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心得体会和方法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心得体会(4篇)
- 上传日期:2023-01-06 04:49:12 |
- ZTFB |
- 10页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关于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关键词:图书馆;文旅融合时代;使命;创新
从世界范围内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文旅融合已经具备很大程度上的实践探索和相关方面的理论思考,其中大英图书馆的前身就是1753年在伦敦建立的大英博物馆,而博物馆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吸引物,在1963年英国图书馆委员会提出了针对博物馆进行扩建的报告,在报告中建议以大英博物馆图书馆为中心组建成国家图书馆,这样就把原来的国立图书馆的功能进行了有效的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也成为旅游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球的旅游者来说都有着十分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图书馆与博物馆又各自独立,这样既能够方便游客对于图书馆的整体轮廓和全景进行有效的欣赏,在导游的讲解下,也能深刻了解图书馆的文化魅力,同时又能有效避免对读者造成干扰。
1.1承担会展旅游的重要使命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入,图书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与世界图书馆事业发展进程相融合,交融和碰撞,不断产生新的火花,中外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会展旅游成为新的时代使命。国家图书馆等相关图书馆都先后举办多次特别有规模的国际会议和学术论坛,以及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有影响力的各种类型的文化主题展览,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推动了图书馆作为会展旅游重要平台和重要使命的发展。例如,上海国际图书馆在2014~2018年期间,就先后举办了九届论坛。特别是在2018年举办了以主题:图书馆,让社会更智慧更包容,的主题活动,极大的促进了会展旅游的稳步发展和良好效应的形成,并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体现出了十分独特的纽带和文化桥梁功能。同时图书馆展览和会展,也从国内走向国外,融入到国际的大背景下,充分的体现出图书馆特藏资源在全球图书馆文化交流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文旅媒介功能。
1.2体验式旅游功能
当前,我国的体验式旅游进一步深入发展,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也借鉴了国外的旅游宾馆住宿的模式,在各大乡村中逐步建起了很多民宿书吧。通过图书馆的形式,在林间松涛、白云彩霞之中成为游客所心心念念并不断憧憬的静谧归处,在这个方面成功的代表就是浙江省丽水地区的图书馆。浙江丽水民宿书吧,这个图书馆在民宿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成为丽水地区一张具有文化内涵的优雅的文化名片。这种创新的实践形式,为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案例,也使乡村旅游质量和综合效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对于文旅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战略和融合发展都有着很大的示范作用。
1.3使图书馆自身成为全球的知名旅游景点
图书馆自身在特色和创意等相关方面,要打造出亮点,承担起全球知名旅游景点的职责和任务,例如,天津的滨海图书馆就是被海外媒体和世界范围的游客所津津乐道的全新景點,在内外设计造型等方面都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建筑的外观体现出滨海之眼,在图书馆中承担观乎人文,化成天下的使命,在建筑内,有超大的共享空间,使滨海发展的能量得以呈现出来。同时,还有许多文化特色鲜明以及富有深刻内涵的建筑和造型,为读者和参观者都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力,在多层次、多角度以及多时空的背景下,使图书馆自身成为促进阅读和激发灵感的公共空间,每一个参观者都会感到震撼。在潜移默化之中,图书馆自身发展成为全球最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为读者和图书馆构建起一个优质的社会通道。
2.1从根本上有效树立起文旅融合的全新理念
在文旅融合时代的背景下,图书馆在我国当代的文化旅游事业中,有着很大程度的现实导向和目标导向的作用,特别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之后,进一步融汇贯穿宜融则融、能融金融的全新理念,在发展理念方面实现了重大的转变和优化,进一步探索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客观发展规律,使文化资源得到充分的保护,让旅游发展在文化保护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统筹了文化和旅游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及公共服务价值,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相融合,并得到共同的发展,也使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国际交流实现更深远的合作。在此全新理念的指引下,图书馆事业一定会进一步实现创新式发展,并提质增效。
2.2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实现新机制的培育
当前,图书馆对于文旅融合的探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未来的发展空间极其深远,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进一步构建图书馆和旅游方面的融合机制,在新机制的作用下,使既定要求和任务得到进一步的细化和量化,并及时有效的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更新。例如,在国家和省级各个层面,要针对文旅深度融合中的各项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针对公共图书馆的相关规划着重研究,在文化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创产品设计等一系列相关方面,都能够深度融合,把各个要素进行融通,并纳入其中,结合各个馆的实际需求、经费能力和文化特色,通过建立和完善文旅深度融合的全新机制,把文旅深度融合的相关决策和各项工作真正意义上贯彻落实。
2.3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积极探索全新的发展路径
早在1987年,我国就提出了旅游亚文化,其内容包括旅游的六要素,主要是:食、住、行、游、买、娱。在1991年,六要素的顺序变为住,食,行,游,购,娱,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成为旅游业界普遍使用的基本概念,为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实现创新发展勾勒出了路线图。针对这六个要素,要逐步完善和优化,并打造出属于自身特色的文旅项目,并使相关方面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为游客和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着重加强其个性化特征、人文特性以及创新性。
综上所述,图书馆的文旅融合体现的不仅仅是图书馆和博物馆的融合,更体现出图书馆的文化地标,景点,观光,购物,旅游,文化休闲等一系列相关功能,成为文旅融合产业中的典型代表。同时,也向当地人们明确显示,公共图书馆可以具备市民第二起居室的旅游休闲功能。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也要承担自身的使命和职责,在发展路径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实现更有效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飞.文化和旅游部干部大会召开[n].人民日报,2018.12.17.
[2]王世伟.国际大都市图书馆服务体系述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4:273-276.
[3]张勇.云南腾冲:边城崛起的文化密码[n].光明日报,2018,12,15.
[4]符文洋.重新审视旅游六要素[j].中州大学学报,2014.5(8):8.
关于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古城西安参观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员___。有一句话这么说,“秦中自古帝王都,陕西文物甲天下”。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具有“古都名珠,华夏宝库”之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市南郊,大雁塔的西北侧,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于1991年6月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它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的遗愿作为国家715重点工程而建,由张锦秋女士设计,是一座仿唐建筑,再现了大唐时期恢弘大气的时代特征。在建筑布局上,体现了“中央殿堂、四隅重楼、中轴对称、主从有序”的特点,整体给人以古朴凝重、典雅大气之美。
陕西历史博物馆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大部分。馆藏各类文物37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59件,国宝级文物18组,主要有青铜器、历代陶俑、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四大主题。
我们今日参观的是它的基本陈列。基本陈列以时间为序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展段。系统地展示了陕西自蓝田猿人到鸦片战争的发展历程。
进入序言大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尊唐代的走狮和一组黄河、黄土高原的巨型雕塑。眼前这座走狮,既有东方的雄浑厚重,又有西方的瑰丽神奇之美,堪称东方第一狮。衬托狮子背景的是奔腾不息的黄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黄土高原则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它们是陕西人和陕西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这个序言大厅以无言之序实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陕西古代史陈列的第一个展段—史前史。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蓝田猿人头骨化石。它是1964年科学工作者在蓝田公主岭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距今约有115万年,蓝田猿人是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人类就是由此蹒跚站立起来,书写了属于人类的文明。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距今约5000-6020___年,人类进入了仰韶文化时期,属于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遗址中最为典型和较完整的一处遗址,半坡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最具特色的是彩陶器,这些器皿的形状、色彩和用途各异,著名的有人面鱼纹盆、尖底瓶等。人面鱼纹盆是半坡彩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史前史展段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以农兴国、以礼定邦的周文化展段,这里的周包括周民族、周方国和西周王朝。
周人的先祖姓姬,名弃,他曾在关中大地上教民稼穑,数艺五谷,开创了中国的原始农业。公元1046年,西周定都陕西,由此开创了陕西作为中国14个王朝都城的序幕。周人依托富饶的关中平原和改良的政治制度创造了奴隶社会最鼎盛的时代。琳琅满目的青铜器是这一盛世的重要见证。
五祀卫鼎为国宝级青铜器,内壁铸有铭文,记载了西周中期一件土地交易事件,铭文中还有确切纪年,五祀卫鼎是西周中期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
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顶峰,但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西周最终走向了灭亡。
到了公元220___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为加强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法律、车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个虎符是古代调集军队的凭证,它为虎形,分铸两半,两半吻合,方可调兵,现代汉语“符合”一词就来源于此。虎身有错金铭文,铭文内容表明50人以上的军事行动必需有国君的命令,这是我国古代用兵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
秦之后,汉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顶峰时期,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在这一时期正式形成,中国的方块字也从这时候起也被称为汉字。汉几乎成为中华民族一个文化符号,“汉字”“汉语”“汉人”都是汉曾经辉煌的印记。
大家先来看看这件国宝级文物——皇后玉玺。玉玺上方凸雕螭虎钮,底面篆书“皇后之玺”四字。质地为蓝阗羊脂玉,很可能是吕后生前所用的印章。“皇后之玺”是迄今发现的唯一汉代皇后玉玺,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制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汉朝灭亡后,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战争纷乱、社会动荡、民族融合的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文物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军事色彩。
大家请看这件“多面体煤精组印”。它由26个面组成,其中14个正方形印面上刻有文字。这枚印章的主人是鲜卑族上层人物独孤信,因为官职太多,公务繁忙,所以特制此印,以便签署公文。值得一提的是,独孤信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皇帝级的人物,因此他有“中国古代第一老丈人”之称。
走过动荡的魏晋南北朝,让我们步入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隋唐。这一时期是陕西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空前繁荣,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一些侨居海外的华人仍被称为“唐人”,他们所居住的地方也被称为“唐人街”。
这里有一件国宝级文物——兽首玛瑙杯,它做工精湛,堪称这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此杯选料精良,用极为罕见的缠丝玛瑙制成。器形如同号角,兽眼向外突出,显得炯炯有神,兽角自然弯曲为螺状,兽嘴镶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是当之无愧的唐代艺术精品。
这幅是出土于章怀太子墓的《迎宾图》,这幅图形象地再现了唐代官员接待外国使臣的场面,反映了唐代活跃的外交活动。最后,让我们进入宋元明清部分看看,我们重点关注一下青釉提梁倒灌壶。它为国宝级文物,壶把上雕刻着一只精美的凤凰,壶嘴上是一只仰卧的母狮和一只正在吸吮乳汁的幼狮,壶面雕刻着牡丹花,壶盖、梁、身连为一体,注水口在壶底中央,是一个梅花形小孔。注水时将壶身倒翻过来,水从壶嘴中流出为盛满,这时再把壶身翻正,壶嘴正常出水而壶底不漏水,这运用了连通器的原理,反映了工匠的睿智巧思。
各位游客,徜徉于陕西5020___年文明之后,我们可能已被灿若繁星的精美文物所折服,更为先祖们的创造与智慧而骄傲,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感受文明的独特魅力将是你在陕西最美的旅程。
开放的陕西欢迎您再次走进陕西参观游览。
谢谢大家。
关于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根据湖北省20xx年高考方向及新课改省份(特别是宁夏、海南)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制订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如下。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湖北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20xx年是湖北省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特别是宁夏、海南等地),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1、时间安排: 20xx年暑期—20xx年2月底(一轮复习)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
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预测和模拟训练。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否则这是严重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高考考的许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二)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分层教学。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进,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发展,全体学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业检查。每天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学生在课后练,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周考月考。知识巩固和思维深化,除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外,还须通过周考、月考去强化。周考、月考也是我们教学时段要检查的内容。要强调的是,周考有的改为周练,练不如考,考对学生的压力感、速度训练和答题规范养成远远超过练。其次,不管练习、周考、月考,有练有考就必须讲评。只有讲评,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思路才能得到升华。
5、自习辅导。晚自习读历史是历史学习巩固一个重要的时间保证,但要学生读历史,就必需历史老师能下班辅导。历史老师晚自习下班辅导,有利于学生释疑解难和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还会对学生学习历史产生感情压力和督促作用,这自然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
1、复习内容
(1)必修内容:
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2)选修内容:
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复习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训练评讲
暑期补课 必修1第1—5单元
读(熟读课本)
↓
写(默写基础知识)
↓
析(分析归纳)
↓
练(限时训练)
↓
评(精析精讲)
课课训练
单元过关
精讲精练
侧重方法
提高能力
重在落实
1 必修1第6单元
2 必修1第7单元
3 必修1第8单元
4 必修1总结、测试
5 必修2第1单元
6 必修2第2单元
7 必修2第3-4单元
8 必修2第4单元
9 必修2第5-6单元
10 必修2第7-8单元
11 必修2第8单元
12 必修2总结、期中复习
13 必修3第1-2单元
14 必修3第3-4单元
15 必修3第5-6单元
16 必修3第6单元
17 必修3第7-8单元
18 选修1第1-3单元
19 选修1第4-7单元
20 期末备考
关于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用运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需3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习课需要2课时。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在全面贯彻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以下几点:一.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三.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整体情况分析:学生从小学升入七年级,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10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70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4.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半学期中,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机关每周一学心得体会报告(大全14篇)
- 2023年儿童数字化培训心得体会精选(模板15篇)
- 突发事件舆情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写 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处理心得体会(2篇)
- 红色传奇班会心得体会如何写 红色传奇班会活动总结(2篇)
-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诗歌心得体会报告(6篇)
- 会计账簿填写的心得体会和方法 会计登记账簿的心得(九篇)
- 青海疫情志愿者心得体会范本(模板19篇)
- 最新环保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大全13篇)
- 感谢国家感谢父母心得体会报告 感谢国家感谢父母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四篇)
- 党史竞答知识竞赛心得体会总结 党史知识问答竞赛心得体会(9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