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疫情防控二十条心得体会精选(大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9:33:14 |
  • ZTFB |
  • 9页

心得体会是对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和感悟,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它可以帮助我们回顾所经历的过程,发现其中的收获和不足。完美的心得体会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请大家阅读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为你的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疫情防控二十条心得体会精选篇一

在疫情期间最适合买的一种蔬菜就是土豆了,因为土豆的保存时间比较长,而去烹饪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拿来煮、炒、蒸、烤、煎等。总之土豆可以满足你对食物的所有想象。

2.南瓜。

在南瓜里面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富有大量的维生素而去保存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在疫情的时候适量的食用南瓜还可以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

3.西兰花。

西兰花的保存时间在蔬菜之中可以说是出了名的,可以保存十天左右的时间。

疫情防控二十条心得体会精选篇二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二十条优化措施在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对风险人员管控、风险区域划定、入境人员管控、医疗服务和疫苗接种、重点场所防控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这些调整是基于多地疫情防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相关评估数据做出的。

比如,密切接触者的管控措施由“7+3”调整为“5+3”。据介绍,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评估显示,随着病毒变异,其潜伏期逐渐缩短,在5天内发现阳性的概率很高。同时,考虑到奥密克戎最长潜伏期为8天左右,5天集中隔离结束后实施3天居家隔离能最大限度管控住风险。

再比如,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评估显示,密接的密接人群规模大,但感染风险极低,阳性检出率仅为3.1/10万。通过及时判定并管控密切接触者,能降低密接的密接转阳的风险。因为极低的阳性概率造成大量人员被管控,“两害相权取其轻”,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还有,取消中风险区判定。评估显示,中风险区阳性检出率低,仅为3/10万。但中风险区划定后,导致大量人员被管控,出行和流动受到限制,同时消耗了一定的基层工作人力,因此取消中风险区判定。

常继乐表示,二十条优化措施不是放松,而是要求更科学、更精准、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疫情防控,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落实到位、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防控效率,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除了优化的这些措施,其他措施仍然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执行。科学决策,就是尽力用最小成本在更短时间内控制疫情,就是尽力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影响。

疫情防控二十条心得体会精选篇三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途中一定要戴好口罩,捏紧鼻夹,包严面部,全程不要摘卸。可随身携带消毒湿巾,也可以携带免洗手凝胶消毒剂,尽量避免用手触碰面部、眼睛、口鼻周围,如果实在需要,就先使用消毒工具清洁双手。

2.乘电梯:按电梯按钮时可用纸巾阻隔,不要用钥匙等按按钮。据研究显示,病毒在金属物体表面上存活时间更久。电梯是一个密闭空间,同样不能摘下口罩。

3.办公室:保持通风,如果有咳嗽、打喷嚏,请掩住口鼻;当别人打喷嚏、咳嗽时,也尽量远离。

4.卫生间:病毒也有可能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公共卫生间要特别注意卫生,不能让排泄物飞溅,戴口罩和手卫生都是有效避免被传染的方式。

5.回家:当外出回家后首先要洗手,采用七步洗手法,使用流动水冲洗,同时清洗面部。用消毒湿巾擦拭,或用75%酒精喷洒手机、钥匙等随身物品,把外出衣物换掉,有条件的话清洗。家中空气也应时时保持流通。保持身体健康,增强抗病能力。

6.摘卸口罩一定要注意方法:首先要从一侧耳朵开始,把挂在耳朵上的口罩带子摘下来,再摘下另一只耳朵上面的带子,切不可用手抓住口罩前面往下拉拽,动作幅度也不能过大,不能抖动口罩。摘下来的口罩,扔进垃圾桶内,并往垃圾袋内喷洒医用酒精,密封处理。

疫情防控二十条心得体会精选篇四

一是提倡市民群众就地过节,特别是不前往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县,非必须不前往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如本市出现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为严防疫情传播风险,所在区人员非必要不出京,所在街乡镇人员限制出京。

二是对高校学生、务工人员等具有较强出京需求的群体,做好运力保障,推行有组织购票、mm“点对点”运送等方式,最大限度保障安全便捷出行。

三是鼓励有生产任务的在京单位推行弹性休假,合理安排调休倒休,引导所属人员错峰离京返京。

四是进返京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县旅居史人员严格限制进返京,14日内有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旅居史人员非必须不进返京。

五是严格控制在京举办全国性会议、培训等活动。有来京人员参加的,主办单位要加强远端筛查,人员闭环管理。

六是加强进出京旅游管理,“自驾游”要谨慎选择目的地,暂不恢复进出京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继续暂停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七是有序安排师生离返京工作,组织师生错峰放假离校、错峰开学返校,假期坚持少聚集、少走动、少扎堆。

在减少人员聚集方面——。

一是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控庙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大型活动。

二是倡导线上团拜,最大限度压减线下年会、茶话会、联欢会等活动场次和规模。

三是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提倡家庭聚餐聚会不超过10人。

四是坚持“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按75%限流开放公园、景区、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美术馆、网吧等场所,因地制宜控制瞬时流量。社区棋牌室继续暂停开放运营。

五是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餐饮机构、宾馆酒店等严格落实测温扫码、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做好有序排队和场内外客流疏导,适时采取限流措施,防止扎堆聚集。

六是宗教活动场所采取实名预约、总量控制、入场检查、分时限流等措施,压减觐香、祈福等活动,严防人员拥挤。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2篇《官方发布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详情是什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疫情防控二十条心得体会精选篇五

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疫情给全球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其中包括发布了疫情防控二十一条,旨在指导民众做好自我防护、减少病毒传播。在这艰难的时刻,我亲身体会到了这二十一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总结出个人的体会。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了科学防控的重要性。疫情发生后,政府及相关机构紧急召开会议,制定出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并向全国人民进行了宣传,呼吁大家减少外出,尽量居家,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人群。在平时,我们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这些措施看似简单,却是科学防控措施的基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毒的传播。

其次,我意识到个人责任的重要性。疫情期间,个人的防护意识和责任心对于全局的防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每个人都自觉、主动地履行个人责任,才能达到疫情防控的目标。我自己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仅尽量不出门,外出时也会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虽然这些措施可能对个人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但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的防控行动能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这本身就是一种责任与奉献。

另外,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守望相助的力量。面对这次疫情,无数的医护工作者日夜坚守在一线,他们不顾自身的安危,全力以赴地救治患者,他们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此外,还有许多普通人,他们自发组织起来,为抗击疫情提供各种帮助,比如捐款捐物,为疫情重灾区提供援助等等。这些无私的行为展现了人性中最亮丽的一面,也表达了每个人对于社会责任的认同和担当。

此外,这次疫情也让我开始重视健康生活的重要。长时间呆在家里,我有时间去规律地作息,注意饮食营养,加强锻炼,提升身体免疫力。我也学会了放慢脚步,静下心来读书、听音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一切都让我体会到,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是我们面对疫情的武器。只有保持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我们才能更好地与疫情抗争,为复工复产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我要感叹科学技术的力量。我们在这次疫情中看到了中国科技的迅速崛起,包括快速开展病毒基因测序、研发疫苗、打造智能化防控系统等等。这些科技的进步大大提高了我们应对疫情的能力,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希望。我们要加大对科技的支持与投入,同时不断培养和吸纳更多的科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疾病防控提供更好的保障。

总的来说,疫情防控二十一条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示,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了防疫的重要性,个人责任的意义,守望相助的力量,健康生活的重要以及科技的力量。希望我们能够铭记这次疫情带给我们的教训,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安全的世界而努力。

疫情防控二十条心得体会精选篇六

(一)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二)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三)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四)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五)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由“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赋码管理,第1、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的不前往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制定规范核酸检测的具体实施办法,重申和细化有关要求,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

(七)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八)对于入境重要商务人员、体育团组等,“点对点”转运至免隔离闭环管理区(“闭环泡泡”),开展商务、训练、比赛等活动,期间赋码管理,不可离开管理区。中方人员进入管理区前需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完成工作后根据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隔离管理或健康监测措施。

(九)明确入境人员阳性判定标准为核酸检测ct值35,对解除集中隔离时核酸检测ct值35—40的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如为既往感染,居家隔离期间“三天两检”、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十)对入境人员,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入境人员在第一入境点完成隔离后,目的地不得重复隔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十一)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处置方案,做好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

(十二)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制定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的方案,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加快开展具有广谱保护作用的单价或多价疫苗研发,依法依规推进审批。

(十三)加快新冠疫情治疗相关药物储备。做好供应储备,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风险和老年患者治疗需求。重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做好有效中医药方药的储备。加强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储备。

(十四)强化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摸清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群体底数,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优化对养老院、精神专科医院、福利院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管理。

(十五)落实“四早”要求,减少疫情规模和处置时间。各地要进一步健全疫情多渠道监测预警和多点触发机制,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发现感染者依法及时报告,第一时间做好流调和风险人员管控,严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战线扩大、时间延长,决不能等待观望、各行其是。

(十六)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地方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发挥各级整治层层加码问题工作专班作用,高效做好举报线索收集转办,督促地方及时整改到位。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教育部、交通运输部等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行业系统的督促指导,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切实起到震慑作用。

(十七)加强封控隔离人员服务保障。各地要建立生活物资保障工作专班,及时制定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封闭小区配送、区域联保联供等预案,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储备。全面摸排社区常住人口基础信息,掌握空巢独居老年人、困境儿童、孕产妇、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员情况,建立重点人员清单、疫情期间需求清单。优化封闭区域终端配送,明确生活物资供应专门力量,在小区内划出固定接收点,打通配送“最后一米”。指导社区与医疗机构、药房等建立直通热线,小区配备专车,做好服务衔接,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保障居民治疗、用药等需求。做好封控隔离人员心理疏导,加大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帮助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实际困难。

(十八)优化校园疫情防控措施。完善校地协同机制,联防联控加强校园疫情应急处置保障,优先安排校园转运隔离、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环境消毒、生活物资保障等工作,提升学校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支持学校以快制快处置疫情。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教育部门防控措施,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不得加码管控。教育部和各省级、地市级教育部门牵头成立工作专班,逐一排查校园随意封控、封控时间过长、长时间不开展线下教学、生活保障跟不上、师生员工家属管控要求不一致等突出问题并督促整改,整治防控不力和过度防疫问题。各级教育部门设立投诉平台和热线电话,及时受理、转办和回应,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健全问题快速反应和解决反馈机制,及时推动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

(十九)落实企业和工业园区防控措施。各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成立专班,摸清辖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企业和工业园区底数,“一企一策”“一园一策”制定疫情防控处置预案。落实企业和工业园区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建立从企业、园区管理层到车间班组、一线职工的疫情防控全员责任体系,细化全环节、全流程疫情防控台账。严格返岗人员涉疫风险核查,确认健康后方可返岗。加强对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员工的生活、防疫和轮岗备岗保障,完善第三方外包人员管理办法,严格社会面人员出入管理。发生疫情期间,要全力保障物流通畅,不得擅自要求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停工停产,落实好“白名单”制度。

(二十)分类有序做好滞留人员疏解。发生疫情的地方要及时精准划定风险区域,对不在高风险区的外地人员,评估风险后允许其离开,避免发生滞留,返程途中做好防护。发生较多人员滞留的地方,要专门制定疏解方案,出发地与目的地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外溢的前提下稳妥安排,交通运输、民航、国铁等单位要积极给予交通运力保障。目的地要增强大局意识,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并按照要求落实好返回人员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码管控。

疫情防控二十条心得体会精选篇七

全国多地核酸检测范围和阴性证明时效要求都已经发生变化。

15日,山东疾控发布消息,山东省对省外入鲁返鲁人员(包括出省旅游探亲返回人员)实行“落地检”和“5天3检”,取消了“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要求。

15日,河南洛阳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在答网友提问时表示,除进入各级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及需摘卸口罩的公共服务场所需出示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进入其他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要落实扫场所码、测体温、规范佩戴口罩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据《福建晚报》15日报道,自13日起,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在内的多家医院进入院区需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此前要求为持24小时或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

这里倡导婚宴“应办尽办”

“要减少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是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发布以后,各地调整措施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这方面,合肥的做法获得了不少网友好评。合肥市人民政府在14日发布消息称,婚宴应办尽办,这是新人的大事,也是全市的喜事,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不搞大操大办,响应“光盘行动”,把喜事办得更喜庆。

对此,有评论文章表示,从“停办”“缓办”,到“应办尽办”,这是疫情发生以来第一次在防疫措施中看到鼓励办婚宴的。文章称,这份暖心的背后不是随意和放松,而是一份对于防疫的底气。这是对国家优化防疫二十条最有力的回应。

合肥上述防控措施中也提到,桌数有多有少,但防疫措施一条都不能少。餐饮经营单位要安排人员督促顾客扫场所码,查验“两码”和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提醒顾客在公共区域活动时规范佩戴口罩。

部分地区高风险区数量有所增加。

尽管核酸检测做出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就此放松。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小组在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出,既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根据当前疫情态势,北京、广州、济南等多地都发出倡议,倡导市民,让周末“静”下来。

此外,取消中风险地区后,各地结合疫情形势,对于高风险区的人员管控也采取了新的措施。

海南三亚于11日宣布取消了区域全员核酸检测,但根据海南省卫健委15日发布的新冠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除按照要求将风险区划分为“高、低”两类,且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进行划定外,海南省还规定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划定范围。

在重庆市,近期该市高风险区数量出现了大幅度增加。12日,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杨琳解释,这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按照“二十条措施”要求和精神作出的优化调整。现在不再划中风险区,对于以前已经划了中风险区的,经过专家研判,有些调整为高风险区。

此外,广州提出大力推进方舱医院建设。据广州卫健委新闻发布会消息,截至17日12时,已建成交付方舱医院16个、床位3.9万张,仍有20个项目在建,全市共规划建设方舱医院和隔离板房床位逾24万张。(完)。

疫情防控二十条心得体会精选篇八

尽管核酸检测做出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就此放松。17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明确提出,既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

这个周末,根据当前疫情态势,北京、广州、济南等多地都发出倡议,倡导市民,让周末“静”下来。

此外,取消中风险地区后,各地结合疫情形势,对于高风险区的人员管控也采取了新的措施。

海南三亚于11日宣布取消了区域全员核酸检测,但根据海南省卫健委15日发布的新冠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除按照要求将风险区划分为“高、低”两类,且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进行划定外,海南省还规定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划定范围。

在重庆市,近期该市高风险区数量出现了大幅度增加。12日,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杨琳解释,这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按照“二十条措施”要求和精神作出的优化调整。现在不再划中风险区,对于以前已经划了中风险区的,经过专家研判,有些调整为高风险区。

此外,广州提出大力推进方舱医院建设。据广州卫健委新闻发布会消息,截至17日12时,已建成交付方舱医院16个、床位3.9万张,仍有20个项目在建,全市共规划建设方舱医院和隔离板房床位逾24万张。

疫情防控二十条心得体会精选篇九

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一)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二)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三)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四)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五)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由“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赋码管理,第1、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的不前往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制定规范核酸检测的具体实施办法,重申和细化有关要求,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

(七)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八)对于入境重要商务人员、体育团组等,“点对点”转运至免隔离闭环管理区(“闭环泡泡”),开展商务、训练、比赛等活动,期间赋码管理,不可离开管理区。中方人员进入管理区前需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完成工作后根据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隔离管理或健康监测措施。

(九)明确入境人员阳性判定标准为核酸检测ct值35,对解除集中隔离时核酸检测ct值35—40的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如为既往感染,居家隔离期间“三天两检”、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十)对入境人员,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入境人员在第一入境点完成隔离后,目的地不得重复隔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十一)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处置方案,做好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

(十二)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制定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的方案,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加快开展具有广谱保护作用的单价或多价疫苗研发,依法依规推进审批。

(十三)加快疫情治疗相关药物储备。做好供应储备,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风险和老年患者治疗需求。重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做好有效中医药方药的储备。加强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储备。

(十四)强化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摸清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群体底数,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优化对养老院、精神专科医院、福利院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管理。

(十五)落实“四早”要求,减少疫情规模和处置时间。各地要进一步健全疫情多渠道监测预警和多点触发机制,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发现感染者依法及时报告,第一时间做好流调和风险人员管控,严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战线扩大、时间延长,决不能等待观望、各行其是。

(十六)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地方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发挥各级整治层层加码问题工作专班作用,高效做好举报线索收集转办,督促地方及时整改到位。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教育部、交通运输部等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行业系统的督促指导,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切实起到震慑作用。

(十七)加强封控隔离人员服务保障。各地要建立生活物资保障工作专班,及时制定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封闭小区配送、区域联保联供等预案,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储备。全面摸排社区常住人口基础信息,掌握空巢独居老年人、困境儿童、孕产妇、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员情况,建立重点人员清单、疫情期间需求清单。优化封闭区域终端配送,明确生活物资供应专门力量,在小区内划出固定接收点,打通配送“最后一米”。指导社区与医疗机构、药房等建立直通热线,小区配备专车,做好服务衔接,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保障居民治疗、用药等需求。做好封控隔离人员心理疏导,加大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帮助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实际困难。

(十八)优化校园疫情防控措施。完善校地协同机制,联防联控加强校园疫情应急处置保障,优先安排校园转运隔离、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环境消毒、生活物资保障等工作,提升学校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支持学校以快制快处置疫情。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教育部门防控措施,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不得加码管控。教育部和各省级、地市级教育部门牵头成立工作专班,逐一排查校园随意封控、封控时间过长、长时间不开展线下教学、生活保障跟不上、师生员工家属管控要求不一致等突出问题并督促整改,整治防控不力和过度防疫问题。各级教育部门设立投诉平台和热线电话,及时受理、转办和回应,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健全问题快速反应和解决反馈机制,及时推动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

(十九)落实企业和工业园区防控措施。各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成立专班,摸清辖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企业和工业园区底数,“一企一策”“一园一策”制定疫情防控处置预案。落实企业和工业园区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建立从企业、园区管理层到车间班组、一线职工的疫情防控全员责任体系,细化全环节、全流程疫情防控台账。严格返岗人员涉疫风险核查,确认健康后方可返岗。加强对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员工的生活、防疫和轮岗备岗保障,完善第三方外包人员管理办法,严格社会面人员出入管理。发生疫情期间,要全力保障物流通畅,不得擅自要求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停工停产,落实好“白名单”制度。

(二十)分类有序做好滞留人员疏解。发生疫情的地方要及时精准划定风险区域,对不在高风险区的外地人员,评估风险后允许其离开,避免发生滞留,返程途中做好防护。发生较多人员滞留的地方,要专门制定疏解方案,出发地与目的地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外溢的前提下稳妥安排,交通运输、民航、国铁等单位要积极给予交通运力保障。目的地要增强大局意识,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并按照要求落实好返回人员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码管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