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灌阳酒海井心得体会总结 广西灌阳县酒海井(六篇)
- 上传日期:2023-01-06 03:11:09 |
- ZTFB |
- 8页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广西灌阳酒海井心得体会总结一
柳江绕着柳州市区回流,北岸城中心三面环水,形成一个巨大的“u”字,古籍称其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故又有“壶城”之称,也有人将它形容为一个“巨大的天然盆景”。柳州市区内外由石灰岩构成的奇山峻峰拔地而起,千姿百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而且柳州气候温和,四季长青,任何时候都很适合旅游。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全市现有工业企业2100余家,有4家企业进入国家500强,有11家进入国家大型企业行列。全市现已形成了三大支柱产业:即以微型汽车和中吨汽车为主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以工程机械和通用机械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以钢铁和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为主的冶金为业。以这三大支柱产业和轻工、化工、造纸、建材等主导产业为龙头,柳州已经初步建立起涵盖30多个行业、4000多个品种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桂柳工”、“解放”柳特、“金嗓子”、“两面针”、“花红药业”、ovm预应力锚具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
柳州国民经济整体上呈现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__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7.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2%,名列全区第一。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79亿元,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9.36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52.5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70亿元,同比增长6.0%。
柳州,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是全国唯一拥有大区铁路局总部的非省会城市。铁路网络直接联通湘、渝、黔、滇、粤五省市,是沟通大西南与华东、中南、华南地区的铁路枢纽。
柳州,是中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桂海高速和梧州至贵州高速公路在柳州交汇,209、322及323国道在这里会合,柳州已经被高速公路网络所围合,向南4个小时可以直达海岸港口,向北可以贯通中、西部腹地。
柳州白莲机场达到国家4d级标准,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等航线。柳州拥有国家一级口岸,五级航道,全年可无障碍通航300吨级船只,上溯可至贵州,下航可达香港、澳门。
柳州交通便利、区位优良、物产丰富,素有“桂中商埠”之美誉,历来是中南和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经济区位上,柳州东临粤、港、台等经济发达地区,南接北部湾、东南亚等高速发展地区,西靠云、贵、川,北抵长江中下游,由此形成背靠中南、西南,面向东南亚和东部沿海的有利区位。柳州商贸活动频繁,各类商品批发市场健全,供需两旺,物流通畅。具备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构建区域现代物流中心的良好地理和区位优势。
柳州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先后与45多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柳州正在成为一片充满希望、充满商机的投资开发热土。
最新广西灌阳酒海井心得体会总结二
七星公园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东岸, 小东江流贯其间, 占地面积100余公顷, 因七星山的七个山峰, 犹如天上的北斗七星坠地而得名。公园内有“北斗七星”、“驼峰赤霞”、“月牙虹影”、“普陀石林”等胜景, 占有山、江、洞、石之美。著名景点有七星岩、龙隐洞、月牙岩、曾公岩、骆驼山、龙隐岩和花桥、月牙楼、儿童乐园、动物园、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清真寺、盆景艺苑、桂海碑林等。为桂林最大, 游客最盛, 历史性最长的一个综合性公园。
七星山
在漓江东岸, 距市中心1000米, 由普陀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4峰与月牙山玉衡、开阳、瑶光3峰组成, 海拔依次为265、255、248、245、255、241、250米, 7个山尖几乎摆在一个水平上。普陀月牙, 一东一西, 相互连属, 分布如太空北斗七星, 山名以此而来。山体面积51.5公顷, 以岩多洞奇著称。七星岩而外, 有元风、玄武、白鹤洞和四仙岩、曾公岩等几十个岩洞。普陀山的石林, 突兀峥嵘。驼峰下的盆景苑, 集桂林石木之胜, 苍劲挺拔, 气度非凡。更为珍贵的, 有隋唐以来石刻500余件。
天柱石
在七星公园西, 花桥东。石挺拨矗立如柱, 故有“天柱”之名。又如未放的芙蓉, 亦名“芙蓉石”。石高约10米, 上刻“毛泽东思想万岁”7个大字。北临灵剑江, 江中矶石上筑有小亭。东南茂树葱茏, 浓荫簇拥。石颠有小叶榕, 亭亭如盖。天柱北面刻有崇宁五年(1106)和光绪十一年(1885)的洪水标记, 是研究古代水文的重要资料。晚清著名临桂词人况周颐曾住天柱峰下, 有“天柱峰下人家”小印一枚, 常盖在词笺上。
花桥
在七星公园正门灵剑江与小东江汇合处, 桥畔繁花似锦, 小桥掩映于“满溪流水半溪花”之间, 故名花桥。
七星岩 位于七星公园普陀山腹, 岩洞长约1100米, 宽处50米, 最高处20米。七星岩又称栖霞洞、碧虚岩等, 七星岩之名起于宋代。该岩本为地下河床, 后因地壳变动, 地下河上升, 露出地面成为岩洞, 其后雨水长期沿岩石缝隙渗入, 溶解石灰岩, 并不断在洞内结晶, 从而形成许多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 形成蔚为奇观的自然景致。七星岩如今是桂林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普陀山
位于七星公园内, 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峰组成。因唐时山前建寺供奉普渡众生的观音, 故名普陀山。山西南麓有元风洞, 数九寒天, 外冒暖气; 盛夏酷暑, 凉风习习。山上芳草如茵, 翠柏浓郁, 古木参天。从山门拾级而上, 蝉噪鸟鸣, 林静山幽。山腰有普陀精舍, 飞檐门拱, 琉璃朱饰, 素负盛名。往左过碧虚岩、真武阁、四仙洞, 即到斐声中外的七星岩, 往右继续登山, 则有为抗日捐躯的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普陀山有历代石刻100余件, 著名的有唐颜真卿亲笔榜书“逍遥楼”、宋李彦弼《湘南楼记》以及“龟蛇合一”浮雕等。
普陀山门
在普陀南麓, 建于1972年。登上普陀山的第一道大门, 是仿亭式的建筑, 由一堵通花矮墙分隔着山体与平地, 中间开一个圆形拱门, 上面是硬脊翘檐坡顶, 绿色琉璃瓦, 高4.5米, 长6.7米, 深4.6米, 面积26.8平方米。门上悬挂着“普陀山”的匾额,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的对联分挂两侧, 整个山门掩映于古树浓荫之中, 显得更加清幽、寂静。
摘星亭
位于海拔248米的七星山天玑峰顶, 单檐、8柱8角, 混凝土结构, 长宽各5.2米, 高6.5米, 面积27.04平方米, 建于1958年。摘星亭是七星山7座山峰唯一的高亭, 立于亭上, 可以旷观。东可眺尧山、天圣、屏风、猫儿山; 北可望虞山、叠彩、仗波、老人诸山及清澈的漓江; 西可赏象鼻、南溪诸胜, 故曾有“旷观亭”之名。
护碑亭
在普陀山南麓山门东侧。1974年兴建, 以保护同刻在阴阳两面的唐颜真卿书“逍遥楼”和宋李彦弼的《湘南楼记》珍贵石刻, 故名护碑亭。因“逍遥楼”出自大家手笔, 碑亭又被称作“逍遥亭”。亭高4.5米, 长6.7米, 深4.6米, 面积30.6平方米, 为钢筋水泥结构的4柱、单檐、绿瓦仿古建筑, 简朴、典雅, 不与名碑争胜, 兼有护碑、会景的作用。步入碑亭, 欣赏书法艺术, 浏览方志资料, 兼得园林胜景之趣, 实在是赏心的乐事。亭内原来还有明包裕《重修广西城碑记》, 现已他移。
文昌亭
在普陀山半山腰, “超杜净境”右侧, 名取文运昌盛之意, 因处浓荫耸翠之间, 又名“拥翠亭”, 为重檐、尖顶8角亭。原建于明, 有楼, 毁于抗日战争时期, 1965年在原址新建。高8米, 长宽各5.7米, 面积32.4平方米。亭北邻小蓬莱, 东为普陀精舍, 西、南有矮墙栏杆, 是凭眺佳处。
元风洞
古称玄风洞, 俗称劳动量荽岩。在普陀山西麓, 洞口西向, 高3~24米, 宽2~15米, 深250米, 面积1945平方米。元风洞与普陀山其它洞占相通, 形成空气对流, 洞口有一股强劲气流, 洞内空气清新。由于日照, 山体热量的聚散, 山洞的气温终年保持在20℃左右。洞外温度, 夏日最高达39℃, 冬天最低-5℃。洞内外温度相差15℃左右。洞内题刻的“温凉别况”以及田汝成的《游记》中“冬时温如火, 盖阳伏之征也”的记载, 准确地概括了元风洞冬暖夏凉的特点及其原因。宋诗人赵少隐曾在洞口建“来风亭”, 明吕调阳曾筑“七星庵”, 清改为“大贤庵”, 现已无存。
忆昔亭
在普陀山博望坪八百壮土墓旁, 1946年建。以纪念抗日阵亡将士, 抚今忆昔, 吸取血的教训, 亦名纪忠亭。高7.5米, 宽5.3米, 长4.2米, 面积22.26平方米, 为砖柱、单檐、尖顶、青瓦、方形的仿古亭, 中有石桌凳供凭吊憩息。
普陀精舍
在普陀山半山腰、第2道山门“超尘净境”后的山坡上。原为普陀寺旧址, 1959年拆除全部旧建筑, 重新修建, 更名“普陀精舍”。精舍为红柱、粉墙、硬脊、翘檐、坡顶、绿瓦的2层楼阁式建筑。1层长17.3米, 深12米, 2层长度略小, 总建筑面积约为400平方米。正屋开敝, 楼上四面开窗, 上有观景厅。普陀岩崖壁前的天然石屏, “超尘净境”山门、普陀精舍、文昌亭、小蓬莱等一组错落有致的建筑, 形成封而不闭的多变格局, 登楼观赏, 城市风光、山林奇趣, 各呈勃勃生机。
普陀石林
在普陀半山腰的普陀精舍前, 高9米, 面积约150平方米, 呈不等边多边形。相传, 唐代地方官员在这里选石进贡朝廷, 深得唐太宗李世民喜爱, 视为“瑞石”, 镌刻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于其上, 钱藏宫中。李靖出任桂州总管时, 唐太宗嘱咐他考查“瑞石”产地, 得悉产于普陀山, 敕命建庆林观, 并御书“庆林观”赐额。普陀石林, 林峰嶙峋, 突兀峥嵘, 最为奇美, 为桂林三大石林之冠。
小逢莱
园林建筑。在普陀山半山腰, 普陀精舍前, 普陀石林左侧, 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为亭阁式长廊, 红柱、坡顶、青瓦, 长16米, 宽6米, 顶高6.5米, 建筑面积96平方米。廊西有矮围墙, 可凭栏眺望城东佳景。山墙上有“小蓬莱”匾额, 亭柱分悬著名教育家马君武联句: “城中佳境, 常绕梦魂, 叹半世飘零, 遂与名山成久别; 岭表旧都, 屡经离乱, 望故乡英俊, 共筹长策致升平。”
博望亭
在普陀山天玑峰半山坳上, 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8柱、单檐、翘角、绿瓦、长方形仿古亭, 宽约4米, 长10余米, 面积40平方米左右。亭建于山脊, 与米, 深180米, 面积20xx平方米。宋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曾布, 性喜访奇, 元丰二年(1079)发现并开发, 辟为景点。宋刘谊《曾公岩记》详载其事。曾公岩是个迷人的山体地势配合, 宜于近观远眺山前山后景物, 俯仰顾盼, 处处入画。
栖霞亭
在普陀山四仙岩口。始建于宋, 名“簪带”, 刘克庄《簪带亭》有“上列青林杪, 凭栏尽桂州”之句·清代重建 后易名“倚岚”, 后改“碧虚亭”, 毁于抗日战火。抗战胜利后在原址建“栖霞亭”。1979年再新建, 沿用“栖霞”之名。亭有月门, 又称“步月亭”。亭为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单檐方亭、面积25平方米。底层作售票处, 上层为观景亭。游人上下, 若穿云步月, 与碧虚阁对应。渲染了“天上人间”的意境。
玄武洞
在普陀山北半山腰, 与白鹤洞相连。洞口向西北, 高5~6米, 宽2~15米, 深21米, 面积230平方米。洞呈喇叭形, 前大后小。洞中有全真观, 为元代所建, 明改名真武阁, 后因避讳又改为玄武阁, 洞亦更名玄武洞。玄武客早废, 抗战胜利后重盖, 1989年拆除原格, 重新修建。一偏一正, 分别为45、100平方米的仿古混凝土结构, 飞角、单檐, 高6.5米。偏客南向, 正阁西向, 均有“玄武阁”匾额。从偏阁登10数级石阶, 达正阁, 为8柱大厅, 前可凭栏眺望普陀山麓秀色, 后通白鹤洞,经四仙岩, 达名闻遐迩的七星岩。透过阁楼南窗, 可以看见明代浮雕《龟蛇合一》。
玄武, 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水神, 后为道教所信奉, 同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四神, 其形象为龟或龟蛇相缠。这座浮雕, 巧妙地利用岩石的天然色泽, 雕成青灰色的龟、淡红色的蛇的玄武形象。龟, 水母类, 披甲, 有防御水火刀兵之意, 表达了人民群众追求安定吉祥的愿望。
白鹤洞
在普陀山北半山腰间, 与四仙岩、玄武洞相连。洞高3~4米, 宽6~7米, 深23米, 面积150平方米, 呈圆管形。洞壁石纹如白鹤飞翔, 洞中一石柱, 如鹤腿, 故有白鹤洞之称。白鹤洞是从普陀岩、玄武洞进入七星岩的必由之路, 地势较高而曲折, 且洞内幽暗, 通过时自卑而高、由明转暗, 再出敝亮的四仙岩, 给人以变幻无穷的神秘感。
四仙岩
位于普陀山西北半山腰, 与白鹤洞相接, 高7.3米, 宽4~13米, 深32米, 面积约270平方米, 呈穹隆形, 上圆下平, 北连七星岩。洞口开阔、敝亮, 镌刻有摩崖作品多件, 岩内有4个石笋, 传说是日华、月华、星华与好事者开怀畅饮, 给岩洞增加神奇色彩。宋时, 岩口建有“簪带亭”, 早废。1978年在原址新建步月亭和栖霞亭。
普陀岩
在普陀山半腰的普陀精舍北侧, 高4~10米, 宽6~9米, 深15米, 面积约120平方米。普陀岩南北对穿, 高敝通透, 形如三角卷蓬。地面为斜坡, 有25级石阶, 分3级坡降, 中设花圃。明朝在洞中建有碧虚楼, 曾称碧虚洞, 楼早废。
永泉
在普陀山半山腰普陀石林旁, 是一个像米臼一样的天然石穴, 深约30厘米, 里面有积水, 即使在大旱之年, 也永不枯竭, 可能与地下水源相通, 用以沏茶, 清甜适口。
飞来石
桂林名石, 在普陀山西北的寿佛洞南侧, 原听月亭故址旁, 因石无根, 传为飞来之石。高6.4米, 呈倒圆锥形, 上大下小。顶平, 四周凹凸不平, 上有“堪语”二字, 为清人余心孺所刻。
最新广西灌阳酒海井心得体会总结三
北海市拥有广西最大的海岛涠洲岛。
涠洲岛位于北海半岛东南面24海里处,由南至北长6.5公里,由东至西宽6公里,最高海拔79米,北海涠洲岛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
岛上住有20xx多户人家, 16000多人口, 85%以上都是客家人,岛上不但气候宜人,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四季如春,气候温暖湿润,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清新宜人,具备世界旅游界向注的“三s (海水sea 、阳光sun、沙滩sand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岛屿;故素有“大蓬莱”仙岛之称。
在高空鸟瞰,面积为25平方公里的涠洲岛犹如一枚翡翠漂浮于湛蓝的大海中。
踏上这座火山岛,撞入眼帘的是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与火山熔岩景观――猪仔岭憨态可掬,鳄鱼石栩栩如生,滴水岩泉水叮咚,红色火山岩好象刚刚喷发过……位于盛堂村的法国天主教堂,更是在19世纪末就落户岛上,材料全部取于岛上的珊瑚、岩石,历经百年岁月,依然坚固如初。
四百多年前,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游览该岛,写下“日射涠洲廓,风斜别岛洋”的诗句。
猪仔岭
猪仔岭位于涠洲岛月牙形海湾的中心部位,与岛相离100米,有乱石堆成的小路通往其上,在涨潮时,这条路会被海水淹没。
这座耸翠的小岛酷肖一头匍匐着的肥猪,小小的双眼、短短的耳朵、高高的前额,身躯丰盈,膘悍粗犷,唯妙唯肖,叫猪仔岭。
天主教堂
涠洲岛天主教堂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哥特式建筑,整个建筑群由教堂、男女 修道院、医院、神父楼、育婴室等组成。
当时还没有钢筋水泥,建筑材料全取自岛上的珊瑚、岩石、石灰拌海石花及竹木建造。
一百多年来,涠洲岛天主教堂虽经历了多少风雨的冲刷,仍保存完好。
法国哥特式的天主教堂颇具特色,它高13.5米,长56米、宽17米,全用岩石、珊瑚粒及竹木瓦建造,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教堂内可容纳教徒1500人。
涠洲岛天主教堂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公元1861——1880年)历经20xx年才建成。
据说此教堂为当时全国四大教堂之一。
涠洲天主教堂由钟楼、修道院学堂、医院、育婴堂所组成。
由于“文革”的扫“四旧”,除教堂和钟楼外,其余都已荡然无存了。
迄今仍可供教徒们在教堂内弥撒祈祷和供后人观瞻。
现有信徒20xx多人,每逢星期日,便有信秆到此做礼拜,热闹非凡。
火山口地质公园
火山口意即火山喷发时的口子,在涠洲岛的西南边,在“鳄鱼”山脚下,因壮观的火山熔岩而出名,是涠洲岛上最主要的景区,20xx年1月13日,顺利通过了国家旅游局专家评审组审核评定,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这里的火山岩石千姿百态,各种形状都有,奇妙极了,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妙笔生花。
火山口确实很美,岩层一层一层的,像关于火山喷发的科普书一样,在说着涠洲岛久远的故事。
有风的时候,一浪涌着一浪,扑到岸边的岩石上腾起高高的白花,发出“轰轰”的响声。
蓝天、白云、岩石、巨浪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滴水丹屏
滴水丹屏在涠洲岛滴水村南岸边,原名滴水岩。
绝壁上部绿树成荫,壁上层间裂隙常有水溢出,一点点往下滴,如朱帘垂挂。
由于海蚀作用,岩石的外表形态犹如一有眼、有鼻、有嘴、有发的巨型侧面“人头像”(现已倒塌),景致优美。
滴水丹屏的海滩非常不错,靠近水边的沙子很细腻,中间铺满了碎珊瑚,再往岸边就是松树林。
在这里游泳的人很多,在海里随着海浪的涌动时而跳跃,时而漂浮。
滴水丹屏是赏日落的最佳位置。
在晴天的时候,每当傍晚时分,将落的太阳会绽放出一天中最后的灿烂,为我们呈献出最绚丽的晚霞。
五彩滩
五彩滩,原名芝麻滩,是因沙滩上有许多像芝麻一样的黑色的小石粒而出名。
退潮后的芝麻滩格外的漂亮,巨大的火山岩石一层一层的,在阳光的照射下特别的壮面。
大片大片的火山熔岩裸露出来,特别的宽阔。
许多地方虽然海水退了,但还是留下了大片大片的一洼一洼的水,在蓝天的映射下,一洼一洼的水在视线中也变成了蓝色,和裸露的岩石一起,很是迷人。
远处蓝蓝的天和蓝蓝的海水成了一色,白白的云点缀蓝蓝的天,让天空更生动;海水时而很温柔地亲吻着火山岩石,时而遇到岩石便跳跃起来,飞溅成白色的美丽的浪花。
碰到好天气,在芝麻滩远眺,离涠洲岛约9海里远、面积约1.89平方公里的斜阳岛犹如就在眼前。
石螺口海滩
石螺口海滩和其它的景点都不一样,即有国内其它地方海滩的那种浪漫,又有涠洲岛特有的原始与自然。
石螺口海滩的沙子很漂亮且很松软,在阳光的照射下很白,刺的人睁不开眼晴。
天空与白云、海水与浪花、沙滩与茅草棚、渔船与远处的风景、戴着斗笠织网的渔民与躺在太阳伞下戴着太阳镜的游客,很自然地构成一幅无可言说的风景。
石螺口海滩也是涠洲岛上最佳的潜水基地,如果您有兴趣,穿上潜水服,跟着潜水教练一起潜入深秘的海底,与美丽的珊瑚来个亲秘接触可能会让您的涠洲之行终生难忘。
在石螺口海滩,您可以租上太阳伞和椅子,要一些冷饮,很惬意地躺在太阳伞下,一边观赏着美景,一边喝着冷饮。
困了就眯上眼睡一会,睡醒了就去沙滩上踩着浪花走一会,在这里只有你才是大自然的主人,怎么玩你说了算。
涠洲岛灯塔
涠洲灯塔位于涠洲岛之巅,1956年设立,原为铁架结构,1969年改建为石塔。
由于原灯塔高度不够,导航性能较差,加之建设简陋,与涠洲岛的旅游景点很不相称。
20xx年,广东海事局拨款100多万元重建后的涠洲灯塔,高22米,设计考究,建造工艺精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建筑精品;其内设旋转楼梯,上落方便,梯级铺贴红色花岗岩面层,显得名贵高雅;塔身内侧贴白色瓷砖,外侧面贴白色仿石砖,洁白如雪;灯塔采用高级铝合金刚化玻璃水密窗,耐腐蚀、防水性好;塔的底部和悬挑室底板处巧妙地开设通风孔,使灯塔内部长期处于通风透气状态;塔顶安装上海产铜制灯笼,灯光射程18海里;灯塔上部设计有瞭望台,游人登塔极目远眺,全岛风光尽收眼底 。
最新广西灌阳酒海井心得体会总结四
德天瀑布位于广西自治区西南山区,靠近中越边境的崇左市大新县境内,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跨国瀑布。
德天瀑布横跨中国越南两个国家,中方瀑布叫做德天瀑布,越方瀑布叫做板约瀑布。瀑布发育于归春河的上游,硕龙镇德天村,距首府南宁市140多公里,自北南流的归春河流入越南又流回广西,经大新县德天村处被峙在江心的浦汤岛所阻挡,使河水激石咆哮,夺路而下,遇断崖跌落而形成高达50余米的瀑布。
德天瀑布分三层。第一层河水沿笔直的山势,俯冲而落在百多米下的山潭中,银瀑飞泻,震魂摄魄的风采与魅力,摇动人之心旌。第二层比较低缓,山势在此造了一个几十米的台阶,让第一层瀑布猛冲而下后有一个喘息的机会,然后蓄势而发,形成了最为壮观的第三层。在第三层已汇聚了从源头流出的四散的河水,几乎是垂直流下的水幕,冲击着宽广的河面,流淌出一幅掩映在绿树怀抱中的天然画卷。
德天主体瀑布宽100米,纵深60米,落差70米,与越南的板约瀑布连为一体,瀑布总宽208米,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瀑布,雄奇瑰丽,变幻多姿,碧水长流,永不涸歇,巨大的跌水分成数股飞泻直下,水花四溅,烟雾溟蒙,在阳光下,色彩缤纷,蔚为壮观。
瀑布上游,河水时急时缓,时分时合,迂回曲折,于参天古木间,花草掩映,百鸟低徊,江水忽遇断崖,飞泻而下。恰似一巨大银练,高悬挂于峡谷之上。瀑布之下,水气蒸腾,上接云汉,其滚滚洪流,折而复聚,飞泻而下,连冲三关。涛声回荡于山间,声若巨雷,数里可闻,仰望瀑顶,群峰若浮动,巨瀑如海倾,水沫飞溅,如万斛明珠,若遇晴日,彩虹横跨瀑布,为雄奇的瀑布增加了几分娇媚。
德天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和中最美的六大瀑布之一,以其自然美成为国家特级景点。
大新明仕田园风光,距县城53公里,为国家一级景点,属崇左市。方圆20公里的景区山清水秀,山环水绕,素有小桂林之称。明仕田园位于广西大新县明仕村,这里有农舍、田园、水车、凤尾竹、青山、绿水,真是风景秀丽,可谓是来到了一处世外桃源。田地里,水稻和甘蔗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芳香;小路旁,沉甸甸的芭蕉挂在树枝上;池塘里,一群鸭子正在水中嬉戏。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沟一渠,都呈现出一种原始自然的美。在这里,你只要按下相机的快门,拍出的相片都是一幅绝佳的风景照。
这里翠竹绕岸,农舍点缀,独木桥横,稻穗摇曳,农夫荷锄,牧童戏水,风光俊朗清逸,极富南国田园气息。美有丽的山峰,明镜似的小河,划入天际的扁舟,满洒的翠竹,绿油油的稻田,乡土风味十足的水车、水渠与独木桥。
泛舟河上,可感受竹丛山峰蓝天白云倒影如镜,再衬以小桥流水,百鸟啼鸣,以及村舍中的鸡鸣狗吠,是一处难求的令人迷醉的田园风光。
明仕的山光水色的确迷人。这里,青山绿水,相互辉映,形成许多秀丽景点,而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明仕河。
明仕河发源于越南,从念斗屯流入我国,向东南流经本县的谨汤、明仕、堪圩、芦山、后益等,至雷平镇的科度屯对面与黑水河汇合,全长44.13公里。明仕山水田园风光集中在明仕至拔浪一带。风景区河段长约8公里,目前已开发的河段2.2公里。在已开发的河段,游客可以乘坐竹排,顺流而下,饱览两岸迷人景色。这里,你会看到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地貌景观,看到凤尾萧萧,龙吟嘀嘀的碧江竹影,看到古风淳厚的壮族村落,看到威武的将军山,灵秀的通天洞,奇特的万乳崖,还有那天然生成的崖壁画。国家邮政局首次公开发行《祖国边陲风光》特种邮票一套12枚,明仕田园风光命名为《桂南喀斯特地貌》(第七枚)入选邮票题材,影视作品《牛郎织女》、《酒是故乡醇》、《天涯侠医》以及《草本药王》外景拍摄地和神秘的千年岩洞葬、老龟送客等胜景。
明仕田园山水之间皆是稻田,眼光所及皆是绿色。在绿色的之中,到处点缀着情态各异的山峰。在山峰点缀下的绿色之间,静静地流淌着弯弯曲曲的清清小河,仿佛是翡翠的碧玉。清澈的河水中,是缓缓飘动的柔美水草,无数的鱼儿自由自在地徜徉在水草之间。几只鸭子游过,泛起无数的涟漪,打碎了山峰宁静的倒影并扩散到岸边。岸边是一簇簇葱茏的毛竹,三五枝纷批的枝叶倒映在河中,那是苏氏独有的“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画图。在落日的余晖中,从山间露出的夕阳染红了小河,小河泛着金色的光芒,格外的美丽!
明仕山水田园风光完全可以和德天瀑布,黑水长峡等著名风景区媲美,游人到大新旅游,明仕风光是必不可少的观赏景点之一。
风景区在大新县堪圩乡明仕村。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南海有一条妖龙,因羡慕桂林山水之美景,便变作人形,到桂林游览,返回时,它施了妖法,将桂林的一段迷人山水缩小,藏入袋中,然后乘云南归,欲带回南海。谁知它的这一举动,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皇大帝便派出雷公,用大斧将妖龙劈死妖龙死后,它口袋里的那段山水便掉下来,刚好落到明仕的地面上,所以,明仕的山水景色和桂林的一样美。
最新广西灌阳酒海井心得体会总结五
七星公园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东岸, 小东江流贯其间, 占地面积100余公顷, 因七星山的七个山峰, 犹如天上的北斗七星坠地而得名。公园内有“北斗七星”、“驼峰赤霞”、“月牙虹影”、“普陀石林”等胜景, 占有山、江、洞、石之美。著名景点有七星岩、龙隐洞、月牙岩、曾公岩、骆驼山、龙隐岩和花桥、月牙楼、儿童乐园、动物园、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清真寺、盆景艺苑、桂海碑林等。为桂林最大, 游客最盛, 历史性最长的一个综合性公园。
七星山
在漓江东岸, 距市中心1000米, 由普陀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4峰与月牙山玉衡、开阳、瑶光3峰组成, 海拔依次为265、255、248、245、255、241、250米, 7个山尖几乎摆在一个水平上。普陀月牙, 一东一西, 相互连属, 分布如太空北斗七星, 山名以此而来。山体面积51.5公顷, 以岩多洞奇著称。七星岩而外, 有元风、玄武、白鹤洞和四仙岩、曾公岩等几十个岩洞。普陀山的石林, 突兀峥嵘。驼峰下的盆景苑, 集桂林石木之胜, 苍劲挺拔, 气度非凡。更为珍贵的, 有隋唐以来石刻500余件。
天柱石
在七星公园西, 花桥东。石挺拨矗立如柱, 故有“天柱”之名。又如未放的芙蓉, 亦名“芙蓉石”。石高约10米, 上刻“毛泽东思想万岁”7个大字。北临灵剑江, 江中矶石上筑有小亭。东南茂树葱茏, 浓荫簇拥。石颠有小叶榕, 亭亭如盖。天柱北面刻有崇宁五年(1106)和光绪十一年(1885)的洪水标记, 是研究古代水文的重要资料。晚清著名临桂词人况周颐曾住天柱峰下, 有“天柱峰下人家”小印一枚, 常盖在词笺上。
花桥
在七星公园正门灵剑江与小东江汇合处, 桥畔繁花似锦, 小桥掩映于“满溪流水半溪花”之间, 故名花桥。
七星岩 位于七星公园普陀山腹, 岩洞长约1100米, 宽处50米, 最高处20米。七星岩又称栖霞洞、碧虚岩等, 七星岩之名起于宋代。该岩本为地下河床, 后因地壳变动, 地下河上升, 露出地面成为岩洞, 其后雨水长期沿岩石缝隙渗入, 溶解石灰岩, 并不断在洞内结晶, 从而形成许多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 形成蔚为奇观的自然景致。七星岩如今是桂林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普陀山
位于七星公园内, 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峰组成。因唐时山前建寺供奉普渡众生的观音, 故名普陀山。山西南麓有元风洞, 数九寒天, 外冒暖气; 盛夏酷暑, 凉风习习。山上芳草如茵, 翠柏浓郁, 古木参天。从山门拾级而上, 蝉噪鸟鸣, 林静山幽。山腰有普陀精舍, 飞檐门拱, 琉璃朱饰, 素负盛名。往左过碧虚岩、真武阁、四仙洞, 即到斐声中外的七星岩, 往右继续登山, 则有为抗日捐躯的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普陀山有历代石刻100余件, 著名的有唐颜真卿亲笔榜书“逍遥楼”、宋李彦弼《湘南楼记》以及“龟蛇合一”浮雕等。
普陀山门
在普陀南麓, 建于1972年。登上普陀山的第一道大门, 是仿亭式的建筑, 由一堵通花矮墙分隔着山体与平地, 中间开一个圆形拱门, 上面是硬脊翘檐坡顶, 绿色琉璃瓦, 高4.5米, 长6.7米, 深4.6米, 面积26.8平方米。门上悬挂着“普陀山”的匾额,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的对联分挂两侧, 整个山门掩映于古树浓荫之中, 显得更加清幽、寂静。
摘星亭
位于海拔248米的七星山天玑峰顶, 单檐、8柱8角, 混凝土结构, 长宽各5.2米, 高6.5米, 面积27.04平方米, 建于1958年。摘星亭是七星山7座山峰唯一的高亭, 立于亭上, 可以旷观。东可眺尧山、天圣、屏风、猫儿山; 北可望虞山、叠彩、仗波、老人诸山及清澈的漓江; 西可赏象鼻、南溪诸胜, 故曾有“旷观亭”之名。
护碑亭
在普陀山南麓山门东侧。1974年兴建, 以保护同刻在阴阳两面的唐颜真卿书“逍遥楼”和宋李彦弼的《湘南楼记》珍贵石刻, 故名护碑亭。因“逍遥楼”出自大家手笔, 碑亭又被称作“逍遥亭”。亭高4.5米, 长6.7米, 深4.6米, 面积30.6平方米, 为钢筋水泥结构的4柱、单檐、绿瓦仿古建筑, 简朴、典雅, 不与名碑争胜, 兼有护碑、会景的作用。步入碑亭, 欣赏书法艺术, 浏览方志资料, 兼得园林胜景之趣, 实在是赏心的乐事。亭内原来还有明包裕《重修广西城碑记》, 现已他移。
文昌亭
在普陀山半山腰, “超杜净境”右侧, 名取文运昌盛之意, 因处浓荫耸翠之间, 又名“拥翠亭”, 为重檐、尖顶8角亭。原建于明, 有楼, 毁于抗日战争时期, 1965年在原址新建。高8米, 长宽各5.7米, 面积32.4平方米。亭北邻小蓬莱, 东为普陀精舍, 西、南有矮墙栏杆, 是凭眺佳处。
元风洞
古称玄风洞, 俗称劳动量荽岩。在普陀山西麓, 洞口西向, 高3~24米, 宽2~15米, 深250米, 面积1945平方米。元风洞与普陀山其它洞占相通, 形成空气对流, 洞口有一股强劲气流, 洞内空气清新。由于日照, 山体热量的聚散, 山洞的气温终年保持在20℃左右。洞外温度, 夏日最高达39℃, 冬天最低-5℃。洞内外温度相差15℃左右。洞内题刻的“温凉别况”以及田汝成的《游记》中“冬时温如火, 盖阳伏之征也”的记载, 准确地概括了元风洞冬暖夏凉的特点及其原因。宋诗人赵少隐曾在洞口建“来风亭”, 明吕调阳曾筑“七星庵”, 清改为“大贤庵”, 现已无存。
忆昔亭
在普陀山博望坪八百壮土墓旁, 1946年建。以纪念抗日阵亡将士, 抚今忆昔, 吸取血的教训, 亦名纪忠亭。高7.5米, 宽5.3米, 长4.2米, 面积22.26平方米, 为砖柱、单檐、尖顶、青瓦、方形的仿古亭, 中有石桌凳供凭吊憩息。
普陀精舍
在普陀山半山腰、第2道山门“超尘净境”后的山坡上。原为普陀寺旧址, 1959年拆除全部旧建筑, 重新修建, 更名“普陀精舍”。精舍为红柱、粉墙、硬脊、翘檐、坡顶、绿瓦的2层楼阁式建筑。1层长17.3米, 深12米, 2层长度略小, 总建筑面积约为400平方米。正屋开敝, 楼上四面开窗, 上有观景厅。普陀岩崖壁前的天然石屏, “超尘净境”山门、普陀精舍、文昌亭、小蓬莱等一组错落有致的建筑, 形成封而不闭的多变格局, 登楼观赏, 城市风光、山林奇趣, 各呈勃勃生机。
普陀石林
在普陀半山腰的普陀精舍前, 高9米, 面积约150平方米, 呈不等边多边形。相传, 唐代地方官员在这里选石进贡朝廷, 深得唐太宗李世民喜爱, 视为“瑞石”, 镌刻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于其上, 钱藏宫中。李靖出任桂州总管时, 唐太宗嘱咐他考查“瑞石”产地, 得悉产于普陀山, 敕命建庆林观, 并御书“庆林观”赐额。普陀石林, 林峰嶙峋, 突兀峥嵘, 最为奇美, 为桂林三大石林之冠。
小逢莱
园林建筑。在普陀山半山腰, 普陀精舍前, 普陀石林左侧, 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为亭阁式长廊, 红柱、坡顶、青瓦, 长16米, 宽6米, 顶高6.5米, 建筑面积96平方米。廊西有矮围墙, 可凭栏眺望城东佳景。山墙上有“小蓬莱”匾额, 亭柱分悬著名教育家马君武联句: “城中佳境, 常绕梦魂, 叹半世飘零, 遂与名山成久别; 岭表旧都, 屡经离乱, 望故乡英俊, 共筹长策致升平。”
博望亭
在普陀山天玑峰半山坳上, 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8柱、单檐、翘角、绿瓦、长方形仿古亭, 宽约4米, 长10余米, 面积40平方米左右。亭建于山脊, 与米, 深180米, 面积20xx平方米。宋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曾布, 性喜访奇, 元丰二年(1079)发现并开发, 辟为景点。宋刘谊《曾公岩记》详载其事。曾公岩是个迷人的山体地势配合, 宜于近观远眺山前山后景物, 俯仰顾盼, 处处入画。
栖霞亭
在普陀山四仙岩口。始建于宋, 名“簪带”, 刘克庄《簪带亭》有“上列青林杪, 凭栏尽桂州”之句·清代重建 后易名“倚岚”, 后改“碧虚亭”, 毁于抗日战火。抗战胜利后在原址建“栖霞亭”。1979年再新建, 沿用“栖霞”之名。亭有月门, 又称“步月亭”。亭为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单檐方亭、面积25平方米。底层作售票处, 上层为观景亭。游人上下, 若穿云步月, 与碧虚阁对应。渲染了“天上人间”的意境。
玄武洞
在普陀山北半山腰, 与白鹤洞相连。洞口向西北, 高5~6米, 宽2~15米, 深21米, 面积230平方米。洞呈喇叭形, 前大后小。洞中有全真观, 为元代所建, 明改名真武阁, 后因避讳又改为玄武阁, 洞亦更名玄武洞。玄武客早废, 抗战胜利后重盖, 1989年拆除原格, 重新修建。一偏一正, 分别为45、100平方米的仿古混凝土结构, 飞角、单檐, 高6.5米。偏客南向, 正阁西向, 均有“玄武阁”匾额。从偏阁登10数级石阶, 达正阁, 为8柱大厅, 前可凭栏眺望普陀山麓秀色, 后通白鹤洞,经四仙岩, 达名闻遐迩的七星岩。透过阁楼南窗, 可以看见明代浮雕《龟蛇合一》。
玄武, 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水神, 后为道教所信奉, 同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四神, 其形象为龟或龟蛇相缠。这座浮雕, 巧妙地利用岩石的天然色泽, 雕成青灰色的龟、淡红色的蛇的玄武形象。龟, 水母类, 披甲, 有防御水火刀兵之意, 表达了人民群众追求安定吉祥的愿望。
白鹤洞
在普陀山北半山腰间, 与四仙岩、玄武洞相连。洞高3~4米, 宽6~7米, 深23米, 面积150平方米, 呈圆管形。洞壁石纹如白鹤飞翔, 洞中一石柱, 如鹤腿, 故有白鹤洞之称。白鹤洞是从普陀岩、玄武洞进入七星岩的必由之路, 地势较高而曲折, 且洞内幽暗, 通过时自卑而高、由明转暗, 再出敝亮的四仙岩, 给人以变幻无穷的神秘感。
四仙岩
位于普陀山西北半山腰, 与白鹤洞相接, 高7.3米, 宽4~13米, 深32米, 面积约270平方米, 呈穹隆形, 上圆下平, 北连七星岩。洞口开阔、敝亮, 镌刻有摩崖作品多件, 岩内有4个石笋, 传说是日华、月华、星华与好事者开怀畅饮, 给岩洞增加神奇色彩。宋时, 岩口建有“簪带亭”, 早废。1978年在原址新建步月亭和栖霞亭。
普陀岩
在普陀山半腰的普陀精舍北侧, 高4~10米, 宽6~9米, 深15米, 面积约120平方米。普陀岩南北对穿, 高敝通透, 形如三角卷蓬。地面为斜坡, 有25级石阶, 分3级坡降, 中设花圃。明朝在洞中建有碧虚楼, 曾称碧虚洞, 楼早废。
永泉
在普陀山半山腰普陀石林旁, 是一个像米臼一样的天然石穴, 深约30厘米, 里面有积水, 即使在大旱之年, 也永不枯竭, 可能与地下水源相通, 用以沏茶, 清甜适口。
飞来石
桂林名石, 在普陀山西北的寿佛洞南侧, 原听月亭故址旁, 因石无根, 传为飞来之石。高6.4米, 呈倒圆锥形, 上大下小。顶平, 四周凹凸不平, 上有“堪语”二字, 为清人余心孺所刻。
最新广西灌阳酒海井心得体会总结六
大龙潭景区位于柳州市区南部,距市中心仅三公里,规划面积约544公顷,是一个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科研、科普、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
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耸立于一湖(镜湖)二潭(龙潭、雷潭)四谷地之间。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间汇成“龙潭”古称“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经地下河与之相潜通。清澈的潭水经“八龙喷雪坝”泻入镜湖后蜿蜒如游龙穿园而过,注入园外蓬花山下的溶洞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雷龙二潭水温如恒(18℃—22℃),每逢隆冬,水汽蒸腾,烟雾缭绕,故称双潭烟雨。雷、龙二山夹水相峙,相传雷、龙二神在此司掌雷雨,世称“龙雷胜境”。又因崖壁有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贤之一的张摩崖石刻诗“山下清泉出,林间百发来。寒云如可卧,不必问蓬莱”。“龙潭胜境”仿佛蓬莱仙境。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州刺史柳宗元曾为民祷雨于此,著有《雷塘祷雨文》传世。现建有“祷雨文碑亭”、“祭台”及“雷塘庙”等纪念性建筑,此外尚有张垂钓遗址“张钓台”。明代名士罗之鼎书斋“侧山楼”等名胜古迹及龙山鲤鱼嘴贝丘古人类遗址。雷龙二山之外,园内诸峰均具胜名,或擅以形似,或长于传说:维妙维肖、神形毕至,形成卧虎山“龙潭虎跃”、牧童山“牧童横笛”,仰狮山“青狮戏珠”、美女峰“美女照镜”等绝妙佳景。公园在规划和建设上,别具匠心地以
广西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建筑、风物民俗为主要造图内容,融少数民族风情特色与秀美的自然景色为一体。
壮乡、瑶山、苗岭、侗寨傣村等少数民族风景村寨均依各民族生活习俗建造。或依山傍水、或高踞山崖、或散落在茂林之中,造型别致,建筑精工。民族风情游览线已初具规模,以“鼓楼”、“龙潭风雨桥”、“木楼民居”和“轻松山房”等建筑组成的侗寨蔚为大观。静卧镜湖之上的“龙潭风雨桥”系仿木钢筋混凝土廊桥式建筑,以三江程阳风雨桥为蓝本设计、建造而成。整座桥亭飞檐,极具特色。傍水而建的九层鼓楼为正四边形塔楼结构,飞檐重阁、琉璃装饰、葫芦顶、端庄肃穆;内设景廊,盘旋而上,上悬“款鼓”,既体现侗人击鼓示警聚众之意,又应合游人登高望远之心。
芦笙坪上几根芦笙柱拔地而立,各柱彩雕均不雷同,或盘龙绕柱,或牛轭垂悬,或锦鸡翘羽,凡临此境,仿佛笙歌阵阵回荡山间,舞姿幢幢跃入眼帘,自擅一方之胜。西来镜湖流水汇渊成薮,湖光山色,美女迫形,桃红柳绿,草坡起伏,满目葱笼。风情线上的“壮乡”便座落其间,对歌亭,镇水亭隔水相望,榕树桥形动人。
千栏式建筑——壮民居缘水修筑,极富水乡生活情趣。傣村已建有民族餐厅,傣亭等,建筑多以徒坡屋面见长。村内竹篱环绕,绿草如茵、鱼尾葵、假槟榔、伊拉克蜜枣等亚热带植物和别致的傣式建筑相映成辉,形成一派南国风光。到龙潭公园游览不仅可以饱览亚热带岩溶地区的奇山秀水,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建筑;还可以欣赏民族村寨内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品尝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菜肴。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程商务经理工作心得体会 工程商务个人工作总结(2篇)
- 大学生个人自我鉴定(汇总11篇)
- 学校体育管理者心得体会和感想 体育场地与管理课程心得(9篇)
- 2023年学党史与团队建设心得体会精选(汇总19篇)
- 2023年如何做会场分享心得体会(模板9篇)
- 最新获奖感言发言稿(精选18篇)
- 教学中使用问卷星心得体会如何写 问卷星使用反思(六篇)
- 最新网络文明的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8篇)
- 最新学生事务规范管理心得体会(优质9篇)
- 2023年团员接受培养教育心得体会(实用12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