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记者编辑解放思想心得体会如何写(4篇)

  • 上传日期:2023-01-07 16:47:47 |
  • ZTFB |
  • 10页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记者编辑解放思想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志愿加入加入中国共产党,听从党的领导。服从当的指挥,为实现共产主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愿意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x年5月23日,经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上级党委批准,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至今已届一年。按照党章的规定,我的预备期已满,为此特向党组织正中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申请,请党组织根据我在预备期间的表现,讨论通过我由预备党员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下面,我将自己在预备期间的表现,向党组织作详细的汇报。

在一年的预备期里,我严格按照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努力学习、踏实工作、争当模范,从而使自己在思想、工作和作风上都取得了较大进步。

一年来,我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时刻以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作为头等大事,认真努力的工作,时刻以真实性的新闻作为我的工作重点,遵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从来不对任何无中生有的事情加以报道,在任何事情的真实性中寻找真理!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努力为党的新闻出版事业多做贡献,一年来,我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使自己的业务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有效地保证了自己能够圆满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过去一年中,我先后担任编辑和记者工作,完成了大量组约稿、编辑和采访写作任务,编辑与采写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由于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因此,在工作作风上,比过去有了很大改进。过去,我在工作作风上比较漂浮,在采访时不够深入。但这一年来,我深入到全县一些基层单位,以及乡镇和村组,进行调查研究和采访,从而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采写的文章的深度和写作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赢得了领导与同事的好评。

申请人:xxx

20xx年x月x日

推荐记者编辑解放思想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亲爱的杂志负责人:

您好!

我是编辑部的xx。这是我的辞职报告。

由于我的追求和新闻理念,与我所坚持的目标存在激烈的冲突和分歧,导致我自己和杂志的内容走向和不可调和的矛盾。经过慎重考虑和反复权衡,我决定向单位领导提出辞职申请。

根据合同规定,员工辞职需提前一个月向单位提交,本人特此按照合同规定提出辞职申请。如果单位能容忍我“毁约”,认为我的离职没有给单位造成任何损失,也希望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能尽快批准我的申请。另外,下面的想法是“人之将死”之心。

第一,我认为目前的管理团队缺乏统一的新闻理念,缺乏成熟的新闻判断程序,甚至缺乏明确的新闻理念植入方式。

其次,杂志作为一个一直受到外界青睐,又能继承南方报业部新闻理念的媒体,在当前强大的政治环境压力下,并没有找到应有的智慧。目前管理团队有太多的焦虑和妥协,但缺乏南报部面对大灾难的隐忍和躲闪技巧。

第三,所谓“泛金融”的内容要求,除了管理团队,大部分记者根本无法完全理解其内容。受困、不安、不知所措,是现在记者最明显的感受和心理状态。因为这个口号太抽象,难以理解——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第四,编辑方法过于简单,缺乏专业的编辑精神和专业水平。我做过两个实验。我把我们编辑的稿件和论文发给了《南方之窗》、《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的几位编辑。之后他们编辑了一下,寄回给我。经过比较,我发现这些编辑都有专业的编辑技巧,把记者的稿子打包处理的很完美。相比之下,我们的编辑方法似乎仅限于删减内容和合并段落...

第五,编辑由于其天生的领导地位,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人为形成了一种优越的心理——似乎记者的稿件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对记者的写作思路缺乏尊重,对写作思路缺乏理解。否则,重写,重写。虽然很多好杂志都是“大编辑,小记者”。但是,“大”应该体现在选题的判断上,而不是如此。

推荐记者编辑解放思想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又到九月,又是瓜车进城的季节。

每当我在运城的大街小巷,看到畅通无阻的瓜车菜车;每当我在各个小区的门口,看到“欢迎瓜农来卖瓜”的横幅;每当我在城市的街道两边,看到井然有序的瓜果临时销售区……我都会想起,我在8年前写过的一篇评论,想起一位令人感动的读者,想起他送给我的一万斤西瓜。

那篇评论,其实就是个倡议书,是一篇关于号召市民多买西瓜的倡议书。

那是2019年的7月,我们运城日报社的《黄河晨报》刚刚创刊4个月。那一年,运城的7万多亩西瓜大获丰收,但是,瓜农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就不得不面对西瓜卖不了的难题。一车西瓜只能卖几十块钱,最便宜的甚至一斤只卖两分钱。就算这样,瓜农的房子里、院子里、田间地头,还是到处都堆满了卖不出去的西瓜。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一个悲剧发生了--一位瓜农开着农用三轮车进城卖瓜,被交通执法人员扣住,还要罚款400多块。他的妻子听到这个消息后,一气之下,上吊自杀!这个突发事件,直接触发了新生的《黄河晨报》的第一个重大战役性报道--帮瓜农卖瓜。

作为值班编辑,我的任务是在前方记者报道完突发事件本身之后,起草一篇倡议书,将舆论焦点从突发事件向“解决卖瓜难”引导。

但是,直到领导要求交稿的前一天晚上,我仍旧毫无头绪。西瓜,西瓜……半个晚上,我的脑子里全是圆圆的西瓜在滚来滚去。

忽然,我想到了曾经种过七八年西瓜的父亲,一个靠种西瓜给我娶来嫂子,给我换来从小学到中学学费的瓜农父亲。寂静的夜中,我拨通了父亲的电话。“永啊,啥事?”一听到电话中这熟悉的声音,我的心头一颤,一种莫名的感觉冲向头顶。

西瓜,父亲,我,数以万计的瓜农……那一瞬间,我找到了西瓜和我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到了数万瓜农和我之间的情感共振。那一瞬间,我深刻地领悟了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到底应该属于谁、为了谁,我的笔到底应该写什么,怎样写!

“他们,从遥远的村中颠簸而来;他们,在陌生的街道上四处躲闪……”当第一句从嘴边流出,写作就异常的顺利,顺到正写着这一句,下一句就在脑子中排着队。

“就算我们的口才真的能压下去几毛钱的价格,但想想他们烈日下暴晒的汗水,想想他们西瓜卖不出去无奈的泪水,把那毛角钱给他们吧……”终于,在写到这一句时,泪水,不争气地从我这个自认为冷静客观的“职业新闻人”眼中夺眶而出。我放下手中沉甸甸的笔,走到窗前,遥望窗外夜深人静中的城市,仿佛看到了一片片碧绿的西瓜,仿佛看到了曾经年轻的父亲,仿佛看到了和父亲一样的瓜农们……

第二天,这篇题为《市民多买瓜,瓜农早回家》的倡议书,刊发在《黄河晨报》二版头条的醒目位置。

那一天是2019年7月12号,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早上,值夜班的我还没起床,就被手机铃声惊醒--

“你是写倡议书的记者吧,我40多岁了,还是第一次被一篇文章感动得哭了,文章写得真好,我给你背两段吧……”不等我说话,一位男子便开始在电话中,背诵起倡议书中的句子来。

请原谅我当时的浅薄和幼稚,在那一刻,我真得被感动了。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读者,能背下我发表的文章,哪怕只是几段话。我也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读者,在外地给我打长途,激动地聊了20分钟,只是为了表达对一篇文章的感动。

那位男子最后说:“我刚才联系了一家瓜农,买了他一万斤西瓜,我让他们明天把西瓜送到报社,送给你,就当是我替瓜农们感谢你吧……”

来不及辞谢,他就挂了电话。而我,被感动得一塌糊涂,睡意全无。我躺在床上,静静地享受着新闻职业带给我的最美好的感觉。原来,就算作为一名最基层、最普通的新闻记者,就算是做着最基本、最本份的工作,也可以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也可以如此幸福!如此骄傲!如此有成就感!!

第二天,两辆载满西瓜的农用三轮车,真的就出现在报社门口。一万斤西瓜啊,满满两大车,不管是我个人还是报社,收下来都不是最好的决定。征求了当事人意见之后,我带着那两车西瓜,来到河东广场,将西瓜分给了市区的数百名环卫工。

如今,距离那次轰轰烈烈的卖瓜报道已有8年。但是8年来,每到夏天和秋天,市区设立“瓜果临时销售区”的制度还在继续,小区向瓜车菜车开放的惯例还在继续,农业部门对农产品的预先监测还在继续……

每当看到这些,我都会想起那篇1000多字的倡议书,想起那位令人感动的读者,想起他送给我的1万斤西瓜。

一位记者,他的脚下有多少泥土,他的笔下就有多少真情;他的笔下有多少真情,他的报道就有多少力量!

一次报道,感动得读者送来一万斤西瓜;一次报道,帮瓜农卖掉数百万公斤的西瓜;一次报道,让瓜车菜车在城市自由穿行了8年。

这,就是新闻的力量!这,就是爱的力量! 这就是媒体上传下达的力量!这更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力量!

这就是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感谢有这个机会,可以再一次感受新闻理想的狂热,与追逐理想的感动,谢谢大家!

推荐记者编辑解放思想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敬重的报社领导:

您好!我是××报驻××的记者,我叫××,今日是来辞职的。我的辞职纯属个人缘由

,由于我厌倦了每天采写新闻,隔三差五的向领导机关和编辑部反映状况,还要时时跟群众做好联络工作,了解群众要求和反映状况,做好采访工作。以上的事情经常让我忙得不行开焦,而且常年驻外,无法和家人团聚,我现在想转变这样子的生活。这就是我辞职的理献上。

盼望领导批准我的辞职申请。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