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课工作心得体会如何写 时事新闻课工作心得体会如何写简短(八篇)

  • 上传日期:2023-01-07 21:52:49 |
  • ZTFB |
  • 12页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时事新闻课工作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摘要: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拓展,国际形势的走向越来越关乎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受众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种关注从《参考消息》这类以国际时事报道为主的报纸的发行量稳中有升便可看出。

然而,中国的一些国际时事报道至今仍处于严重依赖西方消息源这样一种尴尬境地。一方面,正在崛起的中国急欲了解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并适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声音;另一方面,国际舆论舞台上“西强我弱”的格局并没有大的改观,国内传播的一些国际时事新闻基本上出自西方主流媒体之手,中国媒体“原创”的第一手报道较少,甚至就连最权威的央视“新闻联播”,不少国际新闻的画面也基本来自西方媒体。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主要以外媒报道为信息源的《参考消息》如何展开国际时事报道就大有讲究了。以本人在参考消息报社长期从事国际时事报道的经验和体会,我认为在新形势下搞好国际时事报道必须把握好如下几个要素:

地球上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报纸没有足够版面能够将所有信息悉数收纳,受众也没有时间、精力甚至兴趣一一关注所有新闻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媒体为受众服务的首要功能就是有针对性地提供那些具有典型意义并为多数受众所关注的新闻。报道选题选得恰当,对报道来说可谓事半功倍,同时也能体现这家媒体的报道品位和报道眼光。

一般而言,国际新闻报道的选题会根据各家媒体的定位有所不同,但作为大众媒体,影响力和贴近性应该是确定报道选题的首要标准。所谓影响力,是指新闻事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大小。就新闻事件本身而言,牵扯面越广、影响度越深的事件越有报道价值;就传播角度而言,影响小的事件一般可以忽视,影响大的则必然要关注。那么如何判断新闻事件的影响力,这里有几个标准:

1.新闻发生的背景:举例来说,同样一起恐怖袭击事件,何人策划、针对谁、意欲何为等这些非常重要。有影响力的国家、势力、集团策划的背景复杂的行动,与影响力小的国家、势力以至个体策划的行动不可同日而语。

2.新闻发生的地点:同样一起恐怖袭击,发生在美国和发生在影响力较小的国家、发生在美国的纽约和发生在美国的田纳西的影响是有很大差别的。

3.新闻发生的规模:同样一起恐怖袭击,如果在美国损失微乎其微,则其影响程度在某种情况下也会发生惯常顺序的颠倒。所以,除了特殊情况,一般与热点地区、焦点问题有关的事件,特别是发生在世界影响力大的国家的新闻事件,比较适合作为报道的重要选题。因为世界大国的有关动向往往会牵扯到国际局势的变化,受众更加关注便是必然。

而选题的贴近性,多与具体的受众有关。从常理上讲,人们一般对与己有关的新闻关注度会更高一些。所以,对中国受众而言,与中国有关的重大国际新闻无疑应成为报道选题的首选。特别是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当今世界,所谓“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的分界已很模糊,很多时候,世界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在中国搅起涟漪,而中国内部的许多重大事态同样会在世界掀起波浪。这种情况下,针对中国受众的报道必须尽可能地寻找国际新闻与中国相联系的契合点。与中国明显有关的国际新闻毋庸赘言,如美国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日本在diaoyu岛问题上动作频频等;即使那些看似不那么与中国有关的新闻,也经常能从中发现与中国相关的因素,如美联储的“量宽政策”虽是针对美国经济下的一剂猛药,但实际上却牵扯到中美贸易和汇率政策的冲突,因而必然会引起国内受众的关注。

当然,除了重大国际新闻,报纸上每天所刊登的还有很多一般性的外国政坛、社会、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新闻,这类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则主要体现在抓住受众兴趣和关注点上,即在多数受众的“求知欲望”、“好奇心理”、“逐星习惯”、“对比意识”等方面下功夫。在这方面,报纸编辑的选题一定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或以某个受众小群体的关注取向为出发点,而是要去寻求最具共性的受众关注点,只有这样,你的报道选题才会吸引更多读者。

新闻界里流传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不存在不可报道的新闻,只存在如何去报道的问题。”这句话实际就是在说新闻报道的角度问题。大千世界,不同的国家体制、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喜好嫌恶导致各色媒体发出各路声音,不同的报道角度能体现媒体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倾向。一条新闻,对于某个国家、势力、集团来说是噩耗,但对他们的对手来说很可能是喜讯。比如俄罗斯多莫杰多沃机场爆炸案,俄罗斯人举国哀悼之时,策划惨案的kb分子肯定正在庆祝。所以,媒体从什么角度、以什么口吻报道新闻事件,往往体现出这家媒体的报道立场。

本文开篇处,我们谈到中国受众对国际时事报道的高度关注与国际时事报道的信息源主要来自西方媒体这样一种尴尬的现状,而且这一状况在短时间内恐怕改变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在有关大是大非和国家利益的重大国际新闻报道上,中国媒体必须在来自西方媒体的信息源中找准自己的报道角度,必须通过报道表达自己的立场、发出自己的声音,避免在报道上成为西方媒体的“转播器”和“传声筒”。尤其在国际政治斗争日趋复杂、各种利益交错纠缠的形势下,就更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厘清事态脉络,认清事件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从表面上看这是针对恐怖主义势力的一场军事行动,而中国对于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是持支持立场的;但这场战争背后实际上还掩藏着美国试图控制中亚这一战略要地的深层图谋,矛头不光对准中亚各国和俄罗斯,也对准了中国。如果我们只是从第一个层面判断这场战争的性质,照搬照用西方媒体的报道角度和报道口吻,无疑会失去正确的报道方向;而如果洞悉美国发动的这场战争的本质,我们就能通过报道揭示美国称霸世界的深层图谋,从而起到正确引导受众的作用。

只要媒体善于寻找角度,即使在报道中使用了西方媒体的某些信息源也无碍大局,《参考消息》在国际时事报道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报道方式就是很好的例证。当然,阿富汗战争是个定性比较明显的例子,在日常报道中更多碰到的是所谓“中性新闻”,即那些很难清晰定性的新闻事件,比如最近俄日岛屿争端和柬泰边境冲突。在这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端中,报道同样需谨慎把握基调和角度,采取客观平衡的报道手法,任何不恰当的倾向性表述都有可能使我们的报道甚至国家的外交工作陷入被动。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报道角度问题既表现在涉及大是大非的宏观层面,也表现在如何吸引受众的微观层面。同样一个新闻事件,事态脉络千头万绪,从哪个角度展开报道,其对受众的吸引力大不一样。在这方面,影响力和贴近性仍然是选择报道角度的主要依据。就拿对美国总统国情咨文的报道来说,国情咨文涉及方方面面,而对于中国多数受众来讲,他们所关注的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是美国在重大对内对外政策问题上的立场变化,二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表态;前者涉及影响力,后者关乎贴近性。媒体的有关报道即可就此展开,而不必“流水账”般地面面俱到。

此外,在一般国际时事报道中,特别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新闻事件中的新动向、新变化、新提法、新内容,因为“新鲜”最容易吸引受众眼球。

正如国际政治斗争错综复杂的现实要求中国必须妥善应对各种挑战一样,媒体在国际时事报道中同样需要妥善处理各种敏感问题。这里涉及的就是如何把握报道分寸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度”。如果说报道角度是新闻报道的横向轴,那报道分寸就是纵向轴。对世界上很多事务的把握,少半分即亏,多一分则过,编辑把握好报道分寸就如同厨师把握好烧菜的火候一样关键,这在许多敏感的国际新闻报道上更是如此:该放开报道时就大张旗鼓,该控制报道时就点到为止。当然,把握报道分寸说易行难,它要求编辑具备敏锐的新闻敏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政策把握能力。

毋庸否认,任何媒体都具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倾向,因此,如何既开拓报道思路和领域、满足受众日益增强的了解外部世界的需求,又妥善报道敏感国际新闻,是媒体要着力解决好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把“三个意识”作为行动指针。

我们常提到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首先是指媒体要顾全大局,让自己的报道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就拿目前震动世界的埃及局势来说,如果仅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这一事件无疑值得媒体大报特报,但如果纵观事件的前因后果,我们的媒体就不应像西方媒体那般大肆报道当地的动荡和冲突,而是要保持理性客观的立场,把报道重点放到分析引发动荡的背景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上。

当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以及国民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一些人们早先习惯的报道范畴、报道方式和报道尺度已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知信息的渠道已不再单一。这些变化都要求国际时事报道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在许多我们不喜欢、不认同、甚至于我不利的新闻事件面前,是采取“鸵鸟政策”视而不报,还是主动寻找适合的方式、角度和分寸进行报道,从而占据主动地位?对于西方攻击中国的言论,是采取围追堵截、“密不透风”的应对方法,还是有选择地报道以澄清事实?这也能检验媒体在报道中是否具有“三个意识”。

如果出于怕捅娄子、犯错误的心理而不去客观报道,一遇敏感问题便回避,无异于我们把有关事态的“独家报道权”拱手让于西方媒体,相当于在战场上把阵地拱手交给敌人。

另外,把握报道分寸也存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亦即全面把握和局部把握的问题。对有些国际新闻事件应避免炒作,控制其报道规模;而有些新闻事件总体于我无害,但衍生出的枝节问题可能会有负作用,就可在充分报道整个事件的同时对有关问题的报道加以把握。只有善于在敏感问题的报道方面做到收放自如,媒体才能确保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添砖加瓦,而不是“得过且过”,更不是“不帮忙反添乱”。

主题时事新闻课工作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1. 工作目标:定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主刊《××》的出版工作

2. 工作计划:

① 稿件的收集工作.

一组负责联系新闻部每月的新闻稿件(大概20号左右因为计划三次出版活动,在月末才能收集到足够的院新闻); 长春理工各学院新闻的收集(理工新闻);时事热点问题的聚焦(新闻网站摘取)。 并由大二副部配上新闻图片 。

②稿件的校订与整理

因为稿件的校订与整理是编辑工作的核心,所以编辑部全体参与该活动。

注意:标点、病句、错别字,分开校订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③在版心纸上画版

剩余四组各负责一个版面的画版工作(在版心纸上画板) 画板的准备:

a 收集足够字数的稿件(稿件数量不足需要自己写稿) b数出每篇文章的字数(副部完成)

④报纸的初次出版

由一名大二副部带2-3名部员 参与报纸的初次印刷工作。

并为下次出版任务做一下总结。

⑤报纸的二次出版

第二次出版相对来说会比较轻松。同样由一名大二副部带2-3名部员结合上次报纸出版的情况 ,确定整张报纸的排版 以及出版的稿件 基本完成出版工作

⑥第三次完成报纸的出版工作。

3. 特色活动

编辑部与秘书处联合举办校级演讲比赛 。希望各部员能积极参与 从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加强与秘书处人员的交流,促进两部部员之间的友谊。

4. 部内的学习工作

本学期准备组织学习方正飞腾排版软件,初步了解电脑排版。锻炼部员的软件操作以能力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在平时的校稿与报纸出版活动中,各副部应该言传身教,让部员尽快掌握报纸出版的一些知识,使其具有一定的编辑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报纸编辑人员。

5. 部内的娱乐活动安排

争取每月末完成报纸出版任务后一起聚餐,辛苦之余放松一下。饭桌上的交流能更好的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集体的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归属感,增强青年团编辑部内部的凝聚力。另外也可以邀请新闻部加入我们的聚餐,加强本部与新闻部的交流,为今后的稿件收集工作打好基础。同时也能扩大同学们的人际交往圈。

6. 新的想法

为了扩大编辑部的影响力,我觉得可以举办一些编辑部独立组织的活动。 比如:

a.设置一个新闻摄影奖 ,在全校公开征集,并以青年团的名义公开展览。

b. 扩大征稿范围,评选年度最佳新闻写作奖。

既然有稿费 ,就应该扩大征稿规模不应局限于编辑部或新闻部内部。做好相关的宣传,可以设立专用信箱投稿,网上投稿。在此前提下设立新闻奖(如果有校团委认证)激起同学的写作热情。有了优秀的稿件,理工青年的出版质量才能得到质的提升。

c.可能的话可以联系一下一个报社出版其他学校报纸编辑人员,交流工作心得,认识更多有着共同奋斗目标的同学。

主题时事新闻课工作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1. 工作目标:定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主刊《××》的出版工作

2. 工作计划:

① 稿件的收集工作.

一组负责联系新闻部每月的新闻稿件(大概20号左右因为计划三次出版活动,在月末才能收集到足够的院新闻); 长春理工各学院新闻的收集(理工新闻);时事热点问题的聚焦(新闻网站摘取)。 并由大二副部配上新闻图片 。

②稿件的校订与整理

因为稿件的校订与整理是编辑工作的核心,所以编辑部全体参与该活动。

注意:标点、病句、错别字,分开校订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③在版心纸上画版

剩余四组各负责一个版面的画版工作(在版心纸上画板) 画板的准备:

a 收集足够字数的稿件(稿件数量不足需要自己写稿) b数出每篇文章的字数(副部完成)

④报纸的初次出版

由一名大二副部带2-3名部员 参与报纸的初次印刷工作。

并为下次出版任务做一下总结。

⑤报纸的二次出版

第二次出版相对来说会比较轻松。同样由一名大二副部带2-3名部员结合上次报纸出版的情况 ,确定整张报纸的排版 以及出版的稿件 基本完成出版工作

⑥第三次完成报纸的出版工作。

3. 特色活动

编辑部与秘书处联合举办校级演讲比赛 。希望各部员能积极参与 从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加强与秘书处人员的交流,促进两部部员之间的友谊。

4. 部内的学习工作

本学期准备组织学习方正飞腾排版软件,初步了解电脑排版。锻炼部员的软件操作以能力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在平时的校稿与报纸出版活动中,各副部应该言传身教,让部员尽快掌握报纸出版的一些知识,使其具有一定的编辑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报纸编辑人员。

5. 部内的娱乐活动安排

争取每月末完成报纸出版任务后一起聚餐,辛苦之余放松一下。饭桌上的交流能更好的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集体的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归属感,增强青年团编辑部内部的凝聚力。另外也可以邀请新闻部加入我们的聚餐,加强本部与新闻部的交流,为今后的稿件收集工作打好基础。同时也能扩大同学们的人际交往圈。

6. 新的想法

为了扩大编辑部的影响力,我觉得可以举办一些编辑部独立组织的活动。 比如:

a.设置一个新闻摄影奖 ,在全校公开征集,并以青年团的名义公开展览。

b. 扩大征稿范围,评选年度最佳新闻写作奖。

既然有稿费 ,就应该扩大征稿规模不应局限于编辑部或新闻部内部。做好相关的宣传,可以设立专用信箱投稿,网上投稿。在此前提下设立新闻奖(如果有校团委认证)激起同学的写作热情。有了优秀的稿件,理工青年的出版质量才能得到质的提升。

c.可能的话可以联系一下一个报社出版其他学校报纸编辑人员,交流工作心得,认识更多有着共同奋斗目标的同学。

主题时事新闻课工作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一关于有线电视新闻台

有线电视新闻台简介:有线新闻台是全球首个全日二十四小时以广东话广播的新闻频道,包括《重点新闻台》、《财经资讯台》、《24小时新闻台》、《直播新闻台》四条频道,拥有五百多人的新闻团队,每天24小时为客户提供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有线电视新闻台更是香港首间建造“全数码新闻中心”的媒体,率先带领香港进入全数码广播。

二实习前的准备

因为有线新闻台没有在内地落地,所以在之前一直没有看过它的节目。也可以说对它根本不了解。上网所能查到的资料也很有限。对它的了解,也是停留在学院老师对它的介绍。不过,在出发前,多留意有关香港的新闻,看tvb和亚洲电视的新闻,不但助于多了解香港最近的新闻热点,还可以对新闻媒体的制作模式有个初步的了解。

另外,去香港实习临出发前,还要注意检查好自己的证件是不是已经办好,行李是不是带齐。这些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如果不做好,那么就会给实习带来很大的麻烦。

三实习工作

这次能去香港有线电视新闻台实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因为对于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多实践。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体运作方式。而在香港这样一个宽松,自由的新闻环境,有线新闻台是我们更进一步学习的理想平台。第一天去新闻台报到的时候,港闻部的采访主任黄庆州先生第一句告诉我们的就是:“你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学到什么取决于你的态度。”而且他还补充说,来实习的意义,就是把我们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表现出来,电视台不会从头开始教我们。这翻话,是个指引,也是个提醒,他让我明白到,在以后的五个星期内,能学到什么东西,都是靠自己。而且我们也不仅仅是代表我们自己,我们所代表的也是我们学院,还有他们对内地学生的印象。

港闻部——每天都像是打仗

说港闻部(也叫assignmentdesk)是整个新闻台最忙碌的地方一点都不为过。每半个小时更新一次的新闻,几乎每一条新闻都要有followup。有时候,一条新闻,又需要几个记者采访不同的部分,而这些新闻又是耽搁不得的。在assigndesk里,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跟时间赛跑。

在港闻部实习的三个星期里,我们一般都是以观察为主,高等法院,政府总部,教统局和立法院是我跑得最多的地方,其实就是法庭、教育和政务这几个线条的新闻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负责这些方面的记者渐渐熟落起来,看多了他们问问题的形式,以后独自做采访,也上手得比较快。

每天晚上十点左右,记者就要打回台里查自己的assignment,知道自己第二天要采访什么新闻。在新闻量多的时候,一个记者一天内做五条新闻也是很正常的事,这是在内地媒体实习的时候绝对无法想象到的。

而teamwork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这点,在我们上课的时候,也是经常强调的一点。一条新闻的出来,不是记者一个人或者是编辑一个人的功劳。它需要全部人都很优秀,如果是在拍摄环节中,摄影师拍得不好,挤不到好位置,那么无论记者的稿写得有多好,画面不好看,这不是一条好新闻。又或者,如果负责开车的司机,不熟悉路段,稍微开错了几个路口,或者是错了几个红红绿灯位,那么新闻做得再好,被其他电视台先播出了,那也是输了。所以,即便是看起来很小的一个环节,如果这个teamwork里的成员不合作,做得不够好,那么都会直接影响到这条新闻的质量,长远来说,会影响到整个台的形象。这也是为什么新闻台里面不强调英雄主义的原因。

另外,香港的电视新闻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他们不喜欢在新闻中出现具体的时间,这是因为有些重要的新闻在整天甚至隔天都要重播,如果新闻里面出现“今日早上”,“今日下午5点”这样的时间词,就会混淆观众。香港媒体的新闻较之内地短,一般都是每天1分钟到1分半钟。在半个小时的新闻内,所含的资讯量就会加大,也是为了适应香港人节奏快,对资讯的要求快,准,好的习惯。

在观察了三天之后,我得到了第一次自己实践的机会:在一个公开场合上采访教统局局长李国章。

因为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香港教改一直是个热点关注的新闻,所以每逢教统局长李国章出现的公众场合,都会聚集一大批媒体的记者在外等候。当我到达了会场时,教统局的io(informationofficer)在一开始就说李先生今天大概都不会接受媒体采访了,大家都似乎认为今天也是不会有收获。但是大家也还是继续等李国章出来,准备突击采访。

教统局的io又表示说李国章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我们又马上把麦克风插上,等待李国章出来接受采访。在采访完毕后,记者们大多数都会聚集在一起,互相参考大家所记录到的笔记和听回录音,来确保自己没有漏掉任何的信息,有些不确定的还会反复问。而相互之间也会参考一下这条新闻怎么报。再打电话回各自的台里向采主报料。在这次报料过程当中,我自己也犯了一个错误,我向采主说李国章没有回应我们问的问题。因为这样的说话,我是听到另外一个媒体的记者这样报料回她的台里的,所以我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想当然的觉得也应该是没有回应的,就这样跟采主说了。采主当时没有说什么,就是叫我把派到的beta带和音频先传回台里,让他听。等新闻出了以后,采主再打给我说,其实李国章从他的问题中已经是回应了我们问的问题了的,只是说得方式比较婉转,所以以后的采访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分析,要注意听被采访对象回答的问题,如果遇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还要继续跟进下去。有时候,新闻的角度和内涵,就是这样靠记者挖掘出来的。

后来渐渐多了自己采访的机会,每次的采访回来,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幸好记者们都很乐意帮助我,告诉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令到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一拿麦克风,学到的东西就丢掉了一半,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港闻部里,给我感受的一点就是压力。无时无刻都感受到压力。在香港一个这么小的地方就有那么多的媒体,一条新闻做得好不好,大家都有目共睹。做得好的记者,通常都是行家争相交流的对象,在业内很受尊重。

当一个记者,在体力和脑力上要付出很多,当一个香港的记者,要付出的是双倍的体力和脑力,这也是香港媒体竞争的激烈情况所决定的。记得年前在维多里亚公园,做特首*的直播的时候,记者和摄像师就像洪流一样,围着*,大家都是想要抢到一个好位置,我和同行的记者都被踩烂了鞋子,甚至连裤子都被扯破了。

专题部——专供我啃带子的圣地

专题部一周出两档节目,一个叫《香港刺针》,由梁文道主持。专门针对热门的事件,主持和嘉宾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形式有点类似凤凰台的《锵锵三人行》,不过不同的是,《香港刺针》的节目里面还会插入记者对这个谈论的题目做制作的外拍,另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不是单纯的talkshow。另外一个是《时事宽频》,是类似于香港电台的《铿锵集》的一档专题节目,相对《香港刺针》来说,《时事宽频》的题材更为广泛,可以是当前的新闻热点,也可以是历史人文,科学技术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时间只有一周,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一周的收获特别的丰富。专题部对于我来说,像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让我静下心来吸收他们前人做过的专题片。每天一早上班,我就是抱着一叠有小山高的纪录片,跑去剪片室看。一天下来,可以看差不多7、8个小时的片,但是自己都不觉得累,反而一边看,满心欢喜的写笔记,抄下他们好的制作方式。一个星期下来,写满了一个笔记本。

有时,在记者们有空的时候,会跟他们交流国内和他们不同的制作方式,看到一些他们做的很棒的专题,例如中国戏曲、sars系列,医护前线系列,还有一些国内目前还没有办法涉及的区域的专题片,都会问他们整个制作的方式,如何采访,怎么确定整个片的结构,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过程中,实践的机会很少。但是在看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新的知识,新的专题片制作方法。少了出去跑的时间,更可以静下心来回顾实习过程中,自己的不足和把之前来不及消化的东西,重新消化。对于我来说,这一周,也是自己进步的一周。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实习后感:

在实习结束的最后一天,采访主任请我们几个实习生聚餐。在餐上,他对我们说了一番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深刻很深刻。他说,记者这个行业就像是参加一个马拉松比赛,很艰苦,奖品再丰厚也只能到了终点才能拿。起跑的快慢并不重要,在于的是你去跑的这个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人去帮你,是不是能胜利,都是靠你自己。他曾经见过不少人,在刚起跑的时候,跑得比别人快,但是中途因为*太多,而中途退出,或者是被人追上。相反,有很多一开始跑不快的选手,他们一直都在坚持着,跌倒了再爬起来,跌倒了再爬起来,一直跑到终点。

我想,这段话,不单单是对于一个记者来说,也是对于人生来说的。人生也就是一场马拉松,怎么跑,都在于自己。要送给自己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主题时事新闻课工作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从机关进入报社,从事新闻编辑工作10多年以来,通过与单位同事的相互合作、交流以及自身的不断努力和学习,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报纸新闻编辑、网站编辑、手机报编辑的相关知识和流程,得到了相应提高,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思想品德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领会有关“八荣八耻”的讲话精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落实“三贴近”,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决策及重大意义。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利用各种渠道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遵循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职责。尊敬领导、团结同事、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在业务技术和职责上。编辑是“为别人做嫁衣”的工作,因此要勤勤肯肯,不计个人得失,甘愿奉献,对社会、读者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在工作中自己时时按照特定的职业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报纸编辑的职责是对新闻素材的再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做到把好关,认清本质、把握规律,区分主次矛盾,避免错误的引导和不良的影响,把一切差错消灭在报纸出版之前,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处理稿件组织报道时,做到用发展的客观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由于此前更多的是从事时事新闻编辑工作,业务范围包括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制作标题、组织版面内容、设计版面样式等一系列内容,这就要求自己对编辑工作专业上有较强的综合处理能力。专业水平上自己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现:

a、对新闻素材的选择和组合。由于面对的稿件来源往往远远大于版面的用稿数量,所以在选择组织稿件时,注意取舍,努力发挥自己的鉴别能力,鉴别信息是否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原貌;鉴别新闻是否为读者所欲知,预测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鉴别发布新闻的时机是否合适或者已经重复、过时滞后等,避免低级趣味和庸俗性。在标题制作上做到简洁准确、通俗易懂,使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得到突出处理,更深入、更全面地客观报道新闻事实。

b、对新闻表现形式的再创造。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的运用往往又关系到内容传播的效果。对于新闻表现形式的创造,主要通过稿件的不同方式(消息、通讯、特写、图片等)安排和组织版面来实现。重大新闻、突发性新闻,通过在版面上的标题特殊处理和位置安排来增强它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版面编排上,做到整洁大方,符合读者的阅读方式和习惯。

c、对单个的稿件进行发展或组合。挖崛同类稿件和背景新闻,做到对新闻素材进行创造性运用,加强稿件的深度报道和可读性,通过一系列稿件的综合表现形式和报道的连续性,使受众更广泛深入地了解事物发展的全貌。

d、文字和内容的差错把关。从文字差错上识别把关,包括错别字、句,人名、地名错误、语法错误等,从内容差错上把关,包括政治差错、导向差错,内容失实、虚假等。在编稿和阅读的过程中,尽量做到耐心细致,反复推敲,查阅字典、资料,咨询作者、同事等。严格按照出版流程,从选稿、编稿、组版、校对、总编审核、付印等各个环节中杜绝差错。

对于目前从事的网站编辑和手机报编辑工作,很多方面得益于此前长期从事报纸编辑工作的经验。由于网站媒体受众和报纸媒体受众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选稿、制作标题方面除了遵循原来的规律外,还要做到符合自己网站的定位和传播要求。网站的即时性和海量性,需要在稿件选择时新闻嗅觉更加即时灵敏,反应更加快捷迅速。网站的容量是无限的,有别于报纸的版面限制,稿件的信息量也要更加全面综合。对于新兴的第五媒体——手机报的编辑工作,由于阅读方式的革命性改变,在编辑稿件时,力求短小精悍,针对手机这个载体的特殊性以及主要受众的范围,通过精选、精编,做到贴近性、服务性、阅读快餐化。

主题时事新闻课工作心得体会如何写六

一、每月的第一周的星期一为“两委班子”成员及全体党员学习日。

二、采取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体学习由党支部书记主持,学习中要突出实效性和针对性,注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集中学习,严格考勤,并做好学习记录,有文化的党员也要做好个人笔记,并作为年终考核党支部、评议党员政治学习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本居实际,开展专题讨论。“两委班子”成员讨论,每年不得少于3次,全体党员讨论,每年不得少于2次,并要做好记录。

五、每名党员,尤其“两委班子”成员要在集中学习和自学的基础上,坚持记好学习笔记,写出心得体会。

六、学习内容:

1、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

2、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时事政治、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法律法规和农村实用科学技术及上级党委的有关文件精神等。

3、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居规民约》等。

4、结合理论学习,联系当地实际,立足当地优势,探讨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路子。

主题时事新闻课工作心得体会如何写七

1.工作目标:定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主刊《××》的出版工作

2.工作计划:

①稿件的收集工作.

一组负责联系新闻部每月的新闻稿件(大概20号左右因为计划三次出版活动,在月末才能收集到足够的院新闻);长春理工各学院新闻的收集(理工新闻);时事热点问题的聚焦(新闻网站摘取)。并由大二副部配上新闻图片。

②稿件的校订与整理

因为稿件的校订与整理是编辑工作的核心,所以编辑部全体参与该活动。

注意:标点、病句、错别字,分开校订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③在版心纸上画版

剩余四组各负责一个版面的画版工作(在版心纸上画板)画板的准备:

a收集足够字数的稿件(稿件数量不足需要自己写稿)b数出每篇文章的字数(副部完成)

④报纸的初次出版

由一名大二副部带2-3名部员参与报纸的初次印刷工作。

并为下次出版任务做一下总结。

⑤报纸的二次出版

第二次出版相对来说会比较轻松。同样由一名大二副部带2-3名部员结合上次报纸出版的情况,确定整张报纸的排版以及出版的稿件基本完成出版工作

⑥第三次完成报纸的出版工作。

3.特色活动

编辑部与秘书处联合举办校级演讲比赛。希望各部员能积极参与从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加强与秘书处人员的交流,促进两部部员之间的友谊。

4.部内的学习工作

本学期准备组织学习方正飞腾排版软件,初步了解电脑排版。锻炼部员的软件操作以能力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在平时的校稿与报纸出版活动中,各副部应该言传身教,让部员尽快掌握报纸出版的一些知识,使其具有一定的编辑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报纸编辑人员。

5.部内的娱乐活动安排

争取每月末完成报纸出版任务后一起聚餐,辛苦之余放松一下。饭桌上的交流能更好的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集体的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归属感,增强青年团编辑部内部的凝聚力。另外也可以邀请新闻部加入我们的聚餐,加强本部与新闻部的交流,为今后的稿件收集工作打好基础。同时也能扩大同学们的人际交往圈。

6.新的想法

为了扩大编辑部的影响力,我觉得可以举办一些编辑部独立组织的活动。比如:

a.设置一个新闻摄影奖,在全校公开征集,并以青年团的名义公开展览。

b.扩大征稿范围,评选年度新闻写作奖。

既然有稿费,就应该扩大征稿规模不应局限于编辑部或新闻部内部。做好相关的宣传,可以设立专用信箱投稿,网上投稿。在此前提下设立新闻奖(如果有校团委认证)激起同学的写作热情。有了优秀的稿件,理工青年的出版质量才能得到质的提升。

c.可能的话可以联系一下一个报社出版其他学校报纸编辑人员,交流工作心得,认识更多有着共同奋斗目标的同学。

主题时事新闻课工作心得体会如何写八

1. 工作目标:定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主刊《××》的出版工作

2. 工作计划:

① 稿件的收集工作.

一组负责联系新闻部每月的新闻稿件(大概20号左右因为计划三次出版活动,在月末才能收集到足够的院新闻); 长春理工各学院新闻的收集(理工新闻);时事热点问题的聚焦(新闻网站摘取)。 并由大二副部配上新闻图片 。

②稿件的校订与整理

因为稿件的校订与整理是编辑工作的核心,所以编辑部全体参与该活动。

注意:标点、病句、错别字,分开校订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③在版心纸上画版

剩余四组各负责一个版面的画版工作(在版心纸上画板) 画板的准备:

a 收集足够字数的稿件(稿件数量不足需要自己写稿) b数出每篇文章的字数(副部完成)

④报纸的初次出版

由一名大二副部带2-3名部员 参与报纸的初次印刷工作。

并为下次出版任务做一下总结。

⑤报纸的二次出版

第二次出版相对来说会比较轻松。同样由一名大二副部带2-3名部员结合上次报纸出版的情况 ,确定整张报纸的排版 以及出版的稿件 基本完成出版工作

⑥第三次完成报纸的出版工作。

3. 特色活动

编辑部与秘书处联合举办校级演讲比赛 。希望各部员能积极参与 从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加强与秘书处人员的交流,促进两部部员之间的友谊。

4. 部内的学习工作

本学期准备组织学习方正飞腾排版软件,初步了解电脑排版。锻炼部员的软件操作以能力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在平时的校稿与报纸出版活动中,各副部应该言传身教,让部员尽快掌握报纸出版的一些知识,使其具有一定的编辑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报纸编辑人员。

5. 部内的娱乐活动安排

争取每月末完成报纸出版任务后一起聚餐,辛苦之余放松一下。饭桌上的交流能更好的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集体的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归属感,增强青年团编辑部内部的凝聚力。另外也可以邀请新闻部加入我们的聚餐,加强本部与新闻部的交流,为今后的稿件收集工作打好基础。同时也能扩大同学们的人际交往圈。

6. 新的想法

为了扩大编辑部的影响力,我觉得可以举办一些编辑部独立组织的活动。 比如:

a.设置一个新闻摄影奖 ,在全校公开征集,并以青年团的名义公开展览。

b. 扩大征稿范围,评选年度最佳新闻写作奖。

既然有稿费 ,就应该扩大征稿规模不应局限于编辑部或新闻部内部。做好相关的宣传,可以设立专用信箱投稿,网上投稿。在此前提下设立新闻奖(如果有校团委认证)激起同学的写作热情。有了优秀的稿件,理工青年的出版质量才能得到质的提升。

c.可能的话可以联系一下一个报社出版其他学校报纸编辑人员,交流工作心得,认识更多有着共同奋斗目标的同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