是通过名称编号确定租车人所在的位置,光说地理名称,很难确定。第三,不少人反映附近网点租还车系统出现故障致电请求解决时,得到的答复总是正在协商,办事缺乏效率。网上有媒体报道,八月份有小孩从婴儿坐椅上摔下,摔成轻微脑震荡的案例,可见公共自行车的日常维护修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网点布局与车辆配置问题成为瓶颈,呼唤智能化系统与人工操纵相结合。尽管杭州公交集团宣布,到2009年8月杭州全城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达到1080处,网点覆盖景区、西湖区、下城区、上城区、江干区、拱墅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自行车总数超过2、5万辆,可谓星罗棋布,规模全球最大,公共自行车日均租借突破10万辆次,最高峰时达到13万辆次,每辆自行车日均租借频率近5次。系统还在快速扩张中,今年年底,网点将超过2000个,自行车总数达到5万辆。远期发展来看,自行车总数将达到20万—25万辆,覆盖全城。但仍有36%的人认为车子数量偏少,37%的人认为车辆网点布局偏少。我们分析认为,不是网点或自行车数量少,因为按目前的平均使用人数占采取各交通方式出行总人数的比例来看,是绰绰有余的,问题在于有些企事业单位附近或学校区、商业繁华区车辆需求量大,一车难求,而某些相对偏僻的地方又往往车辆闲置,造成地域性矛盾;此外在上下班高峰期,经常出现借车时全空,借不上,还车时又爆满,还不了的现象,有人到了目的地甚至因为没地还车又时间紧迫而不得不打的到远处还车,费尽周折殊不知初衷竟是为了便捷,这是时间性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租车点已安排了工作人员值守,负责维护和调度工作,情况有所缓解,但为长久考虑,我们建议公交公司考虑将网点广告位出租的同时是否可以考虑由租用网点的商铺负责管理网点事物,方便快捷,节省资源。

公共自行车的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自行车正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为了提高公共自行车使用的效率和安全性,很多城市开始开展公共自行车培训。我最近参加了一次公共自行车培训,通过这个培训我收获颇多,下面将分享我的心得感悟。

首先,公共自行车培训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有关公共自行车的规定和事故防范知识。比如,我们要在骑行时佩戴安全帽,并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等。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急刹车和紧急避让的技巧,这对于防止交通事故发生,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培训,我明白了作为公共自行车骑行者,我们有责任遵守交通规则,为共享道路创造安全的环境。

其次,公共自行车培训让我了解到了环保出行的重要性。城市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公共自行车的出现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公共自行车既满足了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培训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公共自行车,并遵守车辆使用规定,比如停车时要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地点等。通过这次培训,我意识到了自己使用公共自行车所带来的环境和健康益处,进一步增强了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再次,公共自行车培训提高了我的骑行技能和自信心。在培训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骑行训练,如刹车训练、转弯训练等。通过这些练习,我学会了正确的刹车姿势和技巧,提高了我的操控能力。在培训中,我还学会了如何自行修理和保养公共自行车,在遇到故障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独立能力。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自己在骑行方面的能力更有信心了,并且更加愿意选择公共自行车进行出行。

最后,公共自行车培训让我体验到了公共服务的价值和意义。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既方便了市民出行,又带来了很多便利。通过培训,我了解到公共自行车系统背后有一支专业团队来保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用户体验。在培训结束后,我充分体会到了公共自行车的方便之处,感受到了这种公共服务所带来的实际效益,同时也更加珍惜这个公共资源。

总之,通过公共自行车培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增强了对环保出行的认同感,提高了自己的骑行技能和自信心,也更加理解了公共服务的意义。公共自行车培训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技巧和规定,更是一次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提升。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交通安全,更加积极地选择环保出行方式,并将这些经历和体会分享给身边的人们。

公共自行车的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杭州引入公共自行车项目以来,全国各个城市掀起了投资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浪潮。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交通工具,灵活、便捷、节能,已获得各城市市民的重新审视和接受,也得到了各地政府的认可和推广。自行车由个体交通向公共交通转化,体现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的新思维,解决了公交地铁最后一公里末端交通问题。但随着公共自行车项目的不断投资扩展,规模总量越来越大,其在运营模式、经营管理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公共自行车的正常运转和进一步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投入的有限性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影响公共自行车良性发展。目前,国内公共自行车运营主要有“政府投入+企业运营”和“政府引导+企业投资运营”模式,后者是指政府提供网点用地、用电等必要条件,出让部分广告资源给运营公司补贴,公司负责项目前期建设投入和具体的运营服务。企业在接手公共自行车运行之前,必然经过慎重考虑,层层论证,公共自行车经营,虽不能为企业带来暴利,但若能正常运转,应该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

(1)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影响公共自行车的持续发展。从目前各地运营情况看,由于企业对利益的追逐,短期内追求最大利润,涸泽而渔,缺少对基础设施的再投入,加上政府监管缺位,使得公共自行车运转难以形成良性的、有序的发展态势。例如,山东烟台市在由发展基金会投资109个站点,1300辆自行车,后来处于运行停摆状态,不得不向政府要求补贴;湖北武汉市早在就大规模启动公共自行车项目,成为我国首个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免费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城市,最高峰时,布置上千个站点,拥有自行车10万辆,综合排名世界第3,然而由于该项目交给民营企业垄断经营,运营企业重利轻服务,政府既缺乏制约措施,对其经营状况也不掌握,使得该项目在运行4年后“瘫痪”。

(2)公共自行车收费低廉,入不敷出。据了解,公共自行车在规定时间内免费试用,超出时间(多设定为1小时)即采用阶梯收费方式,但每年收取的租赁费用相对于高额的建设费和运营费,几乎是杯水车薪。

(3)公共自行车作为公益项目,持续投入少。公共自行车作为公益项目,政府本应该通过一种适度的、持续的投入,微利模式的运营,以及后续积极的监管,保证公共自行车的良性运转。

(二)资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1)布局设置不合理。公共自行车站点布局与人口密度和人流量不协调,是很多城市普遍反映的情况。在旅游景点、人流量比较大的区域站点分部少,对使用的便利产生影响。以北京为例,其公共自行车当前已经达到5万辆,但相当于北京的.人口,普及率还远不够,不少市民反映,公共自行车离小区较远,不够方便,尤其是小区到地铁站的必经之路普及率远跟不上。

(2)系统有待升级完善。方便居民随借随还的公共自行车,有时会因某站点锁桩满员而造成还车困难,或者在同城市间存在两套不同的系统,不能互通,使得公共自行车不能跨系统借还,或因为租借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正常还车。由此造成的损失目前多数城市都倾向于由租借者承担,这样显然不妥,在项目具体运行中就大量存在这类纠纷事件,导致居民使用公共自行车心存顾虑。(3)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分期投入,不同地区自行车规格型号、质量参差不齐,加上保养维修不及时,造成一些自行车存在破损,给租车人带来了安全隐患。目前,损坏的自行车与车况良好的自行车混杂在一起,由于公共自行车的零部件本身有细小的特点,市民在借车和车辆管理人员进行车辆调度时都不易发现问题,造成损坏车辆在停驻站点得不到及时维修,给公共自行车的循环使用带来不便。

(三)自行车破坏严重,机制设计有待完善。纵观全国推行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城市,普遍存在自行车损坏严重的情况。除了正常的自然磨损,还存在一些人为的破坏。在呼和浩特,当地运行的1万多辆公共自行车损坏率高达65%,其中5%来自部分市民的暴力虐车,35%由于使用不当,25%源于自行车自然折旧。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施加必要合理的惩治措施,激发全民保护公共自行车的觉悟,是解决公共自行车人为破坏的关键。

二、几点建议。

(一)确定合理的投资模式,强化政府监管力度。从实践经验来看,以企业投资为主的模式前期费用高,运营过程中只顾收入,日常维护不积极,容易造成经营困难;而公共自行车项目本身作为改善民生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利益关系,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公益性服务定位。为此,建议公共自行车项目建设运营采取“政府投入+企业运营”模式,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统一协调监管。

(二)多渠道增加收入来源,保证公共自行车良性运营。作为公益事业的公共自行车,政府需要加大支持力度,给予公共财政补贴。除此以外,运营者可以通过公共自行车车身、停车站点广告和语言广告等渠道,增加广告收入;通过租赁承包停车站点的摊位,在站点开展多种经营,如提供食品、饮料的销售,或办理公交卡、手机充值缴费服务等,增加收入来源。

(三)完善公共自行车项目系统建设,提升公共自行车维护管理水平。

(1)合理确定规模,科学规划站点设置。自行车停靠点少,就会借还不方便;停靠点多,则需要的车辆设备维修维护、人员工资的开支就多。建议本着既方便市民,又减少成本的目的,根据现实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认真研究人流分布特征,参考市民意见,科学规划公共自行车投放量,将站点规划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公交地铁线路相衔接。

(2)增强租赁系统的稳定性和易操作性。首先应以便民为目的,在不同租赁点实现通借通还。目前,山东省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通借通还。此外,针对“满桩与空桩不能及时响应、各停驻点信息不能共享”等公共自行车管理的软肋,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实施逐步解决,如安装车辆车况监测显示系统、停驻点监控系统、车辆使用实时记录系统等。

(3)使用结实耐用自行车,保障骑车人安全。公共自行车的质量是关乎使用者安全的重大因素。考察国内使用公共自行车经验,采用前期投入相对较高的安全耐用型自行车,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在长远看又能比普通公共自行车节省开销。公共自行车应当选取统一规格、安全性能高、结实耐用的车辆使用,并随时维护保养,决不能因其为公共产品就使用低质量产品以次充好。作为公共产品重要民生工程,公共自行车的质量不能含糊。

(四)完善机制设计,约束和减少对公共自行车的破坏行为。可采取对站点设置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采用差异化零部件,与市民自家车辆间不能互换;设置自行车身份识别器,对车辆进行跟踪定位等措施,来防止偷窃和恶意损坏的现象。此外,要建立公共自行车信用体系,推行公共自行车使用积分制,将公共自行车使用通过信用积分的方式纳入信用体系,对于存在长时间霸车不还、使用过程导致自行车、锁车器等设备损坏但不予赔偿等不文明行为的市民,将其拉入系统黑名单,终止继续使用公共自行车的权利。总之,防止公共自行车被偷窃和破坏,要将柔性的道德说教、刚性的规则规范与合理的机制设计相结合,通过更加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设计,使公共自行车项目得到更好、更持续的发展。

公共自行车的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亲爱的同学们:

市区新投放的公共自行车,极大方便了我们的出行,成为我们生活的“亲密伙伴”,也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了靓丽的色彩。我们在享受出行便利的同时,更应该自觉爱护公共自行车。为此,我们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倡议:

做一名爱护公共自行车的参与者。自觉增强文明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处着手,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带头爱护公共自行车,不搞破坏。同时,坚决摒弃各种不良行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不闯红灯、不逆行、不横穿马路、不在机动车道骑行、不追逐打闹。

做一名爱护公共自行车的宣传员。一个文明学生带动一个文明家庭,一个文明家庭推动一个文明社区。因此,我们要积极宣传爱护公共自行车的重要意义,争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和倡导者,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的人,把文明意识传播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做一名爱护公共自行车的监督员。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提醒人们要爱护公共设施,及时劝阻、制止破坏公共自行车的不良行为。同时,提醒那些不符合骑行条件(宿迁公共自行车的租用对象需满16周岁以上)的同学不要骑公共自行车,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亲爱的同学们,你的每份努力,都会让我们的城市离文明更近;你的每份辛苦,都会为我们的城市增光添彩;你的每份热情,都会激起更多人的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行动起来吧,美丽的宿迁正向我们大踏步走来!

倡议人:xuexila。

日期:xx月xx日

2.绿色出行倡议书的范例。

3.出行文明倡议书。

4.不开车倡议书。

5.机关文明出行倡议书。

公共自行车的心得体会报告篇十

方便市民公共交通出行,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南京市自20xx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加大了公共自行车建设力度。为了深入了解市民朋友使用公共自行车的情况及其满意度,以期更好地完善这项便民服务。“中国南京网”于20xx年8月12日至20xx年9月11日对南京市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

(1)男(60.65%)。

(2)女(39.35%)。

2、您的年龄:

(4)60岁及以上(0.97%)。

3、您是南京人吗?

(1)是,长住南京(52.58%)。

(2)不是,在南京打工(47.42%)。

(1)经常使用(36.77%)。

(2)有时使用(33.23%)。

(3)偶尔使用(21.61%)。

(4)从未使用过(8.39%)。

5、如果您使用过公共自行车,经常是为了:

(1)上下班(50.32%)。

(2)外出办事(21.61%)。

(3)外出游玩(1.29%)。

(4)锻炼身体(8.39%)。

(5)骑行快乐(18.39%)。

6、您骑公共自行车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是:(请具体写出)。

(1)新地中心。

(2)大约10公里。

(3)中山陵。

(4)胜太西路。

(5)马群。

(6)雨花台。

(7)雨花托乐嘉。

(8)雨花台百家湖。

(9)江宁。

(10)江北新区。

(11)江边。

(12)汉中门。

7、您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公共自行车:

(1)自己一个人外出(59.35%)。

(2)和家人一起外出(26.77%)。

(3)和朋友一起外出(13.23%)。

(4)和同学一起外出(0.65%)。

8、如果您从未使用过公共自行车,原因是:

(1)使用手续繁琐(11.54%)。

(2)借还车不方便(11.54%)。

(3)公交或地铁可以直接到达(19.23%)。

(4)没有专用骑车道不安全(34.62%)。

(5)不会骑车(23.08%)。

9、在您看来,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布点的情况如何?

(1)布点合理,方便借车或还车(63.55%)。

(2)布点不匀均,借车或还车有时不是很方便(16.45%)。

(3)布点太少,经常遇到借车或还车不方便的情况(2.26%)。

(4)不知道(17.74%)。

(1)车况很好(73.55%)。

(2)车况一般(25.48%)。

(3)车况较差(0.97%)。

11、在您看来,公共自行车的清洁卫生情况如何?

(1)大部分车子都是干净干净的(62.58%)。

(2)有的车比较干净,有的车不是很干净(25.81%)。

(3)好一些车都有点脏(10.65%)。

(4)大部分车子都很脏(0.97%)。

12、您会向您的朋友推荐使用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吗?

(1)会(72.58%)。

(2)不会(8.39%)。

(3)不知道(19.03%)。

(1)很满意(59.68%)。

(2)比较满意(14.52%)。

(3)一般(16.77%)。

(4)不太满意(8.71%)。

(5)不满意(0.32%)。

14、您认为,在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布点方面,还需要增加哪些点:(请具体写出)。

(1)鼓楼区。

(2)瑞金路。

(3)燕江路、永济大道一线,特别是燕江路金陵新九村新八村,上元门地铁站等。

(4)光华门、石门坎、苜蓿园大街附近。

(5)湖南路沿线、光华路沿线。

(6)小行医院门口。

(7)一号线胜太路地铁站。

(8)各大地铁站。

(9)清凉门大街。

(10)三山街。

(11)山西路附近。

(12)江宁万达。

(13)主城区还要增加。

(14)石门坎。

15、对于南京公共自行车的发展,您的建议是:(请具体写出)。

(1)用好一点的自行车,现在的车子骑的比较慢。

(2)简化借车手续,增加借车办理网点,增加借还车分布点。

(3)是否可考虑自行车增加后座,便于带小孩等。

(4)刹车能更从容,轮子稍微大一点,铃铛声音大一点。

(5)加快网点布局,多设几个点,合理调配车辆。车位要大于车辆,不然还车很不方便。

(7)地铁等大站多布置,加强调配。

(9)政府专门为自行车划出的通道有些地方占用了。

(10)自行车的质量有待提高,投放时间不长,已经出现坐垫、轮胎、刹车损坏等现象,当然也存在着不文明行为导致公共自行车损坏。

(11)建议为公共自行车搭个棚,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延长自行车的寿命防止自行车热晒雨淋。

(12)各站点能否整合,早日实现“一卡通”,全市畅借。

(13)支持绿色出行,定期给车辆消毒。

(14)多引导文明交通,保护公共财产。

(15)用公共自行车出行的,在交通换乘方面乘车有优惠。

(16)组织骑行大赛。

二、总结。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310人。其中男性188人(60.65%);女性122人(39.35%)。他们中常住南京163人(52.58%),在南京打工147人(47.42%)。年龄在18-22岁142人(45.81%),23-35岁150人(48.39%),36-59岁15人(4.84%),60岁及以上3人(0.97%)。

在310位参与调查的人中间,经常使用公共自行车114人(36.77%),有时使用103人(33.23%),偶尔使用67人(21.61%),从未使用过26人(8.39%)。经常及有时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人数高达70%。

人们之所以经常使用公共自行车,有一半人是为了上下班(50.32%),另有五分之一的人是为了外出办事(21.61%);其余的人则是出于骑行快乐、锻炼身体和外出游玩等愉悦心身、强壮体魄的目的,这个比例几近30%,反映了骑车者生活的多样性。与之相应的,有近一半的公共自行车的使用者与家人、朋友、同学同行,反映了公共自行车在使用方面的一个特点,即“共动性”,也就是若干辆车在同一时间被同一群人使用,他们的行车路线相同、目的地相同。

对于那些从未使用过公共自行车的人来说,之所以不使用公共自行车,第一位原因是因为没有专用骑车道不安全(34.62%);第二位原因是不会骑车(23.08%);第三位是因为公交或地铁提供了足够的便捷(19.23%),第四位是因使用手续繁琐或者借还车不方便而弃之不用(11.54%)。因此,自行车专用通道的建设对于公共自行车的使用非常重要。

就公共自行车自身状况而言,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一是布点:63.55%的人认为现有的布点合理,借车或还车方便;2.26%的人认为布点太少,经常遇到借车或还车不方便的情况;16.45%的人认为布点不匀均,借车或还车有时不是很方便,另有17.74%的人表示自己对此问题不了解。二是车况:73.55%的认为车况很好,25.48%的人认为车况一般,占调查总数的;认为车况较差的只有0.97%。绝大多数人对南京市公共自行车的车况给予的积极评价。三是清洁卫生:62.58%的人认为大部分公共自行车干净,25.81%的人认为比较干净,10.65%的人认为许多车都有点脏,0.97%的人认为很多车子都很脏。同样,大多数人对公共自行车清洁卫生给予了肯定。

正因为如此,72.58%的人表示会向亲朋好友推荐使用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只有不到百分之十(8.39%)的人表示“不会向他人推荐”,另有19.03%的人表示“不知道”。推荐的比例之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调查者对南京市公共自行车的满意度。

同样,在调查中,当问及对“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建设是否满意”时,59.68%的人表示“很满意”,14.52%的人表示“比较满意”,16.77%的人认为“一般”,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两样不到百分之十(9.03%)。

除此之外,参与调查者还对南京市公共自行车的发展给出了建议,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

1、硬件方面:提高公共自行车的质量,提高自行车性能。如加大自行车后座,加大车轮的尺度,增强车铃响度等。

2、管理方面:强化对公共自行车的管理。如定期给车辆消毒,加快网点布局,合理调配车辆。再如,公共自行车搭个棚,延长自行车的寿命防止自行车热晒雨淋。

3、服务方面:提高服务质量,使之更加便民。如简化借车手续,增加借车办理网点,增加借还车分布点,早日实现“一卡通”。

4、宣传方面:加大文明使用自行车的宣传,如借车需要填写明文交通出行规范的资料,以及通过组织骑行大赛提高市民文明使用公共自行车的自觉性。

公共自行车的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一

如今,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了城市出行的主流方式之一。然而,许多人在使用公共自行车时,往往只顾打开软件扫码骑行,却忽略了对车辆的擦拭。事实上,擦拭公共自行车不仅有益于个人卫生,而且也能保障自行车的长期使用。下面,笔者就分享一下自己在擦拭公共自行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个人身体卫生。

首先,擦拭公共自行车是保护个人身体卫生的重要手段。毕竟,无论是在停车点储存的车辆,还是在路上等待的车辆,都有可能被许多陌生人使用。这也就意味着,自行车的表面可能被污染了许多细菌或病毒。因此,擦拭自行车能够减少污染感染的风险,让我们在使用时更加放心。

其次,擦拭公共自行车还有助于保障其使用寿命。如今的共享单车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使用频繁。这也就意味着,自行车表面可能长期受到人们的揉搓或cosmeticwearandtear的侵蚀。如果不进行擦拭,自行车表面可能会慢慢失去其亮丽的外观,最终不得不被淘汰。而进行擦拭就可以减缓这种侵蚀,使共享单车得以更长时间地使用。

那么,如何进行公共自行车的擦拭呢?方法其实很简单。首先,可以使用消毒液或酒精棉擦拭自行车表面,消除潜藏在上面的细菌、病毒等。若车上有脏污,还可以用湿纸巾擦拭,让自行车更干净卫生。当然,擦拭过后,也应当记得自行车夹在车桩上前再次喷洒酒精等杀菌消毒用品。

第五段:总结。

总之,擦拭公共自行车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做的事情。通过擦拭,我们可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卫生,也可以保障共享单车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应当注意自己的行为,维护共享单车的公共资源形象,从而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公共自行车的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二

公共自行车作为城市交通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随着公共自行车使用的普及化,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如交通事故的增多和违规使用的频发。为了提高公共自行车的安全使用率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各地相继推行了公共自行车培训。公共自行车培训不仅能够规范用户的行为,还能够提升公共自行车的整体形象,提高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的认可度。

公共自行车培训主要包括交规教育、安全技巧以及公共自行车使用技巧等内容。首先,通过交规教育,培训人员向使用者普及了交通规则和公共自行车的相关条款,让他们明确应该遵守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其次,安全技巧的讲解十分重要,为了保证在路上使用公共自行车的用户自身安全,培训人员会详细介绍如何正确佩戴头盔、如何避免高风险行车路段以及如何与其他交通工具共同使用道路等。最后,针对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技巧,培训人员会教授一些基本的如上车、下车、变道等技能,以让用户在使用公共自行车时更加得心应手。

我参加了一次公共自行车培训,并深刻感受到其对我个人的影响。通过交规教育,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平时使用公共自行车时的一些违规行为,如乱穿马路、忽视红绿灯等,意识到了这些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所造成的潜在危险。安全技巧的学习让我在以后的骑行过程中更加注重自身安全,合理利用环境、选择安全通道,并在需要时佩戴头盔等。公共自行车使用技巧的培训也使我更加熟练地上下车、变道等,提高了我在骑行中的操作技巧。

公共自行车培训的成效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公共自行车培训能够提高用户的交通安全意识,培养出一批遵守交通规则的用户,为平安骑行营造了良好环境。其次,公共自行车培训树立了公共自行车的良好形象,将公共自行车视为一种便捷、环保和健康的出行方式,加强了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的认同和接受度。最后,公共自行车培训还能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公共自行车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社会资源浪费。

在参加公共自行车培训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培训时间较短,内容过于简略,希望能够加大培训力度,让更多的用户受益。其次,培训的宣传与推广力度不够,希望能够加强媒体宣传和社区宣传,提高公共自行车培训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最后,希望在以后的公共自行车培训中增加实践环节,让用户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体会到培训内容,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骑行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总结:

通过公共自行车培训,我认识到了自己在平时使用公共自行车时存在的许多问题,并通过培训学习到了一些宝贵的交通安全技巧和公共自行车使用技巧。公共自行车培训不仅提高了用户的交通安全意识,还树立了公共自行车的良好形象,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在未来,我希望公共自行车培训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为城市交通的安全与便捷做出更大的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